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龙江奶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胡永田[1](2021)在《Y乳业有限公司乳制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对营销策略的研究比较广泛,国外的研究多聚焦于一家企业长时间的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国内的多聚焦于不同营销策略的分析,对乳制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区域乳制品企业营销策略的研究较少,并且也缺少比较详细的数据分析。本论文以Y乳业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探析中小型区域乳企在受到国内外众多乳制品公司的冲击下,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市场营销相关理论,立足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可行性营销策略,从而立足本地,突破国内外乳企冲击,打赢市场攻坚战。本论文结合PESTEL、行业集中度、波特五力模型三种外部环境分析和RA资源优势内部环境分析,利用文献研究法、管理者访谈法、实地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详细分析Y乳业有限公司面临的市场环境。本文立足于我国目前的乳制品特别是巴氏杀菌乳企业所面临的现状和竞争环境,通过分析Y乳业有限公司当前营销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顾客驱动营销战略调整,优化Y乳业有限公司未来发展的营销组合策略,并提出如下建议:(1)多品种产品组合策略,针对目标市场开发的新产品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包装系统化设计,聚焦特色、打造爆款产品,带动品牌认知、打造礼盒产品,满足社交场景消费、进行产品组合优化,淘汰衰退产品;(2)变动的价格组合策略,低端满足需求,低价抢占市场、中端体现差异,做大市场、高端提升品牌,创造利润;(3)丰富的渠道组合策略,全渠道发展,增加覆盖面、创造更多新的消费场景、打造网格化送奶到户渠道、直销门店重考核,做好服务赢口碑;做好渠道商培训;(4)多样化整合营销传播,广告策略内容化、活动策略产品化、人员策略多样化、公共关系策略公益化。最后,为了保证营销策略的顺利开展,Y乳业有限公司需要在人才、制度、技术、组织四个方面实施保障。本论文重点提出Y乳业有限公司在为乳制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价值。相信这些具体的营销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Y乳业有限公司更好地发展。
刘蕾[2](2021)在《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饮食结构、人口年龄结构逐渐调整,这些变化导致人们对牛奶的需求日益增长。牛奶产业属于传统农牧业,近年来中国奶制品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增长较快。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坐标宁夏,主要业务是奶牛养殖、牧草种植、生鲜奶供应,自2012年创立以来该公司成为宁夏地区的农业重点企业,年收入1.85亿元。然而乳制品的需求旺盛也带动了奶源企业竞争加剧,金宇农牧作为1家中小型奶源供应企业面临着牧场规模集中化程度不够、生鲜奶生产成本高、产业链不成熟、奶源收购价格高于进口原料奶粉等问题,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饲料、物流等中间环节成本增加的窘境使金宇农牧的奶源供应夹杂在同类型企业和大型知名乳企的价格比拼中。在此背景下金宇农牧如何扭转竞争颓势已然是企业当前发展中最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使用四种研究方法分别包括文献探讨与理论分析、调查研究法、定性与定量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使用上述方法对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的外部竞争环境、内部资源环境使用波特五力模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评价,其次对公司的战略选择运用SWOT分析法定性地分析出公司的四种备选竞争战略,再次对该公司的竞争战略运用战略计划矩阵(QSPM)定量地进行了分析。通过上述分析,最终得出该公司的竞争战略是成本领先战略。作者从提高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产奶成本、减少企业扩张成本、达到生产效率最优、打破运营成本高困局的5个实施措施确保能够从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企业文化、经营管理5个职能战略的保障措施进行推进,最后使用平衡计分卡加以动态风险控制,确保公司具有竞争优势。
焦知岳,吴云[3](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乳制品企业的发展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所提出的"顺应奶业国际化趋势,促进国内外资本、资源和技术等优势互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政府成立"一带一路"奶业联盟。在此背景下,我国乳制品产量逐步攀升,但是乳制品企业仍存在成本过高,利润较低等诸多问题,和其他国家的乳制品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进入国际市场难度较大。通过分析我国乳制品企业面临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政府、行业层面为乳制品企业提供应对策略。
陈志嵩[4](2020)在《YI公司液态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乳及乳制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是人们追求营养、健康饮食的一大载体,乳制品行业得以快速发展且日渐成熟,其中液态奶产品作为最成熟的产品品类,兼具方便快捷、易储存的优点,在过去和将来一段时间内,都是乳制品消费市场中占比最大的一类产品。综观国内乳企,多年来一直延续着个别企业独大、众多区域性小企业分散的局面,在接连经历了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安全信任危机的背景下,企业间也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重组和行业洗牌的局面,对国内乳企的管理提升和行业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液态奶市场细分和产品升级也在不断持续进行。目前行业内仍然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营销策略单一以及价格战激烈的情况,限制了行业长期的快速发展,急需企业适当调整营销策略,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提升产业盈利水平。本文以YI公司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YI公司的现有经营环境和营销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优化建议。文章共分为七个部分,首先通过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的阐述,揭示目前液态奶产品在国民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产业中上下游企业发展的现状,各乳企尤其是YI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创新之处。其次,通过分别对快消品及液态奶产品营销策略的相关研究的述评,总结以往的研究结论和经验,主要从液态奶营销环境和营销策略方面学习各类已有研究成果。接下来,对YI公司及其液态奶产品进行逐一介绍,分析其发展历程和目前市场影响力,并运用4PS理论角度分析其现有营销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传统销售渠道发展缓慢、忽视产品市场地位、产品营销创新不足和盲目低价促销造成的竞争优势缺乏,其原因主要由于现行销售政策缺少科学性、对经销商分类管理的不明确以及市场细分和推广工作的落后状态。针对以上现状和成因,通过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企业内外部营销环境,针对其改革必要性最终提出对YI公司营销策略优化的相关措施和实施保障,即通过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策略的多方面优化,利用企业职能部门共同有力协调,旨在提高YI公司盈利能力和行业竞争力。最后提出研究结论,并阐明本文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今后的液态奶营销策略研究报以展望。本文通过对YI公司液态奶产品现有营销策略的研究,承接此前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发现YI公司营销策略的不足之处,结合目前企业内外部营销环境,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优化措施,是对液态奶产品营销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不仅对YI公司进一步开拓营销市场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也可对液态奶产业中各企业的营销策略提供参考和支持作用。
高海秀[5](2020)在《中国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畜牧业是农业的支柱部门,牧草产业是畜牧业提质增效乃至整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尤其是在国内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生态环境压力逐步加大的背景下,在保护和有效利用天然草地的同时,积极推动人工种草发展牧草产业非常迫切。但在传统农耕文化影响下,我国牧草产业发展缓慢,从国家层面真正将牧草作为一个产业来决策也只是近十多年的事。近年来,尽管国内牧草产业较快发展,但离市场需求还相差较远,主要草产品国内缺口达1/3以上。所以,基于生产实践的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实证研究牧草种植者生产决策的行为及影响因素,探寻如何促进国内牧草生产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科学回答牧草生产是否有效益以及牧草种植者“种还是不种”、“种多少”及发掘相关决策的影响因素这样一个总目标,依托农户行为理论同时考虑到牧草作为中间产品和粮食的竞争作物,生产者种植决策必然会受到牧草产业与其终端消费市场的连接状况以及与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的影响这样一个特殊性,使用牧草生产八个典型省份527户实地调研问卷资料和牧草产业经济研究室2011-2018年牧草生产成本收益定点监测数据,并辅之以历年主管部门有限的宏观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投入导向的BCC模型、Malmquist模型、二元选择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在测算不同时空条件下中国牧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耦合协调度变化,以及牧草生产与主要竞争作物——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及变化分析,牧草与粮食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趋势变动及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对当前牧草种植者的生产行为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分析了基于风险规避视角的牧草生产者决策行为和不同经营规模、不同经营类型的牧草生产者未来种植意愿及关键影响因素,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在丰富牧草产业经济研究领域、充实研究内容和拓展研究视角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边际学术贡献。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草畜产业系统耦合协调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在过渡区间且区域差异明显;牧草种植技术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技术进步是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驱动力;风险规避行为对不同样本群体牧草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差异显着,教育程度、生产机械的可得性等其他一些重要影响因素也会对种植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差异明显,政策扶持等因素可显着提高种植意愿;组织化行为正向影响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但对不同类型生产者影响差异显着。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因地制宜推进草畜产业系统耦合,鼓励发展草畜结合经营模式;二是提升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水平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牧草产业生产效率;三是建立健全产业风险管理体系,护航牧草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四是加强牧草生产组织化发展程度,鼓励创新利益共享机制;五是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实现政策支持精准发力。
张萍[6](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乳业贸易格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乳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我农业中重要的产业之一。但近年来一系列事件使得我国乳业国际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和冲击。虽然经过多年努力,但我国乳业在国际贸易中仍处于劣势地位。目前,中国乳企借“走出去”战略纷纷积极地在国外选址建设奶源基地,利用国外具有竞争优势的自然资源禀赋获取物美价廉的优质奶源,进而控制成本。随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乳企海外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中国乳业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那么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以及OFDI的影响下,中国作为乳业大国势必会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乳业贸易格局,中国乳业贸易发展趋势以及结构如何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复杂网络模型理论和区域发展理论展开研究。第一,通过分析中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十年的乳业贸易发展概况,说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乳业发展的重要性;第二,采用竞争力指数以及钻石模型分析中国乳业竞争力情况以及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第三,利用复杂网络模型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乳业贸易演化特征,运用网络中的整体密度、互惠性等指标研究贸易关系和贸易规模,探讨在网络中具有乳业潜力和实力的国家;第四,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和引力模型,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乳业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以上研究发现:第一,我国乳业贸易结构仍然处于失衡状态,对进口依赖较强,且进口来源较为集中;第二,我国乳业贸易竞争力较弱,生产要素、需求要素、质量安全、关联产业发展和政府政策影响我国的乳业竞争力;第三,通过建立无权贸易网络和加权贸易网络,发现意大利、新西兰、奥地利、白俄罗斯、波兰等在网络中属于乳业贸易大国,贸易体量会影响贸易的中心位置;第四,通过引力模型发现东道国的经济、政治稳定性、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等正向影响两国乳业贸易。基于以上结论在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分别提出改善中国乳业贸易格局的政策建议。
阚娜[7](2020)在《呼伦贝尔SQ公司乳制品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乳制品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如今,伴随着我国乳业的飞速发展和壮大,整个行业的相关产品结构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乳业已经是规模化、多样化、一体化的食品制造加工行业,拥有着各种高科技设备。随着乳制品的市场逐步扩大,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乳制品消耗最大的国家。但是行业产业链并不成熟。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也不断挑动着消费者的神经。近年来,我国乳制品的消耗在逐步增长,但整体的消费市场和规模还不够。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在中国很多人还没有喝乳制品的习惯,很多地区也没有食用乳制品的风俗。另一方面,中国很多的农村地区还没有开放,受限于经济发展原因,仍然有很多人没有能力消费乳制品。因此,养成乳制品的食用习惯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呼伦贝尔SQ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坐落于呼伦贝尔大草原天然草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产资源优势,主要经营液态奶、干乳制品等业务。以科技创新为主要亮点的该企业也同样具备竞争力十足的技术优势。但是奶源的不可控,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员工向心力凝聚力不足以及国内消费者乳制品文化欠缺,且对国内乳制品企业信心不足等问题,深深的困扰着该企业。本文以呼伦贝尔SQ公司为研究案例,主要采用了PEST分析和战略五力模型分析SQ的外部宏观环境以及行业竞争环境,根据分析总结出SQ公司在乳品行业的机会和威胁。在研究总结之后,通过SWOT分析,挑选出四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进行了比较。最后,本文结合公司的实际发展状况,决定选择集中化竞争战略,并从五个层面去制定相关的策略去保障其战略能够有效实行,分别是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人力资源、融资决策、信息技术五个方面。本文最终选择了集中化竞争战略去帮助SQ公司在乳制品市场取得竞争优势。对SQ公司在同业竞争中,实现更全面、更深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同类行业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宝拉尔[8](2020)在《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生产状况及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具有鲜明民族传统特色的蒙古族特色商品是蒙古族地区文化与经济的相结合。通过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等活动,可以带动当地物资生产领域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和力量,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中国民族贸易的重要内容。因此,大力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是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共同的举措。近年来,锡林郭勒盟镶黄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但是镶黄旗地域狭小,特色产品优势资源开发不足,龙头企业规模小,集聚度低,产业链短,技术创新能力差,特色产品生产企业发展的金融需求与地方金融支持体系的匹配度有待提高,当地特色产品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传统乳制品作为一种在蒙古族地区具有鲜明特色和传统优势的产品,随着社会和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在原有生产技术及传统工艺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但在经营方式上仍然显得粗放,总体思路薄弱,尚未形成合理的产销网络。镶黄旗新宝拉格镇作为本文调查区域具有非常显着的上述特征。新宝拉格镇当地传统乳制品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且不平衡。发展水平低下主要表现为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薄弱,缺少专业人才,包括生产技能和生产技术人才的转移;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当地乳业规模经济不显着,行业集中度低。在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消费需求不断升级的背景下,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精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也制约了当地乳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提高传统乳制品行业的竞争力,优化生产结构,是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作者对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新宝拉格镇的乳制品生产及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主要结合在当地的研究数据: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成品的来源,产品生产中的原材料、加工工艺、产销渠道以及消费者对现有产品品种数量满意度,价格及食品安全标准进行了解和收集,总结了新宝拉格镇乳制品行业中的员工特点,工艺传授和乳制品季节性管理流程及发展前景,找出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同时探索性地指出发展新宝拉格镇乳制品产业的发展途经对策。本文从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加强政府与商家的沟通来摆脱工艺传承困境,结合牧民家庭旅游业来推广当地传统乳制品,促进乳制品质量分类,品牌经营等方面提出建议。
李丰刚[9](2019)在《伊利金领冠奶粉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好,消费水平也在逐年提高。食品安全在我国一直以来是一个关注度极高的话题,而对于关系到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婴幼儿奶粉更是关注的重中之重。我国的婴幼儿奶粉在处在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加之二孩政策的实施,人们对奶粉的需求越来越大。2008年,我国乳业爆发了“三聚氰胺事件”,这对整个乳业乃至婴幼儿奶粉行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近几年以来,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对于口的依赖越来越严重,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奶粉进口量为60万吨,同比增长22.8%,面对国外乳企在中国的强势布局和日益增加的进口奶粉数量,中国本土乳企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作为中国乳企领头羊的伊利集团,奶粉产品不但长期被外资品牌压制,在国内和飞鹤的竞争中也落入下风,在国家鼓励打造顶级奶粉品牌的情况下,金领冠需要对营销策略进行全面的优化创新。本文以4P营销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金领冠现在在营销策略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目前金领冠产品竞争力不强,价格没有优势,渠道效率变低,促销宣传成本大,效果不明显,新的新的营销策略缺失。根据金领冠的营销上的问题,又分析了金领冠所在的婴幼儿奶粉行业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金领冠的微观环境,婴幼儿奶粉属于朝阳行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较快,金领冠背靠伊利集团,企业微观环境也比竞争对手有优势。紧接着文章对金领冠奶粉进行了 SWOT分析,得出了 SWOT矩阵,对金领冠的营销战略进行了分析和选择,接着进行STP分析,对金领冠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及定位做了详尽的分析,金领冠既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金领冠定位高端,目标客户是中高收入者,但这一领域长期被国外品牌占据,金领冠在营销策略上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金领冠奶粉定位最接近母乳的营养提供商,为宝宝提供全面的营养,根据金领冠的定位,综合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文章对金领冠在营销策略上进行了优化,着力点还是在4P方面,对产品进行品质创新,差异化产品为消费者提供营养方案;在价格上,要与对手进行博弈;渠道上,既要改进传统渠道,提高效率,也要积极开拓现代渠道;在促销上要灵活运用,提升品牌形象;最后在现代化营销策略上开发社群营销,粉丝营销,对销售终端进行开发。营销策略的优化基于金领冠的实际情况,对金领冠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秀娟[10](2021)在《中国奶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全面振兴奶业,建设奶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奶业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虽然中国奶业在改革开放后经历了 40余年的快速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依然较弱。“一带一路”开放格局下,面对进口乳制品的冲击和贸易摩擦,奶业发展水平亟需提升。因此以提高中国奶业竞争力为目标,研究中国奶业发展战略,优化区域布局,提出奶业发展对策,既可以丰富奶业发展理论,也能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管理、政策参考。通过对奶业和竞争力等内涵的界定,以竞争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等为基础,运用14年的国内各区域的奶业相关统计数据和37年的FAO国际奶业统计数据,分析中国奶业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接着构建影响因素测度系统分析其作用效果,评价奶业发展水平,最后提出奶业发展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以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为基础,从理论角度剖析中国奶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找出奶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风险和威胁。第二,在奶业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结合奶业的特性,从发展环境、发展实力、竞争绩效三方面筛选奶业发展测度因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包括5个公因子和18个度量指标的奶业发展影响因素测度系统。第三,提出研究假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因素间作用效果进行分析,找出对奶业发展作用最大的因子以及作用路径。首先,对作用路径分析得出:发展环境对乳企经营能力、竞争绩效、牧场经营能力、生鲜乳生产能力都有直接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对牧场经营能力的影响显着性较差。竞争绩效需要发展环境和乳企经营能力、生鲜乳生产能力的共同支撑。乳企经营能力对牧场经营能力有直接正向促进作用,但显着性较差。其次,对观测变量进行分析得出:发展环境对投资能力、消费能力、创新能力依赖性较大,对辅助产业依赖性较小;生鲜乳生产能力与乳牛数量、规模牧场数量、牛奶人均占有量相关性较大;牧场经营能力与产品销售利润率、乳牛成本利润率相关性较大;乳企经营能力对资产利润率依赖性较大;竞争绩效与市场占有率、区位熵密切相关。第四,构建奶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横跨14年的奶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找出发展环境、生鲜乳生产能力、牧场经营能力、乳企经营能力、竞争绩效、综合发展水平的优势区域,通过聚类分析,对区域奶业发展进行定位,分为奶业龙头带动区、奶业潜力挖掘区、奶业特色发展区。最后,从全局视角制定奶业发展战略,从区域比较视角优化奶业发展布局,从影响因子视角提出奶业发展对策。在研究内容上创新点有三:一是构建了奶业发展影响因素测度系统。将奶业发展分析维度确定为:发展环境、发展实力、竞争绩效三方面;在发展实力部分,将牧场经营能力作为一个重要考察因子;最终形成5个公因子和18个度量指标的测度系统。二是测度了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使用国家统计数据对发展环境、生鲜乳生产能力、牧场经营能力、乳企经营能力、竞争绩效的影响路径进行验证,并测度了各因子的作用效果,研究结论丰富了奶业发展理论。三是评价27省14年的奶业发展水平。通过奶业发展水平的客观评价得分,找出区域优势因素,确定区域奶业发展定位,优化奶业发展布局。
二、黑龙江奶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奶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Y乳业有限公司乳制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理论基础 |
1.4.1 营销环境分析相关理论基础 |
1.4.2 主要营销方法相关理论基础 |
第2章 Y乳业有限公司乳制品营销环境分析 |
2.1 Y乳业有限公司乳制品的宏观营销环境分析 |
2.1.1 政治因素 |
2.1.2 经济因素 |
2.1.3 社会因素 |
2.1.4 技术因素 |
2.1.5 自然因素 |
2.1.6 法律因素 |
2.2 Y乳业有限公司乳制品行业竞争分析 |
2.2.1 供应商议价能力提高的威胁 |
2.2.2 购买者议价能力提高的威胁 |
2.2.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2.2.4 替代产品的威胁 |
2.2.5 细分市场激烈竞争的威胁 |
2.3 Y乳业有限公司企业内部分析:RA资源优势理论分析 |
第3章 Y乳业有限公司乳制品营销现状及问题 |
3.1 Y乳业有限公司概况 |
3.2 Y乳业有限公司乳制品营销现状及问题 |
3.2.1 产品种类老化 |
3.2.2 价格跨度较小 |
3.2.3 销售渠道保守 |
3.2.4 促销手段单一 |
3.2.5 销售增长乏力 |
3.2.6 问题成因分析 |
第4章 Y乳业有限公司乳制品的顾客驱动营销战略调整 |
4.1 Y乳业有限公司乳制品市场细分 |
4.1.1 地理细分 |
4.1.2 人口统计细分 |
4.1.3 心理统计细分 |
4.1.4 行为细分 |
4.2 Y乳业有限公司目标市场确定 |
4.3 Y乳业有限公司品牌定位建立 |
4.3.1 参考框架确定 |
4.3.2 差异点和共同点识别 |
4.3.3 品牌定位建立 |
4.4 Y乳业有限公司差异化战略选择 |
第5章 Y乳业有限公司乳制品营销策略优化与实施 |
5.1 Y乳业有限公司乳制品的营销组合策略优化 |
5.1.1 多品种产品策略 |
5.1.2 变动的价格策略 |
5.1.3 丰富的渠道策略 |
5.1.4 多样化整合营销传播 |
5.2 实施保障 |
5.2.1 营销队伍建设,人才保障 |
5.2.2 制度保障 |
5.2.3 技术保障 |
5.2.4 组织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公司简介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和工具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工具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企业战略理论 |
2.1.1 企业战略的定义 |
2.1.2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 |
2.1.3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 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和类型 |
2.2.1 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 |
2.2.2 竞争战略的三种基本类型 |
2.3 中国奶业企业战略综述 |
第三章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和市场环境分析 |
3.2.1 行业分析 |
3.2.2 竞争环境分析 |
3.2.3 市场与顾客分析 |
3.3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外部环境总结分析 |
3.3.1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机遇 |
3.3.2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威胁 |
第四章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
4.1 企业资源分析 |
4.1.1 企业有形资源分析 |
4.1.2 企业无形资源分析 |
4.1.3 公司人力资源分析 |
4.1.4 企业资源的竞争价值分析 |
4.2 企业能力分析 |
4.2.1 筹措供应能力分析 |
4.2.2 生产制造能力分析 |
4.2.3 营销服务能力分析 |
4.2.4 研究开发能力分析 |
4.2.5 组织管理能力分析 |
4.3 企业经营现状分析 |
4.3.1 财务状况分析 |
4.3.2 组织结构状况分析 |
4.3.3 采购供应状况分析 |
4.3.4 生产质量状况分析 |
4.3.5 营销服务状况分析 |
4.4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环境总结分析 |
4.4.1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优势 |
4.4.2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劣势 |
第五章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的制定与选择 |
5.1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系统 |
5.1.1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目标体系 |
5.1.2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总体战略 |
5.2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的设计 |
5.2.1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外部因素评价 |
5.2.2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因素评价 |
5.3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的制定 |
5.3.1 基于SWOT矩阵确定备选竞争战略方案 |
5.3.2 基于QSPM矩阵确定最终竞争战略 |
第六章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
6.1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的实施措施 |
6.1.1 加大奶源基地建设,提高规模经济效应 |
6.1.2 提高奶牛养殖水平,降低产奶成本 |
6.1.3 改变被动销售局面,减少物流运输仓储成本 |
6.1.4 促进部门协作能力,达到生产效率最优目的 |
6.1.5 打造产业联盟共同体,打破运营成本高的困局 |
6.2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的保障措施 |
6.2.1 组织架构保障 |
6.2.2 人力资源保障 |
6.2.3 信息资源保障 |
6.2.4 企业文化保障 |
6.2.5 经营管理保障 |
6.3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实施的风险控制 |
6.3.1 金宇农牧公司平衡计分卡框架的设计 |
6.3.2 金宇农牧公司竞争战略图 |
6.3.3 金宇农牧竞争战略KPI指标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CPM矩阵专家问卷调查表金宇农牧竞争态势分析(CPM)矩阵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 B EFE矩阵专家问卷调查表金宇农牧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矩阵)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 C IFE矩阵专家问卷调查表金宇农牧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 矩阵)专家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乳制品企业的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乳制品企业的贸易生产现状 |
(一)近年我国乳制品公司出口贸情况分析 |
(二)我国乳制品产区主要分布 |
二、我国乳制品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
(一)乳制品企业内部机构存在的问题 |
(二)国内部分乳制品企业竞争力不足 |
(三)国际间的贸易摩擦和壁垒使出口难度加大 |
三、“一带一路”倡议给我国乳制品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一)“一带一路”倡议给我国乳制品企业带来的机遇 |
1. 为乳制品企业提供治理、研发新思路。 |
2. 加强区域合作,增强国际竞争力。 |
3. 扩大企业规模,增加就业。 |
(二)“一带一路”给我国乳制品企业带来的挑战 |
1. 贸易摩擦加剧。 |
2. 企业生存压力变大。 |
3. 国内市场更加开放,国家宏观调控难度增大。 |
四、“一带一路”下我国乳制品企业贸易发展策略 |
(一)政府方面 |
1. 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2. 加大乳制品企业监管力度。 |
(二)企业方面 |
1. 有效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 |
2. 提高企业管理采购能力。 |
3. 加快创新步伐,提高企业研发能力。 |
4. 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跟上国际步伐解决问题。 |
(4)YI公司液态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快消品营销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快消品营销的特征 |
2.1.2 快消品营销的渠道类型 |
2.2 乳制品营销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乳制品分类及其消费群体 |
2.2.2 乳制品营销相关理论 |
2.3 液态奶产品营销的相关研究 |
2.3.1 液态奶行业研究 |
2.3.2 液态奶营销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YI公司液态奶产品的营销现状与问题 |
3.1 YI公司简介 |
3.1.1 YI公司简介 |
3.1.2 YI公司液态奶产品简介 |
3.2 YI公司液态奶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
3.2.1 产品策略现状 |
3.2.2 价格策略现状 |
3.2.3 渠道策略现状 |
3.2.4 促销策略现状 |
3.3 YI公司液态奶产品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3.3.1 传统销售渠道发展缓慢 |
3.3.2 产品定位缺少针对性 |
3.3.3 产品营销创新不足 |
3.3.4 液态奶盈利能力下降 |
3.4 YI公司液态奶产品营销策略问题成因 |
3.4.1 经销渠道分类管理不明确 |
3.4.2 采用全国性销售策略缺少目标市场识别和细分 |
3.4.3 液态奶产品推广缺少差异化 |
3.4.4 盲目跟随市场低价潮流 |
第4章 YI公司液态奶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文化环境 |
4.1.4 科学技术环境 |
4.2 竞争环境分析 |
4.2.1 现有竞争者分析 |
4.2.2 潜在竞争者分析 |
4.2.3 供应商分析 |
4.3 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
4.4 企业STP营销分析 |
第5章 YI公司液态奶产品营销策略的优化 |
5.1 产品策略优化 |
5.2 价格策略优化 |
5.3 渠道策略优化 |
5.4 促销策略优化 |
第6章 YI公司液态奶产品营销策略优化的实施保障 |
6.1 企业文化保障措施 |
6.2 信息技术保障措施 |
6.3 人力资源制度保障措施 |
6.4 财务制度保障措施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中国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牧草和牧草产业 |
2.1.2 牧草生产者 |
2.1.3 生产行为 |
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1 舒尔茨的农户行为理论 |
2.2.2 恰亚诺夫的农户行为理论 |
2.2.3 风险规避型农户行为理论 |
2.3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3.1 农户种植决策行为的理论分析 |
2.3.2 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中国牧草产业的历史演进与现实约束 |
3.1 中国牧草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政策变迁 |
3.1.1 萌芽时期(1949-2007年) |
3.1.2 成长时期(2008-2014年) |
3.1.3 快速发展时期(2015年-至今) |
3.2 中国牧草产业发展成就 |
3.2.1 生产形势总体向好,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
3.2.2 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产业基础逐步夯实 |
3.2.3 发展方式不断创新,多种经营模式涌现 |
3.2.4 综合效益逐步显现,种养积极性得到提升 |
3.2.5 已经成长为一个日益重要且不断壮大的农业产业 |
3.3 中国牧草产业面临的现实约束 |
3.3.1 传统种养观念改变困难,牧草产业发展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可 |
3.3.2 产业科技力量储备不足,核心领域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 |
3.3.3 产业扶持政策力度不足,发力不够精准 |
3.3.4 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
3.3.5 空间布局尚需优化,草畜结合力度仍待加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牧草产业和畜牧业耦合协调度及空间格局分析 |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1 修正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
4.1.2 空间自相关的度量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耦合协调度的测算 |
4.2.1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数据来源 |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贡献系数的新定义 |
4.2.4 结果分析 |
4.3 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1 全局Moran's I指数 |
4.3.2 局部Moran's I指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牧草与粮食生产成本收益及生产效率比较研究 |
5.1 数据说明与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
5.1.2 研究方法 |
5.2 主要牧草和粮食作物成本收益比较 |
5.2.1 收益项目比较 |
5.2.2 成本项目比较 |
5.3 主要牧草和粮食作物生产效率比较 |
5.3.1 技术效率比较分析 |
5.3.2 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牧草种植者生产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 样本来源及基本特征 |
6.1.1 样本点的分布 |
6.1.2 样本户的基本特征 |
6.2 样本户牧草种植基本情况 |
6.2.1 样本户牧草种植年数和经营类型 |
6.2.2 样本户牧草种植种类及地区分布 |
6.2.3 样本户牧草种植生产投入情况 |
6.3 样本户牧草生产行为特征 |
6.3.1 不同样本群体生产决策行为 |
6.3.2 不同样本群体组织化行为 |
6.3.3 不同样本群体技术选择行为 |
6.3.4 不同样本群体风险规避行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 |
7.1 理论分析与数据说明 |
7.1.1 理论分析 |
7.1.2 数据说明 |
7.2 实证研究设计 |
7.2.1 模型设定 |
7.2.2 变量说明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基准回归 |
7.3.2 稳健性检验 |
7.4 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决策影响因素 |
7.4.1 不同经营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决策影响因素 |
7.4.2 不同规模的生产者牧草种植决策影响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牧草生产者未来种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
8.1 理论分析与变量选择 |
8.1.1 理论分析 |
8.1.2 变量选择 |
8.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8.2.1 模型设定 |
8.2.2 变量说明 |
8.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8.3.1 回归结果与分析 |
8.3.2 稳健性检验 |
8.4 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影响因素 |
8.4.1 不同经营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影响因素 |
8.4.2 不同规模的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影响因素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1.1 草畜产业系统耦合协调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在过渡区间且区域差异明显 |
9.1.2 牧草种植技术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技术进步是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驱动力 |
9.1.3 527户问卷的描述性统计显示,不同类型种草户样本行为差异较大 |
9.1.4 风险规避行为对不同样本群体牧草种植决策行为的影响差异显着 |
9.1.5 除风险规避行为外的其他一些重要影响因素也会对种植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 |
9.1.6 不同类型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差异明显,政策扶持等因素可显着提高种植意愿 |
9.1.7 组织化行为正向影响生产者牧草种植意愿,但对不同类型生产者影响差异显着 |
9.2 对策建议 |
9.2.1 因地制宜推进草畜产业系统耦合,鼓励发展草畜结合经营模式 |
9.2.2 提升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水平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牧草产业生产效率 |
9.2.3 建立健全产业风险管理体系,护航牧草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
9.2.4 加强牧草生产组织化发展程度,鼓励创新利益共享机制 |
9.2.5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实现精准发力,推进牧草产业稳定持续发展 |
9.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乳业贸易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1.3.1 关于中国乳业贸易研究 |
1.3.2 贸易格局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乳业贸易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乳品概念的界定 |
2.2 贸易格局 |
2.3 复杂网络模型理论 |
2.4 比较优势理论 |
2.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6 区域发展理论 |
3 中国及“一带一路”乳业贸易基本现状 |
3.1 中国乳业贸易现状 |
3.1.1 中国乳业贸易总体规模 |
3.1.2 中国乳业贸易产品结构特征 |
3.1.3 中国乳业贸易市场结构情况 |
3.1.4 主要乳制品贸易市场结构 |
3.2 “一带一路”国家乳业贸易现状 |
3.2.1 “一带一路”区域划分 |
3.2.2 “一带一路”国家乳业贸易规模情况 |
3.2.3 “一带一路”国家乳业贸易产品结构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乳业贸易国际竞争力测度分析 |
4.1 中国乳业的生产与需求 |
4.1.1 中国乳业生产水平 |
4.1.2 中国乳业消费水平 |
4.2 中国乳业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数 |
4.2.1 国际市场占有率 |
4.2.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4.2.3 产业贸易竞争力指数 |
4.3 中国乳业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4.3.1 乳业生产要素 |
4.3.2 乳制品消费市场需求情况 |
4.3.3 质量安全 |
4.3.4 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 |
4.3.5 企业经营组织规模 |
4.3.6 相关乳业政策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乳业贸易演化特征分析 |
5.1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乳业贸易网络构建 |
5.1.1 数据选取及处理 |
5.1.2 复杂网络模型的相关指标 |
5.2 乳业贸易无权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5.2.1 度及度分布 |
5.2.2 网络密度 |
5.2.3 小世界特征 |
5.2.4 互惠性 |
5.3 乳业贸易加权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
5.3.1 强度分布 |
5.3.2 加权聚类系数 |
5.3.3 权重差异性 |
5.4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乳业贸易依赖度分析 |
5.4.1 空间依赖度分析 |
5.4.2 基于HM指数的贸易依赖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乳业贸易影响因素 |
6.1 中国乳业贸易动因 |
6.1.1 研究方法 |
6.1.2 数据选取及说明 |
6.1.3 中国进口效应分解结果 |
6.2 中国乳企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因素 |
6.2.1 中国乳企OFDI发展概况 |
6.2.2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
6.2.3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3 基于引力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模型构建 |
6.3.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6.3.3 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
6.4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潜力测算 |
6.5 本章小结 |
7. 优化中国乳业贸易格局的政策建议 |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7.2 关于优化贸易格局的政策建议 |
7.2.1 关于政府方面 |
7.2.2 关于企业方面 |
7.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介 |
(7)呼伦贝尔SQ公司乳制品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理论综述 |
1.3.1 战略管理理论 |
1.3.2 相关文献 |
1.4 战略管理相关分析工具 |
1.4.1 PEST分析模型 |
1.4.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1.4.3 SWOT分析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呼伦贝尔SQ公司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2.1 呼伦贝尔SQ公司发展历程及现状 |
2.2 呼伦贝尔SQ公司乳制品业务发展历程及现状 |
2.3 呼伦贝尔SQ公司乳制品业务战略困惑 |
2.3.1 奶源供应量和质量不可控 |
2.3.2 SQ公司无法处理好乳制品管理体系的问题 |
2.3.3 进口乳制品对SQ公司产品冲击加大 |
2.3.4 融资压力大 |
2.3.5 公司管理制度不成熟 |
2.3.6 公司发展战略不清 |
第三章 呼伦贝尔SQ公司乳制品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
3.1 PEST分析 |
3.1.1 政治因素 |
3.1.2 经济因素 |
3.1.3 社会文化因素 |
3.1.4 技术因素 |
3.2 竞争环境分析 |
3.2.1 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 |
3.2.2 现有竞争者的威胁 |
3.2.3 替代品的威胁 |
3.2.4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
3.2.5 购买者议价能力 |
3.3 SQ公司乳制品业务机遇威胁分析 |
3.3.1 机遇分析 |
3.3.2 威胁分析 |
第四章 呼伦贝尔SQ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呼伦贝尔SQ公司内部资源 |
4.1.1 人力资源 |
4.1.2 原料资源 |
4.1.3 固定资产资源 |
4.1.4 品牌资源 |
4.1.5 政府资源 |
4.2 能力分析 |
4.2.1 技术能力 |
4.2.3 市场拓展能力 |
4.2.4 生产能力 |
4.2.5 产品创新能力 |
4.3 呼伦贝尔SQ公司存在的优势与劣势 |
4.3.1 呼伦贝尔SQ公司存在的优势 |
4.3.2 呼伦贝尔SQ公司存在的劣势 |
第五章 呼伦贝尔SQ公司乳制品业务竞争战略选择分析 |
5.1 SQ公司乳制品业务的SWOT分析 |
5.1.1 增长型战略(SO) |
5.1.2 扭转型战略(WO) |
5.1.3 多元化战略(ST) |
5.1.4 防御型战略(WT) |
5.1.5 总结 |
5.2 呼伦贝尔SQ公司乳制品业务竞争战略的选择 |
5.2.1 战略定位 |
5.2.2 竞争战略的选择 |
5.2.3 集中化战略实施核心 |
第六章 呼伦贝尔SQ公司乳制品业务竞争战略实施的保障 |
6.1 企业文化保障 |
6.2 组织架构保障 |
6.3 人力资源保障 |
6.4 资本保障 |
6.5 科技保障 |
第七章 政策建议及结论 |
7.1 结论 |
7.2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7.2.1 可能的创新 |
7.2.2 可能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生产状况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研究回顾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五、本文相关基本理论 |
(一)民族学理论 |
(二)经济增长理论—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
第一章 传统乳制品及新宝拉格镇乳业发展概况 |
一、传统乳制品现状 |
二、新宝拉格镇乳业发展概况 |
(一)新宝拉格镇概况 |
(二)新宝拉格镇乳业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生产情况分析 |
一、新宝拉格镇原奶来源 |
(一)奶牛养殖小区奶源 |
(二)牧区奶牛养殖奶源 |
二、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生产企业的特点 |
(一)从业人员特点 |
(二)新宝拉格镇个体经营的乳制品生产企业经营规模 |
(三)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生产的季节性 |
(四)新宝拉格镇个体乳品企业收益状况分析 |
三、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生产工艺来源及加工工艺 |
(一)加工工艺来源 |
(二)加工工艺流程 |
四、新宝拉格镇乳制品销售类型、模式及客源 |
(一)乳制品销售类型 |
(二)牧民的委托销售模式 |
(三)客户来源及消费构成 |
(四)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现状满意度评价 |
五、发展前景分析 |
(一)有力的政策导向提供发展支持 |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加生产者收益 |
(三)上游规模化养殖加快发展,产量显着提高 |
(四)人员年龄结构的变化促进了乳制品的消费 |
(五)原产地优势促进品牌发展 |
第三章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一、存在的问题 |
(一)民间工艺传承困境 |
(二)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
(三)食品安全,原材料标准不完善 |
(四)文化宣传不到位 |
二、对策及建议 |
(一)加强政府与商家、与外界的沟通,摆脱民族工艺传承困境 |
(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和地方财政政策支持 |
(三)推动乳制品质量分级、走品牌之路 |
(四)结合牧民家庭旅游业,加强民族文化的宣传推广 |
研究展望及结论 |
一、研究展望 |
二、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9)伊利金领冠奶粉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及分析法 |
2.1.1 SWOT分析法 |
2.1.2 STP分析法 |
2.1.3 4P营销理论 |
2.1.4 PEST分析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文献评述 |
3 金领冠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伊利金领冠奶粉概述 |
3.2 金领冠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
3.2.1 全产品系列策略 |
3.2.2 传统渠道为主的渠道策略 |
3.2.3 广告促销策略 |
3.3 金领冠现营销策略效果分析 |
3.3.1 市场占有率上升缓慢 |
3.3.2 毛利率增长速度放缓 |
3.3.3 现代化销售渠道拓展缓慢 |
3.3.4 消费者认可度低 |
3.4 金领冠现营销策略上的问题 |
3.4.1 金领冠的产品问题 |
3.4.2 金领冠的价格问题 |
3.4.3 金领冠的渠道问题 |
3.4.4 金领冠的促销问题 |
4 金领冠的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4.1.2 社会人口环境分析 |
4.1.3 经济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婴幼儿奶粉行业分析 |
4.3 金领冠微观环境分析 |
4.3.1 内部环境分析 |
4.3.2 供应商 |
4.3.3 中间商 |
4.3.4 竞争者 |
4.3.5 公众 |
4.3.6 消费者需求分析 |
4.4 金领冠的SWOT分析 |
4.4.1 金领冠的优势 |
4.4.2 金领冠的劣势 |
4.4.3 金领冠的机会 |
4.4.4 金领冠的威胁 |
4.4.5 SWOT组合的战略选择 |
4.4.6 对金领冠营销策略的启示 |
5 金领冠奶粉STP分析 |
5.1 金领冠奶粉的市场细分 |
5.1.1 从消费者需求的细分 |
5.1.2 从婴幼儿年龄段的细分 |
5.1.3 从地理因素的市场细分 |
5.2 金领冠奶粉的目标市场选择 |
5.2.1 对细分市场的评估 |
5.2.2 目标市场的选择 |
5.3 金领冠奶粉的市场定位 |
5.3.1 伊利集团的定位 |
5.3.2 主要竞争对手的定位分析 |
5.3.3 差异化策略定位分析 |
5.3.4 金领冠的市场定位 |
6 金领冠奶粉营销策略优化 |
6.1 金领冠产品优化 |
6.1.1 品质创新 |
6.1.2 为宝宝打造成长营养方案 |
6.1.3 产品功能差异化 |
6.2 金领冠价格策略优化 |
6.2.1 产品差别定价 |
6.2.2 引领新的消费观念 |
6.2.3 巧用价格调整来提升品牌形象 |
6.3 金领冠的渠道策略优化 |
6.3.1 传统渠道的升级 |
6.3.2 渠道下沉 |
6.3.3 现代渠道的开发 |
6.3.4 新渠道终端的开发 |
6.4 金领冠的促销策略优化 |
6.4.1 增加专业人员促销 |
6.4.2 公共关系促销 |
6.4.3 社群促销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结论 |
7.2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中国奶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奶业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奶业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奶业 |
2.1.2 奶业竞争力 |
2.1.3 其他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内生比较优势理论 |
2.2.4 竞争优势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6 区域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奶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奶业的发展历程 |
3.1.1 奶牛饲养历史 |
3.1.2 乳制品加工历史 |
3.2 牛奶生产现状分析 |
3.2.1 牛奶总产量高 |
3.2.2 牛奶专业化生产带形成 |
3.2.3 牛奶质量水平高 |
3.2.4 奶牛存栏量高 |
3.2.5 奶牛年平均单产提高 |
3.3 乳制品生产现状分析 |
3.3.1 乳制品总产量高 |
3.3.2 乳制品专业化生产带形成 |
3.3.3 乳制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准 |
3.4 牧场和乳企发展现状分析 |
3.4.1 牧场养殖规模扩大 |
3.4.2 牧场利润空间小 |
3.4.3 乳企总资产和盈利能力提高 |
3.4.4 乳企技术和投资实力增强 |
3.4.5 乳企市场集中度提高 |
3.5 乳制品贸易现状分析 |
3.5.1 中国乳制品进口量大 |
3.5.2 中国乳制品出口规模小 |
3.5.3 中国乳制品贸易竞争力较弱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奶业发展影响因素钻石模型分析 |
4.1 生产要素分析 |
4.1.1 劳动力素质较高 |
4.1.2 土地资源较丰富 |
4.1.3 奶业科研体系较完备 |
4.1.4 奶业投资增长迅速 |
4.1.5 企业家组织能力强 |
4.2 需求分析 |
4.2.1 食品结构中奶类消费增长最快 |
4.2.2 人口结构变化促进奶类消费增加 |
4.2.3 收入提高带动奶类消费量增加 |
4.2.4 消费偏好改变促进乳制品消费 |
4.2.5 乳制品需求增长速度放缓 |
4.3 相关辅助产业分析 |
4.3.1 饲料产量大质量高 |
4.3.2 饲草产业逐步壮大 |
4.3.3 奶牛遗传育种业相对滞后 |
4.3.4 奶业机械和包材进口较多 |
4.3.5 奶业基础设施便利度高 |
4.4 奶业规模与结构分析 |
4.4.1 规模牧场成为养殖主流 |
4.4.2 养殖小区和散户在减少 |
4.4.3 乳制品行业集中度提高 |
4.4.4 乳品企业产品结构待优化 |
4.4.5 产业结构一体化程度提高 |
4.5 奶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
4.5.1 政府高度重视奶业发展 |
4.5.2 政府服务能力增强 |
4.5.3 奶业支持政策逐步完善 |
4.5.4 整体奶业贸易环境向好 |
4.5.5 贸易格局变化带来局部困难 |
4.6 影响因素态势归纳 |
4.6.1 奶业发展的内部优势 |
4.6.2 奶业发展的内部劣势 |
4.6.3 奶业发展的外部机遇 |
4.6.4 奶业发展的外部风险 |
4.7 本章小结 |
5 中国奶业发展影响因素测度系统构建 |
5.1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维度 |
5.1.1 奶业特性分析 |
5.1.2 分析维度构建 |
5.2 奶业发展测度因子的选择 |
5.2.1 测度因子全面梳理 |
5.2.2 度量指标筛选原则 |
5.2.3 测度因子选择结果 |
5.3 奶业发展测度因子理论分析 |
5.3.1 发展环境 |
5.3.2 发展实力 |
5.3.3 竞争绩效 |
5.4 奶业发展测度因子系统构建 |
5.4.1 研究样本 |
5.4.2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
5.4.3 指标间的相关矩阵及显着性检验 |
5.4.4 数据信度、效度分析 |
5.4.5 奶业发展测度因子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6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间作用效果分析 |
6.1 研究方法分析 |
6.1.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6.1.2 结构方程模型公式 |
6.1.3 数据的来源 |
6.2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构建 |
6.2.1 奶业发展模型的研究变量 |
6.2.2 奶业发展模型的基本假设 |
6.2.3 奶业发展理论模型的构建 |
6.3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拟合 |
6.3.1 奶业发展测量模型拟合 |
6.3.2 奶业发展结构模型拟合 |
6.3.3 奶业发展整体模型拟合 |
6.4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模型的拟合检验 |
6.4.1 整体模型拟合检验 |
6.4.2 路径系数显着性检验 |
6.4.3 研究假设的验证 |
6.5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测度因子作用效果 |
6.5.1 各因子影响度分析 |
6.5.2 各因子影响路径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省际评价 |
7.1 奶业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
7.2 奶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7.2.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7.2.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7.2.3 因子分析检验 |
7.2.4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7.3 奶业发展水平评价和影响因素比较 |
7.3.1 发展环境比较 |
7.3.2 生鲜乳生产能力比较 |
7.3.3 牧场经营能力比较 |
7.3.4 乳企经营能力比较 |
7.3.5 竞争绩效比较 |
7.3.6 奶业综合发展水平比较 |
7.4 奶业发展影响因素聚类分析 |
7.4.1 奶业发展聚类 |
7.4.2 区域奶业发展定位 |
7.5 本章小结 |
8 中国奶业发展战略、布局及对策 |
8.1 全局视角的奶业发展战略 |
8.1.1 中国奶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
8.1.2 中国奶业发展的战略分析 |
8.1.3 中国奶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8.2 区域比较视角的奶业发展布局 |
8.2.1 东北和内蒙古布局 |
8.2.2 华北地区布局 |
8.2.3 西部地区布局 |
8.2.4 南方地区布局 |
8.2.5 大城市周边布局 |
8.3 影响因子视角的奶业发展对策 |
8.3.1 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外在环境 |
8.3.2 发展规模牧场、建设优质奶源 |
8.3.3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牧场收益 |
8.3.4 增加消费粘性、提高乳企收益 |
8.3.5 强化奶产业链、提高竞争绩效 |
8.4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录B |
四、黑龙江奶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Y乳业有限公司乳制品营销策略研究[D]. 胡永田. 扬州大学, 2021(09)
- [2]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刘蕾. 兰州大学, 2021(02)
- [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乳制品企业的发展分析[J]. 焦知岳,吴云. 商业经济, 2021(01)
- [4]YI公司液态奶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陈志嵩. 山东大学, 2020(05)
- [5]中国牧草生产者种植决策行为研究[D]. 高海秀.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6]“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乳业贸易格局优化研究[D]. 张萍. 北京农学院, 2020(02)
- [7]呼伦贝尔SQ公司乳制品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阚娜.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新宝拉格镇传统乳制品生产状况及问题研究[D]. 宝拉尔.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伊利金领冠奶粉营销策略研究[D]. 李丰刚.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中国奶业发展策略研究[D]. 刘秀娟. 河北农业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