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株潭旅游一体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唐健雄,马梦瑶[1](2021)在《多尺度视角下长株潭城市群工业旅游空间布局及联动模式》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最邻近指数、泰森多边形、核密度估计、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基于城市群、县(市)、地区等多尺度对长株潭城市群不同类型工业旅游的空间布局特征及联动模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工业旅游可划分为工业旅游示范点、工业遗产和工业区等3种类型,空间分布上均呈现为集聚态势,且总体集聚程度较强,具体表现为:工业旅游示范点>工业遗产>工业区。(2)工业旅游形成"中心集聚-外围分散"的空间布局,分布密度由城市群中部向周边递减,中心城市向县、县级市递减。(3)从多尺度视角来看,工业旅游空间布局在城市群尺度上呈"团状",县市尺度上呈"孤岛状",地区尺度呈"块斑状"。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工业旅游的点-轴联动、集聚联动和一体化联动模式。
胡强盛[2](2020)在《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气候变化实践发展及相关科学知识的不断推进,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及适应行动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加强。系统、全面地理解气候变化风险及其适应措施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面前谁都不能独善其身,旅游目的地也不能幸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急速冲击(如极端天气事件)与慢性压力(如生态系统转变)下,城市旅游地气候风险日益严峻。整合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性两大领域是旅游地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应用难点。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梳理相关理论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分析框架。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长株潭城市群,利用气候观测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与问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集对分析法、TOPSIS评价法、障碍度模型、结构方程模型、GIS空间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开展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研究。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综合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借鉴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理论分析框架,建立“双层双视角”的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研究框架。研究框架从客观视角出发,在中观尺度上开展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水平评价,旨在揭示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的时空演化特征与系统响应;从主观视角出发,在微观尺度上探究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旅游从业人员与居民)的气候变化风险认知现状与适应意向,试图探明城市旅游地个体关于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与适应意向的作用机制。该研究框架实现了风险评价与适应分析的有效整合,中观与微观尺度的有益综合,主客观视角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全面、系统地把握社会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2)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演化。立足气候变化风险理论,以IPCC气候风险模型为母体模型发展了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模型。从致灾因子、暴露度、脆弱性三个方面筛选指标开展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长株潭气候变化风险总体呈上升趋势,呈现“警戒”与“较高”等级交替变更特征。综合来看,气候暖化影响、极端降水影响、水资源消耗、过度旅游影响、旅游贡献不够、旅游资源质量较低等因素对于驱动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风险发挥了较大作用。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维度建立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发现,研究期内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性不断增强,趋势见好。适应等级从“失能”逐步提升至“良好”。研究观察到响应维度对旅游地气候适应性的影响最为显着。指标层障碍因子识别结果表明,应基于系统视角进行综合提升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考虑经济优化、社会保障、设施完善、生态修复等多部门多领域统筹协同参与。旅游发展在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进程中呈现“双刃剑”效应。因此,旅游如何在与气候适应协同的同时实现有序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后长株潭城市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响应问题。总体上,城市旅游地系统演化主导态势向好。2010年至2015年间气候变化风险为主导态势,长株潭城市旅游地呈“高风险-低适应”特征,系统整体处于不良的发展阶段。随着城市旅游地适应行动开展,气候变化适应性不断提升。自2016年起,气候适应性逐步上升为主导态势。城市旅游地系统发展进入良好阶段。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主导态势空间分化特征较为显着,空间异质性时间演化较明显。(3)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的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与适应意向。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借鉴个体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认知模型,构建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气候风险评价与适应意向概念框架,探讨城市旅游地重要利益主体(旅游从业人员与居民)关于气候变化风险的认知水平及其与适应意向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受访者(旅游从业人员)对气候变化对从事旅游业的人士、旅游业运营和管理以及旅游者自身可能产生的影响表示高度关注。受访者(旅游地居民)认为气候变化对自身生产生活与身体健康、城市生态环境与旅游发展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表明,接收有关气候变化的信息对旅游地利益者进行风险评估和适应意向具有积极和显着的影响;如果认知到气候变化风险,且对自身适应能力评价较高,旅游地相关利益人员更有可能采取适应措施。(4)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机制构建。从目标原则、适应主体界定、适应实施框架以及适应行动路径建立长株潭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适应机制构建的总目标是增强长株潭城市旅游地的气候适应能力,有效防范风险并利用机遇,最终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包括:提升认知、资源配备、有效整合与多元协同。适应气候变化是长株潭城市旅游地不断加剧的气候风险的迫切需求;适应气候变化与“两型”发展能相互促进。研究提出“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气候适应,界定与梳理了气候变化的适应主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参考有关理论与实践成果,提出“空间-社会-经济”的多层次多领域适应行动方案设计思路,并进一步提出气候适应行动实施的保障措施。
苗杰[3](2020)在《基于GWR模型的美丽乡村可达性研究 ——以长株潭地区为例》文中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客观要求。科学研究美丽乡村的可达性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开拓城乡旅游市场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选取湖南省长株潭地区2016-2018年43个美丽乡村的可达性为被解释变量,选取海拔高程、路网密度、近水体最短距离、区位坡度四个解释变量构建OLS回归模型进行初步分析。并在OLS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的GWR模型。最后利用克里金插值分析法将影响因素的贡献值可视化,得出以下结论:(1)、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空间分布具有均匀性,无断崖式分布特征;(2)、各个美丽乡村可达性水平差异较大,0.7<可达性≤1的美丽乡村数量25个(占总数58.2%);0.5<可达性≤0.7的美丽乡村数量11个(占总数25.6%);0≤可达性≤0.5的美丽乡村数量7个(占总数16.2%),可达性整体水平不佳;(3)、经GWR模型分析可知海拔高程、区位坡度和路网密度对美丽乡村的可达性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乡村存在明显沿河流分布特征。美丽乡村所处地区海拔高程相对较低,地势平坦,海拔高程值处于30—286m之间,区位坡度较为平缓,坡度范围在0—24度间;(4)、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海拔高程回归系数由长株潭地区南北两端向中部递减;路网密度回归系数在长株潭地区南部数值较大且频率密集,东部次之、中西部地区一般。坡度回归系数由北向南逐步递减。针对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分析结果,研究综合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空间分布格局、道路交通网络及旅游市场、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发展情况、“乡村振兴战略”等多种因素提出美丽乡村差异化发展、优化道路交通质量与空间结构、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打造美丽乡村三种空间策略。全面提升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的发展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杨显[4](2020)在《城际交通与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耦合协同演化研究 ——以长株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旅游活动是旅游者出于休闲、商务等目的离开自己居住地前其他往目的地的活动,具有异地性,而旅游者必须借助一定交通工具才能实现该活动。因此,交通网络与旅游业发展关系密切,同时,都市圈城际交通对都市圈旅游发展的“时空压缩”效应,会影响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和分布。本文选取长株潭都市圈为研究案例地,探究城际交通与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的耦合协同演化关系,拟揭示交通运输网络与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协同演化的规律,并提出旅游交通运输网络与旅游空间格局优化路径,对于指导都市圈旅游地空间开发、都市圈旅游线路组织、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及交通规划和布局优化等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加速长株潭城市群和都市圈旅游的一体化发展。基于城际交通和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的双向视角,以长株潭城市群为典型案例地,构建城际交通和都市圈旅游地耦合协同演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分析二者耦合协调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2005-2018年,长株潭城市群交通网络和都市圈旅游地发展水平指数逐渐上升,都市圈旅游地发展态势与城际交通网络发展态势演化趋势基本趋同,呈现稳定的协同上升态势。同期城际交通网络发展水平优于或接近都市圈旅游地发展水平,二者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呈协同变化态势。(2)长株潭城际交通网络和都市圈旅游地空间格局具有显着的一致性。其中城际交通网络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主要以长沙为核心,向外围城市辐射扩散,其中核心区域呈缩小状态,由“长沙-衡阳”双核发展状态逐渐演变成以长沙为核心的单极发展状态;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初期旅游发展水平热点地域集中于长沙、岳阳地区,随着时间推移,区域内部差异逐渐扩大,“以点带面”辐射式发展特征逐渐增强,且整个评价期内都市圈旅游地空间格局都呈现出显着的以长沙为极热点的单极发展态势。二者内部空间格局的非均衡性仍然很大,均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3)长株潭城市群交通与旅游发展水平耦合度较高,两者互作用强度较大。城市群交通与旅游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由城市群建设初级失调阶段逐渐上升至后期成熟协调发展阶段。但两者协调度增长速度较慢,需要进一步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交通与旅游基础建设力度。(4)长株潭城市群交通网络和都市圈旅游地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呈现显着的东高西低空间分布状态,中高耦合协调度地区趋于以长沙为中心的东部核心城市,低耦合协调度地区指向远离旅游集散地的城市群西部地区,但各城市交通网络和旅游地的耦合协调度差异逐渐减小,二者的耦合协调度空间格局同步优化,形成了良好协同互动局面。(5)城际交通和都市圈旅游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拟合度,两者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相互带动的正反馈作用。同时两者互相作用力也有一定差异,都市圈旅游发展水平对城际交通的影响力明显大于城际交通对都市圈旅游发展的影响力,该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发展对城际交通的驱动作用更大,具有较高的主导地位。据此,本文围绕城际交通和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两个主要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马梦瑶[5](2020)在《长株潭城市群星级休闲农庄时空演化及联动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中国目标的推动,我国休闲旅游消费需求不断扩大,以休闲农庄为代表的新型休闲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发展新趋势。休闲农庄是以城市居民为目标,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的新型休闲旅游形式,其合理有序的空间布局及联动发展是乡村旅游实现再度振兴的关键一步。目前休闲农庄空间布局相关研究在旅游地理学领域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科学测度和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及联动模式,对发展农旅融合新业态、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和缓解“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星级休闲农庄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双维度出发,首先根据星级休闲农庄数量和等级演化特征,探究其时间演进轨迹。其次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热点分析等方法,探究星级休闲农庄的空间演化特征。最后,利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插值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星级休闲农庄联动因素和联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维度上,星级休闲农庄数量呈逐年波动上升的阶段性发展态势,其中四星级休闲农庄增速迅猛,三星、五星级增速缓慢。总体发展分为萌芽起步(2006-2010年)、规范提升(2010-2014年)和快速扩张(2014-2018年)等3个阶段。(2)空间维度上,星级休闲农庄呈集聚型空间分布态势,且集聚程度逐年增强,整体表现为“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演变特征,方向性变化表现为向城市群北部和东部偏移的态势,分布热点由城市群中部向东西两侧、由北部向南部递减。(3)不同等级上,星级休闲农庄集聚程度表现为:四星>五星>三星。扩散方向存在空间“错位”性,四星级休闲农庄向城市群“西南—东北”方向扩散,与三星、五星级休闲农庄扩展方向相反。(4)联动因素上,影响程度表现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级公路里程>农业旅游示范点数量>政府政策。基于此,从空间联动视角提出星级休闲农庄的极核、核心-边缘和一体化联动模式,从路径联动视角提出星级休闲农庄的市场联动、交通联动、资源联动、产业联动和政策联动模式。
王兆峰[6](2019)在《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演化特征与机制分析——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文中认为研究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关系,对推动城市群旅游产业与经济建设协同共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区位熵指数法,测算长株潭城市群2007-2016年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并从时空角度比较分析各市集聚程度;通过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其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水平较高,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产业发展优势,但各市间存在差异;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度随时间推移而平稳上升,逐渐从严重失调发展演变为良性协调状态,由旅游产业集聚主导发展型转变为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型;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旅游产业集聚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两者为单向因果关系。为促进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各市应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提高城市间旅游合作水平。
赵梦琪[7](2019)在《基于“区域一体化”的都市农业功能空间分异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圈为例》文中提出长株潭城市圈位于中国湖南省中东部,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总面积2.8万平方公里,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也是中国粮食的重要产地。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盆地与丘陵间错、城镇与乡村交织,良好的山体、水域、绿心生态开敞区;拥有丰富的水自然资源,被誉为“千湖之省”。作为红色文化的发源地,神农文化的发祥地,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但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扩张使得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伴随着城市居民对于都市农业多功能的需求日益提升,因此发展都市农业多功能协同发展迫在眉睫。本次研究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视角,以都市农业的生产经济功能、文化休闲功能、生态功能为目标,建立都市农业功能评价的研究框架。根据指标的基础数据搜集,利用相关模型对都市农业各功能价值进行指标测算,在研究区域栅格化的基础上将都市农业功能价值空间化。最后根据测算的结果结合ArcGIS以及Geoda平台,对长株潭城市圈都市农业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可作为支撑城市规划、农业发展的基础。长株潭城市圈都市农业生产经济功能表现出由近郊到远郊逐渐升高的空间格局,长沙表现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株洲表现出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湘潭变化不明显的空间格局。整体而言长沙市都市农业生产经济功能明显低于湘潭和株洲,长沙生产经济功能值变化相对较小,2013年湘潭和株洲在都市农业生产经济功能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长株潭生产经济功能在空间结构上以均值分布为主,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主要分布于长沙以及株洲南部,并逐渐向近郊区域扩散,湘潭的空间极化表现不明显。长株潭城市圈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表现出明显的带状空间分布,2010至2016年呈现出稳定持续增长的状态。长沙由中心区域向四周逐渐降低,株洲、湘潭均由远郊区域向近郊区域逐渐降低的空间带状格局。长沙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值明显低于湘潭和株洲,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但湘潭和株洲的文化休闲功能在变化较大,湘潭市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值有所降低,株洲都市农业文化产值有所增加。空间结构上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主要以长沙、株洲为主,长沙高-高聚集主要集中于近郊,表现出由近郊向远郊逐渐扩散的空间格局,株洲高-高聚集区域主要集中于远郊,表现出由远郊到近郊逐渐扩散的空间格局,湘潭极致化不明显。长株潭都市农业生态功能表现出稳定持续增长的空间格局,2010年至2016年,近河流区域的都市农业生态功能值较高,长沙市都市农业生态功能价值明显低于湘潭和株洲,并呈现出由近郊到远郊逐渐降低的空间格局,株洲整体较高值集中于南部,并表现出由南至北,由远郊到近郊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异格局。空间结构上以均值化为主,极致变化不明显,空间相关性较弱。本次研究的创新点是在案头研究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农业生产产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础资料,全面构建都市农业功能评价指标矩阵;打破研究区域内行政划分,将研究区域进行1KM×1KM的栅格划分,细化研究单元,使得研究结果的空间可视化更加科学精准。最后根据得出的空间分异结果,结合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对都市农业各个功能发展提出建议。
欧阳巧玲[8](2019)在《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及调控路径》文中提出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功能经历了由单一向多种形式的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乡村地区将面临更为多样的功能需求。乡村功能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异性,不同乡村地域所适宜的功能发展模式均有差异,进而导致其发展方向与产业布局的差异,因此对乡村功能的动态演变过程和机制系统分析是乡村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建立乡村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借助DPS、SPSS、ArcGIS等软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时空差异诊断模型及重心迁移模型等,基于县域尺度对长株潭城市群1996~2016年的乡村功能进行时空动态演变过程进行研究,剖析乡村功能变化规律及演变机制,并提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调控路径,为乡村功能优化与区域分工提供理论依据,实现不同新业态的联动协同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乡村功能研究成果。研究结果如下:(1)长株潭乡村功能1996~2016年整体演变趋势表现为上升,乡村功能总量上升势头较好。20年来影响长株潭乡村功能发展的关键节点为2000年、2008年前后,主要表现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宏观背景以及政府对长株潭城市群的一系列规划及政策实施对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有带动或阻碍作用。(2)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时空演变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各县各功能之间时序演变存在差异。经济发展功能表现为城市群中心地区发展较快,外围县市增幅较小;农产品供给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集中在耕地和林地资源丰富的县市;社会保障功能与经济发展功能演变具有同步性,表现为经济发展功能会带动社会保障功能的增长。(3)乡村功能演变是自然基础、社会经济条件、区位交通条件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乡村功能主导因素及功能表现特征不同。在乡村发展早期阶段,乡村功能以农产品供给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为主;乡村进入产业转型阶段,经济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得到提高,尤其表现为经济发展功能的突变增长;随后在乡村多功能融合发展阶段,“三生”功能协调发展理念不断加深,各功能得到综合均衡发展,生态服务功能在近几年上涨迅速。(4)基于长株潭地区各县域乡村功能演变的特征与规律,分析长株潭乡村功能统筹的必要性、宏观背景、基础条件、基本目标,从统筹区域发展和协调发展出发,从土地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人口政策、民生政策等方面,提出在不同主导功能区未来时期内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功能统筹的调控路径。
张蕊[9](2018)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城市群已经成为全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资源要素的流通更加便捷,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仅仅是单个城市的“单打独斗”,而是朝着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间的竞争发展。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集合”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大城市之间的共识。只有通过城市群才能更好地将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聚集起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力,形成强强联合的经济、文化和命运共同体,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如北美五大湖城市群、英国伦敦城市群,都是当地经济、文化、社会高度发展与集中的区域,也是全球城市发展的典范。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群不断崛起和发展壮大,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之前普遍存在的省域和行政区经济正在逐步转向城市群经济。为了共同的利益诉求和谋求长远发展,区域合作成为广泛的共识,城市群也正在成为我国区域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各大城市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位置十分特殊,其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处于我国地理空间的核心位置,发展潜力巨大,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中部崛起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新常态下引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在交通区位、历史文化、合作基础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长江中游城市群应当把握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受到空前重视的机遇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拓思路,利用资金、技术、创意等手段,促进区域内丰富多样、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积极寻求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将文化产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不断推动发展要素的交流互动,使区域内的文化要素互相流通,文化感情更加密切,文化传统得到传承,文化优势充分发挥,以更好地支撑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社会建设的和谐度和持续度,超越传统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促进城市群转型升级。本文分为七章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转化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章是绪论,首先阐明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城市群的崛起是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完成由战略构想到国家战略的升格后,利用长江中游城市群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发展文化产业势在必发,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也因之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次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本文的理论基础,即比较优势理论、协同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增长极理论。最后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交代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思路以及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第二章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基本要素情况,将长江中游历史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型和非物质型两大类,再以历史文化主题为分类标准,选取部分特色鲜明、内涵深邃、保存完整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析。在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具有独特鲜明的价值内涵,是区域内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由此提炼出其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第三章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背景与目标,即必要性与可行性。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面临中部崛起、新型城镇化、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文化产业将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的历史机遇。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密切的文化交流的基础,其产业化具有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等重大意义。第四章总结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特色产业如文博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动漫游戏产业、节庆会展产业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突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动态以及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重点与方向。第五章指出虽然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依然存在文化协同力度不够、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深入、文化资源整合不充分以及文化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将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继而探寻产生问题的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即文化认同感不足导致凝聚力缺乏、行政区划的阻隔影响了区域合作、农耕文化与内陆意识阻碍创新发展等。第六章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中需要坚持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及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兼顾原则,并分析推动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文化、制度、技术、创意、人才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即:增强文化认同,促进交流合作;改革体制机制,激发文化活力;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产业集聚;实施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含量;优化文化环境,吸引人才聚集等,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第七章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郭细根[10](2017)在《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分权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群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城市群确定为城市化主体形态,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自戈特曼大都市带学说建立以来都市圈、都市连绵区、超级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等城市群相近术语不断出现;当前从技术形态上识别与规划城市群成为研究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尤其是空间的生产角度研究城市群近年逐渐增多。论文从空间的生产与空间关系出发,运用空间多维综合TPSNF(Territory 领域、Place 地方、Scale 尺度、Network 网络、Function 功能)分析框架抽象概括出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揭示城市群多维空间内在关系,认为实体空间是极核,网络空间是通道,功能空间是结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成为城镇体系主要形态,起到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论文以区县(含市辖区)为基本单元,运用多维综合TPSNF分析框架对政府作用明显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展开实证研究,包括都市区视角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劳动功能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探讨了TPSNF框架下政府如何运用尺度重构实现城市群空间的统一。实证研究与发现:(1)在都市区视角的实体空间识别中,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定15个都市区,在此基础上识别城市群实体空间,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由核心区、扩展区、边缘区以及核心区内部的绿心组成,核心区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昌九江都市区以及环线内所有地市,扩展区为除核心区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规划地域,边缘区为除核心区和扩展区外的湘赣鄂全境。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跨省域、多中心、环状圈层特点,这与2013年湘赣鄂三省内工矿、餐饮、银行大量POI数据核密度拟合结果高度吻合。(2)在分支企业投资的网络空间联系中,运用2013年湘赣鄂经济普查数据分离出母子公司并匹配地址,构建268×268联系矩阵,从区域内、全国以及行业层面,其中行业又细分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性服务业),研究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并用Arcgis软件将其可视化。联系以省内为主独立组团,武汉、长沙、南昌核心作用显着;跨省联系稀疏且以服务业居多、制造业联系并不明显;地理邻近性、行政等级和区位交通等在投资联系中起决定作用,对区外省域在长江中游及湘赣鄂投资作用更加突出,湖南与珠三角、江西与长三角、武汉与京津冀联系最为紧密。(3)在劳动空间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中,通过城市(地市、省会)、开发区(国家级、省级以及新区新城)以及产业企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500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不同尺度、不同主体展开分析;空间成本作用下开发区、产业、企业显着集聚、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利用空间成本差异时功能定位存在竞争,关键在于形成合理化分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4)在城市群治理与协调发展中,立足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认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累积叠加以及政府差异化政策的推行。272区县1999-2015年人均GDP的Theil指数2010年后逐渐变小表明城市群战略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空间Markov转移概率表明区域发展马太效应的存在。TPSNF框架下包括柔性区域规划以及刚性行政区划在内的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的工具手段;网络化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间合作、非政府组织培育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有效推动了城市群空间的统一。
二、长株潭旅游一体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株潭旅游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气候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
1.1.2 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研究的新探索 |
1.1.3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日趋严峻 |
1.1.4 长株潭城市群应对气候变化新诉求 |
1.2 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与灾害风险 |
1.2.2 气候变化对旅游地的影响 |
1.2.3 旅游地适应性 |
1.2.4 研究述评与启示 |
1.3 科学问题 |
1.3.1 构建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分析框架 |
1.3.2 建立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测度体系 |
1.3.3 探明城市旅游地利益相关者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适应机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区域概况与选定依据 |
1.5.1 研究区域概况 |
1.5.2 研究区域选定依据 |
1.6 研究方案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数据 |
1.6.4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气候变化风险 |
2.1.2 适应 |
2.1.3 城市群 |
2.1.4 城市旅游地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2.2.2 风险理论 |
2.2.3 适应性理论 |
2.2.4 保护动机理论 |
2.3 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分析框架构建 |
2.3.1 整合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的概念模型 |
2.3.2 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整合研究框架 |
3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评价 |
3.1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解析 |
3.2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性特征分析 |
3.2.1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诱发因素与特征 |
3.2.2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适应类型与措施 |
3.3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评价 |
3.3.1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
3.3.2 数据处理与方法 |
3.4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演化及影响因素 |
3.4.1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时空演化 |
3.4.2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演化影响因素 |
3.5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气候变化风险-适应性响应 |
3.5.1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主导态势变化 |
3.5.2 城市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态势空间分异 |
3.6 小结 |
4 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感知-适应意向分析 |
4.1 旅游风险感知 |
4.2 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设 |
4.3 旅游从业人员 |
4.3.1 问卷设计 |
4.3.2 数据分析 |
4.3.3 样本人口学特征 |
4.3.4 结果分析 |
4.4 旅游地居民 |
4.4.1 问卷设计 |
4.4.2 样本人口学特征 |
4.4.3 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5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 |
5.1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动因 |
5.2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目的与原则 |
5.2.1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目的 |
5.2.2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原则 |
5.3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构建的主体界定 |
5.4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的实施框架 |
5.4.1 城市旅游地气候硬适应框架 |
5.4.2 城市旅游地气候软适应框架 |
5.5 城市旅游地气候适应机制的实践路径探索 |
5.5.1 行动环境分析 |
5.5.2 行动方案设计 |
5.5.3 行动实施保障 |
5.6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贡献 |
6.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
附录2:调查问卷 |
致谢 |
(3)基于GWR模型的美丽乡村可达性研究 ——以长株潭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美丽乡村研究现状 |
1.3.2 可达性理论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可达性概念 |
2.1.2 美丽乡村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地理信息系统 |
2.2.2 空间分析理论 |
2.2.3 空间规划理论 |
2.2.4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 |
2.2.5 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数据来源与模型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社会经济 |
3.1.4 美丽乡村发展现状 |
3.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3.2.1 数据收集 |
3.2.2 数据整理 |
3.3 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 |
3.3.1 GWR模型原理及介绍 |
3.3.2 空间权重选择 |
3.3.3 带宽的确定与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空间分析 |
4.1.1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分析 |
4.1.2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核密度分析 |
4.2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影响因素分析 |
4.2.1 海拔高程影响因素 |
4.2.2 区位坡度影响因素 |
4.2.3 路网密度影响因素 |
4.2.4 河流水系影响因素 |
4.3 小结 |
第五章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GWR模型分析 |
5.1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OLS模型 |
5.1.1 OLS模型构建 |
5.1.2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OLS模型可信度分析 |
5.2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GWR模型 |
5.2.1 基于GWR模型的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影响因素分析 |
5.2.2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GWR模型构建 |
5.2.3 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GWR模型结果分析 |
5.2.4 各因素对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可达性的影响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可达性优化提升的长株潭地区美丽乡村发展对策研究 |
6.1 基本原则 |
6.2 优化策略 |
6.2.1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新思路 |
6.2.2 结合相关区域规划,提升美丽乡村交通质量新高度 |
6.2.3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营造美丽乡村发展新未来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4)城际交通与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耦合协同演化研究 ——以长株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演化相关研究 |
1.2.2 交通与旅游空间格局的相互影响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空间格局 |
2.1.2 交通空间格局 |
2.1.3 交通可通达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点-轴”理论 |
2.2.2 核心-边缘理论 |
2.2.3 协同演化理论 |
3 长株潭城市群交通和旅游发展演变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研究区位条件 |
3.1.2 经济状况 |
3.1.3 旅游资源条件 |
3.1.4 交通状况 |
3.2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说明 |
3.2.1 数据来源 |
3.2.2 交通评价体系 |
3.2.3 旅游评价体系 |
3.3 长株潭都市圈交通发展的时空演变 |
3.3.1 交通可达性演变分析 |
3.3.2 交通可达性时空格局分析 |
3.4 长株潭都市圈旅游发展的时空演变 |
3.4.1 旅游发展水平演变 |
3.4.2 旅游发展区域差异性 |
3.4.3 旅游发展空间结构 |
4 长株潭都市圈交通与旅游系统耦合分析 |
4.1 城际交通与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协同演化机制 |
4.2 测度模型构建 |
4.2.1 综合发展水平测度模型 |
4.2.2 城际交通和都市圈旅游地耦合协调评价模型 |
4.3 实证研究 |
4.3.1 长株潭城际交通和旅游地演化分析 |
4.3.2 城际交通与旅游地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演化分析 |
4.3.3 城际交通与旅游地发展水平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
5 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长株潭城市群星级休闲农庄时空演化及联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休闲农庄 |
2.1.2 休闲农业 |
2.1.3 旅游联动 |
2.2 文献综述 |
2.2.1 休闲农庄相关研究进展 |
2.2.2 休闲农业空间布局相关研究进展 |
2.2.3 旅游联动相关研究进展 |
2.2.4 研究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点-轴理论 |
2.3.2 核心-边缘理论 |
2.3.3 增长极理论 |
2.3.4 旅游联动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测定方法 |
3.1 研究区域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测定方法 |
3.3.1 星级休闲农庄时空演化测定方法 |
3.3.2 星级休闲农庄联动因素测定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长株潭城市群星级休闲农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4.1 时间维度演化特征 |
4.1.1 数量演化特征 |
4.1.2 等级演化特征 |
4.2 空间维度演化特征 |
4.2.1 空间分布类型演化特征 |
4.2.2 空间集聚程度演化特征 |
4.2.3 空间偏移程度演化特征 |
4.2.4 空间关联程度演化特征 |
4.2.5 不同等级空间演化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5 长株潭城市群星级休闲农庄联动模式分析 |
5.1 联动因素构建 |
5.1.1 指标选取及说明 |
5.1.2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结果 |
5.2 联动因素分析 |
5.2.1 居民消费能力 |
5.2.2 交通条件 |
5.2.3 旅游资源禀赋 |
5.2.4 政府政策 |
5.3 联动模式分析 |
5.3.1 空间联动模式 |
5.3.2 路径联动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参与项目 |
致谢 |
(6)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演化特征与机制分析——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机理 |
(一)旅游产业集聚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
(二)区域经济增长是旅游产业集聚形成的基础力量 |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
(二)耦合协调度评价方法 |
1. 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
2.耦合协调关系评价模型 |
(三)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四)研究区域概况 |
(五)数据来源 |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分析 |
1. 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分析 |
2.长株潭各市旅游产业集聚对比分析 |
(二)长株潭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演化分析 |
1.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演化分析 |
2. 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类型划分 |
(三)长株潭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机制分析 |
1.平稳性检验 |
2.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7)基于“区域一体化”的都市农业功能空间分异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既定 |
1.2.1. 都市农业及功能 |
1.2.2. 空间分异 |
1.2.3. 都市农业空间分异 |
1.2.4 区域一体化 |
1.3 都市农业空间分异研究综述 |
1.3.1. 都市农业多功能研究 |
1.3.2. 空间分异的研究概况 |
1.3.3. 都市农业空间研究进展 |
1.3.4. 长株潭城市圈都市农业研究进展 |
1.4 区域一体化研究综述 |
1.4.1 区域一体化研究进展 |
1.4.2 区域一体化对都市农业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对象 |
1.7.1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概况 |
1.7.2 研究区域栅格化 |
1.8 研究方法及路线 |
2. 长株潭城市圈都市农业现状 |
2.1 长株潭都市农业生产经济功能发展现状 |
2.1.1 农业产业经济现状 |
2.1.2 科研资源现状 |
2.1.3 农业从业者现状 |
2.2 长株潭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发展现状 |
2.2.1 长沙市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发展现状 |
2.2.2 湘潭市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发展现状 |
2.2.3 株洲市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发展现状 |
2.3 都市农业生态发展现状 |
2.4 长株潭与其它城市圈都市农业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都市农业功能测评指标 |
3.1 都市农业功能的评价方法 |
3.1.1 都市农业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 |
3.1.2 都市农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1.3 都市农业功能评价指标研究体系框架 |
3.2 长株潭城市圈都市农业功能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
3.2.1 都市农业生产经济功能 |
3.2.2 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 |
3.2.3 都市农业生态功能指标 |
3.2.4 都市农业功能测评的权重 |
3.3 都市农业功能指标空间化 |
3.3.1 都市农业生产经济功能计算 |
3.3.2 都市农业休闲娱乐功能计算 |
3.3.3 都市农业生态功能计算 |
4. 都市农业功能空间分异分析 |
4.1 都市农业功能测算方法 |
4.1.1 生产经济功能指标测评 |
4.1.2 文化休闲功能测算方法 |
4.1.3 生态功能测算方法 |
4.2 长株潭都市农业功能空间演化 |
4.2.1 都市农业生产经济功能空间分异分析 |
4.2.2 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空间分异分析 |
4.2.3 都市农业生态功能空间分异分析 |
4.3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都市农业空间分异的影响 |
4.3.1 积极因素 |
4.3.2 消极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长株潭都市农业功能发展目标及策略 |
5.1 长株潭都市农业发展目标 |
5.1.1 打破行政边界,产业协同化 |
5.1.2 “生产—生态—文化”全面合一 |
5.1.3 城乡经济融合快速发展 |
5.2 长株潭都市农业发展策略及建议 |
5.2.1 长株潭都市农业生产经济功能发展建议 |
5.2.2 长株潭都市农业文化休闲功能发展建议 |
5.2.3 长株潭都市农业生态功能发展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以都市农业功能为目标的评价矩阵 |
6.1.2 长株潭都市农业空间功能空间分异规律 |
6.1.3 区域一体化发展对都市农业的影响 |
6.1.4. 长株潭都市农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件 |
参考文献 |
科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8)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及调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3.1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动态演变特征 |
1.3.2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演变的驱动机制 |
1.3.3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统筹的调控路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 |
2.1.2 乡村功能 |
2.1.3 乡村振兴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地域分异理论 |
2.2.2 生态位相关理论 |
2.2.3 中心地理论 |
2.2.4 农业区位论 |
2.2.5 乡村地理学理论 |
第3章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界定 |
3.2.1 经济发展功能 |
3.2.2 农产品供给功能 |
3.2.3 社会保障功能 |
3.2.4 生态服务功能 |
3.3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评价模型与方法 |
3.3.1 乡村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2 乡村功能评价测度方法 |
3.3.3 乡村功能时空动态演变分析模型 |
3.4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动态演变特征 |
3.4.1 长株潭乡村功能的总体动态特征 |
3.4.2 经济发展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 |
3.4.3 农产品供给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 |
3.4.4 社会保障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 |
3.4.5 生态服务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 |
3.4.6 乡村功能重心的时空动态变化 |
第4章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演变的机制研究 |
4.1 城市群地区乡村功能演变的影响因素 |
4.1.1 自然资源条件 |
4.1.2 经济发展与收入水平 |
4.1.3 交通区位条件 |
4.1.4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4.1.5 生态环境建设 |
4.1.6 政策制度因素 |
4.2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演变的驱动机制 |
4.2.1 长株潭地区城乡发展格局 |
4.2.2 初期阶段的机制分析 |
4.2.3 中期阶段的机制分析 |
4.2.4 后期阶段的机制分析 |
第5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功能的调控路径 |
5.1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调控的基本思路 |
5.1.1 乡村功能调控的必要性 |
5.1.2 乡村功能调控的宏观背景 |
5.1.3 乡村功能调控的基础条件 |
5.1.4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功能统筹的基本目标 |
5.2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调控路径 |
5.2.1 经济发展主导功能区的调控路径 |
5.2.2 农产品供给主导功能区的调控路径 |
5.2.3 社会保障主导功能区的调控路径 |
5.2.4 生态服务主导功能区的调控路径 |
5.3 乡村功能调控的政策及保障体系 |
5.3.1 国家的区域协调平衡政策 |
5.3.2 加强立法,建立完善乡村功能引导政策 |
5.3.3 凸显乡村主导功能的区域绩效考核和调控机制 |
5.3.4 构建凸显乡村功能价值的长效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
致谢 |
(9)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概况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构成 |
一、物质型历史文化资源 |
二、非物质型历史文化资源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价值 |
一、独特的文化价值 |
二、巨大的经济价值 |
三、广泛的社会价值 |
第三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背景与目标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机遇 |
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需要 |
二、文化产业将建设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
三、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基础 |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
二、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 |
三、雄厚的科技教育资源 |
四、密切的文化合作交流 |
第三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目标 |
一、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
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三、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
第四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现状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
一、武汉城市圈进入文化产业发展加速期 |
二、环长株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优势突出 |
三、环鄱阳湖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特色产业分析 |
一、文博创意产业 |
二、文化旅游产业 |
三、民间工艺美术产业 |
四、动漫游戏产业 |
五、节庆会展产业 |
第五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力度不够 |
二、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深入 |
三、文化资源整合不充分 |
四、文化创新能力不足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文化认同感不足导致凝聚力缺乏 |
二、行政区划的阻隔影响区域协作 |
三、农耕文化与内陆意识阻碍创新发展 |
第六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路径 |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原则 |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
二、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 |
三、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兼顾原则 |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动力因素 |
一、文化因素 |
二、制度因素 |
三、技术因素 |
四、创意因素 |
五、人才因素 |
第三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对策 |
一、增强文化认同,促进交流合作 |
二、改革体制机制,激发文化活力 |
三、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产业集聚 |
四、实施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含量 |
五、优化文化环境,吸引高端人才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10)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技术路线 |
1.2.2 研究内容框架 |
1.2.3 研究数据方法 |
1.3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市群研究综述与进展 |
2.1 城市群的涌现 |
2.1.1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 |
2.1.2 城市群涌现的原因 |
2.2 城市群研究脉络与相近概念辨析 |
2.2.1 城市群研究脉络 |
2.2.2 相近概念的辨析 |
2.3 当前城市群研究主要内容与热点 |
2.3.1 当前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
2.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进展 |
2.4 存在的不足与新的方向 |
第三章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TPSNF分析框架 |
3.1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
3.1.1 空间与空间的生产 |
3.1.2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
3.2 城市群TPSNF分析框架与多维空间建构 |
3.2.1 传统区域研究的多维线性分析 |
3.2.2 区域空间关系TPSN多维综合 |
3.2.3 TPSNF框架下城市群多维空间建构与抽象 |
3.3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与统一 |
3.3.1 动力源自城市群增长极功能发挥 |
3.3.2 尺度重构是空间统一的工具手段 |
3.3.3 网络成为空间统一的路径通道 |
3.4 小结 |
第四章 都市区视角下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自然地理环境 |
4.1.2 社会经济发展 |
4.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 |
4.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及内在关系 |
4.2.1 城市实体地域人口的统计 |
4.2.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分布 |
4.2.3 都市区是城市群产生基础 |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范围与结构特征 |
4.3.1 15个都市区界定及其空间集聚分布 |
4.3.2 城市群跨省、多中心、圈层化特征 |
4.3.3 实体空间高度吻合POI数据的拟合 |
4.4 小结 |
第五章 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 |
5.1 城市群网络空间与企业投资 |
5.1.1 网络社会崛起与城市群网络空间 |
5.1.2 企业投资联系与企业网络构建 |
5.1.3 分支企业投资联系数据处理与方法 |
5.2 城市群多尺度分行业的分支企业投资联系 |
5.2.1 城市群区域内省域组团化显着 |
5.2.2 城市群与全国省域差异化联系 |
5.2.3 行业总体与细分的多样化网络 |
5.3 城市群网络空间结节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5.3.1 网络空间结节性呈核心边缘格局 |
5.3.2 影响企业投资结节性的原因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劳动空间分工下城市群功能空间分析 |
6.1 劳动空间分工与城市功能定位 |
6.1.1 劳动空间分工 |
6.1.2 城市差异化功能定位 |
6.1.3 省会核心增长极功能 |
6.2 开发区劳动空间分工 |
6.2.1 开发区的区内集聚分布 |
6.2.2 空间成本主导产业发展 |
6.2.3 开发区合作与转型发展 |
6.3 地方化特色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
6.3.1 产业集群要素类型的梯度发展 |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
6.3.3 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 |
6.4 小结 |
第七章 TPSNF框架下城市群空间治理与协调发展 |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不平等及其原因 |
7.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 |
7.1.2 自然、历史、经济差异累积叠加是内在动力 |
7.1.3 政府差异化政策制订实施成为强大外部推力 |
7.2 TPSNF框架下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
7.2.1 尺度重构是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
7.2.2 柔性空间规划政策的引导塑造 |
7.2.3 刚性行政区划调整成制度保障 |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策略 |
7.3.1 政府合作网络平台搭建 |
7.3.2 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培育 |
7.3.3 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优化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实体空间跨省、多中心、圈层化显着 |
8.1.2 网络空间省域组团与差异化外部联系 |
8.1.3 功能空间成本差异产生要素空间集聚 |
8.1.4 尺度重构促进城市群多维空间的统一 |
8.2 政策建议 |
8.2.1 利用城市群的集聚扩散、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 |
8.2.2 加强跨省社会经济联系、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
8.2.3 发挥各级政府积极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长株潭旅游一体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尺度视角下长株潭城市群工业旅游空间布局及联动模式[J]. 唐健雄,马梦瑶. 地理科学, 2021(08)
- [2]城市旅游地气候变化风险评价与适应机制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D]. 胡强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基于GWR模型的美丽乡村可达性研究 ——以长株潭地区为例[D]. 苗杰.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4]城际交通与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耦合协同演化研究 ——以长株潭为例[D]. 杨显.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2)
- [5]长株潭城市群星级休闲农庄时空演化及联动模式研究[D]. 马梦瑶.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演化特征与机制分析——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王兆峰. 企业经济, 2019(12)
- [7]基于“区域一体化”的都市农业功能空间分异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圈为例[D]. 赵梦琪.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8]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的时空动态演变及调控路径[D]. 欧阳巧玲.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2)
- [9]长江中游城市群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D]. 张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10]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D]. 郭细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