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湘中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形成的制约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唐代文,韦俊杰,赵志坚,邹利群,肖亮明[1](2021)在《锡矿山锑矿田Ⅳ号矿体控矿因素分析》文中指出锡矿山锑矿田位于多组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是世界级超大型锑矿床,历经120余年的开采,保有资源量日益减少。近年来,在棋梓桥组地层中,发现了Ⅳ号矿体,探获资源量达到中型,远景资源量尚未查清。为指导矿田深边部找矿工作,通过野外观察、地质编录,讨论Ⅳ号矿体的控矿因素,发现矿体的形成受岩相古地理、地层、构造联合控制,其中构造是控制矿体的主导因素。
李伟[2](2019)在《湘中地区古台山和玉横塘Au-Sb矿床成矿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湘中地区是我国华南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育大量Au–Sb矿床,同时出露大面积三叠纪花岗岩。虽然前人对湘中地区Au–Sb矿床已开展大量研究,但其矿床成因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焦点主要集中于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本次研究选取白马山复式花岗质岩体周缘的古台山Au–Sb矿床和玉横塘Au矿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矿物学、成矿年代学、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等系统研究,探讨矿床形成与岩浆作用的关系,建立其矿床成因模型,深化矿集区Au–Sb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认识。古台山矿床成矿阶段划分为:成矿前层状沉积黄铁矿-石英阶段(第I阶段);成矿早期无明金矿化的热液石英-毒砂-黄铁矿-铁白云石阶段(第II阶段);主成矿期石英-毒砂-黄铁矿-辉锑矿-硫盐矿物-铁白云石-自然金阶段(第III阶段),该阶段以发育含大量明金的高品位矿体为特征,辉锑矿分布在浅部;成矿后石英阶段(第IV阶段),此阶段无金矿化。玉横塘矿床成矿阶段分为:I)成矿前层状沉积黄铁矿阶段;II)成矿期石英-毒砂-黄铁矿-铁白云石-自然金阶段;III)成矿后石英-黄铁矿-铁白云石阶段。第II阶段包括含可见金石英脉和不含可见金的浸染状毒砂-黄铁矿两种类型矿石。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分析显示,古台山和玉横塘矿床分别发育10和4种、5和3种不同结构的黄铁矿和毒砂。其中与自然金共生的热液成因黄铁矿和毒砂均有最高的不可见Au含量,且毒砂相对黄铁矿优先富集Au和Sb、黄铁矿相对毒砂优先富集Co和Ni。LA–ICP–MS元素mapping结果显示两个矿床中的热液成因黄铁矿单颗粒尺度呈现Au–As解耦变化,不同于以往提出的Au–As耦合关系,可能与黄铁矿中Au的赋存形式、Au和As是否平衡吸收、其他元素可促进Au吸收(如Cu)及长期流体活动有关。古台山矿床中受到后期流体强烈交代的毒砂Au–Sb元素呈现解耦,相对均一毒砂Au–Sb元素呈耦合关系,反映出元素Sb置换As将有利于Au进入毒砂晶体,且Sb元素易发生活化迁移。毒砂中的Sb元素行为,及矿床从中深部含Sb硫盐矿物到浅部辉锑矿的矿物组成变化,记录了古台山矿床“上Sb下Au”的连续矿化过程。古台山矿床中识别出9种含Sb硫盐矿物(如车轮矿、脆硫锑铅矿)和5种含Bi矿物(如针辉铋铅矿)。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含Sb硫盐矿物具有低Au(往往<1 ppm)高Ag(如黝铜矿平均含量为2,666 ppm)的特点。可见金具有4种不同结构和成因类型:成矿流体中直接沉淀的大颗粒自然金、自然金与流体相互作用的显微多孔自然金、硫化物中不可见金活化迁移形成的微小颗粒自然金和从富Sb流体中沉淀的与辉锑矿共生的自然金。可见金的成色高于900。本次研究提出成矿流体具有高的Au/Ag比值、含Sb的硫盐矿物对Ag的优先富集、可见金中Ag的活化迁移和矿流体温度相对恒定,是形成此类型矿床高成色自然金的重要机制。不同类型可见金的高效富集,及伴随的强烈的围岩硫化作用是形成古台山高品位矿体的有利因素。玉横塘矿床石英脉型矿石中黄铁矿和毒砂的不可见金平均含量分别为0.7 ppm和10 ppm,低于浸染状矿石中的对应不可见金含量(21 ppm和72 ppm)。上述差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可见金的沉淀导致成矿流体中Au含量降低;2)黄铁矿和毒砂普遍发育孔洞及溶解-再沉淀结构,上述结构导致了硫化物中的不可见金发生了活化迁移。石英脉型矿石中黄铁矿和毒砂的δ34S值变化很大,分别为-2.714.7‰和-10.312.1‰;与之相反,浸染状矿石中黄铁矿和毒砂的δ34S值变化较小,分别为05.3‰和0.42.1‰。玉横塘矿床不同类型矿石中硫化物的结构、成分及硫同位素组成差异,反映出流体氧逸度、水岩反应强度对成矿过程的控制。古台山矿床不同阶段石英中的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水溶液两相和含CO2三相包裹体,第III阶段含CO2三相包裹体的相对含量最高,且流体发生了不混溶作用。第III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8328°C,盐度为2.714.0 wt%NaClequiv。激光拉曼分析结果显示包裹体气液相主要为H2O、CO2、CH4和N2。第III阶段石英的δ18OH2O值为6.98.1‰,δDV-SMOW值为-78-49‰,主要分布于岩浆水范围。毒砂3He/4He(R/Ra)值为0.010.04,40Ar/36Ar值为4321,501,表明成矿流体为壳源流体。古台山和玉横塘矿床围岩板溪群板岩中的沉积成因黄铁矿δ34S值为7.025.8‰,明显不同于热液成因毒砂和黄铁矿(主要分布在0±5%之间)。以上分析结果均暗示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主要为岩浆热液来源。古台山矿床主成矿阶段含金石英脉中白云母40Ar/39Ar年龄为224±5 Ma,与白马山岩体成岩时代(223204 Ma)相一致。本次研究提出古台山和玉横塘矿床的形成与三叠纪岩浆活动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广义上的与侵入岩相关的矿床,二者矿化类型差异与其成矿深度有关。三叠纪是湘中地区重要的Au–Sb成矿期,岩体周缘具有寻找此类型Au–Sb矿床的潜力,今后找矿勘探工作中应加强关注。
弭希风,胡瑞忠,付山岭,彭建堂,骆金诚,陈应华[3](2019)在《湖南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围岩蚀变元素迁移特征及定量计算研究》文中认为湖南锡矿山锑矿床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锑矿床,其硅化非常发育且与矿化关系密切,根据硅化蚀变程度的强弱,从围岩到矿石大致划分为4个带:灰岩→弱硅化灰岩→强硅化灰岩→矿石。为揭示锡矿山锑矿的成矿过程及成矿流体信息,利用Isocon标准化方法,以Al2O3为惰性组分,对各蚀变带围岩及矿石的主、微量元素进行质量平衡计算。结果表明,热液蚀变过程中,Si、Sb、Li和Bi等大量迁入,而Ca、Mg、Na和大离子亲石元素Sr、Ba、Rb等大量迁出;成矿热液呈酸性并富硅,其中Hg、As、Au、Tl等元素含量极低,这可能是导致锡矿山锑矿床矿种单一的原因之一。稀土元素除Eu外,其他元素未发生明显的活化迁移,水岩反应并未影响原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蚀变岩及矿石中的Eu负异常可能表明成矿过程是在相对还原的环境下进行的。
张勇[4](2018)在《湘中-赣西北成矿流体演化与Sb-Au-W成矿》文中指出湘中-赣西北研究区位于江南造山带中段。区内产有锡矿山锑矿、沃溪锑-金-钨矿和大湖塘钨矿三个超大型矿床。它们呈三足鼎立之势,在江南造山带中段形成世界罕见的Sb、Au、W矿集区和区域性矿床分带。为了认识这三大矿床的成因关系,探讨与之相关的大规模流体运移和Sb-Au-W元素成矿组合与分离的机制。本论文以锡矿山锑矿、沃溪锑-金-钨矿和大湖塘钨矿三个典型矿床为重点,辅以对石巷里石墨矿、龙山锑金矿、龙王江锑金矿、西安金钨矿等矿床的对比研究和资料综合,通过对有关热液蚀变岩石主微量元素及其热液矿物的原位微区元素测定,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硫化物Re-Os同位素定年和锆石U-Pb定年等手段,对该区Sb-Au-W矿床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并在有关区域花岗岩及成矿岩体年龄,矿床及热液活动时代,成矿物质来源和流体蚀变作用地球化学,以及制约矿物沉淀和Sb、Au、W分异成矿的主导因素等方面,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创新性认识:研究确定,涟源盆地下石炭统石巷里石墨矿叠加热液石英脉中富Au黄铁矿的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27.8±3.8Ma。由此精确限定了盆地内广泛分布的下石炭统测水组煤系受到区域性热液蚀变(叠加有大量热液石英脉,普遍发育硅化、硫化物化等)的叠加时代,从而为湘中地区燕山期大规模流体运移及其与区域花岗岩活动、Sb-Au等成矿作用和煤系热变质作用之间的成因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厘定了赣西北地区W矿化的时代。其中赣西北大湖塘钨矿辉钼矿等时线年龄为137.9±2.0Ma,与湘中地区的Sb矿和Sb-Au矿皆为燕山期成矿。综合研究显示燕山期是湘中-赣西北地区Sb、Au、W的主要成矿时期,集中在150~130Ma。该研究区涟源盆地内只有燕山期成矿,而基底(湘西+湘东北+赣西北)则为晋宁、加里东、印支和燕山期的多时代成矿。造成基底和盖层成矿时代差别的可能原因有:岩浆作用强度和相对抬升程度差异。研究确定了望云山岩体晚期岩脉至少有三期。第一期和第二期为印支期,其中第一期为中细粒的黑云母花岗岩,成岩年龄为221.3±1.7Ma,第二期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的年龄为216.5±1.8Ma。第三期岩脉为燕山期,形成时间为162.2±2.1~163.7±6.4Ma。燕山期岩脉的发现,进一步证实湘中存在燕山期的岩浆作用,并且与锡矿山锑矿早期成矿时代155.5±1.1Ma接近。涟源盆地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作用与区域中基性岩脉和大规模Sb成矿作用时代相对应。研究揭示,涟源盆地泥盆系中的锡矿山锑矿成矿流体以低温(192℃~177.8℃)和低盐度(平均6.2 NaCl wt%)为特征。基底地层内矿床:龙山金锑矿的形成温度平均为185℃,盐度平均5.6 NaCl.wt%;龙王江锑金矿成矿温度与龙山金锑矿相近,平均182.7℃,盐度平均2.9NaCl.wt%;西安钨金矿形成温较高(215.3℃~195.9℃),盐度平均6.0NaCl.wt%。结合已知的Sb、Au和W热液实验地球化学行为,矿物流体包裹体和成矿特征等综合分析显示,钨、金和锑的分别富集成矿在成因上可能与成矿热液演化中的三个温度临界点有关。即钨沉淀基本结束从而与金、锑分离的温度大约为250℃;金从热液中基本完全沉淀而与流体中的锑发生分离的温度大约为200℃;而锑则在流体温度降低到大约190℃时开始发生大量沉淀。因此,成矿流体温度降低可能是导致Sb、Au和W沉淀分异成矿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湘中地区基底内成矿流体演化相对复杂,碳酸盐化和绢英岩化阶段是W和Au成矿阶段,硅化阶段是Au和Sb成矿阶段。成矿流体在基底内演化过程中从围岩中萃取了 Si、Fe、Au、Pb和Zn等成矿元素,这为盖层Au-Sb和Pb-Zn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成矿流体在基底内交代围岩并形成碳酸盐化(富集As、W和Sb)和绢英岩化(富集Si、W、Sb和Au)蚀变过程,虽然都有Sb元素沉淀,但沉淀富集的程度较低(△Ci=123.06~490.08ppm/g),远低于硅化蚀变的Sb富集程度(△Ci=10697ppm/g)。显示成矿流体在基底内演化形成硅化蚀变时高度富集Sb和Si,是沃溪锑金钨矿Sb-Au的主成矿阶段,与盖层内成矿流体富Sb和Si特征相似。富K的流体在基底内碳酸盐化围岩过程中,从围岩中交代出大量元素,可能是基底流体萃取围岩中成矿元素的机制之一,也可能是湘西地区形成区域性Au和Pb-Zn等元素亏损的原因之一。研究揭示,涟源盆地泥盆系灰岩中方解石脉的稀土元素总量(17.69ppm~41.64ppm)远小于未蚀变灰岩(121.2ppm~235.1ppm),且锡矿山的方解石脉也具有相同的低稀土特征(5.97ppm~15.27ppm)。可能指示在晚古生代盖层中,无论是矿区还是区域地层中的方解石脉,都形成于以低稀土含量大气降水为主的盆地流体。这显示了盆地流体迁移并交代蚀变了途径围岩,使蚀变灰岩的稀土含量(1.50~4.73ppm)降低,同时沉淀析出低稀土含量的方解石脉,表明涟源盆地蚀变灰岩、锡矿山和区域方解石脉的形成可能是古大气降水深循环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大湖塘钨矿早期(核)白钨矿具有高Nb、Ta和Mo,和低Sr(44.10~95.08ppm)的岩浆热液特征;西安白钨矿则具有明显的低Nb、Ta和Mo,和高Sr(581.68~861.03ppm)的深循环流体特征;而大湖塘钨矿晚期白钨矿则介于两者之间;指示了大湖塘钨矿岩浆热液流体→蚀变流体→深循环流体演化的过程。大湖塘钨矿形成热液黑云母时氧逸度为-13.6~-14.1,而后形成交代黑云母时氧逸度为-17.6~-17.8,此过程流体氧逸度出现明显下降,利于大量黑钨矿的形成;而随后形成的白钨矿的δEu负异常值(0.17~0.85)记录了形成早期白钨矿流体为氧化环境,氧逸度相对黑钨矿阶段升高,抑制了黑钨矿的形成,并开启了白钨矿大量生成阶段;至晚期白钨矿δEu正异常值(1.16~9.51)显示流体为低氧逸度的还原环境,氧逸度再次降低,致使硫化物大量生成。成矿流体氧逸度先降后升再降可能是控制大湖塘钨矿大量黑钨矿和大量白钨矿共同沉淀成矿的关键。黄铁矿Os同位素研究表明,涟源盆地内矿床的Au、Sb等成矿元素来自基底元古界,经历了长距离的迁移演化。赣西北辉钼矿Os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壳-幔混合特征。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并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论文提出了有关湘中-赣西北地区大范围深尺度成矿流体演化与Sb-Au-W成矿的初步模型:(1)由三个超大型矿床组成的湘中-赣西北Sb-Au-W矿集区在成因上与大体积流体(热液和岩浆)在大范围和深尺度地壳中运移和分异演化有关。由部分熔融形成的多期岩浆热驱动所产生的深循环流体运移,是导致大规模Sb、Au和W分异成矿的主要因素。(2)在这一过程中,尤其在燕山期,被基底部分熔融和水/岩反应(热液蚀变)萃取的成矿元素Sb、Au、W、Pb、Zn和Si等,曾经历过大通量的流体搬运,并在基底或盖层隆升部位就位成矿。(3)成矿流体的温度降低可能是导致成矿元素Sb、Au和W先后依次沉淀,自下而上形成不同元素组合的矿床以及Sb、Au和W成矿分馏及分带的主要因素。因此,湘中-赣西北元古代基底中的大湖塘钨矿和沃溪锑-金-钨矿,以及古生代盖层中的锡矿山锑矿等中-低温热液矿床和矿化,均属于和大规模流体运移有关的区域性流体深循环热液系统。(4)湘中-赣西北地区热液矿床成矿流体可能源于岩浆期后热液和盆地流体。岩浆期后热液是赣西北大湖塘钨矿(360~200℃)形成的关键;而盆地流体则是湘中地区锡矿山锑矿(192℃~177.8℃)和沃溪锑金钨矿(280~200℃)形成的关键。
张勇,马东升,潘家永,伍洪,陈方楠[5](2018)在《湘中基底-盖层W-Au-Sb热液系统的金属分异机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湘中盆地锑矿床闻名于世,成矿元素在垂直空间上呈现出上锑(泥盆系)、中金锑(震旦系)、下金钨或金锑钨(板溪群),盆地中锑、边缘锑(金/钨)的成矿分布特征。通过系统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以及矿物流包裹体地球化学数据分析表明,湘中盆地及其基底的成矿元素分带是成矿流体性质和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差异等因素相互耦合的结果。湘中地区基底-盖层成矿系统:构造-岩浆岩+盆地-流体作用,基底成矿元素在流体的作用下被萃取迁移到不同部位(基底→盖层不断演化);成矿元素锑的沉淀主要受流体的温度和pH值影响,金的沉淀主要受硫逸度或总硫溶度的控制,钨的沉淀主要受流体的盐度控制,且因物化条件的变化和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控制而呈现不同元素组合沉淀成矿。
张志远,谢桂青,李惠纯,李伟[6](2018)在《湖南龙山锑金矿床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及其意义初探》文中研究表明龙山锑金矿是湘中Sb-Au矿集区内规模最大的脉状锑金矿床,但其精确的成矿时代尚未厘定。本次工作发现该矿床第Ⅰ成矿阶段的石英硫化物脉中发育少量的热液白云母。通过40Ar-39Ar年代学测定,确定了白云母的40Ar-39Ar同位素坪年龄为162. 5±1. 8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61. 1±1. 2Ma(MSWD=1. 0),反等时线年龄为161. 1±1. 2Ma(MSWD=1. 0)。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特征,认为白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能代表龙山锑金矿床的成矿年龄。结合湘中地区其他锑(金)矿床的年代学研究成果,本文认为,该地区在155162Ma之间有一次热液成矿事件,与南岭地区165150Ma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相一致。湘中地区已有的S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资料表明,该地区锑金矿床的形成可能与岩浆作用有关,类似于南岭地区晚侏罗世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构造背景。
张勇,马东升,潘家永[7](2018)在《湘中盆地热液方解石的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对区域性基底-盖层成矿流体演化的制约》文中提出对湘中盆地热液方解石和灰岩的微量元素研究显示,盆地盖层地层中矿床热液方解石的稀土元素含量特征更多受流体本身控制。锡矿山锡矿的方解石相对富集Sb,但严重亏损Pb和Zn,而禾青铅锌矿的方解石,相对富集Pb、Zn和Sb,且两者的稀土元素特征差异明显,说明禾青铅锌矿与锡矿山锡矿是两种成分差异较大的流体,可能是同源成矿流体演化的不同阶段。基底和盖层中蚀变灰岩的微量元素特征,指示湘中盆地成矿流体为深循环古流体,即深循环热流体从基底地层中萃取Cu、Zn、Pb和Sr等元素,经历再循环到盖层的演化过程。同样方解石和围岩灰岩的稀土元素特征,指示研究区在基底和盖层形成了不同深循环流体,分别淋虑基底和盖层,在深部岩浆热驱动下形成成分差异的热流体,其中基底热流体相对经历了长期和远距离的萃取-迁移-沉淀过程,导致湘中盆地成矿元素形成垂向上的分带。本研究进一步印证和完善了基底-盖层成矿系统成矿模型,有利于认识湘中盆地大规模流体成矿作用及精细成矿过程。
温冰[8](2017)在《湖南锡矿山水环境中锑来源及迁移转化的多元同位素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锑(Sb)是一种新型的有毒污染物,在环境中普遍存在,锑化合物对人体的免疫、神经系统、基因、发育等都具有潜在的毒性。目前,水环境中的锑污染日益严重,近几年,来自偏远地区湖沼沉积和极地冰心的记录结果表明,锑也是一种长距离传输的全球性污染物。因此,水环境锑污染已逐渐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关注。我国锑矿资源储量和锑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锑的长期开采与应用已逐渐影响中国的大气、水土等生态环境。湖南锡矿山锑矿是世界上最大的锑矿,被誉为“世界锑都”。上百年的锑矿开采已造成矿区内水土环境的严重污染,特别是地下水污染问题极为突出。区内上泥盆统佘田桥组中段(D3s2)和锡矿山组马牯脑段(D3x4)两个重要含水层长期作为当地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源,受矿业活动的影响,地下水环境中的锑含量已显着升高,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锡矿山锑矿区水环境中锑的来源和迁移转化研究工作已刻不容缓。因此,本文选取湖南锡矿山典型锑矿区水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研究区雨水、地表水、地下水和矿山废水锑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同时,重点开展地下水中锑的来源和迁移转化过程研究。全文在综合调查分析研究区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锑矿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人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采集、测试典型水环境和矿石样品,首先明确了矿区水环境中锑的分布特征;其次开展了研究区水环境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利用水化学方法初步分析地下水环境中锑的来源和迁移转化特征;随后分别利用氢氧同位素、硫酸盐硫氧同位素以及锶同位素等多元同位素技术,以各同位素分馏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各同位素的特定优势,深入综合识别研究区地下水环境中锑的来源,探讨锑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在综合分析水化学和多元同位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地下水环境中锑的来源和迁移转化模式。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认识和结论:(1)总体上,研究区水环境中的锑具有分布范围广、高锑含量比例大,以及锑含量分布极不均匀的特点。雨水中锑含量在0.0330.052 mg/L之间,平均值为0.044 mg/L。清丰河和玄山河水系地表水中锑含量在0.188.12 mg/L之间,平均值为3.64 mg/L;泉水和井水等地下水中锑含量为0.0154.74 mg/L,平均值为4.557mg/L,超过我国饮用水标准的900多倍;矿坑排水、矿坑渗水、废石废渣淋滤水、冶炼废水和尾矿废水等矿山废水中锑含量范围在0.07829.80 mg/L之间,平均值为7.014 mg/L,超过我国《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23.4倍。其中,地下水按锑含量可划分为低锑地下水(≤0.05 mg/L)、中锑地下水(0.050.5 mg/L)和高锑地下水(≥0.5 mg/L)。高锑地下水又可细分为较高锑(0.505 mg/L)、中高锑(510 mg/L)和极高锑地下水(≥10 mg/L)。佘田桥组中段含水层(D3s2)和锡矿山组马牯脑段含水层(D3x4)地下水中锑含量普遍较高、变化较大,且显着高于各含水层锑含量背景值。(2)研究区水环境属中性-碱性水(pH=6.0410.79),与矿区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矿物的中和有关。水化学类型种类较多,总体上以SO4-HCO3-Ca型和HCO3-SO4-Ca型水为主。地下水化学组分受碳酸岩和硅酸岩的溶解、硫化物矿物的氧化以及区内的矿业活动共同影响,以高HCO3-、Ca2+、SO42-含量为特征,同时部分水环境样品Na+含量异常偏高。水环境化学分析初步表明,地下水环境中的锑除来自岩矿的溶滤、硫化物的氧化外,可能受到矿区固体废弃物和矿山废水的显着影响。此外,岩矿中的锑先以Sb(Ⅲ)(Sb2O3)形式进入地下水环境中,随后氧化为更稳定的Sb(Ⅴ)(Sb(OH)6-),并可迁移较长的距离。还原作用和络合作用对锑的迁移转化的影响可能不大,而铁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吸附可能是影响锑迁移转化的重要因素,但影响程度可能有限。(3)水环境的氢氧同位素可为污染物的来源、补给、迁移和混合,以及水文循环过程中蒸发浓缩作用的影响提供重要信息。研究区水环境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揭示了地下水的大气降水起源,同时体现了不同程度蒸发作用的影响。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矿山废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表明三者之间存在良好的水力联系。水环境的δ18OH2O值与Sb和Na+含量的相关关系表明,蒸发浓缩作用并不是控制地下水中锑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地下水中锑的迁移转化可能受地表典型矿山废水(废渣淋滤水、冶炼废水和尾矿废水)垂直快速入渗补给以及地下采矿活动的影响。(4)为了进一步查明水环境中锑的硫化物矿物氧化来源,以及氧化还原过程,特别是细菌硫酸盐还原作用对锑迁移转化的影响,本文充分分析了研究区水环境中的硫酸盐硫、氧同位素组成以及岩矿中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结果进一步表明,大气降水和石膏等硫酸盐矿物,黄铁矿、毒砂、闪锌矿等硫化物矿物对水环境中硫酸盐和Sb的贡献均较小,而辉锑矿的氧化是其主要来源之一,同时矿区地下水也受到了废石废渣淋滤水和冶炼废水的影响。水环境中的硫酸盐硫、氧同位素与Sb和As等氧化还原元素的关系又进一步表明,Fe(Ⅲ)氢氧化物的还原溶解并不是控制锑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而铁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吸附解吸影响锑迁移转化,并存在与As的竞争性吸附。此外,δ18OSO4和δ18OH2O值的关系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环境中细菌硫酸盐还原作用暂未发生或很微弱,对锑的迁移转化影响不大。(5)为了进一步查明水环境中锑的岩矿溶滤来源和区内矿业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水环境中锑的迁移转化途径,本文又分析了研究区岩矿和水环境中的锶同位素组成及其与Sr含量、Sb含量和Na/Ca比值的关系。研究进一步表明,地下水环境中的锑除来自碳酸盐岩、硅化灰岩和辉锑矿等岩矿溶解外,还受废石废渣淋滤水、冶炼废水和尾矿废水等典型矿山废水的显着影响。更重要的是,马牯脑(D3x4)和佘田桥(D3s2)裂隙岩溶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并不紧密,两含水层地下水中锑的迁移转化过程相对独立。此外,锶同位素与硫酸盐硫同位素的相关关系也进一步表明了典型矿山废水对地下水中锑分布的影响,研究区大量露天堆放的废石废渣经过大气降水淋滤后,其中的锑可能通过不同的水解和氧化过程释放进入地下水环境中并影响锑的迁移转化。(6)最后,在梳理分析上述水化学及多元同位素(H,O,S,Sr)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锡矿山典型锑矿区地下水中锑的来源和迁移转化模式,即低锑地下水主要来源于非含矿层岩石的溶滤,中锑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含矿层(包括废石)岩矿的溶滤,而高锑地下水主要受辉锑矿氧化,特别是矿山废水排放的影响;岩矿中的锑先以Sb(Ⅲ)(Sb2O3)的形式进入地下水环境中,径流过程中随着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部分Sb(Ⅲ)被氧化成Sb(Ⅴ),形成Sb(OH)3和Sb(OH)6-共存的地下水,同时受到铁锰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吸附解吸以及As的竞争性吸附的影响,并伴随着锑含量的变化。上述结果共同表明,多元同位素结合水文地球化学手段是研究锡矿山锑矿区水环境中锑来源和迁移转化的有力工具。为锡矿山锑矿区周边及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首次运用氢氧、硫酸盐硫氧和锶等多元同位素技术开展了水环境中锑的来源及迁移转化研究;二是首次指出,地下水中锑的迁移转化过程中存在与As的竞争性吸附,并提出了锡矿山典型锑矿区地下水环境中锑的来源及迁移转化模式。
刘守林,彭建堂,胡阿香,林芳梅,李玉坤,伍华进[9](2017)在《湘中锡矿山矿区与成矿有关的角砾岩及其形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湘中锡矿山锑矿床的角砾岩广泛发育,可以分为同生角砾岩、古岩溶角砾岩、断层角砾岩、液压致裂角砾岩等类型。本文主要对与成矿有关的角砾岩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详细的野外调研与定性研究基础上,应用分形几何的定量描述方法,确定了其角砾颗粒大小分布维数Ds和形态分布维数Dr以及Dl等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区角砾岩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与矿有关的角砾岩主要可分为两类:方解石胶结的角砾岩和硅质胶结的角砾岩;含矿方解石胶结弱硅化灰岩角砾主要为液压致裂的物理成因,而含矿硅质胶结的强硅化灰岩角砾既有物理致裂作用,又伴有热液参与的化学溶蚀作用;液压致裂是锡矿山矿区角砾岩形成的重要机制。
付山岭,胡瑞忠,陈佑纬,骆金诚[10](2016)在《湘中龙山大型金锑矿床成矿时代研究——黄铁矿Re-Os和锆石U-Th/He定年》文中研究说明龙山金锑矿床是湘中锑-金矿集区最重要的矿床之一,因缺少适合传统放射性同位素定年的矿物,其成矿时代以往未得到很好的限定,制约了对矿床成因的认识。由于分析测试技术的进步,Re-Os同位素定年技术得到了发展,可对热液矿床中形成的低Re、Os含量的硫化物进行较准确可靠的年龄测定,从而可为低温热液矿床的形成时代提供有效制约。锆石U-Th/He同位素定年,也是近年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定年技术,对低温热事件极其敏感,同样是约束低温成矿年龄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采用矿床中黄铁矿Re-Os同位素和蚀变围岩中受成矿热事件影响的锆石U-Th/He同位素定年技术,对龙山金锑矿床的成矿时代进行了研究。定年结果显示:热液成因黄铁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95±36Ma,对应于印支晚期;锆石U-Th/He年龄为51.2133.3Ma,经Ft校正后,U-Th/He年龄分布于93.78258.29Ma之间,平均值为160.7±7.3Ma,对应于燕山早期。该矿床可能发生了200Ma和160Ma的两次成矿作用;或者矿床形成于200Ma左右,但是受到了160Ma左右岩浆热事件的改造,黄铁矿Re-Os年龄代表成矿年龄,而锆石U-Th/He年龄则代表第二期热事件发生的时间。无论是200Ma左右一次成矿,还是另有160Ma左右的成矿作用叠加,这两个年龄分别与区内两期岩浆活动的时间相当,这表明岩浆事件对驱动矿床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湘中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形成的制约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湘中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形成的制约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锡矿山锑矿田Ⅳ号矿体控矿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 |
2 矿田地质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围岩蚀变 |
3 矿体地质 |
3.1 矿体特征 |
3.2 矿石特征 |
3.3 矿床成因 |
4 控矿因素分析 |
4.1 岩相古地理控制作用 |
4.2 层位控制作用 |
4.3 构造控制作用 |
4.3.1 褶皱 |
4.3.2 断裂 |
5 结论 |
(2)湘中地区古台山和玉横塘Au-Sb矿床成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金和锑元素性质及其主要矿床成因类型 |
1.2.2 石英脉型Au–Sb矿床研究现状 |
1.2.3 湘中地区Au–Sb矿床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上元古界 |
2.1.2 古生界 |
2.1.3 中–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构造演化 |
2.2.2 基底构造 |
2.2.3 盖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加里东期岩浆岩 |
2.3.2 印支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古台山Au–Sb矿床 |
3.1.1 矿区地质 |
3.1.2 矿体及矿石特征 |
3.1.3 围岩蚀变特征 |
3.1.4 成矿阶段 |
3.2 玉横塘Au矿床 |
3.2.1 矿区地质 |
3.2.2 矿体及矿石特征 |
3.2.3 围岩蚀变特征 |
3.2.4 成矿阶段 |
第四章 样品描述及实验分析方法 |
4.1 样品描述 |
4.1.1 板溪群板岩 |
4.1.2 流体包裹体、C-H-O-He-Ar及白云母Ar-Ar同位素测试样品特征 |
4.1.3 硫化物和硫盐矿物测试样品特征 |
4.2 实验分析方法 |
4.2.1 全岩微量元素组成分析 |
4.2.2 矿物显微结构和主、微量元素分析 |
4.2.3 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组成分析 |
4.2.4 成矿年代分析 |
第五章 地球化学特征 |
5.1 板溪群板岩微量元素组成 |
5.2 矿物显微结构特征 |
5.2.1 古台山Au–Sb矿床 |
5.2.2 玉横塘Au矿床 |
5.3 矿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1 可见金 |
5.3.2 黄铁矿和毒砂微量元素组成 |
5.3.3 黄铁矿和毒砂单颗粒尺度元素分布特征 |
5.3.4 (Cu)-Pb-Sb和 Pb-Bi硫盐矿物及贱金属硫化物 |
5.4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
5.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4.2 显微测温结果 |
5.4.3 包裹体气液相组成 |
5.5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5.1 石英氢-氧同位素组成 |
5.5.2 铁白云石碳-氧同位素 |
5.5.3 毒砂和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组成 |
5.5.4 毒砂氦-氩同位素 |
5.6 成矿时代 |
第六章 成矿作用过程与矿床成因 |
6.1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
6.2 成矿物质来源 |
6.3 矿物结构和成分对成矿过程约束 |
6.4 成矿动力学背景 |
6.5 成矿模式及其找矿意义 |
第七章 古台山高品位矿床、高成色自然金及“上Sb下Au”矿化分带形成机制 |
7.1 高品位矿床形成机制 |
7.2 高成色自然金形成机制 |
7.3 “上Sb下 Au”矿化分带形成机制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主要认识和结论 |
8.2 存在问题和进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湖南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围岩蚀变元素迁移特征及定量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及矿床地质特征 |
2 围岩蚀变特征及与矿化关系 |
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分析方法 |
3.2.1 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
3.2.2 质量平衡计算方法 |
4 计算结果 |
5 讨论 |
5.1 热液蚀变过程主量元素迁移特征 |
5.2 热液蚀变过程微量元素的迁移特征 |
5.3 热液蚀变过程稀土元素的迁移特征 |
6 结论 |
(4)湘中-赣西北成矿流体演化与Sb-Au-W成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湘中-赣西北 |
1.1.2 大规模成矿流体运移和分异成矿 |
1.1.3 Re-Os同位素体系 |
1.2 科学问题和技术难点 |
1.3 研究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工作量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湘中-赣西北区域地质与Sb-Au-W成矿分带 |
2.1 湘中-赣西北构造概况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2 湘中-赣西北地层概况 |
2.2.1 新元古界 |
2.2.2 下古生界 |
2.2.3 上古生界 |
2.2.4 中生界 |
2.2.5 新生界 |
2.2.6 涟源盆地“基底-盖层”结构 |
2.3 湘中-赣西北岩浆岩概况 |
2.3.1 晋宁期 |
2.3.2 加里东期 |
2.3.3 印支期 |
2.3.4 燕山期 |
2.4 湘中-赣西北Sb-An-W成矿分带 |
2.4.1 岩浆热液有关的矿床 |
2.4.2 深循环热液有关矿床 |
2.4.3 Sb-Au-W成矿分带 |
2.5 小结 |
第三章 湘中-赣西北Sb-Au-W矿床地质 |
3.1 沃溪锑金钨矿 |
3.1.1 矿区地质概况 |
3.1.2 矿床地质特征 |
3.1.3 围岩蚀变 |
3.2 大湖塘钨矿 |
3.2.1 矿区地质概况 |
3.2.2 矿床地质特征 |
3.2.3 围岩蚀变 |
3.3 锡矿山锑矿 |
3.3.1 矿区地质概况 |
3.3.2 矿床地质特征 |
3.3.3 围岩蚀变 |
3.4 小结 |
第四章 湘中-赣西北岩浆作用与Sb-Au-W成矿的关系 |
4.1 Re-Os同位素年代学 |
4.1.1 湘中热液石英脉中黄铁矿的Re-Os同位素 |
4.1.2 赣西北大湖塘W矿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 |
4.2 锆石U-Pb年代学 |
4.2.1 湘中天龙山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2.2 湘中天龙山岩体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4.2.3 湘中望云山岩脉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4.3 成岩与Sb-Au-W成矿的关系 |
4.3.1 湘中热液黄铁矿形成时代的意义 |
4.3.2 湘中燕山期岩脉的地质意义 |
4.3.3 基底内多时代成矿和盖层内燕山期成矿 |
4.3.4 湘中-赣西北Sb-Au-W成矿与岩浆成岩作用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湘中-赣西北Sb-Au-W矿流体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
5.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5.1.1 锡矿山Sb矿 |
5.1.2 大湖塘W矿 |
5.1.3 沃溪Sb-Au-W矿等 |
5.2 蚀变岩的元素地球化学 |
5.2.1 △Ci计算模型 |
5.2.2 锡矿山Sb矿 |
5.2.3 大湖塘W矿 |
5.2.4 沃溪Sb-Au-W矿 |
5.2.5 热液蚀变与贫化与富集 |
5.3 热液矿物的地球化学 |
5.3.1 方解石 |
5.3.2 白钨矿 |
5.4 岩浆流体与深循环流体成矿 |
5.4.1 矿物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和盐度对成矿流体演化的指示 |
5.4.2 蚀变岩元素地球化学对热液成矿元素组成的指示 |
5.4.3 矿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对成矿流体演化过程的指示 |
5.5 小结 |
第六章 湘中-赣西北大规模流体运移与Sb-Au-W成矿过程 |
6.1 Re和Os同位素对成矿物质来源的制约 |
6.2 Sb-Au-W迁移和分异的过程 |
6.2.1 Sb、Au和W在热液中的迁移形式 |
6.2.2 热液中Sb、Au和W的共生和分异过程 |
6.3 基底对成矿的控制 |
6.3.1 元古代Sb-Au-W含矿建造——成矿元素初步富集阶段 |
6.3.2 晋宁期W-Sn成矿——成矿元素的多期岩浆富集阶段800-150Ma |
6.3.3 加里东期深循环流体W-Au和Au矿—大规模流体运移成矿阶段 |
6.3.4 印支期隆起带石英脉型Au-Sb矿和矽卡岩型W矿 |
6.3.5 燕山期成矿大爆发 |
6.4 湘中-赣西北成矿流体迁移演化过程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 |
(5)湘中基底-盖层W-Au-Sb热液系统的金属分异机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分布规律 |
3 湘中金锑钨成矿作用 |
3.1 成矿物质的“源” |
3.2 成矿物质的“运” |
3.2.1 活化萃取 |
3.2.1. 1 热水淋滤作用 |
3.2.1. 2 热水淋滤作用的实验地球化学基础 |
3.2.2 驱动流体运移作用 |
3.2.3 流体迁移的通道———盆地中破层断裂构造系统 |
3.3 成矿物质“储” |
3.4 成矿过程理论模型 |
4 湘中金锑钨共生控制因素探讨 |
4.1 成矿温度与盐度的差异 |
4.2 成矿流体成分的差异 |
5 基底-盖层成矿系统 |
6 结语 |
(6)湖南龙山锑金矿床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及其意义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特征 |
3 测试方法与测试结果 |
3.1 测试方法 |
3.2 测试结果 |
4 讨论 |
4.1 成矿时代 |
4.2 地质意义 |
5 结论 |
(7)湘中盆地热液方解石的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对区域性基底-盖层成矿流体演化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区域地质背景 |
2矿床地质特征 |
2.1锡矿山锑矿床 |
2.2禾青铅锌矿床 |
2.3西安钨金矿床 |
3测试方法与结果 |
3.1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3.2分析结果 |
3.3稀土元素 |
4讨论 |
4.1湘中盆地加里东-燕山期区域性流体的超长时间循环活动机制 |
4.2湘中盆地流体成分特征 |
4.3湘中盆地方解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意义 |
4.4湘中盆地基底-盖层系统流体演化机制 |
5结论 |
(8)湖南锡矿山水环境中锑来源及迁移转化的多元同位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1 水环境中锑的分布和污染现状 |
1.2.2 水环境中锑的种类与形态 |
1.2.3 水环境中锑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 |
1.2.4 锡矿山水环境中锑污染研究现状 |
1.2.5 同位素技术在矿区水环境中的应用研究 |
1.2.6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地形地貌 |
§2.2 矿区地质条件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矿床特征 |
2.2.4 煌斑岩脉 |
§2.3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含水层特征 |
2.3.2 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 |
2.3.3 矿区地下水的补径排及动态变化特征 |
§2.4 研究区矿业活动概况 |
第三章 锑的矿山生命周期及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3.1 锑的矿山生命周期 |
§3.2 样品采集 |
3.2.1 典型样品的选取 |
3.2.2 样品种类及采集方法 |
§3.3 样品测试 |
§3.4 样品测试结果 |
第四章 研究区水环境锑含量分布特征 |
§4.1 雨水及地表水锑含量分布特征 |
4.1.1 雨水锑含量分布 |
4.1.2 地表水锑含量分布 |
§4.2 地下水锑含量分布特征 |
4.2.1 按锑含量分类 |
4.2.2 按赋存岩层分类 |
4.2.3 地下水锑含量分布特征分析 |
§4.3 矿山废水锑含量分布特征 |
4.3.1 按锑含量分类 |
4.3.2 按矿山废水类型分类 |
4.3.3 矿山废水锑含量分布特征分析 |
§4.4 水环境锑含量分布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水环境化学特征和氢氧同位素组成对锑来源和迁移转化的指示 |
§5.1 研究区水环境化学基本特征 |
5.1.1 水化学常规参数变化特征 |
5.1.2 水化学类型 |
5.1.3 水环境化学过程 |
§5.2 水化学特征对锑来源的指示 |
5.2.1 锑与电导率(EC)的关系 |
5.2.2 锑与常规离子含量的关系 |
5.2.3 锑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
§5.3 水化学特征对锑迁移转化的指示 |
5.3.1 研究区水环境锑的形态及其释放过程 |
5.3.2 锑与典型水化学离子和参数的关系 |
5.3.3 锑与典型微量元素的关系 |
5.3.4 水环境中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影响分析 |
§5.4 水环境氢氧同位素对锑来源和迁移转化的指示 |
5.4.1 水环境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
5.4.2 水环境氧同位素与锑的关系 |
5.4.3 水环境氧同位素与钠离子的关系 |
第六章 研究区水环境中锑来源和迁移转化的硫酸盐硫氧同位素解析 |
§6.1 水环境中锑来源和迁移转化的硫酸盐硫、氧同位素识别依据 |
6.1.1 研究区硫与锑的关系分析 |
6.1.2 硫酸盐硫、氧同位素分馏机理分析 |
§6.2 研究区岩石矿物中硫酸盐来源的硫、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
6.2.1 岩矿中硫酸盐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
6.2.2 岩矿中硫化物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
§6.3 研究区水环境中硫酸盐硫、氧同位素组成的分布特征 |
6.3.1 雨水和地表水硫酸盐硫、氧同位素组成分布特征 |
6.3.2 地下水硫酸盐硫、氧同位素组成分布特征 |
6.3.3 矿山废水硫酸盐硫、氧同位素组成分布特征 |
6.3.4 研究区水环境硫酸盐硫、氧同位素组成小结 |
§6.4 硫酸盐硫、氧同位素对水环境中锑来源的识别 |
6.4.1 硫、氧同位素对硫酸盐来源的识别 |
6.4.2 硫、氧同位素对锑来源的识别分析 |
§6.5 硫酸盐硫、氧同位素对水环境中锑迁移转化过程的解析 |
6.5.1 硫同位素与Eh和氧化还原元素的关系 |
6.5.2 δ~(18)O_(SO4)和 δ~(18)OH2O相关关系对微生物细菌还原作用的识别 |
第七章 水环境中锑来源和迁移转化的锶同位素解析 |
§7.1 水环境中锑来源和迁移转化的锶同位素识别依据 |
§7.2 研究区岩矿中的锶同位素组成特征 |
§7.3 研究区水环境中锶同位素组成特征 |
7.3.1 地表水锶同位素组成特征 |
7.3.2 地下水中锶同位素组成 |
7.3.3 矿山废水中锶同位素组成特征 |
7.3.4 水环境锶同位素组成小结 |
§7.4 锶同位素对锑来源和迁移转化途径的指示 |
7.4.1 水环境中锶的来源 |
7.4.2 水环境中锑的来源及迁移转化途径解析 |
第八章 研究区水环境中锑来源和迁移转化模式分析 |
§8.1 研究区水环境中锑来源模式分析 |
8.1.1 岩矿溶滤来源 |
8.1.2 硫化物矿物的氧化来源 |
8.1.3 矿山废水来源 |
8.1.4 地表河水入渗补给来源 |
§8.2 研究区水环境中锑的迁移转化模式分析 |
8.2.1 岩石溶滤控制因素 |
8.2.2 辉锑矿氧化控制因素 |
8.2.3 典型矿山废水控制因素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湘中锡矿山矿区与成矿有关的角砾岩及其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床地质特征 |
2 矿区角砾岩基本类型 |
2.1 硅质胶结角砾岩 |
2.2 方解石胶结角砾岩 |
3 角砾岩的分形特征及其分析 |
3.1 角砾的分形参数及确定方法 |
3.2 角砾岩的分形特征及其分析 |
4 含矿角砾岩形成的讨论 |
5 结论 |
(10)湘中龙山大型金锑矿床成矿时代研究——黄铁矿Re-Os和锆石U-Th/He定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矿床地质及样品采集 |
3 分析方法与结果 |
3.1 黄铁矿Re-Os同位素定年及结果 |
3.2 锆石U-Th/He同位素定年及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四、湘中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形成的制约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锡矿山锑矿田Ⅳ号矿体控矿因素分析[J]. 唐代文,韦俊杰,赵志坚,邹利群,肖亮明. 国土资源导刊, 2021(04)
- [2]湘中地区古台山和玉横塘Au-Sb矿床成矿机制研究[D]. 李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3]湖南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围岩蚀变元素迁移特征及定量计算研究[J]. 弭希风,胡瑞忠,付山岭,彭建堂,骆金诚,陈应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9(01)
- [4]湘中-赣西北成矿流体演化与Sb-Au-W成矿[D]. 张勇. 南京大学, 2018
- [5]湘中基底-盖层W-Au-Sb热液系统的金属分异机制综述[J]. 张勇,马东升,潘家永,伍洪,陈方楠. 地质找矿论丛, 2018(03)
- [6]湖南龙山锑金矿床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及其意义初探[J]. 张志远,谢桂青,李惠纯,李伟. 岩石学报, 2018(09)
- [7]湘中盆地热液方解石的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对区域性基底-盖层成矿流体演化的制约[J]. 张勇,马东升,潘家永. 地球化学, 2018(05)
- [8]湖南锡矿山水环境中锑来源及迁移转化的多元同位素解析[D]. 温冰. 中国地质大学, 2017(01)
- [9]湘中锡矿山矿区与成矿有关的角砾岩及其形成机制[J]. 刘守林,彭建堂,胡阿香,林芳梅,李玉坤,伍华进. 地质论评, 2017(01)
- [10]湘中龙山大型金锑矿床成矿时代研究——黄铁矿Re-Os和锆石U-Th/He定年[J]. 付山岭,胡瑞忠,陈佑纬,骆金诚. 岩石学报,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