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考勤网络系统在吉三煤矿的应用

指纹考勤网络系统在吉三煤矿的应用

一、指纹考勤网络系统在济三煤矿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许东明[1](2020)在《虹膜考勤稽核系统在煤矿集团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基于虹膜识别技术的煤矿考勤系统的系统结构工作流程及软硬件设计,指出了其在现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采取的改进措施以及使用和维护注意事项。该系统主要由虹膜图像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计算机组成,识别率高、稳定性较好,可有效地提高煤矿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蔡泽宇[2](2020)在《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鉴于当前数字化矿山建设现状不容乐观的现状,深圳市翌日科技有限公司在创新理念引导下完善井下环网体系,为皖北煤电麻地梁煤矿提供"一网一站+"技术支持,并结合该矿实际情况设计了一款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以满足矿井智能化发展需要。重点分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组成和功能,为相关人员在系统改进、系统运用方面提供思路。

李康乐[3](2019)在《基于TOA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安全是煤矿生产的基础,井下目标精确定位是煤矿安全的重要保障。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能对井下作业人员实时定位,为井下应急救援、人员作业管理以及矿井物联网建设等提供重要位置信息,但是由于矿井巷道狭长封闭,无线信号的传播存在严重的非直射径误差和多径衰落现象,导致当前矿井定位系统定位精度低、适应性差。基于此,本文在分析现有一些矿井人员定位技术和算法的基础上,对基于TOA(Time of Arrival)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误差优化算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矿井TOA是基于信号到达时间的定位技术,易受时钟同步、计时偏移和电磁波NLOS(Non Line of Sight)传播等的影响。本文在采用对称双边双路测距算法有效消除同步时延和计时误差的基础上,针对矿井TOA定位精度易受电磁波NLOS传播时延影响的问题,通过对矿井电磁波NLOS传播特性和巷道设备运动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巷道电磁波NLOS传播时延参考模型,并依据巷道NLOS时延的成因和特点,将其分为随机NLOS时延和固定NLOS时延,为后面优化算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由矿井巷道中机车等移动设备以及不规律设置设备引起的、具有随机性和难以定量分析等特点的巷道随机NLOS时延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新息阈值的卡尔曼滤波算法。该算法在经典卡尔曼滤波算法中,引入新息阈值的概念,提高了卡尔曼滤波器对脉冲误差的滤除能力,达到了滤除巷道随机NLOS时延误差的目的。针对由矿井巷道中固定设施及设备造成的具有稳定性和一定规律的巷道固定NLOS时延误差,提出了参数拟合和几何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参数拟合建立巷道测距误差模型,构建了井下固有设备参数与定位估计值间的函数关系,并利用投影几何算法消除定位点漂移现象,有效抑制了巷道固定NLOS时延误差。针对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新息阈值卡尔曼滤波和参数拟合算法进行了大量仿真实验。首先,通过不同新息阈值和参数拟合值的组合实验,讨论了算法中的关键参数新息阈值和参数拟合值对本文所提算法的作用,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的合理性和参数设计的最优性。其次,通过系统的仿真和比较实验,分析本文所提算法对抑制矿井巷道NLOS时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所提算法处理后的测量数据定位误差在0~0.8m之间,平均误差为0.3m;且相比于对称双边双路测距算法、卡尔曼滤波和指纹定位算法以及卡尔曼滤波和参数拟合算法,平均定位误差分别减小了3.4m、0.4m和0.6m。从而表明所提算法对TOA定位误差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实现TOA方法在矿井NLOS环境中的有效应用。

季鹏[4](2019)在《煤矿井下人员定位优化算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现代化煤矿的发展方向是“安全、高效、洁净、智能”。矿井安全和矿井智能的核心是实现全矿井人员、设备和环境的精准实时监控,煤矿井下人员定位技术则是实现“安全与智能”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本文针对现阶段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算法普遍存在的定位精度低、稳定性差、计算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了AP选择-高斯-LQI滤波联合优化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提高人员定位算法的定位精度和定位稳定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如下:(1)研究了煤矿复杂环境中井下巷道特性,并对电磁波在巷道环境中传播时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当前主流的人员定位算法在井下环境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2)针对当前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算法定位精度较低、计算量较大的问题,基于区域划分思想对经典的AP选择算法InfoGain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信息增益-区域划分的AP选择算法。通过对定位区域内的AP进行选择,达到了提高定位精度的目的,同时减少了定位算法的计算量。(3)针对煤矿井下环境因素导致的人员定位算法定位精度较低、定位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高斯-LQI滤波算法。在离线定位阶段使用高斯滤波算法对波动较大的异常RSSI数据进行滤除,并设计了LQI滤波器,对在线定位阶段的异常跳变RSSI数据进行LQI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高可靠性RSSI数据用于定位,提高了定位精度以及定位稳定性。(4)将基于信息增益-区域划分的AP选择算法与高斯-LQI滤波算法进行结合,提出了AP选择-高斯-LQI滤波联合优化算法,并对多种人员定位算法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AP选择-高斯-LQI滤波联合优化算法对不同的人员定位算法都可以在定位精度和定位稳定性两个方面取得明显提升。(5)结合河南永煤集团车集煤矿的生产实际情况,设计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实现了车集煤矿员工实时位置以及历史位置轨迹的监测功能。

王仁杰[5](2018)在《基于ZigBee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定位技术不断被应用到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传统定位系统由于硬件限制、定位方法不合理,导致定位精度差,无法完成实时定位,监控困难。本文选取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技术,利用ZigBee技术组建井下无线网络,以CC2530芯片为核心,结合多种定位算法,创建了一套具有实时定位功能的高精度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系统实现了包括人员实时定位、人员考勤、人员报警、系统自检、数据压缩和存储等功能。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传统定位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最新国家标准,根据新的功能要求,设计了一款新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硬件部分,设计了井下各类无线节点包括定位分站、移动节点和参考节点的电路系统;软件部分,开发了上位机以及各类无线节点的软件系统,完成了定位分站与上位机的通信协议。上位机软件支持多种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算法,包括RSSI位置指纹定位法、三边定位法和分级定位法,其中RSSI位置指纹定位法支持多种匹配算法,上位机软件允许同一时刻在不同定位区域使用不同的定位算法,以便系统管理人员根据环境灵活更改定位算法。(2)对三边定位法和RSSI位置指纹定位法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定位算法,即分级定位法。分级定位法是三边定位法的替代算法,可利用无线电传播模型中的屏蔽模型进行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不仅可以实现高精度定位,还可以给出定位误差的估算值。(3)针对定位过程中系统随机误差难以消减的问题,引入卡尔曼滤波辅助定位,卡尔曼滤波可有效减少系统随机误差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系统定位精度。卡尔曼滤波最适合辅助分级定位法进行定位,分级定位法可估计定位误差,从而自动调整卡尔曼滤波参数完成滤波,可有效减少系统随机误差带来的定位错误。(4)对三边定位法、RSSI位置指纹定位法和分级定位法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分级定位法与RSSI位置指纹定位法定位精度相当,但较RSSI位置指纹定位法灵活性好;分级定位法较传统三边定位算法定位精度提升约30%,平均定位误差为1.2米左右,恶劣环境下,比传统三边定位算法定位精度提升约60%,平均定位误差为2.3米左右。

刘岗[6](2018)在《井下虹膜考勤系统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认为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飞速增长,各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和科技化的时代。对于煤矿行业来说,煤矿企业的井下考勤是当前煤矿生产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保证井下施工人员的身份得到有效的认证,同时能够监督员工井下工作的时间长度,便于对施工过程进行信息化的管理。考勤系统的实名认证还能够确定井下工作人员的详细名单,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能够便于进行施救和人员身份的认定。虹膜考勤为煤矿的考勤系统提供了新型的选择方案。这种更具专业性的考勤方式能极大程度的减小传统考勤存在的误差和识别错误率。本文结合煤矿中虹膜考勤系统的实际应用以及其系统功能实现方式的设计和规划,积极探索虹膜考勤系统在煤矿中的应用前景。实现系统功能的互补,促进我国井下考勤方式的不断完善,提高其准确性,为煤矿生产的安全和效率提供保障。

马京[7](2017)在《基于指纹膜与航迹推算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煤矿安全是煤矿生产的第一要务,但是由于煤矿生产环境复杂,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灾难发生后对人员的精确定位是救援的关键,因此实现对井下人员的定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逐渐完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和日益发展的惯性导航定位技术展开研究,重点研究了基于编辑距离的指纹定位技术实现、航迹推算定位技术的实现,以及两种定位方法加权融合定位技术的实现,主要内容如下:在原有离线指纹数据库的基础上,本文利用AP之间的相关性,将RSSI值排序得到稳定的AP序列,建立新的离线指纹库,并基于最强AP进行聚类处理。在线阶段,利用dis矩阵计算实测AP序列与指纹库中序列的编辑距离,基于最小编辑距离匹配得到最近邻参考点,进行位置估计。航迹推算定位技术包含三个步骤:步态检测、步长估计和航向估算。文中对步态和步长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采用峰值检测和非线性步长模型进行步态与步长的计算。针对煤矿巷道狭长的特性,采用简单的加速度计和磁力计结合的方法实现航向的粗略估计。为克服指纹定位不稳定和航迹推算累积误差现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误差估计的加权融合算法,依据匹配点的欧氏距离和定位时间定义融合权重,并利用AP进行位置修正和权重更新。最后介绍了本文定位技术实现的硬件平台,通过实验验证,本文的定位算法可提高井下人员定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王丽娜[8](2015)在《基于Wi-Fi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矿井下环境十分复杂恶劣,井下工作人员经常受瓦斯爆炸、顶板塌方、透水、火灾等安全事故威胁。特别在发生突发事故时,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井下人员位置信息,并指导井下人员逃生以及灾后救援,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对提高井下人员安全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专家对煤矿井下精确定位技术做了很多研究。由于Android平台具有支持组件的重用与替换、开源的WebKit引擎、丰富的开发环境、安全性高以及开发简单等特点,也得以迅速发展。因此,本文基于Android平台设计了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实现了信息上传、信息接收、信息查询以及人员定位等功能。本文通过对目前几种常用的无线定位技术进行比较,基于Wi-Fi的无线定位技术由于其组网方便、成本低廉、易于维护以及在突发事故发生时仍能保持正常通信等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煤矿井下通信,故本文选取无线Wi-Fi技术应用于规模较大的煤矿井下进行人员精确定位。通过比较基于RSSI的位置指纹定位算法与三边测量定位算法,得出前者定位精度优于后者,更适用于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结合基于距离与非距离定位算法优点,本文设计了一种AftK-R凸集井下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卡尔曼滤波原理对信号强度进行滤波处理,去掉了环境噪声并抑制了信号的发散或丢失。针对NN算法不能找出待测点真正最近邻居缺点,提出最近邻居候选集合。并针对凸规划算法进行设计,设计了影响度、影响因子及相对影响因子公式,继而得到位置坐标公式,并计算出待测点位置坐标,从而实现高精度定位。通过多次仿真实验和模拟环境测试,AftK-R凸集定位算法比指纹算法定位误差小,较大的提高了人员定位精度,能较好的解决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问题。

邓建勋[9](2014)在《川音美院学生网络考勤平台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很多高校都建立了校园网,为学生考勤的电子化提供了平台。依托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实际,考勤系统采用人脸或指纹,通过在终端上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电子身份识别,可实现考勤管理的智能化,也可通过服务器端的数据管理来实现考勤统计等,来提高教务处进行学习出勤管理的工作效率,是美术学院实现智能化考勤管理的一种最佳解决方案。为解决传统考勤机的一些不足,又为学校节约一笔"开支",本文提出了针对美院学生考勤网络化、电子化开发技术研究的实际课题。

王志瑞[10](2012)在《基于WIFI的矿用井下多功能综合通信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越来越重视,无线通信技术作为井下通信、调度以及监测等多方面的有益补充,在煤炭企业生产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WIFI无线通信技术以其容易组网、传输速度快等优势被应用于各个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根据实际应用的业务需求,结合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WIFI的矿用井下多功能综合通信系统的模型,设计了基于无线控制器+瘦AP架构的分布式无线网络结构。井下多功能综合通信系统有效的弥补了现有井下通信系统功能单一,智能化不足的缺点,实现了具有人员定位考勤、井下环境检测、井上调度管理、事故应急措施、智能人机交互等多个子系统。依据系统的总体模型,进行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首先对系统设备终端的硬件进行了选型和总体设计,采用了基于ARM7体系架构的LPC2378作为核心处理器,搭建了完整的硬件系统,完成了考勤、无线通信、环境检测以及语音通信等功能的电路设计,并研制成功了原理样机。在系统的硬件平台上,进行了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与实现,对存储器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制定了一套具有一次握手机制并可实现多台设备同时传输的完整可行的通信协议,完成了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算法实现过程的研究并对算法有可能出现多径效应的缺点进行了改进,实现了WIFI通信、人员定位、考勤、环境检测、智能人机交互以及井上调度管理等功能的软件设计。最后,研制出了一款具有无线通信、人员定位、刷卡及指纹考勤、瓦斯浓度采集、温湿度数据采集、井下调度管理、人体生命体征探测及语音通信等功能的矿用井下多功能综合通信系统,并完成了系统的总体测试,系统运行正常,功能完备,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指纹考勤网络系统在济三煤矿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指纹考勤网络系统在济三煤矿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虹膜考勤稽核系统在煤矿集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虹膜识别系统简介
2 虹膜考勤稽核系统架构
    2.1 总体思路
    2.2 网络设计
    2.3 软件系统
    2.4 跟班带班领导工作流程
    2.5 系统扩展
3 虹膜考勤稽核系统运行中的缺陷及改进措施
4 结语

(2)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化矿山建设的常见阻力
2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2.1 系统组成
    2.2 系统特点
    2.3 系统功能
    2.4 系统移动设备
3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效果
4 结语

(3)基于TOA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井下定位系统研究现状
        1.2.2 井下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矿井定位的基础性研究
    2.1 矿井定位技术
    2.2 TOA方法误差分析
        2.2.1 同步时延与计时误差
        2.2.2 巷道NLOS时延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TOA的巷道随机NLOS时延消除算法研究
    3.1 均值滤波算法
    3.2 卡尔曼滤波算法
        3.2.1 经典卡尔曼滤波算法
        3.2.2 改进卡尔曼滤波器
    3.3 基于新息阈值的卡尔曼滤波算法
        3.3.1 原理分析
        3.3.2 仿真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TOA的巷道固定NLOS时延抑制算法研究
    4.1 位置指纹定位算法
        4.1.1 指纹定位技术
        4.1.2 矿井指纹定位算法
    4.2 参数拟合和几何算法
        4.2.1 原理分析
        4.2.2 仿真验证
    4.3 本章小结
5 算法参数设置与仿真分析
    5.1 算法参数设置
        5.1.1 新息阈值的设置
        5.1.2 参数拟合值的设置
    5.2 算法仿真分析
        5.2.1 实验环境和算法流程
        5.2.2 仿真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煤矿井下人员定位优化算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相关领域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当前主流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算法的分析和比较
    2.1 基于测距类的定位算法分析比较
    2.2 基于非测距类的定位算法分析比较
    2.3 QPSO-SBL定位算法的研究分析
    2.4 煤矿井下环境中几种人员定位算法的分析比较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信息增益-区域划分的AP选择算法
    3.1 AP选择算法的分析
    3.2 InfoGain算法研究分析
    3.3 基于信息增益-区域划分的AP选择算法
    3.4 巷道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高斯-LQI滤波算法及AP选择-高斯-LQI滤波联合优化算法
    4.1 滤波算法简述
    4.2 高斯滤波算法的研究分析
    4.3 LQI滤波算法的研究分析
    4.4 高斯-LQI滤波算法
    4.5 AP选择-高斯-LQI滤波联合优化算法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Android平台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结构设计
    5.2 客户端人员定位模块设计
    5.3 客户端人员定位功能实现
    5.4 系统功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ZigBee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ZigBee技术
        1.3.1 ZigBee技术概述
        1.3.2 ZigBee协议的体系架构和拓扑结构
        1.3.3 ZigBee数据传输方式
        1.3.4 ZigBee的技术特点
    1.4 本论文的框架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2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功能要求
    2.2 系统设计理论
        2.2.1 煤矿井下无线传输特点
        2.2.2 煤矿井下通信频率选择
    2.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3.1 井下定位总方案
        2.3.2 系统工作原理
        2.3.3 有线网络模块
        2.3.4 电源供电模块
        2.3.5 核心芯片模块
        2.3.6 系统自检
    2.4 本章小结
3 井下无线网络定位方法设计
    3.1 系统定位技术选择
        3.1.1 基于信号到达角度定位
        3.1.2 基于信号到达时间定位
        3.1.3 基于信号到达时间差定位
        3.1.4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定位
    3.2 RSSI测距算法分析和改进
        3.2.1 理论模型测距误差分析
        3.2.2 无线电噪声影响分析
        3.2.3 地形对测距的影响分析
        3.2.4 基于伪对数正态分布的测距模型
    3.3 三边定位法的分析和改进
        3.3.1 一维环境下的多节点定位
        3.3.2 二维环境下的定位
    3.4 卡尔曼滤波辅助定位
        3.4.1 用户运动模型的研究
        3.4.2 状态方程的建立
        3.4.3 观测方程的建立
    3.5 RSSI位置指纹定位法分析和改进
        3.5.1 位置指纹定位算法的研究
        3.5.2 朴素贝叶斯定位匹配算法的改进
        3.5.3 位置指纹定位算法的实现难点
    3.6 本章小结
4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硬件设计
    4.1 硬件系统总设计
    4.2 无线节点通用电路
        4.2.1 芯片供电电路
        4.2.2 天线设计
        4.2.3 无线通信模块电路
        4.2.4 复位电路
    4.3 定位分站电路
        4.3.1 定位分站模块
        4.3.2 总线接口模块电路
        4.3.3 调试串口电路
        4.3.4 危险指示电路
    4.4 移动节点与参考节点电路
        4.4.1 移动节点模块
        4.4.2 参考节点模块
        4.4.3 调试电路
        4.4.4 移动节点警报电路
    4.5 本章小结
5 井下定位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定位试验
    5.1 开发环境
    5.2 定位分站软件设计
        5.2.1 有线通信流程设计
        5.2.2 无线通信设计
        5.2.3 无线通信数据包设计
    5.3 移动节点软件设计与程序实现
        5.3.1 移动节点软件总设计
        5.3.2 移动节点无线通信设计
    5.4 参考节点软件设计与程序实现
        5.4.1 参考节点软件总设计
        5.4.2 参考节点通信设计
    5.5 上位机主界面功能
        5.5.1 分级定位法的计算机实现
        5.5.2 主界面显示和警报功能
        5.5.3 历史记录储存与考勤系统
    5.6 管理员界面功能
    5.7 试验验证
        5.7.1 分级定位法测试与分析
        5.7.2 卡尔曼滤波使用效果分析
        5.7.3 三种定位方法综合测试与精度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井下虹膜考勤系统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矿井下考勤系统应用现状
2 建立虹膜考勤系统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2.1 考勤系统形式的选择
    2.2 虹膜考勤系统的优势
3 虹膜考勤系统的解决方案
    3.1 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2 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3 系统基本工作流程
结束语

(7)基于指纹膜与航迹推算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结构
2 无线传输技术和定位算法介绍
    2.1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2.2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定位算法
    2.3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定位算法
    2.4 人员定位方案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编辑距离匹配的指纹定位技术
    3.1 离线指纹库建立
    3.2 L-WKNN指纹定位算法
    3.3 算法实现
    3.4 定位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行人航迹推算技术
    4.1 基于加速度计的步态检测
    4.2 行人步长估计
    4.3 基于磁力计的航向粗估计
    4.4 定位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指纹膜与航迹推算加权融合定位技术
    5.1 基于误差估计的加权融合算法
    5.2 硬件平台介绍
    5.3 定位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基于Wi-Fi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研究现状
        1.2.2 无线人员定位算法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基于Wi-Fi定位的相关技术
    2.1 Wi-Fi技术定位原理
    2.2 Wi-Fi技术介绍
    2.3 Wi-Fi技术与其它定位技术对比分析
    2.4 煤矿井下定位算法介绍
        2.4.1 基于距离的定位算法
        2.4.2 基于非距离的定位算法
        2.4.3 定位算法比较
        2.4.4 三种节点坐标计算方法
    2.5 定位算法性能评价标准
    2.6 本章小结
3 一种Aft K-R凸集煤矿井下定位算法设计
    3.1 煤矿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的重要性及特点
    3.2 影响煤矿井下定位的主要因素
    3.3 Aft K-R凸集井下定位算法设计
        3.3.1 定位算法思想设计
        3.3.2 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Kalman Filter Algorithm)去噪
        3.3.3 Aft K-FG算法与F-Convex算法设计
        3.3.4 Aft K-R凸集定位算法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煤矿井下Aft K-R凸集定位算法分析与定位系统研究
    4.1 煤矿井下Aft K-R凸集定位算法分析
        4.1.1 实际节点定位结果分析
        4.1.2 不同信标节点密度定位结果分析
    4.2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研究
        4.2.1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
        4.2.2 服务器端功能设计
        4.2.3 客户终端功能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川音美院学生网络考勤平台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考勤系统整体结构
2系统主要功能

(10)基于WIFI的矿用井下多功能综合通信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煤炭行业现状
        1-2-2 井下通信设备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井下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2-1 无线通信的特点
    §2-2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2-2-1 WIFI 技术
        2-2-2 ZigBee 技术
    §2-3 WIFI 技术在井下的应用
第三章 系统总体方案
    §3-1 系统总体结构
        3-1-1 概述
        3-1-2 网络结构
    §3-2 各子系统设计方案
        3-2-1 人员定位考勤子系统
        3-2-2 井下环境监测子系统
        3-2-3 井上调度管理子系统
        3-2-4 事故应急措施子系统
        3-2-5 智能人机交互子系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4-1 系统核心处理器选型
    §4-2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4-3 各模块及接口设计
        4-3-1 考勤模块电路设计
        4-3-2 环境检测系统电路设计
        4-3-3 无线通信模块接口电路
        4-3-4 语音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4-3-5 智能触摸屏接口电路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软件实现与测试
    §5-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5-1-1 概述
        5-1-2 系统初始化设置
        5-1-3 WIFI 通信协议
        5-1-4 WIFI 联网过程
        5-1-5 存储模块规划
    §5-2 定位算法的程序设计
    §5-3 考勤功能程序设计
        5-3-1 IC 卡考勤程序设计
        5-3-2 指纹录入及考勤过程
    §5-4 环境监测程序设计
        5-4-1 瓦斯浓度及温湿度检测程序
        5-4-2 人体生命体征检测
    §5-5 智能人机交互程序设计
        5-5-1 屏幕部分程序设计原理介绍
        5-5-2 系统屏幕规划
    §5-6 井上调度管理程序设计
        5-6-1 调度管理子系统
        5-6-2 语音通信
    §5-7 系统测试
        5-7-1 系统调试
        5-7-2 定位功能测试
        5-7-3 考勤功能的测试
        5-7-4 环境监测功能测试
        5-7-5 产品展示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指纹考勤网络系统在济三煤矿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虹膜考勤稽核系统在煤矿集团的应用[J]. 许东明. 机械管理开发, 2020(06)
  • [2]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探讨[J]. 蔡泽宇. 机械管理开发, 2020(05)
  • [3]基于TOA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算法研究[D]. 李康乐.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4]煤矿井下人员定位优化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 季鹏.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5]基于ZigBee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研究[D]. 王仁杰.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1)
  • [6]井下虹膜考勤系统的探索与实践[J]. 刘岗. 科学技术创新, 2018(15)
  • [7]基于指纹膜与航迹推算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技术研究[D]. 马京.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3)
  • [8]基于Wi-Fi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技术研究[D]. 王丽娜. 河南理工大学, 2015(11)
  • [9]川音美院学生网络考勤平台的可行性研究[J]. 邓建勋. 科技资讯, 2014(14)
  • [10]基于WIFI的矿用井下多功能综合通信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王志瑞. 河北工业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指纹考勤网络系统在吉三煤矿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