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PS在铁路基平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阳杰[1](2021)在《基于时序雷达干涉测量的西北高铁变形监测》文中提出铁路形变是铁路运行和维护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高速铁路相较于普通铁路对铁路的形变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我国西北地区的兰新高铁,是我国“一带一路”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铁路的运营维护和运营安全是高铁发展的支柱,因此对于兰新高铁的铁路形变监测具有重大的意义。基于目前兰新高铁路基病害的特点和机理的认识,地质环境是病害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传统现场测量手段无法提取大范围变形的分布特征,因此亟待解决新技术、新方法在高铁路基变形监测的应用问题。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在20世纪末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具有全天候、大范围、广时间跨度的一种形变监测方式,该技术的这些优势可以弥补传统的铁路监测手段的不足,与传统方法形成互补。本文采用了时间序列雷达干涉测量的方法,对兰州市、玉门市、民乐县的兰新高速铁路进行了形变监测,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在铁路形变监测领域的实用性。本文主要的工作如下:1、总结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且了解了时间序列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铁路形变监测领域的应用现状。2、说明了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且对永久散射体时序干涉测量方法和短基线集时序干涉测量方法的原理和流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3、准备了三个研究区域的雷达影像数据,完成了数据的格式转换、精密轨道数据的加载等前期准备工作。4、利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获取兰州西站附近2017年2月19日至2019年6月9日、玉门站2018年6月17日至2020年6月18日、民乐站2018年6月19日至2020年9月12日期间的地表形变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兰州西站附近存在着几处明显的沉降漏斗,高铁线路上沉降速率最大的点形变速率可达到-13.31mm/year;玉门站附近的高铁线路则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变趋势,在人迹罕至的戈壁区域铁路形变趋势为抬升,而在城镇区域铁路形变趋势则表现为沉降;民乐站附近的高铁线路形变趋势则表现为沉降和抬升交替出现。5、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对于缺乏实测数据的兰州西站区域,采用短基线集干涉测量方法交叉验证的方式,对于民乐和玉门区域则采用轨道测量数据进行精度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永久散射体技术的监测结果较为准确。6、对铁路形变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推测兰州和民乐研究区域铁路形变与黄土的湿陷性相关,玉门研究区戈壁区域铁路形变与盐渍膨胀相关,城镇区域铁路形变与溶陷现象相关。
韩龙[2](2019)在《基于GNSS和静力水准的海洋石油平台变形监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基础设施,恶劣的海洋环境使得海洋石油平台的结构健康监测成为平台运行维护的重要一环。本文对基于GNSS-RTK定位技术与静力水准测量技术的海洋石油平台结构健康监测方法进行研究,并运用这两项技术对实际海洋石油平台工程进行动态变形监测试验分析,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根据GNSS的工作原理,分析了GNSS定位质量的各影响因素,对GPS+BDS组合系统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行探讨,揭示出GPS定位中引入BDS系统,有助于提高系统定位的可视卫星数、定位数据的有效数量和解算数据的可靠性比例,降低空间位置精度衰减因子PDOP值和均方根误差RMS,从而提高系统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对几种海上GNSS-RTK定位方式进行实测试验,通过对RTK常规差分、Beacon信标差分和MSAS星站差分进行比测,结果表明,RTK常规差分的定位精度为厘米级,而Beacon信标差分和MSAS星站差分的定位精度均为分米级,且MSAS星站差分定位有一个特性:其定位误差存在连续性的漂移现象,即在较短的定位时域内,MSAS星站差分具有较高的内符合定位精度。鉴于采用GNSS技术进行海洋石油平台的变形监测时,平台周围环境皆是对卫星信号具有较强反射的海水,以及平台上对卫星信号具有较强干扰的各种金属设施和电器设备,根据GNSS-RTK技术的多路径效应误差产生的原理,探讨了多路径效应误差影响的规律性,选择各种不同的地类环境对多路径效应误差进行测试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揭示出不同地类环境之间的多路径效应误差的大小差异。为了削减GNSS-RTK技术的多路径效应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Chebyshev(切比雪夫)和EEMD(总体经验模态分解)分析相结合的混合型滤波联合去噪的方法,并应用这种方法对海洋石油平台的GNSS-RTK监测试验数据进行联合去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合理有效剔除监测数据中的多路径效应误差。设计了一套基于静力水准测量原理的海洋石油平台沉降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海洋石油平台沉降监测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正常,可以连续自动监测海洋石油平台毫米级的沉降量,并能实现远程传输和预警。将GNSS-RTK技术应用于海洋石油平台的三维变形(水平位移和沉降)监测,通过连续24小时的监测试验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表明,GNSS-RTK目前尚不适合对海洋石油平台厘米级或更小沉降量的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处理,GNSS-RTK技术有望满足离岸10km以内的海洋石油平台厘米级的水平位移监测要求。
刘梦[3](2019)在《基于LoRa的铁路路基沉降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铁路发展迅速,截止2018年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13.1万公里;庞大的铁路运输系统,日益增长的客运、货运压力,不仅要求铁路运输具有速度快、运输量大、到站时间准确性高以外,还得保证其具有高度的平稳性以及安全可靠性。现有的铁路路基沉降监测方法主要依靠人工和轨检车进行定期检测,针对现有铁路路基沉降监测方法效率低,不能实时采集、监测铁路路基沉降位移的问题,设计了一套铁路路基沉降数据自动采集系统;该系统本着功耗低、抗干扰性能强、传输距离远、准确度高、安装方便、可扩展等实用性原则进行设计,采用智能静力水准测量系统,结合无线LoRa技术,搭建一个可以根据铁路路基监测的需要进行多点扩充,具有容错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并设计一个可视化的监测界面,使铁路工作人员方便快捷的掌握铁路路基各个监测点的沉降信息。其主要内容如下:(1)系统硬件方面,通过分析铁路路基沉降监测的相关规定及技术要求,选用了高精度的JS-100型号的静力水准仪作为现场监测单元的数据采集传感器,采用LoRa技术代表的SX1278作为射频芯片,STM8L151C8T6D型号的MCU作为主控芯片,设计一个运行在470 MHz频段的无线收发模块。(2)系统软件方面,在MCU上移植Contiki操作系统及其自带的Rime协议栈,完成Mesh网络的多跳传输;在Matlab平台下,对Mesh网络运用的AODV路由算法进行分析与改进,在此基础上,引入LEACH分簇机制,形成新的路由算法AODV-L,来提高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降低网络的能量消耗。在Visual Studio2012(VS2012)环境下利用MFC设计实现可视化监测界面。(3)系统功能测试,对所设计的无线收发模块进行基本的射频特性测试、传输距离以及丢包率的测试,在铁路模拟试验场地进行系统的整体性能测试,包括铁路路基沉降数据的采集、数据的无线传输以及可视化的监测界面,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张震宇[4](2018)在《斜轴兰勃特投影在高铁平面坐标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实际工程区域进行投影,高斯投影是最常用的投影方法之一。高斯投影的特性使其能够有效解决限制投影的最大长度变形问题。但是在实际投影的应用中,高斯投影在满足高速铁路精度要求的情况下东西向控制范围小,当工程范围较大时就需要设立多个投影带,进而使得各投影带间由于坐标转换复杂而不利于计算,并且投影带边缘变形比较大不利于保持实际工程精度,所以就需要根据实际工程建立更多的独立坐标系统,这就使得实际工程计算更加繁琐。因此,当研究倾斜方向上的高速铁路实际工程建设时,根据高斯投影的特性,在投影分带上进行优化或者提高长度变形的控制范围,使高斯投影所能满足工程测量精度的投影覆盖范围增大,或者采用新的投影分析的方法来替代高斯投影。本文将对斜轴兰勃特投影的投影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其在倾斜方向上的高速铁路工程项目中的应用。1.通过介绍与斜轴兰勃特投影的各种有关的基础理论,为斜轴兰勃特投影的应用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本文主要研究斜轴兰勃特投影在高铁平面坐标系统中的应用,进而对高速铁路控制网测量的方法及精度要求进行了简要概括与论述。2.本文对斜轴兰勃特投影如何建立平面坐标系进行分析,根据正轴兰勃特投影建立平面坐标系的方式推出斜轴兰勃特投影平面坐标系的建立方式。而在正轴兰勃特投影和斜轴兰勃特投影之间的转换上球面坐标起到了转换媒介的作用。之后通过斜轴兰勃特投影与高斯投影的长度变形对比分析,确定它们的控制范围及变形的优缺点,从而对普遍运用的高斯投影与本文研究的斜轴兰勃特投影有一个直观明了的对比,使其在研究中明确控制范围不至于因超限而不适于工程研究。同时可采用最小二乘法来确定斜轴兰勃特投影最佳投影中线的位置,这是研究斜轴兰勃特投影以及建立斜轴兰勃特投影坐标系十分重要的一环。3.通过对低海拔地区斜轴兰勃特投影与高斯投影的比较以及较高海拔地区斜轴兰勃特投影与高斯投影的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优缺点。最后根据数据的研究与比较得出倾斜方向高速铁路工程坐标系统的建设在采用斜轴兰勃特投影时对比高斯投影在分带上具有明显优势的结论。本文通过斜轴兰勃特投影和高斯投影在高速铁路实际工程中的数据对比分析,得出斜轴兰勃特投影更加适用于倾斜方向的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这种投影方式在分带上有很大优势,减少带间复杂的公式转换,对此种类型的工程项目的研究分析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伟朋[5](2017)在《三维激光扫描在青藏公路路基变形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测量手段的发展,三维激光扫描作为一种全新并具有革命性的测量手段应运而生,其全新的测量方式,高自动化,非接触性,迅速,数据采集密度高,采集数据精度高等一系列优点,使得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得到应用。道路作为连通国家经济的网络,承载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担。青藏公路作为进出西藏的“生命线”,由于其处在高海拔高寒冷地区,气候条件及地质条件都比较极端,比较具有典型性,因而作为很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对象。本文以青藏公路为例,研究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运用在道路检测中有关技术问题和方案,探索了道路路基变形的分类方法,针对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得出了高原公路的路基变形规律及灾变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青藏公路路基变形的成因,总结青藏公路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因素。2、针对道路工程特点,设计并实施了青藏公路三维激光扫描激光云数据采集的方案,定义了以里程和横断面为基础的变形分析坐标系统。3、针对道路带状特征,提出了条带格网法点云数据求解道路变形方案,探讨了离散数据格网化的方法以及根据路基采集的实际数据设计了格网数据滤波的方法;4、针对冻土路基表面变形规律,通过分析现有路基变形评价行业标准及以往研究成果,给出了冻土路基表面变形评价体系及控制标准。
万汨[6](2017)在《基于自行车载手机传感器的道路平整度测量及其可视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道路平整度,或者说粗糙程度,包含了坑洞、裂缝等表现道路表面轮廓的信息。它是评价一条道路好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以及途径车辆上乘车者的舒适程度。道路平整度并非直接可测的物理量,各国有不同的定义、指标和测量方法。直到1982年,世界银行组织提出了国际平整度指数IRI(International Roughness Index)将不同指标串联起来,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也逐渐被车载多传感器测量所取代。然而目前最先进的车载多传感器测量同样有着成本较高、测量范围有限、测量周期长等不足。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出于成本考虑,很难进行大面积、多种类型道路的平整度测量。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自行车”和“手机传感器”的道路平整度测量及可视化理论和方法。这一方法可以作为传统测量的补充,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多类型道路的平整度信息。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手机传感器的道路平整度计算模型研究。计算模型的构建是手机传感器数据到道路平整度的关键一环。本文对传统的道路平整度计算模型进行参数分析,并据此将手机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转化;分析、选用合适的数据预处理模型对获取的传感器数据进行降噪等预处理;最终,结合自行车骑行测量的特点,构建基于手机传感器的道路平整度计算模型。另外,考虑到坑洞问题在道路维护中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个坑洞识别算法。(2)道路平整度可视化方法研究。在获取道路平整度后,为便于用户进行查看,需要对其进行空间可视化。本文通过手机连续定位数据绘制了用户的测量轨迹;将测量的道路平整度进行分级并设计了对应的表达方法;研究手机电子地图上的道路平整度空间多尺度表达方法,并对多尺度可视化的粒度适宜性进行分析。(3)道路平整度测量及可视化方法实现。本文作为应用型研究,在面向“自行车”和“手机传感器”的道路平整度计算模型构建及其可视化方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搭建了原型系统实现了道路平整度测量及其可视化。本文选用iOS平台,开发了一个完整的原型系统GetRoadSR,实现了基于手机的道路平整度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可视化等功能,同时也支持用户对多条采集记录进行管理。
丁宁[7](2017)在《基于Φ-OTDR的铁轨振动信号检测与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铁路运营安全检测及监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铁路安全监控技术存在复杂度过大、维护成本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差等缺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Phase-Sensitive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Φ-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是一种利用光纤集感应和传输于一体的分布式传感系统。Φ-OTDR所拥有的系统简单、维护成本低、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可实现大范围分布式检测等诸多优点,使得该技术发展前景很大,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在介绍Φ-OTDR技术基本原理和铁路安全监控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内容是把Φ-OTDR技术创新性地应用到铁路运营安全检测与监控领域,利用Φ-OTDR技术对铁轨振动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来实时获知列车行驶轨迹和有无外来异物入侵铁轨等信息。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主要介绍了铁路运营安全领域包括列车行驶轨迹检测和铁轨异物入侵检测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充分了解和认识目前技术的优点与不足。2、第二章介绍了Φ-OTDR技术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应用。第三章创新性的把Φ-OTDR技术引入到铁路交通领域,对现场实验环境进行介绍,利用Φ-OTDR技术实现对铁轨的振动信号的实时和连续采集。3、第四章设计并研究了一种基于Φ-OTDR技术的列车行驶轨迹检测方法,来实现对列车行驶轨迹的实时检测。该方法利用Φ-OTDR技术对铁轨振动信号的实时采集并对原始信号进行小波去噪处理,对紧邻的两个不同时刻的信号进行差值计算,并采用阈值处理和低通滤波处理,对处理后的差值信号进行幅值特征提取,对幅值特征进行判断来确定列车行驶的有效信号,通过对不同时刻列车行驶的有效信号分析,来实时获得列车当前位置、速度和行驶方向等列车行驶轨迹的信息。4、第五章设计并研究了一种基于Φ-OTDR技术的的铁轨外来异物入侵监测方法,来实现对铁轨异物入侵的检测。该方法在铁轨旁人为模拟一些如外来行人入侵铁轨和山体滑坡等异常事件,同时利用Φ-OTDR技术对铁轨振动信号进行连续采集。对原始信号进行小波滤波去噪处理、短时傅里叶变换和自回归模型谱估计处理来提取信号的频率特征,通过对信号频率特征的分析,来判定监测铁轨路段上任意位置点是否有事件发生,通过对该位置点前后位置点是否有事件的判断来区分正常列车行驶和外来异物入侵事件。
汤程禹[8](2016)在《基于GNSS的高铁轨道变形监测关键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的高速铁路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而高铁运行对轨道要求高,细微的变形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非常有必要对高铁进行变形监测。相较于传统的全站仪,利用GNSS进行高铁变形监测有着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测量所受干扰少等优点,可以节约大量人力和经济成本,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常用的RTK技术定位精度无法满足高铁变形监测的高精度要求,所以需要设计合适的变形监测方案,通过适当的算法来获得高精度的结果。本文基于此,在深入理解GNSS基线解算算法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合于本课题的解算方法,研究了添加约束条件的平差方法及效果,并且编写了GNSS高铁变形监测的程序,设计了实验,用本文算法完成了解算,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本文主要进行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部分:(1)研究了目前高铁变形监测利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的不足,设计了利用GNSS进行高铁变形监测的方案,采用多基准站+多流动站的方式,对各测点依次进行测量,在每个测点利用流动站之间距离以及姿态角作为约束共同进行解算。(2)对基线解算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模糊度解算的方法进行了讨论,重点分析了得到广泛应用的LAMBDA算法的原理和步骤,结合本文实际,针对高精度要求的短基线解算,对各类可能的误差源进行了分类分析,就可能对GNSS高铁变形监测精度造成较大影响的误差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法。(3)研究了GNSS网平差的一般方法,探讨了带距离和姿态角约束条件的平差方法,重点就姿态角约束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姿态测量的一般模型和算法,然后分析了陀螺仪获得姿态角的方式和精度,再推导了姿态角误差方程,最后分析了不同类型观测量进行平差时权矩阵的确定方式。(4)根据本文所述算法编写了GNSS高铁变形监测程序,使软件能够完整运行数据读入、消除误差、解算基线、平差处理、结果及分析文件输出等步骤,其中平差处理部分能够一步完成所有测点的平差计算,提升了解算的效率。(5)设计实验,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利用模拟实验验证了增加约束条件可以有效地提高解算结果精度和稳定性,进行了不同数量的流动站和约束条件的实地实验,在平面E、N方向的标准差均控制在3mm以内,最大偏差在8mm以内。
罗玲[9](2016)在《基于LiDAR数据的铁路轨道信息提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铁路是一种综合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铁路轨道是铁路基础设施对象测绘定位的关键要素。而现有的铁路测量方式往往测量周期长、效率低下,无法实现铁路专题要素的快速精确提取。因此,研究一种全新的铁路轨道提取方法,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激光雷达技术具有数据采集快、信息获取全面及测量精度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为铁路轨道的提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针对机载LiDAR和车载LiDAR数据的不同特点,综合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实现了对铁路轨道线的自动提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在机载LiDAR点云和影像匹配融合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点云的三维特征以及影像的光谱和灰度信息,并根据铁路路基、局部地形等特征,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技术实现了对铁路区域的自动识别与提取。(2)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高斯平滑和微分几何的线性地物提取算法,建立了铁路轨道线提取方法。在噪声消除、线段连接的基础上建立轨道平行线算法模型,从而实现轨道信息的准确提取。(3)针对高密度的机载LiDAR数据,在获取铁路掩膜区域的基础上,明确定义铁轨的约束条件,分类出铁轨激光点云。结合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建立了铁轨线提取技术流程。(4)针对车载LiDAR铁路点云的特点,采用改正后的GPS中心线构建铁路轨道缓冲区,然后针对滤波后的车载LiDAR点云,根据轨道横断面的形状特征,建立适用于轨道拟合提取的模板匹配算子,进而基于形状匹配算法实现铁路轨道的自动提取。
林楠[10](2016)在《高速铁路倾斜方位平面投影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高速铁路投影长度变形要求为1/100000,我国通常采用的投影方法是高斯投影,虽然高斯投影能解决限制投影的最大长度变形,但在投影工作中,需要建立大量的投影带,这样也就产生了多个独立坐标系统加大了工程量。因此需要对高斯投影进行改进,减少投影带或者提高长度变形的控制范围,或者选用新的投影方法来代替高斯投影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本文通过兰新铁路工程实例,对倾斜方位高速铁路投影方法进行了研究。论文分析了现行高斯投影在铁路投影中所产生的多个投影带增加工程计算量,且建立独立坐标系各个投影带之间坐标换算繁琐等问题,现尝试用斜轴墨卡托投影来替代高斯投影,解决投影分带繁多的问题,用一个投影带来对铁路工程进行投影。并对斜轴墨卡托投影的长度变形进行研究,探讨是否能够达到1/100000的变形要求。给出具体的斜轴墨卡托投影公式以及长度变形公式。并在原有的高斯投影基础上,采用抵偿高程面对高斯投影进行优化,减小长度变形。研究表明采用抵偿高程面改良的高斯投影,其长度变形值减小。斜轴墨卡托投影在倾斜方位高速铁路投影中,能够很好的替代高斯投影,将投影带减少至一个且长度变形符合要求。可采用最小二乘法来确定斜轴墨卡托投影最佳投影中线的位置。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倾斜方位的高速铁路投影方式具有理论指导和工程借鉴意义。
二、GPS在铁路基平测量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PS在铁路基平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时序雷达干涉测量的西北高铁变形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雷达系统的发展 |
1.2.2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的发展 |
1.2.3 时间序列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基本原理 |
2.1 雷达分辨率 |
2.2 InSAR干涉模型 |
2.2.1 InSAR几何原理 |
2.2.2 干涉相位构成 |
2.3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 |
2.4 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PSInSAR) |
2.5 短基线集差分干涉测量(SBAS) |
第3章 InSAR数据与处理 |
3.1 哨兵一号影像数据 |
3.2 PSInSAR数据处理 |
3.2.1 数据导入与裁剪 |
3.2.2 主影像选取 |
3.2.3 干涉处理 |
3.2.4 形变反演 |
3.2.5 地理编码与形变转换 |
第4章 西北高铁地表形变监测及时序分析 |
4.1 基于PSInSAR技术的兰州西站高铁路基形变监测 |
4.2 基于PSInSAR技术的玉门站高铁路基形变监测 |
4.3 基于PSInSAR技术的民乐站高铁路基形变监测 |
4.4 监测结果精度评价 |
4.4.1 基于短基线集技术的兰州西站监测结果精度评价 |
4.4.2 基于轨道测量数据的玉门站及民乐站监测结果精度评价 |
4.5 高铁路基形变成因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GNSS和静力水准的海洋石油平台变形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洋平台变形监测研究现状 |
1.2.2 GNSS监测研究现状 |
1.2.3 静力水准监测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GNSS-RTK进行海洋石油平台变形监测方法研究 |
2.1 GNSS工作原理及海上差分定位方法 |
2.1.1 GNSS工作原理 |
2.1.2 海上差分定位方法 |
2.2 GPS+BDS组合定位的精度与可靠性分析 |
2.2.1 GPS+BDS组合定位的精度研究 |
2.2.2 GPS+BDS组合定位的可靠性研究 |
2.3 海上GNSS-RTK定位精度的试验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GNSS多路径效应误差的削减方法研究 |
3.1 多路径效应误差产生原理 |
3.2 多路径效应误差的测试与分析 |
3.2.1 多路径效应误差影响的规律性 |
3.2.2 多路径效应误差的测试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3.3 多路径效应误差去噪方法研究 |
3.3.1 混合型滤波联合去噪法 |
3.3.2 监测试验数据去噪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静力水准的海洋石油平台沉降监测方法研究 |
4.1 静力水准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 |
4.1.1 系统组成 |
4.1.2 系统的工作原理 |
4.2 静力水准测量的特点与误差分析 |
4.2.1 静力水准测量的特点 |
4.2.2 静力水准测量误差分析 |
4.3 海洋石油平台沉降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 |
4.3.1 静力水准沉降量的计算方法 |
4.3.2 平台沉降远程监测系统的组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实例应用 |
5.1 工程背景与试验准备 |
5.1.1 工程背景 |
5.1.2 静力水准测量系统安装 |
5.1.3 GNSS-RTK试验准备 |
5.2 沉降监测试验数据采集及处理分析 |
5.2.1 静力水准数据采集处理与沉降分析 |
5.2.2 GNSS-RTK高程数据采集处理与沉降分析 |
5.3 GNSS-RTK水平位移监测试验数据采集及处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基于LoRa的铁路路基沉降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特色 |
1.4 工作内容安排 |
第二章 铁路路基沉降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2.1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2.2 现场监测单元设计 |
2.2.1 测量方式选择 |
2.2.2 测量元件选择 |
2.2.3 现场安装注意事项 |
2.3 数据无线传输方案设计 |
2.3.1 现有无线通信技术分析 |
2.3.2 LoRa技术介绍 |
2.3.3 组网方案设计 |
2.4 可视化监测界面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3.1 硬件模块总体结构设计 |
3.2 RS-485 接口电路设计 |
3.3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
3.4 程序下载调试电路设计 |
3.5 射频电路设计 |
3.6 电源电路设计 |
3.7 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 |
3.7.1 原理图设计规范 |
3.7.2 PCB版图设计规范 |
3.7.3 最终产品形态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分析及设计 |
4.1 Contiki OS移植 |
4.1.1 Contiki OS运行原理 |
4.1.2 Contiki代码结构 |
4.1.3 移植Contiki内核 |
4.1.4 移植定时器 |
4.1.5 移植Rime协议栈 |
4.1.6 移植CPU模块 |
4.1.7 移植RF驱动 |
4.1.8 系统配置 |
4.2 路由算法分析与改进 |
4.2.1 路由算法分析 |
4.2.2 路由算法改进 |
4.2.3 路由算法仿真 |
4.3 可视化监控界面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功能测试 |
5.1 射频特性测试 |
5.2 通讯距离及其丢包率测试 |
5.3 路基沉降数据采集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斜轴兰勃特投影在高铁平面坐标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高速铁路投影方式研究 |
1.2.2 国外高速铁路投影方式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2 斜轴兰勃特投影相关基本理论 |
2.1 斜轴兰勃特投影概述 |
2.2 斜轴兰勃特投影的长度变形分析 |
2.3 兰勃特投影的正解析变换 |
2.3.1 兰勃特投影与高斯投影的正解析变换 |
2.3.2 正轴兰勃特投影与斜轴兰勃特投影公式转换 |
2.4 球面坐标的意义和换算公式 |
2.5 高速铁路控制网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
2.5.1 有关高铁平面控制测量的一般规定 |
2.5.2 有关高铁高程控制测量的一般规定 |
2.5.3 各类控制测量的参考标准 |
2.6 本章小结 |
3 斜轴兰勃特投影建立平面坐标系 |
3.1 斜轴兰勃特投影建立坐标系方法 |
3.2 斜轴兰勃特投影建立坐标系原理 |
3.3 斜轴兰勃特投影建立坐标系步骤 |
3.4 斜轴兰勃特投影与高斯投影建立坐标系的长度变形分析比较 |
3.4.1 斜轴兰勃特投影 |
3.4.1.1 切兰勃特投影长度变形分析 |
3.4.1.2 割兰勃特投影长度变形分析 |
3.4.2 高斯投影 |
3.5 坐标转换算例 |
3.6 本章小结 |
4.工程实例 |
4.1 工程实例一 |
4.1.1 工程线路概况 |
4.1.2 高斯投影与斜轴兰勃特投影的长度变形规律分析 |
4.1.2.1 高斯投影长度变形规律分析 |
4.1.2.2 斜轴兰勃特投影长度变形规律分析 |
4.1.3 斜轴兰勃特投影与高斯投影的长度变形规律对比 |
4.2 工程实例二 |
4.2.1 工程线路概况 |
4.2.2 高斯投影与斜轴兰勃特投影的长度变形规律分析 |
4.2.2.1 高斯投影长度变形规律分析 |
4.2.2.2 斜轴兰勃特投影长度变形规律分析 |
4.2.3 斜轴兰勃特投影与高斯投影的长度变形规律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三维激光扫描在青藏公路路基变形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2 公路检测路基变形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路基变形数据获取技术及分析 |
2.1 路基表面变形数据测量技术 |
2.1.1 几何光学测量方法 |
2.1.2 GNSS定位技术 |
2.1.3 INSAR技术 |
2.1.4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2.1.5 各方法之间对比 |
2.2 数据的坐标转换及标准面的选择 |
2.2.1 路基变形研究使用坐标系 |
2.2.2 坐标转换基本原理 |
2.2.3 道路里程坐标转换 |
2.2.4 标准面的选择 |
2.3 数据网格化 |
2.3.1 网格划分依据 |
2.3.2 数据网格化的方法介绍 |
2.3.3 网格化方法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粗差及路面小变形的滤波处理 |
3.1 格网变形数据的滤波方法 |
3.2 边值问题的解决方法 |
3.3 道路路基变形研究中格网数据滤波器的设计 |
3.3.1 自适应中值滤波器的设计 |
3.3.2 移动均值滤波器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冻土路基表面变形评价体系及控制标准 |
4.1 冻土路基表面变形的表现与分离 |
4.1.1 整体变形的分离与计算 |
4.1.2 波浪变形的分离与计算 |
4.1.3 倾斜变形的分离与计算 |
4.1.4 凹陷或凸拱变形的分离与计算 |
4.2 冻土路基表面变形表征的指标体系 |
4.2.1 表面变形程度的表征与计算 |
4.2.2 各变形分量特征值的表征与计算 |
4.3 冻土路基表面变形控制标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藏公路路基检测的实际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数据采集 |
5.2.1 控制测量 |
5.2.2 三维激光扫描 |
5.3 点云数据处理 |
5.4 青藏公路冻土路基变形分析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自行车载手机传感器的道路平整度测量及其可视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道路平整度研究现状 |
1.2.2 加速度计测量道路平整度研究现状 |
1.2.3 移动测量信息可视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章节安排 |
第2章 道路平整度测量及手机传感器性能分析 |
2.1 道路平整度的定义和评价指标 |
2.1.1 道路平整度的定义 |
2.1.2 道路平整度的评价指标 |
2.2 道路平整度的测量方法及计算模型 |
2.2.1 断面类测量方法 |
2.2.2 动态反应类测量方法 |
2.2.3 综合类测量方法 |
2.3 手机传感器测量道路平整度性能分析 |
2.3.1 测量国际平整度指数对设备的检测步长的要求 |
2.3.2 手机加速度计性能指标——以iPhone6为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手机传感器的道路平整度计算方法研究 |
3.1 基于手机传感器的道路平整度计算参数获取 |
3.1.1 平整度计算模型参数分析 |
3.1.2 手机传感器数据获取及输出特征分析 |
3.1.3 手机传感器数据处理 |
3.2 面向道路平整度测量的加速度数据降噪方法 |
3.2.1 基于高通滤波的加速度数据降噪 |
3.2.2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加速度数据降噪 |
3.3 基于骑行行为的道路平整度计算 |
3.3.1 道路平整度计算模型 |
3.3.2 坑洞识别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手机的道路平整度可视化方法研究 |
4.1 基于定位的道路平整度测量路径轨迹绘制 |
4.1.1 手机定位方法研究 |
4.1.2 定位轨迹纠偏方法研究 |
4.2 道路平整度分级及其图例设计 |
4.2.1 道路平整度分级方法研究 |
4.2.2 道路平整度图例设计 |
4.3 基于手机的道路平整度信息多尺度表达 |
4.3.1 地理空间信息的多尺度表达方法 |
4.3.2 道路平整度信息可视化粒度适宜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原型系统设计实现与实验分析 |
5.1 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 |
5.1.1 需求分析 |
5.1.2 系统架构设计 |
5.1.3 功能模块设计 |
5.2 系统实现 |
5.2.1 开发环境搭建 |
5.2.2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 |
5.2.3 高德地图SDK及其他第三方框架使用 |
5.3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5.3.1 实验设计与准备 |
5.3.2 常规路段实验分析 |
5.3.3 特殊路段实验分析 |
5.3.4 道路平整度计算模型准确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Φ-OTDR的铁轨振动信号检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基于铁轨振动信号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 铁路运营安全检测及监控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列车行驶轨迹检测研究现状 |
1.3.2 铁轨异物入侵检测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Φ-OTDR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应用 |
2.1 Φ-OTDR技术简介 |
2.2 Φ-OTDR基本原理及其发展概述 |
2.3 Φ-OTDR技术的主要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Φ-OTDR的铁轨振动信号检测与采集 |
3.1 Φ-OTDR技术轨道应用领域 |
3.2 铁轨振动信号现场实验环境搭建 |
3.3 铁轨振动信号的实时采集 |
3.4 铁轨振动信号的连续采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Φ-OTDR的列车行驶轨迹检测方法研究 |
4.1 基于Φ-OTDR的列车行驶轨迹检测总体方法流程设计 |
4.2 基于小波分解的去噪算法设计 |
4.3 铁轨振动信号幅值特征提取算法研究 |
4.3.1 差值信号计算方法设计 |
4.3.2 自适应动态阈值处理方法设计 |
4.3.3 基于小波变换的滤波处理设计 |
4.4 铁轨振动信号幅值特征判断及有效信号确定方法研究 |
4.5 有效信号分析与列车行驶信息获取方法设计及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Φ-OTDR的铁轨异物入侵监测方法研究 |
5.1 基于Φ-OTDR的铁轨异物入侵监测总体方法流程设计 |
5.2 基于小波变换的低通滤波算法设计 |
5.3 铁轨振动信号的频率特征提取算法研究 |
5.3.1 短时傅里叶变换算法设计与实现 |
5.3.2 自回归模型谱估计算法研究与实现 |
5.4 铁轨振动信号的频率特征分析与异物入侵事件判定研究 |
5.4.1 正常列车行驶事件监测与判定 |
5.4.2 行人入侵铁轨事件监测与判定 |
5.4.3 山体滑坡异常事件监测与判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习研究成果 |
(8)基于GNSS的高铁轨道变形监测关键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国高铁变形监测现状 |
1.2.2 GNS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
1.3 论文内容安排 |
1.3.1 论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GNSS高铁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
2.1 方案目标和内容 |
2.2 总体技术方案 |
2.3 基准站解算 |
2.4 流动站解算 |
2.5 GNSS高铁变形监测方法的优势 |
第3章 GNSS短基线解算 |
3.1 GPS/BDS联合基线解算 |
3.2 GNSS基线解算模型 |
3.3 整周模糊度求解 |
3.3.1 常用整周模糊度求解方法 |
3.3.2 LAMBDA算法 |
3.4 GNSS短基线误差分析及改正 |
3.4.1 和卫星相关的误差 |
3.4.2 和接收机以及测站相关的误差 |
3.4.3 传播路径导致的误差 |
第4章 带约束条件的GNSS平差模型 |
4.1 GNSS网平差模型 |
4.1.1 GNSS基线网平差的一般原理 |
4.1.2 坐标系统转换 |
4.2 距离约束条件 |
4.3 姿态角约束条件 |
4.3.1 姿态测量算法和模型 |
4.3.2 陀螺仪姿态角的获取 |
4.3.3 姿态角观测量误差方程 |
4.4 联合平差 |
4.5 验证实验 |
第5章 程序设计开发 |
5.1 软件开发 |
5.1.1 功能模块 |
5.1.2 流程设计 |
5.2 界面设计 |
第6章 高铁变形监测实验分析 |
6.1 实验设计 |
6.2 实验分析 |
6.2.1 双接收机实验 |
6.2.2 历元坐标变化较大原因分析 |
6.2.3 三接收机+陀螺仪实验 |
6.2.4 补充实验 |
6.3 实验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基于LiDAR数据的铁路轨道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载LiDAR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车载LiDAR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铁路轨道信息提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机载与车载LiDAR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2.1 机载LiDAR数据获取以及预处理 |
2.1.1 机载LiDAR数据获取 |
2.1.2 机载LiDAR点云数据处理 |
2.1.3 点云数据滤波处理 |
2.1.4 内插生成DEM |
2.1.5 数据处理试验 |
2.2 车载LiDAR数据获取以及预处理 |
2.2.1 车载LiDAR系统组成 |
2.2.2 车载LiDAR数据的特点 |
2.2.3 车载LiDAR系统数据处理 |
3 综合机载LiDAR和高分辨率航空影像的铁路轨道线提取方法 |
3.1 数据预处理 |
3.2 影像分割 |
3.2.1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分水岭分割方法 |
3.2.2 区域合并算法 |
3.3 铁路沿线地物信息提取 |
3.3.1 建筑物提取 |
3.3.2 植被提取 |
3.3.3 铁路区域提取 |
3.3.4 道路与裸地提取 |
3.4 分类结果优化 |
3.4.1 数学形态学处理方法 |
3.4.2 分类结果的优化处理 |
3.5 基于高斯平滑和微分几何的线状地物提取 |
3.5.1 线剖面模型与高斯平滑脊点检测 |
3.5.2 基于图像函数微分几何特征的中心线脊点的检测 |
3.5.3 中心线脊点的连接 |
3.5.4 提取线的连接、修剪 |
3.6 轨道平行线模型的建立 |
3.7 实验分析 |
3.7.1 实验区与数据预处理 |
3.7.2 实验区面向对象分类 |
3.7.3 矢量域铁路轨道线提取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高密度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铁路轨道线提取 |
4.1 轨道激光点云分类 |
4.2 轨道拟合 |
4.3 实验分析 |
4.3.1 研究区与数据预处理 |
4.3.2 铁路区域提取 |
4.3.3 建立掩膜图像 |
4.3.4 单条铁轨点云数据提取 |
4.3.5 路轨线曲线拟合 |
4.3.6 精度评定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车载LiDAR数据的铁路轨道提取方法研究 |
5.1 数据预处理 |
5.2 基于形状匹配的铁路轨道线提取 |
5.2.1 铁路轨道剖面形状定义 |
5.2.2 缓冲区构建 |
5.2.3 形状匹配算法 |
5.3 实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高速铁路倾斜方位平面投影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2 高速铁路控制网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
2.1 高速铁路控制网精度分析研究 |
2.1.1 德国控制网基准和体系 |
2.1.2 我国控制网等级精度与测量技术规范 |
2.2 平面坐标系统具体精度要求 |
2.3 高程控制网技术指标与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3 地图投影相关理论与基础 |
3.1 参考椭球体的选取 |
3.1.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3.1.2 参考椭球体的几个重要半径介绍 |
3.2 地图投影介绍 |
3.2.1 地图投影方法介绍 |
3.2.2 地图投影的变形 |
3.3 正形投影 |
3.3.1 正形投影的性质与投影分类 |
3.3.2 正形投影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斯-克吕格投影及相关问题研究 |
4.1 高斯-克吕格投影概述与投影方程 |
4.1.1 高斯投影概述 |
4.1.2 高斯投影坐标计算 |
4.2 高斯投影坐标换带 |
4.3 投影变形改化 |
4.3.1 长度比和长度变形 |
4.3.2 距离改化公式 |
4.4 具有抵偿面的高斯投影改良 |
4.4.1 高斯投影改良方法 |
4.4.2 具有抵偿高程面的高斯投影改良方法介绍 |
4.5 本章小结 |
5 斜轴墨卡托投影 |
5.1 墨卡托投影介绍 |
5.2 斜轴墨卡托投影方式研究 |
5.3 新极点的确定与建立方法 |
5.4 投影中线的确定与相关问题介绍 |
5.5 参考椭球体斜轴墨卡托投影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实例 |
6.1 工程线路概况 |
6.2 投影实例分析 |
6.2.1 斜轴墨卡托投影转换 |
6.2.2 高斯投影转换 |
6.3 长度变形分析 |
6.3.1 斜轴墨卡托投影长度变形分析 |
6.3.2 高斯投影与斜轴墨卡托投影对比分析 |
6.3.3 高斯投影改进方法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工作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GPS在铁路基平测量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时序雷达干涉测量的西北高铁变形监测[D]. 刘阳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GNSS和静力水准的海洋石油平台变形监测研究[D]. 韩龙. 天津大学, 2019(01)
- [3]基于LoRa的铁路路基沉降数据采集系统设计[D]. 刘梦.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4]斜轴兰勃特投影在高铁平面坐标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 张震宇.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
- [5]三维激光扫描在青藏公路路基变形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张伟朋. 长安大学, 2017(02)
- [6]基于自行车载手机传感器的道路平整度测量及其可视化方法研究[D]. 万汨.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5)
- [7]基于Φ-OTDR的铁轨振动信号检测与研究[D]. 丁宁. 东南大学, 2017(04)
- [8]基于GNSS的高铁轨道变形监测关键算法研究[D]. 汤程禹. 清华大学, 2016(04)
- [9]基于LiDAR数据的铁路轨道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 罗玲. 河南理工大学, 2016(12)
- [10]高速铁路倾斜方位平面投影方法研究[D]. 林楠. 河南理工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