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绿色文明(论文文献综述)
陈翰[1](2021)在《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绿色经济效率测度及提升研究》文中提出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列为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产品产区,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但内蒙古段六座城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在发展过程中也衍生出了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产业结构不合理,绿色文明教育缺乏,水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费强度大,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因此,坚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合理调节水沙关系、提高绿色经济效率,理应成为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论文在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选择BCC模型作为传统经济效率测度模型,选择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作为绿色经济效率测度模型,以工业三废为侧重点,将环境污染视为非期望产出纳入到绿色经济效率的测算中,将测算好的传统经济效率与绿色经济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寻找两者差异背后的逻辑。同时,还对绿色经济效率进行时间维度分析和空间维度分析。其次,论文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四个维度充分选取影响因素,并运用面板Tobit模型对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寻找出哪些影响因素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效果是显着的,并据此提出提升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绿色经济效率的措施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一是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六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均值低于传统经济效率均值,以往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传统经济效率明显高估了经济系统的效率值;二是2010-2014年,内蒙古段6个主要地级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均值经历了一个在0.7-0.9之间的上下波动,而在2015-2018年6座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最高在2018年达到了0.9141;三是内蒙古段六座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均值的大小关系排序为:乌海>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兰察布>包头;四是经济规模和绿色经济效率存在“U”型关系,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绿色经济效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五是第二产业比重、城市化水平、生产耗能三个影响因素会抑制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绿色经济效率水平提升;六是第三产业比重、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水质综合达标率、水土流失治理、污染物处理五个影响因素能够促进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提升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的绿色经济效率水平,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合理规划城市化进程,全民培育绿色文明理念;开展河水污染专项整治,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遵循河段自然发展规律,合理调节水沙关系;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曹洪军,李昕[2](2020)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体系构建》文中研究指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责任主体,构建以上责任主体的责任体系,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不同建设阶段,三大责任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会有所不同,总体发展趋势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政府的责任会由行政强制、法制建设和严格执法,向文明倡导和监管服务转变;企业将会从被动、不情愿履行社会责任,向主动履行环境责任、积极推广绿色生产方式、不断创建绿色品牌的阶段转变;社会组织和公众则将从不知情、不关心,向关心和积极参与转变,并不断成为三大责任主体的活跃主体。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积极促成上述的三个转变。
汤超[3](2020)在《基于模糊认知图的工程建设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迅速,由于其施工环境复杂,一般处在城市交通流量大、人口分布集中的区域,所以大型城市基础设施施工的安全性、绿色性以及建成后期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针对大型城市基础设施中的代表性项目——城市地铁工程施工安全及其绿色施工进行基于模糊认知图的推理评价,针对大型城市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基于动态模糊认知图的推理评价。大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地铁是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本文针对地铁施工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之间关系复杂且非线性的特点,提出基于模糊认知图的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模型方法,并将其用于武汉地铁6号线评价。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的方式构建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打分和观测获取评价指标的初始状态值和因果关联强度,构建并验证了FCM模型,通过对模型评价结果的分析,找到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为企业提升安全管理能力提供依据;针对地铁施工过程中绿色评价采集专家意见过程中存在专家意见可能存在冲突的问题,提出D-S证据理论改进的模糊认知图评价方法,以专家对指标之间的因果关联强度作为证据,以关联强度的可能取值构成识别框架,对多专家知识进行融合,最后以地铁6号线的绿色施工评价为例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对模型评价结果的分析,找到企业绿色施工方面的薄弱环节,并给出改进建议,提高企业的绿色施工等级,为企业的绿色施工提供提供依据;针对大型基础设施的可持续评价受到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指标动态变化的影响,模型结构往往不稳定的缺陷,提出基于Hebbian学习规则的动态模糊认知图可持续评价模型,该模型可以像真实情况一样考虑模型的在线自适应过程,通过指标迭代更新找到合适的关联矩阵,使模型结构达到稳定,并将其用于武汉大型基础设施的可持续评价,验证了本方法在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可持续评价方面的适用性。
杨角[4](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解晶童[5](2020)在《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成逻辑及实践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恶劣情况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一直是我国放在首位的论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总结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是着力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产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思想。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实践意义在于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路径、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以及为世界各国的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成逻辑及实践路径进行了探讨。文章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1章为绪论,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绿色发展理念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章是关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科学内涵和价值的相关概述。第3章系统阐述了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成逻辑,首先是理论逻辑,即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和西方的生态思想。其次是历史逻辑,分为三个阶段,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初步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逐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升华。最后是现实逻辑,即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是顺应世界绿色发展潮流、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的结果。第4章是从提升群众意识、健全法律制度、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培育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四个方面阐释目前我国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过程中所推出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第5章是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坚持理论与实际、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系统分析绿色发展实践中产生问题的原因。第6章是从营造全社会的绿色文化环境、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革和完善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政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能力和加强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五方面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探讨。
李宝鑫[6](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演进与实践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生态问题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如何由传统的“黑色”发展转向持续的“绿色”发展,引起各国的关注与重视。因此,各国开始从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出发,总结归纳世界各地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提出并发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发展理念,以此来打破生态问题的现实约束,实现各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着资源紧约束与高消耗、环境污染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等生态现实窘境。但是,随着国家不断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打破资源环境的约束与瓶颈,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矛盾关系得到缓解与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从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出发,总结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教训,对不同时期生态环保的相关政策作出了科学性调整与规划,推动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协调统一。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提出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地位,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并指出绿色发展理念是实现中华民族发展的永续条件。这些国家战略政策丰富与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与实践。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我国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格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与优质生态产品的现实需要,建设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基于此,进一步加强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走中国特色绿色发展道路,为世界各国提供中国方案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视域,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绿色发展理念进行全面系统研究,总结归纳了绿色发展理念从孕育萌芽、初步建立、形成发展、深化完善的完整历史进程,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认识规律。此外,文章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理念为主题,总结归纳出新时代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八大核心内容,并分析当前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困境,结合内容与困境的分析,进一步从经济、制度、文化、社会、国际五个层面分析了党和国家推进绿色发展的实践路径,为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实践指向,也为世界各国绿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石宇轩[7](2019)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随着对经济建设的高度重视,我国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不断的扩大。2010年,中国的GDP位居世界第二名,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但是,人们急切的发展经济时,却忽视了周围的环境问题。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产生了诸如土地沙漠化、绿色植被面积减少、水华赤潮、雾霾、酸雨、温室效应等问题。这些自然直观反馈的现象和这些现象背后的问题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持续关注。随着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化,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持续加大。但是生态问题作为全球性难题,如不使用一些硬招实招是难以抑制和改变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必备要素。分析了我国生态文化建设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生态文明体系的不完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构建计划,主动发展生态文明这一重要国家战略。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结合了我国传统生态思想,整合出符合我国现实情况和国情特征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为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夙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和方法以及未来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述,系统总结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和我国生态文明科学内涵与建设历程。第三部分剖析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以此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内在要求,找到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引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第四部分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原因。第五部分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中的要求和对策。
张灏[8](2018)在《绿色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科技风险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社会科技飞速的进步,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由于人类活动频次的增强和活动区域的扩展,人类的决策与行为对人类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的影响力也逐步加大,由此产生的各种风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威胁逐渐增强。科技作为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的主导甚至是决定性因素,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负面效应,由科技应用而引发的风险问题也日益凸显。科技使人类改造自然与控制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其具有的各种特性也带来了许多风险,需要多元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科技活动治理。自上世纪50年代后,关于风险问题的研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形成了有关的风险理论与风险学说,一般说来,科技风险可以分为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内部风险是科技自身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以及人类认识与控制能力有限性等因素所造成的风险。这些风险使科技治理增加困难,甚至导致创新失败的可能。内部风险的受体主要是科技活动的直接主体。外部风险是科技治理与应用等过程中,科技活动或人工物对已有物(如生态环境、有限资源等)、人自身以及社会结构所产生的危害(如科技活动主体不愿承担相应的风险或转嫁各类风险,导致风险分配不正义而成为影响社会与世界稳定的风险源)。外部风险受体除了直接参与活动的主体外,还有各类非直接参与的主体,以及自然生态等非人主体。科技风险的存在就需要治理。科技风险治理具有复杂性。不同行动者对科技风险的识别具有差异性。而且长期以来,有些风险无法进行归责。科技与社会的相互融合和全球化的快速推进,使当代科技正成为当代社会最大的风险源之一。当前由科技应用引发的风险问题已然成为当代人文社会学科的主题之一,如何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将科技风险的危害降至最低,成为事关人类发展的重要议题。从现阶段科技风险研究领域来看,全社会对于科技风险的关注程度明显不足,相关基础理论还不够完善,难以有效地指导科技风险治理的具体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通过对科技风险的成因、属性及主要内容等进行分析和说明,积极探索在风险社会下治理科技风险的新型模式,尽可能地降低科技所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促进人类社会能够持续和稳定的发展进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当代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的选题是在总结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在绿色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引领下,综合当代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对科技风险做出新的界定,由于科技的高度复杂性和其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而使科技在其应用过程中或应用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不能被人们充分认识,并且任何专家都不能完全准确地预测、计算和控制的潜在的、不确定的危害。我们需要把握科技风险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更大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快的扩散性、连锁反应性和生成的渐进性等特征,就科技风险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以及成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努力克服或降低人类主体性的过分张扬、工业社会中科技的工具理性的片面夸大、市场经济中急功近利的利益驱动,以及对科技盲目崇拜的价值观和科技道德的滑坡等导致科技风险增大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关于科技风险的治理,主要从内部和外部对科技风险进行有效的治理,根据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对社会和公众在科技成果的应用方面要加强法制控制、道德控制、科技控制、完善科技风险评估机制、全球协同治理科技风险等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和手段,期望达到更有效的控制科技风险的目的。本研究的基本逻辑思路如下:生态危机引起了人类对工业文明社会的反省,加快人类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与经济增长方式,使之朝着绿色的路径发展。只有以绿色发展观作为指导建设现代科技风险治理的创新机制,才能完成这一任务。科技风险治理创新机制有利于防范和控制科技风险,加快社会架构的调整,将绿色社会从理论变为现实。为此首先界定什么是科技风险:科技风险就是指在科技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可能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害的负面效应。科技所带来的风险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生物、信息、核能等新材料和新能源在实际消费和享受过程中所存在的显性危害、隐性危害和潜在危害。科技风险主要分为狭义风险和广义风险。科技既能够把自然力转化为绿色环保、高效能的产品,减少环境污染,让人类获得更多的社会财富与使用价值,也会给人类带来科技风险,带来灾难。任何一个社会工业文明的发展都不可避免的会遭遇到科技风险。为了治理科技风险,我们需要树立绿色发展观,绿色发展观念的产生,是当代社会发展观念创新的结果,彰显了由科学发展观直至五项发展观念的改变,不但是意识领域创新的体现,还是实践形成的结果,这给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行的道路和方向,也就是利用绿色发展带动生态文明建设,以达到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目标。以绿色发展观审视我国科技风险治理,我们看到,以绿色发展观审视我国科技风险治理,在承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同时发现科技不仅会带来风险,而且其自身本身也存在风险。传统的治理方式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不能回应来自当前各方面所提出的挑战。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促进科技进步的现实转向:坚持绿色发展:指向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代际之间的和谐与自由。坚持绿色发展,解决如何引导科技发挥积极动力。在以绿色发展观为指导治理我国的科技风险,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达到“他山之玉,可以攻玉”的目的。在以绿色发展观指导探讨中国科技风险治理的对策时,我们初步提出了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及主要对策。我们认为,风险是科技的内在属性之一,虽然科技风险不可能完全消除,但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将科技风险的负效应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监督,最终促使科技为人类社会造福。坚持绿色发展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经济大国的重要担当。我们应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实现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努力!
徐莉[9](2017)在《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文中认为教育2030提出“全面整合的可持续变革方式”的新主张,并强调没有这种变革方式的出现,全球的改革事业都将因此受阻。变革路径的逻辑重构,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大命题,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这个深层意义框架内,理论指导对成功实践变得空前重要。那么,这个新变革方式的核心是什么?其对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又是什么?本研究认为,此两个问题都非现存理论所能解决,需要跳出现有框架来探索和审视。然而,这种新理论意识却并没有真正地被感知到,教育改革的现状仍在边角思想的传统框架内徘徊。研究发现,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需要整体重新设计,而非在既有框架下能改造而成的,硬把两个体系进行拼接的结果,不是把事情搞得更糟,就是毫无意义。而这种路径却仍在被不断地重复着,由此使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步履维艰。基于研究问题,本文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着眼于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尝试了以新方法和新视角,系统探讨了变革的内在机理及规律,并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可持续变革理论框架。全文沿着理论—实证—理论的线索展开:首先,构建了以突破性变革为起点的问题前提及新概念框架。针对终身教育与变革理论研究中概念使用的混乱问题,尝试将概念对象从单个变为图式块进行研究,为本文新理论体系提供了概念框架,并有效解决了相关概念混乱的现实难题;其次,着力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变革系统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案例研究及理论构建提供了逻辑框架和分析工具;进而,为确保研究的可靠性,采用罗伯特·K·殷创立的案例实证研究法,对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进行了系统严谨的研究。研究经过历时两年多的田野调查,收集了七种来源数据,包括遍及全国的50余人(共计300多小时)的关键人物访谈和4个学习型城市1600份调查问卷及其他类重要资料。获得了理论构建的重要数据资料。并取得可作为研究工具共享使用的附带性成果:一份案例实证研究设计,一个终身教育改革试点研究数据库;最后,在理论研究与案例抽象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并据此设计了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新路径方案(见图7-8),以及中国教育改革的对策建议和改革生态诊断案例。本研究的结论,关于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理论框架:由“外边界框架”“思想体系”“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三部分构成。外边界框架(见图7-2),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原理得出。框架界定了完整的理论视界,主要部分包括:变革目标体系、变革实施体系和人的要素三个方面,以及整体变革生态的形成和可持续性能的生成。该框架将有助于确保变革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的完整无残损性;思想体系(见表7-1),来源于对案例实证研究结论的抽象。体系构成于五个关键要件,即分别从时代、社会、事物自身、以及事物的质变标志、质变的深、广度五个视角上抽取观察事物发展阶段的关键信号。这些信号可帮助人们准确判断变革对象的发展阶段,以便决定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此5个关键信号构成系统,被视为使变革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系统,可为科学构建变革中的关键和首要的目标问题,减少变革失误提供科学支持。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见图2-4,图2-5),是由“适时、适度、连续”三个核心要素构成的可持续变革系统内模型,其作用是,从根本上说明可持续变革机制的来源,揭示出实现变革有效而可持续的内在机理。此模型源自于对复杂适应系统变革机制的探索,是可持续变革理论最深层的本质内核。其核心思想是,变革策略和变革干预强度的选择,要与变革对象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特点相适应。是“整合的”“包容的”“可永续的”变革系统理想状态模型。第二,形成了 3个配套的理论操作工具:(1)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表7-4)。本量表可在三个方面为选择变革路径提供支持:一是根据“方向、张力、节奏、内涵、广度”几个关键要素间关系的规律,识别事物发展阶段;二是根据事物发展的阶段,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三是根据变革策略确定改革内容,并由此确定变革在制度体系、组织结构、文化价值等几个方面实现变革的任务目标;(2)变革策略整合模型(图7-4)。整合已有变革理论中孤立使用的不同变革模型而形成的变革类型选择参照表;(3)可持续变革三层任务操作框架(图7-5)。可持续变革实施过程路线图,是一份有助于改善变革质量的操作性工具。该工具可为克服变革实施的随意性提供设计规范和原则。本研究提出的可持续变革理论的中心思想是,生态、适应及可持续性,即有节律有张力并且节律张力合理的连续可持续性的变革过程。研究的主要突破:一是使变革系统自身成为了与时代相适应的可持续适应性系统;二是为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开辟了新道路;三是在现有维持型变革基础上,使变革类型得到了扩展和完整。事物的发展总是按照两个相对的方向运行而不断循环往复的,传统变革理论关注的是保持事物已确定状态下的稳定问题,本研究关注了另一个方向上的问题,即发展与突破的问题,亦即如何推动某种新质事物产生的问题。
闫泽涛[10](2016)在《推进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体系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经济绿色发展,建设绿色文明社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选择。经济绿色发展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回归和必然选择。十三五期间,中国确立了绿色发展理念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发展范式的转换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它不仅需要末端治理,还需要源头清理;不仅要制度激励,还需要文化引导。在学者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就构建以绿色技术体系建设和运用为基础、拓展产业绿色化发展空间为支撑、绿色文化为引导、绿色制度为保障、绿色文明为目标的中国经济绿色化发展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绿色文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绿色文明(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绿色经济效率测度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框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3.研究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绿色经济 |
2.绿色经济效率 |
(二)理论基础 |
1.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理论 |
2.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绿色经济现状分析 |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
(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绿色文明教育仍然缺乏 |
(三)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偏低,河段水质有待提升 |
(四)水土流失现象仍然存在,河段生态环境脆弱 |
(五)能源消费强度大,且消费结构不够合理 |
四、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绿色经济效率测度分析 |
(一)绿色经济效率测度方法 |
1.规模报酬可变的BCC模型 |
2.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 |
(二)绿色经济效率测度过程 |
1.样本选取 |
2.变量选取 |
3.数据来源与处理 |
(三)绿色经济效率测度结果及相关分析 |
1.测度结果 |
2.传统经济效率与绿色经济效率对比分析 |
3.绿色经济效率时间维度分析 |
4.绿色经济效率空间维度分析 |
五、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绿色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一)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1.影响因素选取 |
2.污染物处理综合指数测算 |
3.模型设定 |
4.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三)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1.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维度回归分析 |
2.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维度回归分析 |
六、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绿色经济效率测度结论 |
2.绿色经济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
(二)提升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绿色经济效率的对策建议 |
1.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
2.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建设,全民培育绿色文明理念 |
3.开展河水污染专项整治,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
4.遵循河段自然发展规律,合理调节水沙关系 |
5.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府的主导责任体系构建 |
(一)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和责任定位 |
(二)强化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努力打造生态型政府 |
1.模范遵守中央“八项规定”。 |
2.树理念,强意识,当好环境保护的先行者,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者。 |
3.转变政府生态职能方式。 |
(三)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四)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协调机制 |
1.建立跨区域的治理协调机制。 |
2.建立河长运行机制,统一协调水源保护。 |
3.合理利用财税政策和财政杠杆,通过生态补偿等手段,完成国家重大生态保护工程。 |
4.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各部门统一协调机制。 |
5.扩大绿色开放,协调绿色国际合作。 |
(五)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境问责制 |
1.设定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又一创新。 |
2.全国统一坚守是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 |
3.建立领导干部生态保护责任追究制是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制度保障。 |
(六)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进环保产业市场化 |
1.加强宏观引导,创造公平公开竞争格局。 |
2.深化环保投融资体制改革,形成环保投资多元化机制。 |
3.深化排污权交易制度改革,建立环境污染治理市场机制。 |
4.推动环保产业优化升级。 |
(七)构建生态文明法制新体系 |
1.以新的理念构建新时期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法制体系。 |
2.尽快完善生态环境法制体系。 |
3.加强生态执法。 |
二、企业的主体责任体系构建 |
(一)建设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
1.绿色管理体系的实质是企业落实绿色社会责任相关制度的集成和运行。 |
2.“三绿工程”是企业绿色管理体系的主要目标。 |
3.实现企业绿色管理的主要途径。 |
(二)推广绿色生产方式 |
1.绿色生产方式由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本质特征所决定。 |
2.企业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是企业绿色生产方式的重要保障。 |
(三)建立绿色营销体系 |
1.打造企业绿色营销体系。 |
2.创建绿色品牌,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 |
(四)强化绿色风险管理 |
1.绿色风险及其管理重在绿色风险评估和预警。 |
2.建立绿色风险防范体系。 |
3.推广环境管理国际认证。 |
4.建立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
三、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责任体系构建 |
(一)公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责任主体的定位 |
(二)公民生态文明“知行不一”的表现及其成因 |
(三)唤醒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和动力机制 |
1.唤醒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
2.创新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机制。 |
(四)发挥领导和社会名人的示范作用 |
1.发挥领导的带头和示范作用。 |
2.发挥社会名人效应。 |
(五)倡导绿色文明教育 |
1.统筹规划,科学部署。 |
2.发挥学校教育的主要作用。 |
3.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
(六)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
(七)发挥社会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
1.社会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 |
2.发挥社会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用的途径。 |
(八)建立健全公民履行生态文明责任的保障制度 |
1.建立健全听证制度。 |
2.完善监督机制,畅通监督渠道。 |
3.完善公益诉讼制度。 |
四、促进三大责任主体协调机制创新 |
(一)以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作为三大责任主体协调机制的重要基石 |
(二)搭建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共享平台 |
(三)建立生态文明联席会议制度 |
(3)基于模糊认知图的工程建设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基于模糊认知图的地铁施工安全管理能力评价 |
2.1 引言 |
2.2 模糊认知图理论 |
2.3 基于模糊认知图的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方法 |
2.4 实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D-S证据理论改进FCM的地铁绿色施工等级评价 |
3.1 引言 |
3.2 证据认知图理论 |
3.3 基于改进模糊认知图的地铁绿色施工等级评价方法 |
3.4 实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动态模糊认知图的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可持续性评价 |
4.1 引言 |
4.2 动态模糊认知图理论 |
4.3 基于动态模糊认知图的地铁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方法 |
4.4 实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成逻辑及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1.3.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绿色发展理念的相关概述 |
2.1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 |
2.2 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
2.2.1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 |
2.2.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
2.2.3 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观念 |
2.2.4 倡导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
2.3 绿色发展理念的价值 |
2.3.1 理论价值 |
2.3.2 实践价值 |
第3章 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成逻辑 |
3.1 理论逻辑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
3.1.2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
3.1.3 西方的生态思想 |
3.2 历史逻辑 |
3.2.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初步探索 |
3.2.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逐步拓展 |
3.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升华 |
3.3 现实逻辑 |
3.3.1 顺应世界绿色发展潮流 |
3.3.2 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
3.3.3 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 |
第4章 我国绿色发展的实践举措及成效 |
4.1 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举措 |
4.1.1 提升群众的绿色发展意识 |
4.1.2 健全绿色发展的制度和法律体系 |
4.1.3 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
4.1.4 培育壮大绿色环保产业 |
4.2 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成效 |
4.2.1 绿色发展意识有所增强 |
4.2.2 绿色发展法制化逐步推进 |
4.2.3 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取得良好进展 |
第5章 绿色发展理念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绿色发展理念实践中的现实问题 |
5.1.1 能源短缺,自然环境日趋恶化 |
5.1.2 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仍依赖于高耗能产业 |
5.1.3 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比较薄弱 |
5.1.4 群众参与绿色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 |
5.1.5 绿色发展的环保科技支撑能力较为薄弱 |
5.1.6 绿色发展模式亟待改进 |
5.2 绿色发展理念在实践中产生现实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政府未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
5.2.2 企业缺乏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
5.2.3 绿色发展理念未深入人心 |
5.2.4 绿色新能源技术的研发缺乏动力 |
5.2.5 绿色发展理念受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
5.2.6 浪费型消费观念和流行奢华的生活方式阻碍绿色发展 |
第6章 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
6.1 营造全社会的绿色文化环境 |
6.1.1 促使人们认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价值意识 |
6.1.2 加强人们的绿色文化教育 |
6.2 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6.2.1 加快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
6.2.2 加快推进绿色生活方式 |
6.3 改革和完善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 |
6.3.1 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
6.3.2 加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法制保障 |
6.3.3 注重发挥法治的硬性化约束 |
6.4 提升政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能力 |
6.4.1 强调政府对绿色发展理念的促进作用 |
6.4.2 提高政府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责任意识 |
6.5 加强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
6.5.1 开发绿色科技用来研发新能源 |
6.5.2 加大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扶持 |
6.5.3 健全绿色环保科技创新政策和法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演进与实践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 |
(一)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
(二)自然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
(三)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二、毛泽东的生态思想 |
(一)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自然资源 |
(二)发展林业生态为经济建设服务 |
(三)兴修水利协调经济与生态发展 |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
(一)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
(二)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 |
(三)佛家的“众生平等”思想 |
四、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
(一)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 |
(二)未来生态社会主义构想 |
(三)思想理论的局限与不足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演进 |
一、孕育萌芽阶段(1978—1992) |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平衡协调 |
(二)立法建制保障环保事业发展 |
(三)科技与教育推动生态环保建设 |
二、初步建立阶段(1992—2002) |
(一)提出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二)倡导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
(三)国际倡议引领中国环保行动 |
三、形成发展阶段(2002—2012) |
(一)科学发展观的丰富与发展 |
(二)加快“两型”社会的构建 |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正式提出 |
四、深化完善阶段(2012—至今) |
(一)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 |
(二)新发展理念与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 |
(三)从“两山”理论到“美丽中国”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与实践困境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 |
(一)绿色文明观:生态兴衰决定文明兴衰 |
(二)绿色自然观: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 |
(三)绿色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四)绿色民生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民生福祉 |
(五)系统治理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
(六)绿色法治观: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
(七)绿色行动观:践行绿色发展全民共同行动 |
(八)绿色全球观:共谋共建绿色发展国际合作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困境 |
(一)思想困境:绿色发展主体责任意识淡薄 |
(二)经济困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受到约束 |
(三)制度困境:绿色发展法制保障有待加强 |
(四)外部困境:中国绿色发展面临国际挑战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创新 |
一、经济引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
(一)产业转型: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
(二)模式转型: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
(三)技术转型:鼓励绿色技术创新 |
二、制度保障——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法制建设 |
(一)法治建设:建立绿色发展法律法规 |
(二)制度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
(三)能力建设:绿色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文化培育——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文化体系 |
(一)价值融合:树立绿色价值观念 |
(二)教育融合:开展绿色文化教育 |
(三)产业融合:发展绿色文化产业 |
四、社会参与——推进全社会生活方式绿色化 |
(一)思想指导:树立绿色生活理念 |
(二)主体协同:转向绿色生活模式 |
(三)全民行动:养成绿色文明行为 |
五、国际视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绿色治理 |
(一)价值基础:打造人类绿色命运共同体 |
(二)行动特色: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三)目标指向:以合作共赢保护全球生态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论文类 |
三、网络文献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获得的科研竞技成果 |
(7)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科学内涵 |
2.1.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含义 |
2.1.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特征 |
2.1.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确立与发展 |
2.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概述 |
2.2.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 |
2.2.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系 |
3.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策略 |
3.1.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总导全局的科学依据 |
3.2 可持续发展之路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客观要求 |
3.2.1 发展的可持续性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在要求 |
3.2.2 发展的和谐性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理念 |
3.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平衡人与自然的行动指南 |
3.3.1 人与自然的关系要紧密依靠客观规律 |
3.3.2 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生态观的协调性指引 |
第4章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
4.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1 人与自然关系失衡导致环境破坏 |
4.1.2 利用资源无节制阻碍可持续发展 |
4.1.3 生产方式不合理延缓生态建设进程 |
4.1.4 国民环保责任感缺失影响社会和谐 |
4.2 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原因 |
4.2.1 社会发展不协调 |
4.2.2 相关环保制度不健全 |
4.2.3 环保技术不成熟 |
4.2.4 缺乏生态和谐发展的思想认识 |
第5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 |
5.1 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地位 |
5.1.1 结合实践增强理论说服力 |
5.1.2 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拓理论创新性 |
5.2 建立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制度 |
5.2.1 完善相关生态法律法规 |
5.2.2 建立长效生态建设评估机制 |
5.3 发展新型技术充分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
5.3.1 自主研发新型环保产业 |
5.3.2 注重培养技术型人员 |
5.4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认识 |
5.4.1 提高个人环保意识和行为自觉性 |
5.4.2 扩展理论传播的认知度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绿色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科技风险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科技风险治理的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1.2.1 绿色发展 |
1.2.2 科技风险 |
1.3 研究方法及重点与难点 |
1.3.1 论文研究方法 |
1.3.2 本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2章 我国科技风险问题的产生及其后果 |
2.1 科技风险与特征 |
2.1.1 科技风险的界定与分类 |
2.1.2 科技风险的特征 |
2.2 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构成风险的可能性 |
2.2.1 科技风险问题的明确 |
2.2.2 科技风险问题产生的根源 |
2.2.3 科技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
2.2.4 科技中社会因素的渗透进一步增加了这种不确定性 |
2.3 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风险因素及特征 |
2.3.1 生态资源风险 |
2.3.2 生命生存风险 |
2.3.3 社会风险 |
第3章 绿色发展观的兴起 |
3.1 绿色发展观的生态内涵及基本特征 |
3.1.1 生态内涵 |
3.1.2 基本特征 |
3.2 绿色发展观的理论缘起 |
3.2.1 中国传统文化中“见素抱朴”观 |
3.2.2 西方文化中的“自然”观 |
3.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观 |
3.3 绿色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
3.3.1 社会进步的现实困境 |
3.3.2 全球生态保护意识的觉醒 |
3.3.3 社会生产力的催生作用 |
3.4 绿色发展观的现实评价 |
3.4.1 从文明形态的角度来看 |
3.4.2 从发展模式的视角来看 |
3.4.3 从发展愿景的角度来看 |
第4章 以绿色发展观审视我国科技风险的治理 |
4.1 在防控科技风险上容易发生的可能性 |
4.1.1 偏离以人为本理念的可能性 |
4.1.2 偏离全面发展理念的可能性 |
4.1.3 偏离协调发展理念的可能性 |
4.1.4 偏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可能性 |
4.2 我国在科技风险防控策略上存在的问题 |
4.2.1 观念缺失 |
4.2.2 科研逻辑缺失 |
4.2.3 内在属性缺失 |
4.2.4 工具缺失 |
4.2.5 政策缺失 |
4.3 传统治理方式面临的挑战 |
4.3.1 责任主体分配不明晰 |
4.3.2 公众风险意识不清醒 |
4.3.3 科技理性工具化与政策选择失衡 |
4.4 绿色发展对科技风险治理的行为逻辑与实现机理 |
4.4.1 绿色发展观对科技风险治理的意义 |
4.4.2 治理的行为逻辑与实现机理 |
第5章 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我们的重新思考 |
5.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5.1.1 美国科技风险治理经验 |
5.1.2 英国科技风险治理经验 |
5.1.3 日韩科技风险治理经验 |
5.1.4 其他国家科技治理的发展历程及其治理 |
5.2 对中国科技风险治理的启示 |
5.2.1 从社会参与者层面来讲 |
5.2.2 从政府治理的层面来讲 |
5.2.3 从各组织因素差异层面来讲 |
第6章 中国科技风险治理应对策略探讨 |
6.1 基本思路与基本原则 |
6.1.1 对中国当代科技风险治理的基本思路 |
6.1.2 基本原则 |
6.1.3 策略选择 |
6.2 主要对策 |
6.2.1 全面认识绿色发展战略 |
6.2.2 政府职能由主导向引导转变 |
6.2.3 市场导向机制的完善 |
6.2.4 公众参与和协商制度的设立 |
6.3 保障机制 |
6.3.1 切实推进绿色产业链建设 |
6.3.2 强化绿色配套保障措施的建设 |
6.3.3 建立绿色成果共享机制 |
结语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 选题经过:对识别一个真问题的警醒和追求 |
(二) 选题反思:是否为一个真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 |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 |
(一)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的总体思考 |
(二)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具体呈现 |
三、研究意义及研究创新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创新 |
四、研究综述 |
(一) 有关终身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 有关变革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综述小结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可持续变革研究的问题阐释 |
(一) “变革我们的世界”和“如何变革我们的世界” |
(二) 变革规律及“可持续变革”的思考框架 |
二、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 研究的起点和目标方向问题 |
(二) 研究的基本概念问题 |
三、本研究基本问题的尝试性解释框架 |
(一) 关于起点和方向问题的解释框架 |
(二) 关于基本概念问题的解释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可持续变革研究框架建构 |
一、探索人类社会复杂系统奥秘的工具:CAS |
(一)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阐释 |
(二)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适切性 |
二、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的变革机制初探 |
(一) 变革机制的宏观视域:人类社会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
(二) 变革机制的中观探察:变革真相与理想道路寻求 |
(三) 变革机制的深层探源:理想变革的适应性内模型及其含义 |
三、复杂适应系统(CAS)变革机制下研究框架建构 |
(一) 本文案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界定 |
(二) 研究空间:逻辑与实证之间的往返穿梭 |
(三) 研究框架:多视角分析框架的组合尝试 |
第三章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的研究设计 |
一、案例意义:独具解剖和研究价值的典型实例 |
(一) 大力推进的时代价值 |
(二) 走出困境的研究价值 |
二、案例的研究目标及分析单位 |
(一) 研究目标 |
(二) 拟解决的问题及分析单位 |
三、案例的观察框架 |
(一) 确保足够视域度的双维度观察思路 |
(二) 变革的行动维度:启动—实施—成果 |
(三) 变革的目标维度:理想目标—政策目标—实践目标 |
(四) 双维度组合的案例观察框架构成 |
四、案例的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 |
(一) 数据收集:全面完整可靠多来源 |
(二) 数据分析:数据因子—数据单元—数据链—数据库 |
(三) 数据库建构 |
五、信效度及伦理问题 |
(一) 信效度 |
(二) 伦理遵循 |
第四章 社会惯常视角的案例研究结果呈现 |
一、试点启动:目标和规模 |
(一) 理想目标——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再推进 |
(二) 政策目标——新世纪中国迈向终身教育的规划纲要及实施 |
(三) 实践目标学校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
(四) 一场空前规模的教育改革 |
二、试点实施:项目背景及行动策略 |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项目 |
(二) 开放大学建设项目 |
三、试点结果:成效及制度化情况 |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向世界亮出一张靓丽的名片 |
(二) 开放大学建设——新历史起点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
(三) 不能不提的部分特别的改革者队伍 |
(四) 制度化成果——标志性文件及机构变化 |
第五章 局内人视角的案例评估与反思 |
一、经验启示:愈是基础性改变,愈能解决整体性问题 |
(一) 试点案例改革成功推进的主要经验 |
(二) 打散重组战略转型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
(三) 试点案例战略转型经验的重要启示 |
二、教训反观:愈是局部上的困境,愈在折射着全局性后果 |
(一) 试点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困境 |
(二) 问题困境所致的阻滞性变革难题 |
(三) 试点案例问题及困境的深刻警示 |
三、试点结果的评估与反思:终身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
(一) 挤在方格子里的变革图景 |
(二) 试点结果并非为全局性问题的答案 |
(三) 冷静审视局部性改革成效 |
第六章 研究者视角案例改革路径的探察与审思 |
一、研究者视角试点案例改革模式的探寻 |
(一) 试点运行的改革系统环境 |
(二) 试点运行的改革内生空间 |
(三) 试点改革模式的形成及影响过程评估 |
二、试点改革路径的审视与反思:与解决终身教育问题南辕北辙 |
(一) 并非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适切路线 |
(二) 单一维持型模式的方向错误与不可持续性 |
三、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的理论启迪 |
(一) 对一项好的改革之关键要素的理论启示 |
(二) 案例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的模型匹配 |
第七章 可持续变革理论构建及终身教育建设改革路径重构 |
一、可持续变革理论的系统构建 |
(一) 名称来历及本研究的新定义 |
(二) 理论构建的前提及关键所在 |
(三) 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整体构成 |
(四) 可持续变革的理论属性及优越性 |
二、范型:可持续变革理论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路径重构 |
(一) 五要件内涵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目标的识别与建构 |
(二) 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路径选择 |
(三) 三层任务操作框架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方案设计 |
结论 |
一、研究回望 |
二、研究结果及主要贡献 |
(一) 变革理论的系统探索 |
(二) 方法论的新尝试 |
三、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
(一) 研究局限 |
(二) 研究展望 |
四、中国教育改革及试点案例的对策与建议 |
(一) 对教育改革进行系统诊断和修复 |
(二)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重新审视再出发 |
附: 可持续变革视域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生态诊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2: 关键人物访谈信息一览表(局内人与局外人) |
附录3: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一) |
附录4: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二) |
附录5: 关键文件一览 |
附录6: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 |
致谢 |
(10)推进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综述 |
三、中国经济绿色发展体系构建 |
(一)扎实推进绿色技术体系建设和应用 |
(二)大力拓展产业绿色发展空间 |
1. 发展现代绿色农业 |
2. 实现工业经济品牌化 |
3. 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 |
4. 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 |
(三)培育绿色发展文化 |
(四)完善绿色发展制度 |
(五)树立绿色文明发展目标 |
四、结束语 |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绿色文明(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绿色经济效率测度及提升研究[D]. 陈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体系构建[J]. 曹洪军,李昕.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7)
- [3]基于模糊认知图的工程建设管理研究[D]. 汤超.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5]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成逻辑及实践路径研究[D]. 解晶童.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演进与实践创新研究[D]. 李宝鑫.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7]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石宇轩.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2)
- [8]绿色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科技风险治理研究[D]. 张灏.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9]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D]. 徐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10]推进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体系构建[J]. 闫泽涛. 华东经济管理, 2016(12)
标签:生态文明论文; 科技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