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液纺织品开发的新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时禄祯,唐虹,薛霜,张成蛟[1](2021)在《国内外抗浸服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探讨国内外抗浸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当前抗浸面料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现有抗浸服的种类、评价标准、测试方法。分析了影响抗浸服性能的因素以及抗浸服的评价流程与技术要求。介绍了开发的新型抗浸服。展望了抗浸服的研究趋势。认为:目前国内外抗浸服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今后应朝着轻薄防护、符合人体工学、智能服装方向发展。
陈诗萍,陈旻,魏岑,王富军,王璐[2](2020)在《医用防护服的构效特点及其研发趋势》文中研究表明为深入了解医用防护服的研究现状,从医学需求出发,分析了经"三拒一抗"功能整理的纺粘-熔喷-纺粘(SMS)复合材料防护服、微孔薄膜/非织造布复合材料防护服、闪蒸法非织造布防护服以及正压生物防护服的使用场合、设计制备技术、结构功效特点以及防护机制。研究认为:SMS复合材料的舒适性较好,微孔薄膜/非织造布复合材料的防护性较好,而闪蒸法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异,在舒适性和防护性之间达到了理想的平衡状态;医用防护服关键制备技术在于高性能聚四氟乙烯膜的规模化生产以及闪蒸工艺国产化技术的突破,同时,纳米技术可为新型材料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正压生物防护服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功能通用化、监控自动化和使用信息化。
邓南平,张如全[3](2013)在《智能纺织品及其发展趋势》文中认为介绍了智能纺织品的概念、设计思路和制作途径,并对其中的智能调温纺织品、形状记忆纺织品、智能防水透湿纺织品、电子信息智能纺织品和智能变色纺织品这五种智能纺织品的定义、制作原理及其工艺作了简单介绍,并对它们在医疗、娱乐、体育、军事等相关方面应用做了介绍,最后对这些智能纺织品各自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嵇晓庆[4](2012)在《外科临床一次性防护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Vigo"防护材料设计原理,研制一种临床外科一次性防护材料,以期为临床医用手术防护服的研发开辟一条新的途径。该材料外层为PTFE微孔膜;中间层利用超吸水纤维与丙纶纤维混纤成网制得超吸水纤维非织造布;内层选用强力、透气性能较好水刺非织造布。首先,本文研究了超吸水纤维的基本性能,为制备超吸水纤维非织造布做准备。实验表明,超吸水纤维的断裂强度低、断裂伸长率比较小,呈多分散性;吸液速率快,吸液倍率能达到自身重量的70倍,在1kg载荷条件下的吸液倍率仍然能够保持在70%,SAF的性能表明其适用于临床穿着环境。然后,根据外科临床医用手术防护材料设计目的,筛选出临床医用防护材料的各层面料。根据静水压及透湿量试验,选出PTFE微孔膜做为外层面料;根据“热轧粘合”法和“水自粘合”法两种固网方式吸液倍率,定量35g/m2、SAF纤维含量10%的“水自粘合”法制成非织造布为中间层;根据断裂强力、舒适性及市场成本原则筛选出定量15g/m2水刺非织造布做为内层。最后,采用热轧粘合方式以及层压复合制得外科临床防护材料。热轧上层温度选择166℃,下层温度选择155℃;层压复合时热熔胶选用PU粘合剂,并经过正交数据分析,得出层压时上胶量在110mg/m2,加压时间在10min,加热温度在38+2℃时获得剥离强力、拒水性能、舒适性能最好。测试结果显示,中间层材料吸液倍率达到了21.26%,材料整体静水压值超过了70cmH20,因此本文研究的外科临床一次性防护材料在较高压力下液体屏蔽性能,具有较好的吸收功能,能有效屏蔽血液、体液、尿液渗透,阻隔随液体渗透的病毒致病菌等。因此防护材料在外科临床大型手术这一特殊环境下可以充分保障主治医生及医护人员的的生命安全。
宋春丽[5](2012)在《接枝全氟聚醚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舒适性和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纺织品后整理已成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改善纺织品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含氟聚合物使纺织品具有拒水拒油功能是目前发展的热点。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含氟整理剂大多含有全氟烷基(CnF2n+1,n≥8),这些长氟碳链基团在降低表面自由能、改善表面的疏水疏油性能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但是长氟碳链化合物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在人体内、动植物体内长期蓄积,并有潜在的致癌作用。一些长氟碳链的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如全氟辛基磺酰基类化合物(PFOS)和全氟辛酸铵(PFOA)等在工业社会中的应用已经受到了限制。国际上许多组织(例如美国环保局、加拿大环境组织、欧盟等)都规范了全氟化合物的生产和使用,国际上一些有影响力的公司如3M公司已经停止生产长氟碳链化合物产品。因此,开发具有相同降低表面自由能的功能又不含有长氟碳链段的环境友好新型拒水拒油整理剂迫在眉睫。本论文设计和合成符合这类要求的全氟聚醚丙烯酸酯单体,将其与不含氟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得到稳定的乳液,用于织物整理。论文分别以丙烯酸十三氟辛酯、丙烯酸十七氟癸酯或全氟聚醚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以及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原料,以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TO-5)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复合乳化剂,过硫酸铵(NH4)2S2O8为引发剂,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三组含氟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乳液(聚合物2、3、4),通过改变乳化剂种类和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及温度考察了一系列聚合条件对乳液稳定性及拒液性能的的影响,优化了引发剂浓度、乳化剂浓度、反应时间以及全氟聚醚丙烯酸酯单体含量等工艺条件,并利用纳米粒径分析仪表征了乳液粒子的大小及分布,通过FT-IR、NMR对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及由其合成的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我们将含氟聚合物2、3、4分别配制一定浓度的整理乳液,通过传统的浸轧烘焙整理工艺,用于棉织物的后整理,考察了聚合单体中含氟单体的含量对整理后织物拒液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X-光电子能谱(XPS)对整理前后棉纤维的表面组成、几何形态变化及其对拒水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优化了整理工艺条件,比较了整理前后棉织物的拒水拒油性能。经测试后发现,由聚合物4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良好的拒水性能,接触角可达145°
廖选亭,马小强[6](2011)在《防水透湿纺织品技术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防水透湿织物是近年来逐步开发的新型功能性纺织品之一,在近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本文对功能性防水透湿织物的发展进行阐述,同时根据防水透湿织物的不同种类,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防水透湿织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加工技术及其各阶段产品的特性。最后,介绍了形状记忆聚氨酯材料在防水透湿织物的发展情况及其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同时对防水透湿织物的智能化前景进行了展望。
刘劭伟[7](2009)在《防水透湿织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防水透湿织物的原理、分类,针对它的性能和发展现状分别进行了叙述,最后对防水透湿织物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黄继庆[8](2009)在《新型含氟聚合物织物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文中提出含氟聚合物织物整理剂研究是有机氟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含氟聚合物织物整理剂不仅能赋予织物优异的拒水拒油性,而且能保有织物原有的色泽、手感、透气性、穿着舒适性等,从而成为当今拒水拒油整理剂的主流。本文设计合成了几种新型的含氟聚合物,并对其作为织物整理剂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部分,设计合成了具有疏水/疏油基团的氟代环氧丁烷单体34FOx和具有亲水基团的环氧丁烷单体EtOx,并通过此二单体的阳离子开环共聚合成了具有不同组分比例的聚醚二元醇P(34FOx:EtOx)。然后以聚醚二元醇P(34FOx:EtOx-1:1)为软段,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扩链剂1,4-丁二醇为硬段合成了具有疏水疏油—亲水智能表面的聚氨酯PU3。液态石蜡在以玻璃板和棉织物为基质的PU3表面上的接触角分别可达到85°和119°,表现出良好的疏油性;水在以玻璃板为基质的PU3表面刚开始时的接触角较大,为108°,这表明聚氨酯PU3在与水刚接触时表现出疏水性。随着时间的延长,水在样品上的接触角逐渐减小,在25分钟内由108°降低到25°,表现出亲水性,实现了由疏水/疏油性表面到亲水性表面的转换。第二部分,设计合成了短氟碳链修饰的环氧丁烷6FOx和溴代环氧丁烷BrOx,并以这两种环氧丁烷为单体通过阳离子开环聚合制备了聚醚二元醇P(6FOx:BrOx)。以P(FOx:BrOx)为软段,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扩链剂1,4-丁二醇为硬段合成了具有疏水链段(-CF3)和反应基团(-Br)的聚氨酯FBr-PU。此类聚合物不仅可以赋予织物优良的疏水性能(WCA=133°),而且其包含的反应基团(-Br)为聚合物的进一步改性以获得更广泛的功能提供了可能。此外从全氟丁基磺酰氟出发设计合成了短氟碳链环氧丁烷FSOx。并以5,5-二甲基海因为原料,先通过N-烷基化合成了带有羟基的中间体,再通过Williamson醚化合成了带海因侧基的环氧丁烷单体HyBrOx。以FSOx与HyBrOx的共聚物作为软段,IPDI和1,4-丁二醇作为硬段得到的聚氨酯FHy-PU将可能具有疏水、透气、抗菌、易去污等复合功能。但是,受时间限制,本文目前只完成了FSOx、FBrOx和HyBrOx单体的合成,正在积极探索FSOx与HyBrOx的共聚反应条件。第三部分,设计合成了含短氟碳链水性聚氨酯WFPU。其以水为分散介质,不仅具有不燃、无毒、无污染、节约能源以及易加工等优点,而且应用短氟碳链(-CF3)提供功能改性,不会产生由长氟碳链化合物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物累积问题,是一种绿色环保型拒水拒油剂。WFPU在玻璃板上成膜后,对水的接触角可达111°,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第四部分,疏水/疏油性的表面可以通过化学改性来降低表面能。以往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应用长全氟链CnF2n+1(n≥8)来降低表面自由能。但是有许多证据表明,长全氟链化合物存在生物积累和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虽然应用短氟碳链化合物可以避免此类问题,但其拒油性不佳,因此人们开始探索怎样合成一种合适的化合物,使其既拥有优异的拒水拒油性能,又不存在长全氟碳链的污染问题。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本文设计合成了含氟丙烯酸酯3a-d,并通过乳液聚合成功合成了对应的三元共聚物4a-d。通过传统的轧-烘-焙过程,合成的产物4a-d被应用到棉织物上。其中含-CH2CF2-片段的含氟碳链丙烯酸酯共聚物4b、4c赋予了织物优异的拒水拒油性能,对十四烷的接触角均为116°,拒油级别分别达到6级和5级;对水的接触角分别为140°和138°,拒水级别均达到6级,与传统的长全氟链丙烯酸酯共聚物4a的拒水拒油性能相当。并与含相同碳链长度的短氟碳链丙烯酸酯共聚物4d做对比,4d只有5级拒水性,而没有拒油性能。因此,含-CH2CF2-片段的含氟聚丙烯酸酯作为环保型拒水拒油剂,具有可替代目前使用的长全氟碳链拒水拒油剂的潜在价值。
车顺花[9](2009)在《超吸水热防护多层织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水分蒸发吸热原理,研制一种超吸水热防护多层织物,以期为高温防护服的研发开辟一条新的途径。该织物外层采用阻燃粘胶与细旦涤纶混纺织成纬平针织物;中间层利用超吸水纤维与粘胶纤维混纤成网制得超吸水纤维非织造布;里层选用具有一定的防水蒸汽性能的防水涂层面料。首先,研究了超吸水纤维的基本性能,为制备超吸水纤维非织造布做准备。实验表明,超吸水纤维的断裂强度低、断裂伸长率小,且呈多分散性;吸水速率极快,浸水15s几乎达到饱和吸水,吸水倍率约90倍。然后,根据热防护织物的要求及织物吸水后人体的整体负荷,筛选出多层织物的各层面料。通过“氧指数”试验,选出混比为50/50的纬平针织物作为外层面料;“水蒸汽”法和“水粘合”法两种成布方式经过吸水倍率比较,中间层面料选用纤网定量80g/m2、超吸水纤维含量10%的“水粘合”法制成非织造布;里层面料根据不宜透气和不宜透湿的原则筛选出锦纶单面PU涂层面料。最后,采用“绗缝”的方式制得超吸水热防护多层织物。超吸水热防护多层织物的“浸水活化时间”和“高温保水能力”实验表明,本文研究的多层织物浸水活化时间为15s,高温保水能力好,持续时间为15min。因此在人体感到疼痛之前,可以将织物吸足水分,而且有足够的时间从火场逃生或进行一般救援。
李淑华[10](2005)在《涤纶织物的防水透湿及拒水拒油整理发展概况》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涤纶织物的防水进湿整理及拒水拒油整理的机理,方法、整理剂类型等,探讨了荷叶效应在涤纶织物拒水拒油整理方面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二、拒液纺织品开发的新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拒液纺织品开发的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外抗浸服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抗浸面料研究现状 |
2 抗浸服研究现状 |
2.1 抗浸服分类 |
2.2 抗浸服开发 |
2.3 抗浸服评价 |
2.3.1 抗浸织物性能评价 |
2.3.2 抗浸服整体性能评价 |
3 抗浸服发展趋势 |
(2)医用防护服的构效特点及其研发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非织造防护材料的种类及使用场合 |
2 医用防护服的设计思路 |
3 医用防护服材料的多元结构及功效 |
3.1 SMS复合材料 |
3.2 微孔薄膜/非织造布复合材料 |
3.3 闪蒸法一次成型致密三维网络非织造布 |
3.4 防护服材料的结构与功效对比 |
3.5 医用防护服缝接处的密封结构 |
4 医用防护服的防护机制 |
4.1 液体阻隔机制 |
4.2 气溶胶阻隔机制 |
5 正压生物防护服 |
5.1 结构形式与性能 |
5.2 复合面料设计 |
5.3 服装成形与系统设计 |
6 现存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6.1 关键技术的突破 |
6.2 新型材料的研制 |
6.3 测试项目及评价体系的完善 |
7 结束语 |
(3)智能纺织品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智能纺织品的概念及设计原理、思路和途径 |
1.1 智能纺织品的概念 |
1.2 智能纺织品的设计原理、思路和途径 |
2 智能纺织品及其应用 |
2.1 智能调温纺织品 |
2.1.1 智能调温纺织品的定义及制作原理 |
2.1 2智能调温纺织品的工艺 |
2.1.3 智能调温纺织品的应用 |
2.2 形状记忆纺织品 |
2.2.1 形状记忆纺织品的定义及制作原理 |
2.2.2 形状记忆纺织品的工艺 |
2.2.3 形状记忆纺织品的应用 |
2.3 防水透湿纺织品 |
2.3.1 智能防水透湿纺织品的定义及制作原理 |
2.3.2 智能防水透湿纺织品的工艺 |
2.3.3 智能防水透湿纺织品的应用 |
2.4 电子信息智能纺织品 |
2.4.1 电子信息智能纺织品的定义及制作原理 |
2.4.2 电子信息智能纺织品的工艺 |
2.4.3 电子信息智能纺织品的应用 |
2.5 智能变色纺织品 |
2.5.1 智能变色纺织品的定义及制作原理 |
2.5.2 智能变色纺织品的工艺 |
2.5.3 智能变色纺织品的应用 |
3 智能纺织品发展趋势 |
3.1 智能调温纺织品的发展趋势 |
3.2 形状记忆纺织品的发展趋势 |
3.3 智能防水透湿纺织品的发展趋势 |
3.4 电子信息智能纺织品的发展趋势 |
3.5 变色纺织品的发展趋势 |
(4)外科临床一次性防护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SAF纤维研究现状 |
1.2.2 超吸水纤维非织造布研究现状 |
1.2.3 医用防护材料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间吸收层的制备及吸液保液性能研究 |
2.1 中间层原料选择原则及依据 |
2.2 原料主要性能研究测试 |
2.2.1 SAF物理性能研究 |
2.2.2 SAF纤维吸液性能研究 |
2.2.3 SAF纤维保液能力研究 |
2.3 SAF非织造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3.1 “热轧粘合”法制备非织造布 |
2.3.2 “水自粘合”法制备非织造布 |
2.4 两种方法吸液性能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临床防护材料各层材料的筛选 |
3.1 外层材料的筛选 |
3.1.1 外层材料选择依据 |
3.1.2 聚四氟乙烯膜基本性能探讨 |
3.2 中间层材料的选择 |
3.3 内层材料的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临床防护材料制备及剥离破坏机理分析 |
4.1 半成品(1)复合工艺选择 |
4.1.1 热轧工艺选择依据 |
4.1.2 热轧粘合工艺参数探讨 |
4.2 防护材料复合工艺 |
4.2.1 胶粘剂的选择及粘合机理研究 |
4.2.2 PU热熔粘合机理 |
4.3 复膜生产工艺与试验方案设计 |
4.3.1 复合工艺过程 |
4.3.2 热熔复合工艺的主要因素探讨 |
4.3.3 实验工艺参数方案的确定 |
4.4 复合破坏机理分析 |
4.4.1 负荷应力以及内应力分析 |
4.4.2 粘接破坏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临床医用防护材料的性能测试 |
5.1 防护材料评价标准 |
5.2 物理机械性能实验 |
5.3 防护性能实验 |
5.3.1 渗水性及沾水实验 |
5.3.2 拒油及拒酒精试验 |
5.4 舒适性能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接枝全氟聚醚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含氟聚丙烯酸酯类织物整理剂的研究现状 |
1.2 含氟聚合物的结构与特性 |
1.2.1 氟原子的特性 |
1.2.2 含氟聚合物的表面特性 |
1.2.3 含氟聚合物表面的润湿性能 |
1.3 含氟织物整理剂的一般结构 |
1.4 含氟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
1.4.1 含氟单体的合成 |
1.4.2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 |
1.5 含全氟聚醚链聚合物疏水疏油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课题的提出 |
2.1 新型含氟整理剂的设计思路 |
2.2 合成路线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仪器 |
3.2 化学试剂 |
3.3 全氟丙烯酸酯织物整理剂的合成 |
3.3.1 化合物1的合成 |
3.3.2 聚合物的制备 |
3.4 织物整理实验步骤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聚合工艺的确定 |
4.1.1 聚合方法及进料方式的确定 |
4.1.2 引发剂的确定 |
4.1.3 乳化剂的确定 |
4.1.4 温度的确定 |
4.1.5 反应时间的确定 |
4.1.6 确定配方 |
4.2 影响整理效果的因素 |
4.2.1 含氟单体含量的影响 |
4.2.2 加工条件的影响 |
4.2.3 含氟丙烯酸酯单体结构的影响 |
4.3 共聚物的分析测试 |
43.1 含氟聚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
4.3.2 聚合物乳液的粒径测试 |
4.3.3 聚合物的热性能分析(TG曲线) |
4.3.4 乳液的稳定性测试 |
4.4 织物表面形态测试(SEM) |
4.5 棉织物表面元素分析(XPS) |
第五章 论文小结 |
5.1 合成部分 |
5.2 聚合部分 |
5.3 整理部分 |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防水透湿纺织品技术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防水透湿织物的发展 |
2 防水透湿织物的生产技术 |
2.1 防水透湿织物的分类 |
2.2 防水透湿织物的生产技术 |
2.2.1 高密织物 |
2.2.2 涂层织物 |
2.2.3 层压织物 |
3 智能化防水透湿织物 |
4 智能化防水透湿织物的展望 |
5 结语 |
(7)防水透湿织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防水透湿织物的发展: |
2 应用范围: |
3 防水透湿机理: |
3.1 微孔型(分子扩散): |
3.2 无孔型(分子传递): |
4 防水透湿织物的分类: |
4.1 涂层织物 |
4.2 层压织物 |
4.3 高密织物 |
5 防水透湿织物的评价 |
6 防水透湿织物的性能测试 |
6.1 防水性的测试 |
6.2 透湿性的测试 |
7 防水透湿织物的发展趋势 |
7.1 智能化防水透湿织物 |
7.2 多功能化防水透湿织物 |
7.3 绿色化防水透湿工艺 |
(8)新型含氟聚合物织物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含氟织物整理剂研究现状 |
1.1 氟原子的特性 |
1.2 含氟化合物的结构和拒水拒油性能 |
1.3 拒水拒油机理 |
1.4 含氟单体的组成与合成 |
1.4.1 含氟单体的组成 |
1.4.2 氟碳链原料的合成方法 |
1.4.3 含氟单体的合成 |
1.5 含氟聚合物的合成 |
1.5.1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 |
1.5.2 含氟聚氨酯的合成 |
1.6 含氟织物整理剂的应用工艺 |
1.7 含氟整理剂的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疏水/疏油—亲水可逆转换含氟聚氨酯涂层的制备及其表面性能 |
2.1 引言 |
2.2 疏水/疏油—亲水可逆转换含氟聚氨酯FE-PU的设计思路 |
2.3 疏油疏水—亲水可逆转换含氟聚氨酯FE-PU的合成 |
2.3.1 化合物BrOx的合成 |
2.3.2 化合物34FOx的合成 |
2.3.2.1 化合物2的合成 |
2.3.2.2 化合物3的合成 |
2.3.2.3 化合物34FOx的合成 |
2.3.3 化合物EtOx的合成 |
2.3.4 聚醚二元醇的合成 |
2.3.5 聚氨酯的合成 |
2.4 表面性能的研究 |
2.4.1 在玻璃板上涂膜的制备 |
2.4.2 棉织物整理工艺 |
2.4.3 AFM测试 |
2.4.4 接触角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聚醚二元醇的NMR表征 |
2.5.2 聚氨酯的表征与表面性能 |
2.5.2.1 FT-IR |
2.5.2.2 表面形态 |
2.5.2.3 聚氨酯涂层润湿性能 |
2.6 典型实验步骤 |
2.6.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6.2 化合物BrOx的合成 |
2.6.3 化合物2的合成 |
2.6.4 化合物3的合成 |
2.6.5 化合物34FOx的合成 |
2.6.6 化合物EtOx的合成 |
2.6.7 聚醚二元醇的合成 |
2.6.8 聚氨酯的合成 |
2.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双官能团型短氟碳链聚氨酯的合成及应用 |
3.1 引言 |
3.2 双官能团含氟聚氨酯的设计思路 |
3.2.1 双官能团含氟聚氨酯FBr-PU的设计思路 |
3.2.2 双官能团含氟聚氨酯FHy-PU的设计思路 |
3.3 多功能短氟链聚氨酯的合成 |
3.3.1 聚氨酯FBr-PU的合成 |
3.3.1.1 化合物BrOx的合成 |
3.3.1.2 化合物6FOx的合成 |
3.3.1.3 聚醚二元醇P(6FOx:BrOx)、P(6FOx)和P(BrOx)的合成 |
3.3.1.4 聚氨酯FBr-PU的合成 |
3.3.2 聚氨酯FHy-PU的合成 |
3.3.2.1 化合物2的合成 |
3.3.2.2 化合物3的合成 |
3.3.2.3 化合物FSOx的合成 |
3.3.2.4 化合物5的合成 |
3.3.2.5 化合物HyOx的合成 |
3.3.2.6 聚醚二元醇P(FSOx:HyBrOx)的合成 |
3.4 聚氨酯FBr-PU表面性能的研究 |
3.4.1 在玻璃上涂膜的制备 |
3.4.2 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
3.4.3 AFM测试 |
3.4.4 XPS测试 |
3.4.5 GPC测试 |
3.4.6 接触角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聚醚二元醇的表征 |
3.5.1.1 NMR |
3.5.1.2 玻璃化温度 |
3.5.2 聚氨酯FBr-PU的表征 |
3.5.2.1 FT-IR |
3.5.2.2 NMR |
3.5.2.3 热力学分析 |
3.5.3 聚氨酯PU3表面性能研究 |
3.5.3.1 XPS |
3.5.3.2 聚氨酯PU1-4的分子量及润湿性能 |
3.5.4 化合物FSOx和FBrOx的NMR表征 |
3.5.5 化合物HyBrOx |
3.6 典型实验步骤 |
3.6.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6.2 化合物BrOx的合成 |
3.6.3 化合物6FOx的合成 |
3.6.4 聚醚二元醇P(6FOx:BrOx-1:1)、P(6FOx:BrOx-2:1)、P(6FOx)和P(BrOx)的合成 |
3.6.5 聚氨酯FBr-PU的合成 |
3.6.6 化合物2的合成 |
3.6.7 化合物3的合成 |
3.6.8 化合物FSOx、FBrOx的合成 |
3.6.9 化合物5的合成 |
3.6.10 化合物HyBrOx的合成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阴离子型短氟碳链水性聚氨酯 |
4.1 引言 |
4.2 阴离子型水性含氟聚氨酯的设计思路 |
4.3 阴离子型水性含氟聚氨酯的合成 |
4.3.1 聚醚二元醇P(6FOx)的合成 |
4.3.2 阴离子型水性含氟聚氨酯WFPU的合成 |
4.4 表面性能的研究 |
4.4.1 在玻璃上涂膜的制备 |
4.4.2 接触角测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聚氨酯WFPU的FT-IR表征 |
4.5.2 氟醚含量与接触角(水)的关系 |
4.5.3 TGA |
4.6 典型实验步骤 |
4.6.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6.2 聚醚二元醇P(6FOx)的合成 |
4.6.3 阴离子型水性含氟聚氨酯WFPU的合成 |
4.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环境友好型含氟丙烯酸酯及其共聚物的制备和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环境友好型含氟丙烯酸酯及其共聚物的设计思路 |
5.3 环境友好型含氟聚丙烯酸酯织物整理剂的合成 |
5.3.1 含氟丙烯酸酯3b的合成 |
5.3.2 含氟丙烯酸酯3c的合成 |
5.3.3 含氟丙烯酸酯3d的合成 |
5.3.4 含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 |
5.3.4.1 含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4a-d的合成 |
5.3.4.2 聚合条件的影响 |
5.4 测试与表征 |
5.4.1 整理工艺 |
5.4.2 接触角测试 |
5.4.3 拒水拒油等级测试方法 |
5.4.4 乳胶粒的尺寸与分布 |
5.4.5 乳液稳定性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调聚反应 |
5.5.2 含氟醇的制备 |
5.5.3 含氟丙烯酸酯的表征 |
5.5.3.1 ~1H NMR |
5.5.3.2 FT-IR |
5.5.4.3 热分析 |
5.5.4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
5.6 典型实验步骤 |
5.6.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6.2 化合物1b的合成 |
5.6.3 化合物2b的合成 |
5.6.4 含氟丙烯酸酯3b的合成 |
5.6.5 化合物1c合成 |
5.6.6 化合物2c合成 |
5.6.7 含氟丙烯酸酯3c合成 |
5.6.8 化合物2d合成 |
5.6.9 含氟丙烯酸酯3d合成 |
5.6.10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4a-d的合成 |
5.6.11 含氟丙烯酸酯乳液聚合 |
5.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超吸水热防护多层织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超吸水纤维 |
1.2.2 超吸水纤维非织造布 |
1.2.3 热防护多层织物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间层原料选择及主要性能研究 |
2.1 原料选择 |
2.2 主要物理性能研究 |
2.2.1 原料横向及纵向形态 |
2.2.2 纤维拉伸断裂性能 |
2.3 SAF纤维吸水性能研究 |
2.3.1 吸水机理简介 |
2.3.2 溶胀性能 |
2.3.3 吸水能力 |
2.3.4 吸水速度 |
2.4 SAF纤维吸湿速度研究 |
2.4.1 表征方法 |
2.4.2 吸湿速度试验 |
2.5 SAF纤维保水能力研究 |
2.5.1 表征方法 |
2.5.2 保水能力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吸水纤维非织造布的制备及吸水性能的研究 |
3.1 "水蒸汽"法制备 |
3.1.1 蒸汽加固非织造布技术简介 |
3.1.2 "水蒸汽"法制备超吸水纤维非织造布 |
3.1.3 吸水性能主要影响因素的探讨 |
3.2 "水粘合"法制备 |
3.2.1 干法造纸技术简介 |
3.2.2 "水粘合"法制备超吸水纤维非织造布 |
3.2.3 吸水性能主要因素的探讨 |
3.3 两种制备方法吸水性能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吸水热防护多层织物各层面料的选择 |
4.1 外层面料的选择 |
4.1.1 外层面料的原料 |
4.1.2 外层针织面料的制备 |
4.1.3 外层针织面料的筛选 |
4.2 里层面料的选择 |
4.2.1 透气性试验 |
4.2.2 透湿性试验 |
4.3 中间层面料的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吸水热防护多层织物的制备及相关性能的研究 |
5.1 多层织物的制备 |
5.1.1 热防护织物的加工方法 |
5.1.2 超吸水热防护多层织物的制备 |
5.2 浸水活化时间研究 |
5.2.1 中间层面料浸水活化时间 |
5.2.2 多层织物浸水活化时间 |
5.3 高温保水能力研究 |
5.3.1 中间层面料高温保水能力 |
5.3.2 多层织物高温保水能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拒液纺织品开发的新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外抗浸服的发展研究[J]. 时禄祯,唐虹,薛霜,张成蛟. 棉纺织技术, 2021(05)
- [2]医用防护服的构效特点及其研发趋势[J]. 陈诗萍,陈旻,魏岑,王富军,王璐. 纺织学报, 2020(08)
- [3]智能纺织品及其发展趋势[J]. 邓南平,张如全.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13(04)
- [4]外科临床一次性防护材料的研究[D]. 嵇晓庆. 青岛大学, 2012(10)
- [5]接枝全氟聚醚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D]. 宋春丽. 东华大学, 2012(07)
- [6]防水透湿纺织品技术研究现状[J]. 廖选亭,马小强. 染整技术, 2011(08)
- [7]防水透湿织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 刘劭伟. 天津纺织科技, 2009(02)
- [8]新型含氟聚合物织物整理剂的合成及应用[D]. 黄继庆. 东华大学, 2009(10)
- [9]超吸水热防护多层织物的研究[D]. 车顺花. 青岛大学, 2009(11)
- [10]涤纶织物的防水透湿及拒水拒油整理发展概况[A]. 李淑华. 第六届全国印染后整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