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国1999中国电影周追记(论文文献综述)
胡嘉敏[1](2020)在《仪式空间的性别展演 ——上海性少数影展研究》文中提出性别理论与性别活动在中国大陆日益活跃,与之相关的影展也在上海这座城市生成。本研究以上海性少数影展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交叉研究法、都市民族志的定性研究方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人类学“仪式”理论,“酷儿空间”观点以及新/酷儿电影理论和“性别表演”观点来阐释上海性少数影展、参与者、酷儿空间、影人以及影像文本当中的实践,旨在分析上海性少数影展的特殊意义与内涵。本研究首先分析了上海性少数影展的由来与特征;其次,以“仪式”理论分析参与者与仪式过程的关系以及作为仪式的影展;再次,分析在影展视阈下,上海酷儿空间的生产;最后,分析参展影人以及其影像文本的性别实践。研究发现:上海性少数影展虽然有其非主流特性,但作为仪式场域与情境,赋予参与者在性别身份上的认同;参与者大多属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游荡者”,他们建构与呈现属于自己的酷儿空间;影人参与上海性少数影展,在形式、主题等方面发展丰富了新酷儿电影的内涵,以影像作为性别实践的媒材。
武琼[2](2020)在《《影戏生活》杂志与民国电影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电影传入中国,去影戏院看电影逐渐成为大众新的文化消费方式,随着电影的不断发展,电影杂志也逐渐流行开来。《影戏生活》杂志创刊于1930年,共出刊52期,其秉承“讨论电影艺术,提倡国产影片”的宗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客观地记录了这个时间段的中外电影界的大小事件,杂志坚持宣传优秀国产影片,抵制劣质舶来片,推动中国电影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现学界关于民国电影杂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发行时间长或创刊时间较早的电影杂志上,研究角度是从新闻学、社会学出发。以致于至今仍对具有电影专业性的《影戏生活》杂志不甚了了,对其社会地位和对当时电影界的影响也没有深入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对《影戏生活》杂志所发行的52期杂志中各类文章通篇加以细读,重点考究了其中电影批评文章、电影明星资讯、各地影戏院放映情况的原文,总结了杂志中对国产电影创作的指导和对电影界各类事件的关注,一一列表加以说明。同时全面参考了《民国时期电影杂汇编》,将其中与《影戏生活》杂志同时期发行的杂志进行整理,依据上述史料,对杂志中折射出的电影文化现象进行详尽分析。本文认为,《影戏生活》杂志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指导电影制作、宣传国产电影、痛斥影界乱象,杂志反映了当时的电影文化,同时也影响了当时电影艺术的发展。但由于受到时代和自身的限制,《影戏生活》杂志在刊文的深度、广度以及文字的精炼、专业程度上都无法同现代专业的电影期刊相比较,但作为当时一份相对成功的电影杂志,其成功的地方值得后来者学习借鉴。
刘叶琳[3](2019)在《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演变》文中研究指明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是指文学经典作品的内容和艺术形象在影像媒介形态中的表现和传播。在本文中,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有特定的对象范畴,是指小说类文学经典作品(也包含一部分形象性、叙事性和语言艺术特性较强的戏剧类经典作品)在声像艺术媒介(电影和电视剧)中的表现与传播。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是对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综合性认识和总体看法。它包含相当多的理论内容,本文着眼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几个核心问题,构成研究的主要范畴。首先,影像化传播的对象是文学经典,因此,经典态度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重要内容。其次,影像化传播是文学经典性在不同文化场域的转换,因此文化立场也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影像化传播是不同媒介形态的审美创造,因此媒介意识也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重要构成。本文的观念分析与阐述,侧重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实践理念,即以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思想、认识、主张、看法为主。具体地说,就是以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实践者的观念表述和艺术见解表达为主。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及其观念是20世纪以来我国文学发展和影视艺术发展的重要现象,也是自电影产生以来世界性的文学艺术和文化现象。许多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事件,都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有关;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成果,许多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影视艺术成果。关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研究,对于认识和把握文学艺术和影视艺术的现状和发展,对于推动和促进文学艺术理论和影视艺术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活动,从电影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在社会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活动呈现不同的特点。早期的商业文化倾向、历史巨变之后的政治文化功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启蒙作用和大众文化品质,新世纪以来的多元文化合流,这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演变的实践基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历史变化过程,体现了媒介文化与文学影视艺术相互影响的历史力量,也体现了文学影视艺术创造在媒介文化语境下演化的现实结果,20世纪中前期是我国早期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形成时期,有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一个是电影创作的戏剧传统的影响,一个是电影改编的文学传统的影响。这一时期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演变过程,就是在综合艺术范畴的跨媒介比较中,在影像艺术和语言艺术的跨媒介辨析中,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独立性理念逐步确立的过程。其中影像媒介意识的初萌、文学经典改编原则和艺术表现要求的自觉阐释,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进化的重要标志20世纪中期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是在政治文化环境下,在意识形态传播的要求中发展的。文学经典精神的现实价值、文学经典改编的现代视角,忠实于原着与反映时代精神的关系、文学经典电影化传播的宣传意义和教育使命等,是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核心内容。文学经典影像化叙事的题旨转换策略,电影改编活动中文学经典意识的特殊存在,从文学经典到影像经典的跨媒介经典化,体现了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变化特征。20世纪中后期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强调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的文化启蒙和大众普及传播功能,重视文学经典的价值意义和文学经典改编作品的文化品质。同时,影像艺术审美理念的自觉,促使改编创作者追求影视剧表现文学经典的独立性,继承了传统的“忠实于原着”观念,在涵义理解和方法运用上有了新的变化。90年代中期媒介文化的兴起,又使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引入了“媒介化”话题,媒介文化理论成为阐释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的“跨媒介”特性的重要思想资源,媒介属性也成为辨析影视审美和文学经典审美的重要标准。21世纪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呈多元化并存局面,以往的文学经典改编理念和实践,都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延续和发展,而娱乐消费主义倾向的出现,又在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中注入了新的内容,传统的文学经典认识发生了变化,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反映出新的文学经典态度和新的艺术审美塑造原则。在改编观念的批评语境中,改编创作者对负面评价所作的申辩和解释,透现出不同的艺术审美主张。此外,非文学经典改编创作内容的进入,也是这一时期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演变的一个特征,商业艺术理念和媒介市场化运作理念,成为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的组成部分。
刘磊[4](2018)在《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文中研究表明电影院曾是城市在不同时代的地理标志和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记忆和文化传统,其凝结着大众对城市的感知、体验与认同。本文以电影院为研究对象,以1896-1949年为限,采取新文化史研究自下而上的微观研究视角,试图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这些世俗层面来观察发生在电影院中的历史现象,以期在历史的细枝末节、电影院的犄角旮旯里梳理出中国早期电影院的发展脉络、文化逻辑和市场规律,并呈现出一幅以电影院空间为表征的社会文化图景。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社会学家纷纷将时间上的青睐转移到空间上来。西方空间理论鼻祖式人物列斐伏尔的“三元组合概念”——空间实践、空间的再现、再现的空间,给本文行文结构带来启示,在此基础上,将全文研究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电影院的感知空间,即电影院物质和物质化的空间,其可在两个层面上被阅读和分析:一是对其表象(分布、位置、环境、建筑、银幕画面、声音)进行实物性的描绘,二是从外在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过程中寻求物质空间的社会文化解释。电影院首先是地理学意义上的空间,是地图上所呈现出的空间分布,它在宏观上涉及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在微观上关系到电影院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特征。电影院的建筑,它不仅是一种工程技术,更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物化形式,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往往比建筑本身更为重要。“听觉”是继“视觉”之后,电影院里又一重要感知方式,“有声电影”的到来,不仅给电影带来了“声音”技术,更是对电影美学的一场颠覆性革命,它影响到了电影的拍摄方法,改变了观众的感知方式和观影体验,还关涉到了现代性、民族、国家和地方等议题。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由物质空间之外的各种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关系网络组成。其根植于生产关系、意识形态、权力争夺、话语模式、行为习惯等中,包括电影院商人的经营理念和市场行为,社会改良家推行的观影行为规范,国家颁布的电影院管理条例、规章和电影检查制度,等等。与此同时,电影院还展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缩影,有整个社会道德失范、秩序混乱下的军警之患,也有因爱国情感或者职业歧视引发的暴力抗击电影院事件,有殖民者对被殖民国家的书写,也有被殖民者对国家主权的争夺和民族形象的建构,有知识精英和大众媒体对公共话语的塑造,也有市民观众对高压政治的反抗,它是种种社会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的化身。可以说,电影院本身上演着比其放映的影片更精彩的演出,其蕴含的消费、权力、阶级、种族、性别、现代性、身份等问题,使其成为研究社会空间性的最佳文本之一。电影院的再现空间,它是围绕“影片”“媒介”和“人”展开的有关符号、经验、记忆与想象的生产、重构过程,它涉及城市中广大小市民阶层对电影的接受心理和审美趣味,关系到电影院空间的延伸和对电影的传播,它也与电影院中活动的“人”密切相关。小市民是中国早期电影最庞大的观众群体,小市民观众对武侠神怪片、鸳鸯蝴蝶片的推崇,内地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冷落,左翼电影迎合小市民的商业策略,都说明在市场表象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起了重要作用。电影广告、海报、说明书等媒介的生产与消费,使观众的观影活动无形间从电影院进入了更广大的日常生活空间,与影片一起成为个体与集体对特定时代影院记忆的一部分。电影院中一切的活动实践,都最终需指向行为主体,即“人”,电影院中除了观众、明星以外,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也是重要的群体,他们作为影院中“第三只眼睛”,所形成对影院的体验、记忆完全不同于观众,从而成为早期电影院一个丰富的注脚。最后,本文在呈现与“还原”——中国早期电影院是什么样的?早期观众是如何看电影的——这一丰富多彩的社会图景的同时,着重思考以下几个关于早期电影院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观众为何去电影院?作为“公共空间”的电影院,其空间本体特征是什么?国家权力对公共生活的渗入与控制是如何体现在电影院的日常经营与观众看电影行为中?在回答这些问题基础上,认为中国早期电影院参与了近代以来现代性、民族、国家等宏大议题的建构,这是中国早期电影院发展的一条主线。
魏晓芳[5](2015)在《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制度(1908-1937)》文中指出电影票房市场繁荣是近代上海电影产业的突出表现,影院不仅是电影票房市场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连接电影贸易/生产与消费、影片内容、观众及其观影行为,以及建筑结构的空间载体,构成了近代上海电影产业与市民社会最直接的联系。本文以1908‐1937年间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为研究对象,在公共租界市民社会及其上层建筑历史语境中,追踪工部局影院政治‐法律‐行政管治历程,历史地呈现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制度建构与影院演化的互动关系,从最为重要的侧面揭示上海近代影院与市民社会及其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推进现有上海影院学术研究,进而力图为上海近代电影产业研究开拓新路径,丰富近代上海电影史研究。近代上海电影学术研究已成显学,影院研究文献也不少。就上海租界,尤其公共租界而言,无论电影产业,还是影院学术研究,大都在租界社会语境中展开。然而,租界市民社会及其上层建筑,尤其是其主要社会结构,特别是最为重要的典章制度,诸如土地章程、执照条例等,与电影产业及其影院的关系相当若即若离。换而言之,比较模糊。另外,近代外国电影产业、建筑文化、娱乐形态、生活方式等在现有学术研究中相当大程度上属于既成事实,其与租界市民社会结构因素,尤其是基本制度以及行政当局之间的深刻联系并不清晰。实际上,就上海公共租界而言,在租界影院发生、演化、发展过程中,工部局政治‐法律‐行政管治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相当大程度上,经由工部局这一中介环节,租界影院根植于租界市民社会及其上层建筑的主要结构之中,汇聚诸多东西方重要因素,由此逐步演进。现有上海公共租界影院研究缺乏工部局影院行政管理视角,因此,很难深入呈现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影院变迁与发展,不可能在东西方错综复杂的跨文化视域中,深入细致地透视这一变迁发展与租界社会结构之间的互文关系。上海公共租界是近代上海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定的历史现象,影院行政管理构成了上海公共租界市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反映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社会的历史景观与基本结构,在近现代上海电影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影响并没有因租界流逝而荡然无存,反之,积淀在现代上海影院文化及其体制之中。本文在多重交错的跨文化视野下,在政治、法律、物质、文化四位一体的历史维度中,通过发掘大量原始英文档案及其他原始材料,以及考证历史细节,反思相关学术研究,在租界社会结构语境中,聚焦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在近现代上海公共租界影院一派繁荣、影院业突飞猛进并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历史背景下,围绕随着上海公共租界众多影院的建立和发展,从上海公共租界当局行政管理的角度,探寻这些变化与发展背后的历史原因以及由此导致的历史结果,核心问题是在上海租界影院及其行政管理的互动关系中,深入细致地陈述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制度的产生、发展、变化及其影响。由此,揭示上海影院自然建构过程,从而从一个特殊角度重新反思近代上海电影产业主导特征。本文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章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制度的社会语境。回顾上海租界历史发展及其对上海城市格局的深刻影响,重点分析工部局酒吧、弹子房、保龄球场等早期娱乐场所的管理方式,为揭示其后戏院与影戏院执照制度历史流变奠定基础。第二章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制度缘起。在探讨戏院历史沿革以及戏院与影院竞争关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戏院安全及演出内容管理,其后影院行政管理滥觞于此。第三章上海公共租界早期影院行政管理。重点分析影院土地审批、旧房拆迁、娱乐场所改建、建筑标准等行政管理,影院由此脱离戏院,走向独立,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第四章公共租界影院构造、设施、功能行政管理。重点分析影院空间结构与功能扩展及其行政管理。第五章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观影行为行政管理。重点分析影院观影行为流变与观影规范的管制过程。第六章上海公共租界影院影片行政管理,重点分析电影胶片管制。第七章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三方管理之下影院业的生存与发展。重点分析法租界和华界影院行政管理与公共租界的渊源与异同。本文通过考究工部局影院行政管理与影戏院发生发展、影院空间构造、影院功能、影院观影行为、电影胶片储存、电影审查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分析其间的复杂性、延续性和转型过程,并从权利博弈、跨文化交流、民族主义等研究视野,揭示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基本内容及其特征。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其一,通过发掘大量原始史料,辅之以相关学术研究文献,填补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这一历史研究空白;其二,在多重跨文化视野里,历史地揭示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与租界社会结构互为建构的深刻关系;其三,为上海近代影院研究,乃至近代上海电影产业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视角与路径。与此同时,也为近代上海社会研究提供一份基础性研究文献。
张春[6](2014)在《中国电影短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影起源于视镜,发展于短片。关注电影发展,自然离不开电影短片。电影短片不以长度占优势,却以实验探索特性自成一脉。从国外来说,奥斯卡金像奖和三大国际电影节等都设有短片单元,百余年的短片发展成绩明显;中国短片从《定军山》开始,一个世纪以来也渐成风景,特别是新时期后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投拍机制的变化和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一股被称之为“短片”、“小电影”、“微电影”的电影短片浪潮正在中国两岸三地风起云涌:知名导演创作此起彼伏,底层大众尝试方兴未艾,各类原创大赛层出不穷,主流媒体和视频网站推波助澜。电影短片正大有可为,也将大有作为。关注中国文艺发展,就不能漠视电影短片浪潮的蓬勃态势于不顾;关注中国电影短片,就应当进行整体式的研究,而非散片式的解读。为此,本文将中国电影短片置于全球电影和中国社会发展视阈之中,充分借鉴国内外电影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中国电影短片进行艺术表征、发展脉络、创作机制、叙事策略、传播图景、发展得失等多角度、全景式的研究,努力挖掘出中国电影短片所具有的独特性、创新性和文化意义,切实强化电影批评的现实力量,弥补短片整体式研究的缺失,进而为中国电影短片研究和发展提供镜鉴与参考。本文共包括七个部分,主要构架如下:第一章是“穿上短小外衣的电影”。这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明确电影短片的定义、特征、界定及分类,并介绍电影短片研究的现状与意义,同时对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理论选择和创新之处进行说明。第二章是“三朵奇葩的成长之旅”。主要从发展历程的角度,对中国电影中的故事短片、动画短片和纪录短片,进行由点涉面的梳理,呈现电影短片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条件,奠定基础。第三章是“大众电影梦成为现实”。曾让无数人止步于现实的电影“导”“演”梦,在短片这里获得了实现的可能。这与法国新浪潮提出的“人人都可以成为导演和演员”异曲同工。本章包括“新世纪前:专业作者语境中的民间创作”、“新世纪后:底层大众影像时代已经来临”、“大时代与小成本:大众电影梦实现的原因”三个方面。第四章是“叙事探索从短片开始”。电影探索主要见于叙事的探索。本章从叙事的角度出发,对电影短片的“时间”、“空间”和“视角”等叙事话语中的探索实验,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考量,藉此发现电影叙事发展的源泉和趋向,同时为结论部分的短片价值呈现打好伏笔。第五章是“零票房下的传播图景”。文化产业时代,票房高低是衡量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电影短片却因自身的形制短小,逐渐被院线所抛弃,呈现出微票房和零票房的现象。但电影短片的传播却表现出了新的特质。基于此,对其普适大众的传播内容、被院线抛弃到主动抛弃院线呈现分众传播的形态,以及传播效果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大众参与度较高的电影短片也是对“以票房论英雄”现象的一种反拨。第六章是“短片个案的延展分析”。主要从三种类型的短片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由点到面的升华。当然,个案是类型发展的一个视点,通过个案分析延伸出故事短片、动画短片和纪录短片的艺术呈现,有助于深化并实现论文研究点与面的结合、纵与横的覆盖。第七章是结论部分。主要对中国电影短片的价值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藉此指出电影短片的努力方向。此外,还对本文研究中的一些做法和有待继续深入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比如建构中国电影短片发展史、建设中国电影短片数据库和发布中国电影短片年度发展报告等。最后附录有整理的中国电影短片国际主要获奖情况、近两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入围名单,以及研究过程中制订的《中国电影短片调查问卷》及其数据分析,便于形成研究总况。
逯艳[7](2013)在《论“十七年”郭沫若“非政治家”职务写作》文中指出郭沫若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建国后的郭沫若更是如此。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建国后郭沫若的文化身份和社会角色更加复杂,并且与这一时期复杂的政治风云更为密切。然而,目前学界对建国后郭沫若的研究相对忽略郭沫若文化身份和社会角色的复杂性,往往将郭沫若建国后的多重身份归拢到“政治家”这一核心身份上,似乎建国后郭沫若的多重身份只不过是其“政治家”这一核心身份在不同社会角色下的不同表现而已。故而,郭沫若建国后的各种表现,或显性或隐性,或真或假,或真心流露或假意敷衍也都难逃“政治”的魔咒,而所谓郭沫若的复杂性其实也只是一种政治的复杂性。本文试图在大量原始史料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对“十七年”时期的郭沫若展开新的学术考察,侧重揭示以往过于关注“政治性”的研究所忽略了的郭沫若职务写作中的“非政治性”表现,进而揭示其中“政治性”与“非政治性”的复杂缠绕以及建国后郭沫若成为一个文化“多面体”的历史形成。郭沫若建国后的多种身份曾被以往研究者深度挖掘和多次展示,如:中国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委员会主席、中国文联主席等……这就相应地使他成为当时政界主要领导、科学界首席领袖、外交界知名使者、文坛着名作家、文教界资深名流等。同时,在这些身份中除了官方形态明显的“政治家”之外,还存在一种与之相对的“非政治家”身份,这些身份赋予郭沫若相当的知名度,使他成为炙手可热的“公共人物”。鉴于郭沫若“十七年”时期写了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虽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创作”,但它们却具有文学的形式,并且与以文学家名世的郭沫若在当时所出任的各种不同职务相呼应,所以本文以“职务写作”作为切入点,将这些作品按照主题大致分为科学、外交、人文和教育四类。由此,本文选定郭沫若在科学界、外交界、人文学界和社会教育界四类“非政治家”的职务,以“公共人物”的视角对其相应的“非政治家”职务写作进行研究,从而形成对建国后郭沫若研究的一个新的阐释框架。本文由绪论、正文四章和余论组成。绪论主要包括四个层次。首先,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为何“政治性”会成为评判建国后郭沫若的核心标准,对这种标准带来的简单化判定惯性进行思考。由这一思考引出近期研究的整体走向,即对郭沫若“复杂性”特质的关注,虽然这种关注已经不同程度地激活了探寻郭沫若“政治性”之外“非政治性”特质的主动性,但是还尚未突破以“政治性”为轴心的研究体系。由此,本文另辟蹊径,以“公共人物”作为新的研究视角,对郭沫若建国后“政治家”身份以外的“社会活动家”角色特质进行挖掘和研究。无论从写作动机还是文学水准上来看,本文都不赞同用“创作”来定位郭沫若“十七年”的文学作品,而是选用“职务写作”这一切口展开论述和研究。第一章,围绕郭沫若“作为科学界领导人的写作”展开研究。首先科学界领导人是郭沫若“十七年”最为显着的职务之一,而且科学主题的诗文写作同时还具有时代延展性,所以文章最先对郭沫若这一显着但尚未被学界全面认识的“非政治家”职务进行研究。在论证思路上,本文首先从倍受争议的、关于郭沫若建国后诗作审美性缺失的现象入手,对郭沫若1950年代的科学诗作进行分析,尤其对这些诗作与“《女神》时代”诗歌写作水平出现严重脱节的现象,试图借助“公共人物”来考察。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仅与其在1920、30年代形成的“为大众”理念不无关系,同时又能和1940年代形成的“人民本位”观合理对接,这就充分证实了其科学诗作具有隐性的时代延续性。借助这一发现,文章分两个层面继续探寻潜伏在此类诗作底层的其他用意,即具体到国内层面,形成了两种教化知识分子的方式:一种是警戒性的,即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告诫科学工作者要时刻警惕“科学官老爷”态度的腐化和侵蚀作用,自觉抵制自满情绪;另一种是劝勉性的,即以苏联这个科学先进国为参照,借助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和火箭等科技成果来鼓励本国科学工作者,主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而就在这一劝勉的过程中,郭沫若注意到先进科技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存在被美国等居心叵测的国家恶用的可能性,表现在其作品里便是不断强调用“科学”来争取世界永久的“和平”,这种不分国界“为全人类谋福利”的观念,其实正是郭沫若所坚持的“为人民服务”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表现,而这也恰是郭沫若科学诗文在国际层面的用意。既然科学事业是一项世界性事业,而科学研究工作又是一项长期性的艰辛探索工作,所以必须重视对科学事业接班人的培养。不管是对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代表的科学后进力量的关怀与鼓励,还是对钱学森为代表的科学精英的提携,尤其是对钱三强和陈明远等科学青年的勉励和警示,都饱含了郭沫若作为科学界资深长辈对晚辈后生的热忱期望与赤诚寄予。第二章,围绕郭沫若“作为外交界领导人的写作”展开研究。作为一名“公共人物”,郭沫若在外交界名声显赫,不仅是因为他积极处理和开展各种外交事务,还因为他以建国后外交界领导人的身份写了大量歌颂政治领袖的作品。本文首先对郭沫若建国后曾引发学界高度关注的、以歌颂政治领袖为主旋律的外交诗进行研究,在“公共人物”这一视角下,发现这种歌颂旋律背后存在一个情绪消长的过程,这一过程其实是以谁的名义写作的探索过程。借助其外交诗作中频繁出现的“太阳”意象可以发现,郭沫若在写作过程中通过排序、指代、人称等写作方式,将最初歌颂苏联领袖的指向最终转变到赞美本国政治领袖上来。如果把这种转向搁置在世界外交这一国际平台上,又能挖掘出郭沫若两个维度的用心:一方面,用贬斥情绪含量最多的诗文传递他对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帝国的敌视,同时为防止一己爱憎情绪的过量释放,巧妙地借助拟人化和变化人称的写作方式加以应对;另一方面,在面对和国家相对的“人民”时,不管是借助黑人事件对美国人民的感情连系,还是以温情路线对日本人民的积极动员,都展现了郭沫若灵活多变的外交手腕,与此同时,还展露了他作为外交界领导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除此之外,郭沫若的游记诗还有其他的用途:一方面承载了郭沫若因从事外交工作而焕发出来的青春和激越的诗情,寄托了其愿为中国外交事业奋斗终身的豪迈情怀;另一方面,对国内、外风土人情进行描摹与记录,以故事入诗的形式激励和警惕人们不忘抗暴除恶的优良传统,这样不仅能使国外友人了解中国拥有除恶扬善的历史传统,而且还能实现为中国创造更广泛盟友和更宽松外交环境的潜在效果。第三章,围绕郭沫若“作为人文学界领导人的写作”展开研究。建国后,郭沫若在文化界和学术圈担任的各种不同官职可能已经被不同程度研究过,但是这些看似零散的文化要职具有的共性却鲜为人知,而要了解这些首先必须全面认识郭沫若独特的“官员型学者”风范。文章借助“公共人物”视角,从两个维度来展现:在国际上,他认为“文学”有维护世界和平的正面力量,要在世界范围内加强这种力量才能有力地抵御文化垄断和文化侵略;在国内,要实现学者干预和服务社会的目的,必须选好“教化”方式,而“鲁迅”的“榜样”力量便是一种有效的教化手段,借助这一力量可以实现在全社会范围内对民众的教化。作为中国建国后文化事业发展的“监护人”之一,郭沫若有责任对诸如电影、出版编辑以及文学创作等各个领域进行引导,而就在郭沫若诸多具有引导指向的作品中,多出现以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方式收尾的现象。这一现象从“公共人物”角度看,可以这样理解:因为“公共人物”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有责任让渡个人利益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所以郭沫若借助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变相地满足了社会公众对社会名人隐私的占有权和分享权,发挥了“公共人物”具有的巨大社会影响力。第四章,围绕郭沫若“作为社会教育界领导人的写作”展开研究。以往学界对建国后郭沫若教育方面的研究,曾因过度关注其出任的教育界要职的政治意义,而忽视了对其相关教育主题作品意义的开发与研究。文章在借助“公共人物”这一视角时,发现“公共人物”与“公共舆论”之间存在着“新闻传媒”这一纽带,而借助这一纽带,建国后郭沫若作为社会教育界领导人和其相应的文学作品可以合理地衔接起来。由此,文章一方面借助《人民日报》这一权威的机关报刊,以其刊载的大量有关“儿童文学”的文章为线索,发现郭沫若对“儿童文学”的关注并不仅仅是单纯地履行“文化高官”应尽的义务,而且还承载了郭沫若较为本色的“儿童本位”的写作理念,以这一理念为镜面,又能折射出郭沫若操守的可贵的平等对话意识,彰显其广博宽厚的长者胸怀。同时,他对“儿童文学”建设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呼吁又促使广大文艺工作者,尤其是一线的儿童文学写作者及时反思自我素养,并由此对当时极为激进的政治体制和颇为浮躁的社会风气做出较为理性的反思和警示。另一方面,和“儿童”这一意象相对的还有“青年”这一群体。如果说“儿童文学”是郭沫若与《人民日报》之间发生化合作用的“催化剂”,那么“青年”这一意象便是郭沫若与多种报刊产生关系的“媒介”,这种关系分为三个层面:对青年的身体健康高度关注,对毛泽东提出的“三好”原则进行详细解释和积极宣传;极为重视青年的精神成长,不仅及时关注当时热议的“维特热”自杀倾向、“轻文学重科学”偏向和“温室花朵”效应等社会现象,而且有效地利用新闻传媒展开舆论引导;作为年长者,郭沫若在积极关注青年们的文学创作的同时,以书信和文章等方式与“青年”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青年要相应国家的号召,走文艺“与工农结合”的实践道路。余论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之所以首先对锁定在郭沫若研究上的“政治性”与“非政治性”进行辩证分析,是鉴于建国后的郭沫若存在明显的复杂性。作为当代研究者有责任为后续研究提供获得客观、准确结论的研究方法,而这一研究方法必须要以理论阐述框架的建构为基础。本文选择“公共人物”作为研究视角,不仅能为郭沫若“政治性”和“非政治性”提供同一研究界面,而且还能对后续同类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最后,通过“职务写作”这一研究切入方式,强调对郭沫若作品文本研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借此重申以作品研究为重心才是坚持以求真、客观和宽容态度对待“郭沫若”这一研究客体的有效方法,也是展现郭沫若建国后“社会活动家”角色特质的必要途径。
赖继年[8](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张红娟[9](2010)在《建国初期上海作家队伍的建构》文中研究指明建国初期的上海作家队伍是上海当代文学的开拓者之一,它处在历史巨变的转折点上,继往开来,其之于上海当代文学的作用不容后人小觑。本论文从史料出发,通过具体的记述与分析,对建国初期上海作家队伍的建构过程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建国初期上海作家队伍在构建过程中显示出的总体趋势。本论文以时间先后为序来组织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语,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题为“建国前上海作家队伍的状况”。对于建国前上海作家的相关内容,本章主要把与建国初期上海作家队伍建构有一定联系的部分加以记述和分析。从抗战胜利后上海作家队伍的特征、抗战胜利后上海作家队伍的再次变动等几个方面在叙述的基础上进行阐释。第二章题为“建国初期上海作家队伍的草创期”。本章记述了上海作家队伍的现状和主要特征、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临时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教育接管委员会文艺处领导的上海作家队伍,记述了进入上海前文艺处进行的准备工作、进入上海后文艺处所做的主要工作,分析了这一时期上海作家队伍的文艺方针等内容。第三章题为“建国初期上海作家队伍的发展期”。本章记述了上海作家队伍的现状和主要特征、中华全国文学者协会上海分会组建经过、和上海作家队伍有关的一些组织机构、上海作家队伍在确立工农兵文艺思想过程中开展的相关思想改造活动、上海作家队伍的实践活动以及上海作家队伍的主要创作情况。第四章题为“上海作家队伍的巩固期”。本章记述了上海作家队伍的现状、和主要特征、华东作家协会的成因、华东作家协会的成立过程、华东和上海文联的改组以及文艺辅导工作。华东作家协会的成因包括“华东”的来由和“作家协会”的成因两个部分。第五章题为“上海作家队伍的成型期”。本章记述了上海作家队伍的现状和主要特征、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成立原因、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成立过程、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加强领导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成立原因主要与华东区撤销有关。对于上海作家队伍的分化,本文从“胡风反革命集团案”和“反右”运动对作家的队伍的影响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在“结语”中,本节主要勾勒了建国初期上海作家队伍在构建过程中显示出的总体趋势,它包括上海作家队伍的政治指导思想日渐加强、上海作家队伍的组织机构在日渐完善、上海作家队伍的专业性在日渐弱化、上海作家队伍日渐强调其业余辅导作用、上海作家队伍的区域性在增强、上海作家队伍日渐关注新生力量的成长等几个方面。
钱春霞[10](2006)在《新闻媒体中的南京大屠杀 ——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为例(1950-2004年)》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中日历史问题在大众传媒的报道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大众传媒的报道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舆论导向,并最终对两国关系的走势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在历史问题的报道中,南京大屠杀又是报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题材,从抗战结束以后中国的新闻媒体挖掘和报道这一历史事件的力度在不断增加。 本文主要对建国以来南京的三份报纸刊登的921篇南京大屠杀的新闻报道,从数量、篇幅、版位、主题、如何解说事实、标题以及关键词语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索不同时期新闻报刊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报道数量和内容侧重点的差异以及变化趋势,从中了解到,南京的主流媒体的报道着重从事实出发,以报道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的真相来揭露日本的右翼势力企图篡改历史、抹煞历史真相的言行,以事实对之进行回击。同时,媒体在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问题上表现出的态度越来越理性。
二、德国1999中国电影周追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国1999中国电影周追记(论文提纲范文)
(1)仪式空间的性别展演 ——上海性少数影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理论源流 |
一、人类学“仪式”理论 |
二、“酷儿空间”观点 |
三、新/酷儿电影理论与“性别表演”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上海性少数影展/国际性少数电影节与观众 |
第一节 国际性少数电影节与上海性少数影展 |
一、国际性少数电影节概述与命名 |
二、上海性少数影展——以上海骄傲电影节为例 |
第二节 上海性少数影展的策展与放映 |
一、策展与排片——以上海骄傲电影节为例 |
二、上海性少数影展的非主流特性 |
三、观众的追寻与卷入 |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上海性少数影展的仪式与观众的仪式性参与 |
第一节 上海性少数影展作为一种仪式 |
一、上海性少数影展的仪式性 |
二、生成视阈下的性别表演仪式 |
第二节 仪式过程:上海性少数影展的仪式参与过程 |
一、影展前:卷入核心团体志愿者与抢票 |
二、影展中:“阈限期”的集体狂欢 |
三、影展后:回归日常 |
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地理空间当中的酷儿影像 |
第一节 上海酷儿空间的生产 |
一、上海酷儿空间的建立 |
二、上海酷儿空间的转向与扩展 |
第二节 编码于影像当中的上海酷儿空间 |
一、编码于影像当中的上海酷儿空间 |
二、《我们害怕》当中的上海酷儿空间与艾滋病禁忌 |
三、女性的空间——以纪录片《上海酷儿》为例 |
小结 |
第五章 上海性少数影展中的影人与影像的性别实践 |
第一节 跨性别的影像实践 |
一、短片与新酷儿电影 |
二、跨性别的影像呈现 |
第二节 独立影人的新酷儿影像呈现 |
一、范坡坡与彩虹系列 |
二、相梓与《再见,南屏晚钟》 |
三、程力与《何塞》 |
小结 |
结语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语 |
一、国际性少数电影节与上海性少数影展 |
二、仪式与生成仪式 |
三、酷儿空间的生产与呈现 |
四、新酷儿电影的发展与影人的性别实践 |
第二节 讨论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专着与期刊论文 |
二、英文专着与期刊论文 |
三、电子资料 |
附录 |
后记 |
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
(2)《影戏生活》杂志与民国电影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 近代报刊总体研究 |
2 新闻学角度的对近代报刊研究 |
3 电影报刊研究 |
第一章 创办《影戏生活》杂志 |
第一节 早期电影杂志的创办 |
第二节 《影戏生活》杂志的创刊 |
一、《影戏生活》杂志发刊辞 |
二、《影戏生活》杂志主编及主要撰稿人 |
第三节 《影戏生活》杂志内容研究 |
一、中外明星介绍与趣闻秘史 |
1 图片宣传:对明星真实直观的写照 |
2 文字宣传:个人介绍以及表演批评 |
3 提供学习经验的外国明星——卓别林 |
二、国内外影坛动态 |
1 国内影片公司的动态 |
2 内容丰富的海外影讯 |
3 全国影戏院影放映情况收集 |
三、国产影片制作的全方位关注 |
1 国产影片及电影市场问题 |
2 对有声电影的不同声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930年至1932年间电影期杂志比较分析 |
第一节 种类丰富的电影杂志与报刊 |
第二节 《影戏生活》杂志的全面性、综合性 |
第三节 秉持客观评价的《影戏生活》杂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戏生活》杂志中的民国电影文化 |
第一节 国产电影商业气息浓重 |
第二节 《影戏生活》杂志中指出古装片、武侠片和神怪片的乱象 |
一、古装片:剧情与服饰严重不符 |
二、武侠片:侠义叙事中的不伦不类 |
三、神怪片:迎合大众追求官能刺激 |
第三节 《影戏生活》制作中伦理批评与新文化批评的结合 |
一、批评的对象:电影的剧情内容 |
二、批评的目的:引导正确的价值观 |
三、批评的价值:指导影片创作方向 |
第四节 《影戏生活》杂志的现代性表现 |
一、电影批评家 |
二、电影与教育的关系 |
三、电影审查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戏生活》杂志在30年代初期的历史意义 |
第一节 电影刊物是电影影响力的延伸 |
第二节 电影刺激大众文化容纳新思想 |
第三节 电影刊物同大众文化互相影响 |
第四节 电影、电影刊物与大众文化的融合并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影戏生活》中影戏院与电影放映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研究的意义 |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研究的现状 |
三、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研究的内容 |
四、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概念范畴 |
第一节 媒介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经典 |
一、文学经典的界定与确认 |
二、文学经典性认识的媒介文化视角 |
三、文学经典化的媒介文化影响 |
第二节 文学经典的影像化传播 |
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特定范畴 |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相关词语 |
三、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基本形式 |
第三节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 |
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中的经典态度 |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中的文化立场 |
三、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观念中的媒介意识 |
第二章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历史过程 |
第一节 20 世纪40 年代以前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 |
一、文学经典影戏化传播的历史背景 |
二、古代文学经典戏曲片段的影像复制 |
三、古代文学经典的电影改编 |
四、其他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 |
第二节 20 世纪50 年代到70 年代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 |
一、革命战争历史和现实生活题材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 |
二、革命战争历史和现实生活题材文学作品的电视剧改编 |
三、在历史机遇中曲折浮现的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 |
第三节 20 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 |
一、文学影像化传播高潮中的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 |
二、文学影像化传播平稳发展中的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 |
第四节 21世纪的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 |
一、文学影像化传播的多元化发展 |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新状况 |
第三章 艺术媒介差异与文学经典影像化审美的早期认识 |
第一节 综合艺术范畴的跨媒介比较 |
一、早期电影认识中的戏剧艺术语境 |
二、电影艺术与戏剧艺术的跨媒介认同 |
三、媒介差异与电影艺术独立性的确认 |
第二节 影像艺术和语言艺术的跨媒介辨析 |
一、文学价值在电影艺术中的地位 |
二、电影艺术中文学表现元素的介入 |
三、电影叙事与文学叙事差异的媒介因素 |
第三节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初步阐释 |
一、商业的和文化的传播动机 |
二、时代性、大众化的价值取向 |
三、不失原意的改编原则 |
四、个性化、视觉化的表现要求 |
第四章 意识形态语境与文学经典影像化对接的艺术理念 |
第一节 文学经典影像化叙事的题旨转换策略 |
一、文学经典改编对原着意义的现实化演绎 |
二、文学经典改编对原着人物关系的对立化调整 |
三、文学经典改编对原着叙事身份和视角的跨时代置换 |
四、文学经典改编对原着人物活动和情节的意义化改动 |
第二节 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中的文学经典意识 |
一、影像化传播动机和目的所体现的文学经典意识 |
二、影像化传播原理与方法运用所体现的文学经典意识 |
第三节 由文学经典到影像艺术经典的跨媒介经典化 |
一、文学经典改编作品的影像艺术经典地位 |
二、文学经典改编作品的影像艺术经典性创造 |
第五章 文学经典大众化传播的主张与媒介审美意识的成熟 |
第一节 文学经典跨媒介文化启蒙与大众普及传播的倡导 |
一、以思想文化启蒙为主导的文学经典跨媒介大众普及 |
二、以社会公众需要为目标的文学经典跨媒介大众普及 |
三、以揭示历史时代价值为核心的文学经典跨媒介大众普及 |
第二节 文学经典价值意义的确认和影像化诠释 |
一、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原本选择 |
二、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主题侧重化处理 |
三、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文化品性确定 |
第三节 文学经典影像审美创造中媒介意识的自觉 |
一、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中媒介性尺度的确立 |
二、文学经典语言符号转换中媒介性制约的认识 |
三、相同媒介表现形式中文学经典审美转换差异的阐释 |
第六章 文学经典影像娱乐消费与媒介市场运作的认同 |
第一节 影像化传播对文学经典原着的基本态度 |
一、对文学经典原着的尊重 |
二、对文学经典原着的扬弃 |
三、对文学经典原着的拓展 |
第二节 娱乐消费与文学经典影像化审美追求 |
一、娱乐消费环境中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审美倾向 |
二、文学经典形象影视审美转换的人性化主张 |
三、文学经典改编批评中的艺术观念辩释 |
第三节 商业影视理念与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市场化运作 |
一、文学经典影视剧改编的商业化理念 |
二、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市场化运作理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概念:电影院 |
二、电影院史前史:电影的传入与放映 |
三、研究综述 |
四、理论依据 |
(一) 背景:中国电影史研究的转向 |
(二) 灵魂:文化研究 |
(三) 骨架:空间理论 |
(四) 理论适用与反思 |
五、研究框架 |
(一) 电影院的感知空间 |
(二)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 |
(三)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编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第一章 分布 |
第一节 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 |
一、分布概览 |
二、分布特征 |
第二节 电影院在城市空间的分布:以青岛为例 |
一、电影院在青岛的城市空间分布 |
二、电影院在青岛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 |
三、电影院在青岛的“地方感” |
第二章 建筑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一、位于广场中心 |
二、位于马路交叉口 |
三、与街道成排布置 |
四、置于其它建筑体内 |
第二节 外观风貌 |
一、西方梦幻:殖民语境下中国影院建筑的西洋化 |
二、民族特色:中国元素与地方性特征的渐现 |
第三节 内部空间 |
一、兼具多重功能的大厅 |
二、从传统戏院到现代观众厅 |
三、附属空间的完善 |
第四节 设备配置 |
一、通风设备与公共健康 |
二、冷暖气设备与影院营收 |
三、灯的装置:从观赏到照明的需求变化 |
第五节 建筑安全 |
一、“少奶奶”扇倒大逸乐影戏院始末 |
二、建筑规则中的安全标准 |
三、工务局、警察局的安全检查 |
第三章 声音 |
第一节 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
一、有声电影的传入 |
二、有声电影本土化过程中的特点 |
三、观众对有声电影的接受与排斥 |
第二节 声音焦虑下的技术、民族与国家 |
第三节 国语与方言之争:以粤语片为例 |
一、粤语片兴起的契机 |
二、粤语片的本土化接受现状 |
三、粤语片“禁”与“反禁”的四个阶段 |
四、“禁”与“反禁”的两条线索 |
第二编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第四章 经营 |
第一节 资本形式 |
一、10年代:外资垄断下的雷玛斯时代 |
二、20年代:国人自营电影院的突围与起步 |
三、30—40年代:多元化的资本组成 |
第二节 供片关系 |
一、电影院获取影片的的途径 |
二、电影院与制片商的利润分成 |
三、供片纠纷与合同的不平等性 |
第三节 放映机制 |
一、影院等级下的轮次放映 |
二、从循环放映到分场放映 |
三、放映机制主导下的票价制定 |
第四节 营销策略 |
一、费尽心力的新片炒作 |
二、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 |
三、博人眼球的明星登场 |
第五节 抗税斗争 |
第五章 规训 |
第一节 电影院里的形形色色 |
一、吃相百态 |
二、秩序混乱 |
三、人声鼎沸 |
四、色情泛滥 |
第二节 空间规训:卫生与文明 |
一、中国式卫生 |
二、从空间的“卫生化”到卫生的“空间化” |
第三节 行为规训:如何看电影 |
一、来自精英阶层的改良指导 |
二、商业路径中的观影规范 |
三、国家权力下的行为控制 |
第四节 电影检查:看什么电影 |
第五节 规训的效果:抵抗与错位 |
一、精英改良的失败 |
二、“对号入座”风波 |
三、“禁烟运动”的夭折 |
四、反思 |
第六章 冲突 |
第一节 日常纠纷 |
第二节 军警之患 |
一、军人看白戏及军民矛盾 |
二、都市内战——金都血案 |
三、军人为何看白戏 |
第三节 民族矛盾 |
一、电影院中的情感政治 |
二、焚烧“汉奸”影片《木兰从军》 |
第四节 公会暴力 |
一、《假凤虚凰》事件 |
二、电影事件中的职业身份认同 |
三、公会暴力在电影事件中的复杂性 |
第七章 殖民 |
第一节 伪满洲国的电影院 |
一、疯狂建设与严密控制 |
二、商业失败与殖民流产 |
第二节 沦陷时期的京津电影院 |
一、影院业的“恢复” |
二、日伪对电影院的建设、控制与检查 |
三、日伪对电影院的殖民利用 |
四、商业、爱国与殖民的博弈 |
第三节 “孤岛”和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院 |
一、“繁荣”的“孤岛”影院业 |
二、“繁荣”背后:谴责与辩护 |
三、“高调”的商业:日本对上海电影业的殖民策略 |
第三编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第八章 影片 |
第一节 小市民市场下的“武侠神怪”与“鸳鸯蝴蝶” |
一、谁是小市民 |
二、火烧银幕:武侠神怪片的流行与“销迹” |
三、另一个维度:鸳鸯蝴蝶派电影 |
第二节 在政治与商业之间徘徊的左翼电影 |
一、国民党对左翼电影的“推波助澜” |
二、小市民喜欢看左翼电影吗? |
第三节 映像之别——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分野 |
一、地位: “重要”而非“垄断” |
二、问题:诲盗、色情与辱华 |
三、阻力:文化、节奏与语言 |
第九章 媒介 |
第一节 笔墨硝烟——报纸广告 |
一、电影广告的噱头 |
二、电影广告市场的失序 |
第二节 视觉代言——电影海报 |
一、电影海报的来源、特性与历史 |
二、电影海报的三种功能 |
第三节 纸上舞台——电影说明书 |
一、电影说明书的一般形制 |
二、电影说明书之于观众的意义 |
三、电影说明书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话语空间——电影批评 |
一、影评与公共空间 |
二、影评的话语模式 |
第五节 以声夺人——唱片与无线电广播 |
一、电影歌曲的流行 |
二、留声机、无线电对电影的传播 |
第十章 群体 |
第一节 众生群像——观众 |
一、观众结构:谁去电影院 |
二、观众心理:为什么去电影院 |
三、观众反应:文化的再生产 |
第二节 职业困境——影院员工 |
一、售(收)票员:为生计奔波 |
二、引导员:学“坏”了的女子 |
三、译意风小姐:昙花一现的宠儿 |
四、解说员:幻影时代的说书人 |
五、纠纷与罢工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制度(190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研究背景 |
第二节、重要性、存在问题、重点内容 |
第三节、研究文献回顾 |
第四节、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 |
第五节、章节架构及创新方面 |
第一章、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制度的社会语境 |
第一节、上海公共租界概况及其市政管理章程的演变 |
一、初次《土地章程》的颁布 |
二、修订《土地章程》 |
三、第三次修订《土地章程》 |
第二节、工部局的行政框架及其管制特点 |
一、工部局的早期构成 |
二、工部局机构设置扩大 |
三、公共租界性质的变化 |
第三节、工部局与近代上海公共租界早期娱乐场所的关系 |
一、公共租界早期娱乐场所行政管制的原始状态 |
二、执照制度成为娱乐场所管制的关键 |
三、公共租界娱乐场所征税问题 |
四、公共租界早期30年娱乐场所行政管理特点 |
第二章、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缘起 |
第一节、上海公共租界戏曲娱乐场所的变迁与发展 |
一、公共租界戏园等娱乐场所增多的原因 |
二、上海公共租界多种娱乐形式并存 |
三、早期上海公共租界娱乐场所的简陋与杂乱 |
第二节、上海公共租界中西戏园的建造特点及管理体制 |
一、上海公共租界中式戏园构造与经营的变化 |
二、公共租界工部局对中式戏院的征税过程 |
三、戏曲演出内容、广告及噪声管制 |
第三节、上海公共租界戏院消防安全调查报告 |
一、中西式戏院逃生出.是否安全的调查报告 |
二、中式戏院调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
三、西式戏院调查结果及第一部戏院安全法规的产生 |
第四节、戏院安全规定的实施及意义 |
一、戏院安全规定的实施情况 |
二、中式戏院火灾事故发生及原因 |
三、公共租界戏院建筑规则的产生及修订过程 |
第三章、上海公共租界早期影院行政管理 |
第一节、上海公共租界影院发生历程 |
一、最早放映电影的场所及其特点 |
二、上海真正意义上的电影院产生 |
三、公共租界影院营业执照开始实施 |
第二节、上海公共租界影院建造早期行政管理(1908-1925) |
一、戏院与影院放映空间的历史关联 |
二、案例分析戏院与影院分离时期的矛盾与冲突 |
三、公共租界影院建造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的原因 |
第三节、上海公共租界戏曲电影兼营场所行政管理 |
一、影戏院行政管理的强化以及制度修订 |
二、戏院电影与戏曲兼营状况 |
三、工部局严格管制戏院混乱经营及结果 |
第四节、上海公共租界早期影院执照制度的关键功能 |
第四章、上海公共租界影院构造、设施、功能行政管理 |
第一节、上海公共租界影院构造管理 |
一、案例分析影戏院构造管理 |
二、中西戏院及影戏不同执照章程的制定 |
三、长江影戏院私自改变影院结构案例分析 |
第二节、公共租界影院功能扩展及其行政管理 |
一、影院集会 |
二、竞技比赛及交响乐演出场所 |
三、工部局纳税人年会和特别大会场所 |
第三节、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特征及其制度重构 |
一、工部局逐步改进执照发放委员会 |
二、执照发放过程中的行贿受贿管理 |
三、工部局界外发放执照 |
第五章、上海公共租界观影行为及其行政管理 |
第一节、公共租界影院观影行为流变 |
一、观影行为发生与观众早期观影心理 |
二、观众观影心理变化 |
三、观众观影行为流变 |
第二节、公共租界观影行为行政管理 |
一、影院禁烟条款缘起与修订 |
二、禁烟条款实施 |
三、影院戒烟管制规定产生的意义 |
第六章、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胶片行政管理 |
第一节、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胶片行政管理的缘起 |
第二节、公共租界影院胶片行政管理修订及实施 |
第三节、影院胶片行政管理的意义 |
第七章、三方管理下近代上海影院业的生存与发展 |
第一节、华界影院管理特征 |
第二节、公共租界与法租界影院行政管理之间的互动 |
第三节、三方借鉴与影响 |
结语 |
主要参考资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取得成果 |
后记 |
(6)中国电影短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穿上短小外衣的电影 |
第一节 短片的定义、特征、界定及分类 |
第二节 短片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理论选择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三朵奇葩的成长之旅 |
第一节 故事短片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动画短片的创作概述 |
第三节 纪录短片的百年回眸 |
第三章 大众电影梦成为现实 |
第一节 新世纪前:专业作者语境中的民间创作 |
第二节 新世纪后:底层大众影像时代已经来临 |
第三节 大时代与小成本:大众电影梦实现的原因 |
第四章 叙事探索从短片开始 |
第一节 叙事时间:从因果线性到逻辑繁复 |
第二节 从相对固定到变幻移转的叙事空间 |
第三节 叙事视角呈现从全知全能到限制叙事 |
第五章 零票房下的传播图景 |
第一节 传播内容:中国短片能够承受之重 |
第二节 分众传播:渐离院线的生存之道 |
第三节 短片传播效果的闪回与解读 |
第六章 短片个案的延展分析 |
第一节 《老男孩》及其他故事短片的“情感”凸显 |
第二节 从《小蝌蚪找妈妈》看“画面”与“民族风” |
第三节 《颍州的孩子》之厚重与纪录短片的“真实”问题 |
第七章 结语:发展得失与努力方向 |
附录一 中国短片国际主要获奖一览 |
附录二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入围单(2012-2013) |
附录三 《中国电影短片调查问卷》及其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7)论“十七年”郭沫若“非政治家”职务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前人研究综述 |
二、 近期研究走向 |
三、 “公共人物”作为研究视角 |
四、 “职务写作”作为研究切口 |
第一章 作为科学界领导人的写作 |
第一节 重实用轻审美诗观背后的深层意义指向 |
一、 “为大众”理念探源 |
二、 沿“人民本位”观说下去 |
第二节、隐藏在科学诗文底层的多重用意 |
一、 是警戒亦是劝勉 |
二、 没有国界的“为人民服务” |
第三节、任重道远,为科学事业扶植新生 |
一、 代表国家对科学后进的关注与褒奖 |
二、 官方代言人背后的另一种面目 |
小结 |
第二章 作为外交界领导人的写作 |
第一节、蛰居在歌颂政治领袖诗文里的复杂意图 |
一、 以谁的名义写作 |
二、 别有意味的“太阳”意象 |
第二节、潜伏在世界性外交眼光下的另类动机 |
一、 对帝国霸权的奋勇挑战和巧妙应对 |
二、 对世界人民的感情连系和温情动员 |
第三节、游记诗的其他用途 |
一、 激越诗情的抒发与寄存 |
二、 风土人情的描摹与记录 |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人文学界领导人的写作 |
第一节、“官员型学者”风范的多维度展现 |
一、 用文学为世界和平维权 |
二、 借“榜样”的力量实施全民教化 |
第二节、对文化事业的全方位引导 |
一、 要建立“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中国新形式” |
二、 “创造新民族形式的新民主主义的文艺” |
三、 从“旧瓶盛新酒”看“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
第三节、“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教化手段 |
小结 |
第四章 作为社会教育界领导人的写作 |
第一节、郭沫若与建国后的“儿童文学” |
一、 “儿童这样多,儿童文学却这样少!” |
二、 “儿童本位”观:可贵的平等对话意识 |
三、 “儿童文学”底层的理性反思与警觉 |
第二节、郭沫若与建国后的“青年” |
一、 对“新生力量”“三好”的特别关注 |
二、 “温室里培养的花木经不起风霜” |
三、 “听国家的号召,向最需要我们的岗位上去” |
小结 |
余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8)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海军留英教育 |
二、 其他留英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
二、 留英学生统计 |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
一、 经济学与法学 |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
一、 社会评价 |
二、 政府评价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
第四节 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9)建国初期上海作家队伍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和研究价值 |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 |
三、论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
注释 |
第一章 建国前上海作家队伍的状况 |
第一节 建国前上海作家队伍的情况 |
第二节 建国前上海作家队伍的特征 |
第三节 建国前上海作家队伍的再次变动 |
注释 |
第二章 建国初期上海作家队伍的草创期 |
第一节 上海作家队伍的现状 |
第二节 上海作家队伍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三节 上海作家队伍的文艺方针 |
注释 |
第三章 建国初期上海作家队伍的发展期 |
第一节 上海作家队伍的状况 |
第二节 上海作家队伍的主要组织机构 |
第三节 与上海作家队伍有关的一些组织机构 |
第四节 上海作家队伍在确立工农兵文艺思想过程中开展的思想改造活动 |
第五节 上海作家队伍的实践活动 |
第六节 上海作家队伍的主要创作情况 |
注释 |
第四章 上海作家队伍的巩固期 |
第一节 上海作家队伍的现状 |
第二节 上海作家队伍的主要组织机构—华东作家协会 |
第三节 上海作家队伍的相关组织机构—华东、上海文联的改组及其文艺辅导工作 |
注释 |
第五章 上海作家队伍的成型期 |
第一节 上海作家队伍的现状 |
第二节 上海作家队伍的主要组织机构 |
注释 |
结语 |
第一节 上海作家队伍的政治指导思想日渐加强 |
第二节 上海作家队伍的组织机构在日渐加强 |
第三节 上海作家队伍的专业性在日渐弱化 |
第四节 上海作家队伍日渐强调其业余辅导作用 |
第五节 上海作家队伍的区域性在增强 |
第六节 上海作家队伍日渐关注新生力量的成长 |
注释 |
附录一:建国初期上海作家队伍建构过程中的重要资料 |
附录二: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新闻媒体中的南京大屠杀 ——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为例(1950-2004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一) 论文选题的缘起 |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方法和资料收集 |
(四) 本文今后努力方向 |
二、媒体对南京大屠杀报道的数据分析 |
(一) 新闻报道的数量分析 |
(二) 新闻报道的版位分析 |
(三) 新闻报道的篇幅分析 |
三、媒体对南京大屠杀报道的话语表述 |
(一) 新闻报道的主题分析 |
(二) 新闻报道的事实表述 |
(三) 新闻报道的标题及关键词语运用分析 |
四、政治话语与舆论导向 |
(一) 中日关系与新闻报道的关系 |
(二) 南京大屠杀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 |
五、结语 |
主要参考资料 |
附录 |
后记 |
四、德国1999中国电影周追记(论文参考文献)
- [1]仪式空间的性别展演 ——上海性少数影展研究[D]. 胡嘉敏. 上海戏剧学院, 2020(08)
- [2]《影戏生活》杂志与民国电影文化研究[D]. 武琼.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文学经典影像化传播的观念演变[D]. 刘叶琳. 吉林大学, 2019(10)
- [4]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D]. 刘磊. 山东大学, 2018(12)
- [5]上海公共租界影院行政管理制度(1908-1937)[D]. 魏晓芳. 上海大学, 2015(02)
- [6]中国电影短片研究[D]. 张春.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7]论“十七年”郭沫若“非政治家”职务写作[D]. 逯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8)
- [8]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
- [9]建国初期上海作家队伍的建构[D]. 张红娟. 复旦大学, 2010(11)
- [10]新闻媒体中的南京大屠杀 ——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为例(1950-2004年)[D]. 钱春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