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l世纪普通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崔青青[1](2018)在《中美最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地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作用愈发突显,世界各国都越发重视科学教育,不断进行科学教育改革以提升科学教育水平。科学课程标准作为科学课程的指导性文件,对于科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美国的科学教育有着较长的历史,科学教育改革经验丰富,科学教育水平在世界名列前茅。2013年4月,美国发布《下一代科学标准》,其研发是参考众多实证研究的成果和汲取长时间的实践经验而完成的,具有学习与借鉴的意义。2017年秋学期,我国《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正式投入使用。将两者进行比较,有利于发现我国科学课程标准的不足,借鉴美国的优秀成果,为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启示,促进我国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完善,促进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本研究选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下一代科学标准》为研究对象,研究主要从三条路径展开:首先通过文献梳理,了解两国科学课标制定的历程和背景。其次,基于两国课程标准文本,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课程标准的内容进行研究,对制定背景、课程理念、框架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部分作比较,作出相应分析,总结两国课程标准在这些方面的异同。最后,通过反思我国课标的不足,总结并提出对我国科学课标修订的启示。基于比较与分析,本研究得出《下一代科学标准》给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的启示是:加强我国标准的系统设计,注重不同学段间的有效衔接;课程标准应构建具体的、明确的学生学习预期表现;课程标准应推动科学探究向科学实践的转变;加强科学教育的师资建设。
杨燕江[2](2018)在《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南联大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条件下,背负救亡图存和延续民族文化命脉的历史使命,开启了在边省云南的“教育长征”,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其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甚至已经跨越了时代、超越了国界。西南联大的成功与其管理模式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西南联大的成功是其管理模式的成功。本文基于原始档案发掘和相关史料梳理的基础上,借鉴管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阐释了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背景(环境)、要素、关系和特征,探讨了其实践效能、当代价值及现实启示。具体而论,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的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有其特殊的地理、自然、人文环境。最大的背景和最重要的环境是抗日战争的爆发,日本的侵略和残暴行径激起了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的抗战救国激情,坚信了“南渡”的抱负和信念;云南自“重九起义”以来逐渐积淀而成的革命传统和悠久的历史与民族文化对西南联大管理文化产生了特殊影响;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对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运行提供了难得的实践环境。与此同时,以龙云为代表的云南地方政府与国民党中央政府间复杂的关系变动,为其管理模式创造了难得的学术自由空间和较宽松的政治氛围。在组织架构及资源要素上,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所依寄的组织系统架构包含了最高决策机构常委会和校务委员会、教授会两个参议机构(分权力机构),职能部门教务处、总务处、训导处三大处和独立设置的会计室,教学机构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五个学院,还包括各临时专门委员会、研究所等机构。由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三常委”及教授群体构成的人力资源、办学经费预算及办学成本所需的财物资源、行政管理时间与校址选择空间形成的时空资源,是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三大资源要素。为保障顺畅运转西南联大对外须处理好与国民政府教育部、云南地方政府这两对关系,对内则要处理好与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联合与合作,以此保障内部组织机构间能构建起常委会主持全校校务、校务委员会主掌行政事务、教授会专注学术事宜、三大处分司日常管理与服务、学生自治会致力于维护学生权益的运行机制。深入窥探,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综合体,特别在教职员与学生管理上多有创造。统而观之,西南联大管理模式呈现出在遵循部令与寻求自主间保持张力、决策的集体协商与执行的通力配合、具有稳态结构的内部管理运行系统、机构负责人频繁更替带来管理与学术交互等显着特征。另外,制度、人、文化是穿插于整个管理模式间三个不可或缺的显着因子,自治精神对管理硬化的消解则是其独特本质的最直接体现。总体而言,西南联大管理模式是在抗日战争特殊的环境中,基于西方现代大学管理理念和制度,延续并创新了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管理经验,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该模式在杰出人才培养、高水平学术研究、服务地方需求和国防需要、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均取得了成就。有鉴于此,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对同样处于历史转型期的当今中国大学仍然具有诸多启示:同时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构建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同样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夏文华[3](2013)在《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研究 ——以中央研究院为考察中心》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文化是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异质文化,是伴随着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逐渐形成的。在民国时期,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科学得以建立,开始进入学术化、专业化的发展阶段。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相适应,科学文化也随之开始步入理性发展轨道,以现代科学的专业知识为载体,塑造了一种新的文化类型。1912-1949这几十年间,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自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单元,科学作为一个社会建制独立出来,科学家的社会角色逐渐明确,中国科学文化开创了新的局面。对这一新局面进行的无论何种方法的研究,都具有相当的典型示范意义。再者,这一时期,中国的局面纷繁复杂,又遭受外族入侵,当时的社会文化多所变迁,种种的时代特征均给予科学文化以深刻的影响。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这一时期科学文化倍受学者重视,因此,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截取民国时期这一时间断面,提出新的科学文化研究模式,对该历史时期的科学史研究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对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无疑会使我们对民国时期科学文化的认识更加客观与深入,这也是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研究的意义所在。鉴于科学文化在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性,近年来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对它的研究也逐步深入,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科学文化进行了探讨。笔者在综合考量了各种研究之后,发现一个显着的问题,即不同学科的学者在进行研究时,研究的对象有所局限,如科学史研究者关注点在于科学家,人文思想史研究者的关注点在于人文社会科学家,无形中形成了对研究对象的分解,不利于全面完整地把握科学文化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的形成、发展。事实上,在科学文化的兴起过程中,人文学者与科学家一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有鉴于此,笔者尝试提出“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这样一个概念,试图将人文学者与科学家纳入共同的研究对象,从而对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发生、发展做出全面完整的理解。本文共十四章,从结构上可划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与第二章)提出“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这一概念,并对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性质、特征、结构、维系、研究内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第三章至第六章)对科学文化共同体进行社会学分析。第三章主要对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核心成员进行分析,探讨他们对科学事业的领导作用以及对科学文化塑造的推动作用;第四章对科学文化共同体的1131名成员的整体社会学特征进行分析,寻找共同体成员在地缘、亲缘、学缘、业缘等方面的社会联系与特征,并分析原因,进而探讨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对共同体的维系作用;第五章将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核心成员——中央研究院的院士,与同一时期另一重要的科研机构北平研究院的核心成员——会员——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二者在各个方面的异同;第六章以案例研究的方法来探讨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社会网络的形成,以及共同体成员的科学文化实践活动对科学事业与科学文化的贡献。第三部分(第七章至第十章)全面阐述科学文化共同体对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贡献。第七章探讨了以中央研究院成员为主的科学文化共同体对其他科研机构的贡献;第八章考察了科学文化共同体成员参与科学学会的建设,并探讨中国现代科学学会在促进学科发展,团结科学家群体,增进国际交流,传播科学文化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九章考察科学文化共同体成员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所起的特殊贡献;第十章以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科学图书馆为例,探讨科学文化共同体对承载着传播科学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功能的科学文化事业的促进作用。第四部分(第十一章与第十二章)讨论科学文化共同体的学术示范作用与科学考察实践。第十一章主要以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精英成员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学术示范作用,并以中央研究院的一份科学刊物为案例进行分析;第十二章主要以两次典型的科学调查活动来说明科学实践与科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五部分(第十三章与第十四章)探讨科学文化共同体在科学文化上的独特贡献。第十三章着重讨论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科学文化价值观;第十四章通过科学文化共同体对科学文化的传播、科学人才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以及后人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奖项的设立,来阐明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文化影响力。结束语:通过对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所做的全面的考察,可以得出,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发生、发展主要通过共同体成员的实践完成,共同体成员通过在不同领域的科学文化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他们为中国现代科学文化注入了别样的内容,对中国现代科学与科学文化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通过全文的研究,说明将科学家与人文学者纳入同一科学文化共同体更加有利于探寻中国现代科学文化的塑型,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对当代中国科学文化的建设也可以提供借鉴。
季更生,陈爱春,赵敏,王娜,屠洁[4](2011)在《积极推进生物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的生物类专门人才,从实验课程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实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积极进行本科生物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谢彬林[5](2011)在《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生物学教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生物学教育。只有将初高中的生物学教学有机的衔接起来,才能构建一个科学、完整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系列。随着全国各地课程改革的进行,为了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有效地解决初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浙江省初中学校推行的是科学综合课,是由生物、地理、化学、物理等学科内容整合而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课程。新课改以来,生物学部分在科学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重有所升高,又由于科学综合课程与初中独立的生物学课程的有较大区别,正是由于浙江省的这种特殊性,因此对于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基于以上背景,开展了“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的研究”。本研究以期切实对浙江省初高中科学及生物学教师提出可行的衔接教学对策,指导教学实践。通过对相关衔接理论与文献的研究,了解了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的现状与进展。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浙江省初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特殊现状,本研究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1.将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生物学部分与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分析2.将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与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生物学》进行比较分析3.将初中学生与高中学生的学习风格与生物学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4.将初中科学教师与高中生物学教师的教学风格与衔接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发现浙江省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中的相关问题,有关于学生的生物学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另外许多学校对衔接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前线教师的衔接教学意识淡薄。基于生物学衔接教学的几个方面,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上可以深入研究和探讨;初中阶段要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物学学习态度和能力;针对初、高中学校之间的交流和教科研活动中,要加强学生信息的沟通和研究;教师教学理论更新和教学方法完善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初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衔接点。对以上这些问题分别提出的具体建议和对策,将有助于浙江省生物学教学衔接问题的解决,为生物学教育工作者及前线教师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并为具体教学实施提供具体的参考建议与策略。
徐高明[6](2011)在《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 ——基于江苏省六所大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进一步密切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课程改革回应社会的需求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在以往社会需求与大学课程的关系研究中,从社会对大学课程影响的角度研究较多,而大学内部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对社会需求的认知、回应的研究较少;从市场或政府对大学课程的单因素研究较多,而从市场、政府、第三部门综合研究较少。本研究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为背景,从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三个社会需求的主体入手,选取了江苏省苏南、苏北不同区域,“985工程”、“211工程”和省属普通大学不同层次,以及综合性、以工科为主等不同类型共6所大学作为案例,分析了大学内部成员对社会需求认知、理解和回应的过程与机制。在收集6所案例大学相关文本资料的基础上,按照校—院—系三个层次,分别对案例大学的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兼学术人员和学术人员等三类共18人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访谈和文献研究发现,我国强势政府在大学课程改革中居于主导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市场和第三部门在大学课程改革中应有的作用;招生市场和院校之间市场竞争对大学课程影响不大,各校为了应对就业市场在课程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尝试,尽管存在一些消极应付行为;第三部门对大学课程的影响微乎其微。总体而言,我国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之间虽已形成了一定的互动,但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来自校内外的困难和阻力。借助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本研究构建了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互动的概念模型。该模型揭示,在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的互动中,大学内部成员对社会需求的认知和回应是大学对其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观念和制度这三个因素及其相互联系、协调关系的综合考虑的—个能动、能知的决策过程。大学课程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是大学内部成员对这三个因素的价值判断和甑别的选择性回应,而不是机械的或复制式回应。根据影响大学内部成员对社会需求的认知和理解因素的分析,论文建议在今后我国大学课程改革中要依法减少政府对大学课程改革的过度干预,加快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课程新模式,并积极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主动性,从而达成行政与学术、学科与市场的平衡,实现政府、市场与大学的良性互动和共赢。
陈金江[7](2010)在《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无论在任何国家抑或任何领域,精英总是社会的中坚与脊梁,起着引领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作用。倘若一个社会丧失了或无法培养精英群体,其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培养精英一直以来都是大学最重要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也是评判大学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出精英也是大学变革的永恒主题。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大学中,培养精英也上升为一个国家战略问题,正如着名的“钱学森之问”——中国大学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此背景之下,自改革开放之后,许多中国大学陆续在本科阶段新建了一类特殊组织来开展培养精英的改革试点工作。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这批组织逐渐“升格”为学院,成为各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这批组织被称之为“本科精英学院”,其实践探索对中国大学精英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科精英学院作为一种探索性的组织,它是伴随本科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以培养本科精英人才为导向的一种特殊机构,其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科专业为边界的教育组织形式,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权力与组织优势。概而言之,本科精英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运行模式”。案例研究法适合对本科精英学院相关问题的研究。通过对本科精英学院运行过程中五对关系的描述,即传统与现代、行政与学术、形式与内容、点上与面上、有形与无形,形成五个不同特点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单案例分析报告,分析总结出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交叉混合模式”、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的“通识教育模式”、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的“大学科模式”、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自由教育模式”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的“主动实践模式”。每一所大学的本科精英学院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运行模式”。在单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跨案例分析报告。本科精英学院作为一种探索性的特殊组织,其组织目标是通过探索新型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其组织结构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科专业为边界的教育组织形式,而是一个跨专业院系的教学管理机构;其组织权力的来源主要是以行政权力为主导、学术权力为辅助的权力模式。通过对每一所案例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的总结归纳,本科精英学院的运行都遵循了以下三个核心要素:一是突破传统专业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从“以专业为本”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本”,通过整合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方法,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探索各种新型的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形成学术优势积累。依靠强有力的行政驾驭,集中全校学术优势资源,在学术力量的参与下,营造一种有形和无形学术氛围,为本科精英人才的脱颖而出奠定学术基础。三是渐进式的持续变革。以办学传统与学科优势为依托,在局部范围内不断探索实践,在历史经验积淀的基础之上,继续推动组织变革的同时,在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实践。本科精英学院的创办和运行虽然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合目的性以及合规律性,但仍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本科精英学院的组织自主权问题,二是精英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问题。这就需要从制度设计上固化本科精英学院被赋予的特权,真正让教学改革的特区“特”起来,同时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深层次本科教学改革。
彭萌[8](2010)在《中美安全学科高等教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课程设置是整个教学计划的核心,其内容是否丰富,设计是否合理,实施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而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又是制约我国安全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的安全生产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但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其课程设置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本论文借鉴美国高校安全类专业课程设置的经验,为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本文主要从安全类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与内容等方面入手,通过收集与整理相关资料,以不同的角度,着重对中、美两国安全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目标、课程设置结构与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课程内容的实施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比较与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对两国该专业课程设置的优缺点作出总结。力求从两国安全类专业具体课程设置的差异中,发现和认识安全类专业课程建设的普遍性规律,结合我国的安全工程教育现状,有针对性的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来优化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和归纳法等方法。首先,从整体上来说运用了比较研究法。其次,在参考大量的书籍和文献的基础上,并从中美两国中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几所学校,对它们的课程体系(本科)进行了分别的研究,深入地描述和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最后,归纳总结出了美国对我国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通过列表的方式介绍中美高校开设安全类专业的情况,对两国的安全类专业的分布情况的对比,我国的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发展较晚,现在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美国的发展则相对成熟,美国的相关的课程设置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2)从中美开设安全类专业的高校的招生对象和学制、专业设置、研究方向、培养目标及就业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3)对中美开设安全类专业高校的课程内容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中美两国安全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不同,对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课程等所占的比重进行分析,得出中美两国在这些课程比重方面的差异,最后构建课程设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课程设置的水平进行评估,最后得出各类课程比较的结果,本章节的最后是对中美安全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实施过程进行比较。(4)针对我国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牛芳[9](2010)在《张民觉生殖生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代世界着名的华裔科学大家的光辉名册中,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钱永键、陈省身、丘成桐、陶哲轩等,他们或因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奖,或因荣获“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而成为人们耳熟能详和广为传诵的对象。但在世界生理学和医学领域,也有一位同样重要但却被人们包括国人忽视而多少显得有些“落寞”的华裔科学大家,他就是国际生殖生理学大师——张民觉。张民觉因其卓越的生殖生理学贡献而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和“口服避孕药之父”,曾三次荣获诺贝尔奖的提名,是华人在国际生理学和医学领域取得的最高成就者。然而,与以上华裔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相比,不仅国人对张民觉的事迹贡献所知甚少,而且国内外迄今尚无关于张民觉科学活动、成就贡献、社会影响的系统、专门和深入的研究,这是极不应该的。本论文是国内外首次关于张民觉生殖生理学贡献的全面、专业和深入的研究,是一次大胆而较新的探索。全文围绕张民觉生殖生理学的研究和贡献展开,以时间为主线,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其科研历程。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张民觉的求学与科研经历。张民觉在国内三十年的岁月,受到儒家传统文化、家族文化及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生的人格品质。中学阶段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是他以后进行生殖生理学研究的主体要素;清华大学接受的良好的系统教育成为他以后科学生涯的基础;国外的求学岁月与科研训练为他成为国际生殖生理学大师铺平了道路。第二章,梳理了张民觉精卵生理学基础研究的内容和成就。特别是精子获能、同步化理论的提出,突出了其作为生殖生理学家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的理念,奠定了20世纪后半叶生殖生理学发展的学理基础。第三章,突出了张民觉的精卵受精实验研究。受精是新生命的起点,标志着个体发育的伊始,张民觉是哺乳动物体外受精实验成功的第一人,多种动物卵子的体外受精及其技术上的改进均创始于张民觉的实验室。他凭着顽强毅力和娴熟的技巧,独自完成了几项精卵受精的经典实验,也标志着哺乳动物体外受精技术的成熟。第四章,论述了张民觉对人口控制技术的贡献。体外受精技术的成熟及应用催生了试管婴儿的诞生,为不孕夫妇带来了福音。同时,受精和避孕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据此张民觉又发明了成为节育有效手段的口服避孕药。张民觉的研究成果让不育者能育、能育者节育,为世界人口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五章,阐释了张民觉生殖生理学贡献引发的社会变革。从科学与社会的互动角度阐明了张民觉科学贡献的社会功能以及引发的社会伦理争议。“试管婴儿”的问世,使人类的命运从此由自己主宰;口服避孕药作为人工节育的有效手段,也让妇女从此获得了解放;体外受精技术的成功应用,开辟了畜牧改良的新途径,牛羊遍野不再是遥远的梦。同时,他的科学贡献也引发了医学伦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方面的争议。对此,本论文也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第六章,凝练出张民觉科学实验成功的启示。在他一生的科学研究生涯中,兴趣是他科学实验成功的原动力,勤奋执着与机遇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前提,科学方法是他实验成功的保障,而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是他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即兴趣、勤奋、执着、机遇、方法和创新,是张民觉作为实验科学家之所以成功的“六大法宝”,这当可以引以为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有益借鉴。张民觉一生致力于生殖生理学实验研究,他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都源于其科学实验,直到去世前仍然可以看到他实验的可贵身影。他一生的科学实验都浓缩在其发表的362篇学术论文之中,是弥足珍贵的科学资料和精神财富。无论是理论上的巨大发现,还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均解决了20世纪生殖生理学发展的瓶颈问题,凸显了他的重要贡献。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口述科技史方法、结合友邻学科的跨学科研究方法、计量分析的方法、内史和外史相结合的方法,在大量原始英文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发掘总结了张民觉生殖生理学实验成果对生殖生理学的贡献,剖析造就华人生殖生理学家成长的重要因素,总结当今中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某些规律。本论文对张民觉这位生殖生理学巨擘的研究历程、生殖生理学成就、科学方法等展开全面发掘,理清了张民觉的成长轨迹和生殖实验成功的路径,总结了张民觉对生殖生理学的伟大贡献。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首次较为系统、全面和深刻地探讨了张民觉在生殖生理学基础研究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填补了国内外对张民觉缺乏系统研究的空白,也进一步丰富了国内对华裔科学家系列的研究。第二,诚如一位美国友人曾经所言:“山西有很多寺庙、神佛的塑像,但却很少见科学家的塑像,张民觉博士对世界有巨大贡献,你们应该为他塑一尊像。”2004年在张民觉魂归故里10周年之际,其家乡岚县为张民觉塑了一尊塑像。针对山西以至国内对张民觉了解甚少的状况,本论文对从山西走向世界的科学家进行研究,丰富了山西的科学文化,也充实了山西地方科学史的内容。第三,本论文通过对张民觉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分析,旨在揭示从“山里娃”到“天之骄子”嬗变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分析了科学实验研究取得成功所必须的科学素质。第四,张民觉的科学研究造福了人类,也引发了医学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争议。本论文从科技与伦理的张力视角,给出了关于张民觉何以三次敲响诺贝尔奖大门而终未能入的社会文化思考。第五,透视张民觉成功的因素,探索当今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本论文力图刻绘出一位立体生动的华裔大科学家的全貌以及他的伟大理念,即他本人所说:科学必将造福于全世界,给人类带来文明。
孙彩荣[10](2010)在《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福建协和大学作为近代中国16所教会大学之一,在福建乃至中国社会、文化和教育等事业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协大能在民国时期动荡的环境中坚持办学并取得辉煌的成绩,与协大当年一直保持着强大的教授阵容是分不开的。教授作为大学教师职务称谓中的最高级者,是经过严格评审及相关组织机构资格认定后而授予的高级学术称号,由这些高级学术人员组成的学术精英结合体就构成了教授群体。正是因为有教授这一群体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办学和研究学术,才能够彰显出协大当年教师队伍的求知本质和学术品格。福建协和大学是人才荟萃之所,在其40年跌宕起伏的办学生涯中曾经有一批着名专家、学者、教授先后在这里任教。如着名文学家、文论家、教育家叶圣陶、郭绍虞,名儒陈宝琛入室弟子陈易园,严复的哲嗣、着名教授严叔夏,着名专古学家、甲骨文专家董作宾,着名学者陈文渊、陈锡恩、陈兴乐诸博士。教授群体肩负着协大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责任,他们的学术修养和治学才能直接关系到协和大学的兴衰荣辱。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的教授背景、流动情况、学科分属及学术贡献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有这些不仅能够诠释协大当年教授群体的精神风貌,也能够给当今高校教授的培养提供深刻启示。
二、2l世纪普通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l世纪普通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最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我国关于科学课程标准的研究 |
(二) 我国关于美国课程标准的研究 |
(三) 国外关于美国科学课程标准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比较 |
一、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 |
二、美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 |
三、比较与分析 |
第二章 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比较 |
一、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
二、两国均重视科学素养的重要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相似 |
(一) 关注学生科学学习的主体地位 |
(二) 关注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与经验 |
(三) 重视科学教育内涵的丰富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
(四) 重视科学探究、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
(五) 重视科学教育的公平性 |
三、美国更重视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
第三章 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比较 |
一、中美两国课程标准的设计框架 |
二、比较与分析 |
(一) 中国课标指向性更明确 |
(二) 中国课标规定详细,但定位显得模糊 |
(三) 中国课标的整合性有待提高 |
第四章 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目标比较 |
一、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与分目标 |
(一) 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 |
(二) 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分目标 |
二、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的比较与分析 |
(一) 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总目标的比较与分析 |
(二) 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分目标的比较与分析 |
第五章 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比较 |
一、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内容 |
(一)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组成 |
(二)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结构 |
二、美国小学科学课程内容 |
(一) 美国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组成 |
(二) 美国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结构 |
三、比较与分析 |
(一) 中美两国课程内容的相似之处 |
(二) 中美两国课程内容的相异之处 |
第六章 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比较 |
一、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比较 |
(一) 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主要内容 |
(二) 教学建议的比较与分析 |
二、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评价建议比较 |
(一) 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主要内容 |
(二) 评价建议的比较与分析 |
三、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比较 |
(一) 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主要内容 |
(二) 教材编写建议的比较与分析 |
四、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比较 |
(一) 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主要内容 |
(二)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的比较与分析 |
五、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发展建议比较 |
(一) 中美两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发展建议主要内容 |
(二) 教师发展建议的比较与分析 |
第七章 启示 |
一、加强我国课标的连贯性与整合性 |
二、促进学生的科学学习由“探究”向“实践”的实质性转变 |
三、构建具体、清晰的学生科学学习预期表现 |
四、加强科学教育的师资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概念界定 |
(三)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关于民国及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研究 |
(二) 关于以“西南联大”为主体对西南联大本身的研究 |
(三) 关于西南联大管理的研究 |
(四) 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基本内容与结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背景论 |
第一节 历史渊源:云南的革命传统与三大学的使命粘合 |
一、云南省革命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渲染 |
二、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使命粘合 |
第二节 地理环境:办学的地理区位与便利的科研条件 |
一、云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自然资源的丰富性 |
二、战时云南战略地位的增强和文教氛围的提升 |
第三节 战事激发:三大学的忍辱内迁与抗战必胜的信念 |
一、国民政府对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战时内迁部署 |
二、日军惨无人道轰炸所激起的知识分子抗战到底的决心 |
三、北大、清华、南开“南渡”的抱负及发奋图强的信念 |
第四节 政治氛围:云南地方与国民政府关系变动形成的管理空间 |
一、龙云与蒋介石间复杂关系演变为西南联大管理创造中间地带 |
二、云南地方与国民政府相互角力为西南联大管理赢得宽松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要素论 |
第一节 机构设置——西南联大组织系统构架 |
一、西南联大的最高权力机构设置 |
二、西南联大的主要职能部门设置 |
三、西南联大的教学主体院系设置 |
四、西南联大的其他相关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人力资源——“三常委”及教授群体 |
一、西南联大管理中“三常委”领导特质 |
二、西南联大管理中教授群体特点的分析 |
第三节 财物资源——经费预算及办学成本 |
一、西南联大的经费预算及主要来源 |
二、西南联大的师生规模及维系成本 |
三、西南联大的新建校舍及图书仪器 |
第四节 时空资源——行政管理时间与校址选择空间 |
一、时间资源:西南联大各机构负责人管理时间分析 |
二、空间资源:对昆明、蒙自、叙永校址选择的考量 |
小结 |
第三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关系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处理与政府的关系 |
一、西南联大与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关系 |
二、西南联大与云南地方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西南联大与北大、清华、南开三大学的关系 |
一、共同开展教师聘用:混搭式的教师人事编制 |
二、共同承担教师薪酬:互助式的教师薪酬发放 |
三、共同进行学生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分类管理 |
第三节 西南联大内部组织机构间的关系 |
一、常委会主持全校校务 |
二、校务委员会和教授会分掌日常行政和学术事务 |
三、教务、总务、训导三大处分司日常管理与服务 |
四、学生自治会致力于维护学生权益 |
第四节 “学校-教授-学生”三重关系构建 |
一、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严管与关怀并举 |
二、教授与学生的关系:教育和关照并用 |
三、学校与教授的关系:救济与支持并行 |
第五节 学生学术与社会相关联的制度安排 |
一、形式多样的学生实习与就业 |
二、以国防需求为导向服务社会 |
三、多层次的学生社会调研安排 |
四、学生学术及课外活动的规范 |
小结 |
第四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特征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产生形式 |
一、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继承性 |
二、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创新性 |
第二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显着特征 |
一、在遵循部令与寻求自主间保持张力 |
二、决策的集体协商与执行的通力配合 |
三、具有稳态结构的内部管理运行系统 |
四、机构负责人管理与学术工作的交互 |
第三节 “制度—人—文化”的有机统一 |
一、制度设计:规范的精细管理 |
二、人的作用:积极的能动因素 |
三、文化创设:自由氛围的营造 |
第四节 自治精神消解管理的硬化 |
一、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过度干预及其负效应 |
二、西南联大源自传统维护自治的内生动力 |
三、西南联大自治精神保护主动性与创造性 |
小结 |
第五章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之价值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效能评价 |
一、西南联大的人才培养成效 |
二、西南联大的学术研究成效 |
三、西南联大的社会服务贡献 |
四、西南联大的文化传承创新 |
第二节 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的当代价值 |
一、在历史的转型中自觉肩负时代使命 |
二、在管理中对大学精神的坚守与变革 |
三、在大学坚持学术为志业的本真追求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研究 ——以中央研究院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 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三 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与后续研究 |
第一章 提出科学文化共同体的必要、可能与意义 |
1.1 提出科学文化共同体的必要 |
1.2 提出科学文化共同体的可能 |
1.3 开展科学文化共同体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性质、结构与研究内容 |
2.1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性质与特征 |
2.2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结构与维系 |
2.3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研究内容 |
第三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核心成员的分析 |
3.1 中央研究院的核心行政人员 |
3.1.1 中央研究院院长 |
3.1.2 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
3.1.3 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所长 |
3.2 中央研究院的核心研究人员 |
3.2.1 专任研究人员 |
3.2.2 兼任研究人员 |
3.2.3 国外研究人员 |
3.3 中央研究院的评议人员 |
3.3.1 两届评议员分析 |
3.3.2 首届院士分析 |
第四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地缘、亲缘、学缘、业缘分析 |
4.1 共同体成员的地缘关系分析 |
4.1.1 籍贯分布特点与原因 |
4.1.2 地缘关系对共同体的维系 |
4.2 共同体成员的亲缘关系分析 |
4.2.1 科学文化精英家世的基本情况 |
4.2.2 家世对科学文化精英的影响 |
4.2.3 共同体成员之间亲缘关系的个案分析 |
4.3 共同体成员的学缘关系分析 |
4.3.1 学缘结构特点与原因 |
4.3.2 学缘关系对共同体的维系 |
4.4 共同体成员的业缘关系分析 |
4.4.1 职业分布特点与原因 |
4.4.2 业缘关系对共同体的维系 |
第五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社会学分析的比较研究 |
5.1 “院士”与“会员”之比较 |
5.2 “院士”与“会员”的年龄分析 |
5.3 “院士”与“会员”的籍贯分析 |
5.4 “院士”与“会员”的留学情况分析 |
5.5 “院士”与“会员”的任职情况分析 |
5.6 “院士”与“会员”的去向 |
第六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社会学分析的两个案例 |
6.1 竺可桢的科学文化实践轨迹与社会使命 |
6.1.1 在科研机构中的科学文化实践 |
6.1.2 在科学社团中的科学文化实践 |
6.1.3 在教育文化事业中的科学文化实践 |
6.1.4 在政府部门中的科学文化实践 |
6.2 胡适与科学文化共同体社会网络的个案研究 |
6.2.1 胡适与共同体成员的同学关系 |
6.2.2 胡适与共同体成员的师生关系 |
6.2.3 胡适与共同体成员的同事关系 |
6.2.4 胡适与共同体成员的书信来往 |
第七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其他科研机构的发展 |
7.1 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的发展 |
7.2 与私立科研机构的发展 |
7.3 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发展 |
第八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科学学会的发展 |
8.1 创立专门学会 促进学科发展 |
8.2 组织学术活动 沟通国内同人 |
8.3 创办科学刊物 传播科学文化 |
8.4 审查科学名词 统一学术用语 |
8.5 加强国际科学交流 扩大中国科学影响 |
第九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高等教育的发展 |
9.1 大学科学教育的核心力量 |
9.2 大学办学的掌舵人 |
9.3 编着中文教科书的实践者 |
第十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
10.1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博物馆 |
10.1.1 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设立 |
10.1.2 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主要组织者 |
10.1.3 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普工作 |
10.2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科学图书馆 |
10.2.1 科学图书馆事业的设置 |
10.2.2 科学文献资源建设 |
10.2.3 工作人员情况分析 |
第十一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学术示范 |
11.1 科学文化共同体发表学术论文的考察 |
11.1.1 发表论文的整体情况 |
11.1.2 发表论文的学科分析 |
11.1.3 发表论文的刊物分析 |
11.2 科学文化共同体与科学期刊 |
11.2.1 植物研究所创办刊物概况 |
11.2.2 《植物学汇报》的内容与植物所学科建设 |
11.2.3 《植物学汇报》作者情况分析 |
11.2.4 《植物学汇报》的特点与影响 |
第十二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科学考察实践 |
12.1 “广西科学调查团”的科学成就与文化意义 |
12.1.1 广西科学调查团的组建 |
12.1.2 广西科学调查团的调查经过及成绩 |
12.1.3 广西科学调查团的科学文化价值与影响 |
12.2 积石山探险:一次失败的科研合作活动 |
12.2.1 “积石山探险事件”本末 |
12.2.2 中国科学界对“积石山探险”的态度 |
12.2.3 对“积石山探险事件”的文化反思 |
第十三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科学文化价值观 |
13.1 科学文化中的学术自由 |
13.2 科学文化中的道德因素 |
13.3 科学文化中的现实观照 |
13.4 科学文化中的实践特性 |
13.5 科学文化中的社会担当 |
第十四章 科学文化共同体的科学文化影响力 |
14.1 科学文化的传播 |
14.2 科学精神的塑造 |
14.3 科学精英的培养 |
14.4 科学奖项的设立 |
结束语 |
附录 中央研究院职员录(1927-1949)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积极推进生物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构建系统性与连贯性相结合的实验课程体系 |
2.1 转变实验课程设置理念, 修订完善实验教学计划 |
2.2 整合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整体设计实验课程体系 |
2.3 搭建校内校外实习平台, 补充丰富已有课程体系 |
3 创建科学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 |
3.1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明确实验教学目标 |
3.2 改进现有教学方法, 更新实验教学模式 |
3.3 运用先进教学手段, 丰富实验教学方式 |
4 建立多元化与开放式相结合的实验评价体系 |
4.1 平时实验考评与期末课程考试相结合 |
4.2 实验基础理论与实验操作技能相结合 |
4.3 教师综合评价与学生课程反馈相结合 |
5 结语 |
(5)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前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综述 |
1.国内外学段间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
2.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的研究 |
3.浙江省初高中生物学教学现状 |
(三) 概念的界定 |
1.教学衔接 |
2.学习风格 |
3.教学风格 |
(四)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二) 学习风格理论 |
(三) 系统论 |
(四) 学习准备观及其螺旋式课程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 课程标准比较分析 |
2. 教材比较分析 |
3. 学生学习风格与生物学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
4. 教师教学风格与衔接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
5. 有关衔接问题建议与对策的提出 |
(三)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四、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的调查与分析 |
(一)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与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分析 |
1. 课程性质和价值 |
2. 课程理念 |
3. 课程设计思路 |
4. 课程目标 |
5. 内容标准 |
(二) 初中科学教材与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研究与分析 |
1. 内容编排特点 |
2. 插图的使用 |
3. 课外资料及课后练习 |
4. 学生实验或活动安排 |
5. 相关知识点的安排 |
(三) 学生学习风格与生物学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
1. 学生学习风格调查分析 |
2. 学生生物学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
(四) 教师教学风格与衔接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
1. 教师教学风格调查 |
2. 教师衔接教学情况调查 |
3. 有关衔接教学情况的教师访谈 |
五、结果与分析 |
(一) 学生生物学学习现状的研究分析 |
(二) 教师生物学教学现状研究分析 |
(三) 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分析 |
六、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的建议与对策 |
(一) 学生学法 |
(二) 教师教法 |
(三) 教材的编写与使用 |
(四) 实验与实践教学 |
(五) 师资队伍建设 |
(六) 地方、学校教学活动管理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 研究结论 |
(二) 反思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习风格调查表 |
附录2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教师教学风格测查表 |
附录4 初高中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5 对初中科学教师衔接教学情况的调查 |
附录6 对高中生物学教师衔接教学情况的有关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 ——基于江苏省六所大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大学外部环境的新变化 |
一、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外部环境的新特点 |
二、大学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途径选择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评价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理论框架 |
一、大学课程外部社会需求主体的认识与界定 |
二、"三主体九维度"分析框架的建立 |
三、"三主体九维度"分析框架的功能和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重要概念界定 |
一、研究思路 |
二、重要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案例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
一、案例研究的定义及其选择缘由 |
二、案例学校的选择 |
第三节 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 |
二、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的可靠性与研究伦理 |
一、研究的可靠性 |
二、研究伦理 |
第五节 研究过程与主要内容 |
一、研究过程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府在大学课程变革中的主导地位 |
第一节 政府对大学课程意识形态的掌控 |
一、牢固确立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
二、强制性统一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
第二节 专业目录和专业规范定制大学课程基准 |
一、专业目录: 对大学课程的官方控制 |
二、专业规范: 对大学课程进行具体框限 |
第三节 教学评估和项目建设引导大学课程改革 |
一、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大学课程实行过程控制 |
二、"精品课程"项目引导大学课程建设 |
第四节 强势政府主导地位的必要性及其弊端 |
一、政府在大学课程改革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必要性 |
二、强势政府对大学课程改革的不利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市场对大学课程变革的影响 |
第一节 以"空壳化"的专业应对招生市场 |
一、学生升学中挑大学选专业的局限性 |
二、大学本科专业的"空壳化" |
三、课程信息资源匮乏加剧"空壳化" |
第二节 确保学生向"工作生活"过渡 |
一、大学就业压力倍增 |
二、大学"教育生活"中的课程变革 |
第三节 构建与院校定位相匹配的课程 |
一、责任促使一流大学领跑大学课程改革 |
二、生存迫使地方普通高校实施特色化课程改革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三部门对于大学课程变革的特殊性 |
第一节 第三部门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
一、第三部门的内涵 |
二、第三部门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第三部门先天不足对大学课程的影响 |
一、中美学术第三部门的个案分析与比较 |
二、我国第三部门先天不足对大学课程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大学课程变革回应社会需求的策略和困境 |
第一节 大学课程变革回应社会需求的策略 |
一、不同层次类型大学课程回应策略 |
二、不同类型学科专业的课程回应策略 |
三、高等教育系统转型时期的的课程回应策略 |
第二节 大学课程变革回应社会需求的困境 |
一、大学课程变革过程中考虑的主要因素 |
二、大学课程变革回应社会需求的内部困难和阻力 |
三、大学课程变革回应社会需求的外部困难和阻力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大学课程变革与社会需求的互动机制 |
第一节 社会需求主体对大学课程的影响机制 |
一、政府对大学课程的政策干预机制 |
二、市场对大学课程的利益驱动机制 |
第二节 大学课程对社会需求回应的新模式 |
一、课程纵向结构由"三层楼"向"三平台"转变 |
二、引进通识教育课程计划 |
第三节 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的互动机制 |
一、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
二、大学课程与社会需求互动的概念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发现及其意义 |
一、主要研究发现与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发现的知识贡献及意义 |
第二节 对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
一、依法减少政府对大学课程改革的干预 |
二、加快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课程新模式 |
三、大力提升教师参与大学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水平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推广与展望 |
一、研究的局限 |
二、研究的推广 |
三、研究的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案例大学最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框架 |
附录二: 访谈征询信 |
附录三: 案例大学访谈资料编码表(隐去) |
附录四: 案例大学文本资料编码表(隐去) |
附录五: "社会需求视域下的大学课程变革"访谈提纲(教务处长版) |
附录六: "社会需求视域下的大学课程变革"访谈提纲(院长版) |
附录七: "社会需求视域下的大学课程变革"访谈提纲(教授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价值 |
1.3 相关概念说明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2 竺可桢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交叉混合模式 |
2.1 竺可桢学院的创办历程及原因 |
2.2 竺可桢学院的主要做法 |
2.3 竺可桢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
2.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3 复旦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模式 |
3.1 创办复旦学院的动因分析 |
3.2 复旦学院的主要做法 |
3.3 复旦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
3.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4 匡亚明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大学科模式 |
4.1 创办匡亚明学院的动因分析 |
4.2 匡亚明学院的主要做法 |
4.3 匡亚明学院的实施效果及其主要经验 |
4.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5 元培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自由"教育模式 |
5.1 创办元培学院的动因分析 |
5.2 元培学院的主要做法 |
5.3 元培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
5.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6 启明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主动实践模式 |
6.1 创办启明学院的动因分析 |
6.2 启明学院的主要做法 |
6.3 启明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
6.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中美安全学科高等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和样本选用原则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样本选用原则及资料搜集 |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4.1 课程与课程体系 |
1.4.2 课程种类 |
1.4.3 课程设置 |
1.4.4 课程实施 |
第二章 中美安全学科教育现状分析 |
2.1 我国安全教育发展现状 |
2.2 美国安全科学发展现状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中美安全学科高等教育的比较分析 |
3.1 招生对象和学制 |
3.2 专业设置、研究方向差异 |
3.3 培养目标差异 |
3.4 就业的比较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美课程设置对比评价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4.1 课程内容特点比较 |
4.2 中美各类课程比重分析 |
4.3 构建课程设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4 指标隶属度确定 |
4.5 距离判别法 |
4.6 课程设置水平评价模型 |
4.6.1 定量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4.6.2 定性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4.6.3 课程设置水平距离判别模型的建立 |
4.6.4 判别模型的检验 |
4.7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5.1 存在的问题 |
5.2 相关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 |
1.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着 |
2.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社会实践 |
(9)张民觉生殖生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张民觉的学研生涯 |
1.1 中国的基础教育 |
1.1.1 岚县:启蒙教育 |
1.1.2 太原:中等教育 |
1.1.3 清华:志趣转向 |
1.2 剑桥的科研训练 |
1.2.1 庚赔留英:初涉生理学 |
1.2.2 剑桥:转向生殖生理学 |
1.3 伍斯特的辉煌成就 |
1.3.1 伍斯特:全新的境遇 |
1.3.2 同步理论与精子获能 |
1.3.3 体外受精与试管婴儿 |
1.3.4 避孕节育与人口控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张民觉精卵生理学研究 |
2.1 张民觉精子生理学研究 |
2.1.1 精子的生成与保存 |
2.1.2 精子受精机理 |
2.1.3 精子获能实验 |
2.1.4 进一步的研究 |
2.2 张民觉卵子生理学研究 |
2.2.1 卵子保存与能育性 |
2.2.2 同步化理论 |
2.2.3 卵子移植实验 |
2.2.4 成功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张民觉精卵受精生理学研究 |
3.1 哺乳动物受精的基础研究 |
3.1.1 精卵受精能力的基础研究 |
3.1.2 哺乳动物受精的生理学研究 |
3.2 体外受精实验的应用研究 |
3.2.1 体外受精的经典实验 |
3.2.2 体外受精技术的成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张民觉对人口控制技术的贡献 |
4.1 试管婴儿:体外受精技术的结晶 |
4.2 口服避孕药:生殖生理学的应用 |
4.2.1 社会需要与口服避孕药 |
4.2.2 口服避孕药的实验研究 |
4.2.3 口服避孕药:仁术济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张民觉生殖生理学贡献与社会变革 |
5.1 试管婴儿:人类的命运自己主宰 |
5.2 人工节育:妇女从此获得了解放 |
5.3 畜牧改良:牛羊遍野不再是梦想 |
5.4 张民觉生殖生理学贡献的伦理反思 |
5.4.1 科学技术必将造福于人类 |
5.4.2 科技与伦理:必要的张力 |
5.4.3 诺贝尔奖背后的文化鸿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张民觉:一个实验科学家的启示 |
6.1 兴趣:科学实验成功的原动力 |
6.2 机遇与勤奋:实验成功的前提 |
6.2.1 机遇搭起成功之桥 |
6.2.2 勤奋成就科学之梦 |
6.3 方法:科学实验成功的保障 |
6.3.1 合理选题:实验成功的一半 |
6.3.2 巧妙假设:直观而简单 |
6.3.3 对照比较:现象明显,结论可靠 |
6.3.4 论思维:实验方向的指针 |
6.4 创新: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一 张民觉精子生理学研究的论文统计表 |
附二 张民觉卵子生理学研究的论文统计表 |
附三 张民觉博士大事年表 |
附四 张民觉家族简介 |
附五 张民觉362篇论文目录 |
附六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七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学术史的简单回顾和研究资料 |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意义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协和大学教授教育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教授教育背景概况 |
第二节 教授受教育情况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教授群体的人员构成变化 |
第二章 协和大学教授流动情况 |
第一节 协大不同时期教授的流动情况 |
第二节 教授流动的原因 |
第三节 教授流动去向 |
第三章 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的教育角色 |
第一节 各学院教授人数及任课情况 |
第二节 教授的教学特色 |
第三节 教授的教育理念 |
第四章 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的社会角色 |
第一节 探索未知世界 |
第二节 教授群体的时代精神与社会变迁 |
第三节 教授群体的道德取向 |
第五章 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特征 |
第一节 与燕京大学教授比较 |
第二节 协大教授群体特征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2l世纪普通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最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 崔青青. 扬州大学, 2018(12)
- [2]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D]. 杨燕江. 云南大学, 2018(09)
- [3]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共同体研究 ——以中央研究院为考察中心[D]. 夏文华. 山西大学, 2013(12)
- [4]积极推进生物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 季更生,陈爱春,赵敏,王娜,屠洁. 广西轻工业, 2011(11)
- [5]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的研究[D]. 谢彬林. 浙江师范大学, 2011(05)
- [6]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 ——基于江苏省六所大学的研究[D]. 徐高明. 南京大学, 2011(10)
- [7]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分析[D]. 陈金江.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7)
- [8]中美安全学科高等教育比较研究[D]. 彭萌. 中南大学, 2010(02)
- [9]张民觉生殖生理学研究[D]. 牛芳. 山西大学, 2010(11)
- [10]福建协和大学教授群体研究[D]. 孙彩荣.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