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人体力学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吴先哲[1](2021)在《骨科植入用多孔钽激光3D打印成形工艺及生物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骨科医学诊疗中,个性化精准诊疗的需求日益旺盛。3D打印技术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本论文针对激光3D打印(SLM)个性化多孔钽的设计制造需求,深入研究了SLM打印金属钽的优化工艺,以此为基础应用Euler-Bernoulli梁理论研究建立了多孔体相对密度与弹性模量之间理论的函数关系,并用有限元法在ABAQUS软件中进行了模拟修正。研究了基于理论等刚度条件下,变截面梁模型与对应等截面梁模型几何参数的换算关系。选取典型的孔结构设计参数,打印系列多孔结构试样,并检测了其力学属性参数。对比了理论数学模型,研究了样件相对密度与弹性模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针对复杂的髋关节翻修手术病例,根据人体生物力学、临床手术要求,用有限元法优化植入假体的设计结构。在确保假体结构安全的前提下优化轻量化结构,探索性提出了变密度的假体设计方法,为多孔钽假体临床植入应用奠定了研究基础。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是:(1)针对具有耐高温(熔点为2996℃)、高密度(16.65 g/cm3)的金属钽粉,对SLM工艺中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铺粉层厚、扫描间距等4个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优化,探究了激光功率密度与成形试样质量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SLM成形钽粉材料过程中,实际作用激光功率小于300w时,可有效降低样件组织内部裂纹的产生概率。试样致密度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升高而增高,但过高的激光能量密度也会引起打印缺陷。激光功率密度在800J/mm3左右,样件的微观缺陷较少,SLM打印致密钽样件的相对密度可达到98%,能够达到工业化制造金属钽的静力学性能,可以打印设计直径是0.25mm以上的圆柱结构。(2)本论文研究了变截面梁菱形十二面体的几何特性,确定其主要结构设计参数为长径比(β),孔径(d)以及变径比(τ)。为了保证设计的多孔结构的几何特性,在菱形十二面体的节点处,融合圆柱最小高(g)与小梁名义直径D1的比值α应为?2?2。当β趋近于?2时,多孔体相对密度的理论极限值约为0.5984。根据Euler-Bernoulli梁理论,研究得出了变截面梁菱形十二面体单胞结构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弹性模量的函数模型,理论弹性模量与孔结构的β和τ直接相关。用有限元法在ABAQUS软件中对函数模型进行了模拟修正,得出单胞变截面梁菱形十二面体孔结构理论等效弹性模量的修正系数为0.76,而多胞结构的弹性模量减小并不明显。当基体材料属性(钽,185.7Gpa)和变径比τ确定时,理论上多孔体相对密度与等效弹性模量之间符合指数函数关系。(3)应用Euler梁理论推导了圆形等截面菱形十二面体的理论力学模型。研究表明等截面梁模型弹性模量也与孔结构的长径比直接相关。基于理论计算,得出了等刚度条件下变截面梁模型与等截面梁模型几何参数的换算关系。选取典型孔结构设计参数,SLM打印成形了系列多孔钽试样,其实测弹性模量在1.82Gpa-5.15Gpa之间,接近人骨的力学性能。发现由于SLM工艺局限,多孔样件表面形貌粗糙,样件与理论设计模型偏差较大。样件弹性模量的实测值随样件的相对密度增大而增大,且呈线性增长趋势。(4)针对复杂的髋关节翻修手术病例,运用本文研究的多孔体力学属性成果,根据人体生物力学的要求,找到了优化的假体设计方案。按照假体应力分布,提出了“框架式”的变密度多孔结构假体设计方案。用有限元法对等效变密度模型受载进行了仿真模拟。在确保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设计的变密度假体理论上减少质量25%,为多孔钽假体临床植入应用奠定了研究基础。
钟岭[2](2021)在《基于关节位移和生理信号检测的自行车鞍座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自行车作为一种轻巧灵便、无污染的交通出行工具,一直深受大众喜爱。对于骑行者而言,鞍座是比其他自行车配件更容易调整并且直接影响骑行感受的重要配件。以目前使用率较高的共享单车为例,在骑行前需要对鞍座位置进行适当地调整以满足骑行者的使用要求。然而在实际出行过程中,普通自行车的骑行者只能凭借主观感受并进行多次手动调整才能完成对鞍座位置的确定,这种方法不仅缺乏科学理论依据而且操作繁琐,耗时较长。另外,当骑行状态发生改变,需要更换鞍座类型时,现有的鞍座无法实现转换功能,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较长时间的骑行运动,很容易造成臀部和生殖区压迫和痛感。因此本文设计了一款“座管调节便捷准确、鞍座形状实现可变”的自行车鞍座,一方面颠覆了以往自行车鞍座的调节方式,另一方面有效帮助骑行者提高骑行运动的舒适感受,有益于身体健康。本文在人机工程学和CMF研究的理论背景下,以不同身高段的成年人群体作为研究的受试骑行者,以普通休闲自行车鞍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骑行者关节位移研究和生理信号研究。运用Motion Analysis人体动作捕获系统记录骑行者的关节位移变化,探寻腰膝关节位移与骑行者鞍座位置之间的联系;同时运用Biopac生理信号记录系统采集分析骑行者腿部肌肉的肌电信号,得到骑行者在不同鞍座位置骑行时腿部肌肉的疲劳情况,拟获得不同身高段骑行者的适宜鞍座位置。并对人——自行车鞍座系统进行人体力学分析,计算在不同鞍座位置,不同身高段骑行者进行骑行运动的身体能量消耗值,验证研究所得结果。通过对上述研究结果的分析发现:在有效的鞍座位置范围内,当骑行者腰膝关节位移的欧氏距离极值区间较大时,腿部的运动肌肉越不容易产生疲劳,骑行运动所消耗的身体能量越少,故此时的鞍座位置较为适宜。随后,整理目前自行车的鞍座种类,分析鞍座的用户调研结果,采用人机工程学设计方法,基于骑行者关节位移和生理信号的研究结果,展开自行车鞍座的造型设计,并通过Jack虚拟仿真技术对新式鞍座进行人机分析,充分验证新式鞍座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论文设计的新式鞍座,较好地解决了自行车骑行者在面临鞍座位置调整时遇到的问题,同时骑行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需要调整鞍座类型,以适应不同的骑行环境。该论文的完成,极大程度上降低了骑行疲劳,优化了骑行过程,提升了骑行体验,保护了骑行者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王奇明[3](2020)在《防晕车“悬架—座椅—人体”系统研究与主动控制》文中认为随着车辆的不断普及与百姓对出行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晕车(晕动病的一种)对乘车人员造成的困扰愈演愈烈。虽然在病理研究层面,有关晕车机制与防治方法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但是多数采用效果不显着等具有许多局限性的药物治疗方法。得益于早期国外学者在运动控制对晕动病的影响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即改变振动环境实现晕动病的防治,因此,本文针对此晕车问题结合低频运动控制研究理论展开分析与研究:首先,鉴于晕车对垂直和俯仰运动的敏感性与此方向上的运动与悬架系统存有紧密联系,本文建立了7自由度”悬架-座椅-人体”力学模型。具体由丝杠电机和座椅旋转电机所组成的主动控制系统,在经串联二阶低通滤波与本文所提的参考模型滑模变结构控制RM-SMC(Reference Model Sliding Mode Control)的控制下,实现低频(<0.5 Hz)垂直与俯仰运动衰减;其次本文对行车中各种晕车工况进行分析与建模以及结合相关标准建立本文在垂直和俯仰方向上的晕车指标,为验证在各种晕车工况下的控制系统防晕车性能提供基础;接着利用有限的加速度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运用卡尔曼滤波算法推测系统的状态量,作为控制器的信号输入。控制器设计方面,以带有低通滤波反馈的最优参考模型,并同时考虑实际悬架系统时滞、摂动等非线性因素与外界扰动输入影响,设计针对低频运动的RM-SMC。此外,本文也对悬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跟踪性能、鲁棒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以及对带有低通滤波反馈控制在低频段的运动抑制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器可基本满足在防晕车系统慢主动控制的性能需求。最后本文利用所提的晕车评价方法,将其作为悬架系统自适应在线调节的部分依据,推测当前工况,利用在线查表插值的方法实现参数自适应在线调节控制,为能够在多种晕车工况中均表现良好的悬架性能并同时保证悬架系统的鲁棒性。通过大量的仿真结果表明,针对低频垂直和俯仰运动带来的晕车问题,本文所设计的慢主动悬架与慢主动座椅控制系统,并配合具有自适应性的参考模型滑模控制方法,即自适应在线调节RM-SMC,其能够有效抑制低频振动,缓解晕车指标的增长。此外,本文进行了实车试验与硬件在环平台仿真,对加减速工况的防晕车性能进行了验证。本文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乘车出行所带来的晕车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这对未来出行品质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简钢仁,郑若菲,王圣芳,闫素梅,苏丽丽[4](2020)在《应用人体力学原理在移动救护车中实施心肺复苏的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人体力学原理在移动救护车中实施心肺复苏的应用效果。方法从福建省某急救中心抽取40名医护急救小组人员,按照随机数字表产生的随机序列顺序编码,密封在不透光的信封中,一式2份,医生、护士分别按照顺序打开信封,信封数字相同的医生护士组成团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10组人员。试验组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在移动救护车内对复苏安妮进行团队心肺复苏;对照组则以常规方法在移动救护车内对同一具复苏安妮进行团队心肺复苏;复苏时间均为8 min。结果试验组在每人每分钟按压次数、按压位置正确次数、按压频率、按压深度、胸廓完全回弹次数、胸外按压分数达标率、通气次数、正确通气次数、意外伤害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移动救护车中正确利用人体力学原理实施心肺复苏有利于提高心肺复苏质量,进而提高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转运复苏效果。
杜峰[5](2016)在《路面、人体及汽车平顺性客观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针对我国汽车平顺性仿真分析存在的客观评价不能真实反映汽车平顺性能的现象,论文从路面不平度建模、中国人体生物力学模型、平顺性客观评价法的频率加权网络设计和中国青年垂向振动频率加权因子开发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路面不平度是汽车主要的振动激励源,直接关系到平顺性分析结果的可信度,路面不平度建模必须对路面统计特征和信号理论有深入的认识。为了明晰路面不平度空间域统计量的计算,以及几种重要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简称PSD)之间的关系,以帕塞瓦尔定理和维纳-辛钦定理为依据,在推导空间域自相关函数和PSD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导出了不平度空间域位移、速度与加速度PSD以及空间频率与角频率PSD之间的换算关系。另外,为了完善傅立叶逆变换法路面建模中PSD离散化的理论基础,以傅立叶级数与变换、离散傅立叶变换和频域卷积定理为依据,从离散化的原因、目的和结果验证出发论证了PSD离散化的正确性;就模拟路面验证问题,指出直接法谱估计的不合理之处,论证了平均周期图法谱估计时,空间与时间采样频率分别对应着空间域和时间域PSD输出。结果表明,上述换算关系和论证是正确的,可应用于路面不平度建模和汽车平顺性分析。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振动系统,汽车平顺性分析时应该考虑人体的影响,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均推荐采用集总参数人体模型。集总参数人体生物力学模型开发,需要清楚认识集总参数模型所表现的人体力学特性的规律。论文从人体生物力学特性表征参数(驱动点机械阻抗、视在质量和座椅-头部传递率)入手,运用微分和振动理论,分析了串联和并联任意自由度集总参数人体模型主共振频率和人体力学特性表征参数幅值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驱动点机械阻抗导出的人体主共振频率必然大于其它两参数导出的数值;对于并联多自由度模型,座椅-头部传递率导出的人体主共振频率总是稍大于视在质量导出的数值,在大约1.4倍人体主共振频率以下,座椅-头部传递率幅值总是大于归一化视在质量的幅值;对于串联多自由度模型,人体主共振频率和幅值特性同样具有这个规律。论文采用清华大学提出的并联二自由度中国人体生物力学模型,研究了人体对于汽平顺性评价的影响。现有文献对汽车振动频率加权滤波器的设计研究较少,使平顺性附加评价技术在一些国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根据垂直和水平方向频率加权因子的规律,提出的加权滤波器设计方法逐次将整个频率空间一分为二,每次分割产生一子滤波器,子滤波器由一具有相同截止频率和品质因子的低通和高通滤波器并联而成,实现一段区间的加权因子,各子滤波器串联实现整个频率空间的加权因子,即得到垂直和水平方向频率加权滤波器。所设计滤波器阶数较高,为某些应用考虑,采用双线性变换和最小p阶优化技术设计的低阶滤波器,较好的逼近了规定的加权因子。另外,采用窗函数法设计的线性相位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实现了信号阶梯加权,并避免信号变形。对同一应用,运用传统频域加权法、加权滤波器加权法和四阶估计滤波器加权法,获得的车身垂向振动加权加速度信号的均方根分别为0.330 7 m·s-2、0.311 9 m·s-2和0.313 9 m·s-2。加权滤波器加权信号和四阶估计滤波器加权信号的峰值因子分别为3.002 7和3.011 1。论文提出了频率加权滤波器的几种设计方法,所得滤波器加权效果良好。由于国标GB/T4970-2009中的信号频率加权因子来自于国际标准ISO 2631-1:1997,而国际标准的频率加权因子是以西方人体的振动试验数据为依据制定,中国人体特征与西方人体差异较大,故频率加权因子可能存在不同。研究实施了一项以中国青年为试验对象的人体试验,选取15名中国男性青年测试对象,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分别对各个对象在不同日期不同时段进行人体振动主观评价试验,根据Stevens心理物理学指数定律,得到中国青年等舒适度曲线,从而确定了适用于中国青年的垂向振动频率加权因子,为我国汽车平顺性评价领域提供基础性研究数据。
侯鹏高[6](2013)在《数字人体建模进展》文中指出数字人体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可视化人体和虚拟人体的建模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主要对数字人体数学模型、数字人体力学模型、数字人体信息模型、数字人体基因模型、数字人体蛋白质模型这些新进展进行综述。
段铁城[7](2011)在《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油锯伐木作业姿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林业作业环境十分恶劣,操作者除了完成必须的操控任务外,还必须克服长时间站立、持较重工具、保持长时间弯腰姿势以及机器所产生的振动、噪声等的影响,这不仅会造成作业工人舒适性及工作效率下降,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运用精确的、可靠的测量工具和理论方法学研究伐木作业姿势并对其进行有效评价,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与林业作业相关的劳动损伤的发生,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林业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此背景下,本论文开展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油锯伐木作业姿势研究,与生物力学及数理统计学相结合,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油锯作业姿势中的评价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运用人体生物力学与统计学原理,针对油锯手使用高把油锯在平面伐木作业时的作业姿势进行人体的力学特征描述和受力分析,构建伐木作业姿势的人体静力学方程,推导出油锯立姿伐木作业的人体简化静力学模型,描述和分析立姿伐木作业时人体重心的偏移趋势和状态;以影响人体平衡的力学因素为基础,借助锯切过程中的实验数据,计算并分析伐木作业时不同操作幅度下重心偏移对人体稳定性和工作效率影响。基于人机工程学通过对注意力影响油锯伐木作业姿势控制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针对注意力的运动心理学评述确定出干扰注意力的主要因素;其次建立注意力影响作业自身稳定程度的评价准则及评价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现场模拟实验研究,重点研究注意力影响下油锯手心率变化;最后,采用HSP脑呼吸训练法研究油锯手疲劳对其注意力集中的影响。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身体适应性和负荷变化对油锯伐木作业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首先基于运动生理学概述了身体适应性和负荷变化对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其次,建立了身体适应性和负荷变化影响姿势控制能力的评价准则及评价方案。最后进行现场的模拟实验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得出油锯手作业绩效分析。应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评判法对油锯伐木安全作业及伐木作业合理姿势选择进行多目标综合评价,避免了由于人的主观性导致权重预测与实际情况相矛盾的现象发生。从实践调研中总结出6种日常伐木作业中常见的作业姿势,运用层次分析理论建立层次分析模型。然后对各准则进行详细科学的指标值量度划分,规划了合理方案的权重值范围,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得出各姿势方案对目标层的总权重值,通过姿势方案优选,总结出最合理的姿势方案。利用统计学习理论中的SVM分类算法构建出油锯伐木效果综合评价模型,为了提高模型的测试精度,利用混合遗传算法作为优化工具,对所建立的评价模型进行改进,通过仿真实验对所提算法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为可靠的油锯伐木效果评价模型。本研究可为确定不同林业操作中劳动工人工作强度提供理论参考,为定量研究在不同林业作业中操作工人的腰背部肌肉及脊柱所承担的工作负荷以及劳动强度理论依据,对于预防和降低林业作业工人提供劳动安全与保护、诊断和矫正不良作业姿势、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指导设计与改进林业生产工具、职业病的预防与治疗等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王秋实[8](2008)在《基于人体力学油锯手立式伐木作业合理姿势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系统研究油锯伐木作业中的作业安全、效率问题已成为森工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首先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对油锯伐木人机工程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出了人体各关节伐木作业合理活动范围和受力情况。然后通过对林区调研成果的比较分析,在二十多种伐木姿势方案中总结出6种现阶段林区伐木最具有代表性的姿势,并用层次分析法,对6种姿势进行了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优的姿势方案。为系统分析力学效应对油锯伐木作业姿势的影响,本文引入有限元技术。通过对油锯伐木作业姿势的受力分析,构建了伐木作业姿势三维空间杆系力学模型,并通过模型计算得出了不同切割力条件下人体各关节点的受力情况,为合理规范切割用力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本文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构建了人体空间运动仿真模型,总结出了在不同油锯伐木切割力作用下,人体各关节点活动角度的变化幅度,结合有限元人体力学模型得出立式伐木作业合理切割力的使用值,并针对其姿势特点提出了避免疲劳损伤的若干意见。本文将人机工程学原理与森工采运技术相结合,运用人体力学理论系统研究了油锯伐木作业姿势特点,应用层次分析、有限元力学分析、计算机仿真等技术,系统分析了不同切割力条件下作业姿势的变化情况,提出了合理切割用力的值,对改善油锯手作业疲劳损伤状况,提高锯切效率、保障伐木安全作业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马静华[9](2006)在《基于运动信息获取及智能处理的运动员训练指导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在体育科研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们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运动员进行指导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为了合理科学地评价运动动作的正确性,提高运动员训练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如何完善其理论研究,使其更好地应用到运动员的训练指导之中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发展的前沿课题。本文围绕铅球运动中人体运动信息的获取及其智能处理以及运动员训练指导系统的研究应用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以铅球为例,对国内外的铅球运动及运动员训练指导系统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分析,在实现运动员的各种信息的全方位采集、运动信息的智能处理以及基于此基础之上的运动员训练指导系统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拓展和创新性的工作。 1.系统阐述了运动员投掷铅球的力学行为过程,以当前主流投掷技术——背向滑步推球为例将运动员投掷铅球的动作过程分解为五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力学行为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这一部分是后续工作的基础。此外,从人体力学行为生理机理和人体力学行为控制过程及模型建立的基本方法角度对人体力学行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为对人体运动的进一步分析和运动员训练指导系统的构建作好理论准备。 2.构建了一种对铅球运动员投掷运动过程中各种信息进行全方位采集的信息获取综合测试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主要组成模块的设计原理、硬件装置及综合测试平台的工作原理。该综合测试系统已经可以对运动员的惯性参数、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及肌电数据进行测量。系统整体采用总线结构控制,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和开放性;测试系统数据采集和同步机制采用软件配置,测试方法更灵活;测试数据处理和存储格式采用统一的规范,后续处理简单。这种测试系统不仅应用于铅球运动,通过简单的调整即可推广到很多体育运动的信息获取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3.分析了数字铅球、测力平台以及肌电仪所检测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小波去噪算法。这一方法结合了软、硬阈值折衷法和区域相关算法的优点,可
毕思文,吴广林[10](2006)在《数字人体与中医药现代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先概述了数字人体与中医药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然后结合中医药工程和医学领域阐述了数字人体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概述了数字人体与虚拟人的区别;详细论述了数字人体理论,包括人体系统的连续动态系统、人体系统的离散动态系统、人体系统的随机性、人体系统的自组织、人体系统的简单巨系统和人体系统的复杂巨系统;数字人体原型与模型,包括数字人体原型、数字人体物质模型、数字人体力学模型、数字人体数学模型和数字人体信息模型;数字人体技术,包括数字人体信息采集技术、数字人体信息处理技术和数字人体信息表达技术;以及数字人体标准化;最后以经络为例,简述了数字人体研究示范。为数字人体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数字人体力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人体力学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骨科植入用多孔钽激光3D打印成形工艺及生物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引言 |
第一章 国内外现状及研究内容 |
1.1 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发展 |
1.1.1 3D打印技术概述 |
1.1.2 SLM技术发展现状 |
1.2 3D打印骨科植入假体发展现状 |
1.2.1 多孔金属在骨科植入中的应用 |
1.2.2 3D打印金属植入假体的临床应用 |
1.3 SLM打印多孔金属研究现状 |
1.3.1 SLM打印多孔金属工艺研究现状 |
1.3.2 SLM打印多孔金属的孔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金属钽激光选区熔化成形的基础工艺及基本性能研究 |
2.1 实验研究方案及主要设备 |
2.1.1 研究的目标参数及实验方案设计 |
2.1.2 实验用材料及主要设备 |
2.2 激光能量密度对金属Ta成形的影响 |
2.2.1 初次SLM实验方案设计 |
2.2.2 初次SLM实验结果分析 |
2.2.3 激光能量密度范围确定 |
2.3 金属钽SLM成形工艺优化 |
2.3.1 SLM成形工艺优化实验设计 |
2.3.2 样件致密度及微观缺陷分析 |
2.3.3 实验样件力学性能分析 |
2.4 金属钽样件细小结构SLM成形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截面梁菱形十二面体多孔钽理论模型与力学性能研究 |
3.1 菱形十二面体特点 |
3.2 变截面梁菱形十二面体孔结构 |
3.3 变截面梁菱形十二面体孔结构理论模型与力学特性分析 |
3.3.1 变截面梁菱形十二面体2 方向单胞理论模型与力学性能分析 |
3.3.2 变截面梁菱形十二面体1 方向单胞理论模型与力学性能分析 |
3.4 金属多孔钽力学性能的数字模型与模拟分析 |
3.4.1 单胞结构2 方向力学性能数字模型与模拟分析 |
3.4.2 多胞结构2 方向力学性能数字模型与模拟分析 |
3.5 金属多孔钽力学性能与相对密度的内在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LM打印金属多孔钽构件实验与实用力学预估模型 |
4.1 等刚度下菱形十二面体几何参数换算及实验用模型参数设计 |
4.1.1 等截面梁菱形十二面体力学性能分析 |
4.1.2 等刚度条件下菱形十二面体几何参数换算 |
4.1.3 实验用模型几何参数设计 |
4.2 实验计划及检测方法 |
4.3 SLM打印金属多孔钽构件相对密度分析与预估 |
4.3.1 SLM打印多孔钽试样形貌分析 |
4.3.2 SLM打印多孔钽试样相对密度分析 |
4.4 SLM打印金属多孔钽构件力学性能分析与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个性化多孔钽植入假体设计研究 |
5.1 个性化植入假体设计概述 |
5.2 基于医学影像数据的三维数据重构 |
5.2.1 CT扫描和数据采集 |
5.2.2 患者骨骼三维数据重构 |
5.3 生物力线分析及假体形貌设计 |
5.3.1 假体方案设计 |
5.3.2 假体生物力学分析及优化 |
5.4 多孔结构假体设计及力学性能数字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2)基于关节位移和生理信号检测的自行车鞍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2.1 关节位移 |
1.2.2 生理信号检测 |
1.2.3 自行车鞍座设计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3.1 关节位移 |
1.3.2 生理信号检测 |
1.3.3 自行车鞍座设计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人机工程学与CMF的理论研究 |
2.1 人机工程学理论 |
2.1.1 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的联系 |
2.1.2 人机工程学中的人体测量标准 |
2.1.3 人机工程学中的虚拟仿真技术 |
2.2 CMF的设计理论 |
2.2.1 CMF中的色彩设计 |
2.2.2 CMF中的材料设计 |
2.2.3 CMF中的加工工艺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关节位移和生理信号的自行车鞍座研究 |
3.1 自行车骑行者的关节位移研究 |
3.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1.2 关节位移数据的获取过程 |
3.1.3 关节位移数据的处理分析 |
3.2 自行车骑行者的生理信号研究 |
3.2.1 人体的肌肉组织与肌肉疲劳 |
3.2.2 人体的生理信号 |
3.2.3 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过程 |
3.2.4 表面肌电信号的处理分析 |
3.3 人——自行车鞍座系统的力学分析 |
3.3.1 力学模型的建立 |
3.3.2 力学模型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行车鞍座的设计实践 |
4.1 自行车鞍座的种类 |
4.2 自行车鞍座的用户调研结果 |
4.2.1 使用人群定位 |
4.2.2 自行车鞍座的问题分析 |
4.3 自行车鞍座设计的理论依据 |
4.3.1 人机工程学设计方法 |
4.3.2 基于关节位移和生理信号的研究结果 |
4.4 自行车鞍座的造型设计 |
4.4.1 自行车鞍座的功能、形状设计 |
4.4.2 Jack虚拟仿真技术的舒适性评估 |
4.4.3 自行车鞍座的色彩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防晕车“悬架—座椅—人体”系统研究与主动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晕动病研究概况 |
1.2.1 防晕车研究现状 |
1.2.2 晕车预测与评价 |
1.3 慢主动悬架与可控座椅 |
1.3.1 悬架系统基本概述 |
1.3.2 慢主动悬架与可控座椅研究现状 |
1.3.3 悬架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4 存在问题及研究内容 |
1.4.1 存在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5 小结 |
第二章 悬架系统模型建立与晕车工况分析 |
2.1 力学模型 |
2.1.1 “悬架-座椅-人体”力学模型建立 |
2.1.2 力学模型验证 |
2.2 晕车工况 |
2.2.1 波形等级路面行驶工况 |
2.2.2 城郊道路减速带工况 |
2.2.3 加减速工况 |
2.3 评价方法 |
2.4 小结 |
第三章 慢主动悬架系统低频运动控制策略 |
3.1 状态观测器 |
3.1.1 状态估计 |
3.1.2 卡尔曼滤波 |
3.1.3 半车模型状态量估计 |
3.2 参考模型控制 |
3.2.1 参考模型 |
3.2.2 LQR控制器设计 |
3.3 考虑输出时滞的滑模控制 |
3.3.1 控制时滞误差动力学方程 |
3.3.2 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原理概述 |
3.3.3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
3.4 控制器模型搭建与仿真分析 |
3.4.1 控制模型搭建 |
3.4.2 状态估计仿真分析 |
3.4.3 跟踪性能仿真分析 |
3.4.4 鲁棒性能分析 |
3.4.5 低通滤波反馈控制性能仿真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晕车的参数在线调节策略 |
4.1 多工况下的参数优化与选取 |
4.1.1 参考模型权值系数优化 |
4.1.2 滑模控制参数优化 |
4.2 基于晕车的自适应在线调节 |
4.2.1 MSDV与反馈控制 |
4.2.2 工况识别与参数调节 |
4.3 小结 |
第五章 防晕车控制策略仿真与验证 |
5.1 仿真工况与车辆参数设定 |
5.2 波形等级路面工况仿真与分析 |
5.3 城郊道路减速带工况仿真与分析 |
5.4 加减速工况仿真与分析 |
5.5 连续工况下的晕车指标 |
5.5.1 垂直方向晕车指标 |
5.5.2 俯仰方向晕车指标 |
5.6 小结 |
第六章 实车试验与硬件在环仿真验证 |
6.1 参考车辆实车试验 |
6.2 HIL平台仿真 |
6.3 晕车指标结果验证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应用人体力学原理在移动救护车中实施心肺复苏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干预前准备 |
2.1.1 成立院前急救专家组 |
2.1.2 制订移动救护车心肺复苏实施方案 |
2.1.3 预试验 |
2.2 试验组干预方法 |
2.3 对照组干预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移动救护车上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实施胸外按压,能提高按压质量 |
4.2 移动救护车上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实施辅助通气,能提高通气质量 |
4.3 移动救护车上人体力学原理运用实施心肺复苏,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意外伤害发生次数 |
5 小结 |
(5)路面、人体及汽车平顺性客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路面不平度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傅里叶逆变换法 |
1.2.2 白噪声积分变换法 |
1.2.3 谐波叠加法和时间序列模型 |
1.3 垂向振动人体生物力学特性及人体模型研究现状 |
1.3.1 垂向人体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
1.3.2 垂向人体生物力学集总参数模型研究 |
1.4 汽车平顺性评价频率加权函数研究现状 |
1.4.1 主要评价标准简介 |
1.4.2 频率加权函数开发人体试验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路面不平度时空建模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空间域路面不平度计算 |
2.2.1 位移不平度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 |
2.2.2 位移和速度及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关系 |
2.3 空间频率和空间角频率功率谱密度关系 |
2.4 空间域路面不平度位移标准差计算 |
2.4.1 结果验证 |
2.5 傅立叶逆变换法路面模拟 |
2.5.1 功率谱密度离散化的原因及目的 |
2.5.2 离散化结果验证 |
2.5.3 频谱点对称设置 |
2.6 功率谱密度验证 |
2.6.1 功率谱密度验证方法 |
2.6.2 两种采样频率的应用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坐姿人体垂向振动生物力学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1.1 人体生物力学振动特性表征参数 |
3.1.2 人体振动模型的力加载方式 |
3.2 坐姿人体垂向振动模型主共振频率 |
3.2.1 机械阻抗与视在质量 |
3.3 视在质量和座椅-头部传递率比较 |
3.3.1 理论分析 |
3.3.2 由度人体模型 |
3.3.3 模型验证 |
3.4 多自由度人体模型 |
3.4.1 并联人体模型 |
3.4.2 串联人体模型 |
3.5 人体模型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 |
3.5.1 中国人体生物力学模型 |
3.5.2 人-车系统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车平顺性评价频率加权网络设计 |
4.1 引言 |
4.2 频率加权因子的规律性 |
4.2.1 W_k和W_d共有的规律 |
4.2.2 W_k独有的规律 |
4.3 GB/T4970- 2009频率加权函数设计 |
4.3.1 垂直方向加权系数Wk设计 |
4.3.2 带限滤波器设计 |
4.3.3 速度-加速度转换滤波器Ht(s)设计 |
4.3.4 上升段滤波器Hs(s)设计 |
4.4 加权滤波器设计的一般方法 |
4.5 垂直频率加权函数应用 |
4.5.1 平顺性评价 |
4.5.2 滤波加权与传统加权方法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阶加权滤波器和FIR加权滤波器设计 |
5.1 引言 |
5.2 低阶加权滤波器估计 |
5.2.1 理论基础 |
5.2.2 低阶滤波器设计思想 |
5.2.3 低阶频率加权滤波器 |
5.2.4 低阶估计滤波器应用 |
5.3 线性相位FIR加权滤波器设计 |
5.3.1 窗函数法设计 |
5.3.2 频率采样法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青年垂直方向振动频率加权因子开发 |
6.1 引言 |
6.2 中国青年对垂直方向振动的主观感觉试验 |
6.2.1 试验方案设置 |
6.2.2 理论基础 |
6.2.3 试验数据分析 |
6.3 垂向振动频率加权因子设计 |
6.3.1 Stevens定律参数确定 |
6.3.2 等舒适度曲线 |
6.3.3 中国青年垂向振动频率加权因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工作与结论 |
本文创新性成果 |
展望与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数字人体建模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人体数学模型 |
二、数字人体力学模型 |
三、数字人体信息模型 |
四、数字人体基因模型 |
五、数字人体蛋白质模型 |
(7)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油锯伐木作业姿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伐木作业姿势概述 |
1.2.1 身体姿势概述 |
1.2.2 油锯伐木作业姿势 |
1.2.3 作业姿势选择和作用 |
1.3 油锯伐木作业研究中的人机工程问题 |
1.3.1 人机工程学概述 |
1.3.2 油锯伐木作业研究中的人机工程问题 |
1.3.3 油锯伐木作业姿势中人体力学问题 |
1.4 基于人机工程学对油锯伐木作业姿势研究概述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油锯伐木作业现场模拟 |
1.5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伐木作业姿势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
2.1 引言 |
2.2 对作业姿势生物力学特征的分析 |
2.3 油锯伐木作业时人体的受力分析 |
2.4 基于生物力学特征的重心偏移对伐木姿势影响 |
2.4.1 重心偏移对人体受力的影响 |
2.4.2 重心偏移对人体稳定性的影响 |
2.4.3 地面坡度对人体稳定性的影响 |
2.4.4 锯切实验及实验数据 |
2.5 作业姿势生物力学评价准则和方案 |
2.5.1 实验过程 |
2.5.2 作业时人体支撑面与支撑稳定角 |
2.5.3 作业任务选择对人体重心偏移倾向的分析 |
2.5.4 作业姿势生物力学评价准则 |
2.5.5 作业姿势生物力学评价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3 注意力影响作业姿势控制能力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注意力对作业姿势稳定性影响分析 |
3.2.1 注意力的运动心理学评述 |
3.2.2 干扰注意力的主要因素 |
3.3 注意力影响作业姿势稳定程度的评价 |
3.3.1 评价准则 |
3.3.2 评价方案 |
3.4 注意力影响作业姿势稳定性的实验分析 |
3.4.1 实验过程 |
3.4.2 实验数据整理分析 |
3.4.3 基于HSP的疲劳对集中力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身体适应性和作业负荷变化影响姿势控制能力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身体适应性对控制能力的影响分析 |
4.2.1 身体适应性目的概述 |
4.2.2 身体适应性的运动生理学叙述 |
4.3 作业负荷度对控制能力的影响分析 |
4.3.1 建立评价准则 |
4.3.2 评价办法和方案 |
4.4 对身体适应性、负荷度影响油锯手作业绩效的实验分析 |
4.4.1 实验过程 |
4.4.2 实验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
4.4.3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油锯伐木作业姿势安全性及合理性的多目标评价 |
5.1 引言 |
5.2 层次分析法的概述 |
5.2.1 层次分析法基本思想 |
5.2.2 层次分析法步骤 |
5.3 构建伐木作业安全目标层次分析模型 |
5.3.1 构建层次分析比较矩阵 |
5.3.2 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
5.3.3 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 |
5.3.4 评价结果分析 |
5.4 基于模糊因素的作业姿势合理性评价研究 |
5.4.1 模糊数学及模糊评判方法 |
5.4.2 油锯伐木作业姿势合理性的影响因素 |
5.4.3 作业姿势合理性模糊多层次评价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油锯伐木作业效果等级评价 |
6.1 引言 |
6.2 机器学习与统计学习理论的基本问题 |
6.2.1 机器学习问题 |
6.2.2 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 |
6.2.3 统计学习理论基本问题 |
6.3 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 |
6.3.1 完全线性可分情况下的最优分类超平面 |
6.3.2 非完全线性可分情况下的最优分类超平面 |
6.3.3 支持向量机多类分类算法 |
6.4 油锯伐木作业效果等级评价模型建立 |
6.4.1 实验等级评价模型指标的确定 |
6.4.2 实验等级评价模型指标的量纲说明 |
6.4.3 基于SVM的等级评价模型建立 |
6.4.4 实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实验数据结果(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人体力学油锯手立式伐木作业合理姿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人体生物力学 |
1.2.1 生物力学概述 |
1.2.2 人体力学概述 |
1.2.3 油锯伐木作业姿势中人体力学问题 |
1.3 基于人体力学油锯伐木作业姿势中研究概述 |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影响油锯伐木作业姿势因素分析 |
2.1 引言 |
2.2 油锯伐木作业概述 |
2.3 作业姿势合理性 |
2.4 作业疲劳和累积损伤 |
2.4.1 作业疲劳 |
2.4.2 累积损伤 |
2.5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油锯伐木作业姿势影响因素概述 |
2.6 人体力学因素对油锯伐木作业姿势合理性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3 油锯伐木姿势合理性多目标评价模型 |
3.1 引言 |
3.2 油锯伐木作业姿势合理性 |
3.3 作业姿势合理性评价指标分析 |
3.4 层次分析法概述 |
3.4.1 层次分析法基本思想 |
3.4.2 层次分析法概述 |
3.5 作业姿势方案优选 |
3.6 多目标评价模型构建 |
3.6.1 构造层次分析比较矩阵 |
3.6.2 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
3.6.3 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 |
3.7 合理姿势方案优选 |
3.8 本章小结 |
4 油锯伐木作业姿势三维空间模型生物力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合理作业用力分析 |
4.3 研究方法和实验过程 |
4.3.1 实验原理 |
4.3.2 实验设计 |
4.3.3 实验过程 |
4.4 有限元技术在油锯伐木作业姿势人体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4.4.1 有限元技术简介 |
4.4.2 有限元法在人体运动生物力学中的应用进展 |
4.4.3 人体生物力学参数分析 |
4.4.4 人体三维力学模型构建 |
4.4.5 不同切割力条件下人体生物力学模型分析 |
4.5 油锯伐木作业姿势计算机模拟仿真研究 |
4.5.1 仿真模型构建求解 |
4.5.2 不同油锯切割力条件下人体仿真模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基于运动信息获取及智能处理的运动员训练指导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运动员训练指导系统及研究意义 |
1.3 运动信息获取及智能处理技术 |
1.3.1 人体运动信息获取 |
1.3.1.1 运动学参数检测方法 |
1.3.1.2 动力学参数检测方法 |
1.3.1.3 其他参数的测量 |
1.3.2 运动信息智能处理技术 |
1.3.2.1 数据预处理 |
1.3.2.2 特征提取与选择 |
1.3.2.3 分类决策 |
1.3.2.4 信息融合 |
1.4 铅球运动及运动员训练指导系统研究动态 |
1.4.1 铅球运动的研究动态 |
1.4.2 运动员训练指导系统的研究动态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点 |
1.6 本文的内容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铅球运动及人体力学行为 |
2.1 引言 |
2.2 铅球运动介绍 |
2.2.1 铅球运动及成绩影响因素 |
2.2.2 铅球的投掷技术 |
2.3 人体力学行为 |
2.3.1 人体力学行为生理机理 |
2.3.2 人体力学行为控制过程 |
2.4 人体力学行为建模 |
2.4.1 运动学建模 |
2.4.2 动力学建模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人体运动信息获取及数据预处理 |
3.1 引言 |
3.2 信息获取及其在运动训练指导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
3.3 运动信息获取综合测试系统 |
3.3.1 惯量参数采集模块 |
3.3.2 图像采集模块 |
3.3.3 动力学采集模块 |
3.3.3.1 数字铅球 |
3.3.3.2 六维力测力平台 |
3.3.4 肌电采集模块 |
3.3.5 综合测试系统测试过程 |
3.4 运动信息数据预处理 |
3.4.1 小波的基本概念 |
3.4.2 小波去噪的概念及目前的方法 |
3.4.3 自适应小波阈值去噪法 |
3.4.4 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人体运动信息智能处理技术 |
4.1 引言 |
4.2 力信息的智能处理 |
4.2.1 运动员力信息的研究意义 |
4.2.2 运动员力信息及其特性分析 |
4.2.3 运动员力信息的特征提取 |
4.2.4 运动员力信息的智能识别 |
4.2.4.1 模糊神经网络在力信息识别中的应用 |
4.2.4.1.1 模糊极小-极大神经网络 |
4.2.4.1.2 实验结果 |
4.2.4.2 支持向量机在力信息识别中的应用 |
4.2.4.2.1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概念 |
4.2.4.2.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
4.2.4.2.3 多元LS-SVM |
4.2.4.2.4 实验结果 |
4.3 肌电信息的智能处理 |
4.3.1 运动员肌电信息的研究意义 |
4.3.2 运动员肌电信息及其特征分析 |
4.3.3 运动员肌电信息的特征提取 |
4.3.4 运动员肌电信息的智能识别 |
4.4 多源运动信息融合 |
4.4.1 多源信息融合 |
4.4.2 多分类器融合的实现 |
4.4.3 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Multi-Agent的运动员训练指导系统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运动员训练指导系统的建立及意义 |
5.3 Agent与多Agent系统 |
5.3.1 Agent概述 |
5.3.2 多Agent理论 |
5.3.2.1 MAS的定义 |
5.3.2.2 MAS的体系结构 |
5.3.2.3 多Agent的协调、协作与协商 |
5.3.2.4 Agent系统的构造 |
5.4 基于Multi-Agent的运动员训练指导系统的机制研究 |
5.4.1 系统特点分析 |
5.4.2 基于 Multi-Agent的运动员训练指导系统构建 |
5.4.3 基于Multi-Agent的运动员训练指导系统的实现 |
5.4.4 决策 Agent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数字人体与中医药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人体概念 |
1.1 基本概念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中医药工程领域 |
1.3.2 医学领域 |
2 数字人体与虚拟人区别 |
3 数字人体理论 |
3.1 人体系统的连续动态系统 |
3.2 人体系统的离散动态系统 |
3.3 人体系统的随机性 |
3.4 人体系统的自组织 |
3.5 人体系统的简单巨系统 |
3.6 人体系统的复杂巨系统 |
4 数字人体原型与模型 |
4.1 数字人体原型 |
4.2 数字人体物质模型 |
4.3 数字人体力学模型 |
4.4 数字人体数学模型 |
4.5 数字人体信息模型 |
5 数字人体技术 |
5.1 数字人体信息采集技术 |
5.1.1 高光谱探测技术 |
5.1.2 热红外探测技术 |
5.1.3 微波探测技术 |
5.1.4 量子探测技术 |
5.2 数字人体信息处理技术 |
5.2.1 地理信息系统 |
5.2.2 网格计算 |
5.2.3 数值模拟计算 |
5.3 数字人体信息表达技术 |
5.3.1 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 |
5.3.2 数字人体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
6 数字人体标准化 |
6.1 数字人体标准化的基础理论 |
6.2 数字人体数据标准化 |
6.3 数字人体信息处理标准化 |
6.4 数字人体系统构建标准化 |
7 数字人体研究示范 |
四、数字人体力学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骨科植入用多孔钽激光3D打印成形工艺及生物力学性能研究[D]. 吴先哲.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2]基于关节位移和生理信号检测的自行车鞍座设计研究[D]. 钟岭.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3]防晕车“悬架—座椅—人体”系统研究与主动控制[D]. 王奇明.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4]应用人体力学原理在移动救护车中实施心肺复苏的实践[J]. 简钢仁,郑若菲,王圣芳,闫素梅,苏丽丽.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0(02)
- [5]路面、人体及汽车平顺性客观评价研究[D]. 杜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6]数字人体建模进展[J]. 侯鹏高.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21)
- [7]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油锯伐木作业姿势研究[D]. 段铁城.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8]基于人体力学油锯手立式伐木作业合理姿势的研究[D]. 王秋实. 东北林业大学, 2008(11)
- [9]基于运动信息获取及智能处理的运动员训练指导系统研究[D]. 马静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04)
- [10]数字人体与中医药现代化[J]. 毕思文,吴广林. 中医药学刊,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