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喷水器市场预测及发展趋势

大型喷水器市场预测及发展趋势

一、大型喷灌机的市场预测与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侯永胜,李军叶,高江永,李卫星,史海玲,谭小燕,张灏[1](2016)在《智能控制移动式小型圆形机组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针对国内缺乏适用于散水源、小地块,且具有一定自动化程度的喷灌设备现状,研制开发一种基于圆形喷灌机的智能控制轻型移动喷灌机组,其关键技术问题是机组控制系统研发,主要包括正反向运行同步系统、同步控制系统、安全保护装置、智能控制系统、变量降水控制系统和远程控制系统等。其中智能控制系统、变量降水控制系统和远程控制系统为关键系统。该系统的成功研发有效提升了我国喷灌行业的自动化水平。

赵长滨,刘晓娟[2](2015)在《节水灌溉及PVC半固定地埋管在喷灌设备中的发展趋势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发展农用节水灌溉,成为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矛盾的重要选择。我国喷灌设备虽然在性能水平和质量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但由于生产成本、关税等原因,国产设备在价格上仍有较大优势。本文阐述了国内外的喷灌设备及PVC地埋管在喷灌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应加快我国传统喷灌设备的更新与换代,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喷灌设备。

苏荟[3](2013)在《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文中指出新疆干旱缺水,农业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农业主要依靠水利灌溉,水是新疆干旱区最稀缺的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节水势在必行,新疆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6%,新疆节水关键在于农业。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疆在稀缺水资源诱导下大面积选择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现已成为了国内及世界最大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区。本文针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不仅揭示和阐释了新疆成功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内在动因、选择方式、行为表现和选择绩效,而且可以为其它地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针对新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采用计量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调查分析的方法,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利用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国家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等,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并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政府、企业、科研部门、农业基层组织和合作组织及农户作为技术选择的一个整体,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的视角运用理论和案例方法实证分析了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行为、运行机制以及选择方式和路径,并利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提出了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思路等。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指出水资源稀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特别是农业节水势在必行,新疆成为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示范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过程和绩效值得探讨。此外,本章还陈述了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第二章概述了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了理论分析框架,界定了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概述了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公共品理论等理论,提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作了界定。第三章阐述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阐述了现代农业、农业技术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影响;概述了世界和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重点概述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为后续研究作好了铺垫。第四章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作了分析,利用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进行分析,以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为例建立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得出,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是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制度环境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具有影响。本章又从制度视角分析了新疆兵团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优势,兵团特殊体制下的土地经营制度、农业生产制度、农业技术保障制度等对兵团农业高效节水技术选择有很大影响。第五章对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供给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以案例方式对各主体行为作了深入剖析。本章分析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供给主体的行为反应,通过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的案例分析和验证了各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发挥的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政府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八师石河子市和玛纳斯县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案例分析了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政府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核心,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有效推动者。其次,分析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新疆天业集团为案例,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产品供给企业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指出企业是参与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面积推广的关键主体。再次,分析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兵团组织所属科研部门联合攻关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案例分析了公共科研部门的行为表现,公共科研部门是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创新和推广的承担者,是节水灌溉技术供给的重要主体。此外,分析基层农业组织和合作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玛纳斯县塔西河村和八师121团19连为案例,分析了基层农业组织行对节水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不同体制下的基层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采用方式和手段不同,因“制”和“地”而宜采用强制性、诱致性和合作组织参与等技术选择方式可发挥出很好的效果。最后,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主体参与的选择行为进行了评析。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反应,并形成了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机制,政府的强制性和诱致性技术选择及合作组织多方参与式选择等多种方式的运行和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种技术推广方式的作用下,农户基于自身利益和理性会主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多主体参与下多种方式的有效配合下,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可以应对市场失灵、降低交易成本、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弥补组织缺失等。第六章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需求主体——农户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对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以问卷方式得到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农户选择或没有选择滴灌技术的原因以及选择的意愿、方式和绩效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农户选择滴灌技术主要是由政府强制性技术推广方式决定的,诱致性技术选择也发挥重要作用,由最初的强制性选择到自愿选择,政府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农户选择滴灌的决策有很大影响。其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受其个人特征、生产经营特征、节水技术特征和政府组织动员力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第七章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章运用不同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制度下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首先,描述分析了新疆兵团与新疆地方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其次,通过对资源禀赋相似区域下制度环境不同的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进行了分析,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从不同视角对它们的选择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改进和完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能力和绩效,提出解决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有重要意义。第八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得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致性选择,是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合作组织和农户等多主体参与行为下的共同反应的结果;制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有重要影响,基于新疆兵团特殊体制和土地经营制度等影响,新疆兵团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比新疆地方有明显优势。基于以上研究和结论,针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出了合理配置利用农业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稀缺对节水行为的诱导作用;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主体的选择能力,加强政府节水主导职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科研部门服务作用,加大基层部门组织能力,发挥合作组织动员能力,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能;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改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宏观制度环境,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方式,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卢英[4](2012)在《中国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拥有非常丰富的草地资源,但一半以上的草原资源退化程度达到轻度和中度。我国是世界上拥有丰富的草地资源的国家之一,草原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1%。但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一些自然因素(包括降水和气候变化等)和一些人为因素(以过度放牧为代表的掠夺式开发和投入不足等)造成我国90%以上草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退化造成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和沙漠化等问题,还衍生出沙尘暴等新的生态问题。草原退化带来的恶果在会影响当地的同时,还会扩展至全国乃至全球。因此,草原退化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各级政府和人民逐步认识到草原退化的严峻形势,国家已经在全国13个省(自治区)陆续实施了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草原生态治理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牧区“人矿草畜”之间的突出矛盾并未有效缓解,草原生呈现出“局部改善、总体恶化”、“治理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的被动局面。这主要是由于:牧区居民具有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内在动机,而草原地区具有相对有限的生态负载能力的外在约束,这种内在动机和外在约束在一段时间内很难调和。如何将草原生态恢复与当地经济发展有机整合,为草原地区设计出一个完整、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遵循草原生态规律下,探索一条适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创造性的提出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概念和构想,设计相关的制度,创新性地构造结构化的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系统。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系统的主要基本思路是:在“草原统一规划、项目市场化运作、生产分散进行、资金统筹使用”的政策安排原则下,应用杠杆原理,采取“政府引导、牧户经营、社会参与”的建设模式,将草原生态恢复、牧户安稳致富和草原经济发展有效结合,从而实现草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系统是一个很大的框架,牵涉到生态学、系统工程、经济学和金融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属于交叉学科的理论延伸和应用。按照理论规范分析与实证数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本文可以分为如下两个部分:其一,理论规范分析。以可持续理论为基础,本文系统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阐述了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介绍了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主要内容,在对其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融资方案、金融服务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其二,实证数据分析。在实地调研和相关数据收集的基础上,本文对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测算和分析,对工程实施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数据分析。此外,利用主成份分析法,本文还对草原地区19992010年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度量,找出影响草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验证了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科学性。据此,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引言部分主要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等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主要创新与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等。第一章主要对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相关的文献做一个详细梳理,主要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金融与生态融资、草原生态治理、牧民贫困化、生态补偿等方面展开,并在最后对这些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评价。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草原生态金融工程不但充分吸纳了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而且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到的理论有: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宏观金融工程和产业金融工程。第三章提出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概念,阐述了杠杆原理的运用。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主要思路和建设内容,设计出草原生态产业链。第四章首先对当前草原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估算,然后对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实际成本与收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最后论述了草原生态金融工程实施后的在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存在的正外部性。第五章在对产业资金工程体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草原生态建设的投融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设计出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融资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草原生态金融工程面临的风险问题属于产业风险的范畴,因此,第六章在对产业风险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和度量,并最终提出有效、合理的控制和管理风险的措施。第七章关于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实证研究。第八章是结论与政策建议。文章的创新之处体现于以下方面:第一,创造性的提出“草原生态金融工程”概念,为草原地区实现生态系统、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第二,创造性的将金融工程相关理论运用到草原生态治理中,为后人在生态金融理论方面进行拓展和升华提供了一个案例。第三,宏观金融工程理论和产业金融工程理论都是比较新兴的研究方向,相关研究不是很多,本文在主体部分对这些理论在草原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拓展研究。

李写一[5](2011)在《洛川县苹果种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洛川县苹果种植业50多年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对近10年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总结,从而对洛川县苹果种植业发展的总体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洛川县苹果种植户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调查,共收集到有效调查问卷500份,来源于5乡四镇的96个自然村。本文采用数据库管理方式,对这些调查问卷进行了处理,从而得到了一大批具有参考价值的原始数据及其统计结果,内容几乎囊括了苹果生产与销售的各个环节。调查结果表明,2006-2008年,洛川县苹果生产物质投入户均10078元,亩均1154元。生产物质费用2008年比2006年增加了0.45倍,同期雇工费用增加了2.48倍,雇工费用增加速度大约是物质费用增加速度的5.5倍。包括家庭成员在内的劳动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已经从2006年的63.54%%上升到2009年的79.91%,占总成本的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52.54%上升到2009年的72.25%,因而对洛川苹果生产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在总结该县应对这一挑战主要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广苹果“省力化”栽培技术,提高果园的机械化水平的补充意见。洛川苹果虽已誉满全国,甚至在国外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市场销售风险依然很大。2007年始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导致2008年洛川苹果销售价格从每公斤3.6元降低至每公斤1.4元,种植户当年减少纯收入3亿多元,户均7000多元,亩均600多元。文章同样在总结该县控制市场销售风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订单预售的比例,开展苹果市场销售风险保险试点工作的建议。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影响洛川县苹果种植业未来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是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劳动力转移能力弱,果农对现代管理模式有抵触情绪,苹果深加工技术薄弱,苹果产业增值难度较大。文章对这些深层次矛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与对策。

曾艳,闫辉[6](2009)在《喷灌机的技术管理》文中研究指明喷灌机又称人工降雨机,它具有节水、增产、保持土肥、适应性强等优点,因此现在农村中普遍推广应用。为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经济效益,喷灌机在农村应用时应注意提高管理员素质,加强设备管理。

建农[7](2007)在《大型喷灌机的市场预测与发展趋势》文中认为2000年我国喷灌面积约为246万hm2,占全国灌溉面积的4.14%,其中大型喷灌机喷灌面积占全国喷灌面积的6%左右,保有量达2000多台,主要集中在我国粮棉产区的黑龙江、河北、新疆、内蒙古、宁夏和安徽等省区。

吴进[8](2007)在《精准农业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确农业”又称精细农业、精准农业、数字农业或信息农业。它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和管理模式。精确农业的基本含义是利用遥感(RS)、卫星定位系统(GPS或WWP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实时获取农田每一平方米或几平方米为一个小区的作物生产环境、生长状况和空间变异的大量时空变化信息,及时对农业进行管理,并对作物苗情、病虫害、墒情等的发生趋势,进行分析、模拟,为资源有效利用提供必要的空间信息。在获取上述信息的基础上,利用智能化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按每一地块的具体情况做出决策,准确地进行精准播种、精准施肥、精准喷洒农药、精准灌溉、精准收获等精准作物生产管理。精准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本文研究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精准农业的基础理论、精准农业的技术体系、精准农业的模式设计及精准农业发展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①精准农业的基础理论:本部分主要提出了精准农业的具体概念,并指出本文主要是进行种植业的精准农业研究;综述了精准农业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最后还指出了精准农业结构及国内外发展精准农业的基本模式。②精准农业技术体系:本部分研究了精准农业技术是由四部分组成,农田信息获取、农田信息管理与分析、农业决策分析及农田决策实施途径。其中重点研究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农田信息采集中的应用;基于GIS技术,建立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方法;农作物产量监测技术、精准施肥、精准喷洒农药、精准播种、精准灌溉和精准收割技术的实现方法。③精准农业模式设计:以江汉平原某一农业区为例,假想设计了一种实现精准农业技术的模式,指出了在现阶段条件下,只有国家在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扶持下,以县市为单位,充分利用各农业局现有农业技术员,在各农户起辅助作用的情况下,精准农业才能实现。④精准农业发展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政策问题、研究问题及培训问题。重点研究了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今后十年应解决的问题。

金宏智,何建强[9](2002)在《大型喷灌机在我国的适应性》文中认为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貌条件差异较大,水资源和能源分布不均,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在发展喷灌设备机型方面,选择一条大、中、小相结合,多种节水技术并举的路子是符合国情的。大型喷灌机的适应性分析虽然节水灌溉设备的种类、规格

王洪富,许安祥[10](2001)在《排灌机械市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 市场综述1.1 历史概况 排灌机械是指完成农业抗旱排涝与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合理排水和供水机械设备的总称。有史以来,排灌机械在农牧业生产和抗旱涝灾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世纪初,我国开始制造动力排灌机械。

二、大型喷灌机的市场预测与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型喷灌机的市场预测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控制移动式小型圆形机组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机组典型结构与主要参数确定
2 机组研制主要关键技术
3 机组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3.1 正反向运行同步系统
    3.2 安全保护装置
    3.3 变量降水控制系统
    3.4 远程控制系统
    3.5 智能控制系统
4 田间试验
5 结束语

(2)节水灌溉及PVC半固定地埋管在喷灌设备中的发展趋势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外喷灌设备现状与发展趋势
2 半固定式地埋管PVC塑料管喷灌设备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
    2.1 半固定式喷灌设备的优点
    2.2 半固定式喷灌设备的缺点
3 我国喷灌设备市场发展趋势

(3)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7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技术选择理论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2.4 集体行动理论
    2.3 理论分析框架
        2.3.1 新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的界定
        2.3.2 基本假设
        2.3.3 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1 现代农业、农业技术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3.1.1 现代农业、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3.1.2 我国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与节水灌溉技术
    3.2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2.1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
        3.2.2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特征和趋势
    3.3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3.1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3.2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前景
    3.4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4.1 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4.2 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第四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及制度影响分析
    4.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要素稀缺诱致性选择分析
        4.1.1 要素稀缺对新疆兵团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
        4.1.2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要素稀缺诱致性选择的实证分析
    4.2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市场需求诱致性选择分析
        4.2.1 市场需求对新疆兵团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
        4.2.2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市场需求诱致性选择的实证分析
    4.3 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影响分析
        4.3.1 兵团特殊体制和农业生产制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优势
        4.3.2 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安排
        4.3.3 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非正式制度影响
第五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供给主体行为分析
    5.1 政府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5.1.1 政府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动因
        5.1.2 国家(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强制性选择
        5.1.3 国家(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诱致性选择分析
        5.1.4 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安排
        5.1.5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一:政府行为的案例分析
    5.2 企业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5.2.1 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
        5.2.2 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特征
        5.2.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二:企业行为的案例分析
    5.3 科研部门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5.3.1 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
        5.3.2 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特征
        5.3.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三:公共科研部门行为的案例分析
    5.4 基层农业组织和合作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5.4.1 基层农业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5.4.2 合作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5.4.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四:基层农业组织行为的案例分析
    5.5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主体参与选择行为评析
        5.5.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反应
        5.5.2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动态反应的运行机制
        5.5.3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动态反应行为评价
第六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需求主体—农户行为分析
    6.1 农户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利益取向和行动反应
        6.1.1 农户行为理论和农户技术选择行为
        6.1.2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益取向
        6.1.3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动反应
    6.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农户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6.2.1 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原因的描述性分析
        6.2.2 农户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意愿和方式的描述性分析
        6.2.3 农户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分析
    6.3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3.1 研究假设
        6.3.2 模型选择、数据描述和计量分析
        6.3.3 结论和启示
第七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分析
    7.1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7.1.1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7.1.2 新疆地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7.2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计量和模型分析
        7.2.1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计量分析
        7.2.2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结构-行为-绩效”模型分析
    7.3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分析简评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致性选择
        8.1.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多主体参与的选择行为
        8.1.3 制度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具有明显影响
    8.2 政策建议
        8.2.1 合理配置利用农业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稀缺对节水行为的诱导作用
        8.2.2 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体系和运行机制
        8.2.3 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主体的选择能力
        8.2.4 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导师评阅表

(4)中国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研究对象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目标、方法与思路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不足及展望
第一章 相关问题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一、 概念研究
        二、 理论根源研究
        三、 指标体系研究
        四、 草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第二节 环境金融与生态融资的研究
        一、 环境金融的研究
        二、 生态融资的研究
        三、 草原地区金融服务体系的研究
    第三节 草原生态治理、牧民贫困化与生态补偿的研究
        一、 草原生态治理的研究
        二、 牧民贫困化的研究
        三、 生态补偿的研究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第二章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
        一、 西方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
        二、 生态经济学理论
        三、 产业经济学理论
    第二节 宏观金融工程的研究
        一、 微观金融工程理论
        二、 宏观金融工程理论
        三、 金融工程分析方法
    第三节 产业金融工程的研究
        一、 产业金融的概念
        二、 产业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三、 产业金融工程的概念
        四、 产业金融工程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三章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概述
        一、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提出与概念
        二、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主要思路与建设内容
    第二节 草原生态产业链建设
        一、 草原生态产业链工程建设
        二、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章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成本收益分析
    第一节 草原生态破坏的收益损失
        一、 用经济来衡量收益损失的方法
        二、 估算草原退化的收益损失
        三、 小结
    第二节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二、 环境成本收益分析理论
        三、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三节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正外部性
        一、 正外部性中的经济收益
        二、 正外部性中的社会收益
        三、 正外部性中的生态收益
第五章 草原生态融资及金融服务体系
    第一节 产业资金工程体系研究
        一、 产业资金工程平台建设
        二、 产业资金工程系统运作模式
    第二节 草原生态建设的投资现状
        一、 草原生态建设的投融资现状概述
        二、 草原生态建设发展的融资困境
        三、 生态建设投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
    第三节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投融资体系设计
        一、 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二、 充分利用相关金融工具
        三、 建立专门的生态建设投融资部门
    第四节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金融服务体系设计
        一、 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二、 平台运作思路与模式
第六章 草原生态风险控制体系设计
    第一节 产业风险理论的研究
        一、 产业风险的概述
        二、 产业风险的度量
        三、 产业风险的评估
    第二节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风险识别与度量
        一、 外部风险
        二、 内部风险
    第三节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风险控制
        一、 风险控制方法
        二、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风险控制
第七章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成本收益的实证研究
        一、 成本分析
        二、 收益分析
    第二节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风险度量
        一、 投入品风险分析
        二、 产出品风险分析
    第三节 草原地区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一、 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
        二、 草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三、 草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方法
        四、 实证分析
第八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相关建议
        一、 制度设计
        二、 政策建议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附件

(5)洛川县苹果种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理由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洛川县苹果种植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2.1 洛川县苹果种植业发展的历史
        2.1.1 个人摸索种植阶段
        2.1.2 集体经营阶段
        2.1.3 农户承包阶段
    2.2 洛川县苹果种植业发展现状及规划
        2.2.1 生产规模及收入情况
        2.2.2 果园管理技术
        2.2.3 发展规划及发展思路
第三章 洛川县苹果种植户经营状况
    3.1 关于调查问卷
    3.2 种植户基本信息
        3.2.1 户主年龄结构
        3.2.2 户主文化程度
        3.2.3 家庭人口
        3.2.4 苹果劳动力
    3.3 苹果生产状况
        3.3.1 农户生产规模
        3.3.2 占经营耕地的比例
        3.3.3 苹果挂果率
        3.3.4 品种与比例
        3.3.5 主栽品种的树龄结构
        3.3.6 主栽品种的栽植密度
        3.3.7 苹果产量
    3.4 种植户生产成本及投入水平
        3.4.1 情况说明
        3.4.2 生产物质投入
        3.4.3 劳动力投入
        3.4.4 生产费用支出及生产总成本
    3.5 销售状况
        3.5.1 销售地点与销售时间
        3.5.2 销售方式与客商来源
        3.5.3 销售费用及苹果用途
        3.5.4 苹果销售价格
    3.6 收入状况
        3.6.1 苹果收入来源
        3.6.2 苹果收入结构
        3.6.3 苹果种植户盈亏状况
    3.7 对苹果种植户经营状况的理性估计
        3.7.1 对苹果种植户经营状况进行理性估计的理由
        3.7.2 进行理性估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7.3 总成本估计
        3.7.4 与当地打工收入的比较
    3.8 小结
第四章 对两个重要问题的讨论与思考
    4.1 如何面对人工成本上升所带来的挑战
        4.1.1 文献综述
        4.1.2 对这一挑战的认识
        4.1.3 洛川县面对这一挑战的主要做法
        4.1.4 对面临这一挑战的补充
    4.2 如何化解苹果销售中的市场风险
        4.2.1 文献综述
        4.2.2 洛川县化解苹果市场销售风险的主要做法
        4.2.3 对化解苹果市场销售风险的几点思考
第五章 洛川县苹果种植业发展的意义、模式及深层次矛盾
    5.1 洛川县苹果种植业发展的意义
        5.1.1 商品产出功能
        5.1.2 非商品产出功能
    5.2 洛川县苹果种植业发展的模式
        5.2.1 管理模式
        5.2.2 经营模式
        5.2.3 生产模式
        5.2.4 销售模式
    5.3 洛川县苹果种植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5.3.1 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与县域经济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
        5.3.2 农业劳动力转移水平与提高经营规模面积之间的矛盾
        5.3.3 现代管理模式与果农意愿之间的矛盾
        5.3.4 苹果产业增值与深加工能力方面的矛盾
    5.4 对解决深层次矛盾的建议
        5.4.1 洛川县城应该向小型中心城市的方向发展
        5.4.2 以提高果农就业能力为突破口,提高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及水平
        5.4.3 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需要逐步推进
        5.4.4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寻求苹果深加工技术的突破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精准农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及文章结构
        1.4.1 技术路线
        1.4.2 文章结构
2 基础理论
    2.1 精准农业概念
    2.2 精准农业理论基础
    2.3 精准农业的技术基础
    2.4 精准农业的技术支撑系统
        2.4.1 全球定位系统
        2.4.2 地理信息系统GIS
        2.4.3 遥感系统RS
        2.4.4 作物生产管理专家决策系统
        2.4.5 田间肥力、墒情、苗情、杂草及病虫害监测及信息采集处理技术设备
        2.4.6 带GPS系统的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
    2.5 精准农业的基本模式
3 精准农业模式的实现
    3.1 农田信息获取方法研究
        3.1.1 传统田间采样
        3.1.2 GPS采集田间信息技术研究
        3.1.3 多平台遥感获取农田信息技术研究
    3.2 农田信息管理与分析方法研究
        3.2.1 农田信息数据库建立方法研究
        3.2.2 农田信息分析模型
        3.2.3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农田信息分析中的研究
    3.3 决策分析研究
        3.3.1 决策原理
        3.3.2 决策过程研究
        3.3.3 决策支撑系统
    3.4 农田决策实施途径研究
        3.4.1 决策指令的执行系统
        3.4.2 决策实施过程
        3.4.3 实施效果评价
4 基于某项目区精准农业模式设计
    4.1 项目区概况
    4.2 项目区精准农业模式设计
        4.2.1 精准农业模式实施的主要内容
        4.2.2 精准农业模式的实现
    4.3 模式实施的可能性分析
5 精准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5.1 存在的问题
        5.1.1 政策问题
        5.1.2 研究问题
        5.1.3 培训问题
    5.2 今后的发展方向
        5.2.1 硬件及传感器发展规划
        5.2.2 数据分析及决策支持发展规划
        5.2.3 商品及全农场的重点发展规划
        5.2.4 环境监测及产品跟踪规划
        5.2.5 社会授权及能力建设规划
6 结论
    6.1 总结
    6.2 本论文的研究特色
    6.3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四、大型喷灌机的市场预测与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控制移动式小型圆形机组控制系统设计[J]. 侯永胜,李军叶,高江永,李卫星,史海玲,谭小燕,张灏. 农业工程, 2016(04)
  • [2]节水灌溉及PVC半固定地埋管在喷灌设备中的发展趋势及应用[J]. 赵长滨,刘晓娟.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5(06)
  • [3]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D]. 苏荟. 石河子大学, 2013(01)
  • [4]中国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研究[D]. 卢英. 武汉大学, 2012(07)
  • [5]洛川县苹果种植业发展研究[D]. 李写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4)
  • [6]喷灌机的技术管理[J]. 曾艳,闫辉. 中外企业家, 2009(20)
  • [7]大型喷灌机的市场预测与发展趋势[J]. 建农. 农业装备技术, 2007(04)
  • [8]精准农业模式研究[D]. 吴进.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9)
  • [9]大型喷灌机在我国的适应性[J]. 金宏智,何建强. 农业机械, 2002(11)
  • [10]排灌机械市场[J]. 王洪富,许安祥. 水轮泵, 2001(02)

标签:;  ;  ;  ;  ;  

大型喷水器市场预测及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