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生产力分布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

我国农业生产力分布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罗其友,刘洋,伦闰琪,张烁[1](2021)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是构建发展新格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及其他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支撑。[方法]文章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数据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我国农业空间格局的现状、历史演变和存在问题,阐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结果] 1978—2019年我国农业生产重心逐渐向北推进,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北移和资金密集型农产品东移。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在农产品供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产品生产、国际市场贸易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结论]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产品高品质、生产高效率、产业高安全和经济高价值"四大核心要义,综合考虑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配置效率和乡村振兴等因素,研究提出2035年全国"六区十一带"农业空间战略格局及其耕地保护利用格局方案与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建议。

苏娇萍[2](2021)在《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耕地利用是土地利用的核心,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取决于城镇化与耕地的成功耦合。近年来,随着城镇进程加快,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增大,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坝子优质资源减少,耕地利用随之也面临总量降低、质量下降、生态脆弱性凸显等问题。云南省是中国典型的高原山区省份,地势起伏大,耕地利用的条件复杂,对耕地的开发整治困难,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且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较突出。针对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与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二者相关理论与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对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耕地生态足迹模型表征人类活动对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系统梳理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人口、经济、社会、土地构建综合城镇化评价体系,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改进耕地生态足迹,分析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时空演变特征,利用脱钩弹性系数法对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云南省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具体内容和结论如下:(1)2000—2018年云南省综合城镇化上升态势明显,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推动力。耕地生态足迹各项指标在时间上表现为:耕地生态足迹逐年增加,耕地生态承载力逐年下降,耕地可持续性逐年减弱。空间上表现为:耕地生态足迹各项指标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耕地生态足迹由普洱市到红河州向东北部延伸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总量最大的是曲靖市,最小的为迪庆州;耕地生态承载力以昆明市为代表逐年下降,以曲靖市为代表呈波动上升趋势;耕地持续性普遍偏低,多数属于强不可持续利用、中等不可持续利用状态,少数属于弱不可持续利用状态。(2)通过对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呈现“倒U”型关系,其中综合城镇化在2017年,经济城镇化在2016年,社会城镇化在2016年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已经达到最大值,目前处于最高点的右侧,正朝着良好方向转变。然而,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目前还处在最高点的左侧,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持续增加。(3)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仍然存在较强的影响关系,主要体现在: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呈现弱脱钩—强脱钩波动变化的过程,其中,弱脱钩占研究期的66.67%,强脱钩占研究期的33.33%。分析脱钩状态背后的原因机理发现云南省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向着强脱钩方向转变,然而受限于云南省地形地势、城镇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关系仍然较强,总体呈现弱脱钩状态。(4)基于STIRPAT模型分解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驱动因子对耕地生态足迹产生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影响,其影响程度按照大小顺序为:城镇化率>人均GDP>人口密度>公路通车里程>化肥使用量>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建成区面积。(5)根据以上分析,从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缓解耕地生态足迹,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促进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优化城镇建设与耕地生态足迹演变路径的对策建议。

孙彤彤[3](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李青[4](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文中提出

柴青宇[5](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张晨[6](2020)在《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围绕农业及粮食问题而开展的农业政策制定可以说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政府行为。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当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开始逐步向全球化农业生产模式的方向发展,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的活跃度逐步升高,相关领域内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因此,为维护其自身利益,作为世界主要粮食进口国的日本开始稳步推进农业政策的转向工作。战后的日本农业政策在《农业基本法》的指导下,共经历了60年代的“基本法农政”,70年代的“综合农政”以及之后的“地域农政”共三个主要阶段。进入到本世纪之后,日本的农业政策自小泉纯一郎内阁时期的“攻势型农政”,历经积极推进FTA/EPA谈判的民主党时期的农业政策,直至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政策为止,以实现对既有的农业生产结构革新为目的,通过推动本国农产品出口,发展形成了极具“外向型”特征的“攻势型农业”。“攻势型农业”得以成型的重要基础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食粮法》与《食料·农业·农村基本法》的出台为标志,构建出的战后日本第二个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其与旧《农业基本法》的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以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转向为切入点,通过“国际粮食体制”理论所构建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跳出传统分析日本农业问题只限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的束缚,实践性地打通农业政策分析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阻隔,探讨农业领域内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是如何影响战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分析并总结战后日本农业政策制定的特点。战后日本农业政策能够发生转向的前提实际上是基于日本政府不断地对早已不适应国际农业政治经济局势的既有农业政策进行的修正。因此,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已发展到起决定作用的程度。日本农业政策转向的经验在于其对国际环境变化的积极快速感知,而其教训也在于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消极迟滞应对。换句话讲,政府行为取向的形成就在于其自身与外界进行何种的互动之上。

郑晓勇[7](2020)在《珠海市海洋渔业空间布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洋渔业在第一产业中处于极为关键的地位。沿海地区的人们依靠海洋渔业生活和取得经济来源,可以说海洋渔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伴随着我国海洋渔业产业的不断进步和升级,隐藏其中的海洋鱼类资源稀缺的问题慢慢显露出来,并且部分海洋渔业企业不能履行社会责任,违法捕捞和排污的行为正在污染着海洋环境,日益显露的海洋渔业治理问题正在阻碍海洋渔业的进步和成长。从我国的海洋渔业空间布局来看,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情况,不同区域的海洋渔业发展水平有所不一。基于此,本文以珠海市为研究尺度,对其海洋渔业的发展情况及空间布局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对珠海市海洋渔业空间布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农业生产力布局优化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等来展开探讨。阐述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以及山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区的海洋渔业发展经验,得出了相应的启示,包括完善海洋渔业监督管理机制、加大海洋渔业科研投入力度等。通过对珠海市海洋渔业发展的现实基础进行分析,发现珠海市发展海洋渔业拥有一定的基础条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包括渔业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等。通过对珠海市海洋渔业空间布局演变进行分析,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相应的空间自相关分析,并对珠海市海洋渔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所得结论如下:(1)香洲区的海洋渔业综合发展水平处于较好的区域,斗门区的海洋渔业综合发展水平处于中等的区域,金湾区的海洋渔业综合发展水平则处于中等的区域。综合来看,珠海市海渔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处于相对较好的状态。(2)珠海海洋渔业产业通常都是密集分布在一片区域内,但是同一区域的产业在资源竞争方面十分激烈,不同区域的产业的发展状况也不同,差异明显,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下,珠海海洋渔业产业在地里空间的分布逐渐分散开来。纵观整个行业,珠海海洋渔业发展状态仍然十分密集。(3)珠海东部的区域的海洋渔业发展十分迅猛,基本上都达到“高高(HH)”的第一象限的位置。这充分体现出珠海东的海洋渔业发展水平十分高,并且在促近邻区域的海洋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而使得珠海海洋渔业具有极为明显的扩散效应。(4)海洋渔业科学技术的创新,获得的资本投资量,产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养殖水域的质量、面积、区域位置、自然条件,鱼类资源的存有度等都是影响珠海市海洋渔业空间布局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珠海市海洋渔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大海洋渔业资本投入;二是加大渔业人才培养;三是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四是加强渔业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据此,更高质量的推进珠海市海洋渔业发展。

梁俊山[8](2020)在《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先后经历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都是党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农村基层组织在党的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度创新是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核心机制。厘清农村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对于实现以制度创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党支部领导,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H县D村是一个位于晋、陕、蒙交界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村庄,其处于“鸡鸣三省”的边缘地理环境、“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民歌海洋”的艺术氛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特时空场域中,为基层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经历了组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即从分散个体到组织集体的农民协会时期,从原子化小农到合作化社员的合作化时期和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的人民公社时期。组织化实践中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启蒙并对农村制度形成初步认知,为改革开放后有序参与村民自治并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村民自治的宏观背景下,由于党的制度安排尚未明确村“两委”关系,为村民自治实践预留了基层制度创新空间。D村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化成为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涣散的矛盾复杂村,群众在坚持党的领导制度认知下提出“选书记”的制度创新诉求。地方党委基于“人民中心”的价值遵循对诉求积极回应,与人民互动中创造了“两票”制选举党支部书记的新做法,强化了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威,有效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两票”制经验在党组织支持和实践检验下不断扩散和深化,最终演化为具有全国普适性的“两推一选”制度。D村“两票”制经验及其“跨村选人”、“一肩挑”的制度创新实践展示了完整的制度创新脉络和经验链条,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通过对D村“两票”制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调研,结合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场域理论对其内在规律进行剖析,形成对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研究发现党支部选举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保障下、农民发展内驱力推动下,遵循理法合一的价值路线,通过内生外嵌的实现路径进行耦合创新的过程。其中制度场域是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四维一体是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系统协同是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耦合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把握党的基层制度创新逻辑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引领农村“三治融合”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的作用,从而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蔡之兵,张青[9](2020)在《新时代中国农业生产力布局调整思路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生产力布局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关于农产品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基于第一产业和农业的地理分布格局演变历程,本文提出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存在粮食总量保持稳定,但是未来存在安全隐患;农产品生产聚集程度总体较高,但是仍有进一步提高空间;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生产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农产品市场价格较高且有上涨趋势,需要稳定其价格等四个特征。指出未来农业生产力布局调整应该遵循总量安全原则、比较优势原则、规模经济原则、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原则,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曹晓腾[10](2019)在《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在“四化”的同步推动下,城乡社会经济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大转型。龙池镇作为蒲城县的农业典型镇,农业发展水平位于蒲城县乃至关中地区的前列。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龙池镇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结构性的质变,原有镇村体系空间结构与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传统的镇村体系正在被动适应这种变化,甚至阻碍了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现有的镇村体系规划原理与方法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几乎毫无关系,城乡规划学与农学在村镇规划领域几乎没有学科交叉研究。虽然现代农业已经在大多数农业型乡镇推广,但相应的技术与方法并没有被转化为规划空间语言,城乡规划技术人员并不理解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内涵与外延。因此,从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角度探究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具有现实与理论上的双重意义。首先,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将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结构与其农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一一对应,得到四点不适应的问题:镇村等级规模与现代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适应问题;镇村职能结构与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的不适应问题;镇村公共服务设施与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适应问题;镇村道路交通网络与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不适应问题。其次,对农业生产方式与镇村体系空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梳理,得到农业生产力水平影响镇村等级规模、农业产业布局影响镇村职能结构、社会化服务体系影响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农业基础设施影响镇村道路交通网络的结论。分析现状镇村空间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间的不适应问题,在现状农业布局的基础上构建龙池镇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并提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镇村体系空间的要求。随后,根据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与镇村体系空间之间的作用机制,得出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的调整策略:龙池镇镇村等级应调整为“镇区-新型农村社区”两级结构;镇村的用地规模应根据耕作时间半径来重新划定;镇村人口规模应根据产业人口测算法估算;镇村职能应向多元化发展,镇区的职能应从行政管理为主逐渐走向公共服务为主,村庄的职能除基本的生产职能外包含运输等多种相关职能;镇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着重考虑生产性服务设施的配置,从政府机构到村集体形成立体的体系关系;镇村道路交通网络布局应将生产性道路纳入道路体系中,在镇域生产空间中按照设施农业的种植要求规划生产性路网格局。最终,运用“村庄发展潜力评价+Arc GIS位置-分配模型”结合的方法对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进行优化,多次模拟区划后,筛选得到“1个中心社区+4个一般社区”的区划结构,再根据具体策略要求配置生产性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活性公共服务设施。

二、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我国农业空间格局现状分析
    1.1 耕地空间格局
    1.2 农业生产空间格局
        1.2.1 主要粮食作物区域格局
        1.2.2 主要经济作物区域格局
        1.2.3 主要养殖产品区域格局
    1.3 农业空间格局面临的主要矛盾
        1.3.1 农产品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错配
        1.3.2 农业生产布局与资源格局错位
        1.3.3 粮食生产向少数主产省过度集中
        1.3.4 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1.3.5 部分地区农业产地环境恶化
2 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目标分析
    2.1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
        2.1.1 产品高品质
        2.1.2 生产高效率
        2.1.3 产业高安全
        2.1.4 经济高价值
    2.2 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优化目标
        2.2.1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2.2 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2.2.3 提升整体配置效率
        2.2.4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3 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优化方案
    3.1 耕地空间格局优化方案
        3.1.1 完善耕地保护格局
        3.1.2 优化耕地利用格局
    3.2 农业空间格局优化方案
        3.2.1 构建“六区十一带”农业生产空间格局
        3.2.2 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布局体系
4 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的保障体系
    4.1 创设重要农产品供给优势区政策
    4.2 完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4.3 实施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4.4 实施水土资源综合治理工程
    4.5 建立农业空间格局动态监测预警体系

(2)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城镇化相关研究综述
        二、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三、生态足迹理论在云南省研究中的应用
        四、城镇化对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五、总结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及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图
        四、拟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理
    第一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概念
        一、城镇化的概念
        二、耕地生态足迹的概念
    第二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土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生态足迹理论
        三、脱钩理论
    第三节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理
        一、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内在关系
        二、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相互作用机制
        三、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机制
        四、耕地生态足迹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内容与研究区域概况
    第一节 数据内容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处理
    第二节 研究区域概况
        一、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二、研究区域城镇化发展概况
        三、研究区域耕地利用概况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发展现状及关联性
    第一节 云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构建
        二、云南省综合城镇化变化特征
    第二节 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现状
        一、生态足迹的改进模型
        二、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时序变化
        三、云南省耕地生态足迹空间变化
    第三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关联性分析
        一、综合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二、人口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三、经济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四、社会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五、土地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
    第一节 Tapio弹性分析法
        一、Tapio脱钩模型
        二、Tapio脱钩状态
    第二节 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的脱钩关系模型
        一、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模型的构建
        二、脱钩模型临界值的确定
    第三节 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演变分析
        一、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时间变化特征
        二、云南省城镇化与耕地生态足迹脱钩状态原因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程度
    第一节 STIRPAT模型
    第二节 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一、环境影响指标
        二、人口因素指标
        三、富裕程度指标
        四、技术水平指标
        五、土地影响指标
    第三节 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影响机因素实证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
        二、变量共线性检验
        三、云南省城镇化各要素对耕地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促进城镇化发展缓解耕地生态足迹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提高城镇质量,缓解耕地生态足迹
        二、稳定人口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
        三、加快经济转型,向绿色、健康方向转变
    第二节 缓解耕地生态足迹,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
        一、减缓耕地生态足迹
        二、提高耕地生态承载力
        三、提高耕地可持续利用
    第三节 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
        一、确立全面的耕地保护制度
        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三、创新耕地保护价值补偿制度
    第四节 严格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控制城镇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
        二、统筹规划城乡土地,实现集约化利用
        三、健全“人、地、钱”挂钩政策
    第五节 本章小节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3)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1.2.6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2.2.1 农村产业融合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2.3.1 分工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交易成本理论
        2.3.4 创新理论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3.1.1 自然资源条件
        3.1.2 社会环境条件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3.2.1 整体发展概况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数据来源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4.4.1 耦合关系模型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5.1.1 障碍分析模型
        5.1.2 障碍度分析
        5.1.3 障碍因子分析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6.2.1 玉米精深加工
        6.2.2 水稻精深加工
        6.2.3 大豆精深加工
        6.2.4 乳业精深加工
        6.2.5 蔬菜精深加工
        6.2.6 渔业精深加工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6.7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以及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及文献的回顾及综述
    第二节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的农业发展—“国际粮食体制”理论
    第一节 第一粮食体制
        (一)“第一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二)“第一粮食体制”的终结与之后的调整
    第二节 第二粮食体制
        (一)“第二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二)“第二粮食体制”的终结及遗产
    第二节 对于“第三粮食体制”的展望
        (一)哈里特?弗里德曼的积极乐观论调
        (二)菲利普·麦克迈克尔的消极悲观论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第二粮食体制”中的日本农业政策
    第一节 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下的“农地改革”和“粮食援助”
    第二节 国际市场冲击下的“基本法农政”
    第三节 “第二粮食体制”末期的“综合农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第三粮食体制”特征背景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第一节 美日贸易摩擦升级下的农产品市场深度开放与“地域农政”
    第二节 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农业政策调整
    第三节 GATT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与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向后的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WTO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与小泉纯一郎的“攻势型农政”
    第二节 FTA/EPA谈判的推动和民主党的农业政策
    第三节 美日、欧日FTA/EPA谈判与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珠海市海洋渔业空间布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海洋渔业的内涵
        2.1.2 海洋渔业的类型
        2.1.3 海洋渔业的特点
    2.2 基础理论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农业生产力布局优化理论
        2.2.3 梯度转移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海洋渔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3.1 国外海洋渔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3.1.1 美国海洋渔业发展的经验
        3.1.2 加拿大海洋渔业发展的经验
        3.1.3 日本海洋渔业发展的经验
    3.2 国内海洋渔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3.2.1 浙江省海洋渔业发展的经验
        3.2.2 山东省海洋渔业发展的经验
        3.2.3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渔业发展的经验
    3.3 国内外海洋渔业发展对珠海市的启示
        3.3.1 完善海洋渔业监督管理机制
        3.3.2 提升海洋渔业人员综合素质
        3.3.3 加大海洋渔业科研投入力度
        3.3.4 保护海洋渔业环境和渔民合法权益
        3.3.5 发展海洋第三产业,加快海洋渔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
第四章 珠海市海洋渔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4.1 珠海市海洋渔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4.1.1 自然条件
        4.1.2 经济条件
        4.1.3 社会条件
        4.1.4 政策条件
    4.2 珠海市海洋渔业发展现状
        4.2.1 海洋渔业关联产业持续发展
        4.2.2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4.2.3 海洋渔业产值持续增加
        4.2.4 水产品产量不断增长
第五章 珠海市海洋渔业空间布局演变分析
    5.1 海洋渔业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5.1.3 评价方法
        5.1.4 海洋渔业行业实力水平的评测结果
    5.2 空间自相关理论分析
        5.2.1 空间权重矩阵
        5.2.2 全局空间自相关
        5.2.3 局部空间自相关
    5.3 海洋渔业整体空间自相关性的分析
        5.3.1 全局空间关联性
        5.3.2 空间格局演变轨迹及分布特征
    5.4 海洋渔业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4.1 异质性特征
        5.4.2 热点区域演化特征
第六章 珠海市海洋渔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6.1 空间计量模型的应用
        6.1.1 静态面板
        6.1.2 动态面板
    6.2 变量选取及说明
    6.3 数据来源与处理
    6.4 实证结果分析
第七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7.1 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基本问题与反思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一)文献综述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进路:视角选择与理论假设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理论视角
    四、研究样本:村庄选取与典型特征
        (一)样本选取原则
        (二)样本基本概况
        (三)样本典型特征
第一章 地理交汇与文化交融:“两票”制探索的时空场域
    1.1 “鸡鸣三省”之边缘地理
        1.1.1 H县沿革与县域区位
        1.1.2 D村由来与村庄区位
        1.1.3 边缘地理的交集与自立
    1.2 “十年九旱”之古渡经济
        1.2.1 天与地:传统农业根基薄弱
        1.2.2 福与祸:黄河泊来利弊
        1.2.3 破与立:挣扎的渡口经济
    1.3 “民歌海洋”之艺术之乡
        1.3.1 “二人台”:艺术的地域根基
        1.3.2 民风活跃:曲艺塑造下的地方文化
        1.3.3 走西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1.4 “自治示范”之民主金石
        1.4.1 《村组法》试行与H县试点
        1.4.2 《村组法》落实与H县示范
        1.4.3 突破:自治精神萌动农民诉求
第二章 民主启蒙与制度认知:“两票”制探索前的民主习得
    2.1 农民协会时期:从分散个体到组织化集体
        2.1.1 清末的农会组织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组织
        2.1.3 解放区的农民协会重建
    2.2 合作化时期:从分散小农到合作化社员
        2.2.1 农民所有制下的个体经营尝试与缺陷
        2.2.2 传统变工下的互助生产
        2.2.3 初级合作社下合作意识的萌动
    2.3 人民公社时期: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
        2.3.1 高级合作社:从自发合作到集体行动
        2.3.2 集体化社员:从生产社员到政治成员
        2.3.3 运动化社员:从政治参与到群体乱序
    2.4 包产到户:从秩序缺位到民主自治
        2.4.1 退潮与反思:农民乱序参与的折返
        2.4.2 探索与首创:包产到户的农民实践
        2.4.3 民主与权利:村民自治的制度构建
第三章 民主探索与制度创新:“两票”制产生与实践的内在动因
    3.1 “村民自治”:两票制创新的制度前提
        3.1.1 村民自治顶层设计为制度创新提供机制保障
        3.1.2 村民自治实践开启制度创新窗口
        3.1.3 村民自治使农村基层党建产生新“需求”
    3.2 “为利抗争”:两票制创新的工具理性
        3.2.1 依法举揭:政治认同下农民维权的路径选择
        3.2.2 创制扩权:农民诉求表达的行动策略
        3.2.3 以势易权:农民诉求实现的精神取向
    3.3 “人民中心”:两票制创新的价值回应
        3.3.1 诉求回应: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3.3.2 互动创制:两票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3.3.3 农民中心:两票制的价值遵循
    3.4 “政治实验”:两票制创新的探索路径
        3.4.1 政治实验与政治学实验
        3.4.2 中国的“政治实验”范式
        3.4.3 两票制:政治实验的基层实践
第四章 民主落实与制度拓展:“两票”制发展与深化的路径选择
    4.1 实践检验与制度成型:D村试选到W镇推行
        4.1.1 制度诉求:“信任票”的产生缘由
        4.1.2 制度供给:实践检验下的诉求回应
        4.1.3 创制成效:制度创新绩效的现实反映
    4.2 经验推广与制度发展:从X地区现场会到山西培训班
        4.2.1 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4.2.2 农民实践:制度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
        4.2.3 制度风险:制度创新的宏观考量
    4.3 全国借鉴与制度变体:从“两票”制到“两推一选”
        4.3.1 有限效度:“两票”制昙现与折返
        4.3.2 水波效应:“两票”制的后创制时代
        4.3.3 制度变体:“两推一选”创制与全国落地
    4.4 民主深化与制度超越:从村支部选举到乡镇直选
        4.4.1 民主上升:公推直选由乡村走向乡镇
        4.4.2 民主拓展:由村内选举走向多村联选
        4.4.3 民主深化:制度创新的持续动力
第五章 耦合创新: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5.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的组织保障
        5.1.1 农村党建催生制度创新需求
        5.1.2 地方党组织推动制度创新实践
        5.1.3 党中央确认制度创新结果
    5.2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5.2.1 农民逐利:制度创新的经济动因
        5.2.2 农民维权:制度创新的政治追求
        5.2.3 农民参与:制度创新的文化场域
        5.2.4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核心动力
    5.3 理法合一:制度创新的价值遵循
        5.3.1 合法性:制度创新的外部边界
        5.3.2 合理性:制度创新的内在准绳
        5.3.3 人民性:理法合一的创制精神
    5.4 内生外嵌: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5.4.1 诉求萌发:制度创新的起点
        5.4.2 以势抗争:制度议程的设置
        5.4.3 价值嵌入:制度创新的实现
        5.4.4 党的引领:制度创新的扩散
    5.5 耦合效应: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
        5.5.1 制度场域: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
        5.5.2 四维一体: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
        5.5.3 系统协同: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
        5.5.4 耦合机制:制度创新的实现机理
第六章 党的制度创新引领农村发展的未来走向
    6.1 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
        6.1.1 跨村选人:创新党的基层选举制度
        6.1.2 跨级用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制度
        6.1.3 跨委育人:创新党员人才培养制度
    6.2 以制度创新满足农民发展需求
        6.2.1 问题:农民需求的现状分析
        6.2.2 归因:农民需求的制度成因
        6.2.3 策略:农民需求的制度供给
    6.3 以制度创新引领农村“三治融合”
        6.3.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三治融合的基本前提
        6.3.2 农村制度耦合创新:三治融合的协同机制
        6.3.3 党领民治体制创新:三治融合下的农村善治
    6.4 以制度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6.4.1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助推产业兴旺
        6.4.2 创新农村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宜居乡村
        6.4.3 创新村规民约惯习制度,培育文明乡风
        6.4.4 创新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实现农村善治
        6.4.5 创新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创造富裕生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新时代中国农业生产力布局调整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农业生产力布局调整的重大意义
    (一)科学的生产力布局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二)科学的生产力布局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科学的生产力布局有助于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情况
    (一)第一产业和农业的经济地理格局分析
    (二)具体农产品的生产布局情况
    (三)目前农业生产力布局的特征与问题
三、新时代农业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原则
    (一)总量安全原则
    (二)比较优势原则
    (三)规模经济原则
    (四)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原则
四、新时代农业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思路建议
    (一)更新农业发展指导思想
    (二)推进农产品逐步向优势地区集中
    (三)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
    (四)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10)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域背景:蒲城县龙池镇的机遇与挑战
        1.1.2 社会背景:传统镇村体系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之间产生矛盾
        1.1.3 学术背景:现有镇村体系规划原理缺乏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借鉴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本研究的视角: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镇村体系空间优化
    1.4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1.4.1 农业发展理论
        1.4.2 城乡统筹理论
        1.4.3 中心地理论
    1.5 研究内容
        1.5.1 现状不适应问题的提出
        1.5.2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分析
        1.5.3 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策略与方法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相关概念界定
        1.7.1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1.7.2 镇村体系
2 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现状及其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不适应问题
    2.1 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现状特征
        2.1.1 龙池镇镇村体系总体特征
        2.1.2 镇村等级规模特征
        2.1.3 镇村职能结构特征
        2.1.4 镇村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特征
        2.1.5 镇村道路交通网络特征
    2.2 龙池镇农业生产方式现状特征
        2.2.1 龙池镇农业发展总体特征
        2.2.2 龙池镇现状农业生产力水平
        2.2.3 龙池镇现状农业产业布局
        2.2.4 龙池镇现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2.2.5 龙池镇现状农业基础设施
    2.3 龙池镇现状农业发展阶段及其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2.3.1 龙池镇现状农业发展阶段及问题
        2.3.2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
        2.3.3 龙池镇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2.4 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矛盾
        2.4.1 镇村等级规模与现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不匹配”
        2.4.2 镇村职能结构与现代农业产业布局“错位”
        2.4.3 镇村公共服务设施与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对应”
        2.4.4 镇村道路交通网络“不符合”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配置要求
    2.5 本章小结
3 龙池镇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及其对镇村体系的空间要求
    3.1 龙池镇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镇村体系空间的作用机制
        3.1.1 耕作半径影响村庄用地规模
        3.1.2 耕地承载力影响村庄人口规模
        3.1.3 农业产业布局影响镇村职能结构
        3.1.4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影响生产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3.1.5 农业基础设施影响镇村生产性道路交通网络
    3.2 龙池镇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构建
        3.2.1 龙池镇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目标与构建途径
        3.2.2 现代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3.2.3 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的优化
        3.2.4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3.2.5 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整备
    3.3 龙池镇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对镇村体系的空间要求
        3.3.1 现代农业生产力水平对镇村等级规模的要求
        3.3.2 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对镇村职能结构的要求
        3.3.3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镇村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
        3.3.4 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对镇村道路交通网络的要求
    3.4 本章小结
4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策略与方法
    4.1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目标
    4.2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策略
        4.2.1 龙池镇镇村等级规模的优化策略
        4.2.2 龙池镇镇村职能结构的优化策略
        4.2.3 龙池镇镇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策略
        4.2.4 龙池镇镇村道路交通网络的优化策略
    4.3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结构
        4.3.1 龙池镇新型镇村体系空间结构
        4.3.2 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技术路线
    4.4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方法
        4.4.1 基于土规的镇域“三生”空间划定方法
        4.4.2 基于产业需求的镇域人口规模测算方法
        4.4.3 基于农业生产半径的新型农村社区区划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规划实践
    5.1 龙池镇镇域人口规模预测
        5.1.1 龙池镇镇域“三生”空间划定
        5.1.2 龙池镇镇域人口规模测算
    5.2 基于位置分配方法的龙池镇新型农村社区区划
        5.2.1 村庄发展潜力评价
        5.2.2 龙池镇道路网络数据空间构建
        5.2.3 龙池镇新型农村社区区划参数设置
        5.2.4 龙池镇新型农村社区区划模拟
        5.2.5 龙池镇新型农村社区区划筛选
        5.2.6 龙池镇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结论
    6.2 论文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论文研究不足
        6.2.2 论文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工作
致谢

四、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布局研究[J]. 罗其友,刘洋,伦闰琪,张烁.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
  • [2]云南省城镇化对耕地生态足迹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苏娇萍.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4]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D]. 李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6]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D]. 张晨. 外交学院, 2020(08)
  • [7]珠海市海洋渔业空间布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郑晓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8]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D]. 梁俊山. 山西大学, 2020(07)
  • [9]新时代中国农业生产力布局调整思路研究[J]. 蔡之兵,张青. 行政管理改革, 2020(02)
  • [10]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龙池镇镇村体系空间优化研究[D]. 曹晓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我国农业生产力分布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