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前刘半农的翻译小说与翻译诗

“五四”前刘半农的翻译小说与翻译诗

一、刘半农“五四”前的翻译小说与翻译诗歌(论文文献综述)

陈银清[1](2022)在《试论“五四”时期散文诗译介与中国散文诗的生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散文诗诞生于"五四"时期,散文诗在中国发生的助推力之一是中国诗人、作家对外国散文诗的译介。译介带给中国诗人、作家对散文诗在多种层面上的认识与理解,为他们创作散文诗提供了丰富的范式。"五四"时期,大多的散文诗译者同时也是散文诗的创作者,通过译介时对散文诗的阅读与感悟,中国诗人、作家创作出了具有深刻哲理的散文诗。他们受到不止一位外国散文诗作家的影响,有对波德莱尔诗中的象征手法的借鉴、对屠格涅夫作品中现实主义和启蒙思想的承传、对泰戈尔诗中的拟人形象与表达"爱"的技艺的学习、以及对王尔德作品清新典丽的唯美文风的欣赏等等。中国散文诗在学习借鉴外国散文诗的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投射出了中国社会的百态,体现了诗人内心意识的流露与情感的回响。

张蓬[2](2021)在《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制度、白话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新文学作品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发掘新文学在酝酿、发生、发展中与“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影响。“新文学”借助教育制度奠定了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通过国文教科书编写加速了传播,影响了学生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同时“新文学”也全面推动了国文教育改革,加快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学创作、经典形成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双视角,以国文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经典形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促进当下文学教育中对“新文学”作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选择,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五章,尝试从现存国文教育制度文件、发行量大且出版权威的代表性国文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史料分析,探究中学“国文教育”与“新文学”之间在文学传播、知识生产、经典形成、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演变的考察,论证了学制和教育宗旨的变迁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的媒介、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双潮合一”,确立了“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地位。第二章以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传播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通过国文教科书进行传播。其中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力、教科书编写者的个人兴味制约着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筛选,也影响了新文学知识的生产。从1920年代“新文学”开始进入国文教科书,到1940年代战争背景下,“国定本”以党化教育的名义对新文学作品的排挤,再到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坚决选用新文学作品以反抗“国定本”的压制,都体现了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经典化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新文学对国文教学改革的促进。从“问题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到“精读”“略读”法,新文学选文帮助国文教育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新文学也促进了国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改革,教科书中的新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文,不仅促进了学生现代文体意识的形成,也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被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得到了考试制度的官方认可,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四章分析了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国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新文学作家倡导白话文,自主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新文化、新思想。从教经历也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他们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诉诸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新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加速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探讨了国文教育在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语文教科书中那些不可缺少的现代文学“经典篇目”,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经典本质外,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还有教育、政治等其他外部力量的参与,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对于“新文学”来说,“国文教育”是一个最佳的传播途径。清末以降的学制改革和教育宗旨演变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领域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教育的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新文学与国文教育的全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借助国文教育这一途径,推行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审美观念及书写范式的形成。但是受到教育权力机制的约束和教育者个人视野及志趣的影响,国文教育对新文学存在着“限制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文学促进了国文教学改革,引领了民国教育的新风尚,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新文学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体意识,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国文教育中被强化,新文学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典”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张承志[3](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认为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何朝辉[4](2020)在《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文中研究表明新文化运动掀起了国内第二次西方文学传播高潮,美国文学在期间得到了大量介绍。五四时期,中国传入了372种美国文学,涉及了140余位传播对象、150余位传播主体和80余种传播媒介。传播对象方面,五四时期主要介绍了非侦探名家短篇作品、美国诗歌和美国侦探小说。其中,相当一部分的非名家短篇作品也译介了进来,这些作家大多都只得到了1次介绍,这与作家的名气小、译者未能形成“通观”以及与译者整体素质有关。传播主体方面,主要包括以鸳鸯蝴蝶派为主体的旧派文人、以文学研究会成员和创造社成员为主体的新知识分子,还有数量众多的身份尚待证实的译者。旧派文人主要介绍美国通俗小说,但也不乏美国名家严肃作品。新知识分子主要介绍美国诗歌和名家严肃短篇作品。身份有待证实的译者中的绝大多数并不专事文学翻译,他们译介文学是出于偶然。传播媒介方面,主要包括旧派通俗刊物、民国崇新刊物、出版发行社以及信息不详或新旧态度不明的刊物。民国旧派刊物以趣味为导向,主要介绍美国通俗小说,译文翻译手法采用意译,翻译语言使用文言或传统白话文。民国崇新刊物主要介绍美国诗歌和名家名作。它们介绍美国文学的功利性目的极强,主要为了启蒙民智以救国存亡。它们登载的译文使用直译与欧化语体,新文人欲用此种手段反抗传统文化,深化文化革新。五四时期,出版发行社以传播美国通俗小说为主,尤其是侦探小说。信息不详或新旧态度不明的刊物数量不多,主要介绍美国名家作品。五四时期,中国新诗的发展主要受到了美国诗歌的推动。美国文学所蕴含的现代启蒙精神直接影响了知识分子,间接影响了市民阶层。同时,美国文学还作为学习材料被教育期刊介绍。但是,五四时期,美国文学传播体系不完善,国内没有对美国文学进行规模介绍的团体和个人;中国对美国文学的学习态度趋于功利,未能产生“活”文学。再者,五四时期,新文人未能找到一条让新文学直接走向大众读者的通道,旧文人也未能避免通俗小说带给大众读者的精神危害。新文人利用西方文化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却未能让西方文化在中国得以真正建立,迫使当代中国面临重建文化自信的严峻挑战。补充完善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传播的史料整理,对推进美国文学传播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尹辉[5](2019)在《五四前后“弱小民族文学”译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是五四前后“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与传播。“弱小民族文学”这一概念在现代文学史上时有出现,有时也被称作“被压迫民族文学”。“弱小民族”到底指向哪些民族?学界至今无明确界定。不过,它有一个约定俗成大致范围,即受帝国主义侵略殖民和压迫的民族,具体到20世纪初的语境中,特别是指欧洲及亚非拉等地的一些孱弱民族国家的文学。“弱小民族文学”译介在晚清出现,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经兴起过“弱小民族文学”译介的热潮,这是近、现代文学生活的一个特殊现象。因为当时中国遭受帝国主义的铁蹄的践踏,这个积贫积弱的古老国度国事危殆,一些仁人志士迫切希望启蒙救亡,救国民于水火,很自然地就把弱国子民的情感投诸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弱小民族,而文学就是这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精神载体。对“弱小民族文学”的大量译介,满足了当时读者的精神渴求。同时,异域文学的养分也滋养了中国文学的国际视野,促进了五四新文学的诞生与成长。“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与传播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也是五四前后社会文学生活的组成部分,它是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研究“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可以呈现新文学兴起和发展的一个侧面,丰富当前学界对现代文学早期思潮的认识。尽管各种近代、现代文学史都会提及“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现象,但大都语焉不详,主要是因为缺乏相应的专题研究,基本的史实材料也没有经过系统详细的梳理。另外,对翻译文学是如何进入文学史写作的,相关研究也缺少理论上的自觉。笔者选择“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与传播作为博士论文选题,希望能系统地探查这一重要的文学史现象,进而为文学的译介与传播研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素材。到目前为止,学界对“弱小民族文学”译介的详细研究少,相关史料收集工作还要从头做起。在论文写作之前,笔者做了大量的史料收集和整理工作。首先,本文根据《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提供的线索去找材料,再结合其他文献,对刊载过“弱小民族文学”译作的杂志报刊进行“拉网式”梳理,从1915年9月15号《青年杂志》算起,到20世纪30年代末,顺藤摸瓜,共计调查150多种期刊杂志,大致摸清了当时译介“弱小民族文学”的基本情况。最终选取了《新青年》《小说月报》《小说世界》《东方杂志》《文学》和《译文》六种刊物作为重点研究。随后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量化分析这些杂志所刊登的“弱小民族文学”译介作品的译介者、数量、体裁和国别等信息;第二是考察鲁迅和周作人、茅盾和沈泽民等八位重点翻译家对“弱小民族文学”译介的活动及成就。三是选取“弱小民族文学”译作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四是探讨“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并试图给这一现象以文学史定位。本论文主要分以下几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五四前后、“弱小民族”和“弱小民族文学”三个核心概念的界定;分析“弱小民族文学”的研究现状和不足;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主要对五四前后“弱小民族文学”译介活动进行整体分析,找出其重点发展阶段,对相关杂志报刊进行梳理,确定六大主要期刊及鲁迅和周作人、茅盾和沈泽民、郑振铎、王鲁彦、胡愈之和孙用八位翻译家为重点研究对象。第二章从作品数量、体裁、地区分布、所述国别和译介作者等方面对五四前后“弱小民族文学”译介的代表刊物《新青年》《小说月报》《小说世界》《东方杂志》《文学》和《译文》六大杂志,进行具体的统计和量化分析。第三章论述周氏兄弟对“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首先从数量、体裁、作品国别、发表刊物和时间等角度对周氏兄弟关于“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情况进行系统论述分析;其次对周氏兄弟合着的《域外小说集》和周作人在《新青年》杂志上对“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活动进行梳理评述,并探讨周氏兄弟的翻译策略和译介“弱小民族文学”的动机和特征。第四章论述茅盾沈泽民兄弟对“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统计分析沈氏兄弟对“弱小民族文学”译介的译作数量、体裁、国别、发表刊物和时间;并论述盾和沈泽民关于“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的动机和特征。第五章主要分析“弱小民族文学”译者群的译介。对郑振铎、胡愈之、鲁彦和孙用四位翻译家译介“弱小民族文学”的具体情况展开论述,对译介作品的发表时间、体裁、作品国别、发表刊物等具体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探查其译介的共同点及不同特征。第六章主要从“多元系统”的角度探查五四前后“弱小民族文学”译介现象。论述“弱小民族文学”译介对中国社会民族思想的启迪以及对文学观念、创作技巧和文学审美等方面的影响。通过译介活动,这些身兼作家身份的译者在文学思想和创作手法等方面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中国现代文学注入了世界文学的血液,架起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沟通的桥梁。结语: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后续研究给出一些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本文对五四前后“弱小民族文学”在中国的译介进行了相对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基本上理清了这一时期“弱小民族文学”译介的状况。这种研究是基于“弱小民族文学”译介发表情况的详细探查,掌握了较为丰富详实的资料,对这个时间跨度内的“弱小民族文学”译介进行了相对系统的论述。笔者还利用EXCEL软件对所有的资料数据进行了详细的量化分析,本论文各章节表格和附录里所列的“弱小民族文学”译介统计都来自于笔者对相关资料的详细整理,虽然不能穷尽所有译作,但却是该领域相关资料的相对系统呈现,为该选题的深入研究提供相对系统的史料统计的参考。2.本文系统研究了《新青年》《小说月报《小说世界》《文学》《译文》和《东方杂志》六大刊物对“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以及周氏兄弟、沈氏兄弟、郑振铎、胡愈之、鲁彦、孙用八位翻译家译介“弱小民族文学”的情况,探讨了他们各自的翻译和传播贡献,译介的思想和特征。3.本文深入探讨了“弱小民族文学”译介在中国的思想和文学创作的影响,分析了“弱小民族文学”如何进入现代文学,并与现代文学作家的创作产生联系的图景,为翻译文学进入文学史写作提供了较为详细的范例。本文的不足主要在于:“弱小民族文学”涉及的民族数量多,时间跨度大,本文着重考察了五四前后的重点刊物和主要翻译家的译介情况,不能做到面面俱到,难免会有遗漏。再者,对“弱小民族文学”作品原文和汉语译文的对比研究方面,由于当时译作的参考版本来源不一,包括很多转译版本,分别由德语、英语、日语和世界语等多种语言译成,出版的年代久远,很难找到译文的参考原版,所以缺乏在译文与原文的对比分析方面的研究,期待以后能创造条件做深入的对比研究。

余婷婷[6](2019)在《“五四”时期的英诗汉译:一个社会文化学的观察角度》文中认为“五四”为中华民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纵览封建中国几千年,朝代的更迭、政治的变革,无不引发整个社会的新陈代谢,思想意识、语言文化也随之嬗变。然而,以文学为突破口,推动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声援新民主主义革命,从而迎来新中国的胜利,这样的篇章恐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此时的中国,由先进的知识分子引领的外国文学翻译浪潮正在全社会激荡。其中,译诗在小说、散文、戏剧等多种文学形式之中脱颖而出,成为急先锋。本文尝试从社会文化背景出发,观察“五四”时期英美诗歌汉译的社会文化背景,解读“五四”时期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社会文化功用,探讨“五四”时期的社会文化对诗歌翻译的制约。本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辨析“五四”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二章,阐发“五四”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功用,以总-分-分的结构叙述。以胡适《尝试集》为眼,点明译诗的革命性影响。接着,从文学的层面,指明译诗是早期中国新诗成立的催化剂;又从文化的层面,分析译诗是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第三章,分析“五四”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心理,展现当时的文人对“新”与“旧”的思考与挣扎;新诗观念的变革,是如何影响翻译内容的取舍和翻译标准订立的;最后介绍潜翻译,直观地揭示诗歌翻译、创作的过程。第四章重在反思,主要讨论“五四”社会文化对当时英诗汉译的制约。第一节,直陈政治意识形态指导翻译文本的选择;第二节,重新审视诗歌翻译的创造性叛逆;第三节,从早期新诗的发生生态探究新诗发展的瓶颈。我们不仅要颂扬它的辉煌,而且要在困境中为它寻找希望。文章论述以1917年到1927年的诗歌翻译现象为界限,探究译诗与社会文化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了解其文学的、超文学的因素;揭示“五四”诗歌翻译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分析文学与政治、文学与文化、文学与社会的规律及其复杂性。

付华桥[7](2019)在《刘半农诗歌的民间化探索》文中认为1918年至1925年间,在刘半农的倡议和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沈尹默等人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面向全国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歌谣运动。刘半农、沈尹默等人以歌谣运动为中心的民间化探索活动,对新诗发生期产生了重要影响,构成了五四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歌谣运动已经诞生100余年,本论文以五四时期刘半农的民间化探索为研究对象,探讨民间化探索兴起的背景、对新诗的影响以及失败的原因等相关问题。论文绪论介绍论文选题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等几方面的内容。第一章阐释刘半农“取法民间”的诗学理论。在厘清民间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刘半农的诗歌所创作体现出来的民间价值立场。歌谣“率性而为、自由表达”情感表达方式与刘半农倡导的“真诗”的诗学观念不谋而合,民间资源成为刘半农积极挖掘和学习的对象。第二章立足刘半农的诗歌创作实践,从诗质、诗语、诗体三个方面阐释其民间化探索对新诗的影响,探讨歌谣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内部原因。求“真”成为刘半农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其诗歌的审美趣味倾向于“自然的言词、自然的声调、自然的情感”,他还从民间资源中汲取养料,积极践行“破坏旧韵,重造新韵”、“增多诗体”等诗学主张。第三章探讨五四时期刘半农民间化探索的意义和局限性。刘半农的民间化探索丰富了创作主体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形成了富有本土内涵的个性化艺术风格。对民歌的挖掘、整理和大胆模仿体现了作者的平民立场与重视民间文化的审美趣味。“民间”这一中间地带,作为沟通古今中外的桥梁,五四文人学者对新诗的发展道路作了多种有益的探索,共同促进了新诗的发展。但是,由于新诗自身的局限无法继续支撑新诗走向现代化,民间化探索最后以失败告终。结语对论文作简要总结,并简要表达对五四时期刘半农诗歌民间化探索研究的一些展望。

李欣颖[8](2019)在《民俗学视野下的新文学发生研究 ——以北大歌谣运动为例》文中认为民俗学对新文学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五四新文学变革的关键时期,作为助力,极大地推动了新文学的前行。从民俗学的角度考察新文学的发生,北大的歌谣运动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歌谣运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这一运动始于五四知识分子对平民文学和人的文学的呼唤,是知识分子们在新时期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又反过来赋予了新文学更加浓厚的平民色彩。在新文学建设初期,五四知识分子以北大歌谣研究会为阵地,以《歌谣》周刊为载体,不仅搜集和介绍民间文学,为新文学语言的变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还引起了新文学作家们对民俗文化的关注和探索,为新文学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民间资源和崭新的发展道路,也促进了各地民俗文化的传播。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缘由,介绍国内外关于民俗学和新文学关系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文章的行文思路和创新之处。正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了五四知识分子在启蒙思潮的影响下对民间的自觉选择,重点论述了知识分子们围绕北大歌谣研究会做出的具体活动以及围绕在北大歌谣研究会周边的知识分子为这场平民运动做出的贡献。第二章首先从新文学语言变革的角度入手,发现白话文运动中知识分子极其关注俗语、俗字,而方言中蕴藏着丰富的俗语、俗字,为新文学语言的变革提供大量的资源,基于这一原因歌谣研究会同仁们展开了对方言的调查和研究,这一研究又极大地推动了五四新文学语言的革新。接着,从翻译、新诗、小说、散文等新文学创作的实例中分析了方言、俗语对中国新文学的影响。第三章论述了歌谣运动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歌谣的自由形式和真挚的情感为新诗的创作提供了可效仿的审美标准;歌谣研究会对民俗的研究为新文学作家提供了文学创作的灵感,促进了新文学内容的革新。最后分析了歌谣运动对中国新文学持久深远的影响。余论分析了五四知识分子在经历歌谣运动之后,对民间的态度的转变,即由一味地批判到欣赏与同情,由利用民间资源启迪愚昧的底层民众到欣赏民间文化中的真善美,对民间充满浪漫的幻想。

张承志[9](2017)在《刘半农小说研究》文中指出刘半农是新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新诗倡导者和实践者,但他在五四前的小说翻译与创作往往容易被忽略。在“三界革命”“白话文运动”及“五四文学革命”等一系列文学主张的影响下,他着译和创作了小说作品100余种,饱含着新旧文学转型中鲜明的时代气息,体现了他广泛接触和反映现实社会的文学追求。本文试图通过刘半农小说作品中所体现的“雅俗观”“新旧观”“人生观”三个方面,揭示他作为清末民初文学转型时期代表性作家的文学创作成就,探求其创作思想的形成与不断成熟的过程,进而探讨他的创作理念及新文学观念形成的原因。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章从刘半农小说的主题类型上来探讨刘半农小说的雅俗观。他的着译作品呈现了对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忧虑与思考,批评社会弊病,反映百姓的生存现实,同时对于西风东进的男女恋爱自由也有表现与思考,体现了政治主题与言情创作的共进,展现了他启迪民智,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解放意识,使作品呈现雅俗共赏的文学价值。第二章从刘半农小说的文体特征上分析刘半农小说创作的新旧观。刘半农创作小说的时代是新旧文学观念与样式相互交融的文学时期。他的小说创作对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及超越、小说叙事视角的第一人称限制视角的选择、小说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技巧等展现了他追求时代潮流的步伐,体现了他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第三章主要从文本思想内容上阐释刘半农小说的人生观。刘半农是有着家国情怀的通俗小说家,他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庸俗丑陋、病态扭曲的人性给予了强烈地批判。在嘲讽、鞭笞这类人的同时,刘半农又从人道主义的角度上热情地讴歌了那些有着善良、纯朴品质的人。两相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刘半农具有战斗思想的人生观。

张承志,刘钊[10](2016)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刘半农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刘半农生平与创作资料的收集整理、诗歌创作的民间立场、杂文与小说风格的探究等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这表明,作为新文学运动的骁将,刘半农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出文学批评的视野,反而历久弥新,使其研究呈现出继续挖掘、拓展与深化的态势,为重新评价五四新文学提供了个案研究的范例。

二、刘半农“五四”前的翻译小说与翻译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刘半农“五四”前的翻译小说与翻译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1)试论“五四”时期散文诗译介与中国散文诗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认识与传播:散文诗译介的历史图景
二、理解与接受:对散文诗概念的探索
三、影响与创作:中国散文诗的生成
四、结语

(2)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知识身份”的确立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文学”演变
        一、晚清学制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奠基
        二、民初教育改革对“文学教育”地位的确定
        三、“五四”时期教育制度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强化
    第二节 新文学与国文教育“联姻”
        一、“言文一致”的必然结果
        二、文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利益共谋
第二章 新文学以国文教科书为媒介的传播
    第一节 192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新文学兴味的体现
        一、《白话文范》的“新思潮”倾向
        二、《初中国语文读本》的新文学经典倾向
        三、《初级国语读本》的“新文学理念”倾向
        四、编者个人因素对新文学选文编排的影响
    第二节 193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文学教育”观的转变
        一、“新思潮”的延续与深化
        二、“文艺性”的强调与凸显
        三、从“文学”到“文章”
    第三节 1940 年代国文教科书中新文学的“遮蔽”与“反抗”
        一、“国定本”对“新文学”的有意遮蔽
        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对“新文学”的坚持
        三、国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特征
第三章 新文学对国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第一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阅读教学改革
        一、“人生问题”选文引发“问题教学法”
        二、艺术性选文引发“道尔顿制”教学实验
        三、新文学教育引发“精读”“略读”改革
    第二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写作教学改革
        一、语体文作文观的形成
        二、写作教学内容的明确
        三、写作指导方法的转变
    第三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考试改革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二、考核内容的改变
第四章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创作与国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第一节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一、周氏兄弟的“儿童本位”思想
        二、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国文教育观
    第二节 国文从教经历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以学生为假想读者群的“范文式”创作
        二、以抒发个人教育理想为目的的创作
        三、从教经历影响在作家写作风格中的体现
    第三节 新文学中的“教育书写”
        一、以“教育批判”为主题的创作
        二、以“儿童为本”的创作
        三、为教育助力的新文学读物编辑
第五章 国文教育视野下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反思
    第一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
        一、散文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二、小说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三、新诗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四、戏剧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第二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成因
        一、符合选文标准
        二、具有教学价值
        三、文化斗争需要
        四、自我经典化努力
    第三节 国文教育对新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
        一、节选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二、删改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三、教学阐释对原作的影响
        四、教育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本文参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及新文学选文篇目
后记

(3)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本选题的创新
第一章 五四时期美国文学与作家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第一节 美国非侦探短篇作品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节 美国诗歌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节 美国侦探小说在中国传播
    第四节 美国文学作家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章 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主体
    第一节 旧派文人
        一、非鸳鸯蝴蝶派作家
        二、鸳鸯蝴蝶派作家
        三、旧派文人主要传播美国通俗文学的原因浅析
    第二节 新派文人
        一、文学研究会成员
        二、创造社成员
        三、其他传播者
        四、新派文人传播美国文学的特点与原因浅析
    第三节 身份有待证实的译者及其传播特点
第三章 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媒介
    第一节 旧派通俗刊物及其传播特点
        一、旧派通俗刊物
        二、旧派通俗刊物传播美国文学的特点
    第二节 民国崇新刊物及其传播特点
        一、民国崇新刊物
        二、民国崇新刊物传播美国文学的特点
    第三节 出版发行社及其传播特点
    第四节 信息不详或新旧态度保留的刊物及其传播特点
第四章 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传播的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意义
        一、中国新诗人对美国文学的接受
        二、美国文学精神对国人的思想启蒙
        三、美国文学成为国人学习的资料来源
    第二节 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局限
        一、传播体系不完善
        二、文学功利主义
        三、美国文学精神下传的艰难性与潜在破坏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作品与着作
    (二)期刊论文
附录
    (一)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期刊资料整理)
    (二)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传播(单行本资料整理)
    (三)《大陆报》登载的欧·亨利未公开发表的部分作品及相关宣传
后记

(5)五四前后“弱小民族文学”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 关键概念的界定
        (一) “五四前后”的时间范畴
        (二) “弱小民族”与“弱小民族文学”的概念
    三 “弱小民族文学”译介的研究现状
    四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二)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五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内容
        (一) 本论文的创新点
        (二)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五四前后“弱小民族文学”译介综述
    第一节 晚清“弱小民族文学”译介的萌芽与生长
    第二节 “弱小民族文学”译介的高峰期
    第三节 译介“弱小民族文学”的主要刊物和作家概述
第二章 译介“弱小民族文学”的主要刊物
    第一节 《新青年》:“思想启蒙”推动对“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
    第二节 《小说月报》和《小说世界》:看重“为人生”的“弱小民族文学”
    第三节 《东方杂志》:以宽广胸怀接纳“弱小民族文学”
    第四节 《文学》和《译文》:偏重欧洲的“弱小民族文学”译介
    第五节 六大刊物刊发“弱小民族文学”作品的量化分析
第三章 周氏兄弟对“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
    第一节 周氏兄弟早期对“弱小民族文学”的关注
    第二节 周氏兄弟与《域外小说集》
    第三节 周氏兄弟译介“弱小民族文学”的统计分析
    第四节 周作人在《新青年》上的“弱小民族文学”译介
    第五节 周氏兄弟译介“弱小民族文学”的动机
第四章 沈氏兄弟对“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
    第一节 茅盾译介“弱小民族文学”的统计
    第二节 茅盾译介“弱小民族文学”作品的分析
    第三节 沈泽民对“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
第五章 “弱小民族文学”的“译者群”
    第一节 鲁彦:翻译促生了“乡土文学”创作
    第二节 郑振铎:对诗歌和童话的钟爱与“弱小民族文学”译介
    第三节 胡愈之:看见“弱小民族文学”的精神之光
    第四节 孙用:多从世界语转译“弱小民族文学”
第六章 “弱小民族文学”译介对新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借“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强化国家民族意识
    第二节 “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滋养新文学创作
    第三节 对“弱小民族文学”译介的隐性影响思考
结语
附录1: 《新青年》刊登“弱小民族文学”译介作品的统计
附录2: 《小说月报》刊登“弱小民族文学”译介作品的统计
附录3: 《小说世界》刊登“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作品统计
附录4: 《东方杂志》刊登“弱小民族文学”译介作品的统计
附录5: 《文学》刊登“弱小民族文学”译介作品的统计
附录6: 《译文》刊登“弱小民族文学”译介作品的统计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五四”时期的英诗汉译:一个社会文化学的观察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现状
        1.翻译文学的尴尬境地
        2.译诗的双重边缘化地位
        3.近年来翻译文学的研究趋势
    二、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3.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五四”时期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诗歌翻译的基本特征
        一、文化学派眼中的诗歌翻译
        二、诗歌翻译的社会文化属性
    第二节 五四译诗的现实基础
        一、政治文化背景的特殊性
        二、诗歌革命的迫切性
        三、诗人学养的充分性
    第三节 英诗汉译的历史图景
        一、初期的无序、多元
        二、英诗汉译蔚为大观
        三、英诗汉译的主题流变
第二章 “五四”时期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功用
    第一节 胡适《尝试集》是中国诗歌的新纪元
        一、白话入诗
        二、诗体引进
        三、观念突破
    第二节 五四译诗是中国新诗诞生的催化剂
        一、诗歌的可译度理论
        二、互文性理论的迁移
        三、诗歌翻译的媒介性
    第三节 五四译诗是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
        一、多元系统理论的合理阐释
        二、传教士译诗的前期准备
        三、时代精神的热烈呼应
第三章 “五四”时期英诗汉译的社会文化心理
    第一节 矛盾的价值取向
        一、近代英诗汉译的保守性
        二、现代英诗汉译的叛逆性
    第二节 变革的诗学观念
        一、政治功利与文学艺术的碰撞
        二、译者主体性与诗学规范的平衡
    第三节 隐秘的创作途径
        一、作为诗歌创作手段的潜翻译
        二、潜在译诗对译者创作的影响
第四章 “五四”时期社会文化对英诗汉译的制约
    第一节 文学翻译中的意识形态
        一、五四时期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
        二、政治意识形态与诗歌文本、新诗创作
    第二节 英诗汉译的创造性叛逆
        一、译者与接受者的创造性叛逆
        二、创造性叛逆的尺度与英诗汉译的策略
    第三节 新诗发生生态与新诗定型的困境
        一、早期中国新诗的发生生态
        二、新诗定型的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刘半农诗歌的民间化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二、刘半农民间化探索研究概述
        (一) 刘半农研究
        (二) 歌谣运动研究
        (三) 民间的研究
第一章: 诗学主张: 取法民间的理论倾向
    第一节: 民间资源的深度挖掘
        一、“民间”概念辨析
        二、民歌方言的征用
        三、与民一体的民间价值立场
    第二节:“真诗”观的倡导
        一、“真诗”的内涵
        二、民歌的“真”
第二章: 诗歌创作: 破旧立新的民歌体探索
    第一节: 歌谣运动与新诗诗质的革新
        一、歌谣运动的兴起
        二、歌谣运动与新诗价值的选择
    第二节: 民间歌谣与诗语的变革
        一、自然的言词
        二、自然的声调
        三、自然的情感
    第三节: 诗体的主要建构方式、类型及特征
        一、建构方式: 自造、或输入他种诗体、新增无韵诗
        二、诗体类型: “有韵诗”、“无韵诗”、“拟儿歌”等
        三、诗体结构: 对称、重复的运用
第三章: 民间化探索的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民间化探索的意义
        一、新诗的平民化、民族化与大众化
        二、中间桥梁: 沟通古今、中外
    第二节: 民间化探索的失败成因
        一、民间歌谣自身的局限性
        二、民间歌谣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矛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民俗学视野下的新文学发生研究 ——以北大歌谣运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话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五四知识分子的民俗学视野
    第一节 启蒙思潮下的民间选择
    第二节 如火如荼的歌谣运动
    第三节 歌谣研究会的周边
第二章 歌谣运动影响下新文学语言的平民化进程
    第一节 白话文运动中知识分子对俗语俗字的重视
    第二节 歌谣研究会中的方言调查与研究
    第三节 新文学语言变革的实践
第三章 歌谣运动影响下的新文学创作
    第一节 歌谣与新诗
    第二节 歌谣研究会的民俗研究对新文学创作的启示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刘半农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研究现状
        1.刘半农生平与创作史料的收集整理
        2.刘半农的文学研究
    (三)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通俗与高雅——刘半农小说的雅俗观
    (一)雅俗共赏的题材类型
        1.婚恋言情的家国隐喻
        2.集智慧、趣味和科学于一体的侦探小说
        3.忠心爱国题材
        4.社会谴责
    (二)刘半农小说的雅、俗特征
        1.俗而不媚的主题:“适俗”
        2.明俗暗雅的主题:“奏雅”
        3.同源共流的魅力:雅俗共赏
    (三)本章小结
二、传统与现代——刘半农小说的新旧观
    (一)创作小说的新与旧
        1.超越传统与跨入现代
        2.叙事视角的选择
    (二)翻译小说的新与旧
        1.归化与异化
        2.冲破樊笼的新女性形象
    (三)本章小结
三、讴歌与讽世——刘半农小说的人生观
    (一)对善良品德的讴歌
    (二)对病态、庸俗人性的批判
    (三)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刘半农小说年表(1913—1927)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10)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刘半农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刘半农生平与创作的史料整理
二、刘半农新诗创作的研究
三、刘半农杂文和小说创作的研究
四、结语

四、刘半农“五四”前的翻译小说与翻译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五四”时期散文诗译介与中国散文诗的生成[J]. 陈银清.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01)
  • [2]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 张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4]五四时期美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D]. 何朝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
  • [5]五四前后“弱小民族文学”译介研究[D]. 尹辉. 山东大学, 2019(09)
  • [6]“五四”时期的英诗汉译:一个社会文化学的观察角度[D]. 余婷婷.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7]刘半农诗歌的民间化探索[D]. 付华桥.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民俗学视野下的新文学发生研究 ——以北大歌谣运动为例[D]. 李欣颖.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9]刘半农小说研究[D]. 张承志. 长春师范大学, 2017(01)
  • [10]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刘半农研究综述[J]. 张承志,刘钊.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09)

标签:;  ;  ;  ;  ;  

“五四”前刘半农的翻译小说与翻译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