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水净化”实验的改进

“天然水净化”实验的改进

一、关于《天然水的净化》实验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1](2021)在《有机滤光剂在高原河流水生食物网的累积、传递及毒理效应》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人们的防紫外辐射意识的提高,使得防晒产品的需量迅速增长,而有机滤光剂(Organic UV Filters,简称UV-Fs)作为防晒产品中的重要活性组成成分,也使其成为了一类重要的新兴污染物。UV-Fs除了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产品中外,也广泛的添加在工业产品之中,如塑料、油漆、纺织品等,以免它们受到光照而快速降解。目前,UV-Fs已广泛从地表水、沉积物、室内灰尘甚至在生物体内检出。然而,对于UV-Fs在高原水生食物网的累积、传递效应及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本文结合野外采样观测和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了UV-Fs在雅鲁藏布江水生食物网上的累积、传递规律和潜在的健康风险,分析了典型UV-Fs在鲫鱼体内的组织分布规律和生物标志物响应,以期为高原河流新兴污染物的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以雅鲁藏布江-尼洋河汇流处上下游为研究区域,测定了9种水生生物体内8种UV-Fs的浓度,平均浓度范围为ND~1241.07 ng/g dw,生物累积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在不同鱼类中,肉食性鱼类的累积浓度大于以藻类碎屑食性及杂食性为主的鱼类;从鱼类不同组织污染水平来看,肝脏中浓度最高,肠中最低。另外,在鱼卵中也检出了多种UV-Fs。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EHMC)在浮游生物及底栖生物中生物累积因子(BAF)值均大于5000 L/kg,具有较高的生物累积风险;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异辛酯(OC)在浮游生物中BAF值大于5000 L/kg,具有较高的生物累积风险。检出的UV-Fs在底栖生物中的生物-沉积物累积因子(BSAF)均小于1,表明底栖生物从沉积物摄入UV-Fs的生物有效性比较低。(2)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构建了以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的雅江食物网,研究了野外生物体内检出率较高的3种UV-Fs(二苯酮-3(BP3)、OC、EHMC)在雅江水生生物食物网中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均没有产生生物放大效应,而是产生了生物稀释效应。评价了人们通过食用江鱼类摄入UV-Fs的膳食健康风险,其健康风险熵值(HQs)远小于1,表明该区域的UV-Fs不会对人体产生健康风险。(3)根据野外实验的结果,以BP3作为典型UV-Fs,采用天然河水和除氯自来水添加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暴露介质下BP3在鲫鱼体内的组织分布规律、生物富集效应及生物标志物响应。结果显示,在两种不同的暴露介质下,BP3在鲫鱼组织中的累积规律分别为:在除氯自来水中浓度大小依次为肾脏、脑、鳃、肝脏、肌肉;在雅江天然水中浓度大小依次为肝脏、肾脏、鳃、肌肉、脑。两种不同介质中,BP3在鲫鱼各组织中的最高生物富集因子(BCF)值与水体暴露浓度均呈现负相关性,在两种介质中的最大BCF分别为1.65和5.89,表明在在低浓度的天然水体中BP3的生物富集潜力更高。鲫鱼脑、肝、肾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在两种暴露介质中均被显着诱导;在天然水组中鲫鱼体内的MDA含量均低于自来水纯暴露组,表明生物体内的代谢和氧化应激均收到了影响,同样,天然水组中鲫鱼体内代谢酶乙氧基异恶唑-O-脱烷基酶(EROD)的活性略低于纯BP3自来水纯暴露组;而代谢酶GST的活性在天然水中反而高于自来水纯暴露组,并且在中间浓度(1μg/L)下诱导最显着。

许畅[2](2021)在《项目式学习对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以初中化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教育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各地,教育理念全面革新。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教师需要深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改善自己原本的教学方式,承担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然而,如何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让课堂体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思路。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验证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可行性。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整理国内外有关“项目式学习”、“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文献,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探寻具有化学课程特色的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以及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作为教学内容,将这两部分内容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从理论上说明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可行性。第二部分,通过对同一层次的不同的两个初中班级进行教学对比实验,一个班级采用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另一个班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教学案例的实践研究,验证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以及分析项目式学习对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从实践上说明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可行性。第三部分,对教学实践结果进行分析。在进行了教学实践之后,通过成绩对比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对应用效果进行相应的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总结出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以及为自己以后的教学积累参考经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教育理念不断革新的背景下,笔者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自己多年来的初中化学教学经历,将项目式学习与初中化学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对落实教育新要求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同时通过本研究,笔者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1)构建具有初中化学课程特色的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2)在新授课和复习课中开展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3)通过教学对比实验、教学效果分析等,验证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是可行的,以及得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陆圣德[3](2020)在《初中化学不同课型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开启模式研究 ——新课、复习课和实验探究课》文中研究表明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依赖于课堂教学中实现真正有效的互动。教学中有效的互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能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然而,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缺乏提问意识,存在互动次数少、互动方式单调、互动对象有限、互动深度不够等问题。相关数据库也显示,关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的公开报道不多,尤其是课堂教学有效互动开启模式的相关研究更少。基于以上情况,本论文查阅、分析相关文献,在进一步了解当前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初中化学不同课型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开启模式进行研究。论文以笔者任教学校全体初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摩以及教师访谈、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教师课堂教学的互动情况,再借助设计的观课量表,对不同课型进行反复地观课、评课、记录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案例,分析、总结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开启模式,并设计新课、复习课、实验探究课的有效互动开启模式反复用于教学实践。各模式分别为:新课——创设情境,聚焦问题→提问追问→“兵教兵”→学生评价→总结提升;复习课-模式1——回忆旧知→激发学生疑问→多个学生回答→学生点评→教师点评;复习课-模式2——讲评试卷→聚焦问题→追问原因→学生讲解→学生点评→学生总结→教师纠错;实验探究课——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并评价方案→学生实验→小组汇报交流→聚焦生成性问题→学生解释原因→学生评价→教师总结。实践研究过程中,纵向、横向比较学生的学业成绩,观察了解教师、学生的成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课堂互动开启模式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增添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学习成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业务提升。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表明,本研究造就了更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促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互动教学体系的形成。

常妮妮[4](2020)在《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及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地表水体,以营造城市水环境景观,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亲水空间为主要目的。对于大多数城市水体,特别是城市内湖而言,其基本功能是景观功能。但现有关于城市内湖的评价主要针对水体水质状况和水体富营养化情况,对水体景观功效的评价和保障存在不足,而且景观功效很难用简单切实的指标来评价。因此,本文以城市内湖的景观功效为着眼点,在全国26个省(市)选择189座城市内湖,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查、现场检测和数据处理,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数据解析和模拟计算,研究建立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应用于城市内湖景观功效保障的策略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全国26个省(市)的189座城市内湖的现状调研,研究了主要水环境参数与水体景观功效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对于补水条件差异较大的城市内湖,无论运用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质评价法,还是传统的富营养化状态评价法,都难以得到与调研结果很好吻合的评价结论。鉴于水体的景观功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的视觉性状和公众接受度,运用现场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公众满意度和实测的水体透明度(SD)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SD与城市内湖景观功效具有重要的关联性,因此SD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成为研究建立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理论途径。(2)根据SD与水体景观功效的关联性,以制约SD的因素分析为切入点,开展了影响水体景观功效的水环境参数研究。基于SD的理论分析,判明水中无机悬浊质、有机残渣和藻类这三类光散射物质浓度直接影响水的视觉感官,从而成为水体景观功效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三类物质的成因分析,判明水的视觉感官性状与其悬浊状态、有机污染状态、藻类繁殖状态和水力状态密切相关,而直接影响上述状态的独立水环境参数为:悬浮固体(SS)、溶解氧(DO)、有机物(COD)、氨氮(NH4+-N)、硝氮(NO3--N)、总磷(TP)、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水温(T)。因此,可将这8个参数作为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关联水环境因子。(3)建立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常用综合指标形式的比较分析,选择幂指数的表达模式,建立了以8个关联水环境因子为元素的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WLEI=Πi=18qiwi;通过关联因子的无因次化,并运用城市内湖调研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了各关联因子的对数正态分布规律,得出了相应的累积频率分布函数,进而确定了因子质量qi(i=1~8);通过因子变量的敏感性分析,发现因子的权重系数wi(i=1~8)受补水来源的影响很大,将水体的水源分为天然水和再生水两类,确立了相应的权重系数;基于城市内湖调研数据的计算分析表明,水体的WLEI计算值与实测的水体透明度SD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R2=0.8948,p<0.05),以SD作为公众接受度的参考指标,提出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分级定量评价方法。(4)结合我国缺水城市再生水用于景观水体补水的实际需求,基于天然水和再生水的水质差异性,运用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进行了再生水补水和天然水补水的案例比较,研究了城市内湖景观功效提升的基本策略。结果表明,虽然再生水中有机物、营养盐等溶解物浓度一般高于天然水,但具有SS浓度低的优势,在8个关联水环境因子中,水体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对WLEI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再生水的有机物浓度(CODMn),因此提供充沛的再生水补给和强化再生水处理的有机物去除是水体景观功效保障的主要策略。与此相比,以天然水为水源的情况下,SS浓度对WLEI的贡献率最大,其次为HRT和TP,因此通过适当的预处理(例如混凝和过滤)降低补水的SS和TP浓度,同时提供较充沛的补水量是水体景观功效保障的主要策略。

刘广力[5](2020)在《碳纳米管作为仿生水通道的水渗透性及离子选择性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对淡水的需求量增加,水净化和膜脱盐技术一直致力于通过有效的手段增加供水量。基于反渗透膜的水处理技术具有高能耗以及水渗透性低的特征,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水通道蛋白(AQPs)的具有高渗透性和低能耗的仿生膜,然而AQPs仿生膜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蛋白失活和选择性差的问题。仿生水通道的出现为解决失活和选择性差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碳纳米管(CNTs)作为一种常用的仿生水通道在水处理领域广泛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CNTs因本身固有的纳米尺寸和管内壁的疏水特征而被广泛的应用在水处理仿生膜以及仿生水通道领域中。但基于CNTs的仿生水通道在实际开发中面临着难以合成超短或合成的CNTs存在缺陷以及低亲和等缺点。因此,迫切的需要开发一种简捷高效的CNTs合成新方法,合成拥有低缺陷、超短且可以在脂质膜系统中完全融合的CNTs以解决基于AQPs仿生膜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利用酸切割处理CNTs以得到超短CNTs,但得到的CNTs长度无法满足制备仿生水通道的需要。为了获得超短CNTs,利用超声切割处理的方法得到了超短CNTs。验证了不同处理方法得到的CNTs的长度。并发现了超声切割的功率对合成CNTs有影响,得到了超声切割的时间和获得CNTs的长度呈线性递减的关系。其次,开发出一种通过活性剂辅助超声切割制备超短CNTs的新方法,用表面活性剂包裹CNTs使其被磷脂化,再通过超声切割获得超短CNTs。此方法制备的CNTs具有接近脂质膜厚度、低缺陷以及高亲和的特点。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添加不同表面活性剂的量对合成CNTs均有不同的影响。最后,对酸切割、超声切割、活性剂辅助超声切割得到的CNTs进行了功能性的验证。我们构建了高表达AQPs的大肠杆菌并提取了AQPs作为CNTs水通道的对照,并在脂质膜系统中测试了AQPs和CNTs的水渗透性以及离子选择性。CNTs的长度越接近脂质膜的厚度,其水传输性越好;CNTs的亲和性越高,其水传输性越好。CNTs水通道对离子的选择性和水渗透性相一致。超声切割得到的CNTs水通道的水渗透性为1256±137μm/s,是酸处理CNTs水通道水渗透性的2.94倍,是天然AQPs的1.43倍;活性剂辅助超声切割得到的CNTs水通道的水渗透性为1936±123μm/s,是天然AQPs的2.21倍。本文开发了一种活性剂辅助超声切割CNTs方法,不仅合成出了接近脂质膜厚度的超短CNTs,而且在合成过程中降低CNTs本身缺陷程度的同时提高了CNTs自身的亲和性。进一步提高了CNTs在脂质体系统中插入效率,从而提高了CNTs水通道的水渗透率。基于CNTs水通道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本研究通过活性剂辅助超声切割为获得高品质超短CNTs提供了新的方法,解决了仿生水通道面临的难合成以及低亲和的特点,从而解决了基于AQPs仿生膜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的蛋白失活和选择性差的问题。

姜菁秋[6](2020)在《水中卤代酚类污染物光化学转化的自由基反应机制》文中认为卤代酚类(HPs)污染物由于其大量存在、广泛分布以及内分泌干扰活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更全面地评价HPs的生态风险,有必要对其在环境中的转化行为展开研究。光化学过程是HPs在环境中普遍发生的转化过程,也是其在水环境中重要的消减途径之一。探明自由基参与的光转化过程是揭示污染物转化机制的关键。目前,关于自由基参与HPs在水环境中的光化学转化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选取天然水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典型HPs为模型化合物,结合电子顺磁共振技术(EPR)和时间分辨激光闪光光解技术(LFP)对其光反应过程的活性中间体进行捕捉,重点研究其光反应过程生成自由基的种类及途径,同时考察重要环境因子对反应过程中生成自由基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分布于黄渤海附近的大连市12家污水处理厂为采样地点,考察典型HPs在沿线流域中的分布、排放以及在天然水环境介质中的光降解过程。研究发现,共检测出17种HPs,包括6种单环取代的HPs和1 1种羟基多溴联苯醚(OH-PBDEs)。单环HPs和OH-PBDEs的总浓度范围分别为77.2~168.5 ng/L和0.08~0.88 ng/L。在模拟太阳光照下,不同HPs在纯水以及实际采样点的光降解呈现不同的规律;溴酚(BPs)的光降解速率高于氯酚(CPs)。同时,HPs的光降解速率受实际水环境特性(如pH值、溶解性有机质含量等)的影响。EPR表征与淬灭实验的结合发现实际水样中产生的·OH对HPs的光降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以三种单溴取代的HPs(2-BP,3-BP和4-BP)为研究对象,在模拟光照条件下,采用EPR结合自旋捕捉技术在线监测光照时目标物水溶液中自由基的生成,分析了自由基生成的类型和过程,并考察了重要水环境因子DOM对自由基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单溴酚溶液在光照条件下均生成了碳中心自由基(·C),氢自由基(·H)和羟基自由基(OH)。通过自旋捕捉与质谱技术对活性中间体的表征,推测了反应过程中三种自由基的生成过程。比较相同浓度的三种目标物溶液中光形成自由基的量,其大小顺序为4-BP>3-BP>2-BP,这与溴原子的吸电子效应以及自由基的生成途径紧密相关。自由基的淬灭实验表明,DOM主要通过光形成激发三线态(3DOM*)促进三种自由基的生成,且结构中类腐质含量较高和漂白性较低的DOM促进效果更明显。(3)以2,6-二溴酚(2,6-DBP)为模型化合物探究了水相中溴酚光照形成自由基的聚合反应过程。采用HPLC-LTQ-Orbitrap高分辨质谱和GC-MS低分辨质谱两种技术表征了2,6-DBP光转化过程中生成的聚合产物,同时结合EPR在线检测技术对光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活性物种进行识别和鉴定。EPR技术表征了 2,6-DBP在瞬时光照产生的碳中心自由基(·C,αN=16.07 G,αH=23.58 G),并同时表征了其共轭结构的氧中心自由基(·O),拟合得到·O的耦合参数为 αH(2 meta)=3.45 G,‰H(1 para)=1.05 G,g=2.0046;产物分析表明,光照后,2,6-DBP水溶液体系内生成了两种四溴代聚合产物,其结构最终确定为4’-OH-BDE73和4’4-di-OH-PBB80。这两种聚合物能够进一步光照脱溴生成三种三溴代产物,分别为4’4-di-OH-PBB36,4-OH-BDE34和4’-OH-BDE27。基于以上结果,确定了 2,6-DBP在光照条件下直接光形成的·C和·O可以通过发生C-C键和O-邻位-C的耦合,聚合形成OH-PBDEs和di-OH-PBBs。(4)采用LFP瞬态光谱技术研究了八种溴酚与水环境中氧化活性物种·OH的反应过程,揭示了溴的取代模式以及环境因子对活性物种的生成以及衰减速率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溴酚与·OH的反应体系内,可以瞬间生成OH-加合物和溴代苯氧自由基两种活性物种,自由基淬灭实验表明溴酚通过光吸收可以直接生成溴代苯氧自由基,同时反应过程生成的HO-加合物能够进一步脱水生成溴代苯氧自由基。相同浓度下,不同取代位置的溴酚自由基生成量表现为:对位>邻位>间位。通过拟合衰减曲线得到溴代苯氧自由基的衰减速率常数和寿命,溴代取代个数越多,自由基衰减速率常数越低,不易衰减。由于酚盐的形式更有助于苯氧自由基的生成,pH越高,体系内溴代苯氧自由基的生成量越多;Fe(Ⅲ)和腐殖酸(HA)能通过增加体系内·OH的含量而促进苯氧自由基的生成,当HA浓度过高会导致光屏蔽效应占主导效应,从而降低了自由基的生成量。

卢悦纳[7](2020)在《生活用品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本途径。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实验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实际提出了生活用品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旨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得以有序、有效开展。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在启蒙阶段对化学的求知欲,同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本研究以萨其曼的探究训练模式理论、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生活用品进行初中化学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简易、可行性和环保性四项原则,在了解初中化学进度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开展生活用品运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堂课。根据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实验的特点,结合本地区的实情,利用生活用品开发和设计初中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真正体验生活中的化学。本研究有6章,其中3、4、5章为本论文的重点,其内容是调查本县生活用品应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展开情况、教师与学生对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实验的态度和实验综合应用技能等情况,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依据。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在本校有序、有效地开展厨房系列实验和有关水的系列实验等7个化学课外实验实践活动和生活用品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实践案例,充分说明了生活用品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可能的,可行的、可控的。本研究表明生活用品进行初中化学实验对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有很大地提升,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聚焦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研究将继续进行,不断丰富和完善生活用品在化学实验中实验案例和有效课堂实录,为元江县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更多的化学实验素材资料,更好服务于一线的化学实验教学。

李萌萌[8](2020)在《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应对未来挑战,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科技工程教育以及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培养。目前高中化学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本采用讲授方式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次化学作为一门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中心学科,通过分科式教学,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起源于美国的STEM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为了更有效的开展STEM教育,美国国际技术与工程教育学会(ITEEA)于2014年提出落实STEM教育的活动模式——6E设计型学习模式(6E Learning by DeSIGNTM Model)。该模式分为六个教学阶段:吸引(Engagement)、探索(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工程(Engineering)、深化(Elaboration)、评价(Evaluation)。STEM教育和6E设计型学习模式皆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跨学科知识,主动完成科学探究、自主设计和工程制作,从而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本研究将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实践中,以化学学科为主,其他学科知识为辅,引导学生在化学课程中综合利用各学科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希望能够有效的促进化学学科的学习和STEM素养的培养。为此,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6E设计型学习模式和STEM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界定了6E设计型学习模式、STEM教育和STEM素养的概念;(2)通过分析化学学科特征、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现代化学教学原则、化学教学常用教学模式以及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对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3)结合STEM教育理念的内涵,依据6E设计型学习模式的六个教学阶段,提出该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教学步骤及实施策略;(4)通过三轮教学实践活动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实践后通过试题测验、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学生访谈等相关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检验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和STEM素养培养的有效性。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和结论:(1)从化学学科特征、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教学原则及常用教学模式等多角度的分析,得出将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是可行的;(2)本次研究设计了将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应用到高中化学教学中的9个教学步骤,即情境导入、知识链接、探究设计、展示交流、知识总结、工程设计、展示交流、思考延伸和评价测试;(3)经过三轮教学实践发现,通过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在化学学习成就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对化学学业成绩产生积极影响;在STEM学习成就方面:学生们对STEM课程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加,并体会到STEM课程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4)由于思维能力需要长时间不断的培养和内化,但本人教学经验不足、加上教学课时限制和实施条件限制,因此本次研究对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STEM思维能力暂时没有明显的提高。

张梦毅[9](2020)在《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的衔接研究与案例设计》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教育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肩负着培养人才和发展人类社会的重大使命,与过去相比,越来越多的人清晰的认识到科学教育在个人发展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从社会蓬勃发展与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来看,科学教育为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与创新性国家的建设奠定了基石。而义务教育的先导性与基础性决定了其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最新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将小学一年级作为科学课程的起始年级,提倡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构建不同学段的衔接教学,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基于此,论文依据小学生和初中生不同的学习方式与认知能力,以教学衔接为指导思想,对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的教学进行了探讨。论文对开封市的部分初三学生、初中化学教师以及即将进入教学岗位的学科(化学)专业的研究生同学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对小学科学课程和初中化学课程的认识、学习态度以及教师对不同年级段教学衔接的看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的学生有14%,在初中阶段,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的学生有28%,可以看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受欢迎程度高于初中化学课程。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的教学理念、家长的重视程度等都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喜欢程度。(2)初中化学教师认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若能与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衔接,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化学学科,可以看出教师们对教学衔接都表示支持。然而教师们对不同学段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熟悉程度却并不乐观。基于调查结果,论文对《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从前言、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为衔接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其中关于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课程内容衔接,先根据衔接领域进行划分,每个衔接领域又划分为若干个衔接点,共有十个衔接点:水、空气、物质变化、塑料制品、金属、能量转变、一氧化碳中毒、节约用水、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简单仪器的使用。此外,对开封市现用的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和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在呈现方式、栏目设置、知识衔接方面进行分析。着重对衔接内容最多部分(水、空气、物质变化、材料、简单仪器的使用)进行篇幅对比、内容简述以及衔接建议。在衔接建议中,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对初中阶段的教学给予切实可行的建议。为了更好的体现衔接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的可行性,论文通过案例设计,展示了在实际的课堂实施中教学衔接的作用。

彭堰蒙[10](2020)在《农村社区居民生活污水的污染特征及净化槽处理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农村地区点源污染的控制,农村面源污染逐渐成为碧水保卫战的重要课题。农村的聚落化建设使得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逐步从分散排放转为中小规模集中排放。研究聚落化农村社区的污水排放特征及处理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四川典型的聚落化农村社区的居民居住点进行了现场走访、问卷调查、水样采集,旨在了解农村社区生活污水排放规模与方式、排放水质特征及污染特征等;选取了四川绵阳某小型农村社区居民点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研究了该社区尾水排放通道中底泥累积及内源释放风险;研究日本DCX-14净化槽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评估了净化槽处理工艺在四川农村社区生活污水处理中的适宜性。研究结论如下:(1)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社区聚落化,促进了农村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调查发现,12.5%的污水通过管网集中收集处理,62.5%的污水集中收集进入化粪池,但有25%的社区污水直排。直排和化粪池处理后排放的农村社区生活污水氨氮(NH3-N)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很高且存在显着的时空差异,所监测三个社区NH3-N平均浓度分别为16.5±7.7 mg/L、66.4±8.3 mg/L、75.0±14.6 mg/L,COD平均浓度分别为157±55 mg/L、666±125 mg/L、400±91 mg/L。(2)集中收集后未能有效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致使尾水通道中底泥污染累积,底泥内源释放风险增加。研究所监测的底泥经过十年化粪池出水污染,其总氮含量高达1150-4050 mg/kg。底泥内源释放风险不可忽略,主要释放污染物为NH3-N,在超纯水中最大释放浓度为3.1 mg/L,在天然地表水中最大释放浓度为5.9 mg/L,均高于GB3838-2002(V)类地表水标准。鉴于此,NH3-N应作为农村社区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中的关键控制指标。(3)净化槽是日本农村社区生活污水处理的经典利器。引自日本的DCX-14净化槽在设计好氧区曝气量条件下对本土生活污水处理效率较差,适度增强曝气量可以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DCX-14去除COD效果最好,NH3-N去除效果次之,TP(总磷)和TN(总氮)去除效果受季节变化影响大且去除效果不佳。好氧区曝气量定为设计值80 L/min时,TP、TN、NH3-N、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1.0%、35.1%、56.0%、72.7%。增强好氧区曝气量至200 L/min,TP、TN、NH3-N、COD的处理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1%、51.90%、81.38%、87.29%。

二、关于《天然水的净化》实验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天然水的净化》实验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滤光剂在高原河流水生食物网的累积、传递及毒理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水环境中UV-Fs的分布
        1.2.1 水中UV-Fs的赋存
        1.2.2 沉积物中UV-Fs的赋存
    1.3 水环境中UV-Fs的生物累积及营养级传递
        1.3.1 底栖生物对UV-Fs的累积
        1.3.2 鱼类对UV-Fs的累积
        1.3.3 UV-Fs的营养级传递及生物放大效应
    1.4 水环境中UV-Fs的生态毒理效应
        1.4.1 UV-Fs对低等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
        1.4.2 UV-Fs对底栖生物和鱼类的生态毒理效应
    1.5 现有研究的局限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有机滤光剂在雅江水生生物体内的分布和累积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预处理
        2.2.3 仪器分析与质量控制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生物体内的有机滤光剂浓度
        2.3.2 BAF和 BSAF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机滤光剂在雅江水生食物网的营养级传递效应
    3.1 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稳定同位素与TL测定
        3.2.2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雅江水生生物营养级的确定
        3.3.2 营养级传递效应
        3.3.3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暴露介质中BP3 在鱼体内的生物富集和生物标志物响应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1.3 受试生物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设计
        4.2.2 样品预处理和仪器分析
        4.2.3 生物标志物的测定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实际暴露浓度
        4.3.2 组织分布
        4.3.3 生物富集
        4.3.4 生物标志物的响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情况
致谢

(2)项目式学习对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以初中化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需要
        1.1.2 关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教学实践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4.4 问卷调查法
        1.4.5 访谈法
    1.5 本文的结构
第2章 项目式学习对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项目式学习
        2.1.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2 国内外关于项目式学习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
        2.2.1 项目式学习国内研究现状
        2.2.2 项目式学习国外研究现状
        2.2.3 学科核心素养国内研究现状
        2.2.4 学科核心素养国外研究现状
    2.3 理论基础
        2.3.1 有意义学习理论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3 认知学习理论
第3章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设计
    3.1 课前自主探究阶段
        3.1.1 确立项目主题
        3.1.2 制定项目任务单
        3.1.3 自主探究
    3.2 课中知识内化阶段
        3.2.1 成果汇报交流
        3.2.2 知识概念学习
        3.2.3 活动评价收获(评价表)
    3.3 课后知识巩固阶段
第4章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
    4.1 新授课中的实践案例:《天然水的净化》
        4.1.1 课前自主探究阶段
        4.1.2 课中知识内化阶段
        4.1.3 课后知识巩固阶段
    4.2 复习课中的实践案例:《低碳行动》
        4.2.1 课前自主探究阶段
        4.2.2 课中知识内化阶段
        4.2.3 课后知识巩固阶段
第5章 实践结果及分析
    5.1 学业成绩分析
        5.1.1 学生化学前后测成绩分析
        5.1.2 学生历次化学测试成绩分析
    5.2 问卷结果分析
        5.2.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5.2.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5.2.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5.2.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5.2.5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5.3 访谈结果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项目式学习能促进初中学生学习自主能力的提高
        6.1.2 项目式学习能提升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6.1.3 项目式学习能促进初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初中化学不同课型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开启模式研究 ——新课、复习课和实验探究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个人教学工作感悟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
    1.2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相关概念
        2.1.1 互动
        2.1.2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
        2.1.3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特点
        2.1.4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形式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人本主义教学观
        2.2.3 多元智能理论
3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1 学生课堂学习互动情况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2 调查问卷的实施
        3.1.3 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3.2 教师教学课堂互动的访谈与结果分析
    3.3 课堂观摩与反馈分析
    3.4 总结
4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互动开启模式的分析与研究
    4.1 有效互动中提问式开启模式研究
        4.1.1 提问时机
        4.1.2 问在何时
    4.2 有效互动其它开启模式研究
        4.2.1 示范式开启
        4.2.2 汇报式开启
        4.2.3 讨论式开启
        4.2.4 探究式开启
        4.2.5 课后交流式
5 初中化学不同课型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模式的教学实践
    5.1 研究方案设计
        5.1.1 教学实践研究的目的
        5.1.2 教学实践对象
        5.1.3 教学实践时间
        5.1.4 教学实践研究变量
        5.1.5 教学实践的步骤
    5.2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开启模式在不同课型中的教学设计
        5.2.1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开启模式在新课教授中的教学设计
        5.2.2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开启模式在复习课教授中的教学设计
        5.2.3 课堂教学有效互动开启模式在实验探究课教授中的教学设计
    5.3 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5.3.1 学生成绩分析
        5.3.2 学生素质成长分析
        5.3.3 教师专业成长分析
        5.3.4 整体综合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4)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水环境概述
        1.1.2 城市水体的特点及基本功能
        1.1.3 城市水体污染问题
    1.2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
        1.2.1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2.2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1.2.3 城市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3 城市水体的补水问题
        1.3.1 城市水体的类型及补水需求
        1.3.2 城市水体的补给水源类型
        1.3.3 再生水用于城市水体补水
    1.4 城市水体的景观功效保障
        1.4.1 水体景观的定义和一般要求
        1.4.2 水体景观功效的评价问题
        1.4.3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的必要性
    1.5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城市内湖调研与分析
        2.1.1 全国代表性城市内湖选择
        2.1.2 水体调研方法
        2.1.3 水体采样与水质分析
    2.2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方法
        2.2.1 综合指标形式的选择
        2.2.2 关联水环境因子的确定
        2.2.3 水环境状态模拟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1 水质评价
        2.3.2 敏感性分析
        2.3.3 统计分析
3 全国代表性城市内湖调研分析
    3.1 调研结果的总体分析
        3.1.1 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质状况
        3.1.2 基于富营养化状态的水质状况
        3.1.3 水质状况的地区差异性
    3.2 补给条件对城市内湖水质的影响
        3.2.1 调研水体的补水类型及分布状况
        3.2.2 补给水源类型对水体水质的影响
        3.2.3 补水频度对水体水质的影响
    3.3 公众满意度调研结果分析
        3.3.1 公众满意度的总体状况
        3.3.2 公众满意度与地表水水质类别的关联性
        3.3.3 公众满意度与水体透明度的关联性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表征指标分析
    4.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景观水体适用性
        4.1.1 地表水体功能与相应水质要求
        4.1.2 城市内湖水质达标的限制因素
    4.2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水体景观功效的基本要求
        4.2.2 影响水体感官性状的主要因素
        4.2.3 对水体透明度的再认识
    4.3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表征的新思路
        4.3.1 水体透明度计算的基本理论
        4.3.2 水体透明度的关联水环境参数
        4.3.3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的综合表征
    4.4 本章小结
5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建立
    5.1 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形式选择
        5.1.1 常用综合指标形式的比较
        5.1.2 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形式的确立
    5.2 因子质量的确定
        5.2.1 因子的无因次化
        5.2.2 因子质量的计算
    5.3 因子权重的确定
        5.3.1 因子变量的敏感性分析
        5.3.2 权重的确定
    5.4 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的提出
        5.4.1 综合指标表达式
        5.4.2 综合指标计算方法
        5.4.3 基于综合指标计算值的城市内湖景观功效评价与分级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综合评价指标计算的城市内湖景观功效提升策略研究
    6.1 典型案例
        6.1.1 天然水补给型水体
        6.1.2 再生水补给型水体
    6.2 基于WLEI的景观功效评价
        6.2.1 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
        6.2.2 基于WLEI的景观功效综合评价
        6.2.3 基于WLEI景观功效评价的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
        6.2.4 景观功效主要影响因子识别
    6.3 景观功效提升策略
        6.3.1 景观功效提升的决策框架
        6.3.2 景观功效提升的技术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研城市内湖基本信息表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5)碳纳米管作为仿生水通道的水渗透性及离子选择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水通道蛋白仿生膜
        1.2.1 AQPs的结构
        1.2.2 AQPs的特异性透水机理
        1.2.3 AQPs仿生膜在水净化领域的应用
        1.2.4 AQPs仿生膜的缺陷
    1.3 仿生水通道
        1.3.1 碳纳米材料水通道
        1.3.2 有机水通道
        1.3.3 肽孔水通道
    1.4 仿生水通道的缺陷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2章 超短碳纳米管制备条件的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酸切割制备超短碳纳米管
        2.2.3 超声切割制备超短碳纳米管
        2.2.4 动态光散射测试超短碳纳米管的粒径
        2.2.5 超短碳纳米管的形貌观察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酸切割制备碳纳米管的粒径表征
        2.3.2 超声功率对切割的碳纳米管粒径的影响
        2.3.3 超声切割制备超短碳纳米管的粒径表征
        2.3.4 碳纳米管的TEM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活性剂对用于仿生水通道的碳纳米管制备的调控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添加活性剂对碳纳米管的预处理
        3.2.3 活性剂辅助超声切割制备高亲和的超短碳纳米管
        3.2.4 碳纳米管的粒径表征
        3.2.5 碳纳米管的水滴接触角测试
        3.2.6 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
        3.3.2 超声时间对形成高亲和超短碳纳米管长度的影响
        3.3.3 动态光散射测定超短碳纳米管的粒径
        3.3.4 超短碳纳米管的亲水性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碳纳米管仿生水通道在脂质体系统中的性能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2 AQPs的表达和提取
        4.2.3 AQPs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4.2.4 均一性脂质体的制备
        4.2.5 脂质体的粒径测试
        4.2.6 脂质体的形态观察
        4.2.7 插入水通道的重构脂质体
        4.2.8 CNTs仿生水通道的水渗透性测试
        4.2.9 CNTs仿生水通道的质子选择性测试
        4.2.10 CNTs仿生水通道的离子选择性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
        4.3.2 AQPs的表征
        4.3.3 纯化后脂质体粒径的变化
        4.3.4 脂质体的TEM
        4.3.5 重构脂质体的粒径变化
        4.3.6 AQPs的水渗透性以及活化能
        4.3.7 CNTs水通道的水渗透性
        4.3.8 CNTs水通道的活化能
        4.3.9 p H对 CNTs水通道水渗透性的影响
        4.3.10 CNTs水通道的质子选择性
        4.3.11 CNTs水通道离子选择性机理
        4.3.12 CNTs水通道的阳离子选择性
        4.3.13 CNTs水通道的阴离子选择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6)水中卤代酚类污染物光化学转化的自由基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主要缩写词及中英文对照
引言
1 水相中卤代酚类污染物的光化学行为研究进展及选题依据
    1.1 卤代酚类污染物的来源、污染分布和毒性效应
        1.1.1 溴酚的来源、污染分布和毒性效应
        1.1.2 羟基多溴联苯醚的来源、污染分布和毒性效应
        1.1.3 氯酚的来源、污染分布和毒性效应
    1.2 水环境中卤代酚类污染物的光化学研究进展
        1.2.1 卤代酚光化学反应动力学
        1.2.2 卤代酚的光转化产物及途径
        1.2.3 卤代酚的光转化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
        1.2.4 卤代酚的光转化过程中毒性变化
    1.3 光化学反应中自由基及其他活性物种的研究进展
        1.3.1 光化学过程中自由基的生成
        1.3.2 水环境中的自由基以及其他活性物种参与的转化反应
        1.3.3 自由基以及其他活性物种的测定方法
    1.4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天然水体中卤代酚的检出水平及其光降解行为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2.2.3 仪器检测
        2.2.4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2.2.5 模拟光降解实验
        2.2.6 活性物种的检测
        2.2.7 风险评估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卤代酚类污染物的分布及种类
        2.3.2 天然水中卤代酚类污染物的光降解
        2.3.3 卤代酚的潜在风险评估
    2.4 小结
3 水环境中卤代酚直接光形成自由基的过程以及DOM的影响机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电子顺磁共振实验
        3.2.3 三种DOM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表征
        3.2.5 三维荧光光谱
        3.2.6 ~3DOM~*稳态浓度的计算
        3.2.7 密度泛函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溴酚溶液光照过程产生的自由基
        3.3.2 探究自由基生成的过程
        3.3.3 溴原子取代位置对溴酚生成三种自由基的影响
        3.3.4 环境因子DOM对溴酚生成三种自由基的影响
    3.4 小结
4 卤代苯酚光形成自由基的聚合过程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稳态光解实验
        4.2.3 产物前处理及仪器检测
        4.2.4 电子顺磁共振实验
        4.2.5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稳态光转化产物的识别
        4.3.2 光转化产物产率的计算
        4.3.3 光照过程中自由基的生成
        4.3.4 自由基光聚合的过程
    4.4 小结
5 水环境中卤代酚与·OH的的间接光反应过程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激光闪光光解实验
        5.2.3 衰减动力学的拟合
        5.2.4 体系内OH自由基的来源
        5.2.5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溴酚与·OH的光化学反应过程
        5.3.2 光化学反应中溴原子取代个数的影响
        5.3.3 澳原子取代位置对光反应过程的影响
        5.3.4 水中典型环境因子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7)生活用品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一、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评”中体现
        二、本地区的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实际
        三、实验教学形式的改变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基于化学实验的创新性和合作探究实验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知识与生活用品相结合的实验能力,有效达成实验教学
        三、凸显初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助力实现初中学生善于动脑、乐于动手的能力,好学化学行动力
        四、开发和生活用品的循环利用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具有很大的科普教育意义
        五、为一线初中化学教师提供化学实验教学参考和实验素材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文献研究法
        三、案例研究法
        四、实证研究法
    第五节 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验开发的原则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化学实验替代品
        二、理论依据
    第二节 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实验开发的原则
        一、科学性
        二、安全性
        三、简易、可行性
        四、环保性
第三章 本地区生活用品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应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的目的、方法和问卷编制
        一、教师问卷调查的目的
        二、教师问卷调查的方法
        三、教师问卷的编制依据
    第二节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及分析
        一、教师问卷结果的统计表
        二、教师问卷结果的分析
第四章 生活用品在化学课外实践活动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第一节 生活用品在化学课外实践活动中的有效实验设计方案
    第二节 生活用品在化学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具体的化学实验方案
    第三节 生活用品在化学课外实践活动中有效应用研究的效果评价
第五章 生活用品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 实践对象与实践课题
    第二节 生活用品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有效案例
        一、案例1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二、案例2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水的净化第一课时
    第三节 案例评价
第六章 研究总结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利用生活用品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外实践活动的实施给初中学生的学习带来的变化
        二、利用生活用品替代品于初中化学实验给一线教师的教学带来的变化
    第二节 研究反思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呼唤
        1.1.2 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1.1.3 STEM教育理念的发展与兴起
        1.1.4 6E设计型学习模式的提出
    1.2 研究问题及研究内容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6E设计型学习模式
        1.5.2 STEM教育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6E设计型学习模式
        2.1.2 STEM教育
        2.1.3 STEM素养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杜威的“做中学”理论
        2.2.3 STS教育理论
        2.2.4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第3章 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3.1 化学学科特征分析
        3.1.1 综合性
        3.1.2 情境性
        3.1.3 实用性
    3.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分析
    3.3 现代化学教学的原则
        3.3.1 启发性与探究性相结合
        3.3.2 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3.3.3 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结合
    3.4 高中化学常用教学模式分析
        3.4.1 自学——指导模式
        3.4.2 引导——发现模式
        3.4.3 示范——模仿模式
    3.5 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分析
    3.6 化学教学与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的适切性分析
第4章 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应用于高中化学的教学设计
    4.1 教学设计原则
        4.1.1 注重真实问题情境
        4.1.2 以工程思想为核心
    4.2 教学目标设计
    4.3 教学内容的选择
    4.4 教学步骤及实施策略
第5章 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5.1 第一轮教学实践
        5.1.1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制作简易净水器
        5.1.2 教学反思与改进
    5.2 第二轮教学实践
        5.2.1 水往高处流——制作微型喷泉
        5.2.2 教师教学反思与改进
    5.3 第三轮教学实践
        5.3.1 表面活性剂——创意手工香皂
        5.3.2 教学反思及改进
第6章 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6.1 评价方法
        6.1.1 评价工具
        6.1.2 数据分析方法
        6.1.3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6.2 数据分析
        6.2.1 问卷信、效度分析
        6.2.2 化学学科学习成就分析
        6.2.3 STEM学习成就分析
    6.3 访谈分析
        6.3.1 访谈目的
        6.3.2 访谈对象
        6.3.3 访谈实录
        6.3.4 访谈结果与分析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化学必修教材中的情境素材
    附录二 学生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附录三 摸底前测专项测试题
    附录四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制作简易净水器专项测试题
    附录五 水往高处流——制作微型喷泉专项测试题
    附录六 表面活性剂——创意手工香皂专项测试题
    附录七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八 教师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九 小组合作任务分配表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参与的学术活动

(9)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的衔接研究与案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基础课程教育改革对课程衔接教学的诉求
        1.1.2 传统的化学教学对课程衔接教学的忽视
    1.2 研究意义
        1.2.1 课程的需要
        1.2.2 教学的需要
    1.3 研究现状
        1.3.1 衔接教学研究
        1.3.2 初中化学课程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衔接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系统论
    2.2 认知发展理论
    2.3 学习进阶理论
3 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现状的调查
    3.1 学生的问卷调查
        3.1.1 学习兴趣
        3.1.2 学习态度
        3.1.3 课程联系
        3.1.4 父母重视度
        3.1.5 教师教法
    3.2 初中化学教师的访谈调查
        3.2.1 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3.2.2 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
        3.2.3 对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衔接教学的看法
4 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研究
    4.1 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的课程标准衔接分析
        4.1.1 前言
        4.1.2 课程目标
        4.1.3 课程内容
        4.1.4 实施建议
    4.2 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的教材衔接分析
        4.2.1 呈现方式
        4.2.2 知识内容的衔接
5 案例设计
    5.1 水的净化
        5.1.1 教材分析
        5.1.2 学情分析
        5.1.3 教学目标
        5.1.4 教学重难点
        5.1.5 教学思路
        5.1.6 教学过程
        5.1.7 教学访谈
    5.2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5.2.1 教材分析
        5.2.2 学情分析
        5.2.3 教学目标
        5.2.4 教学重难点
        5.2.5 教学思路
        5.2.6 教学过程
        5.2.7 教学访谈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对师生调查访谈后得出的结论
        6.1.2 对课程标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6.1.3 对教材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的教学衔接情况调查(学生问卷)
附录B 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的教学衔接情况调查(教师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农村社区居民生活污水的污染特征及净化槽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农村水环境污染特征
        1.1.1 我国农村社区生活污水排放
        1.1.2 国内农村水污染现状
        1.1.3 国外农村水污染现状
        1.1.4 我国农村社区的污水排放特征
    1.2 分散型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与工艺
        1.2.1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与工艺
        1.2.2 日本净化槽处理技术与工艺
        1.2.3 化粪池处理技术与工艺
        1.2.4 其他处理技术与工艺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农村社区生活污水排放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问卷调查及水样采集
        2.1.3 水质监测
        2.1.4 实验仪器及药品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四川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
        2.2.2 四川农村社区给排水方式
        2.2.3 四川农村社区水质特征
        2.2.4 兴龙村二社居民点污水自然消减情况
    2.3 本章小结
3 农村社区尾水排放通道底泥污染特征及内源释放风险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采样背景
        3.1.2 底泥的表征
        3.1.3 底泥污染释放特性
        3.1.4 水质测定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化粪池简易处理排水的自净过程
        3.2.2 尾水通道底泥的污染特征
        3.2.3 出水口底泥的内源释放过程
        3.2.4 内源释放对水质的影响
        3.2.5 底泥浓度对内源释放的影响
        3.2.6 底泥位置对内源释放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DCX-14 净化槽处理分散生活污水的工艺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用水
        4.1.2 实验装置与工艺参数
        4.1.3 水质监测指标及方法
        4.1.4 实验仪器及药品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设计曝气下DCX-14 净化槽的处理效率
        4.2.2 增强曝气后DCX-14 净化槽的处理效率
        4.2.3 DCX-14 净化槽中微生物生长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关于《天然水的净化》实验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滤光剂在高原河流水生食物网的累积、传递及毒理效应[D]. 李金. 西藏大学, 2021(12)
  • [2]项目式学习对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以初中化学为例[D]. 许畅. 西南大学, 2021(01)
  • [3]初中化学不同课型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开启模式研究 ——新课、复习课和实验探究课[D]. 陆圣德. 西南大学, 2020(05)
  • [4]城市内湖景观功效综合评价指标研究[D]. 常妮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碳纳米管作为仿生水通道的水渗透性及离子选择性的研究[D]. 刘广力.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6]水中卤代酚类污染物光化学转化的自由基反应机制[D]. 姜菁秋.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7]生活用品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D]. 卢悦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基于STEM的6E设计型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李萌萌.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的衔接研究与案例设计[D]. 张梦毅. 河南大学, 2020(02)
  • [10]农村社区居民生活污水的污染特征及净化槽处理工艺研究[D]. 彭堰蒙.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天然水净化”实验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