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新词语的产生及其文化品位探要(论文文献综述)
李瑜[1](2016)在《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法汉网络语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当代社会的重要媒体,互联网深刻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此虚拟空间,大量的网民频繁交往,网络语言因此应运而生。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这种依赖于特定的网络环境,以文本作为基础的全新的语言形式,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变革,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语言的变体,网络语言本质上是传统语言在网络信息时代产生变异的结果,对传统语言和社会文明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立足于社会语言学角度,以甘柏兹的“语境提示”概念为主要理论依据,结合互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对网络语言进行阐释,并通过亲身参与使用网络语言进行网络交际的互动,找出存在于网络人际互动中的重要“提示”要素并加以分析,旨在详尽探析网络语言内在的构词规律,从而揭示出网络交际环境下网络语言区别于传统语言的特征,引导人们全面、深入了解这个新兴的语言变异形式——网络语言,并能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进行网络交流。本文内容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以及该理论对于网络语言研究的适用性。第二章主要涉及在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框架内研究网络语言,针对汉语和法语两种网络语言的不同形式进行语料分析,分别对其词汇、语法、图像以及数字等语言符号进行深入研究并总结其规律。第三章以对法汉两种网络语言的详尽分析为基础,探讨了网络语言相比传统语言所表现出的典型特征,以及产生这些特征的社会因素。
王锋[2](2011)在《当代汉语流行语语义语境问题探析》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在语言科学研究中,流行语也是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流行语涉及自然与人类社会的诸多领域,需要从多种学科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揭示它的本质。本文从现代汉语语义结构特征及语境角度对流行语进行研究,探讨流行语的词汇组合构造,对人们理解、使用、交流、规范流行语有积极的作用。当代流行语语义的阐述和语境的分析是本文的重点。本文按照流行语语料来源和流行范围,参考流行语的造词方式及语义特征,将流行语分为校园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方言流行语和社会生活流行语四大类。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社会、文化、心理三个方面简略分析了流行语的产生动因;从语义场的角度分析流行语语义场的性质,了解同一类型流行语;从语境的的角度分析流行语在特定语境下的产生、特征和功能;最后对流行语的发展、影响及规范做了说明,希望当代流行语能够健康的发展下去。
佘国秀[3](2010)在《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化背景下汉语新词语研究》文中认为新词语是近年来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二十一世纪全球化背景下,对其进行科学的界定必须从时间、形式与意义这三个层面入手,形式与意义的关系是界定新词语的核心因素。新词语的消长始终体现着语言与社会生活共变的原则,充分反映了全球化浪潮席卷下的社会生活面貌,从国家的大政方针到社会时尚与潮流,无所不包。新词语主要通过传统的造词方式产生,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非传统的造词方式产生新词语的数量大大增多。新词语在音节上呈现出多音节化的趋势,语多于词。四音节与双音节竞相匹敌,三音节稍稍次之;在结构上以复合式的偏正结构为主,这与全球化的造词语境密切相关。在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全球化背景下,新词语呈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如:对同一主体的多样化观照、类推机制导致的词群丛生、词义趋于表面化、多重语码的组合等。要适应文化兼容并包的全球化背景,学术界和语言使用群体必须在宽容原则的指导下,适当地运用人为干预,使汉语新词语在规范化的道路上顺利实现本土化。
侯友兰[4](2010)在《网络语言中的“×男”与“×女”》文中指出文章描述了新时期网络催生的新词语"×男"和"×女"两个词族群的构词、语义、语用及构词特点,进而分析论述了其社会语用价值。
张素玲[5](2008)在《新时期以来的新词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以来新词语的专论和新词语词典的编纂成为词汇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或者对新出现的词条进行及时的收集和整理,或者对新词语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和探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更是论着明显增多,质量有所提高。经过研究者们将近30年的努力,现代汉语新词语研究由浅入深,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收集整理了新时期以来关于新词语的研究论文和专着、报纸等资料,对其进行梳理和分析,按新词语研究的发展程度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后期新词语研究的初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新词语研究的繁荣发展、21世纪以来新词语研究的创新发展。在行文过程中力争将本阶段的研究重点和热点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对其不足及发展前景做了总结和归纳,将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将研究的发展变化与本人的观点分析相结合,以期对新词语研究提供一点参考。笔者认为,新词语研究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所谓的“范式”,目前新词语研究可以说处于瓶颈时期,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建立一种“新范式”,笔者在结语部分从要在整体上把握新词语研究,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四个方面对“新范式”的建立进行了论述。
宋彦云[6](2007)在《汉语新词语理据初探》文中研究说明从理据学的角度对现代汉语新词语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新词语大量涌现的理据,并具体分析了几种类型的新词语的理据特点,同时阐明了从理据学分析新词语的意义。
伍欣[7](2006)在《近十年来报刊用语特点研究》文中提出报刊语言,作为报刊信息的载体,同信息本身一样,对大众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对如何正确使用语言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因此,报刊语言的规范化水平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信息源的丰富和传媒业的日益发达,新闻语言正成为媒体新的卖点之一。新闻语言在快速发展变化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新闻语言的发展到了一个盘整期,对新闻语言进行整理规范已刻不容缓。 但是,新闻的语言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足够的注意,传统的新闻研究主要限于新闻的内涵、新闻观、新闻的采访与写作、新闻的编制与刊播等方面,而对新闻传播过程中语言的正确使用和最佳使用问题则缺乏足够的研究。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开始注意到了新闻的语言研究问题,把它纳入了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并已陆续出现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总的来讲,对新闻的语言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从语言本身或语言内部的角度来对新闻语言进行研究。我国新闻研究主要集中于本体方面,而对其中语言问题的研究相对薄弱些,因而对新闻中的语言使用有时处于实践型的操作上,未能纳入理性思考和理论总结的层面,因此,要大力加强新闻的语言研究。新闻语言研究是新闻学面临的崭新课题,深入探索掌握新闻语言,对于发展祖国的新闻事业,培养专门化人才,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报纸为样本,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出发,运用语言学理论,同时借鉴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的理
樊小玲[8](2005)在《基于“时间”、“频率”概念和“新词语发现软件”的报刊新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以“时间”、“频率”为统筹全局的概念,以自主开发研制的“新词语发现软件”为基础的报刊新词语的研究。 本文提出了以“时间”、“频率”概念为主要构成要素的新词语研究的方法,在这一方法的指导下,对新闻媒体中的报刊媒体进行研究,以2003年和2004年的《文汇报》和《羊城晚报》为小范围模本,通过建立1亿3千万字的大规模新词语筛选语料库,自主研发“新词语发现软件”,进行新词语筛选和研究。通过运行软件,从1亿3千万字的文本中筛选出了2003年和2004年《文汇报》和《羊城晚报》新词语共263个,同时对筛选出的新词语进行语言学分析,成功实践了本文提出的基于“时间”、“频率”概念和“新词语发现软件”的研究新词语的方法。 本文一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基于“时间”和“频率”概念的新词语研究方法的提出,首先对“新词语”进行新角度的定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产生的在一定的时间内出现频率较高的,稳定使用的具有新颖度的词语。随后在这一概念的指导下提出了研究新词语的方法,即:基于“时间”和“频率”概念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基于这一新的研究方法的建立新词语语料库,为了研究报刊新词语,建立了2003年和2004年《文汇报》《羊城晚报》大规模的报刊语料库,接下来第三部分基于“时间”和“频率”概念开发了“新词语发现软件”,对语料库中的文本进行处理,筛选出有效的新词语。第四部分为对筛选出来的新词语进行分析,得出词汇学需要的结论。第五部分主要从新词语规范的角度来谈这一方法在语言规范方面的作用。 我们认为这一新词语的研究方法的提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一定
毛海莹[9](2003)在《社会新词语的产生及其文化品位探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词语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它既丰富活跃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也给原有的词汇规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阐述了新词语的产生情况,并对新词语的文化品位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社会新词语的产生及其文化品位探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新词语的产生及其文化品位探要(论文提纲范文)
(1)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法汉网络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Résumé |
Remerciements |
Introduction |
Chapitre I Référence théorique et notion de la cyberlangue |
1.1 La référence théorique |
1.1.1 La sociolinguistique |
1.1.2 La sociolinguistique interactionniste |
1.1.3 La théorie de Gumperz |
1.2 La notion de la cyberlangue |
1.2.1 La définition de la cyberlangue |
1.2.2 L’émergence de la cyberlangue |
1.2.3 Les études actuelles de la cyberlangue |
1.3 Adaptabilité du modèle conversationnel |
1.3.1 Une communauté de paroles virtuelle |
1.3.2 Un Sociolecte comme cyberlangue |
1.3.3 Un dispositif comme forum de discussion |
Chapitre II Analyse du corpus |
2.1 La cyberlangue chinoise |
2.1.1 Les catégories cyberlexicales |
2.1.1.1 La catégorie sémantique |
2.1.1.2 La catégorie phonétique |
2.1.1.3 La catégorie grmmaticale |
2.1.1.4 Les argots (leet) |
2.1.2 Les émotic?nes |
2.1.2.1 Les émotic?nes répandues dans le site |
2.1.2.2 Les différentes fonctions des émotic?nes |
2.2 La cyberlangue fran?aise |
2.2.1 Les catégories cyberlexicales |
2.2.1.1 La catégorie sémantique |
2.2.1.2 La catégorie phonétique |
2.2.1.3 La catégorie grmmaticale |
2.2.1.4 Les argots |
2.2.2 Les émotic?nes |
2.2.2.1 Les émotic?nes répandues dans le site |
2.2.2.2 Les différentes fonctions des émotic?nes |
2.2.3 D’autres indices |
2.2.3.1 Etirement graphique |
2.2.3.2 Ponctuation et majuscule |
Chapitre III Les caractéristiques de la cyberlangue |
3.1 Les caractéristiques de la cyberlangue chinoise |
3.1.1 Les anglicismes |
3.1.2 L’économisme |
3.1.3 L’instantanéité |
3.2 Les caractéristiques de la cyberlangue fran?aise |
3.2.1 Les anglicismes |
3.2.2 L’économisme |
3.2.3 L’innovation |
3.2.4 Parlécrit |
Conclusion |
Notes |
Bibliographie |
(2)当代汉语流行语语义语境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流行语的产生及类别 |
2.1 流行语定义及界定 |
2.1.1 流行语的定义 |
2.1.2 流行语的界定 |
2.2 流行语的产生原因 |
2.2.1 社会原因 |
2.2.2 文化原因 |
2.2.3 心理原因 |
2.3 流行语类别 |
2.3.1 流行语分类的原则及依据 |
2.3.2 流行语的类别 |
2.3.2.1 校园流行语 |
2.3.2.2 网络流行语 |
2.3.2.3 方言流行语 |
2.3.2.4 社会生活流行语 |
第三章 流行语的语义构成 |
3.1 关于语义及其特征 |
3.1.1 客观性和时代面貌 |
3.1.2 稳定性与类别领域 |
3.1.3 层次性和关联效应 |
3.2 流行语的语义生成 |
3.2.1 词义的诞生 |
3.2.2 多层次转换 |
3.2.3 重读与重复 |
3.2.4 方言崇拜 |
3.2.5 时政热点定义而成 |
3.3 流行语的语义场 |
3.3.1 语义场的定义 |
3.3.2 流行语语义场的性质 |
3.3.2.1 语义场内语义的联系性 |
3.3.2.2 语义场的层次性 |
3.3.2.3 语义场的民族性 |
3.3.2.4 语义场的多样性 |
第四章 流行语的语境探析 |
4.1 关于语境 |
4.2 流行语的语境分析 |
4.2.1 校园流行语举例分析 |
4.2.2 网络流行语举例分析 |
4.2.3 方言流行语举例分析 |
4.2.4 社会生活流行语举例分析 |
4.3 流行语的语境功能 |
4.3.1 暗示功能 |
4.3.2 引导功能 |
4.3.3 创造功能 |
4.3.4 过滤功能 |
第五章 流行语的发展、影响与规范 |
5.1 流行语发展及影响 |
5.1.1 流行语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 |
5.1.1.1 一些方言词进入普通话 |
5.1.1.2 一些外来词语进入普通话 |
5.1.1.3 一些流行语成为新词 |
5.1.1.4 词语增加新义并稳定下来 |
5.1.2 流行语对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影响 |
5.1.2.1 新类词缀的出现 |
5.1.2.2 词类功能的扩展 |
5.1.2.3 "程度副词+名词"组合 |
5.1.3 流行语对社会的影响 |
5.2 流行语的规范 |
5.2.1 全面客观认识流行语 |
5.2.2 科学研究流行语 |
5.2.3 有效整理流行语 |
5.2.4 宣传和规范流行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化背景下汉语新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文献综述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适用理论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语料来源 |
2 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背景 |
2.1 全球化 |
2.2 经济全球化生成文化全球化背景 |
2.3 文化全球化语境中的现代汉语新词语 |
3 汉语新词语界定 |
4 二十一世纪以来汉语新词语分类 |
4.1 方针政策类 |
4.2 网络信息类 |
4.3 金融领域类 |
4.4 房地产市场与住房问题类 |
4.5 教育文化类 |
4.6 流行时尚及生活理念类 |
4.7 特定群体用语类 |
5 二十一世纪以来汉语新词语的主要来源 |
5.1 方言词语 |
5.2 外来词语 |
5.3 缩略词语 |
5.4 专业领域词语通俗化 |
5.5 旧词产生新义 |
5.6 运用传统造词法新造词语 |
6 二十一世纪以来汉语新词语的结构分析 |
6.1 双音节新词语结构分析 |
6.2 三音节新词语结构分析 |
6.3 四音节新词语结构分析 |
6.4 五音节新词语结构分析 |
7 二十一世纪以来汉语新词语的特点 |
7.1 对同一主体的多样化观照 |
7.2 类推机制导致词群丛生 |
7.3 语义趋于字面化 |
7.4 数字、字母、符号与汉字的整合——语码重组 |
8 余论 |
8.1 对待新词语的态度 |
8.2 新词语规范的尺度 |
9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网络语言中的“×男”与“×女”(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词族“×男” |
二、“×男”词族构词特点、句法功能与“×女”词族的同异 |
(一) “×男”和“×女”构词上特点 |
(二) “×男”和“×女”语词功能上的特点 |
三、“×男”“×女”的语义内涵 |
四、“×男”与“×女”词族语义文化分析 |
五、新词族“×男”、“×女”的修辞价值 |
(5)新时期以来的新词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后期新词语研究的初步发展 |
1.1 新词语研究高潮来临的前奏 |
1.2 "大家来关心新词新义" |
1.3 概貌性研究占优势的新词语本体研究 |
1.3.1 新词语的概貌研究 |
1.3.2 新词语的整理 |
1.4 从社会语言学、社会心理的角度研究新词语 |
1.4.1 将"共变"理论与新词语这一语言变异现象相结合 |
1.4.2 将语言变异、社会心理与新词语规范化相结合 |
1.5 新词语词典编纂初见成效 |
1.6 小结 |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新词语研究的繁荣发展 |
2.1 由概貌式研究向专题化研究过渡 |
2.2 新词语的本体研究 |
2.2.1 对新词语的重新界定 |
(一)从时间上界定新词语 |
(二)从内容上界定新词语 |
2.2.2 新词语的来源与产生途径 |
(一)从方言中吸取营养 |
(二)从隐性到显性 |
(三)修辞现象词汇化 |
(四)专业术语泛化 |
2.2.3 新词语的构词研究 |
(一)词缀化倾向——词法学角度分析 |
(二)句法构词——句法学角度分析 |
(三)修辞现象词汇化——修辞学角度分析 |
2.2.4 新词语的类型 |
(一)外来词 |
(二)缩略语和简称 |
2.2.5 新词语的词义研究 |
(一)词义的演变 |
(二)旧词新义 |
2.2.6 新词语的音节变化 |
2.3 新词语的多视角研究 |
2.3.1 新词语与社会的关系 |
2.3.2 新词语与社会心理、文化相结合 |
2.3.3 新词语的规范化 |
(一)新词语规范观的调整 |
(二)新词语的规范原则 |
(三)新词语和生造词的判定标准 |
(四)对外来词、缩略语等词语的规范问题 |
2.4 新词语词典编纂及其研究 |
2.4.1 新词语词典编纂 |
2.4.2 新词语词典编纂的研究 |
2.5 字母词研究的起步发展 |
2.6 小结 |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新词语研究的创新发展 |
3.1 旧问题的新角度、新思考 |
3.1.1 新词语的界定 |
3.1.2 新词语中的旧词新义和造词法 |
3.2 新方法的运用和新领域的开拓 |
3.2.1 新方法的运用 |
3.2.2 新词语研究与汉语教学相结合 |
3.3 新词语的规范问题 |
3.4 新词语词典的编纂和研究 |
3.4.1 《新华新词语词典》及其引发的争论和思考 |
3.4.2 亢世勇先生的《现代汉语新词语信息(电子)词典》及其《新词语大词典》的出版 |
3.4.3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订本)中的"新词新义" |
3.4.4 《2006年汉语新词语选目》的诞生 |
3.4.5 新词语词典编纂的研究 |
3.5 字母词研究的深入发展 |
3.5.1 对待字母词的态度 |
3.5.2 关于字母词的定名和界定问题 |
3.5.3 关于字母词的分类问题 |
(一)根据字母词中字母的种类 |
(二)根据字母词中字母的纯与不纯 |
(三)根据字母的书写形式 |
(四)根据字母词中字母的数量 |
(五)根据字母在字母词中的位置 |
(六)根据字母词的来源 |
(七)根据字母词的内容 |
3.5.4 字母词的研究方法 |
3.5.5 关于字母词的规范问题 |
(一)规范原则和方法 |
(二)词形规范和读音规范 |
(三)字母词的使用规范 |
3.5.6 字母词词典的出版及字母词的入典问题 |
(一)字母词词典的出版 |
(二)字母词的入典问题 |
3.6 小结 |
结语 |
附录:新词语词典汇总表 |
研究资料索引 |
着作: |
论文: |
后记 |
(6)汉语新词语理据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一) 复合词 |
1.双音节偏正式: |
2.双音节动宾式: |
3.多音节偏正式: |
(二) 缩略词 |
(三) 外来词 |
1. 意译词: |
2. 音译词: |
3. 音译加意译词: |
四 |
(7)近十年来报刊用语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新闻语言的总体研究 |
1.2 新闻用语研究综述 |
1.3 新闻用语研究的意义 |
1.4 新闻用语研究的方法 |
1.5 新闻用语研究的语料 |
第二章 报刊语言中的新词新语 |
2.1 新词新语的界定 |
2.2 新词新语分类例释 |
2.3 简析新词新语产生的方式及途径 |
2.4 揭示新词语产生的社会文化原因 |
第三章 流行语的借用现象 |
3.1 流行语概述 |
3.2 报刊流行语 |
第四章 报刊用语口语化 |
4.1 报刊语言的口语化现象 |
4.2 探讨报纸语言口语化趋势的渊源 |
第五章 报刊中的缩略语 |
5.1 术语的界定 |
5.2 报刊语言中的缩略语 |
5.3 影响缩略词语生成的因素 |
5.4 缩略语产生的方式 |
第六章 为新闻语言的规范和健康发展而努力 |
6.1 新闻语言中使用新词新语的规范 |
6.2 报刊流行语的规范问题 |
6.3 新闻口语话发展中的问题及规范 |
6.4 规范缩略语在报刊中的运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研究生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8)基于“时间”、“频率”概念和“新词语发现软件”的报刊新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 引言 |
二 基于“时间”、“频率”概念的报刊新词语研究 |
2.1 新词语研究的现状 |
2.1.1 新词语研究的现状 |
2.1.2 新词语研究的模式 |
2.1.3 新词语研究的特点和不足之处 |
2.2 基于“时间”和“频率”概念的新词语研究 |
2.2.1 传统新词语的定义 |
2.2.2 本文对新词语的定义 |
2.2.3 报刊新词语的定义 |
2.2.4 报刊新词语的构成要素—时间、频率、新颖度 |
2.2.5 报刊新词语的走向曲线假设图 |
2.2.6 以语料库为大规模处理新词语工具的设想 |
三 基于“时间”、“频率”概念的新词语语料库的建立 |
3.1 语料库及建立新词语语料库的意义 |
3.2 建立新词语语料库的可能性 |
3.3 《文汇报》和《羊城晚报》新词语语料库的设计 |
3.3.1 语料库的文本对象 |
3.3.2 语料库的类型 |
3.3.3 语料的分布及语料的规模 |
3.3.4 本语料库的优点和尚待改进之处 |
四 基于“时间”、“频率”概念的“新词语发现软件”的研发 |
4.1 “新词语发现软件”的组成 |
4.2 “新词语发现软件”的结构及发现新词语的过程 |
4.3 本研究方法的优点和下一步研究的设想 |
4.4 “新词语发现软件”的运行流程图 |
五 基于“时间”、“频率”概念的“新词语发现软件”运行结果的分析 |
5.1 《文汇报》《羊城晚报》2003、2004年新词语检测 |
5.1.1 《文汇报》2003年新词语分布状况 |
5.1.2 《文汇报》2003年新词语的特点 |
5.1.3 《文汇报》2004年新词语分布状况 |
5.1.4 从构词方式看《文汇报》2004年新词语的特点 |
5.2 《文汇报》、《羊城晚报》2003—2004年新词语的特点 |
5.2.1 《文汇报》、《羊城晚报》2003—2004年新词语的特点 |
5.2.2 《文汇报》、《羊城晚报》2003—2004年高频新词语走向图 |
六 从“时间”、“频率”概念看新词语的规范 |
6.1 《当前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问题》对新词语规范的看法 |
6.2 “时间”、“频率”是进行新词语规范的重要手段 |
6.2.1 “萨斯”、“SARS”和“非典”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社会新词语的产生及其文化品位探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词语的产生及其分类 |
二、新词语的文化品位问题 |
(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是当今社会新词语的主流 |
(二)低级粗俗、浮夸虚假、粗制滥造是社会新词语的“副产品” |
四、社会新词语的产生及其文化品位探要(论文参考文献)
- [1]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法汉网络语言研究[D]. 李瑜.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6(03)
- [2]当代汉语流行语语义语境问题探析[D]. 王锋. 广州大学, 2011(05)
- [3]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化背景下汉语新词语研究[D]. 佘国秀. 新疆师范大学, 2010(03)
- [4]网络语言中的“×男”与“×女”[J]. 侯友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0(02)
- [5]新时期以来的新词语发展研究[D]. 张素玲. 天津师范大学, 2008(08)
- [6]汉语新词语理据初探[J]. 宋彦云.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03)
- [7]近十年来报刊用语特点研究[D]. 伍欣. 四川师范大学, 2006(01)
- [8]基于“时间”、“频率”概念和“新词语发现软件”的报刊新词语研究[D]. 樊小玲.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9]社会新词语的产生及其文化品位探要[J]. 毛海莹.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