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梵汉本《阿阇世王经》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涵[1](2018)在《基于梵汉对勘的《摩登伽经》新词新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原,对中原文化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渗透到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之中。此时,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工作,大量以梵文为主的佛教典籍被翻译为汉语,形成了首次大规模系统性的汉语与外来语间的接触和交流。汉译佛典的大量出现对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摩登伽经》是由竺律炎、支谦于三国孙吴时期共译的一部重要的佛教典籍,由于语言接触的影响,它的词汇系统新、旧质交杂,既有承古,又有创新,而又由于传经的需要,《摩登伽经》的语言风格通俗易懂,贴近社会,富有生活气息,保留了当时大量的口语词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语言面貌。因此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的训诂法与梵汉对勘相结合的方式,从专书词汇概貌、新词的词性特征与结构形式、新义的演变途径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穷尽性研究,以期寻找出佛经语料在词汇上不同于一般中土文献的特点,从而为汉语词汇史研究尽己之力做一些粗浅的探索。本文分为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简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摩登伽经》及其作者、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还有几个相关问题的说明。第二章描述《摩登伽经》词汇系统的特点。概述了《摩登伽经》的词汇概貌并对《摩登伽经》词汇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第三章基于梵汉对勘,对《摩登伽经》中的新词从词性特征和结构形式两方面进行了穷尽性的分析研究。第四章基于梵汉对勘,对《摩登伽经》中的新义进行穷尽性整理,并分析了新义的演变途径。结语部分归纳了本文将梵汉对勘运用于新词新义研究的结果,以及本文存在的不足和仍值得探讨的方面。
李振东[2](2016)在《《太平经》与东汉佛典复音词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道教典籍《太平经》和东汉佛典是东汉时期重要的宗教文献,也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对于探索汉语史发展的轨迹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取《太平经》和东汉佛典中的复音词进行对比研究。在借鉴前修时贤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尝试从语义融合角度界定出分类的标准,重点对两种语料中的联合、偏正、支配式复音词、联绵词、叠音词进行比较研究。讨论了同素异构、反义联合、反义偏指等类型复音词,并从语义角度进行细化分类,进而对其形成原因作了初步探讨。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探讨了《太平经》和东汉译经复音词中的新词新义,对大型辞书《汉语大词典》在编纂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正,同时对《汉语大词典》的释义方式提出建议。本文只是对研究中的某个小问题作了初步的尝试,希望能够为促进道教和佛教典籍语言的研究提供些参考。
朱冠明[3](2015)在《关于汉译佛经中“文殊师利”的译名》文中指出文殊师利是佛教中的重要人物,在历代汉译佛经中有较高的出现频率,且有多个译名,其中既有音译,也有意译.本文根据梵汉本《法华经》的对勘材料,分析这些译名的来历。
李振东,张丽梅[4](2014)在《东汉佛教译经语言及文献比较研究述论》文中认为从训诂、语法、词汇等方面,对东汉译经的"同经异译"在语言历时研究中的价值,以及东汉译经与同期中土文献共时比较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对其中的某些问题做了必要的补充,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祁从舵[5](2012)在《《祖堂集》框架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汉语史角度出发,在构式语法和语法化理论下坚持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将专书研究与汉语史文献比较结合起来,以唐宋口语化文献《祖堂集》中框架句为研究对象,勾勒出《祖堂集》框架句的基本面貌。主要探讨一些新框架句形式与功能表现及其演变与发展脉络,揭示其时代性、地域性、行业性特征,并对其中反映出来的一些语言现象进行必要的阐释,同时就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我们的看法,将《祖堂集》的句法研究引向深入,为近代汉语语法以及汉语史专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对禅宗语言的研究也提供一定的帮助。全文15万字,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祖堂集》语料价值,国内外句式研究现状,确立《祖堂集》中的框架句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阐述研究该选题的意义与目的,并就相关情况作出说明。第二章总论,在介绍本文的主要理论背景下,把《祖堂集》中框架句分为单句框架、复句框架、语篇框架三大类十九小类,概括描写各类框架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勾勒《祖堂集》框架句的总体面貌。第三至五章分论,按单句、复句和语篇分类依次考察《祖堂集》时代新出现的或带有较明显时代特点的框架句,重点对其使用特点与演变机制进行探讨。第三章主要研究“是(也)”后置式、“莫非/不是”式、“VP着/着”式、两种“好”字祈使句等四种单句框架。第四章主要研究“即不问”式、“如X相似”式、“只A别/更有”式三种复句框架。第五章主要研究“有+人名+VP”式、“A即(则)A”式、“与摩”式三种语篇框架句。第六章为结论,包括论文的主要结论、创新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
陈明[6](2003)在《梵汉本《阿阇世王经》初探》文中认为《阿阇世王经》是后汉高僧支娄迦谶的译经。文章主要利用阿富汗新出土的《阿阇世王经》梵本残 卷,将其与汉文异译本(西晋竺法护译《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与北宋法天译《未曾有正法经》)进行了初步的比较 研究,对经中的一些词汇进行了解说,并讨论了支娄迦谶译经的若干特点。
二、梵汉本《阿阇世王经》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梵汉本《阿阇世王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梵汉对勘的《摩登伽经》新词新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3 《摩登伽经》及其作者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几个问题的说明 |
1.5.1 版本问题 |
1.5.2 词语的切分标准 |
1.5.3 新词新义的判定标准 |
第二章 《摩登伽经》词汇系统的语言特点 |
2.1 旧词与新词并存 |
2.2 佛教词与非佛教词并存 |
2.3 口语词与文言词并存 |
第三章 《摩登伽经》的新词研究 |
3.1 《摩登伽经》新词的词性特征 |
3.1.1 名词 |
3.1.2 动词 |
3.1.3 形容词 |
3.1.4 副词 |
3.1.5 连词 |
3.1.6 介词 |
3.2 《摩登伽经》新词的构成形式 |
3.2.1 《摩登伽经》本土新词的构成形式 |
3.2.1.1 并列式双音节词 |
3.2.1.2 偏正式双音节词 |
3.2.1.3 动宾式双音节词 |
3.2.1.4 动补式双音节词 |
3.2.1.5 主谓式双音节词 |
3.2.1.6 附加式双音节词 |
3.2.2 《摩登伽经》外来新词的构成形式 |
3.2.2.1 音译词 |
3.2.2.2 半音半译词 |
3.2.2.3 仿译词 |
第四章 《摩登伽经》的新义研究 |
4.1 《摩登伽经》中的新义 |
4.2 《摩登伽经》中新义的演变途径 |
4.2.1 引申得义 |
4.2.2 重组得义 |
4.2.3 节缩得义 |
4.2.4 灌注得义 |
4.2.5 实词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摩登伽经》新词索引 |
附录2:《摩登伽经》新义索引 |
附录3:《摩登伽经》外来新词索引 |
附录4:《摩登伽经》梵汉对勘缩略符号说明 |
致谢 |
(2)《太平经》与东汉佛典复音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内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太平经》语言文字及文献研究述论 |
1.1.1 校勘辨伪方面 |
1.1.2 文字训诂音韵方面 |
1.1.3 语法词汇方面 |
1.1.4 《太平经》与传世和出土汉代文献的比较 |
1.1.5 小结 |
1.2 东汉佛典语言文字及文献研究述论 |
1.2.1 东汉佛典语言的性质 |
1.2.2 校勘辨伪方面 |
1.2.3 文字训诂方面 |
1.2.4 语法词汇方面 |
1.2.5 东汉佛典“同经异译”比较 |
1.2.6 东汉佛典与中土文献的比较 |
1.2.7 小结 |
1.3 两种语料比较研究选题的意义 |
1.4 两种语料比较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太平经》与东汉佛典语料概况及本文取材范围 |
2.1 《太平经》的语料状况及取材范围 |
2.2 东汉佛典语料状况及取材范围 |
2.2.1 任继愈整理佛典36种 |
2.2.2 俞理明整理佛典34种 |
2.2.3 吕澂整理佛典37种 |
2.2.4 许理和整理佛典29种 |
2.3 语料的选取原则和方法 |
第三章 《太平经》与东汉佛典复音词研究 |
3.1 两种语料中的联合式复音词 |
3.1.1 《太平经》中的联合式复音词的构成方式 |
3.1.2 东汉佛典中的联合式复音词的构成方式 |
3.1.3 小结 |
3.2 两种语料中的偏正式复音词 |
3.2.1 《太平经》中的偏正式复音词的构成方式 |
3.2.2 东汉佛典中的偏正式复音词的构成方式 |
3.2.3 小结 |
3.3 两种语料中的支配式复音词 |
3.3.1 《太平经》中的支配式复音词的构成方式 |
3.3.2 东汉佛典中的支配式复音词的构成方式 |
3.4 两种语料中其他形式的复音词 |
3.4.1 两种语料中的同素异序词 |
3.4.2 两种语料中的反义联合词 |
3.5 两种语料中复音词的异同比较 |
3.5.1 《太平经》与东汉佛典中复音词的相似点 |
3.5.2 《太平经》与东汉佛典中复音词的不同点 |
第四章 《太平经》与东汉佛典中的叠音词 |
4.1 《太平经》中的叠音词 |
4.2 东汉佛典中的叠音词 |
4.3 《太平经》与东汉佛典中叠音词的比较 |
第五章 《太平经》与东汉佛典中的联绵词 |
5.1 《太平经》中的联绵词 |
5.2 东汉佛典中的联绵词 |
5.3 《太平经》与东汉佛典中联绵词的比较 |
第六章 《太平经》和东汉佛典复音新词新义 |
6.1 新词新义研究中的有关问题 |
6.1.1 两种语料中新词新义研究的现状 |
6.1.2 两种语料中新词新义研究的方法 |
6.2 《太平经》与东汉佛典复音新词新义 |
6.2.1 《太平经》中的复音新词新义 |
6.2.2 东汉佛典中的新词新义 |
6.3 《太平经》和东汉佛典复音新词新义的对比 |
第七章 《汉语大词典》收录两种语料中部分复音词释义问题的探讨 |
7.1 《汉语大词典》对《太平经》中部分复音词释义问题的讨论 |
7.1.1 失收词条 |
7.1.2 漏立义项 |
7.1.3 释义过窄 |
7.1.4 分合不当 |
7.1.5 缺少例证 |
7.1.6 释义不确 |
7.2 《汉语大词典》对东汉佛典中部分复音词释义问题的讨论 |
7.2.1 失收词条 |
7.2.2 漏立义项 |
7.2.3 释义过窄 |
7.2.4 分合不当 |
7.2.5 缺少例证 |
7.2.6 释义不确 |
7.3 《汉语大词典》对两种语料中部分复音词释义方式的探讨 |
7.3.1 释义校补 |
7.3.2 增补义项 |
7.3.3 增立词条 |
7.3.4 书证前移 |
7.3.5 书证补充 |
7.4 两种语料中部分复音词对《汉语大词典》编纂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3)关于汉译佛经中“文殊师利”的译名(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殊师利的诸种译名 |
二梵汉本《法华经》中的文殊师利 |
三“溥首”“敬首”的来历 |
四结语 |
(4)东汉佛教译经语言及文献比较研究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汉译经“同经异译”比较研究 |
1. 同经异译综论性研究 |
2. 同经异译专题性研究 |
二、东汉译经与中土文献的比较研究 |
1. 东汉译经与道教典籍《太平经》比较研究 |
2. 东汉译经与哲学着作《论衡》比较研究 |
3. 东汉译经与文学语言的比较研究 |
4. 东汉个人译经中“构词法”与造词法的比较研究 |
三、总体评价 |
(5)《祖堂集》框架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祖堂集》语料价值 |
1.2 《祖堂集》句子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4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构架 |
1.6 相关说明 |
附注 |
第二章 总论 |
2.1 理论背景 |
2.1.1 构式语法理论 |
2.1.2 语法化理论 |
2.2 框架句 |
2.2.1 框架句界定 |
2.2.2 框架句特点 |
2.3 《祖堂集》框架句的特征 |
2.3.1 时代性 |
2.3.2 地域性 |
2.3.3 行业性 |
2.4 《祖堂集》框架句轮廓 |
2.4.1 框架句标记 |
2.4.2 《祖堂集》框架句类型 |
2.4.3 《祖堂集》框架句体系 |
2.5 本章结语 |
附注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分论(单句框架) |
3.1 “是(也)”后置判断句 |
3.1.1 引论 |
3.1.2 “SO 是(也)”式特征 |
3.1.3 “SO 是(也)”式源流 |
3.1.4 结语 |
附注 |
参考文献 |
3.2 “莫非/莫不(是)”式测度句 |
3.2.1 引言 |
3.2.2 “莫非/不是”式特征 |
3.2.3 “莫非/不是”式的演变过程 |
3.2.4 “莫非”与“莫不(是)”词汇化条件 |
3.2.5 “莫非/不(是)”式的形成动因与机制 |
3.2.6 结语 |
附注 |
参考文献 |
3.3 “VP 着/着”式祈使句 |
3.3.1 引论 |
3.3.2 “VP 着”式结构形式 |
3.3.3 “VP 着”式的语义特征 |
3.3.4 “VP 着”式的语用特点 |
3.3.5 “VP 着”式的演变阶段 |
3.3.6 “VP 着”式的形成条件 |
3.3.7 结语 |
附注 |
参考文献 |
3.4 两种“好”字祈使句研究 |
3.4.1 引论 |
3.4.2 两种“好”字句结构比较 |
3.4.3 两种“好”字句功能比较 |
3.4.4 两种“好”字句的演变进程 |
3.4.5 两种“好”字句的演变机制 |
3.4.6 结语 |
附注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分论(复句框架) |
4.1 “即(则)不问”式转折句 |
4.1.1 引论 |
4.1.2 “即(则)不问”式特征 |
4.1.3 “即(则)不问”式的形成 |
4.1.4 “即(则)不问”式演变的动因与机制 |
4.1.5 结语 |
参考文献 |
4.2 “如 X 相似”式比拟句 |
4.2.1 引论 |
4.2.2 “如 X 相似”的特征 |
4.2.3 “如 X 相似”的演变过程 |
4.2.4 “如 X 相似”形成的条件 |
4.2.5 结论 |
附注 |
参考文献 |
4.3 “只 A 别/更有”选择句 |
4.3.1 引论 |
4.3.2 “只 A 别/更有”的结构特征 |
4.3.3 “只 A 别/更有”的语用功能 |
4.3.4 “只 A 别/更有”的演变历程 |
4.3.5 “只 A 别/更有”演变的动因与机制 |
4.3.6 结语 |
附注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分论(语篇框架) |
5.1 “有·人名+VP”话题引入句 |
5.1.1 引论 |
5.1.2 “有·人名+VP”句法、语义特征 |
5.1.3 “有·人名+VP”的语篇特征 |
5.1.4 “有·人名+VP”的语篇功能 |
5.1.5 “有·人名+VP”的句法化历程与动因 |
5.1.6 结语 |
附注 |
参考文献 |
5.2 “A 即(则)A”式话题承接句 |
5.2.1 引论 |
5.2.2 “A 即(则)A”式的特征 |
5.2.3 “A 即(则)A”式的演变进程 |
5.2.4 “A 即(则)A”式的发展条件 |
5.2.5 结语 |
参考文献 |
5.3 “与摩”式推论句 |
5.3.1 引论 |
5.3.2 “与摩”式的结构特征 |
5.3.3 “与摩”式的语用功能 |
5.3.4 “与摩”式的演变发展阶段 |
5.3.5 “与摩”式的演变动因与机制 |
5.3.6 结语 |
附注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6.1.1 《祖堂集》框架句体现专书语言的鲜明特点 |
6.1.2 禅宗文献与佛经译文以及后世文献之间的关系 |
6.1.3 对一些尚存在争议性问题的看法 |
6.2 创新之处 |
6.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梵汉本《阿阇世王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出梵本《阿阁世王经》()简述 |
1. 同类元音的替换。比如,a与的替换。No.1(SC2378/1/28)的正面第1行,,古典梵语形式应为,“神通力”。 |
2. 不同类元音的替换。比如,a与i的替换。No.6(MS2378/1/11b,2378/106)的正面第2行,carimab-havika,古典梵语形式应为caramabhavika-。 |
二、《阿阇世王经》梵汉本与异译本的初步比较 |
三、从《阿阇世王经》看支谶的译经风格 |
四、梵汉本《阿阇世王经》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梵汉对勘的《摩登伽经》新词新义研究[D]. 王涵.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2]《太平经》与东汉佛典复音词比较研究[D]. 李振东. 吉林大学, 2016(08)
- [3]关于汉译佛经中“文殊师利”的译名[J]. 朱冠明. 民族语文, 2015(02)
- [4]东汉佛教译经语言及文献比较研究述论[J]. 李振东,张丽梅.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1)
- [5]《祖堂集》框架句研究[D]. 祁从舵. 上海师范大学, 2012(12)
- [6]梵汉本《阿阇世王经》初探[J]. 陈明.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