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交开放式全面质量监控模式”的创建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万敏,韩真,傅力,杨洸[1](2021)在《绿网城市理论的平原地区增量空间规划设计实验——以获嘉县花木特色小镇为例》文中提出绿网城市理论是具有创新性的城乡规划设计理论,在提出后尚未进行过平原地区增量空间的规划设计运用尝试,因此本文首先对绿网城市理论和实践发展进行了回顾,归结了我国特色小镇的政策背景。针对获嘉县花木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条件,提出了"低势造湖、两网错位、土方调配、格局如意"的绿网城市规划设计实验途径,并以此为提纲阐述了其实验过程,指明了实验呈现出的人车分流、天然海绵、灰色基础设施绿色化等绿网城市优点,总结了花木特色小镇表现出的绿量适中、绿网服务功能的均好可达、多义海绵、一轴一品等与绿网城市适宜的特点,同时展示了该特色小镇具有的绿网城市特色规划设计方案。
唐彬[2](2021)在《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平台企业是网络信息时代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组织形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以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等为代表的一批平台企业成为互联网经济时代新兴商业模式的典范。顺应时下多元化、个性化、重视体验的消费需求,平台企业带动供应链上下游融合发展,在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下,引领我国经济向数字化转型发展。纵观平台企业的成长过程,创新性的商业模式是其快速成长、迅速占据市场份额的重要驱动力。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竞争全球化以及消费需求升级,平台企业已从最初的蓝海进入红海,每一个行业市场几乎都被细分,平台同质化严重,用户流量日渐枯竭、增长困难。商业模式创新已成为平台企业应对环境变化、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受资源禀赋影响。平台所体现的开放性、交互性、网络效应等特性促进了市场知识资源聚集,对其商业模式创新具有驱动作用。然而知识具有时效性,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只有高效创造新知识,并与环境变化相匹配,才能真正助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近年来,跨界成为平台企业突破资源禀赋限制、培育市场适应性的重要手段,通过跨界搜寻外部异质性知识,可以扩展平台企业知识基,有效弥补平台知识缺口。大数据能力是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新能力,可以加强平台企业对自身知识库的洞察和了解,拓展跨界搜寻的广度和深度,降低对外部知识吸收、消化、融合的风险和成本。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二者协同促进新知识创造,为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知识资源。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如何影响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第二,知识创造在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发挥了何种作用;第三,环境不确定性在知识创造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发挥何种作用。基于此,本文根据知识管理理论、组织搜寻理论、企业能力理论构建本文的理论模型,对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知识创造、环境不确定性、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论证,提出相关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最终获取322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22.0、AMOS21.0等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主要结论如下:(1)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均正向影响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2)知识创造在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知识创造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研究聚焦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丰富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跨界搜寻为平台企业资源配置提供“知识池”,是大数据能力发展的助推器。大数据能力可以帮助平台企业在对内部知识清晰认知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和评估所需的外部知识,增强跨界搜寻的宽度和深度。以往研究大多讨论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单一因素的作用,忽视了二者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交互效应。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弥补了先前研究只关注资源或能力的不足,拓展了企业能力理论。第二,本研究打开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平台商业模式创新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论“黑箱”,引入知识创造这一中介变量,探讨了平台企业如何把外部知识应用到商业模式创新的具体实践过程。已有研究大多探讨的是企业如何利用外部新知识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忽视了知识创造的互补作用。只有将不同类型的外部知识要素耦合应用到新知识体系中,才能实现要素价值放大,从而形成针对在位企业的竞争优势。知识创造是连接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因素,本文将知识创造作为中介变量纳入研究模型,全面检验知识创造在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不仅拓展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而且为知识创造相关研究提供崭新视角。第三,本研究揭示了环境不确定性在知识创造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现有研究大多从高管创造力、高管支持等组织内部的微观视角探讨影响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边界条件,忽视了外部环境这一权变因素,而主观判断可能对研究结果的普适性造成一定影响。实际上,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平台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愈加复杂多变,留给平台企业知识创造的时间缩短,平台企业及时整合新旧知识、重塑知识体系的难度加大,无法及时为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环境不确定性在知识创造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完善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边界条件,充实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综上,本研究是对当前数字化背景下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研究的有效补充,虽然提出一些有创新性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未来将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进一步完善。
李阳[3](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张锁林[4](2021)在《政府权威驱动昆明道路提升改造项目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通俗地表达了道路交通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也体现了早期中国老百姓拥护公路建设、期盼早日通车的美好愿望。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建国初期,全国道路通车里程仅为8万公里,而且技术等级十分低下,建国后,国家大兴公路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道路里程增长显着,特别是经过“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提出“通乡油路”建设、“建制村公路”建设等规划目标,截止202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道路通车里程达到520万公里,路网覆盖率70%以上,以道路为核心的工作逐渐由新建道路转变为道路改扩建、提升改造、日常管理等工作。因此,分析总结近两年道路提升改造和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将来工作开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成为一项重要课题。该篇论文作者以亲身经历过的工作实践为基础,站在政府管理方(甲方)的角度,以叙事研究的质化方法,以昆明市“昆玉高速鸣泉收费站至马金铺段”、“昆明市二环石虎关立交桥至大观河桥段高架桥”、“禄劝至大松树公路(禄劝至半角段)”三个项目作为提升改造和管理的典型案例,通过调查考证项目建设的背景、运用文献梳理的方式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该篇论文所选案例的价值、意义和研究方向,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完整性陈述,最后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分析研究在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背景下,政府权威在工程治理中的优劣,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给出合理化意见或建议。该篇论文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详细描述了昆明市三条道路提升改造建设工程从设计、组建、施工和建成通车的全过程,讲述了建设过程中对部分工作的处理细节。通过对建设过程中工作方法和成效的分析及建成后的实际效果观察总结,指出昆明市政府在道路提升改造过程中运用政府高位统筹、加强宣传引导等方式开展项目管理工作且成效显着,是我国政府依托政府体制优势,经过改革和修正执政能力,是政府权威在工程治理中的表现,同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对政府权威在管理建设工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定的建议,期望赋予昆明市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以后工作更现实的借鉴意义,有利于提高昆明市范围内路域整体环境,建设更美春城。
杜海龙[5](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杨书航[6](2020)在《基于紧凑思想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以天河客运站片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紧凑城市理念旨在提倡打造土地集约利用,高效运作,具有高环境品质的城市,因此成为了西方多个国家抑制城市无序蔓延的重要指导理念。我国城市可建设用地有限,而随着城市人口日益增加,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演越烈,迫切需要适当紧凑且高效的城市发展模式解决这类城市问题。且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模式从增量开发转为存量发展,城市更新成为今后多个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词。紧凑城市因其可持续发展的优越性,可成为我国城市更新规划与实践的指导理念。我国交通站点周边片区的发展尤其应强调集约化,高效率,高品质,因此紧凑城市理念在交通站点片区的更新建设的运用中有效性更佳。本文将通过分析紧凑城市相关理论及概念,总结紧凑城市的特征。通过研究国外典型的紧凑化更新的案例,从而借鉴其更新经验,并结合紧凑城市的目标提出评价方法。而后以天河客运站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紧凑城市思想对片区进行紧凑性评价,从而诊断片区问题,作为制定更新策略的指导方向,而后参考国外城市紧凑化更新经验对片区提出更新策略。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梳理国内外对紧凑城市概念、交通站点周边地区更新的研究,构建研究框架,明确研究重点。第二章是基础研究,分析了紧凑城市在国内外的形成背景,并对其概念进行了辨析,提出紧凑城市具有“土地集约”、“高效运作”、“高质量环境品质”三大特征,并且讨论紧凑城市理念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第三章通过分析泽伊达斯、汐留地区、金丝雀码头、哈德逊广场四个城市紧凑化更新的案例,总结其更新经验。第四章基于紧凑城市的特征及目标,从中微观层面提出城市紧凑化评价方法。第五章则对天河客运站进行紧凑性评价,并诊断出片区所存在的问题。第六章则在问题导向下从土地利用、功能复合、交通整合、环境提升、政策推进五个方面提出天河客运站片区城市更新策略。第七章是总结。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梳理紧凑城市特征,并通过紧凑性评价对片区进行问题诊断,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更新策略,为今后交通站点片区的紧凑化更新提供研究思路。
韩若峰[7](2020)在《新收费模式下高速公路沿线设施的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截止2018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4.3万公路,跃居世界首位,随着高速公路路网密度、规模、深度的不断增加,各省区域已普遍形成了路网环路密集的交通格局,实现了便捷与高效的建设目标,但随之车辆行驶路径二义性等问题的产生,迫切需要解决。通过“取消省界收费站”这一举措,对高速公路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新收费模式下,高速公路在规划、设计和管理等方面应进行相应的技术研究,为此,本文主要对高速公路服务区、U形转弯设施的设计优化进行分析研究。新收费模式下,即取消省界收费站,为保证路径确认精确及收费不流失,在高速公路任何有歧义的地点科学合理地设置ETC门架系统,提高高速公路综合服务质量。论文首先对ETC门架系统的系统构成、设备功能、技术性能指标及设置原则进行详细分析论述。然后,论文分析了新收费模式下,在满足服务区功能的条件下,服务区内可实现车辆调头行驶,将原服务区对向两侧分别独立设置,可优化为对向单侧合并设置,即无需将双向车辆停车区域分隔开。对服务区设置位置、布局范围、规划规模及设计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新型服务区将在规划设计中,经综合分析,选定合理地点在服务区外侧占用或预留一定的土地资源进行后续开发。并且可将离城镇较近的服务区通过专用车道直接相连,有效促进服务区与各种资源的共同开发,与周边经济发展相融合,加快发展速度,提升服务质量。其次,论文研究了新收费模式下,高速公路U形转弯设施的设置位置、技术指标,并根据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调头需求,提出了高速公路U形转弯设施设置的合理间距。最后,结合论文研究成果,综合分析青海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及U形转弯设施应用状况,选择典型服务区进行设计优化和功能优化。并分析青海省特有的交通条件,筛选“特殊路段”,确定U形转弯设施设置点,提升路网行驶状况。
秦际涵[8](2020)在《基于BIM的互通式立交设计标准化关键技术研究 ——以A型单喇叭互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互通式立交的建设任务逐年增加,但由于行业内各设计单位的设计重点和设计习惯不同,使得相似设计条件下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成果有时相差较大,互通式立交的施工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难以开展,同时也增加了BIM技术应用到互通式立交的难度。近年来,学者们虽然对互通式立交、标准化以及BIM构件标准化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未对互通式立交设计标准化进行研究,更没有从BIM技术的层面来思考互通式立交设计与标准化的结合。针对上述情况,本文首先从标准化理论和互通式立交特征出发,论证了互通式立交设计标准化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通式立交设计标准化和互通式立交BIM构件标准化两个新的理论。随后,本文根据互通式立交设计标准化理论,从资料统计分析、设计标准化模型创建、设计标准化参数分类和设计标准化参数优化等多个方面研究了互通式立交设计标准化推荐值的制定方法,并以94处A型单喇叭互通的设计资料为基础,遗传算法作为优化方法,制定了A型单喇叭互通设计标准化推荐值。而后,本文还根据互通式立交BIM构件标准化理论,从互通式立交BIM构件库创建、BIM构件分类与编码以及BIM构件信息深度等级等方面对互通式立交BIM构件标准化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互通式立交BIM构件分类编码表、互通式立交BIM构件模型单元精细度等级表和互通式立交BIM构件信息深度等级表。最后,本文结合上述研究成果,借助Power Civil平台创建了A型单喇叭互通设计标准化BIM构件库,并将成果应用到实际案例当中,对标准化前后的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采用设计标准化推荐值完成的标准化设计方案不仅能够符合设计人员的设计预期,而且线形一致性比例可达40%以上。本文首次从BIM技术的层面将标准化理论应用到互通式立交的设计之中,通过研究发现互通式立交设计标准化的实现能够加快BIM技术在互通式立交中应用,为互通式立交BIM正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同时还促进了互通式立交BIM构件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式施工的发展,对互通式立交施工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张莹莹[9](2019)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实现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预制装配式生产建造技术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主要措施,信息化可以使项目各阶段、各专业主体之间在更高层面上充分共享资源,极大高预制装配式建造的精确性与效率。预制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要素,准确地追踪和定位预制构件能够更好地管理装配式建筑的整个流程。构件追踪定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因此,深入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分析和总结各阶段工作需要的构件空间信息,是建立合理追踪定位技术框架的重要前。显然,仅用单一技术难以满足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的要求,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技术的优缺点与适用性,以便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另外,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及空间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涉及到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计算机、自动化等多个专业。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学以外的学科,鲜有从建筑学专业角度出发,综合地研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而建筑学专业在装配式建筑的全流程中起着“总指挥”的作用,需要汇总、评估、共享各阶段与各专业的信息,形成完整的信息链。因此,建筑学专业对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的缺失不仅会导致构件空间信息的片段化,而且难以深度参与到项目的各阶段、协调各专业的工作。基于上述需求和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典型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类型和结构构件类型,以及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直至拆除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总结出各阶段所需的构件空间信息以及追踪定位的内容,并根据精度需求将构件追踪定位分为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其中物流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低,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运输和运维管理;建造层级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主要用于构件的生产和施工装配。其次,详细分析了BIM、GIS等数据库,GNSS、智能化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技术、摄影测量技术等数字测量技术,以及RFID、二维码、室内定位等识别定位技术的功能和在装配式建筑中的适用性。通过对现有技术的选择和优化,建立了一套基于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结合多项数据采集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并分别从物流和建造两个层级对此技术链的应用流程进行了探索。着重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数据库中预制构件分类系统和编码体系,分析二者在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中的作用。最后,以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的设计、生产和建造过程为例,说明以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为核心,结合数据采集技术实现预制构件追踪定位和信息管理的方法。本文以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件作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库和数据采集技术建立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对于整合项目各阶段构件空间信息、形成完整信息链、协调各专业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这些方面是实现预制构件精细化管理、高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效率的关键。本文共计约160000字,图片143幅,表格63张
刘文娜[10](2019)在《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评价与优化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城市立体绿化景观营建的相关研究为基础、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现状的实地调研所获取的资料为依据,参照相关文献从福田区选取道路、立交桥、窗口单位、商业区、居住区五个不同调查区块,对各个区块按最能体现福田区立体绿化建设现状原则选取53个调查地点,并结合调查地点总结城市立体绿化主要形式。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根据所总结的城市立体绿化理论知识与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建设现状从植物结构、景观结构、生态效应、社会价值四个方面选择14个评价因子创建评价指标体系,对福田区立体绿化现状进行综合评价。针对福田区立体绿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促进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建造的指导性策略;选择各区块具有代表性的实施案例进行分析,总结适合不同区块的实施性优化方案,并在调查范围内的选取一些代表性调查地点进行模拟优化改造,将论文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当中,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印证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所总结的城市立体绿化主要形式与作用,确定评价层次、评价因子;(2)根据国家与地方立体绿化相关政策、技术导则文件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标准;(3)咨询专业人士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校核,并组织40人专业小组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其重要性是依次是植物结构、景观结构、社会价值、生态效应;(4)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文字、图像数据,对53个调查地点根据评价模型得出评价结果,综合得分高低分别为商业区、窗口单位、道路、居住区与立交桥。(5)总结评价结果,针对福田区立体绿化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提出促进立体绿化发展的指导性理论。(6)每个调查区块选取代表性案例进行分析、借鉴,再通过模拟优化设计总结出各区块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二、“立交开放式全面质量监控模式”的创建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交开放式全面质量监控模式”的创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绿网城市理论的平原地区增量空间规划设计实验——以获嘉县花木特色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研究背景 |
1.1 绿网城市理论与实践背景 |
1.1.1 绿网城市理想单元的研究 |
1.1.2 存量空间开放式改造实验研究 |
1.1.3 增量空间规划设计实验研究 |
1.2 我国花木特色小镇的政策发展背景 |
1.3 获嘉县花木特色小镇建设背景 |
2 实验总体思路 |
3 平原地区增量空间规划中的绿网城市构建实验 |
3.1 低势造湖、多义水利 |
3.2 两网错位、拱卫核心 |
3.3 路高绿低、土方调配 |
3.4 一湖一网、格局如意 |
4 结语 |
4.1 绿量适中 |
4.2 均好可达 |
4.3 多义海绵 |
4.4 一轴一品 |
(2)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组织搜寻理论 |
2.1.2 企业能力理论 |
2.1.3 知识管理理论 |
2.1.4 创新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研究 |
2.2.2 跨界搜寻相关研究 |
2.2.3 大数据能力相关研究 |
2.2.4 知识创造相关研究 |
2.2.5 环境不确定性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模型构建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平台企业 |
3.1.2 跨界搜寻 |
3.1.3 大数据能力 |
3.1.4 知识创造 |
3.1.5 商业模式创新 |
3.1.6 环境不确定性 |
3.2 概念模型提出 |
3.2.1 变量间关系梳理 |
3.2.2 概念模型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假设提出 |
4.1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 |
4.1.1 跨界搜寻与商业模式创新 |
4.1.2 大数据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 |
4.1.3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交互作用与商业模式创新 |
4.2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知识创造 |
4.2.1 跨界搜寻与知识创造 |
4.2.2 大数据能力与知识创造 |
4.2.3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交互作用与知识创造 |
4.3 知识创造与商业模式创新 |
4.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 |
4.5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设计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设计的原则 |
5.1.2 问卷设计的过程 |
5.2 变量测量 |
5.2.1 跨界搜寻的测量 |
5.2.2 大数据能力的测量 |
5.2.3 知识创造的测量 |
5.2.4 商业模式创新的测量 |
5.2.5 环境不确定性的测量 |
5.2.6 控制变量的选择与测量 |
5.3 预调研及问卷修正 |
5.4 样本与数据收集 |
5.4.1 样本选取 |
5.4.2 数据收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6.2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
6.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3.1 信度分析 |
6.3.2 效度分析 |
6.4 假设检验 |
6.4.1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检验 |
6.4.2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知识创造关系检验 |
6.4.3 知识创造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检验 |
6.4.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检验 |
6.4.5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
6.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5.1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讨论 |
6.5.2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知识创造的关系讨论 |
6.5.3 知识创造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讨论 |
6.5.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讨论 |
6.5.5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管理启示 |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知识创造、环境不确定性、商业模式创新的调研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家级实验室 |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
2.2 文献研究综述 |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协同创新理论 |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
2.3.4 数据挖掘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1.1 萌芽起步阶段 |
3.1.2 集中建设阶段 |
3.1.3 快速发展阶段 |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
3.2.1 快速起步阶段 |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
3.2.3 重整复苏阶段 |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
3.3.3 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案例选取原则 |
4.1.3 资料获取 |
4.1.4 分析框架 |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
4.3.5 林肯实验室 |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
4.4.6 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
5.1.6 小结 |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
5.2.4 小结 |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
5.3.4 小结 |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政府权威驱动昆明道路提升改造项目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前言 |
1.1.1 课题缘起 |
1.1.2 研究经过 |
1.1.3 研究成果 |
1.2 研究背景 |
1.2.1 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
1.2.2 道路改造政策支持 |
1.2.3 政府行政管理现状 |
1.2.4 昆明道路建设概况 |
1.3 研究问题 |
1.4 所选案例价值分析 |
1.5 案例资料收集方法 |
1.6 结构安排与各章内容 |
1.7 核心概念定义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已有研究概述 |
2.1.1 从基础设施运维角度谈道路提升改造 |
2.1.2 国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政府角色扮演 |
2.1.3 国内行政管理领域政府权威研究概括 |
2.2 对已有研究的点评 |
第三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3.1 分析思路与逻辑框架 |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2.1 案例分析法 |
3.2.2 文献梳理法 |
3.2.3 归纳推理法 |
第四章 昆明市道路提升改造典型案例回顾性描述 |
4.1 “咽喉要道”——南二环 |
4.1.1 项目背景 |
4.1.2 项目前期 |
4.1.3 施工管理 |
4.1.4 项目完工 |
4.2 不收费的高速——“昆玉高速” |
4.2.1 项目背景 |
4.2.2 项目前期 |
4.2.3 施工管理 |
4.2.4 项目完工 |
4.3 “禄劝县的生命线”——禄大公路 |
4.3.1 项目背景 |
4.3.2 项目前期 |
4.3.3 施工管理 |
4.3.4 项目完工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案例项目完工后总结评价 |
5.2 组织权威保障政府工程治理 |
5.2.1 保障政府工程治理制度基础 |
5.2.2 提高复杂项目组织机制效率 |
5.2.3 确保建设领导小组执行有效 |
5.2.4 促进民众对项目建设的支持 |
5.2.5 保证政府工程治理方式创新 |
5.2.6 政府权威工程治理意义总述 |
5.3 组织权威影响政府工程治理 |
5.3.1 项目建设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
第六章 综合讨论或建议 |
6.1 运用政府权威推动昆明美丽公路建设 |
6.1.1 昆明市建设美丽公路的意义 |
6.1.2 昆明市美丽公路建设因素分析 |
6.1.3 昆明市美丽公路建设合理建议 |
6.2 运用政府权威促进工程治理科学化 |
6.2.1 昆玉高速养护管理引入喷灌系统 |
6.2.2 促进养护管理模式进一步合理化 |
6.2.3 调动民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和讨论 |
7.1.1 政府权威对工程治理的积极意义 |
7.1.2 政府权威对工程治理的消极影响 |
7.2 贡献与不足 |
7.2.1 贡献 |
7.2.2 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B 访谈笔录 |
(5)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6)基于紧凑思想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以天河客运站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政策背景 |
1.1.2 城市发展背景 |
1.1.3 人们的需求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紧凑城市理论研究 |
1.3.2 交通站点周边地区更新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础研究 |
2.1 紧凑城市理论形成背景 |
2.1.1 国外背景 |
2.1.2 我国背景 |
2.2 基本概念界定 |
2.2.1 紧凑城市 |
2.2.2 紧凑、集中、集约辨析 |
2.3 紧凑城市的特征 |
2.3.1 土地集约利用 |
2.3.2 高效运作 |
2.3.3 高质量的环境品质 |
2.4 旧城片区的共性问题 |
2.4.1 建设密度分布与设施配套不经济 |
2.4.2 功能结构衰退比例失调 |
2.4.3 道路交通低效运作 |
2.4.4 城市空间与环境品质欠佳 |
2.5 紧凑城市理念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 |
2.5.1 促进建设量与功能的集约整合 |
2.5.2 补全完善公共设施增加便捷性 |
2.5.3 交通效率提升推进更新 |
2.5.4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2.5.5 延续城市活力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紧凑化更新的实践案例分析 |
3.1 阿姆斯特丹泽伊达斯 |
3.1.1 交通空间的整合 |
3.1.2 混合功能与多样化 |
3.1.3 建筑高度限制下的集约建设 |
3.1.4 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宗旨 |
3.2 东京汐留地区 |
3.2.1 立体布置的交通线路 |
3.2.2 用地与功能多样化 |
3.2.3 严格的建设控制 |
3.2.4 官民合作的推进更新 |
3.3 伦敦金丝雀码头 |
3.3.1 轨道交通发展激发城市活力 |
3.3.2 高强度与高环境品质并行 |
3.3.3 高度复合的功能布局 |
3.3.4 交通节点的多首层设计 |
3.4 纽约哈德逊广场 |
3.4.1 集中建设与混合使用 |
3.4.2 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
3.4.3 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
3.4.4 便利的城市交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紧凑性评价方法 |
4.1 紧凑城市需要达到的目标 |
4.2 紧凑性评价方法与要素 |
4.2.1 评价方法构建架原则 |
4.2.2 评价结构框架 |
4.2.3 评价要素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河客运站片区紧凑性评价 |
5.1 片区概况 |
5.1.1 片区更新背景 |
5.1.2 片区发展条件 |
5.1.3 现状人群需求 |
5.2 紧凑性评价分析 |
5.2.1 现状集约性评价 |
5.2.2 现状高效性评价 |
5.2.3 现状高质量性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紧凑思想下的更新策略 |
6.1 .土地利用策略 |
6.1.1 利用重要交通站点吸引建设集聚 |
6.1.2 营造立体分层的城市空间 |
6.1.3 控制街区尺度 |
6.2 功能复合策略 |
6.2.1 功能更新升级与多样化发展 |
6.2.2 多维度的功能复合 |
6.2.3 单位大院与外部片区的功能边界缝合 |
6.3 交通整合策略 |
6.3.1 公共交通推进城市更新 |
6.3.2 完善慢行系统提倡绿色出行 |
6.3.3 增加支路网密度 |
6.4 环境提升策略 |
6.4.1 绿地集中布置完善绿化系统 |
6.4.2 完善高品质多样化公共空间 |
6.4.3 严格的空间控制 |
6.4.4 城中村微更新提升环境品质 |
6.5 更新政策推进实施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新收费模式下高速公路沿线设施的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收费模式相关技术分析 |
2.1 取消省界收费站 |
2.1.1 “撤站”的背景 |
2.1.2 “撤站”包含的主要内容 |
2.1.3 “撤站”对高速公路今后发展的影响 |
2.2 路径精确识别技术 |
2.2.1 发展现状 |
2.2.2 分类及属性 |
2.2.3 5.8G的发展前景 |
2.3 ETC门架系统 |
2.3.1 系统构成 |
2.3.2 主要功能 |
2.3.3 指标要求 |
2.3.4 布设原则 |
2.3.5 取消省界收费站技术路径 |
2.3.6 联网收费系统 |
2.3.7 ETC发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沿线设施现状分析 |
3.1 高速公路服务区 |
3.1.1 服务区分类 |
3.1.2 服务区的功能与作用 |
3.1.3 国外服务区状况 |
3.1.4. 国内服务区状况 |
3.1.5 我国服务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6. 我国服务区的未来发展趋势 |
3.2 U形转弯设施 |
3.2.1. 概述 |
3.2.2. 应用状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沿线设施优化 |
4.1 服务区优化分析 |
4.1.1 优化理论基础 |
4.1.2 服务区设计优化 |
4.1.3 服务区规模优化 |
4.1.4 服务区功能及布局优化 |
4.1.5 服务区优化方案比选 |
4.2 服务区优化后与旅游开发相结合 |
4.2.1 背景及意义 |
4.2.2 资源优势及发展前景 |
4.2.3 模式探究 |
4.3 服务区优化后与客运物流业相结合 |
4.3.1 背景及意义 |
4.3.2 资源优势及发展前景 |
4.3.3 模式探究 |
4.4 服务区智慧化 |
4.5 U形转弯设施优化分析 |
4.5.1 优化方案 |
4.5.2 设置位置与技术指标 |
4.5.3 车辆在高速公路中可调头的最大行驶距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海省高速公路沿线设施优化实例 |
5.1 青海省高速公路发展与ETC门架系统建设现状 |
5.1.1 青海省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
5.1.2 青海省取消省界收费站建设现状 |
5.2 青海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现状 |
5.2.1 服务区规划现状 |
5.2.2 服务区功能现状 |
5.3 青海省高速公路服务区优化 |
5.3.1 服务区优化 |
5.3.2 旅游类服务区优化 |
5.3.3 客运物流类服务区优化 |
5.4 青海省高速公路U形转弯设施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BIM的互通式立交设计标准化关键技术研究 ——以A型单喇叭互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文献分析 |
1.2.2 标准化的研究现状 |
1.2.3 BIM构件标准化的研究现状 |
1.2.4 小结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互通式立交设计标准化理论研究 |
2.1 互通式立交设计标准化理论 |
2.1.1 互通式立交设计标准化可行性分析 |
2.1.2 互通式立交设计标准化的定义 |
2.1.3 互通式立交设计标准化的原理 |
2.1.4 互通式立交设计标准化的流程 |
2.1.5 互通式立交设计标准化的作用和意义 |
2.2 互通式立交BIM构件标准化理论 |
2.2.1 互通式立交BIM构件标准化的定义 |
2.2.2 互通式立交BIM构件标准化的内容 |
2.2.3 互通式立交BIM构件标准化的意义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型单喇叭互通设计标准化推荐值研究 |
3.1 A型单喇叭互通设计资料统计分析 |
3.1.1 资料概况 |
3.1.2 资料统计与分析 |
3.2 设计标准化模型的创建 |
3.2.1 设计标准化模型创建的必要性 |
3.2.2 设计标准化模型的创建方法 |
3.2.3 A型单喇叭互通设计标准化模型的创建 |
3.3 设计标准化参数的分类 |
3.3.1 设计标准化参数分类的必要性 |
3.3.2 A型单喇叭互通设计标准化参数分类结果 |
3.4 设计标准化参数的优化 |
3.4.1 设计标准化参数的优化目的 |
3.4.2 设计标准化参数的优化方法 |
3.4.3 设计标准化参数的优化结果 |
3.5 设计标准化推荐值 |
3.5.1 A型单喇叭互通设计标准化推荐值的研究成果 |
3.5.2 互通式立交设计标准化推荐值与BIM构件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互通式立交BIM构件标准化关键技术研究 |
4.1 互通式立交BIM构件库的创建 |
4.1.1 互通式立交BIM构件库的概念 |
4.1.2 互通式立交BIM构件库的创建流程 |
4.1.3 互通式立交BIM构件库的创建意义 |
4.2 互通式立交BIM构件的分类与编码 |
4.2.1 互通式立交BIM构件的分类 |
4.2.2 互通式立交BIM构件的编码 |
4.2.3 互通式立交BIM构件的分类编码表 |
4.3 互通式立交BIM构件的信息深度等级 |
4.3.1 互通式立交BIM构件模型的模型精细度 |
4.3.2 互通式立交BIM构件模型的几何表达精度 |
4.3.3 互通式立交BIM构件模型的信息深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型单喇叭互通设计标准化实例应用 |
5.1 A型单喇叭互通设计标准化BIM构件库的创建 |
5.1.1 平台选择 |
5.1.2 互通式立交BIM构件编码的实例应用 |
5.1.3 互通式立交BIM构件信息深度等级的实例应用 |
5.1.4 A型单喇叭互通BIM构件库模型的创建 |
5.2 实例应用及对比分析 |
5.2.1 标准化设计的流程 |
5.2.2 标准化前后方案的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 |
1.1.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 |
1.1.3 构件追踪定位与空间信息管理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构件空间信息 |
1.3.2 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
1.3.3 现有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的空间信息 |
2.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结构构件类型 |
2.1.1 装配式结构体系类型 |
2.1.2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类型 |
2.2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工作流程 |
2.2.1 设计阶段 |
2.2.2 生产运输阶段 |
2.2.3 施工安装阶段 |
2.2.4 运营维护阶段 |
2.2.5 拆除回收阶段 |
2.3 构件空间信息 |
2.3.1 构件空间信息的内容 |
2.3.2 构件空间信息的传递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制构件追踪定位技术 |
3.1 数据库 |
3.1.1 建筑信息模型 |
3.1.2 地理信息系统 |
3.1.3 BIM与 GIS的特性 |
3.1.4 BIM-GIS与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契合性分析 |
3.2 数字测量技术 |
3.2.1 GNSS定位系统 |
3.2.2 全站仪测量系统 |
3.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3.2.4 摄影测量技术 |
3.2.5 施工测量技术的适用性分析 |
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 |
3.3.1 自动识别技术 |
3.3.2 追踪定位系统 |
3.3.3 自动识别和追踪定位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流程 |
4.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 |
4.1.1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的基本组成 |
4.1.2 装配式建筑构件追踪定位技术链中的关键技术 |
4.1.3 数据库交互设计 |
4.2 建造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
4.2.1 基于BIM的构件定位 |
4.2.2 设计阶段 |
4.2.3 生产阶段 |
4.2.4 装配阶段 |
4.3 物流层面的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流程 |
4.3.1 构件生产与运输 |
4.3.2 构件施工装配 |
4.3.3 运营维护与拆除回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示例 |
5.1 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定位技术的实现 |
5.1.1 南京装配式建筑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 |
5.1.2 预制构件追踪管理技术的实现 |
5.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结构构件追踪定位 |
5.2.1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概况 |
5.2.2 轻型可移动房屋系统设计 |
5.2.3 构件生产与运输 |
5.2.4 构件装配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各章内容归纳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鸣谢 |
(10)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评价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立体绿化的概念 |
2.2 立体绿化在城市中的形式 |
2.3 立体绿化在城市中的作用 |
2.4 国内外立体绿化发展现状 |
2.4.1 国外发展现状 |
2.4.2 国内发展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立体绿化评价指标体系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3.2 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 |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
3.3.1 评价指标的确定 |
3.3.2 创建判断矩阵 |
3.3.3 计算举证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
3.3.4 权重值一次性检验 |
3.3.5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4 评价等级与标准的确定 |
3.4.1 评价等级划分 |
3.4.2 植物结构指标评价标准 |
3.4.3 景观结构指标评价标准 |
3.4.4 生态效应指标评价标准 |
3.4.5 社会价值指标评价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现状调查 |
4.1 调查区域及其自然地理概况 |
4.1.1 区域概况 |
4.1.2 气候特点 |
4.1.3 绿地规划特点 |
4.2 调查地点选取 |
4.2.1 选取方法 |
4.2.2 地点分布 |
4.3 调查方法 |
4.4 各区块调查结果总结 |
4.4.1 道路调查结果 |
4.4.2 立交桥调查结果 |
4.4.3 窗口单位调查结果 |
4.4.4 商业区调查结果 |
4.4.5 居住区调查结果 |
4.5 各区块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5.1 道路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5.2 立交桥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5.3 窗口单位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5.4 商业区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5.5 居住区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6 整体调查结果分析与评价 |
4.7 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优化建议 |
5.1 促进立体绿化发展的对策 |
5.1.1 立体绿化与其他平面绿化共建绿地生态网络 |
5.1.2 打造典型案例、体现地域特色 |
5.1.3 结合国家相关生态政策 |
5.1.4 建立实施保障措施与监管制度 |
5.1.5 合理选用植物与优化植物配置 |
5.1.6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
5.2 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
5.2.1 道路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
5.2.2 立交桥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
5.2.3 窗口单位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
5.2.4 商业区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
5.2.5 居住区立体绿化优化方案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四、“立交开放式全面质量监控模式”的创建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绿网城市理论的平原地区增量空间规划设计实验——以获嘉县花木特色小镇为例[J]. 万敏,韩真,傅力,杨洸. 城市建筑, 2021(28)
- [2]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D]. 唐彬.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4]政府权威驱动昆明道路提升改造项目案例研究[D]. 张锁林.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6]基于紧凑思想的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以天河客运站片区为例[D]. 杨书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新收费模式下高速公路沿线设施的优化设计研究[D]. 韩若峰. 长安大学, 2020(06)
- [8]基于BIM的互通式立交设计标准化关键技术研究 ——以A型单喇叭互通为例[D]. 秦际涵. 长安大学, 2020(06)
- [9]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结构构件追踪定位技术研究[D]. 张莹莹. 东南大学, 2019(01)
- [10]深圳市福田区立体绿化评价与优化设计[D]. 刘文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