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旱作农业的水源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甘振坤[1](2020)在《河北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北南北跨度700余千米,是中国唯一兼有平原、丘陵、山地、草原、高原、湖泊、海滨等多种地貌的省份,与此同时,河北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多种类型的传统文化遍布各地,造就了复杂多变的传统村落生成环境。现存分布在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张家口等地的传统村落,作为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呈现出极强的多元性和融合性。本研究以河北206个(第1~5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以田野调查和文史资料解析为信息来源,以区域历史地理为观察视角,开展该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特征“宏观-中观-中微观”维度的系统研究。首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抓取河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与历史演进特征,通过影响村落生成、发展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经济交通三方面因素展开分析,探究河北传统村落分布外在特征与内在规律。以村落与各类要素互动关系为依据,以县级行政单位边界为区划的基本单元,通过综合要素叠置的方法,划分出河北传统村落研究的七个片区及其七个亚区。接着,针对样本量充足、可开展类型化研究的冀西南赵深片区、冀南晋语片区、冀中定霸片区、冀西北涞阜片区四个片区,分别剖析各区域内对村落空间形成关系密切的环境要素与特征,进而完成宏观层面的研究体系架构与分析。同时,本研究还通过对149个(基本覆盖第1~4批国家级传统村落)重要样本村落的田野调查,校核上述内业研究论点的准确性。其次,深入挖掘各片区内样本村落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地理信息,在中观层面归纳河北传统村落不同区域间的选址特色,解析山地、丘陵、平原水淀地貌等自然因素主导以及古陉驿道、军事防御、产业和庙宇等人文因素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特征。提取出单一轴线型、多轴线型、有机网络型、规则网络型和堡墙围合型村落空间骨架结构,结合样本案例概括其子类型特征,总结村落中心与边界的要素构成。再此,从中微观维度将内、外业收集整理到的丰富资料进一步提炼,从街巷空间与界面、节点空间两方面阐释河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从合院空间和民居建筑两个方面梳理传统村落民居院落的突出特点。最后,横向比较河北传统村落各片区特征的共性与个性,分别归纳各类要素和四个片区的村落空间特质,形成“整体-局部-整体”的研究闭环。通过对认知系统性地升华,将河北传统村落的总体特征概括为“多元与融合”,将其呈现出来的空间质感总结为“敦厚朴实”。
王静[2](2020)在《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受纳水体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威胁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安全。但因其排放时间及频率的不确定性、排放区域的广泛性、发生机理的复杂性以及模拟与控制的困难性等特征,而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理。如何科学地认识并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与应用问题。巢湖是我国富营养化程度最为严重的淡水湖泊之一,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其水质恶化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已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控制巢湖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技术研究并筛选出适域性的控制技术,是当前最现实和最迫切的任务。本研究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单元,通过综合运用野外区域调研、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δ15N和δ18O)、室内化验分析和模型计算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系中各形态氮浓度及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引入稳定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识别并定量评价了各污染源对硝酸盐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污染源在源头-沟渠-河道迁移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同时,依托农业面源污染长期定位观测基地,系统研究了巢湖流域典型种植模式下农田(坡耕地及水旱轮作田)的水土及不同形态的氮磷迁移特征,明确了其迁移转化规律,深入探讨了不同农艺措施(植物篱、秸秆还田、等高垄作和优化施肥等)对农田氮磷流失的控制效应,并评价了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稳定氮氧同位素(δ15N和δ18O)的定性识别结合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的定量计算表明,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体硝酸盐主要来源于粪肥污水、化肥以及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不同水期河流氮的主要来源具有差异性。丰水期时,上游水体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化肥的施用(贡献率30%)和粪肥污水的排放(贡献率28%),而中下游则主要来源于粪肥污水的排放(36%)和土壤有机氮的矿化(27%);枯水期时,粪肥污水的排放是整个店埠河硝酸盐的主要污染源(上游贡献率38%,中下游则为48%)。综合而言,4类污染源贡献率分别为:大气沉降源7%~18%,土壤源24%~29%,化肥源18%~30%,粪肥污水源28%~48%。(2)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体各形态氮浓度及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异性。上游区域水体总氮(TN)、硝态氮(NO3--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4.87 mg/L和2.73 mg/L)显着高于枯水期(3.09 mg/L和1.17 mg/L),铵态氮(NH4+-N)平均浓度则是枯水期(1.10 mg/L)较丰水期高(0.52 mg/L);中下游区域水体TN、NO3--N和NH4+-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6.62 mg/L、3.23 mg/L和1.57 mg/L)显着低于枯水期(10.52 mg/L、4.26 mg/L和3.66 mg/L)。水体无机氮主要以NO3--N形态存在,而污水则以NH4+-N为主。δ15N-NO3-值丰水期(平均值5.02‰)较枯水期(平均值6.38‰)低,而δ18O-NO3-值则是丰水期(平均值9.17‰)高于枯水期(平均值4.50‰)。(3)植物篱(PH)、植物篱+秸秆覆盖(PHS)和等高垄作(CR)3种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巢湖流域坡耕地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在当地常规顺坡耕作条件下(CK),年地表径流量及土壤侵蚀量分别为76.55 mm/a和767.10kg/(hm2.a)。与CK相比,PH、PHS和CR可分别减少24.5%、36.5%和19.7%的径流流失和31.0%、45.6%和25.4%的土壤流失,表现出显着的水土保持作用,且减沙效果大于减流效果。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坡耕地TN、PN(颗粒态氮)和NH4+-N的径流损失。CK条件下,径流TN浓度范围是0.73~22.82 mg/L,其中PN和溶解态总氮(DTN)所占TN的比例基本相当,在DTN中,以NO3--N为主,约占DTN的54.0%~63.7%,DON约占DTN的22.6%~31.3%,NH4+-N仅占12.2%~18.7%。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显着地降低径流PN的浓度,但却提高了DTN、NO3--N、DON(可溶态有机氮)的浓度,而对TN、NH4+-N的浓度无显着影响。CK条件下,氮素地表径流流失负荷为9.35 kg/(hm2.a),占当年作物施氮量的2.83%,其中PN、DTN、NO3--N、NH4+-N和DON的流失负荷分别占TN的50.3%、49.7%、28.6%、8.6%和12.5%。与CK相比,PH、PHS和CR的TN径流损失量分别降低了28.3%、40.7%和21.2%(P<0.05),PN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58.4%、71.1%和44.5%(P<0.05),NH4+-N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32.8%、48.6%和28.3%(P<0.05)。3种水土保持措施对氮素输出的控制效应主要通过减少径流量和降低颗粒态氮的浓度来实现的。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也显着减少了坡耕地TP(总磷)和PP(颗粒态磷)的径流损失。CK条件下,径流TP的浓度范围是0.61~1.22 mg/L,其中PP约占TP的71.5%~81.7%,PP是磷地表径流迁移的主要形态。在DTP(溶解态总磷)中,D-Ortho-P(溶解态正磷酸盐)所占比例较大,为87.4%~90.7%,DOP所占比例较小,仅占9.3%~12.6%。与CK相比,PHS、PH、CR3种农艺措施显着降低了径流PP和TP的浓度(P<0.05),但与此同时却不同程度的提高了DTP和D-Ortho-P的浓度,而对DOP(溶解态有机磷)的浓度无显着影响(P>0.05)。CK条件下,磷素地表径流流失负荷为706.29 g/(hm2.a),占当年作物施磷量的0.98%。PP、DTP、D-Ortho-P和DOP的流失负荷分别占TP的75.0%、25.0%、22.3%和2.8%。与CK相比,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TP的径流流失负荷分别降低了38.4%、53.8%和33.4%(P<0.05),PP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49.0%、67.6%和41.0%(P<0.05),同时也不同程度降低了DTP、D-Ortho-P和DOP的径流损失量。与氮相似,3种水土保持措施对磷素输出的控制效应主要通过减少径流量和降低颗粒态磷的浓度来实现的。(4)肥料施用后8-10 d内是控制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水稻季氮磷流失的关键时期。连续两年的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试验研究表明,稻田施肥后(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第2天或第4天田面水的TN、DTN、NH4+-N和TP的浓度达到峰值,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下降,至8~10 d后趋于稳定,其中TN、DTN和TP浓度随时间下降的最优拟合回归方程为:Y=C0×e-kt。翻耕条件下秸秆还田能有效降低这一时期田面水较高的TN、DTN、NH4+-N和TP的浓度,有利于消减整个生育期的氮磷损失,从而能够降低氮磷流失的风险。(5)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氮磷径流损失在水稻季和旱作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连续7季(3季水稻,2季小麦和2季油菜)的农田氮磷流失监测试验表明,水稻季氮磷径流损失风险远高于旱作季。当地常规耕作条件下(CK),水稻季径流TN和TP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73~15.33 mg/L和0.07~0.50 mg/L,旱作季则分别为2.12~4.01 mg/L和0.11~0.30 mg/L,几次高浓度的氮磷损失均发生在水稻季。氮主要以DTN的形式进行迁移,PP却是磷迁移的主要方式。NH4+-N和NO3--N所占DTN比例在水稻季的差异比较大,主要与径流-施肥时间间隔以及水稻的生育期有关,而在旱作季DTN则以NO3--N为主,NH4+-N所占比例则较小。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TN和TP径流损失量分别为3.07~7.29 kg/hm2和238.08~376.48 g/hm2,分别占施氮量的0.9%~2.2%和施磷量的0.36%~0.57%,氮磷的径流损失主要发生在水稻季。由于降雨事件的偶然性以及追肥采用表施的方式,优化施肥对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径流流失风险难以控制,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磷的损失。秸秆还田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均可有效降低氮素流失负荷,使得氮素流失潜能大大减小。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尽管可以减少旱作季磷的流失,但却显着增加了稻季磷的流失风险。因此,从控制水旱轮作田氮磷养分流失的角度来看,在巢湖流域,秸秆还田与翻耕相结合更能有效地降低氮磷养分的损失风险。整体而言,本研究利用稳定氮氧同位素的定性识别结合SIAR模型的定量计算,较为精确地解析了河道氮素的来源。农田氮素面源污染是河流氮素的主要污染源,从源头上采取不同的农艺措施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是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关键和最有效的策略。巢湖流域的坡耕地采取植物篱结合秸秆还田,水旱轮作田采取翻耕结合秸秆还田的农艺措施对农田面源污染物具有显着地控制效应,可在研究区域及类似流域进行推广利用。
吴学峰[3](2020)在《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昆虫野花带是一种通过混播方式配置不同功能植物形成群落组合的缓冲带区域,主要建植在农田、果园、菜地、道路两侧、滨水带等边缘地带,为提升作物传粉效率、控制虫害等发挥着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城市和乡村中为传粉者、害虫天敌提供蜜粉源与生境,改善城乡生境质量,强化害虫天敌支持系统,减少农药使用,改良修复城市土壤,净化水源,抑制杂草等。欧美发达国家最早在集约化农业生产中应用昆虫野花带并制定生态补偿等政策;发展中国家的昆虫野花带仍处于发展初期,缺少实际应用。为了解昆虫野花带在中国的应用基础条件,在北京近郊与远郊展开非作物生境与实验地设计群落样方调查,研究不同植物群落中节肢动物种类以及自然天敌功能团、传粉者功能团、害虫功能团以及中性昆虫功能团多样性分布的总体差异性与时序动态变化;分析植物群落多样性结构与节肢动物功能团的相关性;花期物候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关系;传粉者功能团在群落中的取食范围及不同类群的共同食源,明确不同蜜粉源植物对于不同类群节肢动物的重要性;分析花色、花量等植物关键功能性状与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相关性。研究为中国的昆虫野花带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开拓了非作物生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与设计的先河。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在京郊非作物生境设25个样点633个样方,调查得到草本植物共51科152属204种。不同农区和非作物生境类型生长的植物多样性不同。远郊浅山旱作农业区以及深山沟谷林果区非作物生境草本植物多样性最高,群落主要由本土植物构成,近郊是栽培植物群落占优势。林地、林缘生境中,中度干扰野生植物群落占总调查样点的61%;田埂及坡地生境中,56%的调查样点以中度干扰野生植物群落为主;道路及宅基地生境中,栽培植物为主,占72%;滨水生境中,40%的样点以低干扰野生植物群落为主。全部样方中共观测到传粉昆虫5目20科29属14691个,其中中华蜜蜂为主要传粉者,传粉者对于旋覆花、败酱、蓬子菜、长蕊石头花的平均访花频率最高,这四种植物是最具传粉者保育价值的本土草本植物。昆虫野花带实验地设8个原始样地和1个设计样地,共27个样方,共有植物20科38属42种,10次调查共观测到2纲10目65科100属109种节肢动物13450个。实验地昆虫野花带群落最多可容纳25种自然天敌、21种传粉者、9种害虫。在时序变化上,共计66.7%的昆虫野花带群落在5月达到了植物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值,此时传粉者功能团与植物物种丰富度有强相关性,5月后,各昆虫野花带群落传粉者功能团优势种时序变化间差别不大,西方蜜蜂及东方蜜蜂占据了所有季节实验地中核心传粉者地位,且随着昆虫野花带群落整体花期推进,资源可利用性渐次降低,传粉者功能团多样性水平呈现出明显先升后降趋势,而自然天敌及害虫功能团的多样性水平的趋势为5月略低,7-8月达到了观测峰值,推测与昆虫野花带群落盖度相关。以传粉者功能团为重点研究对象发现,昆虫野花带群落中蜜源植物及管状花冠和辐射对称花的植物被最多的传粉者类群所利用,其中,社会性蜂类的取食范围最大,生态位宽度达到了14.97,有25种蜜粉源植物都有被其觅食,其中优势物种为西方蜜蜂,其利用紫花甸苜蓿的个体比例高达0.11。蝇类与社会性蜂类共同取食资源种类在23种,占所有观测时段内蜜粉源植物总种数的92%。蝇类更偏好于白色花、社会性蜂类及食蚜蝇类更偏好于黄色、蓝紫色花,蝶类偏好于红色尤其是粉色的粉源植物,如美丽月见草等。大花量能吸引更多的社会性蜂类与食蚜蝇类,而小花量的植物能多为大花植物,更受蝶类、弄蝶类以及蛾类等鳞翅目昆虫喜好。京郊非作物生境中,栽培植物、本土植物对传粉者保育均有重要保护与应用价值,实验地的调查同时验证了植物多样性有助于提升传粉者等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花色、花量等关键功能性状也适用于非作物生境昆虫野花带植物的筛选。仅就传粉者功能团一项指标来看,朝阳、昌平等近郊非作物生境夏秋季植物种类单一,传粉网络结构不稳定,设计的昆虫野花带为传粉者提供了连续性的多样食源供应,具有强效的传粉服务功能,因此近郊地区可以首选昆虫野花带作为农地非作物生境的改造目标。
邓瑞[4](2020)在《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酉阳花田梯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梯田景观是重要的乡村景观资源,具有美学,生态,生产、文化等价值。在农旅融合背景下,梯田景观对乡村振兴具有积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乡村劳动力流失、土地污染、自然灾害等原因,梯田弃耕、撂荒问题日益凸显,给梯田农业生产,梯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梯田景观形态的维持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梯田景观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保护梯田资源,挖掘梯田特色,兼顾其美学,生产,生态,文化等多个方面,规划设计出和谐共生,可持续性的梯田景观,在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梯田景观为切入点,从景观设计学角度出发,结合景观美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及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梯田景观进行总体分析。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明确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的总体目标及原则,尝试性地提出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构建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体系,为今后梯田景区的规划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梯田景观的构成要素主要由周边自然环境要素、梯田自身构成要素、梯田人文传承要素组成。通过从局部的构成要素分析到梯田整体分析,进而得出了梯田的景观特征。包括由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游赏功能组成的功能性特征和由田埂、田坎线条美,田块大小的肌理美,田面构成的色彩美,附作物变化的季相美,梯脊梯谷的空间美,农业生产的劳作美组成的美学特征。(2)通过对所选三个梯田案例的自然条件、景观格局、功能特征、美学特征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梯田景观规划的实践经验。具体如下:在自然条件和景观格局方面,充分利用梯田周边自然景观要素及其特殊的垂直空间结构;在功能特征方面,促进梯田生产、生活、生态和游赏多方面有机融合和协同发展;在美学特征方面,依据梯田坡度的差异打造不同的梯田景观效果,陡坡梯田突出田埂线条美、梯脊梯谷空间美,缓坡梯田重视附作物生长变化的色彩美、田块大小的肌理美。(3)在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从生产、生活、生态、美学四个层面明确了规划目标,提出了梯田景观整体优化,保护优先,经济生产,文化延续,可持续性发展的六大规划原则。在此前提下,提出了梯田美学及旅游营造和梯田农业生产策略。在梯田美学及旅游营造策略中,提出通过外“引”内“借”、显“山”露“水”、观景游览系统构建、旅游营销体系构建的规划设计方法,实现良好的景观效果和便利的观景条件。在梯田农业生产策略中,提出通过田坎系数合理化、田块分区治理、沟渠分级灌溉等规划设计方法,实现耕地面积增加、耕作条件优化。
张延成[5](2020)在《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处世界仅存的四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研究区域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核心区,总面积15.78×104km2,其中耕地8.81×104km2,包括哈尔滨(局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黑河(局部)5个地级行政区、33个市县。本区地带性土壤以黑土、黑钙土为主,宜耕性强,自然禀赋优越,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度索取,导致黑土理化性状和生态功能严重退化,黑土区正在由“生态功能区”转变为“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已成为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本论文采取遥感与信息化手段,借助大地域、多尺度、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及土壤侵蚀模型判别技术,并与DEM数据、土地利用、行政区划、高程分带、土壤分类矢量数据融合叠加,创建生成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地理空间数据集,揭示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赋存状态、消长态势及空间分异格局,为我省实施黑土地保护,维持耕地红线,开展耕地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基础支撑。为评估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优化水土保持工程布局,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提供了科学依据。1、明确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本底及现状分布。经遥感辨识与GIS分析,2000年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本底为79560.58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本底为39758.59km2,占耕地总面积的50%。耕地年侵蚀总量可达到4680×104t/a,相当于年损失15600hm2耕地。2019年黑土区耕地面积现状为88050.56km2,占区域总面积的55.8%。按坡度分级划分,黑土区<0.25°的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9.3%,>15°耕地占耕地面积的0.01%。按高程分带划分,黑土耕地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中部海拔100-200m之间,占耕地总面积的55.1%。按土壤类型划分,黑土区耕地的主要地带性土壤为黑土,其次为黑钙土、暗棕壤,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0.7%、18.2%、9.1%。2、揭示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GIS叠置分析技术,经对两个时间节点遥感数据对比分析,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79502.73km2增加到2019年的88050.56km2,其变化量概括为:一是其它土地类型转变为耕地21449.17km2;二是耕地转出其它土地12901.87km2。总体而言,本区耕地面积的相对变量有限增长,但耕地转入转出的绝对变量变幅较大,尤其是部分可能引发逆向效应的指标(如林地草原开垦、湿地开发)和局部地区(如黑河市)表现突出。3、明确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现状、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CSLE和耕地风蚀模型,结合相关要素的数字化成果对耕地水土流失强度开展图斑尺度的解算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力风力侵蚀总面积36676.55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32651.29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北部、东部漫川漫岗农业区;风力侵蚀面积4025.26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农牧风沙区。评价时段2000年~2019年跨度内,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按各级强度级别消长态势划分,其中轻度侵蚀变化量为+7638.40km2,中度侵蚀变化量为-9241.10km2,强烈侵蚀变化量为-1701.48km2,极强烈侵蚀变化量为+32.39km2,剧烈侵蚀变化量为-3675.14km2。水土流失演变整体形势趋缓。4、开展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基于黑土耕地辨识与消长态势研判,耕地水土流失目前仍为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亟待开展水土保持成效评价,指导水土流失科学治理,采用遥感数据与水土保持监测成果,通过典型剖析与宏观调查开展水土保持效果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以来,黑土耕地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累计治理面积453.45km2。农发工程实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2598.36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 14485.33km2,减幅为64.5%,治理区各项工程年可拦蓄径流总量31795.26×104m3/a,保土总量达651.37×104t/a,相当于年可减少损失黑土耕地1736.98hm2。5、提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策略基于项目研究成果,针对评价时段内耕地转入转入消长变化强烈、典型黑土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和脆弱性分析,以及多年治理出现水土流失中强度面积减少、轻度面积增加的特征规律,通过对社会管理机制和政策环境的剖析,分别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等防治策略。为做好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保护黑土耕地提出了科学建议。目前,黑龙江省黑土41.7%的耕地处于水土流失胁迫之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黑土耕地将长期面临水土流失加剧和耕层变薄的严峻挑战,应加大对黑土保育科技支撑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快黑土区生态环境整治与水土流失治理,保护黑土地,筑牢北大仓。
周琳琳[6](2019)在《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目标及模式研究 ——以新郑市为例》文中提出我国水土资源约束日益明显,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河南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在新形势下,为保障粮食生产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优化农田灌溉用水配置,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突破水资源瓶颈对农业生产发展的约束。本文以新郑市为项目区,对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高标准农田灌溉用水优化配置进行研究。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区,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地下水位受降水因素影响较大,在丰水季节水位抬升,在枯水季节水位下降,可利用水资源总量总体上难以满足农田灌溉用水的需要,因此,需根据不同生育阶段作物水分亏缺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的不同,将有限的灌溉水量用在作物最关键的需水阶段,即所谓的灌“关键水”。在对新郑市水资源禀赋条件和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评价分析的前提下,得出其农田灌溉水源不足,应在水资源约束条件下制定合理可行的作物灌溉制度,在农作物全育期期内科学地分配有限的水量,并对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进行优化分配,使缺水造成的减产损失降低到最小,以获取最佳的产量目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新郑市水资源可利用量远远不能满足农田灌溉用水需求,在农田区地表径流得到充分蓄积利用的情况下,可利用水资源总量总体上仍难以满足农田灌溉用水需要,但是部分地区则基本上接近到供需平衡。(2)由于新郑市冬小麦灌溉需水量为1099-1469m3/hm2,夏玉米灌溉需水量为1035-1324m3/hm2,冬小麦-玉米标准种植制度的年农田灌溉需水量为2134-2793m3/hm2,远小于《河南省用水定额》,自产水无法满足充分灌溉灌溉定额用水需要,因此需要制定非充分灌溉制度。(3)立足于水资源条件约束制定与可利用水资源量相匹配的灌溉定额,并根据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水分亏缺对产量的影响、作物同生长阶段有效湿润层深度、适宜的土壤含水率,制定分区节水灌溉制度,将有限的水源优先用于作物生长临界期及关键需水阶段。(4)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不同类型区可利用水资源量(可利用模数)作为灌溉定额确定的依据,根据灌水定额分析结果和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研究成果,将新郑市高标准农田划分为旱作区、非充分灌溉区、充分灌溉区3类一级区,并在此基础上细分为7个二级类型区。(5)立足于不同类型区自然环境禀赋条件的适宜性和约束性,采取“以分区为基础,以资源定目标,以目标定工程”的技术思路,根据不同类型区的特点确定了与水资源禀赋条件制定相应的灌溉次数和时间以及相匹配的农田灌溉目标和灌溉工程配置模式。
吴生伟[7](2019)在《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空间布局及其协调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羊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是河西走廊第三大内陆河流域,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研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空间布局对于解决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不合理,改善流域生态环境,防止土地沙漠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科学的研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空间布局,本文在分析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及水资源利用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空间布局模型,再采用SPSS和GIS空间分析软件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计算,并进行了可视化表达,结果显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空间布局关系与水资源的供给量和利用量密切相关,其中水资源供给量主要受到降水量、地表水、地下水、流域调水和蒸发量五个影响影响因素的影响,水资源利用量受到农业用水、城镇用水、生态用水和新增加工业用水四个影响因素的影响。水资源供给量在空间布局上呈现“东部较强,西部较弱”,水资源利用上,农业用水、生态用水和综合水资源能力空间布局呈现“南北较弱、中间较强”,城镇用水呈现“北部较强、南部较弱”的空间布局,新增工业用水上呈现“西部较强、东部较弱”的空间布局。根据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空间布局关系,基于“多规合一”进行了石羊河流域规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规划研究,在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时,主要通过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完善协调管理体系、协调规划编制内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快甘肃省水利设施建设、发展金昌节水农业和加强武威生态环境保护。在和国土空间规划相协调时,通过建立协调规划体系,完善管理协调机制、划定四条控制线,保护四区空间;在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协调,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对接,合理调配流域水资源。在和区域规划相协调时,主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协调统一机制、调整产业结构,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科学有效的涵养流域水资源。在和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时,主要围绕水源地建设和水资源管理,通过建立信息技术共享平台,满足金-武绿洲生态发展区用水需求,在落实水资源整体配置的同时,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按照“三区三带,一核四心”的城镇空间格局,提升区域综合产业能力,解决水资源利用矛盾冲突问题。在和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主要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完善管理体系,在明确城镇总体规划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平衡城市(镇)和各乡镇用水需求,解决城市(镇)之间用水的矛盾冲突。
魏巍[8](2019)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亚地区植被与土地退化评价》文中提出中亚地区地处亚洲大陆内部,降水量低且不稳定,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该地区的极端气候水文事件频繁发生,尤其是干旱经常反复发生使该区域植被出现了严重退化。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中亚地区通过文化和贸易交流将中国西部城市与欧洲乃至世界相连,其旱地生态系统支持了相当大比例的人口和经济,因此分析该生态系统对频发干旱的响应、评价植被退化风险和土地退化现状对中亚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CRU气象数据集、MODIS GPP(总初级生产力)、NPP(净初级生产力)、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LAI(叶面积指数)数据集、ESACCI 土地覆盖数据集等,采用关联Mann-Kendall趋势检验(CMK)、Sen’slope、稳态转换指数(RSI)和趋势面分析(TSA)对中亚地区的6个气象因子、植被生长和土地覆盖、水分利用效率(WUE)、雨水利用效率(RUE)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考虑干旱延滞效应,基于WUE和RUE,应用生态弹性指数对中亚地区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的退化风险进行了评价,指数越高,退化风险越低。基于净初级生产力、土地覆盖数据和土壤碳储量值,应用WUE校正法、回归分析和非参数检验,通过分析变化速率、频率分布、划分百分等级等,比较基线期和目标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来确定土地退化、稳定和改善状态,并结合土地生产力、土地覆盖和土壤有机碳三个角度对中亚地区土地退化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发现如下:1901-2015年中亚地区的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呈不显着增加趋势,潜在蒸散的增加幅度大于降水的增加幅度,随最低气温显着上升,气温日较差和霜冻天数均呈下降趋势。空间来看,气温在整个中亚地区呈显着增加趋势,气温日较差和霜冻天数在绝大部分区域呈显着下降趋势,超半数的研究区面积上降水呈增加趋势,潜在蒸散在绝大部分区域呈增加趋势,除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其余地区的潜在蒸散的增加幅度均高于降水的增加幅度。由SPE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空间变化来看,SPEI01、SPEI06、SPEI12的空间趋势变化相似,且随时间尺度的增加,干旱趋势的面积缩小;SPEI03在76.32%的区域面积上呈显着下降趋势;且SPEI03的干旱趋势面积最大,表明区域季节性干旱加剧。年 GPP(2000-2015)、NPP(2000-2014)和 NDVI(2000-2015)分别在 77.97%、79.61%和58.89%的总植被面积上呈下降趋势,主要出现在哈萨克斯坦西北部、中部和东北部、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土库曼斯坦南部以及中国新疆北部和伊犁河谷地区。1992-2015年中亚地区的水体和裸地面积呈显着减少,除草牧场之外,其余土地覆盖类型的面积呈显着增加。1992-2015年哈萨克斯坦的旱作农田和灌溉农田面积呈显着增加,旱作农田增加的主要来源是草牧场,灌溉农田增加的主要来源于草牧场和裸地了,从五个分期(1992-1995,1995-2000,2000-2005,2005-2010,2010-2015)来看,草牧场向旱作农田的转换集中于北部和东部,草牧场向灌溉农田的转换集中于中部和南部。2000-2014年,基于WUE,96.01%的旱作农田、68.02%的温带草原和62.70%的稀疏植被表现为中等退化风险,54.92%和42.09%的灌木分别呈高退化风险和中等退化风险。基于RUE,89.11%的旱作农田表现为高退化风险,56.39%和42.43%的温带草原分别呈中等退化风险和高退化风险,54.63%和42.52%的灌木呈高退化风险和中等退化风险,71.85%的稀疏植被呈高退化风险。在10.12%的旱作农田、46.03%的温带草原、41.35%的灌木和37.64%的稀疏植被上,基于WUE和RUE的退化风险评价相同。在极端干旱期间和之后,存在高退化风险的植被出现了 WUE和RUE的降低,这对植被碳积累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低抵抗力引起的高退化风险的植被,其WUE和RUE消极应对干旱,随着中亚地区干旱变得持续和频繁,这些植被可能因WUE和RUE持续降低而出现退化和死亡。2001-2015年中亚地区土地退化、稳定、改善面积比例分别为13.46%、36.14%、15.39%,改善面积主要位于哈萨克斯坦西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乌兹别克斯坦西北部以及中国新疆中部和北部;退化面积主要出现在哈萨克斯坦的西部和南部、土库曼斯坦南部、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南部、塔吉克斯坦西南部、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中国新疆中部。土地退化受气候变化、植被应对干旱的机制以及人类活动共同影响。
张志慧[9](2019)在《坝上地区农田休耕与水浇地转旱作的生态补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行旱地休耕与水浇地旱作制度是减轻冀西北坝上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增强水源涵养与供给功能,保障下水下风地区生态与资源安全的重要社会需求。本研究于20172018年选择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的两个代表性乡镇作为案例区,采用对案例区雨养旱地、水浇地和大棚三种种植类型的农户与企业精细访谈摸底、进田实地检测方式,获得作物生产的数据资料,进一步对雨养旱地、水浇地和大棚进行生产、生态和经济效果分析,并运用机会成本法,估算不同种植类型耕地休耕与转作生产的经济补偿数额。主要结果如下。1、初步明确了不同类型农田主栽作物生产的外部效应量值坝上地区雨养旱地、水浇地和大棚三种种植类型的耕地农作,均伴有起沙扬尘、肥力下降、蒸耗降水、消耗地下水和地膜白色污染等负外部性影响。水浇地作物生产以西兰花抽取地下水量最少,每亩灌水量为36.28m3,马铃薯、圆白菜次之,分别为每亩44.8m3、61.42m3,甜菜的灌水量最大,为每亩72.14m3;大棚豆角抽取的地下水量最多,为每亩112.29m3,微型薯棚每亩灌水量为56.47m3。旱作生产莜麦、亚麻田收益较低,肥料投入少,土壤肥力下降,土壤养分耗亏成本为每亩28.5467.38元;旱作马铃薯和甜菜田养分盈余,马铃薯为每亩12.32元,甜菜为16.98元。水浇地甜菜和圆白菜土壤肥力下降,甜菜田肥力下降的成本为每亩37.72元,圆白菜田每亩146.20元;水浇地经济效益高的马铃薯与西兰花生产表现培肥土壤特征,马铃薯为每亩16.21元,西兰花为196.80元。大棚生产土壤养分也表现为盈余,大棚豆角每亩为338.18元,微型薯每亩405.62元。农田生产收益(y)与养分盈亏成本(x)呈现y=0.388x2-40.394x-2725.7987(r=0.726)的二次项正相关关系。2、明确了农资成本投入是影响不同类型农田作物生产效果的主要因素坝上雨养旱作生产,农田投入少,产量变幅大。旱作田农资成本投入在每亩60.00321.35元,作物产量变异系数在15.6822.44%间。水浇地收益较高,农资成本投入在每亩791.381716.15元,作物产量变异系数在3.7822.44%间。在农田动能投入中,雨养旱地机械化程度低,人工费用高。旱地马铃薯、甜菜生产,机械成本为每亩66.9573.38元,人工投入为每亩629.82915.52元;相应水浇地马铃薯、甜菜生产,机械成本为每亩133.51240.84元,人工成本则降至每亩393.77641.93元。机械化替代人力,提高了农田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坝上旱地、水浇地与大棚作物生产的经济效果表明,坝上农作物产值(y)随农资投入(x)升高,呈y=0.001x2+0.278x+708.057(r=0.959)的二次项正相关关系。3、明确了不同类型农田的经营主体以及相应农田休耕、转作的适宜经济补贴数额依案例区实际调查情况分析表明,目前耕地经营的主体受农田投资质量影响。雨养旱作田农资成本投入少,经济效益低,经营主体为自耕农与兼业农。水浇地收益较低的甜菜、圆白菜生产田,经营主体为兼业农;经济效益高的马铃薯、西兰花生产田,经营主体为租地商与农企。大棚的架豆角及微型薯生产,农资成本投入多,经济效益高,经营主体为租地商与农企。坝上实行休耕,在考虑农田生产造成的土壤水分、养分盈亏成本时,经营主体为兼业农下,补偿数额为旱作莜麦每亩补偿68.14元、亚麻89.70元、马铃薯218.81元、甜菜99.54元;水浇地甜菜每亩补偿数额为455.38元、圆白菜397.69元、马铃薯737.01元、西兰花1241.08元;不考虑水分、养分成本时,则补偿数额为旱作莜麦每亩96.68元、亚麻157.08元、马铃薯206.49元、甜菜82.56元;水浇地甜菜的补偿数额为每亩672.01元、圆白菜696.21元、马铃薯831.90元、西兰花1034.25元。水浇地较高的经济效益会导致直接休耕成本高,政府财政压力大。考虑水浇地转作生产效益最好的旱作马铃薯,以水转旱的收益差值作为转作补贴数额。考虑水分、养分成本时,在经营主体为兼业农下,水浇地甜菜和圆白菜的水转旱收益差值为负;在经营主体为租地商与农企下,水浇地马铃薯转作补贴数额为每亩372.99元、西兰花877.06元。不考虑水养分盈亏成本时,在经营主体为兼业农下,转作补贴数额为水浇地甜菜每亩120.31元、圆白菜144.51元;在经营主体为租地商与农企下,马铃薯480.20元、西兰花每亩682.55元。大棚生产不仅经济效益高,大棚架芸豆亩收益是水浇地西兰花的6.52倍,而且通过膜面集雨渗漏地下的水量多于抽取地下水的灌溉量,豆角与微型薯大棚所生产的地下水资源量超过灌溉量,分别为46.31和118.22m3/667m2。所以坝上地区的大棚生产,不应考虑休耕或转作。综之,通过对坝上地区雨养旱地、水浇地和大棚菜地等农田的生产调查,初步明确了各类耕地的生产、生态和经济效果;明确了不同类型农田的经营主体,以及相应的农田休耕、转作策略、适宜的经济补贴数额。文中进一步讨论了农村非农性产业开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等,以促进冀西北坝上地区休耕制度的实施。
李鸿美[10](2019)在《西部观念、环境认知与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演进(1862~1935)》文中认为美国的公共土地是指所有权、处理权和管辖权归联邦政府的土地。在早期美国历史上,通过东部各州的土地让渡和领土扩张,公共土地的规模日趋庞大。公共土地问题贯穿着美国的发展进程,既见证了美国的历史,又承载着美国的未来。公共土地制度是指国会通过一系列土地法令形成的有关公共土地所有、占有、支配、开发、利用及其保护的体系,对美国经济、政治、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1862~1935年是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重要转型期,这段时间是美国根据西部自然条件不断对公共土地制度进行调整并逐渐走向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历史阶段。怀着将西部荒野改造成世界花园的观念,1862年《宅地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以吸引移民鼓励定居为导向的公共土地制度的确立。由于当时美国社会对西部的自然环境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该法令试图将适合东部的土地制度强加于西部的自然生态系统,因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不仅引发了土地投机的泛滥,而且造成严重的资源破坏。此后几十年的时间内,国会不断对其做出调整以适应西部的自然状况。本文以美国社会对西部环境认知的变化为切入点,探讨美国如何改革公共土地制度以应对西部独特而复杂的自然环境。首先,国会根据西部干旱的气候状况对公共土地制度进行了调整。当美国社会意识到西部干旱的自然特征之时,一些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主张以赠予公共土地的方式鼓励植树造林,以期改变西部的干旱气候,从而推动了《植树法》的颁布。然而,法令最终的失败使美国社会逐渐认识到西部地区干旱气候无法改变的环境现实。鉴于此,为适应西部干旱的自然条件,鼓励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的发展,国会先后通过了《荒漠土地法》、《凯里法》、《国家垦务法》和《扩大宅地法》等土地法令。其次,国会根据西部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实施公共土地的分类利用。西部自然资源的多样性造就了公共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伐木业、采矿业和畜牧业在不同地区逐渐发展起来,而《宅地法》这部以促进农业定居为目的的土地法令显然不符合这些行业发展的土地需求。鉴于此,国会针对蕴含丰富矿产资源的公共土地颁布了《综合采矿法》,针对森林资源丰富的公共土地出台了《木石法》,针对牧场资源丰富的公共土地实施《畜牧宅地法》。再次,公共土地制度实现了从重视土地开发到注重自然资源保护的转型。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日渐萎缩的自然资源和满目疮痍的环境破坏,美国社会的自然观念发生了重要转变。受其影响,美国公共土地制度出现了自然资源保护的转向,逐渐确立了国有森林体系、国家公园体系以及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体系。为加强对矿业用地和畜牧用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国会通过了《矿地租赁法》和《泰勒畜牧法》,从而使此前矿产资源和畜牧资源肆意开采的局面有所改观。美国通过公共土地制度的一系列改革,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了当今公共土地的基本格局。其中,美国社会对西部环境认知的变化是土地制度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美国拥有广袤的公共土地,且掌握着可以改变自然环境的先进技术手段,但只有尊重土地的自然属性,才能获得持续长久的繁荣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发展旱作农业的水源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旱作农业的水源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来源 |
1.1.3 研究问题与目标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2 研究要点与创新 |
1.2.3 主要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启示 |
1.3.1 关于研究对象的综述 |
1.3.2 相关研究内容的综述 |
1.3.3 相关研究方法的综述 |
1.3.4 相关政策法规综述 |
1.3.5 相关研究总结 |
1.3.6 对本研究启示 |
1.4 研究方法与步骤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步骤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河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与特征 |
2.1 河北传统村落生成的时空演进 |
2.1.1 村落分布的总体概况 |
2.1.2 村落生成的历史进程 |
2.2 河北传统村落的多因素分布特征 |
2.2.1 自然地理特征 |
2.2.2 经济交通特征 |
2.2.3 历史文化特征 |
2.3 河北传统村落区域划分及其环境要素 |
2.3.1 地域分区原则与方法 |
2.3.2 地域综合分区 |
2.3.3 冀西南片区环境要素与特征 |
2.3.4 冀南片区环境要素与特征 |
2.3.5 冀中片区环境要素与特征 |
2.3.6 冀西北片区环境要素与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北传统村落选址与整体布局 |
3.1 河北传统村落选址 |
3.1.1 冀西南片区村落选址 |
3.1.2 冀南片区村落选址 |
3.1.3 冀中片区村落选址 |
3.1.4 冀西北片区村落选址 |
3.2 河北传统村落整体布局类型划分 |
3.3 山地地貌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
3.3.1 山垴缓升布局 |
3.3.2 山坳蜿蜒布局 |
3.3.3 山沟紧凑布局 |
3.3.4 山麓扩展布局 |
3.3.5 深山谷地随势布局 |
3.4 丘陵地貌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
3.4.1 平缓丘陵延展布局 |
3.4.2 丘陵谷地有机布局 |
3.5 平原水淀地貌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
3.5.1 平原行列布局 |
3.5.2 淀中密集布局 |
3.6 古陉驿道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
3.6.1 井陉驿道沿线布局 |
3.6.2 滏口陉沿线布局 |
3.7 军事防御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
3.7.1 蔚县亚区防御型村落 |
3.7.2 怀安-怀来亚区防御型村落 |
3.7.3 邯郸亚区与邢台亚区防御型村落 |
3.8 特色要素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
3.8.1 村窑共生沿河布局 |
3.8.2 祭祀庙宇群统领布局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北传统村落空间结构 |
4.1 单一轴线型村落 |
4.1.1 轴线垂直抬升结构 |
4.1.2 轴线纵深延展结构 |
4.2 多轴线型村落 |
4.2.1 平行轴线结构 |
4.2.2 多轴汇聚结构 |
4.3 有机网络型村落 |
4.3.1 有机格网结构 |
4.3.2 自由延展结构 |
4.4 规则网络型村落 |
4.4.1 正交格网结构 |
4.4.2 放射格网结构 |
4.5 堡墙围合型村落 |
4.5.1 一字形结构 |
4.5.2 十字形结构 |
4.5.3 丰字形结构 |
4.5.4 田字形结构 |
4.5.5 大型城郭结构 |
4.6 河北传统村落中心与边界 |
4.6.1 村落中心 |
4.6.2 村落边界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 |
5.1 河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 |
5.1.1 巷道空间 |
5.1.2 主街空间 |
5.1.3 其他街巷空间 |
5.2 河北传统村落街巷界面 |
5.2.1 街巷底界面 |
5.2.2 街巷侧界面 |
5.2.3 街巷顶界面与景界面 |
5.3 河北传统村落节点空间 |
5.3.1 生产性节点 |
5.3.2 生活性节点 |
5.3.3 通行与防御性节点 |
5.3.4 精神与文化性节点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河北传统村落民居院落 |
6.1 河北传统村落合院空间特征 |
6.1.1 冀西南片区合院空间 |
6.1.2 冀南片区合院空间 |
6.1.3 冀中片区合院空间 |
6.1.4 冀西北片区合院空间 |
6.2 河北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特征 |
6.2.1 砖石结构建筑 |
6.2.2 石木结构建筑 |
6.2.3 土木结构建筑 |
6.2.4 拱券结构建筑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河北传统村落区域间共性与个性特征比较 |
7.1 区域间共性特征比较 |
7.1.1 村落与选址 |
7.1.2 村落与太行八陉 |
7.1.3 村落与城镇 |
7.2 区域间个性特征比较 |
7.2.1 村落的聚集及分散 |
7.2.2 村落与文化 |
7.2.3 村落布局形态 |
7.2.4 村落空间结构与中心边界 |
7.2.5 街巷空间 |
7.2.6 典型公共建筑与特色空间 |
7.2.7 民居院落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河北国家级传统村落(第1~5批)航拍及卫星正射影像 |
附录二:研究样本传统村落调查信息表 |
附录三:主要样本传统村落肌理图 |
附录四:典型样本传统村落街巷空间测绘手稿 |
致谢 |
(2)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面源污染概况 |
1.2.2 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研究 |
1.2.3 农业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
1.2.4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与策略研究进展 |
1.3 巢湖水环境研究现状 |
1.3.1 巢湖流域概况 |
1.3.2 巢湖水环境现状 |
1.3.3 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
1.4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3 基于稳定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 |
3.2.4 样品分析 |
3.2.5 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 |
3.3.2 店埠河潜在硝酸盐污染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 |
3.3.3 店埠河水体的水化学特征 |
3.3.4 店埠河硝酸盐来源的定性解析 |
3.3.5 店埠河水体硝酸盐来源的定量解析 |
3.3.6 不同污染源不同形态氮及氮氧同位素特征值沿沟渠的迁移转化特征 |
3.4 讨论 |
3.4.1 店埠河水体氮素的时空特征 |
3.4.2 利用SIAR模型定量解析面源氮素各污染源贡献率 |
3.5 小结 |
4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巢湖流域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调控效应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的采集 |
4.2.4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
4.2.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径流的防控效果 |
4.3.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土壤流失的防控效果 |
4.3.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各形态氮浓度的影响 |
4.3.4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各形态磷浓度的影响 |
4.3.5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氮磷流失的防控效果 |
4.3.6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作物产量分析 |
4.4 讨论 |
4.4.1 巢湖流域坡耕地氮磷径流流失现状 |
4.4.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控制作用 |
4.4.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氮磷径流损失的调控作用 |
4.5 小结 |
5 保护性耕作和优化施肥对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氮磷流失的调控效应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样品采集 |
5.2.5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
5.2.6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监测期间的降雨产流情况 |
5.3.2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特征 |
5.3.3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径流氮素浓度及形态分析 |
5.3.4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径流磷素浓度及形态分析 |
5.3.5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氮素径流损失负荷 |
5.3.6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磷径流损失负荷 |
5.3.7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规律与控制关键期 |
5.4.2 保护性耕作对水旱轮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
5.4.3 优化施肥对水旱轮作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基于稳定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研究 |
6.1.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水土及养分流失的调控效应 |
6.1.3 保护性耕作和优化施肥对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养分流失的调控效应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学研究情况 |
致谢 |
(3)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昆虫野花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
1.1.1.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支持服务 |
1.1.2.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 |
1.1.3.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提供服务 |
1.1.4.昆虫野花带在农业景观中的文化服务 |
1.2.昆虫野花带景观生态学研究 |
1.3.昆虫野花带种植及植物群落研究 |
1.4.昆虫野花带规划设计与建植管理研究 |
1.4.1.昆虫野花带景观特征 |
1.4.2.昆虫野花带景观构成 |
1.4.3.昆虫野花带具体分类 |
1.4.4.昆虫野花带设计原则与方法 |
1.4.5.昆虫野花带建植管理 |
1.5.昆虫野花带在各国的政策发展研究 |
1.5.1.英国 |
1.5.2.瑞士、比利时 |
1.5.3.美国 |
2 京郊非作物生境与传粉者调查研究 |
2.1.调查内容与方法 |
2.1.1.调查区域及样点选取 |
2.1.2.草本植物群落调查 |
2.1.3.传粉昆虫观测 |
2.2.结果分析 |
2.2.1.非作物生境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2.2.2.非作物生境传粉昆虫多样性分析 |
2.2.3.不同类型草本植物群落对昆虫的作用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 昆虫野花带群落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研究 |
3.1.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1.样地、样方基本情况 |
3.1.2.节肢动物观测与收集 |
3.1.3.节肢动物多样性评测 |
3.2.结果分析 |
3.2.1.昆虫野花带群落中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 |
3.2.2.节肢动物功能团时序动态变化分析 |
3.3.结论与讨论 |
4 昆虫野花带群落中植物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关系研究 |
4.1.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1.样地、样方植物群落概况 |
4.1.2.植物花期物候观测 |
4.1.3.节肢动物相关的植物关键功能性状测定 |
4.1.4.植物-传粉者互作关系 |
4.2.结果分析 |
4.2.1.植物群落多样性构成特征及其与节肢动物群落关系 |
4.2.2.传粉者功能团动态与花期物候关系 |
4.2.3.植物-传粉者互作及生态位关系 |
4.2.4.植物关键功能性状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的关系 |
4.3.结论与讨论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酉阳花田梯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梯田景观类型与构成要素研究 |
2.1 梯田景观类型 |
2.2 梯田景观的构成要素 |
2.3 小结 |
第3章 梯田景观功能与美学特征研究 |
3.1 梯田景观的功能性特征 |
3.2 梯田景观的美学特征 |
3.3 小结 |
第4章 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典型案例研究 |
4.1 案例选择及其概况 |
4.2 自然条件与景观格局分析 |
4.3 梯田景观功能分析 |
4.4 梯田景观美学特征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5.1 规划设计目标 |
5.2 规划设计原则 |
5.3 梯田景观美学及旅游营造策略 |
5.4 梯田景观农业生产设计策略 |
5.5 小结 |
第6章 案例实践—酉阳花田梯田规划设计 |
6.1 项目概况 |
6.2 现状分析 |
6.3 景观资源分析 |
6.4 农旅融合现状分析 |
6.5 总体规划 |
6.6 专项规划设计 |
6.7 梯田修复设计 |
6.8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区域生态环境与水土流失现状评述 |
1.2 遥感和水土流失概念与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
1.4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 |
2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区域概况 |
2.1 地理区域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地资源 |
2.5 土壤资源 |
2.6 生物资源 |
2.7 水文概况 |
2.8 社会经济 |
2.9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情况 |
2.9.1 水土流失成因与危害 |
2.9.2 水土流失类型与分布 |
2.9.3 水土保持现状 |
3 黑土耕地本底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分析 |
3.1 耕地本底值获取方法与途径 |
3.1.1 基础数据 |
3.1.2 本底值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 |
3.2 本底值遥感调查研究方法 |
3.3 黑土耕地本底分布情况 |
3.3.1 总体分布 |
3.3.2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布 |
3.3.3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坡度分级分布 |
3.4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析评价 |
3.5 小结 |
4 黑土耕地变化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评价 |
4.1 黑土耕地遥感辨识与空间提取技术 |
4.1.1 基础遥感数据源 |
4.1.2 解译技术路线 |
4.1.3 技术实现过程 |
4.1.4 解译结果与分析 |
4.2 黑土耕地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界定技术 |
4.2.1 基础数据 |
4.2.2 技术路线 |
4.2.3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系统 |
4.2.4 土壤侵蚀模型 |
4.2.5 数据处理与模型计算 |
4.2.6 解译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5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遥感评价 |
5.1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工程实施 |
5.2 水土流失防治农业生态开发工程实施 |
5.3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 |
5.3.1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典型评价 |
5.3.2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总体评价 |
5.3.3 保护黑土耕地效果评价 |
5.3.4 经济效益评价 |
5.3.5 社会效益评价 |
5.4 小结 |
6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管理建议 |
6.1 区域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
6.1.1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水土保持区划格局 |
6.1.2 水土保持区划总体防治方略 |
6.1.3 水土保持区划分区防治建议 |
6.2 策略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
6.2.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 |
6.2.2 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 |
6.2.3 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
6.3 技术支持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
6.3.1 开展科学研究 |
6.3.2 组织技术示范与推广 |
6.3.3 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6)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目标及模式研究 ——以新郑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任务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任务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2.2 自然经济概况 |
2.2.1 地形地貌条件 |
2.2.2 气候条件 |
2.2.3 土壤入渗条件 |
2.2.4 社会经济条件 |
3 研究区水资源禀赋条件 |
3.1 水文条件 |
3.2 大气降水 |
3.3 地表径流与地表水资源量 |
3.4 浅层地下水资源量 |
4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及模式研究 |
4.1 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
4.2 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4.2.1 作物需水量与灌溉需水量分析 |
4.2.2 可利用水资源量 |
4.2.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4.3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农田灌溉目标研究 |
4.4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节水灌溉制度研究 |
4.4.1 充分灌溉制度 |
4.4.2 非充分灌溉制度 |
4.4.3 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节水灌溉制度制定 |
4.5 工程建设模式和重点建设内容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7)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空间布局及其协调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 |
1.4.2 国内研究 |
1.5 相关概念及规划理论 |
1.5.1 相关概念 |
1.5.2 “多规合一”理论 |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现状 |
2.1 石羊河流域概况 |
2.1.1 区位分析 |
2.1.2 自然环境分析 |
2.1.3 生态环境分析 |
2.1.4 社会发展概况 |
2.1.5 经济条件分析 |
2.2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来源 |
2.2.1 降水 |
2.2.2 地表水 |
2.2.3 地下水 |
2.2.4 水利工程建设 |
2.2.5 跨流域调水 |
2.3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 |
2.4 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2.4.1 农业用水比重大,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 |
2.4.2 地下水资源利用率高,雨水利用率低 |
2.4.3 水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脆弱 |
2.4.4 规划部门相对独立,缺少流域水资源协调规划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3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 |
3.1 国家政策 |
3.2 社会因素 |
3.3 经济状况 |
3.4 气候条件 |
3.5 生态环境 |
3.6 本章小结 |
4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评价模型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 |
4.1.1 选取原则 |
4.1.2 指标体系 |
4.2 模型构建 |
4.3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空间布局计算结果 |
4.3.1 数据来源 |
4.3.2 计算结果 |
4.4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空间布局模式 |
4.4.1 水资源供给能力的空间布局模式 |
4.4.2 农业用水空间布局模式 |
4.4.3 城镇用水空间布局模式 |
4.4.4 生态用水空间布局模式 |
4.4.5 新增工业用水空间布局模式 |
4.4.6 综合用水空间布局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多规合一”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空间协调规划 |
5.1 石羊河流域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 |
5.1.1 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完善协调管理体系 |
5.1.2 协调规划编制内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5.1.3 结合甘肃省十三五规划,加快水利设施建设 |
5.1.4 结合金昌市十三五规划,发展节水农业和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
5.1.5 结合武威市十三五规划,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 |
5.2 石羊河流域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协调 |
5.2.1 建立规划协调机构,完善管理协调机制 |
5.2.2 划定四条控制线,保护四区空间 |
5.2.3 保护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用水 |
5.2.4 加强农业空间保护,发展节水农业 |
5.2.5 限制城镇空间增长,保证城镇安全用水 |
5.2.6 保护水域空间,有效涵养水资源 |
5.3 石羊河流域规划与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协调 |
5.3.1 在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范围内实现水资源的对接 |
5.3.2 在三大流域范围内,合理调配水资源 |
5.4 石羊河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相协调 |
5.4.1 建立有效的协调统一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
5.4.2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5.4.3 加大水利设施建设,保障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 |
5.4.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有效的涵养水资源 |
5.5 石羊河流域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 |
5.5.1 建立信息技术共享平台,完善管理制度 |
5.5.2 围绕水资源管理,满足区域用水需求 |
5.5.3 落实水资源整体配置,建设节水型社会 |
5.5.4 结合城镇空间格局,提升区域综合产业能力 |
5.5.5 协调金、武城镇体系规划,解决水资源矛盾冲突 |
5.6 石羊河流域规划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相协调 |
5.6.1 建立协调机制,完善管理体系 |
5.6.2 协调规划研究,平衡城市用水 |
5.6.3 明确用水需求,解决用水矛盾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气候变化背景下中亚地区植被与土地退化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被生长的动态变化 |
1.2.2 水分利用效率(WUE)和雨水利用效率(RUE)的时空变化 |
1.2.3 生态弹性对干旱的响应 |
1.2.4 土地退化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处理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处理方法 |
2.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2 数据分析 |
3 中亚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3.1 气温变化特征 |
3.1.1 气温年际变化 |
3.1.2 气温空间变化 |
3.2 降水变化特征 |
3.2.1 降水年际变化 |
3.2.2 降水空间变化 |
3.3 潜在蒸散变化特征 |
3.3.1 潜在蒸散年际变化 |
3.3.2 潜在蒸散空间变化 |
3.4 气温日较差变化特征 |
3.4.1 气温日较差年际变化 |
3.4.2 气温日较差空间变化 |
3.5 霜冻天数变化特征 |
3.5.1 霜冻天数年际变化 |
3.5.2 霜冻天数空间变化 |
3.6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变化特征 |
3.7 小结 |
4 中亚地区植被生长与土地覆盖的动态变化 |
4.1 2000-2015年中亚地区气候时空特征 |
4.1.1 气候年际变化 |
4.1.2 气候空间变化 |
4.2 植被生长的动态变化 |
4.2.1 植被生长的时间变化 |
4.2.2 植被生长的空间变化 |
4.3 植被生长与气候的相关性空间分布 |
4.3.1 GPP与气候的相关性空间分布 |
4.3.2 NPP与气候的相关性空间分布 |
4.3.3 NDVI与气候的相关性空间分布 |
4.4 土地覆盖动态变化 |
4.4.1 土地覆盖的时间变化 |
4.4.2 土地覆盖变化的来源 |
4.5 中亚地区农田动态变化分析-以哈萨克斯坦为例 |
4.5.1 农田的时空变化 |
4.5.2 农田变化的来源 |
4.5.3 农田的空间格局 |
4.6 小结 |
5 中亚地区植被退化风险评价 |
5.1 2000-2014年中亚地区生长季气候时空特征 |
5.1.1 生长季气候年际变化 |
5.1.2 生长季气候空间变化 |
5.2 2000-2014年中亚地区生长季叶面积指数(LAI)时空特征 |
5.2.1 生长季LAI时间变化特征 |
5.2.2 生长季LAI空间变化特征 |
5.3 生长季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特征 |
5.3.1 生长季WUE时间变化特征 |
5.3.2 生长季WUE空间变化特征 |
5.4 生长季雨水利用效率(RUE)的变化特征 |
5.4.1 生长季RUE时间变化特征 |
5.4.2 生长季RUE空间变化特征 |
5.5 生长季WUE和RUE与气候和形态因素的相关性空间分布 |
5.5.1 生长季WUE与气候和形态因素的相关性空间分布 |
5.5.2 生长季RUE与气候和形态因素的相关性空间分布 |
5.6 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生长季WUE和RUE的变化特征 |
5.6.1 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生长季WUE和RUE时间变化特征 |
5.6.2 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生长季WUE和RUE空间变化特征 |
5.7 中亚地区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的退化风险评价 |
5.7.1 旱作农田的退化风险评价 |
5.7.2 温带草原的退化风险评价 |
5.7.3 灌木的退化风险评价 |
5.7.4 稀疏植被的退化风险评价 |
5.8 小结 |
6 中亚地区土地退化评价与驱动力分析 |
6.1 土地生产力 |
6.2 土地覆盖 |
6.3 土壤有机碳 |
6.4 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中亚地区土地退化评价及驱动力分析 |
6.5 小结 |
7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2.1 中亚地区气候变化特征 |
7.2.2 中亚地区植被生长和土地覆盖的动态变化 |
7.2.3 中亚地区植被退化风险评价 |
7.2.4 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中亚地区土地退化评价及驱动力分析 |
7.3 创新点与展望 |
7.3.1 创新点 |
7.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坝上地区农田休耕与水浇地转旱作的生态补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休耕背景 |
1.3.2 休耕实施方式 |
1.3.3 补贴方式和标准 |
1.3.4 退耕还林 |
1.3.5 休耕 |
1.3.6 转作休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分析方法 |
2.4 参数与来源 |
2.5 定义与来源 |
2.5.1 休耕 |
2.5.2 生态补偿 |
2.5.3 外部效应 |
2.5.4 机会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
2.5.5 自耕农、兼业农和租地商 |
2.6 说明 |
第三章 坝上旱作农田生产效果及休耕补偿分析 |
3.1 旱作莜麦生产效果及休耕补偿分析 |
3.1.1 旱作莜麦生产效果分析 |
3.1.2 旱作莜麦的生态效果分析 |
3.1.3 旱作莜麦的经济效果分析 |
3.1.4 旱作莜麦田休耕的经济补偿分析 |
3.2 旱作亚麻生产效果及休耕补偿分析 |
3.2.1 旱作亚麻的生产效果分析 |
3.2.2 旱作亚麻的生态效果分析 |
3.2.3 旱地亚麻的经济效果分析 |
3.2.4 旱作亚麻田休耕的经济补偿分析 |
3.3 旱作马铃薯生产效果及休耕补偿分析 |
3.3.1 旱作马铃薯的生产效果分析 |
3.3.2 旱作马铃薯的生态效果分析 |
3.3.3 旱作马铃薯的经济效果分析 |
3.3.4 旱作马铃薯田休耕的经济补偿分析 |
3.4 旱作甜菜生产效果及休耕补偿分析 |
3.4.1 旱作甜菜的生产效果分析 |
3.4.2 旱作甜菜的生态效果分析 |
3.4.3 旱作甜菜的经济效果分析 |
3.4.4 旱作甜菜休耕的经济补偿分析 |
3.5 雨养旱地各种作物成本与收益比较 |
3.5.1 雨养旱地各种作物产量与土壤养分比较 |
3.5.2 雨养旱地各种作物成本与收益比较 |
3.6 讨论 |
3.6.1 坝上旱地人工机会成本特征 |
3.6.2 坝上旱地土壤养分盈亏与生产收益的关系 |
3.6.3 坝上钾肥低效 |
3.7 小结 |
第四章 坝上水浇地生产效果及休耕与旱作的补偿分析 |
4.1 水浇地马铃薯生产效果及休耕与旱作补偿分析 |
4.1.1 水浇地马铃薯生产效果分析 |
4.1.2 水浇地马铃薯的生态效果分析 |
4.1.3 水浇地马铃薯的经济效果分析 |
4.1.4 水浇地马铃薯田休耕的经济补偿分析 |
4.1.5 水浇地马铃薯田转作的经济补偿分析 |
4.2 水浇地甜菜生产效果及休耕与旱作补偿分析 |
4.2.1 甜菜生产效果分析 |
4.2.2 水浇地种植甜菜的生态效果分析 |
4.2.3 水浇地甜菜的经济效果分析 |
4.2.4 水浇地甜菜休耕的经济补偿分析 |
4.2.5 水浇地甜菜转旱地马铃薯的转作补贴 |
4.3 水浇地西兰花生产效果及休耕与转作补偿分析 |
4.3.1 西兰花的生产效果分析 |
4.3.2 西兰花的生态效果分析 |
4.3.3 西兰花经济效果分析 |
4.3.4 西兰花生产田休耕的经济补偿分析 |
4.3.5 西兰花转旱地马铃薯转作经济补贴分析 |
4.4 水浇地圆白菜生产效果及休耕与转作补偿分析 |
4.4.1 圆白菜的生产效果分析 |
4.4.2 圆白菜的生态效果分析 |
4.4.3 圆白菜经济效果分析 |
4.4.4 圆白菜休耕的经济补偿分析 |
4.4.5 水浇地圆白菜转作旱地马铃薯经济补贴分析 |
4.5 水浇地各种作物成本与收益比较 |
4.6 讨论 |
4.6.1 灌溉水资源生产效果 |
4.6.2 坝上滴灌“节水不减水” |
4.6.3 水改旱后的补贴对象 |
4.7 小结 |
第五章 坝上大棚作物生产效果及旱作补偿分析 |
5.1 大棚豆角生产效果及旱作补偿分析 |
5.1.1 豆角生产效果分析 |
5.1.2 豆角生态效果分析 |
5.1.3 大棚豆角的经济效果分析 |
5.1.4 豆角大棚的旱作经济补偿分析 |
5.2 大棚微型薯生产效果及旱作补偿分析 |
5.2.1 大棚微型薯生产效果分析 |
5.2.2 大棚微型薯的生态效果分析 |
5.2.3 大棚微型薯的经济效果分析 |
5.2.4 大棚微型薯田旱作的经济补偿分析 |
5.2.5 大棚微型薯旱作的经济补贴 |
5.3 大棚作物成本与收益比较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坝上农田休耕与转作的综合分析 |
6.1 不同类型农田的投入、产出、收益 |
6.2 不同类型农田的产量的稳定性分析 |
6.3 不同类型农田的补贴对象与数额 |
第七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坝上水浇地肥力变化 |
7.1.2 休耕及转作休耕补贴主体确定 |
7.1.3 坝上旱地、水浇地及大棚生产的负外部性分析 |
7.1.4 休耕农民的就业保障问题 |
7.2 结论 |
7.2.1 作物产值与农资投入呈正相关,土壤养分盈亏受作物收益影响 |
7.2.2 明确了雨养旱作农田休耕的经济补偿数额 |
7.2.3 明确了水浇地转旱作的经济补偿数额 |
7.2.4 大棚作物生产既不应休耕也不转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西部观念、环境认知与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演进(1862~193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美国早期公共土地制度 |
第一节 美国公共土地的由来 |
一、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公共土地 |
二、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公共土地 |
第二节 公共土地出售制度的形成 |
一、公共土地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西部土地出售法》的颁布 |
三、财政危机笼罩下的《1796年土地法令》 |
第三节 公共土地出售制度的演变 |
一、土地出售单位面积的不断缩小 |
二、土地出售价格的逐渐降低 |
三、优先购买权制度的确立 |
第二章 免费宅地制度的确立及其困境 |
第一节 西部观念与《宅地法》的思想渊源 |
一、“美洲大沙漠”观念的流行 |
二、“世界花园”神话的建构 |
三、美国西部的农业帝国理想 |
第二节 免费宅地制度的确立 |
一、公共土地制度指导思想的转变 |
二、公共土地免费分配政策的发轫 |
三、《宅地法》的出台 |
第三节 《宅地法》的制度缺陷 |
一、西部气候与《宅地法》的相悖 |
二、土地分类利用思想的缺失 |
第三章 干旱问题与公共土地制度的调整 |
第一节 大平原开发与《植树法》的兴废 |
一、“雨随树至”假说的提出 |
二、改造大平原的气候环境与《植树法》的出台 |
三、大平原的环境现实与《植树法》实施的困境 |
四、《植树法》的废除 |
第二节 水利灌溉与公共土地制度改革 |
一、水利灌溉主张的提出 |
二、《荒漠土地法》的颁布 |
三、美国社会的西部气候与灌溉观念 |
四、从《凯里法》到《国家垦务法》 |
第三节 旱作农业与《宅地法》的调整 |
一、旱作农业的兴起 |
二、《扩大宅地法》的颁布 |
第四章 公共土地的分类开发与利用 |
第一节 公共矿地开发制度的确立 |
一、远西部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 |
二、美国国内围绕矿地开发制度的讨论 |
三、采矿业的发展与矿地开发制度的确立 |
第二节 公共林地开发制度的确立 |
一、公共土地上的森林滥伐 |
二、森林保护思潮与公共土地制度改革的倡议 |
三、太平洋沿岸林地出售制度的确立 |
四、西部山区木材利用制度的确立 |
第三节 公共草地利用制度的确立 |
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与美国社会对畜牧业的传统观念 |
二、公共土地制度与西部畜牧业的兴衰 |
三、美国国内围绕草地利用制度的争执 |
四、社会观念的转变与《畜牧宅地法》的颁布 |
第五章 公共土地制度的自然资源保护转向 |
第一节 公共土地保护制度的发轫 |
一、森林资源保护思潮的高涨 |
二、《森林保护法》的颁布 |
三、森林保护区的建立 |
四、西部各州的抗议浪潮 |
第二节 公共土地保护制度的发展 |
一、国有森林体系的形成 |
二、国家公园体系的建立 |
三、野生动物保护体系的雏形 |
第三节 公共土地保护制度的完善 |
一、矿产资源保护的兴起 |
二、矿业用地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
三、畜牧资源保护的兴起 |
四、畜牧用地的有序利用与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发展旱作农业的水源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研究[D]. 甘振坤.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2]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D]. 王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3]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D]. 吴学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基于农旅融合的梯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酉阳花田梯田为例[D]. 邓瑞. 西南大学, 2020(01)
- [5]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D]. 张延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6]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目标及模式研究 ——以新郑市为例[D]. 周琳琳.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7]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空间布局及其协调规划研究[D]. 吴生伟.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8]气候变化背景下中亚地区植被与土地退化评价[D]. 魏巍.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9]坝上地区农田休耕与水浇地转旱作的生态补偿分析[D]. 张志慧.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4)
- [10]西部观念、环境认知与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演进(1862~1935)[D]. 李鸿美. 南开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