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移动通信塔倒塌原因分析

某移动通信塔倒塌原因分析

一、对某移动通讯塔倾倒的原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周[1](2021)在《广州市城中村垃圾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城中村“脏乱差”的城市环境是城市化快速推进进程中新出现的一种城市化问题,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这个问题也日益突出,它严重影响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城市功能的发挥和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本文以尝试着对广州市城中村垃圾治理体制、政策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并系统总结出广州城中村治理方面的做法及成效的基础上,发现广州市城中村还存在各种垃圾随意丢弃、垃圾分类落实不到位和作业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例如: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机制不健全和居民环保意识差等,本文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尝试从宏观和个体微观的角度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治理广州市城中村垃圾治理问题的建议和对策,例如:落实政府治理职责、完善协同治理体系、改善环卫管理设施、提高科技治理能力、构建检查监督体系和改进教育激励方式等措施,希冀通过以上措施帮助城市治理决策者提供思路参考,构建广州市城中村垃圾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营造优美靓丽城市环境。

王茂荣[2](2020)在《通讯塔摆幅视觉测量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信行业4G的发展和5G时代的到来,通讯基站越来越多,作为主要通讯媒介通讯塔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由于通讯塔长期暴露在室外,会受到环境和天气的作用,使其性能和结构都收到影响。最近几年通讯塔损坏和倒塌致使事故发生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通讯传输,还威胁到人身安全,对于通讯塔的安全防范工作变的越来越重要。因为通讯塔顶部的摆幅可以很好地反映出通讯塔的安全性,所以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原理的通讯塔摆幅视觉测量系统。本文首先研究了国内外在建筑物振动摆幅测量技术以及视觉测量技术当前的发展情况,对比较常用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侧重分析了视觉测量的优点和广泛用途,并确定利用单目视觉原理进行通讯塔摆幅视觉测量系统设计;然后简单分析了通讯塔顶部在风载荷作用下的随机响应模型,证明了该课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并根据通讯塔摆幅视觉测量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结合测量背景、测量系统组成等完成了系统相关硬件的设计和选型;又对测量系统视觉算法进行了研究,结合系统硬件,利用位姿解算、特征点定位等算法设计实现对通讯塔顶部摆幅的测量,同时对整个视觉测量算法过程进行了仿真实现,验证了视觉测量算法的稳定性;最后提出了对该通讯塔摆幅视觉测量系统的安装和测量方案,并对一些必要的实验进行了方案分析,并利用仿真实验实现了轨迹和位移的绘制。系统测量算法的稳定性、通讯塔顶部摆幅轨迹和位移都是通过仿真验证实现的。对随机生成偏移量矩阵和无噪声、有噪声偏移量矩阵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课题要求,稳定性较好,完成了该通讯塔摆幅视觉测量系统的研究。

程明喜[3](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指出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吴鸣[4](2019)在《司法犯罪圈生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犯罪圈”概念虽为人们熟知,但学界对“犯罪圈”的见地莫衷一是,对评判的对象也惟恍惟惚。有关“犯罪圈”的观点与理论存在诸多不同看法,源于立法与司法的不同出发点与立场。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定罪与量刑是刑事司法实践面临的两大问题,在界分“立法上”司法圈与“司法上”的犯罪圈概念的前提下,有利于研究刑事司法中划定罪与非罪界限的现状,即“司法犯罪圈”的实际范围。“司法犯罪圈”的形成,不仅是在个案上如何确定刑法条文含义的问题,而且是在现有条文的基础上考察法条目的和案件事实,怎样平衡刑法的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机能,合理界分罪与非罪的问题。所以,在近年来社会各界出现各种设立刑法新罪“立法建言”的热潮里,在民众对各类备受关注的司法案件高呼“同案不同判”的质疑中,以及在学界对部分刑法修改内容“立法虚置”、“象征性立法”的批评下,研究刑事司法中犯罪圈的形成机理,有利于追寻刑事司法应当以怎样的方式达至更公平、公正、高效、更利于刑法目的之实现。本文综合运用了比较、实证、经济分析、价值分析、博弈学理论等方法,围绕“司法犯罪圈”这一核心概念有序展开。首先,对立法犯罪圈与司法犯罪圈加以界分,厘清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以匡定文章的真实研究对象;然后对司法犯罪圈的构成要素和形成原理加以剖析,以厘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再以立法犯罪圈为实际参照,通过对司法犯罪圈的立体解剖,从不同司法参与者对犯罪构成的不同认识、对刑事法律的不同解释、对刑事政策的不同理解、对刑事法规的不同运用,动态地展示司法犯罪圈的形成过程与具体形态。本文除导言和致谢之外,共分为六章,各个章节以层层递进的方式,逐步展开各层犯罪圈的形态与特征的论述。绪论旨在对文章的选题缘由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立场、创新之处做出提示性的说明。第一章,司法犯罪圈之争及相关疑问。对任何概念而言,都必须明晰其定义和范畴,学界对于犯罪圈的概念本身存在不同的认识,来自于对犯罪圈范畴的不同理解。犯罪概念本身具有复杂性,也涵摄了刑事司法的多重价值要素,犯罪圈作为刑法确定罪与非罪的界限,是兼具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标准的弹性概念。本章梳理了有关犯罪圈的不同观点及争议,即我国刑法学和社会各界对“犯罪圈”的研究较为混乱,以至于我们对犯罪圈本身的缺乏准确的认识,这也是造成学界对犯罪圈是否合理、刑事法律修订是否得当、刑罚范围是否适宜等问题存在诸多纠缠、争议任意一方都不能说服对方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解决学界有关犯罪圈大小是否恰当的“肯定论”与“否定论”这一问题,应当从研究的本质起点出发,在相同的论域中对犯罪圈开展研究,而且应当在相同的参照下加以评判。第二章,司法犯罪圈概念之提出。本章旨在回应这一现状:即,学界对犯罪圈的认识与理解混淆了“立法犯罪圈”和“司法犯罪圈”的概念,前者是刑法条文规定的犯罪的集合,是指刑事法律通过成文法的形式确定的刑法值得科以处罚的行为所构成的应然的犯罪圈;而后者是经刑事裁判确定的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所构成的集合,是实然的、实际处断的犯罪圈。司法犯罪圈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它不仅能反映出司法者通过刑事法律的适用,如何通过自己对犯罪构成的认识、对刑事政策的理解、对刑事法律工具的运用,而且体现了司法者在罪刑法定原则下主观能动地确定具有刑事可罚性的反社会行为的过程与结果,调整与平衡国家、社会与个人利益间的冲突。这就体现了立法犯罪圈与司法犯罪圈的区别与联系:立法犯罪圈是刑法宣示的罪与非罪的界限,司法犯罪圈是司法裁定的罪与非罪的范围,二者并非完全重合,应然的立法犯罪圈与实然的司法犯罪圈可以互为参考和对照。第三章,司法犯罪圈的生成方式、运行要素及价值意义。如果说第一、二章已经确定了研究的意义、研究对象的比对样本和具体内容,那么,一方面本章从研究对象即司法犯罪圈内部出发,从司法犯罪圈的生成基础即司法定罪出发,阐释刑事立法的开放性使司法犯罪圈具有适度的灵活性,刑法原则的限制性又为司法犯罪圈设定了必要的界限,在此基础上,司法上的出罪与入罪作为罪与非罪间“灰色地带”的调整方式,调适着刑法介入社会生活的合理范围。另一方面,由于任何刑事法律制度或法规都不会在真空中发挥作用,尽管立法规定了犯罪的种类,也决定了司法犯罪圈应然的规模,但对实然状态的司法犯罪圈而言,包括司法主体的认识预判、刑事政策的实际影响、社会因素和诉讼规则在内的各要素,都对司法犯罪圈的形态与范围起到了实质的影响,是司法犯罪圈运行的重要要素。对司法犯罪圈及其生成机制的研究,从理论上而言,能够反映出立法犯罪圈与司法犯罪圈之间互为参照、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司法博弈场中,司法犯罪圈通过司法主体对刑法价值选择、利益平衡、关系协调的动态化博弈,彰显了刑事法律对社会关系精密调节的目的,在罪刑均衡的博弈原则中展示了刑法解释与适用上的关系协调。在实践层面,司法犯罪圈体现了司法协调运作的具体过程与原理。通过司法的协调运作,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修补立法缺陷,使司法试错机制更加圆融,而且能以直接、鲜活的方式反应刑法现代化改革的实际需求与方向,使刑法不断地实现自我完善,以适应变化的社会生活。第四章,生成中的司法犯罪圈。通过前几章的系统性分析,使我们对司法犯罪圈的形态、结构与基本构成有了整体的认识。任何可能进入司法犯罪圈的行为都必须经由各诉讼环节的顺次筛选,而在各环节皆有不同程度、方式的司法出、入罪。司法犯罪圈因不同司法主体对犯罪构成的不同认识,通过对刑事规范的不同理解与运用,对司法犯罪圈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章通过S省C市近五年来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真实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及博弈论的建模分析,展示出侦查机关于司法犯罪圈生成过程中:在社会本位刑法观下通常采用形式解释的解释方法,在国家本位刑事政策下采用非体系性解释的方法,在司法效益预期下采用目的解释的方法,以至于在诉讼规则限制下如何形成的出罪认识;在刑事政策影响下对刑事法律的入罪理解与适用,以及在社会本位刑法观下坚持的入罪倾向。第五章,运行中的司法犯罪圈。出于对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综合考虑,以及对犯罪嫌疑人正当权利的保障,公诉机关对可能构成犯罪的行为范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纠偏”。本章以法经济学为分析工具,展示出检察机关通过审查不起诉、认罪认罚从宽处理的案件分流,变更罪名起诉的变通,是在刑法价值考虑下、在刑罚功能思忖下,通过功利主义刑法立场下的实质解释,以及倒置推理模式下的以刑释罪;具体体现为在刑事可罚性审查下的司法出罪,刑事政策作用下的特别司法出罪,以及存疑案件的特殊程序性出罪。第六章,司法犯罪圈的定型。审判机构对案件的定性及判决具有终局性的效果,并划定司法犯罪圈的范围。整体而言,在我国刑事司法多层解释体系下,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两高”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解释和各级地方性解释对定罪标准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司法犯罪圈的形态及范围;而在刑法功能的综合考量目的下,审判机关也能通过个案适用刑法的实质解释,尤其在刑事立法暂时缺位的前提下,对空白罪状的具体解释与适用,以及刑法附典的司法补充,对个案罪与非罪的的处理得以个别化的调整。在此过程中,特殊刑事政策的影响、媒体舆论宣传、社会变动、科技发展、刑事科学技术滞后等因素的作用,都可能影响审判机构对犯罪构成的理解与认识,需要审判机关通过罪刑均衡的权衡,对刑法以刑释罪的具体解释与适用,在现代法治社会愈发复杂的法律体系中通过体系解释、公众参与的协商解释等刑法的适用解释方法,智慧、合理地调整罪与非罪的边界。结语旨在简要回顾司法犯罪圈形成的过程及机理,最终回归司法犯罪圈与立法犯罪圈之关系,概括了司法犯罪圈生成过程中的司法博弈原理及各自问题的根源,强调了司法犯罪圈形成机制之本质。

张莹莹[5](2019)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预制装配式生产建造技术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措施,信息化可以使项目各阶段、各专业主体之间在更高层面上充分共享资源,极大高预制装配式建造的精确性与效率。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要素,准确地追踪和定位预制构件能够更好地管理装配式建筑的整个流程。构件追踪定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因此,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分析和总结各阶段工作需要的构件空间信息,是建立合理追踪定位技术框架的重要前。显然,仅用单一技术难以满足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的要求,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技术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以便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另外,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及空间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计算机、自动化等多个专业。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学以外的学科,鲜有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综合地研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而建筑学专业在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中起着“总指挥”的作用,需要汇总、评估、共享各阶段与各专业的信息,形成完整的信息链。因此,建筑学专业对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的缺失不仅会导致构件空间信息的片段化,而且难以深度参与到项目的各阶段、协调各专业的工作。基于上述需求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典型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类型和结构构件类型,以及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直至拆除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总结出各阶段所需的构件空间信息以及追踪定位的内容,并根据精度需求将构件追踪定位分为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其中物流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低,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运输和运维管理;建造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和施工装配。其次,详细分析了BIM、GIS等数据库,GNSS、智能化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数字测量技术,以及RFID、二维码、室内定位等识别定位技术的功能和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适用性。通过对现有技术的选择和优化,建立了一套基于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结合多项数据采集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并分别从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对此技术链的应用流程进行了探索。着重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数据库中预制构件分类系统和编码体系,分析二者在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中的作用。最后,以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的设计、生产和建造过程为例,说明以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为核心,结合数据采集技术实现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和信息管理的方法。本文以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件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和数据采集技术建立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对于整合项目各阶段构件空间信息、形成完整信息链、协调各专业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这些方面是实现预制构件精细化管理、高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效率的关键。本文共计约160000字,图片143幅,表格63张

沈黎明[6](2018)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绿色施工监测技术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建筑施工在能源与资源的消耗方面以及对于环境的污染方面产生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因此,在十八大报告要求建设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之下,建筑施工行业实施绿色施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研究绿色施工相关问题也就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目前,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具有评价指标不全,客观性较弱,缺乏全面性和操作性等缺陷。因此,开展绿色施工的理论研究,构建科学客观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对推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施工观念的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故本文主要对如何构建出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为研究核心,以期构建出的体系可以真实客观的反映出施工环保现状,从而提升施工过程环境保护质量的整体水平,也可以为后续绿色施工提供一定的应用参考。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绿色施工的发展历程,对绿色施工内涵、评价体系及其建立原则做了简单的分析和总结;根据我国国情并结合各项评价体系建立原则,建立一套完整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依托太湖试验厅建设工程项目,详细阐述了绿色施工实施措施,并介绍了绿色施工监测系统,着重对主体结构建设过程中的扬尘、噪音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最后,验证了本文建立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田利,张欣[7](2018)在《风致通信铁塔倒塌破坏分析》文中提出研究了通信铁塔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性倒塌。依据实际工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该通信铁塔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于Tian-Ma-Qu本构模型,运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分析了风荷载作用下通信铁塔的倒塌破坏机理,得出了通讯铁塔的临界倒塌风速及薄弱位置。研究结果表明:单根主材的破坏失效会迅速引发与之相连构件的连续破坏,致使结构抗力不足,无法承担所受到的风荷载,并最终导致了结构的倒塌破坏。

朱玉鹏[8](2017)在《强风作用下通信铁塔倒塌破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信铁塔是一种高耸结构,具有柔性强和风敏感的特点,在强风作用下通信铁塔发生强烈振动甚至倒塌破坏比较常见。为保证通信铁塔的安全运行,对风荷载作用下通信铁塔的倒塌破坏机理研究十分有意义。本文以某典型的通信铁塔为工程背景,建立了通信铁塔有限元模型,模拟生成了风荷载时程,研究了风荷载作用下通信铁塔的倒塌破坏机理,并与实际通信铁塔倒塌破坏对比。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梁单元模拟,建立了通信铁塔精细化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并与SAP2000有限元软件计算动力特性对比分析。(2)针对通信铁塔的结构特点,选取对数风剖面模拟平均风,用Kaimal谱模拟脉动风,并对通信铁塔进行分段。基于谐波叠加法,模拟生成了适用于通信铁塔的风荷载时程曲线,并验证了模拟风荷载的合理性。(3)基于Tian-Ma-Qu本构模型,模拟了0、15、30和45度风攻角下通信铁塔的倒塌破坏,分析了不同风攻角下铁塔的倒塌过程,总结了铁塔的倒塌路径、临界倒塌风速和倒塌位置,得到最不利风攻角和薄弱位置。进一步总结了通信铁塔的倒塌破坏机理。(4)对比分析了通信铁塔倒塌破坏实际情况与模拟结果,验证了本构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比倒塌位置和路径,可以为这种塔型的设计和现役铁塔的加固提供参考。

唐艺[9](2017)在《设计的“原动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设计学研究本身就是个交叉学科,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诸多学科知识都会与设计学产生交叉从而形成影响,就像人类思维进行设计创意时通常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聚集,那些似乎带有偶然性的巧合成分最终成为了设计的主流,这些看似“偶然的巧合”有些来源于自然,有些来源于人类的本性,有些来源于科学,有些来源于我们未知的领域。设计学在社会创新驱动的需要中也逐步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在中国设计学科发展的几十年间,我们已充分认识和体会到了“创新设计”的价值,了解到对当代设计学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诸多观念,都不是直接来自设计领域,所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只有超脱于物象之外,才更加能得到其精髓。通过对“设计原动力”的研究,较为全面的分析设计的“原发动力”,厘清为何而设计的问题。试图探讨“设计原动力”的理论系统,从学理层面、逻辑层面构建起理论框架,并在方法层面构建设计的实现路径,用开放性的方式把设计触角伸向各个学科,围绕人性最初的欲望驱动去思考未来,提出把对设计中的“原动力”研究作为一种创新的设计研究方法。通过对动力学、心理学、设计学、美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对“设计原动力”系统研究,希望把“设计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往前推进一步,为今后系统研究“设计动力学”打下基础。

李诗尧[10](2017)在《落地通信基站地震易损性及功能失效概率评估》文中认为通信系统是重要的生命线工程之一。地震发生后,一个地区的通信系统能在多大程度上正常工作直接关系到灾区信息是否能向外部传递、救援工作是否能顺利高效开展。因而,在地震前对一个地区的通信系统抗震能力及其震后功能状况进行评估和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的通信系统地震灾害预测研究中,都只将系统中的通信枢纽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完全不考虑除枢纽建筑以外大量存在的各种通信基站。通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其在地震后的功能状况依赖于系统内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对各种典型基站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是通信系统抗震能力研究中的基础组成部分。本论文以国内常见的典型通信基站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基站中的各类通信铁塔、机房中的各种设施设备的抗震性能和地震易损性,并采用故障树方法给出了基站在地震后的失效概率评估结果。本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常见落地通信铁塔的形式;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对50米高四方塔,50米高单管塔,30米高四方塔模型进行了静力推覆分析和增量动力分析;定义了通信铁塔的损伤指标和损伤水平,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数据得到了上述三种铁塔的地震易损性曲线。(2)对通信机房进行实地调查,确定了影响机房震后工作状态的重要设施、设备。采用ABAQUS分别对机房本身、机房中的机柜、走线架、蓄电池组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增量动力分析;确定了这些设施、设备的损伤指标和损伤水平,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数据得到了各设施、设备的地震易损性。(3)基于故障树方法,提出了评定整个通信基站在地震后的失效概率的方法。

二、对某移动通讯塔倾倒的原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某移动通讯塔倾倒的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广州市城中村垃圾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核心概念
        1.2.1 城中村
        1.2.2 治理
        1.2.3 垃圾治理
    1.3 理论基础
        1.3.1 协同治理理论
        1.3.2 计划行为理论
    1.4 研究方法
    1.5 国内研究现状
    1.6 国外研究现状
    1.7 创新之处
第2章 广州市城中村垃圾治理概况
    2.1 广州市城中村形成及发展
    2.2 广州城中村垃圾治理的背景
    2.3 广州市城中村垃圾治理体制
        2.3.1 广州市城中村垃圾治理政策梳理
        2.3.2 广州市城中村垃圾治理工作体制
    2.4 广州市城中村垃圾治理做法及成效
第3章 广州市城中村垃圾治理存在的问题
    3.1 各种垃圾随意丢弃
    3.2 垃圾分类落实不到位
    3.3 垃圾治理机械化程度低
第4章 广州市城中村垃圾治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1 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
        4.1.1 经费投入不足
        4.1.2 保洁力量不够
        4.1.3 执法力量短缺
    4.2 垃圾治理的主体单一
        4.2.1 政府单一投入治理
        4.2.2 居民参与渠道有限
    4.3 垃圾治理机制不健全
        4.3.1 垃圾清理机制不科学
        4.3.2 垃圾收费机制不适用
        4.3.3 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
    4.4 城中村居民垃圾治理参与意愿弱
第5章 广州市城中村垃圾治理的对策及建议
    5.1 落实政府治理职责
    5.2 完善协同治理体系
    5.3 改善垃圾治理设施
    5.4 提高科技治理能力
    5.5 构建检查监督体系
    5.6 改进教育激励方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附录一 干部访问提纲
附录二 城中村居民调查问卷
后记

(2)通讯塔摆幅视觉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建筑物振动摆幅测量技术发展现状
        1.2.2 视觉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和分析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的简析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通讯塔摆幅视觉测量系统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通讯塔顶部随机响应模型分析
        2.2.1 风荷载
        2.2.2 时程分析法
    2.3 通讯塔摆幅视觉测量系统背景与技术要求
    2.4 通讯塔摆幅视觉测量系统组成
    2.5 通讯塔摆幅视觉测量系统硬件选型
        2.5.1 工业相机的选择
        2.5.2 镜头的选择
        2.5.3 特征点和滤光片的选择
    2.6 靶标设计
        2.6.1 结构设计
        2.6.2 电路设计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测量系统视觉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通讯塔摆幅视觉测量系统模型
    3.3 位姿解算算法
    3.4 特征点定位算法
    3.5 视觉测量算法仿真实验
        3.5.1 无噪声仿真实验
        3.5.2 有噪声仿真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测量系统实验及结果分析
    4.1 引言
    4.2 系统参数标定实验预案分析
        4.2.1 相机标定实验
        4.2.2 测棒特征点标定实验分析
    4.3 靶标安装和实验测量预案分析
        4.3.1 靶标安装测量方案分析
        4.3.2 实验测量预案分析
    4.4 测量系统测试实验
        4.4.1 测量界面设计
        4.4.2 位移测量误差仿真实验
    4.5 通讯塔顶部轨迹和摆幅实验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二、课程设计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二、教师培训课程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社会学的视角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司法犯罪圈生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意识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本文创新
第一章 犯罪圈之争及相关疑问
    第一节 犯罪圈概念的解读
        一、犯罪圈概念的界定
        二、犯罪圈观点的争议
    第二节 有关犯罪圈争议的分析
        一、犯罪圈的概念研究应在相同论域中开展
        二、犯罪圈的范围评价应在相同参照下进行
第二章 司法犯罪圈概念之提出
    第一节 司法犯罪圈的理论基础
        一、刑事司法领域的犯罪圈概念
        二、刑法宣示的罪与非罪的界限
        三、刑事司法裁定罪与非罪的界限
    第二节 司法犯罪圈的实质构成
        一、司法犯罪圈的前提是犯罪构成的充足
        二、司法犯罪圈的结果是刑罚边界的划定
        三、司法犯罪圈的内里是犯罪本质的判断
第三章 司法犯罪圈的生成方式、运行要素及价值意义
    第一节 司法犯罪圈的生成方式
        一、司法犯罪圈的生成基础
        二、司法出罪与司法入罪
        三、司法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第二节 司法犯罪圈的调整方式
        一、“司法出罪”的体现与表达
        二、“司法入罪”的实现与表征
        三、“存疑案件”的司法实践
    第三节 司法犯罪圈的运行要素
        一、司法主体的认识预判
        二、刑事政策的实际作用
        三、社会环境的多重影响
        四、诉讼规则的程序限制
    第四节 司法犯罪圈的价值意义
        一、立法犯罪圈:司法犯罪圈生成的规范基础
        二、司法博弈场:司法犯罪圈生成的社会范式
        三、刑法适用解释:司法犯罪圈生成的实践方法
        四、司法犯罪圈是司法协调运作的具体实现
        五、司法犯罪圈是刑法改革需求的实践反映
第四章 生成中的司法犯罪圈
    第一节 侦查机关对刑事规范的理解与运用
        一、“轻罪”的司法入罪趋势
        二、特别案件的司法出入罪
        三、经济犯罪的司法出罪趋势
        四、职务犯罪之动态司法出入罪
    第二节 侦查机关对犯罪构成的认识与判断
        一、诉讼规则限制下的出罪认识
        二、刑事政策影响下的入罪理解
        三、社会本位刑法观下的入罪倾向
    第三节 侦查主体对解释方法的选择与适用
        一、社会本位刑法观下的形式解释
        二、国家本位刑事政策下的非体系性解释
        三、司法效益预期下的目的解释
第五章 运行中的司法犯罪圈
    第一节 公诉机关对刑事规范的认识与运用
        一、刑事可罚性审查下的司法出罪
        二、刑事政策作用下的特别司法出罪
        三、存疑案件的特殊程序性出罪
    第二节 公诉机关对犯罪构成的理解与分析
        一、刑法价值考虑下的出罪抉择
        二、刑罚功能思忖下的出罪甄别
    第三节 公诉机关对解释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一、功利主义刑法立场下的实质解释
        二、倒置推理模式下的以刑释罪
        三、程序性司法出入罪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六章 司法犯罪圈的定型
    第一节 审判机关对刑事规范的认识与适用
        一、多层解释体系下定罪标准的统一适用
        二、刑法功能综合考量下的个案调整
        三、刑事立法暂缺位时的能动司法
    第二节 审判机关对犯罪构成的理解与判定
        一、刑事政策影响下的司法入罪倾向
        二、社会因素作用下的司法出入罪调整
        三、刑事诉讼程序规范下的司法出入罪
    第三节 审判机关对解释方法的选取及适用
        一、罪刑均衡考虑下的以刑释罪
        二、现代法治环境下的体系解释
        三、公众参与下的互动协商解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
        1.1.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1.1.3 构件追踪定位与空间信息管理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3.1 构件空间信息
        1.3.2 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1.3.3 现有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的空间信息
    2.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类型
        2.1.1 装配式结构体系类型
        2.1.2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类型
    2.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工作流程
        2.2.1 设计阶段
        2.2.2 生产运输阶段
        2.2.3 施工安装阶段
        2.2.4 运营维护阶段
        2.2.5 拆除回收阶段
    2.3 构件空间信息
        2.3.1 构件空间信息的内容
        2.3.2 构件空间信息的传递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3.1 数据库
        3.1.1 建筑信息模型
        3.1.2 地理信息系统
        3.1.3 BIM与 GIS的特性
        3.1.4 BIM-GIS与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契合性分析
    3.2 数字测量技术
        3.2.1 GNSS定位系统
        3.2.2 全站仪测量系统
        3.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3.2.4 摄影测量技术
        3.2.5 施工测量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
        3.3.1 自动识别技术
        3.3.2 追踪定位系统
        3.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流程
    4.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
        4.1.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的基本组成
        4.1.2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中的关键技术
        4.1.3 数据库交互设计
    4.2 建造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4.2.1 基于BIM的构件定位
        4.2.2 设计阶段
        4.2.3 生产阶段
        4.2.4 装配阶段
    4.3 物流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4.3.1 构件生产与运输
        4.3.2 构件施工装配
        4.3.3 运营维护与拆除回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示例
    5.1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定位技术的实现
        5.1.1 南京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
        5.1.2 预制构件追踪管理技术的实现
    5.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结构构件追踪定位
        5.2.1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概况
        5.2.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设计
        5.2.3 构件生产与运输
        5.2.4 构件装配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各章内容归纳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鸣谢

(6)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绿色施工监测技术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绿色施工研究现状
        1.3.2 国内绿色施工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本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建立
    2.1 引言
    2.2 绿色施工规范及内涵
    2.3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2.4 国内外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借鉴
        2.4.1 国外绿色施工评价体系
        2.4.2 国内绿色施工评价体系
        2.4.3 现有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对比
    2.5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建立
        2.5.1 绿色施工的主要评价要素
        2.5.2 灰色聚类评估方法与AHP法
        2.5.3 绿色施工评价指标
        2.5.4 绿色施工评价模型的建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太湖试验厅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监测
    3.1 引言
    3.2 工程项目概况
    3.3 绿色施工实施措施
        3.3.1 环境保护
        3.3.2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3.3.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3.4 节能与能源利用
        3.3.5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3.4 监测方法及技术手段
        3.4.1 绿色施工监测平台系统简介
        3.4.2 监测硬件设备
    3.5 监测结果分析
        3.5.1 扬尘监控
        3.5.2 噪音监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模型的应用
    4.1 引言
    4.2 案例评价过程
    4.3 评价结果与启发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强风作用下通信铁塔倒塌破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通信铁塔分类
    1.3 研究现状
        1.3.1 通信铁塔计算模型研究
        1.3.2 风荷载模拟研究
        1.3.3 倒塌破坏研究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通信铁塔建模及动力特性分析
    2.1 通信铁塔有限元模型与动力特性分析
        2.1.1 工程概况
        2.1.2 有限元模型与动力特性
    2.2 本章小结
第3章 通信铁塔风荷载的施加与验证
    3.1 风荷载模拟基本理论
        3.1.1 平均风
        3.1.2 脉动风谱与相干函数
        3.1.3 谐波叠加法
        3.1.4 风荷载生成
    3.2 通信铁塔风荷载模拟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风荷载作用下通信铁塔倒塌破坏研究
    4.1 倒塌模拟方法介绍
    4.2 不同风攻角下通信铁塔倒塌模拟
        4.2.1 0度风攻角
        4.2.2 15度风攻角
        4.2.3 30度风攻角
        4.2.4 45度风攻角
    4.3 通信铁塔实际倒塌与模拟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与科研情况
附件

(9)设计的“原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本项研究的目的
    2. 前人的工作
        2.1 本体论视域下的动力理论
        2.2 方法论视域下的动力理论
    3. 理论分析
        3.1 非线性动力
        3.2 空气动力
        3.3 结构动力
        3.4 系统动力
    4. 研究现状综述
    5. 本课题的研究范围
    6.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7.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西方关于“动力”理论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 西方社会发展中的动力理论
        1. 过程动力理论
        2. 行为动力理论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动力”观念
        1. 佛道理论中的“动力”观
        2. 中医学中的“动通”原理
        3. 风水学中的“顺乘生气”法则
        4. 中国书画中的“生命”意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设计“原动力”理论研究
    第一节 设计“原动力”的概念界定
        1.“动力”的概念
        2. 原动力的提出
        3. 设计原动力的界定
    第二节 基于哲学的辩证动力
        1. 理性知觉动力
        2. 非理性直觉动力
    第三节 基于社会心理学的价值动力
        1. 生理需求动力
        2. 心理需求动力
    第四节 基于艺术学的视觉动力
        1. 形态动力
        2. 审美动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设计原动力的思维方式研究
    第一节 设计思维中的动力方式
        1. 以“解决问题”为本的设计动力方式
        2. 以“创新生活”为本的设计动力方式
    第二节 设计思维中的动力系统
        1. 信息动力系统
        2. 服务动力系统
        3. 体验动力系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计原动力的路径方法研究
    第一节 设计原动力的驱动因素
        1. 设计原动力的规律
        2. 设计原动力的实现条件
    第二节 设计原动力的实现方法
        1. 设立新的目标
        2. 整合新的资源
        3. 采用新的手段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原动力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 基于“解决问题”的设计原动力研究
        1. 人类本能性问题引发的设计动力
        2. 生活原发性引发问题引发的设计动力
        3. 系统服务性问题引发的设计动力
    第二节 基于“品质提升”的设计原动力研究
        1. 情感愉悦体验引发的设计动力
        2. 新科技新材料引发的设计动力
        3. 创新生活方式引发的设计动力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后记

(10)落地通信基站地震易损性及功能失效概率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通信系统简介
        1.2.1 通信系统网络
        1.2.2 通信设备
        1.2.3 通信线路
        1.2.4 通信建筑和通信铁塔
    1.3 课题研究现状
        1.3.1 通信建筑抗震研究发展
        1.3.2 通信铁塔抗震研究发展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通信系统的震害分析
    2.1 引言
    2.2 国内外通信系统的震害损伤情况
        2.2.1 近十几年内大陆地区通信系统震损情况
        2.2.2 日本通信系统震害损失情况
    2.3 通信设备震害分析
        2.3.1 汶川地震中通信设备震害情况
        2.3.2 通信设备的典型震害
        2.3.3 通信设备震害主要原因
    2.4 通信建筑震害分析
        2.4.1 汶川地震中通信建筑震害简介
        2.4.2 通信建筑破坏特征
    2.5 通信塔架震害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信铁塔抗震性能及地震易损性
    3.1 引言
    3.2 通信铁塔基础数据调研及典型铁塔的选择
    3.3 结构模态分析
    3.4 损伤状态及损伤指标的确定
    3.5 典型通信铁塔的增量动力分析
        3.5.1 地震动的选取
        3.5.2 50米四方塔增量动力分析结果
        3.5.3 30米四方塔增量动力分析结果
        3.5.4 50米单管塔增量动力分析结果
    3.6 典型铁塔的易损性分析
    3.7 通信铁塔与建筑易损性对比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信机房抗震性能及地震易损性
    4.1 引言
    4.2 通信机房基础信息调研
    4.3 通信机房及其内部设施的有限元模型
        4.3.1 彩钢夹心板房和走线架
        4.3.2 通信机柜
    4.4 损伤指标和损伤水平的定义
        4.4.1 彩钢夹芯板房
        4.4.2 走线架
        4.4.3 通信机柜
    4.5 IDA分析及设施、设备的地震易损性
        4.5.1 地震波的选择及分析工况的设计
        4.5.2 彩钢夹芯板房
        4.5.3 走线架
        4.5.4 通信机柜
    4.6 蓄电池组抗震性能分析
    4.7 通信基站整体易损性评估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对某移动通讯塔倾倒的原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州市城中村垃圾治理研究[D]. 王周.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12)
  • [2]通讯塔摆幅视觉测量系统研究[D]. 王茂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司法犯罪圈生成机制研究[D]. 吴鸣.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1)
  • [5]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D]. 张莹莹. 东南大学, 2019(01)
  • [6]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绿色施工监测技术与评价方法研究[D]. 沈黎明. 东南大学, 2018(01)
  • [7]风致通信铁塔倒塌破坏分析[A]. 田利,张欣. 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6届(ISSF-2018)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2018
  • [8]强风作用下通信铁塔倒塌破坏研究[D]. 朱玉鹏. 山东大学, 2017(04)
  • [9]设计的“原动力”研究[D]. 唐艺.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5)
  • [10]落地通信基站地震易损性及功能失效概率评估[D]. 李诗尧.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7(03)

标签:;  ;  ;  ;  ;  

某移动通信塔倒塌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