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汽车在美“攻城掠地”(论文文献综述)
周小渟[1](2021)在《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国际通用语,其传播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在中国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交流必然带来语言的碰撞。鸦片战争爆发后,中英语言激烈碰撞,社会动荡与大批西人的到来使晚清社会西学东渐之风盛行,英语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因此,晚清时期可以被看做英语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起始阶段。目前学界对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研究往往聚焦于教育教学和西学东渐,偶有涉及中英语言接触,但信息比较零散,未有针对此阶段的英语传播进行的系统分析与归纳。本研究基于对“史料”与“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借助语言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以晚清社会为时代背景,以路径、动因、影响及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总结这一阶段英语传播的状况和效果,力图建构语言传播的研究模式。具体研究问题如下:一、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路径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语言传播机制?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传播机制是如何产生的?最终效果如何?三、英语在中国晚清社会的传播揭示了哪些语言传播规律?对当下中国的语言政策与规划有怎样的启示和借鉴?语言传播具有社会性,对某一时期某种语言传播进行研究需采用跨学科视角。本研究以库柏语言传播变量、夸克语言传播模式和语言选择主义为理论框架,建构由路径、动因、影响、规律构成的语言传播研究模型,对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进行较全面的探讨。笔者通过文献爬梳,整理出大量与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相关的原始资料(包括奏折、地方志等史料汇编和当时出版的中英文报纸等)、近代着作(包括晚清时期英语传播过程中亲历者的着作及其它相关着作)以及当代论着(包括期刊论文、专着等)。以质性研究为方法,同时利用史料进行相互佐证,从中提取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如下:首先,受晚清时期历史背景影响,英语在当时中国社会的传播主要由来华西人群体及晚清政府洋务派群体主导。其中,来华西人主要指“英美传教士群体”和“英美商人群体”。“英美传教士群体”主导的英语传播活动集中在教会教育与翻译出版上,体现了传播的文化路径;而“英美商人群体”受经济利益驱动,引导以商务英语教学为主的民间教育机构的创办,促使中西交往中产生了“皮钦英语”这种语言变体,显露出经济对语言传播的影响。晚清政府洋务派则通过政府支持,从政治层面推动了英语在中国社会的传播。由不同群体主导的文化、经济、政治传播路径共同构成了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机制。其次,语言传播的主体是人,人们基于生活环境刺激产生不同的动机与目的,做出语言传播行为。晚清时期英语传播的主导群体与被主导群体在当时环境影响下,或主动或被动地传播英语,导致以文化、经济、政治为路径的传播机制的产生。最终促使中文吸收了大量英语外来词,在促进汉语语法研究完善的同时,为民国时期外语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经验,给后世带来了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双重影响。最后,晚清时期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下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传播的一般规律。(一)英语在晚清外语传播中一家独大的局面体现了语言传播中的竞争规律;(二)晚清来华西人群体在缺乏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不断进行传播路径的调整,这体现了语言传播中同样存在着“路径依赖”规律;(三)当时的英语传播对后世的影响说明了语言传播由下及上,再到由上及下的受众规律;(四)晚清时期的英语传播揭示了语言在文化、经济、政治层面既平行又交互的传播规律。综上所述,晚清时期不同群体受客观环境与自身目的驱使,通过文化、经济、政治路径主导了英语在中国的传播,对后世中国的语言和社会产生了影响,并揭示了一定的语言传播规律。这就提醒我们,我国在制定汉语推广政策时应注意外语竞争和受众规律的影响,利用“路径依赖”规律,制定适用于目的国的汉语传播政策。期望该研究能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谢斌[2](2019)在《韩国的对华政策研究2008-2018》文中研究说明韩国的对华政策在其外交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自2008年以来中韩关系在整个韩国对外关系中的份量越来越重。然而,近十年间中韩关系却发生了数次明显的波动。这说明,两国间尽管存在大量的共同利益,从而推进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但显然也存在着冲突性的利益,并时而因此导致双边关系受到冲击。面对着当前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思潮的泛起,维护好中韩关系对于维持地区稳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两国的持续发展与持久繁荣,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回顾过去十年间韩国的对华政策,分析其出台政策的内外背景,明确其政策目标和可利用的资源,并在回顾其对华政策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韩国对华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倾向及影响要素,明确理解韩国政府对华政策继承和调整,探寻其中规律性的内涵,明确其政策选择的方向和面临的问题,对于判断韩国对华政策走向,以及实现中韩双方的政策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从韩国对华政策的背景来看,历史上的朝贡体制形成了两国间“事大字小”的双向义务关系。但到了近代,原本中性的事大主义一词却被演绎成了极具贬义色彩的观念,甚至被称为朝鲜王朝衰落的重要原因,并导致了韩国对华“反事大主义”思潮的出现。随着二战结束后的美苏分治、冷战爆发及随之而来的朝鲜战争,韩国对华“反事大主义”日益根深蒂固,但却形成了新的对美“事大主义”。而韩国国内的政治力量也从近代之后逐步形成、分立为保守阵营和进步阵营。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现代意义上的保守政党和进步政党逐渐成为韩国的两大政治势力,并实现了数次政权交替。两大阵营在对华政策上有着明显的偏好差别,保守阵营对华存在着明显的猜忌和不信任,对外政策更加倚重美韩同盟;进步阵营更加强调民族和国家的自主,主张在大国之间维持均衡,但也对韩国对华经济依赖、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等问题耿耿于怀。但韩国对华经济依赖的持续加强是个不争的事实,它和中美两国竞争态势凸显、朝鲜半岛对峙格局持续,一并构成了韩国对华政策的外部环境。经过十多年的磨合,到2008年李明博政府执政时,韩国对华政策的目标已经大致清晰。首先,韩国的对华政策意在维持一个相对平衡的地区格局,即在中美两大强国竞合进程中,分别借力来维持对另一方的均衡,尤其是以美韩同盟来“远交近攻”,预防中国崛起带来的不确定性。其次,在朝鲜半岛事务中积极争取中国的支持,以缓和地区局势、推动朝鲜核问题的解决以及促进国家统一进程,同时也提防中国日益扩大的影响力,防止中国再次“主宰”朝鲜半岛的命运。最后,积极推进对华经济合作,以维持国家的持续发展与繁荣,但又有意识地去警惕对中国在经济上的过度依赖。韩国实现对华政策三大目标的基础在于其可借助的和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外部的美韩同盟、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外交带来的亲和力。美韩同盟使得韩国可以借助美国的力量和中美竞争的态势,形成对华政策的“背书”空间;经济实力则是韩国开展对华经济合作的基础,也是其自身对华政策的最有力支持;而具有较大亲和力和传播性的“韩流”文化则对韩国落实对华政策、发展中韩关系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从2008-2018年韩国三届政府对华政策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推进对华经济合作始终是韩国对华政策的主轴,努力提升中韩相互信赖水平也是韩国对华政策的重要努力方向。无论是保守阵营执政,还是进步阵营执政,经济合作的主轴都是一以贯之的。但是,从李明博政府时期的“天安舰事件”到朴槿惠政府时期的“萨德”问题,从这两次严重影响中韩关系的事件可以发现,韩国的对华政策受到朝鲜核问题以及美韩同盟的显着影响。而且,这两个因素都是长期存在而韩国又无法摆脱的。即便是主张“自主国防”的文在寅政府,也无力改变部署“萨德”的决定,对美韩同盟的仰仗也只是程度上的变化,而难以实现安全结构的转变。不过,文在寅政府奉行对朝缓和政策,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韩关系受到朝鲜核问题影响的风险。另外,从政策的演变过程还可以发现,韩国对华政策始终有着制衡和提防的一面,但随着中国实力的持续增长,韩国在中美之间回旋的空间正在缩小,其对华制衡的企图也日益受到考验。通过对韩国对华政策的评估可以发现,首先,在韩国对华政策的决策过程中,以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对外交决策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这也是由韩国三权分立体制中总统权最为庞大的特征所决定的,但韩国国会也可以通过政党的竞争、法案的审批等途径,对外交决策起到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当总统出身的政党在国会处于少数地位时,反对党往往能够对政府的外交政策施加更大的影响。韩国军方虽然恪守中立,但一直是传统的保守大本营,也可以通过军人出身的政府高官、军属群体、退役军人组成的市民团体等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而影响外交决策。其次,在韩国对华政策的实施效果上,经济政策是最为成功的,对华贸易是韩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中国为其提供了庞大的市场、便利的投资场所以及诸多的就业机会。但是,韩国的对华政策始终没有突破安全问题的瓶颈,其在安全问题上高度依赖美国的情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导致韩国在中美之间的平衡始终面临着一定程度的风险。这也意味着,在借力中国推进朝鲜半岛事务这一问题上,中韩两国不会完全协调,其效果也是损益参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其根源在于韩国面临着在中美夹缝中回旋空间缩小、对华借力与防范的矛盾无法解决、以及面对中国崛起时“搭车”与“避险”心态并存等现实困境。展望未来韩国的对华政策,美韩同盟将继续限制韩国对华政策的内容,决定了中韩关系很难在政治、安全领域达到与经济合作对等的水平;朝韩关系的特殊性和中国对朝鲜的重要意义,则决定了韩国对华政策受到朝鲜(核)问题影响将会是长期的;而政党政治、选举需求、总统个性等国内政治因素以及对华经济依赖的外部经济因素也对韩国的对华政策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韩国对华政策在地区事务上依旧是借力与防范的继续,经济事务上虽然会面临着竞争性增强的问题,但合作的方面依旧大于竞争的方面。在安全问题上,韩国的对华政策将难以突破美韩同盟的结构性限制,安全合作的空间有限。韩国的对华政策也给中国制定对韩政策提供了启示,即中国应当意识到两国关系中的冲突性利益,以更务实的姿态推动合作领域的持续深化和渐进式拓展;更加重视对韩国国内政治的关注,明确韩国不同群体的对华利益诉求,有针对性地扩大交流、合作,塑造更友好的对华政策氛围;以更加多样式的政策内容和更精细化的政策操作,拓展中韩两国的共同利益,开辟两国合作的更多领域,夯实两国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
罗小军[3](2014)在《新型大国经济关系的生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1978-2012)》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中美关系的世纪,把握21世纪的国际秩序,必须首先研究中美关系。洞察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根本在于把握中美经济关系的发展,而从国际政治研究的角度而言,把握中美经济关系的趋势,关键是研究中美经济外交。中美经济外交最核心的线索是崛起的国家与守成国家的互动发展关系。基于垂直分工的经济互补、基于相互依存不对称向对称的发展、崛起国家与守成国家的互动,这三大因素构成了中美经济外交的结构特征和环境。美方在国际分工中总体处于上游、在相互依存中拥有优势,常常是中美经济外交互动中的施动方,中方常常处于应对方,但从体系而言,美方总体处于守成一方,中方处于崛起方,中方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不断增强,从而日益具有主动性和话语权。随着相互依存的发展,中美经济外交中结构性因素潜移默化发生变化,但美方仍然居于优势地位,除了贸易领域,投资领域、金融领域的不对称性依然显着,但变化已经开始向投资和金融领域延伸。双边宏观协调已经建立机制化渠道,全球治理也在双边机制范围内率先发酵,并对多边对话发挥着着引领作用。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而言,依据双边经济沟通机制的建设情况和参与体系层面制度的建设情况,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1978-1988),中美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这一基础设施,缔结中美贸易协议,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1989-2000),历经政治动荡,确立PNTR关系,签订入世协议,中美经济外交政治脱敏,启动了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阶段;中美经济外交机制化(2001-2007),2001年中国入世,中美双边有了共同的底层的经济沟通机制,2006年中美设立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构成中美经济外交顶层设计,从而中美经济外交形成了多层次立体沟通机制,机制化特征显着;中美经济外交包容化(2008-2012),在金融危机面前,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发动机,休戚相关,参与宏观协调和全球经济治理,中国于2011年承认了美国领导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导作用,与美国2006年认为中国已经纳入到体系内发展遥相呼应,一种相互包容的经济外交形成,一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开始。这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新鲜在三处:不同于一战前历史上,崛起国家和守成国家互动的方式,他们最后都走向了战争;不同于一战后美苏的经济竞争和外交,他们最后闹了个你死我活;不同于二战后美国与德国日本的经济外交,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外交是在美国主导的体系内进行。中美经济外交走出了一条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体,从体系外到体系内再共同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和秩序建设的的经济外交互动路径,一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形成,这种新型大国经济关系为全面的新型大国关系铺就了道路。35年的中美经济外交验证了,美国对华保持接触外交和中国对美持续开放这一互动模式的理性。35年来,美国的遏制和制裁都最后损人不利己,35年来中国的开放与进步收获了持续的红利。尽管前路仍有坎坷,但这种理性和战略必须坚持,这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姿态。如果没有意外,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守成,是一个长期的互动过程。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才占美国经济总量的51%,如果中美保持过去35年的经济增长绩效,中国最快10多年,最慢需要近百年,才能在经济总量上赶上美国。相互依存的对称性发展,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权力转移是渐进的,尽管中国迅速崛起,美国仍然拥有相对优势。美国需要中国分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中国也愿意分享更多国际话语权。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秩序的建设,需要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中国如想实现大国梦、强国梦,除了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必须能够给国际社会提供普世价值、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和服务,随着力量的发展,必须更有担当。在一个竞争性的国际社会中,权力与责任是会趋于对应的。这是崛起的中国必须正面的,理性看待的。从美国角度而言,保持开放和包容,是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能够继续焕发新生命的关键。
车守同[4](2013)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文中提出1944年1月成立的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是中国抗战时期所成立最重要的一处遗址博物馆。成立的背景,与抗故时期「西北开发政策」、「(1942年)国军派驻河西走廊」、「(1942年)中央政府收复对新疆省行政权」,有绝对密切的关系。为了抵抗日本对中国的军事及经济封锁,地处偏远的敦煌,交通运输获得大幅改善。加上菁英人才的参与、兰州市政的建设,以及于全国最重要的国营事业玉门油矿凿井出油,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都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当时在河西走廊与莫高窟从事公务访查及学术工作的人员虽然不多,但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晌,并且在1949年以后,分居海峡两岸,相关的史料也分布在两岸。本论文系以分布海峡两岸的史料,包括公文、信函、日记,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的时代背景,作一时间的比对与全面性的讨论。
汤岳利[5](2013)在《基于知识价值链的中国微车行业专利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汽车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因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微型汽车行业因其产品具有燃料消耗少、使用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用途灵活,适应我国广大农村、中小城镇及中小企业的生产和消费需要等特点,近二十年来发展尤为迅猛。但是,我国微型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专利运用水平低的问题依然突出。首先,从技术创新角度上来看,行业研发能力普遍较弱,核心技术和专利拥有量少。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提高生产质量、创新生产工艺和对引进产品进行适用性改进,专利类型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为主。其次,从专利运用角度来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灵活运用专利能力不强,专利数量、专利水平、专利布局尚不能满足汽车产业国内外发展的需要。更为严峻的是,跨国汽车公司在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发展道路上已经树起了由专利组成的知识产权壁垒。因而,研究如何从战略的高度,推进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突破国际跨国汽车公司的知识产权壁垒,对提升我国微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产业全球化和知识产权运用日益加强的发展态势,使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的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等相关战略研究成为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专利战略概念、功能、类型及某些环节的制定策略上,并得到了许多令人信服的结论。但关于专利信息分析、专利开发、申请、运用和保护等观点和理论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这正为本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契机与理论开拓空间。本论文遵循“理论研究→模型构建→实证分析→战略设计”的研究思路展开论述。在梳理并吸收国内外专家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创新经济学、管理学、知识产权法学等多门学科理论,提出了知识价值链概念,构建了基于知识价值链的专利战略模型,探讨了专利信息分析、专利开发、专利申请、专利运用和专利保护战略的内涵及运作模式;构建了基于知识价值链的专利战略改进型SWOT分析模型,以微车专利信息为重点,分析了我国微车行业实施专利战略的内外部环境,确定了微车行业专利战略选择,提出了战略设计构想。本文试图通过上述研究,建立一个系统的微车行业专利战略理论框架。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部分:第一,理论基础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的综述与评析,归纳了与本文研究主体有紧密关系的理论基础,剖析了其中存在的不足,为后文的模型构建奠定了基础,并确定了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研究框架的构建。在界定知识价值链(KVC)含义的基础上,从专利基本战略和支撑体系两大模块,构建了专利战略模型;基于KVC思想,引入并突出了专利活动的定量分析元素,构建了专利战略改进型SWOT分析模型,为专利战略的具体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第三,基于KVC的专利战略系统。从专利战略模型之专利基本战略和资源支撑体系两大子系统角度,着重论证了专利信息战略、专利开发战略、专利申请战略、专利运用和保护等基本战略的内涵及运作模式;论证了专利战略的要素支撑、组织支撑和文化支撑内涵及构成。第四,基于KVC的微车专利活动状况分析。紧密结合知识价值链,主要借助专利地图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全面深入地剖析了中外微车行业的专利基本活动和支撑活动态势,总结了日本微车产业专利战略成功的经验。第五,基于KVC的专利战略选择。在前章主要对专利信息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本章结合对微车行业及技术发展外部环境进行的定性分析,找出了影响微车行业专利战略的关键因素,并基于KVC的专利战略改进型SWOT分析模型进行战略匹配,得出我国微车行业的专利战略组合,即以S0进攻型专利战略为主,辅之以WO防御型专利战略的攻防兼备战略。第六,基于KVC的专利战略的系统设计。基于知识价值链的专利战略理论模型,主要从专利战略的原则、目标、重点及支撑体系角度,对我国微车行业专利战略进行了系统设计,提出了相应的专利开发、专利申请和专利联盟等战略设想及具体谋略。认为微车行业应针对不同的技术领域实施不同的专利战略:在微车车身和发动机领域,实施技术领先型专利开发战略、自主创新模式、进攻性专利布局战略和专利联盟战略(S0战略)。同时,在微车电子电器、新能源、底盘、传动技术领域,实施追随型专利技术开发和联合开发、利用失效专利开发战略、外围防御型专利申请战略、专利购买战略和专利诉讼战略(W0战略)。
赵欢[6](2013)在《铃木之鉴》文中研究指明有的企业在攻城掠地,有的企业却弑羽而归,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仍不可忽视前车之鉴。铃木在美国的失败也给了我们的自主品牌在开拓海外市场的求真中一些警示。
张庆伟[7](2011)在《美国政府对跨国公司的监管研究》文中认为权力与财富的关系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命题之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一个显着事实是: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既是最大的跨国公司母国,也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东道国。历史地看,美国的崛起与跨国公司的发展扩张具有很强的共时性。众所周知,在美国霸权构成中,跨国公司具有重要分量,美国也建构了支持跨国公司扩展的完善政策体系,但同样需要关注的是全球资本对美国趋之若鹜,外国跨国公司对于美国的发展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是开放的经济体,面对主权国家和跨国公司天然的利益冲突,美国政府监管如何实现了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美国对于跨国公司的监管是在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采取现实主义态度,以获取相对收益为目标的典型体现。本文在理论范式上采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罗伯特·吉尔平的“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主义”,主要假设包括:首先,虽然国际经济日益融合,国际机制逐渐增多,但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本质没有改变,国家为了各自利益也不会放弃监管跨国公司。其次,国家始终是国际国内事务的首要行为者,具备监管跨国公司的能力。在很多自由主义者的眼里,全球化为跨国公司提供了一个没有国界的广阔舞台,面对席卷全球的市场力量,主权国家调控监管的空间和能力受到大大制约,陷入了弗农式的“主权困境”,正在发生苏珊·斯特兰奇所说的国家“退却”。但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主义认为,虽然跨国公司、国际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在决定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明显的作用,但是国家对国际组织的主权让渡、对跨国公司的放松管制,都是主动的政策选择。各国的政治目的、竞争和合作相互影响,创造出经济力量在其中运作的政治关系框架。国家制定每个企业家和跨国公司必须遵守的规章。第三,国家安全永远是国家最关心的问题,在各种监管目标中排在首位。国家权力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起决定作用,权力可以以军事、经济、甚至心理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道义和价值观念在决定行为中同样可以发挥作用。国家必须不断地防止对他们政治和经济独立的现实或潜在威胁,不断地关注权力关系的变动,以及在国际均势中国家利益变化的后果。第四,大国更能把握驾驭跨国公司等市场力量,左右着跨国公司的监管规则。世界经济的性质受到主要大国安全、政治利益和相互关系的强烈影响。这些大国绝不会让全球经济产品的分配对其国家利益的影响完全由市场左右。在将跨国公司监管的现实主义理论范式应用到美国时,需要充分考量美国的霸权地位及其对霸权的追求。正如美国学者所自我认知的:美国不是一个传统的殖民大国,其帝国主义式的行动不是体现在军事上,而是一般体现在对美国银行和公司的影响和控制方面。围绕获取、加强和维持霸权,美国政府在监管跨国公司的三个维度——安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赋予特别的政策目标,分别是维护被广泛定义的国家安全利益、防止经济技术领先地位丧失、输出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意识形态。美国在世界体系和国际资本市场中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跨国公司政策的探索者和先行者,也成为国际规范的制定和引领者。本文从跨国公司监管所涉及的纷繁的政策中,按照既定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梳理,并验证理论假设的解释力。美国政府监管跨国公司的政策工具主要有对外国跨国公司投资的监管、对跨国公司的出口监管、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等避税措施的监管、对于跨国公司输出文化的监管等。美国政府对跨国公司的域外管辖、以及在跨国公司国际管制问题上的自利倾向一并得到了阐述。如果不能打开国家这个“黑箱”,国家主义范式的分析将难以摆脱扁平化问题。本文通过路径融合,用国内结构路径和制度路径,弥补了罗伯特·吉尔平把国家作为单一行为体的局限,拓展了研究的深度。在国内层次,重点考察了政府与企业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家管制机构之间关系等制度结构,提出美国国内制度结构不仅决定了政府监管的范围和力度,而且通过制度的力量,使对跨国公司监管既反映不同政治力量及利益集团的诉求,又最大限度避免过度政治化对国家利益的损害。另一方面,美国监管跨国公司也需要对国际层次的变量进行有效回应。本文在国际政治变革的大框架下,探讨体系因素作为一种外部环境如何影响了跨国公司监管政策及其实施,重点选择美国对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这个与中国密切相关的命题,进行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考察。分析认为,围绕维护国家安全和霸权地位的战略目标,美国对跨国公司的监管,因为面对的国家不同、议题不同,而调整演变,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跨国公司监管属于政府公共政策范畴,本文定位在理论检验型和历史评估型论文的结合,所以含有较多的关于美国管制政策和管制案例的描述成分,用以检验“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主义”范式的解释力,并对具体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具体研究方法上,采用文献研究法,涉及大量美国政府、国际组织的官方文件、政策及国内学术专着、论文;采用案例分析法,由于美国的法律体系属于判例法,管制政策体现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所以研究政策离不开案例;采用比较研究法,以中国视角研究美国问题,本身即有比较,文中还特别关注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东道国与母国,大国与小国,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等在跨国公司监管中的差异,多维度地展现跨国公司监管的不同侧面。本文的核心结论可以概括为,美国采用“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主义”原则,对本国和他国的跨国公司实施了有效监管,使跨国公司成为其霸权地位的重要支撑。美国对于跨国公司的监管受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但其国内政治结构和监管制度能够使监管以符合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展开。美国对于跨国公司的监管受外在环境变化和国际压力的影响,但根据国家关系和议题性质做出不同回应。美国在跨国公司的国际监管制度建设中存在明显的自利主义倾向。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美国对跨国公司的监管需要一种全景式理论阐释。选择以罗伯特·吉尔平“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主义”理论为基本架构,站在国家的立场,选择政府监管的维度,吸收对外经济政策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更有利于完成对美国跨国公司政策与实践的全面解读。从实践看,中国与美国日益扩大的经贸交往赋予了本课题强烈的现实意义。美国对跨国公司的监管与中国利益密切相关。如在过去几年间,包括中海油、海尔、华为在内的中国企业连续数次并购,都受阻于美国的国家安全审查机制。只有深刻理解了美国对跨国公司监管的理论、立场、尺度和影响因素,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方案,达到现实可行的目标。同样重要的是,中国已经连续19年成为吸收外商投资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500强跨国公司中的九成已落户中国,同时中国迅速成为资本输出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大批企业走出国门,成长为有影响的跨国公司,《财富》杂志2010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中国企业已达54家。毫无疑问,中国崛起需要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力量,而建构中国的跨国公司监管体系,需要积极借鉴美国的经验。本文对于主权国家和跨国公司这两个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行为体,尝试采用监管的视角,从总体上把握国家与跨国公司的关系,对于分布在美国对外经济各领域的政策工具进行了梳理:在理论框架上,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主义为主,借助国家主义回归时倡导的路径融合,从国内结构和体系层次进行拓展,搭建起较有解释力的分析模型。
吕栋[8](2011)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向汽车强国迈进之际,自主品牌的汽车理当承担更大的责任,努力培育民族自主品牌是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国外汽车业成功的事实已证明自主品牌的建立是提升我国汽车产品自主开发能力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品牌是市场竞争的利器,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石。当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实力迅速增长,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良好自主品牌形象能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利润,同时能加速企业成长,增强其竞争力,提升中国产品形象,展现中国的综合实力。本文利用市场营销理论、品牌战略管理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结合国外汽车企业发展模式的一些经验,以及我国汽车业的发展态势,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战略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这些探析和研究能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的战略和实施提供一些参考作用,同时,借此机会来希望通过国家政府和企业的努力使自主品牌能发展壮大,增强其竞争力,以有效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论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有:①对国内外关于汽车自有品牌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并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②从品牌战略管理的角度分析国内外汽车自有品牌成功的经验和值得借鉴的地方。最后,从国家层面、产业层面和国际化层面给出了发展中国汽车自有品牌的建议和应该采取的举措。
成凌云[9](2011)在《论日本动画片中的人文地理》文中研究说明动画产业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它不仅具有娱乐大众的功能,还具有表现人文,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日本是世界着名的动画片生产大国之一,其动画片制作精美,故事新颖,处处散发出日本独有的人文地理气息和浓郁的民族、地域情怀。本论文以日本动画片中的人文地理为研究对象展开全文。第二章和第三章着重从日本自然地理对其地域文化的形成入手,阐述日本传统的和现当代的人文地理景观,分析自然地理对其动画片创作的影响。第四章则重点分析新人文地理对动画片创作及表现方式的影响,总结出新人文地理在动画片创作中的重要表现。第五章着重将日本动画片与中国动画片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日本在动画片创作中对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重视,是其动画片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中国的早期动画片传统的人文色彩浓郁,但当下的国产动画片却因为缺乏创新而被日本拉开了距离,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希望通过对落后原因的分析,我国动画片的发展提供可行的思路,总结中国动画片目前身处窘境的原因,使动画片创作者真正认识到中国的地域文化和人文地理对于动画片创作的重要作用。
鄢显俊[10](2010)在《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文中提出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最重要的科技-产业革命,它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的美国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造着人类社会。就技术和社会互动的角度观察,在美国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展开的过程,美国社会为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经由信息技术革命“重塑”的当代资本主义被称为信息资本主义,在其形成过程中诞生了信息垄断,它指独占信息核心技术的信息产业垄断资本、凭借其市场权力,滥用知识产权以攫取高额利润而实施的一种垄断,是当今资本主义微观经济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它鞭辟入里的解剖将为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提供一扇独特的“视窗”。信息垄断起源于信息经济形成和信息产业勃兴的20世纪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信息垄断的实质是对知识的垄断,其表现形式是垄断IT核心技术。信息垄断的发展史也就是全球计算机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和CPU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的发家史,其产业代表是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结成的Wintel联盟。而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所造成的影响逐渐引起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它有可能成为信息时代美国控制互联网“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信息垄断生态环境模型”揭示了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它由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产品基础和法律环境三大要素构成。信息垄断厂商熟练地运用法律策略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业策略打压竞争并侵害消费者。为此,它遭遇了美欧日韩各国频频发起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信息垄断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对抗自己的“内生反对力量”。这就是“自由软件”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开源软件”运动。前者坚决反对微软代表的资本主义“私有软件”制度,堪称“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空想社会主义。后者试图探索一条“自由软件”商业化运作的道路,而且获得成功,这是理想妥协于现实的必然结果。信息垄断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信息时代的特殊体现。任由信息垄断泛滥将对经济公正乃至社会公正产生重大危害。而且,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强大的“战略武器”,信息垄断还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利益之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除了信息垄断这一微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外,还表现在中观和宏观的其他所有领域,在信息技术范式的“重塑”下,信息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表现为“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除此,“数字鸿沟”代表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探讨国家间“数字鸿沟”的测度方法和量化表现,将更有助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规律以及所蕴藏的危机。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信息时代最复杂的“两制”关系,其特征可用:“共时态并存中的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信息资本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紧密联系和互动,这种复杂关系的演进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促使这种错综复杂关系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日愈全球化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动能所致,这是马克思早年所指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本质依旧。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两大本质特征仍旧如故,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即商品生产无所不在;第二,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榨取剩余价值。综合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必须看到,“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而“两个决不会”则强调了不同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总之,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是: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变化本身。信息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变迁历程。运用ORBICOM提供的测量方法,通过多维度量化考察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进程,比较它与信息资本主义的差距及中国的追赶特点。可以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创的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是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超常规发展的典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应对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典型代表的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的国策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日本汽车在美“攻城掠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汽车在美“攻城掠地”(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论文结构 |
1.研究问题 |
2.论文结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依据 |
1.研究方法 |
2.理论基础与认识依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回顾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1.英语传播 |
2.晚清时期 |
3.晚清时期传教士 |
第二节 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1.国外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2.国内英语传播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晚清以前英语传播回顾 |
第四节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研究 |
1.晚清社会传教士的相关研究 |
2.晚清社会翻译情况的相关研究 |
3.晚清社会近代化教育的相关研究 |
第三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文化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传教士 |
第三节 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1.前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2.后期教会学校与英语传播 |
第四节 翻译出版与英语传播 |
1.翻译机构与英语传播 |
2.报刊出版与英语传播 |
第五节 传教士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文化特征 |
1.双向语言文化传播 |
2.群体性书面语传播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经济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经济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来华英美商人 |
第三节 民间英语培训机构与英语人才培养 |
第四节 “皮钦”英语与英语传播 |
第五节 英美商人主导的英语传播的经济特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政治路径 |
第一节 传播的政治背景 |
第二节 传播主体:晚清政府洋务派 |
第三节 近代化教育与英语传播 |
1.三类新式学校与英语传播 |
2.官派留美与英语传播 |
第四节 翻译活动与英语传播 |
1.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西学传播 |
2.京师同文馆翻译活动与译员培养 |
第五节 洋务派主导的英语传播的政治特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晚清社会英语传播规律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外来语言传播竞争激烈 |
1.其他外语的传播情况 |
2.影响外语竞争的因素 |
第二节 路径依赖及其体现 |
1.路径依赖及其内涵 |
2.英语传播路径依赖 |
第三节 英语传播中人的因素 |
1.晚清来华西方人 |
2.晚清政府洋务派 |
3.个体被动传播者 |
第四节 传播受众:底层-精英-群众的传播模式 |
第五节 文化、经济、政治层面的平行交互传播 |
第六节 英语在中国传播带来的影响 |
1.对汉语的影响 |
2.对社会的影响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传播的局限及启示 |
第一节 主导性局限及表现 |
1.来华西人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
2.洋务派们主导的传播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 |
1.应对传播中的竞争现象 |
2.注重主导者的路径依赖 |
3.尊重受众传播相关规律 |
4.结合“场论”防范预警 |
第三节 对外语政策与规划的启示 |
1.应对英语的语言霸权 |
2.提高中华文化自信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第一节 结论与贡献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2)韩国的对华政策研究200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背景 |
第一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反事大主义”思维 |
一、韩国“事大主义”的历史传统 |
二、韩国“反事大主义”思维的产生 |
三、韩国“反事大主义”思维的原因 |
第二节 韩国保守-进步阵营的对华政策偏好 |
一、韩国政坛保守-进步阵营的分野 |
二、韩国保守阵营的对华政策偏好 |
三、韩国进步阵营的对华政策偏好 |
第三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环境 |
一、中美关系竞争性因素的增加 |
二、朝鲜半岛对峙格局的持续 |
三、韩国经济对华依赖的加强 |
小结 |
第二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目标与基础 |
第一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目标 |
一、维持中美在东北亚的均衡格局 |
二、朝鲜半岛事务中的借重与防范 |
三、促进经济发展与提防过度依赖 |
第二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基础 |
一、不断巩固的美韩同盟 |
二、较为发达的经济实力 |
三、积极宣传的文化亲和力 |
小结 |
第三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历程 |
第一节 李明博政府的对华政策 |
一、经贸为主轴提升中韩关系 |
二、多方努力分散对华经济依赖 |
三、“天安舰事件”后的对华政策调整 |
第二节 朴槿惠政府的对华政策 |
一、提升对华外交地位 |
二、积极开展信任外交 |
三、“萨德”问题与对华外交转向 |
第三节 文在寅政府的对华政策 |
一、努力重建中韩互信 |
二、继续推进中美平衡 |
三、试图降低对华依赖 |
小结 |
第四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评估 |
第一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部门倾向 |
一、韩国行政部门的对华政策倾向 |
二、韩国国会的对华政策倾向 |
三、韩国军方的对华政策倾向 |
第二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实施效果 |
一、在中美间平衡的得失 |
二、朝鲜半岛局势的损益 |
三、对华经济合作的收获 |
第三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现实困境 |
一、中美竞争加剧导致回旋余地缩小 |
二、朝鲜事务中对华借力与防范的矛盾 |
三、对中国崛起“搭车”与“避险”的权衡 |
小结 |
第五章 韩国对华政策的展望 |
第一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影响要素 |
一、美韩同盟的限制 |
二、朝韩关系的影响 |
三、国内政治的作用 |
四、经济依赖的效应 |
第二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前景 |
一、地区事务上借力与防范的继续 |
二、经济事务上合作大于竞争 |
三、安全事务上难以突破瓶颈 |
第三节 韩国对华政策的启示 |
一、对韩政策定位需要更加现实化 |
二、对韩政策内容需要更加丰富化 |
三、对韩政策操作需要更加精细化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成果 |
后记 |
(3)新型大国经济关系的生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提出问题 |
一、经济外交角度研究中美关系的理论重要性 |
二、经济外交角度研究中美关系的历史重要性 |
三、中美经济外交研究的稀缺性 |
四、崛起国家与守成国家经济外交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经济外交 |
二、美国经济外交 |
三、中国经济外交 |
四、中美经济外交文献 |
五、小结 |
第三节 方法与结构 |
一、方法与逻辑 |
二、篇章与结构 |
第四节 观点、创新与不足 |
一、观点 |
二、创新 |
三、不足 |
注释 |
第二章 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1978-1988)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1978-1988)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1978-1988)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78-1988)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1978-1988) |
一、影响中美经济外交互动的因素 |
二、中美经济外交互动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1978-1988) |
一、中美经济外交比较分析(1978-1988) |
二、中美经济外交评估(1978-1988) |
三、中美经济外交初始化 |
注释 |
第三章 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1989-2000)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1989-2000)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1989-2000)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1989-2000) |
一、1989政治风波 |
二、最惠国待遇到永久正常贸易关系 |
三、中美在贸易领域的互动 |
四、中美在投资领域的互动 |
五、中美在金融领域的互动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1989-2000) |
一、比较分析 |
二、评估 |
三、中美经济外交正常化 |
注释 |
第四章 中美经济外交机制化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2001-2007)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2001-2007)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1-2007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2001-2007) |
一、中美关系再定位 |
二、中美在贸易领域互动 |
三、中美在投资领域互动 |
四、中美在金融领域互动 |
五、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2001-2007) |
一、理念与目标评估 |
二、策略评估 |
三、中美经济外交机制化 |
注释 |
第五章 中美经济外交包容化 |
第一节 美国对华经济外交(2008-2012) |
一、美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1012) |
二、美国对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2012) |
第二节 中国对美经济外交(2008-2012) |
一、中国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2012) |
二、中国对美经济外交理念、目标与策略(2008-2012) |
第三节 中美经济外交互动(2008-2012) |
一、经济外交舞台 |
二、宏观经济协调 |
三、全球经济治理 |
四、中美在贸易领域的互动 |
五、中美在投资领域的互动 |
六、中美在金融领域的互动 |
第四节 中美经济外交比较评估(2008-2012) |
一、比较分析中美经济外交理念与目标 |
二、中美经济外交策略评估 |
三、中美经济外交的全球化因素 |
四、中美经济外交包容化 |
注释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权力转移与中美经济外交 |
一、经济发展与权力转移的历史与趋势 |
二、经济外交的宏观涵义 |
第二节 变化中的相互依存与中美经济外交 |
一、中美贸易绩效、依存与经济外交 |
二、中美投资绩效、依存与经济外交 |
三、中美金融绩效、依存与经济外交 |
四、中美货币不对称性依存与经济外交 |
五、不对称性依存与中美经济外交 |
第三节 融入与纳入和中美经济外交相容 |
一、融入与纳入:中美经济外交理念 |
二、一致与冲突:中美经济外交目标 |
三、制裁与奖励:中美经济外交策略 |
四、接触与开放:中美双边互动模式 |
第四节 制度化渠道与中美经济外交着轨 |
第五节 包容性经济外交与新型大国关系起点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缘起 |
第一章 论文结构说明 |
第一节 所使用的原始档案介绍 |
第二节 各种文献的运用 |
第二章 回忆、研究与新史料的介绍 |
第一节 重新回忆与以往研究的成果 |
第二节 史料运用方法举例 |
第三节 介绍本论文的新史料 |
附件 |
第三章 从建设西北到建设甘肃 |
第一节 建设西北政策的形成 |
第二节 抗战前甘肃政局的发展 |
第三节 战时甘肃的建设 |
第四节 兰州是敦煌的中途岛 |
第四章 西北建设与各种考察团 |
第一节 建设甘肃的模式-「建设新西康」 |
第二节 各种考察团络绎於甘肃之途 |
第三节 朱家骅、于右任两次重大影响的考察 |
第四节 收复新疆 |
第五节 莫高窟第一次成功的官方专业考察系由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达成 |
第五章 交通建设 |
第一节 以往的交通困难 |
第二节 交通战略与甘肃省的交通建设 |
第三节 国防的大动脉甘新公路 |
第四节 安敦、南疆与莫高窟公路 |
第六章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经过与人事的安排 |
第七章 民国卅四年「改隶」的经过 |
第一节 由「裁撤」到「改隶」 |
第二节 同案遭到「裁撤」的单位 |
第八章 傅斯年支持敦煌学缘於他的理想 |
第九章 玉门油矿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
第一节 油矿对敦煌研究工作的支持 |
第二节 油人的雪泥鸿爪 |
第十章 莫高窟的摄影 兼谈有未竟之志的罗吉眉 |
第十一章 剡司长就是英千里 |
第十二章 重建史料 张治中的敦煌行 |
第十三章 痛苦的物价波动与米代金 |
第十四章 读书杂记 |
第一节 学者所看到散落在甘肃省内的敦煌卷子 |
第二节 对「敦煌」地名注解的新思维 |
第三节 莫高窟与宗教学的关连性 |
第四节 莫高窟的三寺 |
第十五章 结语 |
参考书目 |
(5)基于知识价值链的中国微车行业专利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价值链和知识价值链研究 |
1.3.2 资源基础论的相关研究 |
1.3.3 知识产权竞争优势论的相关研究 |
1.3.4 专利战略研究 |
1.3.5 简要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KVC的专利战略理论架构 |
2.1 知识价值链(KVC)的内涵 |
2.2 基于KVC的专利战略模型 |
2.2.1 基于KVC的专利基本活动 |
2.2.2 专利基本战略体系(ADPAP) |
2.2.3 资源支撑体系 |
2.2.4 动力形成模式 |
2.3 基于KVC的专利战略选择模型 |
2.3.1 模型构建 |
2.3.2 战略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KVC的专利战略系统 |
3.1 专利基本战略体系 |
3.1.1 专利信息战略(Analysing) |
3.1.2 专利开发战略(Developing) |
3.1.3 专利申请战略(Patenting) |
3.1.4 专利运用战略(Applying) |
3.1.5 专利保护战略(Protecting) |
3.2 资源支撑体系 |
3.2.1 要素支撑 |
3.2.2 组织支撑 |
3.2.3 文化支撑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KVC的微车行业专利活动状况分析 |
4.1 分析范围的确定 |
4.2 专利基本活动信息分析 |
4.2.1 中国微车行业 |
4.2.2 中国主要微车企业 |
4.2.3 汽车跨国公司在华专利及中外比较分析 |
4.2.4 行业关键技术领域及其发展方向 |
4.3 专利支撑活动状况分析 |
4.3.1 中国微车行业 |
4.3.2 日本提高专利能力的制度安排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KVC的微车行业专利战略选择 |
5.1 专利战略SWOT识别 |
5.1.1 优势 |
5.1.2 劣势 |
5.1.3 机遇 |
5.1.4 威胁 |
5.2 专利战略选择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KVC的中国微车行业专利战略设计 |
6.1 指导思想和原则 |
6.1.1 指导思想 |
6.1.2 基本原则 |
6.2 战略目标 |
6.2.1 近期目标 |
6.2.2 远期目标 |
6.3 战略重点 |
6.3.1 专利开发 |
6.3.2 专利申请 |
6.3.3 专利运用 |
6.4 支撑体系 |
6.4.1 人才支撑 |
6.4.2 组织支撑 |
6.4.3 文化支撑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论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内容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7)美国政府对跨国公司的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主权国家监管跨国公司的理论建构: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主义 |
第一节 关于跨国公司监管的基本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国家以现实主义立场监管跨国公司的逻辑起点 |
第三节 国家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对跨国公司采取多维度监管 |
第四节 国家监管跨国公司受到国内国际双重因素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美国政府监管跨国公司的目标和政策 |
第一节 为霸权服务是美国政府监管跨国公司的独特目标 |
第二节 美国围绕霸权目标形成完备成熟的监管体系 |
第三节 美国霸权倾向在跨国公司域外管辖中的体现 |
小结 |
第三章 国内政治结构与美国跨国公司监管 |
第一节 政府——企业关系限定跨国公司监管的政策边界 |
第二节 国家——社会关系界定跨国公司监管遵循的国家利益 |
第三节 权力制衡与对跨国公司的理性监管 |
小结 |
第四章 国际政治环境与美国跨国公司监管:以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为例 |
第一节 国际政治变迁与跨国公司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日本崛起带来的挑战与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初创 |
第三节 法美竞争与《伯德修正案》 |
第四节 新世纪世界格局变化与《2007年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案》 |
小结 |
第五章 启示:加快完善中国对跨国公司的监管 |
第一节 中国政府对外资监管的基本框架 |
第二节 中美两国对外资监管的比较 |
第三节 完善中国对跨国公司监管的思路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相关理论基础 |
1.3.1 市场营销组合理论 |
1.3.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1.3.3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第2章 品牌理论基础 |
2.1 品牌理论发展与品牌营销观念变化 |
2.2 品牌与营销 |
2.3 品牌定位与价值 |
2.4 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 |
2.5 品牌组合的广度和深度 |
2.5.1 品牌战略的广度 |
2.5.2 品牌战略的深度 |
2.6 品牌与品牌组合战略 |
2.6.1 侧翼品牌 |
2.6.2 现金牛品牌 |
2.6.3 低档进入市场水平或高档权威品牌 |
第3章 中外汽车工业发展模式比较 |
3.1 国外汽车工业发展模式分类及其特征 |
3.1.1 先行发达国家的完全自主发展模式 |
3.1.2 后起国家的发展模式 |
3.2 国外汽车生产国汽车品牌的发展环境比较 |
3.3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模式选择 |
3.3.1 我国汽车工业的历史发展模式 |
3.3.2 当前我国汽车工业模式选择 |
第4章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态势研究 |
4.1 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发展现状 |
4.2 自主汽车品牌存在的问题 |
4.3 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
4.3.1 整车市场发展层次明显 |
4.3.2 关键汽车零部件面临突围 |
4.4 国内主要汽车企业和品牌特色 |
第五章 影响自主品牌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 |
5.1 政府政策对品牌战略发展的影响 |
5.2 产业结构对品牌战略发展的影响 |
5.3 文化对品牌战略发展的影响 |
5.3.1 普世文化 |
5.3.2 企业文化 |
第六章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战略 |
6.1 大国家战略 |
6.2 基于产业层面的战略 |
6.2.1 汽车工业的产业升级 |
6.2.2 汽车关键零部件行业进行“中国式突围” |
6.3 国际化走向全球化战略 |
6.3.1 海外本土化生产 |
6.3.2 海外并购 |
6.4 人才战略 |
6.4.1 注重人才的培养与投资 |
6.4.2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合理的用人机制 |
6.5 新能源战略 |
6.6 技术超越战略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论日本动画片中的人文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日本国自然地理特征及对其文化的影响 |
2.1 自然地理概念概述 |
2.2 日本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
2.3 日本地理特征对文化的影响 |
2.4 日本国自然地理特征对其动画片的影响 |
2.4.1 自然地理对日本动画角色塑造的影响 |
2.4.2 自然地理对日本动画场景的影响 |
第三章 日本国人文地理简析 |
3.1 人文地理概念阐释 |
3.2 丰富多样的日本传统人文地理特征 |
3.2.1 樱花、武士道在日本传统精神中的重要地位 |
3.2.2 浮世绘、数寄屋在日本传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
3.3 现当代日本“新”的人文地理特征 |
3.3.1 日本现当代科技和工业的迅猛发展 |
3.3.2 日本民族精神的新内涵 |
第四章 日本人文地理在其动画片中的表现 |
4.1 日本传统文化地理在动画片中的体现 |
4.1.1 日本动画片对樱花元素的表现 |
4.1.2 日本动画片对武士道精神的表现 |
4.1.3 日本动画片对浮世绘艺术的表现 |
4.1.4 日本动画片对数寄屋建筑的表现 |
4.2 日本现当代“新”人文地理在动画片中的运用 |
4.2.1 日本现当代科技和工业在动画片中的表现 |
4.2.2 日本现当代民族精神在动画片中的体现 |
4.3 人文地理在日本动画片中的表现手法分析 |
4.3.1 动画角色与日本人文地理的联系 |
4.3.2 动画场景与日本人文地理的联系 |
4.3.3 动画表现风格与日本人文地理的联系 |
4.3.4 动画片音乐配音与日本人文地理的联系 |
4.4 人文地理的运用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
4.4.1 对其经济的推动作用 |
4.4.2 对其文化的促进作用 |
4.4.3 对其思想的促进作用 |
第五章 结语 |
5.1 日本动画片人文地理特色总结 |
5.2 中国动画片发展脉络简述 |
5.3 日本动画片对中国动画片的启示 |
5.3.1 动画制作上的突破 |
5.3.2 题材设计上的创新 |
5.3.3 动画衍生品的开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的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及内涵 |
(二) 信息技术革命促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
(三) 垄断理论的争鸣及信息产业的垄断现象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革命 |
(二) 信息化、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 |
(三) 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与信息垄断 |
四、研究的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难点 |
(二)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与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历史原因 |
一、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科技-产业革命 |
二、信息技术革命的社会历史原因:基于SST理论的分析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一、信息垄断前史——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萌芽 |
二、信息垄断的萌芽——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迅速发展阶段 |
三、信息垄断的形成与发展——信息经济基本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
第二章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及"另类信息垄断"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Wintel联盟" |
一、何谓Wintel联盟 |
二、信息垄断暨Wintel联盟的特征 |
第二节 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 |
一、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的含义 |
二、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所面临的压力及其变革 |
第三章 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信息产业及其加速度规律 |
一、"摩尔定理"(Moore's law)揭示信息产业的加速度规律 |
二、"摩尔定理"(Moore's law)对信息垄断的意义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产品基础:信息产品的诸多特性 |
一、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 |
二、信息产品能够对用户产生极强的"锁定"(Lock-in)效应 |
三、信息产品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
四、信息产品具有"网络效应"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法律环境:严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
一、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简介 |
二、美国在全世界率先开启对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先河 |
第四章 信息垄断厂商的市场策略及其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 |
第一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法律策略:用"知识产权的大棒"维护垄断 |
一、计算机软件保护肇始之作:盖茨"致计算机爱好者的公开信" |
二、专利权从来都是英特尔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 |
三、微软的全球反盗版行动 |
第二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商业策略:"知识霸权"主宰下的赢家通吃 |
一、"捆绑"(Bundling)策略 |
二、OEM策略 |
三、"歧视性价格"策略 |
四、"标准战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魔道相长的激烈对抗 |
一、美国反垄断法律制度与微软、英特尔遭遇的反垄断调查及诉讼 |
二、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针对微软、英特尔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 |
第五章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本质及危害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 |
一、"自由软件"运动: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的空想社会主义 |
二、从"自由软件"到"开源软件"的嬗变:自由精神如何不被商业湮灭 |
第二节 "开源软件"对微软垄断的挑战及微软的应对 |
一、"万圣节文档":微软内部机密备忘录 |
二、"开源软件"反抗微软垄断的苦斗及初现的曙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本质及危害 |
一、信息垄断的本质 |
二、信息垄断的危害 |
第六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及其新型的两极分化 |
第一节 信息技术范式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 |
一、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转型 |
二、信息技术范式框架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创造性破坏"的一般描述 |
三、信息资本主义新变化种种:"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 |
第二节 信息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数字鸿沟" |
一、"数字鸿沟"及其测量模型 |
二、信息资本主义"数字鸿沟"的种种量化表现 |
三、各国"信息状态"暨"数字鸿沟"的演进比较 |
第七章 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共时态并存中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的"两制"关系 |
一、"两制"关系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A-B(1975-1979) |
二、"两制"关系深入、全面且曲折发展的历史阶段B-E(1992-2008)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
一、中国特色信息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
二、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与当代资本主义信息化的综合比较 |
三、信息化进程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应对信息技术革命挑战的方略 |
一、创新型国家与与国家创新体系 |
二、中国特色的主创新道路及国家创新体系 |
结束语 |
一、全文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日本汽车在美“攻城掠地”(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时期英语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 周小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韩国的对华政策研究2008-2018[D]. 谢斌. 吉林大学, 2019(02)
- [3]新型大国经济关系的生成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经济外交(1978-2012)[D]. 罗小军. 复旦大学, 2014(03)
- [4]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D]. 车守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5]基于知识价值链的中国微车行业专利战略研究[D]. 汤岳利.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
- [6]铃木之鉴[J]. 赵欢. 时代汽车, 2013(03)
- [7]美国政府对跨国公司的监管研究[D]. 张庆伟. 山东大学, 2011(06)
- [8]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研究[D]. 吕栋. 湖北工业大学, 2011(08)
- [9]论日本动画片中的人文地理[D]. 成凌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12)
- [10]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 鄢显俊. 云南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