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左炔诺孕酮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内外释药特性研究

可降解左炔诺孕酮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内外释药特性研究

一、生物降解型左炔诺孕酮微球的制备及体内外释药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曾佳,李芳,陈建兴,陈良康,俸灵林[1](2021)在《基于药剂学视角的女性避孕节育药具研发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际社会将家庭计划作为改善妇幼健康的优先战略,我国也将生殖健康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其中,育龄女性采取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防止意外妊娠、降低人工流产是提高其生殖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简述了女性避孕节育产品的全球市场需求,并以全球需求及市场为导向的长效生物降解型埋植剂和长效微球注射剂为例,分别从原辅料选择、处方前研究、处方工艺研究等前期开发环节入手,探讨女性避孕节育药具的研发思路。最后,展望了3D打印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前沿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跨学科整合药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研究方式,有望改变传统制剂的开发模式,助力加速推动女性避孕节育药具的产业化转化步伐。

陈博智[2](2021)在《高分子微针用于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药物控释系统能够在治疗期内维持药物浓度稳定在有效治疗范围内,消除了频繁给药的需求,为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实质性好处。近几十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将药物活性分子与聚合物载体材料结合研制了一系列的控释制剂,以满足不同的病理和临床需求。口服控释片因其给药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但其实际释药性质易受胃肠道生理变化的影响。因此对于生物制剂或其他治疗指数狭窄的药物,通常需要通过注射或皮下埋植来达到预期的全身或局部效果。然而高难度以及高创伤性的应用过程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基于上述背景,本课题将微针给药技术与药物控释系统结合开发出了可由患者自行给药的微创性高分子微针给药系统,并通过调节微针基质材料的结构特性,药物与基质材料的结合方式以及微针的结构设计,构建可快速经皮给药,缓慢皮下释放的高分子微针药物控释系统,为高分子微针经皮给药的进一步推广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成果分为三部分:(1)单一载药高分子微针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本章节主要通过调节高分子微针的基质材料控制药物在皮下的释放特性。首先采用真空模板填充法制备了聚乙烯醇、明胶、壳聚糖以及透明质酸等FDA认证可用于人体的医用高分子为基质材料的载药微针,干燥后具有稳定刺穿皮肤,经皮释放药物等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调节聚乙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制备不同交联度的京尼平交联明胶控制微针在皮下释放药物的速率。体外内药物释放实验以及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上的降血糖实验证明了分子质量越高的聚乙烯醇以及交联度越大的交联明胶微针释放药物的速率越慢,具有控制胰岛素缓慢释放,维持血糖稳定的能力。(2)集成式载药高分子微针皮下释药特性的研究本章节基于上一章的研究成果,采用集成式微针设计将多种不同释药性质的高分子微针集成到同一个微针系统上,使其具有多相药物释放模式,能够以方便且无痛的方式为餐后血糖波动提供更好的生理性胰岛素覆盖。通过将快速分离技术与多相独立微针阵列结合实现了在数秒内有效地经皮递送胰岛素并独立控制胰岛素在皮下的释放动力学。此外,通过实时血糖监测发现一日三餐进食模式的糖尿病大鼠表现出明显的餐后血糖波动,而集成式微针的胰岛素释放模式可有效抵消进食后的机体血糖升高,改善血糖波动,有望代替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模式,提高病患依从性。(3)新型大剂量载药生物针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本章节基于微针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大剂量载药生物针,并通过将生物降解性载药微球引入可溶性生物针体系,达到皮下针体快速溶解和药物缓速长效释放的效果。力学性能与载药量实验综合证明了当微球的填充量占整个体系的质量比为51 wt%时,生物针具有皮肤刺穿能力和最大载药效率。通过使用配套的便携式拖放器,该生物针可在数秒内被递送至皮下,操作简便,植入过程中不会导致流血或皮肤感染,且应用部位的皮肤在3 h后恢复至初始正常状态。活体实验表明,相比于皮下注射,生物针在治疗期间能够维持血药浓度稳定在治疗窗内,避免峰谷现象,具有良好的药物控释特性。总体而言,生物针一方面克服了传统微针体系载药量偏低的缺点,另一方面又避免了皮下埋植剂的创伤性植入手术,适合患者在家自行给药,在可控经皮给药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林慧[3](2019)在《去氧孕烯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制备去氧孕烯聚乳酸纳米粒的影响因素,优化制备工艺,并研究其体内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DG-PLA-NPs,其包封率和载药量是主要的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考察相关的影响因素,优化制备工艺。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以及利用动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平均粒径大小和分布,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G-PLA-NPs的包封率及载药量。通过体内外释放实验进行去氧孕烯纳米粒的释药性评价,对纳米粒的体外释药特性进行分析,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结果:8个因素中,投料比、水相和有机相比例以及PVA浓度对去氧孕烯聚乳酸纳米粒的包封率有较大影响。经优化得到的处方工艺为聚乳酸与去氧孕烯的比例为5,PVA浓度为0.5%,水相和油相比例为5。优化工艺制备的DG-PLA-NPs外观呈圆形或类圆形,其平均粒径为209±2.64nm,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0.181±0.01,去氧孕烯的包封率为79.61±0.79%,载药量为6.81±0.13%。原料药和去氧孕烯聚乳酸纳米粒的体内外释放实验表明去氧孕烯聚乳酸纳米粒的释药前期为快速释药,后期释药缓慢,结果表明DG-PLA-NPs与原料药相比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结论: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DG-PLA-NPs操作简单、所得纳米粒粒径小、载药量和包封率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袁鹏[4](2010)在《孕激素缓释微球的研制及其局部应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难以治愈的常见妇科良性疾病,而妊娠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极为有效的自然疗法,假孕疗法就是用药物模拟妊娠的机体内环境,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然而,全身应用孕激素的副作用多,包括恶心、痤疮、体重增加、水钠潴留、突破性出血、肝功能异常及血栓形成等。患者的依从性较差,常常半途而废,极大地影响了治疗效果。同时常规假孕疗法病灶局部的药物浓度低,对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等病变的治疗效果差。为了提高疗效同时降低副作用,我们提出诱导局部假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假说。即制备一种可长期缓释孕激素的生物降解型微球,注射到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局部,在病灶局部形成高浓度孕激素的环境,诱导出高度假孕状态,使异位内膜病灶萎缩、坏死并吸收,从而提高疗效;而血药浓度低,对代谢及卵巢功能影响小,可减少常规假孕疗法的副作用。研究目的1.设计一种可注射并长期缓释孕激素的生物降解型微球;2.通过自体移植子宫内膜建立兔及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3.在兔内异症模型上观察孕激素缓释微球局部应用的疗效与副作用;4.在大鼠皮下内异症模型上观察单次局部注射孕激素缓释微球疗效的维持时间,并与GnRHa的疗效相比较。研究方法与结果第一部分:孕激素缓释微球的制备及特性检测采用油/水复乳液中蒸发法制备左炔诺孕酮聚乳酸微球,并检测了微球表面性状、粒径分布、注射性、载药率、体外释药及降解。通过优化含药量、蒸发温度和蒸发搅拌速度改善载药微球的表面性状、减少载药微球的突释效应。含药量严重影响载药微球的表面性状,当分散相含药量在5%及以下时,载药微球表面相对光滑;而含药量在10%及以上时,载药微球的表面粗糙,有药物微晶体黏附,部分微球开裂;蒸发温度也对载药微球的表面性状有一定的影响,在常温下(25℃左右)制备的载药微球表面粗糙有裂纹,而在冰浴条件(0-4℃)下制备的载药微球表面相对光滑;蒸发搅拌速度是微球表面性状的另一影响因素,低速搅拌蒸发制备的载药微球表面光滑,但部分微球出现融合现象,中速搅拌蒸发制备的载药微球表面光滑,形状规则,无融合现象,而高速搅拌蒸发制备的载药微球表面粗糙,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体外释药曲线显示优化组合条件下制备的载药微球突释效应最小,释药最平稳,最接近零级释放。扫描电镜显示优化组合条件下制备的载药微球表面非常光滑致密,无孔隙裂纹,粒径分布在45μm左右(45.18±8.96μm),适合18G-23G的针头注射,但对细于26G的针头不具备通针性。含药量在(37.5±1.4) %,经过6个月的体外降解,微球仅仅出现粘连和融合,但仍保持原有形状。第二部分: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的建立对45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行开腹手术,切除左侧子宫并纵形剖开,剥除肌层及浆膜层,修整成0.5×0.5 cm大小的组织,6–0丝线缝合至腹膜壁层,两个月后,内膜移植物从腹腔凸起并形成血管化的囊肿,动情周期未受影响,囊肿的组织与结构和人内膜异位囊肿相似。对25只雌性SD大鼠行开腹手术,切除左侧子宫并纵形剖开,剥除肌层及浆膜层,修整成4块0.5×0.5 cm大小的组织,放置在大鼠下腹部皮下,两个月后,皮下内膜移植物变成紫蓝色的囊肿,动情周期未受影响,囊肿的组织与结构和人内膜异位囊肿相似。第三部分:孕激素缓释微球兔内膜异位囊肿内注射的药理药效学研究将兔内膜异位模型随机化分为5组,分别接受局部假孕治疗(即将孕激素缓释微球注射到内膜异位囊肿内)、局部空白微球治疗(即将空白微球注射到内膜异位囊肿内)和系统假孕治疗(即反复皮下注射孕激素)。并设去势组作为阳性对照,空白对照组作为阴性对照。与系统假孕组相比,局部假孕组血药曲线平稳,血药浓度远远低于系统假孕组(P < 0.01),而囊肿内药物浓度远远高于系统假孕组(P < 0.01),一次给药可维持6个月。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和空白微球组的内膜异位囊肿明显增大(P < 0.01),系统假孕组内膜异位囊肿无显着变化,而局部假孕组和去势组内膜异位囊肿显着减小(P < 0.01)。系统假孕组内膜异位囊肿仅仅发生分泌性改变,而局部假孕组与去势组内膜异位囊肿发生高度萎缩。同时,系统假孕组转氨酶、血脂、血糖和体重增加均显着升高,而局部假孕组对各代谢指标无明显影响。系统假孕组排卵受到抑制,无动情周期,而局部假孕组动情周期未受影响。第四部分:孕激素缓释微球囊内单次注射对大鼠皮下内膜异位囊肿疗效的长期观察将大鼠皮下内膜异位模型随机化分为3组,分别接受局部假孕治疗(即将孕激素缓释微球注射到内膜异位囊肿内)和6个月的GnRHa治疗,并设空白对照组。每月测量囊肿最大径变化,连续阴道涂片观察性周期变化。治疗后第6、12月取血样和内膜异位囊肿,观察代谢指标变化、囊肿组织学变化、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变化。治疗6个月后,局部假孕治疗和GnRHa治疗均引起内膜异位囊肿显着萎缩(P < 0.01)。局部假孕组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普遍减弱(P < 0.01);而GnRHa组雌激素受体表达普遍增强(P < 0.01),孕激素受体在上皮的表达也显着增强(P < 0.01)。之后,局部假孕组囊肿仍保持萎缩状态,而GnRHa组囊肿在停药后快速增长,于第9月达到治疗前的水平并保持到第12月。局部假孕组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在第12月仍低于对照组水平,而GnRHa组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在第12月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局部假孕治疗和GnRHa治疗对各代谢指标均无显着影响。局部假孕组动情周期正常,而GnRHa组在治疗后6至7个月无动情周期。结论1.优化组合条件下制备的孕激素缓释微球表面性状最好,突释效应最小,最接近零级释放,在体外条件下一次给药可释药长达7个月,适合常规注射。2.自体移植子宫内膜组织可成功建立兔及大鼠内异症动物模型,兔模型适合研究孕激素缓释微球局部应用的疗效和药物代谢特点;大鼠皮下模型适合研究孕激素缓释微球单次应用疗效的维持时间和局部作用的机制。3.孕激素缓释微球局部应用后,病变局部药物浓度高,使内膜异位囊肿发生高度萎缩,治疗效果与去势相当,显着优于全身用药;而血药浓度低,无明显的毒副作用。4.单次局部注射孕激素缓释微球对大鼠皮下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效果可维持近一年,同时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因而可通过重复局部注射孕激素缓释微球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

张妍婷[5](2010)在《PCL基微/纳米粒给药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聚己内酯(PCL)作为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良的药物通透性,可用于药物的缓控释载体。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己内酯(MPEG-PCL),在性质上得到了改良,近年来在药物输送系统研究中成为热点。本文首先用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作为生物催化剂,合成了PCL和MPEG-PCL聚合物,无化学催化剂残留。然后研究了以水溶性较好的新型抗癌药物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CH331)为模型药物的PCL微球和以疏水性抗癌药物紫杉醇为模型药物的MPEG-PCL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及性质。由于CH331是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对其性质研究的报道几乎没有,因此首先测定了其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以达到更好的包封效果。然后,采用S/O/W溶剂挥发法制备CH331-PCL微球。研究发现,只有加入适量乙醇作为药物颗粒预处理剂才能制得形态圆整、粒径均一且具有较高载药量的微球。CH331在外水相中的溶解度影响微球的包封率和体外释药行为。不同组分的MPEG-PCL分别作为乳化剂和药物载体,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得到紫杉醇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的乳化剂,MPEG-PCL不仅生物可降解,而且在较低浓度下就可达到稳定乳液的作用。考察了投药量对纳米粒包封率的影响和不同浓度、不同组分的MPEG-PCL作为乳化剂对纳米粒性质的影响。所得到的纳米粒最高包封率可到达52.5±3.9%,粒径为70 120 nm,形态圆整,稳定性良好,载药量为5%左右的纳米粒可达到7天的缓释效果。

陆美艳[6](2009)在《卡马西平缓释微球的制备和体外释药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从合成入手,以聚乳酸(PLA)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基材,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载有药物卡马西平的缓释微球,并且考察微球的性质及释药性能。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讨论:首先,以D,L-乳酸为原料制备合成聚乳酸。先以D,L-乳酸为起始物,用真空高温制备了反应单体丙交酯。然后将丙交酯与催化剂辛酸亚锡置于安瓶中,真空状态下封口,置于真空于燥箱中160℃加热合成聚乳酸。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和核磁共振对产物鉴定分析。其次,采用水包油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PLA和PLGA的空白微球。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各因素对微球的影响。通过最佳工艺条件制备的PLA和PLGA的空白微球表面光滑圆整,分散性良好无粘连,粒径分布集中。同时制备了载有卡马西平的PLA和PLGA微球,考察载药微球的性质。结果表明两种基材微球的粒径分布都较为集中,载药量分别为2.3%和11.38%。最后,对卡马西平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性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优选的体外透析释放条件下,采用最佳制备工艺的卡马西平微球具有持续的缓释行为,有一定的缓释给药性质;加速条件下微球的释放行为与长期体外释放有一定相关性,是否可用该体外加速释放条件模拟长期体外释放行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对卡马西平载药微球进行释放动力学模型研究,经拟合发现,用Higuchi模型拟合最好。因此以PLA和PLGA作为载体,制备卡马西平聚微球,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达到了延长作用时间及减少给药次数的目的。

龙健晶[7](2009)在《吗啡明胶微球的药理学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吗啡明胶微球的制备和体外释放研究目的研究吗啡明胶微球的制备工艺,考察其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方法和体外释药特征,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吗啡明胶微球,以微球的粒径分布、载药量、包封率等为指标,依据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设计筛选出制备吗啡明胶微球的最佳工艺。模拟体内释药环境,对吗啡明胶微球的体外释放进行研究。采用零级、一级方程、Higuchi模型和Ritger-Peppas指数模型对释药曲线进行拟合。对吗啡明胶微球制剂在高温、高湿和光照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制备吗啡明胶微球的最佳工艺为:明胶浓度20%,投料比1:2.5,乳化剂浓度1%,搅拌速度700rpm。制备的吗啡明胶微球形态圆整,分散性好。所得方法制备工艺稳定,重复性好。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微球在4h内存在突释效应,体外释放呈现出明显的缓释作用。吗啡明胶微球的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吗啡明胶微球在高温、高湿及光照条件下性质不稳定。结论吗啡明胶微球的制备工艺可行,重现性良好。吗啡明胶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第二部分吗啡明胶微球的药效学研究目的通过对吗啡明胶微球新西兰兔皮下给药的药效学研究,考察其镇痛作用。方法建立新西兰兔的足底疼痛模型,通过对累计疼痛评分和痛阈的比较,探讨吗啡明胶微球的镇痛作用。结果在等效剂量的情况下,吗啡明胶微球的镇痛作用与吗啡注射液相当,镇痛作用持续时间更长,同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吗啡明胶微球具备良好的镇痛作用。第三部分吗啡明胶微球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目的通过吗啡明胶微球新西兰兔皮下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考查其体内释药行为。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新西兰兔体内血浆吗啡浓度来计算微球在体内的释药速度,应用药动学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吗啡明胶微球在给药后缓慢释放药物,峰浓度降低,达峰时间明显延长,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一级吸收,相对生物利用度达到88.84%。结论吗啡明胶微球具有缓释长效药代动力学特征,达到了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体内驻留时间、维持平稳血药浓度的设计目的。

肖玉婷[8](2009)在《星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合成及缓释微球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D,L-丙交酯、乙交酯、葡萄糖为合成材料,经开环聚合反应生成星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star-PLGA),经红外光谱法(IR)、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差热分析法(DSC)及葡萄糖鉴别反应对共聚物进行了结构确证和理化性质考察。以盐酸马布特罗和天麻素为模型药物,以合成的star-PLGA为载体制备了生物可降解相容性好的微球,分别进行了微球处方工艺、微球体外释药的研究和评价,旨在通过考察模型药物微球的性质来评价载体star-PLGA的性能。分别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球中盐酸马布特罗和天麻素的含量和释放度,对其精密度、回收率进行了考察,方法学研究表明,分析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符合样品分析要求,为药物的处方设计,制剂学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微球载药量测定和体外释药研究。以star-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W/O/W复乳法制备盐酸马布特罗微球和天麻素微球。以载药量、突释量和粒径为质量评价指标,对盐酸马布特罗微球的处方和工艺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考察。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筛选出了最优处方。对优选处方制得的盐酸马布特罗微球的外观形态、载药量、突释量、体外释放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盐酸马布特罗微球形态圆整、均匀,流动性好,分散性好,载药量和突释量分别为1.59%和5.15%。对优选处方制得的盐酸马布特罗微球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和长期试验,影响因素试验表明载药微球在高温、高湿、光照条件下均不稳定;长期试验表明2个月内室温条件下盐酸马布特罗微球的稳定性较好。通过体外释放优选天麻素微球处方,考察其外观形态、载药量、突释量等指标。天麻素微球形态圆整、均匀,流动性好,分散性好,载药量和突释量分别为5.28%和15.06%。对优选处方制得的天麻素微球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和长期试验,影响因素试验表明载药微球在高温、高湿、光照条件下均不稳定;长期试验表明1个月内室温条件下天麻素微球的稳定性较好。通过测定天麻素微球大鼠体内剩余药量来考察天麻素微球在大鼠体内的释药情况,建立了生物样品中天麻素的HPLC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微球的体内外释药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江惠[9](2009)在《超临界CO2制备载药多孔聚合物块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发一种能控制药物释放的载体,以减轻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本文采用超临界CO2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加载药物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块。超临界CO2有着独特的优点:易回收,可循环利用,具有低毒性和环境友好性,化学惰性不可燃,操作安全。因为诸多优点,超临界CO2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对超临界CO2制备载药聚合物材料的过程进行详细的实验研究,可以为以后的理论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本文用超临界CO2诱导相分离方法首先制备未载药和载药的醋酸纤维素(CA)块。通过扫描电镜(SEM)对CA块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分析药物载体状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分析了药物的释放性能。讨论了实验过程中升压速度、压力波动、卸压速度等因素对CA块表观结构的影响,并详细考察了实验温度、压力和聚合物浓度对块的孔隙率和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CA块的孔隙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压力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孔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减小。并初步尝试了在CA块里加载药物阿莫西林。根据药物释放性能测试结果得出结论:制备的载药CA块起到了控制药物缓释的作用。此外,还用该方法制备了未载药和载药的聚己内酯(PCL)块和聚乳酸(PLA)块。分别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块的微观结构、药物载体状态和药物的释放性能。考察了块的孔径随着压力、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聚合物比值、块厚和载药量对药物释放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CL块孔径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压力的升高变化不大:PLA块孔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减小,随着PLA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载药的PCL块和PLA块中药物的释放速度均随着聚合物中聚乙二醇(PEG)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块厚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载药量的增加而减小。通过本文的实验研究,不仅对超临界CO2诱导相分离方法制备聚合物块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也对各个操作参数对孔径和药物释放性能的影响有了较系统的了解,这为以后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王倩[10](2008)在《丝裂霉素植入型膜剂的制备及其药效学和生物相容性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恶性肿瘤的治疗在很大程度上仍以化疗为主。虽然传统的静脉化疗有一定的效果,但全身毒副作用较大,病人往往难以耐受。近年来,利用控缓释制剂进行间质化疗取得了很大成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局部化疗方法。丝裂霉素(MMC)是一种广谱的抗肿瘤抗生素类药物,临床上主要剂型为注射用丝裂霉素冻干粉。为了降低该药的给药量,减小毒副作用,使其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本文首先以聚乳酸和卵磷脂为药物载体,采用反胶束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载丝裂霉素纳米粒子;在此基础上以胶原、壳聚糖、大豆卵磷脂为膜材制备了复合膜和药膜,并对膜的性能进行了考察:通过动物实验对药膜的药效学和生物相容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具体内容摘要如下:1.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工艺优化和性质表征:采用反胶束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载药纳米粒子;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并对载药纳米粒子的形态、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行为等性质进行研究;考察药物在磷脂复合物及纳米粒子中的状态。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粒子表面光滑圆整,粒径均匀,平均粒径可控制在300~800 nm,包封率最高可达90%以上,具有明显的体外缓释效果;研究结果证明,药物和卵磷脂是以磷脂复合物的形式结合;药物最终以无定形状态分布于纳米粒子中。2.复合膜和药膜的制备及性质研究:以胶原、壳聚糖、大豆卵磷脂为膜材制备了复合膜和药膜,考察膜的形貌、吸水性能、膜中材料的相互作用以及药膜体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膜和药膜具有良好的微观结构,纳米粒子能够在复合膜的内部和表面均匀分散;与纯胶原膜相比复合膜和药膜的溶胀率显着降低;复合膜保持了胶原良好的生物学特性;药膜的体外释药速率更加缓慢、平稳,无突释现象,呈现了良好的缓释效果。3.药膜的药效学和生物相容性初步研究:运用H22肝癌实体瘤的动物模型,采用丝裂霉素膜剂实体瘤周围植入进行间质化疗的方法进行丝裂霉素植入型膜剂体内抑瘤效果实验;通过药膜小鼠皮下植入的方式考察药膜的组织相容性。结果显示:丝裂霉素植入型膜剂在体内具有较好的抑瘤活性,且抑制效果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并能显着降低丝裂霉素的毒副作用;与同剂量丝裂霉素针剂注射组相比,药膜植入组的抑瘤率更高,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更为持久;观察给药后肿瘤的病理切片发现,丝裂霉素植入型药膜可通过抑制瘤细胞增值、并促其调亡,起到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药膜小鼠皮下植入后,仅引起轻微的炎症反应,没有组织渗透液蓄积,没有观察到明显血管与纤维的增生,说明丝裂霉素膜剂皮下植入后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二、生物降解型左炔诺孕酮微球的制备及体内外释药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降解型左炔诺孕酮微球的制备及体内外释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高分子微针用于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传统药物控释系统
        1.2.1 口服控释制剂
        1.2.2 注射控释制剂
        1.2.3 经皮控释制剂
        1.2.4 皮下埋植控释制剂
    1.3 微针给药系统
    1.4 高分子微针控释系统
        1.4.1 扩散-控释微针系统
        1.4.1.1 通道型微针控释系统
        1.4.1.2 非通道型微针控释系统
        1.4.2 溶胀-控释微针系统
        1.4.3 降解-控释微针系统
        1.4.4 响应-控释微针系统
        1.4.4.1 内源性刺激响应微针
        1.4.4.2 外源性刺激响应微针
        1.4.5 靶向-控释微针系统
        1.4.5.1 微针眼部给药系统
        1.4.5.2 微针口腔给药系统
        1.4.5.3 胃肠道等部位给药系统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单一载药高分子微针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2.2.2 微针基质材料的制备
        2.2.3 交联度的测量
        2.2.4 微针模板的制备
        2.2.5 载药高分子微针的制备
        2.2.6 载药高分子微针力学性能测试
        2.2.6.1 微针轴向负载力测量
        2.2.6.2 猪皮刺穿测试
        2.2.7 载药高分子微针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2.2.8 载药高分子微针体内药物释放实验
        2.2.9 胰岛素高分子微针降血糖实验
        2.2.10 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明胶交联度测量
        2.3.2 轴向力学性能研究
        2.3.3 皮肤刺穿实验研究
        2.3.4 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2.3.5 体内药物吸收评价
        2.3.6 负载胰岛素的单—高分子微针降血糖效果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3.2.2 微针基质材料的制备
        3.2.3 微针基质材料的表征测试
        3.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3.2.3.2 红外光谱检测
        3.2.3.3 核磁共振光谱
        3.2.4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的制备
        3.2.5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力学性能测试
        3.2.6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体外插入测试及皮肤愈合评价
        3.2.7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的生物相容性测试
        3.2.7.1 细胞相容性
        3.2.7.2 血液相容性
        3.2.8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的吸湿性能
        3.2.9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3.2.10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体内药物释放实验
        3.2.11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针基质材料的表征
        3.3.2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的设计与制备
        3.3.3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的力学性能与皮肤刺穿能力测试
        3.3.4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的安全性评价
        3.3.5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体外释放测试
        3.3.6 集成式高分子微针降血糖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大剂量载药生物针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4.2.2 伊维菌素微球的制备
        4.2.3 伊维菌素微球的表征
        4.2.3.1 形貌表征
        4.2.3.2 药物含量测定
        4.2.4 载药生物针的制备
        4.2.5 载药生物针的表征
        4.2.5.1 形貌表征
        4.2.5.2 力学形成测试
        4.2.5.3 体外皮肤刺穿实验
        4.2.5.4 生物相容性测试
        4.2.5.5 体外药物释放特性
        4.2.6 载药生物针体内动物实验
        4.2.6.1 大鼠皮肤刺穿和恢复实验
        4.2.6.2 体内药物释放实验
        4.2.6.3 药代动力学评价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IVM-PLGA微球的表征
        4.3.2 生物针的表征
        4.3.3 生物针的安全性测试
        4.3.4 生物针的体外及体内药物释放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3)去氧孕烯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去氧孕烯
        1.2 长效缓释给药系统
        1.3 纳米粒
    2 研究思路
    3 可行性分析
    4 技术创新点
    5 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避孕状况研究进展
    2 去氧孕烯
        2.1 去氧孕烯的药物背景
        2.2 去氧孕烯药理作用
    3 纳米粒
        3.1 纳米粒的基本概念
        3.2 纳米粒的性质
        3.3 纳米粒的分类
        3.3.1 聚合物纳米粒
        3.3.2 壳聚糖纳米粒
        3.3.3 载药磁性微粒
        3.3.4 固体脂质纳米粒
        3.3.5 长循环纳米粒
        3.4 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3.4.1 乳化聚合法
        3.4.2 界面缩聚法
        3.4.3 液中干燥法
        3.4.4 溶剂扩散法
        3.4.5 超临界流体技术
    4 生物降解型材料
    5 总结
第二章 去氧孕烯含量测定和理化性质研究
    1 材料
        1.1 试剂及药品
        1.2 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DG-PLA-NPs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1.1 检测波长的确定
        2.1.2 色谱条件
        2.1.3 专属性实验
        2.1.4 标准曲线的建立
        2.1.5 最低检测量和最低定量限的测定
        2.1.6 精密度
        2.1.7 方法回收率
        2.1.8 提取回收率
        2.2 去氧孕烯在各种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2.2.1 测定介质的配制
        2.2.2 去氧孕烯在不同介质中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3 结果
        3.1 去氧孕烯体外含量测定方法考察结果
        3.1.1 检测波长的确定和专属性试验的结果
        3.1.2 标准曲线的建立与最低检测限的确定
        3.1.3 精密度与准确度实验结果
        3.2 去氧孕烯在各种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测定结果
    4.讨论
        4.1 DG含量测定方法学建立
        4.2 DG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5 结论
第三章 去氧孕烯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仪器
    2 方法
        2.1 改进的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纳米粒
        2.2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2.2.1 包封率的测定
        2.2.2 载药量的测定
        2.3 单因素考察
        2.3.1 PVA浓度的影响
        2.3.2 有机溶剂的影响
        2.3.3 水相和有机相比例的影响
        2.3.4 PLA与去氧孕烯的比例的影响
        2.3.5 搅拌速度的影响
        2.3.6 油相注入水相的方式
        2.3.7 蒸发时间的影响
        2.3.8 蒸发温度的影响
        2.4 正交设计实验
        2.5 优化制备工艺
        2.6 验证优化条件
    3 去氧孕烯纳米粒外观形态、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DI)的观察
        3.1 纳米粒的外观形态观察
        3.2 纳米粒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DI)的观察
    4 结果
        4.1 单因素考察结果
        4.1.1 PVA浓度的影响
        4.1.2 有机溶剂的影响
        4.1.3 水相和有机相比例的影响
        4.1.4 PLA与去氧孕烯的比例的影响
        4.1.5 搅拌速度的影响
        4.1.6 油相注入水相的方式
        4.1.7 蒸发时间的影响
        4.1.8 蒸发温度的影响
        4.2 正交设计实验
        4.3 优化制备工艺
        4.4 验证优化条件
        4.5 统计学方法
        4.6 纳米粒的外观形态观察
        4.7 纳米粒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DI)的观察
    5 讨论
    6 结论
第四章 DG-PLA-NPs体外释药性研究
    1 材料
        1.1 试剂及药品
        1.2 仪器
    2 方法
        2.1 DG和 DG-PLA-NPs体外释放研究
        2.1.1 体外释放方法学考察
        2.1.2 DG和 DG-PLA-NPs体外释放研究
    3 结果
        3.1 标准曲线的建立
        3.2 去氧孕烯在释放介质中的回收率
        3.3 精密度
        3.4 DG和 DG-PLA-NPs体外释放研究
    4 讨论
    5 结论
第五章 DG-PLA-NPs药物动力学研究
    1 材料
        1.1 试剂及药品
        1.2 仪器
        1.3 动物
    2 方法
        2.1 放射免疫法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2.3 血清制备
        2.4 操作步骤
        2.5 计算
        2.6 给药方案及样品采集
        2.7 数据处理分析
    3 大鼠药物动力学研究
        3.1 实验方法
        3.2 样品血药浓度测定
        3.3 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4 实验结果
        4.1 标准曲线
        4.2 药动学参数
    5 讨论
    6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符号说明
致谢

(4)孕激素缓释微球的研制及其局部应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正文
    实验一 孕激素缓释微球的制备及特性检测
        1 材料和仪器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1 材料和器械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三 孕激素缓释微球兔内膜异位囊肿内注射的药理药效学研究
        1 材料与器械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孕激素缓释微球囊内单次注射对大鼠皮下内膜异位囊肿疗效的长期观察
        1 材料与器械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5)PCL基微/纳米粒给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1.1.1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1.1.2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
        1.1.3 PCL
        1.1.4 MPEG-PCL
    1.2 微球给药系统
        1.2.1 微球的制备方法
        1.2.2 微球的性能特点
    1.3 纳米粒给药系统
        1.3.1 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1.3.2 纳米粒的性能特点
    1.4 课题的提出
第二章 PCL 和 MPEG-PCL 的合成与表征
    2.1 材料和仪器
        2.1.1 材料
        2.1.2 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PCL 的合成
        2.2.2 MPEG-PCL 的合成
        2.2.3 PCL 和MPEG-PCL 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CL 的结构表征
        2.3.2 MPEG-PCL 的结构表征
    2.4 小结
第三章 CH331 和紫杉醇的分析方法及理化性质
    3.1 材料和仪器
        3.1.1 材料
        3.1.2 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CH331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3.2.2 CH331 溶解度的测定
        3.2.3 紫杉醇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3.2.4 紫杉醇溶解度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H331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3.3.2 CH331 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
        3.3.3 紫杉醇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3.3.4 紫杉醇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
    3.4 小结
第四章 CH331-PCL 微球的制备、表征及释药行为
    4.1 材料和仪器
        4.1.1 材料
        4.1.2 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微球的制备
        4.2.2 载药量和包封率测定
        4.2.3 粒径测定
        4.2.4 微球形态观察
        4.2.5 X-ray 衍射分析
        4.2.6 体外释药的考察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球制备方法的选择
        4.3.2 载药量、包封率及粒径
        4.3.3 微球形态特征
        4.3.4 X-ray 衍射分析
        4.3.5 体外释药行为
    4.4 小结
第五章 紫杉醇 MPEG-PCL 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释药行为
    5.1 材料和仪器
        5.1.1 材料
        5.1.2 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纳米粒的制备
        5.2.2 空白纳米粒的表征
        5.2.3 载药量和包封率测定
        5.2.4 粒径及表面电荷测定
        5.2.5 纳米粒形态观察
        5.2.6 X-ray 衍射分析
        5.2.7 纳米粒稳定性考察
        5.2.8 冻干保护剂的考察
        5.2.9 体外释药的考察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空白纳米粒的表征
        5.3.2 乳化剂的作用
        5.3.3 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及表面电荷
        5.3.4 纳米粒形态特征
        5.3.5 X-ray 衍射分析
        5.3.6 纳米粒稳定性考察
        5.3.7 冻干保护剂的考察
        5.3.8 体外释药行为
    5.4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工作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6)卡马西平缓释微球的制备和体外释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缓控释制剂
        1.1.1 缓控释制剂的定义
        1.1.2 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
        1.1.3 设计缓控释制剂时应考虑的因素
        1.1.4 缓释、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评价
        1.1.5 药物释放动力学
    1.2 微球给药系统
        1.2.1 微球给药系统的定义和应用
        1.2.2 制备微球常用的材料
        1.2.3 药物在微球中的分散状态
        1.2.4 药物在微球中的分散状态的几种检测方法
    1.3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
        1.3.1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基本性质
        1.3.2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缓释制剂的上市产品
        1.3.3 聚乳酸的合成方法
        1.3.4 PLA/PLGA微球的制备方法
    1.4 卡马西平简介
        1.4.1 卡马西平的物理、化学特性
        1.4.2 卡马西平的临床应用
        1.4.3 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
        1.4.4 卡马西平的药理学特征
        1.4.5 卡马西平的现有剂型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PLA的合成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所用的试剂
        2.1.2 实验所用的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丙交酯的合成、纯化与表征
        2.2.2 丙交酯开环制备聚乳酸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3.1 丙交酯的结果
        2.3.2 聚乳酸的结果
        2.3.3 丙交酯纯度对聚乳酸分子质量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PLA和PLGA微球的制备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所用的试剂
        3.1.2 实验所用的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PLA和PLGA空白微球的制备
        3.2.2 卡马西平的PLA和PLGA载药微球的制备
        3.2.3 PLA和PLGA微球的表征
        3.2.4 微球对温度的稳定性考察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空白微球制备的影响因素讨论
        3.3.2 投药比对载药量和产率影响的考察
        3.3.3 PLA空自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
        3.3.4 PLGA空白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
        3.3.5 卡马西平的PLA和PLGA载药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
        3.3.6 载药微球的洗涤对载药量的影响
        3.3.7 PLA和PLGA微球的表征
        3.3.8 微球对温度的稳定性考察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球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4.2.1 释药方法的选择
        4.2.2 释放介质的选择
        4.2.3 透析释药过程中微球形态的观察
        4.2.4 透析释药法的结果
        4.2.5 加速释放方法的结果
        4.2.6 释放动力学模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7)吗啡明胶微球的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正文
    第一部分 吗啡明胶微球的制备和体外释放研究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二部分 吗啡明胶微球的药效学研究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三部分 吗啡明胶微球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吗啡研究进展
    综述二 ——明胶微球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8)星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合成及缓释微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星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star-PLGA)的合成及结构确证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共聚物的合成方法
        2.2 结构确证
        2.3 star-PLGA合成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章 模型药物微球处方前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盐酸马布特罗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2.2 天麻素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微球制剂学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微球的质量评价指标
        2.2 盐酸马布特罗微球处方与工艺因素考察
        2.3 正交试验设计
        2.4 微球处方与工艺的确定
        2.5 天麻素微球处方与工艺因素考察
        2.6 天麻素微球工艺重复性试验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章 微球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盐酸马布特罗微球
        2.2 天麻素微球
    3 讨论
    4 结论
第五章 天麻素微球大鼠体内释药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1.3 试验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天麻素微球大鼠体内释药测定
        2.2 天麻素微球制剂的大鼠体内释药实验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9)超临界CO2制备载药多孔聚合物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载药多孔聚合物材料及应用背景
        1.1.1 药物缓释体系的应用背景
        1.1.2 药物控释载体类型
        1.1.3 聚合物材料
    1.2 载药多孔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1.2.1 传统制备方法
        1.2.2 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载药多孔聚合物材料
        1.2.3 超临界二氧化碳法致孔机理及优点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章小节
2 实验技术及实验装置
    2.1 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
    2.2 实验步骤
        2.2.1 溶液的配制
        2.2.2 铸块
        2.2.3 压力及温度控制
        2.2.4 提携剂的添加
        2.2.5 实验过程
    2.3 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
        2.3.1 紫外分光光度法原理
        2.3.2 标准曲线的测定
        2.3.3 聚合物块中药物含量的确定
        2.3.4 红外光谱法
    2.4 本章小节
3 醋酸纤维素块
    3.1 醋酸纤维素材料特性及其应用
    3.2 醋酸纤维素块的制备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3.2.2 实验方法
        3.2.3 实验结果表征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3.1 醋酸纤维素块
        3.3.2 载药醋酸纤维素块
    3.4 本章小节
4 聚己内酯块
    4.1 材料特性及其应用
        4.1.1 聚己内酯
        4.1.2 氟尿嘧啶
        4.1.3 左炔诺孕酮
    4.2 聚己内酯块的制备
        4.2.1 药品与试剂
        4.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4.2.3 实验装置
        4.2.4 溶液的配置
        4.2.5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表征
        4.3.1 聚合物块的质量损失率
        4.3.2 SEM
        4.3.3 红外光谱
        4.3.4 药物释放性能测试
    4.4 实验结果及讨论
        4.4.1 未载药聚合物块
        4.4.2 载药(阿莫西林)聚合物块
        4.4.3 载药(5-氟尿嘧啶)聚合物块
        4.4.4 载药(左炔诺孕酮)聚合物块
    4.5 本章小节
5 聚乳酸块
    5.1 材料特性及应用
    5.2 聚乳酸块的制备
        5.2.1 药品与试剂
        5.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5.2.3 实验装置
        5.2.4 溶液的配置
        5.2.5 实验方法
        5.2.6 实验结果表征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
        5.3.1 未载药PLA块
        5.3.2 载药(阿莫西林)聚合物块
        5.3.3 载药(左炔诺孕酮)聚合物块
    5.4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丝裂霉素植入型膜剂的制备及其药效学和生物相容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植入型药物运释系统概述
    1.2 植入型药物运释系统的特点
    1.3 植入型药物运释系统的分类
    1.4 植入型药物运释系统中药物释放机制
    1.5 植入型药物运释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
    1.6 丝裂霉素的理化性质及药理学性质
    1.7 本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丝裂霉素植入型膜剂的制备及表征
    2.1 仪器与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丝裂霉素植入型膜剂的药效学及生物相容性初步研究
    3.1 仪器与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与展望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及所获奖励
致谢

四、生物降解型左炔诺孕酮微球的制备及体内外释药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药剂学视角的女性避孕节育药具研发的思考[J]. 曾佳,李芳,陈建兴,陈良康,俸灵林.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21(08)
  • [2]高分子微针用于皮下药物控释的研究[D]. 陈博智.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3]去氧孕烯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研究[D]. 林慧.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4]孕激素缓释微球的研制及其局部应用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作用[D]. 袁鹏. 第四军医大学, 2010(06)
  • [5]PCL基微/纳米粒给药系统的研究[D]. 张妍婷.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1)
  • [6]卡马西平缓释微球的制备和体外释药性能研究[D]. 陆美艳. 东北大学, 2009(04)
  • [7]吗啡明胶微球的药理学研究[D]. 龙健晶.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9(10)
  • [8]星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合成及缓释微球的研究[D]. 肖玉婷. 沈阳药科大学, 2009(08)
  • [9]超临界CO2制备载药多孔聚合物块的实验研究[D]. 江惠. 大连理工大学, 2009(10)
  • [10]丝裂霉素植入型膜剂的制备及其药效学和生物相容性的初步研究[D]. 王倩. 厦门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可降解左炔诺孕酮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内外释药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