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灰褐链霉菌S1001产碱性几丁质酶的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郑丹,李鹤鸣,韩力[1](2021)在《土壤放线菌资源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指出了放线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具有复杂的次级代谢系统,是一类具有发展前景的宝贵微生物资源。而土壤是放线菌栖息的主要场所,即便在一些极端恶劣的土壤环境也有放线菌的存在,因此,对土壤放线菌资源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放线菌生境不同,对普通土壤和极端环境土壤中的放线菌资源分别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土壤放线菌是各种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在医药、农业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此外,它们还能降解大量有机化合物,在环境污染生物治理中同样值得重视。
张丽[2](2016)在《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特性分析》文中认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优势树种,既能在高寒环境下生存,又能在复杂的逆境条件下正常生长,是研究植物抗逆基因的良好材料。几丁质酶是一种植物抗逆相关蛋白,特别是在植物抵御病害及低温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具有热滞活性,能够降低冰点、抑制冰晶生长及重结晶,从而保护植物免受冻害。本研究以分析几丁质酶在兴安落叶松抵御低温中所发挥的作用,探讨其在提高转基因植物抗寒性中的可应用性为目的,通过RT-PCR技术克隆得到了一个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基因,命名为LgChi2。LgChi2 cDNA全长包含一个831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76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28.4kDa,理论等电点为7.83,DNA全长为1395bp,包含两个内含子,三个外显子。系统进化分析显示,LgChi2与挪威云杉、花旗松、日本柳杉等植物的classIV几丁酶基因具有极高的同源性。利用基因枪法转化洋葱表皮细胞对LgChi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LgChi::GFP融合蛋白定位于细胞边缘。表达特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主要表达在兴安落叶松的幼茎中,在4℃低温胁迫条件下,LgChi2的表达量明显增加,显示该基因为诱导型表达基因。同时,低温胁迫条件下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的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进一步显示几丁质酶基因在兴安落叶松抵御低温胁迫中发挥作用。为进一步分析该基因在植物适应低温胁迫中的应答机制,我们分别构建了真核的双元表达载体pBI101-LgChi和原核表达载体pET32a(+)-LgChi,并通过遗传转化的方法深入分析其在提高转基因生物抗寒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pET32a(+)-LgChi重组菌经SDS-PAGE电泳检测,观察到与预期大小一致的融合表达蛋白,同时,LgChi基因在大肠杆菌DE3中超表达,增强了细胞在低温胁迫下的生长速度。低温胁迫下,转LgChi基因拟南芥和野生型拟南芥的三种抗氧化物酶即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增加,但转基因拟南芥的增幅明显大于野生型拟南芥,显示该基因在提高转基因植物耐寒性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基因的功能、表达调控机理及兴安落叶松的抗寒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利用兴安落叶松的几丁质酶基因进行农作物及林木的抗寒性遗传改良提供了有价值的候选基因。
薛磊[3](2013)在《棉花黄萎病生防链霉菌的抗病促生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土传性病害,是我国棉花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寻找合适有效的防治途径是目前解决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国内外关于棉花黄萎病防治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抗性品种选育、改善栽培措施、化学农药等。由于抗病育种无重大进展,其他措施效果不佳,探索新的防治途径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土传根系真菌病害而言,生物防治具有化学农药所不具备的优点。在生防微生物中,放线菌可产多种抗生素、胞外酶等活性物质,且孢子抗逆性强,在土传病害防治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上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从土壤微生态修复需要出发,对拮抗大丽轮枝菌的放线菌进行筛选和鉴定,系统研究放线菌对棉花黄萎病的防病促生效果、生防机理,以及生防放线菌与大丽轮枝菌、棉花植株的互作机理,为棉花黄萎病防治提供高效多功能生防放线菌菌株,并为后期生防放线菌活菌制剂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本研究室保藏的分离自我国新疆、青海、陕西、西藏和黑龙江作物根区土壤中的712株拮抗放线菌中,通过琼脂块法拮抗性和发酵液抑菌活性逐级筛选,得到11株对棉花黄萎病原大丽轮枝菌均有较强抑菌作用的放线菌;入选放线菌及其发酵液可有效的抑制大丽轮枝菌生长、孢子形成和萌发;并能利用酚酸类棉花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和没食子酸)作为唯一碳源生长。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聚类分析及16S 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11株放线菌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蓝微褐链霉菌(S. cyaneofuscatus)、卡那霉素链霉菌(S. kanamyceticus)、娄彻氏链霉菌(S. rochei)、黄三素链霉菌(S. flavotricini)和弗氏链霉菌(S. fradiae)。2.供试11株链霉菌对NaCl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在培养基中NaCl含量在15g·L-1以下时,11株链霉菌均可以生长,含量在7g·L-1以下时,对菌株正常菌落形态及拮抗活性影响较小,表明供试链霉菌可用于新疆等含盐量较高的土壤中施用。在NaCl含量为3g·L-1的高氏1号培养基上,供试链霉菌垂直传代15代后,其菌丝生长速度、产孢量及抑菌活性均优于普通高氏1号培养基。3.以大丽轮枝菌菌体为唯一碳能源时,可诱导供试生防链霉菌同步合成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及蛋白酶6种细胞壁溶解酶;当菌体添加量为10g·L-1,28℃培养7d时,上述诱导酶活性可达峰值;链霉菌粗酶液对大丽轮枝菌菌丝有溶解作用;供试生防链霉菌菌丝均可缠绕在大丽轮枝菌菌丝上,并在缠绕处使病原菌菌丝溶解;以大丽轮枝菌菌体为碳氮能源时供试链霉菌能产生活性较强的抑菌物质;当菌体添加量为20g·L-1,发酵液稀释5倍时菌株B49所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最大抑菌率达95.7%。4.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培养基pH、盐分浓度与种类及链霉菌发酵液对病原菌生长及微菌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大丽轮枝菌菌落生长最适pH为7.0,偏酸或偏碱会抑制菌落生长。但培养基偏碱可显着促进微菌核形成,当pH值为8.0时,大丽轮枝菌菌落生长受抑制较小,同时微菌核区面积较pH为7.0时增加22.6%。盐分浓度影响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及微菌核形成。随培养基NaCl浓度增加,供试大丽轮枝菌生长受到抑制,菌落面积和菌丝面积均逐渐减小,但微菌核形成量却显着增加;当NaCl浓度为10g·L-1时,微菌核区面积较对照(NaCl浓度为0)增加40.7%。不同种类盐分对供试大丽轮枝菌生长均有影响。氯化物(NaCl和KCl)和硫酸盐(Na2SO4和MgSO4)均随盐分浓度增加而促进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而CaCl2则显着促进菌丝生长并在浓度大于7g·L-1时抑制微菌核形成。11株链霉菌的无菌发酵滤液对大丽轮枝菌菌落生长、菌核形成和微菌核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菌株B49和D184的5倍稀释发酵液对微菌核形成的抑制率达100%。并且,将经链霉菌发酵液处理后丧失形成微菌核能力的大丽轮枝菌菌株,转接至不含发酵液的PDA培养基,连续传代至第5代,其仍然不能恢复形成微菌核的能力。微菌核在含有菌株D1845倍稀释发酵液培养基上培养168h时,微菌核萌发率仅为38.3%。5.播种时向灭菌土壤中接种生防链霉菌,棉花幼苗对大丽轮枝菌毒素危害的防御反应能力及抗逆性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在:棉花叶片、根系的防御酶活性,二元酚及木质素含量在温室培养6周后显着提高。在毒素处理后,棉苗的保护性反应在24h内即可迅速响应。大丽轮枝菌毒素的毒害作用减轻;其中丙二醛(MDA)在棉苗叶片及根系中的积累减少,棉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含水量的下降幅度减缓。最终,接种链霉菌减弱了毒素在棉苗上的毒害作用及致萎作用,72h时生防效率最高,为68.2%。6.生防链霉菌单独接种或与病原菌混合接种时,供试链霉菌均可有效提高棉花植株不同生长时期的诱导抗病性。生防链霉菌可显着提高棉花叶片、根系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增加棉花叶片内单宁、二元酚、木质素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减少棉花叶片中MDA积累,减缓根系活力和叶片含水量的下降幅度。7.生防链霉菌可制成活菌粉状制剂,并可采用种子包衣或土壤接种的方法施用链霉菌菌剂。在苗期、盆栽和田间病圃试验中,生防链霉菌菌剂对棉花黄萎病均表现出良好、稳定的抗病效果,有效降低了黄萎病病情指数及病情进展曲线下面积(AUDPC)。其中链霉菌X4对棉花黄萎病的生防效果总体表现最好,苗期、盆栽和田间病圃中的最高生防效率分别达到59.3%、59.2%及51.4%。8.生防链霉菌具有产吲哚乙酸(IAA)的能力,培养17d时,无菌发酵滤液中IAA含量可达47.5656.19μg·mL-1;用发酵滤液浸种可促进棉花种子发芽和棉苗胚轴及胚根的生长。在盆栽、田间试验中,生防链霉菌菌剂接种可显着提高棉花植株高度和根茎直径,促进总生物量、地上部分、根系和棉铃重量的增加,并对叶片绿色度和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其中链霉菌X4对植株高度、总鲜重、根鲜重、棉铃鲜重及净光合速率的促进作用总体表现最好,最高增幅可分别达24.4%、62.4%、107.7%、45.1%及31.9%。9.生防链霉菌可在棉花根区、根表土壤中有效定殖,其中链霉菌X4在盆栽和田间病圃根区土壤中的最高定殖量分别为2.85×106和2.44×106CFU g-1干土。生防链霉菌可有效改善棉花根区、根表土壤的微生物生态,降低真菌总数量和比例,增加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总数量和比例,促使棉花根域土壤微生物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当生防链霉菌与病原菌混合接种时,链霉菌X4对棉花根区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总数量的增幅分别为40.6%、32.1%,而真菌总数量则降低64.6%。
张丽娜[4](2012)在《绛红褐链霉菌YSSPG3的生防功能及其抗菌物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撑×绿杂交竹梢枯病是四川杂交竹栽培区新发现的重要病害,可使竹林成片枯死,危害极大。本文基于生物防治原理,从四川撑×绿杂交竹梢枯病发病区的健康植株上分离放线菌,以梢枯病菌为靶标筛选具有生防潜能的抗生体,通过发酵条件优化、抗菌谱以及防治效果测定验证其生防功能。在此基础上,分离纯化了目标生防菌发酵滤液中的有效抗菌物质,研究了抗菌蛋白对杂交竹的诱导抗病性以及对梢枯病菌的作用机制,并克隆了抗菌蛋白相关基因,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弄清杂交竹放线菌资源的微生态分布及抑菌活性,可为杂交竹梢枯病生物防治提供新的资源。本试验分别采用组织块洗涤法和匀浆法分离梢枯病发病区健康杂交竹附生和内生的放线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初筛、离体枝叶接种和田间病害防治试验复筛获得最优生防菌株,并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组分与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96株放线菌,链霉菌占总数的93.75%,属于8个不同类群,另有小单孢菌(Micronnospora)和诺卡氏菌(Nocardia);菌株YSSPG3抑菌作用最强,GN32次之;二者的活体菌剂在离体枝叶上的防治效果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在田间,二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以菌株YSSPG3的效果最好,在叶和枝上的防效分别为80.08%和81.02%;经鉴定,菌株YSSPG3为绛红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purpeofuscus),菌株GN32为加利福尼亚链霉菌(Streptomyces californicus)。2.采用单次单因子设计、正交试验设计对绛红褐链霉菌YSSPG3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测定了摇瓶发酵过程中的主要代谢参数,以期能够提高发酵液中抑菌活性成分的含量,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5g、甘油5g、黄豆饼粉3g、蛋白胨5g、NaCl2.5g、CaCO22g、蒸馏水1000mL。将培养基的初始pH值调至7.0、108cfu/mL孢子悬浮液接种量为1%(V/V)、装瓶量100mL/300mL、25℃恒温摇床140r/min培养4天,菌株YSSPG3的抑菌活性最好。菌株YSSPG3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碱性物质,生长量和抗菌活性物质产量在96h时达到最大值,培养基中总糖、还原糖和氨基氮的含量在36h后逐渐减少,特别是在菌体的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72-96h)含量都急剧下降。3.通过分生孢子萌发、菌丝抑制试验、离体枝叶接种及田间病害防治试验,研究了绛红褐链霉菌YSSPG3的优化发酵培养滤液对杂交竹梢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发酵滤液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导致芽管、菌丝畸形。去菌发酵原液及其10倍稀释液处理离体枝叶能有效抑制病斑扩展,接种后4天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田间喷施去菌发酵原液及其5倍稀释液防治效果均达80%以上,显着高于化学药剂50%多菌灵WP(30mg/mL)和70%甲基硫菌灵WP(30mg/mL)(P<0.01).4.为明确绛红褐链霉菌YSSPG3发酵滤液中有效抗菌物质的性质,本试验采用硫酸铵沉淀和柱层析法对发酵滤液中起主要抑菌作用的抗菌物质进行分离纯化,获得单一的抗菌蛋白AMP,分子量为5075.619Da,等电点为6.77。抗菌蛋白在温度≥60℃和pH<7,以及紫外线照射时间≥12h的环境下抑菌活性均明显下降,但受蛋白酶K、胰蛋白酶和氯仿影响不大,无几丁质酶、葡聚糖酶等水解酶活性。对子囊菌门、半知菌门腔孢纲和丝孢纲的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抑菌活性。利用Edman降解法测定抗菌蛋白N末端25个氨基酸序列,与来自Streptomyces tendae Tu901的几丁质结合蛋白(chitin-binding protein) AFP1的同源性达81.00%。5.为全面揭示抗菌蛋白(AMP)对杂交竹梢枯病的抗病机制,采用抗菌蛋白梯度稀释液喷雾或浸根诱导处理杂交竹苗,并调查其病情指数以及测定杂交竹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抗性相关酶活性的时序变化。结果表明,用抗菌蛋白(母液浓度为360.56μg/mL)的10倍、20倍、50倍、100倍稀释液叶片喷雾或浸根诱导杂交竹抗性,其植株内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内切酶和β-1,3-葡聚糖酶等抗性酶对杂交竹梢枯病菌有不同的响应。诱导并挑战接种处理的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以及各抗性酶活性比只诱导不接种的处理上升幅度大。只诱导不接种及诱导后挑战接种,叶片内各抗性酶的活性与抗菌蛋白浓度呈正相关。POD、PPO、CAT三种酶活性用浸根处理的时序变化幅度及同时期升高幅度大于喷雾处理,而β-1,3-葡聚糖酶活性则相反;SOD、PAL和几丁质内切酶的差异不明显。各抗性相关酶活性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抗病性在喷雾诱导处理中与PPO、POD、CAT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相关性显着,在浸根诱导处理中与SOD、PALn几丁质内切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相关性显着,说明抗性酶与病情指数的变化存在内在的关联性。6.为探明抗菌蛋白(AMP)对杂交竹梢枯病菌的抑菌作用机理,通过菌丝超微结构观察、细胞膜透性测定、菌丝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细胞壁成分红外光谱测定、DNA电泳观察等对抗菌蛋白的抑菌活性及其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抗菌蛋白对杂交竹梢枯病菌的抑菌中浓度为0.132μg/mL,最小抑菌浓度为3.606μg/mL,最小杀菌浓度为18.028μg/mL,浓度高于1.202μg/mL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经抗菌蛋白处理后,分生孢子萌发缓慢,芽管的生长极性发生改变,菌丝异常肿大,发生强烈变形,细胞壁不规则增厚,菌丝顶端表现最为明显,原生质不均匀,甚至出现空泡;菌丝的细胞膜透性增大,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DNA未受损伤;细胞壁葡聚糖结构无明显变化,几丁质结构-OH伸缩振动、C-H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吸收强度都明显降低,而p-型糖苷键和环上碳-氧(C-O)的特征吸收峰,以及醇羟基的变角振动吸收峰的吸收强度明显增大。7.利用已测得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及其同源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绛红褐链霉菌YSSPG3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223bp的特异性条带(amp)。同源性比较发现,序列amp与来源于S. clavuligerus ATCC27064的几丁质结合蛋白编码基因同源性为83.4%。与来源于S. Tendae Tu901的同源性为79.8%。由序列amp翻译的氨基酸序列与N-末端氨基酸测序结果吻合,与来源于S. Tendae Tu901的几丁质结合蛋白的同源性达78.1%。
张婷婷[5](2011)在《海洋虾壳的放线菌分离鉴定筛选及抑菌活性物质提取》文中认为本研究从海产虾壳上分离放线菌并进行产几丁质酶、蛋白酶菌株及拮抗菌株的筛选,最终筛选得到两株有较强抑真菌活性的菌株T0907-15和T0907-107,并对其进行种的鉴定。选取菌株T0907-107进行所产抑菌活性物质的理化性质、发酵培养基、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及抑菌活性物质浸提方法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海产虾壳前处理,利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放线菌的分离,根据放线菌菌落基内菌丝、气生菌丝颜色和可溶性色素有或无等特征,对分离的放线菌进行初步归类,排除重复的菌株后,编号登记,从海产虾壳中共分离到167株放线菌。2、通过平板透明圈筛选法,获得的放线菌进行产几丁质酶和产蛋白酶的菌株筛选;拮抗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初筛和发酵液杯碟法复筛,筛选到两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T0907-15和T0907-107)。基于其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及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的聚类结果分析,将2菌株分别归属于链霉菌淡紫灰类群的链素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 streptinus)和轮生类群的藤黄轮丝链霉菌(Streptomyces luteoverticillatus)。3、对拮抗菌株T0907-107所产抑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并测定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该活性物质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抑制作用,显示较广的抗菌谱,是一类耐热(60℃处理90 min)、耐酸碱(pH值2 11)、稳定性强(自然光照射20 h及紫外光照射60 min后仍具一定稳定性)、贮藏性好的非蛋白质类的强极性的物质。4、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T00907-107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拮抗菌株T0907-107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及适宜培养条件。其中,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为:蔗糖1.0 %,黄豆粉1.0 %;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7.0,温度30℃,发酵时间84 156 h,接种量(体积分数)2 %,装液量(200 250 mL)/ 500 mL。5、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结合活性物质的生物活性测定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法,优化了拮抗菌株T0907-107液体发酵菌丝体所产活性物质的浸提技术,并采用溶媒提取法,初步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拮抗菌株T0907-107所产抑菌活性物质的浸膏的制备方法。
施腾鑫,贺淹才,刘嘉,舒静波,周娟[6](2011)在《黏质沙雷氏菌产几丁质酶二步发酵工艺的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采用二步发酵法,研究黏质沙雷氏菌的产几丁质酶发酵条件.在二步发酵产酶的过程中,通过单因素法优化得到二步发酵培养基中最适碳源、氮源的质量分数和菌龄,同时选取发酵时间、初始pH值、接种菌体量和装液量4个因子进行正交试验.最终得到的最优条件:胶体几丁质质量分数为0.8%,酵母粉质量分数为1.0%,菌龄为12h,发酵时间为72h,初始pH值为8.5,菌体干质量为90mg,装液量为20mL.在此条件下,酶活力可达17.020μkat.L-1.另外,在二步发酵工艺中添加0.1%纤维素,酶活力可提高至18.804μkat.L-1,比一步发酵提高1.27倍.
李世俊[7](2009)在《L03菌株种类鉴定及其几丁质酶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文中认为几丁质酶可以降解真菌细胞壁,从而抑制真菌生长,因此能分泌几丁质酶的微生物可以作为生防菌加以研究利用。由作者筛选的L03菌株能分泌几丁质酶,其活性为0.702U/mL。经16SrDNA序列测序与Blast比对,该菌株与中华根瘤菌属等属的细菌相似性达99%;与近似种比较试验显示,L03菌株的生理生化性状与中华根瘤菌属细菌相似,认为L03菌株为中华根瘤菌属细菌(Sinorhizobium sp.)。L03菌株分泌的几丁质酶能够用90%饱和浓度的硫酸铵沉淀,沉淀物经脱盐后得到粗酶液。粗酶液先进行Phenyl-Sepharose 6 Fast Flow疏水层析,分离出7个蛋白峰,其中仅峰4具几丁质酶活性;将峰4蛋白再经DEAE-Seph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得到7个蛋白峰,其中峰4-5蛋白能降解几丁质;峰4-5蛋白经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后有3个峰,峰4-5-1具有酶活性。因此峰1蛋白为L03菌株产生的几丁质酶蛋白。收集几丁质酶蛋白,对其进行SDS-PAGE电泳,得出该蛋白的分子量为41.3kDa。L03菌株几丁质酶水解几丁质的最适温度为4045℃,水解反应体系的最适pH为6。几丁质酶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酶液在40℃以下温度处理1h,酶解性质稳定,各处理酶活性基本相似,但50℃处理1h后活性明显下降;酶液在pH58条件下处理1h,活性基本不变。几丁质酶对一些金属离子敏感,表现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金属离子后酶活性显着降低,如Ca2+、Zn2+、Cu2+、Fe3+。但另一些金属离子,对酶活性显着提高,如Mg2+、Ba2+等。L03菌株几丁质酶对多种重要植物病原真菌的细胞壁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如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水稻恶苗病菌(Fusarium moniliforme)、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asinfect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等。用酶液处理病菌后,一般能使菌丝出现细胞壁模糊、颜色变淡现象,甚至还能导致菌丝细胞畸形或菌丝完全崩解。对L03菌株产几丁质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用均匀设计法在5个因素6个水平上设计试验方案,试验数据用DPS软件分析,得出最佳的培养方法为:最佳碳源为7%胶体几丁质,最佳氮源为0.2%酵母浸出汁(培养基其他成分:0.15%NaNO3,0.05%MgSO4·7H2O,0.3%KH2PO4,0.015%FeSO4·7H2O),培养液初始pH为7.0,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7d。
高芬[8](2008)在《抗真菌农用抗生素KA08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近年来烟草生产上危害严重的烟草赤星病(Alternaria alternata(Freis)Keissler),筛选获得了多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拮抗链霉菌,并对具有优良特性的拮抗菌进行了分类鉴定、发酵条件优化、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抑菌防病机理及温室盆栽防效和安全性测定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极富研究和应用价值,且性质显着不同于多氧霉素的广谱农用抗生素KA08,对解决生产上有效防治链格孢属真菌病害的生防制剂品种单一、病原菌对多氧霉素的耐药性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从采自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等地的36份土样中分离到371株链霉菌。以烟草赤星病菌为靶标,利用活体对峙拮抗、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和离体叶片防效试验相结合的多重筛选法,得到4株抑菌效果明显、抑菌谱较广且效果稳定的拮抗链霉菌:菌株182-2、163、88和127。拮抗菌发酵液理化性质测定表明:4菌株对温度、紫外线、自然光、酸碱的耐受性,发酵液的耐贮性和菌株的遗传特性虽有差异,但均较为稳定。其中菌株182-2显示出了良好的抑菌防病效果和优良的稳定性,有开发应用价值。2、采用经典分类和分子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对菌株182-2和菌株163进行了分类鉴定,明确了两菌株的分类地位,菌株182-2为链霉菌属可可链霉菌辽宁变种(Streptomyces cacaoi var.liaoningensis),属灰褐类群;菌株163为链霉菌属细黄链霉菌辽宁变种(Streptomyces microflavus var.liaoningensis),属粉红孢类群,并首次报道了细黄链霉菌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拮抗作用。3、通过培养基优化设计,获得了菌株182-2的次生代谢产物抗生素KA08的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可溶性淀粉100g,花生饼粉24.0 g,酵母粉2.0 g,NH4NO4 2.0 g,CaCO32.7g,NaCl 2.7 g,水1000ml,pH7.2。抗生素KA08摇床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制备种子液的菌种种龄为斜面培养5d,接种量4.5%(种子液浓度108cfu/ml),初始pH7.0,装液量40ml/三角瓶(250ml),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5d。对代谢过程中菌体浓度、可溶性糖、pH变化的检测结果表明:抗生素KA08来自能量代谢所用的基质,但其形成是在与初级代谢分开的次级代谢中。同时,抗生素产生和菌丝体生长有各自的最适pH,应分别加以严格控制才能优化发酵过程。4、通过捷克Doskochilova 8溶剂系统及pH纸层析证明:抗生素KA08为一类碱性水溶性抗生素,含有多个活性组分;Betina溶媒系统纸层析证明:KA08极性大,极易溶于水,且随溶剂极性的减小,溶解度降低。分析纸电泳试验中各组分的移动距离和方向,可知抗生素KA08含有多个强碱或弱碱性活性组分,属于链霉素型或放线菌素型。根据上述性质,在活性追踪下,采用草酸酸化、丙酮沉淀、活性炭吸附、大孔树脂富集、离子交换柱层析和Pharmadex LH20柱层析精制,以及二次薄层层析分离,对抗生素KA08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一个抗菌活性较高的组分Ha,四个活性较弱的组分a、c、d和Be。经HPLC纯度检测,组分Ha纯度较低,其两个主要成分的含量分别为62.90%和17.53%;组分a、c、d和Be的纯度分别为97.53%、98.79%、97.64%和96.06%,达到了结构测定的标准。紫外和红外谱图分析表明:组分a、c、d为氨基糖苷类物质,组分Be则更接近于核苷类物质的特点。官能团反应显示:组分Be和d含有醛基和不饱和键;组分a含有氨基酸、肽类或蛋白质结构;组分c含有不饱和键,及肽类或蛋白质结构。液质联用测定表明:组分c是分子量为269.0的小分子物质。总体分析:抗生素KA08不同于生产上广泛使用的可可链霉菌阿索变种产生的多氧霉素。5、抑菌防病机理研究表明:抗生素KA08能显着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并对菌丝和孢子萌发后的芽管有明显致畸作用。抗生试验表明:KA08对赤星病菌主要起抑菌作用,杀菌作用很弱或基本无杀菌效果。抑菌机理研究发现:该物质能导致菌丝体内电解质泄漏,同时,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含量显着降低,菌丝内和培养液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明显升高,证明其作用位点在病菌细胞膜上。它还可显着抑制菌丝体内蛋白质的含量,但不能通过产生几丁质酶对菌丝细胞壁中的几丁质产生影响。抗生素KA08处理能诱导烟草防御酶系中POD、PPO、PAL、SOD、CAT活性的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产生PR蛋白。同时,KA08处理还可以诱导抗病信号通路中NPR1和PR1基因的表达,且PR1基因的表达有持效性,推测其可能启动了水杨酸防御反应信号传导途径。但ERF1基因的表达未被检测到。6、温室盆栽防效试验证明:采用保护性处理时,抗生素KA08溶液(2.0mg/ml)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为60.63%,同时,对具有伤口的叶片有轻微损害。安全性测定表明:KA08有较好的体内运转能力。当浓度≥2.0mg/ml,通过根部吸收时,KA08对烟草3~4叶期幼苗有轻微致萎作用;浓度<2.0mg/ml时表现安全。当浓度≥2.0mg/ml,KA08叶面喷施对成株期植株没有影响,同时具有一定的刺激生长作用。总之,抗生素KA08是一种具有优良特性的农用抗生素,它的开发和应用符合现代植物保护的生防理念,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金香[9](2007)在《几丁质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几丁质酶(Chitinase, EC 3.2.1.14)能够分解几丁质,而几丁质是世界上储量占第二位天然资源,因此几丁质酶对工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的利用、生物防治、环境保护、医药卫生等都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研究土壤微生物产几丁质酶对开发新的几丁质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用几丁质分离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到了一些能降解几丁质的细菌和真菌,通过透明圈法和Schales法再从中选出酶活力较高的细菌和真菌各一株,其酶活力达到了1.228 U和0.192 U,分别编号为JX-X-7和JX-Z-7。对这两株菌进行了生长曲线的测定和菌属的初步鉴定,利用单因素优化法对发酵条件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提高他们的几丁质酶活力,最后纯化所产的几丁质酶并测定了分子量。经初步鉴定,JX-X-7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Rosenbach),JX-Z-7为曲霉属(Aspergillus),通过生长曲线测定确定了JX-X-7和JX-Z-7种子液的培养时间分别是68 h和2428 h。通过单因素优化法对JX-X-7和JX-Z-7发酵条件和酶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最后确定其产几丁质酶的条件和酶反应条件如下:JX-X-7在pH为8.0的发酵培养基中35℃培养6.5 d,在30℃、pH7.0环境下反应2 min;JX-Z-7在pH为6.5的发酵培养基中35℃培养5 d,在40℃和pH6.5环境下反应2 min。经过优化单位酶活JX-X-7从开始的0.192 U最高达到了3 U提高了15.6倍,而JX-Z-7则从1.228 U最高达到了39.1875 U提高了32倍。本实验对几丁质酶的纯化采用的方法是(NHB4B)B2BSOB4B沉淀、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JX-X-7采用70%、JX-Z-7用90%饱和度一次性沉淀收集后进行透析脱盐、浓缩上样,经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在SDS-PAGE上得到了单一条带,JX-X-7产的几丁质酶纯化倍数达到了1.351、回收率为29.71%、分子量为25.0 kDa,JX-Z-7产的几丁质酶其纯化倍数达到了6.484、回收率为42.97%、分子量为28.0 kDa。
徐春花[10](2007)在《绿粘帚霉产几丁质酶的条件优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文中指出绿粘帚霉(Gliocladium virens)对多种病原菌都具有拮抗活性,是一种潜力巨大的生防菌,在林木病虫害的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内有关绿粘帚霉产几丁质酶及其生防特性的研究较少,大多为对绿粘帚霉的重寄生、竞争作用以及抗菌代谢产物胶霉毒素的研究。就此,本研究以绿粘帚霉F051菌株为对象,研究绿粘帚霉F051产几丁质酶的最佳碳、氮源以及最优培养条件;分离纯化几丁质酶并对几丁质酶学性质及其对三种病原真菌交链孢、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菌丝细胞壁的降解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还原糖法测定,绿粘帚霉F051发酵上清液与胶态几丁质混合,再与DNS反应后,产生棕红色物质,说明有几丁质酶的存在,即绿粘帚霉F051可产生几丁质酶。绿粘帚霉F051只有在含有几丁质诱导物的培养基中发酵才能产生几丁质酶,说明绿粘帚霉F051产生的几丁质酶是一种诱导酶。在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四种碳源,(NH4)2SO4,NH4NO3,蛋白胨,酵母粉四种氮源中,经测定,麦芽糖和酵母粉分别为碳源和氮源时,绿粘帚霉所产几丁质酶活最大,即麦芽糖和酵母粉为产几丁质酶的最佳碳、氮源。绿粘帚霉F051产几丁质酶的条件优化,通过正交试验测定了温度、pH值、瓶装量、接种量、碳源和氮源的量对产酶的影响。研究表明碳源的量对绿粘帚霉F051产几丁质酶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再次是瓶装量;当温度为28℃,pH值等于7,100mL的瓶装量,接种1mL孢悬液且碳源和氮源的量分别为1.5%和0.2%时几丁质酶活力最大,为产酶的最佳条件。通过60%硫酸铵沉淀分离,再经High Q阳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几丁质酶,经SDS—PAGE测定,该几丁质酶分子量约为40KD。对几丁质酶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在20~80℃范围内,几丁质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随后温度升高几丁质酶活迅速下降;该酶在20~40℃水浴中保温1h后,酶活基本稳定,超过这个温度酶活逐渐下降,80℃保温1h酶活完全丧失。当pH=4时酶活最大;在pH2~8的不同缓冲液中预处理1h,几丁质酶在pH3~8范围内基本保持稳定。金属离子中Ba2+、Mn2+、Sn2+对几丁质酶有激活作用Sn2+作用最强;Na+、K+、Mg2+、Ca2+、Fe2+对几丁质酶有抑制作用,Fe2+完全抑制几丁质酶活。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处理几丁质酶,5%和20%的丙酮,5%的乙二醇和正丙醇对几丁质酶有激活作用,其余有机溶剂均对该酶有抑制作用。几丁质粗酶对三种病原真菌菌丝细胞壁的降解作用显示,几丁质酶可使交链孢和镰刀菌菌丝细胞壁变薄、溶解、质壁分离、原生质膨大;丝核菌原生质体分布不均匀、空泡化、细胞壁变薄并出现断裂现象。试验中未发现几丁质粗酶对交链孢和镰刀菌孢子生长有影响。
二、影响灰褐链霉菌S1001产碱性几丁质酶的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灰褐链霉菌S1001产碱性几丁质酶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土壤放线菌资源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普通土壤放线菌资源 |
2.1 森林土壤放线菌资源 |
2.2 草地土壤放线菌资源 |
2.3 农耕地土壤放线菌资源 |
3 极端环境土壤放线菌资源 |
3.1 高盐环境土壤放线菌资源 |
3.2 碱性土壤放线菌资源 |
3.3 酸性土壤放线菌资源 |
3.4 干旱环境土壤放线菌资源 |
3.5 潮湿环境土壤放线菌资源 |
3.6 低温环境土壤放线菌资源 |
3.7 地热地区土壤放线菌资源 |
3.8 辐射污染区土壤放线菌资源 |
4 土壤放线菌资源的应用研究 |
4.1 土壤放线菌在农业当中的应用 |
4.1.1 农用抗生素 |
4.1.2 重寄生 |
4.1.3 酶及酶抑制剂 |
4.2 土壤放线菌在医药中的应用 |
4.2.1 抗肿瘤抗生素 |
4.2.2 药物先导化合物 |
4.2.3 酶抑制剂 |
4.2.4 免疫抑制剂 |
4.3 土壤放线菌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
4.3.1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物修复 |
4.3.2 土壤放线菌降解纤维素 |
4.3.3 土壤放线菌菌群处理污水 |
5 总结与展望 |
(2)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兴安落叶松 |
1.1.1 形态特征 |
1.1.2 生长环境与分布范围 |
1.1.3 研究现状 |
1.2 几丁质酶 |
1.2.1 几丁质酶参与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 |
1.2.2 几丁质酶研究进展 |
1.3 低温胁迫与植物耐寒机制 |
1.3.1 低温对植物的伤害 |
1.3.2 植物的抗冻性 |
1.3.3 冷害机制与植物抗冻性的生理指标 |
1.4 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几丁质酶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植物材料及培养 |
2.1.2 实验试剂及其配制 |
2.1.3 利用RT-PCR技术克隆兴安落叶松LgChi基因片段 |
2.1.4 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5 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的系统进化分析 |
2.1.6 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基因DNA全长的克隆 |
2.2 结果和分析 |
2.2.1 LgChi2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 |
2.2.2 LgChi2基因DNA全长的克隆 |
2.2.3 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基因LgChi1/2的序列分析 |
2.2.4 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5 LgChi1/2系统进化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半定量RT-PCR分析 |
3.1.2 低温胁迫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活性测定 |
3.1.3 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3.2 结果和分析 |
3.2.1 LgChi表达特性分析 |
3.2.2 低温处理对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活性影响 |
3.2.3 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基因LgChi1/2的原核表达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菌种和质粒 |
4.1.2 实验试剂及配制 |
4.1.3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4.1.4 融合蛋白诱导表达 |
4.1.5 低温胁迫转基因大肠杆菌 |
4.2 结果和分析 |
4.2.1 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基因LgChi1/2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4.2.2 LgChi1和LgChi2融合蛋白的诱导 |
4.2.3 LgChi基因表达影响大肠杆菌在低温胁迫下的存活率 |
4.3 讨论 |
第五章 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基因LgChi1/2在拟南芥中的异源表达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pBI101-LgChi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5.1.2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筛选、鉴定 |
5.1.3 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分析及抗氧化物酶酶活性测定 |
5.2 结果和分析 |
5.2.1 pBI101-LgChi1/2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5.2.2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筛选、鉴定 |
5.2.3 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分析和抗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棉花黄萎病生防链霉菌的抗病促生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棉花产业现状及病害问题 |
1.1.1 棉花的经济价值 |
1.1.2 我国棉花市场和生产概况 |
1.1.3 棉花病害 |
1.2 棉花黄萎病简介 |
1.2.1 棉花黄萎病的发现 |
1.2.2 棉花黄萎病在我国的分布与危害 |
1.2.3 棉花黄萎病症状 |
1.2.4 棉花黄萎病致病病原菌 |
1.2.5 棉花黄萎病原大丽轮枝菌的变异 |
1.3 棉花黄萎病发病原因 |
1.3.1 棉花黄萎病的传播 |
1.3.2 棉花黄萎病发病的气候因素 |
1.3.3 棉花根系分泌物与黄萎病发生及重茬病害的关系 |
1.3.4 棉花根系微生态环境与黄萎病发生及重茬病害的关系 |
1.4 棉花黄萎病致病机制及病害反应 |
1.4.1 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机制 |
1.4.2 棉花黄萎病菌引起的棉株生理生化反应 |
1.5 棉花黄萎病传统防治 |
1.5.1 选育抗病品种 |
1.5.2 改善棉花栽培、耕作方式 |
1.5.3 化学农药防治 |
1.6 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 |
1.6.1 利用真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
1.6.2 利用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
1.6.3 利用放线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
1.6.4 利用诱导抗性防治棉花黄萎病 |
1.7 放线菌生防机制及应用 |
1.7.1 放线菌简介 |
1.7.2 放线菌生防机制 |
1.7.3 放线菌生防应用 |
1.8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1.9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9.1 研究内容 |
1.9.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棉花黄萎病生防放线菌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供试放线菌对 4 种大丽轮枝菌皿内拮抗性初筛 |
2.2.2 高效拮抗放线菌对大丽轮枝菌抑菌效果 |
2.2.3 高效拮抗放线菌产几丁质酶能力 |
2.2.4 高效拮抗放线菌对酚酸类物质的利用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高效拮抗放线菌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供试放线菌培养特征 |
3.2.2 供试放线菌唯一碳源利用及生理生化特性 |
3.2.3 供试放线菌对抗生素及杀菌剂的敏感性 |
3.2.4 放线菌聚类分析 |
3.2.5 供试放线菌 16S rRNA 序列分析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拮抗链霉菌耐盐性及其拮抗稳定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盐浓度对拮抗链霉菌生长状况的影响 |
4.2.2 盐浓度对链霉菌皿内拮抗性的影响 |
4.2.3 盐浓度及多次传代对拮抗链霉菌生长状况的影响 |
4.2.4 盐浓度及多次传代对链霉菌拮抗活性的影响 |
4.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生防链霉菌与大丽轮枝菌互作酶学机制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病原菌体对链霉菌胞外水解酶的诱导作用 |
5.2.2 供试链霉菌 6 种水解酶峰值活性及其相关性 |
5.2.3 链霉菌粗酶液对大丽轮枝菌的溶解作用 |
5.2.4 链霉菌丝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的直接溶解作用 |
5.2.5 病原菌体对链霉菌产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 |
5.3 讨论与结论 |
第六章 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影响因素及链霉菌对微菌核形成与萌发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pH 对大丽轮枝菌生长及微菌核形成的影响 |
6.2.2 盐浓度对大丽轮枝菌生长及微菌核形成的影响 |
6.2.3 不同盐种类及浓度对大丽轮枝菌生长及微菌核形成的影响 |
6.2.4 链霉菌发酵液对大丽轮枝菌生长及微菌核形成的影响 |
6.2.5 链霉菌发酵液大丽轮枝菌微菌核萌发的影响 |
6.3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生防链霉菌对大丽轮枝菌毒素危害作用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供试链霉菌对棉苗生理活性的影响 |
7.2.2 供试链霉菌对大丽轮枝菌毒素致萎作用的影响 |
7.2.3 供试链霉菌对大丽轮枝菌毒素危害作用的影响 |
7.2.4 大丽轮枝菌毒素处理后棉苗防御性酶活变化 |
7.2.5 大丽轮枝菌毒素处理后棉苗二元酚及木质素含量变化 |
7.3 讨论与结论 |
第八章 生防链霉菌的抗病性筛选及其对棉花黄萎病的生防效果研究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材料 |
8.1.2 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1 株供试链霉菌的抗病作用(第 1 次盆栽初筛) |
8.2.2 7 株供试链霉菌抗病作用(苗期纸钵撕底沾根法复筛试验) |
8.2.3 5 株供试链霉菌的抗病作用(第 2 次盆栽) |
8.2.4 4 株供试链霉菌田间病圃条件下的抗病作用 |
8.2.5 3 株供试链霉菌对不同棉花品种的抗病作用 |
8.3 讨论与结论 |
第九章 生防链霉菌对棉花的促生作用研究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材料 |
9.1.2 方法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生防链霉菌产 IAA 特性及其对皿内棉种发芽的影响 |
9.2.2 生防链霉菌苗期促生作用 |
9.2.3 生防链霉菌盆栽促生作用 |
9.2.4 生防链霉菌田间病圃促生作用 |
9.2.5 生防链霉菌对不同棉花品种的促生作用 |
9.3 讨论与结论 |
第十章 生防链霉菌对棉花诱导抗病性的影响 |
10.1 材料与方法 |
10.1.1 材料 |
10.1.2 方法 |
10.2 结果与分析 |
10.2.1 生防链霉菌对盆栽棉花叶片 PPO 和 PAL 酶活性的影响 |
10.2.2 生防链霉菌对苗期棉花叶片及根系生理活性的影响 |
10.2.3 生防链霉菌对田间病圃棉花叶片生理活性的影响 |
10.2.4 生防链霉菌对不同品种棉花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
10.3 讨论与结论 |
第十一章 生防链霉菌对棉花根域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11.1 材料与方法 |
11.1.1 材料 |
11.1.2 方法 |
11.2 结果与分析 |
11.2.1 生防链霉菌在棉花根区土壤中的定殖 |
11.2.2 生防链霉菌 X4 对棉花根域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11.3 讨论与结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研究结论 |
12.2 创新点 |
12.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培养基配方 |
附录 2:试验照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绛红褐链霉菌YSSPG3的生防功能及其抗菌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撑×绿杂交竹梢枯病的研究概况 |
1.1 撑×绿杂交竹梢枯病的分布与危害 |
1.2 撑×绿杂交竹梢枯病的病原菌 |
1.3 撑×绿杂交竹梢枯病的发病症状 |
1.4 撑×绿杂交竹梢枯病的发病规律 |
1.5 撑×绿杂交竹梢枯病的防治 |
2 放线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研究概况 |
2.1 生防放线菌的来源 |
2.2 放线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3 抗菌物质的纯化鉴定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3.1 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 |
3.2 抗菌物质的鉴定 |
3.3 抗菌物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4 抗真菌活性物质抑菌机制研究进展 |
4.1 抗菌物质影响细胞壁的合成 |
4.2 抗菌物质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 |
4.3 抗菌物质影响细胞内生命物质的合成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杂交竹梢枯病菌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拮抗放线菌的分离与筛选 |
1.3 拮抗菌株的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杂交竹植株不同部位放线菌的组成 |
2.2 杂交竹梢枯病菌拮抗放线菌的初筛 |
2.3 杂交竹梢枯病菌拮抗放线菌的复筛 |
2.4 拮抗菌株YSSPG3的鉴定 |
2.5 拮抗菌株GN32的鉴定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杂交竹植株中蕴含着丰富的放线菌资源 |
3.2 菌株YSSPG3和GN32对杂交竹梢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
3.3 菌株YSSPG3和GN32分别是绛红褐链霉菌和加利福尼亚链霉菌 |
第三章 绛红褐链霉菌YSSPG3发酵条件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发酵滤液的制备 |
1.3 发酵滤液抑菌活性的测定 |
1.4 营养条件优化 |
1.5 培养条什优化 |
1.6 发酵滤液抗菌谱的测定 |
1.7 发酵过程主要代谢参数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19种培养基对发酵滤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2.2 不同碳、氮源对发酵滤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2.3 发酵培养基营养成分的正交试验 |
2.4 不同金属离子对发酵滤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2.5 培养条件对发酵滤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2.6 绛红褐链霉菌YSSPG3发酵滤液的抗菌谱 |
2.7 摇瓶发酵过程主要代谢参数的动态变化 |
3 结论与讨论 |
3.1 优化了绛红褐链霉菌YSSPG3产抗菌物质的发酵营养配方 |
3.2 确定了绛红褐链霉菌YSSPG3产抗菌物质的最佳发酵条件 |
3.3 明确了绛红褐链霉菌YSSPG3在发酵过程中相关代谢参数的时序变化 |
第四章 绛红褐链霉菌YSSPG3发酵滤液对杂交竹梢枯病的防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绛红褐链霉菌YSSPG3孢子悬浮液与发酵滤液的制备 |
1.3 发酵滤液对杂交竹梢枯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 |
1.4 发酵滤液对杂交竹梢枯病的防治效果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发酵滤液对杂交竹梢枯病菌的抑制作用 |
2.2 发酵滤液对杂交竹梢枯病的防治效果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绛红褐链霉菌YSSPG3发酵滤液对杂交竹梢枯病菌有强抑制作用 |
3.2 高浓度的绛红褐链霉菌YSSPG3发酵滤液对杂交竹梢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
第五章 绛红褐链霉菌YSSPG3抗菌蛋白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抑菌活性测定 |
1.3 去菌发酵滤液的制备 |
1.4 抗菌物质提取方法筛选 |
1.5 活性粗蛋白的制备 |
1.6 抗菌蛋白纯化方法 |
1.7 抗菌蛋白理化性质测定 |
1.8 抗菌蛋白抗菌谱测定 |
1.9 N末端部分氨基酸序列测定及其对蚩白质序列库的类似性检索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菌物质提取方法效果比较 |
2.2 不同饱和度硫酸铵的盐析效果 |
2.3 抗菌蛋白的纯化 |
2.4 抗菌蛋白的分子量与等电点 |
2.5 抗菌蛋白的稳定性 |
2.6 抗菌蛋白的酶活性 |
2.7 抗菌蛋白的抗菌谱 |
2.8 抗菌蛋白的N末端部分氨基酸序列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明确了绛红褐链霉菌YSSPG3主要抗菌成分的性质及粗提取的方法 |
3.2 纯化并鉴定了绛红褐链霉菌YSSPG3的抗菌蛋白 |
3.3 明确了抗菌蛋白的理化性质 |
第六章 抗菌蛋白对杂交竹梢枯病抑制效果和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抗菌蛋白的制备 |
1.3 抗菌蛋白的诱导处理 |
1.4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菌蛋白诱导对杂交竹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2 抗菌蛋白诱导对杂交竹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2.3 抗菌蛋白诱导对杂交竹叶片内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2.4 抗性相关酶活性与感病程度的相关性 |
3 结论与讨论 |
3.1 寄主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抗菌蛋白的关系 |
3.2 寄主膜系统对抗菌蛋白的响应 |
3.3 寄主防御酶系对抗菌蛋白的响应 |
3.4 抗性相关酶活性因诱导方法不同而有差异 |
3.5 抗性相关酶活性与感病程度存在相关性 |
第七章 抗菌蛋白对杂交竹梢枯病菌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抗菌蛋白的制备 |
1.3 抗菌蛋白对杂交竹梢枯病菌的抑菌活性测定 |
1.4 杂交竹梢枯病菌菌丝的超微结构观察 |
1.5 杂交竹梢枯病菌菌丝细胞膜透性测定 |
1.6 杂交竹梢枯病菌菌丝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1.7 杂交竹梢枯病菌菌丝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1.8 杂交竹梢枯病菌菌丝细胞壁成份测定 |
1.9 抗菌蛋白与病原菌DNA的作用研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菌蛋白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2.2 抗菌蛋白对病原菌菌丝超微结构的影响 |
2.3 抗菌蛋白对病原菌菌丝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2.4 抗菌蛋白对病原菌菌丝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2.5 抗菌蛋白对病原菌菌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2.6 抗菌蛋白对病原菌菌丝细胞壁合成的影响 |
2.7 抗菌蛋白对病原菌DNA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抗菌蛋白对杂交竹梢枯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浓度的确定 |
3.2 抗菌蛋白影响杂交竹梢枯病菌菌丝形态及超微结构 |
3.3 抗菌蛋白可造成杂交竹梢枯病菌菌丝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 |
3.4 抗菌蛋白可增强杂交竹梢枯病菌菌丝细胞膜透性 |
3.5 抗菌蛋白可影响杂交竹梢枯病菌菌丝细胞壁 |
3.6 抗菌蛋白对杂交竹梢枯病菌DNA无损伤作用 |
3.7 抗菌蛋白直接作用于杂交竹梢枯病菌细胞壁,间接影响细胞膜及蛋白质大分子物质的合成 |
第八章 抗菌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基因组DNA的制备 |
1.3 抗菌蛋白部分DNA片段克隆 |
1.4 目的基因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菌蛋白编码基因的PCR扩增与克隆 |
2.2 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 |
2.3 氨基酸序列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海洋虾壳的放线菌分离鉴定筛选及抑菌活性物质提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放线菌简介 |
1.1 放线菌的基本特点、研究进展 |
1.2 放线菌的分布 |
2 放线菌的分离 |
2.1 放线菌分离的一般预处理方法 |
2.2 放线菌分离的特殊预处理方法 |
3 目的放线菌的筛选 |
3.1 产酶放线菌菌株的筛选 |
3.2 拮抗放线菌的筛选方法 |
4 放线菌分类鉴定技术 |
4.1 传统的鉴定方法 |
4.2 多相分类 |
4.3 链霉菌的鉴定 |
5 放线菌发酵工艺研究 |
6 抑菌活性物质提取的研究 |
7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章 海产虾壳上放线菌的分离技术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样品预处理对可培养放线菌分离结果的影响 |
2.2 样品二次热处理对可培养放线菌分离结果的影响 |
2.3 不同盐度对可培养放线菌分离结果的影响 |
2.4 化学方法对可培养放线菌分离结果的影响 |
2.5 不同无菌水对可培养放线菌分离计数结果的影响 |
2.6 不同培养基对放线菌分离的结果 |
2.7 放线菌菌株的初步归类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海洋虾壳上放线菌分离的热处理 |
3.2 海洋虾壳上放线菌分离的化学方法 |
3.3 高盐度培养基对海洋虾壳上放线菌分离的影响 |
第三章 放线菌优良菌株的筛选 |
一、放线菌产酶菌株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平板透明圈筛选结果 |
2.2 产酶放线菌菌株的类群初步鉴定 |
3 小结与讨论 |
二、拮抗放线菌菌株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放线菌菌株平板对峙法的筛选结果 |
2.2 牛津杯法复筛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拮抗放线菌菌株的初筛 |
3.2 拮抗放线菌菌株的复筛 |
第四章 拮抗放线菌T0907-15、T0907-107 种的鉴定及抑菌活性测定 |
一、拮抗放线菌种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放线菌菌株的形态特征 |
2.2 放线菌菌株的培养特征 |
2.3 拮抗放线菌的生理生化特征 |
2.4 菌株耐受性试验 |
2.5 放线菌基因组总DNA 的提取 |
2.6 16S rDNA 碱基序列测定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多相分类法的应用 |
3.2 溶菌酶-SDS 法的联用提取放线菌的总DNA |
二、抑菌活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发酵液活性物质极性的判断 |
2.2 抑菌活性的测定 |
2.3 抑菌活性物质的稳定性试验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拮抗放线菌T0907-107 的抑菌谱 |
3.2 拮抗放线菌T0907-107 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 |
3.3 拮抗放线菌T0907-107 的应用 |
第五章 拮抗放线菌T0907-107 发酵工艺研究与抑菌活性物质提取制备 |
一、发酵工艺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培养基优化 |
2.2 培养条件的优化 |
2.3 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结果 |
2.4 菌株T0907-107 的液体发酵扩大培养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发酵培养基对菌体生长及活性物质的产生的影响 |
3.2 发酵条件对菌体生长及活性物质的生产的影响 |
3.3 菌株液体发酵的扩大培养 |
二、拮抗菌株T0907-107 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及浸膏的制备 |
(一) 分光光度测定法检测抑菌活性物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抑菌活性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及紫外测定结果 |
2.2 抑菌活性物质的最大吸收值与浓度的关系 |
3 小结与讨论 |
(二) 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及浸膏的制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浸取溶剂的选择 |
2.2 浸取溶剂浓度对浸提影响 |
2.3 浸取液体积对浸提的影响 |
2.4 浸取时间对浸提的影响 |
2.5 菌体3 次浸取的效果 |
2.6 抑菌活性物质浸膏的制备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放线菌所产代谢产物的溶媒提取法 |
3.2 活性物质提取的动态过程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 结论 |
1.1 虾壳上放线菌的分离 |
1.2 虾壳上放线菌的产酶菌株的筛选 |
1.3 虾壳上拮抗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
1.4 拮抗菌株T0907-107 所产活性物质的抑菌活性及理化性质研究 |
1.5 拮抗菌株T0907-107 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
1.6 拮抗菌株T0907-107 产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及浸膏的制备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L03菌株种类鉴定及其几丁质酶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1.2 微生物几丁质酶 |
1.2.1 微生物产几丁质酶的研究概况 |
1.2.1.1 产几丁质酶微生物种类 |
1.2.1.2 产几丁质酶微生物的生态分布 |
1.2.2 产几丁质酶菌株的筛选与测定 |
1.2.3 微生物产酶特点 |
1.2.3.1 多样性 |
1.2.3.2 诱导性 |
1.2.3.3 分泌性 |
1.2.3.4 分子生物学特点 |
1.2.4 几丁质酶类型 |
1.2.5 几丁质酶性质 |
1.2.5.1 几丁质酶分子量 |
1.2.5.2 几丁质酶等电点 |
1.2.5.3 几丁质酶对酸碱的适应性 |
1.2.5.4 几丁质酶水解反应温度 |
1.2.5.5 几丁质酶对金属离子的敏感性 |
1.2.6 几丁质酶催化机理 |
1.2.7 提高菌株产酶能力的方法 |
1.3 几丁质酶的应用 |
1.3.1 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 |
1.3.2 对植物线虫病害的防治 |
1.3.3 对植物有害昆虫的防治 |
1.3.4 在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 |
1.3.5 几丁质酶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产几丁质酶菌株的筛选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土样采集 |
2.1.2 培养基制备 |
2.1.2.1 胶体几丁质制备 |
2.1.2.2 几丁质培养基制备 |
2.1.2.3 其他培养基 |
2.1.3 各种溶液、缓冲液配制 |
2.1.4 产酶菌株筛选方法 |
2.1.5 几丁质酶活力测定方法 |
2.1.5.1 菌株培养和粗酶液提取 |
2.1.5.2 标准曲线制定 |
2.1.5.3 二硝基水杨酸方法测定酶活性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产酶菌株数量 |
2.2.2 几丁质酶活性 |
2.2.2.1 N-乙酰氨基葡萄糖标准曲线 |
2.2.2.2 几丁质酶活性测定 |
2.3 讨论 |
第三章 产几丁质酶菌株的鉴定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培养基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各种溶液及其配置方法 |
3.1.4 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 |
3.1.4.1 培养特征观察 |
3.1.4.2 菌体形态 |
3.1.4.3 革兰氏染色反应 |
3.1.4.4 生理生化性状测定 |
3.1.5 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 |
3.1.5.1 CTAB 法提取细菌总基因组DNA |
3.1.5.2 16SrDNA 扩增及测序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菌体形态 |
3.2.2 菌落形态 |
3.2.3 生理生化反应 |
3.2.4 16SrDNA 序列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L03 菌株几丁质酶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试剂与溶液配制 |
4.1.2 粗酶液提取方法 |
4.1.3 酶液纯化方法 |
4.1.3.1 Phenyl-Sepharose 6 Fast Flow 疏水层析 |
4.1.3.2 DEAE Sepharose Fast Flow 阴离子交换层析 |
4.1.3.3 Sephadex G-75 凝胶过滤层析 |
4.1.4 几丁质酶蛋白分子量测定 |
4.1.5 酶学性质试验 |
4.1.5.1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 |
4.1.5.2 酶反应的最适pH 和酸碱稳定性 |
4.1.5.3 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
4.1.6 几丁质酶对病原真菌细胞壁的降解作用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粗酶液提取 |
4.2.2 几丁质酶的纯化 |
4.2.2.1 Phenyl-Sepharose 6 Fast Flow 疏水层析 |
4.2.2.2 DEAE Sepharose Fast Flow 离子交换层析 |
4.2.2.3 Sephadex G-75 凝胶过滤层析 |
4.2.3 几丁质酶分子量 |
4.2.4 L03 菌株几丁质酶酶学性质 |
4.2.4.1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 |
4.2.4.2 酶反应的最适pH 和对酸碱的稳定性 |
4.2.4.3 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
4.2.5 几丁质酶对病原真菌细胞壁的降解作用 |
4.3 讨论 |
第五章 L03 菌株产几丁质酶条件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发酵培养基 |
5.1.2 细菌生长量与几丁质酶活性的关系测定 |
5.1.3 最适碳源的测定 |
5.1.4 最适氮源的测定 |
5.1.5 产酶培养条件的优化试验 |
5.2 试验结果 |
5.2.1 细菌生长量与酶活性的关系 |
5.2.2 产酶最适碳源种类 |
5.2.3 产酶最适氮源种类 |
5.2.4 产酶培养条件的优化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8)抗真菌农用抗生素KA08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抗真菌农用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
1 抗真菌农用抗生素的发展历史和概况 |
2 几种在生产上应用较广的抗真菌农用抗生素 |
3 农用抗生素的定义和特点 |
4 农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
5 农用抗生素的筛选和获得 |
6 农用抗生素高产菌的选育 |
7 农用抗生素的分离纯化 |
8 抗生素的结构分析 |
9 农用抗生素的结构改造 |
10 抗真菌农用抗生素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第二章 烟草赤星病拮抗链霉菌的分离与多重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链霉菌的分离与纯化 |
2.2 拮抗链霉菌的筛选与获得 |
3 小结 |
第三章 拮抗链霉菌发酵液抑菌效果及理化性质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菌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 |
2.2 发酵液理化性质的测定 |
3 小结 |
第四章 拮抗链霉菌的鉴定 |
第一节 形态学分类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生菌丝和孢子丝的形态观察 |
2.2 培养特征观察 |
2.3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 |
2.4 菌种鉴定 |
3 小结 |
第二节 分子分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析 |
2.2 拮抗菌株的系统发育分析 |
3 小结 |
第五章 抗生素KA08发酵条件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发酵培养基主要营养成分的筛选 |
2.2 均匀设计优化发酵培养基 |
2.3 发酵条件对抗生素产量的影响 |
2.4 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变化 |
3 小结 |
第六章 抗生素KA08的初步提取及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生素的初步提取及活性测定 |
2.2 抗生素类型的鉴别 |
3 小结 |
第七章 抗生素KA08的分离纯化及类型分析 |
第一节 抗生素KA08的分离纯化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生素KA08的初步提取 |
2.2 溶媒萃取法提取抗生素KA08 |
2.3 活性炭吸附法提取抗生素KA08 |
2.4 大孔树脂吸附法富集抗生素KA08 |
2.5 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抗生素KA08 |
2.6 薄层层析法分离纯化抗生素KA08 |
2.7 Pharmadex LH20柱层析法精制各组分 |
2.8 分离物纯度的测定 |
3 小结 |
第二节 抗生素KA08各组分类型的初步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官能团反应试验 |
2.2 各组分的紫外吸收光谱 |
2.3 各组分的红外吸收光谱 |
2.4 液质联用测定组分C的分子量 |
3 小结 |
第八章 抗生素KA08防病机理研究 |
第一节 抗生素KA08对病原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生素KA08的抑菌效果和特性 |
2.2 抗生素KA08对赤星病菌的作用方式 |
2.3 抗生素KA08对赤星病菌的作用机理 |
3 小结 |
第二节 抗生素KA08诱导烟草防卫反应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生素KA08对烟草防御酶系的影响 |
2.2 抗生素KA08对烟草病程相关蛋白的诱导作用 |
3 小结 |
第三节 抗生素KA08诱导烟草抗病信号通路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草总RNA的提取 |
2.2 目的基因的RT-PCR扩增 |
3 小结 |
第九章 抗生素KA08的温室防效试验及安全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株182-2发酵液的温室盆栽防病效果 |
2.2 抗生素KA08的温室盆栽防病效果 |
2.3 抗生素KA08对烟草幼苗的影响 |
2.4 抗生素KA08对烟草成株期植株的影响 |
3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 拮抗链霉菌的分离与多重筛选 |
2 拮抗链霉菌发酵液抑菌效果和理化性质测定 |
3 拮抗链霉菌的分类鉴定 |
4 抗生素KA08发酵条件的优化 |
5 抗生素KA08的初步提取及鉴定 |
6 抗生素KA08的分离纯化及类型分析 |
7 抗生素KA08的防病机理研究 |
8 抗生素KA08的温室防效试验及安全性测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发表的文章 |
(9)几丁质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几丁质的研究进展 |
1.1.1 几丁质的发现 |
1.1.2 几丁质的存在类型和降解途径 |
1.1.3 几丁质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1.2 几丁质酶的发现和分类 |
1.3 微生物几丁质酶研究概况 |
1.3.1 微生物几丁质酶性质 |
1.3.2 目前常用的几丁质酶活力测定方法 |
1.3.3 提高微生物产几丁质酶能力的方法 |
1.3.4 微生物几丁质酶的应用前景 |
1.4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土壤样品 |
2.1.2 培养基 |
2.1.3 仪器设备 |
2.1.4 常用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几丁质酶产生菌株的分离纯化 |
2.2.2 菌株的初步鉴定 |
2.2.3 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4 发酵条件的优化 |
2.2.5 几丁质酶与底物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6 几丁质酶的分离纯化及分子量的测定 |
2.2.7 Schales法绘制葡萄糖标准曲线 |
2.2.8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绘制蛋白质浓度标准曲线 |
第3章 几丁质降解菌的筛选及初步鉴定 |
3.1 产几丁质酶菌的分离纯化 |
3.1.1 葡萄糖标准曲线 |
3.1.2 产几丁质酶菌分离纯化结果 |
3.1.3 几丁质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3.1.4 几丁质酶活力方面的探讨 |
3.2 生长曲线的测定 |
3.3 菌种鉴定结果 |
3.3.1 JX-X-7 鉴定结果 |
3.3.2 JX-Z-7 鉴定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几丁质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
4.1 产酶条件的优化 |
4.1.1 最佳发酵时间的测定 |
4.1.2 最适发酵温度的测定 |
4.1.3 最佳初始pH值的测定 |
4.2 几丁质酶反应条件的优化 |
4.2.1 最佳酶反应温度的测定 |
4.2.2 最适酶反应pH值的测定 |
4.2.3 最佳酶反应时间的测定 |
4.3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测定 |
4.4 几丁质酶的分离纯化 |
4.4.1 JX-X-7 几丁质酶的纯化 |
4.4.2 JX-Z-7 几丁质酶的纯化 |
4.4.3 纯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绿粘帚霉产几丁质酶的条件优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绿粘帚霉的研究现状 |
2.2 微生物几丁质酶的研究概况 |
2.2.1 产几丁质酶的微生物种类 |
2.2.2 微生物几丁质酶的种类 |
2.2.3 微生物几丁质酶的特点 |
2.2.4 几丁质酶产生菌的选育 |
2.2.5 微生物几丁质酶的产生条件 |
2.2.6 微生物几丁质酶的理化性质 |
2.2.7 几丁质酶酶活的测定方法 |
2.2.8 微生物几丁质酶的分离纯化 |
2.2.9 微生物几丁质酶的分子生物学 |
2.2.10 微生物几丁质酶的应用 |
2.3 微生物几丁质酶所面临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绿粘帚霉产几丁质酶的确定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绿粘帚霉产几丁质酶的条件优化 |
3.2.1 绿粘帚酶产几丁质酶最佳C、N源的选择 |
3.2.2 绿粘帚霉产几丁质酶的培养条件优化 |
3.2.3 几丁质酶活力测定 |
3.2.4 标准曲线的制作 |
3.3 绿粘帚霉的生长量与几丁质酶产生的相关性 |
3.4 几丁质酶的分离与纯化 |
3.4.1 硫酸铵分级沉淀 |
3.4.2 阳离子交换柱层析 |
3.4.3 蛋白质含量测定 |
3.4.4 蛋白酶活力测定 |
3.5 几丁质酶酶学性质研究 |
3.5.1 几丁质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
3.5.2 几丁质酶的热稳定性 |
3.5.3 几丁质酶的最适反应pH |
3.5.4 几丁质酶的pH稳定性 |
3.5.5 金属离子对几丁质酶活的影响 |
3.5.6 有机溶剂对几丁质酶活的影响 |
3.6 几丁质酶对三种病原真菌的作用 |
3.6.1 几丁质酶对三种病原真菌菌丝的降解作用 |
3.6.2 几丁质酶对病原菌孢子的影响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几丁质酶的产生 |
4.2 绿粘帚霉产几丁质酶的最佳条件 |
4.2.1 产几丁质酶的最佳C、N源 |
4.2.2 产几丁质酶的最佳培养条件 |
4.3 时间对绿粘帚霉菌丝生长量和几丁质酶活的影响 |
4.4 几丁质酶的纯化 |
4.5 几丁质酶酶学性质研究 |
4.5.1 温度对几丁质酶活力的影响 |
4.5.2 温度对几丁质酶活稳定性的影响 |
4.5.3 pH对几丁质酶活力的影响 |
4.5.4 pH对几丁质酶活力的稳定性影响 |
4.5.5 不同金属离子对几丁质酶活的影响 |
4.5.6 有机溶剂对几丁质酶的影响 |
4.6 几丁质酶对三种病原真菌的作用 |
5 结论与讨论 |
5.1 微生物产几丁质酶的确定 |
5.2 产几丁质酶条件优化 |
5.3 几丁质酶的分离纯化 |
5.4 几丁质酶的基本性质 |
5.5 几丁质酶在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影响灰褐链霉菌S1001产碱性几丁质酶的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壤放线菌资源及其应用[J]. 郑丹,李鹤鸣,韩力. 绿色科技, 2021(02)
- [2]兴安落叶松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特性分析[D]. 张丽.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3]棉花黄萎病生防链霉菌的抗病促生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薛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1)
- [4]绛红褐链霉菌YSSPG3的生防功能及其抗菌物质研究[D]. 张丽娜.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3)
- [5]海洋虾壳的放线菌分离鉴定筛选及抑菌活性物质提取[D]. 张婷婷. 福建农林大学, 2011(11)
- [6]黏质沙雷氏菌产几丁质酶二步发酵工艺的优化[J]. 施腾鑫,贺淹才,刘嘉,舒静波,周娟.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7]L03菌株种类鉴定及其几丁质酶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D]. 李世俊. 扬州大学, 2009(12)
- [8]抗真菌农用抗生素KA08的研究[D]. 高芬. 沈阳农业大学, 2008(01)
- [9]几丁质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特性的研究[D]. 金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2)
- [10]绿粘帚霉产几丁质酶的条件优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D]. 徐春花. 四川农业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