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职工艺术作品选登(论文文献综述)
王悦[1](2018)在《基于用户使用反馈的医院建筑设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医院建筑设计要求和大众对医疗服务的品质需求的不断提高,用户使用反馈在医院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目前,由于缺乏制度性保障,医院建筑规划设计环节参与的用户群体较少,难以覆盖所有利益群体的设计需求。为此,本研究将“如何在设计质量评价体系中(设计决策过程中)科学合理地纳入各用户群体的使用反馈建议”为研究问题,并以提升各用户群体在医院建设环节的参与度和对建成环境的使用满意度为研究目标开展了如下研究:本研究将医院用户群体分为“患者”、“访客”、“医护工作者”、“后勤人员”和“医院管理者”五类,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社会学研究法及国际视角下的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研究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文献和国内设计实践中用户使用反馈缺失对医院建成后使用满意度造成的不良影响,分析了造成医院建设环节用户使用反馈缺失的主要原因;其次,通过对建设过程中广泛吸取用户使用反馈意见的国内外优秀实例进行分析,总结了切实可行的设计程序、设计组织方法和各类用户参与设计过程的具体方法等;再次,讨论了如何在医院建筑设计过程中科学合理地纳入各用户群体的使用反馈意见,为此引介了多种量化方法,用以收集用户使用反馈的共性意见,如采用德尔菲咨询法全面了解用户需求,采用KANO模型分析法对用户各类需求进行权重判断,利用质量机能展开法判断医院不同阶段设计成果是否满足预设目标;之后,本研究对如何基于用户使用反馈构建设计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方法论层面的讨论;最后,将前述研究成果在医院实例中进行试运用,对如何基于用户使用反馈组织设计开展了实操层面的研讨。本研究可以为构建医院建筑设计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方法上的参考之资,有利于将医院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理念具体化,为医院理性择优提供参考依据。
高晶[2](2017)在《工业遗产绿色化改造策略研究 ——以长春拖拉机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以工业遗产为代表的城市旧工业建筑面临更新改造的局面,目前我国对于工业遗产的改造通常局限于对其外表的更新维护、空间的功能置换、历史的文脉延续,而在绿色化改造方面考虑欠缺,一种全面、生态环保的改造方式应该被广泛应用到工业遗产改造的课题中。本文在“新四化”全面升级为“新五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建筑领域提出了“工业遗产绿色化改造”的理念,将工业遗产改造与绿色建筑相结合,希望通过绿色化改造来解决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工业遗产绿色化改造不仅仅是建筑领域的问题,更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其内容涉及到很多学科,如能源、气候、法律、经济等因素。笔者从建筑专业的角度出发,以绿色化改造为切入点,试图探索一种绿色生态的工业遗产改造新方式。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工业遗产绿色化改造策略,对工业遗产改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节能限定,使改造以绿色的方式进行,并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工业遗产绿色化改造策略及方法,最后通过具体的实际项目印证其合理性,对我国工业遗产绿色化改造领域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
赵亚敏[3](2017)在《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特征与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趋同化,使得建筑的地域性表达越来越得到关注,当代本土建筑创作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重点关注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特征与表达,选取福建具有代表性地域的当代本土建筑作品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深入解析。论文以建筑造型语言作为研究契机,从传统建筑形式、地理特征、地域文化出发,对建筑内在的秩序深入解析,探讨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的表达方法论意义。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研究目的、意义与相关理论研究等方面做了概述。第二部分对影响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表达的因素,以及在影响因素下的造型语言特征做了论述。第三部分对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创作进行分层次解析。分别从基于传统建筑形式的当代建筑造型语言表达、气候适应性的当代建筑造型语言表达、地理特性与材料的当代建筑造型语言表达这几个层次,对构思策略与手法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出其成功的经验,以期对未来福建本土化建筑研究发展有所裨益。同时,以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反思造型语言创作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见解。第四部分理论结合实践,将总结出的策略与手法结合具体的实践进行解析。论文在大量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福建省当代本土建筑创作优秀案例。在当代复杂的学科语境下,重新审视建筑学科的根基,以造型语言表达生成为切入点,优化设计方法体系,深化学科内涵。综合运用了语言学、符号学、类型学、现象学、本土创作等相关理论,全面的对该课题进行研究。期望构建时代语境下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表达的创作思维,促进设计创新。
曹洋[4](2016)在《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活动的核心环节,围绕其构建的制度体系是行业运转秩序的基础。建筑设计及其实现不仅是建筑设计从业者的主体工作,更是建筑工程各个利益相关方博弈的重要平台。当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协作机制尚不完善,各利益主体的价值立场冲突严重,致使本应投入于工程的社会资源蒸发于行业内耗之中。因此,有必要客观审视建筑行业现行制度环境的问题,并对其改进方式提出建议,进而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行业新秩序。西方的经验证明,建筑师的职业天性决定了其作为建设项目的核心角色最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然而,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和现实环境的制约,中国建筑师的业务水平尚无法支撑其新的角色定位,普遍存在的激愤情绪也使其对其他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存在偏见。中国建筑师必须拓展视野并提升自己,才能与新的制度环境相匹配。本文在客观还原中国建筑行业生态的基础上,探讨了行业新秩序的可能性及其概貌,以期增进建筑师对其他利益主体的理解,并正视自身的不足,进而在制度调整和自我提升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建筑行业基于伦理的价值共识和善意的协作氛围。全文分四部分。首先,文章从秩序的概念出发,重新勾勒了作为本文理论支撑的建筑伦理学的学术框架,简要介绍了其中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学术成果和理论工具,借此帮助读者建立起观察建筑行业现象的伦理视角。其次,基于大量的访谈调研,文章对建筑活动各相关群体(行政管理方、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和职业困境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由此呈现出建筑行业生态的现实场景。在第三部分,文章就行业内的一些焦点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各方真实态度的分析,揭示出建筑活动伦理判断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并由此引发对问题背后制度根源的思考。在结论部分,文章以西方建筑师负责制为蓝本,结合中国现实提出了以建筑师为核心的行业新秩序的构想,讨论了其制度支撑,并从伦理学角度进行了合理性证明。最后,文章还对新机制环境下建筑师的自我调整提出了建议。
孙亚丁[5](2013)在《泾渭工业园建筑单体外部形象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建筑作为纷繁芜杂的建筑类型中的一种特殊建筑,长期以来,受经济条件及经营者、设计者思想认识等因素的影响,其设计常常仅满足工艺要求和结构要求,而忽略了其外部形象的重要性,这就导致了国内现代工业建筑“千厂一面”、乏味生硬的局面。目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工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工业建筑类型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工业建筑逐渐成为快速发展的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经济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审美情趣以及对工作环境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竞争的加剧也使得企业要求工业建筑外部形象要具有一定的标识性和广告效益。然而,现在的工业建筑外部形象设计普遍存在着没有充分考虑城市形象的需要,忽略“人性化”的需求和无标识性等问题。因此,对工业建筑外部形象设计进行研究能够对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起到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工业建筑外部形象特征历时演变过程的总结,分析了工业建筑随着时代、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巨大变化。同时对工业建筑外部形象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和常用手法进行分析阐述,为泾渭工业园建筑单体外部形象的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使最终的设计成果能够更好的满足城市形象的需要;能够为人们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能够充分展示企业形象和地域文化。文章通过对泾渭工业园建筑单体外部形象设计过程及成果的研究,力图总结出适用中小型工业建筑单体外部形象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使其能够更好的与快速发展的城市环境相融合,满足人们使用的舒适性和审美情趣的需求,同时使工业建筑外部形象具有一定的标识性,能够符合企业广告定位的要求,以期对我国现代工业建筑外部形象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陈泳全[6](2012)在《建造过程中人的因素》文中研究表明西方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两条脉络,一条是注重思考(thinking)的脉络,强调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等人文的价值,注重设计概念的创新和形式美的探索,表现为不断更替的形式风格和思想流派;另一条是注重制作(making)的脉络,这是一条隐性的脉络,以建筑的本体建造为核心,将材料、工艺、技术等等作为设计创新的焦点和决策依据。我们一直在关注、追随西方现代建筑中思想的潮流,却忽视了制作的传统对于建筑的价值,进而不断地陷入形式主义和粗劣品质的困境。面对这样的困境,许多建筑师、学者开始从形而上的思考回归到建筑的本体、建筑的制作传统来寻找建筑高品质、多元化的本质,以抵抗和突破那些谱系式的思想限制。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展开对建筑本体建造相关的研究。然而建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环境因素、物质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人的因素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选择了人的因素作为进行建造研究的切入点。建筑学的理论研究中对于使用中的人比较重视,而对于建造过程中的人很少关注,本文尝试去填补这块空白。由于人同样存在复杂性,关于人的研究领域也十分广泛,本文并没有借用文化、社会等人文领域的相关理论,而是借用人因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将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建造活动联系起来。本文重点分析了人的基本能力和局限性对建造活动的影响,探讨了人在建造活动中技能特征,分工协作的形成机制,分析了建筑师角色产生的内在原因。在此理论基础上,以手工业时代、工业化时代、数字化时代三个具有不同建造范式的时代为线索,深入分析了不同的建造范式中人与材料、工具、工艺、建造过程的关系,人的技能、分工角色的变化对建筑发展的影响。本文不仅探讨了人的共性在建造过程中的普遍意义,还分析了人的个性对于建筑审美、建筑艺术价值的影响,以此我们能够发现一些建筑发展的规律性内容。我们从主体建造的视角来理解建筑的同时,也是在加深对人的理解,认识人的主体性与建筑实践、建筑品质的关系,这对于我们建筑教育中人的培养同样有着积极的意义。
李力[7](2012)在《大型综合医院医院街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医院街是当前大型综合医院建筑设计和理论中应用的较为广泛的概念。近几年在我国不少新建和改扩建医院设计中都使用了医院街,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受到了医院建筑设计者们的广泛青睐。本论文结合了国内外对医院街的研究,以及国内医院中医院街的运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对医院街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医院街设计和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又通过对我国现有的新建、改扩建医院的调研,探讨医院街在我国大型综合医院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及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提高业界对大型综合医院中医院街的认识和设计水平。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对象、目的、意义、国内外在医院街理论方面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框架。第二章研究了医学模式和医院建筑的演变,指出医院建筑是随着时代和医学技术的进步而改变的,第二节阐述了医院街的产生、发展变化和发展的趋势。第三章详细说明了带有医院街的大型综合医院建筑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实际调研了医院街这种形式在我国已建成医院中的实际运用。第四章详细研究了医院街的设计方面的要素、价值、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指出了医院街的不足,以及应对措施。第五章理论结合实际,用医院街这种形式设计了营口市第二人民医院,并分析了本方案中的医院街。
张曦沐[8](2011)在《采煤沉陷区稳定性区划与人居环境适宜性研究》文中指出采煤沉陷区的地质环境稳定程度,已成为制约我国沉陷区土地利用和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难题。本文根据采煤沉陷区地表稳定性和工程地质条件,将采煤沉陷区分为稳定区、次稳定区和非稳定区三类,并结合人居环境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三种区域在空间发展、建筑设计和景观重建的适宜性。论文提出了基于稳定性区划的采煤沉陷区人居环境建设原则、不同区划空间发展的定位、空间功能重塑的途径、建筑设计的策略和思路以及生态景观重建的模式。该研究对改善采煤沉陷区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矿区具有重要意义。
罗媛[9](2011)在《以环境行为学理念探讨医院病房楼设计》文中认为病房楼设计除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康复需求、安全需求等基本生活要求之外,患者也有被尊重、被认同、自我实现等的心理需求。然而,病房楼设计长期以来忽略了使用者的心理需求,造成病房楼内部空间普遍缺乏情感内容,使用者的各种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使用者行为舒适度受限、私密性受侵犯、孤独感油然而生、审美意识淡薄等问题。笔者在阅读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及其在相关领域的有机运用时,顿生感悟:能不能将环境行为学理论运用于医院病房楼设计,以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此,才有了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环境行为学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环境行为学与病房楼设计有什么关联?国内病房楼在满足使用者需求上的表现状态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把环境行为学引入病房楼设计将带来怎样的新观点、新理念?这些新观点新理念如何指导病房楼设计?能否通过某一具体案例来阐释环境行为学的运用过程?基于此,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介绍课题的背景、研究对象及研究问题,分析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意义,阐述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第二章简单介绍了环境行为学理论,解读了环境行为学理论与医院病房楼设计的潜在关系,最后分析了环境行为学理论引入病房楼设计的原因,期待为后续章节提供理论基础。在笔者对长沙市两所医院的三个病房楼作出实地调查基础上,文章解读了目前病房楼在满足知觉需求、心理需求和行为需求等方面的生存状态,确定了病房楼环境与使用者的知觉、心理、行为的关系,这是论文的第三章。第四章从环境行为学出发,结合第三章的研究成果,笔者提出病房楼环境需满足三个理念:知觉舒适、情感升华、空间宜人。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满足三个理念的设计方法,这是论文重要构成部分。最后,笔者借实习机会参与了长沙市第三医院新建内科病房楼方案设计,并尝试将环境行为理念植入方案当中并深化到细节的设计上。也许这是论文作出的贡献。笔者期待,论文研究能对建筑师、规划师、城市管理者有一定的学术与实践价值,能引导他们开始带着环境行为学的观点看待病房楼。
张伟[10](2009)在《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状况研究》文中提出会展建筑因经济效益显着而诞生,又因社会效益巨大而受到人们青睐。在会展建筑蓬勃发展的形式下,对会展建筑建设的要求更加贴近时代发展步伐。北京地区会展建筑历史相对其它地区较悠久,且发展一直位于我国会展建筑的前列,对我国其它地区的会展建筑建设与发展有极大的参考性。目前,针对北京地区会展建筑发展状况的研究尚属空白,研究北京地区会展建筑的发展状况对我国会展建筑的整体发展有实际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北京地区展览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以综合性展览为主的会展建筑。从其发展历史和现状入手,系统考察了北京会展建筑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内在动因,在建筑设计理论框架指导下,通过整合建筑学、经济学、城市规划学及其相关学科等方面知识,围绕着北京会展建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系统阐述其发展脉络、型态、设计特点、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发掘出其自身生长规律。论文共分六个章节来对北京地区会展建筑发展状况进行阐述。第一章为绪论:提出会展建筑的概念及分析会展建筑与会展业、会展经济之间的关系,明确研究课题的意义、目的和技术路线与方法,概述国内外会展建筑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对世界会展业和会展建筑的发展进行简要的概述。第三章对中国会展业和北京会展业及相关活动进行必要的论述。第四章先通过对于中国会展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的分析,提出居于其中重要地位的北京地区会展建筑的历史发展进程,以时间为序详实介绍了北京现存的13座会展建筑,并对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影响与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特点。第五章对比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会展业发达地区的会展建筑的现状,并结合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和2010年亚运会分别对这三个地区的影响和契机,提出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的机遇和对于其它地区的借鉴作用。最后结论与展望,总结出北京会展建筑的发展趋势和提出其发展的制约因素,梳理出其在当今发展的机遇与现实挑战。论文的核心是提供一套完整而科学的针对我国北京会展建筑历史脉络与发展的研究方法,希望整个研究体系具有现实可参考价值。
二、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职工艺术作品选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职工艺术作品选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用户使用反馈的医院建筑设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问题 |
1.2.1 研究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1.2.2 研究问题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医院建筑设计研究现状 |
1.4.2 医院建筑设计评价研究现状 |
1.4.3 设计评价中量化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社会学研究法 |
1.5.3 国际视角下的比较研究法 |
1.6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难点 |
1.6.2 研究创新点 |
1.7 论文框架 |
第2章 设计程序中用户使用反馈现存问题及分析 |
2.1 医院建筑用户群体构成 |
2.1.1 医院管理者 |
2.1.2 患者 |
2.1.3 访客 |
2.1.4 医护工作者 |
2.1.5 后勤人员 |
2.2 医院建筑设计程序中缺乏用户使用反馈的现状问题 |
2.2.1 医院建筑设计程序及团队构成 |
2.2.2 前期策划阶段:缺乏用户调研和沟通渠道 |
2.2.3 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师的观察研究不能代替用户体验 |
2.2.4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缺乏用户发声渠道、缺乏设计一贯性 |
2.2.5 施工图审查阶段:缺乏设计质量专项审查 |
2.3 用户使用反馈现存问题剖析 |
2.3.1 设计过程中用户使用反馈的现实驱动力弱 |
2.3.2 一线工作者人事权力等级低 |
2.3.3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
2.4 现存问题的责任主体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将用户使用反馈纳入建筑设计过程的优秀实例分析 |
3.1 实例选择原则 |
3.2 医院建筑设计过程中纳入用户使用反馈案例 |
3.2.1 用户使用反馈参与医院建筑设计全过程 |
3.2.2 通过行为路径采集用户使用反馈意见 |
3.2.3 虚拟现实采集用户使用反馈意见 |
3.2.4 使用后评估验证设计前期纳入用户使用反馈意见的效果 |
3.3 教育建筑设计过程中纳入用户使用反馈案例 |
3.3.1 小学以“设计游戏”方法推动用户参与 |
3.3.2 中学以“讨论会”“画草图”“建立模型”等方法推动用户参与 |
3.4 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采用大数据方法提升用户参与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用户使用反馈的设计质量评价体系框架的构建 |
4.1 医院建筑设计程序纳入用户使用反馈的方法建议 |
4.1.1 团队构建 |
4.1.2 选择用户范围 |
4.1.3 用户参与方式 |
4.1.4 纳入用户使用反馈的建筑设计阶段 |
4.1.5 管理用户使用反馈过程 |
4.1.6 记录用户使用反馈信息 |
4.2 设计过程中纳入用户使用反馈的方法原则 |
4.2.1 前期策划阶段调研全面开展用户使用反馈调研 |
4.2.2 方案设计阶段参考用户意见并收集反馈意见 |
4.2.3 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 |
4.2.4 施工图审查阶段增加专项评价审核 |
4.3 用户使用反馈意见收集的量化方法引介 |
4.3.1 量化方法作用 |
4.3.2 引介量化方法目的 |
4.3.3 全面收集用户使用反馈的德尔菲咨询法 |
4.3.4 制定用户使用反馈权重的KANO模型分析法 |
4.3.5 利用质量机能展开法进行设计目标的量化比较 |
4.3.6 三种量化方法特点比较 |
4.4 基于用户使用反馈的医院建筑设计质量评价体系方法建议 |
4.4.1 评价医院建筑设计质量的方式 |
4.4.2 医院建筑的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
4.4.3 如何把“用户使用反馈”合理嵌入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用户使用反馈的设计组织方法项目应用案例 |
5.1 案例选取原则 |
5.1.1 基于北京市门急诊用房调研选取案例原则 |
5.1.2 北京世纪坛医院情况简介 |
5.2 前期策划阶段收集世纪坛医院的用户使用反馈方法 |
5.2.1 世纪坛医院用户使用反馈调研方法 |
5.2.2 建议世纪坛医院成立综合项目建设团队 |
5.2.3 建议世纪坛医院召开建筑方案前期需求讨论会 |
5.3 在世纪坛医院收集数据运用量化方法计算评价指标 |
5.3.1 根据调研数据运用德尔菲法判断英国评价体系框架合理性 |
5.3.2 根据调研数据运用KANO模型分析法为用户相关指标分类判断优先级 |
5.3.3 根据调研数据运用质量机能展开法进行设计目标与评价体系的对比 |
5.4 建议将前期策划与量化分析成果反馈建筑师 |
5.5 建议世纪坛医院改扩建项目在评审阶段向用户公示设计方案并征集意见 |
5.5.1 通过讨论会、展示等方法向用户征集意见 |
5.5.2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向用户征集意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16年11月底全国各地区医院机构统计数量 |
附录2 :专家基本情况问卷及调查结果统计表 |
附录3 :专家权威度咨询 |
附录4 :权威度咨询统计结果 |
附录5 :三级评价指标权威度咨询结果 |
附录6 :针对患者的KANO模型调查问卷 |
附录7 :针对医护工作者、后勤工作者的KANO模型调查问卷 |
附录8 :综合医院功能构成 |
附录9 :一、二级评价指标 |
附录10 :三级评价指标 |
附录11 :北京市市属医院门急诊调研课题部分信息 |
附录12 :医护工作人员、一线工作者部分访谈记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工业遗产绿色化改造策略研究 ——以长春拖拉机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工业遗产 |
1.4.2 绿色化改造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工业遗产绿色化改造相关研究 |
2.1 工业遗产绿色化改造发展历程 |
2.1.1 理论引入阶段 |
2.1.2 深入发展阶段 |
2.1.3 改造转型阶段 |
2.2 国内外工业遗产绿色化改造相关案例研究 |
2.2.1 国外相关案例研究 |
2.2.2 国内相关案例研究 |
2.2.3 案例小结 |
2.3 工业遗产绿色化改造影响因素 |
2.3.1 气候地域因素 |
2.3.2 建筑本体因素 |
2.3.3 功能选择因素 |
2.3.4 物理环境因素 |
2.4 工业遗产绿色化改造原则 |
2.4.1 地域差别性原则 |
2.4.2 绿色生态化原则 |
2.4.3 保护性再生原则 |
2.4.4 技术适宜性原则 |
2.4.5 促进区域复兴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产绿色化改造策略及方法——以长春拖拉机厂为例 |
3.1 工业遗产绿色化改造适宜性策略 |
3.1.1 节约资源,再生利用 |
3.1.2 环保减污,有效重组 |
3.1.3 适度改造,合理更新 |
3.1.4 被动优先,主动优化 |
3.1.5 基于现实,尊重历史 |
3.2 工业遗产绿色化改造前期调查与策划 |
3.2.1 气候地域调查 |
3.2.2 文化价值调查 |
3.2.3 场地要素调查 |
3.2.4 建筑质量调查 |
3.2.5 前期初步策划 |
3.3 长春拖拉机厂绿色化改造设计方法 |
3.3.1 场地规划设计 |
3.3.2 建筑单体设计 |
3.3.3 界面空间设计 |
3.3.4 围护结构设计 |
3.3.5 设备系统设计 |
3.3.6 物理环境设计 |
3.3.7 能源资源利用设计 |
3.4 工业遗产绿色化改造后运营管理和评估 |
3.4.1 改造后运营管理 |
3.4.2 改造后运营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春拖拉机厂绿色化改造设计 |
4.1 项目概况 |
4.1.1 历史沿革 |
4.1.2 项目内容 |
4.2 前期调研 |
4.2.1 地理位置分析 |
4.2.2 城市气候分析 |
4.2.3 交通流线分析 |
4.2.4 绿化景观分析 |
4.2.5 周边居民调查 |
4.2.6 建筑综合评估 |
4.2.7 存在问题分析 |
4.3 前期策划及设计理念 |
4.3.1 前期策划 |
4.3.2 设计理念 |
4.4 长春拖拉机厂绿色化改造设计 |
4.4.1 厂区及周边规划改造 |
4.4.2 建筑单体绿色化改造 |
4.4.3 建筑细节的适度更新 |
4.4.4 设备技术的更新设计 |
4.4.5 材料与资源合理运用 |
4.5 改造更新后分析与价值解读 |
4.5.1 改造更新后分析 |
4.5.2 价值解读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特征与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范畴 |
1.3.2 研究方法 |
1.4 “当代本土建筑”相关理论解析 |
1.4.1 “本土化”相关概念 |
1.4.2 中国本土已有实践经验 |
1.4.3 批判的地域主义 |
1.4.4 狭义地域性与广义地域性 |
1.5 “建筑造型语言”相关理论解析 |
1.5.1 建筑语言构成的三大系统 |
1.5.2 建筑造型语言构成要素解析 |
1.5.3 建筑形体语言设计要素及其形态构成 |
1.5.4 其他相关理论的应用 |
1.6 文章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多因素影响下的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特征解析 |
2.1 福建地域性要素概述 |
2.1.1 自然环境要素概述 |
2.1.2 传统建筑文化要素概述 |
2.2 福建当代建筑“本土化”构建历程 |
2.2.1 建筑行业的初步发展 |
2.2.2 地域形式的初步探索 |
2.2.3 当代本土建筑设计繁荣 |
2.2.4 多元的设计思维 |
2.3 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建筑造型语言特征 |
2.3.1 气候环境的影响 |
2.3.2 地形地貌的影响 |
2.4 传统建筑文化影响下的建筑造型语言特征 |
2.4.1 传统建筑元素的承袭 |
2.4.2 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
2.5 建筑自身影响下的建筑造型语言特征 |
2.5.1 建筑类型的影响 |
2.5.2 空间形态与材料技艺的影响 |
2.6 整体风貌影响下的建筑造型语言特征 |
2.7 经济与科技因素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传统建筑形式的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表达 |
3.1 形式的“原型”与“现行” |
3.1.1 “原型”与“现行”之关系——“同构” |
3.1.2 原型“同构”的三种策略 |
3.2 福建传统建筑原型的提取 |
3.2.1 原型语言分类 |
3.2.2 对原型“同构”的要点 |
3.3 基于原型“原象处理”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 |
3.3.1 “原象处理”的设计策略 |
3.3.2 “原象处理”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解析 |
3.4 基于原型“变象处理”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 |
3.4.1 “变象处理”的设计策略 |
3.4.2 “变象处理”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解析 |
3.5 基于原型“残象处理”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 |
3.5.1 “残象处理”的设计策略 |
3.5.2 “残象处理”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解析 |
3.6 策略与手法归纳总结 |
3.7 反思 |
第四章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表达 |
4.1 建筑造型对气候的适应性表达 |
4.1.1 气候适应下的表达倾向 |
4.1.2 不同气候区的造型语言表达策略 |
4.2 福建传统建筑被动式气候策略与启示 |
4.3 以遮阳隔热、避雨为主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解析 |
4.3.1 遮阳构件与造型语言结合 |
4.3.2 屋顶隔热与造型语言结合 |
4.3.3 防雨防潮与造型语言结合 |
4.3.4 中介空间的采用 |
4.3.5 热能影响下的建筑体形 |
4.4 注重微气候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解析 |
4.4.1 利于通风的“底层架空”与造型语言结合 |
4.4.2 利于通风的“天井庭院”与造型语言结合 |
4.4.3 顺应海风的造型语言 |
4.5 策略与手法归纳总结 |
4.6 反思 |
第五章 基于地理特性以及材料的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表达 |
5.1 地理特性与建筑造型语言表达的联系 |
5.2 基于地理特性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策略 |
5.3 “地域心理”主导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解析 |
5.3.1 射影山水的象征表达 |
5.3.2 隐喻自然元素特色的表达 |
5.3.3 呼唤集体记忆的隐喻表达 |
5.4 “契合地形”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解析 |
5.4.1 适应海滨的造型处理 |
5.4.2 因地制宜的山地庭院处理 |
5.4.3 多台地形的“筑台”处理 |
5.5 材料与建筑造型语言表达的联系 |
5.6 基于材料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策略 |
5.7 材料特性影响的建筑造型语言表达解析 |
5.7.1 传统材料表现地域特征 |
5.7.2 现代材料演绎传统形式 |
5.8 策略与手法归纳总结 |
5.9 反思 |
第六章 实践解读 |
6.1 地域、文化、隐喻——泉州植物园科普馆设计 |
6.1.1 文化解读 |
6.1.2 构思策略与设计手法 |
6.1.3 小结 |
6.2 地域、原型、同构——厦门大学海韵三期图书馆设计 |
6.2.1 广义理性的建筑创作思维 |
6.2.2 造型语言表达策略及手法——同构下的创新 |
6.2.3 小结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福建当代本土建筑(1980年后)重要作品导览表(按地域划分) |
附录二 福建当代本土建筑之本论文未收录作品(2000年起) |
附录三 论文所涉及之创作原则、策略、手法关系总览图(作者自绘) |
附录四 研究生参与的其他本土建筑设计实践概览(与造型语言表达相关项目) |
附录五 论文正文表格中插图来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相关成果(论文、会议、获奖、基金项目) |
(4)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缘起:从几个案例说起 |
2 问题的提出:建筑设计协作进程如何从多方博弈走向共享共赢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 论文框架 |
5 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建筑伦理视角的建立 |
1.1 建筑伦理既有研究概述 |
1.1.1 何为建筑伦理 |
1.1.2 建筑伦理学的发展概况 |
(1)西方建筑伦理学发展概况 |
(2)中国建筑伦理学发展概况 |
1.2 建筑伦理的秩序解读 |
1.2.1 中国传统文化对伦理概念的解读 |
1.2.2 建筑伦理的本质内涵:关于秩序的建筑学说 |
1.3 建筑伦理视角对建筑设计机制优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1 作为一门道德哲学的现实意义 |
(1)西方规范伦理学对建筑设计机制优化研究的启示 |
(2)中国传统伦理观对市场活动的影响 |
1.3.2 作为一种秩序学说的现实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筑设计协作利益相关方的建筑伦理观 |
2.1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伦理观 |
2.1.1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内涵 |
2.1.2 建筑行政管理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1)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市场角色 |
(2)经济视角下建筑行政管理方的职业行为逻辑 |
2.1.3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行政管理方的职业立场 |
2.1.4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难处 |
2.2 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伦理观 |
2.2.1 建筑建设方的内涵 |
2.2.2 建筑建设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1)不同类型建设方职业行为逻辑的共性 |
(2)不同类型建设方职业行为逻辑的差异 |
2.2.3 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建设方的职业立场 |
2.2.4 建筑建设方的难处 |
2.3 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伦理观 |
2.3.1 建筑设计方的内涵 |
2.3.2 建筑设计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2.3.3 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设计方的职业立场 |
2.3.4 建筑设计方的难处 |
2.3.5 小结:在市场规则与专业理想间徘徊的建筑设计方 |
2.4 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伦理观 |
2.4.1 建筑施工方的内涵 |
2.4.2 建筑施工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2.4.3 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施工方的职业立场 |
2.4.4 建筑施工方的难处 |
2.5 建筑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 |
2.5.1 建筑使用方的内涵 |
2.5.2 建筑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 |
(1)业主的建筑伦理观 |
(2)客户的建筑伦理观 |
(3)一般使用者的建筑伦理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设计协作进程中典型矛盾的伦理解读 |
引论:忧郁的职业性 |
3.1 认知层面的建筑伦理摩擦 |
3.1.1 技术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功能”为例 |
(1)建筑相关群体对建筑功能的不同理解 |
(2)与功能相关的建筑伦理摩擦 |
3.1.2 社会文化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文化态度”为例 |
(1)投资与建筑文化价值观摩擦 |
(2)纯利率与建筑文化价值观摩擦 |
3.1.3 感性认知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创新”为例 |
(1)建筑师:创新的维度 |
(2)工程师:创新的标准 |
(3)施工方:创新的成本 |
(4)行政管理方:创新的价值 |
(5)开发商:创新的风险 |
3.2 职业活动层面的建筑伦理摩擦 |
3.2.1 策划与设计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关于“任务书” |
(2)关于“调研” |
(3)关于“专项设计前置” |
3.2.2 施工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关于“施工招投标” |
(2)关于“变更” |
(3)关于“监理” |
(4)关于“完成度” |
3.2.3 使用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关于“非法改造” |
(2)关于“使用” |
3.2.4 与“推进速度”相关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3.2.5 与“职业道德”相关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行政干预是“合理的犯规”吗? |
(2)开发商的社会责任 |
(3)公众能否为城市建设负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秩序重构:基于建筑伦理的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建议 |
引论:市场经济环境下制度、契约与道德的统一 |
4.1 中外建筑师职业权责的比较 |
4.1.1 中外建筑师在建筑生产活动中职业权责的比较 |
(1)中国建筑师执业制度的现状及其历史成因 |
(2)西方建筑师的执业制度概貌 |
(3)中国现行工程管理制度的问题 |
4.1.2 中外建筑师在城市建设决策中职业权责的比较 |
4.2 以建筑师为核心的行业秩序重建 |
4.2.1 建筑行业新秩序概貌 |
(1)参照系:西方建筑师与建设工程其他利益主体的关系 |
(2)符合中国国情的中间路线 |
4.2.2 建筑行业新秩序的伦理学支撑 |
(1)道义论路径的辩护 |
(2)目的论路径的辩护 |
(3)契约论路径的辩护 |
4.2.3 建筑行业新秩序的制度支撑 |
(1)建筑师对建设工程的全程业务 |
(2)支持咨询服务业的发展 |
(3)建筑师的职业风险控制 |
(4)城市建设决策中专业话语权的提升 |
(5)建筑行业协会管理与监督职能的强化 |
4.3 新的设计协作机制环境下建筑师的自我调整 |
4.3.1 价值认知层面的调整:设计价值观的伦理回归 |
(1)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价值观的迷失 |
(2)建筑创作是否需要价值标准 |
(3)基于建筑伦理的建筑创作价值观初探 |
4.3.2 职业活动层面的调整:建筑师职业伦理准则的制定 |
(1)自省: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
(2)自治:建筑师职业伦理准则探索 |
4.3.3 业务水平层面的调整:建筑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
(1)市场意识的提升 |
(2)沟通能力的提升 |
(3)图纸质量的提升 |
(4)施工知识的补足 |
(5)后期服务意识的加强 |
本章小结 |
结语:制度与善意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采访记录 |
建筑行政管理方采访 |
建筑建设方采访 |
建筑设计方采访 |
建筑施工方采访 |
附录三 美国建筑师学会(AIA)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 |
附录四 西方建筑学固有的伦理维度 |
附录五 规范伦理学主要分支概述 |
附录六 中国传统伦理观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
致谢 |
(5)泾渭工业园建筑单体外部形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2 工业建筑外部形象表现特征的历时演变 |
2.1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建筑外部形象表现特征 |
2.1.1 新技术、新材料与工业建筑的“互动” |
2.1.2 “机器美学”在工业建筑中的体现 |
2.2 现代工业建筑外部形象新的表现特征 |
2.2.1 向大、高、轻方向发展 |
2.2.2 采用单元模块化设计 |
2.2.3 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 |
2.2.4 运用新理论、新技术 |
2.2.5 提高外部形象的标识性和广告效益 |
2.3 本章小结 |
3 现代工业建筑外部形象的设计原则和手法探讨 |
3.1 现代工业建筑外部形象遵循的设计原则 |
3.1.1 融入不断发展的城市大环境中 |
3.1.2 展现企业形象及企业文化 |
3.1.3 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 |
3.2 现代工业建筑外部形象常用的设计手法 |
3.2.1 建筑形体的独特变化和组合 |
3.2.2 建筑结构艺术性的充分展现 |
3.2.3 建筑材料灵活多样的质感对比 |
3.2.4 建筑色彩的丰富搭配运用 |
3.2.5 建筑地域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独特表现 |
3.3 本章小结 |
4 泾渭工业园外部形象设计探究 |
4.1 项目整体概述 |
4.1.1 用地现状概况 |
4.1.2 项目区位分析 |
4.1.3 项目设计定位及要求 |
4.2 国内外同类型优秀建筑实例比较分析 |
4.2.1 国内优秀实例调研分析 |
4.2.2 国外优秀实例分析研究 |
4.2.3 国内外优秀实例比较分析 |
4.3 泾渭工业园建筑外部形象设计初步探讨 |
4.3.1 厂房平面和形体的推敲 |
4.3.2 厂房立面形式的推敲 |
4.4 泾渭工业园建筑外部形象设计成果分析 |
4.4.1 园区整体规划分析 |
4.4.2 建筑单体外部形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现代工业建筑外部形象设计新趋势 |
5.1 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及新型材料的设计趋势 |
5.2 可持续性生态化的设计趋势 |
5.3 数字参数化的设计趋势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建造过程中人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 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与“建造”相关的研究 |
1.2.2 建造过程中人的因素 |
1.2.3 与“人”相关的理论研究 |
1.3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人的基本能力与建造活动 |
2.1 人的感官与建造活动 |
2.1.1 感觉与知觉 |
2.1.2 视觉与建造 |
2.1.3 听觉与建造 |
2.1.4 触觉与建造 |
2.1.5 本体感觉与建造 |
2.2 人的运动系统与信息输出 |
2.2.1 人的运动系统构成 |
2.2.2 人的运动特征 |
2.2.3 人的操纵控制能力 |
2.3 人的信息加工与建造活动 |
2.3.1 人的信息加工模型 |
2.3.2 构建知觉 |
2.3.3 知觉控制 |
2.4 人的基本能力对建造活动的限制 |
2.4.1 动力限制 |
2.4.2 操纵能力限制 |
2.4.3 尺度限制 |
2.4.4 思维限制 |
第3章 建造过程中的技能与专业分工 |
3.1 建造过程中人的技能 |
3.1.1 技能 |
3.1.2 技能的形成过程 |
3.1.3 技能的形成方式 |
3.2 分工与协作 |
3.2.1 专业分工的形成因素 |
3.2.2 专业者的协作 |
3.3 建筑师的产生 |
3.3.1 技艺与智慧的结合 |
3.3.2 角色分离 |
3.3.3 建筑师的职业化 |
3.3.4 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化 |
第4章 前工业化时代建造工艺与人的关系 |
4.1 传统建造工艺的技能特点 |
4.2 建筑材料与人的技能 |
4.2.1 获取方式 |
4.2.2 材料性质的辨别与运用 |
4.2.3 加工方式 |
4.3 建筑精度的控制 |
4.3.1 路径控制 |
4.3.2 工具精度 |
4.3.3 感知精度控制 |
第5章 前工业化时代建造过程中人的个性因素 |
5.1 技能向技艺的转变 |
5.1.1 技能、技术、技巧 |
5.1.2 技艺与美 |
5.1.3 手工技艺的价值 |
5.2 建造过程中个性的抑制与展现 |
5.2.1 个性的抑制 |
5.2.2 个性的展现 |
5.3 从人建造的角度理解传统建筑的价值 |
第6章 工业化时代建造工艺与人的关系 |
6.1 建造范式的转变 |
6.1.1 新的动力方式——机器动力代替人的动力 |
6.1.2 新的材料生产方式——产品化 |
6.1.3 建造技术的科学化——从个人经验到科学计算 |
6.2 建筑材料加工工艺与人的关系 |
6.2.1 工业化制造工艺对人的技能要求 |
6.2.2 工业化制造工艺与手工工艺的比较 |
6.3 建造过程中人的操作技能转化 |
6.3.1 测量定位 |
6.3.2 移动 |
6.3.3 连接 |
第7章 工业化时代建造过程中人的个性因素 |
7.1 技艺的分化 |
7.1.1 设计与建造的分离 |
7.1.2 分工与专业化 |
7.1.3 协作媒介的统一 |
7.2 个性的束缚与解放 |
7.2.1 个性的束缚 |
7.2.2 个性的解放 |
7.2.3 艺术观念的变化 |
7.3 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
7.3.1 从工艺美术运动到德意志制造联盟 |
7.3.2 从德意志制造联盟到包豪斯 |
7.3.3 从 Hi‐skill 到 Hi‐tech |
第8章 后工业化时代建造过程与人的数字化结合 |
8.1 数字化技术对人机关系的转变 |
8.1.1 加工制造过程中的人机关系 |
8.1.2 建造过程中的人机关系 |
8.2 设计与建造的数字化集成 |
8.2.1 信息媒介的转变 |
8.2.2 从信息集成到人的集成 |
8.3 数字化建造过程中人的个性 |
8.3.1 数字化技术与个性自由 |
8.3.2 人工智能的未来——人可以被取代吗? |
第9章 建造过程中人的因素之思考 |
9.1 理解建筑的新途径 |
9.2 对建筑师角色的思考 |
9.3 对建造者角色的思考 |
9.4 对建筑教育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大型综合医院医院街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进展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医院街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2.1 医院街理论的产生 |
2.1.1 医学模式的演变和医院建筑的发展历程 |
2.1.2 医院街的产生 |
2.2 医院街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
2.2.1 医院街发展过程 |
2.2.2 医院街发展变化的原因 |
2.2.3 医院街的发展趋势 |
2.2.4 医院街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
2.3 小结 |
第三章 医院街模式的大型综合医院设计 |
3.1 医院的建筑形态 |
3.1.1 医院建筑形态的发展 |
3.1.2 医院街模式的医院建筑形态 |
3.2 医院街模式下医院建筑的总平面设计 |
3.2.1 总体布局 |
3.2.2 外部出入口及流线组织 |
3.2.3 医疗区的功能布局和流线组织 |
3.3 医院各部门的设计 |
3.3.1 门诊空间的设计 |
3.3.2 医技楼的设计 |
3.3.3 住院部的设计 |
3.4 医院街在我国医院建筑中的应用 |
3.4.1 在新建医院中的应用 |
3.4.2 在老医院改扩建中的应用 |
3.4.3 医院街模式医院建筑典型案例 |
3.5 小结 |
第四章 医院街的设计 |
4.1 医院街的核心价值 |
4.1.1 医院街的空间开放性 |
4.1.2 医院街的环境易识别性 |
4.2 医院街的设计要素 |
4.2.1 医院街的尺度 |
4.2.2 医院街的比例 |
4.2.3 医院街空间序列 |
4.2.4 医院街的功能 |
4.2.5 医院街的特征 |
4.3 医院街的设计原则 |
4.3.1 注重空间的细节处理和艺术化的空间形式 |
4.3.2 保持空间统一性的前提下体现差异性 |
4.3.3 医院建筑的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统一 |
4.3.4 医院街的弹性设计原则 |
4.3.5 医院街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
4.4 医院街的设计方法 |
4.4.1 医院街的门诊流线设计 |
4.4.2 医院街环境艺术设计 |
4.5 如何在设计中应对医院街的不足 |
4.5.1 医院街存在的不足 |
4.5.2 挽救医院街的办法 |
4.6 小结 |
第五章 营口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院街设计实践 |
5.1 营口市第二人民医院设计方案 |
5.1.1 项目概况 |
5.1.2 总体规划 |
5.1.3 主体医疗区功能布局 |
5.2 本方案中的医院街方案 |
5.2.1 共享中庭部分的医院街 |
5.2.2 医技楼部分的医院街 |
5.2.3 医院街的未来发展部分 |
5.3 本方案中的医院街设计分析 |
5.3.1 功能 |
5.3.2 尺度 |
5.3.3 比例 |
5.3.4 特征 |
5.3.5 弹性设计 |
5.3.6 人性化设计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采煤沉陷区稳定性区划与人居环境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矿区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矿区的土地资源 |
1.1.2 矿区的生态环境 |
1.1.3 矿区的社会经济 |
1.1.4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基本概念 |
1.2.2 相关学科的研究 |
1.2.3 国内外的实践 |
1.3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内容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采煤沉陷区稳定性分析及其人居环境适宜性 |
2.1 采煤沉陷的形成机理 |
2.1.1 采煤沉陷区岩层移动与地表沉陷 |
2.1.2 采煤沉陷区沉陷稳定过程 |
2.1.3 采煤沉陷区地表沉陷的形式与特征 |
2.2 影响采煤沉陷区地表稳定性的因素 |
2.2.1 地质构造与覆岩力学因素 |
2.2.2 采矿技术因素的影响 |
2.2.3 其他因素 |
2.3 采煤沉陷区稳定性区划 |
2.3.1 采煤沉陷区的分类与稳定性区划 |
2.3.2 稳定区的特点 |
2.3.3 次稳定区的特点 |
2.3.4 非稳定区的特点 |
2.4 基于区划的沉陷区人居环境建设原则及城镇建设模式 |
2.4.1 基于区划的沉陷区人居环境建设原则 |
2.4.2 基于区划的沉陷区城镇开发模式 |
2.5 沉陷区土地稳定性区划实例分析 |
2.5.1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稳定性区划——以北京门头沟东龙门为例 |
2.5.2 一般地质条件下的稳定性区划——以兖州北宿煤矿为例 |
2.6 本章小结 |
3 稳定区人居环境建设适宜性 |
3.1 稳定区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
3.1.1 稳定区分类的必要性 |
3.1.2 影响稳定区分类的主要因素 |
3.1.3 稳定区的分类及其特点 |
3.2 稳定区的空间发展适宜性 |
3.2.1 空间发展 |
3.2.2 采煤沉陷区的空间发展特殊性 |
3.2.3 国外煤炭地区人居环境更新改造的探索 |
3.2.4 稳定区空间发展对策 |
3.3 稳定区建筑设计适宜性 |
3.3.1 引起沉陷区建筑破坏的因素 |
3.3.2 沉陷区建筑物损坏的等级和类型 |
3.3.3 稳定区的建筑实践 |
3.3.4 稳定区的建筑设计对策 |
3.4 稳定区人居环境建设适宜性实例分析 |
3.4.1 门头沟东龙门煤矿沉陷区社会环境概况 |
3.4.2 东龙门沉陷区地质稳定性区划的空间特征 |
3.4.3 东龙门稳定区人居环境建设适宜性 |
3.4.4 东龙门人居环境规划设想 |
3.5 本章小结 |
4 次稳定区人居环境建设适宜性 |
4.1 次稳定区的空间发展适宜性 |
4.1.1 次稳定区土地特点与价值 |
4.1.2 次稳定区的空间发展实践 |
4.1.3 次稳定区的空间发展前景 |
4.2 次稳定区建筑设计思路 |
4.2.1 适应性 |
4.2.2 建筑的适应性 |
4.2.3 采煤沉陷区适应性建筑设计 |
4.2.4 建筑结构选型的适应性 |
4.2.5 建筑材料的适应性 |
4.3 本章小结 |
5 非稳定区人居环境建设适宜性 |
5.1 对采煤沉陷区景观价值的再认识 |
5.1.1 景观与景观设计 |
5.1.2 景观的种类及构成要素 |
5.1.3 采煤沉陷对景观的影响 |
5.1.4 采煤沉陷区景观价值的再认识 |
5.2 沉陷区景观重建的思想背景与技术 |
5.2.1 沉陷区景观重建的思想背景 |
5.2.2 沉陷区景观重建的技术措施 |
5.3 非稳定区景观重建的对策与模式 |
5.3.1 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思想 |
5.3.2 建设生态湿地的模式 |
5.3.3 大地艺术的模式 |
5.3.4 构建场所精神的模式 |
5.3.5 地质公园或地质旅游的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主要获奖 |
(9)以环境行为学理念探讨医院病房楼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 |
1.2.2 对象界定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2章 环境行为学理论综述 |
2.1 环境行为学概念 |
2.2 相关理论提炼 |
2.2.1 人与环境关系 |
2.2.2 知觉、心理与行为 |
2.2.3 环境知觉 |
2.2.4 心理需求 |
2.2.5 空间行为 |
2.3 环境行为学引入病房楼设计浅析 |
2.4 小结 |
第3章 病房楼调查与分析 |
3.1 三个病房楼调研 |
3.1.1 普遍不满的第三医院内科楼 |
3.1.2 褒贬不一的第三医院外科楼 |
3.1.3 满意度高的湘雅二医院外科病房楼 |
3.2 用环境行为观点剖析病房楼 |
3.2.1 共同问题 |
3.2.2 问题成因 |
3.2.3 病房楼中人与环境的关联 |
3.3 小结 |
第4章 病房楼设计的三种理念解读 |
4.1 知觉舒适 |
4.1.1 看是第一知觉 |
4.1.2 听有音乐疗法 |
4.1.3 嗅可品味环境 |
4.1.4 触能抚慰心灵 |
4.2 情感升华 |
4.2.1 维护个人的领域 |
4.2.2 回归自然的需求 |
4.2.3 追求美感的享受 |
4.2.4 寻求家庭的氛围 |
4.3 空间宜人 |
4.3.1 营造体贴行为的病房空间 |
4.3.2 塑造愉快工作的护理空间 |
4.3.3 创造交流机会的公共空间 |
4.4 小结 |
第5章 长沙市第三医院新建内科病房楼设计实践剖析 |
5.1 医院概况 |
5.1.1 项目简介 |
5.1.2 设计过程 |
5.2 三种理念引导并推进设计 |
5.2.1 知觉舒适源于物理环境的优化 |
5.2.2 情感升华源于空间内涵的提升 |
5.2.3 空间宜人源于空间环境的把控 |
5.3 实践感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10)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
1.1.1 会展的含义 |
1.1.2 会展业 |
1.1.3 会展经济 |
1.1.4 展览会 |
1.1.5 会展建筑的定义 |
1.1.6 会展建筑的类型特征 |
1.1.7 北京会展建筑发展阶段 |
1.2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1 会展业与会展经济的高速发展 |
1.2.2 我国会展建筑的高速建设 |
1.2.3 我国会展建筑由粗放型、单一型向集约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
1.2.4 研究北京会展建筑的发展状况对我国会展建筑建设的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 研究工作基础 |
1.6 本文的逻辑结构 |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7.1 国外研究现状 |
1.7.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世界会展业及会展建筑发展概述 |
2.1 会展活动、会展业和会展经济的发展历程 |
2.1.1 会展业的特点 |
2.1.2 世界会展业的发展历史 |
2.1.3 世界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
2.2 会展建筑的发展历史 |
2.2.1 会展建筑发展的古代与近代时期 |
2.2.2 现代时期 |
2.2.3 当代会展建筑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京会展业的发展 |
3.1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程回溯 |
3.1.1 古代时期(原始社会末期~1840 年) |
3.1.2 近代时期(1840~1949 年) |
3.1.3 现代时期(1949~至今) |
3.2 中国会展业现状 |
3.3 北京会展活动的历史回溯 |
3.3.1 北京地区商业贸易活动的缘起(西周至清朝末年) |
3.3.2 建国前北京的商贸展览活动(清朝末年至1949 年) |
3.3.3 建国后北京会展业的发展(1949 年~2001 年) |
3.3.4 入世后北京会展业的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京会展建筑发展历程 |
4.1 中国会展建筑发展历程 |
4.1.1 萌芽时期(解放初期至20 世纪80 年代) |
4.1.2 变革时期(20 世纪80 年代至本世纪初) |
4.1.3 发展时期 |
4.1.4 当今我国展览场馆分布状况 |
4.2 建国前北京早期商贸场所的建设情况及特点 |
4.2.1 集市的出现 |
4.2.2 市的发展 |
4.2.3 商铺的出现 |
4.2.4 街的产生 |
4.2.5 封建王朝的首都商业产生 |
4.2.6 庙市的兴盛 |
4.2.7 专业集市的形成和庙会开始具有商业会展的功能 |
4.2.8 北京劝业场——中国最早意义的展览馆 |
4.3 建国初期北京会展建筑建设情况及特点 |
4.3.1 北京展览馆 |
4.3.2 全国农业展览馆 |
4.4 改革开放后北京会展建筑建设情况及特点 |
4.4.1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
4.4.2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 |
4.4.3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
4.5 2001 年中国进入WTO 北京会展建筑建设情况及特点 |
4.5.1 北京海淀展览馆 |
4.5.2 北京经开国际汇展中心 |
4.5.3 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 |
4.5.4 北京锦绣大地展览中心 |
4.5.5 国家会议中心 |
4.5.6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
4.5.7 北京国际花卉物流港 |
4.5.8 北京九华国际会展中心 |
4.6 北京地区现存会展建筑的现状对比分析 |
4.6.1 北京现有13 个会展场馆的历史及规模对比分析 |
4.6.2 北京会展建筑分区的发展变化 |
4.6.3 北京会展建筑的选址 |
4.6.4 北京会展建筑的建造模式 |
4.6.5 北京会展建筑的展厅设计 |
4.6.6 北京会展建筑的室外场地 |
4.6.7 北京会展建筑的会议室配比 |
4.6.8 北京会展建筑的停车与交通环境 |
4.7 北京地区会展建筑投资与经营管理现状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借鉴与比较 |
5.1 当代北京、上海、广州会展建筑现状比较 |
5.1.1 当代北京会展建筑基本概况与特点 |
5.1.2 2008 年奥运会给北京会展建筑的契机与影响 |
5.1.3 当代上海会展建筑基本概况与特点 |
5.1.4 2010 年世博会给上海会展建筑的契机与影响 |
5.1.5 当代广州会展建筑基本概况与特点 |
5.1.6 2010 年亚运会给广州会展建筑的契机与影响 |
5.2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6.1 制约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的主要问题 |
6.2 当代北京会展建筑发展趋势 |
6.2.1 北京会展建筑发展具有独特的条件和环境 |
6.2.2 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的历史机遇 |
6.2.3 北京会展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6.3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职工艺术作品选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用户使用反馈的医院建筑设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初探[D]. 王悦. 北京建筑大学, 2018(02)
- [2]工业遗产绿色化改造策略研究 ——以长春拖拉机厂为例[D]. 高晶. 吉林建筑大学, 2017(10)
- [3]当代福建本土建筑造型语言特征与表达研究[D]. 赵亚敏. 厦门大学, 2017(07)
- [4]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D]. 曹洋. 天津大学, 2016(12)
- [5]泾渭工业园建筑单体外部形象设计研究[D]. 孙亚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6]建造过程中人的因素[D]. 陈泳全. 清华大学, 2012(07)
- [7]大型综合医院医院街设计研究[D]. 李力. 沈阳建筑大学, 2012(02)
- [8]采煤沉陷区稳定性区划与人居环境适宜性研究[D]. 张曦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12)
- [9]以环境行为学理念探讨医院病房楼设计[D]. 罗媛. 湖南大学, 2011(07)
- [10]北京会展建筑发展状况研究[D]. 张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