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杂先心两腔心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段福建[1](2021)在《肥厚型心肌病外科治疗前后左心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评估》文中研究表明摘要一三维超声心动图自动定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房功能[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房自动定量技术(4D auto LAQ),在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房容积及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性收集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于本院确诊HCM患者7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成年人50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二维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两组患者常规舒张功能指标与三维左房功能参数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表面积、心率、血压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HCM 组患者 IVSD,LVPWD,MWT,LVEF,E/e’,GLS,PSD 均大于对照组,LVEDVI,LVESVI,e’sep,e’lat较对照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房功能参数中,HCM组三维LAV max,LAV min,LAV preA大于对照组,LATEF,LAPEF,LAAEF,SR,SCD,SCT,SRc,SCDc,SCTc 小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R与GLS具有较强相关性(r=0.798,p<0.01)。[结论]HCM患者的左房功能明显减低,对其左室充盈具有重要意义。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对不同时期左房功能及应变进行评估,具有较好的左房及可重复性,具有较高临床价值。摘要二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扩大心肌切除术后左房功能变化及意义[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应变显像技术(2DSTE),评估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扩大心肌切除术后左房功能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39例HOCM患者并应用2DSTE技术测量房间隔、左房侧壁、前壁、下壁的基底段、中段及房顶部共12个节段各个时相的心房心肌应变率,取平均值,得出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mSRs)、左心室舒张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mSRe)、左心室舒张晚期(心房收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USRa)。并应用2DSTE,自左房容积曲线获得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计算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房主动排空分数(LAAEF),左心房被动排空分数(LAPEF),左心房扩张指数(LAEI)。比较术前、术后中期各参数的变化特点。[结果]与术前比较,39例HOCM患者术后,左心房最大前后径(LA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流出道最大压差(LV0T-PG),二尖瓣反流(MI)均明显减低(p均<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均明显增大(p均<0.05)。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缩短,舒张晚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a’)增加(p均<0.05)。左室舒张晚期(心房收缩期)左房峰值应变率(mSRa)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各个时相左房容积,包括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以及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均明显减小(p均<0.05),左心房主动排空分数(LAAEF)增加(p<0.05)。左室舒张晚期(心房收缩期)左房峰值应变率(mSRa)与左房主动排空分数(LAAEF)在0.01水平上呈中等程度负相关(p<0.01)。[结论]H0CM患者扩大心肌切除术后左房泵功能较术前恢复。二维斑点追踪应变显像技术能够敏感反应左房功能的变化特点。摘要三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扩大心肌切除术后左心室心肌收缩后缩短的变化规律[目的]分析HOCM患者扩大心肌切除术前及术后左心室心肌收缩后缩短(PSS)的变化规律,探讨HOCM患者术后左心室心肌舒张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纳入2012年至2017年在本院接受扩大心肌切除术的39例HOCM患者。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左心室壁18个节段(前壁、下壁、前室间隔、后壁、后室间隔、侧壁的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应变曲线。计算心肌收缩后应变指数(PSI),以PSI≥20%判定为该节段发生了PSS。对比分析术前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PSS分布情况以及术后各节段PSS的变化情况。[结果]39例H0CM患者术后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流出道最大压差以及二尖瓣反流均较术前明显缩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收缩末期内径均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尖瓣舒张期血流E峰减速时间(DT)缩短(p<0.05)、二尖瓣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较术前增快(p<0.05)。术后共19个节段发生了PSS,其中基底段10个、中间段6个、心尖段3个。与术前相比,术后总PSS发生率(2.71%vs.6.27%)以及平均PSI[(2.34±2.33)%vs.(3.68±2.79)%]均显着降低(p均<0.05),其中以基底段PSS发生率以及平均PSI降低最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0CM患者扩大心肌切除术后PSS发生率及PSI均较术前降低,以基底段为着,提示扩大心肌切除术H0CM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改善。
张鹏成[2](2021)在《心肌做功评价不同左心室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高血压(HP)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体循环动脉压力持续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有学者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与血压升高的程度两者间的关系表现为高度的正相关,血压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会使左心室的心肌发生重构。Ganau以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作为分组依据,将高血压患者左室几何构型分为四组,患者的预后与左心室构型改变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不同的心肌节段形变能力可以通过应变和应变率来分析,它们能较全面地评价心肌整体或局部功能的异常,但其存在负荷依赖性,当后负荷增加时会导致心肌应变减低,造成心肌收缩功能降低假象。近些年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是心肌功能量化分析。压力应变环(PSL)技术将二维斑点追踪技术与压力负荷两者结合,可有效降低负荷依赖性,对节段或整体心肌做功进行定量分析。目的:本研究通过应用压力应变环技术评测左室构型不同的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变,以期为临床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心脏重构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90例,根据Ganau分型方法和我国临界值将高血压患者分为4组,即正常构型组(NG组)、向心性重构组(CR组)、向心性肥厚组(CH组)及离心性肥厚组(EH组);对照组为同一时期的30例体检健康者。对他们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后,收集心尖四腔心、心尖三腔心、心尖两腔心的3~5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应用Echo PAC工作站进行分析,测量并记录工作站得出的以下数据:整体纵向应变(GLS)、纵向峰值应变离散度(PSD)、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以及整体做功指数(GWI),使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GLS从N~EH组逐渐降低,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PS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G与CH组、EH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高血压组GWI和GCW高于对照组,且NG组与对照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高血压组的GWW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GWE呈现下降趋势,且NG组与CR组、CH组及EH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高血压患者在出现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之前,已经出现左室纵向应变减低,说明左心室纵向应变易受压力负荷影响。2.高血压心肌收缩不同步,伴随着左室构型改变逐渐加重。3.高血压左室构型尚未改变时心肌做功的整体有用功增加。4.高血压左室构型正常时心肌所做的无用功已有增加,随左室构型改变无用功明显增加,做功效率显着下降。
陈雨薇[3](2021)在《无创评估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左室心肌做功》文中研究表明[目 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无创定量评估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室整体心肌做功(MW),探究MW相关参数变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及该技术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 法]选取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疑诊冠心病(CHD)并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99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为标准将其划分为四组:正常组(冠状动脉均未见狭窄)25例、非严重狭窄组(冠状动脉狭窄率均<70%)26例、单支严重狭窄组(有且仅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率≥70%)24例和多支严重狭窄组(有两支及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率≥70%)24例,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24小时内完成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所需图像采集,并测量所有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等数据;再将图像导入EchoPAC 203工作站,进行整体纵向应变(GLS)、峰值应变离散指数(PSD)及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等MW相关参数的脱机分析,最后将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 果](1)与冠状动脉正常组相比,非严重狭窄组、单支严重狭窄组和多支严重狭窄组的PSD、GLS和GWW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GWI、GCW和GWE有不同程度的减低,结果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WE的组间差异较为明显(p<0.01)。非严重狭窄组与单支严重狭窄组较正常组的PSD和GWW均升高(p<0.05),较正常组的GWE均明显降低(p<0.01)。多支严重狭窄组GLS、GWW较正常组、非严重狭窄组及单支严重狭窄组均升高,GWE均减低,尤其与正常组和非严重狭窄组相比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多支严重狭窄组PSD较其余三组均升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尤为明显(p<0.01),并且多支严重狭窄组的GWI与正常组和非严重狭窄组相比也有一定程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SBP与GWI、GCW、GWW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1);LVEF与GWE呈正相关、PSD与GWE呈负相关(p均<0.05);LVEF与GWW呈负相关,PSD与GWW呈正相关(p均<0.01);GLS与MW参数的相关性良好,与GWW呈正相关、与GWE、GWI 和 GCW 均呈负相关(p 均<0.01)。(3)以 GWW>89mmHg%为截断值,预测冠状动脉发生狭窄的AUC为0.868(p<0.01),敏感性为0.824,特异性为 0.800,优于 GLS(AUC=0.746,p<0.01);而以 GWW>126.5mmHg%为截断值,预测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狭窄的AUC为0.825(p<0.01),敏感性为0.792,特异性为 0.824,亦优于 GLS(AUC=0.772,p<0.01)。(4)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数据值测量重复性良好。[结 论]1.冠状动脉出现狭窄时,灌注减少造成心肌代谢障碍而发生左室功能改变,导致GWW升高和GWE减低;2.GWW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出现狭窄和严重狭窄的敏感指标,其价值优于GLS及其它整体MW参数;3.无创MW评估作为一项无创、简便、可重复性好的新技术,为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左室功能评估提供了新的有效参考指标。
苏桥慧[4](2021)在《超声评价诺欣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服用诺欣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情况,以期对诺欣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并提供超声评价指标。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临床确诊为射血分数降低型慢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 EF)的患者,于用药前、用药后1个月及用药后3个月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获得以下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al anterior-posterior diameter,LAAP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diameter,I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1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E/e′、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有用功(global constructive work,GCW)、整体做功效率(global work efficiency,GWE)、左室心肌整体做功指数(global work index,GWI)、整体无用功(global wasted work,GWW)、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离散度(peak strain time dispersion,PS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6分钟步行试验、NYHA分级(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分别比较用药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诺欣妥对Hfr EF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及相关超声指标的变化。结果:(1)患者一般资料入组患者共40例,男24例(60.00%),女16例(40.00%),平均年龄47.79(14.84岁,高血压患者6例(15.00%),DCM患者3例(7.50%),合并AF患者2例(5.00%),无相关病史29例(72.5%)。心功能Ⅱ级6例(15.00%),心功能Ⅲ级34例(85.00%)。平均身高(1.71±0.77)m,平均体重(73.07±11.77)kg,平均BMI值(24.93±3.64)kg/m2,平均收缩压(119.86±11.41)mm Hg,平均舒张压(78.87±7.41)mm Hg。(2)经诺欣妥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超声指标的比较:用药前、用药1个月、用药3个月LVEDd、LAAPd、LVEDV、LVESV逐渐减小,LVEF逐渐增加,E/e′逐渐减小,GLS绝对值逐渐增加,PSD逐渐减小,心肌做功参数中GWI、GCW、GWE均较用药前增加,GWW较用药前减小,且各个指标用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VSd用药前、用药1个月及用药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NTpro-BNP用药前、后比较经诺欣妥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血浆NTpro-BNP浓度用药后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6分钟步行试验比较用药前、后6分钟步行试验数据比较显示,用药后步行距离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用药前、后有效率比较患者用药后1个月与3个月有效率分别为47.50%和80.00%,且用药后3个月有效率高于用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rEF患者经诺欣妥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超声及临床指标反映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用药后3个月改善效果较用药后1个月效果更明显。
刘珊珊[5](2021)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隐匿梗阻预测价值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ector flow mapping,VFM)技术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左室腔内血流流场变化,并探寻能够预测隐匿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latent 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LOHCM)的有效预测因子。方法:收集肥厚型心肌病患者25例作为病例组,其中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n-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NOHCM)患者13例,LOHCM患者12例,同时收集健康志愿者1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研究对象二尖瓣解剖学结构,并应用VFM技术观察研究对象左室腔内血流流场特征,分析不同时相左室基底段平均能量损耗(energy loss,EL)及左室室壁剪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结果:1.二尖瓣解剖学结构的比较LOHCM组MV-AL、MV-e CL、MV-CL较对照组增加,MVCP-IVSd、β较对照组减小(P<0.05);MV-e CL、MV-CL较NOHCM组增加,MVCP-IVSd、β较NOHCM组减小(P<0.05)。NOHCM组MV-AL较对照组增加,MVCP-IVSd较对照组减小(P<0.05)。2.VFM参数的比较收缩早期HCM患者左室腔内部分血流方向发生改变,进入二尖瓣后叶后方的左室流入道内,并以一定角度(ε)冲击二尖瓣后表面,且LOHCM组的冲击角度较NOHCM组增大(P<0.05)。NOHCM组和LOHCM组EL-RE、EL-SE、EL-s较对照组均增加(P<0.05)。LOHCM组EL-AC较NOHCM组增加(P<0.05)。LOHCM组WSS-IVC、WSS-RE、WSS-SE、WSS-RF较对照组均增大(P<0.05),仅WSS-IVC较NOHCM组增大(P<0.05)。NOHCM组WSS-RE、WSS-RF较对照组增大(P<0.05)。3.ROC曲线LVOTG静息、MV-CL、ε对LOHCM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0.936、0.891,截断值分别取5.35mm Hg、3.05mm、34.92°时,其灵敏度分别为92%、92%、83%,特异度分别为77%、85%、85%。结论:VFM技术可以直接反映HCM患者左室内血流动力学改变。LVOTG静息、MV-CL、ε可以有效预测LOHCM,为LOHCM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影像学方法。
郭颖,张瑞生[6](2021)在《中国成人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规范化检查专家共识》文中研究指明心脏瓣膜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瓣膜狭窄和(或)反流所致的心脏疾病。超声心动图是证实心脏瓣膜病的诊断并评估其严重程度的首选方法。由于多方面原因,不同地区、医院和检查者之间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流程和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不利于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综合管理。为帮助临床医生对心脏瓣膜病作出准确而一致的诊断和评估,促进相关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深入发展,制定规范化检查共识十分必要,对心脏瓣膜病的诊断、危险分层、治疗指导、预后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
柴文文[7](2021)在《左心房容积及应变参数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功能及预后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讨患者左心房容积及应变参数与A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事件)的关系,为AMI患者预后预测提供超声参考指标。2、研讨二维斑点追踪检测技术(2D-STI)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者左心房功能里发挥的实用价值。方法:这项实验是对泰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0年9月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70例患者进行二维超声、M型超声及2D-STI超声检查,且对研究对象是否出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事件)进行5个月的随访。根据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把这些患者分别纳入A组(LAVI≥30 ml/m2,34例)和B组(LAVI<30 ml/m2,36例),另外选取36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C组)。1、测量A、B、C三组与左心参数测值相关的心脏常规参数包括:给所有入选者进行二维超声和M型超声检查,测量他们的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这其中,LAd是在左室长轴面上度量得出来的,LVEF是采用Simpson法度量出来的。2、2D-STI技术测量A、B、C三组的容积相关参数包括:运用2D-STI软件技术来测取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和左心房收缩期前容积(LAVp),并参照给出的公式计算出左心房总排血分数(LATEF)和左心房被动排血分数(LAPEF),左心房主动排血分数(LAAEF)和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3、2D-STI技术测量A、B、C三组的应变相关参数包括:运用2D-STI软件工具来分析左心室心尖位置各切面的动态化影像数据资料,在取得的左心房容积曲线上测量并计算左心房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和左心房舒张早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e)、左心房舒张晚期平均峰值应变率(mSRa)和左心房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mSs)。4、MACE事件随访:以上研究对象离院5个月后通过门诊、再住院及电话对其进行随访,记录其是否发生MACE事件。结果:1、基础信息的比较:A、B、C组入选者的性别、身高、体重、体表面积(BSA)和心率等基础体征信息被纳入比较,三组之间无显着差异(均P>0.05)。比较最终入选者的年龄这类统计资料时,分析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组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B、C这两个组(P<0.01),但B、C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无显着差异(P>0.05)。2、A、B、C组的患者常规超声检查参数的均值比较:A和B这两组相比于C组,A、B组的LAd均值都明显增大,LVEF均值都明显减小,且这种改变更为明显的是A组,以上差异均具有一定统计学分析意义(均P<0.05)。3、2D-STI技术所测得的A、B、C组各项容积参数的均值比较:A和B这两组相比于C组,A、B两组的LAVmin均值、LAVp均值都明显增大,LATEF均值、LAPEF均值都减小,且这种改变更为明显的是A组,差异都具有一定的统计学分析意义(均P<0.05)。A组相比于C组,A组的LAVmax均值、LAVI均值都稍微增大,LAAEF均值稍微减小,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特征意义(均P<0.05)。但是当B、C两组的LAVmax均值、LAVI均值、LAAEF均值进行比较时,差异无明显统计学特征意义(均P>0.05)。4、2D-STI技术所测得的应变参数及其绝对值的分析比较:A和B这两组相比于C组,A、B两组所测得的mSRs、mSRe和mSs的绝对值均降低,且这种改变较为明显的是A组,差异都有一定统计学分析意义(均P<0.05)。A组相比于C组,A组受检患者mSRa绝对值的水平显着减低(P<0.05),但是当B、C两组的mSRa绝对值水平进行比较时,差异不具有明显统计学特征意义(P>0.05)。5、LAVI与左心房容积、应变等参数的相关性:LAVI与患者年龄、LAd、mSRs、mSRe、mSRa、mSs和LVEF等参数明显相关。其中呈正相关的是年龄、LAd等参数,呈负相关的是mSRs、mSRe、mSRa、mSs和LVEF等参数,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6、MACE事件出现的概率与各个典型参数之相关性:在5个多月的临床随访观察时间里,B组患者该时限内发生典型MACE事件的比例显着低于A组(B组27.78%,A组58.82%),差别具有一定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单一因素的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示,与变量MACE事件的发生频率所相关的因素主要有变量年龄、LAd、LVEF、mSRa、LAVI等(均P<0.05),相关性尤其显着的因素是mSRa绝对值及LAVI值(均P<0.01)。采用ROC曲线法进行预测价值评估,发现mSRa绝对值对MACE事件预测的AUC为0.73,最佳截断值为2.17(1/s)。结论:1、二维超声结合2D-STI能检测出AMI患者左心房功能的改变,其中LAVI≥30ml/m2、mSRa绝对值<2.17(1/s)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MACE事件的强有力预测因子。LAVI越大、mSRa绝对值越小,说明AMI患者左心房重构往往越严重,患者发生MACE事件的风险往往越大,预后可能越差。在疾病诊疗方面,有效地把各个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因素相结合起来看,能减少错漏和误判。将左心房容积和应变参数相结合,可使两者相互补充,这样能更好地预测AMI患者的不良预后。2、2D-STI可以评估AMI患者左心房应变能力的改变,为判断AMI患者早期左心房功能损害及运动失同步提供一种重要的评测手段。
陈筱雪[8](2020)在《全自动测量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全自动测量技术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左心收缩功能,探讨全自动测量技术评估CHD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建立容纳500例受检者资料的Access数据库,从数据库中调出符合纳入标准的C HD患者127例为病例组,并依据左心室室壁运动情况进一步分为室壁运动异常亚组,记为病例A组和室壁运动正常亚组,记为病例B组。同时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非CHD受检者127例为对照组。并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图像质量评分,评分在28-32分区间者记为图像质量良好组(图优组),评分<28分者记为图像质量差组(图差组)。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Teichholz法(简称“M型法”)、二维超声心动图双平面Simpson法(简称“双平面Simpson法”)和EchoPAC工作站的Auto EF软件(GE,版本号:110)(简称“自动测量法”)测量各组受检者的左心收缩功能。观察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容积(EDV)、收缩末期内径和容积(ESV)、射血分数(LVEF)、每博输出量和短轴缩短率和检查左心收缩功能所需花费的时长。分析不同方法测量左心收缩功能的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对三种方法测量左心收缩功能进行重复性检验。结果:病例A组左心收缩功能测值均低于病例B组和对照组(P<0.05)。病例A组、B组、对照组中自动测量法和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的LVEF、EDV和ESV参数间相关性和一致性水平均高于M型法和双平面Simpson法测值。各组内自动测量法和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LVEF、EDV和ESV具有中等水平以上的相关关系和较高程度一致性。病例A组中自动测量法和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的LVEF具有强水平的相关性(r:0.749,95%CI:0.516~0.871)和基本程度的一致性关系(ICC:0.809,95%CI,0.662~0.8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图像质量组内三种方法测量的左心收缩功能测值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基本处于同一水平。M型法和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重复性好。自动测量法重复性测量无差异。自动测量法较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时间明显缩短(P<0.05),自动测量法较M型法测量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EchoPAC工作站的Auto EF软件(GE,版本号:110)测量具有快捷、简便、易行的特点。可最大化的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影响,且受图像质量影响小。该方法与双平面Simp son法比较具有较高水平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在CHD患者和非CHD人群左心收缩功能测量中均有良好的适用性,尤其在室壁运动异常的CHD患者中评估左心收缩功能的适用性更好。Auto EF自动测量法可以方便超声医师尤其是低年资的医师迅速掌握并能准确评估左心收缩功能为患者临床救治及预后评估献一份力。图[27]表[24]参[130]
刘娜迪[9](2020)在《探讨复合超声技术评估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室有效搏出量的可行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二维、三维及彩色Doppler等多种超声技术对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患者左室有效搏出量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MR患者50例为MR组(病变组),依据MR病变程度将其分为:MR1组(轻度病变组,共25例,反流量在中度以下),MR2组(重度病变组,共25例,反流量在中度及中度以上);依据性别及年龄匹配原则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25例为C组(正常对照组)。分别应用二维与三维描记法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相减得二维、三维描记法测得的搏出量(stroke volume,SV)。采用常规二维超声测量左室流出道(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LVOT)内径后计算面积,三维全容积法直接勾画LVOT面积;再用脉冲Doppler测得其速度时间积分(velocity-time integral,VTI),最后依据LVOT的面积与VTI计算得二维、三维Doppler法测得的SV。使用常规二维超声测量左右两侧中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与第一跖背动脉血管内径后计算面积;再通过脉冲Doppler超声获取其VTI;然后依据四肢末梢动脉的面积与VTI计算单个心动周期的血流量,最后取四个部位血流量的平均值。将应用二维描记法、三维描记法、二维Doppler法、三维Doppler法测得的SV及末梢动脉血流量作组间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一般资料比较:各组间年龄、性别、体表指数、心率、吸烟及饮酒等一般情况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C组四种方法测得SV和末梢动脉血流量的比较与相关:二维与三维测得的SV比较:二维描记法与三维描记法、二维Doppler法与三维Doppler法测得的SV之间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且相关性均显着(r:0.90、0.94,P均<0.001)。描记法与Doppler法测得的SV比较:二维描记法与二维Doppler法、三维描记法与三维Doppler法测得的SV之间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且相关性均较显着(r:0.67、0.80,P均<0.001)。四种方法测得的SV与末梢动脉血流量的之间相关性由弱至强分别是:二维描记法(r=0.61,P<0.01)、二维Doppler法(r=0.64,P<0.01)、三维Doppler法(r=0.71,P<0.001)及三维描记法(r=0.72,P<0.001)。各组间四种方法测得的SV和末梢动脉血流量的比较与相关:与C组相比,MR1组二维、三维描记法测得的SV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二维、三维Doppler法测得的SV减低,差异非常显着(P均<0.001);MR2组二维描记法、三维描记法测得的SV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0.01),二维、三维Doppler法测得的SV减低,差异非常显着(P均<0.001)。与MR1组比较,MR2组二维、三维描记法测得的SV增加,差异显着(P均<0.01~0.001),二维、三维Doppler法测得的SV减低,差异非常显着(P均<0.001)。与C组相比,MR1组、MR2组末梢动脉血流量减少,差异非常显着(P均<0.001)。与MR1组比较,MR2组末梢动脉血流量亦减少,差异非常显着(P<0.001)。病例组不同方法测得的SV和末梢动脉血流量的相关:在病例组中,二维描记法与末梢动脉血流量之间未见统计学相关(r=0.20,P>0.05),余三种方法测得的SV与末梢动脉血流量之间相关性由弱至强分别是:三维描记法(r=0.43,P<0.01)、二维Doppler法(r=0.72,P<0.001)、三维Doppler法(r=0.73,P<0.001)。结论:1.三维超声心动图对于MR患者左室搏出量的评估优于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2.二维、三维Doppler法,尤其是三维Doppler法亦可用于评估MR患者左室搏出量。3.三维Doppler法测得的SV和四肢末梢动脉血流量一定程度上均可反映左室有效搏出量。
崔玲妹[10](2020)在《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对心梗室壁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血流向量成像(vector flow mapping,VFM)技术观察室壁瘤患者左室能量损耗(energy loss,EL)及心尖段室壁剪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的变化特点,探讨室壁瘤患者血栓形成的血流动力学机制。方法:应用普通经胸超声心动图收集因前壁心肌梗死形成室壁瘤的患者27例作为病例组,其中单纯室壁瘤组患者16例,室壁瘤伴血栓组患者11例,同时收集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得到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留取标准四腔心、三腔心、两腔心彩色血流动态图像,应用VFM分析软件测量收缩期和舒张期左室各节段的EL和心尖段的WSS参数。结果:1.EL数据比较结果舒张期和收缩期,室壁瘤组患者左室心尖段的EL与室壁瘤血栓组相比,二者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左室基底段和中间段,三组的EL两两比较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2.WSS数据比较结果在舒张期,室壁瘤组与室壁瘤血栓组之间,四个壁心尖段的峰值和均值WS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室壁瘤组与室壁瘤血栓组间隔心尖段、侧壁心尖段、前壁心尖段的峰值WSS均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室壁瘤组前壁心尖段的均值W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收缩期,室壁瘤组与室壁瘤血栓组前壁心尖段的峰值WSS均低于对照组,室壁瘤组前壁心尖段的均值W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壁瘤血栓组的患者前壁心尖段的WSS较室壁瘤组患者升高或有升高趋势,且两组之间的均值W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其余数据两两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VFM技术可以定量评价左室室壁瘤患者的能量损耗和室壁剪应力,为进一步了解左室伴或不伴血栓的室壁瘤患者心腔内血流动力学提供新的视角。
二、复杂先心两腔心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杂先心两腔心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肥厚型心肌病外科治疗前后左心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s)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三维超声心动图自动定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房功能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扩大心肌切除术后左房功能变化及意义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扩大心肌切除术后左心室心肌收缩后缩短的变化规律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研宄进展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心肌做功评价不同左心室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左室重构与心功能的研究进展 |
2.1 .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 |
2.1.1 M型超声心动图 |
2.1.2 二维超声心动图 |
2.2 超声心动图新技术评价高血压左室重构与心功能 |
2.2.1 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 |
2.2.2 斑点追踪技术(STI) |
2.2.3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 RT-3DE) |
2.2.4 压力应变环(Pressure Strain Loops,PSL)技术 |
2.4 局限性及展望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病例组 |
3.1.2 对照组 |
3.2 仪器选择 |
3.3 研究方法与步骤 |
3.3.1 图像采集前准备 |
3.3.2 常规超声心动图数据测量 |
3.3.3 分组情况 |
3.3.4 心肌做功的数据分析 |
3.3.5 重复性检验 |
3.4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4.2 二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指标比较 |
4.3 GLS与做功参数的比较 |
4.4 重复性检验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无创评估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左室心肌做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对左心室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超声评价诺欣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流行病学 |
2.2 病因及诱发因素 |
2.3 分类 |
2.3.1 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
2.3.2 压力负荷过重与容量负荷过重的心脏衰竭 |
2.3.3 低输出和高输出心力衰竭 |
2.3.4 单侧心力衰竭:右心衰与左心衰 |
2.4 体征、症状和全身影响 |
2.5 治疗方法 |
2.6 超声心动图在评价慢性心衰方面的应用 |
2.6.1 M型超声心动图 |
2.6.2 二维超声心动图 |
2.6.3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
2.6.4 二维Simpson法 |
2.6.5 三维超声心动图法 |
2.6.6 斑点追踪技术 |
2.7 展望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纳入标准 |
3.3 排除标准 |
3.4 主要终点 |
3.5 次要终点 |
3.6 给药方法 |
3.7 观察指标 |
3.7.1 超声心动图检查 |
3.7.2 血浆NTpro-BNP浓度 |
3.7.3 6 分钟步行试验 |
3.7.4 疗效评定 |
3.8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患者用药前一般资料 |
4.2 患者用药前、后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比较 |
4.3 患者用药前、用药后 1 个月及用药后 3 个月血浆NTpro-BNP浓度比较 |
4.4 患者用药前、用药后 1 个月及用药后 3 个月6 分钟步行试验比较 |
4.5 患者用药1 个月、3 个月治疗有效率比较 |
4.6 安全性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隐匿梗阻预测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肥厚型心肌病动态梗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国成人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规范化检查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检查前准备及图像存储要求 |
2 心脏瓣膜病的超声心动图规范化检查 |
2.1 主动脉瓣狭窄 |
2.1.1 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程度的观察与测量参数 |
2.1.2 主动脉瓣狭窄程度的分级标准及流程(表2、图1) |
2.1.3 特殊情况 |
2.1.4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相关的超声心动图评估(表3) |
2.1.5 随访和术后评估 |
2.2 主动脉瓣反流 |
2.2.1 |
2.2.2 主动脉瓣反流合并特殊情况的评估 |
2.2.3 |
2.2.4 随访和术后评估 |
2.3 二尖瓣反流 |
2.3.1 二尖瓣反流的病因学分类及发生机制及形态学评估 |
2.3.2 二尖瓣反流严重程度的基本评估(表7、表8) |
2.3.3 |
2.3.4 特殊情况 |
2.3.5 随访和术后评估 |
2.4 二尖瓣狭窄 |
2.4.1 |
2.4.2 二尖瓣狭窄合并特殊情况 |
2.4.3 二尖瓣狭窄分级标准(表11) |
2.4.4 随访和术后评估 |
2.5 三尖瓣病变 |
2.5.1 三尖瓣反流 |
2.5.2 三尖瓣狭窄 |
2.6 肺动脉瓣病变 |
2.6.1 肺动脉瓣反流 |
2.6.2 肺动脉瓣狭窄 |
2.7 瓣膜术后评价的一般原则 |
2.7.1 瓣膜病手术治疗方式与人工瓣类型 |
2.7.2 人工瓣评价的一般原则 |
2.7.3 人工瓣狭窄 |
2.7.4 人工瓣反流 |
(7)左心房容积及应变参数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功能及预后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仪器使用及方法 |
3.测量及观察指标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一般资料比较 |
2.常规超声参数比较 |
3.2D-STI所测左心房容积参数比较 |
4.2D-STI所测左心房应变参数比较 |
5.LAVI与相关参数的相关性比较 |
6.AMI患者5个月内MACE事件的比较 |
7.各参数与MACE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比较 |
8.梗死部位与MACE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比较 |
讨论 |
1.AMI患者左心功能变化 |
2.年龄对AMI患者心脏功能造成的影响 |
3.AMI患者左心房容积参数变化的原因分析 |
4.AMI患者左心房应变参数变化的原因分析 |
5.AMI患者相关参数与MACE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
6.展望及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心动图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功能及预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全自动测量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说明清单 |
引言 |
第1章 资料管理数据库建立 |
1.1 引言 |
1.2 材料 |
1.3 方法 |
1.4 结果 |
1.5 讨论 |
1.6 结论 |
第2章 全自动测量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价值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3 方法 |
2.4 结果 |
2.5 讨论 |
2.6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深度学习在心脏超声领域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后记或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探讨复合超声技术评估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室有效搏出量的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反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对心梗室壁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室壁瘤的形成及其超声诊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复杂先心两腔心的超声心动图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肥厚型心肌病外科治疗前后左心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评估[D]. 段福建.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2]心肌做功评价不同左心室构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临床研究[D]. 张鹏成. 吉林大学, 2021(01)
- [3]无创评估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左室心肌做功[D]. 陈雨薇.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4]超声评价诺欣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D]. 苏桥慧. 吉林大学, 2021(01)
- [5]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隐匿梗阻预测价值的研究[D]. 刘珊珊.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6]中国成人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规范化检查专家共识[J]. 郭颖,张瑞生. 中国循环杂志, 2021(02)
- [7]左心房容积及应变参数在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功能及预后中的价值[D]. 柴文文.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8]全自动测量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价值[D]. 陈筱雪.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9]探讨复合超声技术评估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室有效搏出量的可行性[D]. 刘娜迪. 承德医学院, 2020(02)
- [10]血流向量成像技术对心梗室壁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研究[D]. 崔玲妹.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