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APEC区域内贸易增长因素看中国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梅宇航[1](2019)在《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与贸易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金砖峰会的胜利召开和落幕,金砖国家间合作再次成为世界焦点,金砖国家合作的走向牵动世界各国的神经,这一切皆缘由于金砖国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目前,金砖组织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占全球GDP的23%,国际贸易占世界国际贸易比重的16%,对世界经济贡献占比超过一半并且人口占全世界的42%的巨型经济组织,在发展中国家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强大的话语权。而随着厦门会议取得丰硕成果,金砖国家组织发展前景更被人看好,将可能引领新一轮的全球复苏以及新型经济体的发展。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影响力巨大,与此同时,金砖国家间的合作也是备受世界瞩目。金砖国家拥有很多相同点:众多的人口,幅员辽阔的土地,高速发展的经济,以及丰富的资源。但各国之间依旧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如何将金砖五国更好的揉合为一个整体,发挥各国在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实现各国间的互利共赢,是提升金砖国家整体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的关键。而其中,实现金砖国家内部贸易便利化是提升各国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对以减少和消除国际贸易投资流程中的技术性和机制性障碍、改善贸易投资环境、改善资源配置水平、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相关国家的贸易投资效率为终极目标的贸易投资便利化研究将对会金砖国家间的合作产生重要影响。论文正是基于贸易便利化体系构建角度研究探讨金砖国家的贸易合作与整体竞争力水平提升的相关问题与对策。论文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内容展开,论文首先在绪论部分介绍了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这一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综述,同时对论文的整体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二章主要对贸易投资便利化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详细梳理了贸易便利化的概念、主要的国际组织机构对贸易便利化的评估情况,并将交易成本理论、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国际投资相关理论以及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交叉与融合的相关理论作为贸易便利化的理论基础。论文第三章从理论分析向实证分析转化,详细探讨金砖国家贸易发展的演进过程,具体分为金砖国家整体贸易发展现状,金砖国家双边贸易发展现状以及贸易发展所遇到的瓶颈。论文第四章基于现状分析与问题归纳,研究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建设问题,主要基于便利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便利化水平的测算两部分开展相关实证分析和模型构建。论文第五章研究了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发展进程,论文主要从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合作框架,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分析以及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的制约因素等方面展开分析,并在第六章进一步探讨了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分析。最后,论文的第七章对五个金砖国家贸易潜力分别进行测度,并根据课题实证分析所得的结果,论文第八章从促进贸易便利化组织机构和合作平台建设,完善贸易协作机制和体制改革、加快金砖国家供应链建设,提高跨边界合作绩效、推动金砖国家价值链建设,深化区域贸易合作、推进金砖国家自贸区建设,对接国际经贸新规则等四个角度给出相应的政策意见。
谭睿鹏[2](2019)在《从工业、交通和区域角度看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程度。这意味着未来中国一定要转向绿色低碳发展,即综合考虑经济增长、资源节约和环境可持续。本文分别从工业、交通和区域角度研究中国绿色发展问题,希望能够从中得出一些有益启示。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中国高耗能行业为研究对象,因为其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大户,重点考查未来如何促进该行业二氧化碳减排。在本文第二章中首先使用LMDI方法对中国高耗能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初步探究,然后结合使用指数分解法和生产理论分解法对前一步中发现的能够促进二氧化碳减排的能源强度因素作进一步分解,以达到详细了解高耗能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或减少的原因;接着在第3章中分析了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对高耗能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2)本论文第二篇以中国交通领域为研究对象,并以新能源汽车为切入口。首先使用政策评估计量经济学方法评价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在缓解城市空气污染方面的政策效应,然后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结合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并估计了其具体大小,这可以为更好地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提供参考。(3)本论文第三篇从区域角度讨论了把提高经济集聚度作为未来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方向能否有利于绿色发展转型。在城市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联立方程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然后综合考虑经济增长、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构造能够评价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指标,并使用城市地形起伏度和1933年各城市是否通火车作为工具变量,估计了经济集聚对该指标的影响,进一步分第二产业集聚和第三产业集聚进行了详细讨论。最后寻找并验证了经济集聚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几种可能路径。本文第三篇证明未来在一定程度内提高经济集聚度有利于中国城市实现绿色转型。
王原雪[3](2018)在《中国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全球经济还处在金融危机之后的艰难复苏期,大部分的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仍在力图摆脱经济增长疲软之势。低迷的国际经济环境触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美国对华的贸易战争已正式拉开序幕,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明显恶化。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从国内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新常态,2011-2016年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发展预期不容乐观。在后TPP时代,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亚太自由贸易区等自由贸易区的呼声渐高,中国或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迎来新的机遇,触发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兴起,产品内贸易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分工也从传统的基于产品的分工开始转向沿着价值链生产环节的要素分工,跨国公司在区域范围,甚至全球范围的资源整合使得贸易和投资进一步融合,贸易投资一体化成为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需要适应国际贸易分工的新发展,其理论基础应建立在新的国际分工理论之上。与传统的分工模式相比,全球价值链分工生产的产品会额外地增加跨越国境的贸易成本,并且分工环节越细化、跨越国境的次数越多,贸易成本的增加幅度也就越大。即使是较低的关税,也会因为中间产品进口贸易壁垒所产生的累积效应,而使得贸易成本显着增加,并最终影响产成品的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和市场竞争力。在不存在关税的情况下,边境管理效率低下、进出口监管不利以及物流服务质量偏低等问题也会对全球价值链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这些贸易便利化的瓶颈实质上迫使货物贸易的成本增加。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国际直接投资既是投资者在全球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同时也为东道国提供了融入全球价值链、获取分工收益的途径,还能为东道国带来技术外溢、增加就业等好处。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来促进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消除资本要素流通障碍、提高资本要素流通效率,能有效增进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有益互动,推动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目前东亚地区集中了中国内地四成的对外贸易,六成以上的对外直接投资,八成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内地对东亚的进口和出口贸易在2014年以前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之后略有回落;东亚地区对中国内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在2015年以前主要呈现上升趋势,2016年有小幅下滑;中国内地对东亚的直接投资规模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近几年依然增长强劲。本文通过对中国内地与东亚其他经济体的贸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香港、柬埔寨的进出口与中国内地一直保持了较强的互补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都曾在很长一段时期与中国内地保持了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但是最近几年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为较弱的互补性;台湾、韩国、蒙古、印尼、泰国、老挝、缅甸,除个别年份外,基本保持了与中国内地较弱的互补性。本文进一步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与东亚其他经济体的贸易效率和潜力,以及自由贸易区对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对东亚地区经济较发达的经济体表现出更高的贸易效率,对东亚地区经济欠发达的经济体表现出更大的贸易潜力。与东亚经济体签署自贸协定能够显着提高我国与缔约国的出口贸易效率,增加我国的出口额,并且还对出口贸易效率具有显着的稳定作用,但是对进口贸易仅表现为对稳定性的负面影响。另外,中国对东亚地区的进口效率普遍高于出口效率,出口表现出更大潜力。本文还利用GTAP模型对“10+3”合作机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亚太自由贸易区,以及分别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中国经济能够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范围扩大中获益,建立统一的自由贸易区比分别签署双边自贸协定对中国经济影响更大。日本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大的受益者,但是东亚发展中国家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有陷入“贫困化增长”的风险。中国在“10+3”机制下出现“贫困化增长”的问题,但是随着自贸区范围的扩大,这一问题得到解决;东盟的发展中国家在多个模拟结果中都显示出“贫困化增长”倾向,并且自贸区范围的扩大也并未使这一问题得到改善。最后本文建议为避免东盟发展中国家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陷入“贫困化增长”的困境,我国应该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下“互联互通”方式的经济带动作用,积极与东盟构建“命运共同体”,共享经济一体化成果。我国应该发挥关键自贸区的联动作用构建东亚自贸区网络,在巩固既有要素优势的同时培育新的要素优势,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
尹文峰[4](2017)在《中国与APEC成员国家和地区间国际贸易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抓住机遇,于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即APEC)。APEC是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论坛与平台,经过20多年的合作发展,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以及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推动了亚太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APEC组织现在拥有21个成员,包括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秘鲁、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文莱、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台湾。其组织范围非常广阔,包括了北美、南美、大洋洲和亚洲,而且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风俗文化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作为APEC成员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自加入APEC后坚持按照"茂物目标",积极削减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同时对自身经济进行深化改革,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先对APEC发展的历程做了回顾,介绍了"茂物目标’"、"上海共识"等重要概念。随后利用数据与图表对1998-2015年中国与APEC成员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包括进出口贸易额的变化、进出口额增长率变化,与APEC成员的进出口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比重、中国GDP、人均GDP、人口总数、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变化等。紧接着对APEC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包括:APEC成员多样性带来的问题、APEC运行方式与区域一体化之间的矛盾、区域内FTAs/RTAs对APEC的影响、FTAAP建设的问题等。另外,还对中国与APEC成员国家和地区间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包括中国与APEC成员国家和地区有市场重叠的竞争问题、中国与APEC成员国家和地区国际贸易受到TPP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国内的影响。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贸易引力模型,结合1998-2015中国同APEC成员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数据对影响中国同APEC成员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对中国的出口贸易而言,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目标国家官方语言、是否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或区域贸易协定等因素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地理距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因素则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有着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中国进口贸易角度来看,除了贸易对象国家使用的语言对中国进口贸易没有显着的影响外,其他因素均对出口贸易影响显着。但即使是有着相同方向的影响因素,在影响的程度上也并不相同。最后,根据文章的现状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中国与APEC成员国家和地区间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启示:1、创造需求,开展更多合作;2、扩大APEC议题的讨论范围;3、推进APEC的改革,提升APEC影响力;4、参与TPP和FTAAP的研究;5、积极开展FTAs/RTAs网络的建设;6、继续坚持经济技术合作项目;7、重视发展电子商务,实现贸易无纸化。
周材荣[5](2017)在《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不断涌入中国,而中国借助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成就了“东方奇迹”的美名。但是,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进一步扩张,国际贸易格局的不断更新,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劳动成本不断上升,失去了劳动要素优势之后,一些发达国家纷纷从中国进行撤资,开始实施“制造业回流”战略,某种程度上很大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大,各个地方政府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出现偏差性的问题,譬如盲目地扩大外商引资的数量和规模,导致了外商引进“重数量、轻质量”问题的产生,也正因为这种粗放型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方式,引致中国产业发展以及优化调整产生了负面效应,甚至有可能引起环境污染严重、产业不可持续性发展等负面效应。基于这种背景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中国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颇为必要和迫切。尤其是针对异质性外商直接投资的研究,更加有益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转型升级。然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从发达国家的视角出发,虽然强调制度因素对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性,但并未把外商直接投资纳为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影响要素。此外,以往外商直接投资的研究重点就是关注外商直接投资数量如何对中国产业成长产生影响,但并没有从外商直接投资的异质性角度,即引入外资的质量差异化所带来不同影响的关注。针对这个研究缺憾,本文尝试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融入外商直接投资这一重要制度因素,对竞争优势理论进行运用与扩展,并基于中国制造业这一研究对象,解析外商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若是存在影响,这种影响关系是否会受到其它因素影响的限制?而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内在作用机理又是如何?为此,本文从理论影响机理分析、定量现实特征归纳总结、经验证据检验相互结合的视角,来深入剖析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内在作用机理。在结构安排上,本研究共分成八个部分。其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是导论部分,主要是分析与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理论意义、现实意义、问题的提出、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贡献之处等。第2章是相关理论基础以及文献综述,分别从产业国际竞争力、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聚来进行归纳总结;第3章是外商直接投资如何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的理论机理分析。本章节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影响机理;第二部分是分析产业集聚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影响机理;第三部分是分析FDI促进产业集聚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第四部分是本章的小结。第4章则是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现实特征描述,大致分成中国制造业整体的发展概况、中国细分制造业行业的发展概况评价、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算结果三个部分;第5章是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的实证分析,从“质”与“量”的维度来对外商直接投资进行评价,并采用中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进行实证研究,接着从稳健性、内生性以及不同行业、不同时间段进一步检验,并采用动态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从动态回归与静态回归对比的视角来验证外商直接投资是否会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存在影响关系;第6章则是在第5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影响机制,即从吸收能力异质性的视角,考察吸收能力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国际竞争力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第7章,由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势必会影响产业集聚现象的发生,而产业集聚的形成又正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得以提升的源泉,因此本部分研究是在前文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竞争力间关系的基础上,考察产业集聚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并采用中介效应方法分析产业集聚如何对这两者间关系发挥中介效应,验证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间接影响效应,从而从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两个维度来经验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第8章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通过上述理论分析以及实证经验证据研究的开展,本研究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的研究结论及观点:(1)外商直接投资可以通过示范模仿效应、竞争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人员流动效应等四种溢出途径来影响东道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且这种溢出效应受到其吸收能力大小的影响;而产业集聚极有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人才集聚效应、学习与知识溢出效应、成本效应来影响东道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但是产业过度集聚,也有可能抑制其增长,呈现非线性关系;此外,外商直接投资还可以通过溢出效应和累积循环效应,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继而影响到国际竞争力的提升。(2)无论是从中国整体制造业整体发展概况来看,还是细分行业的视角,抑或是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算结果,都能明显看到中国制造业有着十分明显的增长势头,但是中国制造业急需甩掉“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形成优势产品的潜力最大。(3)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国际竞争力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是从“数”的视角和“质”的视角进行分析时,两者出现相反的结果,即引入的外商直接投资数量越多越有利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但外商直接投资质量与产业国际竞争力间的关系是显着的负向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外商直接投资质量越高,并不意味着能够形成更多的竞争优势。(4)当考虑行业吸收能力的异质性后,上述关系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即无论是“量”的维度还是“质”的维度,吸收能力都存在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且吸收能力存在门槛效应,只有行业吸收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才能发挥其溢出效应,但是中国制造业的吸收能力还不够强,所以中国必须引入契合实际的外商直接投资并不断提升自身的吸收能力,才能够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5)外商直接投资可以通过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从而提升国际竞争力,即存在间接影响作用,而且只有适度的产业集聚才能有利于国际竞争力提升,过度的产业集聚则会抑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制造业合理引进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实现产业的成长与转型,本文接着提出以下几点可行对策:(1)充分考虑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异质性,从来源地、外资出资方式、贸易方式等多维度来甄别外商直接投资,而政府不单单是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外资引进政策,应该实现从过去的“外商引资”到“外商选资”的蜕变。(2)加快行业吸收能力提升的速度,尤其是本土人力资本水平的改善与提升。从政府政策引导,到企业经营都需从不同维度来为提升行业的人力资本水平和吸收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政策资助与保障。(3)针对性地对产业集聚进行政策性引导,按照不同行业的特点和类型,对其进行产业集聚指导,促进产业的有序集聚,并避免过度集聚带来的负面效应。(4)正视我国不同行业的竞争优势,打造具备世界一流竞争优势的产业,以积极的开放式姿态并依托现行的比较优势,深度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建立中国的国际竞争品牌。(5)正确处理外资技术引进与本土自主创新的矛盾,通过处理好外资引进技术与国内研发的关系,加强本土的自主研发强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张国军[6](2016)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与中国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中国要"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进一步要求,立足周边,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辐射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201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第一份关于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性、综合性文件——《关于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的若干意见》,从顶层设计了未来自贸区建设,明确提出了具体目标和措施。中国对推进自贸区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有助于正确判断国际和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环境,找准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定位,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实施和推进自贸区战略。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主要参与方利益博弈及中国对策。本文认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若以1997年和2008年为界限,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9—1997年),这一时期以APEC为主导。APEC在这期间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确立了组织形式、宗旨、目标、合作原则等,提出了发展目标——茂物目标,对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促进经济技术合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二阶段(1997—2008年),这一时期以东盟为主导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为特征。东盟建立了一系列"东盟+N"机制,包括"10+1"、"10+3"、"10+6"机制。东亚地区也因此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合作格局。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这一时期,美国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奥巴马上台后,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凭借TPP介入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自此,东盟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被打破,东盟提出RCEP应对TPP的冲击。继之,在中国的倡导下,亚太各方于2014年APEC北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决定对FTAAP进行联合战略研究,并一致同意尽快启动FTAAP进程。这样,亚太地区形成了 TPP与RCEP两大机制并存,同时酝酿推动FTAAP的局面。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有关研究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第二章运用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理论,结合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整体演变,分析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形成及变迁。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分析了 TPP、RCEP、APEC/FTAAP的发展演变及其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第六章结合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亚太战略,探讨其相互间的利益博弈,判断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七章论述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并结合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情况及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具体如下:第一,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原因进行了国际政治经济分析。首先,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体在亚太地区的权力角逐引发了该地区经济合作机制的变迁。其次,全球金融危机打破了东亚和美国家之间既存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美国强势推进TPP,搅乱了东盟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推动该区域经济合作机制进一步发生变迁。再次,APEC存在的问题致使其集体行动成本增加,运行效率低下,陷入了集体行动困境。各成员无奈之下转向其他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最后,亚太地区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伴随着多机制并存,竞争性合作。第二,厘清TPP、RCEP、APEC/FTAAP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TPP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赋予了新的元素,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朝多元方向发展。TPP冲击了现存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催生了 RCEP,两大机制相互制衡;RCEP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东盟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RCEP加入门槛相对较低,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机会;APEC停滞不前引发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变迁。FTAAP的提出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整合提供了目标。第三,结合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亚太战略,分析其相互间的利益博弈,判断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未来发展趋势。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表现在对东亚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的争夺上。美国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谋取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东盟推进"大国平衡"战略维持其在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日本在中、美之间搞平衡,角逐东亚乃至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韩国致力于成为连结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关键链条,印、澳、新积极融入亚太权力体系,期冀分得一杯羹。2015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明确指出,TPP和RCEP是未来实现FTAAP的基础。TPP、RCEP两大机制未来发展趋势存在三种可能:RCEP逐步并入TPP后融合为FTAAP;TPP和RCEP趋同后融合成FTAAP;TPP和RCEP纳入FTAAP谈判。然而,未来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如何发展,主要取决于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和亚太地区的现实发展需要。第四,基于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之前章节的理论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中国未来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使用综合贸易份额指数、拓展后的贸易密集指数、HM指数分析了中国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贸易依赖程度,结合现有的关于TPP、RCEP、FTAAP对中国经济影响的CGE模型分析结果以及之前章节的理论分析,提出中国未来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多层次、全方位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建设高水平自贸区,推进自贸协定深度一体化;妥善处理中美关系,积极探索双边合作途径。
朱瑞雪[7](2015)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即用创新的合作方式,使丝路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为密切、合作领域更为广阔、多边合作更加深入。这是一项造福沿线各国人民的大事业。从外部效应看,通过互利共赢的经贸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深化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关系,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促进欧亚大陆经贸合作向纵深发展。从内部效应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带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从而形成新的开放前沿;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经济环境;消化中国严重过剩产能,并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契合了国外和国内的发展需求,受到沿线各国和国内各地区的欢迎与积极参与。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自古以来就是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咽喉。如今,’中亚地区的地缘战略重要性更加突出,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境外起点,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板块和核心地带。近些年,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发展势头迅猛。20多年间双边贸易额扩大了近100倍。目前,中国是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塔吉克斯坦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额也增长迅速。截至2013年,中国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塔吉克斯坦第二大外资来源国,哈萨克斯坦第四大外资来源国。此外,双方在能源、交通、金融、产能等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提升。中国和中亚国家经济结构互补,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下,已显示出良好的合作势头。然而,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较大的挑战。本论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八章,各章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对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概括与梳理,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其中,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意义、建设基础、建设路径及对策建议等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并对中国和中亚国家在贸易、投资、能源、金融、交通物流领域合作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二章为理论综述。论文从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开展区域经贸合作的实际出发,介绍了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区域开发空间模式理论、地缘经济理论等,以便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介绍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的历史与现实背景,阐述了中亚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并结合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区域经贸合作的实际,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现实性与可行性。出于地缘政治与经济安全、中国西部开发开放、能源安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考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鉴于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良好的历史人文基础、睦邻友好基础、认同共识基础、经济合作基础、基础设施基础,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可行性。第四章分析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本章系统分析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贸易、投资、能源、金融和交通物流等领域的合作情况。第五章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和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自2013年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以来,得到了中亚各国的积极响应。中国同中亚各国签署了一系列宣言、协议、公报等,明确了双方加强合作的意愿和合作领域,这为双方开展区域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如中亚地区大国博弈复杂激烈、中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贸易投资环境欠佳、能源合作困难重重、金融合作发展缓慢、交通物流合作问题颇多等。第六章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景目标、建设原则与合作模式、合作机制和合作重点,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提出要在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和平合作的建设原则下,采取多领域、增量利益、“点-轴-面”合作模式,发挥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的作用,推动双方合作深入开展。第七章针对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下开展区域经贸合作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在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中国还需处理好与相关大国的关系,积极开展丝路外交,推动双方在贸易投资、能源、金融、交通物流等领域的深入合作。第八章为结论,对本文的分析研究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席桂桂[8](2015)在《制度成员国选择行为与亚太多边贸易制度构建 ——区域性公共物品的视角》文中认为论文的研究问题主要基于两项观测:首先,东亚多边贸易制度的多个大国成员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改变了参与角色。其次,这些成员国表现出一些相似的行为模式,它们同时积极参与或者漠视背离某项制度,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的制度建设节点,则更明显。论文据此提出研究问题:在东亚多边贸易制度建设过程中,为什么大国成员国存在类似的参与模式?一般对国家参与行为转变问题的回答是从制度建设者与制度操纵者间的关系开展,论文则试图通过“内选择行为”这一概念,借助分析成员国的制度内选择行为,回答成员国存在近似参与模式的原因,以及这一参与模式下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演化路径。论文引入“制度是东亚区域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这一解释框架,论文假设成员国选择支持或背离某一制度,取决于制度是否有效提供区域性公共物品,自由贸易被认为是区域性公用物品,制度是否降低关税是判断制度能否有效推动东亚自由贸易的关键依据。当制度能够有效降低关税,促进东亚自由贸易时,成员国采取支持行为;当制度难以有效推动东亚自由贸易时,成员国选择漠视,甚至另辟蹊径,建立新的多边贸易制度。论文借助日本、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四个案例,对成员国参与行为进行分析。这四个案例同时兼顾了成员国身份来源的多样性,涵盖东亚体系中的超级大国如美国,同时美国和澳大利亚一样,也是东亚经济一体化重要的域外国家,以及东亚地区大国如中国、日本。论文分析制度成员国参与模式变化时,认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是研究的载体,东亚自由贸易的内容和形式是研究的主要对象。借助历史制度主义视角,论文探讨了东亚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的未来形式问题。论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当多边贸易制度能有效削减关税,降低市场准入,推动东亚自由贸易时,成员国积极推动该项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第二,当成员国出于对东亚自由贸易的预期,认为多边贸易制度无法有效降低关税时,则采取漠视态度,转而寻求建立其他替代性的贸易制度。第三,当成员国认为新的贸易规则能有效推动自由贸易时,则积极推动该规则指导下的多边贸易制度建设。第四,在制度演化过程中,存在主导国因素。主导国家对制度表现出的支持、漠视或者背离,强化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路径依赖。第四,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跨地区性的巨型自贸区(Mega-FTA)将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形式。
陈志阳[9](2015)在《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20多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以自由贸易区为主要形式的区域贸易安排不断涌现,已成为推动区域和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主要力量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等超大型自由贸易区相继出现,对大国关系重新定位与调适、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与调整、全球产业转移与承接、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与演变等重大问题将产生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中国正在推进的自由贸易区战略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的理论基础、国际态势、发展现状、内外障碍、经贸影响以及产业竞争力变化等内容,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本文首先梳理了自由贸易区的相关概念,并对中国建设自由贸易区的相关传统理论和新理论进行了探讨,为后文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其次,分析了中国推进自由贸易区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回顾了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三次浪潮”,介绍了大国推进自由贸易区的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当前自由贸易区协定中新一代经贸规则发展情况,确定了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外部环境。第三,梳理了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并通过是否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个案分析法,归纳了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的内外障碍,提出了相关的问题。第四,重点分析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对中国经贸发展的总量影响,包括贸易发展、投资发展、贸易平衡、地区结构、贸易结构的影响等内容,并从产业发展角度,利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己实施自由贸易区协定对中国具体产品贸易的影响。第五,选择中国—东盟、中国—新西兰等自由贸易区,通过指数分析方式,实证分析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第六,则是提出了诸多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深入研究,得出自由贸易区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将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的结论,这与当前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多边贸易体制发展起负面影响的大多数观点不同。第二,对自由贸易区中纳入新一代经贸规则的原因、效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阐释,并在对自由贸易区发展类型进行“三代”分类的基础上,引入“21世纪新议题”等概念并对其进行归纳和理论阐述。这种对自由贸易区与新经贸规则关系的系统分析和论述,在当前相关自由贸易区研究中较为少见。第三,通过引力模型和六大竞争力指数进行测算,实证研究了实施自由贸易区协定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对在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三个自由贸易区参与各方的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些定量的实证分析对中国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及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具有较大参考意义。
宫占奎,于晓燕[10](2014)在《APEC演进轨迹与中国的角色定位》文中研究表明历经25年发展,APEC形成了独特的原则与运行模式,并已在广泛的合作领域内取得丰硕成果,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国在APEC合作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APEC中国会议在启动FTAAP建设、增强互联互通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推进APEC进程作出了积极贡献。预计未来APEC将会继续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领域深化合作,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繁荣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从APEC区域内贸易增长因素看中国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APEC区域内贸易增长因素看中国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与贸易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1.2.1 金砖国家组织相关研究 |
1.2.2 贸易便利化的相关文献 |
1.2.3 贸易潜力的研究 |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贸易便利化相关理论基础 |
2.1 贸易便利化对国际贸易影响的一般机理 |
2.1.1 经典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 |
2.1.2 贸易便利化与国际贸易的效用传递 |
2.2 贸易便利化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内部机理 |
2.2.1 贸易便利化与贸易成本的内在关系 |
2.2.2 贸易便利化对国际贸易的作用途径 |
2.3 贸易便利化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外部机理 |
2.3.1 实施贸易便利化的国际协调 |
2.3.2 贸易便利化的公共利益与社会成本 |
2.3.3 贸易便利化影响国际贸易的外部关联与相互异质性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砖国家贸易发展的演进 |
3.1 金砖国家整体贸易发展现状 |
3.1.1 中国贸易发展现状 |
3.1.2 俄罗斯贸易发展现状 |
3.1.3 印度贸易发展现状 |
3.1.4 巴西贸易发展现状 |
3.1.5 南非贸易发展现状 |
3.2 金砖国家双边贸易发展现状 |
3.2.1 中国与金砖国家其他成员双边贸易分析 |
3.2.2 俄罗斯与金砖国家其他成员双边贸易分析 |
3.2.3 巴西与金砖国家其他成员双边贸易分析 |
3.2.4 印度与金砖国家其他成员双边贸易分析 |
3.2.5 南非与金砖国家其他成员双边贸易分析 |
3.3 金砖国家贸易发展瓶颈 |
3.3.1 金砖国家的经济结构滞后于经济发展 |
3.3.2 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缺乏有力话语权 |
3.3.3 金砖国家在合作机制建设中存在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构建与测算 |
4.1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1.2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贸易便利化体系的指标权重确定 |
4.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4.2.3 计算判断矩阵指标最大特征向量 |
4.2.4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
4.3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测算 |
4.3.1 数据来源于处理 |
4.3.2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发展进程 |
5.1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比较与评价 |
5.1.1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总体水平评价 |
5.1.2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的分层次解析 |
5.2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的制约因素 |
5.2.1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的共识有待提升 |
5.2.2 贸易便利化工作涉及部门关联体系复杂 |
5.2.3 全球贸易保护新周期的负面影响 |
5.3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合作框架 |
5.3.1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合作的指导原则 |
5.3.2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合作的框架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贸易引力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1.1 模型设定 |
6.1.2 数据来源 |
6.2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1 整体效应分析 |
6.2.2 分指标效应分析 |
6.3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俄罗斯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整体效应分析 |
6.3.2 分指标效应分析 |
6.4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印度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6.4.1 整体效应分析 |
6.4.2 分指标效应分析 |
6.5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巴西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6.5.1 整体效应分析 |
6.5.2 分指标效应分析 |
6.6 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南非贸易流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6.6.1 整体效应分析 |
6.6.2 分指标效应分析 |
6.7 金砖国家综合分析与比较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金砖国家贸易潜力分析 |
7.1 贸易便利化与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潜力 |
7.2 贸易便利化与俄罗斯对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潜力 |
7.3 贸易便利化与印度对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潜力 |
7.4 贸易便利化与巴西对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潜力 |
7.5 贸易便利化与南非对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潜力 |
7.6 金砖国家贸易潜力综合比较与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推进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
8.1 促进贸易便利化组织机构和合作平台建设,完善贸易协作机制和体制改革 |
8.1.1 促进贸易便利化组织机构和合作平台建设 |
8.1.2 完善贸易协作机制和体制改革 |
8.2 加快金砖国家供应链建设,提高跨边界合作绩效 |
8.2.1 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
8.2.2 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框架和合作机制 |
8.2.3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规制环境 |
8.3 推动金砖国家价值链建设,深化区域贸易合作 |
8.3.1 金砖国家基础设施和能力平台构建 |
8.3.2 金砖国家城市区域价值链构建 |
8.3.3 金砖国家价值链构建 |
8.4 推进金砖国家自贸区建设,对接国际经贸新规则 |
8.4.1 巩固金砖国家自贸区建设基础 |
8.4.2 加快金砖国家自贸区建设规划 |
8.4.3 开创灵活和多元化的合作模式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从工业、交通和区域角度看中国绿色低碳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设计 |
第一篇 中国绿色转型:工业角度 |
第2章 中国高耗能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探究 |
2.1 引言 |
2.2 文献综述 |
2.3 方法、模型与数据来源 |
2.4 分析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对中国高耗能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
3.1 引言和文献综述 |
3.2 数据来源与方法论 |
3.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3.4 进一步讨论:现实验证及背后原因 |
3.5 稳健性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二篇 中国绿色转型:交通角度 |
第4章 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评估:以“十城千辆”工程为例 |
4.1 引言 |
4.2 文献综述 |
4.3 研究设计 |
4.4 研究结果和方法适用性检验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支付意愿:基于微观调查数据 |
5.1 引言 |
5.2 文献综述 |
5.3 调研和方法论 |
5.4 实证方法 |
5.5 结果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三篇 中国绿色转型:城市角度 |
第6章 经济集聚与环境质量:基于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的空间联立方程模型 |
6.1 引言和理论分析 |
6.2 方法和数据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节 |
第7章 中国经济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 |
7.1 引言 |
7.2 文献综述和模型推导 |
7.3 数据与方法 |
7.4 结果讨论 |
7.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个人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中国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
绪论 第一节 |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
篇章结构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
文献综述 第一节 |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发展 第二节 |
中国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效应分析 第三节 |
简要述评 第三章 |
中国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
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二节 |
价值链分工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
中国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第四章 |
中国与东亚地区经贸合作的演变 第一节 |
中国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第二节 |
中国与东亚地区的经贸合作趋势分析 第三节 |
中国与东亚其他经济体贸易的特征分析 第五章 |
中国与东亚地区的贸易效率和潜力分析 第一节 |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设定及方法说明 第二节 |
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潜力分析 第三节 |
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进口潜力分析 第六章 |
中国参与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实证模拟分析 第一节 |
GTAP模拟方案 第二节 |
宏观经济模拟结果分析 第三节 |
对外贸易模拟结果分析 第七章 |
研究总结 第一节 |
研究结论 第二节 |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
(4)中国与APEC成员国家和地区间国际贸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
2.1 西方传统贸易理论 |
2.2 新国际贸易理论 |
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第三章 中国与APEC成员国家和地区间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
3.1 中国与APEC成员国家和地区间国际贸易现状 |
3.2 APEC发展过程中以及中国与APEC成员国家和地区间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国与APEC成员国家和地区间国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变量选取及模型建立 |
4.2 数据来源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中国与APEC成员国家和地区间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启示 |
5.1 创造需求,开展更多合作 |
5.2 利用APEC议题的开放性、灵活性,扩大讨论范围 |
5.3 肯定APEC的作用,推进改革,提升APEC的影响力 |
5.4 积极参与TPP以及FTAAP的相关研究 |
5.5 积极开展FTAs/RTAs网络的建设 |
5.6 继续坚持经济技术合作项目 |
5.7 重视发展电子商务,实现贸易无纸化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贡献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回顾 |
2.1.1 竞争优势理论 |
2.1.2 外商直接投资理论 |
2.1.3 产业集聚理论 |
2.2 相关文献综述 |
2.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研究 |
2.2.2 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研究 |
2.2.3 产业集聚相关研究 |
2.3 现有研究述评 |
2.3.1 已有文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2.3.2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2.3.3 本研究拟定的突破方向 |
2.4 本章小结 |
3 理论影响机理分析 |
3.1 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影响机理 |
3.1.1 示范模仿效应 |
3.1.2 竞争效应 |
3.1.3 产业关联效应 |
3.1.4 人员流动效应 |
3.2 产业集聚对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影响机理 |
3.2.1 规模经济效应 |
3.2.2 人才集聚效应 |
3.2.3 学习与知识溢出效应 |
3.2.4 成本效应 |
3.3 FDI促进产业集聚对国际竞争力的间接影响机理 |
3.3.1 溢出效应 |
3.3.2 循环累积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
4.1 中国制造业整体发展概况 |
4.1.1 从投入与产出看中国整体制造业发展 |
4.1.2 从进出口看中国整体制造业发展 |
4.2 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发展现状 |
4.2.1 从生产能力角度看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发展 |
4.2.2 从研发能力角度看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发展 |
4.2.3 从盈利能力角度看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发展 |
4.3 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测算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问题提出与待检验假设 |
5.2 基准模型设定、核心变量描述与数据说明 |
5.2.1 计量模型设定 |
5.2.2 核心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5.3 实证过程与结果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模型回归与结果分析 |
5.3.4 内生性偏误检验 |
5.3.5 稳健性检验 |
5.4 进一步分析 |
5.4.1 按不同时间段分组 |
5.4.2 按不同行业类别分组 |
5.5 动态回归对比:PVAR模型 |
5.5.1 模型检验 |
5.5.2 PVAR模型的向量自回归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影响机制:基于吸收能力的门槛效应 |
6.1 问题提出与待检验假设 |
6.2 门槛计量模型的构建 |
6.2.1 门槛效应的概述 |
6.2.2 样本数据说明 |
6.3 门槛效应的可信度检验 |
6.3.1 外商直接投资渗入度门槛效应检验 |
6.3.2 外商直接投资质量门槛效应检验 |
6.4 门槛效应回归与结果 |
6.4.1 外商直接投资渗入度门槛回归 |
6.4.2 外商直接投资质量门槛回归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7 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影响机制:基于产业集聚的中介效应 |
7.1 问题提出与待检验假设 |
7.2 产业集聚与国际竞争力关系 |
7.2.1 核心变量描述 |
7.2.2 核心解释变量相关性分析 |
7.2.3 计量模型构建 |
7.2.4 产业集聚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结果 |
7.3 产业集聚中介效应的实证与结果 |
7.3.1 中介效应简介 |
7.3.2 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7.3.3 产业集聚中介效应的结果与分析 |
7.4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贡献与政策涵义 |
8.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与中国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有关研究概念的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径 |
1.6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之处与不足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理论分析 |
2.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
2.1.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发展历程概述 |
2.1.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形成和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 |
2.1.3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立的动因 |
2.1.4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特征 |
2.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变迁 |
2.2.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整体变迁 |
2.2.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成因 |
第3章 TPP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 |
3.1 TPP的发展演变 |
3.1.1 TPP的缘起和发展 |
3.1.2 美国加入并推动TPP谈判的动因 |
3.1.3 TPP的主要内容和机制特征 |
3.1.4 影响TPP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
3.2 TPP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 |
3.2.1 进一步推动了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多元化 |
3.2.2 冲击了亚太现存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
3.2.3 催生了东盟主导的RCEP,两大机制相互制衡 |
第4章 RCEP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 |
4.1 RCEP的形成发展 |
4.1.1 RCEP的缘起和发展 |
4.1.2 RCEP的主要内容和机制特征 |
4.1.3 影响RCEP谈判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
4.2 RCEP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 |
4.2.1 加强了东盟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建设 |
4.2.2 为亚太发展中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机制 |
第5章 APEC/FTAAP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 |
5.1 APEC的发展历程 |
5.1.1 APEC成立背景 |
5.1.2 APEC的发展历程 |
5.1.3 APEC今后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 FTAAP的提出及发展 |
5.3 APEC/FTAAP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影响 |
5.3.1 APEC进程缓慢是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的导火索 |
5.3.2 建立FTAAP是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整合的目标 |
第6章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及未来趋势 |
6.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 |
6.1.1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 |
6.1.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参与方的利益博弈 |
6.2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7章 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建议 |
7.1 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 |
7.1.1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展 |
7.1.2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动机和目标 |
7.1.3 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思路 |
7.2 中国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 |
7.2.1 多层面、全方位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 |
7.2.2 建设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区,推进自贸协定深度一体化 |
7.2.3 妥善处理中美关系,积极探索双边合作路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TPP协定的主要内容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中国和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研究 |
1.2.3 简要述评 |
1.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际贸易理论 |
2.1.1 古典与新古典贸易理论 |
2.1.2 新贸易理论 |
2.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2.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2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2.2.3 小规模技术理论 |
2.2.4 技术地方化理论 |
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3.1 关税同盟理论 |
2.3.2 自由贸易区理论 |
2.3.3 共同市场理论 |
2.3.4 货币联盟理论 |
2.4 区域开发空间模式理论 |
2.4.1 增长极理论 |
2.4.2 “点—轴”理论 |
2.4.3 网络开发理论 |
2.5 地缘经济理论 |
3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现实性与可行性 |
3.1 “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的历史背景 |
3.1.1 丝绸之路的源起——先秦时期 |
3.1.2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繁荣——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
3.1.3 丝绸之路的黄金时代——隋唐时期 |
3.1.4 丝绸之路的再度兴起与衰败——宋元明清时期 |
3.2 “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的现实背景 |
3.2.1 国际背景 |
3.2.2 国内背景 |
3.3 中亚国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地位 |
3.4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现实性 |
3.4.1 地缘政治与经济安全 |
3.4.2 中国西部开发开放 |
3.4.3 能源安全 |
3.4.4 人民币国际化 |
3.4.5 经济转型升级 |
3.5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可行性 |
3.5.1 历史人文基础 |
3.5.2 睦邻友好基础 |
3.5.3 认同共识基础 |
3.5.4 社会经济基础 |
3.5.5 贸易投资合作基础 |
3.5.6 产业合作基础 |
3.5.7 金融合作基础 |
3.5.8 基础设施基础 |
4 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发展历程与现状 |
4.1 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概况 |
4.1.1 经济规模及增长情况 |
4.1.2 经济结构 |
4.2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 |
4.2.1 贸易合作 |
4.2.2 投资合作 |
4.3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 |
4.3.1 中亚国家能源潜力 |
4.3.2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历程 |
4.3.3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特点 |
4.4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金融合作 |
4.4.1 政府间金融合作与区域投融资机构的建立 |
4.4.2 本币跨境使用 |
4.4.3 互设金融机构与项目融资合作 |
4.4.4 金融监管合作 |
4.4.5 金融合作对外交流 |
4.5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交通物流合作 |
4.5.1 铁路运输合作 |
4.5.2 公路运输合作 |
4.5.3 航空运输合作 |
4.5.4 岸基础设施 |
4.5.5 物流基地建设 |
5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和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
5.1 区域经贸合作的机遇 |
5.1.1 贸易投资合作 |
5.1.2 能源合作 |
5.1.3 金融合作 |
5.1.4 交通物流合作 |
5.2 区域经贸合作的挑战 |
5.2.1 中亚地区大国博弈复杂激烈 |
5.2.2 中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
5.2.3 贸易投资环境欠佳 |
5.2.4 能源合作困难重重 |
5.2.5 金融合作发展缓慢 |
5.2.6 交通物流合作问题颇多 |
6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的路径选择 |
6.1 发展目标 |
6.1.1 近期目标 |
6.1.2 远景目标 |
6.2 建设原则与合作模式 |
6.2.1 建设原则 |
6.2.2 合作模式 |
6.3 合作机制 |
6.4 合作重点 |
6.4.1 政策沟通 |
6.4.2 设施联通 |
6.4.3 贸易畅通 |
6.4.4 资金融通 |
6.4.5 民心相通 |
7 对策与建议 |
7.1 处理好大国关系 |
7.2 强化贸易投资合作 |
7.2.1 优化贸易和投资结构 |
7.2.2 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
7.2.3 构建“数字丝绸之路” |
7.2.4 设立自由贸易园区 |
7.2.5 创新企业对外投资模式 |
7.3 深化能源合作 |
7.3.1 进一步加大能源外交力度 |
7.3.2 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的能源价格体系 |
7.3.3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
7.3.4 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合作 |
7.4 推进金融合作 |
7.4.1 以金融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
7.4.2 加强互设金融机构和货币兑换 |
7.4.3 疏导人民币流通渠道 |
7.4.4 寻求多渠道融资支持 |
7.4.5 加强金融监管合作 |
7.5 加强交通物流合作 |
7.5.1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
7.5.2 深化交通网络联通合作 |
7.5.3 创新区域交通运输协调机制 |
7.5.4 实现口岸通关便利化 |
7.5.5 合理解决国际货运班列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7.5.6 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口岸对接 |
7.5.7 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 |
8 结论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制度成员国选择行为与亚太多边贸易制度构建 ——区域性公共物品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既有研究及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第四节 篇章结构 |
第一章 区域公共物品的制度供给与成员国制度内选择行为 |
第一节 区域公共物品理论内容及其流变 |
一 何谓区域?何谓区域性公共物品? |
二 公共物品理论流变 |
三 区域公共物品的制度供给及其效用 |
第二节 成员国制度内选择行为:核心概念与假设 |
一 内选择行为 |
二 主要假设及逻辑推论 |
第三节 案例选择依据 |
一 成员国是东亚经济一体化制度构建的主导国 |
二 成员国来源需考虑到多样性 |
小结 |
第二章 自由贸易作为东亚区域性公共物品 |
第一节 自由贸易作为一种公共物品 |
第二节 自由贸易观念在东亚的传播 |
小结 |
第三章 制度作为东亚区域公共物品的载体 |
第一节 主导国对于区域公共物品有效供给不足 |
第二节 制度作为东亚区域公共物品提供者可行性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将东亚自由贸易视为一项多边制度建设过程 |
第一节 为什么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方法? |
第二节 APEC 建立前东亚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回顾 |
第三节 东亚自由贸易的多重路径之争 |
一 APEC 框架下的东亚自由贸易 |
二 东亚金融危机与“ASEAN+N”建设:重叠的自贸区谈判 |
三 全球金融危机下超大型自贸协定(Mega-FTA)之争 |
小结 |
第五章 从倡议者到适应者:日本参与亚太多边贸易制度构建的选择行为 |
第一节 日本是东亚自由贸易积极的倡导者 |
第二节 日本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制度选择:从 APEC 到 JAFTA 到 TPP |
小结 |
第六章 从见证者到驱动者:中国参与亚太多边贸易制度构建的选择行为 |
第一节 东亚金融危机与中国参与东亚自由贸易的路径选择 |
第二节 从 ACFTA 到 CJKFTA:中国作为 FTA 积极建设者 |
第三节 RCEPV.S. TPPV.S FTAAP:新自由贸易规则下中国的选择 |
小结 |
第七章 从安全提供者到贸易规则制定者:美国参与亚太多边贸易制度构建的选择行为 |
第一节 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霸权国 |
第二节 美国早期对东亚经济合作的态度 |
第三节 从 APEC 到“ASEAN+N”:从积极倡导到放任自流 |
第四节 美国主推 TPP:重新规制亚洲国际自由贸易 |
小结 |
第八章 从规范倡导者到搭桥者:澳大利亚参与东亚多边贸易制度的选择行为 |
第一节 东亚经济危机前的澳大利亚:东亚自由贸易规范的倡导者 |
第二节 从 AUFTA 到 TPP:追随强者的制度选择 |
第三节 域外国家间互动对澳大利亚制度选择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9)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自由贸易区的基本理论 |
二、主要经济体发展自由贸易区情况 |
三、中国参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
四、中国自由贸易区协定的具体内容 |
第三节 论文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区域经济合作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二、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与概念辨析 |
三、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园区 |
第二节 关税同盟等理论 |
一、关税同盟及其相关理论 |
二、轮轴-辐条理论 |
三、竞争性自由化理论 |
第三节 国际生产网络理论 |
一、国际生产网络理论的提出与实践 |
二、国际生产网络的实质和政策含义 |
第四节 新一代经贸规则的理论解释 |
一、交易成本理论 |
二、外部性理论 |
三、新经贸规则演进的路径 |
第三章 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面临的全球形势 |
第一节 全球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历史 |
一、自由贸易区在二次大战前的历史进程 |
二、二战后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三次浪潮 |
三、主要结论 |
第二节 自由贸易区新一代经贸规则 |
一、三代自由贸易区的内涵演进 |
二、新一代经贸规则的主要内容 |
三、主要结论 |
第三节 当前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特点和大国作用 |
一、当前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主要特点 |
二、美欧等主要经济体推进自由贸易区情况 |
三、主要结论 |
第四章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发展现状与推进障碍 |
第一节 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阶段 |
一、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提出与发展 |
二、中国对外建设自由贸易区的起步阶段 |
三、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加快推进阶段 |
四、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战略提升阶段 |
第二节 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一、谈判对象选择 |
二、推进谈判方式和路径 |
三、货物贸易自由化 |
四、服务贸易开放 |
五、涵盖领域和内容 |
第三节 中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面临的困难 |
一、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足之处 |
二、中国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内部障碍 |
三、中国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外部障碍 |
四、主要结论 |
第五章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经贸效应 |
第一节 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贸发展的总量影响 |
一、货物贸易 |
二、投资 |
三、主要结论 |
第二节 自由贸易区对中国贸易结构的影响 |
一、农产品贸易 |
二、制成品贸易 |
三、主要结论 |
第三节 自由贸易区对具体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 |
二、模型与数据 |
三、回归及结果分析 |
第六章 自由贸易区对中国产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产业竞争力指数和产业分类方法 |
一、六大类指数分析方法 |
二、国际贸易标准产品分类 |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产业竞争力影响分析 |
一、初级产品竞争力影响分析 |
二、制成品竞争力影响分析 |
三、主要结论 |
第三节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对产业竞争力影响分析 |
一、初级产品竞争力影响分析 |
二、制成品竞争力影响分析 |
三、主要结论 |
第四节 RCEP等在谈自由贸易区产业竞争力对比分析 |
一、RCEP各方产业竞争力对比分析 |
二、中国-海合会、中国-斯里兰卡自由贸易区产业竞争力对比分析 |
三、主要结论 |
第七章 推进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构想与建议 |
第一节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布局规划 |
一、妥善处理区域与多边的关系 |
二、选择优先国别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 |
三、多路径灵活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 |
第二节 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标准和内容 |
一、提高中国自由贸易区的自由化标准 |
二、拓展中国自由贸易区涉及的领域 |
三、提高自由化标准的推进方式 |
第三节 完善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配套体系 |
一、继续完善自由贸易区谈判和实施体制 |
二、全面纳入自由贸易区评估机制 |
三、建立健全自由贸易区保障体系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10)APEC演进轨迹与中国的角色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APEC发展进程回顾与评价 |
(一) 组织形式及目标的确立阶段 |
(二) 稳步发展阶段 |
(三) 评估与调整阶段 |
(四) 2010后的后茂物目标阶段 |
二、APEC会议取得的重要成果 |
(一) 贸易投资自由化合作成果 |
(二) 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成果 |
(三) 其他领域合作进展 |
三、中国对APEC进程的贡献 |
(一) 承诺并积极推进2020年实现茂物目标 |
(二) 中国对“APEC方式”及原则确立的贡献 |
(三) 中国对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的贡献 |
(四) 中国对APEC贸易投资便利化进程的贡献 |
(五) 中国对APEC其他领域合作的贡献 |
四、APEC未来发展展望 |
(一) 2014年APEC中国会议成果及其意义 |
(二) APEC未来发展进程与模式 |
1.“APEC方式”将会继续推进APEC进程 |
2. APEC成员将在推动自由化领域寄托于FTA建设 |
3. APEC在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领域大有可为 |
5. FTAAP建设将成为APEC今后工作的重要内容 |
四、从APEC区域内贸易增长因素看中国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金砖国家贸易便利化与贸易潜力研究[D]. 梅宇航. 辽宁大学, 2019(05)
- [2]从工业、交通和区域角度看中国绿色低碳发展[D]. 谭睿鹏. 厦门大学, 2019(07)
- [3]中国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D]. 王原雪. 南京大学, 2018(09)
- [4]中国与APEC成员国家和地区间国际贸易问题研究[D]. 尹文峰. 延边大学, 2017(02)
- [5]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D]. 周材荣. 武汉大学, 2017(06)
- [6]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变迁与中国对策研究[D]. 张国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6)
- [7]“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研究[D]. 朱瑞雪.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8]制度成员国选择行为与亚太多边贸易制度构建 ——区域性公共物品的视角[D]. 席桂桂. 外交学院, 2015(11)
- [9]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D]. 陈志阳. 武汉大学, 2015(10)
- [10]APEC演进轨迹与中国的角色定位[J]. 宫占奎,于晓燕. 改革,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