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血管病后肢体痉挛36例

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血管病后肢体痉挛36例

一、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后肢体痉挛36例(论文文献综述)

唐安琪[1](2021)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以探索针灸治疗本病的合理方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提高临床疗效。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根据本课题纳入标准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选入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进行基础神经内科临床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针灸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的方法,均留针30min,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2周为一个疗程,一共治疗2个疗程。3、观察指标:以简易Fugl-Meyer评分(Fug1-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临床痉挛指数量表(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量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进行效果评价,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后由一名独立受过训练的针灸科医师进行客观评价。4、统计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认为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本研究一共纳入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患者,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试验期间,最终60例患者完成治疗,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1、患者基本资料对比: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疾病类型进行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评分量表对比: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在治疗前的FMA、CSI、MBI、MAS量表评分的数据数据对比,两组之间的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后两组评分量表对比: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FMA、CSI、MAS以及MBI量表评分均显着提高,且治疗组的各项评分提高程度均优于对照组。4、以MAS痉挛分级评分作为临床疗效的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1、醒脑开窍针刺法与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治疗均能够显着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降低肢体的肌张力和痉挛程度,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2、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对于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要优于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且能显着提高患肢的活动能力,降低痉挛程度以及肌张力,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3、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治疗本病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易于推广,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提出新的治疗方案。

李红培[2](2021)在《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痉挛性偏瘫是脑梗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尤其是上肢痉挛的康复是其中的治疗难点和重点,及时解除痉挛,恢复上肢功能是帮助患者回归社会的关键。西医康复手段疗效较单一有限,且治疗费用相对高昂,不仅会削弱患者治疗意愿,还会影响病情预后。而中医针灸“简、便、验、廉”,已为更多人所选择,其中体针“调形”治疗已十分成熟,头针则可从“脑”调神以治形,然现有的文献中鲜有关于头体针并用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从Meta分析入手,评价针灸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及优势所在,为针灸治疗本病的可行性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上肢偏瘫痉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评估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本病针灸治疗方案的制定开辟新思路。方法Meta分析:根据相关检索词于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分别制定检索策略,检索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月1日的所有与“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独立研究者严格按照流程和纳排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然后交叉核对,如有异议则由第三位独立研究者进行评判,最后提取所有纳入文献的第一作者、发表时间、样本量、干预措施、干预持续时间、结局指标、脱落情况、不良反应等数据。参照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临床研究:干预措施为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常规康复、针刺(头穴为顶中线、瘫痪对侧顶颞前斜线,针刺时活动肢体;体穴为患侧肩髃、曲池、尺泽、内关、外关、合谷,阳经穴行提插补法,阴经穴行提插泻法),干预周期为一个月,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进行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结果Meta分析:最终纳入8篇文献(11组随机对照数据),共793例样本量(观察组394例,对照组399例)。Meta分析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偏瘫痉挛程度方面:观察组改良Ashworth评分降低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runnstrom分期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3)上肢运动功能方面:自治疗第4周起,观察组简化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而两组功能综合评定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生活质量方面:自治疗第2周起,观察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而两组功能独立性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神经功能方面: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研究: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共收集到19例脑梗死后合并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予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干预1个月,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无病例脱落和剔除,结果示: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上肢改良Ashworth评分均较干预前显着降低,(上肢、手)Brunnstrom分期评分、简化Fugl 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上肢动作研究量表(精细运动、粗大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显着升高(P<0.05)。结论Meta分析表明,与常规康复手段相比,针灸在帮助患者尽早打破异常运动模式、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更有优势;临床观察证明,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确有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

顾玮青[3](2021)在《药线点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观察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药线点灸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等级、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ADL评分的变化情况,探讨药线点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扩宽治疗思路。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0.12020.12期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予头针和体针,头针取顶颞前斜线和顶颞后斜线的上1/5段、中2/5段,顶旁2线;体针取肩髃、臂臑、曲池、外关、合谷及井穴;治疗组头针治疗同对照组,体针治疗改为药线点灸,取穴同对照组。每日治疗1次,治疗6天休息1天,治疗4周。分别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的MAS等级、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ADL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卒中性质及病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在MAS等级、SFMA评分(上肢部分)、ADL评分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AS等级、SFMA评分(上肢部分)、ADL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在MAS等级、SFMA评分(上肢部分)、ADL评分上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FMA评分(上肢部分)、ADL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治疗组治疗后显效5人,有效14人,改善10人,无效1人,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后显效3人,有效8人,改善15人,无效4人,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药线点灸和针刺均能有效降低痉挛等级,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且药线点灸在降低痉挛等级,提高上肢运动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上的临床疗效比针刺更好。2.药线点灸是一种操作便捷,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的治疗手段,更适应基层推广应用。

穆扬[4](2021)在《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次研究以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为基础,选取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观察其对治疗中风上肢痉挛的有效性并与常规针刺取穴治疗相比较,以期为临床上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提供一种更优化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0例中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在中风病常规治疗上,治疗组加以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对照组加以常规针刺。两组均每周2、4、6各治疗1次,留针40min/次,共治疗12周,在治疗后两个月进行随访。于治疗前、治疗12周末和随访期对患者MAS、FMA(上肢部分)和MBI评分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中风类型、合并基础疾病、MAS、FMA和MBI评分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量表评分:两组患者治疗12周末、随访期的MAS、FMA、MBI评分较治疗前比均有显着提升(P<0.01),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在治疗12周末、随访期两个时间点的MAS、FMA、MBI评分提升均好于常规针刺组(P<0.05)。说明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和常规针刺对患者三个量表方面均有改善,且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改善作用更佳。3.有效率:以患者的上肢MAS变化为标准,治疗12周后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组有效率91.42%>常规针刺组68.6%(P<0.05);随访期与治疗前相比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组有效率85.3%>常规针刺组60.7%(P<0.05)。结论1.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患者偏瘫上肢的MAS、FMA、MBI评分,但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在这三个方面的改善作用上优于常规针刺。2.对于中风上肢痉挛患者,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的有效率更优于常规针刺。3.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偏瘫上肢的改善均具有远期效果但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的远期效果可能有优于常规针刺的趋势。

宋和胜[5](2020)在《基于OpenSIM建模的跖屈肌痉挛偏瘫步态的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对于中风后肌痉挛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常用的抗痉挛练习和注射肉毒毒素,而肌痉挛患者肌肉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面肌电和改良Athworth评定,这两者都不能反映肌肉特性的全部面貌。故而,一些研究者通过OpenSIM骨骼肌模型进行模拟,模拟研究主要通过改变肌肉收缩速度、肌肉长度或力变化来探讨肌肉痉挛特性。这些研究只是从影响肌肉特性的一个方面进行了调整,不能全面反映肌肉痉挛的特点。本研究以正常人和中风后跖屈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肌肉主动收缩单元控制参数和被动收缩单元的控制参数,从而通过OpenSIM软件建立12环节、23自由度、92块肌肉的跖屈肌痉挛模型,并通过正常人与患者数据对比、患者肉毒毒素治疗前后数据的对比来验证痉挛模型的可靠性,为以后通过OpenSIM模型来研究中风后肌痉挛患者的肌肉特性提供可行的思虑和可靠的模型。研究方法: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符合纳入标准患者6例,组成实验组,选取12名健康者组成对照组。从实验组中挑选MAS(Modified Ashworth Scale,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分别为3、2、1+的三名患者,进行患侧外侧腓肠肌、内侧腓肠肌、胫骨后肌注射Botox?肉毒毒素,注射量100UI,然后再进行一次步态测试。对本文的实验对象进行三维步态测试(VICON系统,100Hz;AMTI测力台,1000Hz),并进行MAS、Clonus分级、Fugl-Meyer评分、Holden步行能力、ADL评分测试。利用Visual3D软件分析研究对象的步态参数,通过OpenSIM软件建立健康组骨骼肌动力学模型和肌痉挛患者骨骼肌动力学模型,通过OpenSIM计算,分析运动学、动力学、肌肉长度、肌肉激活程度和肌力等指标,从而探讨OpenSIM跖屈肌痉挛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1)在健康组模型建立过程中,模型缩放中各Marker点的坐标位置差均小于1cm,完全符合OpenSIM模拟过程中对于缩放结果的要求。通过OpenSIM逆向运动学计算所得髋、膝、踝矢状面角度,逆向动力学计算所得矢状面力矩与V3D计算所得数据相关分析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性高,相关系数R超过0.9。CMC(Computer Muscle Control,CMC,计算机肌肉控制)计算所得肌肉激活程度与EMG所得肌电包络线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8。由此,表明OpenSIM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2)通过改变患侧外侧腓肠肌、内侧腓肠肌、胫骨后肌的最大等长收缩速度、默认激活程度、标准化被动收缩力、被动变形指数建立肌痉挛模型。通过模型计算所得关节角度、关节力矩与实验室测得角度、力矩相关系数达0.99,说明痉挛模型计算结果可靠。3)从步行的时空参数来看,患者步行速度约为0.28m/s,步幅长度约为0.5m,患侧支撑时间约为2.0s,健侧支撑时间约为2.4s,患者与健康者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而肉毒毒素注射前和注射后没有显着性变化。健侧与患侧之间的差异表现于摆动时间,患侧摆动时间明显高于健侧,而肉毒毒素注射前、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4)肉毒毒素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状态得到明显改善。膝关节MAS得分明显降低,踝关节MAS得分有所下降。步行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明显改善。5)肌痉挛患者运动特征表现为踝关节在摆动期背屈角度不足,为了弥补踝关节在摆动期背屈角度不足,膝关节则出现伸膝不足;正常人步行时在摆动初期膝关节屈曲角度达80度左右,然后进行伸膝活动。而患者摆动初期膝关节屈曲角度约30度左右,摆动期几乎没有伸膝动作。进行肉毒毒素治疗后伸膝角度有所增加,但个体差异较大;髋关节表现为支撑阶段患者屈曲角度大于正常人,而摆动阶段出现相反的现象即屈髋角度小于正常值。肉毒毒素治疗后髋关节屈伸角度变化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患者有所改善,但一部分患者并没有改善。6)肌痉挛程度越高,肉毒毒素治疗效果越好。个案分析发现患者S1在注射肉毒毒素之前踝关节痉挛指数为3,注射后MAS指数为1,痉挛得到明显改善,踝关节背屈角度增加;而患者S2没有表现出相应变化。7)经过CMC计算所得肌力显示,患者内侧腓肠肌、外侧腓肠肌、比目鱼肌在肉毒毒素治疗前和治疗后肌力都比正常人肌力小。正常人步行支撑时比目鱼肌肌力比腓肠肌大,肌力达1倍体重;内侧腓肠肌肌力大于外侧腓肠肌,肌力达到0.2倍体重左右。比目鱼肌肌力具有两个峰值,支撑初期和支撑末期。内侧腓肠肌肌力具有两个峰值,支撑中期和支撑末期。患者肉毒毒素注射前患侧支撑期比目鱼肌、内侧腓肠肌、外侧腓肠肌肌力比正常值低,比目鱼肌肌力峰值出现支撑中期,内侧腓肠肌一个肌力峰值,出现在支撑后期。注射肉毒毒素后,患侧支撑期内侧腓肠肌,外侧腓肠肌肌力增加,注射前后具有显着性差异,与注射前比较,两块肌的肌力几乎增加一倍有余。外侧腓肠肌峰值出现于支撑初期。内侧腓肠肌出现多个峰值,且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反观比目鱼肌,与注射前比,注射后肌力明显减小,此种下降可能与其他肌肉肌力增加有关。8)BXT_a(botulinum toxin_a,BTX_a,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能有效改善痉挛肌的肌肉长度。痉挛患者S1在注射BXT_a后,患侧、健侧外侧腓肠肌肉长度变化范围增加1cm左右,呈现有效改善肌肉痉挛状态。健侧与患侧比较,BXT_a注射前后肌肉收缩变化长度没有明显差异,比如S1患者注射前健、患侧外侧腓肠肌收缩变换长度分别为0.0135m和0.010m,注射后为0.0208m,0.0200m。结论:1)本研究中,正常人OpenSIM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模型缩放误差小、RRA计算所得结果合理,且模型计算所得髋、膝、踝关节角度、力矩与实验室测得相应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高。说明OpenSIM模型计算所得的关节角度、力矩的可靠性;2)本研究中通过调整肌肉收缩速度、默认激活程度、被动部分的形变指数,建立跖屈肌痉挛状态的OpenSIM模型,此模型重现了肌痉挛状态;3)通过6名患者OpenSIM痉挛模型的模拟计算所得关节角度、关节力矩与实验室测得关节角度、关节力矩具有高度相似性,揭示OpenSIM痉挛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证明本OpenSIM痉挛模型的合理性;4)OpenSIM痉挛模型计算所得运动学数据,动力学数据与正常人OpenSIM模型计算所得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和患者实验室数据与正常人实验室数据对比结果一致,证明本研究所建立的OpenSIM痉挛模型可以用于痉挛患者的步态研究;5)肌痉挛患者摆动期踝关节背屈不足。膝关节在摆动初期屈曲过小,而摆动后期伸膝不足。髋关节支撑时屈曲度大于正常值,摆动时屈曲度不够。肉毒毒素治疗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运动学特征,但是差异性较大,有的患者有效,有的患者无效。6)肉毒毒素治疗能改善肌肉痉挛状态,步行过程中痉挛肌肌肉长度增加,肌肉活动增加,痉挛状态得到改善,特别是对于踝关节MAS得分超过3的患者治疗效果较佳。

杜中秀[6](2020)在《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粗大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粗大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于我院就诊痉挛型脑瘫患儿,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44例患儿应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到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实验组患儿接受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粗大运动功能康复训练,而对照组患儿接受假刺激联合粗大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8天后对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肌张力情况、脑电图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为患儿实施治疗前,两组患儿在粗大运动功能评分、肌张力评分、脑电图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8天后,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脑电图FP1、C3、T3、F7、F3频段(δ+θ)/(α+β)值的组内比较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上述指标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患儿明显提高,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肌张力降低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实施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粗大运动功能康复训练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粗大运动功能康复训练,能显着提高患儿粗大功能,降低肌张力,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调节脑部神经电活动,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袁孟哲[7](2020)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痉挛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多模态磁共振技术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前后,与痉挛发生相关脑区的兴奋性改变以及与痉挛程度缓解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低频rTMS治疗卒中后痉挛(PSS)的中枢效应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共选取痉挛性偏瘫患者36例(MAS≥1级),分为常规治疗组12例,rTMS组2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运动疗法,rTMS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低频rTMS治疗,共干预8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进行改良Ashworth(MAS)分级、上肢Fugl-Meyer量表(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MRI的评估。同时匹配非痉挛性偏瘫患者20例(MAS=0级)作为痉挛患者MRI的对照组。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时rTMS组和常规治疗组的FMA-UE和MBI评分均显着提高(P<0.05),rTMS组的MAS评分显着降低(P<0.05),常规治疗组的MAS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2.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治疗8周时rTMS组的FMAUE和MBI评分均显着提高(P<0.05),MAS评分显着降低(P<0.05)。3.rTMS组治疗后痉挛的严重程度(MAS评分)与运动功能(FMA-UE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4.VLSM结果显示:岛叶、丘脑、前放射冠和上纵束的病变与上肢痉挛显着相关(P<0.05,FDR校正)。5.治疗前,rTMS组和非痉挛组相比健侧半球中央前回(M1区)、中央后回(S1区)和壳核的激活显着增加(P<0.001)。6.治疗后,rTMS组健侧半球(M1区、S1区、岛叶)和双侧半球(壳核、丘脑)的激活显着减少(P<0.001)。7.ROI分析结果显示:rTMS组治疗前,健侧半球M1区和S1区的激活体积和激活强度显着高于患侧半球(P<0.05),治疗后健侧半球ROI激活体积和激活强度显着减少(P<0.05),健侧半球(M1区、S1区)激活人数向患侧半球转移,左右侧激活均无显着差异(P>0.05)。8.rTMS组治疗后痉挛的缓解(MAS评分)与健侧半球M1区和S1区的激活强度减少呈正相关(P<0.05)。结论:1.低频rTMS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上肢痉挛程度,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低频rTMS作用在健侧半球M1区不仅可以显着降低健侧半球感觉运动区的兴奋性,同时还可以显着降低丘脑、壳核和岛叶的兴奋性,该发现说明rTMS治疗痉挛的机制不仅仅通过恢复半球间平衡这一途径,还可以间接影响皮层下基底节等其他脑区的兴奋性,为推广rTMS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冯维琪[8](2020)在《“热补针法”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热补针法”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的临床疗效,探寻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的有效手段,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针刺取穴:患侧肩髑、肩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得气后在上述诸穴行“热补针法”,留针30min,再次施行“热补针法”后起针。对照组针刺取穴同观察组,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时间相同。两组治疗均隔日1次,一周3次,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第一次治疗开始当天)、治疗后(最后一次治疗结束当天)观察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 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患侧肘关节活动度、简式 Fugl-meyer运动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及改良 Barthel 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93.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肘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施以杜氏“热补针法”和“平补平泻手法”均可有效改善患肢痉挛程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2.“热补针法”(观察组)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能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疗效优于“平补平泻手法”(对照组),但在改善肘关节活动度上两组疗效相仿。

康延琳[9](2019)在《基于三维步态分析的卒中患者肌痉挛性偏瘫步态康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三维步态分析技术指导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肌痉挛型偏瘫患者步态进行康复,并观察其疗效;分析患者异常步态的原因;观察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步态、生活能力是否改善;明确三维步态分析对A型肉毒毒素和康复训练的指导作用,同时为卒中后肌痉挛性偏瘫步态康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选取12例脑卒中后遗留有肌痉挛的偏瘫患者,在接受A型肉毒素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前和治疗一周后,分别采用VICON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和Visual3D建模软件,分析患者的健患侧步长、步速、步频、双支撑时间等时空参数、髋、膝、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等运动学参数及髋、膝、踝关节的关节力矩、地面反作用力等动力学参数,经改良Asworth肌张力量表评定肌张力改善情况、HOLDER量表评定患者的步行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患者在A型肉毒毒素结合康复训练后三维步态分析显示患侧膝关节伸展角度、踝关节内外翻角度均有显着改善(P<0.05);治疗一周后患者踝关节跖屈肌群改良Asworth肌张力评分、HOLDER量表步行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改善(P<0.05)。结论:通过三维步态分析指导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卒中后肌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痉挛程度、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孙秀颀[10](2019)在《基于经筋理论指导的火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明确经筋理论是火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理论依据。观察火针综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评价基于经筋理论指导的火针加体针组与体针组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痉挛指数、肌张力情况、综合功能和四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同时,运用表面肌电技术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侧和健侧肌肉的sEMG信号,选取积分肌电值(IEMG)和中位频率(MF)作为指标,探讨经筋理论指导的火针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作用以及临床机理,为进一步推广使用火针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材料与方法:论文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对中医古籍中经筋病、中风、拘挛、经筋理论、火针疗法等的文献研究,并且结合大量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现代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证明经筋理论是火针治疗卒中后痉挛瘫的理论支撑。论文二:按照随机对照的科研设计原则,根据疾病诊断标准以及试验纳入标准,将从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脑病康复科就诊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配为2组:试验组(火针+体针组),对照组(体针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个体化的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予调控血压,控制血糖,调节血脂,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辅以必要的神经营养支持。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合“一对一”方式的常规康复训练。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体针治疗,取穴:上肢取肩髃、曲池、尺泽、外关、合谷、八邪;下肢取环跳、委中、阳陵泉、三阴交、昆仑。周一至周五每日针刺1次,每周5次,周末除外,连续治疗3周。试验组在经筋理论的指导下取穴行火针配合体针治疗,上肢取穴以手三阳经筋区域(肱三头肌、指总伸肌肌腱两侧为主)寻找筋结点或者压痛点。腿部取穴以足三阳经筋区域(半腱肌、半膜肌、股四头肌内侧头肌腱两侧为主)寻找筋结点或者压痛点。足痉挛以足三阳经筋区域(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趾长伸肌肌腱两侧为主)寻找筋结点或者压痛点。周一至周五行体针治疗的基础上,每周一、三、五行火针针刺治疗。21天后试验结束。对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第1天)、治疗中(第11天)、治疗结束后(第21天)进行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量表、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量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表以及Fugl-Meyer(FMA)量表分别评定,并做统计学处理。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论文三:临床材料、病例选择、分组方法、治疗方法同论文二。应用表面肌电图,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侧和健侧肌肉的sEMG信号,观察积分肌电值(IEMG)和中位频率(MF)指标的变化,做统计学处理。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观察。结果:1.理论研究结果1.1经筋理论是治疗经筋病的基础理论。1.2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相当于中医学“筋病”,是经筋损伤的表现。其病因包括脏腑、机体阴阳失调;气虚血瘀,阳气亢进无制;风痰阻滞经络;痰瘀痹阻血脉等。病机为肝肾亏虚,筋脉不能濡养。病位在筋,证属本虚标实,在本为肝肾亏虚、阴阳气血不足,在标为风火痰瘀闭阻络脉。1.3经筋理论可以指导多种经筋刺法,其中包括火针的临床治疗。1.4有传统医学的理论支撑和现代临床研究的基础,经筋理论是火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指导理论。2.量表评定结果2.1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治疗11天时,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的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降低(P<0.01),对照组的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相当(P>0.05);两组中风病诊断标准评分均降低(P<0.01),两组Fugl-Meyer量表评分均提高(P<0.01)。2.3两组治疗11天时比较,试验组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1),两组中风病诊断标准、疗效评定、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及Fugl-Meyer量表评分相当(P>0.05)。2.4治疗后(第21天),两组的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1),两组中风病诊断标准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1),两组中风病疗效评定与治疗第11天时相比数值明显增高(P<0.01),两组Fugl-Meyer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提高(P<0.01)。2.5两组治疗后(第21天)比较,试验组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中风病诊断标准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中风病疗效评定标准得分较对照组高(P<0.01),试验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显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Fugl-Meyer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临床观察结果3.1火针综合疗法治疗足内翻: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06%。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火针治疗骨化性肌炎,4位治疗组患者中有3位患者的包块面积明显减小,1位患者包块大小及未见明显改变,触诊其硬度均从质地较硬改善为稍有弹性。对照组中2位患者腿部包块大小、硬度均未见明显改变。4.表面肌电图检测结果4.1治疗前,两组患者健侧肱二头肌、股直肌的IEMG、MF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患侧肱二头肌、股直肌的IEMG、MF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2治疗后,试验组患侧肱二头肌、股直肌的IEMG值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侧肱二头肌、股直肌的IEMG值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侧肱二头肌、股直肌的MF均值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侧肱二头肌、股直肌的MF均值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3两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患侧肱二头肌IEMG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侧股直肌IEMG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侧肱二头肌、股直肌MF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经筋理论是火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理论基础。经筋理论指导下的火针疗法对于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有效。2.火针疗法对于脑卒中后痉挛瘫患者在改善肌张力、缓解痉挛状态、恢复肢体运动方面,治疗效果优于体针疗法,且在缓解痉挛方面,比体针疗法见效快。3.火针疗法按照经筋理论选穴,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疗效显着,优于体针疗法。4.火针疗法在改善患肢肌肉运动单位的募集能力方面,效果好于体针治疗。5.火针疗法在缓解卒中后痉挛瘫患者肌肉疲劳方面,效果好于体针治疗。

二、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后肢体痉挛3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后肢体痉挛36例(论文提纲范文)

(1)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中止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材料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不良事件的评估、处理和记录
        2.5 统计学方法
        2.6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结果
讨论
    1 西医学对脑对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机制的研究
    2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3 立题理论依据
    4 临床疗效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西医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中医研究进展
    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文献基本特征
        2.3 文献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2.5 偏倚性分析
        2.6 安全性评价
        2.7 依从性评价
    3 讨论与结论
    4 不足与展望
第二章 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
    1 病例采集
    2 病例选择
    3 研究方法
    4 观察指标
    5 疗效判定标准
    6 统计学分析
    7 研究结果
        7.1 一般情况
        7.2 干预前后量表评分比较
        7.3 临床疗效
    8 讨论与结论
        8.1 立题依据
        8.2 干预策略
        8.3 评价手段选择
        8.4 结论
        8.5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药线点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的研究
        1.1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1.2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病因病机
        1.3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治疗现状
    2 现代医学的研究
        2.1 现代医学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的治疗现状
    3 对药线灸的认识
        3.1 药线灸疗法概述
        3.2 药线灸临床运用与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与脱落病例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周期及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法
        2.6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完成情况
        3.2 治疗前比较
        3.3 治疗前后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药线灸选择依据
    2 选穴依据
        2.1 头针的选择依据
        2.2 上肢穴位选择依据
        2.3 井穴的选择依据
    3 方法作用机理推测
    4 研究结果分析
第四部分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4)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概括
        1.1 中风病的历史沿革
        1.2 中医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文献记载
        1.3 中风后肢体痉挛病因病机的认识
        1.4 中医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
        2.1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机制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剔除、脱落和中止标准
    2 试验方案
        2.1 试验设计及盲法
        2.2 样本量估算
        2.3 治疗方案
        2.4 注意事项
        2.5 观察指标
        2.6 疗效评价标准
        2.7 针刺意外处理
        2.8 随访
        2.9 统计学处理
第三部分 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1 一般资料分析
    2 基线数据分析
    3 治疗前后疗效量表分析
    4 随访期数据分析
    5 临床疗效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1 针刺督脉治疗肢体痉挛的机理探讨
        1.1 督脉的概括
        1.2 本次临床试验督脉穴位的选择
    2 夹脊穴
    3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4 试验结果分析
        4.1 两组患者上肢肌张力改善情况
        4.2 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
        4.3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
        4.4 两组患者有效率的比较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的样本量
        6.2 受试者个体的差异性
        6.3 未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6.4 评价标准的选择
参考文献
综述 针刺治疗中风痉挛瘫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5)基于OpenSIM建模的跖屈肌痉挛偏瘫步态的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小结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的创新点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的限制与范围
2 文献综述
    2.1 偏瘫概述
    2.2 偏瘫步态特征分析
        2.2.1 偏瘫步态的时空参数
        2.2.2 偏瘫步态的运动学、动力学与表面肌电研究
    2.3 偏瘫步态的矫正方法
    2.4 OpenSIM模拟仿真
        2.4.1 OpenSIM建模理论
        2.4.2 OpenSIM建模过程
        2.4.3 OpenSIM模型应用领域概述
    2.5 肌痉挛的肉毒毒素治疗
        2.5.1 肉毒毒素简介
        2.5.2 肉毒毒素作用机制
        2.5.3 肉毒毒素注射方法
        2.5.4 肉毒毒素治疗效果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1.1 实验设计
        3.1.2 研究逻辑与内容
    3.2 研究对象
        3.2.1 纳入标准
        3.2.2 排除标准
        3.2.3 剔除或脱落标准
    3.3 临床检测
        3.3.1 MAS分级
        3.3.2 Clonus评分量表
        3.3.3 感觉运动功能评价量表
        3.3.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试
        3.3.5 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定
        3.3.6 肉毒毒素注射部位及注射量
    3.4 步态测试
        3.4.1 数据采集
        3.4.2 动作阶段划分
    3.5 正常人体OpenSIM模型建立
        3.5.1 坐标转换
        3.5.2 Marker点坐标误差控制
        3.5.3 力残差计算与控制
        3.5.4 优化(Optimization)
    3.6 痉挛患者OpenSIM模型建立
        3.6.1 OpenSIM痉挛模型中参数设置与分析
        3.6.2 肌肉激活程度默认值(default activation)改变对肌力影响
        3.6.3 最大等长收缩力
        3.6.4 肌力-长度形变参数
        3.6.5 肌纤维最大收缩速度与力-速度指数
        3.6.6 标准化肌力-长度变化
        3.6.7 肌腱特性的控制参数
        3.6.8 本研究中模型肌肉参数设置
    3.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7.1 数据处理方法
        3.7.2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模型验证结果
        4.1.1 正常人OpenSIM模型验证结果
        4.1.2 OpenSIM痉挛模型验证结果
    4.2 临床测试结果
    4.3 运动学、动力学测试结果
        4.3.1 步态参数
        4.3.2 地面反作用力
        4.3.3 支撑阶段重心高度
        4.3.4 足底压力中心
        4.3.5 踝关节运动学、动力学特征
        4.3.6 膝关节运动特点
        4.3.7 髋关节运动特点
        4.3.8 个案分析
    4.4 肌肉相关参数模拟计算结果
        4.4.1 外侧腓肠肌、内侧腓肠肌、胫骨后肌肌肉长度变化
        4.4.2 外侧腓肠肌、内侧腓肠肌、胫骨后肌肌纤维激活程度变化
        4.4.3 外侧腓肠肌、内侧腓肠肌、胫骨后肌肌力变化
5 分析与讨论
    5.1 OpenSIM模型验证
        5.1.1 正常人体OpenSIM模型的验证分析
        5.1.2 OpenSIM肌痉挛模型的验证分析
    5.2 痉挛步态的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的分析与讨论
    5.3 注射肉毒毒素后肌肉活动范围、激活程度、肌力变化的分析与讨论
6 结论
7 结束语
    7.1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7.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7.3 重要结论
    7.4 未来研究方向
附件
    附件1:MAS评分量表
    附件2:Clonus评分量表
    附件3: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
    附件4: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附件5:Holden步行评分
    附件6: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6)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粗大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和方法
    1 患儿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前查体分析
        2.2 实验组
        2.3 对照组
    3 观察指标
        3.1 粗大运动功能
        3.2 肌张力变化
        3.3 脑电图变化
        3.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
    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情况
    3 两组患儿肌张力改善有效率比较
    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5 两组患儿脑电图(δ+θ)/(α+β)值比较
讨论
    1 痉挛型脑瘫概述
    2 痉挛型脑瘫治疗方法
    3 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对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4.2 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4.3 对肌张力的影响
        4.4 对脑电图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1 缩略词表
附录 2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
附录 3 改良 Ashworth 分级
附录 4 Barthel 指数评定
致谢

(7)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痉挛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纳排标准
        1.2 剔除及中止标准
        1.3 样本量的估算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设计
        2.2 治疗方案
        2.3 临床评估
        2.4 图像采集
        2.5 任务设计
    3 统计分析
        3.1 一般资料
        3.2 VLSM分析
        3.3 任务态功能磁共振分析
        3.4 相关分析
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量表的比较
    3 MRI结果
        3.1 MRI检查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两组患者VLSM结果
        3.3 两组患者任务态功能磁共振的比较
        3.4 rTMS组治疗前后任务态功能磁共振的比较
    4 rTMS组治疗前后ROI的分析
        4.1 rTMS组治疗前后ROI激活人数和频率的比较
        4.2 rTMS组治疗前后ROI激活体积和强度的比较
        4.3 rTMS组治疗前后ROI激活强度与痉挛程度的相关性
讨论
    1 痉挛机制的文献研究
    2 低频rTMS治疗PSS的临床效果
    3 与PSS显着相关的脑区
        3.1 放射冠区和上纵束的损伤
        3.2 丘脑和壳核的激活增加
        3.3 岛叶的激活增加
        3.4 健侧半球感觉运动区的激活增加
    4 低频rTMS治疗PSS的脑功能改变
        4.1 低频r TMS靶点和干预时间窗的选择依据
        4.2 低频r TMS对皮层兴奋性的影响
        4.3 低频r TMS对皮层下兴奋性的影响
    5 总结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热补针法”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1 流行病学研究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3 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方法
    2. 中医学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2.1 中风及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中医病名沿革
        2.2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2.3 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3. 杜氏“热补针法”源流探析
    4.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病例来源
        2.3 治疗方案
        2.4 观察项目
        2.5 统计方法
        2.6 研究结果
        2.7 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观察指标选择的依据
    2. 本次研究关于针刺补泻手法的启发
    3. 方案中针刺选穴依据
    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4.1 创新之处
        4.2 不足之处
第四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三维步态分析的卒中患者肌痉挛性偏瘫步态康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现状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治疗前后时间、距离参数分析与讨论
    3.2 治疗前后下肢髋、膝、踝关节角度、力矩分析与讨论
    3.3 治疗前后GRF变化分析与讨论
    3.4 治疗前后下肢肌张力评分分析与讨论
    3.5 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分析与讨论
    3.6 治疗前后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分分析与讨论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附录
    7.1 附录一
    7.2 附录二
    7.3 附录三
    7.4 附录四
    7.5 附录五
    7.6 附录六
    7.7 附录七

(10)基于经筋理论指导的火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经筋理论是指导火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理论基础
    1 经筋理论是治疗经筋病的基础理论
    2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属于经筋病
    3 经筋病的治疗
    4 火针疗法治疗经筋病
    小结
论文二 火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火针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表面肌电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四、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治疗脑血管病后肢体痉挛3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D]. 唐安琪.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D]. 李红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药线点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D]. 顾玮青.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D]. 穆扬.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OpenSIM建模的跖屈肌痉挛偏瘫步态的仿真研究[D]. 宋和胜.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9)
  • [6]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粗大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研究[D]. 杜中秀. 青岛大学, 2020(01)
  • [7]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痉挛的多模态磁共振研究[D]. 袁孟哲.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热补针法”治疗中风后上肢屈肘痉挛的临床研究[D]. 冯维琪.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基于三维步态分析的卒中患者肌痉挛性偏瘫步态康复研究[D]. 康延琳. 南京体育学院, 2019(02)
  • [10]基于经筋理论指导的火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D]. 孙秀颀.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血管病后肢体痉挛3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