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小议“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段海弟[1](2021)在《学科观念统领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百以内数加减法”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核心素养的实现依托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能够做到整体把握,发挥“结构”的力量,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且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已经强调在教学中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形成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建构,促进意义理解与迁移应用。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始接触并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该阶段所获得的关于数学的一切思想、能力与习惯等都对其今后的数学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知识本质内涵认识不足以及学生碎片化的学习很难将知识体系进行完整建构,促进理解与迁移。而在大观念背景下,以学科观念为统领的单元整体教学正是基与实现知识的意义理解与迁移,串联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深度、长久理解。然而,对于此方面的研究以及教学实践在我国并非普遍,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上更为少见。由此,笔者尝试结合大观念的相关理论,以学科观念为统领,进行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并提供具体范例以供借鉴。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展开论述。开展对大观念、数学观念、单元整体教学等进行文献综述和述评。并结合本文研究主题,以学习迁移、学习进阶等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当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开展单元整体教学作铺垫。第三部分对当前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实施情况展开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发现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既存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又存在教学实践的困难。第四部分对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实施的可行性和价值性进行探讨,其具有以下优势:串联知识结构,构造知识整体、整改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理解迁移,实现深度学习。第五部分根据UBD教学理论,提出单元整体教学的两大设计思想与五步实施架构。第六部分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案例分析,以人教版教材为主,从整体到局部,确定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做为更具体的研究内容,并选取其中一课进行了教学案例设计。第七部分则主要进行研究总结以及分析研究中的不足。通过研究发现,当前在小学数学中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对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高度,但只要找对方法依然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单元整体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闫芳源[2](2021)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以上海市黄浦区H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数学是一门与人类发展、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知识多数都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最终也能应用到生活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处在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中。基于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数学生活化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小学数学知识的必要性。笔者首先系统的研读了数学生活化教学相关的期刊、论文、专着,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生活化教学和数学生活化教学两个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基于现实数学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建构主义理论等方面分析其理论基础,最终确定以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展开研究。其中,课堂是依据观察量表来观察的,而观察量表的维度则是根据生活化教学的特征制定的;访谈法则是从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知、运用、对学生学业评价三方面来具体展开的。研究发现,小学数学课堂在生活化教学方面存在各种问题:教师对数学生活化教学认识浅显;教学内容缺少生活元素;教学方法传统且单一;作业形式单调且多是重复的书面作业;教学评价唯成绩论等。基于上述问题,针对教师提出以下措施:提高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识;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过程凸显课标新思想;进一步转变传统的评价手段;深化教师群体合作与家校协作等。通过本研究,希望对一线教师以及师范生提供思路和建议。

张钰冰[3](2020)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策略研究 ——以Q市A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数学学习不再是简单获取“双基”的过程。而数形结合思想作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架构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并且成为了学生发现、提出、分析以及解决数学问题不可或缺的“抓手”,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数学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更好地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进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之中,发挥其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本文主要采用文本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以及调查研究法等,通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以及人教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中关于数学思想尤其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内容编排,以了解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高年级的渗透情况是否很好地体现了课标及教材中的要求。并辅以问卷、访谈以及课例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通过调查发现该校小学高年级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师对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不足;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方式单一;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时机把握不当;对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向课下延伸不够;忽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面对学生的积极评价;缺乏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课后反思。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策略:优化数形结合思想学习条件,提升自我认知水平;更新教学观念,多样化数形结合思想教学方式;深刻研读课标教材内容,把握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时机;增加数形结合练习设计,拓宽向课下延伸的思维;关注学生发展过程,增加积极与多样性的教学评价;提升教学研究兴趣,课后注重对数学思想的反思。通过以上建议旨在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提供一些可行性参考,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去应用数形结合思想,为中学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金铃[4](2020)在《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在七年级数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在七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的应用进行研究。国内对数学阅读的研究逐年递增,而对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应用研究也有十几年了,有意义接受学习在数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尚待开发和实践。本文选取七年级上册为教学内容,以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为指导,撰写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实践。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释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设计的思路与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21世纪必须时刻进行学习”的终身学习理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学生的阅读作出了要求。从国内外对阅读教学的深入研究得出,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都有指导意义,但理论本身具有局限性。基于以上现状,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有意义接受学习在数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第二章为文献综述。简述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理论内容,了解数学阅读及其教学的相关内容及最新发展,明确现有的理论基础。有意义接受学学习在国内应用广泛,数学阅读及其教学的研究主要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两者结合的文章较少。第三章为数学阅读及其教学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师生对数学阅读及教学的认识和现状,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第四章为有意义接受学习指导下的数学阅读教学实践案例。以概念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三种课型分别给出教学实例,对导读提纲的编制、师友合作的有效性、教学期间的评价种类及教学后的实验分析作了分析并总结。第五章为实验总结。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分析提炼出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指导下的数学阅读教学基本流程,并得到了重视先行组织者的作用、重视课本阅读增强课外阅读指导、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方法提高其阅读能力与重视知识网络的建构等研究结论。第六章为结束语。对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进行说明。

于金霞[5](2020)在《民国时期数学科普着作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数学科普可以向广大群众普及数学知识与技能、传播数学方法与思想、弘扬数学精神与文化。中国近代数学科普发展壮大于民国时期,自五四运动后陆续有优秀的数学科普着作问世,一时间些颇有洛阳纸贵的味道。现代数学科普作品浩如烟海,一些民国时期出版的优秀作品渐渐湮没无闻,缺乏统计整理。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将搜集到的91册民国时期翻译引入的与国人自编的数学科普着作从时间、内容、适合学段、出版社、再版次数、作者与译者生平简介等多个维度上进行统计,完善史料梳理,既保护并传承了史料也为现代读者提供阅读索引。并从中发现:民国37年中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数量最多;这些着作主要面向具有中学水平的读者,并注重其教学辅助作用;再版数量可观,三分之一翻译引入的着作有过再版、四分之一的国人自编着作有过再版;多数作者都有过中小学教学经历,且译者来自各行各业。为更加精细地探究民国数学科普着作的教育意义,采用个案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对该时期在中国流传的英国的Mathematical Recreation and Essays、美国的Riddles in Mathematics和日本数学家林鹤一的着作进行个案分析,详细论述其特点及影响;对国人自编的数学科普着作《古算趣味》与《数学游戏大观》进行个案分析,详细论述其特点、历史地位、教育意义及对当今的教育启示。发现民国时期的数学科普着作不仅为“科学救国”贡献了力量,也注重对读者学习兴趣的提升、数学思维的改善和数学文化的熏陶,还提倡在教育教学中恰当应用数学科普知识,且民国数学科普作家们秉承皓首穷经、兢兢业业并兼顾弘扬国粹与吸收西方新知的中庸之道,这都是值得现代教育工作者继承发扬的精神。

邵青梅[6](2020)在《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基本不等式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初印发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数学六大核心素养,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归结到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为了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基于梅里尔的首要教学原理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以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为例,研究两个问题:(1)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构建;(2)以高中基本不等式为例,展开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教学设计行动研究。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访谈法。首先对首要教学原理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根据梅里尔里提出的波纹环状教学设计模式得出了适合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模式。然后在首要教学原理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五个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最后结合基本不等式进行教学设计,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结合学生学习效果测试、学生和教师访谈,最后总结得出结论。本研究得出的结论:(1)基于波纹环状教学模式得出适合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式: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包括学习任务、任务排序、内容成分)、学情分析(包括学生认知水平、学习动机、原有基础)、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评价设计、教学策略匹配、教学工具准备、教学活动设计、实施、修订;(2)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聚焦问题,激发学习动机;旧知回顾,激活学习思路;由“扶”到“放”,引导自主学习;精致练习,强化解题思路;反思完善、提升数学思维。通过案例分析表明,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知识掌握结构化,解题能力提升,养成反思总结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谭梦君[7](2019)在《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以湘教版必修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稿)》基本理念中,关于“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的要求,本文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通过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和归类法,将高中地理活动进行归类,统计问卷数据,得出其利用现状,并对结果进行成因分析,得出教师进行活动教学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针对高中地理活动教学分类,提出对应的活动教学设计策略,并提出将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与电影、纪录片、综艺相融合的拓展性策略。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案。第二部分: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本章通过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区分“活动”与“活动教学”;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来源,分别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学做合一”理论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第三部分: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开展现状与成因分析。本章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根据活动题的要求、活动形式,对教材中的活动题进行分类,使用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活动题的使用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法,得出活动教学的开展现状及成因。第四部分: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设计原则探究。本章首先对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中的六大类活动题进行探究,分别研究其设计原则,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同时,还提出了活动教学的拓展性策略。第五部分:本章选用三个课堂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参照《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不同教学内容的特征,选择与之适合的活动教学方式,并付诸实践,通过学习效果、课堂活跃程度,检验其可行性,并总结归纳,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式。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本文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活动教学宜采用不同的策略,教师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希望广大教师能参与到活动教学的研究中来,将地理课堂打造成一门艺术。

张润苗[8](2019)在《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其中最重要的是强调教师要为数学学习能力较好且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人提供足够的材料,引导学生阅读,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阅读教学是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方面,也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方面,阅读在数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内容难度增大,尤其应用理解的题目偏多,数学阅读教学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尤为重要,且高年级学生思维及心理相对成熟,自主学习能力强,有一定的生活学习经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强,是强化数学阅读教学的好时机。如今数学阅读教学在中小学实践教学中开展的如火如荼。经过这些年的研究探索我们发现,数学阅读教学尤其是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将阅读教学运用到实践后,其效果究竟怎样,本文以“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的个案研究”为题,力图从小学数学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入手,利用课堂实际案例,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本次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与个案研究法,对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进行全面分析,形成完整的论述,为日后数学阅读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笔者在研究过程中也能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为未来走上教师岗位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概述。对文献深入阅读整理分析,追溯数学阅读教学的起源与发展,明确”数学阅读教学”的概念,找出其实现目标,并通过阅读文献结合实践找出阅读教学的原则与呈现形式。其次,研究济南某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的现状。该章为本次论文重点章节。主要对教师数学阅读教学意识,数学阅读教学实践,教师数学阅读教学的愿景等现状进行了阐述。这一部分在整个论文撰写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根据学校性质结合研究方法,选择研究样本。一方面,笔者预先设计好了访谈提纲,对济南某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并对访谈资料整理分析得出访谈结果;另一方面,笔者收集有关教师在课堂上数学阅读教学中的具体状况,形成记录表,同时对学生的作业、试卷进行整理与分析,最终两者结合进行总体分析。对教师数学阅读教学意识、数学阅读教学实践、教师数学阅读教学的愿景进行论述,为论文提供实证方面的支持。通过对资料梳理与分析,找出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归因和找出对策奠定基础。接着,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结合现状,找出了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存在问题有五个方面,分别是认识粗浅,缺乏实践;目标零散,难以聚焦;教师能讲,主体缺失;读做失衡,方法单一;缺少练习,问题频出。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最后,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的策略。根据现状、存在问题、问题产生的根源并结合相关理论,给出了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的对策。共有五个对策,分别是转变观念,促进理论指导实践;阅读教学整合目标,突出重点;阅读教学突显主体,引导学生讲题;阅读指导方法归类,灵活指导;重视阅读练习,夯实基础。以期对一线教师和后续研究人员在实践探索中提供有效的建议。

秦雄伟[9](2020)在《逆向思维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新课标背景下对数学教学中思维的教与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在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应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也是数学学科素养教育的核心。在高中数学教与学双边活动中,恰当地引入逆向思维,并引导学生应用;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渗入逆向思维的培养训练,可以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势,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创造性和深刻性,使得学生对数学概念、原理、公式、定理的理解更加透彻,并且能够准确应用。本文基于这一现实背景,对逆向思维做了明确的界定,以逆向思维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作为理论支持,指出逆向思维在中学阶段研究的必要性,对中学数学教学中需加强逆向思维的应用给出论证。从理论方面对中学数学中逆向思维的应用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研究逆向思维在立体几何、函数、三角函数和概率统计等知识模块中的应用,逆向思维应用于函数领域主要包括逆向思维在函数定义域值域,函数单调性奇偶性,反函数以及综合应用等方面;在立体几何中主要应用于证明平行和垂直关系;三角函数模块中逆向思维主要应用于定理定义,图像变换以及定义域值域等性质中;逆向思维在概率统计中的应用主要包含在概率模型中的应用以及在排列组合中的应用,每一个知识模块中都列举若干实例,应用实例指出逆向思维在每个知识点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研究逆向思维在中学数学教学策略中的应用,主要研究正难则反教学策略,反例法教学策略,补集法教学策略和执果索因教学策略,正难则反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反证法的应用,补集法教学策略主要研究其在代数和几何中的应用,反例法教学策略主要研究其在课堂中的应用以及构造方法,执果索因教学策略主要包含分析法和逆推法;通过对这些教学策略的研究说明逆向思维在中学教学方法中的实用性和普遍性。通过问卷调查表明现阶段逆向思维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学生现阶段对逆向思维概念方法理解不到位,实践中的应用不够;教师在教学中对逆向思维的重视度不够,逆向思维的方法理论在教学中体现的很有限,缺乏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这就使得逆向思维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更加有意义。本研究运用具体的教学实例和数据分析研究逆向思维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实验将自己所带的三个班级中的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在高二第二学期的教学中有意针对性的渗透逆向思维,其他两个班级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将三个教学班月考,期中和期末三次考试的均分,及格率和标准差进行对比,实验组的成绩整体优于对照组,但是对学生成绩差异显着性检验,得到P(29)0.05,说明两组学生成绩差异不显着,这与教学实验的时间、班级管理、学生思维以及学习习惯等因素有关。又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考试结果进行分层分类别的分析,得出优秀学生和良好学生逆向思维的应用效果显着,中等学生也有比较显着的效果,据此可初步得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逆向思维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提供了更强的说服力。

刘烨[10](2019)在《小学数学预学单的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学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课程。推行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教师也正在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数学课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许多学校也在推行预学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如何设计运用预学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数学课堂的效率,这是本文需要研究的。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本文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借鉴了建构主义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生本教育理论,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文数学预学单的内涵。本研究中的数学预学单是指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小研究。第二部分,研究通过学生问卷和查阅预学单对预学单设计现状展开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了学生目前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预习的效果也不好。预学单设计在方法指导、内容形式、学生过程情感、反馈评价等方面还不足。第三部分,基于当前小学数学预学单现状,本文阐述了预学单的设计依据、流程、原则和形式,在此基础上针对概念课、计算课、问题解决课三种课型来设计预学单,并展开实践研究。实践选取两个班进行实验,在实验班采用预学单教学,及时发现学生使用中的各种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学生反馈适时调整方案进行反思。实验前后对两个班进行成绩对比分析,并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实验后学生有了预学指导,学习兴趣提高了,预习变得更主动,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升。第四部分,根据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总结出预学单设计的优化策略:关注每位学生,尊重学生差异;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促进学生交流;控制作业数量,提升作业质量;设计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采用多元评价,促进作业管理。

二、小议“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议“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学科观念统领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百以内数加减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的问题
    (三)文献综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设计
    (七)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二、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理性思考
    (一)知识本质内涵认识不足
    (二)教学目标的认识模糊
    (三)教学实施单一
三、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现状分析
    (一)调查设计
    (二)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分析
四、小学数学学科中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探讨
    (一)串联知识结构,构造知识整体
    (二)整改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率
    (三)促进理解迁移,实现深度学习
五、学科观念统领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想和架构
    (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想
    (二)单元整体教学架构
六、“百以内加减法”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一)课程内容分析与选择
    (二)100 以内加减法(二)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探索
七、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2)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以上海市黄浦区H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内在要求
        1.1.2 教学实践改革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生活化教学
        1.3.2 数学生活化教学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教育与生活的研究现状
        1.4.2 关于数学与生活化的研究现状
        1.4.3 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现状
    1.5 理论依据
        1.5.1 现实数学教育思想
        1.5.2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
        1.5.3 建构主义理论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7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特征与观察量表的制定
    2.1 开发过程
        2.1.1 林良富对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特征的论述
        2.1.2 数学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2.1.3 其他学科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2.2 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特征
    2.3 观察量表维度的确定
第三章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调查
    3.1 调查对象
    3.2 调查方法
    3.3 访谈结果
        3.3.1 关于生活化教学的认知
        3.3.2 关于生活化教学的运用
        3.3.3 关于学生的学业评价
    3.4 课堂观察结果
        3.4.1 教师倾向于照搬书上情境或创设形式化的情境
        3.4.2 教学氛围偏严肃、刻板
        3.4.3 传统教学方法仍占上风
        3.4.4 教学应用环节几乎与生活脱钩
        3.4.5 部分教师不能处理好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关系
第四章 生活化教学在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4.1 教师对数学生活化教学认识浅显
    4.2 教学内容缺少生活元素
    4.3 教学方法传统且单一
    4.4 作业形式单调且多是重复的书面作业
    4.5 教学评价唯成绩论
第五章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对策
    5.1 提高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认识
    5.2 创造性使用教材
        5.2.1 发挥榜样示范,留意生活中的数学
        5.2.2 关注时事热点与地方文化
        5.2.3 加工与改造素材
    5.3 教学过程凸显课标新思想
        5.3.1 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活情境
        5.3.2 加强合作探究中的交流互动
        5.3.3 在恰当时机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5.3.4 设计生活化的作业
    5.4 进一步转变传统的评价手段
        5.4.1 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
        5.4.2 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学业评价
    5.5 深化教师群体合作与家校协作
        5.5.1 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做实做细
        5.5.2 家校合作,融入生活化数学体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策略研究 ——以Q市A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1.1.2 课标及数学学习的需要
        1.1.3 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数学思想
        1.3.2 数形结合思想
        1.3.3 小学高年级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综述
    1.5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创新点
第二章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文本分析
    2.1 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内容要求
    2.2 人教版高年级数学教材中蕴含的数形结合思想内容分析
        2.2.1 五年级教材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内容分析
        2.2.2 六年级教材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内容分析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问卷与访谈内容设计
    3.4 调查结果分析
        3.4.1 教师问卷分析
        3.4.2 教师访谈分析
        3.4.3 学生问卷分析
        3.4.4 小学高年级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相关课例分析
第四章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存在的问题
    4.1 教师对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不足
    4.2 教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方式单一
    4.3 教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时机把握不当
    4.4 教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向课下延伸不够
    4.5 教师忽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面对学生的积极评价
    4.6 教师缺乏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课后反思
第五章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存在问题的原因
    5.1 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意识
        5.1.1 教师缺少自主学习数形结合思想的时间
        5.1.2 教师缺乏数形结合思想的更新和渗透意识
    5.2 教师偏重于知识的讲授,忽视学生的直接体验
        5.2.1 教师数学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讲授
        5.2.2 教师忽视学生学习的直接体验
    5.3 教师对课标及教材研究不透彻,数与形内在关联性把控不清
        5.3.1 教师对课标教材内容以及编者意图理解不透彻
        5.3.2 教师对数与形的内在的关联性把控不清
    5.4 教师不重视课后练习设计,欠缺向课下的延伸思维
        5.4.1 教师不重视渗透数形结合的课后练习设计
        5.4.2 教师欠缺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向课下延伸的思维
    5.5 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淡化学生的发展过程
        5.5.1 教师评价注重学习结果过程性评价不足
        5.5.2 教师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及差异性关注不够
    5.6 教师不注重教学研究,课后反思中对数学思想不重视
        5.6.1 教师不注重教育教学研究
        5.6.2 教师课后反思时不重视数学思想的内容
第六章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建议
    6.1 优化数形结合思想的学习条件,提升自我认识水平
        6.1.1 学校减轻教师的课业负担,优化教师的学习条件
        6.1.2 教师加强自主学习,形成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意识
    6.2 更新教学观念,多样化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
        6.2.1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多样化教学方式
        6.2.2 充分利用直观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直接体验
    6.3 深刻研读课标教材内容,把控数形结合的渗透时机
        6.3.1 深刻研读课标教材内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6.3.2 理清数与形的内在关联性,找准渗透时机
    6.4 增加数形结合练习设计,拓宽向课下延伸的思维
        6.4.1 设计数形结合相关练习,巧用导学单与作业单
        6.4.2 拓宽向课下延伸的思维,提升课下练习的重视程度
    6.5 关注学生发展过程,增加积极与多样性的教学评价
        6.5.1 关注发展过程,增加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积极评价
        6.5.2 充分了解学生特点,采用多种评价手段
    6.6 提升教学研究兴趣,课后注重对数学思想的反思
        6.6.1 提升研究渗透数形结合的兴趣,设置反思目标
        6.6.2 课后注重对数学思想方面的反思,及时回顾与梳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4)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在七年级数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个人终身学习需求
        1.1.2 数学课程改革热点
        1.1.3 改善数学学习方式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的相关研究
        2.1.1 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研究现状
        2.1.2 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内容
    2.2 关于阅读的相关研究
        2.2.1 关于数学阅读的相关研究
        2.2.2 关于数学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七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现状与分析
    3.1 调查对象
    3.2 调查问卷
    3.3 调查过程
    3.4 数据处理
    3.5 调查结果及分析
        3.5.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3.5.2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第四章 有意义接受学习在七年级数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1 教学实验说明
    4.2 数学阅读教学课的一般教学流程及案例
        4.2.1 概念课
        4.2.2 复习课
        4.2.3 试卷讲评课
    4.3 导读提纲的编制
        4.3.1 导读提纲的作用
        4.3.2 导读提纲的组成
        4.3.3 导读提纲编写注意事项
    4.4 师友合作的有效性
    4.5 评价方式
        4.5.1 课堂评价-累加积分制
        4.5.2 作业评价-鼓励和方向
        4.5.3 自我评价-学生课后反思
        4.5.4 考试评价-分层测试
    4.6 教学实践的实验对比分析
        4.6.1 教学实践的实验对比分析目的
        4.6.2 测验卷设计
        4.6.3 测验过程
        4.6.4 数据处理
        4.6.5 数据结果及分析
    4.7 教学实践反思
第五章 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有意义接受学习指导下的数学阅读教学策略反思
        5.2.1 重视先行组织者的作用
        5.2.2 重视课本阅读,增强课外阅读指导
        5.2.3 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
        5.2.4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方法,提高其阅读能力
        5.2.5 重视知识网络的建构
    5.3 有意义接受学习指导下的数学阅读教学局限性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总结
    6.2 创新之处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附录
    附录A:数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附录B:数学阅读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录C:《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卷分析》阅读测试卷
    附录D:第二章章节测试卷
    附录E:实验后测测试卷

(5)民国时期数学科普着作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数学科普读物的系统整理
        1.4.2 着名数学科普读物的个案分析
        1.4.3 对数学科普作家的研究
        1.4.4 小结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1.7 研究思路
第2章 民国时期翻译、自编数学科普着作统计分析
    2.1 翻译引入数学科普着作统计分析
        2.1.1 分类统计
        2.1.2 部分译者简介
        2.1.3 翻译引入数学科普着作的特点及影响
    2.2 国人自编数学科普着作统计分析
        2.2.1 分类统计
        2.2.2 部分作者简介
        2.2.3 国人自编数学科普着作的特点及影响
第3章 在中国流传的外国数学科普着作之特例分析
    3.1 劳斯·贝尔的Mathematical Recreation and Essays
        3.1.1 作者简介
        3.1.2 Mathematical Recreation and Essays简介
        3.1.3 Mathematical Recreation and Essays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3.2 普诺·斯罗普的Riddles in Mathematics
        3.2.1 作者简介
        3.2.2 Riddles in Mathematics简介
        3.2.3 Riddles in Mathematics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3.3 林鹤一的数学科普着作
        3.3.1 林鹤一简介
        3.3.2 林鹤一数学科普译着简介
        3.3.3 林鹤一的数学科普着作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第4章 国人自编数学科普着作之特例分析
    4.1 中国传统古算学题材以许莼舫的《古算趣味》为例
        4.1.1 作者简介
        4.1.2 《古算趣味》内容简介
        4.1.3 《古算趣味》的特点分析
        4.1.4 《古算趣味》的历史地位
        4.1.5 《古算趣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4.2 国外数学科普中国化——以陈怀书的《数学游戏大观》为例
        4.2.1 作者简介
        4.2.2 《数学游戏大观》内容简介
        4.2.3 《数学游戏大观》特点分析
        4.2.4 《数学游戏大观》的历史地位
        4.2.5 《数学游戏大观》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附录1 翻译引入的数学科普着作
附录2 国人自编的数学科普着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基本不等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与学的效果
        1.2.2 为教师教学提供新的教学设计视角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过程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数学核心素养
        2.1.1 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界定
        2.1.2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2 首要教学原理
        2.2.1 首要教学原理主要内容
        2.2.2 国外研究现状
        2.2.3 国内研究综述
    2.3 教学设计模式研究
        2.3.1 教学设计的含义
        2.3.2 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
    2.4 基本不等式教学研究
    2.5 理论基础
        2.5.1 问题中心的教学
        2.5.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5.3 图式理论
        2.5.4 支架式教学理论
第三章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
    3.1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教学设计模式开发
        3.1.1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教学设计模式
        3.1.2 学习需要分析
        3.1.3 教学内容的分析
        3.1.4 学情分析
        3.1.5 教学目标的制定
        3.1.6 教学评价的制定
        3.1.7 教学活动的设计
    3.2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3.2.1 聚焦问题,激发学习动机
        3.2.2 旧知回顾,激活学习思路
        3.2.3 由扶到放,引导自主学习
        3.2.4 精致练习,强化解题思路
        3.2.5 反思完善,提升数学思维
第四章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研究
    4.1 教学内容分析
        4.1.1 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4.1.2 教学主要内容分析
    4.2 学情分析
    4.3 教学过程设计
0)》'>4.3.1 基本不等式新授课教学设计(第1课时)——《基本不等式(ab)~(1/2)≤(a+b)/2 (a,b>0)》
        4.3.2 基本不等式新授课教学设计(第2课时)——《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4.4 教学评价设计
        4.4.1 课堂观察法
        4.4.2 纸笔测试法
        4.4.3 谈话法
第五章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基本不等式教学案例研究
    5.1 教学设计实施与分析
        5.1.1 实施环境分析
        5.1.2 实施过程
        5.1.3 教学设计实施后的案例
    5.2 教学效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研究成果
        6.1.2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6.2 研究展望
附录1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基本不等式测试卷(第1课时)
附录4 基本不等式测试卷(第2课时)
附录5 访谈调查实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以湘教版必修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2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活动
        2.1.2 活动教学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2.2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
        2.2.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3 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开展现状与成因分析
    3.1 活动分类
        3.1.1 计算类
        3.1.2 观察观测实验演示类
        3.1.3 展示交流类
        3.1.4 资料收集与调查分析类
        3.1.5 作业检验类
        3.1.6 知识补充类
    3.2 调查方法
    3.3 数据处理
    3.4 数据分析
        3.4.1 使用活动的目的
        3.4.2 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4 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设计探究
    4.1 基于湘教版教材中的活动设计
        4.1.1 计算类活动设计
        4.1.2 观察观测实验演示类活动设计
        4.1.3 展示交流类活动设计
        4.1.4 资料收集与调查分析类活动设计
        4.1.5 作业检验类活动设计
        4.1.6 知识点补充类活动设计
    4.2 湘教版教材的拓展活动设计
        4.2.1 与电影纪录片相融合
        4.2.2 与益智类综艺节目相融合
5 课堂实践与总结
    5.1 课堂实践案例—“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5.2 课堂实践案例—“密度流规律探究”
    5.3 课堂实践案例—“一站到底之学考复习抢答赛”
    5.4 课堂实践总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新课标对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现状堪忧
        (三)个人数学学习与教学中的思考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三、文献综述
        (一)数学阅读研究
        (二)数学阅读心理机制研究
        (三)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访谈法
        (三)观察法
        (四)个案研究法
第一章 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概述
    一、数学阅读教学的历史溯源
    二、数学阅读教学的界定
        (一)数学阅读的定义
        (二)数学阅读教学的概念
    三、数学阅读教学的目标
        (一)提高学生阅读数学资料的能力
        (二)提高教师数学阅读教学的质量
    四、数学阅读教学的原则与呈现形式
        (一)数学阅读教学的原则
        (二)数学阅读教学的呈现形式
第二章 济南某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学校概况
        (一)学校性质
        (二)选择样本
    二、研究方法的运用
        (一)访谈法的实施步骤
        (二)观察法的实施步骤
        (三)个案研究法的实施步骤
    三、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师数学阅读教学的意识
        (二)教师数学阅读教学的实践
        (三)教师数学阅读教学的愿景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存在问题
        (一)认识粗浅,缺乏实践
        (二)目标零散,难以聚焦
        (三)教师能讲,主体缺失
        (四)读做失衡,方法单一
        (五)缺少练习,问题频出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现存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学校传统数学教学观念的束缚
        (二)教师自身数学教学方式的制约
        (三)学生漠视数学阅读功能
第四章 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促进理论指导实践
        (一)转变数学阅读教学观念
        (二)数学阅读教学需理论指导
        (三)完备的数学阅读教学规划
    二、阅读教学整合目标,突出重点
        (一)整合阅读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突出重点
    三、阅读教学突显主体,引导学生讲题
        (一)保障学生自我阅读时间
        (二)促进学生合作阅读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四、阅读指导方法归类,灵活指导
        (一)三步阅读法
        (二)读划批画法
        (三)遇疑辩读法
        (四)错例分析法
    五、重视阅读练习,夯实基础
        (一)重视课本例题
        (二)充分利用课本中的阅读拓展材料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逆向思维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2.1 思维发展过程理论
    2.2 数学思维在教学中的形成过程
    2.3 定势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
    2.4 逆向思维相关理论
    2.5 逆向思维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实际意义
第3章 逆向思维在中学数学知识模块中的应用
    3.1 逆向思维在函数中的应用
    3.2 逆向思维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
    3.3 逆向思维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3.4 逆向思维在概率统计中的应用
第4章 逆向思维在中学数学教学策略中的应用
    4.1 正难则反教学策略
    4.2 反例法教学策略
    4.3 补集法教学策略
    4.4 执果索因教学策略
第5章 中学数学中逆向思维的应用现状调查
    5.1 问卷设计
    5.2 访谈(学生)结果
    5.3 总结
第6章 逆向思维的教学实验研究
    6.1 实验设计
    6.2 实验过程
    6.3 实验前三个班的基本情况
    6.4 结果分析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小学数学预学单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预学
        2.1.2 数学预学单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本教育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4 先行组织者理论
3 小学数学预学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小学数学预学单的现状调查方案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方法和对象
        3.1.3 调查内容
    3.2 小学数学预学单的现状调查结果
    3.3 预学单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预学单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
        3.3.2 预学单内容很少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
        3.3.3 预学单作业形式习题化,学生不感兴趣
        3.3.4 预学单作业反馈评价缺失
4 小学数学预学单的设计
    4.1 预学单设计的依据
        4.1.1 小学数学预学单设计要基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4.1.2 小学数学预学单设计要基于小学生的特点
    4.2 预学单设计的流程
        4.2.1 确定目标
        4.2.2 收集素材
        4.2.3 设计预学单
        4.2.4 实施预学单
        4.2.5 反馈预学单
    4.3 预学单设计的原则
        4.3.1 主体性原则
        4.3.2 指导性原则
        4.3.3 层次性原则
        4.3.4 趣味性原则
    4.4 预学单设计的形式
        4.4.1 动手操作形式
        4.4.2 阅读整理形式
        4.4.3 理解表达形式
        4.4.4 实践运用形式
5 小学数学预学单的实践研究
    5.1 概念课预学单的实践
        5.1.1 概念课预学单的设计方法
        5.1.2 概念课预学单的实践案例
    5.2 计算课预学单的实践
        5.2.1 计算课预学单的设计方法
        5.2.2 计算课预学单的实践案例
    5.3 问题解决课预学单的实践
        5.3.1 问题解决课预学单的设计方法
        5.3.2 问题解决课预学单的实践案例
    5.4 实践效果
        5.4.1 成绩对比
        5.4.2 调查反馈
6 小学数学预学单的优化策略
    6.1 关注每位学生,尊重学生差异
    6.2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促进学生交流
    6.3 控制作业数量,提升作业质量
    6.4 设计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6.5 采用多元评价,促进作业管理
7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小学生数学预习作业完成情况问卷调查(学生卷)

四、小议“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学科观念统领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百以内数加减法”为例[D]. 段海弟.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2]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以上海市黄浦区H小学为例[D]. 闫芳源.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策略研究 ——以Q市A小学为例[D]. 张钰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4]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在七年级数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金铃.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5]民国时期数学科普着作之研究[D]. 于金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7)
  • [6]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基本不等式为例[D]. 邵青梅.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7]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以湘教版必修一为例[D]. 谭梦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8]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的个案研究[D]. 张润苗.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9]逆向思维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秦雄伟.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小学数学预学单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 刘烨.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浅谈“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