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焦作 确定食品工业发展目标(论文文献综述)
辛韵[1](2021)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中国在追求高速工业发展的同时引发了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水体大气污染加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难以承受。然而,生态环境保护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生态环境保护达到更高的标准,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共同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区间为2003—2018年,以黄河流域的74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首先,本文大致分析了黄河流域的研究区位概况,详细分析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其次,基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构建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指标体系,运用组合权重法测算了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及其子系统综合评价值,对黄河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经济活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协调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同时,进一步探究了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两大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尔后,探析了黄河流域地区这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机制,并利用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测度了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进一步分析了黄河流域地区这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差异特征,然后,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并进一步运用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模型预测2019—2023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探究未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发展趋势。最后,通过研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影响机制,确定了能源利用程度、水资源开发程度、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形成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力的全局规律与局部规律,进一步确定了造成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差异的全局影响因素和局部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有关提高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几点对策建议。文章主要结论如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测度方面。结果显示,2003—2018年,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逐步增高,由2003年大面积的极弱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转变为2018年大面积的中等生态环境保护水平。2018年,在生态环境保护子系统中,黄河流域地区的污染综合治理平均水平保持在中度污染综合治理水平,且黄河流域具有强污染综合治理能力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南的中下游地区;而黄河流域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能力在考察期内始终处于极低可持续发展水平,且多数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负增长模式,致使原本处于水资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和中上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地区均跌落至极低可持续发展水平。2003—2018年,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步增强,由2003年大面积的低质量发展水平转变为2018年大面积的中下等质量发展水平。在高质量发展子系统中,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经济活力水平停滞不前,始终维持在经济活力不足的状态,十六年以来,黄河流域创新驱动平均水平增长了51.62%,增幅较大;而绿色发展平均水平经历了“中下等-中上等-中下等”两阶段变化,但总体呈增长趋势;人民生活和社会协调平均水平缓慢上升,均上升了一个等级,分别由中等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至良好人民生活水平、社会轻度不协调水平提升至社会初级协调水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方面。研究结果显示,2003—2018年,黄河流域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由2003年大面积的初级协调发展转变为2018年大面积的中级协调发展,大多数内蒙古地区及黄河以南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已提升至良好协调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性方面,就全局而言,黄河流域考察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具有显着的空间集聚特征,存在较弱的空间正相关性;就局部而言,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空间集聚特征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模式为主,局部空间正相关性逐步增强。预测结果显示,2019—2023年,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平稳上升趋势,整体发展形势较为乐观,黄河流域各地区预测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平均水平分别为0.802、0.807、0.809、0.813和0.816,将能够实现从中级协调发展水平到良好协调发展水平的转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方面。从全局规律进行分析,能源利用程度、水资源开发程度、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均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程度由强到弱排名为:能源利用程度、城镇化水平、水资源开发程度、工业化水平。从局部规律进行分析,能源利用程度是导致黄河流域74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差异化的形成根源。在能源利用程度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与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对黄河流域74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分别表现为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的影响强度远高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对黄河流域74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程度由东向西逐渐减弱;而单位工业增加值电消耗量的影响程度由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逐步增强。综合上述研究分析结论,笔者提出了可能提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几点建议。水资源利用方面,工业企业应着力于改进工业产品和生产技术,提升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用水,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政府应狠抓污染源,着重限制农业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污水所排放的农药、化肥、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中重度污水排放量,同时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将达标后的污水用于水循环和土地灌溉中,实现废水的无害化综合利用与污水资源化。能源开发方面,国家和企业应正本清源,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找到可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的新能源;政府应加强对能源资源开采量和使用量的管控权,要求企业科学合理地使用煤炭、石油、核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深入开展节能减耗的相关工作,削减能源的耗损,加强能源的循环利用,从源头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城镇化与工业化方面,国家、政府和企业应助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共同发展,企业应坚持以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为核心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型;国家和政府应以人为本,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福利保障政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徐衣显[2](2021)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指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一、2020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主要成就去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张杰洪[3](2020)在《河南省的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空间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正处于新时代发展的开局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是我国上阶段发展的关键性任务。在2019年、2020年的《国务院政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都重点提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培育产业、增加就业。由此可见,在未来新时代发展过程中,新型城镇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仍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河南省是中部崛起的战略要地,也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等以下省份的典型代表。探讨河南省的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互动与协调发展关系,对国内同类型地区的两类发展更具有参考价值。本文从系统耦合的研究视角出发,以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使用文献归纳法、计量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的产业集群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对河南省产业集群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利用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08年—2018年的城市层面面板数据对产业集群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评级,然后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对两类发展系统的协调度的考察,进一步利用聚类分析法对18个地级市进行分类讨论。最后分别从时间角度和空间角度对二者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别采用了PVAR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SDM),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考察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态影响情况。结果显示:第一,从现状分析可知,河南省的产业集群分布不理想、主导产业不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和地区差异较大,而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果虽然显着,但是对产业集群发展支持力度不足。第二,通过耦合度协调模型分析和聚类分析可知,二者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总体偏低,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向外扩散呈减弱趋势,同时也证明了二者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三,通过运用PVAR模型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两类发展的动态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可知,河南省的产业集群和新型城镇化发展长效支撑机制尚未形成,导致二者在长期协调发展效应不明显。第四,通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可知,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呈现对产业集群具有显着正向的促进作用,但是又间接对周边地区产业集群发展起到反向的抑制作用。最后,本文基于河南省1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耦合协调度评价、PVAR实证分析结果以及空间计量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加速各地产业结构调整、优选集群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城市与城镇空间功能联通渠道等建议,以进一步加强本身产业集群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关系,推动这两类发展系统的健康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互为促进价值,以期为河南省政府部门及国内其他省份提供实践参考。
吴佳怡[4](2020)在《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评价体系构建与转型机制研究 ——以焦作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瞿锦秀[5](2020)在《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管理 ——基于江苏省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作为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冷僻而被忽视;作为文化遗产资源的一类,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小众而鲜为人知,这个兼具高等教育属性和文化遗产属性的跨学科交叉资源处于被遗忘和被边缘化的角落。然而,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资源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对它进行研究和管理,在国家战略层上是坚定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在学术建设层上有助于丰富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管理和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研究内容,拓展学科发展方向;在区域合作层上有利于集聚文化创新要素,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创新高地;在学校发展层上可以明晰中国大学发展路径,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建设提供思路。面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管理中出现的一手短缺一手闲置浪费、利用率低的问题,文章试图从遗产资源管理的视角,为当前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画像”、“把脉”,通过引入一些新理念、新思维为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开方”、“调养”和“治疗”。文章总体的逻辑思路以回答“做什么和为什么要做?能不能做?理论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实证上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务虚和务实怎么做?”这五大问题为主线。从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四方面探讨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在此立论依据下,从理论上界定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概念,统计中国现有百年大学数量和具体空间分布,分析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对教育遗产进行分类,从历史价值、艺术与审美价值、科学技术价值、教育文化价值和包括使用价值、经济价值、溢出价值在内的其他价值五个方面阐述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价值,并通过资源品相、资源价值、资源特色、开发潜力和开发条件五个维度共计52个指标构建了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价值的评估指标体系,以此为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从实证上,出于江苏省百年大学数量和类型在全国首屈一指,颇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考虑,以江苏省15所百年大学为例,考察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分布现状和管理现状,发现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有两个特点:1)总体规模体量庞大,质量各校参差不齐,有3所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价值位列第一等级,5所分布在第二等级,第三等级和第四等级各3所,1所排在第五等级;2)各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之间有联结点。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存在基础配备不全、教育遗产资源的保护停留在“保存”式保护的初级阶段、开发不足和开发形式单一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对教育遗产资源的认识不够、缺少深度开发的意识和行政思维占主导、经济思维匮乏。基于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考察情况,探索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行动边界和实践策略。认为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需要统一一个基本认识,即把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当作一个文化空间来开发构建。需要以创新为引擎,对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协同百年大学教育遗产相关主体、平衡各方利益;需要绿色开发,构建低碳节能的文化空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多元利用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需要各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最终实现共赢。需要有行动边界,能够统筹协调几组矛盾关系,即事业的超越与产业的适应;传统的扬弃与现代化转型;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情结;全球化趋势与地域性前提;一体化框架与特色化内容。并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管理架构上多主体齐心发力——国家价值导向,统筹规划,体现领导力;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多方投入,增强聚合力;市场自发调节,产权分离,提升竞争力;百年大学自我重视,学理研究,展示生命力。管理内容上多层面齐抓共管——通过加强百年大学教育遗产保护管理的宣传教育、加快百年大学教育遗产界定、普查、建档和数据库建设、提高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保护管理队伍水平、强化百年大学教育遗产保护的行政手段和法治手段自觉保护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通过联动百年大学,共建跨区域百年大学教育遗产文化线路;联动地方城市和百年大学,打造校城文化共同体;联动“政、事、企”,合力开发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通过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发挥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育人功能;通过概念输出,培育百年大学教育遗产文化市场;通过功能活化,创新百年大学教育遗产文化产品;通过新科技引进,丰富百年大学教育遗产文化体验,实现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创新利用。
赵娜娜[6](2019)在《“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公共食堂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伴生物和重要构成内容,是一种曾经轰轰烈烈地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新生事物”。它从1958年夏的迅速兴起到1961年初的悄然解散,走过了近四载的曲折历程。本文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典型区域之一——河南省新乡专区武陟县作为特定的考察区域,梳理出河南省武陟县“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建立、巩固、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考察19581961年间武陟县公共食堂兴起的背景、政策调整、强行恢复、艰难维持以及最终解散的过程,力求对三年困难时期武陟县公共食堂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河南省是开展公共食堂最早的省份,武陟县又是河南省兴办公共食堂最早的县之一。本文根据武陟县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原始资料,包括当时保存下来的会议记录、调查报告、工作汇报、运动总结等资料,概述了该县县委主导的农村公共食堂兴衰的大致过程。通过这些档案中的大量细节,可以揭示县委、公社干部和大、小队干部、普通社员对公共食堂各自不同的立场以及彼此的互动,探讨各阶层的态度对农村公共食堂兴起、调整、解散所起的作用。这些档案资料,证明了中央、省委、地委宏观政策在地方贯彻的权威性和延续性,以及公共食堂在基层实践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农村公共食堂是一件新生事物,要改变全县群众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饮食习惯,取消私有小灶,集中到大食堂集体就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触及社员生活的方方面面。1958年7月,中共武陟县委在新乡地委的要求下开始筹备公共食堂,县委要求各乡镇上报创办大食堂(农忙食堂)的经验。接着,中共武陟县委树立詹店公社、城关公社两个典型,推广经验。8月23日,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公共食堂在全县普及。11月初,县委采取一些措施对全县公共食堂进行了巩固提高。随着公共食堂的成立,全县也普及了供给制和集体福利事业。1959年初,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的弊病不断暴露出来。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了初步整顿,如实行“计划用粮、以人定量”;“允许社员在家吃饭”、自愿参加食堂;缩小食堂规模等。因为家庭副业是公共食堂的逻辑延伸,在初步整顿食堂的同时,县委还要求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等措施来增加社员口粮。这些措施,使食堂初期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公共食堂的整顿工作,因为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斗争而被迫停止下来。庐山会议后,武陟县再次出现大办公共食堂的高潮。公共食堂的强行恢复,“五风”盛行,加上反瞒产运动,给农村造成了很大破坏。1960年初,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再整顿。但这些措施不足以改善公共食堂的困难局面,全县普遍出现了浮肿病、人口外流、中毒事件、非正常死亡等严重的困难。县委不得不推行粮食增量法、代食品运动等措施维持公共食堂的运行。1961年初,中共武陟县委根据上级精神,在农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了公共食堂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摸清了基层民众对公共食堂的真实态度,明白了停办食堂的好处,找到了食堂停伙的善后办法,在此基础上解散了全县的公共食堂。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是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领导、有步骤地分批分期散伙的,并且在食堂解散前和解散过程中甚至解散后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并非“一哄而散”。武陟县大办农村公共食堂浪费了大量粮食,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剥夺了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恶化了干群关系,而且把社员置于非常恶劣的饮食环境中。公共食堂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产物,它给武陟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认真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靳婷[7](2019)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虽然各专家或学者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但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问题仍然是世界性难题。随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核心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正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各领域创新驱动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尤其更加强调“生态、低碳、绿色、可持续”等概念,这不仅为解决各地环境问题提供了新机遇,更为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问题既有新内涵又具有较大理论及现实意义,加速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迈向质的飞跃。首先,文章在阅读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梳理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相关国内外研究综述,并总结了选题的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其次,文章界定了“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转型”相关概念,总结了“资源诅咒假说”、“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城市理论”相关理论基础,为研究本选题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借鉴作用。接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研究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现状和问题,并分析了影响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的机制。然后,构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节约、经济持续、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创新引领”5个维度的生态转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主客观组合赋权,构建基于改进TOPSIS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再结合2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2011年到2016年指标数据,定量分析了2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效果,发现各资源枯竭型城市因地制宜的转型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存在地区差异。整体上转型效果较差的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而且受地理条件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态转型效果好的倾向于人口聚集度高、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最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从五个层面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的提升策略,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加快向生态转型提供有效的解决思路,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向“资源节约、经济持续、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创新引领”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转型。
冯志峰[8](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王西岳[9](2018)在《北方典型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PM10、PM2.5来源与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焦作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统计调查和大量采集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样本,利用精密的仪器分析、化学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对样本化学组分分布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了焦作市2015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清单,构建了本地污染源排放源谱和受体成分谱,讨论了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特征,并通过源清单、受体模型和在线解析的方法估算了不同排放源对PM10和PM2.5的贡献,对其结果做了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焦作市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废弃物处理源、扬尘源、储存运输源、溶剂使用源、移动源(非道路移动源和道路移动源)、农业源、废弃物处理源和其他排放源等十类污染源的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的初步测算结果,2015年焦作市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分别为SO2:75128.9吨、NOX:137672.8吨、CO:470837吨、PM10:60095.3吨、PM2.5:37062.6吨、BC:3199.9吨、OC:3607.2吨、VOCS:47455.8吨和NH3:32159.2吨。根据各行业排放源对焦作市区域排放总量的贡献情况可以看出,SO2主要排放源是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其排放贡献率为98.42%。其中电力生产、民用燃烧,贡献率分别达37.84%和20.32%。;NOX主要来源为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其次是道路移动源,其排放贡献率分别为68.87%和28.48%;VOCS的第一大排放源为道路移动源排放,贡献率为38.3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的尾气排放,第二大排放源是有机溶剂使用源,排放贡献率为36.32%,从溶剂使用源的行业看,VOCS排放的首要行业为涂料与油墨制造业,其次是橡胶制品业;NH3首要排放源为农业源,贡献率为89.53%,其中农业源中贡献较大的是畜禽养殖和氮肥使用;PM10的首要排放源是固定燃烧源,其次是扬尘源、工艺过程源和生物质燃烧源,排放贡献率分别为26.68%、26.53%、26.25%和11.86%;PM2.5首要排放源是工业过程源,其次为固定燃烧源、生物质燃烧源和道路移动源,其PM2.5的排放贡献率分别为36.82%、34.40%、10.05%、9.42%,工艺过程源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总排放量的22.24%,主要是铝业的排放,其次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总排放量的8.97%,主要是水泥行业的排放。焦作市二氧化硫排放主要集中在马村区,比例占42.11%(27731.9吨);其次是解放区(13.07%,8603.4吨)、山阳区(9.63%,6338.5吨)、沁阳市(9.16%,6030.0吨)、武陟县(7.59%,4998.1%)和中站区(7.12%,4868.4吨);氮氧化物排放也主要集中在马村区,占比57.09%(34770.3吨);其次是山阳区(9.62%,5857.1吨)和解放区(9.59%,5837.8吨),各区县的的氮氧化物大部分都来自于工业源(比例均超过58.9%);烟(粉)尘排放也主要集中在马村区,占比36.81%(8861.9吨);其次是修武(16.56%,3986.4吨)和沁阳市(11.77%,2833.4吨)。各区县的烟(粉)尘大部分都来自于工业源(比例均超过68%)(2)通过源和受体的采样分析,得出了源和受体样品成分谱。经PMF受体模型解析得出焦作市各类源对PM10的贡献率依次为:燃煤散源26%、扬尘24%、工业工艺源17%、机动车尾气13%、燃煤固定源10%、生物质燃烧5%。前6大污染源贡献比值总和为94%,其他6%可能来源于餐饮、农业源等。燃煤源整体贡献率36%。各类源对PM2.5的贡献率依次为:燃煤散源28%、工业工艺源23%、生物质燃烧12%、机动车尾气11%、扬尘10%、燃煤固定源9%。前6大污染源贡献比值总和为93%,其他7%可能来源于餐饮、农业源等。燃煤源整体贡献率37%。(3)根据在线SPAMS解析结果可得:焦作市各类源对PM2.5的污染源依次为:燃煤源32.6%、工业工艺源24%、机动车尾气16.6%、扬尘源13%、二次无机源9.7%、生物质燃烧3%。在线捕捉到的2次重污染过程燃煤源贡献率稳居第一,工业工艺源和机动车尾气贡献率各占一次第二。(4)通过对比焦作市和国内其他城市PM2.5来源解析结果,燃烧源对于焦作的贡献相对其他城市来说高于其他源,与柳州、南京和济南相似,工业工艺源与其他城市比较接近,机动车的贡献略低于其他城市,扬尘源和生物质燃烧源对焦作市也有一定的贡献。(5)燃煤源对焦作市大气污染影响最大,对PM10和PM2.5来源的贡献均为最高;对PM10的贡献率扬尘源、工业工艺源分占第二、第三位,机动车尾气和生物质燃烧位次随不同方法而不同,分占第四或第五;对PM2.5的贡献率从第二到第五位依次是工业工艺源、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尾气、扬尘,不同方法对此解析所得相同,说明与PM10相比,各类源对PM2.5的贡献率大小和占比位次相对稳定。扬尘源对PM10的贡献高于PM2.5,而生物质燃烧和工业工艺源对PM2.5的贡献高于PM10。
张勇[10](2017)在《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在历史上,开封曾经是七朝古都,且自元、明、清、中华民国以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都是河南的政治中心。但自清始,其省会地位曾发生过动摇。清初,迫于明末黄河决口造成的破坏,开封各级衙署被迫迁出。晚清时期,由于黄河水患,道光皇帝曾提出迁移河南省会之议。抗战时期,迫于日寇的威胁,河南省会被迫迁出开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全国大规模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历史背景下,由于郑州市具有位于河南省适中位置、处于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矿产资源丰富等发展经济的优势,而开封则面临诸多发展瓶颈,比如资源匮乏、处于黄泛区中心位置、面临黄河水患威胁等。两市的发展前景反差巨大,为了发展河南地方经济、实现工业化,方便对全省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城市工作的领导,河南省地方领导向中央提出省会由开封迁郑州请求,并获得批准。河南省政府在1950年就开始将郑州市作为未来省会进行规划,但由于当时计划经济还未开始,国家没有大的建设任务,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只能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规模建设。1952年9月19日郑州市被中央批准为河南省会,自1953年开始,省政府聘请苏联专家对郑州市进行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下,郑州市开始了机关、工厂、学校、医院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为省会迁移做准备。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郑州。省会的迁移给开封市的经济以及群众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开封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才克服了困难。郑州市为迎接省会迁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市政建设、整顿交通秩序、加强物资供应等,保证了河南省直机关顺利迁郑州。河南省委为省直机关的迁移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对因省会迁移而产生的人事与组织关系变更,省委组织部也进行了适当地调整。省会迁走后,为了解决开封市的城市定位问题以及尽量减轻省会迁离对开封市经济的影响,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地委专署由荥阳迁往开封市;在开封市的帮助下,郑州地委专署顺利入驻开封市,并改名为开封专区。河南省会迁移后留下的房产以及场地由开封市负责接收,开封市接收后作了相应处置,并在接收过程中积极维护本市利益。省会迁移郑州促进了该市的快速发展。其经济蒸蒸日上、技术工人队伍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事业日趋繁荣,医疗卫生事业日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增强,从而使该市迅速成长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新省会郑州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时期中央与河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投资以及随省会迁来的大批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的充实。开封市失去了省会地位,其经济发展缓慢,教育事业萎缩,文化事业衰落,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口数量增长迟缓、结构也趋向不合理。导致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大批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随省会迁离开封,极大地削弱了开封市城市发展的能力。一五期间,开封市属于非重点建设城市,其建设得不到国家资金支持。同时开封市还必须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的发展。河南省会变迁对河南省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省会变迁改变了河南省的城市布局,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历史基础;同时省会变迁也导致了开封市经济发展滞缓。在文化方面,省会变迁使河南传统的文化中心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双面性作用,对河南省的文化传播产生影响。在教育方面,省会变迁也是导致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名校缺失的原因之一。总之,省会作为一个区域重要的政治中心城市,它的变迁必将对该区域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于我国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故全国政治中心享有支配资源的绝对优势,然后依次是省级区域政治中心、地区级区域政治中心、县级区域政治中心等。每级行政中心在本辖区内享有支配资源的相对优势。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意味着城市发展资源集聚中心的转移。因此,成为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往往各方面发展较快,而失去区域政治中心的城市则发展缓慢,或者从此衰落。同时区域政治中心的转移,也会对该区域整体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河南焦作 确定食品工业发展目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焦作 确定食品工业发展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内涵研究 |
1.3.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的路径选择研究 |
1.3.3 多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分析 |
2.1 研究区域 |
2.2 经济发展动态分析 |
2.2.1 经济规模分析 |
2.2.2 产业结构分析 |
2.2.3 对外开放程度分析 |
2.3 生态环境保护动态分析 |
2.3.1 水资源状况分析 |
2.3.2 土地资源特征分析 |
2.3.3 生态保护状况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子系统分析 |
3.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2 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1.3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 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分析 |
3.2.1 污染综合治理能力子系统分析 |
3.2.2 水资源可持续能力子系统分析 |
3.3 高质量发展系统分析 |
3.3.1 经济活力子系统分析 |
3.3.2 创新驱动子系统分析 |
3.3.3 绿色发展子系统分析 |
3.3.4 人民生活子系统分析 |
3.3.5 社会协调子系统分析 |
3.4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
4.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模型 |
4.1.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研究 |
4.1.2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及标准 |
4.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时空分异分析 |
4.2.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序演变特征 |
4.2.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演变特征 |
4.3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4.3.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4.3.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 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预测 |
4.4.1 预测模型 |
4.4.2 模型预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空间自回归模型 |
5.1.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5.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选择 |
5.2.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影响机制研究 |
5.2.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 基于SAR-GWR模型的耦合驱动力分析 |
5.3.1 耦合驱动力全局规律分析 |
5.3.2 耦合驱动力局部规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2)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0年工作回顾及“十三五”主要成就 |
二、2035年远景目标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
三、2021年重点工作 |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
(3)河南省的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业集群化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 |
1.2.2 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互为促进机制的研究 |
1.2.3 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互为促进作用的实证方法与问题研究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集群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耦合度概念 |
2.2 理论概述 |
2.2.1 集群理论 |
2.2.2 集聚经济理论 |
2.2.3 去城市中心理论 |
2.2.4 协同发展理论 |
2.3 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的互促关系机理 |
2.3.1 产业集群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
2.3.2 新型城镇化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作用 |
第三章 河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
3.1 河南省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
3.2 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3.2.1 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3.2.2 集群化与分布特点 |
3.2.3 就业情况 |
3.2.4 各类投资情况 |
3.3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
3.3.1 人口状况 |
3.3.2 居民收入情况 |
3.3.3 基础建设情况 |
3.4 河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现状总结 |
3.4.1 积极效应 |
3.4.2 现存问题 |
第四章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PVAR模型的关系研究 |
4.1 两者关系实证分析思路 |
4.2 指标选择 |
4.2.1 产业集群水平指标 |
4.2.2 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 |
4.2.3 指标测度方法及数据来源 |
4.3 河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和面板聚类分析 |
4.3.1 耦合协调度分析 |
4.3.2 面板聚类分析 |
4.4 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的PVAR实证分析 |
4.4.1 PVAR 模型设定 |
4.4.2 单位根检验 |
4.4.3 协整检验 |
4.4.4 PVAR 模型估计 |
4.4.5 面板GMM估计 |
4.4.6 脉冲响应分析 |
4.4.7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 |
5.1 理论分析 |
5.1.1 空间计量模型 |
5.2 变量选取和指标确定 |
5.3 空间权重矩阵 |
5.4 空间的相关性检验 |
5.5 空间计量模型选择 |
5.5.1 空间计量模型选择 |
5.6 实证结果分析 |
5.6.1 空间面板计量结果初步分析 |
5.6.2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持 |
6.2.2 优选集群发展模式,挖局新型城镇发展资源 |
6.2.3 政府主导构建城镇合作网络,以城镇差异化促进集群定位精准化 |
6.2.4 统筹规划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合理流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管理 ——基于江苏省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 关于中国百年大学的研究 |
(二) 关于教育遗产的研究 |
三、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一)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认识基础 |
(二)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本体基础 |
(三)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方法基础 |
(四)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价值基础 |
四、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概念框架 |
一、中国百年大学相关研究 |
(一) 中国百年大学概念界定 |
(二) 中国百年大学统计 |
(三) 中国百年大学空间分布及特征 |
(四) 中国百年大学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二、教育遗产的概念及其分类 |
(一) “教育遗产”概念的分析框架 |
(二) “教育遗产”概念的语义解释 |
(三) “教育遗产”概念的层次结构 |
三、教育遗产资源的概念 |
四、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概念 |
第三章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价值分析与评价 |
一、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价值分析 |
(一)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历史价值 |
(二)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的艺术与审美价值 |
(三)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的科学技术价值 |
(四)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的教育文化价值 |
(五)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的其他价值 |
二、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价值评价要素及指标设计 |
(一)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的结构 |
(二)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三)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价值评估体系的概念框架 |
(四)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
第四章 江苏省域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分布现状 |
一、江苏省百年大学空间分布情况 |
二、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现状的调查 |
(一) 南京大学——江苏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之魁 |
(二) 东南大学——可与南京大学相媲美的教育遗产资源宝地 |
(三)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特色的教育遗产 |
(四)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特色的教育遗产 |
(五)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特色的教育遗产 |
(六) 南京工业大学——年轻的工科学校,教育遗产资源有限 |
(七) 南京工程学院——21世纪合并的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单薄 |
(八)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特色,非物质教育遗产为主 |
(九) 河海大学——水利特色,非物质教育遗产资源居多 |
(十) 苏州大学——教会大学背景,教育遗产资源丰富,质量上乘 |
(十一) 南通大学——有地方特色的新百年大学,张謇是其教育遗产的名片 |
(十二)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特色,教育遗产资源颇多 |
(十三) 江南大学——轻工特色,50年代之后的教育遗产丰富 |
(十四) 江苏大学——农机特色,教育遗产资源不多 |
(十五) 扬州大学——主打“张謇”品牌,教育遗产资源较少 |
三、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特点 |
(一) 总体上,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规模体量庞大,质量上佳,但各校水平不一 |
(二) 内部关系上,江苏省各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相互之 |
四、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价值的评价 |
第五章 江苏省域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管理概况 |
一、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
(一) 对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进行管理,有利于全面、系统地认识和把握教育遗产资源 |
(二) 对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进行管理,有利于教育遗产资源的保护、整合、开发和利用 |
(三) 对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进行管理,有利于弘扬百年大学文化 |
(四) 对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进行管理,有利于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共享 |
二、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现状 |
(一) 管理的基本情况 |
(二) 保护情况 |
(三) 开发情况 |
(四) 利用情况 |
三、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基础配备不全 |
(二) 教育遗产资源的保护停留在“保存”式保护的初级阶段 |
(三) 教育遗产资源的开发不足 |
(四) 教育遗产资源的利用形式单一 |
四、江苏省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对教育遗产资源的认识不够 |
(二) 缺少对教育遗产资源深度开发的意识 |
(三) 教育遗产资源管理中行政思维占主导,经济思维匮乏 |
第六章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 |
一、统一一个基本认识: 从遗产到资源再到文化空间 |
(一) “从遗产到资源”的启示 |
(二) “从资源到文化空间”的拓展 |
(三) 百年大学的教育遗产文化空间 |
二、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探索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之道 |
(一) 创造性转化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使其创新性发展 |
(二) 协同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相关主体、平衡各方利益 |
(三) 绿色开发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构建低碳节能的文化空间 |
(四) 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多元利用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 |
(五) 各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实现共赢 |
第七章 百年大学教育遗产管理的行动边界 |
一、事业的超越与产业的适应 |
二、传统的扬弃与现代化转型 |
三、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情结 |
四、全球化趋势与地域性前提 |
五、一体化框架与特色化内容 |
第八章 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管理策略 |
一、管理架构上,多主体齐心发力 |
(一) 国家价值导向,统筹规划,体现领导力 |
(二) 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多方投入,增强聚合力 |
(三) 市场自发调节,产权分离,提升竞争力 |
(四) 百年大学自我重视,学理研究,展示生命力 |
二、管理内容上,多层面齐抓共管 |
(一) 自觉保护,保障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二) 联动开发,激发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活力 |
(三) 创新利用,提高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效用 |
三、管理类别上,物质教育遗产和非物质教育遗产各有侧重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三、创新之处 |
四、不足之处 |
五、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公共食堂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陟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状况 |
第一节 武陟县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社会状况 |
一、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经济状况 |
二、公共食堂兴办前的政治形势 |
第二章 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原因 |
一、“大跃进”运动 |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条件 |
一、“合伙吃饭” |
二、部分农民的积极拥护 |
三、粮食大丰产 |
第三章 一哄而起 |
第一节 公共食堂的建立与普及 |
一、公共食堂的筹备 |
二、推广经验 |
三、人民公社的成立和公共食堂的普及 |
四、公共食堂的大致面貌 |
五、食堂化的实质 |
第二节 供给制与其他各项福利事业 |
一、供给制 |
二、各项福利事业的建立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一、出现问题 |
二、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第四章 初次整顿 |
第一节 食堂出现了问题 |
第二节 有限的政策调整 |
一、整顿人民公社 |
二、整顿公共食堂 |
第三节 生产救灾 |
一、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 |
二、救助灾荒队 |
三、安排穷队发展生产 |
第四节 东石寺样板食堂 |
一、基本概况 |
二、初步整顿 |
第五章 强行恢复 |
第一节 庐山会议后公共食堂的再恢复 |
一、庐山会议的召开与公共食堂的转向 |
二、反右倾,办食堂 |
三、继续“大跃进” |
四、“五风”的再度泛滥 |
五、反瞒产私分 |
第二节 、再次整顿 |
一、学习林县 |
二、整顿措施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被迫坚持 |
一、保粮运动 |
二、安排社员生活 |
第四节 生存危机 |
一、口粮标准一再压低 |
二、中毒事件 |
三、人口外逃、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 |
第五节 “渡荒”难度 |
一、艰难的维持 |
二、保人保畜 |
第六章 决策解散 |
第一节 中共中央政策的转向 |
一、宣传贯彻“十二条” |
二、宣传贯彻“六十条(草案)” |
第二节 调查研究 |
一、群众疾病调查 |
二、供给制不得人心 |
三、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 |
四、解散食堂的经验 |
五、调查研究与公共食堂的解散 |
第三节 决策解散 |
第七章 公共食堂的教训与启示 |
第一节 从口粮标准看武陟县公共食堂与“大饥荒”的关系 |
一、供给不足 |
二、分配不均 |
第二节 公共食堂的弊端 |
一、浪费了大量粮食 |
二、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 |
三、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剥夺 |
四、恶化了干群关系 |
五、公共食堂饮食环境恶劣 |
第三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原因 |
第四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教训与启示 |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二、正确认识共产主义 |
三、应重视调查研究 |
四、必须健全党内民主 |
五、必须尊重个人自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资源型城市 |
2.1.2 资源枯竭型城市 |
2.1.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1.4 生态转型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资源诅咒假说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生态城市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问题及机制分析 |
3.1 资源型枯竭型城市资源类型及分布 |
3.2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发展现状 |
3.2.1 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完善 |
3.2.2 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 |
3.2.3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 |
3.2.4 提质创新发展意识增强 |
3.2.5 部分城市转型成效突出 |
3.3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存在的问题 |
3.3.1 产业结构单一难改观 |
3.3.2 城市基础功能不完备 |
3.3.3 环境污染短期难化解 |
3.3.4 社会主体活跃度不高 |
3.3.5 创新要素驱动力不足 |
3.4 供给侧改革驱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的机制分析 |
3.4.1 供给侧改革与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的关系 |
3.4.2 供给侧改革影响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的因素分析 |
3.4.3 供给侧改革驱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的效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评价体系 |
4.1 资源枯竭城市生态转型效果评价的指导思想 |
4.2 资源枯竭城市生态转型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 |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4.2.3 评价指标的内容 |
4.3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
4.3.1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4.3.2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综合评价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实证研究 |
5.1 焦作等24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概况 |
5.1.1 整体概况 |
5.1.2 转型现状 |
5.2 焦作等24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数据处理 |
5.3 焦作等24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1 主观赋权—层次分析法 |
5.3.2 客观赋权—熵权法 |
5.3.3 组合赋权—离差最大化法 |
5.4 焦作等24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测度与分析 |
5.4.1 焦作等24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测度 |
5.4.2 焦作等24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结果分析 |
5.4.3 焦作等24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时空演变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提升策略 |
6.1 全面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节约 |
6.1.1 加强土地、矿产等资源保护 |
6.1.2 加快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
6.1.3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
6.2 加快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持续 |
6.2.1 培育接续替代产业 |
6.2.2 建立多元化产业结构 |
6.2.3 推动产业跨界融合 |
6.3 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和谐 |
6.3.1 加快升级城市基础设施 |
6.3.2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6.3.3 建立良好的社会稳定机制 |
6.4 营造资源枯竭型城市良好生态环境 |
6.4.1 加快调整能源结构 |
6.4.2 严格环境监管制度 |
6.4.3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
6.5 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创新引领发展 |
6.5.1 建全创新激励机制 |
6.5.2 提升人力资本素质 |
6.5.3 创新投融资体系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9)北方典型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PM10、PM2.5来源与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进展 |
1.2.1 大气颗粒物的基本特征和来源 |
1.2.2 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研究 |
1.2.3 大气颗粒物的源谱概况 |
1.2.4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研究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和工作量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和工作量 |
1.3.4 技术特点和创新 |
2 研究方法和研究区域概况及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
2.1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
2.1.1 环境空气PM10、PM_(2.5)样品的离线采集 |
2.1.2 污染源样品的采集 |
2.1.3 环境空气PM_(2.5) 样品在线监测 |
2.1.4 PM10、PM_(2.5)样品的分析 |
2.2 空气质量评价方法 |
2.3 源解析模型方法 |
2.3.1 离线源解析方法 |
2.3.2 在线源解析方法 |
2.4 研究区域概况 |
2.4.1 地理位置 |
2.4.2 地形与地貌特征 |
2.4.3 气候与气象概况 |
2.5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5.1 经济概况 |
2.5.2 焦作市能源结构 |
2.5.3 焦作市交通发展状况 |
2.6 焦作市环境空气质量趋势分析 |
2.6.1 主要污染物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2.6.2 主要污染物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分析 |
2.6.3 PM_(2.5)/PM_(10)的粒径组成特点 |
2.7 本章小结 |
3 焦作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和排放清单的建立 |
3.1 主要大气污染源初步调查 |
3.1.1 各区(市)县的排放贡献分析(2014 年环境统计调查) |
3.1.2 各主要工业企业的排放贡献分析 |
3.1.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 |
3.2 焦作市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建立 |
3.2.1 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方法 |
3.2.2 排放系数、活动水平数据及相关参数确定 |
3.2.3 焦作市2015 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
3.2.4 各主要污染物排放源贡献分析 |
3.2.5 各类排放源的排放贡献分析 |
3.2.6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以及不确定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3.3.1 焦作市2014年SO2、NOx和烟(粉)尘排放情况(环统数据) |
3.3.2 焦作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清单及来源解析 |
4 焦作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源谱的建立 |
4.1 电力热力生产业源成分谱 |
4.2 水泥制造 |
4.3 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化工和耐火材料行业 |
4.4 本章小结 |
5 焦作市PM_(2.5) 离线、在线源解析和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 |
5.1 焦作市PM_(2.5) 的离线源解析 |
5.1.1 PM_(2.5) 的浓度分布特征和化学组成 |
5.1.2 PM_(2.5) 中水溶性离子的分布特征 |
5.1.3 PM_(2.5) 中碳质组分的分布特征 |
5.1.4 PM_(2.5) 中元素的分布特征 |
5.1.5 VOCs的变化特征 |
5.1.6 源贡献值和分担率特征分析 |
5.1.7 与其他城市对比 |
5.1.8 PM_(2.5) 离线源解析小结 |
5.2 焦作市PM_(2.5) 在线源解析与典型重污染过程分析 |
5.2.1 颗粒物信息 |
5.2.2 监测期间气象条件和细颗粒物浓度 |
5.2.3 PM_(2.5) 成分分析 |
5.2.4 各成分平均质谱图 |
5.2.5 各成分粒径分布图 |
5.2.6 PM_(2.5) 颗粒物来源分析 |
5.2.7 PM_(2.5) 颗粒物来源变化趋势 |
5.3 重污染天气过程分析 |
5.3.1 第一次污染过程分析 |
5.3.2 第二次污染过程分析 |
5.3.3 PM_(2.5) 离线源解析小结 |
6 焦作市PM_(10)离线源解析 |
6.1 焦作市PM_(10)的浓度水平与分布特征 |
6.1.1 PM_(10)的分布特征和化学组成 |
6.1.2 PM_(10)中水溶性离子的分布特征 |
6.1.3 PM_(10)中碳质组分的分布特征 |
6.1.4 PM_(10)中元素的分布特征 |
6.2 源贡献值和分担率特征分析 |
6.2.1 焦作市PM_(10)年均源分担率 |
6.2.2 PM_(10)源分担率的季节变化 |
6.2.3 PM_(10)源分担率的空间变化 |
6.3 焦作市PM10和PM_(2.5) 来源贡献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6.4.1 PM_(10)的分布特征和化学组成 |
6.4.2 源贡献值和分担率特征分析 |
7 PM10、PM_(2.5) 不同源解析方法结果对比与讨论 |
7.1 各个源解析方法的特点对比 |
7.2 各个源解析方法的源贡献率结果对比 |
7.3 二次源源解析探讨 |
8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1.1 本论文创新点 |
8.1.2 结论 |
8.2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回顾与分析 |
(一) 有关中国城市史的研究 |
(二) 国内有关中国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研究 |
(三) 海外及港台相关研究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 |
四、研究对象与概念说明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概念说明 |
第一章 河南省会变迁动因 |
第一节 开封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清、民国开封省会地位的动摇 |
一、清初驻开封各级衙署的被迫迁出 |
二、晚清时期的迁省会之议 |
三、民国时期河南省会的迁移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动因 |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省会迁移的国内经济背景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行政区划调整及省级行政中心变迁 |
三、郑州成为河南省新省会的优势 |
四、开封发展的瓶颈 |
五、河南省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契合 |
小结 |
第二章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与初步建设 |
第一节 郑州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郑州市的新省会规划 |
一、郑州市新省会的初步规划 |
二、苏联专家与新省会城市规划 |
第三节 新省会郑州市的初步建设 |
一、新省府工程 |
二、郑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相关建设机构的变化 |
三、郑州市的全面建设任务 |
四、迅速壮大的基本建设队伍 |
五、坚持勤俭节约的建设原则 |
第四节 城市扩建中的征地 |
一、郑州市留用土地以及建设征地概况 |
二、郑州市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及调整 |
三、郑州市征地使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五节 省内外积极支援新省会建设 |
一、郑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援 |
二、郑州市群众积极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 |
三、来自省内外的支援 |
小结 |
第三章 河南省会迁移过程及相关问题解决 |
第一节 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 |
一、省会迁郑的部署 |
二、省会迁郑前开封市政府的调查工作 |
三、开封市受影响群众对省会迁移的反映 |
四、省会迁移对开封民生经济的影响 |
五、开封市政府应对民生经济困难的对策 |
第二节 郑州市迎接河南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一、省会迁郑筹备机构的成立 |
二、郑州市迎接省会迁移的筹备工作 |
三、欢迎迁郑委员会对筹备工作的检查与督促 |
四、郑州市民众对筹备工作的积极响应 |
五、省会迁郑筹备工作的基本完成 |
第三节 省会迁移中的组织工作与组织关系调整 |
一、河南省委的动员与组织工作 |
二、留汴与迁郑:省委及政府的人事组织调整 |
第四节 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 |
一、郑州专区由荥阳迁开封 |
二、开封专区的成立以及专市关系 |
三、开封由省会转变为专区的影响 |
第五节 开封市政府接收迁郑单位移交房产场地及其处置 |
一、开封市政府对迁郑单位房产的接收 |
二、开封市对房产的处置与分配 |
三、房产及场地移交中的问题及解决 |
小结 |
第四章 新省会郑州市的崛起 |
第一节 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工人成长 |
一、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 |
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 |
三、工人技术力量的成长 |
第二节 突飞猛进的城市建设 |
一、郑州市城市建设概况 |
二、郑州市快速发展的市政建设 |
三、郑州市政建设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与日俱进的教育事业 |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快速发展 |
二、从无到有的高等教育 |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
四、稳中有进的基础教育 |
五、郑州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原因分析 |
第四节 日趋繁荣的文化事业 |
一、省级文化科研机构迁郑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繁荣 |
二、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兴建促进了郑州文化事业的发展 |
第五节 日益改善的医疗卫生事业 |
一、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概况 |
二、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
三、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原因分析 |
第六节 郑州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
一、职工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 |
二、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 |
三、人民幸福感增强 |
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开封省会地位丧失与发展的滞缓 |
第一节 发展滞缓的经济 |
一、开封市与郑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比较 |
二、开封市与郑州市投资额对比 |
三、作为非重点建设城市抽调力量支援重点建设城市 |
四、发展缺乏中央以及河南地方政府投资 |
第二节 总体萎缩的教育事业 |
一、发展迟缓的基础教育 |
二、停滞的职业教育 |
三、萎缩的高等教育 |
四、开封市教育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文化发展走向衰落 |
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随省会迁郑州 |
二、文化娱乐设施发展的停滞 |
三、文艺表演团体的缩减 |
四、开封市文化发展衰落原因分析 |
第四节 卫生事业发展缓慢 |
一、发展滞缓的卫生事业 |
二、缩减的卫生事业经费 |
三、开封市卫生事业发展滞缓原因分析 |
第五节 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 |
一、开封市人口增减变化 |
二、开封市人口结构变化 |
三、开封市人口增长缓慢、结构趋向不合理原因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以郑州市为中心的老工业城市的发展 |
二、郑州市周围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 |
三、郑州市周边因资源而兴起的新兴省辖市 |
四、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基地 |
五、省会变迁对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省会变迁对河南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 |
一、文化中心的转移及其双面性作用 |
二、高等教育发展滞缓、名校缺失的缘由之一 |
三、省会变迁对河南省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分析 |
小结 |
结语 |
一、国内外政治中心城市变迁的历史考察 |
二、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关系 |
附录 |
附表一: 清代黄河决口次数与河南河患纪要表 |
附表二: 民国开封黄河水患情况 |
附表三: 省直机关迁郑影响情况综合调查表 1954年7月5日 |
附表四: 郑州市城市人口调查表 |
附表五: 郑州市幼儿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基本情况(含3个表格) |
附录一: 省府迁郑后对救济工作的安排 |
附录二: 关于欢迎省会迁郑各项筹备工作的报告 |
附录三: 郑州市欢迎迁郑委员会的三次筹备工作检查情况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河南焦作 确定食品工业发展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研究[D]. 辛韵.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政府工作报告[N]. 徐衣显. 焦作日报, 2021
- [3]河南省的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及其空间效应研究[D]. 张杰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评价体系构建与转型机制研究 ——以焦作市为例[D]. 吴佳怡. 东南大学, 2020
- [5]中国百年大学教育遗产资源的管理 ——基于江苏省的考察[D]. 瞿锦秀. 苏州大学, 2020(06)
- [6]“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D]. 赵娜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效果评价研究[D]. 靳婷.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8)
- [8]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北方典型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PM10、PM2.5来源与解析[D]. 王西岳. 河南理工大学, 2018(07)
- [10]河南省会变迁研究(1951-1957) ——区域政治中心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考察[D]. 张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