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闽北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海拔梯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集景[1](2021)在《全球尺度生态系统稳定性调控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气候的急剧变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大幅降低,全球生态系统面临重大威胁,生态系统稳定性调控机制的研究迫在眉睫。生态系统稳定性指生态系统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能力,是维持正常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键。然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度和驱动因素的研究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选取除南极洲外的其他六大洲为研究区域,基于1991年-2014年间横跨23年的Fl UXNET通量数据和遥感数据等数据源,收集了总初级生产力(GPP)、增强植被指数(EVI)、物种丰富度和降水、气温、短波辐射等气候变量,分析了稳定性的组成成分(譬如时间稳定性、抵抗力和恢复力)的全球尺度空间格局,探讨了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生态系统稳定性组分的内在关系稳定性各组分之间并非完全独立,恢复力与抵抗力和时间稳定性相独立(P<0.001,R=0.60),而抵抗力与时间稳定性大多数情况具有极高的相关性(P>0.05)(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驱动机制本文证明了气候因素比生物多样性在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更为重要。气候因素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时间稳定性、抵抗力和恢复力的变化分别解释了70%、49%和39%,而物种丰富度仅解释了5%、20%和-11%。时间稳定性主要由降雨与温度驱动,抵抗力主要由降雨与物种丰富度驱动,而恢复力单独由降雨驱动。(3)稳定性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发现稳定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表现为显着的纬度依赖性、高度依赖性以及群落特异性。时间稳定性与抵抗力具有相似的空间格局,二者都随纬度上升而下降,随海拔变化呈现二次曲线,在常绿阔叶林中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而恢复力独立于二者,随纬度升高恢复力先下降后上升,随海拔上升呈三次曲线变化,在湿地中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4)生态系统稳定性维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稳定性维度表现出很强的纬度依赖性和海拔依赖性,稳定性维度随纬度变化呈现双峰模式,在赤道及北纬25°附近出现两个最高峰值。稳定性维度分数随海拔呈单峰模式,在1800m附近达到高峰值。稳定性维度评分在各生物群落间存在显着差异,热带稀树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维度最低,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维度最高。本文针对生态学生态系统稳定性组分的相关关系以及气候与物种多样性何者更能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生态学焦点问题,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维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证明了生态系统稳定性需要从多维的角度进行分析,并首次发现生态系统稳定性维度具有群落特异性以及纬度依赖性,为不同生物群落间稳定性维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此外,本文研究还进一步证明区域尺度气候比生物多样性在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更为重要,增进了对大空间尺度下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认识,揭示了持续气候变化下生态系统状态的转变机理,为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唐录艳[2](2021)在《高黎贡山百花岭地区藓类植物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西部中缅边境地区,具有高山、亚高山生物、气候、垂直带谱自然景观和异常丰富及珍稀的生物多样性,是具有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的关键区域,也是具有全球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被誉为“世界自然博物馆”和“世界物种基因库”。作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对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百花岭地区仅靠高黎贡山南段东坡面,隶属云南省保山市芒宽县境内,地势落差大,沟壑纵横;全年雨量充沛,日照适宜,具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种复杂气候类型,尤为特殊的是“热干谷气候”。依托其气候和地貌,百花岭地区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森林资源。苔藓植物属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是首个登陆的高等植物,自然界的拓荒者,也是地球上首个稳定的氧气来源,在热带雨林供氧和生态系统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因此在百花岭地区葱郁的森林环境中,苔藓植物也是种类繁多。然而关于高黎贡山及百花岭地区的植被研究多是种子植物,目前未见到关于此区域苔藓植物多样性、区系和分布格局等的系统研究,其苔藓资源本底数据不清,动态不明,缺乏系统性的资源监测。因此揭开高黎贡山百花岭地区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对该区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补充和保护至关重要。本课题通过对高黎贡山百花岭地区17个海拔梯度样地进行多次的苔藓植物多样性野外考察,考虑高黎贡山百花岭地区山体、气候、地形、植被类型和海拔等因素的综合特征,以藓类作为研究对象,共采集到1372份藓类标本。参考苔藓学者们对苔藓植物的研究资料,经过鉴定统计,获得高黎贡山百花岭地区藓类植物的物种组成及本底数据名录,分析其物种区系地理成分和生活型;通过分析百花岭地区17个海拔梯度样地藓类植物沿海拔梯度分布的多样性以及对树附生藓类植物垂直分布研究,了解苔藓植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垂直分布格局。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对高黎贡山百花岭地区不同海拔段的1372份藓类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分析,获知该区藓类植物共有41科112属204种。其中含1属的科多达21个,占全部科的50.00%及总属的18.75%;优势科有5个,分别是蔓藓科、平藓科、灰藓科、毛锦藓科、青藓科,包括43属84种,分别占总科数的11.90%,总属数的38.39%,占总种数的41.16%,组成了百花岭地区藓类植物的主要部分;有4个优势属,分别是绢藓属、凤尾藓属、鳞叶藓属、树平藓属,包含28种,分别占该区藓类植物总属数的9.52%,总种数的13.73%。2.发现3个中国受威胁物种,分别是云南刺果藓Symphyodon yuennanensis、长刺刺果藓S.echinatus、扭尖瓢叶藓Symphysodontella tortifolia;中国特有种为18个。3.结合百花岭地区复杂的地理气候,划分出了11种区系地理成分,热带亚洲分布的比例最高,包含61种,占总种数的30.96%;属于热带性质的分布类型包括101种,占总种数的51.27%;属于温带性质的分布类型包括78种,占总种数的39.59%,显示该区具有热带、温带交汇的特点,但以热带占主导部分。4.生活型分为以下5种:丛集型Turfs、交织型Weft、平铺型Mats、悬垂型Pendants、扇型Fan。平铺型的比例最高,有86种,占总种数的42.16%;悬垂型所占的比例最小,仅有9种,占总种数的4.41%。5.对百花岭地区藓类植物沿海拔梯度样地分布的多样性分析显示,随着1500m~3100m海拔梯度上升,高黎贡山百花岭山头藓类植物物种多样性在趋势上呈现单峰分布类型,藓类物种先增加后减少,在海拔为2300m的YD9中出现最高峰值,达到64种。但是相邻海拔梯度样地内的物种丰富度略有波动,呈现多个小峰的变化;根据调查情况和气候特点,将17个海拔梯度样地分为4个梯度区间的结果显示,4个区间均有分布的种类有14种,4个区间内各自独立分布的种类按海拔梯度顺序分别为39种,31种,19种,18种,随着海拔的升高,梯度区间的共有种类减少,物种由多样逐渐单一;生境多样性显示树附生种类占优势,树干上分布的藓类植物比树基要少;α多样性指数显示,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该区物种的均匀度、多样性和优势度降低,而物种丰富度在2300m处达到峰值后降低;β多样性显示YD2和YD10的物种更替变化幅度最大,以Jaccard相似性指数矩阵进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排序,显示YD15和YD16的相似性最高。
林红玲[3](2021)在《桂林岩溶石山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与谱系结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是广西岩溶石山主要分布区域之一,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具有景观异质性高、水文地质结构明显、岩石裸露率高、碳酸盐溶蚀性强和土壤贫瘠等特点。落叶阔叶林是亚热带岩溶石山的主要群落类型之一,在岩溶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中具有一定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对防止岩溶石山石质荒漠化、调节表层岩溶带的蓄水功能、调节森林碳库等多项生态功能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探究桂林岩溶石山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以及谱系结构特点,我们在阳朔县禄迪村和灵川县辇田尾村分别设置24个和25个样方,在实地的群落学调查和环境因子观测结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岩溶石山落叶阔叶林不同群落类型的群落结构、种类组成、谱系结构以及群落物种分布和谱系结构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岩溶森林物种共存以及植被保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TWINSPAN分析结合DCA排序,将调查到的49个桂林岩溶石山落叶阔叶林样方划分为3个群丛组类型,与野外观察到的外貌特征分类结果相一致,分别为群丛组A:南酸枣-喜树+巴豆群丛组(ASS.Choerospondias axillaris-Camptotheca acuminata+Croton tiglium);群丛组B:光皮梾木-喜树群丛组(ASS.Swida wilsonianaCamptotheca acuminata);群丛组C:麻栎-檵木群丛组(ASS.Quercus acutissimaLoropetalum chinense)。(2)在垂直结构上,在乔木层中,3个群丛组均是落叶物种占优势;在灌木层中,群丛组A和群丛组B以落叶物种占优势,群丛组C则以常绿物种占优势。在径级结构上,1—5 cm和5—10 cm径级内,群丛组A和群丛组B均是落叶物种占优势,群丛组C除了物种丰富度以外,均是常绿物种占据优势地位;在≥10 cm径级中,除了群丛组B的物种丰富度外,3个群丛组中的各项指标均为落叶物种占主导地位。(3)Monte Carlo置换检验和冗余分析的结果表明,岩石裸露率、土壤含水量、海拔、坡向、土壤p H、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林冠开阔度和人为干扰是影响研究区不同类型群落分布的主导因子,同时变差分解的结果也表明空间因子与土壤因子的耦合作用是影响岩溶石山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4)群落谱系结构分析表明,群丛组A和群丛组B的谱系结构指数NRI和NTI均呈现出聚集的状态,环境过滤在群落组配的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群丛组C的NRI指数和NTI指数则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谱系分布格局,NRI表现为谱系聚集的格局,而NTI表现为谱系发散的格局,说明在群丛组C中,环境过滤和种间竞争的共同作用影响着群落组配的过程。推测生态位机制是解释岩溶石山落叶阔叶林群落组配机制的最佳理论。(5)由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可知,NRI指数随着岩石裸露率、p H、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和海拔的增大,植物群落的谱系结构的聚集程度也在逐渐增大。群落谱系结构指数NTI随着岩石裸露率、海拔以及p H、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等土壤养分含量的升高,群落谱系聚集程度逐渐增大。随着土壤含水量、坡向和人为干扰等环境因子的增加,群落谱系结构的发散程度逐渐增大。综合来说,岩石裸露率、土壤p H、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海拔是影响桂林岩溶石山群落谱系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总之,基于本研究,我们较系统地分析了岩溶石山落叶阔叶林的群落结构和谱系结构特征,并就环境因子对该区域群落分布和谱系结构的影响展开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将为人们更深层次的理解岩溶石山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生物多样性格局的成因等提供新的认识,促进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张娅娅[4](2021)在《甘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海拔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研究对于群落结构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物种多度可以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机制,为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提供帮助。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物多样性丰富,其对于全球生态系统的保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分析其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探讨物种多样性的形成规律及维持机制,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甘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海拔(3000、3250、3500、3750和4000 m)梯度上,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采集数据信息,使用数量生态学相关理论及方法探讨了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特征,选用生态位重叠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几何级数模型、断棍模型、随机分配模型及研究了不同海拔梯度上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的升高,各类环境因子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土壤温度、土壤全氮、土壤全磷与电导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土壤含水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光照强度、土壤有机碳、土壤氮磷比及土壤碳氮比均呈逐渐增大趋势;土壤p H值呈先减小后又逐渐增大的趋势。(2)多元回归树将研究区植物群落划分为了5种类型:群丛Ⅰ(主要位于海拔3000 m):金露梅-矮嵩草群丛(Potentilla fruticosa-Kobresia humilis);群丛Ⅱ(主要位于海拔3250 m):金露梅-矮嵩草+火绒草群丛(Potentilla fruticosaKobresia humilis+Leontopodium nanum);群丛Ⅲ(主要位于海拔3500 m):矮嵩草+条叶银莲花-金露梅群丛(Kobresia humilis+Anemone trullifoliaPotentilla fruticosa);群丛Ⅳ(主要位于海拔3750 m):嵩草+矮嵩草+秦艽群丛(Kobresia Willd+Kobresia humilis+Gentiana macrophylla);群丛Ⅴ(主要位于海拔4000 m):嵩草+圆穗蓼群丛(Kobresia Willd+Polygonum macrophyllum)。(3)随着海拔从3000-4000 m的变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物种多样性中海拔>低海拔>高海拔,中海拔群落物种多样性最大,即出现“中间膨胀”模式。随海拔的升高,常见种数量变化非常小,而稀有种的物种数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稀有种数量高于常见种,但常见种的各个多样性指数都明显大于稀有种,所以说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主要贡献者是常见种。(4)随海拔的升高,全部物种相对多度曲线的斜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海拔3500 m处物种分布最均匀、物种丰富度最高,而海拔4000 m处恰恰相反。5种模型对不同海拔全部物种多度分布的拟合效果各异,其中,几何级数模型在所有海拔上的拟合效果最好,生态位分化在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构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常见种多度分布的最优拟合模型为几何级数模型,其与全部物种多度分布的最优模型一致,说明常见种是影响群落物种多度分布的主要原因,且其资源分配模式以固定分配为主。稀有种多度分布相对来说较为符合随机分配模型所代表的生态学过程,其资源分配模式偏向随机分配。应该将常见种视为优先保护物种,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稀有种在群落中的特殊作用,二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共同维护着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物种多样性。(5)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量是影响不同海拔梯度上甘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及多样性的关键环境因子。
赵婷[5](2021)在《基于红外相机的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物种多样性》文中研究指明八大公山保护区是湖南省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探明该区域的兽类多样性、活动行为节律、分布特点和资源现状,作者于2018~2020年在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投放120台红外相机进行监测。分析区域内不同物种的相对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活动节律和差异性,掌握兽类活动的时间频率,减缓在兽类活动频繁期的人为活动。为保护区野生兽类的研究和管理提供本底资料,期望可以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恢复和栖息地管理提供重要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本次研究累计获得48 393个相机工作日,兽类独立有效照片3 953张。共记录到兽类4目11科23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黑熊(Ursus thibetanus)、斑林狸(Prionodonpardicolor)、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猕猴(Macaca mulatta)、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和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2)相对多度排在前8位的兽类分别是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野猪(Sus scrofa)、毛冠鹿、果子狸(Pagumalarvata)、豹猫、猪獾(Arctonyxcollaris)、鼬獾(Melogale moschata)、珀氏长吻松鼠(Dremomys pernyi)。黑熊和豹猫在夏季的时间生态位最宽,猪獾、鼬獾、果子狸、红腿长吻松鼠、珀氏长吻松鼠、毛冠鹿、野猪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均在秋季最宽。(3)八大公山保护区兽类物种多样性时空格局特征明显,不同海拔段、不同功能区兽类物种多样性具有显着差异;不同季节的物种数不存在显着差异,其他指数均存在显着差异。兽类的物种多样性因海拔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型”曲线,海拔段1200m~1400m时兽类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不同季节中秋季的兽类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冬季的多样性最低。兽类在缓冲区中的多样性最为丰富,在试验区最低。(4)兽类对不同生境的利用具有显着性差异,其偏好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但红腿长吻松鼠、野猪、毛冠鹿、果子狸对生境的选择没有差异性。天平山、杉木界、斗篷山三个林区共同拍摄到豹猫、赤腹松鼠、黑熊、果子狸、红白鼯鼠、红腿长吻松鼠等14种兽类,说明这14种兽类在整个保护区均有分布。(5)红腿长吻松鼠、野猪、毛冠鹿、果子狸在不同季节的日活动节律存在显着差异,对夏季和秋季的利用时间较充分,活动强度大,在春季和冬季明显下降;在冬季兽类活动较少,或者不活动。红腿长吻松鼠、野猪、毛冠鹿和果子狸在7个不同海拔段的日活动节律均具有显着差异。通过本次监测,基本掌握了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兽类的资源现状,为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恢复和栖息地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王兴杰[6](2020)在《高黎贡山南段植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分布格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地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中国西南山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高黎贡山位于该区域的核心区,是气候变化敏感的区域,山脉呈南北走向,生物多样性及其丰富,沿海拔梯度植物垂直带谱明显。然而,对该区域海拔梯度生物多样性格局和群落构建机制还知之甚少。同时,东西坡向由于地形、气候等差异,不同坡向海拔梯度的多样性格局是否一致仍不清楚,亟待开展研究。本研究以高黎贡山南段设置的不同坡向海拔梯度森林样带(32个0.1 ha)为研究平台,整合群落内物种组成、DNA条形码和功能性状数据,通过群落系统发育和功能生态学分析,解析不同生活型植物(乔木、灌木和草本)的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探讨乔木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格局及其群落构建机制,比较东西坡向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本研究共调查到种子植物705种,隶属于125科347属,其中乔木279种,灌木189种,草本237种。研究发现东西坡物种丰富度沿海拔均呈下降的趋势,但是,西坡较东坡的变化趋势更为明显。不同生活型的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东西坡向沿海拔乔木的物种丰富度呈现下降的趋势,灌木呈单峰分布格局,而草本沿海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基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w均匀度指数发现不同生活型植物在不同坡向沿海拔梯度无显着的分布格局。基于NMDS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向的物种组成存在很大差异,尤其低海拔不同坡向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随着海拔距离的增大,群落之间的β多样性呈增大的趋势。群落之间的海拔距离超过1000 m时,不同生活型的群落之间的物种组成均发生了完全的转变。2.乔木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分布格局本研究通过DNA条形码测序获得乔木植物的rbc L,mat K,trn H-psb A和ITS片段共694条,在NCBI数据库中下载序列194条,通过最大似然法构建了乔木植物的系统发育树,通过群落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东西坡乔木的系统发育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海拔梯度呈现负相关关系。东坡乔木的系统发育结构沿海拔呈下降趋势,即系统发育结构由聚集逐渐转向离散,暗示低海拔环境过滤可能起主导作用,这可能与干扰或者干旱等密切相关,高海拔竞争排斥可能起主导作用,这可能与高海拔性状的趋同使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共存有关。东西坡系统发育β多样性随海拔距离的增大呈上升的趋势。随着海拔距离的增大,β多样性呈现聚集—随机—离散的分布格局,表明随着海拔距离的增大,群落之间的系统发育相似性呈显着下降的趋势。3.乔木的性状组成和功能多样性格局基于5个乔木的功能性状(叶厚度、比叶面积SLA、叶片碳含量LCC、叶片氮含量LNC、叶片磷含量LPC),对性状的组成(群落加权的平均值communityweighted mean,CWM)进行分析,发现东西坡向比叶面积(SLA)沿海拔呈显着下降的趋势,而叶片碳含量(LCC)沿海拔呈单峰分布格局,叶片厚度、叶片氮含量(LNC)和叶片磷含量(LPC)沿海拔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通过性状的系统发育信号分析发现,LCC和SLA具有显着的系统发育信号,表明这些性状在演化过程中相对保守。综合5个性状计算功能多样性(Functional dispersion,FDis),结果发现东坡沿海拔梯度功能多样性呈下降的趋势,而西坡无显着的变化趋势。功能结构与系统发育的结构不一致,东坡沿海拔梯度功能结构呈单峰分布格局,在高海拔和低海拔呈聚集的趋势。而西坡沿海拔功能呈离散到聚集结构,中低海拔功能呈现离散结构,暗示物种之间的竞争使性状发生显着分化。而高海拔功能结构的聚集,进一步证实了性状的趋同作用,这可能与低温等环境密切相关。与系统发育β多样性不同,随着海拔距离的增大,功能β多样性呈显着下降的趋势,暗示随着距离的增大,性状的差异也随之减小。
张起鹏[7](2019)在《地形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影响的多层次分析 ——以合作市为例》文中提出地形对植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已经成为生态学和地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大多数研究往往从一个幅度或者层次尺度展开,这种单一的研究限制了地形对于植物多样性影响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在青藏高原东、中部广泛分布的高寒草甸既是当地牧民从事畜牧业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又具有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以及物种基因库等多种生态功能。该论文从景观、生态系统和物种三个层次尺度上,以青藏高原东北部合作市为样区,通过遥感影像判读、数字地形分析和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系统地分析了地形对高寒草甸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1.该区景观和生态系统的特征尺度分别为1400m和1000m,这与郜燕芳等人在碧塔海自然保护区、薛冬冬等人在钟山风景区以及江冲亚等人对浙西山区等得出的结论不同,反映了该区高寒草甸的地域特点。2.不同层次尺度上,地形因子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存在着差异。尽管地形因子对三个尺度的植物多样性都有比较显着的影响,但是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大,对景观多样性的影响次之,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最小。地形因子对各层次尺度植物多样性影响重要性主要为:在景观尺度上,最主要的因子是坡度与海拔;在生态系统尺度上,海拔是多样性变化的主导地形因子;在物种尺度上,坡度是影响物种多样性变化的最主要因子。总的来看,海拔与坡度是影响高寒草甸景观、生态系统和物种尺度植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地形因子。3.在不同层次尺度上,地形因子与植物多样性的相关性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海拔因子与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关系,在景观和物种尺度上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在生态系统尺度上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坡度因子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在景观尺度上呈现显着的正相关性,在生态系统尺度上,坡度因子只与丰富度指数呈显着的负相关性,在物种尺度上与植物多样性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坡向因子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在景观、生态系统尺度上均呈现较弱的相关性,在物种尺度上呈显着的负相关性;地形湿度指数因子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在景观尺度上呈显着的负相关性,在生态系统尺度上,地形湿度指数只与丰富度指数呈显着的正相关性,在物种尺度上与植物多样性呈显着的正相关性。该项研究不仅为地形对植物多样性影响的多尺度研究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而且为高寒草甸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景[8](2018)在《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草本层与林冠层物种多样性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成演替作为泰加林演替的主要形式,对以生物多样性为本质的森林生态完整性维持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泰加林火成演替过程中,森林群落草本层与林冠层物种多样性相互作用的动态关联性如何尚不清楚。本文以新疆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群落典型样方调查,采用多元回归树(MRT)、物种多样性测度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方法,通过构建泰加林群落火成演替序列,分析不同烈度火干扰后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探讨泰加林火成演替过程中草本层与林冠层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联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可辨识的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主要有6种类型,即: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红果越橘-多叶苔草+寄奴花、疣枝桦+五蕊柳-西伯利亚铁线莲+大叶绣线菊-多叶苔草、疣枝桦+西伯利亚云杉-大叶绣线菊+密刺蔷薇-老芒麦+紫苞鸢尾、西伯利亚云杉-红果越橘+蓝果忍冬-多叶苔草+圆叶鹿蹄草、西伯利亚落叶松+西伯利亚云杉-蓝果忍冬-多叶苔草+寄奴花和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红松-蓝果忍冬-多叶苔草+林奈草,分属演替前期(阔叶针叶混交林)、演替中期(针叶阔叶混交林)和演替后期(针叶混交林)三个演替阶段。不同火烈度干扰后,森林群落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均是在演替前期最高,为25.85,而林冠层物种丰富度则是在演替中期最高,为4.20;草本层和林冠层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是在演替前期最高,分别为0.30和0.51;林冠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则是在演替中期达到最高,分别为1.05和0.74;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则分别在演替后期和演替中期达到1.94和0.63。火干扰后,在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与林冠层物种多样性存在关联关系,但随着演替的发展,关联关系的显着性水平有所降低。火烈度从强到弱,在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与林冠层物种多样性关联关系的显着性水平也由强变弱,且在弱烈度火干扰后关联关系不显着。
史彩霞[9](2016)在《武夷山植物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武夷山650-2200 m的垂直梯度范围内,设置常绿阔叶林样地4个、针阔混交林4个、针叶林4个、中山矮曲林12个、高山草甸12个,其中乔木层样方共24个、灌木层样方共24个、草本层样方共36个。通过对其植物群落样地调查和群落分析,其结果如下:1样方植物区系物种组成根据武夷山植被样方数据及标本的采集资料统计,植物群落样方共有维管束植物51科102属201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分别占7.84%、3.92%和1.99%。裸子植物2科3属4种,分别占3.92%、2.94%和1.99%。被子植物45科95属193种,分别占92.16%、93.14%和96.02%。其中双子叶植物41科83属180种,分别占81.39%、81.37%和89.55%;单子叶植物4科12属13种,分别占7.84%、11.76%和6.47%。2样方科组成的海拔梯度分布特征在样方植物种所属科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分布26科、温带分布11科、世界分布的共有14科,分别占27.45%、50.97%和21.59%。除世界分布科外,样方武夷山维管束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又以东亚(热带、亚热带)、泛热带分布科及热带南美间断分布科、南温带和北温带分布科占优势,分别为29.41%、11.76%和11.76%。在武夷山分布的植物科数具有低海拔比高海拔多的特点;在各个海拔梯度以热带分布科占主要地位,其次是世界分布科和温带分布科,而在海拔1900~2158m的范围内,世界分布科占主要地位。在常绿阔叶林(海拔200~1000m)和针阔混交林(1000-1350m)内,植物科分布的区系类型较多,以热带分布科为主,其次是温带分布科和世界分布科,反应了物种的多样性;在针叶林(1350-1750m)、山地矮林(1750~1900m)中,植物科分布的区系类型减少,世界分布科与温带分布科相当,植物科数变化不大;而在山地草甸(1900~2158m)种只有2种区系类型,植物科数较少,世界分布科多与热带分布科。3样方植物属的海拔梯度分布特征样方植物属的分布类型按大小排序为热带分布属>温带分布属>世界分布属=中国特有属,分别为63属、44属、5属和5属,进一步说明植物属的分布区系中,热带分布区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温带分布区。在常绿阔叶林(海拔200~1000m)中,热带分布属占明显优势。山矾属(Symplocos)、冬青属(Ilex)、柃木属(Eurya)、润楠属(Machilus)等是典型的热带分布属,反映出了强烈的热带性。在山地矮林(1750~1900m)、山地草甸(1900~2158m)地带,总体表现为以温带分布属为优势,杜鹃属(Rhododendron)较多,热带分布的柃木属也占有较大的比例。从属的分布类型来看,在整个海拔梯度上,热带成分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表明了武夷山植物区系的基本性质;其次是温带分布。中国特有属只存在于几个梯度。植物热带分布属在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都占有较大优势,但在山地矮林、山地草甸地带内则以温带分布属占优势。4样方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海拔梯度变化海拔在600m的常绿阔叶林的各个物种的相对密度较低,分布较均衡,主要是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甜槠(Castanopsis eyrei)、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等。针叶混交林主要是甜槠、格药柃(Eurya muricatd)、木荷(Schima superba)、马银花等,针叶林群落主要是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薄毛豆梨(Pyrus calleryana)、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等几个主要物种。海拔梯度600m的常绿阔叶林最高频度为树参(Dendropanax dentiger),米储,其余是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等。在海拔梯度1000m的针叶混交林最高频度为甜槠、木荷、马银花,其余是格药柃、树参、鹿角杜鹃等。在海拔1200-1900m的针叶林,相对频度最高为云锦杜鹃,其余是薄毛豆梨、华东山柳(Clethra barbinervis)、黄山松等。海拔1800m的矮曲林相对频度最多主要为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云锦杜鹃、薄毛豆梨等。5样方植物群落重要值分析武夷山调查样地中乔木种类有142种,以重要值大于5%的物种分析得到有14种,如甜槠,黄山松,格药柃等。前10个物种的重要值和为1.2927。武夷山调查样地中灌木种类有53种,以重要值大于2%的灌木分析得到有14种;重要值大于5的只有马银花。武夷山调查样地中草本种类有37种,以重要值大于2%的草本种类分析得到有16种,重要值大5的有苔草(Carex dispalata)、里白(Hicriopteris glauca)、鳞毛狗脊蕨(Cibotium barometz)等六种。6样方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及其海拔梯度变化随着海拔不断升高,乔木层物种丰富多样性指数有一个上升的趋势,600m左右时是接近60种,1500m左右时接近70种,说明乔木层的物种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之后又逐渐减少,到1900m就减少为35种,到高山草甸到达零。说明乔木层物种数在中低海拔较多高海拔急剧减少,其中以中海拔物种数最多。Margalef指数总体趋势还是随着海拔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的。从样方灌木层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海拔不断升高,物种丰富度指数和Margalef指数都有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600m左右的常绿阔叶林物种数大约是30~40种左右,然后有稍微的上升,在海拔1000~1700m达到最高,这时物种数为43种,然后再下降到1900m的针叶林是19种,海拔1800m的矮曲林和2000m以上的高山草甸没有灌木所以不做分析。样方草本的丰富度指数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先上升,然后下降然后再上升的现象。第一次上升在1000~1700m的针阔混交林达到峰值,物种种数达到12种,第二次上升在2000m以上的高山草甸达到峰值,物种数量达到14种。草本层的Margalef指数随着海拔海拔的升高也是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和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变化是一致的。7样方植物群落α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乔木层物种α多样性分析中,Simpson指数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Shannon-Wiener指数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变化的趋势。Pielou指数随着海拔的升高有曲折下降的趋势。灌木层物种α多样性分析中,随着海拔的升高,Simpson指数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Shannon-Wiener指数随海拔梯度变化的情况是先升高后降低的。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着海拔升高,均匀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现象。草本层物种α多样性分析中,Simpson指数随着海拔升高先逐渐降低然后升高。Shannon-Wiener指数随着海拔梯度不断升高,呈现明显的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张云鹏[10](2015)在《杉木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分布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用材树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长期的杉木人工林连栽造成了地力退化、物种多样性下降等系列生态问题,成为林业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为了解决杉木经营中的这些生态问题,必须了解在没有人为干扰的常绿阔叶林顶级群落中杉木的分布规律,以期为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提供科学指导。目前有关杉木的研究多集中在人工林中,而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杉木的分布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很有必要开展杉木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分布特征研究。有鉴于此,本论文选择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少、经长期自然演替且有杉木分布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和样线法进行调查,通过对群落内杉木种群生态特征的分析,探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杉木种群的径级分布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不同径级杉木的死亡率和生命期望,同时对杉木种群的演替进行预测;通过对有杉木分布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生态特征的分析,研究了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群落主要物种重要值及生态位特征,探讨了乔木物种种间的总体关联性和林分空间结构,为揭示杉木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分布特征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福建万木自然保护区内的杉木种群内无杉木幼苗更新,武夷山和茫荡山中杉木种群中杉木幼苗更新正常;除更新龄级外,3个保护区其它龄级杉木个体数量较少,个体数量在近中间龄级达最大。随着时间序列的推移,常绿阔叶林中杉木种群预测径级分布线更为平缓,种群数量逐渐向大龄级偏移。2、常绿阔叶林中杉木种群死亡率随着径级的增大而逐渐上升,但其中有出现死亡率为负;生命期望随径级的增大而逐渐递减。万木林常绿阔叶林中杉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为偏离随机分布不显着的集群分布,武夷山和茫荡山杉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3、有杉木分布的常绿阔叶林群落灌木层和乔木层科、属、种组成丰富,物种多样性程度高,草本层、层间层科、属、种组成较少,物种多样性程度低。万木林乔木层全部物种间呈不显着负相关,主要物种间呈不显着正相关;武夷山乔木层全部物种及主要物种间均呈显着正相关;茫荡山乔木层全部物种间呈显着正相关,主要物种间呈显着负相关。4、常绿阔叶林群落中杉木种群物种重要值处于群落乔木层物种的前两位,占群落乔木层物种总重要值的比例大;杉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处于乔木层主要物种生态位宽度的前两位,且与群落主要物种的生态位重叠程度大多数重叠较大。5、不同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群落平均混交度较高,平均大小比数接近0.50,万木林常绿阔叶林群落内林木趋向于团状分布,而茫荡山和武夷山常绿阔叶林群落内林木趋向于均匀分布;不同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群落演替度指数大小排序为茫荡山>万木林>武夷山,3个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群落均具有较高的演替度。
二、闽北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海拔梯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闽北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海拔梯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尺度生态系统稳定性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稳定性定义 |
1.2.2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空间格局 |
1.2.3 生态系统稳定性维度 |
1.2.4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驱动机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全球生态系统稳定性组分内在关联及外在驱动机制 |
2.1 引言 |
2.2 数据处理与方法 |
2.2.1 研究区域 |
2.2.2 研究数据 |
2.2.3 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稳定性组分内在关联机制研究 |
2.3.2 稳定性组分外在驱动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遥感影像的全球生态系统稳定性空间格局 |
3.1 引言 |
3.2 数据处理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 |
3.2.2 研究数据 |
3.2.3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洲际变化 |
3.3.2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纬度依赖性 |
3.3.3 稳定性的海拔依赖性 |
3.3.4 稳定性的群落特异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系统稳定性多维框架的空间分布 |
4.1 引言 |
4.2 数据处理与方法 |
4.2.1 研究区域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生态系统稳定性维度的纬度依赖性 |
4.3.2 稳定性维度的海拔依赖性 |
4.3.3 稳定性维度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差异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高黎贡山百花岭地区藓类植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苔藓植物及保护 |
1.2 树附生苔藓植物沿海拔梯度垂直分布格局概述 |
1.3 高黎贡山苔藓植物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高黎贡山百花岭地区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及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植被特征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资料收集 |
3.2 调查方法 |
3.3 野外采集 |
3.4 标本鉴定 |
3.5 数据统计 |
第四章 高黎贡山百花岭地区藓类植物结果分析 |
4.1 高黎贡山百花岭地区藓类植物物种多样性 |
4.1.1 科、属、种的组成 |
4.1.2 优势科统计 |
4.1.3 优势属统计 |
4.1.4 受威胁物种分布 |
4.2 高黎贡山百花岭地区藓类植物区系地理多样性 |
4.2.1 藓类植物区系地理组成 |
4.2.2 藓类植物区系地理组成特点 |
4.3 高黎贡山百花岭地区藓类植物生活型多样性 |
4.4 高黎贡山百花岭地区藓类植物沿海拔梯度分布多样性 |
4.4.1 藓类植物沿海拔梯度的物种多样性 |
4.4.2 藓类植物沿海拔梯度的共有种及比例 |
4.4.3 树附生藓类植物沿海拔梯度的生境多样性 |
4.4.4 藓类植物沿海拔梯度的α多样性指数 |
4.4.5 藓类植物沿海拔梯度的β多样性指数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Ⅰ 高黎贡山百花岭地区藓类植物名录 |
Ⅱ 17个海拔梯度样地藓类频度表 |
Ⅲ 高黎贡山百花岭地区标本采集样地信息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桂林岩溶石山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与谱系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岩溶植被生态学研究概况 |
1.3.2 群落结构研究概况 |
1.3.3 谱系结构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土壤 |
2.1.6 植被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群落学调查 |
2.2.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第3章 桂林岩溶石山落叶阔叶林种类组成结构及其环境解释 |
3.1 引言 |
3.2 样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3.2.1 样地概况 |
3.2.2 样地的建立与调查方法 |
3.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群落类型及其物种组成 |
3.3.2 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及其变化 |
3.3.3 群落物种组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岩溶石山落叶阔叶林数量分类与排序 |
3.4.2 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3.5 小结 |
第4章 桂林岩溶石山落叶阔叶林谱系结构及其影响因子 |
4.1 引言 |
4.2 样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4.2.1 样地概况 |
4.2.2 样地的建立与调查方法 |
4.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谱系树的构建 |
4.3.2 群落的谱系结构 |
4.4 讨论 |
4.4.1 桂林岩溶石山落叶阔叶林群组配机制 |
4.4.2 桂林岩溶石山落叶阔叶林在群落谱系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情况 |
致谢 |
(4)甘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海拔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植物群丛分类 |
1.2.2 物种多度分布研究进展 |
1.2.3 常见种与稀有种 |
1.2.4 物种多度与物种多样性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实验设计 |
2.2.2 物种多度分布模型 |
2.2.3 模型拟合及优势度检验 |
2.2.4 物种多样性指数 |
2.2.5 常见种和稀有种贡献度的分析方法 |
2.2.6 群落数量分类-多元回归树 |
2.3 土壤养分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海拔环境因子的变化 |
3.2 海拔对群丛分类的影响 |
3.3 不同海拔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分析 |
3.3.1 全部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变化 |
3.3.2 常见种和稀有种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3.4 不同海拔物种多度分布特征分析 |
3.4.1 全部物种相对多度曲线随海拔的变化 |
3.4.2 全部物种多度分布的模型比较与选择 |
3.4.3 常见种多度分布的模型比较与选择 |
3.4.4 稀有种多度分布的模型比较与选择 |
3.5 不同海拔物种多度及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不同海拔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 |
4.2 群丛组成随海拔梯度的垂直变化格局 |
4.3 物种多样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
4.3.1 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 |
4.3.2 常见种和稀有种对物种多样性的相对贡献 |
4.4 物种多度分布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
4.4.1 全部物种相对多度曲线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
4.4.2 全部物种多度分布随海拔的变化 |
4.4.3 常见种和稀有种多度分布随海拔的变化 |
4.5 海拔梯度上群落物种多度及多样性分布特征的环境解释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基于红外相机的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物种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 |
1.2.1 物种多样性研究 |
1.2.2 活动行为节律研究 |
1.2.3 其他方面的研究 |
1.3 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评价 |
1.4 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本底调查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形地貌 |
2.2 气候及水文状况 |
2.3 土壤类型 |
2.4 植物资源 |
2.5 动物资源 |
3 研究方法 |
3.1 调查方法 |
3.1.1 红外相机监测法 |
3.1.2 访问调查法 |
3.2 数据分析 |
3.2.1 相对多度指数 |
3.2.2 物种多样性指数 |
3.2.3 种群植被类型选择差异 |
3.2.4 活动节律分析 |
3.2.5 时间生态位 |
3.2.6 统计学检验 |
4 研究结果 |
4.1 监测结果 |
4.1.1 取样统计分析 |
4.1.2 访问调查 |
4.2 物种组成、相对丰富度 |
4.2.1 兽类物种数及相对多度 |
4.2.2 物种累计曲线 |
4.3 兽类物种多样性分析 |
4.3.1 不同海拔段兽类物种多样性分析 |
4.3.2 不同季节的兽类物种多样性分析 |
4.3.3 不同功能区的兽类物种数及多样性 |
4.4 八大公山保护区兽类生境选择特征 |
4.4.1 不同种群生境选择差异 |
4.4.2 不同物种的植被类型选择 |
4.5 三个样区物种组成差异 |
4.6 日活动节律分析 |
4.6.1 季节性日活动节律分析 |
4.6.2 不同海拔兽类物种日活动节律 |
4.7 时间生态位 |
4.7.1 时间生态位宽度 |
4.7.2 时间生态位重叠 |
4.8 珍稀兽类分布特征 |
4.9 人为活动干扰情况 |
5 讨论与小结 |
5.1 讨论 |
5.1.1 与原有兽类记录比较 |
5.1.2 物种多样性 |
5.1.3 不同生境选择与利用 |
5.1.4 日活动节律 |
5.1.5 时间生态位 |
5.1.6 对兽类的干扰 |
5.2 小结 |
5.3 兽类多样性保育保护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红外相机监测到的部分物种照片 |
附录B 红外相机位点信息表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高黎贡山南段植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分布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1.1 物种、系统发育、功能多样性研究概述 |
1.1.1 基于物种多样性的群落生态学研究概述 |
1.1.2 系统发育多样性研究概述 |
1.1.3 功能性状多样性研究概述 |
1.2 研究区域及拟解决问题 |
1.2.1 研究区域 |
1.2.2 拟解决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地点及样带建设 |
2.2 数据获取及分析 |
2.2.1 物种获取及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
2.2.2 系统发育数据获取及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
2.2.3 功能性状获取及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格局 |
3.1.1 物种 α 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 |
3.1.2 物种 β 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 |
3.2 系统发育多样性沿海拔的变化格局(以乔木为例) |
3.2.1 系统发育 α 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 |
3.2.2 系统发育结构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 |
3.2.3 系统发育 β 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 |
3.3 功能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格局(以乔木为例) |
3.3.1 功能性状随海拔的变化趋势 |
3.3.2 功能性状系统发育信号 |
3.3.3 功能性状 α 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趋势 |
3.3.4 功能性状结构随海拔的变化 |
3.3.5 功能性状 β 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 |
第四章 讨论 |
4.1 物种多样性海拔梯度格局 |
4.2 系统发育多样性海拔梯度格局 |
4.3 功能多样性海拔梯度格局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地形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影响的多层次分析 ——以合作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独特性 |
1.1.2 植物多样性成为研究热点 |
1.1.3 地形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意义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等级理论与多层次的选择 |
1.2.2 植物多样性的层次尺度研究进展 |
1.2.3 植物多样性的多层次尺度研究现状 |
1.2.4 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2.5 地形对植物多样性格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6 结语及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自然环境状况 |
2.2.1 气候条件 |
2.2.2 水文条件 |
2.2.3 地质地貌 |
2.2.4 土壤、植被条件 |
2.3 社会经济条件 |
2.3.1 人口与社会 |
2.3.2 经济发展 |
2.4 草原利用制度变革 |
第三章 不同层次尺度下的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3.1.1 遥感数据与DEM数据收集 |
3.1.2 景观分类系统确定 |
3.1.3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
3.1.4 遥感影像的解译 |
3.1.5 分类精度评价 |
3.1.6 分类中存在的问题 |
3.1.7 其他数据收集 |
3.2 景观尺度研究方法 |
3.2.1 景观多样性指数的选取 |
3.2.2 景观层次多样性处理方法 |
3.3 生态系统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3.3.1 生态系统数据提取与处理 |
3.3.2 生态系统尺度研究方法 |
3.4 物种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
3.4.1 野外调查 |
3.4.2 地形因子调查与处理 |
3.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5 技术路线图 |
第四章 地形对高寒草甸景观层次多样性格局的影响 |
4.0 前言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高寒草甸景观层次特征 |
4.1.2 特征尺度确定 |
4.1.3 景观层次多样性空间变异特征 |
4.1.4 地形因子对多样性的影响 |
4.1.5 草甸景观多样性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
4.2 讨论 |
4.2.1 景观多样性指数的变异分析 |
4.2.2 景观多样性格局分布规律分析 |
4.2.3 地形因子对景观多样性格局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地形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层次多样性格局的影响 |
5.0 前言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层次特征 |
5.1.2 草甸生态系统特征尺度的确定 |
5.1.3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多样性格局 |
5.1.4 地形因子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
5.2 讨论 |
5.2.1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多样性空间量化 |
5.2.2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多样性格局分析 |
5.2.3 地形因子对高寒草甸多样性的影响 |
第六章 地形对高寒草甸物种层次多样性格局的影响 |
6.0 前言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物种组成的基本特征 |
6.1.2 物种多样性统计特征 |
6.1.3 物种多样性空间特征 |
6.1.4 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规律 |
6.1.5 地形因子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6.1.6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
6.2 讨论 |
6.2.1 物种组成特征分析 |
6.2.2 物种多样性统计特征分析 |
6.2.3 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
6.2.4 地形因子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
6.2.5 多样性与地形因子相关性分析 |
第七章 坡度对高寒草甸植物功能群及其多样性的影响 |
7.0 前言 |
7.1 结果与分析 |
7.1.1 阳坡植物种类及数量特征 |
7.1.2 坡度分异对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7.1.3 植物群落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
7.2 讨论 |
7.2.1 植物功能群的坡度差异 |
7.2.2 植物多样性的坡度差异 |
7.2.3 植物群落特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第八章 坡向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
8.0 前言 |
8.1 结果与分析 |
8.1.1 坡向对植物功能群的影响 |
8.1.2 坡向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8.1.3 坡向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8.1.4 植物功能群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
8.1.5 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
8.2 讨论与结论 |
8.2.1 植物功能群及多样性的坡向差异 |
8.2.2 土壤性质的坡向差异 |
8.2.3 植物特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各层次尺度植物多样性类型组成特点 |
9.1.2 各层次尺度植物多样性空间变异特征 |
9.1.3 各层次尺度植物多样性格局特征 |
9.1.4 地形对不同层次尺度植物多样性格局的影响 |
9.1.5 不同层次尺度地形因子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
9.1.6 坡度对高寒草甸植物功能群及其多样性的影响 |
9.1.7 坡向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
9.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9.3 建议与展望 |
附录A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草本层与林冠层物种多样性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采集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第3章 喀纳斯泰加林群落火成演替序列识别 |
3.1 结果与分析 |
3.2 讨论 |
3.3 小结 |
第4章 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
4.1 结果与分析 |
4.2 讨论 |
4.3 小结 |
第5章 泰加林火成演替草本层与林冠层物种多样性关联关系 |
5.1 结果与分析 |
5.2 讨论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武夷山植物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1.1 植物区系与区系地理学研究 |
1.1.2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
1.1.3 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 |
1.1.4 武夷山植物多样性研究 |
1.2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目的意义 |
2 研究地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 |
2.4 土壤 |
2.5 水文 |
2.6 植被 |
3 研究方法 |
3.1 样地概况 |
3.2 野外调查和数据采集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1 植物区系分析 |
3.3.2 群落重要值分析 |
3.3.3 物种多样性分析 |
4 武夷山植物区系海拔梯度特征 |
4.1 物种组成 |
4.2 科组成的海拔梯度分布特征 |
4.2.1 武夷山植物科的分布类型 |
4.2.2 科组成的海拔梯度分布特征 |
4.3 植物属的海拔梯度分布特征 |
4.3.1 属的组成特征 |
4.3.2 植物属组成的海拔梯度分布特征 |
4.3.3 植物区系成分的海拔梯度分布特征 |
4.4 武夷山维管束植物的地理成分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5 武夷山群落水平结构的海拔梯度变化 |
5.1 武夷山群落乔木层种类组成和水平结构 |
5.1.1 相对多度 |
5.1.2 相对频度 |
5.1.3 重要值分析 |
5.2 武夷山群落灌木层水平结构和种类组成 |
5.2.1 各海拔灌木层重要值 |
5.3 武夷山群落草本层种类组成和水平结构 |
5.3.1 各海拔草本层重要值 |
5.4 武夷山群落重要值分析 |
5.4.1 乔木层重要值分析 |
5.4.2 灌木层重要值分析 |
5.4.3 草本层重要值分析 |
5.5 小结与讨论 |
6 武夷山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特征 |
6.1 武夷山物种丰富度及海拔梯度变化 |
6.1.1 武夷山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及其海拔梯度变化 |
6.1.2 武夷山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及海拔梯度变化 |
6.1.3 武夷山草本物种丰富度及其梯度变化 |
6.1.4 武夷山维管束植物物种丰富度及其梯度变化 |
6.2 武夷山群落α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 |
6.2.1 乔木层物种α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 |
6.2.2 灌木层物种α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 |
6.2.3 草本层物种α多样性指数的海拔梯度格局 |
6.3 小结与讨论 |
7 结论 |
8 武夷山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特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杉木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杉木栽培历史的研究进展 |
1.1.1 纯林栽培 |
1.1.2 杉农套种 |
1.1.3 混交栽培 |
1.2 林木种群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
1.2.1 林木种群结构 |
1.2.2 林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1.2.3 杉木种群生态特征 |
1.3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
1.3.1 群落物种多样性 |
1.3.2 群落种群生态位及种间关联 |
1.3.3 林分空间结构 |
1.3.4 群落自然演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福建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 |
2.2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3 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3 研究方法 |
3.1 调查方法 |
3.2 杉木种群生态特征分析方法 |
3.2.1 种群径级结构 |
3.2.2 种群静态生命表 |
3.2.3 种群数量动态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
3.2.4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3.3 群落物种关系分析方法 |
3.3.1 群落乔木层物种重要值 |
3.3.2 群落物种生态位特征 |
3.4 群落生态特征分析方法 |
3.4.1 群落物种多样性 |
3.4.2 群落乔木层物种种间关联性 |
3.4.3 群落林分空间结构 |
3.4.4 群落演替度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杉木生态特征研究 |
4.1.1 杉木种群径级结构分析 |
4.1.2 杉木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 |
4.1.3 杉木种群数量动态的时间序列预测分析 |
4.1.4 杉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4.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杉木与其它物种关系研究 |
4.2.1 群落乔木层主要物种重要值分析 |
4.2.2 群落主要物种生态位特征分析 |
4.3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与杉木混生树种的群落特征研究 |
4.3.1 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
4.3.2 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
4.3.3 群落乔木层物种种间总体关联性分析 |
4.3.4 群落林分空间结构分析 |
4.3.5 群落演替度分析 |
5 讨论 |
5.1 林木在森林群落中分布特征研究 |
5.2 森林群落物种重要值及生态位关系研究 |
5.3 有杉木分布森林群落生态特征研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闽北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海拔梯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尺度生态系统稳定性调控机制[D]. 陈集景.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2]高黎贡山百花岭地区藓类植物多样性研究[D]. 唐录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桂林岩溶石山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与谱系结构分析[D]. 林红玲.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4]甘南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海拔效应[D]. 张娅娅.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基于红外相机的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兽类物种多样性[D]. 赵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2)
- [6]高黎贡山南段植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分布格局研究[D]. 王兴杰. 云南大学, 2020(08)
- [7]地形对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影响的多层次分析 ——以合作市为例[D]. 张起鹏.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8]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草本层与林冠层物种多样性关系[D]. 刘景. 新疆农业大学, 2018
- [9]武夷山植物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分析[D]. 史彩霞.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5)
- [10]杉木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分布特征研究[D]. 张云鹏.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