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栾海燕[1](2019)在《针刺对“痰瘀毒”致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标志物、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情况的影响,探究针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理,为针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26只雄性新西兰兔(2-3月龄,2-2.5kg/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其中空白组7只,造模组19只。空白组以标准兔饲料喂养,造模组高脂喂养4周后,行颈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继续高脂喂养。4周后,随机从空白组和造模组中各取一只家兔,采用HE染色观察家兔颈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确认造模成功。然后将造模组余下的18只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AS模型+电针)、阳性对照组(AS模型+阿托伐他汀钙片),每组6只。空白组不施加干预因素,以标准兔饲料喂养;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继续高脂喂养;电针组给予电针内关、足三里、关元穴处理,药物组给予含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混悬液灌胃,治疗结束取材后,采用化学法检测血液中血脂含量;使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流变指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RP、TNF-α、IL-6、ox-LDL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力;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的蛋白表达,油红O染色观察腹腔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结果:1.HE染色结果模型评价:显微镜下观察颈动脉,可见空白组颈动脉结构正常,内皮完整,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及泡沫细胞形成;造模组动脉内膜明显增厚,内膜下可见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提示AS造模成功。治疗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动脉内膜明显增厚、结构受损,可见炎症细胞浸润,泡沫细胞聚集,粥样斑块形成;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粥样斑块面积明显减小。2.血脂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TG、CHO、LDL-C均明显升高(P<0.01);HDL-C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CHO、TG、LDL-C含量降低(P<0.01),HDL-C明显升高(P<0.01)。3.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毛细管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中切、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均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毛细管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中切、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降低(P<0.01)。4.炎症因子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CRP、TNF-α、IL-6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CRP、TNF-α、IL-6含量降低(P<0.05或P<0.01)。5.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SOD含量明显降低(P<0.01),ox-LDL、MDA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对照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的SOD含量升高(P<0.01),ox-LDL、MDA含量降低(P<0.01)。6.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的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7.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情况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巨噬细胞内脂滴明显增多;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巨噬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结论:1.针刺能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改善血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2.针刺能有效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标志物,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作用。3.针刺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受体CD36及SR-A1的蛋白表达,减少巨噬细胞内脂质蓄积,抑制泡沫细胞形成,从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李倩[2](2018)在《复方丹参滴丸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文中指出复方丹参滴丸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丹参、三七、冰片3种中药,其有效成分含有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和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豁痰开窍的作用。复方丹参滴丸是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运用现代医药新技术而成功研制的一种新型纯中药滴剂。与原来的片剂相比,具有用量小、疗效好、作用突出不良反应少并可减少胃肠刺激等优点,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制剂。目前复方丹参滴丸已普遍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脑梗死、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病、胃病、肾病综合征及高脂血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3](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说明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袁琛皓[4](2018)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队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访调查,了解患者出院后复方丹参滴丸的使用情况和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探讨出院后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及其他相关因素与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关系,评价复方丹参滴丸对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定义使用复方丹参滴丸≥28天为暴露组,纳入山东省八家三甲中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访其出院后复方丹参滴丸的使用情况及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数据,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方丹参滴丸及其相关因素与终点事件的相关性。结果1.随访结果:本研究共随访1452例心肌梗死患者,完成随访1210例,无法取得联系或不合作者242例,失访率16.7%,随访时间6个月6年9个月,平均(32.4±17.8)个月。2.复方丹参滴丸使用情况:暴露组(使用复方丹参滴丸≥28天)207例,非暴露组993例,其中强暴露组(使用复方丹参滴丸≥6个月)72例,中暴露组(使用复方丹参滴丸≥3个月且<6个月)64例,弱暴露组(使用复方丹参滴丸≥28天且<3个月)71例。3.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随访期间发生的终点事件依次为心血管再入院(27.60%)、心源性死亡(14.05%)、再发心肌梗死(7.85%)、急性心力衰竭(8.34%)、血运重建(5.70%)、严重心律失常(4.38%)。4.卡方检验结果:各暴露组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与非暴露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暴露(OR=0.313,95%CI=0.119-0.897)、强暴露(OR=0.140,95%CI=0.042-0.468)是心源性死亡的保护因素,抗栓药物治疗是再入院(OR=0.524,95%CI=0.364-0.753)和再发心肌梗死(OR=0.524,95%CI=0.364-0.753)的保护因素。年龄是心源性死亡(OR=1.073,95%CI=1.054-1.093)、急性心力衰竭(OR=1.073,95%CI=1.048-1.099)的危险因素,合并2型糖尿病是心源性死亡(OR=2.247,95%CI=1.601-3.153)、急性心力衰竭(OR=2.032,95%CI=1.335-3.092)的危险因素。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降低心肌梗死患者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的风险,使用复方丹参滴丸6个月以上的心肌梗死患者获益更大。
李爱敏[5](2017)在《复方丹参滴丸对不同体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文中认为第一部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研究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了解ACS的好发体质,为基于体质的ACS中医药防治提供依据。方法:(1)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2)研究对象: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3)采用2009《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纳入研究的ACS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判定,同时记录各ACS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及ACS危险因素。(4)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方差分析,用LSD方法进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用χ2检验进行统计,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入选病例202例,其中男性165例(81.7%),年龄在23-84岁之间,平均年龄(57.2± 10.3)岁。(2)ACS的总体质分布:ACS中以平和质(51.5%)最为多见,偏颇体质中以气虚质(13.4%)、血瘀质(7.9%),阳虚质(7.9%)为多见。(3)不同类型ACS患者的体质分布: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人群中平和质占据了高达 56.6%的比例,其余依次为湿热质(9.4%)、阳虚质(9.4%)和气虚质(6.6%);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中平和质的比例亦为最高(45.8%),偏颇体质则依次为气虚(20.8%)、血瘀(11.5%)和气郁(7.3%)体质,其余均为少见体质;STEMI和NSTE-ACS人群间的总体体质分布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7)。在各偏颇质ACS中,湿热质的STEMI比例明显高于 NSTE-ACS(90.9%VS 9.1%);气虚质的 NSTE-ACS 比例明显高于 STEMI(74.1%VS 25.9%)。对104例平和质ACS患者进一步进行体质倾向分析,在平和质的基础体质上,STEMI人群多有湿热(26.7%)、血瘀(23.3%)、痰湿(18.3%)的体质倾向;NSTE-ACS人群多有气虚(45.5%)、湿热(11.4%)、血瘀(11.4%)体质倾向;平和质STEMI和NSTE-ACS的体质倾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4)不同体质ACS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差异:在本研究的ACS总体人群中男性比例显着高于女性;各体质类型中的性别分布规律为:除气郁质为女性为主外,其它类型均是以男性为主。湿热质(48.6±7.2)的发病年龄最低,阳虚质(63.1±10.3)发病年龄最高。性别、年龄在ACS患者不同体质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BMI在ACS患者不同体质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同体质ACS患者与各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在本研究的ACS患者中,总体吸烟比例较高,各体质类型患者吸烟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其中湿热质(81.8%)和气虚质(81.5%)吸烟比例最高而气郁质(33.3%)比例最低。而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家族史在ACS患者不同体质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S中,平和质最常见,而气虚、血瘀、阳虚是ACS偏颇体质中的好发体质,且平和质的ACS患者多有气虚、湿热、血瘀倾向。第二部分复方丹参滴丸对不同体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患者的抗血小板效应目的:对入选第一部分研究的患者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通过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不同体质ACS患者血小板活化、聚集活性的影响,评价该药对不同体质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抗血小板疗效,旨在为ACS患者PCI术后的中医药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性研究。(2)研究对象: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3)用中医体质分类法入选PCI术后的ACS患者共120例,其中平和质和偏颇质各60例,两类体质患者均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双联抗血小板及常规二级预防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3/日),1月后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和GMP-140水平。结果:(1)入选病例12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BMI、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家族史、脑血管病史、胃病史等一般情况的差异均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2)基线血小板活性比较:平和质和偏颇质两组患者的基线血小板聚集率差异均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平和质和偏颇质两组患者的基线GMP-1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0.023,实验组P=0.017)。(3)复方丹参滴丸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1月后四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着降低(P<0.05或0.01),但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着(P=0.000),治疗后不同体质亚组间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4)复方丹参滴丸对GMP-140的影响:1月后四组的GMP-140均显着降低(P<0.05或0.01),且偏颇质实验组降低更明显,但其中仅有气虚、血瘀、阳虚体质实验组GMP-140较对照组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6、0.018、0.035。结论:PCI术后的ACS患者,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复方丹参滴丸可进一步抑制血小板活性,但对气虚、血瘀、阳虚体质患者的疗效更显着。
刘芸,郭宗耀,张秋雁,苏剑锋,蒋成婷,梁昊[6](2017)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他汀类治疗冠心病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他汀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Medline、Pub Med、CNKI、万方数据库、CBM数据库,查找20072016年近10年公开发表的关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他汀类治疗冠心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数据资料,并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运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复方丹参滴丸组对冠心病的心绞痛改善[OR=3.84,95%CI(2.56,5.77),P<0.00001],改善心电图效果[OR=2.83,95%CI(2.05,3.92),P<0.00001]。降低胆固醇[WMD=1.75,95%CI(1.65,1.76),P<0.00001],降低三酰甘油[WMD=0.60,95%CI(0.56,0.63),P<0.00001],降低低密度脂蛋白[WMD=1.27,95%CI(1.19,1.34),P<0.00001],降低血小板聚集率[WMD=12.50,95%CI(11.48,13.51),P<0.00001],降低血浆黏度[WMD=0.80,95%CI(0.76,0.84),P<0.00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他汀类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心电图疗效、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且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刁宇[7](2018)在《复方丹参膜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制备一种复方丹参膜剂,提取丹参,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辅以冰片为组方,配以可食用高分子材料为膜剂基质,制备一种具有能够在口腔溶解,吸收的膜剂。筛选最优膜剂制备工艺;借助精密仪器设备,建立简洁,高效,准确的复方丹参膜剂质量控制方法。在完善了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的基础之上,观察并测定复方丹参膜剂的的各项指标的稳定性,为实际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未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提取工艺中,通过对2015版《中国药典》的丹参,三七的提取工艺的优化,并确定最终提取方案。在制备工艺中,以复方丹参膜剂的成膜时间,外观性状,韧度和厚度,溶解时间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处方优化,考察PVA17-88,CMC-Na及甘油的用量,并得出最佳方案,并进行验证。在复方丹参膜剂的含量测定中,其主要成分丹参酮ⅡA,丹酚酸B使用RP-HPLC的外标法进行测定,在复方丹参膜剂中的三七的主要成分含量测定中使用一测多评法。在薄层鉴别中,对膜剂中的丹参,三七成分进行了鉴别。在膜剂稳定性考察中,以膜剂的外观性状,薄层鉴别,含量为指标,进行加速试验,考察复方丹参膜剂的稳定性。结果:复方丹参膜剂的提取工艺可较好地提取丹参,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15%PVA17-88、2%CMC-Na、15%甘油为处方的复方丹参膜剂具有良好的性质。建立的RP-HPLC外标法用于复方丹参膜剂主要成分丹参酮ⅡA,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结果确切,所创建的一测多评法用于复方丹参膜剂的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重现性好,外标法测得的含量与采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的含量无显着性差异。对复方丹参膜剂进行6个月的稳定性试验,考察各种指标发现复方丹参膜剂无明显变化,有效成分含量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经过初步研究讨论,所制备的复方丹参膜剂稳定性好,质量可控。结论:本课题制备的复方丹参膜剂具有良好性质,工艺简单易行,满足膜剂各项质量要求。所建立的该制剂多项质量控制方法,简单有效、客观易行,有效的保证了复方丹参膜剂的质量。本课题拓展并丰富了复方丹参方的剂型,为其膜剂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及研究依据。
李群[8](2016)在《复方丹参滴丸治亍疗痰瘀型高血脂血症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分析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痰瘀型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6例痰瘀型高脂血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痰瘀型高脂血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尹奇慧[9](2015)在《不同冰片配伍比例对复方丹参方中主要成分吸收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复方丹参滴丸是天士力集团采用最新的工艺独家研制生产的现代中药,在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临床预防、治疗和急救方面有着非常良好的效果,上市十几年来已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也是天士力集团第一主打产品。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和冰片组成,现代研究表明,冰片具有促进其他药物吸收的作用。目前,对复方丹参滴丸有效性及配比的合理性研究多从药效学及临床研究入手,相关药动学研究较为薄弱。因此,本文开展相关实验考察不同配比的冰片对复方丹参滴丸组方中的主要成分吸收的影响趋势,考察冰片在该制剂中配比的合理性。本论文以含不同配比冰片的复方丹参制剂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内药动学实验及体外肠外翻实验研究冰片对复方丹参制剂中丹参和三七主要成分吸收的影响情况,考察冰片在复方丹参制剂中配伍比例的合理性,为临床及药效学研究结果提供有力支持,为产品的深入研究及二次开发奠定基础。研究方法:(1)本课题中5种含不同冰片配比的复方丹参制剂,由等量复方丹参提取物(与复方丹参滴丸成分相同,但不含冰片)与不同量的冰片配伍,经制备工艺制备而成。分别为无冰片复方丹参制剂,以及复方丹参提取物与冰片配比量之比分别为10:0.5,10:0.75,10:1,10:1.5的共五种制剂,其中10:1组制剂与复方丹参滴丸配比相同。实验中将无冰片,10:0.5,10:0.75,10:1,10:1.5这5种制剂给药组依次命名为无冰片组,10:0.5组,10:0.75组,10:1组,10:1.5组。(2)针对选取的丹参、三七指标性成分分别建立LC-MS/MS测定方法,并对两种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回收率、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应用于体内药动学及体外肠外翻实验研究中样品定量分析。(3)单次灌胃给药后24h内大鼠血样,经预处理后进行丹参指标性成分LC-MS/MS分析;取灌胃给药后72h内大鼠血样,经预处理后进行三七指标性成分LC-MS/MS分析。将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DAS 2.0药代动力学软件按非房室模型处理,计算大鼠体内不同主要成分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考察冰片对丹参、三七指标性成分大鼠体内吸收的影响。(4)选择大鼠肠囊外翻模型考察冰片对复方丹参制剂中主要成分肠吸收影响的研究,分时间点取样后LC-MS/MS分析,对吸收速率常数Ka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本实验建立了2种LC-MS/MS方法分别对大鼠血浆中丹参、三七指标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同时也应用于肠外翻实验中样品测定。经验证方法符合方法学要求。(2)丹参部分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冰片对复方丹参制剂中丹参指标性成分大鼠体内吸收无显着影响,如5组中丹参素 AUC0-24h(ng.h/mL)分别为 844.57±567.41,780.38±596.50,1285.07±741.42,1172.18±453.39,1128.54±695.32;4-羟基-3-甲氧基苯基乳酸AUC0-24h(ng·h/mL)分别为 888.1 8±229.19,705.20±338.97,1043.10±466.02,1072.57±31 0.34,1085.75±523.05;原儿茶醛 AUC0-24h(ng·h/mL)分别为89.69±37.64,94.03±49.77,78.56±42.42,96.82±45.9 1,78.46±43.07;原儿茶酸AUC0-24h(ng·h/mL)分别为 367.13±126.94,417.72±108.98,629.29±133.48,489.39±144.43,477.07±238.51。冰片能促进人参皂苷 Rg1 和 Rb1大鼠体内的吸收,加快吸收速度,其中无冰片组,10:0.5组,10:0.75组,10:1 组,10:1.5 组中 Rg1 的 AUC0-72h(ng·h/mL)分别为 8.80±4.87,8.58±3.47,8.32±2.41,15.27±4.80,14.48±3.98,Tmax分别为0.89±0.66,0.26±0.11,0.28±0.08,0.25±0,0.22±0.06;Rb1的AUC0-72h(ng·h/mL)分别为2126.70±1 173.1 1,2092.69±1275.41,1636.59±736.40,3475.55±1501.17,3890.31±2095.39,Tmax分别为4.81±2.32,3.75±2.53 3.62±2.04,1.90±2.64,1.37±1.72。(4)肠外翻实验中丹参素、原儿茶醛、人参皂苷Rg1和Rb1累计吸收量-时间曲线回归方程的R2均大于0.9,符合零级吸收。无冰片组和有冰片组中丹参素在回肠、空肠、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0217±0.0048 和 0.0121±0.0020,0.0221±0.0017 和 0.0172±0.0036,0.0352±0.002和0.0186±0.002;原儿茶醛在回肠、空肠、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 0.0052±0.0005 和 0.0055±0.0009,0.0083±0.0005 和0.0084±0.0022,0.0079±0.0005 和 0.0070±0.0005;人参皂苷 Rg1 在回肠、空肠、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089±0.0019和0.0118±0.0019,0.0064±0.00 和 0.0105±0.0027,0.0198±0.0018 和 0.0151±0.0021;人参皂苷Rb1在回肠、空肠、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017±0.0004和0.0020±0.0003,0.0010±0.00 和 0.0022±0.0005,0.0043±0.0003 和0.0026±0.0005。结果显示,冰片对原儿茶醛肠吸收无显着影响,对丹参素,人参皂苷Rg1和Rb1不同肠段吸收影响趋势不一致。研究结论:(1)本实验针对丹参、三七指标性成分分别建立液质联用测定方法,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经方法学验证,两种方法适用于复方丹参制剂大鼠体内药动学及肠吸收实验研究中样品的定量分析。(2)针对丹参类四种指标性成分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五个给药组随着冰片配比量的增加药动学参数AUC0-24h、AUC0-∞、Tmax、Cmax等均无显着性差异,提示在复方丹参滴丸中,冰片对丹参主要成分无促吸收作用。(3)针对三七两种指标性成分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与无冰片组进行比较,1 0:1组的AUC0-72h、Cmax显着增大,Tmax显着减小,提示10:1组中冰片提高了皂苷类成分的体内暴露量并加快了皂苷类的吸收速度。10:1组与1 0:1.5组的药代参数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说明当冰片配伍比例超过复方丹参滴丸中冰片配比量时,对皂苷类成分没有更进一步促吸收作用。以上结果说明复方丹参滴丸中冰片对三七指标性成分具有促吸收作用,且配比合理。(4)针对肠外翻数据进行分析,冰片对原儿茶醛在小肠的吸收无影响,在回肠和十二指肠中对丹参素吸收略有抑制。冰片对Rg1、Rb1在回肠的吸收无影响,在空肠促进Rg1、Rb1吸收,在十二指肠抑制Rg1、Rb1吸收。由于两个给药组中Rg1和Rb1在不同肠段吸收的影响趋势不一致,判断冰片对人参皂苷Rg1、Rb1体内吸收的影响可能不是通过影响其肠吸收实现的,是否通过其他途径应进一步深入研究。
许玲[10](2014)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丹参滴丸,疗程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参数、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如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增加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下降,血脂水平TC、TG、LDL-C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黏度虽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状态。
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对“痰瘀毒”致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颈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三 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四 针刺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及治疗 |
综述二 祖国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
综述三 针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2)复方丹参滴丸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复方丹参滴丸的主要成分与质量研究 |
药理研究 |
临床应用 |
1.心血管系统 |
2.呼吸系统 |
3.消化系统 |
4.眼部疾病 |
小结 |
(3)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4)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队列研究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
一、研究背景 |
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与循证医学 |
三、队列研究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
(一)队列研究的概念和分类 |
(二)队列研究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优势 |
(三)队列研究的设计要点 |
(四)队列研究在中医疗效评价中的的应用概况 |
(五)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队列研究概况 |
第二部分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队列研究 |
一、方案设计 |
(一)队列研究设计 |
(二)病例选择 |
(三)随访内容 |
(四)随访方式 |
(五)失访率 |
二、实施过程 |
(一)随访准备工作 |
(二)电话随访 |
(三)门诊随访 |
(四)填写随访调查表 |
(五)数据录入 |
(六)统计学分析 |
三、结果 |
(一)一般资料 |
(二)复方丹参滴丸暴露情况 |
(三)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
四、讨论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二)复方丹参滴丸使用情况 |
(三)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
(四)问题与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参加课题 |
附件 |
(5)复方丹参滴丸对不同体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标准 |
三、入选与排除标准 |
四、研究设计 |
五、统计 |
第二节 结果 |
一、一般情况 |
二、ACS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一、ACS的中医认识 |
二、体质学说与疾病的相关性 |
三、不同体质的ACS发病特点 |
四、基于体质的ACS中医药防治建议 |
第二章 复方丹参滴丸对不同体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患者的抗血小板效应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标准 |
三、入选与排除标准 |
四、研究材料 |
五、研究方案 |
六、统计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一、一般情况 |
二、血小板聚集率的检测结果 |
三、GMP-140的检测结果 |
四、各偏颇体质GMP-140的差异 |
第三节 讨论 |
一、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意义及面临的问题 |
二、血小板聚集率和GMP-140在观察抗血小板效应方面的应用价值 |
三、复方丹参滴丸对不同体质ACS患者PCI术后的抗血小板效应 |
四、复方丹参滴丸对不同体质抗血小板效应差异的临床应用价值 |
五、不足及展望 |
结语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6)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他汀类治疗冠心病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质量评价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研究描述 |
2.2 纳入文献的风险评估图 |
2.3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他汀类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
2.3.1 心绞痛疗效 |
2.3.2 心电图疗效 |
2.3.3 血脂疗效 |
2.3.4 血液流变学疗效 |
2.4 漏斗图分析 |
3 讨论 |
(7)复方丹参膜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复方丹参膜剂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一节 丹参提取工艺 |
1 仪器和试药 |
2 丹参提取工艺 |
2.1 丹参提取工艺的选择及依据 |
2.2 不同浓度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对丹参酮ⅡA含量的影响 |
2.2.1 方法 |
2.2.2 结果 |
2.3 不同液料比对丹参酮ⅡA提取的影响 |
2.3.1 方法 |
2.3.2 结果 |
第二节 三七提取工艺 |
3.1 三七提取工艺的选择及依据 |
3.2 不同浓度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对三七总皂苷含量的影响 |
3.2.1 方法 |
3.2.2 结果 |
3.3 不同液料比对三七总皂苷的提取的影响 |
3.3.1 方法 |
3.3.2 结果 |
3.4 提取工艺结论 |
第二章 复方丹参膜剂制备工艺研究 |
5 仪器和试药 |
5.1 膜剂基质材料处方的初步筛选 |
5.1.1 方法及指标 |
5.1.2 筛选结果 |
5.2 复合膜剂基质材料处方的筛选 |
5.2.1 复合膜剂基质材料处方筛选的方法及结果 |
5.3 处方单因素考察实验 |
5.3.1 单因素考察溶液配制及考察内容设定 |
5.3.2 PVA17-88含量单因素考察实验 |
5.3.3 CMC-Na含量单因素实验 |
5.3.4 甘油含量单因素考察实验 |
5.4 正交试验 |
5.4.1 正交试验制备方案 |
5.4.2 正交试验评分设计 |
5.4.3 处方评分要求及记录内容: |
5.4.4 正交试验安排及结果 |
5.4.5 验证实验 |
5.5 复方丹参膜剂工艺流程图 |
5.6 总结及讨论 |
第三章 复方丹参膜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
第一节 复方丹参膜剂的质量检查 |
6.1 仪器及试药 |
6.2 复方丹参膜剂的质量检查 |
第二节 复方丹参膜剂的薄层鉴别 |
7.1 仪器及试药 |
7.2 复方丹参膜剂中丹参的主要成分鉴别 |
7.2.1 丹参酮ⅡA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7.2.2 供试品溶液及丹参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
7.2.3 阴性对照溶液的配置 |
7.2.4 薄层层析条件 |
7.2.5 结果 |
7.3 复方丹参膜剂中三七的薄层鉴别 |
7.3.1 复方丹参膜剂中三七的主要成分的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7.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7.3.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
7.3.4 薄层层析条件 |
7.3.5 结果 |
7.4 讨论 |
第三节 复方丹参膜剂的含量测定 |
8.1 仪器及试药 |
8.2 丹参酮IIA含量测定 |
8.3 供试品及色谱条件考察 |
8.3.1 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考察 |
8.3.2 色谱条件考察 |
8.4 丹参酮IIA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试验及结果 |
8.4.1 色谱条件 |
8.4.2 对照品制备 |
8.4.3 供试品溶液制备 |
8.4.4 阴性对照品的制备 |
8.4.5 丹参酮ⅡA的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
8.4.6 日内精密度及日间精密度测定 |
8.4.7 稳定性实验 |
8.4.8 重复性实验 |
8.4.9 加样回收率实验 |
8.4.10 样品含量测定 |
8.5 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
8.6 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及色谱条件考察 |
8.6.1 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考察 |
8.6.2 色谱条件考察 |
8.7 丹酚酸B含量测定的方法学考察试验及结果 |
8.7.1 色谱条件 |
8.7.2 对照品制备 |
8.7.3 供试品溶液制备 |
8.7.4 阴性对照品的制备 |
8.7.5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
8.7.6 日内精密度及日间精密度测定 |
8.7.7 稳定性实验 |
8.7.8 重复性实验 |
8.7.9 加样回收率实验 |
8.7.10 样品含量测定 |
8.8 复方丹参膜剂中三七的主要成分含量测定 |
8.9 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考察及色谱条件考察 |
8.9.1 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考察 |
8.9.2 色谱条件考察 |
8.10 皂苷类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试验及结果 |
8.10.1 色谱条件 |
8.10.2 对照品溶液制备 |
8.10.3 供试品溶液制备 |
8.10.4 阴性对照品制备 |
8.10.5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
8.10.6 校正因子计算 |
8.10.7 日内精密度及日间精密度测定 |
8.10.8 稳定性实验 |
8.10.9 重复性实验 |
8.10.10 加样回收率实验 |
8.10.11 常规外标法(ESTD)与一测多评法(QAMS)测定结果比较 |
8.11 结论及讨论 |
第四节 复方丹参膜剂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
9 复方丹参膜剂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
9.1 仪器与试药 |
9.2 复方丹参膜剂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
第五节 复方丹参膜剂质量标准的制订 |
10 复方丹参膜剂质量标准 |
10.1 复方丹参膜剂质量标准(草案) |
10.2 复方丹参膜剂质量标准(草案)说明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近十年间复方丹参方制剂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不同冰片配伍比例对复方丹参方中主要成分吸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复方丹参制剂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
1.1 复方丹参制剂的药理作用研究 |
2. 冰片对丹参、三七主要成分促吸收作用的研究进展 |
2.1 冰片提高膜的通透性 |
2.2 冰片提高药物体内暴露量 |
2.3 冰片提高血脑屏障(BBB)通透性 |
2.4 冰片影响药物分组织分布 |
第二章 不同配比冰片组成的复方丹参制剂中主要成分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1 不同配比冰片组成的复方丹参制剂中丹参主要成分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1.1.1 实验仪器 |
1.1.2 实验试剂 |
1.1.3 动物与饲养 |
1.2 实验方法 |
1.2.1 溶液的配制 |
1.2.2 给药及血浆样品采集 |
1.2.3 血浆样品前处理 |
1.2.4 色谱-液质条件 |
1.2.5 方法学验证 |
1.2.6 数据处理 |
1.3 实验结果 |
1.3.1 专属性 |
1.3.2 标准曲线和最低定量限 |
1.3.3 精密度、准确度及提取回收率 |
1.3.4 稳定性试验 |
1.3.5 药动学研究结果 |
1.4 讨论 |
1.4.1 流动相条件的选择 |
1.4.2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 |
1.4.3 药代动力学研究 |
2 不同配比冰片组成的复方丹参制剂中三七主要成分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动物与饲养 |
2.2 实验方法 |
2.2.1 溶液的配制 |
2.2.2 给药及血浆样品采集 |
2.2.3 血浆样品前处理 |
2.2.4 色谱-液质条件 |
2.2.5 方法学验证 |
2.2.6 数据处理 |
2.3 实验结果 |
2.3.1 专属性 |
2.3.2 标准曲线和最低定量限 |
2.3.3 精密度、准确度及提取回收率 |
2.3.4 稳定性试验 |
2.3.5 药动学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2.4.1 液质条件的选择 |
2.4.2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 |
2.4.3 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三章 冰片对复方丹参制剂中主要成分肠吸收影响的研究 |
1 冰片对复方丹参制剂中丹参主要成分肠吸收影响的研究 |
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1.1.1 实验仪器 |
1.1.2 试剂与药品 |
1.1.3 实验动物 |
1.2 实验方法 |
1.2.1 溶液的配制 |
1.2.2 样品处理方法 |
1.2.3 色谱-液质条件 |
1.2.4 方法学考察 |
1.2.5 大鼠外翻肠囊法 |
1.2.6 数据处理 |
1.3 实验结果 |
1.3.1 专属性 |
1.3.2 标准曲线 |
1.3.3 精密度与准确度 |
1.3.4 稳定性 |
1.3.5 肠外翻实验结果 |
1.4 小结 |
2 冰片对复方丹参制剂中三七主要成分肠吸收影响的研究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试剂与药品 |
2.1.3 实验动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溶液的配制 |
2.2.2 样品处理方法 |
2.2.3 色谱-液质条件 |
2.2.4 方法学考察 |
2.2.5 大鼠外翻肠囊法 |
2.2.6 数据处理 |
2.3 实验结果 |
2.3.1 专属性 |
2.3.2 标准曲线 |
2.3.3 精密度与准确度 |
2.3.4 稳定性 |
2.3.5 肠外翻实验结果 |
2.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发表文章) |
个人简历 |
(10)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对“痰瘀毒”致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腹腔巨噬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D]. 栾海燕.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2]复方丹参滴丸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 李倩.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07)
- [3]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4]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的队列研究[D]. 袁琛皓.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复方丹参滴丸对不同体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患者血小板活性的影响[D]. 李爱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2)
- [6]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他汀类治疗冠心病的Meta分析[J]. 刘芸,郭宗耀,张秋雁,苏剑锋,蒋成婷,梁昊. 湖南中医杂志, 2017(04)
- [7]复方丹参膜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D]. 刁宇.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2)
- [8]复方丹参滴丸治亍疗痰瘀型高血脂血症分析[A]. 李群.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专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16
- [9]不同冰片配伍比例对复方丹参方中主要成分吸收的影响研究[D]. 尹奇慧.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5(01)
- [10]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J]. 许玲.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