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酸法制备微孔淀粉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慧[1](2019)在《酶催化淀粉水解与松香酸酯化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深入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扩大淀粉的应用范围,深化淀粉的深加工技术,本文分别利用低频电磁场(LF-EMF)处理α-淀粉酶催化玉米淀粉水解过程,并对其作用原理进行初步探讨;以淀粉水解制备的微孔淀粉作为载体对2,4-二硝基苯酚(DNP)进行负载及药物缓释;优化脂肪酶催化木薯淀粉松香酸表面酯化修饰的反应条件,并对合成的松香淀粉酯进行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α-淀粉酶催化玉米淀粉水解过程中,利用60 Hz LF-EMF进行持续辐射处理,通过分析LF-EMF对酶促淀粉水解反应效率的影响,并从底物结构、酶结构、及溶液体系传质等方面初步探讨了LF-EMF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LF-EMF辐射提高了α-淀粉酶催化玉米淀粉水解的反应效率,初步确定LF-EMF通过强化反应传质从而提高反应效率,但不能排除LF-EMF对α-淀粉酶构象影响的可能性。2、本文以α-淀粉酶催化水解玉米淀粉制备的微孔淀粉作为载体,负载DNP制成缓释制剂,并考察了其体外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微孔淀粉对DNP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 h,增加DNP的初始浓度及降低吸附温度有利于增加吸附量。动力学及热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微孔淀粉对DNP的吸附是范德华力和氢键共同作用的表面物理吸附,吸附过程为可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在体外释放实验中,对比原料药,DNP-微孔淀粉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释放动力学数据分析表明:DNP-微孔淀粉在人工模拟胃液中的缓释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以非Fickian扩散为主;在人工体肠液中的缓释数据符合Peppas方程,遵循Fickian扩散机理。3、在脂肪酶的催化下以松香和木薯淀粉为原料制备松香酸淀粉酯(RAS)。分别从混合溶剂类型、溶剂比例、反应时间、松香酸与淀粉的物料比、反应温度和脂肪酶用量考察对RAS的取代度(DS)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建立了RAS合成工艺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9℃,m松香:m淀粉=4.1:1,酶用量为264μL得到DS=0.0608的RAS。4、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接触角、乳化稳定性等表征方法对RAS的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FT-IR、1H NMR结果显示松香酸与淀粉在脂肪酶催化作用下成功发生了酯化反应;TGA结果显示酯化且随着DS的升高,RAS最大热分解温度降低;SEM结果显示:与原淀粉相比,RAS保持原来的圆球形椭圆形,但淀粉表面变得粗糙。XRD分析表明:与原淀粉相比,RAS的结晶度下降,但晶体构型仍为原来的A型。对比原淀粉,RAS的接触角及乳化能力与乳化稳定性均提高,且DS越大,提高的越多。
李显,范小平,蒋卓,向红,张钦发[2](2016)在《多孔淀粉的成孔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在分析多孔淀粉成孔机理的基础上,对目前多孔淀粉的通用成孔方法、改进成孔方法及多孔淀粉的性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多孔淀粉的应用原理与技术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对多孔淀粉的制备和应用研究作出了展望。
陈玉,钟鹏飞[3](2015)在《盐酸水解制备红薯微孔淀粉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在不同的盐酸浓度、温度、淀粉用量和反应时间条件下,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取得最佳工艺条件。利用盐酸水解红薯淀粉制备微孔淀粉,通过吸油率考察了微孔淀粉吸附性能。盐酸浓度为1.5%、温度为45℃、淀粉用量为20g、反应时间为8h时,制备红薯微孔淀粉的吸附性能最佳。
赵娟[4](2014)在《玉米微孔淀粉的吸附及缓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微孔淀粉作为一种新型的变性淀粉,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食品等行业。特别在医药领域,由于其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及良好的吸附性能,已经成为包埋剂及药物载体等研发的新热点。本研究采用酶解法制备的玉米微孔淀粉为药物载体,对其吸附茶碱、维生素C和BSA等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模型药物的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以及体外释药性能进行了研究。1.用酶解法制备了微孔玉米淀粉。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所获得的玉米微孔淀粉吸水率和比表面积提高了60%和50m2·g-1。2.研究了维生素C、茶碱和BSA在玉米微孔淀粉上的吸附热力学。结果发现,玉米微孔淀粉对维生素C、茶碱小分子药物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而对BSA的吸附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良好描述。尽管茶碱、维生素C和BSA的吸附均属于放热的自发过程,但前二者是一个焓驱动过程,而BSA的吸附是一个熵驱动过程。同时实验还发现,在0.015%(g/L)黄原胶溶液中,三种模型药物分子在玉米微孔淀粉上的吸附量均约增加了7%3.研究了维生素C、茶碱和BSA在玉米微孔淀粉上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分子在玉米微孔淀粉上的吸附均遵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中维生素C、茶碱的表观吸附活化能分别为13.59kJ·mol-1和28.35kJ·mol-1,属物理吸附;而BSA的表观吸附活化能为40.99kJ·mol-1,介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边缘,推断BSA在玉米微孔淀粉上的吸附可能同时存在物理和化学两种作用力。4.研究了载有维生素C、茶碱和BSA的玉米微孔淀粉的体外释药过程。结果表明,在0-12h释放阶段,三种模型药物在人工胃液中的释放均符合一级和Peppas动力学释放模型,为非Fick扩散;而在人工肠液中的释放均符合Higuchi和Peppas模型,为Fick扩散。在12~48h释放阶段,三种模型药物在人工肠液中的释放均适用于零级动力学模型;而在人工胃液中的释放均可用零级和一级释放模型良好拟合,药物释放平缓且伴随有载体的溶蚀现象。
许珍[5](2014)在《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吸油吸水性影响》文中提出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淀粉吸油率为指标,研究了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吸油吸水性影响,优化了制备高吸油率微孔淀粉的加工工艺,并对相关淀粉的性能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如下:1.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微波处理的各个自变量(淀粉含水量、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马铃薯淀粉吸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制备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微波时间7min、微波功率800W、加水量32%,在此条件下淀粉吸油率最高,平均为92.61%,与理论预测值93.38%相比,其相对误差为0.83%。2.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α-淀粉酶制备的各个自变量(酶解时间、温度、pH、α-淀粉酶添加量)对马铃薯淀粉吸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α-淀粉酶制备的最优工艺参数:时间16h、温度40℃、pH4.5、酶添加量1.5%,在此条件下淀粉吸油率最高,平均为86.17%。3.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复合酶制备微孔淀粉的最优工艺,以上述α-淀粉酶处理过的淀粉为实验原淀粉,研究其各个自变量(糖化酶添加量、pH、温度、酶解时间、)对马铃薯淀粉吸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化酶添加量1%、pH5.5、温度50℃、酶解时间12h,在此条件下淀粉吸油率最高,平均为107.51%,与理论预测值相比108.16%,其相对误差为0.06%。4.分析主要特性表明,复合酶法制备微孔淀粉的吸油率最高、透明度高、SEM显示成孔最明显,但冻融稳定性最差。微波制备的微孔淀粉吸油率次之。α-淀粉酶法较前两种淀粉相比,吸油率较差,但冻融稳定性最好。IR显示,三种制备淀粉分子结构,官能团并未发生变化。
周昊,王成章,叶建中,陈虹霞[6](2014)在《生物酶法制备白果微孔淀粉及其特性研究》文中认为以白果淀粉为原料,用生物酶降解的方法制备微孔淀粉,研究制备条件对白果淀粉成孔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酶法制备白果微孔淀粉的最优工艺条件为:20 g白果淀粉,酶种类为α-淀粉酶,酶用量2.0%,pH值5.5,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18 h,白果微孔淀粉的得率为92.5%,吸水率由102%提高到16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白果微孔淀粉的颗粒结构和热特性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原白果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制备的白果微孔淀粉表面有凹坑或孔洞,内部有空腔,其糊化温度范围(温差7.69℃)较原淀粉变窄(温差8.27℃),焓变值为1.913 J/g,较原淀粉无明显变化。
李欣欣[7](2013)在《蜡质玉米变性淀粉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淀粉不溶于冷水,糊液在酸、热和机械搅拌等作用下性能不稳定、易于老化、满足不了工业生产的特殊需要等结构和性能缺陷,通过增加官能团或引入取代基改变淀粉分子结构,试验制备和开发新型、优良性能的变性淀粉是拓展淀粉的应用范围、提高淀粉附加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两种及两种以上复合方法制成复合变性淀粉,能够实现大大地改善原淀粉性能以及获得系列、多重性能产品等多项目标。论文据此针对蜡质玉米变性淀粉制备及其应用问题进行研究,拓宽蜡质玉米变性淀粉应用范围,提高其附加值,促进农业和农产品的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白色污染”和“资源短缺”仍是目前全球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大力地开发研制可降解、可再生的环境友好型材料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可食包装材料成为“绿色包装”和“环境友好型材料”研制和推广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日本以豆渣、蔬菜和淀粉为原料制成的可食纸,澳大利亚包装土豆制品的可食包装容器,实现了规模化、工业化生产和商业应用;但是,可食包装材料在世界上仍处于实验室的研究阶段。鉴于可食性包装材料在阻隔性能、机械性能和热封强度等工程性能方面的不足,使其尚不能完全满足工业化生产和商业应用的要求。本文尝试将新型的变性淀粉应用于可食性包装材料中,以改善其工程性能,加快可食性包装材料规模化生产的进程。本文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生物酶解、化学变性或生物酶解与化学变性相结合的复合变性方法来制备蜡质玉米交联淀粉、氧化淀粉、交联氧化淀粉、微孔淀粉、微孔交联淀粉和微孔交联氧化淀粉。试验首先进行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设计,然后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和方差分析,得到了最佳制备条件;同时,建立能够反映试验指标和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最优回归方程;并对其进行验证试验,以验证结果来评价最佳制备条件的稳定性和试验的可重复性;采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X射线衍射扫描仪和扫描电镜等现代检测技术,对所制备的变性淀粉的淀粉结构和颗粒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为以后变性淀粉的研制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验基础;对所制备的多种蜡质玉米变性淀粉进行样品性能比较和定性描述;最后,对微孔淀粉进行了吸附性能的应用研究;对复合型变性淀粉进行了脂质变性淀粉基可食性包装膜的应用研究,以扩宽变性淀粉的应用范围。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①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蜡质玉米微孔交联氧化复合变性淀粉。该淀粉具有很好的膨胀度、溶解度、透明度;很好的糊液稳定性,成膜性和较好的吸附性。并将其应用于制备脂质淀粉基可食包装膜,达到了预期的结果。通过对主要工程性能进行检测,并与原淀粉进行比较得出:微孔交联氧化复合变性淀粉具备了微孔、交联和氧化三重功能协同特性,制成脂质淀粉基可食包装膜,具有更优于脂质蜡质玉米淀粉基和脂质马铃薯淀粉基可食包装膜的工程性能。将微孔变性淀粉应用于可食包装膜中的报道未见。②首次将低磁场核磁共振定量检测技术应用于微孔淀粉吸附性的研究中。试验结果证明:利用低磁场核磁共振技术作为微孔淀粉油脂吸附率定量检测方法有效,准确、快速,是一种潜在的研究型工具。测得的微孔淀粉对油脂吸附量为:每克微孔淀粉可以精确地吸附油脂量620mg/g。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变性淀粉和可食性包装材料的开发及工业化生产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张国权,张兰月,罗勤贵,梅仕峰[8](2013)在《双酶法制备小麦微孔淀粉的工艺条件优化》文中研究说明为丰富微孔淀粉类型、拓展小麦淀粉的应用领域,以小麦A淀粉为材料,采用α-淀粉酶与糖化酶双酶协同水解法优化小麦微孔淀粉的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小麦微孔淀粉吸水率的因素依次为反应温度、酶用量、反应时间和pH,影响吸油率的因素依次为反应温度、pH、反应时间和酶用量。制备小麦微孔淀粉的适宜条件为,糖化酶与α-淀粉酶的配比6∶1,淀粉乳浓度20%,反应温度55℃,酶用量1.25%,pH4.5,反应时间16 h,此条件下小麦微孔淀粉的吸水率为115.14%,吸油率为103.46%,其吸附性能远高于原淀粉。
张国权,张艳,张洁,梅仕峰,罗勤贵[9](2012)在《双酶法制备小麦微孔淀粉的动力学》文中研究表明为明确α-淀粉酶和糖化酶协同水解小麦淀粉制备微孔淀粉的动力学特征,以小麦A淀粉为材料,系统地分析pH值、反应温度、α-淀粉酶及糖化酶用量对水解速率的影响,并确定α-淀粉酶、糖化酶单一酶的米氏常数以及双酶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在单一水解体系中,α-淀粉酶和糖化酶对小麦A淀粉的降解均遵循Michaelis-Menten方程,α-淀粉酶的米氏常数Km为9.548mg/mL,最大反应初速率(Vmax)为0.659mg/(mL.min),糖化酶以淀粉为底物的米氏常数(Km)为12.676mg/mL,最大反应初速率(Vmax)为0.555mg/(mL.min)。水解产物葡萄糖对反应体系具有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其抑制常数(Ki)为4.288mg/mL。在小麦A淀粉质量浓度为5mg/mL、α-淀粉酶10U/mL、糖化酶20U/mL、反应温度55℃、pH4.5、水解时间为25min的条件下,可达到淀粉的水解极限即还原糖生成质量浓度为2.54mg/mL。α-淀粉酶和糖化酶可协同水解小麦A淀粉制备微孔淀粉,双酶协同作用的水解效率明显高于单酶的水解效率。
王继虎,陈有双,唐忠锋,章舜珺[10](2010)在《盐酸水解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的研究》文中指出利用盐酸水解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研究盐酸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微孔淀粉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研究(BET)、热失重分析(TGA)等手段研究微孔淀粉的结构。结果表明:盐酸处理木薯淀粉后形成微孔,且木薯微孔淀粉的比表面积远远大于木薯淀粉的比表面积。盐酸水解木薯淀粉的最优化工艺为:4.0%HCl、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为8h。
二、酸法制备微孔淀粉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酸法制备微孔淀粉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酶催化淀粉水解与松香酸酯化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淀粉 |
1.1.1 淀粉分子的组成 |
1.1.2 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颗粒结构 |
1.2 淀粉的性质 |
1.2.1 淀粉分子的性质 |
1.2.2 淀粉的结晶性质 |
1.3 淀粉的改性方法 |
1.3.1 物理改性 |
1.3.2 化学法 |
1.3.3 酶法 |
1.3.4 复合变性淀粉 |
1.4 淀粉糖 |
1.5 微孔淀粉 |
1.5.1 微孔淀粉的制备方法 |
1.5.2 微孔淀粉的应用 |
1.6 酯化淀粉 |
1.6.1 淀粉酯的酶法合成机理 |
1.6.2 酶法合成淀粉酯的方法 |
1.6.3 酯化淀粉的应用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60 Hz低频电磁场对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及机理初探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LF-EMF对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 |
2.3.2 LF-EMF对反应底物的影响 |
2.3.3 LF-EMF处理对α-淀粉酶结构的影响 |
2.3.4 LF-EMF下不同离子强度对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 |
2.3.5 LF-EMF对传质的影响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LF-EMF对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 |
2.4.2 LF-EMF对玉米淀粉的影响 |
2.4.3 LF-EMF对α-淀粉酶结构的影响 |
2.4.4 LF-EMF下不同离子强度对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影响 |
2.4.5 LF-EMF对传质的影响 |
2.5 小结 |
3 微孔淀粉对2,4-二硝基苯酚的负载与缓释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玉米微孔淀粉的制备 |
3.3.2 吸附性能研究 |
3.3.3 吸附模型分析 |
3.3.4 载药微孔淀粉的制备 |
3.3.5 体外模拟缓释 |
3.3.6 体外缓释动力学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微孔淀粉的形貌及特性 |
3.4.2 吸附时间对微孔淀粉吸附DNP的影响 |
3.4.3 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 |
3.4.4 吸附温度对微孔淀粉吸附DNP的影响 |
3.4.5 吸附热力学模型分析 |
3.4.6 DNP的初始浓度对微孔淀粉吸附DNP的影响 |
3.4.7 体外模拟缓释 |
3.4.8 体外缓释动力学分析 |
3.5 小结 |
4 木薯淀粉的表面松香酸的酯化修饰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RAS的合成 |
4.3.2 酯化取代度检测 |
4.3.3单因素实验 |
4.3.4 响应面法(RSM)优化实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单因素实验 |
4.4.2 响应面实验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5 RAS结构及理化性质的表征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仪器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RAS的合成 |
5.3.2 RAS的 DS测定 |
5.3.3 RAS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5.3.4 RAS的核磁共振(1H-NMR)波谱分析 |
5.3.5 RA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5.3.6 RAS的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5.3.7 RAS的热重(TGA)分析 |
5.3.8 RAS的接触角测定分析 |
5.3.9 RAS的乳化稳定性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FT-IR分析 |
5.4.21 H NMR分析 |
5.4.3 SEM分析 |
5.4.4 XRD分析 |
5.4.5 TGA分析 |
5.4.6 接触角分析 |
5.4.7 乳化稳定性分析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多孔淀粉的成孔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多孔淀粉成孔机理 |
1.1 多孔淀粉原料的来源 |
1.2 成孔机理 |
2 多孔淀粉的通用成孔方法 |
2.1 物理成孔法 |
2.2 化学成孔法 |
2.3 生物成孔法 |
3 改进的多孔淀粉成孔方法 |
3.1 交联、酯化、醚化改性法 |
3.2 溶胶-凝胶法 |
3.3 挤压-复合酶法 |
4 多孔淀粉的性质研究 |
4.1 理化性质 |
4.2 吸附性质 |
4.3 其他性质 |
5 多孔淀粉的应用 |
5.1 多孔淀粉的直接应用 |
5.1.1 作为包埋缓释基材 |
5.1.2 作为吸附剂 |
5.1.3 作为替代物 |
5.2 多孔淀粉的改性应用 |
6 多孔淀粉的制备与应用研究展望 |
(3)盐酸水解制备红薯微孔淀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药品与仪器 |
1.1实验原材料及药品 |
1.2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红薯微孔淀粉的制备 |
2.2单因素实验 |
2.3正交实验 |
2.4产品得率 |
2.5吸附性能表征 |
3单因素实验 |
3.1盐酸浓度的影响 |
3.2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淀粉浓度的影响 |
3.4反应时间的影响 |
4正交试验 |
5结论 |
(4)玉米微孔淀粉的吸附及缓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引言 |
1. 多孔材料概况 |
1.1 多孔材料的定义 |
1.2 多孔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
1.3 多孔材料的应用 |
2 多孔淀粉的概况 |
2.1 多孔淀粉定义 |
2.2 多孔淀粉的特点 |
2.3 多孔淀粉制备 |
2.4 多孔淀粉的应用 |
3 淀粉基药用载体的研究 |
3.1 淀粉基药用载体的特点 |
3.2 淀粉基药用载体的制备方法 |
3.3 淀粉基药用载体的应用前景 |
4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
4.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4.2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创新性 |
第二章 玉米微孔淀粉的制备及理化性质 |
引言 |
1 玉米微孔淀粉的制备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讨论 |
2 玉米微孔淀粉理化性质的研究 |
2.1 吸水率的测定 |
2.2 微孔淀粉的比表面积、孔径、密度的测定 |
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玉米微孔淀粉吸附热力学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2.2 药物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2.3 吸附热力学模型理论 |
2.4 微孔淀粉对药物分子的吸附等温模型分析 |
2.5 吸附热力学参数计算及分析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玉米微孔淀粉吸附动力学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微孔淀粉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
2.2 吸附动力学模型理论 |
2.3 淀粉吸附药物分子的动力学模型分析 |
2.4 吸附活化能的研究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载药淀粉的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淀粉微球载药率的研究 |
2.2 不同模型药物载药微球的释放行为研究 |
2.3 体外释放动力学模型理论 |
2.4 载药微球体外释放动力学曲线 |
2.5 药物释放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3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吸油吸水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1 淀粉概述 |
1.1 淀粉结构与特性 |
1.2 马铃薯淀粉特点 |
2 微孔淀粉概述 |
2.1 微孔淀粉的定义 |
2.2 微孔淀粉制备方法 |
2.3 微孔淀粉的主要特性 |
2.4 微孔淀粉的应用 |
3 国内外微孔淀粉的研究进展 |
4 研究内容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原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案 |
2.2.1 吸油(水)率测定条件的确定 |
2.2.2 微波制备微孔淀粉工艺研究 |
2.2.3 α-淀粉酶制备微孔淀粉工艺研究 |
2.2.4 复合酶法制备微孔淀粉工艺研究 |
2.3 检测方法 |
2.3.1 淀粉吸油率的检测 |
2.3.2 淀粉吸水率的检测 |
2.3.3 淀粉颗粒形貌检测 |
2.3.4 分子基团检测 |
2.3.5 淀粉糊冻融稳定性测定 |
2.3.6 淀粉透光率的检测 |
2.3.7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淀粉吸油吸水条件确定 |
3.2 微波制备微孔淀粉工艺优化 |
3.3 α-淀粉酶法制备微孔淀粉工艺优化 |
3.3.1 pH 和温度对淀粉吸油率和吸水率影响 |
3.3.2 反应时间和酶添加量对吸油率和吸水率影响 |
3.3.3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糖化酶制备微孔淀粉研究 |
3.5 不同处理对淀粉主要特性影响 |
3.5.1 不同处理对吸油率和吸水率影响 |
3.5.2 不同处理对淀粉颗粒形貌的影响 |
3.5.3 分子基团的红外光谱扫描结果 |
3.5.4 不同处理对淀粉糊冻融稳定性影响 |
3.5.5 不同处理对淀粉透光率影响 |
4. 讨论 |
4.1 微波法对微孔淀粉特性的影响 |
4.2 单酶法对微孔淀粉特性的影响 |
4.3 复合酶法对微孔淀粉特性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6)生物酶法制备白果微孔淀粉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实验 |
1. 1仪器与材料 |
1. 2白果微孔淀粉的制备 |
1. 3制备白果微孔淀粉工艺参数的优化 |
1. 4白果微孔淀粉吸水率的测定 |
1. 5扫描电镜观察白果微孔淀粉结构 |
1. 6白果微孔淀粉的热特性测定 |
2结果与讨论 |
2. 1酶解制备白果微孔淀粉的单因素试验 |
2. 2正交试验 |
2. 3白果微孔淀粉的扫描电镜观察 |
2. 4白果微孔淀粉的热特性研究 |
3结论 |
(7)蜡质玉米变性淀粉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变性淀粉 |
1.2.2 交联及其复合变性淀粉 |
1.2.2.1 交联淀粉 |
1.2.2.2 交联复合变性淀粉 |
1.2.3 氧化及其复合变性淀粉 |
1.2.3.1 氧化淀粉 |
1.2.3.2 氧化复合变性淀粉 |
1.2.4 微孔及其复合变性淀粉 |
1.2.4.1 微孔淀粉 |
1.2.4.2 微孔复合变性淀粉 |
1.2.5 可食性包装膜 |
1.2.5.1 多糖类可食性包装膜 |
1.2.5.2 脂质类可食性包装膜 |
1.2.5.3 复合型可食性包装膜 |
1.2.5.4 可食性包装膜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交联变性淀粉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3 方法 |
2.3.1 交联淀粉的制备工艺 |
2.3.2 表征方法 |
2.3.2.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3.2.2 X 射线衍射分析 |
2.3.2.3 交联度的测定 |
2.3.3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实验设计 |
2.3.4 样品性能指标 |
2.3.4.1 糊化温度的测定 |
2.3.4.2 膨胀度和溶解度的测定 |
2.3.4.3 糊透明度的测定 |
2.3.4.4 粘度及其稳定性的测定 |
2.3.4.5 耐酸碱性的测定 |
2.3.4.6 冻融稳定性的测定 |
2.3.4.7 成膜性的测定 |
2.3.4.8 吸油率的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
2.4.2 验证试验 |
2.4.3 表征分析 |
2.4.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4.3.2 X 射线衍射分析, |
2.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4.4 样品性能指标检测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氧化变性淀粉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3 方法 |
3.3.1 氧化变性淀粉的制备工艺 |
3.3.2 表征方法 |
3.3.2.1 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 |
3.3.2.2 X 射线衍射分析 |
3.3.2.3 取代度的测定(测定) |
3.3.3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实验设计 |
3.3.4 样品性能指标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实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
3.4.2 验证试验 |
3.4.3 表征分析 |
3.4.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4.3.2 X 射线衍射分析 |
3.4.3.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4.4 样品性能指标检测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交联-氧化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3 方法 |
4.3.1 交联-氧化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工艺 |
4.3.2 表征方法 |
4.3.2.1 红外光谱分析 |
4.3.2.2 X 射线衍射分析 |
4.3.2.3 取代度的测定 |
4.3.2.4 交联度的测定 |
4.3.3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实验设计 |
4.3.4 样品性能指标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实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
4.4.2 验证结果 |
4.4.3 表征分析 |
4.4.3.1 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 |
4.4.3.2 X 射线衍射分析 |
4.4.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4.4.4 样品性能指标检测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孔淀粉及其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3 方法 |
5.3.1 微孔淀粉的制备 |
5.3.1.1 微孔淀粉制备工艺 |
5.3.1.2 表征方法 |
5.3.1.3 试验方案设计 |
5.3.1.4 样品性能指标检测 |
5.3.2 微孔交联变性淀粉的制备 |
5.3.2.1 微孔交联淀粉的制备工艺 |
5.3.2.2 表征方法 |
5.3.2.3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设计 |
5.3.2.4 样品性能检测指标 |
5.3.3 微孔交联氧化淀粉的制备 |
5.3.3.1 微孔交联氧化淀粉制备工艺 |
5.3.3.2 表征方法 |
5.3.3.3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实验设计 |
5.3.3.4 样品性能测定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微孔淀粉的制备 |
5.4.2 微孔交联淀粉的制备 |
5.4.2.1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
5.4.2.2 验证试验 |
5.4.2.3 表征分析 |
5.4.2.4 样品性能检测结果 |
5.4.3 微孔交联氧化淀粉的制备 |
5.4.3.1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
5.4.3.2 验证试验 |
5.4.3.3 表征分析 |
5.4.3.4 样品性能检测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5.5.1 微孔淀粉的制备 |
5.5.2 微孔交联淀粉制备 |
5.5.3 微孔交联氧化淀粉的制备 |
第6章 多种变性淀粉的性能比较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设备 |
6.3 淀粉颗粒特性 |
6.3.1 淀粉颗粒形貌特征 |
6.3.2 淀粉结构表征 |
6.3.2.1 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 |
6.3.2.2 X 射线衍射分析 |
6.3.2.3 交联度和取代度的表征 |
6.3.3 样品性能指标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淀粉颗粒特征比较 |
6.4.1.1 淀粉颗粒形貌特征 |
6.4.1.2 淀粉结构特征 |
6.4.2 样品性能指标比较 |
6.4.2.1 糊化温度 |
6.4.2.2 膨胀度和溶解度 |
6.4.2.3 糊透明度 |
6.4.2.4 粘度及其稳定性 |
6.4.2.5 冻融稳定性 |
6.4.2.6 成膜性 |
6.4.2.7 吸油率 |
6.5 样品性能比较结果的综合评价与定性描述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变性淀粉的应用研究 |
7.1 引言 |
7.2 微孔淀粉对油脂和色素吸附性能研究 |
7.2.1 材料与设备 |
7.2.2 方法 |
7.2.2.1 标样制备 |
7.2.2.2 微孔淀粉检测样品制备 |
7.2.2.3 检测参数设定 |
7.2.2.4 油脂吸附率测试 |
7.2.2.5 油脂和色素吸附率测试 T2 谱 |
7.3 变性淀粉在可食包装膜中的应用研究 |
7.3.1 材料与设备 |
7.3.2 方法 |
7.3.2.1 可食性包装膜的制备工艺流程 |
7.3.2.2 可食性包装膜主要工程性能指标 |
7.3.3 结果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8)双酶法制备小麦微孔淀粉的工艺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微孔淀粉制备方法 |
1.2.2 影响小麦微孔淀粉吸附性能的因素分析 |
1.2.2. 1 反应温度 |
1.2.2.2 pH |
1.2.2. 3 反应时间 |
1.2.2. 4 酶用量 |
1.2.2. 5 酶配比 |
1.2.2. 6 淀粉乳浓度 |
1.2.3 小麦微孔淀粉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
1.2.4 微孔淀粉吸水率、吸油率的测定 |
1.2.5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影响小麦微孔淀粉吸附性能的因素分析 |
2.1.1 反应温度 |
2.1.2 pH |
2.1.3 反应时间 |
2.1.4 酶用量 |
2.1.5 酶配比 |
2.1.6 淀粉浓度 |
2.2 小麦微孔淀粉制备的工艺条件优化 |
2.2.1 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显着性检验 |
2.2.2 结果验证 |
3 结论 |
(9)双酶法制备小麦微孔淀粉的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pH值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1.2.2 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1.2.3 α-淀粉酶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1.2.4 糖化酶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1.3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1.3.1 动力学方程构建 |
1.3.2 单一α-淀粉酶的米氏常数的确定 |
1.3.3 单一糖化酶米氏常数的确定 |
1.3.4 抑制常数Ki的确定 |
1.3.5 双酶体系协同作用与单一酶体系的水解效率比较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H值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2.2 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2.3 酶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2.4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2.4.1 单一α-淀粉酶的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率 |
2.4.2 单一糖化酶的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率 |
2.4.3 抑制常数Ki的确定 |
2.5 双酶协同作用体系与单酶作用体系水解能力的比较 |
3 结论 |
(10)盐酸水解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仪器设备 |
1.2 微孔淀粉的制备工艺 |
1.3 结构性能的表征 |
1.3.1 吸水率的测定 |
1.3.2 吸油率的测试 |
1.3.3 淀粉的微观形貌观察 |
1.3.4 比表面积的测定 |
1.3.5 热失重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微孔淀粉吸水率及吸油率的变化 |
2.2 淀粉的形貌分析 |
2.3 微孔淀粉的比表面积研究 |
2.4 试样的热稳定性研究 |
3 结论 |
四、酸法制备微孔淀粉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酶催化淀粉水解与松香酸酯化改性研究[D]. 杨慧.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2]多孔淀粉的成孔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J]. 李显,范小平,蒋卓,向红,张钦发. 食品工业科技, 2016(12)
- [3]盐酸水解制备红薯微孔淀粉的研究[J]. 陈玉,钟鹏飞. 广州化工, 2015(14)
- [4]玉米微孔淀粉的吸附及缓释性能研究[D]. 赵娟. 西北大学, 2014(09)
- [5]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淀粉吸油吸水性影响[D]. 许珍. 甘肃农业大学, 2014(05)
- [6]生物酶法制备白果微孔淀粉及其特性研究[J]. 周昊,王成章,叶建中,陈虹霞.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14(01)
- [7]蜡质玉米变性淀粉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李欣欣. 吉林大学, 2013(04)
- [8]双酶法制备小麦微孔淀粉的工艺条件优化[J]. 张国权,张兰月,罗勤贵,梅仕峰.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12)
- [9]双酶法制备小麦微孔淀粉的动力学[J]. 张国权,张艳,张洁,梅仕峰,罗勤贵. 食品科学, 2012(23)
- [10]盐酸水解制备木薯微孔淀粉的研究[J]. 王继虎,陈有双,唐忠锋,章舜珺. 粮油加工,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