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医院康复病房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二级医院康复病房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一、建设二级医院康复病房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袁越[1](2020)在《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市江宁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为例》文中指出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残疾人的民生改善,近年来,残疾人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基层残疾人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但仍有部分地区的残疾人生活难以得到保障,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匮乏。目前,我国已颁布了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若干建设标准,但在理论方法、设计要求、标准衔接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在设计实践中也给建筑师带来不少困惑。因此,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筑设计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进行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界定了相关概念,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构建了论文研究框架;其次,针对各种类别的残疾人,剖析残疾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论述与残疾人相关的无障碍设计原理及设计要点,并选取5个国内外优秀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比较和总结;然后,从选址与布局、建筑规模层级、功能配置、功能用房设计、室内外公共空间等五个方面论述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在规划与建筑设计上不同的设计方法与要点。在以上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以笔者参加的南京市江宁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3.36万平方米)为例,从工程实践角度,对新时代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全面完成了设计任务;最后,得出了有关设施类型、规划布局、建筑规模、功能设置、室内外空间的合理数据和明确结论。论文的研究成果、创新思路和工程设计图纸对南京乃至江苏省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全文字数约71000字,176幅图表(图149幅,表27幅,工程图16张)

张宁芮[2](2020)在《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进程在近年来提速迅猛,以致出现不断流失的乡镇人口以及不断严重的老龄化等问题,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受到冲击,县域医疗资源配置与人口空间结构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乡镇医疗设施布局不平衡,可达性差,服务覆盖率低。另一方面,部分乡镇卫生院存在病人就诊率下降、相关科室功能闲置、医院内部流线混乱等问题。目前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探索符合患者实际医疗需求和设施均衡配置的规划及建筑策划方法。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包含两部分:首先是规划布局与建筑现状分析,规划布局主要以我国常州市明光市为研究案例,以日本石川县南加贺二次医疗圈和金泽市为比较案例,运用Arc GIS可视化平台对比分析2国4个地区医疗设施分布特征及可达性,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是进一步对乡镇卫生院规划布点进行评价,以我国常州市99所乡镇卫生院为分析对象,运用Arc GIS的最近设施点分析,测定不同级别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半径,与《常州市医疗卫生计生设施布局规划(2016-2020)》中基层医疗设施的未来规划目标相比较,判断其合理性。建筑现状分析结合对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实地调研分析,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规模、科室功能设置、选址规划进行合理剖析。以常州市下辖溧阳市戴埠中心卫生院、南渡中心卫生院及新北区罗溪卫生院、奔牛人民医院为调研对象:1.对医护工作者进行访谈,了解卫生院发展脉络、设计初衷、使用现状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2.通过收集现有资料、提炼建筑内部功能信息、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实地调研4所卫生院内部相关区域,获取各部分科室功能的设置、位置关系、改扩建及功能置换情况等。3.对比分析医院现状平面与原始设计图纸之间的差异,研究分析针对医院功能设置与患者间的需求错位、实际空间使用不均衡、内部流线混乱等具体问题。同时以日本人口收缩地区二次医疗圈的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比较案例,通过对比二者建设规模、功能设置、面积指标等,分析优缺点。其次是对建筑策划的研究,本文研究范围为乡镇卫生院这类医疗设施,并非针对某一特定建筑。因而在第四章中依据建筑策划的研究方法及步骤,同时结合第二章与第三章的研究成果从策划目标的确定、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还有策划战略中选址、规模、功能的策划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乡镇卫生院的建筑策划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结论有:通过对比我国与日本医疗设施布局均衡性及可达性之间的差距,结合常州市2016-2020年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布局,提出三种模式乡镇卫生院服务半径指标的测定,进而优化设施服务覆盖范围指标及建设标准的可行性。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我国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日本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的基础上解明了卫生院患者行为特征、就医需求以及内部功能的使用现状与设计人员预想之间的差距,运用记述统计、聚类比较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了乡镇卫生院各科室房间功能设置、面积占比及位置关系等设计要点。综合以上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从规模策划、功能策划、选址策划3个角度为乡镇卫生院这一建筑类型的策划方法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曹悦[3](2020)在《区(县)级公立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研究 ——以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收入水平显着提高,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各方面需求也随之高涨。同时,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疾病谱改变等各方面原因,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凸显。然而,我国区域间、区域内医疗水平发展极不平衡,导致拥有大量优质卫生资源的大医院“人满为患”、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已然成为民生痛点,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解决这一问题,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及,“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医院与基层的分工协作机构,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此后在新医改启动以来,我国出台众多政策文件,医疗联合体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在201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鼓励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广上下联动的医联体建设”,标志着我国医疗联合体建设进入正式启动阶段。自此,各省市积极贯彻落实相继开展“医联体”尝试,此后各种类型医疗联合体在我国涌现。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SWOT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在梳理归纳国内外学者对医疗联合体(医疗资源整合)研究的基础上,以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为例,对区(县)级公立医院医疗联合体的动态发展、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并阐述医疗联合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区(县)级公立医院在我国卫生总资源中占比巨大,目前为止其医疗联合体建设尚未有一个较为成熟完整的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制定、医疗联合体内部机制、社会普遍接受度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并借鉴国内、外若干先进医疗联合体(医疗资源整合)先进经验,构建区(县)级公立医院基于行政区划的医疗联合体模型,即四级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通过对模型的SWOT分析,探索当前阶段区(县)级公立医院建设的实现路径:首先,依托政策导向,加强对医疗联合体建设的财政补贴,顺应民心从医疗卫生事业转变为健康卫生事业建设;其次,建立健全医疗联合体内考核监督机制并建议礼仪纽带,完善双向转诊统一标准,医疗护理管理标准等配套制度建设;并且,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完善人才储备,搭建一体化信息平台,促进技术人才双下沉,打破医疗资源整合壁垒;最后,借力医保杠杆引导分级诊疗落实,通过药品目录、一体化检验检查开展等举措,深化医疗改革。为促进我国区(县)级公立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及对策建议。

刘文茜[4](2019)在《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设计》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区别于一般民用建筑,医疗建筑内部科室繁多、医疗流程复杂、电气设备精细化,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医院建筑电气设计是医院的现代化建设重要支撑条件。同时,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居民医疗需求日益增长,许多大型医院面临着改建、扩建的要求。由于医院建筑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旧区改造综合医院与新建综合医院在电气设计方面有诸多差异之处,对新旧院区建筑整体电气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也是近年来电气设计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现代化医院建筑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医院建筑电气设计的研究热点的基础上,围绕广东省某大型综合医院改造中新建医院综合楼的电气设计实例,分析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的电气设计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工程设计的案例实践,从负荷预测、供配电方案设计、配电系统设计以及照明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其他电气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系统阐述了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设计的设计思路,重点分析旧区改造新建医院建筑的电气设计方案的设计要点以及差异性,为日益增多的综合医院改造工程中的电气设计提供参考。在旧区改造新建医院综合楼电气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保障电气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结合不同医疗场所的功能需求进行差异化的电气工程设计,重点关注医院负荷、供电系统、应急保障、低压配电、照明、防雷与接地设计、消防报警等方面的可靠性设计。此外,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与原有医院院区综合楼之间的关联性,加强新旧楼结合的电气保护设计,将新建医院综合楼单体电气工程与整个医院园区电气工程系统进行统筹研究、一体化设计,为以后远期改扩建预留空间,保障整个医院建筑电气工程的可靠性。

蒋伊琳[5](2019)在《基于系统协同的医院建筑空间效率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效率是医院建筑的永恒主题,提高医院建筑的效率必须从医院建筑系统的各个专业角度做出相应的努力,从建筑学的角度解决医院建筑效率的问题,提出可供实践参考的系统工作模式,需要将建筑空间这一服务载体与医学专业的技术需求和患者反馈的相应结果进行对接,通过医学、建筑、患者三方面的专业协同实现提高医院建筑系统效率的最终目标。本研究从效率优化的视角出发,以系统论和协同论的相关思想为指导,以医务工作者的经验反馈、患者和陪护人员的行为心理需求实际调研数据为依据,交互设计方法与优化设计方法为支持,空间环境对医疗流程和对使用者行为心理的影响为连接,完成了医院建筑系统协同效率理论的理论建构,提出相应的设计对策,并在实践案例中应用该理论进行了优化验证,完善了医院建筑的效率理论,为提升医院建筑的效率提供设计实践的依据,从建筑学科的角度对整个医院建筑系统效率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本研究首先从效率的释义、医学专业视角和建筑专业视角出发剖析了效率研究在不同学科范畴内的发展演化,并明确提出了本研究所论述的医院建筑效率的内涵;其次从医院建筑系统的运行现状出发,分析了医学专业子系统,建筑专业子系统和患者综合子系统存在的低效率问题和系统的综合效率问题,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从系统协同理论认知的角度阐释了效率优化的载体、内容和作用因素,以及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与效率优化的关联机制,其次,建构了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的理论框架,以系统学的逻辑建立医院建筑系统的基本框架,以协同学的理论建立系统协同的组织结构,以医学的阶段需求引导明确了阶段目标、主体差异和反馈机制,以建筑学的空间优化策略完成空间要素与效率优化的理论对接,最后根据医疗过程的阶段差异化特征,确定了针对三大医疗阶段的不同研究方向,分别为:诊断阶段、治疗处置阶段与治疗康复阶段。在理论框架的思想指导下,具体的研究遵循以三大阶段特征解析、空间因子的提取与重要度调查,系统协同机制总结和空间效率优化设计对策建构为统一技术路线。第一为诊断阶段,根据内容、典型过程、环境因子提取和重要度调查结果,分别建构了提高寻路效率的交通空间协同设计、提高检查效率的检查空间协同设计、提高心理适应效率的公共空间协同设计、提高诊察效率的诊室空间协同设计;第二为治疗处置阶段,根据内容、典型过程、环境因子提取和重要度调查结果,分别建立了提高急救效率的急诊与ICU空间协同设计、提高手术效率的手术部空间协同设计、提高供应效率的物流组织空间协同设计和提高病程监控效率的空间界面协同设计;第三为治疗康复阶段,根据内容、典型过程、环境因子提取和重要度调查结果,分别建立了提升生理康复效率的病房空间协同设计、提升心理康复效率的护理单元空间协同设计、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的医护空间协同设计、提升陪护效率的陪护空间协同设计。综合以上三大阶段的研究成果,最终构建了空间效率优化目标下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模式,分别为:诊断阶段的系统交互协同模式,以生理、心理信息交互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为目标,以空间导引、诊察环境和信息渠道为协同理性链接,构成系统协同机制模型;治疗处置阶段的系统介入协同模式,以全面支撑医学技术、全面优化处置流程、全面监控患者病程为目标,以专业性单体空间,最优化空间组织和全程监控空间界面为协同理性链接,构成系统协同机制模型;治疗康复阶段的自主协同模式,以提升患者的行为心理支持,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深度为目标,以人性化病房、友好型医护单元和可变的陪护空间为协同理性链接,构成系统协同机制模型;全阶段的系统综合协同模式,以重复、改进和认知升级为系统协同目标,以复合型空间、高效联系通道和转换单元为系统协同理性链接,构成系统协同机制模型。论文分别以哈尔滨道里区疾控中心和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综合性创伤治疗中心为载体进行了设计优化验证。

洪建卫[6](2019)在《适应老年医疗需求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研究 ——以北京中心城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增长,以及养老模式中“9073”养老格局的形成,大部分老年人更多地选择在社区中进行养老。但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不断下降以及普遍积累各种慢性疾病,社区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更多地是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提供支撑。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提供老年人相应的医疗需求方面明显存在不足,老年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上的问题日益突出。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区老年人医疗的需求成为了当今需要重点关注的话题。本文旨在通过结合老年人的医疗需求进行基础调研,分析老年人在北京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使用问题,提出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何完善老年基础社区诊疗功能,以及适应老年人多样医疗需求的几种发展模式。以期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适老功能与就诊环境,更好地服务于社区老年人。文章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是基于人口老龄化形势下保障老年人社区医疗需求的重要性,确定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提出其适应老年医疗需求的目的与意义,并制定文章的研究路径;第二章为老年医疗需求的基础研究部分,阐述了老年人的医疗需求相关基础研究,主要包括老年人主要特征研究及老年医疗需求的分析;第三章为国内外社区老年相关医疗建筑的概况,分析了国外社区老年医疗建筑类型与特点、借鉴思考,以及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与适应老年医疗需求的重要性;第四章是结合调研问卷及对北京中心城区的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现状调研与分析,总结在适应老年医疗需求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老年人医疗功能用房设置建议;第五章是基于前几章的研究,提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适应老年医疗需求的设计措施与建议,包括完善老年社区诊疗功能、多元化的适老模式设计、选址布局与流线优化、老年友善公共环境营造等内容。

冯晔琪[7](2019)在《新医改背景下“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老人老龄化、失能化、失智化、空巢化的现象日益普遍。目前我国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养老资源以及彼此独立的服务体系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新医改方案提出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服务功能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且其具有服务规范、运作标准、有政策倾斜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研究尚且停留在服务及形式层面,功能用房建设方面相关研究较少,还未形成一套严谨的设计理论来支撑和应对“医养结合”对建筑设计的各方面需求。本文基于此背景,从建筑学层面探讨“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计策略。本文首先对国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进行归纳。同时对国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设计理论研究、养老设施建筑研究进行梳理。并以开展机构为分类,总结医养结合模式建筑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影响“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计因素。通过实地调研,记录总结其建设现状;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深入了解老年群体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认知及利用情况,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在服务形式、服务内容和用房建设等方面的具体需求。结合调研内容,笔者总结出现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选址布局、相关功能配置、空间组合方式、空间环境及细部设计等方面应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不足,本文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案。在统筹考虑选址布局的前提下,总结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模式及流程,并结合处于不同健康阶段老年人的医养结合需求,完善相关功能配置,建设性地提出四种空间组合方式,并以老年人的使用需求为出发点,优化空间尺寸及建筑空间环境和细部。最后依据研究成果将实际案例—洪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化改造为“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刘浩[8](2018)在《我国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协同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偕老爱幼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水平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开始重视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妇女、儿童、少数民族、残疾人)的关怀。其中包括把残疾人发展事业纳入国家“五年发展计划”,充分保障残疾人的各项权利,提升残疾人的生活幸福度,而对特殊儿童的关怀更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核心内容。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建筑是承载了儿童康复工作的主要建筑类型,其机构涵盖了医疗、教育、职业、社会康复的主要职能,是为特殊儿童提供生理和心理康复治疗,指导教育特殊儿童掌握必要的学习生活技巧,并帮助其重返社会的医疗康复服务机构。由于我国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类建筑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理论研究和优秀建成案例较少,加上专门针对康复中心建筑的规范标准匮乏,使得我国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类建筑设计水准与其他公共建筑设计相比差距较大,发展呈现强烈不均衡状态。有赖于近年我国残疾人事业的不断发展,特殊儿童的康复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吸收国外先进理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整套适合我国特殊儿童发展的康复理论,包括医教结合、去医疗特征化等康复思想。在此前提下,一方面是传统的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建设标准已经不适应新的康复理念和康复思想的发展;另一方面是随着我国群众普遍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特殊儿童康复中心设施已经不能满足患者日益提高的对优质康复空间和康复服务的需求。鉴于以上情况,寻求适合当代特殊儿童康复需求的,符合特殊儿童这一特殊康复对象的康复中心建筑的设计方法论便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本论文研究从建筑学的角度出发,以“协同论”为理论研究基础,并参考与特殊儿童康复相关的辅助学科理论,聚焦特殊儿童所包含的“儿童”与“残疾人”两大特殊属性,针对其特殊属性进行专项设计。以我国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标准为基本指导基础,结合与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相关联的儿童建筑、医疗建筑、教育建筑的最新设计理念和优秀案例,对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建筑的设计原理进行系统的阐述和解读,旨在全面提升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建筑的适用范围、使用效率和空间体验。本研究从建筑模式协同、建筑系统协同、细节设计协同三个方面综合对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建筑设计进行研究分析。研究核心紧扣协同论,研究的重点从特殊儿童康复中心设计的建筑模式入手——集中探讨对于特殊儿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关行业支持、“大健康”全民医疗康复环境的构建等,着眼于探索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模式的多种可能性;进而,聚焦于建筑设计本质——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建筑系统的协同组织,从建筑学的角度总结归纳出适合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的标准建筑系统,综合提升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建筑的使用效率;最后,在明确建筑标准的前提下,具体落实到建筑的微观细节层面,通过对建筑的细节设计钻研,以调研访谈所收集的数据为设计依据,全面提升建筑的微观空间体验。以上三块研究板块共同构成了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建筑协同设计的理论研究框架基础。本论文对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研究内容系统全面,涵盖了从宏观的康复中心模式、到中观的康复中心建筑系统组织,再至微观的康复中心细节设计。包含特殊儿童康复中心设计的各个层面和重点环节,完整阐述了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建筑协同设计的具体措施。研究方法采用理论结合实践——以协同论理论指为导基础,跨学科研究、对比分析研究、案例归纳研究为研究方法;以研究团队具体项目为实践支撑,结合设计中的经验亮点对现有设计理论和建设规范标准进行创造性补充。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以整体提升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建筑设计水平为目标——力求实现建筑模式的灵活多样,建筑系统的便捷高效,以及建筑细节的精致细腻。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协同设计发展,综合提升建筑的运营效率和使用体验,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协同设计策略。

邬琪琪[9](2018)在《残疾人康复中心人性化设计策略初探》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大力发展,国家对于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也在随之提升,于1990年颁布《残疾人保障法》后,残疾人事业在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怀,也能侧面反映出国家和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福利等方面的发展程度。为了使更多残疾人早日康复,回归家庭与踏入社会,我国已确立残疾人三级康复服务体系。我国现有的大部分康复机构规模较小,设施陈旧,医疗康复功能偏弱。随着当今社会康复医学的大力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残疾人康复中心作为康复机构中的一员,不仅弥补了目前我国残疾人医疗康复短缺这一现实,也反映出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本文从不同使用者的生理特征与心理需求角度出发来考虑残疾人康复中心的人性化设计策略。从室内功能空间与室外空间两大方面为出发点,分别论述不同使用人群在不同功能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策略。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文献研究与案例对比相结合的方式来阐述残疾人康复中心人性化设计策略。首先,根据调研结果和资料收集,分析残疾人康复中心使用者(即残疾患者、陪护人员与医护工作人员)的生理行为特征与心理需求。其次,通过分析、对比研究,从残疾人康复中心室外空间和室内功能空间两方面分别提出人性化设计策略,以期创造满足不同人群使用的人性化、高品质的空间环境。室外空间以室外康复环境,包括康复花园、小品、景观等为主;室内空间以门诊大厅公共活动空间、康复诊疗空间、住院部护理单元为主。针对性地提出不同人性化设计策略与细节。最后,对人性化设计策略进行总结,并以实践工程项目渭南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医院为例,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汤明[10](2017)在《医养结合模式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等需求问题突出,现有的以生活照料为主的养老机构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的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社区居民接受第一线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形成良好的服务网络。而现有养老设施数量的不足和空间分布的不均匀、功能配置不全、服务不专业等问题是其不能满足养老需求的主要原因。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成为多种因素诉求下的结果。这种模式下老年人可以同时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如何在建筑层面上为医养结合提供载体,为新型养老空间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是本论文研究的目标和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外基层老年卫生服务建筑进行总体概述,从服务内容和对象上分析总结其医养结合模式,为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医养结合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其次,以苏州市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调研对象进行实地调研,分析苏州市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现状上适老性不足;从苏州老年人群体的医疗和养护需求出发,对苏州市的老年人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对今后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上的想法和需求。最后,通过上述研究提出医养结合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种发展模式,并尝试从选址情况、总体布局、功能配置、流线和空间设计等方面对三种不同医养结合模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出相应的设计建议。

二、建设二级医院康复病房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设二级医院康复病房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市江宁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阐述
        1.3.1 残疾人定义与分类
        1.3.2 残疾人服务设施相关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1.5.1 国外研究与实践
        1.5.2 国内研究与实践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残疾人特点和残疾人服务设施案例分析
    2.1 残疾人特点
        2.1.1 残疾人生理特点及设计要点
        2.1.2 残疾人心理特点及设计要点
    2.2 案例选取原则
    2.3 国外案例
        2.3.1 日本松阪市残疾人儿童综合服务中心
        2.3.2 以色列霍隆市残疾人社区服务中心
    2.4 国内案例
        2.4.1 深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2.4.2 杭州市余杭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2.4.3 江苏省残疾人康复中心
    2.5 案例比较与借鉴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规划与建筑设计
    3.1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规划选址与布局
        3.1.1 规划条件
        3.1.2 基本规划布局
        3.1.3 建筑组成形式
    3.2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配置要求
        3.2.1 建筑规模层级
        3.2.2 建筑功能配置
        3.2.3 设计基本原则
    3.3 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用房设计
        3.3.1 康复功能用房设计
        3.3.2 托养功能用房设计
        3.3.3 培训功能用房设计
        3.3.4 文体功能用房设计
        3.3.5 办公及后勤功能用房设计
    3.4 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公共空间设计
        3.4.1 室内公共空间设计
        3.4.2 室外公共空间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设计实践——南京市江宁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
    4.1 项目背景
        4.1.1 区位概况
        4.1.2 用地环境
        4.1.3 规划条件
        4.1.4 项目概况
    4.2 功能配置及总体布局
        4.2.1 功能配置
        4.2.2 总体布局
        4.2.3 交通流线
    4.3 五大功能的用房
        4.3.1 康复中心
        4.3.2 托养中心
        4.3.3 培训中心
        4.3.4 文体活动中心
        4.3.5 办公及后勤
    4.4 公共空间设计
        4.4.1 室内公共空间
        4.4.2 室外公共空间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后续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南京市江宁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工程建筑图纸
附录2 国内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案例收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一、论文发表
    二、实践实习项目
    三、获奖情况
致谢

(2)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收缩城市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医疗建筑策划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3 乡镇医疗设施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调查对象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规划布局分析
    2.1 本章研究目的
    2.2 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
        2.2.1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以江苏省常州市、安徽省明光市为例
        2.2.2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以石川县金泽市、南加贺二次医疗圈为例
        2.2.3 比较研究
    2.3 乡镇卫生院现状布局评价——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2.3.1 运用算法及其原则
        2.3.2 运用于常州市乡镇医疗设施规划选址分析
        2.3.3 分析结果
        2.3.4 人口收缩与乡镇卫生院布局之间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现状分析
    3.1 本章研究目的
    3.2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建筑现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3.2.1 概况
        3.2.2 相关指标及政策
        3.2.3 功能设置
        3.2.4 原始功能与需求功能间的差异
        3.2.5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3.2.6 乡镇卫生院功能与面积指标小结
    3.3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院建筑现状——以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例
        3.3.1 概况
        3.3.2 功能设置
        3.3.3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3.3.4 日本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在人口收缩区域所承担的作用分析
    3.4 比较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镇卫生院建筑的策划方法
    4.1 本章研究目的
    4.2 策划目标的确定
    4.3 数据收集与分析
    4.4 策划战略的确定
        4.4.1 考虑影响因素优先级
        4.4.2 选址策划
        4.4.3 规模策划
        4.4.4 功能策划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今后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目录
    附录A 问卷
    附录B 常州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明细表
    附录C 国内4所乡镇卫生院基本资料
    附录D 日本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基本资料
    附录E 患者问卷调查
    附录F 文献研究动向

(3)区(县)级公立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研究 ——以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医疗联合体
        (二)分级诊疗
        (三)双向转诊
    二、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公共选择理论
        (三)公共物品理论
第二章 我国医联体建设概况
    一、我国医联体建设背景
        (一)全国范围内医疗资源总体不足
        (二)卫生资源层级结构配置不合理
        (三)尚未形成分级诊疗制度
    二、我国医联体建设政策颁布与发展现状
        (一)政策颁布概况梳理
        (二)我国医联体建设实施现状
第三章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医联体建设运行分析
    一、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医联体的动态发展
        (一)院府合作初期——专科联盟
        (二)南京鼓楼医院高淳分院——城市医疗集团
        (三)三级医院阶段——紧密型医联体显雏形
        (四)呈上启下阶段——形成“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雏形
    二、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医联体运行现状与成效
        (一)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医联体建设的实证调查
        (二)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医联体的建设成效
    三、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医联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联体建设工作进程缓慢
        (二)医联体建设初期重心不在基层医疗机构
        (三)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效果不明显
    四、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医联体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医联体建设进程缓慢原因分析
        (二)医联体建设初期重心不在基层医疗机构原因分析
        (三)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效果不明显原因分析
第四章 国内外医联体建设先进经验借鉴
    一、国内医联体先进经验
        (一)上海“瑞金—卢湾”医联体
        (二)镇江康复集团医联体
        (三)深圳罗湖医联体
    二、国外医联体(医疗资源整合)先进经验
        (一)英国:政府为主导,普及全国免费医疗
        (二)新加坡:医保为杠杆,医疗保健双轨制
        (三)美国:市场之手为引导,“DRGs”标准化分诊
    三、先进经验借鉴
        (一)医联体顶层设计在于政府
        (二)医保政策引导作用显着
        (三)信息化平台搭建是基础
        (四)建立机制保障分级诊疗
第五章 我国区(县)级公立医院医联体建设探讨
    一、基于行政区划的四级纵向紧密型医联体模型构建
    二、四级纵向紧密型医联体SWOT分析
        (一)四级纵向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优势
        (二)四级纵向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劣势
        (三)四级纵向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机会
        (四)四级纵向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挑战
    三、四级纵向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实现路径探讨
        (一)SO型建议:明确政府责任,加大财政补贴
        (二)ST型建议:厘清功能定位,建立利益纽带
        (三)WO型建议:技术人才下沉,完善配套制度
        (四)WT型建议:借力医保杠杆,着重宣传认可
结束语
附录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医联体运行情况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4)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现代化医院建筑发展趋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及意义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需求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建筑功能概述
    2.3 电气设计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负荷及供配电方案
    3.1 本工程负荷分级确定
    3.2 本工程电力负荷的可靠性选择
    3.3 本工程电力负荷计算和分析
    3.4 考虑充电桩预留负荷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配电系统设计
    4.1 配电系统总体设计
    4.2 低压供配电末端设计
    4.3 应急保障设计
    4.4 电缆选择及线路铺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其他电气系统设计
    5.1 照明系统设计
    5.2 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
    5.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5.4 新旧楼地网间电气隔离优化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基于系统协同的医院建筑空间效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资源紧缺与需求增长的矛盾
        1.1.2 表观效率与深层效率的差异
        1.1.3 功能混淆下的效率目标缺失
        1.1.4 聚焦空间环境提升医院效率
    1.2 研究范围与内容的界定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2.2 研究范围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关于医院建筑效率方面的研究现状
        1.4.2 医院建筑设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3 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的框架
第2章 医院建筑效率内涵与空间现状解析
    2.1 效率的释义
        2.1.1 本义
        2.1.2 引申义
    2.2 医学视角下的效率价值认知
        2.2.1 古代经验医学的效率价值认知
        2.2.2 近代实验医学的效率价值认知
        2.2.3 现代整体医学的效率价值认知
        2.2.4 效率价值的演化过程与结果
    2.3 建筑学视角下的效率多元目标
        2.3.1 提升建筑本体的功能效率
        2.3.2 提高建筑建造的经济效率
        2.3.3 保障建筑全生命的生态效率
        2.3.4 “医院建筑空间效率”的界定
    2.4 医院建筑空间现状的低效率问题解析
        2.4.1 医学本位思考引发的空间问题解析
        2.4.2 建筑学本位思考引发的空间问题解析
        2.4.3 受众本位思考引发的空间问题解析
        2.4.4 医院建筑系统的综合效率问题
        2.4.5 低效率问题的成因与解决途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框架建构与研究阶段划分
    3.1 效率优化目标下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认知
        3.1.1 效率优化的载体:客体的生理治愈率和心理治愈率
        3.1.2 效率优化的内容:表观效率与深层效率
        3.1.3 效率优化的作用因素:人因属性、物因属性和社会属性
        3.1.4 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与效率优化的关联机制
    3.2 效率优化目标下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框架
        3.2.1 系统理论的基本框架
        3.2.2 协同理论的组织结构
        3.2.3 医学的阶段需求引导
        3.2.4 建筑学的空间优化策略
    3.3 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的研究阶段划分
        3.3.1 第一阶段:疾病的识别——医学诊断
        3.3.2 第二阶段:干预的采取——治疗处置
        3.3.3 第三阶段:自主的恢复——治疗康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诊断阶段的环境因子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
    4.1 诊断阶段的特征解析
        4.1.1 诊断阶段的内容组成
        4.1.2 诊断阶段的典型过程
    4.2 诊断阶段的因子重要度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建构
        4.2.1 空间影响因子的提取
        4.2.2 空间影响因子的重要度调查
        4.2.3 基于因子等级的系统协同机制与优化对策建构
    4.3 基于系统协同的诊断阶段空间效率优化设计对策
        4.3.1 提高寻路效率的交通空间协同设计
        4.3.2 提高检查效率的检查空间协同设计
        4.3.3 提高心理适应效率的公共空间协同设计
        4.3.4 提高诊察效率的诊室空间协同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治疗处置阶段的环境因子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
    5.1 治疗处置阶段的特征解析
        5.1.1 治疗处置的内容组成
        5.1.2 治疗处置的典型过程
    5.2 治疗处置阶段的因子重要度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建构
        5.2.1 空间影响因子提取
        5.2.2 空间影响因子重要度调查
        5.2.3 基于因子等级的系统协同机制与优化对策建构
    5.3 基于系统协同的治疗处置阶段空间效率优化设计对策
        5.3.1 提高急救效率的急诊与ICU空间协同设计
        5.3.2 提高手术效率的手术部空间协同设计
        5.3.3 提高供应效率的物流组织空间协同设计
        5.3.4 提高病程监控效率的空间界面协同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治疗康复阶段的环境因子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
    6.1 治疗康复阶段的特征解析
        6.1.1 治疗康复的内容组成
        6.1.2 治疗康复的典型过程
    6.2 治疗康复阶段的因子重要度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建构
        6.2.1 空间影响因子提取
        6.2.2 空间影响因子的重要度调查
        6.2.3 基于因子等级的系统协同机制与优化对策建构
    6.3 基于系统协同的治疗康复阶段空间效率优化设计对策
        6.3.1 提升生理康复效率的病房空间协同设计
        6.3.2 提升心理康复效率的护理单元空间协同设计
        6.3.3 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的医护空间协同设计
        6.3.4 提升陪护效率的陪护空间协同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空间效率优化目标下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模式建构
    7.1 诊断阶段的系统交互协同模式建构
        7.1.1 系统交互协同目标
        7.1.2 系统交互协同模式
        7.1.3 交互协同模式与空间环境的理性链接
        7.1.4 诊断阶段的效率优化作用机制模型
        7.1.5 空间效率优化的设计验证
    7.2 治疗处置阶段的系统介入协同模式建构
        7.2.1 系统介入协同目标
        7.2.2 系统介入协同模式
        7.2.3 介入协同模式与空间环境的理性链接
        7.2.4 治疗处置阶段的效率优化作用机制模型
        7.2.5 空间效率优化的设计验证
    7.3 治疗康复阶段的系统自主协同模式建构
        7.3.1 系统自主协同目标
        7.3.2 系统自主协同模式
        7.3.3 自主协同模式与空间环境的理性链接
        7.3.4 治疗康复阶段的效率优化作用机制模型
        7.3.5 空间效率优化的设计验证
    7.4 全阶段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综合模式建构
        7.4.1 系统协同综合模式
        7.4.2 综合模式下的主次作用
        7.4.3 综合模式下的效率优化作用机制模型
        7.4.4 空间效率优化的设计验证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专家访谈记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适应老年医疗需求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研究 ——以北京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式严峻
        1.1.2 老年医疗成为社会的焦点
        1.1.3 社区需承担老年医疗保障
    1.2 研究对象与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3.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1.5.1 研究创新性
        1.5.2 研究局限性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老年医疗需求基础研究
    2.1 老年人相关基础论述
        2.1.1 老年人
        2.1.2 老年医学
        2.1.3 医养结合
    2.2 老年人主要特征研究
        2.2.1 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特征
        2.2.2 老年人疾病谱与健康状况
        2.2.3 老年人需求层次理论研究
        2.2.4 不同类型老年人需求差异
    2.3 老年人医疗需求分析
        2.3.1 老年人相关医疗需求
        2.3.2 老年人医疗设施需求
        2.3.3 老年人就医活动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内外社区老年相关医疗建筑概况
    3.1 国外社区老年相关医疗建筑概况
        3.1.1 国外社区老年相关医疗建筑概述
        3.1.2 国外社区老年相关医疗建筑类型
        3.1.3 对国外社区老年相关医疗建筑的思考
    3.2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概况
        3.2.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对象与内容
        3.2.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与建设状况
        3.2.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规范与标准
    3.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适应老年医疗需求的必要性
        3.3.1 健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3.3.2 缓解大型医疗机构护理压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调研分析与总结
    4.1 北京中心城区基本情况
        4.1.1 老年人口基本情况
        4.1.2 社区医疗需求情况
        4.1.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4.1.4 问卷调研整理与分析
    4.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调研分析
        4.2.1 调研基本信息
        4.2.2 建筑选址布局
        4.2.3 功能用房设置
        4.2.4 空间流线布局
        4.2.5 公共空间环境
    4.3 老年人就医主要使用问题总结
        4.3.1 前期策划不到位
        4.3.2 老年医疗需求不匹配
        4.3.3 选址布局与流程不佳
        4.3.4 公共空间亲老性欠缺
    4.4 老年人医疗功能用房设置建议
        4.4.1 完善社区老年诊疗功能
        4.4.2 增设多元适老医疗功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适应老年医疗需求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策略
    5.1 前期策划
    5.2 完善社区老年诊疗功能
        5.2.1 老年预防保健
        5.2.2 老年慢病诊区
    5.3 多元化的适老模式设计
        5.3.1 康复护理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3.2 老年照料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3.3 临终关怀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4 选址布局与流线的优化
        5.4.1 建筑选址半径
        5.4.2 功能流线设计
    5.5 老年友善公共空间环境营造
        5.5.1 室外公共空间环境
        5.5.2 室内公共空间环境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调研问卷部分
    附录二:调研案例及其平面图
致谢

(7)新医改背景下“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服务现状
        1.1.2 新医改方案的推进以及“医养结合”政策导向
        1.1.3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概况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相关概念
    1.3 研究范围、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实态调研法
        1.5.4 归纳演绎法
    1.6 框架研究
第2章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概述
    2.1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概述
        2.1.1 “医养结合”的内涵及形式
        2.1.2 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现实意义
        2.1.3 相关案例
    2.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概述
        2.2.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点及优势
        2.2.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合作
        2.2.3 推行家庭医生和家庭病床模式
        2.2.4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养老服务
    2.3 存在的问题
    2.4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养老服务模式设想
        2.4.1 提供日常的生活援助、医疗服务
        2.4.2 提供短期的居住、护理康复训练
        2.4.3 设置托老科
        2.4.4 开设安宁疗护服务
    2.5 “医养结合”模式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特征
        2.5.1 功能配置的差异性
        2.5.2 流线组织的特殊性
        2.5.3 空间尺寸的通用性
        2.5.4 空间环境及细部的适老性
    本章小结
第3章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分析
    3.1 调研理论背景
        3.1.1 新医改政策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
        3.1.2 调研的目的
        3.1.3 调研的内容、对象及方法
    3.2 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需求情况调研
        3.2.1 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使用状况
        3.2.2 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养老服务的需求
    3.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现状调研
        3.3.1 选址情况
        3.3.2 整体规划
        3.3.3 功能配置及平面布局
        3.3.4 空间环境及细部
    3.4 本章小结
        3.4.1 现状与需求的矛盾
        3.4.2 解决思路
第4章 “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策略
    4.1 选址与规划布局
        4.1.1 选址的影响因素
        4.1.2 场地规划布局
    4.2 服务模式及流程
        4.2.1 服务模式
        4.2.2 服务流程
    4.3 功能配置
        4.3.1 自我管理阶段
        4.3.2 疾病管理阶段
        4.3.3 个案管理阶段所需“医养结合”功能配置
    4.4 空间组合方式
        4.4.1 “医养厅”点式连接
        4.4.2 “医养廊”线式连接
        4.4.3 水平直连式
        4.4.4 竖向叠加式
    4.5 空间尺寸设计
        4.5.1 公共空间
        4.5.2 自我管理区
        4.5.3 疾病管理区
        4.5.4 个案管理
    4.6 空间环境及细部设计
        4.6.1 建筑物理环境设计
        4.6.2 无障碍设计
        4.6.3 室内色彩设计
        4.6.4 智能化设计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分析-洪山街道“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简介
        5.1.2 原方案概况
        5.1.3 原方案在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
    5.2 优化设计
        5.2.1 优化功能配置
        5.2.2 优化空间组合方式
        5.2.3 优化场地规划布局
        5.2.4 优化功能分区及流线
        5.2.5 优化空间环境及细部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致谢

(8)我国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协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研究缘起
    1.1 研究背景
        1.1.1 关于康复学相关科学的研究
        1.1.2 当代残疾人康复机构现状(康复行业)
    1.2 研究对象
        1.2.1 残疾人
        1.2.2 康复
        1.2.3 康复中心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1 关于时间范畴的界定
        1.3.2 特殊儿童的界定
        1.3.3 关于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研究范畴的界定
    1.4 论文研究目的
    1.5 论文研究意义
    1.6 研究现状
        1.6.1 团队研究成果
        1.6.2 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建筑设计研究
        1.6.3 国外相关研究
        1.6.4 与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相关联研究
        1.6.5 有关儿童康复学的理论
        1.6.6 研究概况总结
    1.7 研究方法
        1.7.1 理论研究基础
        1.7.2 跨学科研究
        1.7.3 对比分析研究
        1.7.4 案例归纳研究
    1.8 研究创新点
        1.8.1 国内首次针对特殊儿童康复中心设计所做的研究
        1.8.2 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对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协同设计进行全面阐述
        1.8.3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协同发展框架
    1.9 研究框架
第2章 当代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发展研究概况
    2.1 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2.1.1 听觉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2.1.2 视觉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2.1.3 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2.1.4 脑性瘫痪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2.1.5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2.2 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的创建目的
        2.2.1 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的创建任务
        2.2.2 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的服务对象
    2.3 国内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的历史发展变迁与现状
        2.3.1 传统特殊儿童康复中心解读
        2.3.2 传统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单一的建设模式
        2.3.3 传统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单纯的服务关系
        2.3.4 国内机构的历史发展变迁与现状
    2.4 国外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机构的历史发展变迁与现状
        2.4.1 欧美地区机构的历史发展变迁与现状
        2.4.2 日本机构的历史发展变迁与现状
    2.5 传统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的分类、规模和工作服务内容
        2.5.1 我国康复机构组织类型
        2.5.2 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发展趋势
        2.5.3 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的服务范畴
    2.6 我国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协同设计策划框架
        2.6.1 中心模式协同应对策略
        2.6.2 建筑系统协同应对策略
        2.6.3 细节设计协同应对策略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模式协同应对策略
    3.1 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模式
        3.1.1 现象
        3.1.2 分析
        3.1.3 观点
    3.2 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建设标准
        3.2.1 建设级别与项目构成条件
        3.2.2 规划与选址布局条件
        3.2.3 建设规模与建筑面积指标
    3.3 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模式协同
        3.3.1 分类协同
        3.3.2 多样性协同
        3.3.3 资源协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建筑系统协同应对策略
    4.1 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建筑系统
        4.1.1 现象
        4.1.2 分析
        4.1.3 观点
    4.2 建筑系统的特征
    4.3 建筑功能系统协同
        4.3.1 功能系统建立
        4.3.2 功能系统整合
        4.3.3 功能系统组织
        4.3.4 功能系统标准模块
    4.4 建筑流线系统协同
        4.4.1 流线系统的分级分类方法
        4.4.2 流线系统的层级分类内容
        4.4.3 流线系统的分化组织原则
    4.5 建筑系统综合协同
        4.5.1 总体规划协同
        4.5.2 空间建构协同
        4.5.3 系统转换协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细节设计协同应对策略
    5.1 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建筑细节设计
        5.1.1 现象
        5.1.2 分析
        5.1.3 观点
    5.2 系统评估体系的建立
        5.2.1 使用后评估体系
        5.2.2 特殊儿童康复中心使用后评估指标
        5.2.3 结论
    5.3 通用性设计协同
        5.3.1 无障碍设计隐形处理
        5.3.2 公共空间多维度设计
    5.4 针对性设计协同
        5.4.1 针对儿童群体的设计原则
        5.4.2 针对不同残障患者群体的设计原则
        5.4.3 针对其他使用人群的设计原则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协同发展策略
    6.1 “互联网+康复”模式协同拓展策略
        6.1.1 相关概念解读
        6.1.2 “互联网+康复”观念的引入
        6.1.3 “互联网+康复”模式协同拓展
    6.2 “产业+康复”运营协同拓展策略
        6.2.1 相关概念解读
        6.2.2 “康复产业化”观念的引入
        6.2.3 康复产业协同拓展
    6.3 “体验+康复”服务协同拓展策略
        6.3.1 相关概念解读
        6.3.2 “用户体验设计”观念的引入
        6.3.3 康复服务协同拓展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残疾人康复中心人性化设计策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康复医学的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相关概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7 论文框架
2 残疾人康复中心人性化设计相关概念
    2.1 基本概念及界定
        2.1.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1.2 “人性化”设计概念
        2.1.3 无障碍设计
        2.1.4 残疾人康复中心概况
    2.2 残疾人康复中心“人性化”设计原则
        2.2.1 建筑人性化设计原则
        2.2.2 医疗康复类建筑人性化设计原则
        2.2.3 残疾人康复中心人性化设计原则
    2.3 本章小结
3 残疾人康复中心使用者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
    3.1 残疾人生理、心理特点分析
        3.1.1 感知方面
        3.1.2 情感方面
        3.1.3 各类残疾患者的行为特征与设计要点
    3.2 残疾人康复中心使用者的需求模式
        3.2.1 残疾患者需求分析
        3.2.2 医护人员需求分析
        3.2.3 陪护人员需求分析
    3.3 残疾患者需求的差异性
        3.3.1 病情差异导致需求的差异性
        3.3.2 年龄差异导致心理需求的差异性
    3.4 本章小结
4 残疾人康复中心室外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
    4.1 残疾人康复中心室外空间概述
        4.1.1 康复中心室外空间概述
        4.1.2 康复中心室外空间的特点
        4.1.3 康复中心外部空间的活动内容
    4.2 残疾人康复中心室外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
        4.2.1 残疾人康复中心总体规划布局人性化设计策略
        4.2.2 残疾人康复中心室外不同功能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
    4.3 残疾人康复中心室外空间细部人性化设计策略
        4.3.1 室外空间无障碍设计
        4.3.2 设施、小品的人性化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残疾人康复中心室内功能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
    5.1 残疾人康复中心医疗区的功能组成
        5.1.1 门诊部
        5.1.2 康复诊疗科室
        5.1.3 康复治疗科室
        5.1.4 住院部
        5.1.5 本章人性化功能空间研究内容
    5.2 康复门诊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5.2.1 门诊大厅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5.2.2 候诊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5.2.3 门诊诊室人性化设计策略
        5.2.4 门诊大厅交通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
    5.3 康复治疗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5.3.1 运动治疗室
        5.3.2 物理治疗室
        5.3.3 作业治疗室
        5.3.4 言语治疗室
        5.3.5 中医传统康复治疗室
        5.3.6 康复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
    5.4 康复护理单元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5.4.1 护理单元平面布局模式
        5.4.2 病房的人性化设计策略
        5.4.3 护理单元人性化细节设计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残疾人康复中心人性化设计策略分析——以渭南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医院为例
    6.1 项目背景
        6.1.1 区位概况
        6.1.2 用地环境
        6.1.3 项目概况
    6.2 室外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分析
        6.2.1 总体规划布局人性化设计分析
        6.2.2 室外环境不同功能空间人性化设计分析
    6.3 室外功能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分析
        6.3.1 康复空间功能组成
        6.3.2 康复门诊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分析
        6.3.3 康复诊疗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分析
        6.3.4 康复护理单元人性化设计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录
    表录

(10)医养结合模式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口老龄化问题
        1.1.2 政府政策导向
        1.1.3 医养分离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案例分析法
        1.3.3 实地调研法
        1.3.4 问卷调查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论述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医养结合相关论述
        2.1.1 医养结合的基本概念
        2.1.2 医养结合的发展概况
        2.1.3 医养结合型机构的概念
    2.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论述
        2.2.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概念
        2.2.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特征
        2.2.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趋势
    2.3 养老设施相关论述
        2.3.1 养老模式的概况
        2.3.2 养老设施的分类
        2.3.3 养老设施的建设现状
    2.4 老年人的相关特征
        2.4.1 老年人的健康概况
        2.4.2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2.4.3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2.4.4 老年人的求医活动特征
        2.4.5 老年人的休闲活动特征
    2.5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5.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5.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2.6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医养结合的必要性
        2.6.1 提升医护服务能力
        2.6.2 减少养老设施的医护压力
第三章 国内外基层老年卫生服务建筑概况
    3.1 国外基层老年卫生服务建筑概况
        3.1.1 总体概述
        3.1.2 服务内容
        3.1.3 建筑案例
    3.2 国内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概况
        3.2.1 总体概述
        3.2.2 服务内容
        3.2.3 建筑案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及医养结合需求调研分析
    4.1 调研背景
        4.1.1 调研目的
        4.1.2 调研对象
        4.1.3 调研内容
    4.2 建设现状调研
        4.2.1 选址情况
        4.2.2 总图关系
        4.2.3 功能配置
        4.2.4 内部流线
        4.2.5 室内空间
    4.3 调研分析与总结
        4.3.1 选址情况
        4.3.2 总图关系
        4.3.3 功能配置
        4.3.4 内部流线
        4.3.5 室内公共空间
    4.4 老年人对社区推行医养结合的需求调查
        4.4.1 基本情况
        4.4.2 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使用状况
        4.4.3 老年人对增加的养老服务功能的需求
    4.5 现状与需求的矛盾
        4.5.1 养护服务的矛盾
        4.5.2 医疗服务的矛盾
    4.6 设计模式建议
        4.6.1 生活照料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6.2 全面护理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6.3 日间照料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建议
    5.1 选址情况
        5.1.1 选址条件
        5.1.2 选址原则
        5.1.3 选址建议
    5.2 总体布局
        5.2.1 基本规划布局
        5.2.2 建筑布局
    5.3 功能配置
        5.3.1 生活照料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3.2 全面护理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3.3 日间照料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4 流线设计
        5.4.1 生活照料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4.2 全面护理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4.3 日间照料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5 空间设计
        5.5.1 医疗区空间设计
        5.5.2 生活照料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护区空间设计
        5.5.3 全面护理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护区空间设计
        5.5.4 日间照料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护区空间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局限
    6.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作者简历

四、建设二级医院康复病房的若干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筑设计研究 ——以南京市江宁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为例[D]. 袁越.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2]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D]. 张宁芮. 东南大学, 2020(01)
  • [3]区(县)级公立医院医疗联合体建设研究 ——以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为例[D]. 曹悦.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旧区改造新建综合医院楼电气设计[D]. 刘文茜.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5]基于系统协同的医院建筑空间效率优化研究[D]. 蒋伊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适应老年医疗需求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研究 ——以北京中心城区为例[D]. 洪建卫. 北京建筑大学, 2019(07)
  • [7]新医改背景下“医养结合”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探究[D]. 冯晔琪. 湖南大学, 2019(07)
  • [8]我国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协同设计研究[D]. 刘浩.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9]残疾人康复中心人性化设计策略初探[D]. 邬琪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10]医养结合模式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计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D]. 汤明. 苏州科技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二级医院康复病房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