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新余市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灵强[1](2020)在《新余市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带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战略的实施,乡村旅游奔着美丽家园、生态田园、乡村振兴的理想目标发展。然而在发展的道路上却出现了“农业产业无特色”、“开发与保护不协调”、“人文构建被忽略”、“基础设施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构建合理、完善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来处理好乡村区域内的资源、文化、生态、经济之间的关系,促进乡村区域内“农业”、“文化”、“旅游”的高度融合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笔者对新余市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带的规划设计研究,以期为今后乡村旅游休闲带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通过对都市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带等相关概念进行综合解读,确定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带的理论概念,并对旅游休闲带的建设意义进行总结。再结合景观生态学、乡村景观规划、城乡规划学、游憩学等学科理论提出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带的七大功能。然后对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借鉴,为新余市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带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之后针对新余市高新区项目地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四大相应的解决策略。并根据新余市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带的地域特色,提出了六大规划原则,为新余市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带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进行开展新余市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带的规划设计探索: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依托新余市高新区区域内的资源、文化、生态等资源构建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旅游产业发展且富有地域特色的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带。之后通过综合分析新余市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带的现状以及乡村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新余市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带的规划设计定位。最后依托新余市高新区的产业资源和地域文化,进行休闲带的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景观布局的规划,以此来形成系统、全面的旅游休闲带规划体系。
章军[2](2020)在《新余市休闲农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面临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身心日益渴望体验大自然的田园风光和农村的生活方式,因此,休闲农业由此产生,并逐步发展壮大。休闲农业是综合了第一、二、三产业的新型产业,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多元化、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为促进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新余市农业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交通较便利,且经济条件优越,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良好的条件。目前,新余市休闲农业发展状况良好,且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但是在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因此,对新余市休闲农业进行科学认识,并进行合理的规划、开发、管理是新余市发展休闲农业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以新余市休闲农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余市休闲农业发展状况、基础条件和发展模式,并从消费者视角和生产者视角发现存在的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通过综合国内外文献,对休闲农业的概念进行定义,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依托,以农业生态、乡村文化、民俗风情、村镇旅游、农业教育等内容为延伸,并融合服务业为游客提供娱乐体验、农业体验、休闲体验的新型农业活动。从消费者视角上,通过消费者认知行为、决策行为、满意度调查等问卷发现新余市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经过研究发现,新余市休闲农业存在宣传不到位、总体消费水平不高、接待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项目建设混乱等问题。在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后认为,新余市休闲农业问题是由于外部竞争威胁、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整体规划等原因造成的。通过消费者问卷调查和问题分析,提出新余市休闲农业要做好布局规划,打造以“新能源、生态休闲、特色农家乐”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建立健全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加强政府扶持,完善基础设施;保护人文生态环境;做好营销规划,加强品牌宣传;加强人才和制度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常翠英[3](2020)在《基于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调控的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流域土地利用系统景观植被的构成、类型、配置等的不合理是水土流失的主要起因,经植被结构优化来提升生态功能,是从根本上遏制区域土壤侵蚀、面源污染,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选取江西新余市红壤丘陵区狮子口库区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小流域果业产业发展的前提下,应用GIS的空间信息处理功能,并基于“源—汇”理论,综合考虑小流域土壤侵蚀与全氮/全磷面源污染负荷,运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网格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定量计算,探讨景观数量结构特征的影响,在小流域、汇水区和景观类型三个尺度水平上进行生态风险分析,提出基于狮子口水库水源地保护的植被结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整体上,狮子口库区小流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以林地为主,柑橘园其次;小流域整体“汇”景观占比高于“源”景观。小流域从上至下汇水区景观破碎度和异质性呈增大趋势,且上部区域景观聚集度最好。小流域“汇”景观乔木林地、水域景观优势度、破碎度高,其次是“源”景观中的柑橘园和旱地,林地聚集度最高,其次是水田和柑橘园。(2)小流域19个汇水区中8、12、16、17号汇水区“源”景观占比高于“汇”景观,柑橘园为优势景观;11、15、19号汇水区“源”“汇”景观占比相对均等,其中11号汇水区旱地为优势景观;其余汇水区“汇”景观占比高于“源”景观。且景观格局特征上,8、11、12、15、16、17、19号汇水区“源”景观破碎度低“汇”景观破碎度高,5、6、8、12、19号汇水区“源”景观聚集度高且“汇”景观聚集度低,利于面源污染产生和集中。(3)侵蚀模数分析结果显示,小流域整体处于中度侵蚀水平,以微度侵蚀区面积最大,中度及以上侵蚀区占比19.45%,整体呈现小流域下部侵蚀程度高于上部。汇水区上,16、17号汇水区处于强度侵蚀水平,6、9、15、13、14、12、10、2、11号汇水区处于中度侵蚀等级,其余为轻度侵蚀。地类上,“源”景观中裸土地、柑橘园、油茶园、旱地侵蚀模数处强度水平及以上,水田微度侵蚀;“汇”景观中草地、灌木林地处于强度水平,林地处于轻度。其中中度及以上侵蚀等级的汇水区和地类是需要调控的关键区。(4)全氮/全磷面源污染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显示,小流域整体上磷“源”强度较氮“源”低,氮磷“源”“汇”分布差异不大,中部和下部区域水库岸带分布有较强的面源污染氮磷“源”且较集中。小流域及19个汇水区总体上景观“汇”作用大于“源”作用。地类中,水田、住宅、油茶园和柑橘园是磷面源污染源,油茶园、柑橘园、水田、旱地、裸土地和住宅是氮面源污染源,这些面源污染氮磷源地类是需要调控的关键土地利用覆盖类型。(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源”景观和柑橘园占比是土壤侵蚀和氮磷面源污染极为重要的来源,交通用地也是氮磷面源污染的来源,且柑橘园和交通用地的团聚程度和优势度越高,越利于侵蚀和面源污染氮磷负荷产生;而乔木林地面积越大,破碎度越低,集聚度和优势度越高,对侵蚀和污染的削减力度越大。(6)以景观特征与土壤侵蚀、全氮/全磷面源负荷的相关关系为依据,结合识别的关键“源”景观和汇水区,提出基于小流域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调控的植被结构优化措施,并进行优化结果分析:三项措施中,措施一在柑橘园、油茶园地表混种箭舌豌豆高羊茅,对土壤侵蚀的优化效果最好,使小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降至1730.23 t·km-2·a-1,转为轻度侵蚀等级,中、强度侵蚀汇水区转为轻度;措施三在水库沿岸布设30米宽滨水植被缓冲带,对面源污染全氮/全磷负荷调控效果最好,小流域面源污染全氮、全磷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分别由-0.555、-0.506降低至-0.579、-0.524,11个汇水区也均有所降低,幅度0.002-0.081,平均下降幅度约0.030;措施二裸土地转化为乔木林地的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氮磷负荷优化效果中等。综合以上三项措施实施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小流域林地面积增加约65.3公顷,裸土地消失,柑橘园、油茶园等地类面积有不同程度削减。其优化效果最好,小流域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降至1638.50 t·km-2·a-1,侵蚀等级降为轻度,中、强度侵蚀汇水区降至轻度。全氮/全磷空间负荷对比指数小流域整体分别降低至-0.725、-0.634,12个关键汇水区也均下降,幅度0.022-0.474,平均降幅约0.197。
卢硕[4](2020)在《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文中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各地方、各部门共同努力下,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对资源的倚重程度依然较高,资源型经济特征仍然明显;对人才和创新要素的吸引力普遍较低,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城市空间仍呈现分散发展态势,不利于多元化产业的培育和城市经济活力的提升。因此,研究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对产业结构优化、空间结构调整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城市空间结构为研究视角,以夜间灯光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数据,采用产业多样性、门槛面板模型等多种统计方法,对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进行探究。首先,以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对24个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的结构变化、支柱产业识别、路径创造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测度,梳理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及特征;然后,以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总结梳理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及其变化规律,采用城市夜间灯光影像数据定量测度城市中心城区空间首位度,对比分析转型前和转型后变化趋势。之后,以全国11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门槛面板模型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在完整生命周期内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两者间非线性作用规律。最后,依据上述规律,对24资源枯竭城市进行类型划分,并从城市空间演化的视角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提出政策建议。综上所述,本文的逻辑思路是从现状研究到规律总结,然后再回到实践指导中去。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四个结论:(1)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实施以来,24个资源枯竭城市采掘业比重呈现下降态势,且降幅明显;采掘业和资源型产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有一定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发展潜力总体提升显着,但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总的来看,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十年来,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但仍存在转型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城市转型任务仍然艰巨。(2)通过对资源枯竭城市支柱产业汇总整理,发现除双鸭山市、濮阳市和泸州市外,其余资源枯竭城市支柱产业仍为资源类产业,表明资源枯竭城市资源型产业主导城市经济的困局仍然没有完全打破。从资源枯竭城市资源类和非资源类产业路径创造水平来看,非资源类产业路径创造水平普遍高于资源类产业。(3)基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归纳了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城市空间结构总体上呈现“先分散,后集聚”的发展过程。从资源枯竭城市中心城区空间集中度的测度结果来看,资源枯竭城市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城市差异显着。(4)利用门槛面板数据模型,解析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作用规律,发现资源枯竭城市产业演化和空间结构之间存在显着地“倒U型”作用关系,并将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划分为快速分散、稳步发展、快速集聚三个阶段。通过以上研究,本文以期揭示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相互关系,丰富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拓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切入点,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曲超[5](2020)在《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态补偿是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之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政策,也是调节基于生态环境服务、保护和发展成本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等重要政策,十九大报告又提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当前,我国生态补偿工作已经进入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实践在全国开展得早,投入资金多,补偿效果好,但同时,由于部门利益分割,补偿资金来源单一,补偿机制不健全,尤其是没有开展系统回顾和绩效评价,生态补偿工作未形成工作闭环,难以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基于此,本文系统评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概念,从博弈论角度论证了基于绩效评价进行补偿的合理性,构建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总体框架和指标体系,开展了生态补偿政策效益、效应和效率的综合评价,测算了实际补偿与按绩效应支付补偿的差额,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科学支撑和政策建议。本文理论部分对生态补偿的理论与机制进行了分析。首先,总结了国内外生态补偿相关研究文献。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主要回答了生态补偿“为什么补、补什么、谁来补、补给谁、补多少、怎么补”等问题,揭示了生态补偿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管理学理论主要回答了“好不好、怎么改”等问题。其次,对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梳理,从政策设计、政策执行、补偿效果分析、补偿效应评价、投入产出效率等多位维度进行了评述。之后,采用博弈论方法,按照预补偿、后补偿、按照绩效补偿三种模式,对生态补偿的激励机制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发现在绩效补偿模式下分配补偿资金并进行博弈,有利于提高生态补偿的预算刚性和资金使用效率。本文实践评述与框架设计部分对国内外生态补偿法律、政策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并设计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基本框架。一是发展阶段方面,我国的生态补偿经历了初设阶段(1978-2004年)、形成阶段(2004-2012年),完善阶段(2012年-至今)等三个阶段,梳理了三个阶段出台的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二是实践进展方面,我国重点领域生态补偿基本实现全覆盖,重点区域生态补偿取得新进展,市场化生态补偿取得新突破;同时,总结了美国、欧盟、拉美等国家生态补偿实践情况;归纳出我国生态补偿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政策针对性不强、补偿效率不高等实践方面的问题。三是框架设计方面,针对当前研究对象集中在生态补偿效果评价、研究领域集中在生态环境绩效研究、研究方法集中在EPI指数等线性加总等不足,系统性提出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主要目标、评价原则和指标体系,全面拓展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文实证分析部分包括四项内容:一是采用熵值法测度生态补偿的六项效益。2011-2018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综合效益均呈上升趋势,总体熵均值由2011年的16.77增加到2018年的33.58,增加了100.20%。上海市、浙江省、重庆市熵均值位于前列,贵州省、安徽省、云南省熵值增速位于前列。二是采用DID模型对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进行了评价,回归结果显示生态补偿显着改善了流域水质。在各控制变量中,人均GDP、氨氮排放强度通过1%显着性水平检验,表明其与政策效应关联性较强。通过改变窗期、子样本回归、安慰剂等进行稳健性检验,证明政策效应具有稳健性。三是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流域的综合补偿效率进行了计算,发现综合效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其规模效率下降是导致综合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四是综合以上三个逻辑层次评价结论,以效应评价作为可信度参考,以效益评价作为计算基数,以效率评价作为调整系数,测算了按绩效应补偿的金额,形成绩效评价工作闭环。2011-2015年应在实际补偿的基础上额外补偿,而2016-2018年应扣减补偿资金。分省市测算,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湖北省、安徽省等5个省市应给予额外补偿。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四项政策建议:一是突出综合化,构建系统全面的生态补偿制度;二是突出市场化,不断创新生态补偿运行机制;三是突出绩效化,坚持生态补偿科学标准和效率导向;四是突出激励化,以生态补偿为抓手推动建立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张红伟[6](2019)在《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是也人口众多,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几十年中,始终要求在各行各业落实集约化发展的理念。就土地资源管理而言,凭借着我国国家制度的优势,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体系经历了从建立到相对比较完善的过程,对于提升我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背景下,还是出现了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耕地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撂荒现象严重等问题,虽然现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较大程度上遏制了以上问题的发展,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根除以上现象。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国家经济发展路径已经从单纯追求经济总量转变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强调以生态环境为刚性约束的绿色发展。而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自然资源管理体系也正在重塑。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有必要重新梳理土地集约利用理念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的演化路径,进而构建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从而科学刻画土地集约利用特征,在考虑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及体系,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外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内涵、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或者测度方法。国外较少从地类的角度出发,较多考虑的是农业发展和城市发展,侧重于从时间尺度探讨影响因素与集约利用的关系及规律。国外研究的系统性思维较为明显,根据发展规律指导管理政策制定的思路值得借鉴,但是不利于具体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而国内研究侧重于数量的管控,有利于具体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新的时代背景下,资源节约集约、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优先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区域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理论、新型城镇化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为理论指导,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开展其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现实必要性和科学研究价值;进而分析了现阶段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管理的新要求,从针对对象、理念内涵、技术体系和预期目标上界定了本文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以新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评价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分析了其描述性统计特变量特征;通过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时空跃迁分析、空间耦合协调模型等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其次,分析了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引入相关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结果为基础,结合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分别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和资源环境保护及利用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揭示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基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分别测算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数、耕地集约利用指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从描述性统计规律上来看,长江经济带同一指数不同评价单元的水平均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单元居多,且多分布在长江的中游和上游,而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单元则均主要分布在长江的下游。在时间上看,建设用地高值区和低值区的分布越来越分散,而耕地与其相反。而从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可以发现,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较于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分布较为集中,指数较小的单元和较大的单元均居多且分别集中于长江的中游和下游,高值区和低值区分布的集中程度变化较小。进一步从空间自相关性和耦合协调性角度来看,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耕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水平均呈现出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从明显性上来看,依次为综合土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从时间尺度上看,建设用地的空间自相关性波动最大,从时空跃迁分析结果来看,发生空间相关性跃迁的较少,但是在空间自相关的显着性跃迁上较明显;而基于Getis-Ord Gi*的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和传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计算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耦合度整体上处于极高的水平,耦合度是极好的状态,但是协调性较差,基本没有形成互相促进的协调发展格局,无论是空间的耦合度还是协调度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出较小的变化,且整体上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协同性较差,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地区的协同性则呈现出较好的局面。(2)全面阐释了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通过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内涵进行分析,论证了其定义的理论依据;而通过其影响机制分析,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是同时发生且存在的;同时,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又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促进或者抑制的作用;基于构建的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体系,结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发现长江经济带环境压力水平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明显的正向的作用关系和资源消耗水平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的负向的作用关系。另一方面,从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来看,经济结构的空间关联、地理集中程度等经济结构特征均影响着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而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效应分解来看,整体上,三产业无论是对建设用地还是耕地的影响均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建设用地角度来看,第一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为负,但是间接效应为正;然而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但是间接效应为负。从耕地角度而言,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但是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以上研究结果为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经济转型和土地集约利用协同发展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3)构建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协同下的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以土地集约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区为基础,考虑经济发展优先和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最终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转型发展相协同的差异化管控路径,以路径指导差异化管控政策的制定,最终形成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差异化管控思路。其次,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为依据,基于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别进行分区,分别分为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四级区;以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平均值作为基础,基于Kmeans聚类方法分别将长江经济带不同的评价单元按照资源消耗-环境压力强度进行分区,分别分为最高环境压力区、较高环境压力区、较低环境压力区、最低环境压力区和最高资源消耗区、较高资源消耗区、较低资源消耗区和最低资源消耗区;基于构建的长江经济带经济结构差异测算方法,从长江经济带地理集中程度的特征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和经济总量区域并不一定是重叠的,只有第二产业与经济总量的地理分布是重叠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呈现出较强的区域集中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而基于专业化程度对长江经济带主导产业进行分区,分区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不同评价单元可以分为第一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三,以以上三者的分区结果为基础,依据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和方向调整的差异化管控思路。有助于充分发挥区域协同效应,为最终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王维[7](2019)在《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优势互补,也关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协作互动。不仅标示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表明协调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先行、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的新型战略定位,经济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最终目的,能源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生态先行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是创新驱动的智力源泉,5大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共进,共同完成国家赋予长江经济带的历史使命。因此,有必要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环境、能源、教育5大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把控现在、最终赢得未来。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以往关于“5E”(经济Economic、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和教育Education,简称5E)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能源协调发展、经济—教育协调发展、能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教育—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生态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等方面,并无涉及经济、生态、环境、能源与教育5个要素间协调发展的研究,且研究尺度较为单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范围,以系统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为支撑,在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法、基尼系数法、共线性检验和合理性检验等方法构建长江经济带“5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文献分析、数理分析、比较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区域尺度、城市群尺度、省级尺度和市域尺度等多尺度的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化研究,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拓展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尺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长江经济带“5E”系统发展时空特征、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演变以及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不断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集中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境内。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不断上升,下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高于中上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高值区域;上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低于中下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低值区域。(2)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波动上升,高值区分布在江苏省和安徽省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云南省和贵州省境内。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生态建设指数快速提升,下游地区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生态压力指数逐渐增大,生态系统发展指数下降为长江经济带低值区域。(3)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中游地区湖北省方向移动,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四川省境内向上海市周边转移。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环境保护指数快速上升,中游地区湖北省区域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指数居高不下,逐渐下降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4)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平稳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能源总量指数快速上升,成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上游地区能源结构指数低于下游地区,逐渐降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5)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波动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贵州省、重庆市区域扩散,低值区由四川省向云南省西南方向收缩。2000-2015年间上游地区贵州省区域教育投入指数快速提升,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为长江经济带高值区域;上游地区云南省区域教育规模指数增长缓慢,处于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6)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稳步上升,高值区分布在长三角区域,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三角区域“5E”系统发展指数均高于其它区域,且发展趋势较为统一,成为长江经济带“S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发展指数弱于其它“4E”发展指数,上游地区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和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均低于其余“3E”发展指数,中上游地区大多为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低值区域。(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①2000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压力、环境污染、能源总量和教育质量5个准则层面。②2015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基础、环境保护、能源效益和教育投入5个准则层面。(8)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①提升策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严守生态底线、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重视教育职能、发挥智力驱动效益。②保障机制:绿色经济运营机制,生态保护法治机制,环境污染联控机制,能源安全管理机制,教育科技支撑机制等保障机制。
靳婷[8](2019)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虽然各专家或学者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但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问题仍然是世界性难题。随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核心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正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各领域创新驱动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尤其更加强调“生态、低碳、绿色、可持续”等概念,这不仅为解决各地环境问题提供了新机遇,更为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问题既有新内涵又具有较大理论及现实意义,加速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迈向质的飞跃。首先,文章在阅读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梳理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相关国内外研究综述,并总结了选题的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其次,文章界定了“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转型”相关概念,总结了“资源诅咒假说”、“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城市理论”相关理论基础,为研究本选题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借鉴作用。接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研究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现状和问题,并分析了影响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的机制。然后,构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节约、经济持续、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创新引领”5个维度的生态转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主客观组合赋权,构建基于改进TOPSIS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再结合2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2011年到2016年指标数据,定量分析了2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效果,发现各资源枯竭型城市因地制宜的转型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存在地区差异。整体上转型效果较差的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而且受地理条件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态转型效果好的倾向于人口聚集度高、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最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从五个层面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的提升策略,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加快向生态转型提供有效的解决思路,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向“资源节约、经济持续、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创新引领”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转型。
吴慧熠[9](2018)在《地方政府科技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研究 ——以新余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家的强大、经济的发展都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所形成的巨大生产力。地方政府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国家科技系统和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对推动科技创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科技管理部门最重要的职能就是通过政策上的引导、科技服务方式的转变等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在科技创新为企业带来切实利益后,让企业主动创新,从而提升地方科技竞争力。本文从科技行政管理相关理论研究入手,通过对国内先进地区和国外发达国家科技行政管理成功经验的分析、对比和借鉴,根据新余市科技行政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完善科技管理政策体系、优化科技发展环境,搞好创新服务、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技评价和监督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以期更好地推动新余市科技创新步伐,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黄祥芳[10](2016)在《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资源要素约束条件下,我国农业依靠高产技术,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成功养活了世界20%以上的人口。然而,我国农业耕地利用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耕地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将导致农业生产的不可持续,甚至引发环境灾难。那么,耕地面源污染与耕地产出的相关性是怎样的?面源污染对耕地生产效率产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如何客观的评价耕地生产效率?面源污染视角下的耕地生产效率提升和改进的方向和路径在哪里?立足于目前我国耕地资源约束加强、耕地利用粗放及耕地面源污染加剧的现实背景,本文运用全要素生产率理论与生产前沿面实证分析方法,以江西省为例,系统的考察了面源污染视角下的耕地生产效率相关问题。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上阐述了本文所涉及到的耕地、耕地生产效率、耕地面源污染、耕地环境效率四个核心概念;总结了面源污染视角下耕地生产效率研究的两大主要理论,包括生产效率理论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分析了面源污染因素对耕地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构建了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生产效率评价体系。在实证层面上,利用统计资料数据,对江西省耕地投入产出展开了详细的分析;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耕地面源污染与耕地产出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基于江西省地市数据和全国省市数据,分别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和BCC模型评价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耕地环境技术效率)和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耕地传统技术效率),对耕地环境技术效率和耕地传统技术效率进行比较,以考察考虑面源污染因素对耕地生产技术效率测算的影响,重点考察了耕地环境技术效率时空特征,并检验了江西省耕地环境技术效率的收敛性;基于江西省地市数据和全国省市数据,分别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耕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用ML指数表示)和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耕地传统全要素生产率,用M指数表示),并对ML指数和M指数进行比较,以考察考虑面源污染因素对耕地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影响,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检验影响江西省耕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关键因素;基于实地调研,总结和归纳出面源污染视角下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具体四种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耕地面源污染问题不容忽视,考虑面源污染因素会对耕地生产效率测算结果产生显着的影响。忽视面源污染因素的耕地生产效率评价是失真和不符合实际情况的。(2)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江西省耕地生产技术效率,即耕地环境技术效率仍存在较大的效率损失,未来需要重视耕地产出、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耕地面源污染对耕地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也存在区域差异,政府要重点监控那些受耕地面源污染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3)江西省耕地环境技术效率不存在δ收敛和绝对β收敛,但存在条件β收敛。(4)面源污染视角下的江西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即耕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改善同步驱动。(5)江西省耕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6)江西省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可持续耕作模式,以提高耕地环境效率。(7)为提高江西省耕地环境技术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科学的耕地绩效评价体系;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推广;加强农业资源环境利用与管理跨区域合作;完善耕地面源污染管理政策。
二、对新余市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新余市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余市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带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决策 |
1.1.2 城市居民对旅游休闲空间的迫切需求 |
1.1.3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都市农业研究现状 |
1.3.1 国外都市农业研究动态 |
1.3.2 国内都市农业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都市农业的研究评述 |
1.4 国内外旅游休闲带研究现状 |
1.4.1 国外旅游休闲带研究动态 |
1.4.2 国内旅游休闲带研究动态 |
1.4.3 国内外旅游休闲带的研究评述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带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解读 |
2.1.1 都市农业 |
2.1.2 乡村旅游 |
2.1.3 休闲带 |
2.1.4 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带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乡村景观规划理论 |
2.2.3 城乡规划学理论 |
2.2.4 游憩学理论 |
2.2.5 本章小结 |
3 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带的功能定位 |
3.1 生产服务功能 |
3.2 休闲旅游功能 |
3.3 科普教育功能 |
3.4 康体养生功能 |
3.5 示范带动功能 |
3.6 生态屏障功能 |
3.7 精准扶贫功能 |
3.8 本章小结 |
4 相关案例与借鉴 |
4.1 新加坡南部山脊景观带 |
4.1.1 项目概况 |
4.1.2 项目特色 |
4.1.3 经验借鉴 |
4.2 昆山旅游度假区环湖大道景观休闲带 |
4.2.1 项目概况 |
4.2.2 项目特色 |
4.2.3 经验借鉴 |
4.3 河北香河美丽乡村连片景观带 |
4.3.1 项目概况 |
4.3.2 项目特色 |
4.3.3 经验借鉴 |
4.4 江西省抚州乐安县休闲农业示范带 |
4.4.1 项目概况 |
4.4.2 项目特色 |
4.4.3 经验借鉴 |
4.5 江西省金溪县休闲农业示范带 |
4.5.1 项目概况 |
4.5.2 项目特色 |
4.5.3 经验借鉴 |
4.6 案例总结 |
5 新余市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带项目分析 |
5.1 新余市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带项目概况 |
5.1.1 地理区位与交通分析 |
5.1.2 现状分析 |
5.1.3 产业分析 |
5.2 构建旅游休闲带存在的问题 |
5.3 构建旅游休闲带的解决对策 |
5.3.1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
5.3.2 绿色生态,持续发展 |
5.3.3 人文构建,建设亮点 |
5.3.4 交通合理,完善设施 |
5.4 规划原则 |
5.4.1 综合整体原则 |
5.4.2 持续发展原则 |
5.4.3 生态保护原则 |
5.4.4 因地制宜原则 |
5.4.5 地域特色原则 |
5.4.6 创新驱动原则 |
5.5 目标及依据 |
5.5.1 发展目标 |
5.5.2 规划依据 |
6 新余市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带项目实践 |
6.1 规划思路 |
6.1.1 指导思想 |
6.1.2 总体定位 |
6.1.3 形象定位 |
6.2 总体规划 |
6.2.1 规划结构 |
6.2.2 功能分区 |
6.2.3 项目规划 |
6.3 专项规划 |
6.3.1 旅游要素规划 |
6.3.2 植物种植规划 |
6.3.4 道路交通规划 |
6.3.5 基础设施规划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余市休闲农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
1.1.2 休闲农业市场前景广阔 |
1.1.3 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
1.1.4 农村道路改善与城乡发展不平衡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基本概念和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休闲农业 |
2.1.2 休闲农业的功能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体验经济理论 |
3 新余市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
3.1 新余市休闲农业的基础条件 |
3.1.1 地理区位与人口概况 |
3.1.2 经济与旅游发展概况 |
3.1.3 农产品资源概况 |
3.1.4 人文历史概况 |
3.1.5 交通条件概况 |
3.1.6 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
3.2 新余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
3.2.1 起步较晚,处于发展阶段 |
3.2.2 形式多样,地区布局有特色 |
3.2.3 市场规模较小,增长空间较大 |
3.2.4 发展良好,规模不断扩大 |
3.3 新余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
3.3.1 “古村古镇”模式 |
3.3.2 采摘观光模式 |
3.3.3 农业休闲度假模式 |
3.3.4 农家乐模式 |
3.3.5 科普教育模式 |
4 新余市休闲农业消费者调查研究 |
4.1 数据收集与整理 |
4.1.1 问卷调查目的 |
4.1.2 问卷设计 |
4.1.3 信效度分析 |
4.2 新余市休闲农业消费者调查的分析 |
4.2.1 消费者个人特征的分析 |
4.2.2 消费者出游动机的分析 |
4.2.3 消费者认知行为的分析 |
4.2.4 消费决策行为分析 |
4.2.5 消费者满意度分析 |
5 新余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
5.1 新余市休闲农业问题分析 |
5.1.1 融资难,用地难情况突出 |
5.1.2 品牌认可度不高 |
5.1.3 接待服务水平不高 |
5.1.4 项目建设同质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 |
5.1.5 总体消费水平不高 |
5.1.6 经营规划不科学,破坏人文生态环境 |
5.1.7 季节性因素影响大 |
5.2 新余市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5.2.1 缺乏营销策略,对营销重视不够 |
5.2.2 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缺乏服务理念 |
5.2.3 缺乏整体规划 |
5.2.4 资金投入不足 |
5.2.5 外部竞争威胁 |
5.2.6 游客品味不断提高 |
6 新余市休闲农业发展策略 |
6.1 新余市休闲农业整体布局规划 |
6.1.1 围绕三大主题发展新余市休闲农业 |
6.1.2 完善休闲农业空间布局 |
6.1.3 开发精品旅游路线,丰富旅游内容 |
6.2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发展新余市休闲农业 |
6.2.1 以政府为主导,拓展资金投资渠道 |
6.2.2 加强政府监管,保护人文生态环境 |
6.2.3 强化政府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6.3 建立健全新余市休闲农业行业协会 |
6.4 做好营销规划,加强品牌宣传 |
6.4.1 运用多种策略,树立品牌形象 |
6.4.2 做好营销策略方案,发展新余市休闲农业 |
6.5 加强人才和制度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余市休闲农业调查问卷 |
致谢 |
(3)基于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调控的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土流失研究 |
1.2.2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
1.2.3 小流域植被格局与水土保持、面源污染调控的关系研究 |
1.2.4 “源-汇”理论及其在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调控中的应用研究 |
2.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影像数据参数及影像处理方法 |
2.2.1 影像数据参数 |
2.2.2 影像处理方法 |
2.3 小流域提取和汇水区划分 |
2.4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方法 |
2.5 秩相关分析方法 |
2.6 土壤侵蚀特征分析方法 |
2.6.1 ULSE模型简介 |
2.6.2 模型因子测算及确定 |
2.7 面源污染特征分析方法 |
2.7.1 “源”“汇”景观面源污染全氮、全磷修正系数和权重 |
2.7.2 网格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模型 |
2.8 技术路线图 |
3.结果与分析 |
3.1 小流域及各汇水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
3.1.1 小流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
3.1.2 汇水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及景观格局分析 |
3.2 狮子口小流域土壤侵蚀和面源污染负荷分析 |
3.2.1 土壤侵蚀负荷 |
3.2.2 氮磷面源污染负荷 |
3.3 狮子口小流域土壤侵蚀及面源污染与景观格局的秩相关分析 |
3.3.1 景观数量特征与土壤侵蚀、污染输出的Spearman相关分析 |
3.3.2 景观结构特征与土壤侵蚀、污染输出的Spearman相关分析 |
3.4 基于源汇分析的狮子口库区小流域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调控关键区域确定 |
3.4.1 土壤侵蚀调控关键区域 |
3.4.2 氮面源污染调控关键区域 |
3.4.3 磷面源污染调控关键区域 |
3.5 基于源汇理论的狮子口小流域植被结构调整 |
3.5.1 基于关键“源”景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地表植被结构调整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调控 |
3.5.2 基于关键“源”景观调整为“汇”景观的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调控 |
3.5.3 基于狮子口水库滨水植被缓冲带布局的小流域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调控 |
3.5.4 狮子口库区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综合效益分析 |
4.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小流域土壤侵蚀、全氮/全磷面源污染空间分布讨论 |
4.2.2 景观特征与土壤侵蚀、全氮/全磷面源污染的关系讨论 |
4.2.3 基于水土流失、面源污染调控的植被结构优化方案讨论 |
4.2.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概念界定 |
1.3.1 资源型城市 |
1.3.2 资源枯竭城市 |
1.3.3 城市空间结构 |
1.4 研究范围与数据处理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数据及处理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综述 |
2.1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2.1.1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 |
2.1.2 国内城市空间结构 |
2.1.3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 |
2.2 城市产业结构研究进展 |
2.2.1 城市产业结构演化 |
2.2.2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 |
2.3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与产业演化关系研究 |
2.4 本文研究视角及特色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3.2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3.3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
3.4 理论评述与借鉴 |
第四章 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分析 |
4.1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
4.1.1 模式类型划分 |
4.1.2 城市空间演化模式——以黄石市为例 |
4.2 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测度 |
4.2.1 中心城区空间集中度测度方法 |
4.2.2 结果分析 |
4.3 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划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结构演替特征分析 |
5.1 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结构测度 |
5.1.1 产业从业人员结构 |
5.1.2 产业产值结构 |
5.1.3 产业发展潜力 |
5.2 资源枯竭城市支柱产业识别 |
5.3 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路径创造水平分析 |
5.3.1 产业路径创造水平测度 |
5.3.2 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相互作用 |
6.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6.2 结果分析 |
6.3 基于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城市阶段划分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资源枯竭城市主要面临的问题 |
7.2.2 相关政策建议 |
7.3 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
(一)文献分析 |
(二)历史沿革 |
(三)主要原则 |
(四)标准核算 |
二、国内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
(一)文献筛选 |
(二)总体分布 |
(三)实证研究情况 |
(四)评价方法情况 |
三、生态补偿绩效研究进展 |
(一)生态补偿绩效的评价重点 |
(二)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主要功能 |
(三)生态补偿效果评价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演绎分析法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框架 |
一、论文结构 |
二、论文框架 |
第五节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对象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来源与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生态补偿 |
二、生态补偿模式 |
(一)市场主导型生态补偿 |
(二)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 |
(三)社会参与型生态补偿 |
三、生态补偿绩效评价 |
(一)绩效 |
(二)公共政策绩效评价 |
(三)生态补偿绩效评价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经济学理论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公共物品理论 |
(三)产权理论 |
(四)博弈论理论 |
(五)生态资本理论 |
(六)生态价值理论 |
二、管理学理论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绩效管理理论 |
第三节 生态补偿机制比较与经济学分析 |
一、纵向与横向生态补偿模式比较 |
二、生态补偿激励机制经济学分析 |
(一)预补偿型 |
(二)后补偿型 |
(三)按绩效评价补偿型 |
(四)三种补偿模型的比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述评 |
第一节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及政策 |
一、生态补偿法律法规 |
二、生态补偿政策进展 |
(一)初始阶段:生态补偿依附于环境管制 |
(二)形成阶段:体现“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
(三)完善阶段: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
第二节 我国生态补偿实践 |
一、我国生态补偿实践总体情况 |
二、我国生态补偿重点实施领域 |
(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
(二)森林(草原、湿地)生态补偿 |
(三)流域生态补偿 |
第三节 国外生态补偿实践 |
一、美国生态补偿实践 |
二、欧盟生态补偿实践 |
三、拉美国家生态补偿实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框架设计 |
第一节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步骤与指标构建思路 |
一、总体思路 |
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三、绩效评价主要目标 |
第二节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方法比选 |
一、方法比较 |
二、方法选择 |
(一)效益评价——熵值法 |
(二)效应评价——双重差分法 |
(三)效率评价——三阶段DEA方法 |
第三节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 |
一、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 |
二、生态补偿效应评价指标 |
三、生态补偿效率评价指标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熵值法的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益评价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现状 |
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状况 |
二、森林生态补偿状况 |
三、流域生态补偿状况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益综合评价 |
一、生态补偿效益分类 |
(一)经济效益 |
(二)生态效益 |
(三)环境质量效益 |
(四)污染减排效益 |
(五)资源节约效益 |
(六)社会公平效益 |
二、描述性统计 |
三、效益熵值分析 |
(一)11省市生态补偿综合效益熵值分析 |
(二)11省市生态补偿各单项效益熵值评价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DID模型的长江经济带流域生态补偿效应评价 |
第一节 流域生态补偿效应评价模型的设定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定义 |
三、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
第二节 长江干流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评价 |
一、平行趋势检验 |
二、DID模型设置 |
三、基本回归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三节 长江支流赤水河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评价 |
一、平行趋势检验 |
二、基本回归 |
三、分行业回归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率评价 |
第一节 各类生态补偿综合效率评价 |
一、综合效率评价第一阶段 |
二、综合效率评价第二阶段 |
三、综合效率评价第三阶段 |
四、综合效率与单项效率对比 |
五、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环境效率评价 |
一、调整前的生态补偿环境效率 |
二、调整后的生态补偿环境效率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三节 生态补偿脱贫效率评价 |
一、调整前的生态补偿脱贫效率 |
二、调整后的生态补偿脱贫效率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四节 按综合绩效评价的生态补偿金额测算 |
一、纳入计算的生态补偿总金额 |
二、综合效益总量 |
三、11省市绩效熵值 |
四、11省市基于综合绩效评价的生态补偿资金分配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生态补偿制度不断完善,重点领域实现全覆盖 |
二、生态补偿规模逐年提高,综合效益稳步上升 |
三、生态补偿政策效应显着,宜在重点流域总结推广 |
四、生态补偿综合效率先升后降,规模效率低为主要因素 |
五、补偿金额与绩效评价结果背离,由补偿不足转变为补偿过度 |
第二节 不足之处 |
第三节 建议 |
一、突出综合化,构建系统全面的生态补偿制度 |
二、突出市场化,不断创新和完善生态补偿运行机制 |
三、突出绩效化,完善生态补偿的科学标准和效率导向 |
四、突出激励化,推动建立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1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
表1 2016年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分配情况表 |
表2 2017年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分配情况表 |
表3 2018年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分配情况表 |
表4 长江经济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重点补助县域名单(2018年). |
表5 长江经济带各类主体功能区面积(km~2)及占比(2018年) |
表6 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18年流域绩效评价指标概况 |
表7 黄河流域8省区2011-2018年流域绩效评价指标概况 |
表8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调查问卷情况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6)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 |
2.1.2 土地集约利用 |
2.1.3 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
2.1.4 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区域经济学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人地关系理论 |
2.2.4 新型城镇化理论 |
2.2.5 生态文明理论 |
注释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范围界定 |
3.1.1 “长江经济带”概念的来源 |
3.1.2 长江经济带范围及研究单元 |
3.2 研究区概况 |
3.2.1 区位条件 |
3.2.2 自然地理条件 |
3.2.3 自然资源概况 |
3.2.4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 |
4.1 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
4.1.1 土地集约利用实践历程 |
4.1.2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新要求 |
4.1.3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背景下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
4.2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评价方法选择 |
4.2.3 结果初步分析方法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分异特征 |
4.3.1 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构建 |
4.3.2 空间自相关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
4.3.3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4.3.4 耦合协调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
5.1 影响机制分析 |
5.1.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
5.1.2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
5.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
5.2.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选取 |
5.2.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选择 |
5.2.3 回归结果及影响效应分析 |
5.3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
5.3.1 经济结构差异的表征 |
5.3.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构建 |
5.3.3 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
5.3.4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
6.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分区管控思路 |
6.2 土地集约利用、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分区 |
6.2.1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区 |
6.2.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 |
6.2.3 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 |
6.3 基于分区结果的不同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
6.3.1 经济发展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
6.3.2 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尺度 |
1.5.2 数据来源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 |
2.1.1 知识结构图谱 |
2.1.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 |
2.2.1 知识结构图谱 |
2.2.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 |
3.1 基础理论解析 |
3.1.2 系统理论 |
3.1.3 协调发展理论 |
3.2 相关概念界定 |
3.2.1 长江经济带 |
3.2.2 城市群 |
3.2.3 经济系统 |
3.2.4 生态系统 |
3.2.5 环境系统 |
3.2.6 能源系统 |
3.2.7 教育系统 |
3.2.8 协调发展 |
3.2.9 时空格局 |
3.3 本章小结 |
4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1 全面性原则 |
4.1.2 简明性原则 |
4.1.3 客观性原则 |
4.1.4 可比性原则 |
4.1.5 可获得性原则 |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
4.2.1 总结归纳法 |
4.2.2 基尼系数法 |
4.2.3 共线性检验 |
4.2.4 合理性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5 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评价与分析 |
5.1 经济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5.1.1 经济系统的评价目标 |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1.3 经济系统的评价结构 |
5.1.4 评价方法 |
5.2 经济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2.1 固定资产投资额时空变化特征 |
5.2.2 规模工业总产值时空变化特征 |
5.3 经济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3.1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3.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4 经济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4.1 人均GDP时间变化特征 |
5.4.2 人均GDP空间演化特征 |
5.5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5.5.1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5.5.2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5.5.3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6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评价与分析 |
6.1 生态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6.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3 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构 |
6.1.4 评价方法 |
6.2 生态基础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2.1 人均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
6.2.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时空变化特征 |
6.3 生态压力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3.1 人均年耗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
6.3.2 人均年耗水量空间演化特征 |
6.4 生态建设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4.1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6.4.2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6.5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6.5.1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6.5.2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6.5.3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7 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评价与分析 |
7.1 环境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7.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7.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3 环境系统的评价结构 |
7.1.4 评价方法 |
7.2 环境污染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2.1 工业废水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2.2 工业烟尘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3 环境保护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3.1 工业废水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2 工业烟尘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3 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4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7.4.1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7.4.2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7.4.3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7.5 本章小结 |
8 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评价与分析 |
8.1 能源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8.1.1 能源系统的评价目标 |
8.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3 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构 |
8.1.4 评价方法 |
8.2 能源总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2.1 电力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2 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3 能源消费总量时空变化特征 |
8.3 能源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3.1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时间变化特征 |
8.3.2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空间演化特征 |
8.4 能源效益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4.1 单位GDP能耗量时间变化特征 |
8.4.2 单位GDP能耗量空间演化特征 |
8.5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8.5.1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8.5.2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8.5.3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8.6 本章小结 |
9 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评价与分析 |
9.1 教育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9.1.1 教育系统的评价目标 |
9.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9.1.3 教育系统的评价结构 |
9.1.4 评价方法 |
9.2 教育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2.1 大学在校学生数时空变化特征 |
9.2.2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时空变化特征 |
9.3 教育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3.1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时间变化特征 |
9.3.2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空间演化特征 |
9.4 教育投入准则层支出评价与分析 |
9.4.1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9.4.2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9.5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9.5.1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9.5.2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9.5.3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9.6 本章小结 |
10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
10.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相互作用关系 |
10.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10.2.1 综合发展指数 |
10.2.2 耦合发展指数 |
10.2.3 协调发展指数 |
10.2.4 冷热点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10.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3.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4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4.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4.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4.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5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5.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5.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5.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6 本章小结 |
1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1.1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
11.1.1 最小二乘法 |
11.1.2 地理加权回归 |
11.2 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
11.2.1 因子的选择 |
11.2.2 因子的处理 |
11.3 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
11.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整体影响因素 |
11.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局部影响因素 |
11.4 本章小结 |
1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和保障机制 |
12.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 |
12.1.1 推动结构升级,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
12.1.2 加大建设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
12.1.3 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 |
12.1.4 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 |
12.1.5 提高教育支出,发挥智力驱动效益 |
12.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
12.2.1 绿色经济运营机制 |
12.2.2 生态保护法治机制 |
12.2.3 环境污染联控机制 |
12.2.4 能源安全管理机制 |
12.2.5 教育科技支撑机制 |
12.3 本章小结 |
13 结论、不足与展望 |
13.1 主要结论 |
13.2 研究不足 |
13.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资源型城市 |
2.1.2 资源枯竭型城市 |
2.1.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1.4 生态转型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资源诅咒假说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生态城市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问题及机制分析 |
3.1 资源型枯竭型城市资源类型及分布 |
3.2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发展现状 |
3.2.1 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完善 |
3.2.2 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 |
3.2.3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 |
3.2.4 提质创新发展意识增强 |
3.2.5 部分城市转型成效突出 |
3.3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存在的问题 |
3.3.1 产业结构单一难改观 |
3.3.2 城市基础功能不完备 |
3.3.3 环境污染短期难化解 |
3.3.4 社会主体活跃度不高 |
3.3.5 创新要素驱动力不足 |
3.4 供给侧改革驱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的机制分析 |
3.4.1 供给侧改革与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的关系 |
3.4.2 供给侧改革影响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的因素分析 |
3.4.3 供给侧改革驱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的效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评价体系 |
4.1 资源枯竭城市生态转型效果评价的指导思想 |
4.2 资源枯竭城市生态转型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4.2.3 评价指标的内容 |
4.3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
4.3.1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4.3.2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综合评价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实证研究 |
5.1 焦作等24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概况 |
5.1.1 整体概况 |
5.1.2 转型现状 |
5.2 焦作等24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数据处理 |
5.3 焦作等24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1 主观赋权—层次分析法 |
5.3.2 客观赋权—熵权法 |
5.3.3 组合赋权—离差最大化法 |
5.4 焦作等24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测度与分析 |
5.4.1 焦作等24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测度 |
5.4.2 焦作等24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结果分析 |
5.4.3 焦作等24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时空演变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提升策略 |
6.1 全面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节约 |
6.1.1 加强土地、矿产等资源保护 |
6.1.2 加快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
6.1.3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
6.2 加快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持续 |
6.2.1 培育接续替代产业 |
6.2.2 建立多元化产业结构 |
6.2.3 推动产业跨界融合 |
6.3 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和谐 |
6.3.1 加快升级城市基础设施 |
6.3.2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6.3.3 建立良好的社会稳定机制 |
6.4 营造资源枯竭型城市良好生态环境 |
6.4.1 加快调整能源结构 |
6.4.2 严格环境监管制度 |
6.4.3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
6.5 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创新引领发展 |
6.5.1 建全创新激励机制 |
6.5.2 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
6.5.3 创新投融资体系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地方政府科技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研究 ——以新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方法 |
1.2.1 选题意义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概念阐述 |
2.1 科技行政管理的定义 |
2.2 科技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 |
2.3 地方政府科技行政管理 |
2.3.1 地方政府科技行政管理的内容 |
2.3.2 地方政府科技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
2.3.3 政府在科技行政管理中的职能定位 |
第3章 新余市科技行政管理现状 |
3.1 新余市科技行政管理取得的成效 |
3.2 新余市科技行政管理面临的机遇 |
3.3 新余市科技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章 国内外先进地区科技管理特色及借鉴意义 |
4.1 国内先进地区科技管理特色 |
4.1.1 上海浦东新区 |
4.1.2 深圳 |
4.2 国外先进地区科技管理特色 |
4.2.1 日本 |
4.2.2 德国 |
4.3 对新余市的借鉴和启示 |
第5章 提升新余市科技行政管理水平的对策分析 |
5.1 科技管理职能多元化 |
5.2 完善科技管理政策体系 |
5.3 优化科技发展环境,搞好创新服务 |
5.4 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
5.5 建立健全科技评价和监督体系 |
第6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文献回顾 |
1.3.1 耕地利用与保护研究 |
1.3.2 面源污染相关研究 |
1.3.3 生产效率实证研究 |
1.3.4 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
1.3.5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耕地 |
2.1.2 耕地面源污染 |
2.1.3 耕地生产效率 |
2.1.4 耕地环境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产效率理论 |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3 面源污染对耕地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 |
2.3.1 面源污染视角下耕地生产函数 |
2.3.2 面源污染视角下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理论解析 |
3 江西省耕地投入产出分析 |
3.1 江西省耕地资源基本特征及数量变化 |
3.1.1 江西省耕地资源基本特征 |
3.1.2 江西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总体趋势及增减情况 |
3.1.3 省内耕地数量变化比较 |
3.1.4 省际耕地数量变化比较 |
3.2 江西省耕地生产要素投入强度分析 |
3.2.1 江西省耕地生产要素投入强度总体趋势 |
3.2.2 省内耕地生产要素投入强度比较 |
3.2.3 省际耕地生产要素投入强度比较 |
3.3 江西省耕地产出分析 |
3.3.1 江西省耕地产出总体趋势 |
3.3.2 省内耕地产出比较 |
3.3.3 省际耕地产出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及其与耕地产出的相关性 |
4.1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分析 |
4.1.1 耕地面源污染核算方法 |
4.1.2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
4.2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成因 |
4.2.1 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是面源污染形成的客观动力因素 |
4.2.2 农户生产经营短视行为是耕地面源污染产生的源头 |
4.2.3 农业发展战略和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剧了面源污染 |
4.2.4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不当政策助推了面源污染 |
4.3 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与耕地产出相关性检验 |
4.3.1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EKC”理论分析 |
4.3.2 模型与数据来源 |
4.3.3 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评价及收敛性分析 |
5.1 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评价模型 |
5.1.1 BCC模型 |
5.1.2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 |
5.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择 |
5.2.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3 基于江西省地市数据的耕地技术效率评价 |
5.3.1 考虑与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省内各地区技术效率比较 |
5.3.2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省内各地区技术效率再分析 |
5.4 基于全国省市数据的耕地生产技术效率评价 |
5.4.1 考虑与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技术效率比较 |
5.4.2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技术效率再分析 |
5.5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江西省耕地生产技术效率收敛性分析 |
5.5.1 δ收敛分析 |
5.5.2 β收敛分析 |
5.5.3 条件β收敛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
6.1 模型与方法 |
6.1.1 Malmquist指数模型 |
6.1.2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 |
6.1.3 面板Tobit模型 |
6.2 变量及数据 |
6.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6.2.2 变量选择 |
6.3 基于江西省地市数据的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评价 |
6.3.1 考虑与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省内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比较 |
6.3.2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省内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分解 |
6.4 基于全国省市数据的耕地全要素生产率评价 |
6.4.1 考虑与不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比较 |
6.4.2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分解 |
6.5 考虑面源污染因素的江西省耕地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检验 |
6.5.1 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性检验 |
6.5.2 面板Tobit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路径研究 |
7.1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目标和原则 |
7.1.1 效率提升的目标 |
7.1.2 效率提升的原则 |
7.2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模式探析 |
7.2.1 农田集约种植模式 |
7.2.2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
7.2.3 沼气综合利用模式 |
7.2.4 用地养地结合模式 |
7.3 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
7.3.1 建立健全科学的耕地绩效评价体系 |
7.3.2 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推广 |
7.3.3 加强农业资源环境利用与管理跨区域合作 |
7.3.4 完善耕地面源污染管理政策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对新余市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余市都市农业旅游休闲带规划设计研究[D]. 陈灵强.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2]新余市休闲农业发展策略研究[D]. 章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3]基于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调控的小流域植被结构优化研究[D]. 常翠英.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4]资源枯竭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产业演替的关系[D]. 卢硕. 河南大学, 2020(02)
- [5]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D]. 曲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6]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D]. 张红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D]. 王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8]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评价研究[D]. 靳婷.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8)
- [9]地方政府科技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研究 ——以新余为例[D]. 吴慧熠. 南昌大学, 2018(05)
- [10]面源污染视角下江西省耕地生产效率研究[D]. 黄祥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