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棘优良类型选择技术与种源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麻云霞[1](2021)在《文冠果种子特性变异及优良砧用种源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药用植物、食用和蜜源树种,也是治理荒漠化、绿化荒山、美化城市的优良树种,广布于我国“三北”地区。但目前文冠果多数仍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类型极其混杂,种子来源不清,生长慢,产量低,生态和经济效益不高。因此,本文以26个地理种源的文冠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文冠果种子的特性、多点苗期生长特征和作为砧木造林的适用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为文冠果的良种选育和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种源间文冠果含油率变异较大,在56.54~76.27%之间,脂肪酸含量丰富,共有18种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为亚油酸和油酸,且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饱和脂肪酸含量,生物柴油特性指标均符合ASTM D6751-2010,EN 14214-2008和GB/T 20828-200等国际标准。种子内含有17种氨基酸和8种人体必需矿质元素,VB1、VB2和VE的平均含量值较高。26个种源中文冠果种子品质特性最为优质的种源有内蒙古甘旗卡、内蒙古扎鲁特、内蒙古奈曼、内蒙古库伦和山东东营,这些种源的种子是生产中食用油原料和生物柴油原料俱佳的首选资源。(2)文冠果种子形态质量指标最好的种源地为内蒙古图布信,种子的活力和含水率为93.29%和13.28%,吸水特性分为急速吸水时期、平缓吸水时期和生长吸水期三个时期。且形态和质量指标在组间和组内都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整体重复力也较高。处理方式、种源地及其交互效应对文冠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时间存在极显着的影响。种子处理效果最好的为处理方式B—沙藏+5%PEG浸泡24小时,发芽性能最好的种源为内蒙古科尔沁。种子的形态质量和发芽指标整体呈现西—东梯度逐渐增大的地理变异趋势,与种子品质特性的变异模式类似。内蒙古科尔沁、内蒙古图布信、内蒙古扎鲁特、内蒙古舍伯吐和黑龙江牡丹江为文冠果种子形态质量和发芽特性表现最好的种源。(3)辽宁彰武(东北地区)试验点的优质文冠果优质种源有内蒙古奈曼、扎鲁特和辽宁海城,山东安丘(华东地区)试验点的优质种源有山东东营、安丘和内蒙古库伦,陕西靖边(西北地区)试验点的优质种源有内蒙古科尔沁、奈曼和北京房山,这些种源可在辽宁、山东和陕西三省或与本文试验地类似的立地环境进行推广。不同试验点的优质种源并不完全相同,其苗木保存率、苗高、地径、叶干质量和枝干质量均会随着试验地点的不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同时考虑平均株高与地径的情况下,内蒙古库伦、山东东营种源的平均育种值也为最高,具有较大的育种潜力。(4)用26个种源二年生文冠果做砧木,嫁接文冠果新品种‘中石4号‘和‘中石9号‘,总体亲和性‘中石9号‘高于‘中石4号‘。内蒙古奈曼、山东东营、内蒙古库伦砧木种源嫁接成活率最高,河北张家口最低;内蒙古奈曼种源地砧木嫁接‘中石4号‘后,果实产量最高,内蒙古科尔沁种源地砧木嫁接‘中石9号‘后,果实产量最高。综合生长、生理特性和果实产量等多个指标得出:嫁接‘中石4号‘的优质砧木种源为内蒙古奈曼、内蒙古科尔沁、内蒙古库伦、北京房山和山东临沂,嫁接‘中石9号‘的优质砧木种源为陕西靖边、内蒙古科尔沁、内蒙古库伦、内蒙古奈曼、北京房山和辽宁关山。
胡胜男[2](2021)在《闽楠不同种源林分的生长特性与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来自全国闽楠主要分布区的22个闽楠地理种源,分别在永州金洞林场黄家山(8个种源)及三丘田(14个种源)种源试验地进行生长特性及适应性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合湘西南、湘南地区生长,且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优质闽楠种源,为湘西南、湘南地区及湖南省闽楠人工林种源选择、引种、造林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两个种源试验地共22个种源闽楠的树高、胸径等生长状况的调查分析,筛选出了婺源、来凤、将乐、明溪、惠水、台江、金洞共7个生长状况良好,生长较快的种源。(2)通过对筛选出的几个种源闽楠的叶片结构、耐寒耐高温干旱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分析可以看出:①与金洞种源相比,婺源、来凤种源的栅海比较大,气孔面积小密度大,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叶片解剖结构特征,潜在光合能力及适应能力较好。婺源、来凤种源高温干旱期(8月)和寒冷期(1月)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及抗氧化酶活性整体高于金洞种源,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低于金洞种源,说明高温干旱和低温对婺源、来凤种源影响相对较小,表现出了较好的耐寒耐高温干旱能力。婺源、来凤种源在高温干旱期和寒冷期Y(Ⅱ)和ETR、qP、Fv/Fm值均大于金洞种源,光合效率较高,表现出较好的耐寒耐高温干旱能力。②将乐种源气孔特征与金洞相似,有利于提高光合及对环境因子的适应性,但叶肉栅栏组织厚度及栅海比相对较低,因此将乐种源适应能力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一步观察;台江种源下表皮厚度、栅海比、气孔面积及密度与金洞差异不显着,叶片结构表现出的耐寒耐高温干能力稍弱于金洞种源,但差别不大。将乐、台江种源在8月和1月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及抗氧化酶活性整体与金洞种源差异不大,表现出了与金洞种源相当的耐寒耐高温干旱适应性。将乐种源8月份光合效率低,1月份较好,光合效率受高温干旱影响大,受低温影响相对较小,耐高温干旱能力较弱,耐寒性较好;台江种源8月光合效率与金洞种源相比稍弱,但差异较小,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一步分析。③明溪、惠水种源叶片结构潜在适应性不及本地种源金洞;从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其他生理指标来看,高温干旱和低温对明溪、惠水种源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均有较大影响,耐寒耐高温干旱能力均弱于本地种源金洞。(3)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指标,黄家山种源试验地不同种源闽楠耐高温干旱能力大小为:婺源种源>来凤种源>金洞种源>将乐种源,三丘田种源试验地为:金洞种源>台江种源>明溪种源>惠水种源。黄家山种源试验地不同种源闽楠耐寒性大小为:婺源种源>来凤种源>将乐种源>金洞种源,三丘田种源试验地为:金洞种源>台江种源>惠水种源>明溪种源。综合所有指标来看,与本地金洞种源相比,江西婺源、湖北来凤2个种源耐寒耐高温干旱能力均较好;福建将乐种源耐寒适应性较好,耐高温干旱能力较弱。台江种源耐旱耐高温干旱能力稍弱与本地种源金洞,但差距不大。明溪、惠水种源耐寒耐高温干旱能力较弱。综上所述,婺源、来凤2个种源比金洞种源生长快速,生长状态更好,且较能适应湖南地区高温季节性干旱和冬季自然低温的气候条件,适应性良好,在栽培时可优先考虑婺源、来凤及金洞3个种源;将乐、台江2个种源生长速度、对环境的适应性与金洞种源相当或略低于金洞种源,可作为需要继续考察与试验的种源。
刘娟[3](2019)在《圆齿野鸦椿种源/家系种子及苗期生长变异研究》文中指出以福建建瓯种源(FJ-JO)10个家系、广东始兴种源(GD-SX)6个家系、江西信丰种源(JX-XF)3个家系、江西大余种源(JX-DY)1个家系、江西全南种源(JX-QN)2个家系,共5个种源22个家系的种子及其子代苗为研究对象,测定种子的长、宽、种形系数及子代苗苗高、地径、生长节律、叶片形态及光合特性指标,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Logistic函数分析法及相关指标计算等方法,探究种源间及种源内家系间种子质量差异及子代苗生长变异规律,为圆齿野鸦椿良种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家系圆齿野鸦椿种子长、宽、千粒重、发芽率差异显着,但种子形状稳定,近似圆球形;种子发芽率普遍较低,其中发芽率相对较高的三个家系为FJ-JO-014(44.0%)、FJ-JO-027(36.3%)、GD-SX-008(30.3%),种子发芽率与种子长、宽、种形系数、千粒重均无显着相关性。(2)圆齿野鸦椿不同家系二年生苗年生长节律可分为“S”型和“双S”型两种类型,不同种源二年生苗生长节律均为“双S”型。“双S”型生长曲线生长时期可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Ⅰ、过渡期、速生期Ⅱ、生长后期。种源速生期Ⅰ在4月初至5月下旬,速生期Ⅱ在7月初至9月初;“S”型生长曲线生长时期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其速生期在4月下旬之后,持续时间各家系有所差别。两种类型均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3)不同种源/家系圆齿野鸦椿的顶叶、肩叶及全叶形态均存在显着差异,且其叶片形态的变异程度家系间大于种源间。顶叶宽与肩叶宽、肩叶长宽比分别呈极显着正相关、显着负相关;顶叶面积与肩叶宽、肩叶长宽比分别呈显着正相关、显着负相关;顶叶长与肩叶各形态指标之间相关性不显着。(4)不同种源/家系圆齿野鸦椿的光合日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中午12:00时左右达到一天中的高峰值。叶绿度值与光合特性指标的相关性不显着。(5)圆齿野鸦椿种子质量、子代苗生长、叶片形态及叶绿度值变异均为种源内家系间大于种源间,故圆齿野鸦椿良种选择宜采用单株选择法。(6)22个圆齿野鸦椿家系中前六个优良家系为:JX-QN-002>JX-QN-004>JX-XF-011>FJ-JO-032>FJ-JO-001>JX-DY-003。
谢嗣荣[4](2017)在《沙棘优良种源的初步筛选》文中研究说明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是集药用、保健、用材和观赏等多种价值于一身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前景。本研究以沙棘自然分布区内5个省份(自治区)10个产地的种子及其一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以优良种子品质和优良药用种源的筛选为目的,对不同种源的种子性状、1年生苗木的生长及叶片中药用成分的含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种源的种子品质和1年生苗木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沙棘的良种选育进一步开展及沙棘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沙棘种源种子的性状、播种品质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不同沙棘种源种子发芽率均很高,平均发芽率达到87%。各种源的种子性状,以龙凤沟和老白沟种源稳定性最高。(2)不同沙棘种源1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生长和叶生物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各种源沙棘1年生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规律都呈明显的“S”型生长曲线,且均在6月份时月增长量最高。固阳种源苗高年增长量和叶生物量最大,鄂托克种源地径年增长量最大。(3)不同种源沙棘1年生苗木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苗木净光合速率与原产地海拔呈显着正相关,胞间CO2浓度与原产地纬度呈显着正相关。(4)各种源1年生苗木叶片中药用成分含量及产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着差异水平,但不同药用成分含量高低出现的时间不同。黄酮类化合物、Fe和Mg含量最高的时间为7月份,三萜类化合物为9月份,多糖为6月份。(5)各种源沙棘1年生苗木叶片中,黄酮类、三萜以及多糖的含量与地理环境因子没有显着的相关性。Fe的含量与原产地年均降水量呈显着负相关,Mg的含量与原产地纬度呈显着正相关。(6)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龙凤沟和老白沟种源种子品质最好,固阳和老白沟种源是苗期表现较为优良的药用种源。
王洪江,张洪伟,刘丽娜,李文杰,张连翔[5](2013)在《我国沙棘良种选育及繁殖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沙棘良种引进、选育和繁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对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今后沙棘良种选育实践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段爱国,张建国,罗红梅,李健雄[6](2012)在《中蒙沙棘亚种间杂交选育及优良杂种生态经济性评价》文中提出基于远缘杂交技术路线,以引进的俄罗斯大果沙棘丘依斯克和蒙古大果沙棘乌兰格木两个栽培种为母本,以中国沙棘为父本,开展了杂交选育研究,在子代林为7年生盛果期时,共择出13个优良单株,其中从中国沙棘与丘依斯克的杂交子代中选出10个优良单株,从中国沙棘与乌兰格木的杂交子代中选出3个单株。13个优良杂种单株树高、地径、冠幅均显着高于母本乌兰格木和丘依斯克,但大多低于父本中国沙棘。杂种2年生枝棘刺数为2~4个,界于父母本之间,与中国沙棘雌株相比,棘刺数减少70%。优良杂种单株果实百果质量为22.17~48.92g,除个别出现超亲现象外,大多明显小于母本,但较中国沙棘提高10.57%~143.99%。13个杂种单株产量与两个母本较为接近,但明显高于父本中国沙棘,是中国沙棘的3倍以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选优良杂种单株生态适应性、经济价值分别明显高于母本引进品种、父本中国沙棘,生态经济价值十分优良。
林晗[7](2012)在《千年桐不同种源生长、生理、营养特性比较与早期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千年桐(Aleurites monana)属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落叶乔木,是中国特有的乡土树种。千年桐的种仁含油率高达60%-70%,可开发利用为生物质柴油及其他工业原料,其木材也是中纤板的优良原料,在工业、农业、渔业、军事、医药等方面均有广泛的用途。近几年来,在生态林修复、原料林建设以及非木质利用等领域开始选择栽培千年桐树种。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林,千年桐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鉴于此,本研究以福建省不同千年桐种源为试验材料,从生长、生理以及营养角度比较相同人工栽培条件下不同种源千年桐3年生试验林的生长指标、叶属性特征、水分利用效率、光合荧光利用效率、内源激素含量、叶片C、N含量等方面,以期揭示不同千年桐种源的生理和生态适应性差异,并通过构建千年桐种源遗传图谱分析种源间亲缘关系,为福建省千年桐优良种源的选择及高效栽培提供依据。1.以不同种源千年桐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v/Fo、Fv/Fm、Yield、qP和qN,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千年桐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o、Fv/Fo、Fv/Fm、Yield、qP和qN值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其中,屏南、顺昌、周宁和莆田种源具有较高的光能转换效率,福安、福鼎、周宁和莆田种源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较快,福安、周宁、福鼎等种源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较大。据千年桐不同种源荧光参数综合指标投影值的计算结果,12个种源的优劣排序为:周宁>莆田>屏南>蕉城>福鼎>顺昌>柘荣>尤溪>建阳>政和>福安>沙县。依照不同荧光参数投影寻踪的投影值,结合光合性能综合考虑,千年桐的早期选择中可以优先考虑周宁、莆田和屏南等种源。2.选取不同千年桐种源在同一条件下人工培育,通过测定千年桐叶片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分析千年桐叶片δ13C的特征及其种源差异,以及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千年桐δ13C值的变化范围在-27.87‰~-24.46‰之间,平均值为-26.37‰,其中莆田、顺昌和沙县种源δ13C值较大。与地理模式和环境因素的关系分析表明,不同种源千年桐叶片δ13C值与纬度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经度呈一定的负相关(p=0.1);与年均温度和生长季温度之间呈显着正相关,与年均降水量和生长季降水量呈极显着负相关。一般在干旱生境中,高WUE树种的干旱适应性更强,而在湿润的环境中,低WUE树种对水分的摄取能力可能比高WUE树种更强。本研究中莆田、顺昌、沙县千年桐种源具有较高的δ13C值,对应较高的WUE,在人工林营造过程中可以考虑栽植在较干旱、贫瘠的环境中作为先锋树种,其落叶阔叶的特性也有助于养分回归、改良地力;而蕉城、柘荣、福安种源的δ13C值相对较小,建议栽植在水分条件较好的湿润地区,充分发挥对水分的摄取能力,提高其生长量。3.通过比较不同种源千年桐2年生试验林的GA、IIAA、ZR、ABA四种植物内源激素,发现各种源千年桐的内源激素含量处于不同水平,种源间差异性均表现出极显着差异(p<0.01)。从变异系数的离散程度看,4种内源激素的差异程度为GA>ZR>IAA>ABA。IAA与ABA之间呈现出显着的相关关系(p<0.05), GA与IAA之间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关关系(p<0.1)。各种源内源激素平衡性具有一定差异,体现了不同种源适应能力的不同,ABA含量越高、GA含量越低,抗寒性就越强。周宁和福安种源的地理位置均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地区,年积温较低,这两个种源千年桐的GA/ABA值均远低于平均值,体现这两个种源的抗寒性较佳。4.从荧光效率、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内源激素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种源千年桐3年生试验林的苗高、地径生长与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δ13C以及内源激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千年桐3年生试验林的生长指标与叶绿素荧光参数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不适合成为生长量选择的合适的生理指标。千年桐δ13C值与苗高、地径呈显着正相关,与叶柄长呈极显着正相关,特别是莆田、沙县、政和和尤溪种源,具有较大的δ13C值和较快的生长,是水分利用效率较好的速生型优良种源。依据不同种源生长及内源激素综合投影值的聚类情况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其中莆田种源和政和种源生长较好,适宜异地引种。5.以不同种源千年桐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千年桐种源叶片C、N含量与荧光特性、δ13C和内源激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被测的8个叶绿素荧光参数中,Fv/Fo、Fv/Fm、Yield和qP分别与叶C含量、叶N含量以及C/N之间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其中Fv/Fo、Fv/Fm与叶N含量呈显着线性正相关(p<0.05),与C/N之间为二次曲线回归相关,Yield和qP与叶C含量呈二次曲线回归关系。叶片δ13C值与叶C含量、C/N相关性不明显,与叶N含量在二次曲线的基础上呈显着负相关。GA/ABA、GA分别在不同程度上与叶N含量呈显着负相关(RGA/ABA= -0.540, <0.1; RGA=-0.625,p<0.05), GA/ABA、GA 在p<0.01的基础上和C/N呈极显着正相关。6.通过RAPD分析千年桐种源,初步筛选出一批能够满足千年桐RAPD扩增反应的引物,得出不同种源千年桐亲缘图谱并做出多样性说明与分析,以分子标记为手段说明千年桐遗传地理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变化规律,以此作为千年桐种源试验的依据。试验证明,不同种源千年桐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12个种源千年桐之间遗传距离的范围在0.2491到0.8011之间,亲缘关系最远的是顺昌种源与莆田种源,亲缘关系最近的是蕉城种源与顺昌种源。依据聚类树状图,12个种源的千年桐明显的分为三类:周宁、屏南、柘荣、福鼎和莆田为一类;福安、政和、蕉城、顺昌和建阳为一类;尤溪和沙县为一类。7.建立种源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早期选择是种源试验的根本目的。本研究首次应用熵值法,依据生长指标、生理指标、营养指标3个一级指标和16项二级指标,构建千年桐种源早期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最优为政和县种源,其次为莆田县种源。结合千年桐种源亲缘关系分类,建议今后继续进行杂交育种试验时,应该从第1类和第2类的优良种源中选择,例如选取政和X莆田,莆田X福安等杂交组合。
段爱国,张建国,罗红梅,李健雄[8](2011)在《以乌兰格木为母本的中蒙沙棘杂种F1表型性状分离规律研究》文中指出基于远缘杂交技术路线,以引进的蒙古大果沙棘乌兰格木实生子代优株为母本,中国沙棘优良种源丰宁的优良单株为父本,开展了蒙古沙棘与中国沙棘两个亚种间杂交育种工作,对杂种F1表型性状分离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杂种F1代性状分化严重,棘刺数、生长量、叶片、果实等性状的变异程度依次降低,以蒙古大果沙棘为母本的中蒙沙棘杂交能使F1代在株高、棘刺数两个性状上取得最为显着的改良效果。F1代群体雌雄比符合1∶1自由组合规律,红果型、杂种F1代果蝇危害率差异以及在重要选种性状上的超亲现象的存在,为沙棘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与物质基础。
刘红[9](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唐海霞[10](2011)在《侧柏种源评价及优良种源选择》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原有侧柏种源试验林基础上,对山东地区23年生侧柏进行生长量、抗寒性、抗旱性分析,根据山东立地条件进行山东适生侧柏的种源选择,并进一步对山东侧柏进行种源区划。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侧柏种源生长指标分析及优良种源选择。(1).侧柏种源林地区间、种源间差异极显着,单地点区组间差异不显着,从试验林Duncan检验结果来看:枣庄侧柏生长总体好于平阴和原山,平均胸径分别为10.46cm、9.35cm、8.01cm。原山和平阴立地条件相差不大,但平阴试验林侧柏种源总体生长优于原山。(2).从3个地点生长指标Duncan和聚类分析结果来看,山东泰安、山东肥城、山东微山为最佳种源,此外,山东平阴、山东曲阜等部分鲁中南地区种源,河南大部分种源,江苏徐州、江苏铜山种源也相对较好。2.不同侧柏种源抗寒性研究从种源区域化试验的结果看来,东部区域包括辽宁凌源、北京密云、山东各种源及福建南平种源,抗寒性表现良好,从原山林场抗寒调查(冻害率)结果来看,抗冻性比较好的种源有江苏盱眙、山西种源、除河南禹县外的河南种源,河北种源,其次为山东种源,且这些种源受冻害情况总体差别不大,其中山东枣庄种源冻害率为11.7%,居于第3位,与第2位差别不大,江苏盱眙种源冻害率低于10%。因此,综合看来,原山林场抗寒性较好的种源为:江苏盱眙、山西霍县、山东枣庄种源。3.不同侧柏种源抗旱性研究(1).不同种源鳞叶解剖构造研究表明:侧柏角质层发达,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值高。通过对不同侧柏种源进行形态解剖构造观测,探究其抗旱能力强弱,利用隶属函数法对解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不同侧柏种源抗旱能力大小依次为:河南确山>河北获鹿>四川射洪>山东泰安>山东平阴>陕西黄陵>福建南平>山东长清>云南文山>山东原山>辽宁凌源>新疆伊犁>山东灵岩>甘肃合水>北京密云>山西长治>鲁徂徕山>湖北荆门。(2).通过光合指标强度、水分饱和亏缺、枝条保水力等方面对不同侧柏种源进行抗旱能力大小评价,最终选出山东泰安等抗旱能力较强的种源。4.从侧柏地理种源变异规律上看:树高、胸径、冠幅与材积相关性极显着,树高、胸径、材积与经度呈不显着的正相关,而冠幅与经度呈不显着的负相关。树高、冠幅指标与维度呈现不显着的负相关,胸径、材积与维度呈不显着的负相关。从三次到五次趋势面,侧柏种源的地理变异总体上显示出从西北、西南向华东方向演变,种源的地理变异规律并不是像趋势面一次方程所显示的呈现有规律的逐渐变异。五次趋势面显示出华东种源树高,东经117°北纬36°附近种源表现较好,既山东区域种源表现较好,我国北部,西南种源较差。
二、沙棘优良类型选择技术与种源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棘优良类型选择技术与种源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文冠果种子特性变异及优良砧用种源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冠果研究概述 |
1.2.1 文冠果生物学特性 |
1.2.2 文冠果地理分布 |
1.2.3 文冠果综合价值 |
1.2.4 文冠果繁殖技术 |
1.3 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种质资源的含义 |
1.3.2 种质收集状况及意义 |
1.3.3 种质资源评定与利用 |
1.4 地理变异与种源试验研究进展 |
1.4.1 地理种源变异的研究 |
1.4.2 种源试验研究 |
1.5 早期选择的相关研究 |
1.5.1 苗木早期选择的意义 |
1.5.2 苗木早期选择的可行性 |
1.5.3 苗木早期选择年龄的确定 |
1.5.4 苗木早期选择的方法 |
1.5.5 苗木生长与环境因子 |
1.6 ASReml和 GGE双标图应用研究 |
1.6.1 ASReml的应用研究 |
1.6.2 GGE双标图的应用研究 |
1.7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文冠果种子品质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3 试验方法 |
2.1.4 环境数据测定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种源文冠果油脂特性研究 |
2.2.2 不同种源文冠果营养特性研究 |
2.2.3 文冠果种子品质特性熵值法评价 |
2.3 小结 |
3 文冠果种子形态和发芽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形态和质量指标分析 |
3.2.2 不同种源文冠果种子发芽能力指标分析 |
3.2.3 文冠果种子生物学特性相关性分析 |
3.2.4 文冠果种子形态和发芽特性地理变异规律 |
3.2.5 文冠果种子形态和发芽特性熵值法分析 |
3.3 小结 |
4 文冠果苗期评价及早期选择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 |
4.1.2 试验材料和设计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种源文冠果在三个试验地点的苗期生长状况观测 |
4.2.2 不同种源文冠果在三个试验地点的BLUP-GGE分析 |
4.2.3 文冠果苗期生长指标的相关性 |
4.2.4 文冠果苗期生长性状的聚类分析 |
4.2.5 文冠果苗期生长性状育种值分析 |
4.3 小结 |
5 文冠果砧木造林表现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指标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亲和性的表现 |
5.2.2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生长表现 |
5.2.3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生理指标测定 |
5.2.4 文冠果不同嫁接组合果实表型和产量测定 |
5.2.5 不同种源砧木综合评价 |
5.3 小结 |
6 讨论 |
6.1 文冠果种质资源评价 |
6.2 文冠果种源×试验地互作效应研究 |
6.3 文冠果砧木嫁接新品种研究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2)闽楠不同种源林分的生长特性与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叶片形态及解剖结构与适应性的关系 |
1.2.2 植物耐寒耐旱生理研究进展 |
1.2.3 叶绿素荧光研究进展 |
1.2.4 种源试验研究进展 |
1.2.5 闽楠研究进展 |
2 试验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研究内容 |
2.3.1 不同种源闽楠生长状况对比分析 |
2.3.2 不同种源闽楠叶片形态及解剖结构对耐寒耐高温干旱性的影响 |
2.3.3 不同种源闽楠耐寒耐高温干旱生理研究 |
2.3.4 寒冷与高温干旱对不同种源闽楠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2.3.5 不同种源闽楠耐寒耐高温干旱适应性综合评价 |
2.4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2.4.1 试验地设计 |
2.4.2 不同种源闽楠生长状况对比分析 |
2.4.3 不同种源闽楠叶片形态及解剖结构对耐寒耐高温干旱性的影响 |
2.4.4 不同种源闽楠耐寒耐高温干旱生理研究 |
2.4.5 寒冷与高温干旱对不同种源闽楠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2.4.6 不同种源闽楠耐寒耐高温干旱适应性综合评价 |
2.5 数据处理 |
2.6 技术路线图 |
3 不同种源闽楠生长性状分析 |
3.1 不同种源闽楠生长性状方差分析 |
3.1.1 黄家山试验区不同种源闽楠生长性状方差分析 |
3.1.2 三丘田试验区不同种源闽楠生长性状方差分析 |
3.2 不同种源闽楠生长性状聚类分析 |
3.2.1 黄家山不同种源闽楠生长性状聚类分析 |
3.2.2 三丘田不同种源闽楠生长性状聚类分析 |
3.3 小结 |
4 不同种源叶片形态及解剖结构对耐寒耐高温干旱性的影响 |
4.1 叶片形态分析 |
4.2 叶片解剖结构分析 |
4.2.1 叶肉解剖结构特征 |
4.2.2 气孔特征 |
4.3 小结 |
4.4 讨论 |
5 不同种源耐寒耐高温干旱生理研究 |
5.1 不同种源闽楠叶绿素含量分析 |
5.2 不同种源闽楠可溶性糖含量分析 |
5.3 不同种源闽楠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 |
5.4 不同种源闽楠脯氨酸含量分析 |
5.5 不同种源闽楠丙二醛含量分析 |
5.6 不同种源闽楠电导率分析 |
5.7 不同种源闽楠抗氧化酶活性分析 |
5.8 小结 |
5.9 讨论 |
6 寒冷和高温干旱对不同种源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6.1 不同种源闽楠Fo分析 |
6.2 不同种源闽楠Fm分析 |
6.3 不同种源闽楠Fv/Fm分析 |
6.4 不同种源闽楠Y(Ⅱ)分析 |
6.5 不同种源闽楠ETR分析 |
6.6 不同种源闽楠qP分析 |
6.7 不同种源闽楠NPQ分析 |
6.8 不同种源闽楠Y(NPQ)分析 |
6.9 小结 |
6.10 讨论 |
7 不同种源耐寒耐高温干旱适应性综合评价 |
7.1 不同种源闽楠耐旱适应性综合评价 |
7.2 不同种源闽楠耐寒适应性综合评价 |
7.3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圆齿野鸦椿种源/家系种子及苗期生长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种源/家系试验研究 |
1.1.1 国外种源/家系试验研究进展 |
1.1.2 国内种源/家系研究试验进展 |
1.1.3 种源/家系变异表现及其测定 |
1.2 圆齿野鸦椿研究现状 |
1.2.1 圆齿野鸦椿种子特性研究 |
1.2.2 圆齿野鸦椿繁殖技术研究 |
1.2.3 圆齿野鸦椿幼苗生长特性研究 |
1.2.4 圆齿野鸦椿幼苗光合特性研究 |
1.2.5 圆齿野鸦椿良种选育研究 |
1.2.6 圆齿野鸦椿应用研究 |
1.3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不同种源/家系圆齿野鸦椿种子质量变异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试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圆齿野鸦椿种子形态变异分析 |
2.3.2 圆齿野鸦椿种子千粒重变异分析 |
2.3.3 圆齿野鸦椿种子发芽率变异分析 |
2.3.4 圆齿野鸦椿种子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4 讨论与小结 |
3 不同种源/家系圆齿野鸦椿苗期生长性状变异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试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圆齿野鸦椿苗高与地径生长量变异分析 |
3.3.2 圆齿野鸦椿苗高生长节律 |
3.3.3 圆齿野鸦椿二年生苗生物量变异分析 |
3.4 讨论与小结 |
4 不同种源/家系圆齿野鸦椿叶片形态变异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圆齿野鸦椿全叶形态变异分析 |
4.2.2 圆齿野鸦椿顶叶形态变异分析 |
4.2.3 圆齿野鸦椿肩叶形态变异分析 |
4.2.4 圆齿野鸦椿二年生苗顶叶与肩叶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5 不同种源/家系圆齿野鸦椿叶绿度值及光合特性的变异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试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圆齿野鸦椿叶绿度值差异分析 |
5.2.2 圆齿野鸦椿二年生苗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
5.2.3 圆齿野鸦椿二年生苗胞间CO_2浓度日变化 |
5.2.4 圆齿野鸦椿二年生苗气孔导度日变化 |
5.2.5 圆齿野鸦椿二年生苗蒸腾速率日变化 |
5.2.6 圆齿野鸦椿二年生苗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 |
5.2.7 圆齿野鸦椿叶绿度值及光合特性指标相关分析 |
5.3 讨论与小结 |
6 苗期综合分析 |
6.1 苗期各性状相关性分析 |
6.2 苗期各性状主成分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圆齿野鸦椿种源/家系种子品质变异 |
7.1.2 圆齿野鸦椿种源/家系子代苗生长节律 |
7.1.3 圆齿野鸦椿种源/家系叶片形态变异 |
7.1.4 圆齿野鸦椿种源/家系光合特性 |
7.1.5 圆齿野鸦椿良种选择应以单株选择为主 |
7.1.6 圆齿野鸦椿优良家系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沙棘优良种源的初步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沙棘研究进展 |
1.2.1 沙棘的生物学研究 |
1.2.2 沙棘的生物化学活性物质 |
1.2.3 沙棘的开发利用 |
1.2.4 沙棘的种源试验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沙棘种子性状 |
2.3.2 苗期生长 |
2.3.3 苗木光合指标 |
2.3.4 叶中药用成分 |
2.3.5 优良叶用沙棘种源筛选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沙棘种源种子性状 |
3.1.1 沙棘种源种子千粒重与形状指标稳定性 |
3.1.2 沙棘种源种子的发芽品质 |
3.1.3 沙棘种源种子的主要营养物质含量 |
3.2 沙棘种源苗期生长 |
3.2.1 沙棘种源苗期生长规律 |
3.2.2 沙棘种源1年生苗木苗高生长规律 |
3.2.3 沙棘种源1年生苗木地径生长 |
3.2.4 沙棘种源1年生苗木叶片生物量 |
3.3 沙棘种源苗木的光合特性 |
3.4 沙棘种源苗木叶片中的药用成分 |
3.4.1 沙棘种源苗木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 |
3.4.2 沙棘种源苗木叶片中主要矿质元素 |
3.4.3 沙棘种源苗木叶片中其他药用成分 |
3.5 沙棘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5.1 沙棘各指标与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
3.5.2 沙棘种子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3.5.3 沙棘苗生长指标与其光合、药用成分产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5.4 沙棘苗光合指标与药用成分产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6 优良沙棘种源的综合选择 |
3.6.1 优良种质种源的筛选 |
3.6.2 优良药用种源的筛选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沙棘种源种子性状特性 |
4.1.2 沙棘种源苗期生长 |
4.1.3 沙棘种源苗木的光合特性 |
4.1.4 沙棘种源苗木叶片中的药用成分 |
4.1.5 优良沙棘种源的初步筛选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5)我国沙棘良种选育及繁殖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沙棘良种引进研究概况 |
2 我国沙棘育种研究概况 |
2.1 沙棘选择育种 |
2.2 沙棘杂交育种 |
3 沙棘苗木繁殖技术及方法研究概况 |
3.1 沙棘繁殖技术 |
3.2 沙棘栽植技术 |
4 小结 |
(6)中蒙沙棘亚种间杂交选育及优良杂种生态经济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杂交材料与试验设计 |
1.2 指标测定方法 |
1.3 综合评价方法 |
1.3.1 生态功能和适应能力的评价方法 |
1.3.2 经济评价 |
1.3.3 生态经济型品种综合评价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优良杂种选优 |
2.2 优良杂种单株生长比较 |
2.3 优良杂种无性系果实特征比较 |
2.4 生态经济型杂种综合评价 |
3 讨论与结果 |
(7)千年桐不同种源生长、生理、营养特性比较与早期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种源试验研究进展 |
1.1.1 种源试验简介 |
1.1.2 国外种源研究概况 |
1.1.3 国内种源研究概况 |
1.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
1.2.2 叶绿素荧光的主要参数 |
1.2.3 林木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种内、种间、种源变异 |
1.2.4 林木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环境响应 |
1.3 植物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的表达 |
1.3.2 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分馏机理 |
1.3.3 不同光合型植物碳同位素分馏模式 |
1.3.4 影响植物碳同位素分馏的生物因素 |
1.3.5 影响植物碳同位素分馏的环境因素 |
1.4 植物内源激素研究进展 |
1.4.1 植物内源激素的种类和调节作用 |
1.4.2 内源激素在林木研究中的应用 |
1.4.3 内源激素的测定方法 |
1.5 林木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1.5.1 RAPD标记 |
1.5.2 分子标记技术在木本植物研究中的运用现状 |
1.5.3 分子标记技术在生物质能源树种研究中的运用现状 |
第二章 课题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2.1 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2.1 千年桐种源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研究 |
2.2.2 千年桐种源叶片δ~(13)C的特征及其种源差异 |
2.2.3 千年桐种源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差异研究 |
2.2.4 千年桐种源生长差异及其对荧光参数、δ~(13)C和内源激素的响应 |
2.2.5 千年桐叶片C、N含量与荧光特性、δ~(13)C和内源激素的相关性 |
2.2.6 不同种源千年桐RAPD分析 |
2.2.7 千年桐优良种源早期选择模型 |
2.3 创新点 |
2.3.1 研究内容创新 |
2.3.2 研究方法创新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千年桐叶片δ~(13)C的特征及其种源差异 |
3.1 试验地点 |
3.2 千年桐种源试验林的营造 |
3.3 试验方法 |
3.3.1 千年桐叶片稳定碳同位素测定 |
3.3.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千年桐种源叶片δ~(13)C变化的基本特征 |
3.4.2 不同千年桐种源叶片δ~(13)C的地理变异 |
3.4.3 不同千年桐种源叶片δ~(13)C变化的环境响应 |
3.5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千年桐种源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研究 |
4.1 试验地点 |
4.2 千年桐种源试验林的营造 |
4.3 试验方法 |
4.3.1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4.3.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千年桐种源荧光参数Fo、Fm、Fv的差异 |
4.4.2 不同千年桐种源荧光参数Fv/Fm、Fv/Fo的差异 |
4.4.3 不同千年桐种源荧光参数Yield、qP、qN的差异 |
4.4.4 不同千年桐种源荧光参数的综合评价 |
4.5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千年桐种源叶片内源激素比较研究 |
5.1 试验地点 |
5.2 千年桐种源试验林的营造 |
5.3 材料与方法 |
5.3.1 试验材料 |
5.3.2 内源激素测定方法 |
5.3.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不同种源千年桐内源激素的含量差异 |
5.4.2 不同种源千年桐内源激素间的相关性 |
5.4.3 不同种源千年桐内源激素的平衡分析 |
5.5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千年桐种源生长及其对荧光参数、δ~(13)C和内源激素的响应 |
6.1 试验地点 |
6.2 千年桐种源试验林的营造 |
6.3 试验方法 |
6.3.1 千年桐生长指标测定 |
6.3.2 叶片属性指标测定 |
6.3.3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6.3.4 叶片δ~(13)C测定 |
6.3.5 叶片内源激素测定 |
6.3.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不同种源千年桐苗木生长差异 |
6.4.2 不同千年桐种源叶片生长差异 |
6.4.3 千年桐种源生长指标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关联分析 |
6.4.4 千年桐种源生长指标与δ~(13)C的相关性分析 |
6.4.5 千年桐种源生长指标与内源激素的关联分析 |
6.5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千年桐叶片C、N含量与荧光、δ~(13)C和内源激素的相关性 |
7.1 试验地点 |
7.2 千年桐种源试验林的营造 |
7.3 试验方法 |
7.3.1 叶片C、N含量测定 |
7.3.2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7.3.3 叶片δ~(13)C测定 |
7.3.4 叶片内源激素测定 |
7.3.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不同千年桐种源叶片C、N含量比较 |
7.4.2 千年桐种源叶片C、N含量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7.4.3 千年桐种源叶片C、N含量与δ~(13)C关联分析 |
7.4.4 千年桐种源叶片C、N含量与内源激素相关性分析 |
7.5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千年桐种源RAPD分析 |
8.1 试验材料 |
8.1.1 试验样品采集 |
8.1.2 试验样品保存 |
8.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8.2 试验方法 |
8.2.1 DNA提取方法 |
8.2.2 DNA样品的检测方法 |
8.2.3 RAPD分子鉴别与筛选的方法 |
8.2.4 随机引物的筛选 |
8.2.5 遗传多样性数据处理方法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千年桐基因组DNA质量和浓度检测 |
8.3.2 引物筛选 |
8.3.3 RAPD扩增及分析 |
8.4 结论与讨论 |
8.4.1 千年桐总DNA提取方法 |
8.4.2 千年桐RAPD引物的筛选 |
8.4.3 千年桐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各个种源之间的亲缘关系 |
第九章 千年桐种源的综合评价与早期选择 |
9.1 基于熵值法的千年桐优良种源综合评价模型 |
9.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9.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9.1.3 指标体系标志值的采集 |
9.2 确定指标权重的熵值法 |
9.3 分析与小结 |
9.3.1 千年桐种源的综合评价 |
9.3.2 千年桐种源综合评价结果与其亲缘关系的分析 |
9.3.3 熵值法运用于种源综合评价的科学性 |
附录1 表目录 |
附录2 图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
2.5 本章小节 |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1.1 概念 |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
3.6.2 分析 |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
3.7.2 公共政策理论 |
3.7.3 公共财政理论 |
3.7.4 行政法理论 |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9.2 科学发展观 |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
3.11 本章小节 |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4 主要启示 |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
4.2.5 主要启示 |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
4.3.6 主要启示 |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4.1 研究背景 |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
4.4.4 主要启示 |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1 研究背景 |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
4.5.4 主要启示 |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
4.6.1 研究背景 |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
4.6.4 主要启示 |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
4.7.1 研究背景 |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
4.7.4 主要启示 |
4.8 本章小节 |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
5.1.2 苗木供需情况 |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
5.2 发展趋势分析 |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
5.3 需求预测 |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
5.4 本章小节 |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
6.2.1 战略布局 |
6.2.2 战略目标 |
6.2.3 战略途径 |
6.3 战略重点 |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本章小节 |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
7.1.1 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重点 |
7.1.3 战略措施 |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
7.3.1 战略目标 |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
7.3.3 战略措施 |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
7.5.2 战略目标 |
7.5.3 战略重点 |
7.5.4 战略措施 |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
7.8 本章小节 |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
8.1.4 理论分析 |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
8.3.2 基本思路 |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
8.4.2 基本思路 |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
8.5.2 基本思路 |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
8.6.2 基本思路 |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
8.7 本章小节 |
9 结论 |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
1 发表的论文 |
2 编着的书籍 |
3 获得的奖项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10)侧柏种源评价及优良种源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外种源选择研究概况 |
1.2 侧柏的特征及地理分布 |
1.3 我国侧柏种源研究现状 |
1.3.1 侧柏种源基础性研究 |
1.3.2 侧柏种源选择研究 |
1.3.3 侧柏地理变异的研究 |
1.3.4 侧柏种源区划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状况 |
2.3 试验方法 |
2.3.1 树高、胸径、冠幅、材积的测定 |
2.3.2 抗冻调查 |
2.3.3 15 个侧柏种源抗寒性指标测定 |
2.3.3.1 材料采取及处理 |
2.3.3.2 各项指标的测定 |
2.3.4 枝条保水力研究 |
2.3.5 光合指标测定 |
2.3.6 18 个侧柏种源的形态解剖 |
2.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地理变异趋势研究 |
3.1.1 种源经纬度相关性分析 |
3.1.2 侧柏种源胸径趋势面分析 |
3.2 3个试验点不同侧柏种源生长量评价 |
3.2.1 3个地点各指标相关性及遗传参数分析 |
3.2.1.1 原山林场侧柏生长指标遗传相关性分析 |
3.2.1.2 大寨山林场侧柏生长指标遗传相关性分析 |
3.2.1.3 抱犊崮林场侧柏生长指标遗传相关性分析 |
3.2.2 原山林场不同侧柏种源生长量评价 |
3.2.3 平阴大寨山林场不同侧柏种源生长量评价 |
3.2.4 枣庄抱犊崮林场不同侧柏种源生长量评价 |
3.2.5 3 个试验点侧柏种源综合评价 |
3.2.5.1 侧柏种源的基因型稳定性分析 |
3.2.5.2 3 个地点相同侧柏种源的种源稳定性分析 |
3.2.5.3 3 个地点侧柏种源方差分析 |
3.2.5.4 3 个地点侧柏种源聚类分析 |
3.3 基于生长指标下的优良侧柏种源选择 |
3.3.1 原山林场优选侧柏种源及形态描述 |
3.3.2 大寨山林场优选侧柏种源及形态描述 |
3.3.3 抱犊崮林场优选侧柏种源及形态描述 |
3.3.4 3 个试验点优选侧柏种源 |
3.4 不同侧柏种源适应性研究 |
3.4.1 3 个试验点种源保存率研究 |
3.4.2 不同侧柏种源抗寒性研究 |
3.4.2.1 原山林场侧柏种源抗冻调查 |
3.4.2.2 15 个侧柏种源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
3.4.2.3 各指标聚类分析 |
3.4.2.4 各侧柏种源区域化研究 |
3.4.2.5 优良抗寒种源选择及描述 |
3.4.3 不同侧柏种源抗旱性研究 |
3.4.3.1 枝条保水力研究 |
3.4.3.2 平阴43 个侧柏种源光合能力分析 |
3.4.3.3 平阴地区抗旱种源选择 |
3.4.3.4 18 个侧柏种源的形态解剖 |
3.5 山东地区侧柏优良种源综合选择及评价 |
3.5.1 山东地区侧柏种源综合评价 |
3.5.2 山东地区侧柏优良种源选择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四、沙棘优良类型选择技术与种源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冠果种子特性变异及优良砧用种源选择[D]. 麻云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闽楠不同种源林分的生长特性与适应性研究[D]. 胡胜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圆齿野鸦椿种源/家系种子及苗期生长变异研究[D]. 刘娟.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4]沙棘优良种源的初步筛选[D]. 谢嗣荣.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我国沙棘良种选育及繁殖技术研究进展[J]. 王洪江,张洪伟,刘丽娜,李文杰,张连翔.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13(01)
- [6]中蒙沙棘亚种间杂交选育及优良杂种生态经济性评价[J]. 段爱国,张建国,罗红梅,李健雄.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11)
- [7]千年桐不同种源生长、生理、营养特性比较与早期选择[D]. 林晗.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8]以乌兰格木为母本的中蒙沙棘杂种F1表型性状分离规律研究[J]. 段爱国,张建国,罗红梅,李健雄.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11(04)
- [9]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10]侧柏种源评价及优良种源选择[D]. 唐海霞.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