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媒体指日可待

在线媒体指日可待

一、网络媒体指日可待(论文文献综述)

潘雁[1](2021)在《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抓住科技的力量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全球范围的资本输出。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到新的高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规模化的生产与销售的产业链条,资本家在进行文化产品输出的同时,也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到其他国家。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带给人类历史及社会发展、人们精神世界及物质生活深刻的影响。我们应如何客观、辩证地看待后现代主义思潮、如何深入挖掘文化变革背后的本质、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我们当下需要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此方面的思考展开对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第一,通过对詹明信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提升对詹明信学术思想认识的广度与深度。从时间看,最早关于詹明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威廉·道林对于詹明信《政治无意识》的研究;从广度上看,国内外对詹明信的研究十分丰富,包括:对詹明信本人学术思想的整体研究;对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对詹明信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其近年学术演讲及采访的研究。对詹明信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一致性在于对詹明信本人及其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研究上,中外学者高度认同詹明信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的地位;差异性在于国内学者更加关注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对第三世界社会文化关注的问题。第二,詹明信汲取多个流派、不同学者的理论观点形成其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曼德尔资本主义分期理论将资本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对詹明信文化分期理论的提出产生巨大影响;詹明信深受鲍德里亚“幻象”理论的影响,重点阐述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出的乌托邦现象,主体与客体之间发生位置互换,人们深陷“视像”世界;根据威廉斯三种文化理论,詹明信提出通过主导文化解决后现代主义社会文化的问题;詹明信试图将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与解构主义、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相结合,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去解读西方文化呈现的新特点;詹明信对精神分析理论十分推崇,他认为精神分析理论是真正意义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阐释学。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政治无意识理论就是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第三,詹明信在其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提出多个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观点。其一,詹明信提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这一重要论断。詹明信沿用其早期作品的方法论视角,采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方法,对多个领域的大众文化产品进行分析,将文化问题重新放置在现实社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研究;同时研究文化问题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论述社会生产方式与文化思潮、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实例分析阐述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深度的消失、主体的消失、拼凑的模仿、距离感的消失、历史意识的消失。其二,詹明信文化分期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形成。詹明信从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出发,根据不同阶段资本主义出现的新特征,借鉴并吸收曼德尔关于资本主义分期理论提出文化分期理论。詹明信将文化分期理论的三个阶段: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分别与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对应:市场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晚期资本主义阶段。第四,詹明信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特征。詹明信对解释学进行重新建构,认为文化解释必须遵循由政治、经济和历史的发展脉络,深入研究三者的历史关联进而深入到对文本背后本质的研究,解释其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理论是詹明信后现代主义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既不认同对大众文化绝对的批判与悲观判断,也反对对大众文化的全面追捧。詹明信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对大众文化进行客观的评价。詹明信认为:批判与希望并存的大众文化理论一方面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控制,维护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乌托邦特质也将普通人群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呈现出来。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关系绝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你中有我的渗透关系。第五,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既有积极意义也有历史局限性。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有益之处,也应对其局限性保持清醒地认识。既肯定其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霸权本质的揭露,以及对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中有益的启示;同时也应该看到其理论中的杂糅性、文本与实践二元脱节、对大众文化构成分析不足等历史局限性。第六,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第三世界国家包括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具有一定启示作用。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对象并不局限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他对第三世界的文化问题予以极大关注,运用“民族寓言”剖析第三世界的文化,尤其是文学作品;作为一名美国学者,詹明信对美国文化的世界性输出有着更加深刻地认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文化建设更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如何加强思想建设、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如何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学者提出了新的思考。詹明信后现代文化理论为中国学者更加清楚地认识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文化变革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国学者研究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等问题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陈玉[2](2021)在《网络媒体关注、内部控制与企业投资效率》文中研究指明

李俊霖[3](2021)在《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研究(1946-1995)》文中研究指明以《1946年国会重组法》的制定和颁布为标志,美国国会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立法机制改革历程,其目的是通过提升国会的立法效率和监督能力,最终达到扞卫分权制衡原则为核心的宪法体制的效果。整个国会立法机制改革历程可分为“委员会政府”时代(1947—1964)、“民主化改革”时代(1965—1980)和“后改革”时代(1981—1995)三个阶段,每个时代的阶段性目标、改革策略和方法均各有侧重。在“委员会政府”时代,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关键词是“效率”,即建立权力集中、分工明确的常设委员会体系,并辅之以更完善的国会助理和立法服务机构体系;到了“民主化改革”时代,打破委员会体系内部权力过度集中的现象,实现立法话语权分配民主化,成为了这一时期议员们的普遍共识;及至“后改革”时代,国会已不再寻求制定和推进全面、系统的立法机制改革计划,而是尝试从控制预算、削减赤字这样的具体政策领域入手,对联邦行政权扩张加以限制,以实现权力制衡的目的。到20世纪末,美国社会政治极化趋势不断加剧以及党团对国会立法事务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使得依靠跨党派共识来发起和推动的国会立法机制改革模式变得难以为继,其具体表现为,《国会重组法》被议院多数党所主导的规章和机构调整所取代。上述立法机制改革重心转变是改革的阶段性目标与改革实效间互动的产物。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改革者们意识到,仅靠改革国会立法机制是不足以重建宪法所规定的联邦权力制衡机制的,与其在这一问题上耗费时间和精力,倒不如去解决诸如预算超支、赤字飞涨之类的现实问题。换言之,随着改革实践不断推进,维护以分权制衡原则为核心的宪法体制这一最终目标,已不再是改革者们规划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策略和路径的唯一依据。相应的,回应社会治理过程中不断涌现的现实需求,逐渐成为各项改革举措的首要出发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包括改革过程复杂、改革参与者的能力及其对待改革的态度各异,也有《联邦宪法》中某些内容的时代局限对改革施加的束缚。总之,改革的最终目标与改革所面临的实际需求之间缺乏及时、高效的互动,是改革实际收益始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症结所在。因而,想要破解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则必须在改革的最终目标、改革所面临的实际需求以及恰当的改革路径之间搭建起有效的沟通渠道。透过历时近半个世纪的改革历程不难发现,《联邦宪法》对于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进意义重大。《联邦宪法》不仅直接决定了改革的最终目标,而且其参与塑造的法制传统和政治文化,还以左右国会议员及美国公众对待具体改革措施的态度的方式,影响着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实际成效。例如,《联邦宪法》中的消极自由权利观、多数原则、地域代表制等核心宪法规范和原则,均与国会立法机制改革最终陷入停滞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由此可见,想要完成一次成功或者说“完美”的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离不开宪法层面的理论与制度调整。然而,宪法作为成文法和一国根本大法的身份又决定了其必须具备稳定性、确定性的特质。这也是进入20世中叶以来,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治理需求,美国的政治家和公众更乐于以演绎性解释而非直接更改的方式维护《联邦宪法》时效性的主要原因。因此,虽然对于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而言,宪法层面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仅仅为了实现一次“完美”的国会立法机制改革,尚不足以构成修正宪法的充要条件。诚然,宪法不易更改,为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推进和发展制造了障碍,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立法机制改革舍此就别无他途。早在“民主化改革”时代,美国国会就曾尝试借助信息化办公技术和工具提升自身立法效能,并以此巩固和增强其在联邦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可当时的信息化办公技术囿于智能化程度不足的限制,只能充当人类议员和国会助理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而无法给国会立法机制带来实质性改变,所以未对改革走向产生较大影响。然而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实用化领域取得的突破,为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开辟新的路径提供了可能,即无人化立法技术。所谓无人化立法技术,是指依托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具备自主完成立法辅助工作甚至立法决策能力的无人化办公程序。相比于已有的改革路径,无人化立法技术不仅有望显着提高美国国会立法工作的效率,而且其自主工作能力衍生出的技术中立特质可以显着降低人为因素对国会立法机制及其改革的影响,这对于提升美国国会立法过程的公平性、公正性,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学位论文由六章和一个结语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负责介绍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学术综述、研究方法、创新之处、逻辑结构等内容;第二章是对“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概念及背景的阐释,包括核心概念界定、对美国国会立法机制的溯源性梳理以及对改革背景和依据的介绍;第三至五章分别从改革方案的形成、针对立法制度的改革、针对立法行为的改革和对改革的阶段性评价等角度,对三个阶段的国会立法机制改革进行了论述;第六章是对改革的反思,其内容涵盖改革的经验、教训、影响与改革反映出的规律。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笔者认为,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确实遭遇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其中既有宪法体制的理论与制度极限,也有现有改革路径的结构性缺陷。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彻底陷入死局。如果能将人工智能为代表无人化立法技术纳入立法机制改革的构想和计划内,或可为推进美国国会立法、监督、制衡能力全面提升找到新的突破口。

岳振华[4](2021)在《新媒体技术对我国网络文化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不断革新,新的传播工具也随之涌现,网络文化作为新型的文化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新媒体技术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平台,逐渐融入人类社会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更加全面地反映我国国民网络社会的真实生活,这为传播正能量、丰富网络文化的内容激发了新的活力,是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一共有四章内容。第一章着重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结合国内外新媒体技术和网络文化的研究现状,梳理出研究新媒体技术对我国网络文化影响的意义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对新媒体技术和网络文化的内容进行概述,分别是新媒体技术的一般问题、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新媒体技术对网络文化的平台支撑,从而认识到新媒体技术是网络文化产生和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三章着重分析新媒体技术对我国网络文化的正负影响,而这两种正负结果也让我们认识到技术这把双刃剑在带给我们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也会引起各种社会问题。第四章是基于前面所有阐述的内容,提出新媒体技术推动我国网络文化发展的对策,分别从技术、文化和政府三个角度提出具体举措,以此引导我国积极的网络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新媒体技术的革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观念、消费习惯及行为方式,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发掘新技术为网络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及时发现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潜在的消极因素,提出相应的措施和策略,尽量杜绝这些因素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发展新媒体技术,主要通过政府监管、健全法律、道德规范等方面进行治理,加强引导,培养和提高网络社会多主体的文化素质,为当今时代传播正向的网络文化,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李婷婷[5](2021)在《战疫后期舆论场内留学生及归国华人的污名化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媒体的发展为何会强化留学生和归国华人的污名化形象;公众究竟是受新闻和消息左右还是其他途径对该群体形成了刻板印象;如何避免这类公共卫生事件中出现污名化现象的问题,这些都是本文亟需探索的重点。今日头条作为近些年来规模较大、发展势头较高的新闻聚合平台,其信息量较高,因此,本文所称的舆论场,主要是聚焦在今日头条这样的新闻聚合平台内的网络媒体上所出现的纷繁复杂的声音。本文选取其中关于留学生和归国华人的新闻消息内容为研究对象,从其内容表现、报道倾向、转发评论点赞数几个角度入手对舆论场中的留学生和归国华人的污名化形象进行了论证。本文首先介绍了污名化理论与定性、刻板印象与贴标签、舆论场的相关理论,随后对新闻聚合平台今日头条中与留学生和归国华人有关的内容通过八爪鱼软件爬虫的方式进行了收集统计,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呈现新媒体中的留学生和归国华人污名化形象。同时,本文对留学生和归国华人被污名化的相关原因进行了追寻,并且对消除留学生及归国华人污名化现象的对策也进行了整理和概述,新冠疫情期间规避群体污名化的建议法。对于新冠疫情这类公共卫生事件,解决背后的污名化现象任重道远。

黄楚新,刘美忆[6](2020)在《我国新型主流媒体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媒体融合纵深发展进程加快,新型主流媒体影响力和传播力随之增强,承担着协调社会运转的黏合剂、疏导社会矛盾的安全阀、引导主流舆论的举旗手等角色,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未来,亟须制定和完善新型主流媒体在国家治理中的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充分运用新兴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制定客观科学的综合考量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发挥新型主流媒体在国家治理中的职能。

黄楚新,刘美忆[7](2020)在《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解读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关于媒体融合决议》文中指出媒体融合是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是时代所需也是历史必然。智能媒体趋势下,媒体融合应积极适应行业新风口,以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为发展目标。媒体融合在传播实践中不断拓宽深度和广度,经历了从新旧融合到纵深发展、从多元融合到体制创新的过程。在未来,媒体融合应加强主流舆论引导,积极运用新兴技术,同时回归优质内容建设,进而构建覆盖全国的全媒体传播矩阵。

郝淑玲,米子川,姜天英[8](2020)在《大数据指数的再定义与新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基于网络交易、虚拟社交和扫描数据等大数据集编制的即时性综合指数,近年来增长迅猛。这些大数据指数编制所使用的数据集存在结构复杂、数据异质、海量涌入和动态不稳定等特征,在指数的编制方法、与传统统计调查指数的融合以及大数据指数的社会公信力等方面值得关注。本文从大数据带来的统计变革切入,对大数据、大数据指数进行了相关概念和性质的再定义,并对近年来大数据指数的发展进行了综述,从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方面提出了大数据指数所面临的三大挑战,认为大数据是经济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机遇,大数据指数是经济统计学方法创新和升级的一个典型例证。

杨莎莎[9](2020)在《垃圾分类议题在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的激增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垃圾围城现象日益突出,垃圾分类工作迫在眉睫。推动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合理利用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是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必要手段。2019年7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垃圾分类带入强制执行时代,垃圾分类成为热点话题进入人们生活并成为媒体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议题量呈直线式攀升。然而,现实中垃圾分类工作却不尽人意,公众垃圾分类意识的匮乏与长期不良的垃圾处理习惯,垃圾分类认知度不高,参与力不强,成为阻碍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垃圾分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环境学领域。从传播学角度思考如何从思辨层面为绿色践行者提供理论借鉴和思想干预成为研究的重点。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当下最时兴的新媒体平台,是垃圾分类议题传播的重要渠道。本文以涵化理论、说服传播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为指导,分析垃圾分类议题在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现状,总结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思路、难点与创新点以及理论基础等内容。第2章,微信公众平台中的垃圾分类议题传播现状研究。对垃圾分类议题、微信工作平台概念进行界定。分别采用统计分析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垃圾分类议题的传播主体、内容、受众接受现状进行分析。第3章,垃圾分类议题在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特点。从垃圾分类议题的传播趋势、信息呈现方式、公众对垃圾分类的感知等角度探讨垃圾分类议题传播特点。第4章,微信公众平台中垃圾分类议题传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主体、内容、受众三个方面总结阐述了垃圾分类议题在微信公众平台传播面临的“主体定位不明确”、“主体积极性不高”、“内容同质化”“浅绿色内容泛滥”“技术性呈现方式缺失”“受众主动性低”“受众接受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第5章,微信公众平台中垃圾分类议题的传播策略探究。从传播主体、内容、受众三个角度提出了“增强说服传播技巧”、“服务性功能创新”、“耕耘内容、加强深度”“增强与受众互动”“探究受众导向需求”等针对性的策略。

薛赵红[10](2020)在《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礼仪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部分,在教育领域,尤其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数字土着,当今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学习、娱乐的行为已是屡见不鲜,特别是于2020年初爆发新型冠状病毒居家隔离期间,教育部明确发文规定做好大学生在线教学工作,虚拟信息网络给大学生用户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亦反映出大学生用户在使用信息网络时产生的一系列不当语言、行为等,如只登录账号信息未见学生的“网络逃学”现象时常发生,再如缺乏对网络诸多信息来源的辨别能力以及难以确认信息本身的准确性等造成随意的谩骂信谣造谣类不文明礼仪表现,他们面临诸多信息礼仪问题。因此,厘清大学生用户的信息礼仪问题,正视大学生用户在网络中的不规范言行举止并且从各方找出解决之策是十分必要的。这里,以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以大学生信息礼仪为研究视角,通过访谈法得出大学生信息礼仪的诸多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五大核心因素,十一个主范畴,三十六个概念类属,厘清各因素间的内涵特征,相互联系,给出大学生信息行为的优化策略,为提升大学生信息礼仪做出贡献。论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交代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主要是归纳现有关信息礼仪的研究状况。第二部分:阐明相关概念以及做好理论基础的铺垫,为下文研究做出理论性指导。第三部分:析出大学生信息礼仪的几大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访谈以及三级编码的核心过程。第四部分:分析出单个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涵特征。从数据上,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信息礼仪的影响因素比重,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第五部分:提出规范大学生信息礼仪行为规范的对策方法。第六部分:主要包括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以及研究展望。

二、网络媒体指日可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媒体指日可待(论文提纲范文)

(1)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后现代主义文化
    2.1 当代西方文化的后现代主义转向及其特征
        2.1.1 现代性与现代主义
        2.1.2 从现代性、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向
        2.1.3 西方文化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2.2 后现代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积淀
        2.2.1 凯尔纳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理论
        2.2.2 伊格尔顿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第3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发展脉络
    3.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背景
        3.1.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3.1.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3.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脉络
        3.2.1 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概念的提出
        3.2.2 对阿多尔诺后期理论的解读
        3.2.3 对现代性问题的再思考
第4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思想
    4.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分期理论及其理论特质
        4.1.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分期理论
        4.1.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定位
        4.1.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本质阐述
    4.2 詹明信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
        4.2.1 詹明信后现代文化解释学理论
        4.2.2 詹明信后现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4.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与其他思想家相关理论的简要比较
        4.3.1 总体性与元叙事:詹明信与利奥塔的差异
        4.3.2 历史与权力话语:詹明信与福柯的分歧
        4.3.3 关于“现代”和“后现代”问题的六种立场
第5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总体评价
    5.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积极意义
        5.1.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5.1.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
        5.1.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思想领域问题的剖析
    5.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历史局限
        5.2.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杂糅性
        5.2.2 解决问题思路中文本与实践的二元脱节
        5.2.3 对大众文化构成的复杂性判断不足
第6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影响与时代启示
    6.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第三世界文化的立场分析
        6.1.1 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间的文化关联
        6.1.2 詹明信对第三世界文学的文化批评
        6.1.3 对第三世界文化发展的启示
    6.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中国思想领域的影响
        6.2.1 中国学者的后现代主义讨论
        6.2.2 文化研究领域的扩展
        6.2.3 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6.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6.3.1 城乡空间的去同质意识
        6.3.2 建筑领域的民粹美学追求
        6.3.3 消费文化的商品主导
    6.4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启示
        6.4.1 对中国文化发展现状的新思考
        6.4.2 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清醒认识
        6.4.3 如何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研究(1946-19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美国国会立法机制的综合性研究
        1.2.2 关于美国国会委员会制度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美国国会预算编订机制改革的研究
        1.2.4 关于国会助理制度和信息化办公技术在美国国会中应用情况的研究
        1.2.5 关于代议制和政党政治对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影响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 不足之处
    1.6 逻辑结构
第2章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2.1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释义
    2.2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溯源
        2.2.1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的理论渊源
        2.2.2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的宪法依据
        2.2.3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的实践溯源
    2.3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背景
        2.3.1 总统权力扩张导致宪法体制失衡
        2.3.2 国会立法工作量增加与工作难度提升
        2.3.3 政党博弈阻碍了国会立法能力的提升
    2.4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依据
        2.4.1 改革的理论依据
        2.4.2 改革的现实依据
    小结
第3章 “委员会政府”时代的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1947-1964)
    3.1 改革方案的形成
        3.1.1 改革阶段目标的确立
        3.1.2 改革法案的制定过程
    3.2 针对国会立法制度的改革
        3.2.1 精简常设委员会体系与规范委员会工作流程
        3.2.2 增加国会助理的数量与完善国会立法服务体系建设
        3.2.3 建立国会与联邦行政机构间的预算协商机制
        3.2.4 规范利益集团对国会立法的影响——以游说为例
    3.3 针对国会立法行为的改革
        3.3.1 国会党团成为“行政化”的委员会体系的辅助和补充
        3.3.2 国会以预算政策为切入点尝试制衡总统权力的扩张
    3.4 改革的阶段性评价
        3.4.1 改革前后国会立法制度的比较
        3.4.2 改革对提升国会立法效率的实际作用
        3.4.3 改革对维护美国宪法体制的实际作用
        3.4.4 改革对规范利益集团游说行为的实际作用
        3.4.5 改革引发的宪法诉讼与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
    小结
第4章 “民主化改革”时代的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1965-1980)
    4.1 改革方案的形成
        4.1.1 改革阶段目标的确立
        4.1.2 改革法案的制定过程
    4.2 针对国会立法制度的改革
        4.2.1 立法技术的更新与国会立法机制的民主化改革
        4.2.2 国会助理制度和国会立法服务机构的革故与立新
        4.2.3 国会预算编定机制的调整与预算监督意识的增强
        4.2.4 联邦选举制度改革与限制总统战争权的行使
    4.3 针对国会立法行为的改革
    4.4 改革的阶段性评价
        4.4.1 改革前后国会立法制度的比较
        4.4.2 改革对提升国会立法效率的实际作用
        4.4.3 改革对实现国会内权力分配民主化的实际作用
        4.4.4 改革对维护美国宪法体制稳定的实际作用
        4.4.5 改革引发的宪法诉讼与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
    小结
第5章 “后改革”时代的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1981-1995)
    5.1 改革方案的形成
        5.1.1 改革阶段目标的确立
        5.1.2 改革法案的制定过程
    5.2 针对国会立法制度的改革
        5.2.1 《1994年国会重组法》草案的内容及立法过程
        5.2.2 平衡预算与赤字削减法案的演进历程
    5.3 针对国会立法行为的改革
    5.4 改革的阶段性评价
        5.4.1 改革前后国会立法制度的比较
        5.4.2 党团领导的参众两院改革与府会博弈之下的赤字削减法案
        5.4.3 改革引发的宪法诉讼与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
    小结
第6章 对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反思
    6.1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经验
        6.1.1 立法程序“行政化”有助于提高立法效率
        6.1.2 立法技术革新为改革提供了动力和新的路径
        6.1.3 坚持民主立法是改革实效正常发挥的前提
    6.2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教训
        6.2.1 宪法权利观的滞后使改革目标与实际需求脱节
        6.2.2 宪法稳定性与有效性之间的张力消解改革实效
        6.2.3 政党政治为国会立法机制改革平添了不确定性
    6.3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影响
        6.3.1 国会立法机制改革对各州议会立法机制的影响
        6.3.2 国会立法机制改革对他国立法机构的借鉴意义
    6.4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所反映出的规律
        6.4.1 改革目标的设定要兼顾宪法原则与实际立法需求
        6.4.2 选择改革路径时要积极尝试和妥善运用新的技术
        6.4.3 立法机制改革不能脱离对宪法理论的反思和创新
    小结
结语: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的瓶颈与突破可能
    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遭遇的瓶颈
    无人化立法技术——突破改革瓶颈的新可能
    无人化立法技术的应用可能遭遇的质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新媒体技术对我国网络文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新媒体技术与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理论
    一、新媒体技术的一般问题
        (一)新媒体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二)新媒体技术的演变及发展历程
        (三)具有代表性的新媒体技术
    二、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二)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三)新媒体时代典型的网络文化
    三、新媒体技术支撑网络文化的交流平台
        (一)新媒体技术为网络文化提供发展环境
        (二)新媒体技术推动网络文化的更新
    四、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新媒体技术对我国网络文化的影响分析
    一、新媒体技术对我国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
        (一)丰富了网络文化的技术媒介
        (二)提供了网络文化的交互平台
        (三)改变了网络文化主体的生活方式
        (四)拓宽了网络文化的内容
    二、新媒体技术对我国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
        (一)新媒体技术滥用导致的网络文化异化
        (二)信息泛滥下的网络空间无序化
        (三)超强技术传播下的网络文化生态失衡
        (四)技术控制下的网络文化通俗化
    三、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新媒体技术推动我国网络文化发展的对策路径
    一、完善新媒体技术对网络文化的技术支撑
        (一)加强新媒体技术的网络化、数字化建设
        (二)提高新媒体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
        (一)强化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积极网络文化建设
        (三)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建设
    三、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发展氛围
        (一)加强政府对新技术不规范传播的监管
        (二)建立健康技术平台下的网络文化空间
        (三)提升新媒体运营主体的素养
    四、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战疫后期舆论场内留学生及归国华人的污名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污名化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污名化理论与定义
        一、污名化理论
        二、污名化定义
    第二节 刻板印象与贴标签
        一、刻板印象
        二、标签与新闻报道标签化
    第三节 舆论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舆论场内留学生及归国华人的污名化概况
    第一节 网站中留学生及归国华人的消息特点
        一、消息样本的择取
        二、网站中对于留学生及归国华人的消息呈污名化倾向
    第二节 网络塑造的留学生及归国华人标签
        一、极端个人主义者
        二、挟洋自重者
        三、傲慢无礼者
    第三节 污名化对留学生和归国华人的危害
        一、由个体扩散到群体排斥
        二、造成安全感缺失乃至缺乏信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留学生及归国华人污名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从社会背景角度分析
        一、社会建构中的污名化现象
        二、公众的风险认知加剧污名化进程
    第二节 从传者和受众分析
        一、留学生及归国华人潜在的客观事实
        二、网络空间对污名的强化
        三、其他群体的态度、行为对污名的促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留学生及归国华人形象的去污名化策略分析
    第一节 对留学生及归国华人形象去污名化的展望
        一、留学生和归国华人的自我反思
        二、新闻界强化职业道德正确引导舆论
        三、公众对报道保持清醒
    第二节 新冠疫情期间规避群体污名化的建议
        一、留学生和归国华人可通过社交媒体善意发声
        二、媒体报道应通过真实数据和影像进行舆论引导
        三、通过风险沟通缓解公众的社会恐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我国新型主流媒体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角色定位中夯实治理基础
    1.新型主流媒体是协调社会运转的黏合剂
    2.新型主流媒体是疏导社会矛盾的安全阀
    3.新型主流媒体是引导主流舆论的举旗手
二、在新闻实践中强化治理能力
    1.县级媒体因地制宜,赋能基层治理能力
    2.打造集约化政务新媒体,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
    3.加强舆情应对和引导,提升网络空间治理水平
    4.融媒报道升级革新,积极互动凝聚社会共识
    5.网络扶贫工作逐步开展,基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三、在未来前景中深挖治理潜力
    1.以法律制度保驾护航
    2.以全媒体格局维持衡稳
    3.以技术和理念拓宽视角

(7)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解读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关于媒体融合决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融合背景: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
    (一)融合意义:时代所需和历史必然
    (二)融合目标: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
二、融合发展:拓宽深度和广度
    (一)循序渐进:从新旧融合到纵深发展
    (二)自上而下:从新型主流媒体到县级融媒体
    (三)由表及里:从多元融合到体制改革
三、融合未来:稳中求进促融合
    (一)坚守阵地:加强主流媒体舆论引导
    (二)深度赋能:积极运用新兴科学技术
    (三)内容为王:回归优质内容建设
结语

(8)大数据指数的再定义与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大数据指数的再定义
    (一)大数据的本质
    (二)大数据指数的新内涵
    (三)两类重要的大数据指数
        1. 基于网络交易和交互数据编制的大数据指数。
        2. 基于网络交易和交互数据虚拟的大数据指数。
三、大数据指数推动指数方法创新
    (一)大数据指数与传统统计调查指数的关系
        1. 数据方面的不一致。
        2. 覆盖面的差异。
        3. 编制方法的差异。
    (二)大数据指数的编制方法创新与改进
        1. 代表性商品的选择。
        2. 权重的确定。
        3. 计算公式的选取。
    (三)大数据指数的公信力
四、结论和展望

(9)垃圾分类议题在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5.1 研究难点
        1.5.2 研究创新点
    1.6 理论基础
        1.6.1 涵化理论
        1.6.2 说服传播理论
        1.6.3 议程设置理论
第2章 垃圾分类议题在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现状
    2.1 概念界定
        2.1.1 垃圾分类议题
        2.1.2 微信公众平台
    2.2 垃圾分类议题传播主体现状
        2.2.1 样本选取
        2.2.2 垃圾分类议题传播主体统计分析
        2.2.3 垃圾分类议题传播主体个案分析
    2.3 垃圾分类议题传播内容现状
        2.3.1 样本选取
        2.3.2 类目建构
        2.3.3 垃圾分类议题内容特征分析
        2.3.4 垃圾分类议题内容说服方式分析
    2.4 垃圾分类议题受众接受现状
        2.4.1 问卷调查
        2.4.2 数据分析
第3章 垃圾分类议题在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特点
    3.1 垃圾分类议题在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成为大势所趋
        3.1.1 使用微信传播垃圾分类议题的比例增高
        3.1.2 受政策影响垃圾分类议题传播力度加强
    3.2 可视化信息增强了说服力度
        3.2.1 贴合用户接收需求,有利于理解接受讯息
        3.2.2 加深内容深度,增强公信力
    3.3 公众对垃圾分类议题的感知上升
        3.3.1 自媒体公众号大量涌现,公众环保自觉性上升
        3.3.2 公众积极地对垃圾分类议题建言献策
第4章 垃圾分类议题在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问题
    4.1 传播主体问题
        4.1.1 主体定位不明确
        4.1.2 主体积极性不高
    4.2 传播内容问题
        4.2.1 内容同质化
        4.2.2 “浅绿色”内容泛滥
        4.2.3 内容呈现方式单一
    4.3 受众接受问题
        4.3.1 受众主动性较低
        4.3.2 受众接受效果不明显
第5章 垃圾分类议题在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策略
    5.1 传播主体策略
        5.1.1 政府增强说服传播能力,巩固主导地位
        5.1.2 媒体加大培养力度,提升核心推动力
        5.1.3 服务性功能创新,打造“垃圾分类”平台
    5.2 传播内容策略
        5.2.1 深耕内容创作,打造核心竞争力
        5.2.2 增强标题吸引力,提高用户黏性
        5.2.3 加强内容“平民化”,贴近民生
        5.2.4 丰富内容呈现方式,实现多元化传播
    5.3 受众接受策略
        5.3.1 增设反馈功能,实现双向传播
        5.3.2 探究受众导向需求,明确受众定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附录

(10)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礼仪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3.1 信息礼仪概念
        1.3.2 信息礼仪、信息伦理以及信息法律关系辨析
    1.4 研究创新
        1.4.1 研究主题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现状与本研究理论基础
    2.1 研究现状
        2.1.1 国外信息礼仪研究现状
        2.1.1.1 信息礼仪、信息伦理等的本体研究
        2.1.1.2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研究
        2.1.1.3 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2.1 CNKI指数分析
        2.1.2.2 Bicomb和 Ucinet的软件量化分析
        2.1.2.3 经典文献梳理
        2.1.3 研究述评
    2.2 信息礼仪的理论依据
        2.2.1 信息生态学
        2.2.2 教育伦理学
        2.2.3 行为科学理论
第3章 大学生信息礼仪影响因素析出
    3.1 已有文献的影响因素内容析出
    3.2 中小学以及高校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3.2.1 信息技术教材目录呈现
        3.2.2 各级信息技术教材的共性特征
    3.3 扎根理论中的影响因素设计
        3.3.1 非结构式访谈设计和实施
        3.3.1.1 访谈对象选取
        3.3.1.2 访谈提纲设计和实施
        3.3.2 研究方法及研究分析工具
        3.3.2.1 扎根理论方法介绍
        3.3.2.2 研究工具
    3.4 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
        3.4.1 开放式编码
        3.4.2 主轴编码
        3.4.3 选择性编码
        3.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4.5 模型构建
        3.4.6 编码一致性检验
    3.5 研究信度和效度检验
        3.5.1 信度检验
        3.5.2 效度检验
第4章 大学生信息礼仪影响因素间的内涵特征
    4.1 大学生信息礼仪单影响因素内涵特征
        4.1.1 课程知识性因素
        4.1.2 观念意识性因素
        4.1.3 行为性因素
        4.1.4 心理情感性因素
        4.1.5 社区市场性因素
    4.2 大学生信息礼仪单影响因素间的联系特征
        4.2.1 客观范畴因素
        4.2.2 主观因素范畴
        4.2.3 外在因素范畴
第5章 大学生信息礼仪优化提升策略
    5.1 明知识
        5.1.1 增加学习礼仪教育相关知识
        5.1.1.1 增加相关课程设置
        5.1.1.2 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5.1.2 增加礼仪政策扶持力度
        5.1.2.1 增加课程礼仪内容
        5.1.2.2 完善网络世界法律体系
    5.2 增情感
        5.2.1 树立正确的观念
        5.2.1.1 树立正确的心理观
        5.2.1.2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5.2.2 管理个人道德情绪
    5.3 强意识
        5.3.1 正确看待外来文化
        5.3.2 增强个人信息礼仪意识
    5.4 扬行为
        5.4.1 加强不当言行的惩罚监管力度
        5.4.2 提高准入门槛
        5.4.3 做好基本的信息礼仪宣传工作
    5.5 净环境
        5.5.1 净化网络社会环境风气
        5.5.2 尊重网络社区特性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6.3 研究展望
附录:大学生用户信息礼仪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网络媒体指日可待(论文参考文献)

  • [1]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研究[D]. 潘雁. 吉林大学, 2021(01)
  • [2]网络媒体关注、内部控制与企业投资效率[D]. 陈玉. 南京财经大学, 2021
  • [3]美国国会立法机制改革研究(1946-1995)[D]. 李俊霖. 辽宁大学, 2021(02)
  • [4]新媒体技术对我国网络文化的影响研究[D]. 岳振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战疫后期舆论场内留学生及归国华人的污名化现象研究[D]. 李婷婷.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6]我国新型主流媒体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 黄楚新,刘美忆. 中国出版, 2020(15)
  • [7]推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解读深改委第十四次会议关于媒体融合决议[J]. 黄楚新,刘美忆. 中国记者, 2020(08)
  • [8]大数据指数的再定义与新进展[J]. 郝淑玲,米子川,姜天英. 统计学报, 2020(04)
  • [9]垃圾分类议题在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D]. 杨莎莎.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10]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礼仪影响因素研究[D]. 薛赵红.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在线媒体指日可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