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等造价下几种常用纤维材料的使用性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潜[1](2021)在《内保温日光温室温光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光温室是满足冬季作物生产的重要农业设施,不仅能够解决我国北方冬季新鲜蔬菜水果供应少而难的问题,同时能够利用太阳能作为驱动温室生产的能量来源,降低能耗甚至是零能耗,为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生态带来了巨大效益。内蒙古地处我国北疆,光照充足,是发展日光温室产业的理想区域之一。但是,往往也要面临冬季高寒风冽的气候问题。传统日光温室常采用保温被外覆盖方式进行温室保温,但是外保温被很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保温被老化破损都会导致温室保温性下降,甚至受潮吸水而增大自重,对温室结构安全产生威胁。日光温室的保温蓄热不仅是温室设计理论的研究重点,也是生产实践的重要保障。基于内蒙古地区气候条件以及日光温室设计理论,内蒙古农业大学设施农业课题组在传统日光温室的基础上,优化了温室结构,针对性地设计出保温被内置式的内保日光温室,为日光温室结构创新提供了依据,也驱使日光温室向着更加保温蓄热的方向发展优化,同时也能够缓解了内蒙古高寒地区日光温室生产所面临的燃眉之急。但是,基于传统日光温室基础上优化改进的内保温日光温室在实践中也存在大量不足,主要体现在与内保温日光温室相配套的一些理论及技术的研究相对滞后,为此,本研究首先对比分析了普通日光温室(NG)和内保温日光温室(IG)室内光照的时空变化规律,明确了内保温日光温室的采光特性。其次在前人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影响内保温日光温室光环境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后通过对比四种不同覆盖类型的内保温日光温室,即单膜单保温被覆盖厚型墙体温室(G1)、双膜单保温被覆盖厚型墙体温室(G2)、双膜双保温被覆盖厚型墙体温室(G3)、双膜双保温被覆盖薄型墙体温室(G4),明确了不同内保温日光温室的热环境特性,以期为内蒙古高寒地区温室结构设计优化、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相比于普通日光温室,内保温日光温室光环境在不同天气条件及时空分布均有提高。晴天时(2015年1月10日),内保温日光温室平均太阳辐射较普通日光温室可提高9.7%~16.8%,平均采光率可提高11.11%~16.89%,太阳能截获累积量可提高9.82%~17.06%;而阴天时(2015年1月6日),平均太阳辐射可提高14.4%~17.7%,平均采光率可提高15.22%~19.64%,太阳能截获累积量可提高17.28%~17.51%。2)建立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模型R2在0.89~0.96之间,模拟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的精准度较高。通过模型计算可知,冬至日时,上午偏东方位温室透光率高于偏西方位,而下午则相反;不同方位温室内地面太阳辐射差异较小,主要是温室墙体获得最大太阳辐射的时间节点,正南方位出现于中午,偏西方位中午延后,偏东方位中午提前。全天地面和墙体太阳辐射累积总量正南方向最多,随方位角增大而减少,且相同方位温室之间的差异较小。3)通过模型计算,分析了保温被位置对室内光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保温被水平投影长度增加时,保温被越来越多地阻止了进入温室的太阳辐射,尤其是墙体获得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与保温被水平投影长度为0时(L=0m)相比,不同水平投影长度降低了墙体和地面太阳辐射日累积量11%~78.53%,不利于温室采光以及墙体蓄热。4)相比于其他三座温室,G3对于温室热环境的营造要更突出。连续一个月(2016年12月15日~2017年1月15日)测试结果表明:夜间温度G1下降最快,G3下降最慢;连续晴好天气时(2017年1月11日9:00~1月14日9:00),G1,G2、G3、G4夜间平均气温分别为10.5℃、12.4℃、13.1℃、11.9℃。连续不良天气时(2016年12月22日9:00~12月26日9:00),G1,G2、G3、G4夜间平均气温分别为8.5℃、10.4℃、11.1℃、9.3℃。G1表现最差,G4表现次之,G2表现较好,G3表现最佳。5)连续一周(2017年1月1日~1月7日)的温室运行中,4座温室夜间相对湿度均可达90%以上。土壤20 cm处平均温度G1、G2、G3、G4分别为13.7℃、16.8℃、17.5℃、14.2℃。6)4座温室墙体20 cm处温度变化最剧烈,晴天时(2017年1月2日9:00~1月3日9:00),G1、G2、G3、G4平均温度分别为13.4℃、16.3℃、17.4℃、11.9℃;阴天时,(2017年1月6日9:00~1月7日9:00),分别为10.9℃、12.9℃、14.2℃、10.8℃。晴天时G1、G2、G3墙体40 cm、80 cm深温度变化趋于稳定;阴天时G1、G2、G3墙体80 cm深温度变化趋于稳定,40 cm处仍然释放热量。7)G1、G2、G3、G4每平方米建造成本分别为284.7元、293.4元、317.7元、236.9元。G3热环境营造最好,但成本也最高;G4成本最低,热环境略好于G1,但墙体蓄热效果较差。
朱博[2](2021)在《地铁疏散平台用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轻量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是具有超高强度、高韧性和优异耐久性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国内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军事、海洋工程、修补材料、核能等诸多领域,本文结合西安对地铁疏散平台力学性能要求,通过试验研究得到满足地铁疏散平台用RPC的力学性能要求的同时降低其容重、减少其成本。本课题结合当地原材料的实际情况,以RPC的基本配制原理为基础,基于最紧密堆积理论,对20~40目、40~70目、70~140目三种不同粒径的石英砂进行最紧密堆积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选取水胶比、硅灰掺量、粉煤灰掺量及矿粉掺量四个因素,每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按照标准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以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流动性为评价指标,对RPC进行配合比优化以及确定本试验RPC轻量化的基准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其余组分不变,采用3种不同体积分数的钢纤维(i=0.5%、1.0%、1.5%)及3种不同质量分数的玄武岩纤维(j=2.0 kg/m3、3.0 kg/m3、4.0 kg/m3),以单掺和混掺的方式掺入RPC,探究纤维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满足力学性能要求、容重较低的RPC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其余组分保持不变,仅进行骨料的替代,即用不同比例陶砂替代RPC的细骨料石英砂,采用体积替代法,比例分别为10%、20%、30%、40%、50%、60%,确定满足力学性能要求、容重较低的RPC配合比;对所得的符合条件的RPC试样进行抗冻性试验检验其耐久性能,并借助SEM等手段进行微观结构分析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最紧密堆积理论得到的细骨料之间的最紧密堆积比例为粗:中:细=1:0.54:0.36,通过正交设计得出一组试件抗压强度156.0 MPa、抗折强度39.5 MPa的基准RPC配合比。(2)根据本试验力学性能指标以及容重,在混杂纤维RPC中,确定钢纤维掺量为0.5%、玄武岩纤维掺量为4kg/m3为最优配合比,该配合比抗压强度134.6 MPa、抗折强度23.6 MPa,干表观密度为2570 kg/m3,相比基准试样降低了3.4%。(3)陶砂与RPC基体有良好的界面粘结,且陶砂替代石英砂可显着改善RPC拌合物的流动性,根据容重及力学性能指标,当陶砂替代率为30%时确定为最优配合比,此时试样抗压强度为120.1 MPa、抗折强度为27.0 MPa,干表观密度为2338 kg/m3,相比基准试样降低了12.1%;(4)对制备出的RPC进行冻融试验和韧性研究,其挠度-荷载曲线基本为典型的延性混凝土曲线,纤维的增韧作用明显;经检测,四组满足性能要求的RPC均具有优异的抗冻性能。
丁悦[3](2021)在《呼包鄂地区农村住宅垂直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室内热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垂直围护结构外墙类型及材料、构造做法是建筑节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外墙作为建筑围护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外墙引起的热损失占围护结构耗热量的绝大多数。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地区大多数农村住宅外墙没有采取保温措施,导致住宅能耗增大、室内热环境较差的问题,造成了建筑能源浪费,形成低效率高能耗的状态。因此,本文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筑为基本原则,用科学的方法探索适合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以下简称呼包鄂)三个地区的垂直围护结构外墙节能形式。本文以呼包鄂地区农村住宅垂直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为研究对象。(1)分析呼包鄂地区地理位置与气象特征;通过实地调研与测试,得到农村住宅垂直围护结构外墙承重材料、门窗材料使用状况、门窗与节点部位传热性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索热桥产生的部位与原因等;(2)通过对分析传热系数值与温度场分布,研究农村住宅中垂直围护结构外墙实心砌筑方式下不同的承重材料、同一承重材料的不同厚度、以及保温体系的位置变化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得出外贴40mm EPS保温板的200mm蒸压加混凝土砌块墙体的传热系数达到规范值要求的同时,其墙体的整体平均温度达到最高值,其保温性能最优越(3)分析农村住宅垂直围护结构特殊部位外窗型材、玻璃系统传热过程对保温性能的影响,探索热桥部位对抗结露性能的影响与比较解决热桥的设计方法,得出加强垂直围护结构特殊部位保温性能的措施有:外窗型材采用塑钢、玻璃系统选取三玻两腔玻璃LOW-E单块镀膜玻璃系统以及对热桥部位进行附加保温层可提高抗结露性能;(4)对农村住宅垂直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优化验证。首先运用能耗模拟软件,计算原住宅节能方案下的能耗;然后选择合适的垂直围护结构构造体系,对比分析原住宅与优化后垂直围护结构的单一因素、双因素以及综合因素下对住宅能耗的影响,得出工况七(即改变综合因素)与原住宅能耗相比,工况七节能方案全年累计热负荷为4145.30k W·h,较原住宅较少11325.31k W·h,节能率达到最高值,为76.69%,节能效果十分明显,验证了农村住宅垂直围护结构优化方案的正确性。本研究为呼包鄂地区农村住宅垂直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优化及室内热环境的营造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呼包鄂地区农村住宅垂直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的缺陷,促进了农村住宅节能、绿色、持续发展。
陈梓宁[4](2021)在《玉米秸秆纤维沥青吸附机制及其SMA路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在生产大量粮食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农副产品秸秆作物,而秸秆的焚烧和堆积均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如果将玉米秸秆制作成纤维应用到沥青路面中,不但能够缓解秸秆作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能起到变废为宝、节约有限资源的作用,具有较大的环境与经济价值。但是目前如何将玉米秸秆制作成符合沥青路面要求的纤维材料还处于不同程度的研究阶段,同时对于沥青路用玉米秸秆纤维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为此,本文将提出一种符合沥青路面应用玉米秸秆纤维的制备工艺,并给出玉米秸秆纤维的技术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玉米秸秆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调控研究。首先分析了玉米秸秆的组成结构,选取玉米秸秆皮作为制作纤维的原材料。通过皮穣分离得到玉米秸秆皮,对其进行物理以及化学处理,并基于纤维吸油试验结果确定玉米秸秆纤维制备工艺。在此基础上对玉米秸秆纤维的性能进行测试,结合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沥青路面用纤维(JT/T 533—2020)中对絮状木质纤维的技术要求对玉米秸秆纤维性能进行评价,进而提出沥青路用玉米秸秆纤维的评价指标。利用BET试验方法对玉米秸秆纤维的孔隙结构进行分析。基于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质试验,分析了不同掺量下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质的能力,以及单位质量玉米秸秆纤维对不同沥青种类中沥青质的吸附效果。结合吸附动力学以及吸附等温线模型,揭示了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质的动态三阶段吸附机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了四种不同组分比例的沥青分子模型以及玉米秸秆纤维分子模型,设定分子力场以及计算参数,构建界面分子动力学模型,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不同组分的规律性,研究表明饱和分和芳香分扩散系数数值较大。对玉米秸秆纤维沥青的高低温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掺量下玉米秸秆纤维对沥青基本性质、高温性能以及低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纤维能够提高沥青的黏度,改善沥青的温度敏感性,提高沥青的高温性能,且通过提高玉米秸秆纤维掺量是可以达到木质素纤维以及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性能的改善效果。基于Han曲线分析,玉米秸秆纤维与沥青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当少量的玉米秸秆纤维掺入到沥青中时,纤维在沥青中会起到部分增韧作用,然而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多,纤维在沥青中吸附作用将会更加突出。根据玉米秸秆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理化与力学属性,开展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路用性能调控与提升技术研究。基于纤维沥青试验结果,选择不同的玉米秸秆纤维掺量,进行SMA-1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以及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疲劳性能以及动态模量性能试验研究,结合木质素纤维、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揭示玉米秸秆纤维对SMA混合料性能的提升规律和作用机理。进而设计吸附(玉米秸秆纤维)+增强(玄武岩纤维)型混合纤维,之后进行SMA-1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以及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以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明确混合纤维对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调控原理,最后通过SMA混合料路用性能与经济性对比分析,推荐用于调控和提升SMA混合料性能的玉米秸秆纤维与混合纤维合理掺量。铺筑玉米秸秆纤维/玄武岩纤维SMA-13混合料室内足尺试验场,进行了生产配合比设计,总结路面施工工艺。基于足尺加速加载试验,对玉米秸秆纤维/玄武岩纤维SMA-13面层结构和木质素纤维SMA-13面层结构的车辙深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纤维/玄武岩纤维SMA-13面层结构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这为玉米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案例分析以及技术支撑。
李澍[5](2021)在《高导热聚醚醚酮基复合材料的构建方法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崛起,智能电子设备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芯片和模组的集成度急剧提升,功耗不断攀升;二是零部件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产品变得更轻、更薄。这就导致产品的功耗和散热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新型的导热材料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关注焦点。导热高分子具有耐腐蚀、比强度高、韧性高、耐疲劳、易加工、质轻和成本低等优势,制备导热高分子材料成为一大热点。在某些条件下,导热高分子材料还得具备高导电和电磁屏蔽性能,以适应苛刻的外界环境。聚醚醚酮(PEEK)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工程塑料,是一种半结晶型的高分子,特殊的分子结构使其具备耐热性能良好、强度与刚度非常优异和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但由于聚醚醚酮存在溶解性差,加工温度高和熔融粘度大等问题,若仅通过填充高含量的填料来获取某些高性能,势必会引起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急剧恶化。本论文以制备具有高导热的聚醚醚酮基复合材料兼具导电、电磁屏蔽性能和机械性能为研究目标。通过改善界面相容性、选择有效填料和采用新技术等手段来提高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导热、导电和电磁屏蔽性能。主要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为了改善碳纳米管与聚醚醚酮之间界面相容性,进而降低两者之间的界面热阻,经酯化反应制备了羟基酚酞型聚醚酮接枝羧基碳纳米管(PEK-C-OH-g-MWCNTs-COOH)。为了便于比较,分别将羧基碳纳米管(MWCNTs-COOH)、PEK-C-OH-g-MWCNTs-COOH与PEEK经简单共混复合,制备了MWCNTs/PEEK复合材料,PEK-C-OH-g-MWCNTs-COOH的导热性能明显优于MWCNTs-COOH/PEEK,30wt%PEK-C-OH-g-MWCNTs-COOH/PEEK的导热系数为0.71 W/(m·K),与PEEK相比,提高了206%,而在同等碳纳米管含量下,26.1wt%MWCNTs-COOH/PEEK的导热系数为0.52 W/(m·K)。PEK-C-OH-g-MWCNTs-COOH/PEEK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强于MWCNTs-COOH/PEEK,30wt%PEK-C-OH-g-MWCNTs-COOH/PEEK的导电率为3.0 S/m,而在同等碳纳米管含量下,26.1wt%MWCNTs-COOH/PEEK的导电率为1.3 S/m。PEK-C-OH-g-MWCNTs-COOH/PEEK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优于MWCNTs-COOH/PEEK,30wt%PEK-C-OH-g-MWCNTs-COOH/PEEK的电磁屏蔽效能值为22.9 dB(8.2 GHz),而在同等碳纳米管含量下,26.1wt%MWCNTs-COOH/PEEK的电磁屏蔽效能值为17.4 dB(8.2GHz)。(2)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电磁屏蔽效能和力学性能,选择了力学性能优秀的碳纤维(CF),并将镍金属镀到碳纤维表面,实现了对碳纤维表面的改性,改善碳纤维的表面活性及与聚醚醚酮的相容性,40wt%Ni-CF/PEEK复合材料的导电率达到1.9×104 S/m,其电磁屏蔽效能值为29 dB(8.2 GHz)。Ni-CF/PEEK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同样得到改善,当Ni-CF填充量达到40wt%时,Ni-CF/PEEK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59 W/(m·K),与PEEK相比,提高了1.54倍。Ni-CF/PEEK复合材料也表现出出色的力学性能,40wt%Ni-CF/PEEK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可达268.14 MPa,拉伸强度值为150.56 MPa。(3)为了进一步提升其导热性能,对碳纳米管进行了筛选,选用晶须碳纳米管(Wh-CNTs)和普通碳纳米管(c-MWCNTs和s-MWCNTs)三种碳纳米管,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分别加入到PEEK基体中,对比发现,Wh-CNTs是提高PEEK基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理想单一填料。在10wt%Wh-CNTs时,其复合材料热导率达到0.741 W/(m·K),远远高于纯PEEK的导热系数(0.232 W/(m·K))。这主要是由于Wh-CNTs的高结晶度、缺陷少和易分散降低了与聚醚醚酮基体的界面热阻。还采用湿混法制备了PEEK/Wh-CNTs复合材料,由于在湿混加工过程中碳纳米管的长径比得到保护,并且更易分散,致使其比熔融混合和干混制备的PEEK/Wh-CNTs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导热系数(面外1.066 W/(m·K),面内1.50W/(m·K))。而当晶须碳纳米管含量为30wt%时,湿混条件下的PEEK/Wh-CNTs复合材料的面外热导率可达2.09 W/(m·K),面内导热系数高达3.82 W/(m·K)。与纯PEEK相比,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分别增加了8倍和15.5倍。在晶须碳纳米管含量小于10wt%时,PEEK/Wh-CNTs复合材料的面外导热系数的实验结果与Nan模型吻合较好。在晶须碳纳米管含量超过10wt%后,复合材料的面内导热系数更符合Nan模型。湿混法制备的PEEK/Wh-CNT复合材料还具有出色的电磁屏蔽效能,在填料10wt%时,厚度为0.6mm的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为21.5 dB。(4)采用激光诱导PEEK片材制备了石墨烯(LIG),在空气中,PEEK经分解、碳化和石墨化后形成了三维的多孔石墨烯材料。结合利用Raman、SEM、TEM、XPS和XRD等测试手段验证了此观点。激光诱导后的PEEK片材的导电和电磁屏蔽性能良好。在15%功率时达到材料导电率的最高值,其值为1.19 S/m,在8.2 GHz下,其电磁屏蔽效能值为12.4 dB。激光诱导后的CF/PEEK片材也表现出了出色的导电、导热和电磁屏蔽性能。当碳纤维含量达到20wt%时,激光诱导CF/PEEK复合材料的LIG的导电率可达10.7 S/m,而其导热系数可达0.42W/(m·K),相比诱导前,提高了23.5%,在8.2 GHz下,激光诱导后的CF/PEEK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值为16.8 dB,相比诱导前,提高了3.4 dB。
吴文妍[6](2021)在《铁路桥梁构件优化设计与力学性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早期在建设铁路桥梁时,部分地区由于线路标高的问题,迫不得已采用了低高度板梁设计,设计该类桥梁时腹板的厚度有所降低,造成桥梁本身竖向刚度不足,由于竖向刚度不足的病害,导致大量在役的桥梁已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损伤,包括铁路桥梁人行道板,也都出现了诸多的病害。如:梁体出现裂缝、混凝土剥落掉块、竖向刚度不足、人行道板出现钢筋锈蚀、板折断等现象。针对铁路桥梁的这些病害,人们也采取了一些方法(梁底粘贴钢板、粘贴碳纤维布、增设预应力索和后加钢支撑等)进行加固,对人行道板采取换板的方法。这些加固措施在解决桥梁病害问题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果对这些加固旧桥的方法重新进行优化设计,一方面既可以提高桥梁本身的刚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对于待建新桥从问题的源头出发,通过优化梁截面尺寸和增配主筋来提高桥梁竖向刚度,减少因竖向刚度不足而引发的一系列病害,使桥梁在设计使用的年限内安全运营,进而提高耐久性,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还节约资源。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是《肋板式病害桥梁评估与维护技术研究》,通过现场实地调查分析西北地区部分小跨度低高度板梁桥,由于跨度都比较小加上本身的截面尺寸较特殊,在役的多数低高度板梁普遍存在竖向挠度过大,刚度不足的情况,还有部分桥梁的人行道板病害较严重。对于如何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着手从这些问题出发,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和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找出近年来铁路桥梁存在的病害以及诱发各种病害的原因,然后了解了铁路桥梁构件优化设计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状况,通过优化设计解决此类问题。(2)首先从无腹筋梁开始,以某铁路局2012年钢筋混凝土梁人行道专桥(2012)9028,单块尺寸为1480mm×190mm×70mm人行道板为例,先进行承载力检算,看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继而通过优化设计,设计出最优的无腹筋梁,不仅可以延长使用年限,而且此梁既可以用作人行道板,还可以应用到桥梁其他地方。(3)经过对西北地区桥梁病害调查,发现某3~8m普通钢筋混凝土低高度板梁存在竖向挠度过大的问题,针对梁体竖向刚度不足的病害,对待建新桥基于MATLab优化程序的网络直接搜索法通过优化设计梁截面尺寸和梁内主筋的配置,提高梁体的竖向刚度,最后通过有限元建模计算分析竖向刚度及安全储备。(4)本文拟将采用节点渐近移动优化算法分析了桥梁结构的支承优化问题。首先,建立桥梁支撑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得到了挠度对结构支承位置的灵敏度。利用有限元建模和灵敏度公式,进行多次循环迭代,以降低结构最大变形。最后,运用此方法分析两个简单的算例,以验证方法的正确性,然后将此方法应用到实际桥梁的加固措施上。(5)对于在役的普通钢筋混凝土低高度板梁,只能采取加固措施,提高竖向刚度。传统加固桥梁的方法很多,先比较分析各加固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依据现场检查情况,综合分析现有低高度板梁更适合那种方法,最后考虑选用斜向钢支撑加固,在加固过程中,对斜向钢支撑支承位置进行优化设计,确定最优的支承位置,降低主梁各截面活载效应,提高主梁的竖向刚度。
赵雪莹[7](2020)在《新型大跨度装配式板格肋组合楼盖结构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建筑产业模式由传统建筑逐渐转向装配式建筑。为了解决传统楼盖结构施工工艺复杂、工期长、造价高,且在大跨度结构中难以保证净空高度等问题,本文结合南昌市乌沙河泵闸枢纽工程管理房项目,提出了一种新型大跨度装配式板格肋(Grid-Plate Ribbed)组合楼盖结构,简称“GPR楼盖”。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对此楼盖的静动力性能进行参数化分析,给出合理的结构参数取值范围,并在乌沙河管理房项目中将其与传统主次钢梁楼盖的力学性能及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此新型楼盖在更多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内容与研究结果如下:(1)对GPR楼盖的几何构造、结构特点以及研究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得出适用于GPR楼盖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假定及材料本构关系。(2)选取平面尺寸为18m×18m的GPR楼盖算例进行静动力性能分析,以此验证这种楼盖结构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研究表明此新型楼盖的变形呈“碗状”分布,符合板的变形特点,结构受力合理,整体刚度较大,能满足现行楼盖的使用规范要求。(3)对GPR楼盖进行参数化分析,确定影响结构静动力性能的主次要参数,给出合理的结构参数取值范围,为工程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其中,建议内部混凝土板厚为独立单元网格尺寸的1/15~1/40;高跨比为1/23~1/30;独立单元网格尺寸取跨度的1/6~1/10,且网格数不宜少于6个;并建议改变支座处单元的预制构件形式,避免支座处受力过大提前发生破坏。(4)在乌沙河枢纽工程泵闸管理房楼盖设计应用中,将GPR楼盖与主次钢梁楼盖进行综合性能对比分析,探究此新型楼盖的实用价值。研究表明,在同等荷载参数条件下,GPR楼盖的结构刚度更大、抗震能力更强;可降低结构高度0.35m,减少混凝土用量8.33%、钢材用量7.71%,是一种集“安全、经济、环保”为一体的新型结构体系。
刘科[8](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孙冬[9](2020)在《PEGDA/CNF复合材料变泊松比多孔组织工程支架制备机理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性能的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设计、结构设计与成型制备一直是组织工程学中的研究热点。来源于植物的纳米纤维素(Cellulose Nano Fibril,CNF),储量丰富,具有优良的生物性能、机械性能以及纳米尺寸效应等特性。但是其缺点在于成型精度差和结构不易控制。采用具有光敏特性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oly(ethylene glycol)diacrylate,PEGDA)与纳米纤维素混合,理论上可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之效,从而得到一种新型的用于组织工程支架制备的原材料。不同部位的生物组织其泊松比往往不尽相同,在设计组织工程支架结构时引入泊松比这一设计参数可以更好地模拟天然组织的力学环境。作为3D打印技术的分支之一,面曝光3D打印具有打印速度快,打印精度高等诸多优点。采用光固化3D打印技术制备具有变泊松比结构的PEGDA/CNF水凝胶支架,并通过冷冻干燥法进行后处理改性进一步形成性能更加优异的气凝胶支架,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本文尝试将新型材料、新型结构和新型成型方式引入新型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与制备中,得到组织工程支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PEGDA/CNF光敏溶液的光固化3D打印性能及制造工艺研究通过文献调研,成本分析和应用需求确定了PEGDA/CNF的可见光引发剂体系,获取了PEGDA/CNF光敏溶液的光固化工作曲线。通过分析单层固化模型和多层固化模型,得到了各个关键参数对工作曲线的影响力,并以此为突破口提出了一种基于“过固化”现象提升水凝胶支架弱连接处结合强度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提出了一种溶液置换法,可提升X,Y方向的打印精度。两种方法都是都是使用物理方法,在尽可能提高打印精度的同时避免了有毒添加剂的引入可能对后期细胞培养带来的影响。定制加工了一个面曝光式3D打印平台。打印平台的每个模块均基于新型材料特性和制造工艺单独选型或定制加工,稳定高效的打印平台为支架的制造提供了生产条件。(2)PEGDA/CNF气凝胶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在原有的光固化3D打印成型基础上引入冷冻干燥的后处理方法,构建出一个“两步法”支架制造的工艺从而获得PEGDA/CNF气凝胶。新的气凝胶材料在基本维持原始水凝胶优良性能的同时进一步发挥纤维素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改善了支架的微观结构,给细胞的生长提供了更加优良的微环境。利用正交实验的手段,研究了不同的参数对气凝胶各项性能如孔隙率、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微观结构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当前材料及制造体系下最优的参数组合。(3)变泊松比支架的设计及干湿状态气凝胶的力学性能研究分析了不同泊松比结构的支架可以为细胞生长提供的应力环境,证实了在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中考虑泊松比这一设计参数的必要性。考虑到光固化3D打印的水凝胶与最终实际应用的湿态气凝胶之间存在几何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差异,通过实验测试了原始水凝胶、冷冻干燥后干态气凝胶、重新泡水后的湿态气凝胶的力学参数,以及气凝胶材料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系数,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溶胀模型。该模型可以准确预测气凝胶支架在细胞培养环境中重新吸水溶胀后的几何形态和力学性能的改变。通过改变结构的尺寸参数设计了总共81种具有不同泊松比值的网格结构,分析讨论了不同结构参数以及冻干前后不同的材料属性对变泊松比网格的各项力学性能的影响趋势,为精准调控支架的泊松比奠定了基础。(4)PEGDA/CNF变泊松比支架的干细胞成软骨细胞分化研究设计并制造了9组不同泊松比结构的PEGDA/CNF支架,将从SD大鼠上提取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支架上,进行三个星期的培养,通过增长率测试和荧光显微镜表征测定干细胞在不同结构支架上的生长情况。通过基因检测实验测试了二型胶原基因这种软骨标志物基因在各组支架上的表达水平,从而判断哪一种支架的结构更利于软骨细胞的形成。通过软骨基质切片染色判断哪种支架有软骨分泌物糖胺聚糖的生成,最终得出零泊松比结构的支架最有利于干细胞的生长以及向软骨方向的分化。
陈定辉[10](2020)在《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封层在白改黑路面防裂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自身的物理特性,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路面就会出现许多病害,裂缝就是其中的一项主要病害,在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白改黑的过程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这些裂缝又会很快反射到新铺筑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上,减低路面的使用寿命。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一种通过吸收裂缝尖端的集中应力来延缓反射裂缝扩展的功能材料,目前国内对它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对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路用性能进行研究,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对纤维封层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板带拉伸试验以抗拉强度作为评价应力吸收层阻裂性能的指标,根据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乳化沥青用量、纤维用量以及纤维长度对应力吸收层阻裂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得出橡胶沥青的用量对应力吸收层的抗拉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纤维用量,纤维长度对应力吸收层抗拉强度的影响最小。由于该应力吸收层作为一种中间层铺筑在面层和基层之间,因此它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层间结合能力,通过制作含有应力吸收层的复合试件,采用层间剪切试验对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层间结合能力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得出橡胶沥青用量对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碎石用量,然后是纤维用量,纤维长度对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最小。同时,本文还选取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稀浆封层和纤维增强乳化沥青应力吸收层这几种应力吸收层材料,通过滚动疲劳加载试验与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疲劳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试验结果得出在4种应力吸收层中,稀浆封层防治反射裂缝初裂的效果稍好,纤维增强乳化沥青应力吸收层在延缓裂缝扩展时的性能就更优,而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防治裂缝的产生以及延缓裂缝的扩展方面均表现出优良的效果。然后通过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设置有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路面结构其阻裂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计算了路面结构在不同应力吸收层模量、不同应力吸收层厚度、不同轴载大小、不同面层模量和厚度条件下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大小,根据应力强度因子大小分析不同因素对应力吸收层阻裂性能的影响。最后结合实体工程对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施工注意事项,同时对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进行了分析,结论得出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一种很经济的防治反射裂缝的材料。
二、同等造价下几种常用纤维材料的使用性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等造价下几种常用纤维材料的使用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内保温日光温室温光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日光温室发展状况 |
1.1.2 日光温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新要求 |
1.2 研究状况 |
1.2.1 日光温室结构合理性及优化研究 |
1.2.2 日光温室环境调控及理论研究 |
1.3 研究意义、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方法 |
2 内保温日光温室光环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温室及其参数 |
2.1.2 试验项目 |
2.2 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 |
2.2.1 模型概述与简化 |
2.2.2 模型建立 |
2.3 评价指标与数据处理 |
2.3.1 评价指标 |
2.3.2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内保温日光温室室内太阳辐射照度分布规律分析 |
2.4.2 内保温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验证 |
2.4.3 内保温日光温室光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2.5 讨论与小结 |
2.5.1 讨论 |
2.5.2 小结 |
3 内保温日光温室保温蓄热性能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温室及其参数 |
3.1.2 试验方法及项目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温室太阳辐射对比 |
3.2.2 不同温室气温对比 |
3.2.3 不同温室空气相对湿度对比 |
3.2.4 不同温室土壤温度对比 |
3.2.5 不同温室墙体温度对比 |
3.2.6 不同温室建造成本对比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4 结论与建议 |
4.1 主要结论 |
4.2 建议 |
4.3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地铁疏散平台用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轻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RPC研究现状 |
1.2.2 地铁疏散平台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目标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硅灰 |
2.1.3 矿粉 |
2.1.4 粉煤灰 |
2.1.5 石英砂 |
2.1.6 钢纤维 |
2.1.7 减水剂 |
2.1.8 玄武岩纤维 |
2.1.9 陶砂 |
2.1.10 拌合水 |
2.2 试验主要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件样品的制备 |
2.3.2 试验性能测试及方法 |
第3章 RPC基准配合比设计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石英砂紧密堆积试验 |
3.3 基于正交试验的RPC配合比优化试验 |
3.3.1 正交试验设计 |
3.3.2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3.3.3 RPC基准配合比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RPC轻量化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玄武岩-钢纤维混杂RPC性能研究 |
4.2.1 试验方案 |
4.2.2 混杂纤维RPC干密度 |
4.2.3 混杂纤维RPC抗压、抗折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4 混杂纤维等效弯曲韧性测试结果与分析 |
4.2.5 最优配合比选取 |
4.3 陶砂替代石英砂RPC性能研究 |
4.3.1 试验方案 |
4.3.2 陶砂替代率对RPC流动性能影响分析 |
4.3.3 陶砂替代率对RPC干密度影响 |
4.3.4 陶砂替代率对RPC抗压抗折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5 陶砂替代率对RPC弯曲韧性影响与分析 |
4.3.6 陶砂RPC破坏形态与微观结构分析 |
4.3.7 最优配合比选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轻质RPC抗冻性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案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 |
5.3.2 冻融循环后超声波波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呼包鄂地区农村住宅垂直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世界资源、能源问题凸显 |
1.1.3 我国农村住宅对能耗的影响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农村住宅垂直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研究现状 |
1.3.1 垂直围护结构围护结构传热过程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外墙承重材料、构造做法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3 传统农村住宅外墙热工性能研究现状 |
1.3.4 门窗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
1.3.5 热桥对墙体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呼包鄂地区农村住宅垂直围护结构现状调研 |
2.1 地区气候特征分析 |
2.1.1 我国建筑热工分区及设计要求 |
2.1.2 呼包鄂地区气象特征 |
2.2 呼包鄂地区农村住宅调研概况 |
2.2.1 调研对象 |
2.2.2 调研方法 |
2.2.3 测量仪器及内容 |
2.3 呼包鄂地区农村住宅现状调研 |
2.3.1 住宅院落布局形态与朝向 |
2.3.2 住宅功能布局与朝向 |
2.3.3 住宅建筑屋顶 |
2.3.4 住宅垂直围护结构外墙材料与构造方式 |
2.3.5 住宅垂直围护结构门窗材料 |
2.4 呼包鄂地区农村住宅实测结果分析 |
2.4.1 呼包鄂地区农村住宅垂直围护结构外墙逐时壁面温度差异 |
2.4.2 呼包鄂地区农村住宅垂直围护结构外墙及门窗传热系数差异 |
2.4.3 呼包鄂地区农村住宅热桥测试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呼包鄂地区农村住宅垂直围护结构外墙热工性能研究 |
3.1 围护结构传热相关理论基础 |
3.1.1 围护结构传热过程 |
3.1.2 垂直围护结构外墙热工性能评价指标 |
3.2 常用垂直围护结构外墙相关参数设定 |
3.2.1 常用外墙承重材料相关参数设定 |
3.2.2 常用外墙砌筑方式 |
3.2.3 常用外墙保温体系参数 |
3.3 垂直围护结构外墙热工性能模拟研究 |
3.3.1 模拟工具 |
3.3.2 模型模拟条件设置 |
3.3.3 模型建立 |
3.4 承重结构砌筑方式对热工性能的影响 |
3.5 垂直围护结构外墙承重材料参数变化对热工性能的影响 |
3.5.1 同一材料、不同厚度下外墙热工性能模拟分析 |
3.5.2 不同承重材料下外墙热工性能模拟分析 |
3.6 保温体系参数变化对热工性能的影响 |
3.6.1 不同位置下外墙热工性能模拟分析 |
3.6.2 外保温层厚度变化下外墙热工性能模拟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呼包鄂地区农村住宅垂直围护结构特殊部位热工性能研究 |
4.1 农村住宅门窗部位传热相关理论研究 |
4.1.1 门窗传热性能计算方式 |
4.1.2 外窗热工性能模拟软件分析 |
4.2 外窗热工性能模拟分析 |
4.2.1 窗型材传热性能模拟分析 |
4.2.2 窗玻璃系统太阳得热比较研究 |
4.3 节点部位的热工性能分析 |
4.4 整窗热工性能比较研究 |
4.5 热桥部位热工性能分析 |
4.5.1 热桥形式 |
4.5.2 热桥构造形式对抗结露性能的影响 |
4.5.3 解决热桥的基本措施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呼包鄂地区农村住宅垂直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化验证 |
5.1 软件模拟介绍 |
5.2 选取住宅简介 |
5.2.1 住宅基本概况 |
5.2.2 原住宅节能现状分析 |
5.3 原住宅能耗模拟分析 |
5.3.1 建立模型 |
5.3.2 相关参数设置 |
5.3.3 模拟结果分析 |
5.4 优化后垂直围护结构外墙和特殊部位构造体系选择 |
5.4.1 外墙构造体系选择 |
5.4.2 外门窗构造体系选择 |
5.4.3 节点部位保温处理 |
5.4.4 热桥部位处理方式 |
5.5 垂直围护结构优化方案能耗模拟分析 |
5.5.1 改变单一因素下能耗模拟分析 |
5.5.2 改变双因素下能耗模拟分析 |
5.5.3 综合改变因素模拟分析 |
5.5.4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附件 |
(4)玉米秸秆纤维沥青吸附机制及其SMA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秸秆纤维处理技术的研究 |
1.2.2 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应用的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玉米秸秆纤维制备及性能表征 |
2.1 玉米秸秆纤维制备 |
2.1.1 原材料与制备用品 |
2.1.2 制备工艺设计与优化 |
2.2 性能表征与技术指标 |
2.2.1 物理性能 |
2.2.2 技术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玉米秸秆纤维的沥青吸附机制 |
3.1 物理吸附试验及其规律 |
3.1.1 物理吸附试验 |
3.1.2 吸附模型与规律 |
3.2 沥青吸附的分子模拟与分析 |
3.2.1 分子模型构建 |
3.2.2 吸附数值模拟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玉米秸秆纤维沥青的高低温性能试验研究 |
4.1 纤维沥青的制备 |
4.2 玉米秸秆纤维沥青性能试验分析 |
4.2.1 基本性质 |
4.2.2 高温性能分析 |
4.2.3 低温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玉米秸秆纤维对SMA路用性能的调控技术研究 |
5.1 调控技术方案 |
5.1.1 吸附型玉米秸秆纤维SMA混合料设计方案 |
5.1.2 吸附+增强型混合纤维SMA混合料设计方案 |
5.2 吸附型玉米秸秆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5.2.1 配合比设计 |
5.2.2 高温性能研究 |
5.2.3 低温性能研究 |
5.2.4 水稳定性研究 |
5.2.5 疲劳性能研究 |
5.2.6 动态模量试验研究 |
5.2.7 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综合分析 |
5.3 吸附+增强型混合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5.3.1 配合比设计 |
5.3.2 高温性能研究 |
5.3.3 低温性能研究 |
5.3.4 水稳定性研究 |
5.3.5 疲劳性能研究 |
5.3.6 玉米秸秆纤维/玄武岩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综合分析 |
5.4 经济性分析与掺量推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足尺加速加载试验验证 |
6.1 室内足尺试验方案 |
6.2 混合纤维SMA-13生产配合比设计 |
6.2.1 原材料性能 |
6.2.2 生产配合比确定 |
6.2.3 生产配合比验证 |
6.3 关键工艺参数与质量控制 |
6.4 加速加载试验研究 |
6.4.1 路面加速加载设备参数 |
6.4.2 加速加载试验方案 |
6.4.3 车辙变化规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高导热聚醚醚酮基复合材料的构建方法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高分子导热导电的机制 |
1.3 填充型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热导电机制 |
1.4 填充型导热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 |
1.4.1 金属类填料 |
1.4.2 陶瓷类填料 |
1.4.3 碳系填料 |
1.4.4 影响因素 |
1.5 填充型电磁屏蔽高分子复合材料 |
1.5.1 电磁屏蔽原理 |
1.5.2 填充型高分子复合材料电磁屏蔽的影响因素 |
1.6 聚醚醚酮基复合材料 |
1.7 本论文设计思想 |
第二章 羟基酚酞型聚醚酮接枝碳纳米管/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主要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1 主要实验原料和试剂 |
2.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羟基酚酞型聚醚酮的制备 |
2.3.2 羟基酚酞型聚醚酮接枝碳纳米管的制备 |
2.3.3 羟基酚酞型聚醚酮接枝碳纳米管/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4 测试与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PEK-C和PEK-C-OH的红外分析 |
2.4.2 PEK-C和PEK-C-OH的核磁谱图分析 |
2.4.3 MWCNTs-COOH和PEK-C-OH-g-MWCNTs-COOH的红外分析 |
2.4.4 MWCNTs-COOH和PEK-C-OH-g-MWCNTs-COOH的XPS分析 |
2.4.5 MWCNTs-COOH和PEK-C-OH-g-MWCNTs-COOH的SEM和TEM分析 |
2.4.6 MWCNTs-COOH和PEK-C-OH-g-MWCNTs-COOH的拉曼分析 |
2.4.7 MWCNTs-COOH和PEK-C-OH-g-MWCNTs-COOH的热重和分散性分析 |
2.4.8 MWCNTs/PEEK复合材料的SEM分析 |
2.4.9 MWCNTs/PEEK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分析 |
2.4.10 MWCNTs/PEEK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分析 |
2.4.11 MWCNTs/PEEK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分析 |
2.4.12 MWCNTs/PEEK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i-CF/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主要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1 主要实验原料和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Ni-CF的制备 |
3.3.2 Ni-CF/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3 测试与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Ni-CF的SEM分析 |
3.4.2 Ni-CF的红外分析 |
3.4.3 Ni-CF的XRD和EDS分析 |
3.4.4 Ni-CF/PEEK复合材料的SEM和EDS分析 |
3.4.5 Ni-CF/PEEK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3.4.6 Ni-CF/PEEK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分析 |
3.4.7 Ni-CF/PEEK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分析 |
3.4.8 Ni-CF/PEEK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分析 |
3.4.9 Ni-CF/PEEK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
3.4.10 Ni-CF/PEEK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醚醚酮/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主要实验原料及设备 |
4.2.1 主要实验原料和试剂 |
4.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聚醚醚酮/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2 测试与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碳纳米管的SEM和TEM分析 |
4.4.2 碳纳米管的红外和拉曼分析 |
4.4.3 碳纳米管的XRD分析 |
4.4.4 聚醚醚酮/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SEM分析 |
4.4.5 聚醚醚酮/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分析 |
4.4.6 熔融共混下的聚醚醚酮/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分析 |
4.4.7 熔融共混下的聚醚醚酮/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DSC分析 |
4.4.8 熔融共混下的聚醚醚酮/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TGA分析 |
4.4.9 熔融共混下的聚醚醚酮/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4.4.10 不同制备方式对聚醚醚酮/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影响 |
4.4.11 聚醚醚酮/晶须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导热模型 |
4.4.12 湿混下的聚醚醚酮/晶须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分析 |
4.4.13 湿混下高填充的聚醚醚酮/晶须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IG/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主要实验原料及设备 |
5.2.1 主要实验原料和试剂 |
5.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激光诱导PEEK制备LIG/PEEK复合材料 |
5.3.2 激光诱导CF/PEEK制备LIG/CF/PEEK复合材料 |
5.3.3 测试与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拉曼分析 |
5.4.2 LIG的导电性能和LIG/PEEK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分析 |
5.4.3 LIG的SEM和XRD分析 |
5.4.4 XPS分析 |
5.4.5 激光诱导LIG机理分析 |
5.4.6 激光诱导的CF/PEEK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效能分析 |
5.4.7 激光诱导的CF/PEEK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铁路桥梁构件优化设计与力学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桥梁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桥梁优化设计的特点 |
1.4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铁路桥梁无腹筋梁优化设计 |
2.1 引言 |
2.2 既有铁路桥梁钢筋混凝土人行道板概况 |
2.2.1 工程概况 |
2.2.2 承载能力检算 |
2.3 铁路桥梁人行道板最优经济设计 |
2.3.1 人行道板铺设方式 |
2.3.2 人行道板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
2.3.3 既有铁路桥梁人行道板优化对比 |
2.4 铁路桥梁人行道板综合性能优化及试验结果分析 |
2.4.1 钢筋混凝土人行道板设计 |
2.4.2 试验设计 |
2.4.3 试验加载过程 |
2.4.4 试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铁路桥梁低高度板梁的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铁路普通钢筋混凝土低高度板梁工程实例 |
3.3 铁路桥梁结构荷载试验 |
3.3.1 静载试验 |
3.3.2 静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低高度板梁应力和刚度分析 |
3.4.1 截面应力计算 |
3.4.2 竖向刚度分析 |
3.5 铁路桥梁低高度板梁截面优化设计 |
3.5.1 低高度板梁数学模型的建立 |
3.5.2 低高度板梁截面优化方法的选用 |
3.5.3 基于MATLab优化实现网络直接搜索法的可行性 |
3.6 铁路桥梁低高度板梁有限元模拟 |
3.6.1 ANSYS有限元方法分析 |
3.6.2 有限元模型的选择 |
3.6.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7 本章小结 |
4 桥梁结构支承位置优化设计 |
4.1 引言 |
4.2 优化问题的数学描述 |
4.3 节点位移对支承位置的灵敏度 |
4.4 优化流程 |
4.5 梁单元中挠度对支承位置的灵敏度 |
4.6 梁单元中支承位置的优化 |
4.7 本章小结 |
5 铁路桥梁低高度板梁加固优化设计 |
5.1 引言 |
5.2 常用铁路桥梁加固方法分析 |
5.2.1 粘贴钢板加固 |
5.2.2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 |
5.2.3 体外预应力加固 |
5.2.4 常用加固方法的适用性 |
5.3 钢支撑加固设计方案介绍 |
5.3.1 斜向钢支撑加固布置 |
5.3.2 斜向钢支撑加固设计内容 |
5.4 斜向钢支撑的检算 |
5.5 斜向钢支撑支承位置的优化设计 |
5.6 支撑位置优化的有限元分析 |
5.6.1 斜向钢支撑有限元模型建立 |
5.6.2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6.3 结果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新型大跨度装配式板格肋组合楼盖结构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大跨度楼盖结构常见形式及特点 |
1.2.1 预应力主次梁楼盖 |
1.2.2 井字梁楼盖和密肋楼盖 |
1.2.3 无梁楼盖 |
1.2.4 钢-混凝土组合楼盖 |
1.2.5 大跨度空腹夹层板楼盖 |
1.3 装配式楼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新型板格肋组合楼盖结构的提出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板格肋组合楼盖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
2.1 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发展及简介 |
2.2 有限元分析的优势及软件介绍 |
2.2.1 有限元分析法的优势 |
2.2.2 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FEA的介绍 |
2.3 板格肋组合楼盖的构造及特点 |
2.4 模型建立及本构关系的确定 |
2.4.1 基本假定与网格划分 |
2.4.2 材料的本构关系 |
2.4.3 边界条件及荷载加载方式 |
2.5 本构关系验证 |
2.5.1 试验构件概况 |
2.5.2 试验构件材料性能和参数 |
2.5.3 试验构件有限元模型 |
2.5.4 有限元结果对比验证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板格肋组合楼盖结构的静力性能分析 |
3.1 基本算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 基本算例计算结果及分析 |
3.2.1 变形分析 |
3.2.2 应力分析 |
3.3 GPR楼盖静力性能的参数化分析 |
3.3.1 内部混凝土板厚度对GPR楼盖静力性能的影响 |
3.3.2 肋板厚度对GPR楼盖静力性能的影响 |
3.3.3 底板厚度对GPR楼盖静力性能的影响 |
3.3.4 结构高跨比对GPR楼盖静力性能的影响 |
3.3.5 网格尺寸对GPR楼盖静力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板格肋组合楼盖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
4.1 动力分析理论 |
4.2 动力特性计算分析 |
4.2.1 基本算例 |
4.2.2 自振频率分析 |
4.2.3 振型分析 |
4.3 GPR楼盖结构基频的参数化分析 |
4.3.1 内部混凝土板厚对GPR楼盖基频的影响 |
4.3.2 肋板厚度对GPR楼盖基频的影响 |
4.3.3 底板厚度对GPR楼盖基频的影响 |
4.3.4 结构高跨比对GPR楼盖基频的影响 |
4.3.5 网格尺寸对GPR楼盖基频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板格肋组合楼盖在水利枢纽管理房中的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设计参数及荷载取值 |
5.3 两种结构的方案布置及模型建立 |
5.3.1 主次钢梁楼盖布置方案及模型建立 |
5.3.2 GPR楼盖布置方案及模型建立 |
5.4 两种结构体系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
5.4.1 位移对比分析 |
5.4.2 模态对比分析 |
5.4.3 经济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9)PEGDA/CNF复合材料变泊松比多孔组织工程支架制备机理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进展 |
1.2.1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2 组织工程支架变泊松比结构的研究现状 |
1.2.3 组织工程支架制造工艺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论文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PEGDA/CNF光敏溶液的光固化3D打印性能及制造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CNF与 PEGDA的原材料准备 |
2.2.1 CNF的制备方法 |
2.2.2 PEGDA单体和聚合物 |
2.2.3 光引发剂的选择 |
2.3 PEGDA/CNF光敏溶液的光固化性能 |
2.3.1 单层水凝胶光固化模型的分析 |
2.3.2 多层水凝胶光固化模型的分析 |
2.4 PEGDA/CNF水凝胶弱连接处强度提升的研究 |
2.4.1 不同参数对能量累积的影响 |
2.4.2 弱连接层加强曝光法 |
2.4.3 实验验证 |
2.5 溶液置换法提升横向打印精度 |
2.5.1 溶液置换法原理分析 |
2.5.2 溶液置换法的有限元仿真 |
2.5.3 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
2.6 面曝光3D打印平台的设计与搭建 |
2.6.1 面曝光3D打印系统原理 |
2.6.2 投影模块的选型 |
2.6.3 升降模块的选型 |
2.6.4 可快速换膜液槽的设计 |
2.6.5 控制模块的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EGDA/CNF气凝胶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两步法制造PEGDA/CNF气凝胶支架 |
3.2.1 PEGDA/CNF水凝胶的后处理曝光研究 |
3.2.2 PEGDA/CNF气凝胶的制造 |
3.2.3 水凝胶与气凝胶微观结构的比较 |
3.2.4 支架细胞培养实验 |
3.2.5 PEGDA/CNF水凝胶和湿态气凝胶的生物相容性 |
3.2.6 CNF的含量对打印精度的影响 |
3.3 PEGDA/CNF气凝胶最优材料参数和制造参数的正交实验设计 |
3.3.1 实验设计 |
3.3.2 材料的准备 |
3.3.3 实验测试 |
3.4 PEGDA/CNF气凝胶各项性能的测试结果分析 |
3.4.1 CNF的尺寸分布分析 |
3.4.2 气凝胶支架的孔隙率分析 |
3.4.3 气凝胶支架的压缩模量分析 |
3.4.4 支架的体积动态变化分析 |
3.4.5 热稳定性实验分析 |
3.4.6 气凝胶表面微结构分析 |
3.4.7 各个因素对PEGDA/CNF气凝胶支架整体性能的影响 |
3.5 PEGDA/CNF气凝胶制造参数的优化 |
3.5.1 补充实验设计 |
3.5.2 最终优化参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泊松比支架的设计及干湿状态PEGDA/CNF气凝胶的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变泊松比支架的细胞应力环境分析 |
4.3 泊松比网格结构与尺寸参数的关系 |
4.4 PEGDA/CNF干湿气凝胶力学性能的差异 |
4.5 PEGDA/CNF气凝胶的溶胀仿真 |
4.5.1 控制方程的推导 |
4.5.2 边界条件 |
4.5.3 COMSOL的仿真模型建立 |
4.5.4 关键参数测量及仿真结果 |
4.6 变泊松比网格支架的力学性能仿真 |
4.6.1 变泊松比网格支架的建模 |
4.6.2 变泊松比网格支架的力学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EGDA/CNF变泊松比支架的干细胞成软骨细胞分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支架细胞培养实验准备 |
5.2.1 材料与设备 |
5.2.2 支架的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 |
5.2.3 细胞传代 |
5.3 支架细胞培养和实验测试 |
5.3.1 细胞植入支架 |
5.3.2 细胞增殖测试实验 |
5.3.3 荧光显微镜表征 |
5.3.4 qPCR基因检测实验 |
5.3.5 软骨基质切片染色实验 |
5.4 支架细胞培养实验结果分析 |
5.4.1 细胞增殖结果分析 |
5.4.2 荧光显微镜表征结果分析 |
5.4.3 qPCR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
5.4.4 软骨基质切片染色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Nano DLP系统参数设置 |
2 光固化3D打印平台设备零件清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封层在白改黑路面防裂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封层路用性能研究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面层材料 |
2.1.2 应力吸收层材料 |
2.1.3 刚性基层材料 |
2.2 试验方案设计 |
2.2.1 板带拉伸试验 |
2.2.2 层间剪切试验 |
2.2.3 滚动荷载疲劳试验 |
2.3 试件制备 |
2.3.1 纤维沥青板带试件制备方法 |
2.3.2 层间剪切试件制备方法 |
2.3.3 滚动荷载试件制备方法 |
2.4 试验方法 |
2.4.1 板带拉伸试验方法 |
2.4.2 层间剪切试验方法 |
2.4.3 滚动疲劳荷载试验方法 |
2.5 路用性能评价指标 |
2.5.1 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阻裂性能评价指标 |
2.5.2 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层间结合性能评价指标 |
2.5.3 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疲劳性能评价指标 |
2.6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6.1 板带拉伸试验结果及分析 |
2.6.2 层间剪切试验结果及分析 |
2.6.3 滚动荷载疲劳拉伸试验结果及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封层路面阻裂力学行为分析 |
3.1 断裂力学理论 |
3.1.1 裂缝的开裂模式 |
3.1.2 应力强度因子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基本假定 |
3.2.2 模型几何参数与材料参数 |
3.2.3 动态荷载的施加 |
3.3 不同因素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3.3.1 应力吸收层模量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3.3.2 汽车轴载对强度因子的影响 |
3.3.3 面层厚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3.3.4 面层模量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 |
4.1 全寿命周期成本 |
4.1.1 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概念 |
4.1.2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理论 |
4.1.3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方法 |
4.2 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运用 |
4.2.1 参数设置 |
4.2.2 折现方法 |
4.3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 |
4.3.1 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构成 |
4.3.2 公路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试验路的施工工艺及方法 |
5.1 试验路工程概况及铺筑 |
5.1.1 实体工程概况 |
5.1.2 试验路段改造方案 |
5.2 施工工艺流程 |
5.2.1 施工准备 |
5.2.2 施工工艺及方法 |
5.2.3 施工质量检测 |
5.2.4 注意事项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同等造价下几种常用纤维材料的使用性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内保温日光温室温光性能的研究[D]. 孙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地铁疏散平台用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轻量化研究[D]. 朱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呼包鄂地区农村住宅垂直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较研究[D]. 丁悦.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4]玉米秸秆纤维沥青吸附机制及其SMA路用性能研究[D]. 陈梓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5]高导热聚醚醚酮基复合材料的构建方法及性能研究[D]. 李澍. 吉林大学, 2021(01)
- [6]铁路桥梁构件优化设计与力学性能分析[D]. 吴文妍.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7]新型大跨度装配式板格肋组合楼盖结构的研究与应用[D]. 赵雪莹. 南昌工程学院, 2020
- [8]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9]PEGDA/CNF复合材料变泊松比多孔组织工程支架制备机理与性能研究[D]. 孙冬.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10]纤维增强橡胶沥青封层在白改黑路面防裂中的研究与应用[D]. 陈定辉.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