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eochemistry of Permian Coal and Its Combustion Residues in Huainan Coalfield,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付志恒[1](2021)在《宁武煤田刘家梁煤矿煤中稀土元素富集特征及主控地质因素》文中指出稀土元素被称为“工业味精”,是宝贵的战略金属资源。煤层是稀土元素的载体之一,甚至在一些煤或煤灰中的稀土含量高于传统类型矿石(如碳酸岩、碱性花岗岩和风化壳)中发现的稀土含量。研究煤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和富集机理,对获取煤中稀土元素以及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武煤田轩岗矿区刘家梁煤矿太原组2#和5#煤层为研究对象,以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为主线,分别对煤的煤质、煤岩学、矿物学以及煤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为探讨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赋存状态以及富集机理提供理论支持。刘家梁2#煤中稀土平均含量为222.14μg/g,最大值为293.60μg/g,5#煤中稀土含量相对较低,平均值为60.40μg/g。煤质分析结果显示,2#煤为中高灰煤,5#煤为特低灰煤,表明煤中稀土含量与煤的灰分有关。利用煤岩学、矿物学及逐级化学提取实验,对刘家梁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中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硅铝酸盐矿物中,粘土矿物是稀土元素的主要矿物载体。根据(La/Yb)N-∑REY以及Al2O3/Ti O2比值分析,推测煤中含稀土元素物质来源于北部的阴山古陆,其中2#煤中稀土元素来源包括花岗岩、碱性玄武岩以及钙质泥岩,5#煤中稀土元素来源以钙质泥岩为主。利用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环境指示参数,研究成煤的泥炭沼泽沉积环境,建立稀土元素与成煤环境参数的对应关系,探讨沉积环境对稀土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刘家梁2#煤稀土元素含量与古气候、古盐度、氧化环境条件相关性较好,2#煤中稀土元素在温暖湿润、低盐度以及氧化条件下更易富集。5#煤灰分低,矿物含量少,稀土含量受到有机质的影响较大,从而与2#煤存在一定差异。总之,刘家梁煤中稀土元素主要以无机结合态赋存,吸附在粘土矿物中,少量与有机质结合。煤中稀土含量主要受控于陆源碎屑的补给,其次泥炭沼泽的沉积环境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张蒜[2](2020)在《淮南煤田煤系地层铝质泥岩的稀有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提出煤及煤系地层部分岩石可富集稀土及其他稀散元素。淮南煤田是华东地区最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资源丰富,东临郯庐断裂,区内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煤系地层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的产物,特殊的大地构造、岩浆活动和沉积环境可能导致煤系地层部分岩石稀有元素富集。煤和煤系地层共伴生稀有元素的研究为该区煤炭资源的综合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淮南煤田顾桥矿为研究对象,采集了下石盒子组4-1煤层下伏铝质泥岩样品,进而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仪器分析测试了样品的矿物组成、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含量,综合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矿床学等理论,研究了该层铝质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其沉积环境及物质来源,最终对共伴生的稀有元素资源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顾桥矿铝质泥岩的矿物组成以高岭石、菱铁矿和石英为主,偶见片钠铝石(GQ03),高岭石普遍存在表明沉积盆地距离物源区较远。铝质泥岩基底为微晶和隐晶质,鲕粒、团块和碎屑矿物颗粒分散在基质中。高岭石、石英和菱铁矿形态较多,鲕状高岭石和结核状菱铁矿表明其为同生成因。(2)相对中国上陆壳的元素背景值,顾桥矿下石盒子组铝质泥岩中Al2O3、Fe2O3和TiO2富集,SiO2和碱金属氧化物亏损;Ag极强烈富集,Cd强烈富集,Li、B、Cr、Ni、Ga、Ge、Zr、In、Hf和Bi元素富集,Sc、V、Zn、Sn、W和Pb元素含量正常,元素 Be、Co、Cu、Sr、Nb、Mo、Cs、Ba、Ta、Th、U 以及稀土元素含量亏损;(3)样品GQ01稀土元素含量最高,LREY较HREY富集,且Ce和Eu均负异常;样品GQ02和GQ04中MREY稍富集,HREY明显富集,稀土元素间分馏明显,GQ02呈Ce和Eu正异常,GQ04呈负Ce正Eu异常特征;GQ03稀土元素含量最少,分配曲线近水平,HREY稍富集,Ce和Eu均正异常;La/Y值表明稀土元素分配受到介质酸碱度的影响。Ce异常表明虽该批铝质泥岩样品来源于同一煤矿,但其沉积的微环境仍有较大的差异。(4)B和Ga含量、La/Y和Sr/Ba等地球化学指标表明顾桥矿下石盒子组铝质泥岩为淡水影响的弱酸-弱碱性陆相沉积环境的产物,Sr/Cu显示古气候条件较干旱炎热,U/Th、V/Cr和Ce异常等表明介质条件呈弱还原-弱氧化性,Al2O3/TiO2、Zr/Hf和Eu异常表明顾桥矿铝质泥岩源岩为中酸性岩石。(5)淮南煤田下石盒子组铝质泥岩的铝硅比未达到边界品位,适合作一般耐火粘土使用;铝质泥岩中Ga达到工业品位,而V、B、Co、Ni、Nb、Zr和稀土元素等伴生元素均未达到边界品位。图[10]表[3]参[137]
马宏涛[3](2020)在《大同煤田火成岩的侵入特征及接触变质煤的煤岩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同煤田石炭-二叠系煤层中广泛分布有印支期火成岩,对煤矿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火成岩侵入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侵入体的时空分布规律,对进一步揭示火成岩的侵入机制、指导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接触变质煤的煤岩学、地球化学特征为揭示接触变质作用机理和煤化作用过程、寻找煤系地层中的共伴生矿产、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此,本文以大同煤田石炭二叠煤系地层中的侵入岩分布特征及其接触变质煤煤岩学、地球化学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907个钻孔揭露的煤层结构、侵入岩厚度、煤层总厚度等数据,基本明确了火成岩侵入体在多采掘空间层面的分布特征;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ICP-MS等手段,对接触变质煤煤岩学变化特征、主微量元素赋存特征进行了分析,获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大同煤田山4号、2号、3-5号、8号煤层中分布有不同规模的火成岩侵入体,侵入体主要集中在大同煤田北部,南部区域较少。火成岩侵入体沿煤层顶板、底板或层间薄弱面贯入煤层,侵入岩多以岩床形式产出,局部为岩墙。从侵入体向两侧依次出现天然焦、热变煤和正常煤。2.火成岩侵入体对接触变质煤的煤岩煤质特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接触变质煤的镜质体最大反射率>1%,干燥基挥发分产率一般<20%。接触变质煤可分为天然焦和热变煤,天然焦与侵入体直接相邻或镜质体最大反射率>2%,热变煤的镜质体最大反射率介于1%-2%。天然焦可分为块状焦、砾状焦、粒状焦三种类型,热变煤的宏观煤岩特征与正常煤的无明显差异。接触变质煤中存在小球体、细粒、粗粒镶嵌体,热解碳等新生显微组分,意味着岩浆侵入煤层时,煤已达到低煤级烟煤阶段。3.主微量元素分析表明,不同热变程度煤中元素的富集与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接触变质煤中Si O2、Al2O3、Mg O含量显着升高,Ca O、Ti O2、P2O5的含量略高于中国煤均值。较为富集的微量元素有F、Sr、Zr、Hf、Li、Th,含量较低的微量元素有Cd、B、Bi、As、Hg,正常含量水平的元素有Ga、Cu、U、Ba、Ta、Pb、Sc、Tl、Be、Cr、W、Mo、Rb、V、Sb、Co、Zn、Ni、Se、Nb、Cs。对接触变质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Nb、W、Ta、Th、U、Be、V、Zn、Ga、Rb、Ba、Sc、Ni、Mo、Cd、Zr、Hf、Co、Cu、In、B的赋存状态与铝硅酸盐矿物有关;Sb、Pb的赋存状态与有机质有关;Li、Cs、F、As可能与黏土矿物有关,也有可能赋存在有机质中;Bi、Se、Hg可能赋存于煤中的硫化物中;Sr赋存于磷酸盐矿物中;Cr、Tl的赋存状态与铁镁矿物有关。接触变质煤中Cs、Rb、As、Ba、Nb、W、Ta、Cr、Th、Li、V、Hf、Zn、Zr、Sc含量较高,它们的增加可能与接触变质带内形成了较多黏土矿物有关;Hg、Sb、B在接触变质煤中含量较少,它们的减少可能与火成岩侵入过程中元素的挥发有关。
徐阳[4](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双龙地区砂岩型铀矿迁移、富集及成矿机制》文中研究指明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重要的矿产资源,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报道,全世界已探明的铀资源产量中,砂岩型铀矿矿产资源量仅次于不整合带型铀矿,居于世界第二位。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一系列的砂岩型铀矿,极大地解决了我国铀资源短缺的问题。然而关于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研究尚不成熟,主要争议集中在成矿物质来源、铀迁移和富集成矿机制等诸多方面。本文选取鄂尔多斯盆地研究程度相对较低的双龙地区砂岩型铀矿为研究对象,从构造背景、矿物蚀变特征、地球化学等方面入手,探讨物质来源、热液来源及迁移机制、沉淀机制、矿物组合成因和元素迁移、分异过程,并统计全球砂岩型铀矿的时空分布和成矿规律,结合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揭示砂岩型铀矿的成因。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鉴于前人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物质来源问题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追踪沉积碎屑和成矿物质来源的分析方法,并可通过模拟计算分析物源区供源能力,本方法有推广性和通用性。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双龙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物质来源可能并非前人的推测来自于盆地南部秦岭岩体,而是来自于盆地西北部阿拉善地块,该地区有较强的供铀能力。2.通过对不同类型黄铁矿的S同位素以及Co、Ni微量元素的分析表明热液成因黄铁矿与铀的富集有密切关系,该矿床为热液成因矿床;通过对全岩微量元素研究,铀的迁移很可能为碳酸盐热液,这与过渡带流体包裹体的主要成分为CO32-、HCO3-等的特征相吻合,表明该期流体为矿化热液;通过收集前人的研究数据,流体包裹体H、O同位素表明热液的来源为大气降水与岩浆后期热液的混合,显微测温结果表明热液为80-200℃的低温热液,热液pH范围约束铀的迁移形式为[(UO2(CO3)3]4-。因此热液来源及铀的迁移机制为:高氧逸度的大气降水混入了岩浆后期热液,形成了高氧逸度碳酸盐质低温热液,低温热液将UO22+以及赋存在矿物中的U氧化为[(UO2(CO3)3]4-,并携带这些U迁移。3.过渡带中方解石C、O同位素特征(-12.4-8.3‰和13.0-15.1‰)和含CH4油气包裹体证据表明,碳酸盐富铀低温热液受到有机质的还原作用,研究表明有机质对铀的沉淀起到了关键性作用:(1)有机质自身反应和烯烃等物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产生大量的CO2,有利于铀的活化;(2)有机质本身以及反应产物CH4、NH3、H2、H2S等气体都能将六价铀还原为UO2沉淀;(3)有机质对铀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提供了铀的预富集,为铀的缓慢反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供给;(4)热液流体停止之后,有机质仍源源不断的散逸,即使在地表强氧化的条件下也能为铀的矿化提供还原环境,形成铀矿化的天然屏障。4.在铀矿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大气降水、热液流体、有机质、地下水等多重流体的作用导致了氧化带、过渡带和还原带中元素迁移和分异,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这些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对铀矿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5.通过全球统计发现砂岩型铀矿成矿时间的规律与地球大氧化事件和生物大灭绝等重大地质事件有密切的相关性:在2.3 Ga大氧化事件之前,由于低的氧气浓度,铀无法被氧化迁移,因此无法形成可观的矿床。2.3 Ga之后,大气中O2含量达到可以活化铀的条件,这时控制砂岩型铀矿的主要因素转变为还原条件,在500 Ma之前,由于地球上生命活动较为微弱,地球上很难导致区域性还原环境,因此这个阶段砂岩型铀矿也很少。进入500 Ma之后,地球上有机质含量大幅度升高,特别是几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导致地球生物遗体的大规模沉降,同时生物灭亡造成水体中氧含量降低,这就为铀的沉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导致铀在这个时期大规模成矿。中生代开始,鄂尔多斯盆地发育封闭的湖盆体系,自盆地西北部铀背景值较高阿拉善岩体,提供了铀的来源;此时地球处于第二次大氧化事件之后,大气中含有较高含量的O2,且这个时期整个华北处于干旱-半干旱的环境中,剥蚀区处于强烈的物理风化条件下,这些因素都利于铀的活化;中生代晚期燕山运动造成的深部的碳酸盐热液沿断裂侵入到地层中去,与大气降水混合形成高氧逸度低温热液,携带六价铀迁移;在三叠系晚期大灭绝事件中,地层沉积了大量的生物遗体,形成广泛沉积的有机质层,白垩系这些有机质沿构造裂隙自下而上的运移导致了铀的富集;地表水等的流体动力导致含铀热液与有机质不断混合反应,将六价铀还原成四价铀,并在直罗组地层沉淀富集成矿。
张苗[5](2019)在《深部煤系气储层物性随温压增加的差异性变化规律》文中认为以沁水煤田中东部榆社-武乡区块山西组-太原组海陆交互相煤系气储层为重点研究对象,从厚度、埋深、含气性方面认为太原组15#煤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高于山西组3#煤;从气测显示级别、有机质丰度、生烃潜力和烃源岩厚度(总厚度和单层厚度)方面认为太原组泥页岩气开发潜力高于山西组。综合定量表征了煤系气储层孔隙特征,以宏孔和微孔体积占比将煤系气储层划分为四类,中阶煤主要为III类—微孔-宏孔并存型储层,高阶煤为II类—微孔优势型储层,而泥页岩为IV类—介孔优势型储层。重点探讨了有机质丰度、热演化程度和矿物组成对海陆交互相煤系泥页岩孔隙发育特征的影响,并指出了其与海相页岩的差别。对比不同孔渗经验模型和理论模型的拟合效果,发现以二项式函数模型描述孔隙度和有效应力之间的关系、以乘幂函数模型描述渗透率和有效应力之间的关系效果更好;渗透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存在阈值:阈值前,温敏效应对渗透率影响较大,阈值之后,温度影响较弱。揭示了煤系气储层孔渗随温压的差异性变化规律。煤系气储层孔隙度应力敏感性强弱顺序为煤>砂岩>泥页岩,随有效应力增加应力敏感差异性减弱。渗透率应力敏感性亦随有效应力增加逐渐减弱,低围压时,应力敏感性强弱顺序由泥页岩>砂岩>煤向煤>泥页岩>砂岩转化;高围压时,应力敏感性强弱顺序由煤>泥页岩>砂岩向砂岩>泥页岩>煤转化。阐明了围压、煤岩、煤质与煤岩体弹性参数、力学强度和能量参数之间的关系,初步构建了煤岩应力-应变准则和本构模型。厘定了泥页岩/致密砂岩中各类矿物的脆性特征及其对脆性的影响程度,构建了基于矿物组成法的脆性指数计算模型。从岩石力学强度、弹性参数和能量耗散的角度评价了煤岩体脆性;针对弹性参数法忽略围压的缺陷,将断裂韧性和应变能密度分别引入弹性参数模型作为埋深指示因子以反映围压对脆性的影响;建立了不同岩性横波时差与纵波时差之间的经验公式,利用声波测井、密度测井解释了力学参数、强度参数、闭合应力因子等,建立了研究区单井力学-脆性连续剖面。从能量、吸附势、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角度对煤系气储层的吸附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建立了深部煤系气储层吸附性预测模型。定义了极限Gibbs自由能(UL),揭示了煤系气储层的吸附差异性变化规律。煤储层极限吸附热和极限Gibbs自由能大于泥页岩,温度对煤饱和吸附量的影响更显着,对泥页岩极限Gibbs自由能的影响更显着。本论文有图133幅,表格38个,参考文献223篇。
汪文军[6](2019)在《淮南煤田潘三矿煤中的微量元素及其环境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中微量元素虽然含量甚微,但由于煤的使用量很大,每年因煤的开采、洗选、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释放到环境中的微量元素的绝对量非常大,有些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己经造成很大的危害。研究煤中某些具有环境意义的微量元素,能为减少和控制煤中微量元素对环境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本次研究测试分析了淮南煤田潘三矿主采煤层煤中Ba、Mn、Ni三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煤灰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计算了研究区煤中部分可能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并与其他地区煤中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作了对比。将研究区Ba、Mn、Ni元素测得的含量山西煤、华北煤、中国煤、美国煤、澳洲煤、世界煤进行对比,发现Ba元素的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地区、Mn元素含量则显着低于其他地区,而Ni元素含量则差别不是很大。同时本文也研究了不同煤层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运用逐级化学提取法,探讨了研究区主采煤层中Ba、Mn、Ni元素的赋存状态。得出Ba元素主要以离子交换态存在;Mn元素主要以离子交换态或碳酸盐结合态存在;Ni元素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存在。将煤灰中测得Ba、Mn、Ni元素的含量与原煤样中的Ba、Mn、Ni元素的含量进行对比,并以Mn元素为例研究燃烧过程中Mn元素的逸出率。而且经过研究Mn、Ni元素的含量限值及超标概率可以得到,所采煤样Mn元素平均含量低于含量限值,Ni元素平均含量则高于允许含量限值,且超标概率为55.6%。
刘大锐,高桂梅,池君洲,王永旺,郭昭华[7](2018)在《准格尔煤田黑岱沟露天矿煤中稀土及微量元素的分配规律》文中研究说明对准格尔煤田黑岱沟露天矿煤的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和矿物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岱沟露天矿煤中稀土元素平均含量为248.12×10-6,约为中国煤平均值的2.83倍。LREE平均含量为236.66×10-6,HREE平均含量为11.46×10-6,LREE/HREE平均值为20.81,(La/Yb)N平均值为1.59,表明煤中LREE相对HREE富集。煤中部分稀土元素可能富集在勃姆石和黏土矿物中。稀土元素分配曲线δCeS变化区间(0.89~2.21)和δEuS中度亏损(0.46~0.86),验证了沉积环境在煤层形成演化过程中对煤中稀土元素输入的稳定性。黑岱沟煤层中微量元素明显偏高的有Ga、Pb、Se、Sr、Th和Zr,这些元素的含量高于中国、中国华北晚古生代和美国煤的算术均值,也高于地壳克拉克值。
储成清[8](2018)在《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研究 ——以重庆南桐煤田为例》文中认为为给重庆南桐煤田煤炭资源的开采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从东林矿和南桐矿共收集38个煤与岩石样品,研究了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以及赋存状态。其中东林矿4层煤岩样品18个(煤样17个,岩样1个),东林矿6层煤岩样品11个(煤样7个,岩样4个),南桐矿5层煤岩样品9个(煤样7个,岩样2个),分别研究了三个主采煤层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富集系数以及赋存状态。利用南桐煤田4、5和6三个主采煤层煤中各微量元素含量的测试结果,分析了Li、Be、V、Cr、Co、Ni、Cu、Zn、As、Se、Sr、Mo、Cd、Sb、Tl、Pb等元素含量的一般特征、含量水平以及富集程度,结果表明:南桐煤田三个主采煤层中Sr含量相对其它元素较高,其余元素多低于100 mg/kg,Cd、Sb和Tl甚至都低于1.0 mg/kg,各元素在顶底板岩层中的含量明显要高于其它各煤层;大部分元素在三个主采煤层中的平均含量相差不大,除了个别元素如Zn、Se、Sr、As和Mo,总体上看,东林6#煤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要低于东林4#煤和南桐5#煤;大部分元素的含量均在中国煤的含量范围内,除了东林4#煤中Li、Zn、Se和Sr元素,南桐5#煤中Li、Cr、As和Se元素,东林6#煤中Li与Be元素。通过逐级化学提取实验分析了各元素在六种不同结合态下的相对含量,结合微量元素含量与灰分、全硫和形态硫以及常量元素之间的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基于各微量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南桐煤田煤中Li、Be、As、Ni元素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Li元素最有可能赋存在黏土矿物中,有机质中少量赋存;Be元素最有可能赋存在有机质中,碳酸盐矿物中少量赋存;Ni可能赋存在黏土矿物中,也有可能赋存在有机质中;As极有可能赋存在黄铁矿中,黏土矿物也有少量赋存。
张闯辉[9](2018)在《煤中镜质组生烃演化的热模拟实验研究》文中指出为进一步探究煤中镜质组生烃作用过程,本次研究选用封闭加水热解体系对镜质组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得到了不同演化阶段的热解气态产物和固体残渣,并基于气体成分分析结果计算了生烃动力学特征,与此同时,研究结合固体残渣的分子结构表征结果,探究了煤生烃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烃作用过程中,镜质组样品镜质组反射率、元素含量以及质量损失率均发生阶段性有规律的变化。低变质程度煤镜质组样品热解气体中非烃类组分CO2占比较大,随着变质程度的增大,烃类产物组分的占比不断增大。在烃类产物中,产率从大到小为:C1>C2>C3>C4>C5,此外正构的烷烃的产率远远大于异构烷烃,还存在少量的烯烃类气体。根据烃类产物的生烃动力学特征,将烃类的生成过程分为三段分别为:250-350℃、350-450℃和450-550℃,其中第二阶段所需的活化能最大。根据手选原煤的镜质组测试结果,建立了镜质组的大分子结构,并对其进行分子力学和动力学模拟,在能量最小化过程中,非成键能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在大分子中含有较多的脂肪结构发生扭转和弯曲。基于大分子结构模型稳定性分析,各个结构的稳定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稠环芳香烃、芳香烃、脂肪环、脂肪侧链、甲基/羟基、羰基、羧基、醚氧键,各官能团的稳定性直接影响镜质组在生烃作用过程中反应顺序。在生烃过程中,镜质组残渣的化学结构呈规律性演变。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芳香环C=C键的吸收峰相对面积逐渐减小;芳香率则呈现增大的趋势;脂肪结构参数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激光拉曼测试结果显示:G峰和D峰峰间距呈现增大的趋势。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的增加,层间距(d002)呈现减小的趋势,而有效堆砌度(Lc)和平均直径(La)则呈现增大的趋势。在镜质组生烃作用过程中,其大分子结构演化整体趋势是明显的,但存在明显的跃变点,分别出现在镜质组反射率为:0.73%、1.5%和3.68%,在跃变点附近,分子结构演化特征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并基于此将镜质组生烃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脱边基侧链、芳构化过程、缩聚过程和拼叠过程,其中芳构化和缩聚过程为镜质组主要的生烃阶段。镜质组大分子不断裂解生成烃类物质,从而基本结构单元不断增大。
黄晓雨[10](2015)在《卧龙湖煤矿岩浆侵入区煤中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东部地区中、新生代岩浆活动频繁,煤的叠加变质作用发育,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对煤层侵入明显。岩浆热液侵入煤层对煤质、煤层结构和煤炭安全开采影响严重,同时,煤中有害微量元素在岩浆蚀变煤层中富集也被众多研究者所报道。本次研究在充分调研国内外文献及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淮北卧龙湖煤矿受岩浆侵入的煤层为研究对象,按距离侵入岩体由近到远采集了一系列煤样,通过X射线衍射、化学实验和精密仪器测试等手段,对煤质、矿物、煤中微量元素以及煤中汞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结合煤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等学科交叉理论,系统探讨了煤中汞的环境地球化学以及对岩浆侵入的响应规律等科学问题。通过研究得出:(1)岩浆侵入导致煤中水分和灰分升高,挥发分降低,变质程度增高,煤中硫主要以黄铁矿硫和有机硫存在,岩浆热液的高温导致部分有机硫挥发,侵入岩体黄铁矿向煤中渗入导致黄铁矿硫含量增加;(2)岩浆侵入导致煤中汞的富集,岩浆热液侵入导致的物质输入可能是煤中汞富集的主要物质来源:(3)煤中汞的含量随离岩浆侵入体距离增大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在煤岩接触带附近,汞在岩浆侵入体上方和下方的煤中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可能是高温接触变质、富汞热液流动、黄硫矿渗入以及元素迁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煤中的汞主要以无机结合态的形式存在,且大部分赋存在煤中的黄铁矿中,煤中亦存在与有机硫结合的汞,岩浆热液对煤层的侵入,导致煤中汞赋存方式发生了显着变化;(5)卧龙湖煤矿岩浆侵入区煤中Cr和V异常富集,Be、Cd、 Mn、Ni和Zn含量较低,Co、Cr、Cu、Mn、Ni、Pb、Se和V等元素的含量随离侵入岩体距离的增大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而Ba和Be的含量则逐渐降低;(6)Ba、Be和Cd可能主要赋存在粘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中,Co、Ni、Pb和V多与硫化物和碳酸盐矿物有关,Cu可能主要赋存在铁或铜的硫化物中,Mn与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联系密切,卧龙湖煤中Hg与Ba、Be和Cd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暗示Hg与Ba、Be、Cd可能具有相似的来源,即造岩矿物和硫化物。
二、Geochemistry of Permian Coal and Its Combustion Residues in Huainan Coalfield,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eochemistry of Permian Coal and Its Combustion Residues in Huainan Coalfield,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宁武煤田刘家梁煤矿煤中稀土元素富集特征及主控地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特征 |
1.2.2 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 |
1.2.3 煤中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特征 |
1.2.4 宁武煤田煤中微量元素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井田位置与地理 |
2.2 矿区地层 |
2.3 井田构造特征 |
2.3.1 断层 |
2.3.2 次级褶曲 |
2.3.3 火山活动 |
第3章 实验方法与分析 |
3.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样品制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工业分析 |
3.2.2 显微煤岩组分观测 |
3.2.3 等离子体低温灰化(LTA)+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2.4 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 |
3.2.5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
3.2.6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ICP-MS) |
3.2.7 逐级化学提取(SCEP) |
第4章 煤岩矿物及元素地球化学 |
4.1 煤质特征 |
4.2 煤岩学特征 |
4.2.1 镜质组特征 |
4.2.2 惰质组特征 |
4.2.3 壳质组特征 |
4.3 矿物学特征 |
4.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1 常量元素 |
4.4.2 微量元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 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
5.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 |
5.3 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 |
5.4 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 |
5.4.1 稀土元素与灰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
5.4.2 稀土元素与全硫的关系 |
5.4.3 煤中稀土元素与常量元素的关系 |
5.4.4 逐级化学提取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中稀土元素富集的主控地质因素 |
6.1 稀土元素的物源解析 |
6.1.1 稀土元素的来源 |
6.1.2 沉积源区对稀土元素分布的影响 |
6.2 沉积环境对稀土富集的控制作用 |
6.2.1 古气候对稀土元素的影响 |
6.2.2 沉积介质盐度对稀土元素的影响 |
6.2.3 氧化还原条件对稀土元素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淮南煤田煤系地层铝质泥岩的稀有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铝质泥岩 |
1.2.2. 稀土元素 |
1.2.3. 煤系共伴生元素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构造 |
2.2.1. 淮南煤田 |
2.2.2. 顾桥矿 |
2.3 含煤系地层 |
2.4 煤系铝质泥岩 |
3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3.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3.2 分析测试方法 |
4 铝质泥岩的矿物学特征 |
4.1 铝质泥岩的矿物组成 |
4.2 铝质泥岩中矿物的形态特征 |
4.2.1. 高岭石 |
4.2.2. 石英 |
4.2.3. 菱铁矿 |
4.3 本章小结 |
5 铝质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5.1 铝质泥岩的元素组成 |
5.1.1. 主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2. 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3. 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5.2 铝质泥岩的沉积物源分析 |
5.2.1. 矿物学的证据 |
5.2.2. 主量元素的证据 |
5.2.3. 微量元素的证据 |
5.2.4. 稀土元素的证据 |
5.3 铝质泥岩的沉积环境分析 |
5.3.1. 古盐度 |
5.3.2. 酸碱度 |
5.3.3. 氧化还原条件 |
5.3.4. 古气候特征 |
5.3.5. 古沉积环境 |
5.4 本章小结 |
6 铝质泥岩共伴生元素的资源潜力评价 |
6.1 主量元素 |
6.2 微量元素 |
6.3 稀土元素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大同煤田火成岩的侵入特征及接触变质煤的煤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同煤田的火成岩研究现状 |
1.2.2 煤的接触变质作用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煤层 |
2.5 火成岩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1 样品采集 |
3.1.1 塔山井田5222回风巷 |
3.1.2 塔山井田8222顶板高抽巷 |
3.1.3 挖金湾井田8100切眼 |
3.1.4 小峪井田2105-1运输巷 |
3.2 分析测试 |
3.2.1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
3.2.2 煤岩学观测 |
3.2.3 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测定 |
3.2.4 扫描电镜能谱 |
第四章 大同煤田火成岩的侵入特征 |
4.1 工作方法概述 |
4.2 主要可采煤层中煌斑岩的分布特征 |
4.2.1 山4号煤层中煌斑岩的分布特征 |
4.2.2 2号煤层中煌斑岩的分布特征 |
4.2.3 3-5号煤层中煌斑岩的分布特征 |
4.2.4 8号煤层中煌斑岩的分布特征 |
4.3 塔山井田煌斑岩的侵入特征 |
4.3.1 山4号煤层中煌斑岩的侵入特征 |
4.3.2 2号煤层中煌斑岩的侵入特征 |
4.3.3 3-5号煤层中煌斑岩的侵入特征 |
4.3.4 8号煤层中煌斑岩的侵入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接触变质煤的煤岩学特征 |
5.1 接触变质带的划分 |
5.1.1 工业分析、元素分析 |
5.1.2 镜质体反射率 |
5.1.3 接触变质带的划分 |
5.2 接触变质煤的宏观特征 |
5.3 接触变质煤的显微特征 |
5.3.1 正常煤的显微组分特征 |
5.3.2 天然焦的显微组分特征 |
5.3.3 热变煤的显微组分特征 |
5.4 大同煤田接触变质煤的显微组分类型 |
5.5 接触变质煤中的显微组分含量 |
5.6 接触变质煤中显微组分的演化与识别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煤地球化学特征 |
6.1 主量元素含量特征 |
6.1.1 正常煤中主量元素含量特征 |
6.1.2 接触变质煤中主量元素含量特征 |
6.2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
6.2.1 正常煤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
6.2.2 接触变质煤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
6.3 煤中元素的赋存状态 |
6.3.1 正常煤中元素的赋存状态 |
6.3.2 接触变质煤中元素的赋存状态 |
6.3.3 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
6.4 火成岩侵入体对煤中元素含量的影响 |
6.4.1 煤中主量元素变化特征 |
6.4.2 煤中微量元素变化特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鄂尔多斯盆地双龙地区砂岩型铀矿迁移、富集及成矿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铀资源简介 |
1.1.1 铀资源概况 |
1.1.2 砂岩型铀矿简介 |
1.2 研究区简介及研究现状 |
1.2.1 鄂尔多斯盆地简介 |
1.2.2 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简介 |
1.2.3 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路线以及完成工作量 |
1.4.1 研究内容、方法路线 |
1.4.2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双龙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 |
2.1 鄂尔多斯盆地简介 |
2.2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史 |
2.3 鄂尔多斯盆地双龙地区矿床地质特征 |
2.3.1 地层 |
2.3.2 构造 |
2.3.3 岩浆岩 |
2.3.4 矿床类型 |
2.3.5 矿体特征 |
2.3.6 矿石特征 |
2.3.7 围岩蚀变特征 |
2.4 样品特征 |
第3章 分析与测试方法 |
3.1 样品制备 |
3.1.1 薄片磨制 |
3.1.2 全岩200 目粉末制备 |
3.1.3 无机碳处理 |
3.2 实验分析 |
3.2.1 全岩主微量元素 |
3.2.2 黄铁矿成分分析 |
3.2.3 流体包裹体成分 |
3.2.4 全岩C、O同位素 |
3.2.5 TOC以及有机碳同位素 |
第4章 矿物组合与蚀变特征 |
4.1 岩相学特征 |
4.1.1 氧化带蚀变 |
4.1.2 过渡带蚀变 |
4.1.3 还原带蚀变 |
4.2 成矿期次划分 |
第5章 成矿过程分析 |
5.1 成矿物质来源及模拟计算 |
5.1.1 元素地球化学判断沉积碎屑来源 |
5.1.2 古地理判断沉积碎屑来源 |
5.1.3 碎屑锆石判断沉积碎屑来源 |
5.1.4 花岗岩铀损失与成矿物质来源建模分析与计算 |
5.2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
5.2.1 富铀矿物与黄铁矿关系的研究 |
5.2.2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3 沉淀富集机制 |
5.3.1 碳酸盐胶结物C、O同位素组成 |
5.3.2 有机质对成矿作用的讨论 |
5.4 成矿动力系统 |
5.5 层间氧化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元素迁移、分异 |
5.5.1 主量元素特征 |
5.5.2 微量元素特征 |
5.5.3 层间氧化带矿物组合成因与元素迁移、分异特征 |
5.6 成矿模型 |
第6章 全球砂岩型铀矿分布、成矿时间规律及成因分析 |
6.1 砂岩型铀矿与大氧化事件 |
6.2 砂岩型铀矿与生物大灭绝事件 |
6.3 全球砂岩型铀矿分布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深部煤系气储层物性随温压增加的差异性变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地质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4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 |
2 样品地质背景与煤系气储层基本性质 |
2.1 采样构造背景 |
2.2 采样层位 |
2.3 煤系气储层基本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深部煤系气储层孔渗随温压的变化规律 |
3.1 测试方法 |
3.2 煤储层孔隙特征 |
3.3 泥页岩储层孔隙特征 |
3.4 深部储层孔渗物理模拟 |
3.5 深部煤系气储层孔渗差异性变化规律 |
3.6 本章小结 |
4 煤系气储层力学特征及脆性评价 |
4.1 力学性质与本构方程 |
4.2 脆性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5 深部煤系气储层吸附性与含气量随温压的差异性变化规律 |
5.1 煤系气储层吸附特征 |
5.2 煤系气储层含气量特征 |
5.3 煤系气储层吸附差异性变化规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淮南煤田潘三矿煤中的微量元素及其环境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 |
1.2.2 煤中微量元素的地质成因及富集机制 |
1.2.3 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2.1 研究区地质背景介绍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层组成 |
2.1.3 构造 |
2.1.4 岩浆岩 |
2.1.5 含煤地层 |
2.1.6 煤系沉积环境 |
2.1.7 煤质 |
2.2 样品的采集 |
2.3 样品前处理 |
2.3.1 物理处理 |
2.3.2 化学处理 |
2.4 样品的分析方法 |
2.4.1 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 |
2.4.2 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分析 |
2.4.3 灰分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潘三矿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 |
3.1 概述 |
3.2 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 |
3.2.1 微量元素含量的一般特征 |
3.2.2 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 |
3.2.3 富集程度 |
3.2.4 与其它地区的对比 |
3.3 微量元素含量的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潘三矿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 |
4.1 概述 |
4.2 逐级化学提取 |
4.3 研究区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研究 |
4.3.1 Ba元素赋存状态研究 |
4.3.2 Mn元素赋存状态研究 |
4.3.3 Ni元素赋存状态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中微量元素的环境意义研究 |
5.1 概述 |
5.2 煤燃烧过程中的挥发性特征 |
5.2.1 煤灰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 |
5.2.2 煤炭燃烧过程中Mn元素的逸出率 |
5.3 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限值 |
5.3.1 含量限值 |
5.3.2 超标概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术活动及成果 |
(7)准格尔煤田黑岱沟露天矿煤中稀土及微量元素的分配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样品及分析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3.1煤的物相组成 |
2.2 煤中主量元素特征 |
2.3 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2.4 煤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
3 结论 |
(8)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研究 ——以重庆南桐煤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层与构造 |
2.3 煤层与煤质 |
2.4 沉积环境 |
3 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 |
3.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3.2 样品测试 |
4 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 |
4.1 含量特征 |
4.2 富集程度 |
4.3 小结 |
5 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 |
5.1 相关分析 |
5.1.1 灰分 |
5.1.2 全硫及形态硫 |
5.1.3 主量元素 |
5.2 聚类分析 |
5.3 逐级化学提取 |
5.3.1 实验材料 |
5.3.2 实验步骤 |
5.3.3 测试结果 |
5.3.4 赋存状态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煤中镜质组生烃演化的热模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2 地质背景与实验 |
2.1 地质背景 |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 实验测试方法 |
2.4 小结 |
3 热模拟实验产物分析 |
3.1 固体产物分析 |
3.2 气体组分特征分析 |
3.3 生烃化学动力学模型 |
3.4 小结 |
4 镜质组大分子结构的构建及其稳定性分析 |
4.1 镜质组大分子结构分析 |
4.2 镜质组大分子结构模型的构建 |
4.3 大分子结构模型的最优化及稳定型分析 |
4.4 小结 |
5 镜质组大分子结构演化特征 |
5.1 镜质组谱图演化特征 |
5.2 大分子结构演化规律 |
5.3 小结 |
6 煤中镜质组的生烃作用机理分析 |
6.1 煤中镜质组演化反应过程 |
6.2 镜质组生烃演化机理研究 |
6.3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卧龙湖煤矿岩浆侵入区煤中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汞的地球化学特征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研究现状 |
1.3.2 问题展望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样品与方法 |
2.1 研究区的选择 |
2.2 样品采集 |
2.3 样品前处理 |
2.4 样品的测试 |
第三章 岩浆侵入对煤质的影响 |
3.1 对灰分、水分、挥发分、固定碳的影响 |
3.2 对C、H、N的影响 |
3.3 对各形态硫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浆侵入区煤中汞的含量与分布 |
4.1 煤中汞的含量 |
4.1.1 煤中汞的丰度 |
4.1.2 煤利用过程中汞含量的变化 |
4.2 岩浆侵入区煤中汞的含量 |
4.2.1 煤中汞的含量特征 |
4.2.2 煤中汞的富集程度 |
4.3 岩浆侵入区煤中汞的分布 |
4.3.1 汞在不同类型样品中的分布 |
4.3.2 汞在岩浆侵入体不同方位煤层中的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浆侵入区煤中汞的赋存状态 |
5.1 煤中汞的赋存状态 |
5.2 岩浆侵入区煤中汞的赋存特征 |
5.2.1 汞含量与灰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5.2.2 汞含量与不同硫分的相关性分析 |
5.2.3 汞含量与矿物的相关性分析 |
5.2.4 与稀土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煤中汞与其他微量元素的相关性 |
6.1 微量元素的含量 |
6.2 微量元素的分布 |
6.3 微量元素的赋存形态 |
6.4 微量元素来源浅析 |
6.5 微量元素与汞的相关性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Geochemistry of Permian Coal and Its Combustion Residues in Huainan Coalfield,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宁武煤田刘家梁煤矿煤中稀土元素富集特征及主控地质因素[D]. 付志恒.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淮南煤田煤系地层铝质泥岩的稀有元素地球化学研究[D]. 张蒜.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3]大同煤田火成岩的侵入特征及接触变质煤的煤岩学研究[D]. 马宏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4]鄂尔多斯盆地双龙地区砂岩型铀矿迁移、富集及成矿机制[D]. 徐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9(07)
- [5]深部煤系气储层物性随温压增加的差异性变化规律[D]. 张苗.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6]淮南煤田潘三矿煤中的微量元素及其环境意义研究[D]. 汪文军.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7]准格尔煤田黑岱沟露天矿煤中稀土及微量元素的分配规律[J]. 刘大锐,高桂梅,池君洲,王永旺,郭昭华. 地质学报, 2018(11)
- [8]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研究 ——以重庆南桐煤田为例[D]. 储成清. 安徽理工大学, 2018(12)
- [9]煤中镜质组生烃演化的热模拟实验研究[D]. 张闯辉. 中国矿业大学, 2018(12)
- [10]卧龙湖煤矿岩浆侵入区煤中汞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 黄晓雨. 安徽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