一、初中生受欺负状况的某些预测变量(论文文献综述)
利金连[1](2021)在《初中生网络受欺负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文中研究说明
王彩方[2](2021)在《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受欺负的关系:羞怯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说明
刘卓洋[3](2021)在《校园欺凌与初中生自杀意念的关系 ——反刍思维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文中提出校园欺凌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中小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引起了社会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过往研究发现,校园欺凌严重阻碍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与抑郁、焦虑、反刍思维、低自尊等负性情绪显着正相关,严重的还会导致个体自杀意念的产生。同时,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成长中的疾风骤雨时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具有冲动性,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后容易产生过激反应。因此,对初中生的校园欺凌状况进行研究是有意义的。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了某地区530名在校初中生,运用《特拉华欺负受害量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反刍思维量表中文版》及《罗森伯格自尊量表中文版》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有效问卷为500份。调查了初中生校园欺凌状况、反刍思维、自尊和自杀意念的现状,并考察四者间的具体关系,构建这四个因素之间的路径模型,为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生群体中,发生率最高的是言语欺负,其次是身体欺负和社会/关系欺负;(2)初中生校园欺凌、反刍思维、自尊和自杀意念在年级、性别、生源地和是否担任班干部这四个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3)初中生校园欺凌、反刍思维、自尊以及自杀意念之间两两相关显着;(4)校园欺凌显着正向预测初中生自杀意念,遭遇到的校园欺凌越严重,个体的自杀意念越强;(5)反刍思维在初中生校园欺凌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成立;(6)自尊在初中生校园欺凌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成立;(7)反刍思维和自尊在初中生校园欺凌与自杀意念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本研究认为,一方面初中生的校园欺凌状况对其自杀意念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另一方面,还会通过反刍思维和自尊具有间接的预测作用。在对初中生自杀意念的干预工作中,除了要对他们的校园欺凌状况进行干预之外,还要注意反刍思维和自尊的作用。
苏晓[4](2021)在《初中生积极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校园欺凌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主要从积极心理资本和应对方式的角度对初中生校园欺凌进行探讨,使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初中版)》、《中学生网络欺凌与受欺凌行为问卷》、《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问卷》对659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独生子女更易发生言语欺凌和身体欺凌;单亲的学生更易发生言语欺凌;学困生在受传统欺凌及其各维度上均高于非学困生;男生更易实施和遭受网络欺凌,初四学生在遭受和实施网络欺凌的得分上较高。2.独生子更易使用求助的方式,而非独生子则多使用发泄的方式;非单亲者更易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包含问题解决和求助);班干部多使用问题解决、发泄和积极的应对方式;学优生与中等生更多采用问题解决和求助的积极应对方式;相比于农村学生,乡镇的学生更易使用问题解决和积极的应对方式,而城市学生在幻想维度上高于农村和乡镇学生。3.男生在自信水平上更高,而女生在希望维度上分数更高;非单亲者在各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单亲者;班干部的积极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班干部;学习成绩越优秀的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更高;乡镇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希望及韧性水平较高。4.相关研究的结果表明,初中生积极应对方式与受传统欺凌、传统欺凌、受网络欺凌、网络欺凌呈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受传统欺凌、传统欺凌、受网络欺凌、网络欺凌呈正相关;初中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受传统欺凌、传统欺凌、受网络欺凌、网络欺凌呈负相关;初中生积极心理资本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5.积极心理资本和应对方式都能够预测初中生的校园欺凌。6.应对方式在初中生积极心理资本与校园欺凌之间起中介作用。
李莹紫[5](2021)在《同伴欺负对是否留守初中生抑郁影响的对比研究 ——自尊的中介与家人支持的调节作用》文中指出遭受欺负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无助,不仅会降低青少年的自尊,还会引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青少年受欺负与自尊和抑郁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家人支持作为社会支持的重要部分,可以减缓消极因素对心理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但是在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中,青少年面临不同类型的同伴欺负(如言语欺负、身体欺负和关系欺负)时,家人支持是否都能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目前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本研究把初中生分为非留守(n=507)和留守(n=408)两个群体。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比研究了他们在同伴欺负、自尊、抑郁和家人支持方面的差异,分析了自尊在同伴欺负和抑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探索了家人支持在以上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发现了有价值的结果。(1)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遭受的同伴言语欺负、身体欺负和关系欺负差异不显着,在两类初中生中,男生遭受的身体欺负显着高于女生。(2)与非留守初中生相比,留守初中生的自尊水平较低,而抑郁水平较高;并且在两类初中生中,女生的抑郁水平都显着高于男生。(3)与非留守初中生相比,关系欺负对留守初中生抑郁的影响较大,自尊在三类同伴欺负对抑郁的影响中均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4)在非留守初中生中,家人支持在自尊和抑郁之间(中介的后半段)起到了调节作用,在低家人支持的初中生中,自尊对抑郁的影响较大,而在高家人支持的学生中,自尊对抑郁的影响较小。家人支持能够缓冲低自尊对抑郁的影响。(5)在留守初中生中,家人支持在三类欺负和自尊之间(中介的前半段)均起到了调节作用,即对于低家人支持的留守初中生来说,欺负对自尊的影响不显着;但对于高家人支持的留守初中生来说,欺负对自尊的影响显着。(6)在留守初中生中,家人支持还在关系欺负对抑郁的直接影响中起到了调节作用。低家人支持的留守初中生受到关系欺负时会直接导致较高的抑郁,受到另外两类欺负时结果与此相似。对于高家人支持的学生来说,关系欺负主要导致自尊的降低,进而导致抑郁,受到另外两类欺负时结果与此相似。
余明锦[6](2020)在《初中生受欺负、宽恕倾向与人际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有关初中生校园受欺负的新闻报道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受欺负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受欺负所引起的负性情绪很可能使其宽恕水平下降,产生报复他人的动机和行为,从而出现人际疏离、人际适应不良现象。因此,本研究为了探究初中生宽恕倾向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以受欺负为切入点,探讨宽恕倾向在受欺负和人际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心理团体辅导干预,对于提高初中生宽恕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为解决受欺负的现实问题提供可操作性的干预方案。本论文共有两个研究:研究一,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广东、广西、内蒙古、山西等省份5500名初中生作为被试开展调查,采用《多维度受欺负量表》、《青少年宽恕倾向问卷》、《人际适应量表》为调查工具,共收集有效数据4675份。探讨初中生受欺负情况以及其与宽恕倾向、人际适应之间的关系。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挑选出有受欺负经历,宽恕倾向和人际适应水平都比较低的学生;结合同伴、班主任和级长在以上学生的提名,尊重学生本人意愿,最终筛选32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人。采用聚焦于提升被试宽恕倾向的团体辅导方案进行心理辅导。对实验组成员进行了9周,每周1次,每次1个半小时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进行干预,从而考察辅导方案在提升初中生宽恕水平及人际适应水平的作用。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被试群体中初中生受欺负现象比较普遍,受欺负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和家庭所在地上差异显着,在性别上差异不显着。2.宽恕倾向在性别、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差异显着,初中生宽恕倾向与人际宽恕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着,但自我宽恕维度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着差异。3.人际适应的亲社会倾向维度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和家庭所在地上差异显着,在性别上差异不显着;人际适应的人际疏离维度在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差异显着,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着。4.受欺负能够显着负向预测宽恕倾向和人际适应,宽恕倾向能够显着正向预测人际适应;宽恕倾向在受欺负和人际适应关系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5.宽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显着提高初中生的宽恕水平,并能够提升初中生人际适应水平。
杨勤[7](2020)在《中学生网络受欺负对创伤症状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文中研究表明众多数据表明,网络受欺负现象在中学的发生率不亚于传统受欺负。网络受欺负经历会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引发一系列内化与外化问题,严重者会导致抑郁、自杀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症状。根据网络受欺负现象的一般攻击模型理论,当个体遭遇网络欺负行为后,会由于自身内部认知状态和人格因素影响其近端过程,从而导致不同的终端结果。反刍性沉思作为个体遭遇不利实践后常发生的一种认知反应风格,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情绪感知和痛苦程度体验,从而导致对事件产生积极归因或消极归因。同时,气质性乐观作为一种积极性人格特质,可能会使个体在遭遇网络欺负事件后进行自我调节,从而对个体创伤症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抑制消极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从反应风格理论和行为自我调节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网络受欺负对中学生创伤症状的影响,并了解其中的相关影响作用机制,对后续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6所学校的初一到高二的中学生为被试,选用生活取向量表、网络受欺负量表、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量表以及创伤后症状量表等为研究工具,探究中学生经历网络受欺负行为后的创伤症状以及反刍和气质性乐观在其中的中介、调节作用。共发放1500份问卷,回收问卷1493份,使用SPSS 20.0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侵入性反刍、目的性反刍与创伤症状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网络受欺负行为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2)网络受欺负、侵入性反刍、目的性反刍、气质性乐观、创伤症状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3)侵入性反刍与目的性反刍在网络受欺负与创伤症状之间起中介作用;(4)气质性乐观在网络受欺负、侵入性反刍与创伤症状之间起调节作用。本研究主要结论为:网络受欺负既直接正向预测创伤症状,还可以通过侵入性反刍和目的性反刍的中介作用显着正向预测创伤症状;气质性乐观既能够调节网络受欺负对创伤症状的影响,也能够调节侵入性反刍对创伤症状的影响,从而有效缓解个体相关症状。由此建议家长、学校与社会做好网络受欺负现象的防预工作,及时对个体心理症状进行干预与帮助,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气质性乐观水平,并对学生的反刍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
李金元[8](2020)在《高中生家庭功能、人格特质、网络欺负行为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网络欺负是指通过使用电脑、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造成的故意且反复的伤害。例如,发送刻薄的电子邮件或者消息,在社交媒体上散布有关某人的谣言或者八卦,在网上取笑、威胁恐吓某人等。网络欺负现象造成的危害近年来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网络欺负会给心智尚未健全、思想还不成熟的高中生成长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在这些实施网络欺负和遭受网络欺负的高中生中,他们的家庭状况和人格特质将会对欺负行为起到多大的影响,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是本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以420名高中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为依据展开讨论,阐明当前我国高中生群体中网络欺负行为的表现形式与特征,并从家庭功能和人格特质两个变量入手,分析二者与网络欺负行为之间的作用关系,从讨论结果出发,提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预防改善网络欺负行为的建议与对策。数据分析讨论结果如下:1.网络欺负现象在高中生群体中具有较高的普遍性,网络欺负行为和网络受欺负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62.7%和68.5%。2.高中生家庭功能在性别、生源地上差异不显着;家庭适应性在是否为独生子女和母亲文化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3.高中生的人格特质在性别和年级上不具有显着差异;神经质在是否独生上具有显着差异;神经质、严谨性、外向性在学生干部的担任与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神经质在家庭生活情况中存在显着差异。4.高中生网络欺负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男生的网络欺负行为明显高于女生;网络受欺负在不同年级上的得分情况存在显着差异;网络欺负行为在是否为独生子女和生源地上差异显着。5.家庭功能中的亲密性维度负向预测神经质水平,正向预测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及外向性;家庭亲密度与网络欺负存在明显负相关,家庭适应性与网络受欺负存在明显负相关;网络欺负与神经质存在显着正相关,与严谨性,开放性与外向性呈明显负相关,而网络受欺负仅与开放性有明显负相关。6.外向性和开放性在家庭亲密度和网络欺负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潘恬丽[9](2020)在《初中生网络受欺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反刍思维与心理痛苦的中介作用》文中认为自杀作为全球性的极端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各方学者的广泛关注,已有诸多研究表明,自杀意念对自杀行为有着显着的预测作用。在本研究中,将选取初中生群体为被试,对初中生网络受欺负现象和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同时选取了反刍思维和心理痛苦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二者在网络受欺负与自杀意念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了山西省内三所初中院校(其类型分别为私立中学、公立普通中学,公立重点中学)的学生,共发放问卷63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543份。采用《网络受欺负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心理痛苦量表》及《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对被试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回收后,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信度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中介效应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可知:(1)初中生的网络受欺负现象及自杀意念具有显着的性别差异,男生与女生相比更容易遭受网络欺负行为(t=3.58,p<0.001),而女生的自杀意念水平高于男生(t=-2.37,p<0.05)。(2)在本研究的初中生被试群体中,网络受欺负、反刍思维、心理痛苦及自杀意念四个变量之间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网络受欺负可对初中生的反刍思维和心理痛苦进行预测,但网络受欺负无法对初中生的自杀意念进行预测。(3)心理痛苦在初中生网络受欺负与自杀意念中起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为0.05。(4)反刍思维和心理痛苦在初中生网络受欺负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中起着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20。本次的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探究青少年群体网络受欺负现象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丰富网络受欺负领域的相关研究,也为预防青少年自杀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理论支持。同时,呼吁相关政府部门加强网络监管政策和立法,以期更全面的保障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劳小琳[10](2020)在《初中生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心理资本与校园霸凌的关系及现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初中生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心理资本和校园霸凌的总体情况以及探究这四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为降低校园霸凌发生率提出有效教育建议。方法:采用《初中生依恋问卷》、《中小学情绪调节问卷》、《积极心理资本量表》以及《中学生校园霸凌行为问卷》对广西南宁市某三所中学的80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利用SPSS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皮尔逊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来探究初中生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心理资本和校园霸凌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情况以及四者之间的关系。此外,采用PROCESS检验情绪调节策略、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和校园霸凌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1)初中生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及心理资本均处于中等水平,校园霸凌处于较低水平。(2)初中生亲子依恋在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上存在显着差异;情绪调节策略在家庭经济状况上存在显着差异;心理资本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户籍类别以及家庭经济状况上均存在显着差异;校园霸凌在性别、年级、户籍类别与家庭经济状况上存在显着差异。(3)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心理资本与校园霸凌之间均两两呈显着的相关关系。(4)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心理资本对校园霸凌均存在显着负向预测作用;亲子依恋和情绪调节策略对心理资本均存在显着正向预测作用;亲子依恋对情绪调节策略也存在显着正向预测作用。(5)情绪调节策略、心理资本分别在初中生亲子依恋与校园霸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两者在初中生亲子依恋与校园霸凌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1)初中生的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及心理资本均较为良好,有利于降低校园霸凌行为发生率,因此校园霸凌整体处于较低水平。(2)情绪调节策略、心理资本可以解释初中生亲子依恋与校园霸凌之间的内在机制。建议:由研究结果及结论可知,改善初中生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及心理资本将有效减少校园霸凌现象的发生,因此所提出的针对性建议主要包括父母应当给予子女更多的关爱及加强与子女的沟通;父母、学校及教师应注重在课程设置和日常生活中对个体情绪调节策略、心理资本的培养;此外,学校还应建立更为明确的规章制度加强对霸凌行为的防治和惩戒。以上措施将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的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及心理资本,进而降低初中生校园霸凌行为的发生率,对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二、初中生受欺负状况的某些预测变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中生受欺负状况的某些预测变量(论文提纲范文)
(3)校园欺凌与初中生自杀意念的关系 ——反刍思维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校园欺凌 |
2.1.1 校园欺凌的概念 |
2.1.2 校园欺凌的测量工具 |
2.1.3 校园欺凌的相关研究 |
2.2 自杀意念 |
2.2.1 自杀意念的概念 |
2.2.2 自杀意念的研究工具 |
2.2.3 自杀的相关理论 |
2.2.4 自杀的相关研究 |
2.3 反刍思维 |
2.3.1 反刍思维的概念 |
2.3.2 反刍思维的测量工具 |
2.3.3 反刍思维的相关研究 |
2.4 自尊 |
2.4.1 自尊的概念 |
2.4.2 自尊的测量工具 |
2.4.3 自尊的相关理论 |
2.4.4 自尊的相关研究 |
2.5 各变量间的关系 |
2.5.1 校园欺凌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
2.5.2 校园欺凌与反刍思维的关系 |
2.5.3 反刍思维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
2.5.4 校园欺凌与自尊的关系 |
2.5.5 反刍思维与自尊的关系 |
2.5.6 自尊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
3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3.1 过往研究不足 |
3.2 问题提出 |
3.3 研究假设与模型 |
3.3.1 研究假设 |
3.3.2 研究模型 |
3.4 研究意义 |
3.4.1 理论意义 |
3.4.2 实践意义 |
4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工具 |
4.2.1 特拉华欺负受害量表(学生卷)(DBVS-S) |
4.2.2 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PANSI) |
4.2.3 反刍思维量表中文版(RRS-CV) |
4.2.4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中文版(SES) |
4.3 研究方法及程序 |
4.4 数据处理 |
5 研究结果 |
5.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2 初中生校园欺凌现状分析 |
5.3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检验 |
5.3.1 各变量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
5.3.2 各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
5.3.3 各变量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检验 |
5.3.4 各变量在生源地上的差异检验 |
5.3.5 各变量在是否班干部上的差异检验 |
5.4 各变量间偏相关分析 |
5.5 反刍思维和自尊的中介效应检验 |
5.5.1 分层回归分析 |
5.5.2 Process中介效应检验 |
6 讨论 |
6.1 初中生校园欺凌的现状分析 |
6.1.1 初中生校园欺凌的总体特征及分析 |
6.1.2 初中生校园欺凌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6.2 初中生自杀意念的现状分析 |
6.2.1 初中生自杀意念的总体特征及分析 |
6.2.2 初中生自杀意念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6.3 初中生反刍思维的现状分析 |
6.3.1 初中生反刍思维的总体特征及分析 |
6.3.2 初中生反刍思维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6.4 初中生自尊的现状分析 |
6.4.1 初中生自尊的总体特征及分析 |
6.4.2 初中生自尊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6.5 初中生校园欺凌、反刍思维、自尊、自杀意念的关系分析 |
6.5.1 初中生校园欺凌、反刍思维、自尊、自杀意念的相关分析 |
6.5.2 中介效应分析 |
6.6 研究结果对实践的启示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初中生积极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校园欺凌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假设 |
2 文献综述 |
2.1 校园欺凌的研究综述 |
2.1.1 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 |
2.1.2 校园欺凌的分类 |
2.1.3 校园欺凌的理论研究 |
2.1.4 校园欺凌的测量 |
2.1.5 校园欺凌的研究现状 |
2.1.6 校园欺凌的评述 |
2.2 应对方式的研究综述 |
2.2.1 应对方式的概念界定 |
2.2.2 应对方式的分类 |
2.2.3 应对方式的理论研究 |
2.2.4 应对方式的测量 |
2.2.5 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 |
2.2.6 应对方式的评述 |
2.3 积极心理资本的研究综述 |
2.3.1 积极心理资本的概念界定 |
2.3.2 积极心理资本的结构 |
2.3.3 积极心理资本的理论 |
2.3.4 积极心理资本的测量 |
2.3.5 积极心理资本的研究现状 |
2.3.6 积极心理资本的评述 |
2.4 校园欺凌、应对方式、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
2.4.1 应对方式与校园欺凌的关系研究 |
2.4.2 积极心理资本与校园欺凌的关系研究 |
2.4.3 积极心理资本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
3 过程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人口学变量问卷 |
3.2.2 《Olweus儿童欺负问卷(初中版)》 |
3.2.3 《中学生网络欺凌与受欺凌行为问卷》 |
3.2.4 《中学生应对方式问卷》 |
3.2.5 《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问卷》 |
3.3 施测过程 |
3.4 数据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2 初中生校园欺凌、应对方式与积极心理资本的总体情况 |
4.3 初中生校园欺凌、应对方式与积极心理资本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性检验 |
4.3.1 初中生校园欺凌的差异性检验 |
4.3.2 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差异性检验 |
4.3.3 初中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差异性检验 |
4.4 初中生校园欺凌、应对方式与积极心理资本的相关分析 |
4.4.1 应对方式与校园欺凌的相关分析 |
4.4.2 积极心理资本与校园欺凌的相关分析 |
4.4.3 积极心理资本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
4.5 初中生校园欺凌、应对方式与积极心理资本中介效应检验 |
5 分析与讨论 |
5.1 初中生校园欺凌、应对方式与积极心理资本的现状 |
5.1.1 初中生校园欺凌的现状及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5.1.2 初中生应对方式的现状及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5.1.3 初中生积极心理资本的现状及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5.2 初中生校园欺凌、应对方式与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 |
5.2.1 初中生应对方式与校园欺凌的关系 |
5.2.2 初中生积极心理资本与校园欺凌的关系 |
5.2.3 初中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
5.3 应对方式在初中生积极心理资本与校园欺凌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4.1 创新 |
5.4.2 不足 |
6 教育建议 |
6.1 提高积极心理资本水平 |
6.1.1 自我效能 |
6.1.2 乐观 |
6.1.3 希望 |
6.1.4 韧性 |
6.2 学会积极的应对方式 |
6.2.1 合理宣泄情绪 |
6.2.2 恰当表达想法 |
6.2.3 及时求助他人 |
6.2.4 加强自控能力 |
6.2.5 自我保护技巧 |
6.3 有效预防校园欺凌 |
6.3.1 形成正确的三观 |
6.3.2 增强法治教育 |
6.3.3 制定惩戒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5)同伴欺负对是否留守初中生抑郁影响的对比研究 ——自尊的中介与家人支持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同伴欺负 |
1.1.1 同伴欺负的概念 |
1.1.2 同伴欺负的特点 |
1.2 抑郁 |
1.2.1 抑郁的概念 |
1.2.2 初中生抑郁的特点 |
1.3 自尊 |
1.3.1 自尊的概念 |
1.3.2 自尊的特点 |
1.4 家人支持 |
1.4.1 家人支持的概念 |
1.4.2 家人支持的作用 |
1.5 同伴欺负、抑郁、自尊和家人支持之间的关系 |
1.5.1 同伴欺负对抑郁的影响 |
1.5.2 自尊的中介作用 |
1.5.3 家人支持的调节作用 |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假设 |
2.4 研究思路 |
2.5 研究意义 |
2.5.1 理论意义 |
2.5.2 实践意义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
3.1 研究方法 |
3.1.1 被试 |
3.1.2 研究工具 |
3.2 分析过程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各变量的平均值与初步分析 |
4.2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
4.3 欺负对两类初中生抑郁影响的差异 |
4.4 言语欺负对两类初中生抑郁的影响——中介和调节检验 |
4.4.1 非留守初中生言语欺负与抑郁关系中自尊的中介作用检验 |
4.4.2 非留守初中生言语欺负与抑郁关系中家人支持和自尊的作用检验 |
4.4.3 留守初中生言语欺负与抑郁关系中自尊的中介作用检验 |
4.4.4 留守初中生言语欺负与抑郁关系中家人支持和自尊的作用检验 |
4.5 身体欺负对两类初中生抑郁的影响——中介和调节检验 |
4.5.1 非留守初中生身体欺负与抑郁关系中自尊的中介作用检验 |
4.5.2 非留守初中生身体欺负与抑郁关系中家人支持和自尊的作用检验 |
4.5.3 留守初中生身体欺负与抑郁关系中自尊的中介作用检验 |
4.5.4 留守初中生身体欺负与抑郁关系中家人支持和自尊的作用检验 |
4.6 关系欺负对两类初中生抑郁的影响——中介和调节检验 |
4.6.1 非留守初中生关系欺负与抑郁关系中自尊的中介作用检验 |
4.6.2 非留守初中生关系欺负与抑郁关系中家人支持和自尊的作用检验 |
4.6.3 留守初中生关系欺负与抑郁关系中自尊的中介作用检验 |
4.6.4 留守初中生关系欺负与抑郁关系中家人支持和自尊的作用检验 |
第5章 讨论 |
5.1 两类初中生同伴欺负、家人支持和自尊的特点 |
5.2 两类初中生抑郁的特点 |
5.3 同伴欺负对抑郁的影响及在两类初中生中的差异 |
5.3.1 同伴欺负对抑郁的影响 |
5.3.2 同伴欺负对抑郁的影响群体差异 |
5.4 自尊和家人支持在言语欺负对抑郁影响中的作用 |
5.4.1 自尊的中介作用 |
5.4.2 家人支持的调节作用 |
5.5 自尊和家人支持在身体欺负对抑郁影响中的作用 |
5.5.1 自尊的中介作用 |
5.5.2 家人支持的调节作用 |
5.6 自尊和家人支持在关系欺负对抑郁影响中的作用 |
5.6.1 自尊的中介作用 |
5.6.2 家人支持的调节作用 |
5.7 研究价值与创新点 |
5.8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6章 结论与教育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教育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同伴欺负问卷题目 |
附录 B 自尊量表题目 |
附录 C 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题目 |
附录 D 家人支持量表题目 |
致谢 |
(6)初中生受欺负、宽恕倾向与人际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2 文献综述 |
2.1 受欺负的概述 |
2.1.1 受欺负的概念 |
2.1.2 受欺负的测量 |
2.1.3 受欺负的相关研究 |
2.2 宽恕倾向的概述 |
2.2.1 宽恕倾向的概念 |
2.2.2 宽恕倾向的测量 |
2.2.3 宽恕倾向的相关研究 |
2.3 人际适应的概述 |
2.3.1 人际适应的概念 |
2.3.2 人际适应的测量 |
2.3.3 人际适应的相关研究 |
2.4 关于受欺负、宽恕倾向、人际适应之间关系的已有研究 |
2.4.1 受欺负与宽恕倾向的关系研究 |
2.4.2 受欺负与人际适应的关系研究 |
2.4.3 宽恕倾向与人际适应的关系研究 |
2.5 宽恕倾向的干预研究 |
3 问题提出 |
4 研究目的、意义与假设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意义 |
4.2.1 理论意义 |
4.2.2 实践意义 |
4.3 研究假设 |
5 研究一初中生受欺负、宽恕倾向与人际适应的关系 |
5.1 研究方法 |
5.1.1 被试 |
5.1.2 研究工具 |
5.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1.4 正态性检验与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2.2 初中生受欺负、宽恕倾向与人际适应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
5.2.3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
5.2.4 各变量的回归分析 |
5.2.5 宽恕倾向的中介效应检验 |
5.3 讨论 |
5.3.1 初中生受欺负、宽恕倾向与人际适应的特点分析 |
5.3.2 初中生受欺负、宽恕倾向与人际适应的关系分析 |
5.3.3 宽恕倾向的中介作用分析 |
6 研究二团体辅导提高宽恕水平的干预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被试 |
6.1.2 研究工具 |
6.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1.4 团体干预及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
6.1.5 实验设计与具体步骤 |
6.1.6 团辅活动干预方案设计 |
6.2 团体干预结果 |
6.2.1 量表评估 |
6.2.2 过程评估 |
6.2.3 自评和他评 |
6.3 讨论 |
7 总讨论 |
8 结论 |
9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9.1 创新之处 |
9.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7)中学生网络受欺负对创伤症状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网络受欺负 |
2.1.1 网络受欺负的概念 |
2.1.2 网络受欺负的特点 |
2.1.3 网络受欺负的影响 |
2.2 创伤症状 |
2.2.1 创伤症状的概念 |
2.2.2 创伤症状的影响因素 |
2.2.3 网络受欺负与创伤症状 |
2.3 反刍性沉思 |
2.3.1 反刍性沉思的概念 |
2.3.2 反刍性沉思相关研究 |
2.3.3 反刍性沉思的中介作用 |
2.4 气质性乐观 |
2.4.1 气质性乐观的概念 |
2.4.2 气质性乐观相关研究 |
2.4.3 气质性乐观的调节作用 |
2.5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
2.5.1 问题提出 |
2.5.2 研究假设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生活取向量表 |
3.2.2 网络受欺负量表 |
3.2.3 反刍性沉思量表 |
3.2.4 创伤症状量表 |
3.2.5 传统受欺负量表 |
3.3 研究过程 |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2 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
4.3 描述性统计及人口学差异检验 |
4.3.1 总体情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性别差异检验 |
4.3.3 年级差异检验 |
4.4 中学生网络受欺负、反刍性沉思、气质性乐观与创伤症状的偏相关分析 |
4.5 反刍性沉思在网络受欺负与创伤症状之间的中介作用 |
4.6 中学生气质性乐观的调节效应检验 |
5 讨论 |
5.1 中学生网络受欺负、反刍性沉思、气质性乐观、创伤症状基本特点分析 |
5.1.1 中学生网络受欺负基本特点分析 |
5.1.2 中学生反刍性沉思基本特点分析 |
5.1.3 中学生气质性乐观基本特点分析 |
5.1.4 中学生创伤症状基本特点分析 |
5.2 中学生网络受欺负、反刍性沉思、气质性乐观和创伤症状的关系讨论 |
5.3 反刍性沉思的中介作用 |
5.4 气质性乐观的调节作用 |
6 教育启示 |
6.1 做好网络受欺负现象的防预 |
6.2 对创伤症状进行及时的干预 |
6.3 培养与提升气质性乐观水平 |
6.4 对反刍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相关调查问卷 |
致谢 |
(8)高中生家庭功能、人格特质、网络欺负行为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家庭功能概述 |
2.1.1 家庭功能的概念 |
2.1.2 家庭功能的理论模型 |
2.1.3 家庭功能的测量 |
2.1.4 家庭功能的相关研究 |
2.2 人格特质概述 |
2.2.1 人格特质的概念 |
2.2.2 大五人格特质 |
2.2.3 人格特质与欺负的相关研究 |
2.3 网络欺负概述 |
2.3.1 网络欺负的概念 |
2.3.2 网络欺负与传统欺负 |
2.3.3 网络欺负的普遍性 |
2.3.4 网络欺负的相关研究 |
2.4 高中生家庭功能、人格特质、网络欺负的关系研究 |
2.4.1 家庭功能与网络欺负的关系 |
2.4.2 家庭功能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
2.4.3 人格特质与网络欺负的关系 |
3 研究设计 |
3.1 测量工具 |
3.1.1 网络欺负问卷 |
3.1.2 人格特质量表:简式大五人格问卷 |
3.1.3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II) |
3.2 研究对象 |
3.3 方法与统计 |
3.4 施测过程 |
4 数据结果分析 |
4.1 高中生家庭功能的总体情况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4.1.1 高中生家庭功能的总体情况 |
4.1.2 高中生家庭功能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4.2 高中生人格特质的总体状况及个人口学变量的差异状况 |
4.2.1 高中生人格特质的总体情况 |
4.2.2 人格特质及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4.3 高中生网络欺负的总体状况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状况 |
4.3.1 网络欺负的总体情况 |
4.3.2 网络欺负在人口学变量分析 |
4.4 各主要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4.4.1 人格特质与家庭功能的相关分析 |
4.4.2 人格特质与网络欺负的相关分析 |
4.4.3 家庭功能与网络欺负的相关分析 |
4.5 回归分析 |
4.5.1 家庭功能对人格特质的回归分析 |
4.5.2 家庭功能对网络欺负的回归分析 |
4.5.3 人格特质对网络欺负的回归分析 |
4.5.4 人格特质的中介效应分析 |
5 分析讨论 |
5.1 高中生家庭功能的现状 |
5.1.1 高中生家庭类型的分布 |
5.1.2 高中生家庭功能的基本特点 |
5.2 高中生人格特质的现状 |
5.3 高中生网络欺负的现状 |
5.3.1 高中生网络欺负的总体情况 |
5.3.2 人口学变量对高中生网络欺负的影响 |
5.4 相关分析讨论 |
5.4.1 家庭功能和人格特质的关系 |
5.4.2 人格特质和网络欺负的关系 |
5.4.3 家庭功能和网络欺负的关系 |
5.5 人格特质的中介效应分析 |
5.5.1 外向性和开放性的中介效应分析 |
6 教育建议 |
6.1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积极应对网络欺凌 |
6.1.1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
6.1.2 给父母的一些应对网络欺负的建议 |
6.2 健全网络欺负防治机制,开展网络欺负教育 |
6.2.1 建立网络欺负防治机制 |
6.2.2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
7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7.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2 研究反思与不足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初中生网络受欺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反刍思维与心理痛苦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自杀意念 |
1.1.1 自杀意念的概念界定 |
1.1.2 自杀意念的测量 |
1.1.3 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 |
1.1.4 自杀意念的相关研究 |
1.2 网络受欺负 |
1.2.1 网络受欺负的概念及特点 |
1.2.2 网络受欺负的测量 |
1.2.3 网络受欺负对青少年群体的消极影响 |
1.3 反刍思维 |
1.3.1 反刍思维的概念界定 |
1.3.2 反刍思维的相关研究 |
1.3.3 反刍思维的测量 |
1.4 心理痛苦 |
1.4.1 心理痛苦的概念界定 |
1.4.2 心理痛苦的测量 |
1.5 网络受欺负、反刍思维、心理痛苦和自杀意念 |
1.5.1 网络受欺负与自杀意念 |
1.5.2 网络受欺负、反刍思维与自杀意念 |
1.5.3 网络受欺负、心理痛苦与自杀意念的相关研究 |
1.5.4 网络受欺负、反刍思维、心理痛苦与自杀意念 |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与假设 |
2.1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
2.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3 研究假设 |
2.4 研究设计 |
2.4.1 研究对象 |
2.4.2 研究工具 |
2.4.3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2.4.4 共同方法偏差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及相关分析 |
3.2 各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
3.3 各变量在学校类型间的差异比较 |
3.4 各变量在年级间的差异比较 |
3.5 链式中介模型检验 |
第四章 讨论 |
4.1 初中生网络受欺负现象的人口学变量差异 |
4.2 网络受欺负、反刍思维、心理痛苦及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 |
4.2.1 心理痛苦在网络受欺负与自杀意念中的中介作用 |
4.2.2 反刍思维及心理痛苦的链式中介作用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10)初中生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心理资本与校园霸凌的关系及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校园霸凌的研究综述 |
2.1.1 校园霸凌的定义 |
2.1.2 校园霸凌的理论 |
2.1.3 校园霸凌的测量 |
2.1.4 校园霸凌的相关研究 |
2.2 亲子依恋的研究综述 |
2.2.1 亲子依恋的定义 |
2.2.2 亲子依恋的测量 |
2.2.3 亲子依恋的相关研究 |
2.3 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综述 |
2.3.1 情绪调节策略的定义 |
2.3.2 情绪调节策略的测量 |
2.3.3 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研究 |
2.4 心理资本的研究综述 |
2.4.1 心理资本的定义 |
2.4.2 心理资本的测量 |
2.4.3 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 |
2.5 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心理资本与校园霸凌的相关研究 |
2.5.1 亲子依恋和校园霸凌的相关研究 |
2.5.2 亲子依恋与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研究 |
2.5.3 情绪调节策略与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 |
2.5.4 情绪调节策略与校园霸凌的相关研究 |
2.5.5 心理资本与校园霸凌的相关研究 |
3 问题提出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4 研究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工具 |
4.2.1 初中生依恋问卷 |
4.2.2 中小学情绪调节问卷(AERQ) |
4.2.3 积极心理资本量表(PPQ) |
4.2.4 中学生校园霸凌行为问卷 |
4.3 施测过程 |
4.4 数据处理 |
4.5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 研究结果 |
5.1 初中生亲子依恋的总体情况及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
5.1.1 亲子依恋的总体情况 |
5.1.2 亲子依恋及其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
5.1.3 亲子依恋及其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
5.1.4 亲子依恋及其各维度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检验 |
5.1.5 亲子依恋及其各维度在户籍类别上的差异检验 |
5.1.6 亲子依恋及其各维度在家庭经济状况上的差异检验 |
5.2 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总体情况及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
5.2.1 情绪调节策略的总体情况 |
5.2.2 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
5.2.3 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
5.2.4 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各维度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检验 |
5.2.5 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各维度在户籍类别上的差异检验 |
5.2.6 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各维度在家庭经济状况上的差异检验 |
5.3 初中生心理资本的总体情况及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
5.3.1 心理资本的总体情况 |
5.3.2 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
5.3.3 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
5.3.4 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检验 |
5.3.5 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在户籍类别上的差异检验 |
5.3.6 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在家庭经济状况上的差异检验 |
5.4 初中生校园霸凌的总体情况及人口学变量差异检验 |
5.4.1 校园霸凌的总体情况 |
5.4.2 校园霸凌及其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 |
5.4.3 校园霸凌及其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检验 |
5.4.4 校园霸凌及其各维度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检验 |
5.4.5 校园霸凌及其各维度在户籍类别上的差异检验 |
5.4.6 校园霸凌及其各维度在家庭经济状况上的差异检验 |
5.5 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心理资本与校园霸凌的关系 |
5.5.1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5.5.2 共线性诊断 |
5.5.3 情绪调节策略、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检验 |
6 讨论 |
6.1 各变量的总体情况 |
6.2 初中生亲子依恋在人口学变量差异的讨论 |
6.3 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在人口学变量差异的讨论 |
6.4 初中生心理资本在人口学变量差异的讨论 |
6.5 初中生校园霸凌在人口学变量差异的讨论 |
6.6 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心理资本与校园霸凌的关系 |
6.7 情绪调节策略、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
7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 教育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初中生受欺负状况的某些预测变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网络受欺负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 利金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
- [2]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受欺负的关系:羞怯的中介作用[D]. 王彩方.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3]校园欺凌与初中生自杀意念的关系 ——反刍思维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D]. 刘卓洋.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2)
- [4]初中生积极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校园欺凌的关系研究[D]. 苏晓.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同伴欺负对是否留守初中生抑郁影响的对比研究 ——自尊的中介与家人支持的调节作用[D]. 李莹紫.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6]初中生受欺负、宽恕倾向与人际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余明锦. 广西师范大学, 2020(10)
- [7]中学生网络受欺负对创伤症状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D]. 杨勤.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8]高中生家庭功能、人格特质、网络欺负行为的关系研究[D]. 李金元. 济南大学, 2020(01)
- [9]初中生网络受欺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反刍思维与心理痛苦的中介作用[D]. 潘恬丽. 山西大学, 2020(01)
- [10]初中生亲子依恋、情绪调节策略、心理资本与校园霸凌的关系及现状研究[D]. 劳小琳.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