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绿化矿区 美化家园(论文文献综述)
李尧[1](2021)在《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 ——以唐山河北一号小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城市发展重心逐渐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增长,从增长当量的开发建设转向整治存量的更新改造,老旧住区改造已经成为城市更新发展的主要内容。老旧住区更新不仅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美化城市形象,还是未来可持续发展、减少资源浪费的必由之路。但目前对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更新改造研究不足。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为解决震后灾民安置问题,快速建造了应急建设住区。这些住区的物质条件水平己经不能匹配居民现代生活的需求,但由于历史事件的纪念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求,这些住区需要适应性更新改造。本文以唐山河北一号小区为例,展开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首先,本文选取了日本东京花田团地、辽宁沈阳市泰南小区、四川新北川县城三个案例,从公众参与、阶段推进、更新适宜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分析,明确老旧住区更新改造的目标,归纳应急建设住区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总结出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改造方法,并在唐山河北一号小区适应性更新中应用。其次,本文运用文献研究、调研分析、系统研究和对比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回顾国内外老旧住区更新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综合比较国内外老旧住区更新改造方法;了解唐山震后复建的时代背景,在住区环境、建筑单体和住宅内部三个方面详细分析老旧住区主要矛盾,总结出平面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组织不便捷和社区活力不足等现状问题。根据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归纳出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原则:继承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最后,以更新原则为出发点,提出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策略:情境延续与要素保留、政府统筹与居民参与、分步推进与适度更新、空间优化与低技节能四部分。为唐山河北一号小区适应性更新工作提供指导,为老旧住区更新改造以及新区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刘新元[2](2021)在《湖南中方县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与专项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纽带。创建森林城市,能形成良好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为人民添加生态福祉;为地方发展提供大量机遇和挑战,促进社会劳动力的有效利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森林城市的创建将提升中方县的森林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内涵,推进中方县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升综合效益,实现乡村振兴。研究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能为发展重点决策提供支撑,为中方县森林城市规划提供科学指导,为推动中方县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新方向,为未来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同时希望能给其他创森城市提供借鉴和帮助。本文从解决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森林城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梳理了森林城市的建设发展历程,对森林城市有了完整的认知。阐释了森林城市的相关概念,在森林文化学、森林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湖南省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规划研究。以湖南省地方标准《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为主要标准构建指标评价体系,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构建判断矩阵、求取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对中方县森林城市创建的整体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论述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通过指标权重和综合评价计算,得到中方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数为66.605 3分,27项指标中有17项指标属于“良好”范畴,中方县森林城市在综合评价等级中处于“良好”的等级。意味着中方县森林质量较高,生态系统维持较好,森林文化价值效益良好,湿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整体建设条件较好,但同时还存在文化科普场所少、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够、绿化水平有待提高、休闲旅游场所较少、森林投入管理监测力度不足等问题。各项权重按照从大到小排列为:文化科普场所>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标识建设>水岸绿化≥通道绿化>休闲游憩绿地建设>生态休闲旅游>公众态度>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义务植树>营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其他绿地>村庄绿化>树种配置>城镇绿化覆盖率>森林保护>林产基地>科普活动>生态监测>科学规划>生境保育与森林经营>古树名木>森林认证>生态服务>组织领导>保障措施。(2)针对中方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结果与城市森林发展现状,提出了“生态中方”的理念,综合推进森林健康、经济与文化建设。以中方县城区城市森林建设为中心,以道路林网和水系林网建设为主轴,以刺葡萄和油茶产业建设为动力,以森林旅游和森林文化建设为牵引,以百村千点森林体系建设为基础,努力实现“山水林城,生态中方”的总目标,构建“一核一屏、二网二产、百村千点”的城市森林总体布局。(3)根据中方县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权重结果,对文化科普场所、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标识建设、水岸绿化、通道绿化、休闲游憩绿地建设、公园绿地面积、生态休闲旅游、树种配置、义务植树等指标内容进行重点专项规划。全面提升中方县的环境质量、经济水平和城市影响力。为中方县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提供科学指导,也希望能给其他创森城市提供借鉴和帮助。
邓婷婷[3](2020)在《湖南省桃源县省级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地球资源被大量消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森林城市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显着,对区域生态平衡有着较大影响。森林与城市的共同发展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通过建设森林城市来实现桃源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桃源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属山区县,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努力建设提升当地各项绿化指标,有利于桃源县发展建设省级森林城市。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湖南省桃源县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规划项目,首先讲述了研究背景、森林城市的相关概念和森林城市的评定标准,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进展,通过森林生态学、近自然森林概念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明确了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法、文献查找法与专家咨询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桃源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包含5个系统层城市森林网络建设、城市森林健康建设、城市林业经济建设、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城市森林管理建设,以及28个具体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技术手段,建立计算指标权重、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评价结果显示:湖南省桃源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值为1.0577,属Ⅰ级水平,桃源县森林城市建设水平很好。针对桃源县当地情况,规划研究形成“一心多核、二屏多网、百村千点”的桃源县森林城市总体布局,提出“美丽桃源、实力桃源、宜居桃源、幸福桃源”的建设目标;最后根据建设内容,对桃源县创建森林城市进行了规划研究。研究结果分析显示桃源县有着较好的生态环境,但现存绿地大多呈散落式布局,没有形成鲜明的基质空间,整体生态框架体系尚不完整;创建森林城市的经验还处于初级阶段,广大居民对开展创建森林城市活动的了解不深、思想意识不高。后期结合当地环境突出地方特色,对森林城市各项目建设合理规划。加强领导和监督,建立考核制度,定期检查,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各个部门在森林城市的建设上都要相互协调。
陈菁菁[4](2020)在《济南长清木鱼石公园生态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山废弃地是集过往时代文化记忆与物质资源的场地,遗留的工矿景观不仅有珍贵的历史价值,还能在实现生态修复后实现更多景观价值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在十九大的生态文明倡导及城市双修的建议下,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与规划建设逐步推上日程,对塑造城市生态文明及构建绿水青山具有时代意义。我国对矿山废弃地的规划利用,经历了农业复垦、林业复绿、公园规划等多个阶段。矿山废弃地公园生态规划设计是以矿山废弃地为基底,综合运用生态修复、景观规划的手法对矿山废弃地进行修复改造的景观规划模式。总结了以往矿山废弃地规划设计的优势,对保护生态脆弱的矿区环境,融合现代景观,构建新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法,分析了我国矿山废弃地生态规划的研究背景,梳理了我国矿山废弃地的类型特征、生态环境、场地应用等问题,分析了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对矿山废弃地改造的理论支撑,对比总结了矿山废弃地生态规划设计的国内外历史发展进程。对不同模式下的矿山废弃地修复改造案例,如唐山南湖公园、绍兴东湖风景区、杭州良渚矿坑探险公园及济南卧牛山地质公园进行了实地的考察调研,对调研公园进行了生态修复技术、植物应用配置、特色景观营造、文化主题表达等不同侧重面的分析及模式总结。梳理了矿山废弃地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形成了对矿山废弃物、破损山体、废弃矿坑及植物生态规划的系统性设计手法。明确了生态系统修复与景观系统规划的设计目标,针对规划目标提出山水重塑、生境保护、生态规划、矿区特色及人文关怀的五大生态规划设计指导原则。依据济南市长清木鱼石公园周边的基址状况,结合自然地理、生态地质及人文资源状况对矿区优劣势进行分类总结,综合规划形成采矿废弃地生态景观、木鱼石文化景观、农林田园景观、山林植物景观四个景观生态主题板块。依据矿山废弃地公园规划设计的规范原则、矿山现状、公园规划设计需求等,将公园规划形成“一环、六区、多点”的景观空间布局,形成台地景观区、山涧绿野区、运动探险区、田园景观区、茶田溪水区以及入口景观区六区。区域规划了台田景观、临瀑屏风、矿坑秘境、林源缈瞰、莺燕合鸣、勇者之坡、茶园秘境、星空露营基地、温室科技馆、芊芊花田等四十多个景点。运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对木鱼石公园的竖向地形进行区域性、功能性设计,满足景观利用与空间场地梳理;植物配植上进行生境治理与景观美化,维护脆弱植被环境,创造多样植物景观;道路系统规划侧重于实现空间的可达性、安全性与运动性;对公园建筑与公共设施等进行专项规划。营造出具有生态特色的木鱼石矿山公园,满足生态科普、文化教育、娱乐休闲、农林体验等多种活动需求,促进了矿山废弃地的生态化功能转变,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
张子砚[5](2019)在《生态议题的媒介建构研究 ——以资源型城市古交市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生态文明”被写入宪法修正案,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次研究正是关注到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基于朗氏夫妇提出的议题建构理论对1988年——2018年古交地方媒体中生态环境相关报道进行历时性考察,重点分析了地方媒体是如何对生态议题进行建构的以及不同时期媒体建构下的生态议题具有哪些特征,并基于此提出多媒介语境下资源型城市地方媒体生态议题的重塑路径。从结构上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本次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背景的论述,梳理议题建构的相关文献,并确定此次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地方媒体生态环境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来探究古交地方媒体是如何建构生态议题的,具体而言,首先是从宏观层面把握地方媒体中生态议题的全貌,这一部分主要从媒体报道的社会语境、报道来源、报道内容、报道角度等方面对这一时期的生态议题报道进行了分析;其次是从微观层面分析不同时期地方媒体建构下生态议题具有怎样的特征,在国家、市场和社会视阈下环境议题经历了怎样的流变,并以此反观环境议题与社会发生的种种勾连;第三部分是第三章,这一章是对本次研究的总结,着重分析了媒介议题建构的深层逻辑,对生态议题建构背后的三种主要的社会力量,经济效益、国家政策、以及社会的情感结构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反思了资源型城市的地方媒体生态议题建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当今生态议题建构的启示。通过对三十年来地方媒体生态环境相关报道的历史性考察研究可以发现,地方媒体在生态议题建构的过程中实际上扮演着社会意见各种观点的展示与交流平台的角色,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古交地方媒体建构下的生态环境议题是非常复杂的,已经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生态”议题,而是与地方政治经济发展高度相关的,并且其中还融合着整个社会的情感结构变迁的生态议题。在议题建构过程中媒体要想扮演好观点交流平台的角色,就需要平衡好多种社会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否则生态议题的建构将会出现偏差。研究发现古交地方媒体生态议题的建构就存在环境正义性、公共性、地方主体性没有被很好的彰显,媒体报道对科学技术被过度强调造成了生态科学性的扭曲的问题。因此,在多媒介语境下媒体要想通过对生态议题的建构来重塑受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就需要充分发挥出媒体平衡多种社会力量的作用。
周瑶[6](2018)在《废弃采石矿区破损山体的景观重塑 ——以北京牛栏山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体是自然给予人类的宝贵资源,在美化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人类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源。然而,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石材需求日益增加,导致城市周边采石场数量增多,山体遭到不同程度的破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很多采石场在资源消耗殆尽后被弃置,山体残缺、山石裸露、植被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受损。为了减少此类破损山体对城市周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对其进行有效的生态恢复和景观重建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对破损山体修复方法的基础上,学习和分析国内外成功案例,借鉴其理论与实践经验,为牛栏山公园的破损山体修复和景观重塑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从而完成牛栏山公园设计。
柳军[7](2016)在《走绿色发展之路 共享生态福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绿化纪实》文中研究表明南国春来早,赏花正当时。阳春3月,地处我国南部的石油石化矿区花蕊吐露,馨香弥漫,热爱绿色、热爱生活的石油员工又开始行动起来,植树造林,美化家园。早在今年2月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就下发了关于开展2016年春季全民义务植树的通知,要求石油员工认真履行义务,积极参加植树活动。中国石油秉承"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
方松林[8](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石德岭,张军海[9](2014)在《宜居华北油田 绿色生态矿区——华北油田公司绿化建设工作纪实》文中研究说明华北油田位于河北省任丘市,地处京、津、石腹地,毗邻着名的"华北明珠"白洋淀,目前年生产原油421万吨,天然气9.9亿立方米。华北油田矿区有16个生活基地、55个住宅小区,居住人口25万,已建成绿地面积413.1万平方米。1976年,地处任丘的华北油田矿区到处都是盐碱地,为了改变矿区面貌,公司领导积极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带领广大职工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绿化矿区,经过30几年的不懈努力,昔日的盐碱地早已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特别是近几年来,华北油田按照集团公司绿化委员
王锦锋[10](2014)在《创新搭建陇东矿区园林绿化工程实践思考》文中研究指明笔者从油田矿区实际出发,就如何进一步做好陇东石油矿区的绿化工作,不断满足矿区职工群众的精神需求,打造具有陇东特色的和谐小区、绿色家园,要让陇东矿区绿化既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考虑绿化景观效果,做到布局人性化,探讨陇东矿区绿化工作,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共同建设美丽矿区。
二、绿化矿区 美化家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化矿区 美化家园(论文提纲范文)
(1)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 ——以唐山河北一号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社会背景 |
1.1.3 城市背景 |
1.2 相关概念释义 |
1.2.1 应急建设 |
1.2.2 老旧住区 |
1.2.3 更新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理论和实践 |
2.1 适应性更新理论基础 |
2.1.1 适应性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
2.1.2 建筑适应性理论 |
2.1.3 适应性更新理论 |
2.2 国外老旧住区更新改造理论和实践 |
2.2.1 国外住区更新改造理论 |
2.2.2 国外住区更新改造历程与实践 |
2.3 国内老旧住区更新改造理论与实践 |
2.3.1 国内住区更新改造理论 |
2.3.2 国内住区更新改造历程与实践 |
2.4 小结 |
3 住区更新相关案例分析 |
3.1 日本东京花田团地——公众参与型 |
3.1.1 项目概况 |
3.1.2 更新参与主体 |
3.1.3 全方位更新改造 |
3.1.4 实现公众管理 |
3.2 沈阳市泰南小区——渐进适应型 |
3.2.1 项目概况 |
3.2.2 分阶段推进 |
3.2.3 持续性提升 |
3.2.4 适应发展需求 |
3.3 四川省北川新县城——文化传承型 |
3.3.1 项目概况 |
3.3.2 保留社会结构 |
3.3.3 彰显民族特色 |
3.3.4 提升空间舒适性 |
3.4 小结 |
4 唐山市灾后重建住区现状调研 |
4.1 唐山市震后重建小区发展概况 |
4.1.1 唐山市震后重建规划 |
4.1.2 唐山震后重建小区建设概况 |
4.1.3 唐山市老旧住区更新实践 |
4.2 唐山市老旧住区调研目的与内容 |
4.2.1 调研目的 |
4.2.2 调研对象 |
4.2.3 调研内容 |
4.3 唐山市灾后重建住宅住区社会结构特点 |
4.3.1 居民构成 |
4.3.2 社会网络及居民归属感 |
4.4 唐山老旧住区现状调研 |
4.4.1 住区环境现状 |
4.4.2 建筑单体现状 |
4.4.3 住户内使用现状 |
4.5 唐山震后重建住区调研结果分析 |
4.5.1 现状问题总结 |
4.5.2 重建住区的改造需求分析 |
4.5.3 应急建设住区与普通住区对比分析 |
4.6 小结 |
5 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更新设计原则 |
5.1 参与性原则 |
5.1.1 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
5.1.2 公共参与社会治理 |
5.2 渐进性原则 |
5.2.1 分批改造和逐步推进 |
5.2.2 合理创造和适度更新 |
5.2.3 匹配需求和满足人群 |
5.3 继承性原则 |
5.3.1 融合城市肌理 |
5.3.2 保留构成要素 |
5.3.3 延续情境脉络 |
5.4 适应性原则 |
5.4.1 自然环境适应 |
5.4.2 外环境适应 |
5.4.3 内环境适应 |
5.5 小结 |
6 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更新设计策略 |
6.1 政府统筹与居民参与 |
6.1.1 政府统筹:兼容多方利益 |
6.1.2 居民参与:融入社区管理 |
6.2 分步推进与适度更新 |
6.2.1 加建功能单元 |
6.2.2 提升建筑形象 |
6.2.3 优化垂直交通 |
6.3 情境延续与要素保留 |
6.3.1 利用原有建筑 |
6.3.2 增加交往空间 |
6.3.3 优化交通空间 |
6.4 空间优化与低技节能 |
6.4.1 完善景观系统 |
6.4.2 减少能源消耗 |
6.4.3 优化平面布局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研问卷 |
附录B 图片索引 |
附录C 图表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湖南中方县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与专项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森林城市相关概念 |
2.1.1 城市林业 |
2.1.2 生态城市 |
2.1.3 园林城市 |
2.1.4 森林康养 |
2.1.5 生物多样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森林文化学 |
2.2.2 森林生态学 |
2.2.3 生态经济学 |
3 中方县城市概况 |
3.1 城市基本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情况 |
3.2 生态环境概况 |
3.2.1 环境质量情况 |
3.2.2 自然资源情况 |
3.3 森林资源现状 |
3.3.1 林地资源 |
3.3.2 野生动植物资源 |
4 中方县创建森林城市评价分析 |
4.1 评定指标体系 |
4.2 灰色关联分析指标权重 |
4.2.1 层次分析法构建权重矩阵 |
4.2.2 灰色关联改良计算权重 |
4.3 中方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 |
4.3.1 评价等级标准确定 |
4.3.2 模糊关系矩阵建立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4.1 总体情况分析 |
4.4.2 指标情况分析 |
5 中方县森林城市规划研究 |
5.1 规划原则 |
5.2 规划目标 |
5.2.1 总体目标 |
5.2.2 分期目标 |
5.3 规划布局 |
6 重点工程专项规划 |
6.1 城市森林网络工程 |
6.1.1 绿色廊道 |
6.1.2 绿色城镇 |
6.1.3 美丽乡村 |
6.1.4 郊野公园 |
6.1.5 绿色屏障 |
6.2 城市森林健康工程 |
6.2.1 生物多样性保护 |
6.2.2 树种配置 |
6.2.3 森林保护 |
6.3 城市林业经济工程 |
6.3.1 生态休闲旅游 |
6.3.2 林产基地 |
6.3.3 森林认证 |
6.4 城市生态文化工程 |
6.4.1 文化科普场所 |
6.4.2 生态标识 |
6.4.3 生态文化宣传 |
6.4.4 义务植树 |
6.4.5 科普教育活动 |
6.5 城市森林管理工程 |
6.5.1 支撑体系 |
6.5.2 保障措施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方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指标重要性评判专家咨询表 |
附录B 中方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评价打分表 |
附录C 湖南省中方县森林城市主要动植物 |
致谢 |
(3)湖南省桃源县省级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背景 |
1.1.2 桃源县创建森林城市背景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城市森林的概念 |
1.2.2 森林城市评定标准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理论基础 |
1.5.1 森林生态学 |
1.5.2 森林美学 |
1.5.3 近自然森林概念 |
1.5.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查阅法 |
2.2.2 层次分析法 |
2.3 技术路线 |
3 项目现状概括 |
3.1 基本情况 |
3.1.1 自然地理情况 |
3.1.2 社会经济情况 |
3.1.3 自然资源情况 |
3.2 生态环境质量概况 |
3.3 森林城市现状 |
3.3.1 现状分析 |
3.3.2 建设潜力分析 |
4 桃源县森林城市规划评价分析 |
4.1 桃源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指标的确定 |
4.1.3 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
4.1.4 各项目指标计算方法 |
4.2 桃源县森林城市综合评价计算 |
4.2.1 指标权重计算 |
4.2.2 指标值的计算 |
5 桃源县森林城市规划布局与建设 |
5.1 规划原则 |
5.2 规划范围和期限 |
5.3 规划目标 |
5.4 规划布局 |
5.5 重点建设 |
5.5.1 城市森林网络建设 |
5.5.2 城市森林健康建设 |
5.5.3 城市林业经济建设 |
5.5.4 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
5.5.5 城市森林管理建设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桃源县森林城市项目规划专家问卷调查 |
附录B 湖南省桃源县森林城市主要树种功能特征 |
附录C 湖南省级森林城市评定标准 |
附图 |
致谢 |
(4)济南长清木鱼石公园生态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矿山废弃地的生态环境问题 |
1.1.2 矿山废弃地的应用发展问题 |
1.1.3 矿山废弃地生态主题公园的规划应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矿山废弃地及生态规划理论综述 |
1.3.1 矿山废弃地类型及生态特征 |
1.3.2 矿山废弃地生态规划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 |
2.1 调研方法与内容 |
2.1.1 调研的方法 |
2.1.2 调研的内容 |
2.2 调研结果与分析 |
2.2.1 唐山南湖公园 |
2.2.2 绍兴东湖风景区 |
2.2.3 杭州良渚矿坑探险公园 |
2.2.4 济南卧牛山地质公园 |
2.3 调研案例模式总结 |
2.3.1 农田复垦模式 |
2.3.2 生态复绿模式 |
2.3.3 景观改造模式 |
2.3.4 建设用地模式 |
2.4 矿山废弃地生态规划设计手法 |
2.4.1 废弃物生态治理 |
2.4.2 破损山体生态规划 |
2.4.3 废弃矿坑生态规划 |
2.4.4 植物生态景观配置 |
2.5 矿山废弃地生态规划设计目标与原则 |
2.5.1 矿山废弃地生态规划设计目标 |
2.5.2 矿山废弃地生态规划设计原则 |
第3章 长清木鱼石公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
3.1 区域概况 |
3.1.1 区位分析 |
3.1.2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
3.1.3 石材与矿藏资源状况 |
3.2 基址分析 |
3.2.1 基址概况 |
3.2.2 基址现状 |
3.2.3 现状总结 |
3.3 规划设计理念与原则 |
3.3.1 规划设计理念 |
3.3.2 规划设计原则 |
3.3.3 规划设计依据 |
3.4 长清木鱼石公园总体布局与规划分区 |
3.4.1 长清木鱼石公园总体布局 |
3.4.2 分区规划设计 |
3.5 主要景点设计 |
3.5.1 主入口景观 |
3.5.2 次入口景观 |
3.5.3 汽车营地 |
3.5.4 星空露营基地 |
3.5.5 矿石文化展厅 |
3.5.6 茶园秘境 |
3.5.7 茶餐厅 |
3.5.8 松塔乐园 |
3.5.9 鱼石矿境 |
3.5.10 勇者之坡 |
3.5.11 矿坑寻迹 |
3.5.12 鸟类科普塔 |
3.5.13 温室科技馆 |
3.5.14 农耕文创厅 |
3.5.15 芊芊花田 |
3.5.16 台地景观 |
3.6 专项设计 |
3.6.1 竖向设计 |
3.6.2 植物配置设计 |
3.6.3 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
3.6.4 建筑规划设计 |
3.6.5 水系统规划设计 |
3.6.6 公共基础设施设计 |
3.7 经济技术指标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附件 |
(5)生态议题的媒介建构研究 ——以资源型城市古交市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理论梳理与概念界定 |
(一) 理论基础:议题建构理论 |
(二) 相关概念界定:生态议题、生态议题报道 |
三、文献综述 |
(一) 议题建构相关研究现状 |
(二) 生态议题相关研究现状 |
四、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内容 |
(二) 样本选择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地方媒体中生态议题报道的总体概况 |
一、生态议题报道的社会语境分析 |
(一) 工业建设时期(1988年——1997年) |
(二) 产业结构调整时期(1998年——2001年) |
(三) 煤业发展“黄金十年”时期(2002年——2011年) |
(四) 矿业转型时期(2012年——2018年) |
二、生态议题报道的信源分析 |
(一) 信源渠道:政府部门为主要信源 |
(二) 信源类型:单一型信源 |
三、生态议题报道的内容分析 |
(一) 报道领域:多维度的“生态”主题 |
(二) 报道地域:地域特征弱化 |
四、生态议题的报道角度:正面宣传与反面曝光相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地方媒体建构下生态议题的变迁 |
一、工业建设时期:笼罩在工业发展下的“生态” |
(一) 工业欢呼下的“生态遮蔽” |
(二) 致富驱动下的“生态妥协” |
(三) 充斥现代化色彩的生态共识制造 |
二、结构调整期:强调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 |
(一) 平衡的实现:媒体塑造下的“环保型产业” |
(二) 平衡的强化:城市生态品牌的打造 |
三、“黄金十年”时期: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共赢 |
(一) 共赢的实现:媒体报道中的“科学”诉求 |
(二) 共赢的延伸:新农村议题中“生态”的内涵扩张 |
(三) 共赢的质疑:媒体报道中的“环境正义”诉求 |
四、矿业转型时期:生态的本位回归 |
(一) 生态价值观的回归:工业时代的反思 |
(二) 生态情感的回归:田园生活的怀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议题建构的偏差与重塑 |
一、议题建构:多重主体的博弈与冲突 |
(一) 从“工业强市”到“生态城市”:国家政策的导向 |
(二) 从“自然生态”到“产业生态”:市场效益的驱动 |
(三) 从“城市欢呼”到“田园怀旧”:情感结构的表达 |
二、冲突与共谋:生态议题建构的偏差 |
(一) 生态议题公共性的遮蔽 |
(二) 生态议题正义性的搁置 |
(三) 生态议题地方性的缺失 |
(四) 生态议题科学性的扭曲 |
三、路径选择:生态议题的重塑 |
(一) 生态议题报道的伦理层面 |
(二) 生态议题报道的策略层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6)废弃采石矿区破损山体的景观重塑 ——以北京牛栏山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比较分析法 |
1.4.3 归纳总结法 |
2 破损山体的成因、形成特点及危害 |
2.1 破损山体的成因 |
2.1.1 矿石开采 |
2.1.2 采石场 |
2.1.3 交通建设 |
2.1.4 水利建设 |
2.1.5 自然山体破损 |
2.2 破损山体的形成特点 |
2.2.1 边坡岩质化 |
2.2.2 生态破坏严重 |
2.2.3 治理难度大 |
2.3 破损山体的危害 |
2.3.1 造成水土流失 |
2.3.2 破坏生态环境 |
2.3.3 破坏景观环境 |
2.3.4 造成安全隐患 |
2.3.5 社会经济问题 |
3 相关科学理论的应用 |
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 矿区土地复垦理论 |
3.3 恢复生态学 |
3.4 生态演潜理论 |
3.5 废弃矿区景观构造理论 |
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4.1 相关概念 |
4.1.1 废弃采石矿区 |
4.1.2 生态修复 |
4.1.3 山体修复 |
4.2 国外研究概况 |
4.3 国内研究概况 |
5 案例研究 |
5.1 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 |
5.1.1 项目概况 |
5.1.2 设计策略 |
5.1.3 项目特点 |
5.1.4 案例的借鉴意义 |
5.2 武汉凤凰山 |
5.2.1 项目概况 |
5.2.2 生态修复方法 |
5.2.3 案例的借鉴意义 |
5.3 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 |
5.3.1 示范区概况 |
5.3.2 山体景观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模式 |
5.3.3 案例的借鉴意义 |
5.4 加拿大布查特花园 |
5.4.1 项目背景 |
5.4.2 项目概况 |
5.4.3 植物配置 |
5.4.4 案例的借鉴意义 |
5.5 法国Biville采石场 |
5.5.1 项目概况 |
5.5.2 Biville采石场的修复方法 |
5.5.3 案例的借鉴意义 |
5.6 案例对比分析与借鉴意义 |
6 破损山体的修复与景观重建 |
6.1 破损山体的资源再利用方式 |
6.1.1 开发成矿山主题公园 |
6.1.2 开发成风景旅游场所 |
6.2 破损山体生态修复的类型 |
6.2.1 道路边坡生态修复 |
6.2.2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 |
6.2.3 城区破损山体生态修复 |
6.3 破损山体的修复原则 |
6.3.1 适地适用原则 |
6.3.2 经济适用原则 |
6.3.3 生态原则 |
6.4 水土流失治理 |
6.5 破损山体的生态修复技术与方法 |
6.5.1 40°以下坡面的修复 |
6.5.2 40°-75°边坡修复 |
6.5.3 75°以上坡面修复 |
6.6 植被选择与配置 |
6.6.1 植物树种选择与配置原则 |
6.6.2 植物的配置方法 |
6.7 景观重塑的原则与设计方法 |
6.7.1 景观重塑原则 |
6.7.2 景观设计方法 |
6.7.3 公园的排水 |
6.7.4 挡土墙的应用 |
6.8 结语 |
7 北京牛栏山公园设计 |
7.1 项目背景 |
7.1.1 区位分析 |
7.1.2 顺义区绿地资源 |
7.1.3 文化背景 |
7.1.4 上位规划 |
7.2 现状分析 |
7.2.1 周边用地分析 |
7.2.2 周边环境 |
7.2.3 周边人群分析 |
7.2.4 场地周边交通分析 |
7.2.5 场地现状道路 |
7.2.6 场地现状植被 |
7.2.7 场地现状高程 |
7.3 策略及思路 |
7.3.1 SWOT分析 |
7.3.2 线索串联 |
7.3.3 设计策略 |
7.4 总体设计 |
7.4.1 山体修复 |
7.4.2 功能分区 |
7.4.3 道路交通设计 |
7.4.4 节点规划 |
7.4.5 人群需求 |
7.4.6 历史文化 |
7.4.7 植被规划 |
7.4.8 水土保持 |
7.5 详细设计 |
7.6 专项设计 |
7.6.1 竖向设计 |
7.6.2 服务设施 |
7.6.3 种植设计 |
7.6.4 公园排水 |
7.7 绿化土方工程 |
7.8 经济技术指标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设计图册 |
(8)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
2.2 人居环境理论 |
2.2.1 人居环境释义 |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
2.2.4 区域人居环境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2.4 循环经济理论 |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4 本章小结 |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
4.2.1 先秦时期 |
4.2.2 秦汉时期 |
4.2.3 隋唐时期 |
4.2.4 明清时期 |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
4.3.5 水土流失严重 |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
4.3.7 基础设施不全 |
4.3.8 思想观念滞后 |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
4.4 本章小结 |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
5.1 自然环境要素 |
5.1.1 地质地貌要素 |
5.1.2 气候水文要素 |
5.1.3 植被要素 |
5.1.4 土壤要素 |
5.2 经济技术要素 |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
5.3 产业结构要素 |
5.3.1 生态农业产业 |
5.3.2 生态工业产业 |
5.3.3 生态旅游产业 |
5.4 社会文化要素 |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
5.4.2 民俗风俗习惯 |
5.4.3 庭院文化影响 |
5.5 制度政策要素 |
5.5.1 组织保障 |
5.5.2 制度支撑 |
5.5.3 体制保障 |
5.5.4 公众参与 |
5.6 本章小结 |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
6.1 营建原则 |
6.1.1 整体性原则 |
6.1.2 以人为本原则 |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
6.2 营建对策 |
6.2.1 宏观层面 |
6.2.2 中观层面 |
6.2.3 微观层面 |
6.3 本章小结 |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
8.5.1 观念性参与 |
8.5.2 组织性参与 |
8.5.3 法规性参与 |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
8.8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结论一 |
9.1.2 结论二 |
9.1.3 结论三 |
9.1.4 结论四 |
9.1.5 结论五 |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
9.2.1 建议一 |
9.2.2 建议二 |
9.2.3 建议三 |
9.2.4 建议四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9)宜居华北油田 绿色生态矿区——华北油田公司绿化建设工作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突出机制建设加强科学统筹 |
一、加强制度建设, 提升绿化管控能力 |
二、加强科学统筹, 优化绿地整体布局 |
三、加强园林植物保护, 巩固绿化美化成果 |
突出科技引领加快人才培养 |
一、科学组织引种, 增加绿化品种 |
二、推广应用科技技术, 有效降低绿化成本 |
三、建立矿区苗木信息平台, 实现矿区苗木资源共享 |
四、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全力打造知识型绿化队伍 |
突出领导垂范增强爱绿意识 |
(10)创新搭建陇东矿区园林绿化工程实践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陇东矿区园林绿化的发展趋势 |
(一) 坚持以人为本, 重视地域特色 |
(二) 坚持因地制宜, 注重可持续发展 |
二、陇东矿区的绿化格局及对策 |
(一) 多措并举实施园林绿化, 持续提升矿区绿化品位 |
(二) 维持矿区原有特色, 合理进行改造和完善 |
三、陇东矿区植物的合理选择 |
(一) 尊重矿区住户喜好, 适当引进部分新树种 |
(二) 根据地域种植要求, 做到乔灌木有机结合 |
(三) 注重绿化层次搭配, 讲求色块视觉效应 |
(四) 根据气候四季特性, 科学栽种彩叶树种 |
(五) 积极引进环保植物, 降低养护劳动强度 |
四、绿化矿区 美化家园(论文参考文献)
- [1]应急建设的老旧住区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 ——以唐山河北一号小区为例[D]. 李尧.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湖南中方县森林城市的评价体系与专项规划研究[D]. 刘新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湖南省桃源县省级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研究[D]. 邓婷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4]济南长清木鱼石公园生态规划设计研究[D]. 陈菁菁.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5]生态议题的媒介建构研究 ——以资源型城市古交市为中心[D]. 张子砚. 西南大学, 2019(05)
- [6]废弃采石矿区破损山体的景观重塑 ——以北京牛栏山公园为例[D]. 周瑶.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走绿色发展之路 共享生态福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绿化纪实[J]. 柳军. 国土绿化, 2016(04)
- [8]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9]宜居华北油田 绿色生态矿区——华北油田公司绿化建设工作纪实[J]. 石德岭,张军海. 国土绿化, 2014(07)
- [10]创新搭建陇东矿区园林绿化工程实践思考[J]. 王锦锋. 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4(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