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森林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能力模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邹林韵[1](2021)在《基于GIS和RS的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气候变暖、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不断涌现,给人类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厘清资源环境现状、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有着固碳释氧、调节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是维护地球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作为全球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生态系统贡献了约80%的固碳量,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首先,明确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基于其内涵初步构建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结合森林资源调查、社会经济状况调查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技术挖掘生态信息,确定各项指标的实际值;结合当地的发展目标、规划及相关行业标准等,确定指标的参照值,采用标准比值法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取评价指标值。再次,采用基于相关性的评价指标筛选方法,引入病态指数、信息可替代性进行评价指标筛选;采用专家打分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指标筛选前后的森林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值,根据两者的相对偏差绝对值判断指标筛选的可行性,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进行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分析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内涵界定与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本研究中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内涵为: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及自我调节能力、森林资源供给能力、环境承载能力可维持的最大人类活动。基于该内涵,初步构建的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森林生态弹性力、森林资源供给能力、森林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人类活动潜力四个方面坡度等20项指标。(2)基于GIS和RS的杭州市森林生态信息挖掘。利用GIS技术,计算得到杭州市地形、气象等自然地理信息及森林固碳释氧、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生态环境服务功能量;基于国产卫星高分六号的遥感影像,利用样地数据,在比较多元逐步回归、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模型的估算精度后,采用精度最高的随机森林模型反演得到杭州市森林郁闭度及森林蓄积量,为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探索利用GIS和RS快速、高效、大范围获取森林信息的方法,尝试为森林资源调查提供一条提升数据时效性且降低成本的技术路径,以弥补传统的森林生态信息获取方法耗时长且复杂的缺陷。(3)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筛选与确定。基于病态指数、信息可替代性进行评价指标筛选,将原始20项指标筛选至16项指标。指标筛选前后森林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值的相对偏差绝对值低于5%,指标筛选可行。筛选后的指标体系包括:坡度、腐殖质厚度、自然度、群落结构4项指标反映森林生态弹性力,森林覆盖率、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森林郁闭度、中幼林占龄级组成比例、公益林比重5项指标反映森林资源供给能力,固碳释氧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森林健康等级4项指标反映森林生态环境承载能力,GDP增长率、人均森林占有量、商品林比重3项指标反映人类活动潜力。通过指标筛选降低评价的复杂性、减少工作量,为今后常态化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工作简化提供了思路与借鉴。(4)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与分析。基于筛选后的16项指标进行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杭州市森林总体上处于强承载状态,各县(市、区)的森林生态承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淳安县、临安区、建德市、桐庐县、富阳区、余杭区、中心城区、萧山区。前5个区域的森林均处于强承载状态,后3个区域的森林则处于中等承载状态,且淳安县、临安区、建德市、桐庐县的森林生态承载力超过杭州市总体水平,富阳区、余杭区、中心城区、萧山区则低于杭州市总体水平。人类活动潜力是造成各县(市、区)森林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评价结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地的主体功能定位。最后,基于上述评价结果,从资源供给能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人类活动潜力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
柴剑雪[2](2021)在《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生态压力,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国家战略高度,其中保护生态承载力是一项重要工作。为应对环境问题,我国正从推进清洁取暖、发展非化石能源等方面优化能源结构,电力在能源体系当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清洁高效发电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对电源结构进行科学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煤电为主导的电源结构造成了严峻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规模加速扩大,但过度地开发清洁能源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所以能源开发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因此电源结构规划应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因素。生态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不同地区对电源建设的支持和容纳能力不同,所以电源结构优化时应考虑区域差异化因素。因此,本文综合考虑生态承载力因素和区域差异化因素,研究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梳理和分析了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相关理论。首先,从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特性和量化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分析了电源结构优化考虑生态承载力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生态承载力对电源结构优化提出的要求。其次,从发电规模和发电资源潜力两个方面研究了我国电源结构发展现状。然后,梳理了传统电源结构规划和可持续电源结构规划的目标和内容,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电源结构优化方法。最后,对本文的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的研究边界进行了界定,为本文后续章节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2)研究了清洁能源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主要分析了我国三种主要的清洁能源,即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对于水电,首先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水电替代火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然后,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要素构建了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最后,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多情景的系统动力学模拟和耦合协调度评估,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比较研究结论与当前政策,验证了影响分析的合理性。采用同样的方法分析风电和光伏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作为电源结构优化模型构建的前期基础。(3)构建了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各类发电对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正负影响同时纳入模型,以发电系统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相对影响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结合生态承载力要素分析和量化方法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包括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在内的综合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资源和环境发展目标下的电源发展路径。(4)构建了生态经济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碳交易因素纳入模型,以发电系统总成本对地区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经济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碳交易价格下电源结构应如何倾斜,并进一步研究了碳交易价格通过影响电源结构进而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不同资源和环境要求下的碳交易价格制定提供依据。(5)构建了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纳入各类发电对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和碳交易因素,以发电系统对自然资源、环境和地区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经分析,对于社会技术承载力,模型只考虑其对电源结构的单向影响,所以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经济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自然和经济发展目标下电源的发展路径。(6)构建了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跨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两个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各类发电对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和碳交易因素,以发电系统对两地区整体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输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协同优化两地区电源结构,以提高两地区整体的生态承载力。首先,确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和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在单区域优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电力跨省跨区输送因素,加入输电成本目标;以单区域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为基础设置跨区域约束条件,保证满足两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等约束。最后,进行了多情景实证分析,将两地区跨区域协同优化结果与各自单区域优化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多区域的电源统筹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王剑武[3](2020)在《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基础,其定量化指标在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森林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人民生产生活和环境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浙江作为一个林业大省,其森林生态承载力和健康程度的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生态健康度指的是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森林生态健康度可依据水土流失情况、森林覆盖情况等作为评价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情况进行分级评价。本研究选择浙江省73个区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水土流失数据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构建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对各区县域生态健康度及生态质量进行评价,从宏观、微观、模型评价三个方面讨论生态承载力超载原因,最后提出了森林生态承载力领域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对完善浙江省森林健康评价体系、提升森林质量和林业生态建设的评估指导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使用水土流失指标,对浙江省区县森林生态健康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森林生态系统不健康的单元有6个,分别为:温州市区、平阳县、苍南县、文成县、新昌县、缙云县,森林生态系统中等健康的单元有洞头县、永嘉县等15个,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单元有杭州市区、萧山区等52个。浙江省整体森林生态健康度较高。(2)使用森林覆盖度指标,生态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全省共有杭州市区、萧山区等42个县(市、区)生态质量趋良,建德市、富阳区等31个县(市、区)生态质量趋差。生态质量变化整体形势不容乐观。(3)对浙江省各市县生态承载力超载原因进行分析,宏观上,地形本底条件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最大,是影响生态退化比重指标的自然本底;微观上,森林起源、森林群落结构、坡度级、坡位、草本覆盖度、龄组、树种组成等因子,与生态退化强度显着相关。
蔡新良[4](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李昂[5](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唐家凯[6](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张强[7](2020)在《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是人类社会形成、存在和长期发展的载体,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人地关系矛盾日益加剧。选择适宜的土地开发利用方向,把土地开发强度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理县是岷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都平原重要的生态屏障,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开展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有利于摸清土地资源本底状况,是区域土地承载能力水平提升、国土空间合理开发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以理县为研究区,以土地综合承载力为研究对象,以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川西北高原村镇聚落绿色宜居性能提升技术研究(2020YFS0308)”为支撑。在实地调研、文献资料分析基础上,利用GIS、RS技术和相关数学方法,根据理县区域特色及土地利用状况,对影响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自然与经济社会因子进行分析,对该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客观评价,在分级分区的基础上提出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措施及建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首先通过对影响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自然、社会、环境及土地利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土地综合承载力由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共同作用,内在因素为土地资源本体的影响,外在因素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生态环境及土地利用等。(2)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确定土地资源承载、经济、社会、生态4个方面,选取土地利用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水平、森林覆盖率等16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及熵值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采用线性加权法赋组合权重,根据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理县各乡镇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值。得出研究区土地综合承载力大致呈现以杂谷脑镇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根据研究采用0-1的分级标准,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地综合承载力可划分为三类:杂谷脑镇为较高承载区,古尔沟镇、桃坪镇、通化乡、夹壁乡、甘堡乡、蒲溪乡、木卡乡、下孟乡、米亚罗镇、上孟乡为中承载区,朴头镇和薛城镇为低承载区。(3)理县各乡镇土地综合承载力大多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影响,综合承载力最高的为杂谷脑镇,最低的为薛城镇,各乡镇的综合平均值为0.4737,生态承载力与社会承载力处于较低水平。通过土地综合承载力障碍因素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土地综合承载力各指标障碍度进行计算,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主要障碍因素包括土地利用率、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水平、地质灾害点数量等。各系统障碍度大小依次为经济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生态承载力;(4)最后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级划分以及对障碍度诊断的结果,依据提升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原则,对不同分区提出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的措施及建议。
敬博[8](2020)在《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文中认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复杂巨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相关系统,即人与地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一直以来,中国地理学界在人地系统理论框架之下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人地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人地系统间相互作用、能量转换、后效评价及风险评估;人地系统的空间格局和地域分异规律;人地系统的时间演化规律及趋势;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人地系统优化协调管控等方面。山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4%,提供了陆地70%以上的淡水资源和绝大部分能源、矿产、生态资源,是目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好的区域,是全球自然保护的核心区和主要资源赋存区域,全球约有一半人口依赖山地提供的资源。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重要的生活栖息地和文明发祥地,为人类的生息、繁衍和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支撑,但由于自身系统不稳定、生态系统十分敏感,因此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近年来成为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生态退化过程中响应最为激烈和迅速的地区,山区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学界和政府的持续关注。在此背景下,作为特殊、复杂且地域分布广泛的一种人地系统类型,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其空间管控就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科学理论和实践命题。本研究遵循“研究综述-理论建构-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选取跨省典型山区——秦巴山区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运用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重点从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空间管控三个方面对山区人地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状态评价及管控策略等进行分析,并建构理论框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Getis-Ord General G空间探测法、G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供需匹配模型、空间效益均衡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山区人地系统的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空间均衡和优化调控等问题开展实证研究;提出适宜于秦巴山区的空间管控模式及管控实践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山区人地系统理论方法探讨。对山区人地系统基本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演化机理和优化调控等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的协调与均衡体现在两个维度,理论维度上应包括“地域空间内的开发需求-环境供给关系匹配”、“区际间的效益均衡和区域综合效益最大化”两个方面,实践维度上提出应在不同区域采用针对性、差异化的空间管控手段,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优化策略,促使人类活动要素在地域空间上有序分布,实现山区人地系统的综合均衡。(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的历史演化大致经历了以“共生协调”、“发展退化”、“矛盾突出”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阶段;21世纪以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总体呈下降中略有浮动的发展状态,空间差异表现为中高山区快速下降,低山平原区相对平稳;影响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下降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状态和资源利用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对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提升具有一定作用,但同时需要建立在高质量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之上。(3)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定量研究。秦巴山区自然环境要素区域差异较大,且随地形变化的特征比较明显;人口、经济发展表现为外围热、内部冷的不均衡空间格局;多个要素、多个尺度的交互研究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度低于平原、垂直向分异更为剧烈的显着特征,其与地形具有显着关联性。(4)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状态评价。秦巴山区存在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显着空间错位,供给能力中部高而外围低,开发需求则基本与之相反;空间匹配均衡程度总体较低,且分布极不平衡,均衡度总体呈现“中部高、外围低”的格局,均衡与失衡的区县数量比为2:8;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匹配,全域空间效益分布不够均衡。(5)提出了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模式与管控实践方案。总体思路是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分析和空间均衡状态评价为依据,以优化人地系统空间格局为愿景,瞄准区域内空间供需匹配均衡和区际间综合效益均衡两大核心目标,划分管控单元,管控模式分为生态保障型、经济保障型、效益双增型、效益转移型等四个类型。
羊金凤[9](2020)在《吉安市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空间格局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的问题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同时乡村衰退的“五化”问题日益凸显,因而协调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成为现阶段乡村振兴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研究立题,以相关理论作为支撑,结合吉安市村镇建设与资源环境的现实状况,对吉安市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状态进行探究。首先对村镇建设和资源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村镇建设资源环境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次,选取12项关键指标,构建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根据综合指数法模型计算出村镇建设压力状态指数得分和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指数得分,并运用计量统计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最后,以乡镇为评价单元,基于压力状态和承载状态的空间关系划分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类型。结果表明:(1)吉安市村镇建设压力状态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中间高,东北部高于西南部的空间分布特征。(2)村镇建设压力状态水平中等级和较低等级所占比重大。全市17.3%的乡镇压力状态处于低级水平,24.4%的乡镇处于较低级水平,40.8%的乡镇处于中级水平,11.2%的乡镇处于较高级水平,6.1%的乡镇处于高级水平。(3)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整体呈现中间低,四周高,且南部高于北部的空间特征。(4)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水平方面,中等级和较低等级所占比重大。全市10.7%的乡镇的承载能力状态处于低级水平,47.8%的乡镇处于较低级水平,29.5%的乡镇处于中级水平,8.4%的乡镇处于较高级水平,2.8%的乡镇处于高级水平。(5)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类型区空间分布,高压力低承载状态主要位于吉泰盆地的西北部和北部赣抚平原,低压力高承载状态区主要在市域西南。通过对吉安市村镇建设压力状态与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分析研究,为研究区村镇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及空间秩序的协调以及增强整体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有益思路。
李平[10](2020)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态文明的稳步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突破生态环境的约束,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难题,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吉林省国土面积的86.43%,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急需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力允许下的绿色内生发展模式,进而实现限制开发区在保护中有序开发的目标。而绿色发展效率则是在绿色发展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考虑资源能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后的经济发展效率。基于此,本研究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绿色发展效率的测算及分析,探寻绿色发展效率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选择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县作为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上丰富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推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转型,科学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科学提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涵,综合归纳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厘清绿色发展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以及主体功能区划理论的关系。(2)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条件、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做以详细分析。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以劳动、资本、技术作为投入要素,经济指标作为期望产出,环境污染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呈现V型演变趋势,区域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差异逐步增大。(3)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从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外动力入手,从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经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政府政策调控等方面探讨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因素、科技创新水平、环境规制等因素关系的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Tobit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不同因素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说部分成立,经济发展水平是绿色发展效率的核心驱动因素。(4)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临江市(森林生态功能区)、梨树县(农产品主产区)、通榆县(草原生态功能区)三个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深入探讨,进而提出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5)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完善政策支持、加快产业升级、强化要素集聚以及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大方面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而增强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内生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二、森林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能力模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林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能力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IS和RS的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承载力概念的演变和发展 |
1.3.2 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 |
1.3.3 综合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
1.3.4 森林郁闭度与森林蓄积量测定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4.1 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内涵探讨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4.2 基于GIS及RS的生态信息挖掘 |
1.4.3 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现状评价及对策分析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江河水系 |
2.1.4 气象气候 |
2.1.5 社会经济条件 |
2.1.6 森林概况 |
2.2 基础数据 |
2.2.1 遥感影像数据 |
2.2.2 森林调查数据 |
2.2.3 生态环境数据 |
2.2.4 社会经济数据 |
3 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 |
3.1 森林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2 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内涵 |
3.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方法 |
3.2.1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3.2.2 评价指标参照值的确定 |
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与评价值计算方法 |
3.4 评价指标的筛选及可行性判断 |
3.4.1 基于病态指数的指标体系重叠度分析 |
3.4.2 基于信息可替代性的评价指标筛选 |
3.4.3 评价指标筛选的可行性判断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GIS和RS的杭州市森林生态信息挖掘 |
4.1 基于GIS的自然地理信息获取 |
4.1.1 地形信息提取 |
4.1.2 气象信息提取 |
4.2 基于GIS的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功能量确定 |
4.2.1 固碳释氧功能 |
4.2.2 水源涵养功能 |
4.2.3 土壤保持功能 |
4.3 基于高分六号的森林郁闭度与森林蓄积量反演 |
4.3.1 数据预处理 |
4.3.2 遥感特征提取 |
4.3.3 建模因子选择方法 |
4.3.4 森林郁闭度反演 |
4.3.5 森林蓄积量反演 |
4.4 本章小结 |
5 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 |
5.1 评价单元 |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评价指标值确定 |
5.2.2 评价指标筛选 |
5.2.3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5.3 森林生态承载力评判标准确定 |
5.4 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与分析 |
5.4.1 森林生态弹性力 |
5.4.2 森林资源供给能力 |
5.4.3 森林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
5.4.4 人类活动潜力 |
5.4.5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5 提高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对策与建议 |
5.5.1 基于森林资源供给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
5.5.2 基于森林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
5.5.3 基于人类活动潜力的对策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承载力研究现状 |
1.2.2 主要类型发电的生态影响研究现状 |
1.2.3 电源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 |
2.1.1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
2.1.2 生态承载力的特性 |
2.1.3 生态承载力的量化方法 |
2.2 我国电源结构发展现状 |
2.2.1 主要类型电源的发电规模分析 |
2.2.2 主要类型电源的发电资源潜力分析 |
2.3 电源结构规划模型 |
2.3.1 传统电源结构规划 |
2.3.2 可持续电源结构规划 |
2.3.3 电源结构规划优化方法 |
2.4 本文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的研究边界 |
2.4.1 本文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界定 |
2.4.2 本文生态承载力在电源结构优化中的体现形式 |
2.4.3 本文电源结构优化系统构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清洁能源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
3.1 水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
3.1.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水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
3.1.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
3.1.3 实证分析 |
3.2 风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
3.2.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风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
3.2.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
3.2.3 实证分析 |
3.3 光伏发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
3.3.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光伏发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
3.3.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
3.3.3 实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4.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4.1.1 问题描述 |
4.1.2 优化思路 |
4.2 模型构建 |
4.2.1 假设条件 |
4.2.2 符号说明 |
4.2.3 目标函数 |
4.2.4 约束条件 |
4.3 模型求解 |
4.3.1 多目标问题处理方法 |
4.3.2 模型求解算法 |
4.4 实证分析 |
4.4.1 基础数据 |
4.4.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经济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5.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5.1.1 问题描述 |
5.1.2 优化思路 |
5.2 模型构建 |
5.2.1 假设条件 |
5.2.2 符号说明 |
5.2.3 目标函数 |
5.2.4 约束条件 |
5.2.5 模型求解 |
5.3 实证分析 |
5.3.1 基础数据 |
5.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6.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6.1.1 问题描述 |
6.1.2 优化思路 |
6.2 模型构建 |
6.2.1 假设条件 |
6.2.2 目标函数 |
6.2.3 约束条件 |
6.2.4 模型求解 |
6.3 实证分析 |
6.3.1 基础数据 |
6.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跨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7.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7.1.1 问题描述 |
7.1.2 优化思路 |
7.2 模型构建 |
7.2.1 假设条件 |
7.2.2 符号说明 |
7.2.3 目标函数 |
7.2.4 约束条件 |
7.2.5 模型求解 |
7.3 实证分析 |
7.3.1 基础数据 |
7.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承载力 |
1.2.2 森林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浙江省森林资源状况 |
2.1.1 资源现状 |
2.1.2 各市分布 |
2.1.3 动态变化 |
2.2 森林资源监测预警体系状况 |
2.2.1 体系现状 |
2.2.2 现有数据 |
2.3 评价基础数据 |
2.3.1 各县水土流失数据 |
2.3.2 各县森林资源数据 |
2.3.3 两期评价基础数据 |
2.4 研究方法 |
2.4.1 国家方法下的基础评价方法 |
2.4.2 国家方法下的过程评价方法 |
2.4.3 两期动态多元线性评价方法 |
3.浙江省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 |
3.1 国家方法下的基础评价结果 |
3.2 国家方法下的过程评价结果 |
3.3 两期动态评价结果 |
3.3.1 基准年评价结果 |
3.3.2 两期动态评价结果 |
3.4 讨论 |
4.生态承载力超载成因分析 |
4.1 宏观成因分析 |
4.2 微观成因分析 |
4.3 模型评价成因分析 |
5.生态承载力领域政策预研 |
5.1 现有政策及落实情况 |
5.1.1 林业基础保障不断强化 |
5.1.2 林地保护不断加强 |
5.1.3 采伐改革稳步推进 |
5.1.4 湿地管理得到重视 |
5.2 生态承载力领域政策建议 |
5.2.1 积极构建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制度 |
5.2.2 全面落实“双增”目标考核 |
5.2.3 积极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
5.2.4 切实加强资源保护管理 |
5.2.5 加强自然生态保护 |
5.2.6 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和抚育 |
5.2.7 加强生态与资源监测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5)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2.4.2 技术路线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
3.1.1 研究范围界定 |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
4.1.2 测度模型框架 |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
5.1.2 产业结构层面 |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
5.1.4 区位条件层面 |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
5.3.2 引力核心模式 |
5.3.3 产销基地模式 |
5.3.4 精明收缩模式 |
5.3.5 职能置换模式 |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2 内涵界定 |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
3.1 地理区位状况 |
3.2 地形地貌状况 |
3.3 气候水文状况 |
3.3.1 气候条件 |
3.3.2 水文条件 |
3.4 水资源状况 |
3.5 社会经济状况 |
3.5.1 人口数量 |
3.5.2 城市化进程 |
3.5.3 经济发展水平 |
3.5.4 科学技术水平 |
3.6 生态环境状况 |
3.6.1 生态环境质量 |
3.6.2 污染排放 |
3.6.3 环境保护治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4.1 模型构建 |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度模型 |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
6.1 模型构建 |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 |
1.2.2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理论基础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矿产资源 |
2.1.6 动植物资源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状况 |
2.2.2 经济产业 |
2.2.3 教育医疗 |
2.2.4 交通条件 |
2.3 土地利用现状 |
2.3.1 土地利用的数量与结构 |
2.3.2 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
2.3.3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2.4 数据来源 |
第3章 土地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1 自然因素分析 |
3.1.1 高程 |
3.1.2 坡度 |
3.1.3 水资源因素 |
3.2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
3.2.1 人口因素 |
3.2.2 经济因素 |
3.2.3 道路因素 |
3.3 环境因素分析 |
3.3.1 地质环境 |
3.3.2 生态环境 |
3.4 土地利用因素分析 |
3.4.1 建设用地分析 |
3.4.2 耕地现状分析 |
第4章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 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土地资源承载力 |
4.2.2 经济承载力 |
4.2.3 社会承载力 |
4.2.4 生态承载力 |
4.3 指标的标准化 |
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1 层次分析法(AHP) |
4.4.2 熵值法 |
4.4.3 组合赋权重 |
4.5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值的计算 |
第5章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
5.1 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 |
5.2 土地综合承载力分级 |
5.3 评价结果差异分析 |
5.4 土地综合承载力障碍因素分析方法 |
5.5 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障碍因素分析 |
5.5.1 分类障碍度诊断 |
5.5.2 单项指标障碍因子诊断 |
5.5.3 各乡镇障碍因子分析 |
5.6 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措施研究 |
5.6.1 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遵循的原则 |
5.6.2 各类型区提升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及思路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山地研究进展与现状 |
2.2.2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
2.2.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研究 |
2.2.4 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研究 |
2.2.5 山区人地作用机制研究 |
2.2.6 山区人地系统研究方法 |
2.3 研究评述 |
2.3.1 现状评述 |
2.3.2 启示与总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山区人地系统理论 |
3.1.1 基本特征 |
3.1.2 要素和结构 |
3.1.3 状态与作用机制 |
3.1.4 演化及影响机理 |
3.2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理论 |
3.2.1 空间均衡基本理论 |
3.2.2 空间均衡科学维度 |
3.2.3 山区空间均衡模型架构 |
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理论 |
3.3.1 山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原理 |
3.3.2 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目标 |
3.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路径 |
第四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与格局分析 |
4.1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概况 |
4.2 人地系统演化阶段 |
4.2.1 远古时代至先秦时期 |
4.2.2 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 |
4.2.3 民国时期至今 |
4.3 21世纪以来人地系统演化分析 |
4.3.1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
4.3.2 演化特征与空间差异 |
4.3.3 协调度演化驱动力分析 |
4.4 人地系统的水平格局 |
4.4.1 自然地理环境格局 |
4.4.2 人口与经济格局 |
4.5 人地系统的垂直格局 |
4.5.1 人地系统垂直分异特征 |
4.5.2 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与地形相关性 |
4.5.3 地形对人口-经济空间的影响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分析 |
5.1 人地关系匹配均衡评价 |
5.1.1 研究机理与指标体系 |
5.1.2 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 |
5.1.3 空间匹配均衡度特征 |
5.2 人地系统效益均衡评价 |
5.2.1 总体效益评价 |
5.2.2 空间效益均衡度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研究 |
6.1 空间管控思路 |
6.2 空间管控依据 |
6.2.1 人地系统演化规律 |
6.2.2 人地系统基本格局 |
6.2.3 人地系统空间均衡 |
6.3 空间管控模式 |
6.3.1 生态保障单元 |
6.3.2 经济保障单元 |
6.3.3 效益双增单元 |
6.3.4 效益转移单元 |
6.4 空间管控实践方案 |
6.4.1 管控单元 |
6.4.2 规划策略 |
6.4.3 政策保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吉安市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村镇建设的研究热点 |
1.2.2 国内外关于承载(能)力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理论基础 |
1.5.1 相关概念与内涵 |
1.5.2 地域分异理论 |
1.5.3 乡村地域系统理论 |
1.5.4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理论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环境 |
2.2 社会经济 |
3 吉安市村镇建设空间格局 |
3.1 人口流动态势 |
3.1.1 人口集聚态势 |
3.1.2 城镇化水平空间特征 |
3.1.3 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
3.2 农业生产 |
3.2.1 农业经济总量 |
3.2.2 种植业生产结构 |
3.2.3 主要农产品 |
3.3 农业机械化水平 |
4 吉安市资源环境空间格局 |
4.1 .土地资源空间格局 |
4.1.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
4.1.2 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 |
4.2 水资源空间格局 |
4.2.1 水资源利用现状 |
4.2.2 水资源空间分布 |
4.3 生态环境与地质灾害 |
4.3.1 生态环境 |
4.3.2 地质灾害 |
5 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及依据 |
5.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1.2 指标选取依据 |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数据来源 |
5.4 数据标准化及权重计算 |
5.4.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4.2 权重计算 |
5.5 计算模型 |
6 吉安市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结果分析 |
6.1 评价结果 |
6.1.1 村镇建设压力状态评价结果 |
6.1.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价结果 |
6.2 村镇建设压力状态空间特征 |
6.2.1 冷热点分析 |
6.2.2 趋势分析 |
6.3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空间特征 |
6.3.1 冷热点分析 |
6.3.2 趋势分析 |
6.4 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类型 |
6.5 发展对策 |
6.5.1 高压力低承载类型区的发展对策 |
6.5.2 高压力高承载类型区的发展对策 |
6.5.3 低压力高承载类型区的发展对策 |
6.5.4 低压力低承载类型区的发展对策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
1.2.2 限制开发区域研究进展 |
1.2.3 绿色发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限制开发区 |
2.1.2 绿色发展 |
2.1.3 绿色发展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2.5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
3.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与条件 |
3.1.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类型和范围 |
3.1.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
3.1.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演变与现状分析 |
3.1.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环境发展态势分析 |
3.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方法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3.2.3 绿色发展效率测算 |
3.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特征 |
3.3.1 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V型演变趋势 |
3.3.2 不同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演变趋势不同 |
3.3.3 绿色发展效率时间变化差异特征 |
3.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演变特征 |
3.4.1 绿色发展效率整体相对较好,但内部呈两极分化态势 |
3.4.2 绿色发展效率相对低值区以资源型城市为主 |
3.4.3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分异特征 |
3.4.4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关联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4.1.1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
4.1.2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外生动力 |
4.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存在非线性关系 |
4.2.2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3 科技创新水平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4 城镇化水平提升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5 环境规制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1 Tobit模型 |
4.3.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4.3.3 数据来源 |
4.3.4 测算结果 |
4.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
4.4.1 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2 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3 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4 城镇化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5 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 |
5.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
5.1.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目标 |
5.1.2 模式选择的原则 |
5.1.3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 |
5.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2.1 典型案例(临江市) |
5.2.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1 典型案例(梨树县) |
5.3.2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1 典型案例(通榆县) |
5.4.2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体制机制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1.1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
6.1.2 发挥目标评价导向作用,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
6.1.3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机制 |
6.2 加快产业升级推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2.1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
6.2.2 优化产业配置,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 |
6.3 强化要素集聚保障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3.1 加强科技支撑,推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
6.3.2 加大绿色投入,加强金融资金支持力度 |
6.3.3 集聚优秀人才,激发绿色发展活力 |
6.4 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4.1 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提高生态环境容量 |
6.4.2 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权责明确的环境污染治理制度 |
6.4.3 强化节能降耗,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森林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能力模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IS和RS的杭州市森林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D]. 邹林韵. 浙江大学, 2021(09)
- [2]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D]. 柴剑雪.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浙江省县域森林生态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 王剑武.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4]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5]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7]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 张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D]. 敬博. 西北大学, 2020
- [9]吉安市村镇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空间格局研究[D]. 羊金凤.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10]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D]. 李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