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茶叶氟含量状况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岭苓,彭龙,王叶,肖益平,沈程文,王铭涵,李云飞,李峻,刘亚坤,雷召辉[1](2021)在《茶树鲜叶氟离子富集与生长时间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茶作为一种饮料,也有药用价值,更有保健作用。但茶树同时也是聚氟类植物,氟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过量氟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研究选取以安化黑茶核心产区10年以上的茶园,以茶树生长过程的鲜叶为实验样本进行监测,对茶叶生长过程中氟含量的累积进行相关指标测定。通过监测发现,茶叶中鲜叶氟离子含量与生长时间呈正相关,茶树叶片中氟离子含量在刚发芽时期为100mg/kg,经120天生长过程后达到650mg/kg。同一茶园中茶叶春季氟含量约为夏季的1.2倍,春茶聚氟能力强于夏茶。同一生长时间、同一茶枝条中老叶氟含量约为嫩叶的4.2倍。
齐依丽[2](2021)在《铝改性生物炭对茶园土壤中氟和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茶园土壤氟和镉污染日益严重,不仅对土壤–茶树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导致茶园土壤退化、茶叶减产和品质降低,而且会通过直接接触和食物链累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生物炭是一种高温绝氧热解产生的富碳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官能团丰富、含碳量高、固碳能力强、稳定性极大等特点,能够有效影响土壤中氟、镉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土壤修复材料。因此,本文制备了一种AlCl3改性玉米秸秆生物炭(AlCl3-BC),采用XRD、红外(FTIR)、XPS、扫描电镜、BET和Zeta电位表征AlCl3-BC形态结构,同时通过水溶液中单一和复合氟和镉的吸附实验,探究了AlCl3-BC对单一和复合氟和镉的吸附效果和吸附机理;选取湖北典型茶园土壤(恩施和黄冈),通过茶树幼苗的土培盆栽实验,考察了AlCl3-BC对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以及对土壤中氟和镉的赋存形态、植物毒性和累积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AlCl3-BC表面Al OOH数量增多,负电荷含量降低、表面积增大,含有更多的Al-O官能团,在静电相互作用中增大了对F-和Cd2+的吸附。在35℃时,AlCl3-BC对F-和Cd2+的吸附能力最强(81.65、153.78mg g-1)。对F-、Cd2+的吸附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R2接近0.99。等温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F-和Cd2+在生物炭上的吸附可能是由于均匀性和非均质性的结合。在F-和Cd2+二元溶液中,F-、Cd2+在BC和AlCl3-BC上存在竞争吸附。(2)添加生物炭后,茶园土壤p H值分别增加了0.61(恩施)和0.56(黄冈),其他土壤理化性质(有效阳离子交换量e CEC、电导率、有机质含量、黏粒、铝氧化物、锰氧化物)均有所增加。电导率增加显着(恩施:1.06us cm-1、黄冈:0.36us cm-1)。(3)AlCl3-BC有助于茶园土壤可交换态F、水溶态F向残余态F、有机束缚态F、铁锰结合态F转化,并且能促进土壤重金属Cd由交换态向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转化,降低了氟和镉的生物有效性和生态毒性;F的存在会抑制镉Cd各形态的分布,反之亦然。(4)添加生物炭后,不同F和Cd处理的茶苗株高较CK组普遍增加了0.4~0.9cm,茶苗其他生长指标(鲜重、干重、总根长、总根面积、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根体积、根直径、根分支无明显变化,茶苗根部氟含量降低33.1%~77.2%,镉含量降低1.2%~77.4%;在不同氟和镉浓度处理下,氟和镉对茶苗的毒害具有协同作用,在茶苗根部的累积具有相互抑制作用。铝改性生物炭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控氟和镉在茶苗根部的积累,抑制氟和镉对茶苗的毒害,促进茶苗生长。
蒋亚梅[3](2021)在《杨梅单宁泡沫负载锆材料对氟和铅的吸附及其在茶园土壤中应用初探》文中提出茶叶中富含儿茶素等黄酮类物质,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和防癌降脂的作用,饮茶有利于人体健康,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饮品。然而茶树是一种聚氟植物,近年来,经饮茶摄入过量氟引起的人体健康问题受到极大关注,特别是长期习惯饮用砖茶的四川、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相继发现了“饮茶型氟中毒”地方病。同时资料显示我国茶园土壤平均pH值为4.73,茶园土壤酸化严重。酸性环境条件下茶园土壤中重金属离子迁移性、可生物利用性增加,这增加了重金属进入茶叶的可能性。雅安是四川茶叶的主产区,其土壤中铅含量约40.00mg/kg,通过检测发现茶叶中铅含量可达5.705 mg/kg,超出了《无公害食品-茶叶》(NY 5244-2004)中规定的限量标准(5 mg/kg)。因此,本论文以天然产物杨梅单宁为原料,将单宁固化成单宁泡沫,利用单宁与金属的反应性、锆与氟的亲和性,制备同时吸附氟和重金属离子的功能材料,考察材料对氟和铅的吸附性能。并将其施入茶园土壤,通过模拟实验探索其对茶园土壤中氟和铅形态变化影响,为有效阻控茶园土壤中氟和铅向茶树迁移,实现茶园土壤中氟与铅的同时阻控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水、土中氟、重金属复合污染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杨梅单宁邻位酚羟基与金属的反应性、锆离子与氟的亲和性,经原位固化、螯合,制备了杨梅单宁泡沫负载锆材料(TF-Zr),利用SEM-Mapping、EDS、FTIR、XPS、XRD、BET等表征了该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结果表明,TF-Zr材料保持了杨梅单宁泡沫(TF)的多孔结构和大量酚羟基,Zr4+与单宁邻酚羟基形成稳定的五元环,无ZrO2晶相结构出现,这些有利于TF-Zr在较宽pH条件下对氟和铅的吸附。(2)通过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TF-Zr对水中氟和铅的吸附,探究了pH值、吸附材料用量、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较宽范围内(3~8之间)TF-Zr对水溶液中F-都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效果,对F-的吸附适用于Langmuir吸附和拟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该吸附是由化学吸附控制的单分子层吸附;TF-Zr对Pb2+的吸附结果显示,其最佳pH值为4.5~5.5,对Pb2+的吸附过程同样适用于Langmuir吸附和拟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其吸附同样是单分子层化学吸附为主;TF-Zr对双组份F-和Pb2+的同时吸附,与单组份F-、Pb2+的吸附情况相似,其吸附容量分别为4.89mg/g、3.61mg/g,最佳的吸附pH值为4.5~5.5。吸附后SEM-Mapping、EDS、XPS表征证明,在酸性环境中(pH≥3)条件下,TF-Zr保持了杨梅单宁泡沫的多孔结构,TF-Zr能实现对F-和Pb2+的同时吸附。该材料有望用于酸性茶园土壤中实现氟和铅的阻控。(3)采集雅安茶园土壤,向土壤中外加铅源(1250 mg/kg),得到试验土壤。将材料施入试验土壤,模拟雅安土壤湿润环境,考察TF-Zr对茶园土壤中各种形态铅和氟的影响。结果表明:经60天试验,TF-Zr添加量为0.8g/100g土的土壤pH有所上升,其余土壤随着材料添加量的增加,土壤pH略微下降,这基于杨梅单宁中H+的存在;随着TF-Zr材料添加量的增加,土壤中氟的各种形态如水溶态、离子交换态、有机束缚态都呈下降趋势,其中水溶态氟含量从对照的2.04 mg/kg下降到0.284mg/kg,铁锰氧化态变化不大,残渣态氟有所增加。土壤中铅的不同形态中,可交换态从对照的400mg/kg下降到了240mg/kg,铁锰氧化态和有机结合态含量呈现下降趋势,碳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态呈现增加趋势。结果表明TF-Zr对土壤中水溶态F-、可交换态Pb2+有固定效应,可以将该材料用于酸性茶园土壤中氟和铅的阻控。
刘芳[4](2020)在《福州市售茶叶氟含量调查》文中研究说明茶树叶片会富集氟,一般认为低含量的氟有利于身体健康,但长期摄入过量氟则可能存在健康风险。本研究采集了2019年福州市售共631批次茶叶(白茶53批次,绿茶88批次,红茶126批次,乌龙茶337批次,黑茶27批次),依据GB/T 5009.18-2003《食品中氟的测定》进行测定,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白茶、绿茶和红茶的氟风险极低,但有必要对乌龙茶和黑茶开展风险检测。本调查结果较为全面地呈现福州市售茶叶的氟含量状况,为相关部门的风险监测计划制定提供参考。
张婕[5](2020)在《甘肃省少数民族居民茶氟暴露与尿氟水平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成年居民茶氟暴露水平、饮茶型氟中毒患病现况及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开展现况调查,对居民尿氟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确认甘肃省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和制定干预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肃省少数民族县为调查现场,通过典型抽样方法抽取成年居民719人,8-12岁儿童1351人。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入户调查、入校调查方式,面对面访问开展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收集的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饮食习惯、饮茶习惯、氟中毒患病情况及饮茶型氟中毒相关知晓程度等相关信息;入户调查中,采集调查对象家庭成员尿液、茶叶和主食样品。在学校调查中检查氟斑牙患病情况,收集儿童尿样。氟离子含量检测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操作。采用描述性卫生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尿氟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本次调查共纳入成年居民719人,其中男性351人(48.82%),女性368人(51.18%),年龄范围16~90岁,平均年龄51.94±14.22岁;86.37%的居民有饮茶习惯,以茯砖茶为主(53.30%),饮茶方式主要为奶茶(56.84%);居民尿氟含量检测中位数为2.928mg/L,波动范围在0.191~25.512mg/L之间。调查对象每日总摄氟量为5.270mg,其中茶源性摄氟量为4.587mg;8-12岁儿童1352例,尿氟含量检测中位数为1.342mg/L,波动范围在0.2111~5.703mg/L之间。(2)氟斑牙检出结果:根据《WS/T208-2001》氟斑牙诊断标准,成人氟斑牙检出率为31.99%,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29.22%。(3)成人尿氟水平单因素差异分析结果:不同人口学特征:年龄、人均年收入、民族、职业、BMI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饮食习惯:大米(r=-0.170,P<0.001)、蔬菜(r=-0.100,P=0.009)、青稞(r=0.201,P=0.001)、牛肉(r=0.121,P=0.009)、羊肉(r=0.208,P<0.001)、牛奶(r=0.156,P=0.002)、奶制品(r=0.175,P=0.015)等的摄入量不同,尿氟含量明显不同;饮茶习惯:是否饮茶、饮茶方式、茶叶种类、茶叶消耗量、茶氟含量均会明显影响尿氟水平(P<0.05);知晓情况:知晓氟元素、饮茶型氟中毒、茶叶中氟含量较高时对身体健康有影响,但依然会继续喝茶者,尿氟水平较高(P<0.05)。(4)8-12岁儿童尿氟水平单因素差异分析结果:尿氟水平与年龄(r=0.349,P<0.001)、民族(rs=0.680,P<0.013)、是否饮用茶叶(rs=0.404,P<0.001)及氟斑牙情况(rs=0.290,P<0.001)具有相关性。(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民族、知道茶叶氟对身体健康有影响,但依然会继续喝茶、日常青稞消费是尿氟水平的影响因素;饮茶人群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氟含量水平的影响因素有茶叶消耗量、民族和茶种类;8-12岁儿童尿氟水平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年龄、民族、饮茶量以及氟斑牙。结论(1)甘肃省少数民族居民(哈萨克族、藏族、裕固族)普遍有饮用砖茶的习惯,饮茶方式以奶茶为主。(2)甘肃省部分少数民族(哈萨克族、藏族、裕固族)地区成年人、8-12岁儿童茶氟暴露水平较高,氟斑牙检出率较高,结合饮水氟含量、茶氟含量以及人群日均摄氟量及其来源,可以初步判断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为潜在的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病区,应进一步加强氟骨症调查工作。(3)民族、饮茶、知道茶叶中氟含量较高对身体有影响后还会饮茶、茶叶种类为砖茶和茶叶消耗量是成人尿氟水平的危险因素;年龄、民族(哈萨克族、藏族、裕固族、蒙古族)是儿童尿氟水平的危险因素。回族没有饮用砖茶的习惯,因此回族儿童尿氟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之内。
朱姣姣[6](2019)在《茶树氟处理下的转录组分析及氟输出蛋白基因CsFEX的功能鉴定》文中提出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O.Kuntze]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由其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对人体健康有益。研究认为茶叶中40%-90%的氟极易通过泡茶的方式释放到茶汤中,进而被人体吸收,因此饮茶是人体摄取氟的主要渠道。通过饮茶的方式摄取适量的氟有利于维持人体骨骼的稳定,防止龋齿和骨骼的病变;而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茶会增加人体患‘饮茶型氟中毒’的风险,因此茶叶中的氟含量与人体健康有关。大量研究表明茶树是一种超富集氟的植物,尤其是其叶片中可以累积大量的氟而不表现出任何毒性症状,解析茶树中氟累积/解毒的机理将为调节茶叶中的氟含量,指导低氟茶树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龙井长叶’茶树品种为实验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探究氟处理下茶树叶片在转录组水平上的响应机制,氟处理对茶树叶片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累积潜在的分子机制,以及氟输出蛋白基因CsFEX的功能,具体研究和结论如下:1.通过RNA-Seq技术鉴定和分析了氟处理下茶树叶片基因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在茶树叶片F吸收过程中存在大量参与离子吸收和转运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与Ca2+和K+摄取和转运相关基因(CNGC、TPC1、CAX和VH4)表达的上调,增加了茶树叶片F积累过程中细胞内和液泡中阳离子的浓度,从而增加茶树叶片对F的吸收能力。我们还发现一些AQP(PIPs和TIPs)可能分别促进F进入茶树叶片的细胞内和液泡中,这为探索茶树超积累F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侯选基因。此外,与植物激素代谢和信号通路(ABA、生长素和GA),转录因子(WRKY、MYB、NAC、bHLH和AP2/ERF)和泛素系统相关的基因(E2s和E3s)被鉴定为差异表达基因,表明它们在茶树叶片对F的响应中起作用。总的来说,以上发现为研究茶树氟累积/解毒机制提供全面的理解。2.分析F处理对茶树叶片中氟累积和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F处理会诱导叶片氟含量和总黄酮含量的增加,茶多酚和游离氛基酸含量的显着降低。同时,HPLC的分析结论表明,F处理下茶树叶片中总氨基酸、总儿茶素的含量均明显降低,而咖啡碱的含量增加,茶氨酸的含量短暂增加,说明F处理对茶树叶片中F的积累和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累积有很大的影响。此外,使用高通量Illumina RNA-Seq技术和qRT-PCR技术鉴定和分析了与次生物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相关的DEGs,尤其是儿茶素、咖啡碱和茶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关键调控基因,结果发现关键调控基因表达量的改变与茶树叶片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变化相一致,表明上述研究背后复杂的分子调控机制。总之,这些数据为探索F处理下茶树叶片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积累潜在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其涉及总黄酮、儿茶素、咖啡碱、茶氨酸以及其他氨基酸含量的变化。3.首次从茶树中鉴定和克隆出氟输出蛋白基因(CsFEX),并在转基因大肠杆菌和拟南芥中研究该基因在缓解氟毒中发挥的作用。CsFEX含有两个crcB结构域,这是植物中的典型结构。CsFEX在茶树中的表达是组织特异性的,且与叶片的成熟度有关,同时发现CsFEX在茶树不同组织中表达被氟显着诱导,特别是叶片。此外,研究发现氟处理可以抑制茶树、大肠杆菌和拟南芥的生长。然而,与对照相比,氟处理下过表达CsFEX的大肠杆菌表现出生长的增加和更低的氟含量累积。类似地,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氟处理下过表达CsFEX的拟南芥的萌芽率和生长都被提高,且有较低的氟含量。总的来说,本研究发现CsFEX 缓解氟毒是通过减少转基因大肠杆菌和拟南芥中氟的积累来实现的。
朱晓静[7](2017)在《茶多糖氟测定方法及多糖与氟结合方式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氟是人类维持机体健康、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运行的必需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摄入氟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茶树是一种富氟植物,氟大部分存在于叶片当中,前期研究发现了茶叶氟的新形态——茶多糖氟。茶多糖是茶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研究茶多糖氟的结合形态,为茶多糖更合理、科学和安全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本实验研究了茶叶及茶多糖中全氟的测定方法、茶多糖氟含量的影响因素、茶多糖氟的形态、茶多糖透析、纯化过程中氟及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分析纯化过程中多糖结构的变化对氟与多糖结合的影响、金属离子对氟与多糖结合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茶叶及茶多糖中全氟测定方法的研究茶叶和茶多糖氟含量测定结果都是碱熔灰化法高于沸水浸提或酸浸提法,说明酸浸提、沸水浸提所测的氟都只是茶叶或茶多糖中的部分氟,不能真实反映样品全氟含量。碱熔灰化法测定样品氟的回收率较高,为83.04%-94.40%,RSD均小于3%,说明此法测定样品中全氟含量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较高的精密度,适用于茶叶及多糖全氟含量的测定。2.茶多糖氟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以相同环境下的茶叶为研究对象,探讨茶树品种、成熟度对茶多糖氟含量的影响,可以排除因种植环境的不同而造成样品氟含量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同一品种茶叶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茶多糖和透析多糖中氟含量也显着增加;相同成熟度不同品种茶多糖和透析多糖中氟含量之间也存在显着差异。本实验还选择相同环境、相同栽培条件下乌牛早未木质化红茎茶叶为原料,探讨不同加工工艺对茶多糖和透析多糖中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工原料一样时,加工工艺对茶多糖和透析多糖中氟含量有显着影响。3.茶多糖中氟形态的研究对茶多糖中氟含量及氟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茶多糖中不同形态氟含量次序为:水溶态氟>铁锰结合态氟>可交换态氟>有机束缚态态氟>残渣态氟,水溶态氟是主要形态(81.3%-86.5%),其次是铁锰结合态氟(9.5%-10.1%),残渣态氟最少(0.1%-0.2%)。乌牛早和福云6号茶多糖中氟的输出能力较强,分别为86.8%和91.2%,为茶多糖利用的氟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茶多糖总氟和不同形态氟含量之间均存在极显着正相关,说明一定条件下,茶多糖中不同形态的氟在能发生相互转化。4.氟与多糖结合方式的研究随着透析时间的增加,茶多糖中氟含量逐渐减少,当透析时间达到一定程度时,多糖样品中氟含量基本稳定,说明茶多糖中有部分氟与多糖紧密结合。在随后的脱蛋白、透析、脱色透析过程中,多糖氟含量一定程度的减少,说明多糖纯化过程对多糖结合态氟有一定影响。其中中性糖、糖醛酸、蛋白质与氟呈负相关或不相关,说明对氟与多糖结合影响不大,而铝、锰、钙、镁离子与氟呈显着正相关,说明对氟与多糖结合有较大作用。研究金属离子络合对氟与多糖结合氟用作,结果显示,茶多糖直接与氟络合后,氟含量显着增加,说明茶多糖具有络合氟的能力。茶多糖依次与钙、锰、镁、铝、铁结合后再与氟络合,所得5种多糖的氟含量较茶多糖直接与氟络合依次呈显着的下降趋势,说明金属离子可能会竞争氟与多糖结合的位点。探讨多糖自身结构及纯化过程中结构变化对氟与多糖结合的影响,红外结果表明多糖纯化过程中,羟基、氨基会发生较大偏移,从而影响多糖氟含量。通过扫描电镜对纯化多糖样品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发现,随着多糖纯化进程的加剧,多糖由表面疏松、有鱼鳞的块状逐渐变为表面紧密、平滑的片状,这种变化可能与纯化过程中多糖氟含量减少有关。纯化过程中多糖样品的热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多糖的中物质的聚集状态可能发生了改变,而这种变化对多糖中氟含量是否存在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根据高效液相色谱结果可知随着纯化的进行,多糖样品中各单糖组成比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否会影响了多糖氟含量,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刘淑娟,钟兴刚,覃事永,罗意,谭正初[8](2016)在《茶叶氟含量现状及控氟措施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因个别茶类存在氟含量超标现象,在一定程度影响了茶叶产业的发展。研究茶叶中氟超标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茶叶氟含量现状、茶树吸氟耐氟机制、影响茶叶氟含量的因素及茶叶降氟措施研究进展,以期为茶叶控氟、降氟提供参考。
高慧敏[9](2016)在《茶多糖对氟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氟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人体的许多生命活动,但人体摄入氟过多易引起氟斑牙、氟骨症等氟中毒病变,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人体摄入氟主要来源于饮食,尤其是自然界中一些特殊的聚氟动植物。茶树是少有的富氟植物,且氟主要集中于叶片中,前期研究表明茶叶中多糖有聚氟特性。为研究茶多糖对氟的吸附特性,本实验分析了多糖组成可能对吸附氟的影响,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氟添加量、不同pH下多糖对氟化钠氟的吸附情况,可能的吸附机理,为进一步明确茶树聚氟机理及今后茶叶降氟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多糖组成与氟的结合特性就不同纯度多糖组成、氟含量及添加氟对多糖吸附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粗多糖经脱蛋白处理后,中性糖、糖醛酸含量上升,氟含量大幅下降,脱色后多糖中性糖含量有所下降、糖醛酸有所增加,氟含量变化较小。不同纯度多糖添加氟化钠后,氟含量都大幅增加,粗多糖氟含量增加到了近6倍,脱蛋白多糖和脱色多糖氟含量则增加了近5倍,分别达到11089.0mg/kg、858.0 mg/Kg和858.1 mg/Kg。茶多糖吸附氟离子的能力与多糖的组成有关,蛋白质在多糖结合氟中起到较重要的作用。茶多糖中含较多的Ca2+,Mg2+,Mn2+,Fe3+,Al3+等金属离子,以Al3+的含量最高(23533.2 mg/kg)其次是Mn2+(4193.5 mg/kg),经脱蛋白处理后,二者都急剧下降。在茶多糖的纯化过程中,Al3+、Mn2+和Fe3+的变化规律与氟的变化规律一致,相关系数在0.8以上;Mg2+、Ca2+则与氟含量呈负相关。说明了 Mn2+、Fe3+、Al3+可能主要存在蛋白质中,并在茶多糖与氟结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粗多糖脱蛋白和脱色后,由疏松的分枝棒状结构变为致密的片状或孔洞状。吸附氟后多糖变为致密的片状,短棒状,且表面较光滑。多糖热特性分析表明脱蛋白多糖和脱色多糖有两次大的质量损失过程,粗多糖有三次大的质量损失过程,说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添加氟处理后,多糖质量损失速率最大时对应的温度有差别,质量损失过程未实质性变化,说明多糖结构变化较小。2.温度及氟离子加入量对多糖结合氟的影响多糖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添加不同浓度的氟化钠进行吸附,分析多糖吸附氟离子特性、结构及形貌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吸附温度和添加氟量对多糖吸附氟离子有显着影响,温度对多糖结合氟的影响不尽相同,40 ℃下多糖吸附氟的能力最强,其次是100 ℃;随着氟添加剂量的增加,多糖吸附氟量增加,当添加剂量达到多糖剂量3倍后,多糖吸附氟量不再增加。通过Langmuir和Freundiich等温吸附方程对实验吸附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多糖对氟的吸附特性更符合Langmuir方程,除70 ℃条件下R2在0.64外,其他温度条件下都在0.88以上。分配因子RL计算结果显示均大于0小于1,茶多糖吸附氟为有利的吸附。运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扫描电镜分析多糖在不同温度下吸附氟前后结构的变化。从多糖的红外光谱图中得出羟基和氨基在茶多糖吸附氟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次是羧基。通过扫描电镜,不同温度下添加氟处理后,与脱蛋白和脱色多糖变化一致,表面变为致密的片状,短棒状,且表面较光滑。3.不同pH条件对多糖结合氟的影响分析了不同pH条件下多糖吸附氟离子的变化,结果表明:多糖在微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在强酸强碱条件下不稳定;加氟后,除中性条件及pH 2条件下,多糖对氟有一定吸附作用外,其他条件下,多糖氟含量相对对照则显着下降。酸碱条件下,多糖不仅失去吸附能力,而且由于结构的变化导致自身氟游离出来而流失。4.多糖与氟的动态结合分析了多糖在40 ℃、55 ℃、70 ℃、85 ℃、100 ℃下吸附氟离子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多糖结合氟离子的能力不同,但整体变化趋势一致。在最初阶段,多糖吸附氟离子的能力骤增,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多糖结合氟离子的量反而逐渐降低,在3 h左右多糖与氟离子的结合达到稳定状态。说明多糖很容易吸附大量氟离子,但多数不稳定,可能只是一种松散的聚集。
赵明,蔡葵,王文娇,赵征宇,孙永红[10](2016)在《茶叶氟含量与茶园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青岛地区10个典型茶园中的茶叶氟含量和土壤水溶性氟、p H、交换性酸及交换性阳离子等的测定,分析了茶叶氟含量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并探讨了土壤水溶性氟和交换性酸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茶园土壤水溶性氟和交换性酸含量与茶叶氟含量呈显着正相关性(P<0.05),是影响茶叶氟含量的关键因素。土壤交换性H+和交换性Na+与土壤水溶性氟含量呈显着正相关性(P<0.05),是影响土壤水溶性氟含量的主要因素。土壤交换性Al3+与交换性酸呈极显着正相关性(P<0.01),p H、交换性Ca2+、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与交换性酸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性(P<0.01),是土壤交换性酸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茶园土壤改良及降低茶叶氟含量的质量安全风险提供依据。
二、我国茶叶氟含量状况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茶叶氟含量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茶树鲜叶氟离子富集与生长时间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剂。 |
2.1.3 设备与器具。 |
2.2 方法 |
2.2.1 茶园品种树龄确定。 |
2.2.2 茶叶采摘方案确定。 |
2.2.3 鲜叶处理方法确定。 |
2.2.4 氟含量检测方法确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样品氟离子检测 |
3.2 生长时间对茶叶含氟量的影响 |
3.3 茶树叶片成熟度与氟离子含量的关系 |
3.4 不同季节氟含量的关联性 |
4 结论 |
(2)铝改性生物炭对茶园土壤中氟和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土壤环境中的氟和镉及其植物毒害 |
1.1.1 土壤中氟和镉的来源 |
1.1.2 茶园土壤中氟和镉污染现状 |
1.1.3 茶园土壤中氟和镉对植物毒害 |
1.2 生物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1.2.1 生物炭的基本理化性质 |
1.2.2 生物炭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
1.3 生物炭对土壤中氟和镉的生物有效性影响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内容概要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铝改性生物炭对水溶液中氟和镉的吸附机理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生物炭的制备和改性 |
2.1.3 生物炭的表征 |
2.1.4 BC和 AlCl_3-BC对 F~-和 Cd~(2+)的吸附实验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BC和 AlCl_3-BC的表征 |
2.2.2 BC和 AlCl_3-BC对 F~-和 Cd~(2+)的吸附实验 |
2.3 小结 |
第3章 铝改性生物炭对茶园土壤中氟和镉的生物有效性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土壤理化性质及氟和镉的测定 |
3.1.3 实验方法 |
3.1.4 测定指标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铝改性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2 铝改性生物炭对土壤氟和镉各形态的影响 |
3.2.3 铝改性生物炭对茶苗内氟和镉毒害作用的影响 |
3.2.4 铝改性生物炭对茶苗氟和镉累积性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3)杨梅单宁泡沫负载锆材料对氟和铅的吸附及其在茶园土壤中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茶园土壤中氟的来源、危害、阻控措施 |
1.1.1 茶园土壤中氟的来源 |
1.1.2 茶园土壤中氟的危害 |
1.1.3 茶园土壤氟的阻控方法进展 |
1.2 土壤中铅的来源、危害、阻控措施 |
1.2.1 土壤中铅的来源 |
1.2.2 铅的危害 |
1.2.3 土壤中铅的阻控方法现状 |
1.3 天然产物及其在环境污染与治理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2 杨梅单宁泡沫负载锆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杨梅单宁泡沫负载锆的制备与表征 |
2.2.1 杨梅单宁泡沫负载锆的制备(TF-Zr) |
2.2.2 杨梅单宁泡沫负载锆的表征方法 |
2.3 杨梅单宁泡沫负载锆表征结果 |
2.3.1 SEM-Mapping |
2.3.2 EDS |
2.3.3 FT-IR |
2.3.4 XRD |
2.3.5 BET |
2.3.6 XPS |
3 杨梅单宁泡沫负载锆材料对水中氟的吸附特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锆与杨梅单宁泡沫质量比对TF-Zr含锆量的影响 |
3.3.2 锆与杨梅单宁泡沫质量比对TF-Zr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3 静态吸附 |
3.3.4 动态吸附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锆与杨梅单宁泡沫质量比对TF-Zr吸附性能的影响 |
3.4.2 pH对TF-Zr吸附性能的影响 |
3.4.3 吸附剂用量对TF-Zr吸附性能的影响 |
3.4.4 初始浓度对TF-Zr吸附性能的影响及动力学特性 |
3.4.5 温度对TF-Zr吸附性能的影响及其热力学 |
3.4.6 阴离子共存竞争 |
3.4.7 动态吸附 |
3.4.8 吸附后材料特性 |
3.5 小结 |
4 杨梅单宁泡沫负载锆材料对水中铅的吸附特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pH |
4.3.2 吸附剂投加量 |
4.3.3 初始浓度 |
4.3.4 温度 |
4.3.5 阳离子竞争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pH对Pb~(2+)的吸附影响 |
4.4.2 吸附剂用量对Pb~(2+)的吸附影响 |
4.4.3 初始浓度及其动力学特性 |
4.4.4 温度的影响及热力学特性 |
4.4.5 阳离子竞争的影响 |
4.4.6 吸附后材料特性 |
4.5 小结 |
5 杨梅单宁泡沫负载锆材料对水中氟和铅的同时去除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5.3 实验方法 |
5.3.1 初始pH值 |
5.3.2 吸附剂用量 |
5.3.3 氟和铅的比例 |
5.3.4 温度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初始pH值对F~-和Pb~(2+)同时去除的影响 |
5.4.2 吸附剂用量对F~-和Pb~(2+)同时去除的影响 |
5.4.3 F~-、Pb~(2+)比例对其同时去除的影响 |
5.4.4 温度对F~-和Pb~(2+)同时去除的影响 |
5.4.5 吸附后材料特性 |
5.5 小结 |
6 杨梅单宁泡沫负载锆材料对茶园土壤中氟和铅钝化初探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6.3 实验方法 |
6.3.1 模拟污染土壤的制备 |
6.3.2 土壤实验设计 |
6.3.3 测试项目与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土壤pH值 |
6.4.2 土壤中铅形态变化 |
6.4.3 土壤中氟形态变化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4)福州市售茶叶氟含量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来源 |
1.2 分析方法 |
1.3 数据统计 |
2 结果分析 |
2.1 总体情况 |
2.1.1 茶类构成情况 |
2.1.2 样品的产地分布 |
2.1.3 氟含量分布区间 |
2.2 各茶类氟含量分布区间 |
2.2.1 白茶 |
2.2.2 绿茶 |
2.2.3 红茶 |
2.2.4 乌龙茶 |
2.2.5 黑茶 |
3 结果与讨论 |
(5)甘肃省少数民族居民茶氟暴露与尿氟水平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研究 |
1.1.1 全球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状况概括 |
1.1.2 中国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概况 |
1.1.3 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流行概况 |
1.2 饮茶型氟中毒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地方性氟中毒的表现及机理研究 |
1.3.1 地方性氟中毒对人体的影响 |
1.3.2 地方性氟中毒与环境及饮食 |
1.3.3 地方性氟中毒机理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调查现场及对象 |
2.1.1 调查地点选择 |
2.1.2 调查对象选择 |
2.2 调查内容 |
2.2.1 流行病学调查 |
2.2.2 实验室检测 |
2.2.3 氟斑牙检测 |
2.2.4 人群总氟摄入量计算 |
2.3 调查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基本情况 |
3.1.1 家庭基本情况 |
3.1.2 人口学特征 |
3.1.3 临床症状及疾病情况 |
3.1.4 饮食习惯 |
3.1.5 饮茶习惯 |
3.1.6 氟元素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
3.2 入户采集样品实验室检测结果 |
3.2.1 水氟、食品氟含量实验室检测结果 |
3.2.2 茶氟值含量实验室检测结果 |
3.2.3 成人尿氟水平实验室检测结果 |
3.2.4 成人氟斑牙检测结果 |
3.2.5 8-12岁儿童尿氟水平实验室检测结果 |
3.2.6 8-12岁儿童氟斑牙检测结果 |
3.2.7 茶源性摄氟量与人群总摄氟含量 |
3.3 不同特征居民尿氟含量差异 |
3.3.1 基本特征 |
3.3.2 饮食习惯 |
3.3.3 饮茶习惯 |
3.3.4 氟元素知晓情况 |
3.4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成人尿氟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全人群尿氟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3.4.2 饮茶人群尿氟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3.5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8-12岁儿童尿氟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3.5.1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8-12岁儿童尿氟水平相关分析 |
3.5.2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8-12岁儿童尿氟水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水氟、茶氟、尿氟及居民总摄氟量 |
4.2 成人及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 |
4.3 尿氟水平与人口学特征 |
4.4 尿氟水平与饮食习惯及膳食结构 |
4.5 尿氟水平与饮茶习惯及茶氟暴露 |
4.6 尿氟水平与氟元素相关知识知晓 |
4.7 尿氟水平影响因素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茶树氟处理下的转录组分析及氟输出蛋白基因CsFEX的功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氟 |
1.1 氟的基本特性 |
1.2 氟在自然界中的来源及形态 |
1.2.1 大气中的氟 |
1.2.2 水中的氟 |
1.2.3 土壤和地壳中的氟 |
1.3 氟化物对生物体的影响 |
1.3.1 氟化物对人体的的影响 |
1.3.2 氟化物对动物的影响 |
1.3.3 氟化物对植物的影响 |
2 茶树中氟的研究现状 |
2.1 影响茶树氟含量的因素 |
2.1.1 土壤环境 |
2.1.2 水环境 |
2.1.3 大气环境 |
2.1.4 茶树的栽培管理措施 |
2.2 茶树中氟的吸收特点 |
2.2.1 茶树中氟的吸收模式 |
2.2.2 影响茶树氟吸收的因素 |
2.3 茶树不同组织中氟的分布特点 |
2.4 氟处理对茶树影响的研究 |
2.4.1 氟对茶树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2.4.2 氟对茶树超微结构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2.4.3 氟对茶树叶绿素含量和品质成分代谢的影响 |
2.5 茶树氟累积/解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
2.5.1 茶树中氟化物的吸收模式和有效转移 |
2.5.2 茶树中次生代谢产物对氟毒的缓解 |
2.5.3 茶树的抗氧化系统对氟毒的抵抗 |
2.5.4 氟在茶树体内的存在形式对氟毒的缓解作用 |
2.5.5 茶树细胞壁和液泡对氟毒的缓解作用 |
2.5.6 茶树氟累积/解毒的分子机制研究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响应氟处理茶树叶片的基因表达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氟处理和茶叶样品的收集 |
1.2 总RNA的提取、cDNA文库的构建和测序 |
1.3 数据过滤和比较分析 |
1.4 新基因的注释和DEGs的筛选 |
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验证分析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氟处理下茶叶样品的表型分析 |
2.2 RNA-Seq的结果分析 |
2.3 序列注释 |
2.4 氟处理茶树叶片中DEGs的鉴定和功能注释 |
2.5 DEGs的qRT-PCR验证分析 |
3 讨论 |
3.1 离子通道和信号通路 |
3.2 AQPs |
3.3 植物激素的代谢和信号传导 |
3.4 转录因子 |
3.5 泛素系统的泛素化机制 |
3.6 结论 |
第三章 氟处理对茶树叶片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累积的影响及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氟处理和茶叶样品收集 |
1.2 氟处理茶叶样品中氟含量的提取和测定 |
1.3 氟处理下茶树叶片中茶多酚、总黄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1.4 氟处理下茶树叶片中儿茶素、咖啡碱和茶氨酸含量的测定 |
1.5 氟处理下茶树叶片中其他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1.6 氟处理下茶树叶片次生物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相关DEGs的鉴定 |
1.7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氟处理对茶树叶片氟含量的影响 |
2.2 氟处理对茶树叶片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 |
2.2.1 氟处理对茶树叶片茶多酚、类黄酮和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
2.2.2 氟处理对茶树叶片儿茶素和咖啡碱的影响 |
2.2.3 氟处理对茶树叶片茶氨酸和17种水解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3 氟处理下茶树叶片中次生物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相关DEGs的鉴定和分析 |
2.4 氟处理下茶树叶片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合成途径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2.4.1 氟处理下茶树叶片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2.4.2 氟处理下茶树叶片咖啡碱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2.4.3 氟处理下茶树叶片茶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2.5 关键DEGs的qRT-PCR验证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茶树氟输出蛋白基因(CsFEX)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氟处理和样品的收集 |
1.2 茶树CsFEX基因的克隆 |
1.3 进化树分析与序列分析 |
1.4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
1.5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氟化物的耐受性分析 |
1.6 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 |
1.7 转基因拟南芥的表型分析与CsFEX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1.8 样品中氟的提取和测定 |
1.9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茶树中氟的累积 |
2.2 茶树中CsFEX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CsFEX的表达分析 |
2.4 过表达CsFEX增强了大肠杆菌细胞对氟的耐受性 |
2.5 过表达CsFEX增强了拟南芥氟的耐受性 |
2.6 CsFEX基因在拟南芥根系中的亚细胞定位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茶多糖氟测定方法及多糖与氟结合方式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氟和氟化物的性质 |
1.2 自然界中氟的分布与形态 |
1.3 氟的生物效应 |
1.4 茶树氟的研究进展 |
1.5 氟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
1.6 茶多糖的结构研究进展 |
1.7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茶叶及茶多糖氟测定方法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茶叶氟含量测定前处理方法的比较 |
3.2 茶多糖氟含量前处理方法的比较 |
3.3 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分析 |
4.讨论 |
第二章 茶多糖氟含量的影响因素及氟形态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不同形态氟的提取方法 |
2.3.2 氟含量测定方法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原料茶叶提取的茶多糖中氟含量的比较 |
3.2 不同原料茶叶提取的透析多糖中氟含量的比较 |
3.3 不同茶类茶多糖及透析茶多糖中氟含量的比较 |
3.4 茶多糖中氟的形态分析 |
4 讨论 |
第三章 茶多糖与氟结合方式的初步探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透析过程中多糖组分对氟与多糖结合的作用 |
3.2 纯化过程中茶多糖组分对氟与多糖结合的作用 |
3.3 不同纯度茶多糖衍生物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 |
3.4 茶多糖纯化过程中样品的红外光谱变化 |
3.5 茶多糖纯化过程中样品的热特性分析 |
3.6 多糖分纯化过程中样品的扫描电镜 |
3.7 茶多糖与金属离子络合后对氟与多糖结合的作用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茶叶氟含量现状及控氟措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茶叶氟含量现状 |
2 茶树吸氟、耐氟机制 |
3 影响茶叶氟含量的因素 |
3.1 茶树生长环境 |
3.2 茶树品种 |
3.3 茶叶嫩度 |
4 茶叶控氟措施 |
4.1 选择良好茶园环境 |
4.2 合理控制土肥环境 |
4.3 选育低氟茶树品种 |
4.4 优化加工方法 |
4.5 合理冲泡降氟 |
5 展望 |
(9)茶多糖对氟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氟的基本特性 |
1.2 氟的生物效应 |
1.2.1 氟对自然界植物的影响 |
1.2.2 氟对人体的影响 |
1.3 茶叶中氟的研究现状及降低茶叶中氟的研究进展 |
1.3.1 茶叶中氟的来源 |
1.3.2 茶叶中氟含量特点 |
1.3.3 茶树聚氟的机理 |
1.3.4 降低茶叶中氟的研究进展 |
1.4 茶多糖的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试剂 |
2.1.2 试验仪器 |
2.1.3 样品制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多糖与氟的结合特性实验 |
2.2.2 不同纯度多糖与氟的结合特性 |
2.2.3 多糖与氟的动态结合特性 |
2.3 分析方法 |
2.3.1 氟含量测定 |
2.3.2 中性糖含量测定 |
2.3.3 糖醛酸含量测定 |
2.3.4 蛋白含量测定 |
2.3.5 金属离子含量测定 |
2.3.6 茶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7 茶多糖的热特性分析 |
2.3.8 茶多糖的形貌特征分析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茶多糖组成及其与氟的结合特性 |
3.1.1 茶多糖组成与氟的结合 |
3.1.2 茶多糖的热特性分析 |
3.1.3 茶多糖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3.2 温度、氟加入量对多糖结合氟的影响 |
3.2.1 温度、氟加入量对多糖结合氟量的影响 |
3.2.2 多糖吸附氟的等温吸附模型 |
3.2.3 茶多糖吸附氟的差示扫描量热(DSC)图谱 |
3.2.4 茶多糖吸附氟的红外光谱变化 |
3.2.5 茶多糖吸附氟的形貌特征变化 |
3.3 不同pH条件对多糖结合氟的影响 |
3.4 多糖与氟的动态结合 |
4 讨论 |
4.1 氟与茶多糖组成及结构的关系 |
4.2 影响多糖结合氟的外在因素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茶叶氟含量与茶园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茶叶氟含量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 |
2.2 影响土壤水溶性氟含量的因素 |
2.3 影响土壤交换性酸含量的因素 |
3 结论 |
四、我国茶叶氟含量状况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茶树鲜叶氟离子富集与生长时间的关联性研究[J]. 张岭苓,彭龙,王叶,肖益平,沈程文,王铭涵,李云飞,李峻,刘亚坤,雷召辉. 福建茶叶, 2021(11)
- [2]铝改性生物炭对茶园土壤中氟和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D]. 齐依丽.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3]杨梅单宁泡沫负载锆材料对氟和铅的吸附及其在茶园土壤中应用初探[D]. 蒋亚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福州市售茶叶氟含量调查[J]. 刘芳. 福建茶叶, 2020(11)
- [5]甘肃省少数民族居民茶氟暴露与尿氟水平影响因素研究[D]. 张婕. 兰州大学, 2020(01)
- [6]茶树氟处理下的转录组分析及氟输出蛋白基因CsFEX的功能鉴定[D]. 朱姣姣.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茶多糖氟测定方法及多糖与氟结合方式的初步研究[D]. 朱晓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3)
- [8]茶叶氟含量现状及控氟措施研究进展[J]. 刘淑娟,钟兴刚,覃事永,罗意,谭正初. 茶叶通讯, 2016(03)
- [9]茶多糖对氟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D]. 高慧敏.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3)
- [10]茶叶氟含量与茶园土壤特性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J]. 赵明,蔡葵,王文娇,赵征宇,孙永红.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