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第四媒体”的安全

注意“第四媒体”的安全

一、关注“第四媒体”的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赵蕾[1](2020)在《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运用知识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2 639篇国内网络舆情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通过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生成关键词的时区视图、战略坐标图以及突现图,可以补充和验证既往基于定性综述的研究结论,定量展示2013年以来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演进路径、研究领域、研究主题和研究趋势等。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积累了丰硕成果,已经进入平稳的发展调整阶段,但仍然存在若干研究局限与短板。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网络舆情的研究将在大数据及技术革新的引导下,以新媒体为核心平台,继续体现多学科交叉的思路特征;公共管理将成为网络舆情研究的核心学科力量之一,包括互联网治理、网络群体事件等在内的新型社会现象与治理模式,将结合数字化技术手段和实操工具探索,共同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苏敏,喻国明[2](2019)在《以人为本的成长逻辑: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25年——基于学术视角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是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25周年,文章以CNKI中25年的互联网研究成果为数据基础,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方法,力图以一种更客观的方式来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找寻其发展规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从本质上而言是一个充满创新的不断走向人的过程。人本逻辑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向所在。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挑战,尊重互联网发展规律,带着我们人之为人的思考走向未来。

陶建武[3](2017)在《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较于传统媒体,互联网具有匿名性、便捷性和交互性等特征,互联网监管的媒介对象具有特殊性。互联网监管体制是中国国家权力介入和渗透互联网新型社会空间的支撑体制,是国家在互联网监管过程中涉及到的监管机构设置、关系隶属、职责权限划分、行动规则设定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总和。因此,中国的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值得关注。本文试图以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为研究对象,借助文本分析法、历史比较分析法和访谈法,以期对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进行系统考察。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初期的监管体制是沿着电信业监管体制的设计思路不断完善的结果,传统电信业监管机构经过重组后变为信息产业部,主要负责管理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而公安部和国家保密局则主要负责保障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互联网媒体属性和政治属性逐渐增强,互联网从附属型舆论阵地逐渐变成舆论主阵地,互联网意识形态潜能得以彰显。互联网站的发展和网民新闻信息需求的转变催生了新的管理需求,“党管媒体”原则和传媒信息内容监管的“党政体制”开始逐步向互联网虚拟空间移植和嫁接,中宣部、国新办、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版权局等部门逐渐嵌入,传媒监管手段也随之被移植、复制和改造,形成以行政许可、属地管理、宣传引导、行政指令、网络安全审查、主体责任制和自我审查为体系的互联网监管手段。传媒监管体制的嵌入和传媒监管手段的复制引发了部门介入的连锁效应,多达23个监管部门争夺互联网监管权,中国互联网监管的“九龙治水”格局和“碎片化”体制逐渐形成。为了协调不同部门间的冲突,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总体管理,但国信办从属于国新办的兼管模式不利于新设部门的职责功能发挥。201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将国信办从国务院直属议事协调机构升格为中央直属议事协调机构,并通过部门间相近机构的合并、信息内容管理权的转移、CNNIC行政主管权的过渡以及新增网络执法权等形式对国信办进行机构重组与权力强化。这种行政组织内部的结构性变革模式迎合了“整体性政府”的改革理念,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协调和统筹下,一套以工信部、公安部和国信办为监管主导部门的整体性互联网监管体制正式形成。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两次历史变革遵循着独特的转换逻辑。首先,发展型政府的行为惯性以及政治合法性的巩固需要推动中国互联网建设形成了“发展至上”的主导策略,信息产业部顺势成为互联网基础性行业发展和管理的主导部门;“发展至上”的策略促进了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但忽视了网络信息的负外部性问题,纠正互联网站信息的负外部性是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发展时期监管体制变革的基本出发点。其次,随着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网络信息传播逐渐解构传统社会秩序,互联网违法信息、有害信息以及网络群体性事件缔造了一个新风险社会,以构建网络传播秩序为旨归、以国家权力介入为方向的网络社会维稳模式成为“中国式”社会维稳模式的映射和投影,“维稳”的互联网监管目标取向具体呈现为舆论引导和网络安全保障。再次,鉴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实际和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机构和政府过程中的中轴作用,中国互联网最终选择了政府主导的监管模式,互联网整体性监管体制的形成与中国独特的“党政体制”以及政党主导体制变革的基本思路相一致,呈现出明显的政党主导色彩。中国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了一条渐进的增量改革道路,但“增量改革”论具有不足之处,当体制外的增量改革到了边际效益递减的临界点,或者当“体制存量”的问题累积到爆发点,“双轨”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彰显,体制内存量掣肘体制外增量的发展时,体制改革的重点便会从增量改革转向存量改革,增量改革能否平稳有效过渡到存量改革是衡量改革有效性的标尺。而目前学术界普遍缺乏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过渡的过程分析。事实上,增量改革分为一次增量改革和二次增量改革两个阶段,一次增量改革以“双轨制”为核心特征,二次增量改革则以双轨并轨为改革方向。中国的互联网监管体制改革本质上属于二次增量改革,大体符合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过渡的理论模型。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二次增量变革为协调处理增量与存量的冲突、促进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平稳过渡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即通过在“存量体制”内部调整、优化和重组构成要素间关系进而创造出“增量”的方式来协调“体制增量”和“体制存量”的摩擦和冲突,促进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的平稳过渡。

孙佳玉[4](2016)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环境下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尤其突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追求,具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现实意义和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理论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采用访谈法和观察分析法等方法,梳理了相关概念并提炼出了如下研究结果:(1)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展开的表达系统,包括话语主体、话语客体、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目标、话语环境、核心理论等七个构成要素。(2)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的原则,即政治性和科学性相结合、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结合、学理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平等性和自主性相结合等原则。(3)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的主要内容,即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化、固态话语向动态话语转化、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转化、独白式话语向对话式话语转化。(4)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的路径,即占领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阵地、搭建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对话平台、利用新媒体开发辅助教学软件等。本研究首先通过梳理文献整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接着在七大构成要素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和观察分析所得结论确定了创新原则,创新原则进而规范了创新的主要内容,最后根据创新内容提出了创新路径,探讨了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问题。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切实的可行思路。

李凤芹[5](2014)在《善用“第四媒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文中提出"第四媒体"作为一种新颖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第四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本文就通过加强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建设、处理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加强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水平、善用媒体实现隐性教育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王学俭,张哲[6](2012)在《论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文中研究表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四媒体和以手机为代表的第五媒体等新媒体的强势发展,正在引领着新的信息革命,也改变着信息传播的环境和方式。马克思主义要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利用新技术,做好与传统媒体、与人际传播的融合,从而使得相关马克思主义的信息交流更为社会化,实现有效传播,更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石屹[7](2011)在《第四媒体的规范运作》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类有了一个新的信息交流平台,而且这个平台消灭了"受众"这个概念,人们的信息交往更迅速、更平等、更方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第四媒体的概念1998年5月,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提出,存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

周爱琴[8](2010)在《网络政治与“第四媒体”》文中研究表明"第四媒体"与网络政治之间具有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二者间通过互动,既可以产生正面效应,亦可以产生负面效应。应充分发挥"第四媒体"在网络政治中的正面效应,推进网络政治健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刘金玲[9](2010)在《第四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文中研究说明政治社会化实际上就是培养符合具有某一社会主流政治文化的普遍政治人的过程,同时也是持续地通过传播来维护这种政治体系或者是革新一定社会政治文化的过程。作为政治传播的主要渠道,大众媒介和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相比较,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和更好的效果。传统大众媒介主要包括报刊、广播、电视。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第一次正式使用了“第四媒体”这一称谓来描述新兴的互联网,自此网络媒体以“第四媒体”的身份跃上大众传媒舞台,以前所未有的体验传播方式,给信息传播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和冲击。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促进了政治信息的获得与交流、拓宽了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渠道、加快了政治民主化进程,成为了政治社会化的一条重要渠道。其角色和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信息传播过程,还介入了社会个体的内化过程乃至整个政治体系态度的形成过程,将触角伸入到了更多看不见的角落。细化到社会的政治生活领域,第四媒体在传递政治信息的同时影响了政治议程设置,实现了多层次政治沟通和更为全面的政治舆论监督。在政治传播中,第四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得以广泛发挥,在传承政治文化、构建现代政治价值观、确立政治态度、塑造政治人格以及进行政治教育培训等方面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同时我们不应忽视第四媒体独特传播方式的优势背后还隐藏着很多技术与监管方面的问题。例如,比较突出的信息安全隐患;多元信息对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观的冲击;言论表达的过度随意与舆论导向的不确定性加大了把握舆论导向的难度;公众因数字鸿沟的存在政治态度差异被逐渐拉大等等。这些不利因素阻碍了第四媒体发挥有效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因此应当在技术完善、法制建设、道德引导、公民意识培育等各方面齐抓并举,加强对其政治社会化功能的调控。本文以第四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为分析重点,运用政治学、大众传播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框架,明确了第四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对有效政治社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在分析第四媒体现存问题及管理体制障碍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我国第四媒体更好实现其政治社会化功能提供适宜选择。

赵悦怡,任志明[10](2008)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中的媒体报道特点及互动性分析——以“三鹿奶粉事件”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简要分析了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中不同媒体在获取信息、报道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并就此次事件的报道中各媒体间的互动性特点及意义作了阐述。

二、关注“第四媒体”的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注“第四媒体”的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1.2研究方法
2 整体分析
    2.1年度文献数量统计
    2.2作者统计与共现分析
    2.3机构统计与共现分析
3 研究演进与阶段划分
    3.1总体发展分析
    3.2 2007—2010年(上上升升期期)的网络舆情研究
    3.3 2011—2016年(繁繁荣荣期期)的网络舆情研究
    3.4 2017—2019年(调调整整期期)的网络舆情研究
4 聚类分析与热点趋势
    4.1热点主题的聚类分析
    4.2关键词战略图
    4.3突现分析与研究趋势
5 研究展望与结论

(2)以人为本的成长逻辑: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25年——基于学术视角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设计:透视中国互联网发展演化逻辑的学术视角
    1.本项研究的观察视角与分析素材的来源
    2.本项研究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二、从技术逻辑走向人的逻辑:中国互联网25年的迭代、深化与多元发展
    (一)第一阶段:1994—2000年,互联网作为工具,处于基础起步阶段
        1. 以借鉴美国为主导
        2. 基础建设及基础知识的认识与普及是中国互联网初期建设的主要内容
        3. 互联网与媒体具有天然的相似性,第四媒体成热门话题
        4. 传统媒体尤其是报刊最早“试水”互联网应用
        5. 互联网的商业驱动是其原生性基因
    (二)第二阶段:2001—2008年,互联网的社会化、普及化阶段
    (三)第三阶段:2009—2014年,互联网融入日常生活,即时化、社交化的连接功能凸显
        1. 互联网技术迭代迅速,移动互联网全面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互联网行业生态系统形成
        2. 电子政务与互联网金融成为重要节点,以人为本的社会日渐显化
        3. 大数据时代与微时代并行不悖,互联网思维走红
        4. 媒介融合研究贯穿始终,2014年步入融合新元年
        5. 从关键词突变来看,数字鸿沟、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等互联网带来的问题依然是重点研究的问题,政府加大互联网治理力度
    (四)第四阶段:2015年至今,互联网研究呈井喷式发展,人类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三、不断走向人本的互联网:中国互联网发展第一个25年的启示
    (一)25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是一个充满创新、不断走向“以人为本”的过程
    (二)互联网是巨大的隐喻———体现人类与技术的多重面向
    (三)人本逻辑是互联网今后发展的趋向所在
    (四)立足未来,把握现实

(3)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意识
        (一) 文献综述
        (二) 问题意识
    三、理论基础、核心概念与主要观点
        (一) 理论基础
        (二) 核心概念
        (三) 论文的逻辑结构与主要观点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 主要研究方法
        (二) 研究的资料来源
第一章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时期的监管体制
    第一节 信息化发展与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 电信监管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
    第三节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初期的监管体制
第二章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发展时期的监管体制
    第一节 中国传统媒体的监管体制
        (一) 党管媒体原则
        (二) 传媒信息内容监管的“党政体制”
        (三) 传统媒体的监管手段
    第二节 互联网的媒体化与传媒内容监管体制的嵌入
        (一) 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发展与互联网的媒体化
        (二) 传媒内容监管体制的嵌入
        (三) 传媒监管手段的复制
    第三节 传媒监管体制嵌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初期监管体制的负效应
第三章 中国互联网整体性监管体制的形成
    第一节 国信办成立与兼管模式的生成
    第二节 网信领导小组建立与中央网信办权力重组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整体性监管体制的安排与运行
        (一) 横向政府间的体制安排
        (二) 纵向政府间的体制安排
第四章 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转换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发展至上”的互联网建设主导策略
        (一) 发展型政府的惯性行为
        (二) 巩固政治合法性基础
        (三) 网络媒体发展与信息的负外部性
    第二节 “重构传播秩序”的互联网监管目标取向
        (一) 网络信息传播对传统秩序的解构
        (二) 社会维稳模式的映射
    第三节 “政党主导”的互联网监管体制变革
        (一) 国际互联网监管的两种模式
        (二) 政党主导体制变革
结语 增量改革向存量改革过渡的互联网体制转换经验
参考文献
附件 中国互联网监管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汇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后记

(4)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媒体环境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概述
    2.1 新媒体及新媒体环境
        2.1.1 新媒体
        2.1.2 新媒体环境
    2.2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
        2.2.1 话语及话语体系
        2.2.2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及其结构
        2.2.3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特征
    2.3 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思想渊源
        2.3.1 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思想探索
        2.3.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语思想
        2.3.3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
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3.1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面临的挑战
        3.1.1 话语主体与话语客体信源趋同
        3.1.2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冲击
        3.1.3 复杂社会思潮侵占思想政治理论课阵地
        3.1.4 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换不足
        3.1.5 话语体系解释力更加有待提升
    3.2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面临的机遇
        3.2.1 信息技术升级拓展教学空间
        3.2.2 学术交流频繁促进创新发展
        3.2.3 核心理论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3.2.4 政府愈发重视给予政策支持
    3.3 对高校师生的访谈及观察分析
        3.3.1 减少灌输注重疏导
        3.3.2 把握教材转换教学话语
        3.3.3 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学生问题
        3.3.4 多样式教学焕发课堂活力
第4章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创新
    4.1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的原则
        4.1.1 政治性和科学性相结合
        4.1.2 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结合
        4.1.3 学理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4.1.4 平等性和自主性相结合
    4.2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的主要内容
        4.2.1 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化
        4.2.2 固态话语向动态话语转化
        4.2.3 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转化
        4.2.4 独白式话语向对话式话语转化
    4.3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的路径
        4.3.1 加强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阵地
        4.3.2 搭建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对话平台
        4.3.3 利用新媒体开发辅助教学软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5)善用“第四媒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建设, 提升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修养
二、处理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 二者概念解析
    (二) 二者相互借鉴, 相得益彰
        1.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需借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3. 二者各有长短, 需相互促进, 相互补充。
三、加强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水平
四、善用媒体实现隐性教育
    (一) 微博
        1. 善于利用官方微博、教师个人微博等载体, 切实关注每一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 善于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微博。
    (二) 严肃游戏

(6)论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媒体的概念
    (一)第四媒体的传播特点和发展
    (二)第五媒体的传播特点和发展
    (三)新媒体的发展及其融合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传播利用好新媒体的现实需要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概括需要我们利用好新媒体
    (二)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要求我们利用好新媒体
    (三)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品格需要我们利用好新媒体
三、新媒体背景下实现马克思主义有效传播的途径
    (一)思想上应高度重视基于新媒体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研究
    (二)实践中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马克思主义信息服务功能
    (三)管理上努力实现新媒体下马克思主义相关信息的良性传播
四、结语

(8)网络政治与“第四媒体”(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政治的内涵及特征
二、网络政治与“第四媒体”
三、正确利用“第四媒体”, 推进网络政治健康发展

(9)第四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 政治社会化
    (二) 大众传媒
        1. 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
        2. 第四媒体的出现
二、第四媒体及其政治社会化功能
    (一) 第四媒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带来的传播变革
        1. 第四媒体的基本特征
        2. 第四媒体带来的传播变革
    (二) 第四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1. 传承政治文化
        2. 构建现代政治价值观
        3. 确立政治态度
        4. 塑造政治人格
        5. 进行政治教育培训
三、我国第四媒体发挥政治社会化功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政治文化及政治价值观受到冲击
    (二) 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三) 言论表达过度随意与舆论导向的不确定性
    (四) 数字鸿沟导致政治态度差异
四、充分发挥第四媒体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对策
    (一) 全面推进互联网建设,充分发挥第四媒体传播优势
        1. 加快互联网普及速度,缩小"数字鸿沟"
        2. 推动第四媒体产业化进程,满足政治社会化需要
    (二) 加强对互联网的技术监管,提高信息安全
        1. 采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管理
        2.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三) "以德治网"与"以法治网"相结合,为政治社会化营造良好环境
        1. 加强对网络道德的正面引导
        2. 加强对网络的法制管理
    (四) 推进政府管理理念转变,高度重视第四媒体政治社会化功能
    (五) 培育公民意识,构建社会主义网络时代新型的精神文明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中的媒体报道特点及互动性分析——以“三鹿奶粉事件”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三鹿奶粉事件”的媒体报道
2、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报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三鹿奶粉事件”中各类型媒体传播特点及其互动性浅析
    3.1 报纸
    3.2 广播、电视
    3.3 网络——“第四媒体”
    3.4 各媒体的互动性探析
4、看四大媒体逐“鹿”中原的意义

四、关注“第四媒体”的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J]. 赵蕾. 秘书, 2020(04)
  • [2]以人为本的成长逻辑: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25年——基于学术视角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 苏敏,喻国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3]中国互联网监管体制的历史转换及其内在逻辑[D]. 陶建武. 武汉大学, 2017(06)
  • [4]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D]. 孙佳玉.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3)
  • [5]善用“第四媒体”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J]. 李凤芹.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13)
  • [6]论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J]. 王学俭,张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7]第四媒体的规范运作[J]. 石屹. 编辑之友, 2011(06)
  • [8]网络政治与“第四媒体”[J]. 周爱琴. 宁夏党校学报, 2010(06)
  • [9]第四媒体的政治社会化功能[D]. 刘金玲. 曲阜师范大学, 2010(01)
  • [10]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中的媒体报道特点及互动性分析——以“三鹿奶粉事件”报道为例[J]. 赵悦怡,任志明. 东南传播, 2008(12)

标签:;  ;  ;  ;  ;  

注意“第四媒体”的安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