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行产业化经营是茧丝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付有昌[1](2012)在《重庆市蚕种业发展方向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蚕种生产的特点,并结合重庆市蚕种业的历史及现状,在对重庆市蚕种业近几十年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重庆市蚕种业应以法制化、产业化、多元化为最终发展方向。
王鹏飞[2](2012)在《内江市东兴区蚕桑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蚕桑产业在我国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古老传统而又充满生机的产业。东兴区发展蚕桑产业具有悠久历史,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近年来,东兴区积极向上争取到了的“东桑西移”基地县、“蚕桑优质基地建设项目”、蚕桑产业化扶贫项目、蚕桑种苗基地建设项目等10个产业支撑项目,截至2010年底,全区拥有桑园面积达12万亩、基地乡镇23个、基地村200个、蚕桑基本户1000户,全区年发种养蚕3.6万张、产茧2.68万担,蚕农实现蚕桑总收入4600万元。但是,东兴区在蚕桑业产业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研究东兴区蚕桑业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业、竞争优势、规模经济等理论,分析了东兴区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化认识不到位,蚕农的思维跳不出小生产的框子,缺乏市场观念,质量意识不强;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入机制缺失,宜桑耕地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蚕桑比较经济效益低,栽桑养蚕比较效益下降,蚕茧市场价格不稳定;四是蚕茧龙头竞争激烈,丝绸市场波动较大,丝绸出口比例下降,企业竞争加剧;五是科学服务体系滞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科技服务体系滞后;六是城镇化加快影响了蚕桑业产业化发展,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突出,劳动力价格飚升增大了蚕桑产业发展成本,城镇化推进影响了蚕桑产业调整。探讨了东兴区发展蚕桑产业的机遇、优势和劣势,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一是发展蚕桑产业的机遇和趋势,包括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需求日益增加,蚕桑具有综合开发潜力,出口环境明显改善;二是发展蚕桑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产业化发展基础条件优越,蚕业生产比较效益增加,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出台扶持蚕桑产业化发展政策,企业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三是发展蚕桑产业的劣势,市场的“热效应”可能带来“盲目性”,自然灾害影响着蚕桑业产业化的发展。重点提出了东兴区发展蚕桑业产业化的八大建议。一是从加强行业领导;二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四是提高组织程度;五是建立长效产业发展机制;六是规范市场秩序;七是加强蚕桑产业技术推广;八是创新发展模式。
陈涛[3](2012)在《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蚕业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至今仍是具有资源优势和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产业。蚕桑产业链长(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服饰),覆盖面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出口创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我国蚕丝业是典型的外向型产业,在对外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化,我国蚕桑产业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更加凸显,如产品单一、效益低下、行业不稳等,同时还面临新兴养蚕国家越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关于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突出的紧迫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以“十二五”发展规划与现状、“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战略调整为时代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综合研究等方法,在比较全面地分析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我国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阐述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所具备的国内的产业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从蚕桑产业自身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进行研讨,并结合具有地方代表性的产业案例,分析现阶段我国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的市场变化,探索在新形势下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对策与措施,以推动我国蚕桑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通过本论文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调整中逐步建设高起点较稳固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蚕桑生产主产区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在“东桑西移”、“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引领下,逐渐向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转移,表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出现新的产业问题。因此,在国家政策导向上应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在国家财政支持上应集中资金在中西部地区着力打造具有较高桑园管理水平、较好的养蚕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的年产优质干茧达到千t以上具有示范效应的蚕桑生产基地,以利于稳定蚕茧产量,保持茧丝资源优势。为此,还应同时做好各主产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规划,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2.举国家与行业之力争取蚕丝及其制品的定价主导权。自1970年以后茧丝产量重新跃居世界首位以来,近40年时间里,我国的蚕桑产业一直处于世界第一大国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数十年里主要是靠数量取胜,难以确立强国地位,特别是产业终端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行品牌名牌战略,实现以质取胜。同时,国家应加大厂丝储备、采取有力措施,设法基本稳定国内茧丝价格,以避免因茧丝价格大幅波动而导致蚕桑生产大起大落。通过稳定国内茧丝价格,杜绝出口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逐步取得在国际市场上蚕丝及其制品的定价主导权。3.理顺茧丝绸行业的管理体制促进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蚕桑产业涉及桑树栽培、家蚕饲养、蚕茧收购、缫丝和丝绸制品开发经营等诸多方面,分属农工商贸数个部门,产业链条长,加上分布面广,前后道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利益纠葛、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国家茧丝绸协调机构,应该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加强茧丝绸行业的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设法基本稳定国内茧丝价格,避免出口市场的无序竞争,推进重大科技创新与品牌战略实施,以夯实行业发展基础,引领行业发展方向。4.加强科技创新建立以省力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养蚕技术及经营体系。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外出农民工增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农民经营收入门路多元,粮棉油果菜等大宗农产品轻型栽培技术的进步与普及,养蚕业在农村中的竞争力受到多方面的挑战,栽桑养蚕单位土地面积收益和单工劳动报酬已从优势向劣势转变,并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鉴此,需要切实加强科技创新,从品种选育到主要作业技术,从简易设施到机械化设备,从共同催青、小蚕共育到适合集约经营的所有环节,即从技术、装备、经营多管齐下,尽快建立以省力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养蚕技术经营体系。5.推进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延伸开发非绢丝产业。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特点的循环经济意识,正在逐步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桑蚕茧丝资源综合利用研发工作也已经取得一批丰硕成果,桑枝培养食用菌与重组板材、蚕沙提取药用原料、桑椹生产饮料、桑叶开发饲料等开始步入产业化,丝素丝胶的应用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桑蚕茧丝资源在固守传统的绢丝产业的同时,正在通过延伸开发进入多个非绢丝产业。这种发展态势,对提高桑蚕茧丝资源利用率、增加栽桑土地产出率、增加养蚕农户收益率以致增加整个蚕桑丝绸行业的附加价值,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花大力气给予引导和支持。6.切实激活和开拓内需市场,逐渐降低蚕桑产业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长期以来,我国作为蚕茧和生丝的输出大国,并形成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导致我国蚕桑产业陷入受国际市场变化而大起大落的怪圈。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约1/5,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内需市场潜力巨大,如何激活和开拓蚕桑产品的内需市场,是关系到我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依靠科技创新,开发适应国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明需求畅销产品,提高产业各环节的生产效益,是拉动内需和降低对国际市场过度依赖性的关键。
王玉珏,靳月琴,沈琦[4](2011)在《蚕业产业波动的成因及其破解对策》文中指出本文叙述了蚕业产业化建设的运作中,导致蚕业波动的基本规律,主要成因是蚕业风险。产生风险的根源主要在于蚕业产业的自身特征,蚕业系统体制不畅,自然灾害,市场供求关系等诸多因素。我国老蚕区的国民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蚕业效益相对滞后,加之蚕业风险的影响,2006年国家启动了"东桑西移"工程,蚕业产业有序地向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域转移,这是维持我国蚕业产品国际市场优势的一大举措。在实施发展西部蚕业生产的战略中,采取改革蚕业管理体制,发展蚕桑科技专业户,组建蚕业合作社,建设以蚕桑生产为主导产业的一村一品优质蚕茧基地,着力培养一大批一专多能的蚕业科技队伍等措施破解蚕业风险,达到缓解或降低风险对蚕业生产的影响目的。
王玄瑜[5](2011)在《中国蚕茧产业组织与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蚕茧产业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我国蚕茧产业生产规模和蚕茧产量不断增加,主导着世界蚕丝产业的发展。蚕茧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千万农民的增收致富,也为工业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原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但是,蚕茧产业传统生产经营方式越来越表现出市场的不适应,蚕茧产业生产和经营中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造成蚕茧产业市场绩效低下,严重制约着蚕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单靠技术手段已经很难全面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而蚕茧产业组织作为蚕茧产业运行的有效载体,其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的蚕茧产业进行分析研究迫在眉睫、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以产业组织理论和经济学及管理学为基础,运用SCP分析框架,对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探究合理生产规模、区域布局、产业协调、发展政策和行业管理建议,为我国蚕茧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全文共分蚕茧产业组织理论基础、产业的基本特性、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和产业政策六大部分,各部分之间具有明显的逻辑递进关系,具体包括:(1)中国蚕茧产业组织理论基础。本部分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范式SCP框架进行介绍分析。这是研究中国蚕茧产业组织问题的理论基点。(2)中国蚕茧产业的基本特性与发展历程。本部分在界定蚕茧产业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指出本研究对象仅限于具有农产品属性的蚕茧产品,分析蚕茧产业特征与生产经营的风险性,梳理我国茧丝绸行业特别是蚕茧产业的发展历程,剖析目前我国茧丝绸产业发展状况。这是研究中国蚕茧产业组织问题的起点。(3)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本部分主要研究目前我国蚕茧产业的养蚕业、蚕茧收烘业、销售业的市场结构,分析蚕茧产业的区域布局、生产集中度、规模经济、市场流通等基本问题。(4)中国蚕茧产业市场行为的分析。本部分主要分析当前我国蚕茧产业养蚕户、蚕茧收烘企业的市场行为,研究揭示目前我国蚕茧产业市场主体的行为机理及其特性,剖析市场行为产生的原因。(5)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本部分研究我国目前蚕茧产业养蚕业、蚕茧收烘企业的市场绩效,建立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究我国蚕茧产业利润较低、蚕农增收困难的原因,构建我国蚕茧产业发展的有效组织模式。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是研究中国蚕茧产业组织问题的核心和重点。(6)中国蚕茧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管理。在对我国目前蚕茧产业组织政策评价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蚕茧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提出促进我国蚕茧产业发展的产业组织政策与建议;并根据我国蚕茧产业的行业管理状况,提出完善行业管理的措施建议。产业组织政策和行业管理是优化中国蚕茧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本文的主要结论可概括为:(1)中国蚕茧产业是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产业,比较效益高,生产技术仍有很大发展空间。(2)目前我国鲜茧生产的小规模、大群体的组织特征,由此形成了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而鲜茧收购市场呈现局部区域垄断性特点,从而影响蚕茧产业市场的健康发展。(3)蚕茧产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集中度趋向提高,但仍很低,未达到最佳规模经济要求,导致产业资源利用率低下。(4)蚕茧产业市场绩效低下,人工成本、蚕茧价格、收烘加工企业生产能力、产业链长度是主要影响因素。(5)蚕茧产品具有同质性,很难形成产品差异。通过建立品牌、规范生产方式和原产地认证等途径逐步形成产品差异,可以取得更高的产业经济效益。(6)蚕茧产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都很低,随着蚕业生产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其进入和退出壁垒会不断提高,其中行政壁垒是阻碍其进入和退出的重要因素。(7)通过蚕茧产业组织间的横向联合、纵向联合、并购行为,整合营销渠道,建设一体化的营销渠道,平衡各参与者的利益分配,使各参与主体博弈的结果利于蚕业的良性发展,提高我国蚕茧产品的营销效率,增加蚕茧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有助于培育大的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8)针对蚕茧产业行业自律性困难,蚕茧产业市场秩序不规范等现象,政府加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培育和发展蚕茧产业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律,是提高蚕茧产业乃至茧丝绸行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李林山,胡智明[6](2010)在《蚕苗商品化经营的做法与体会》文中指出1蚕苗饲养商品化经营对蚕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1.1广东蚕区实施小蚕饲养商品化经营的必要性小蚕饲养商品化经营是过去所谓联育、代育的"小蚕共育"的市场化升级版。"小蚕共育",就是把1~3龄小蚕集中在有专人、专室、专用桑园,饲养技术水平高、
俞学良,耿玲德[7](2008)在《浅谈云南茧丝绸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文中提出茧丝绸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针对云南茧丝绸产业存在问题,从深化茧丝绸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优质茧基地建设、扶持和培育好龙头企业、加快茧丝绸产业新技术推广、健全茧丝绸服务体系和营造良好的茧丝绸发展环境6个方面进行阐述,以促进云南省茧丝绸产业高效持续发展。
祁广军,陆瑞好,韦伟,白景彰,蒋满贵[8](2008)在《浙江、江苏两省蚕业发展考察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浙江和江苏两省是我国优质桑蚕茧丝主要生产基地,代表了我国茧丝绸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的最高水平。为了学习和借鉴先进省份蚕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做法,促进我区"三高"蚕业快速发展,2008年5月16~22日,我站蚕业发展考察团一行5人,
胡丹婷[9](2008)在《治理结构的选择与稳定 ——基于蚕茧交易的经验研究》文中提出治理(governance)就是构建秩序,目的是解决潜在冲突以实现共同利益。治理结构(governance structure),是指一种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安排下,交易得以有效实现。研究治理结构,其实就是研究交易的制度安排。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已经初步建立,对其中的混合治理,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经验研究,都在进一步深入。本文旨在对治理结构理论进行系统化,研究混合治理的内在稳定机制,以加深对复杂经济组织的理解。通过选择蚕茧交易来进行经验研究,深入混合治理的理论研究,拓展治理结构理论的应用研究。假设人是理性有限的并且是机会主义的,交易就需要治理。通过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交易频率等三个维度来分析交易的属性,选择与交易属性相匹配的治理结构,以提高交易的效率,实现一阶节约,这是交易的事前治理。市场治理、混合治理、科层治理分别适用于不同属性的交易。现实中,治理结构的选择有其内在规律。混合治理受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大,如果不能将不确定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混合治理有可能滑向市场治理或科层治理。通过重复交易和可信承诺,混合治理可以得到稳定。交易双方为稳定治理结构采取的措施,是交易的事后治理。由于蚕茧交易治理结构的不合理,中国蚕茧交易效率低下。主要表现为,蚕茧的供需平衡难以达成,蚕茧市场行情波动频繁而且波动幅度很大,市场上蚕茧求售无门和争相抢购的现象交替出现,带来茧丝绸行业的波动,甚至损害茧丝绸产业的发展。蚕茧交易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买方垄断造成卖方(农户)利益损失;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外部性带来效率损失;信息不对称造成逆向选择等。蚕茧大战是在蚕茧交易国家垄断的市场治理下爆发的,典型特征是多头抬价抢购,政府介入利益冲突。蚕茧大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其根源是蚕茧交易治理结构与其交易属性的不适应。蚕茧交易频率高,买方和卖方都涉及大量的专用资产;由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蚕茧交易的不确定性很高。通过问卷调查、典型案例和计算分析说明:①蚕茧交易的市场治理是低效率的,因为蚕茧交易的完全竞争市场无可避免地会走向政府规制下的买方垄断市场——低效率的市场治理;②在蚕业生产是农业生产,缫丝生产是工业生产的条件下,蚕业生产和缫丝生产的一体化没有存在空间,即缫丝生产和蚕业生产这两个生产环节之间不可能实现科层治理。③就交易属性来分析,蚕茧交易属性与混合治理是相匹配的,或者说,蚕茧交易混合治理比之于市场治理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在蚕茧交易买方垄断和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不可能出现混合治理。因此政府不能维护公司的垄断地位,但同时对蚕茧交易又要有一定的规制。通过对日本、印度、巴西蚕茧交易治理结构的比较分析,发现日本蚕茧交易经历了市场治理、混合治理和三方治理,巴西实行混合治理,印度实行政府规制下的市场拍卖,蚕茧交易不存在科层治理。蚕茧交易混合治理是有效的,可以创造合作剩余。在混合治理稳定的条件下,蚕茧质量得到提高,而且能够稳定在一个高水平上。蚕农的收益增加,情绪稳定,对产业前景乐观。公司经营利润大大提高,原因是高质量的蚕茧降低了缫丝生产过程中的物耗、能耗,提高了工效,产出了高品位的生丝;同时,优质产品有利于公司创立品牌,在业界建立良好形象。不管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蚕茧交易混合治理经营得好的地方,蚕茧质量、缫丝厂利润和蚕农的收益都大大高于蚕茧交易市场治理下的业绩。由于经营规模的不对等,蚕茧交易混合治理必然由公司构建和运行,公司守信在先是稳定的先决条件。在合同是“附合合同”并且是不完全的情况下,公司拟定的合同被农户充分理解和接受,让合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是混合治理稳定的基础。公司构建的管理体系,在对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也起着甄别农户机会主义的作用。公司还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感情投资”等措施提高农户对公司的认同度,提高农户合作的概率。通过“以牙还牙”的重复博弈,合同户与公司的合作将越来越稳定。公司和农户专用资产的增加,将增加混合治理的稳定性。公司承诺保护价的作用,一是阻止农户退出交易,二是防止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蚕茧交易混合治理创造了合作剩余,公司对农户的超额支付,本质上是与农户分享合作剩余,目的是稳定与农户的合作关系,以获取最大利润——基于长期的利润最大化。
何官燕[10](2008)在《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产业化,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其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的方向和一般途径。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农业产业链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供应链、产业链及其管理的相关理论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也为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但目前国内的研究还没有把供应链、产业链管理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充分应用到农业产业化中去。这就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空间:从产业链组织的视角去研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去两年多时间里,笔者在南充市南部县、北京顺义区和资阳市进行了实地调查。结合笔者的实际调研成果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本文在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明确界定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这一概念的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研究的基本架构,并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深入分析和探讨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创新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建设与政策建议。从内容安排上看,全文分为十章,其主要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前提、内容安排、研究的思路、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的主要任务是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这一核心概念作详细的界定与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第三章作为论文的文献梳理部分,首先从供应链及其管理理论切入,分析其与产业链的关系及其对产业链的启发,然后在产业链理论的基础上对农业产业链的研究现状作简要概括和评述。其次介绍了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研究中的运用,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农业产业化组织和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研究现状,总结前人研究的不足,探寻本论文研究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理论视角。第四章为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本章在对美国、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的描述,农业产业链组织发展的模式、特点和经验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几点启示。第五章比较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产业链组织构建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农业产业链组织的构建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框架下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某种意义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可以看作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前期探索。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分析为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研究奠定了现实基础。第六章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首先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设定了产业链组织的发展模式,进而指出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应是一种以中间组织为主体,介于企业、市场之间的组织系统。其次,本章运用了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相关的数理模型从买方垄断和卖方垄断的角度比较分析了农业一体化模式的价格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农业纵向一体化与横向一体化的激励与效率。第七章选取了“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和“公司+合作组织+农户”三种较为典型的模式作为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纵向一体化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运用现代经济学中的博弈论分析方法对这三种模式的稳定性、参与主体的收益及违约冲动等进行了分析。第八章指出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的横向一体化是指纵向一体化上的农户、企业等各个节点的扩大化。同时,纵向一体化的各个节点中,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始终处于中心位置,而所有这些农业主体中,家庭经营的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前最主要的农业主体。因此,本章着重对专业化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等横向一体化模式进行研究,以探讨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稳定发展的创新模式。第九章通过分析种植和养殖这两种典型的农业产业链,以四川南部、北京顺鑫和四川资阳的实践案例,着重分析了我国当前农业产业链组织构建过程中的三个典型模式。这三个典型的案例为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及其创新模式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实践经验。第十章在前文的基础上分析了“合作社一体化”模式的利弊,进而探讨了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在未来可能创新模式:中间组织模式。这种以中间组织为主要形态的一体化组织形式将成为适应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主要模式。本章最后针对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建设与政策建议。本文注重各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性,结合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了现代经济学的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等方法。对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本论文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首先,构建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在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由于市场失灵和交易费用等因素的存在,农业产业链作为产业链的一种特殊类型,将以一体化作为其发展的方向。一体化包括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其中农业产业链组织的横向一体化是指纵向一体化上的农户、企业等各个节点的扩大化,即通过农业产业链上同一环节的经济主体进行集中和扩大,增强各个经济节点的竞争力,实现各节点力量的均衡,从而保证产业链组织的稳定发展。再次,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组织的复合模式合作社一体化实现了完全的一体化经营,有效降低了市场交易和产业化组织的内部的交易成本,但从某种程度上却增加了较多的管理费用。因而以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经济组织——“中间组织”为主要形态的一体化组织形式应成为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主要模式。最后,从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当前要建立以中间组织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一体化组织相对较为困难。同时,正是由于中间组织的双重特性使得其构建和完善缺乏相应的现实基础,因而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完善和发展应以“公司+合作组织+农户”模式作为现实载体,不断总结和探索,以从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关系,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组织的最优化发展。
二、实行产业化经营是茧丝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行产业化经营是茧丝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2)内江市东兴区蚕桑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国内外蚕桑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
1.3.1 国外蚕桑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
1.3.2 国内蚕桑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蚕桑产业发展研究述评 |
1.4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 |
2.1 蚕桑概述 |
2.1.1 蚕桑业的特征 |
2.1.2 蚕桑产业综合发展 |
2.2 相关基本理论 |
2.2.1 主导产业理论 |
2.2.2 特色农业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2.4 规模经济理论 |
3 东兴区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东兴区概况 |
3.2 东兴区蚕桑业发展历史 |
3.3 东兴区蚕桑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
3.3.1 发展机制比较健全 |
3.3.2 区域布局科学合理 |
3.3.3 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
3.3.4 蚕桑组织化程度较高 |
4 东兴区蚕桑业产业化发展的SWOT分析 |
4.1 东兴区蚕桑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分析 |
4.1.1 产业化发展基础条件优越 |
4.1.2 蚕业生产比较效益增加 |
4.1.3 科学技术明显进步 |
4.1.4 出台了扶持蚕桑产业化发展政策 |
4.1.5 企业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
4.2 东兴区蚕桑业产业化发展劣势分析 |
4.2.1 对蚕桑主导产业缺乏充分认识 |
4.2.2 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4.2.3 蚕桑比较经济效益低 |
4.2.4 产业龙头竞争激烈 |
4.2.5 科技服务不到位 |
4.2.6 城镇化建设加快滞缓了蚕桑业产业化发展 |
4.3 东兴区蚕桑业产业化发展的机遇分析 |
4.3.1 有发展的政策环境 |
4.3.2 市场需求日益增加 |
4.3.3 蚕桑具有综合开发潜力 |
4.3.4 出口环境明显改善 |
5 东兴区蚕桑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组织领导 |
5.2 转变生产方式 |
5.3 优化发展规划 |
5.4 加大扶持力度 |
5.5 建立长效机制 |
5.6 规范市场秩序 |
5.7 加强技术推广 |
5.8 推进产业化经营 |
6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产业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国际竞争力涵义的概念界定 |
2.2.3 比较优势理论的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3.1 中国蚕桑发展的历史变迁 |
3.1.1 我国古代和近现代蚕桑产业发展 |
3.1.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蚕丝业的复兴 |
3.2 区域布局 |
3.2.1 蚕区分布的历史变迁 |
3.2.2 中国蚕桑区域布局的划分 |
3.3 技术革新与生产变化 |
3.3.1 建立高产的桑树栽培技术体系 |
3.3.2 实现优良蚕品种的推广 |
3.3.3 利用催青室统一催青 |
3.3.4 小蚕共育技术 |
3.3.5 大蚕省力化技术 |
3.3.6 上蔟技术 |
3.3.7 烘茧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
4.1.1 蚕种生产概况 |
4.1.2 桑蚕品种现状 |
4.1.3 蚕桑质量监管 |
4.1.4 蚕茧生产现状 |
4.2 中国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1 适度规模与蚕业布局 |
4.2.2 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 |
4.2.3 生产规模化与产业化 |
4.2.4 标准化生产与质量监管 |
4.2.5 宏观调控与资金扶持 |
4.2.6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4.2.7 综合开发与市场拓展 |
4.2.8 竞争力与强国地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蚕桑产业竞争力及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
5.1 中国蚕桑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5.1.1 评价的方法 |
5.1.2 评价的指标 |
5.1.3 国际竞争力分析 |
5.1.4 小结 |
5.2 中国蚕茧与其他农产品之间的成本、收益比较 |
5.2.1 蚕茧成本的概念 |
5.2.2 全国蚕茧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
5.2.3 蚕茧与其他农产品之间的成本、收益比较 |
5.2.4 小结 |
5.3 中国蚕茧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
5.3.1 比较优势评价 |
5.3.2 比较优势评价指标 |
5.3.3 蚕茧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
5.3.4 小结 |
第6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要素分析 |
6.1 蚕桑产业管理制度因素分析 |
6.1.1 我国蚕桑产业管理体制现状分析 |
6.1.2 我国现行的蚕桑产业管理体制的不足之处 |
6.1.3 提高我国蚕桑产业管理效能的政策建议 |
6.2 蚕桑产业经营方式因素分析 |
6.2.1 蚕茧生产的特殊性 |
6.2.2 我国主要蚕茧生产经营方式分析 |
6.2.3 现有蚕桑生产经营模式的不足 |
6.3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因素分析 |
6.3.1 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
6.3.2 蚕桑产业面临的挑战 |
6.4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科技因素分析 |
6.4.1 蚕桑产业科技发展现状 |
6.4.2 蚕桑产业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3 保障我国蚕桑产业科技发展支撑的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7.1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依据及设计思路 |
7.1.1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7.1.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7.1.3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7.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
7.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2 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
7.3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7.3.1 数据来源 |
7.3.2 具体分析过程 |
7.3.3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8.1 市场化之路 |
8.1.1 蚕种市场化 |
8.1.2 蚕茧市场化 |
8.2 规模化之路 |
8.2.1 宏观规模 |
8.2.2 微观规模 |
8.3 产业化之路 |
8.3.1 中国蚕桑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典范——富安模式 |
8.3.2 市场带动型的蚕桑产业发展——广西模式 |
8.3.3 中国蚕桑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荐 |
8.4 标准化之路 |
8.4.1 我国蚕桑产业标准化的现状 |
8.4.2 我国蚕桑标准体系的完善 |
8.4.3 我国蚕桑产业标准化的实施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考与建议 |
9.1 政府的义务 |
9.1.1 摆正位置,理顺体制 |
9.1.2 政策引导,宏观调控 |
9.1.3 资金扶持,建稳基地 |
9.1.4 完善标准,质量监管 |
9.2 企业的角度 |
9.2.1 着眼基地,反哺利益 |
9.2.2 放眼市场,提升质量 |
9.2.3 良性竞争,传承文明 |
9.2.4 自我造血,品牌战略 |
9.3 学研的使命 |
9.3.1 培养人才,提高素质 |
9.3.2 创新科技,升级产业 |
9.3.3 资源共享,改良品种 |
9.3.4 产研结合,推广科技 |
9.4 蚕农的选择 |
9.4.1 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
9.4.2 技术更新,稳产优质 |
9.4.3 增强合作,增加收益 |
9.4.4 拓宽思路,立体经营 |
第10章 综合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内发表论文一览表 |
致谢 |
(5)中国蚕茧产业组织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业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概况 |
1.2.2 蚕茧产业组织研究状况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1 创新之处 |
1.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蚕茧产业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1.1 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 |
2.1.2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哈佛学派 |
2.1.3 产业组织理论的修正——芝加哥学派 |
2.1.4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新产业组织理论 |
2.2 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体系——SCP结构框架 |
2.2.1 市场结构 |
2.2.2 市场行为 |
2.2.3 市场绩效 |
2.2.4 产业组织政策 |
2.3 我国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概况 |
3 蚕茧产业基本特性与我国蚕茧产业发展历程 |
3.1 蚕茧产业基本特性 |
3.1.1 蚕茧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
3.1.2 蚕茧产品的属性 |
3.1.3 中国蚕茧产业特征 |
3.2 中国蚕茧产业发展的历程 |
3.2.1 缓慢发展阶段(1949-1978 年) |
3.2.2 飞跃发展阶段(1979-1994 年) |
3.2.3 下降调整阶段(1995-2000 年) |
3.2.4 恢复发展阶段(2001-至今) |
3.3 中国蚕茧产业发展现状 |
3.3.1 中国蚕茧产业的总体情况 |
3.3.2 中国蚕茧产业的区域分布情况 |
3.3.3 中国蚕茧产业的国际地位 |
3.3.4 中国蚕茧产业的管理体制 |
3.3.5 中国蚕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4 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4.1 中国养蚕业市场结构分析 |
4.1.1 养蚕业的养殖规模分析 |
4.1.2 养蚕业的集中度分析 |
4.1.3 养蚕业的进入壁垒分析 |
4.1.4 养蚕业退出壁垒分析 |
4.1.5 养蚕业的产品差异化分析 |
4.2 中国蚕茧收烘加工业市场结构分析 |
4.2.1 鲜茧收烘加工业规模分析 |
4.2.2 蚕茧站的集中度分析 |
4.2.3 蚕茧收烘加工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分析 |
4.2.4 蚕茧收烘加工业的产品差异分析 |
4.3 中国蚕茧营销业市场结构分析 |
4.3.1 鲜茧收烘站营销活动分析 |
4.3.2 养蚕户营销活动分析 |
4.3.3 蚕业合作社营销活动分析 |
4.3.4 茧贩营销活动分析 |
5 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
5.1 中国养蚕户的市场行为分析 |
5.1.1 养蚕户的市场行为特点及基础分析 |
5.1.2 养蚕户的价格行为分析 |
5.1.3 养蚕户的非价格行为分析 |
5.1.4 养蚕户的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5.1.5 养蚕户市场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5.2 中国鲜茧收烘加工企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
5.2.1 鲜茧收烘加工企业特点分析 |
5.2.2 鲜茧收烘加工企业的价格行为分析 |
5.2.3 鲜茧收烘加工企业的非价格行为分析 |
5.2.4 鲜茧收烘加工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5.3 中国蚕茧营销企业市场行为分析 |
5.3.1 蚕茧营销企业类型分析 |
5.3.2 蚕茧产品营销企业的价格行为分析 |
5.3.3 蚕茧产品营销渠道及存在问题 |
5.3.4 蚕茧产品营销渠道发展的趋势 |
6 中国蚕茧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
6.1 中国养蚕业市场绩效分析 |
6.1.1 全国养蚕业的总收益、平均价格、总成本、净利润和利润率分析 |
6.1.2 主产省蚕茧价格、每亩桑园蚕茧的产量、产值、成本、净利润分析 |
6.1.3 全国每亩桑园的产值、成本、净利润分析 |
6.1.4 全国每亩地蚕茧收益与其他农产品比较分析 |
6.1.5 养蚕业技术进步绩效分析 |
6.2 中国鲜茧收烘加工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
6.3 中国蚕茧产业市场绩效较低的原因分析 |
6.3.1 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养蚕业的生产模式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
6.3.2 蚕茧产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
6.3.3 蚕茧收烘加工业的生产方式 |
6.3.4 蚕茧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
6.4 建立蚕茧产业市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7 中国蚕茧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与行业管理 |
7.1 中国蚕茧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
7.1.1 中国蚕茧产业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现状 |
7.1.2 蚕茧产业现有产业政策分析 |
7.1.3 蚕茧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目标 |
7.1.4 蚕茧产业政策的建立和完善 |
7.2 中国蚕茧产业发展的行业管理 |
7.2.1 蚕茧产业行业协会的性质和职能 |
7.2.2 蚕茧产业行业协会的需求分析 |
7.2.3 蚕茧产业行业协会现状分析 |
7.2.4 蚕茧产业行业协会发展和完善的原则 |
7.2.5 蚕茧产业行业协会发展和完善的措施 |
8 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9 参考文献 |
10 致谢 |
1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7)浅谈云南茧丝绸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存在的问题 |
1.1 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发展 |
1.2 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 产业发展基础弱 |
1.3 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困难, 且饲养的蚕品种繁杂 |
1.4 蚕茧收购秩序较乱, 蚕茧质量明显下降 |
1.5 深加工能力较弱, 自我发展能力差 |
2 发展对策 |
2.1 深化茧丝绸业管理体制改革 |
2.2 加强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建设 |
2.2.1 突出抓好优质桑园建设 |
2.2.2 推动蚕桑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 建设养蚕大户, 以点带面 |
2.2.3 加大对良种繁育基地的扶持和改造力度 |
2.3 扶持和培育好龙头企业 |
2.3.1 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扶持改造力度 |
2.3.2 将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义务定位于抵御市场风险上 |
2.4 加快茧丝绸产业新技术推广 |
2.5 健全茧丝绸服务体系 |
2.6 营造良好的茧丝绸发展环境 |
(8)浙江、江苏两省蚕业发展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浙江、江苏两省桑蚕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1.1 浙江省桑蚕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1.2 江苏省桑蚕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2 浙江、江苏两省蚕业发展的主要经验与体会 |
2.1 注重蚕种生产经营管理 |
2.2 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大力培育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
2.3 加强蚕桑资源研发利用 |
2.4 积极开拓蚕药生产, 保障蚕用物资供应 |
3 浙江、江苏两省蚕业发展启示与广西发展思路 |
3.1 建立蚕种贮备制度 |
3.2 加快机制与体制创新, 推进广西蚕业的产业化进程 |
3.3 加强桑蚕茧丝资源的综合利用, 提高蚕业综合效益 |
3.4 建立广西蚕用物资的生产与供应体系 |
3.5 加强合作与交流 |
3.6 培育蚕桑丝绸文化 |
(9)治理结构的选择与稳定 ——基于蚕茧交易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关于治理结构的研究 |
1.2.2 关于农户与公司交易的研究 |
1.2.3 关于蚕茧交易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安排 |
1.3.1 所用的理论 |
1.3.2 所用的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3.4 内容结构安排 |
1.4 可能的创新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
2 治理结构的选择 |
2.1 交易的属性 |
2.1.1 人的行为与治理问题 |
2.1.2 交易 |
2.1.3 交易的维度 |
2.1.4 交易的种类 |
2.2 治理结构的选择 |
2.2.1 市场治理 |
2.2.2 三方治理 |
2.2.3 混合治理 |
2.2.4 科层治理 |
2.3 有效的治理结构 |
2.3.1 一阶节约 |
2.3.2 治理结构的特征 |
2.3.3 有效的治理结构 |
小结 |
3 治理结构的稳定 |
3.1 机会主义的动因 |
3.1.1 索取合作剩余 |
3.1.2 侵占可占用准租 |
3.2 重复交易下的稳定 |
3.2.1 单次交易的不稳定性 |
3.2.2 无限次重复交易的稳定性 |
3.2.3 有限次重复交易的稳定性 |
3.3 可信承诺下的稳定 |
3.3.1 可信承诺 |
3.3.2 可信承诺下的稳定 |
3.3.3 抵押模型 |
3.3.4 价格升水 |
小结 |
4 蚕茧交易的属性和市场失灵 |
4.1 蚕茧及其生产 |
4.1.1 蚕茧 |
4.1.2 蚕茧的种类和用途 |
4.1.3 蚕茧生产区域分布 |
4.2 蚕茧交易的属性 |
4.2.1 资产专用性 |
4.2.2 不确定性 |
4.2.3 交易频率 |
4.3 蚕茧交易的市场失灵 |
4.3.1 买方垄断 |
4.3.2 公共物品 |
4.3.3 外部性 |
4.3.4 信息不对称 |
4.4 案例分析:蚕茧大战 |
4.4.1 蚕茧大战状况描述 |
4.4.2 蚕茧大战特征分析 |
4.4.3 蚕茧大战原因分析 |
小结 |
5 蚕茧交易治理结构的选择 |
5.1 市场治理 |
5.1.1 市场治理与自由交易 |
5.1.2 来自调查问卷的证据 |
5.1.3 一个看似成功的案例——广西的蚕茧交易 |
5.1.4 完全竞争市场的困境 |
5.2 科层治理 |
5.2.1 缫丝生产后向一体化 |
5.2.2 蚕业生产前向一体化 |
5.3 混合治理 |
5.3.1 蚕茧交易混合治理的产生 |
5.3.2 蚕茧交易混合治理的形式 |
5.3.3 蚕茧交易混合治理的绩效 |
小结 |
6 蚕茧交易混合治理的稳定 |
6.1 稳定的基础 |
6.1.1 公司守信在先 |
6.1.2 合同被充分理解和接受 |
6.1.3 合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
6.2 重复交易下的稳定 |
6.2.1 管理体系的构建 |
6.2.2 认同度的提高 |
6.2.3 重复交易下的稳定 |
6.3 可信承诺下的稳定 |
6.3.1 专用资产 |
6.3.2 抵押 |
6.3.3 保护价 |
6.4 蚕茧交易混合治理存在性的讨论 |
小结 |
7 蚕茧交易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 |
7.1 日本 |
7.1.1 蚕丝业发展概况 |
7.1.2 蚕丝生产模式 |
7.1.3 政府对茧丝绸业的规制 |
7.1.4 蚕茧交易的治理结构 |
7.2 巴西 |
7.2.1 蚕丝业发展概况 |
7.2.2 蚕丝业生产模式 |
7.2.3 蚕茧交易的治理结构 |
7.3 印度 |
7.3.1 蚕丝业发展概况 |
7.3.2 蚕丝生产模式 |
7.3.3 政府对茧丝绸业的规制 |
7.3.4 蚕茧交易的治理结构 |
7.4 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7.4.1 制度环境对治理结构的影响 |
7.4.2 国际比较:制度环境的影响 |
7.4.3 对中国的启示 |
小结 |
8 结论与政策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实地调研简况 |
附录2:对蚕农的问卷调查 |
附录3:对蚕农、茧站、缫丝厂问卷调查总结 |
附录4:蚕茧保价收购合同 |
附录5:调研笔记——广东省始兴县金兴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致谢 |
(10)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前提:基本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观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2. 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及其界定 |
2.1 现代农业的内涵及特征 |
2.2 现代农业产业链的界定 |
2.2.1 产业链的内涵及形成动因 |
2.2.2 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内涵 |
2.3 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内涵及特征 |
2.3.1 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内涵 |
2.3.2 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特征 |
3. 农业产业链组织理论综述 |
3.1 产业链、供应链理论 |
3.1.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理论 |
3.1.2 产业链及产业链管理理论 |
3.2 农业产业链及其管理的理论回顾 |
3.2.1 农业产业链的理论 |
3.2.2 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理论 |
3.3 产业组织理论及在农业产业组织中运用综述 |
3.3.1 产业组织理论综述 |
3.3.2 产业组织理论在农业产业组织中的运用 |
3.4 农业产业组织的研究现状 |
3.4.1 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研究评述 |
3.4.2 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研究评述 |
3.5 论文的理论研究视角 |
4. 国外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构建的经验及启示 |
4.1 美国的农业产业链组织 |
4.1.1 美国农业产业链组织构建的历史背景 |
4.1.2 美国的农业产业链组织模式 |
4.2 日本的农业产业链组织 |
4.2.1 日本农业产业链组织构建的历史背景 |
4.2.2 日本的农业产业链组织模式 |
4.3 荷兰的农业产业链组织 |
4.3.1 荷兰农业产业链组织构建的历史背景 |
4.3.2 荷兰的农业产业链组织模式 |
4.4 国外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5. 现代农业产业链构建的初期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 |
5.1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现代农业产业链 |
5.2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背景与发展阶段 |
5.2.1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生背景 |
5.2.2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阶段 |
5.3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绩及问题 |
5.3.1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效评述 |
5.3.2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分析 |
6. 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基本架构 |
6.1 产业链组织发展模式的设定 |
6.1.1 纵向一体化与横向一体化 |
6.1.2 现代产业链组织:中间组织 |
6.2 一体化模式及其价格效应 |
6.2.1 一体化模式概述 |
6.2.2 一体化模式的价格效应 |
6.3 一体化模式的激励和效率分析 |
6.3.1 纵向一体化的激励与效率分析 |
6.3.2 横向一体化的激励与效率分析 |
7. 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纵向一体化模式研究 |
7.1 “公司+农户”模式 |
7.2 “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
7.3 “公司+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
8. 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的横向一体化模式研究 |
8.1 专业化农户 |
8.1.1 我国农户经营的发展现状:多元化经营 |
8.1.2 我国农户经营的发展趋势:专业化农户 |
8.2 农民专业合作社 |
8.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涵及特征 |
8.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8.3 股份合作社 |
8.3.1 股份合作社的治理结构及其特征 |
8.3.2 股份合作社与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较 |
9.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案例分析 |
9.1 种植产业链案例分析 |
9.1.1 案例:南部县“东桑西移”工程的分析 |
9.2 养殖产业链案例分析 |
9.2.1 案例一:顺鑫农业“上市公司带动型”模式的分析 |
9.2.2 案例二:资阳市“六方合作+保险”模式的分析 |
9.3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案例的思考 |
10. 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创新模式及政策建议 |
10.1 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创新模式 |
10.1.1 合作社一体化模式 |
10.1.2 中间组织模式 |
10.2 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创新的政策建议 |
10.2.1 完善农业产业链制度结构 |
10.2.2 构建农业产业链风险控制体系 |
10.2.3 优化农业产业链外部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实行产业化经营是茧丝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蚕种业发展方向探讨[J]. 付有昌. 中国蚕业, 2012(03)
- [2]内江市东兴区蚕桑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王鹏飞.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6)
- [3]中国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陈涛. 西南大学, 2012(11)
- [4]蚕业产业波动的成因及其破解对策[A]. 王玉珏,靳月琴,沈琦. 中国蚕学会第八届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
- [5]中国蚕茧产业组织与管理研究[D]. 王玄瑜.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9)
- [6]蚕苗商品化经营的做法与体会[A]. 李林山,胡智明. 中国蚕学会商品性小蚕饲养规程和蚕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7]浅谈云南茧丝绸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 俞学良,耿玲德. 云南农业科技, 2008(S2)
- [8]浙江、江苏两省蚕业发展考察报告[J]. 祁广军,陆瑞好,韦伟,白景彰,蒋满贵. 广西蚕业, 2008(03)
- [9]治理结构的选择与稳定 ——基于蚕茧交易的经验研究[D]. 胡丹婷. 浙江大学, 2008(08)
- [10]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创新研究[D]. 何官燕. 西南财经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