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支持出版物

共同支持出版物

一、共同支持刊物发行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谢文韬[1](2021)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引领着变革潮流的都市,和象征着传统的旧体诗坛之间,看似并不协调,实则存在紧密联系。研究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发掘近代旧体诗坛的独特性,从而确立其文学史意义。但旧体诗坛面对近代都市的诸多变革,并非一味被动地受到影响,而是根据主观意志进行适应调整,最终形成了与前代不同的面貌。因此需要超越一般文学史书写中常用的机械反映论,避免将旧体诗坛的创作、批评等活动看成都市变革的注脚,单纯从其中寻找涉及近代都市变革的内容的做法,如罗列堆砌与都市某一方面变革相关的诗词作品等,而应将近代旧体诗坛看成由具备不同意志的群体构成的复杂存在,摸索近代旧体诗坛与前代不同的运作机制,寻找其在文学史上的位置。探讨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先须确定近代都市中与旧体诗坛联系紧密的变革,以及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从而为深入研究打下铺垫。首先物质方面,都市交通方式的变革让诗人们的出游、交际大为便捷;通讯媒介变革与诗人的谋生、求知与济世活动紧密相关;交际场所的变革让诗人们有了新的互动空间。其次在社会方面,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给积极入世的诗人们提供了为理想奋斗的机遇;教育体系的变革让在都市中求学、任教成为诗人们的普遍经历;思想风潮的变革则给诗人们走向多样化的人生道路提供了指引。正因如此,凡是在近代旧体诗坛稍有影响的诗人,都与变革的都市密切相关,或长住于这些都市,或长期以其为中心活动,或兼而有之。在明确二者的基本联系后,便可考察都市变革背景下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变化。以民国建立、新诗兴起和新文化运动等关键事件为节点,都市中旧体诗坛的实体依托发生了不同轨迹的走向,这直接影响了旧体诗坛的生存状态。在晚清时期,诗坛与都市政治强人的幕府间联系,较前代质变虽然不多,量变却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进入民国后,这种联系却突然断裂。而报刊在晚清民初经不同诗人群体的努力,逐步被旧体诗坛接受、认可,然而随着新诗的兴起,旧体诗坛在报刊上受到严峻挑战,不得不进行反击,但在关键的论辩方式上,面对以概念定义为逻辑起点的新文学阵营,学衡派为代表的诗坛中坚力量仍保持着以历史经验为逻辑起点的思维模式,在报刊空间中表现得并不适应,反倒是旧体诗坛基层在论战过程中实现了一定的自我突破。而近代高等教育机构,长时间内并未表现出与旧体诗坛的特别联系;但新文化运动后,随着旧体诗坛在社会上逐渐式微,它们成为了旧体诗坛延续微弱生命的难得依托。在理清近代都市变革作为背景的影响后,便可将坐标切换至旧体诗坛本身,探讨近代旧体诗坛自身如何在创作潮流、批评活动以及组织结构方面进行行为上的主动调整以及机制上的自我调适,以适应近代都市的变革。最明显的体现是在创作潮流上。首先,都市政治环境的变革,使得诗人们要通过在诗歌创作中表现政治热情和政治能力来在都市政治场域中生存,甚至获取更多政治资源。虽然这种情况前代也有,但在近代程度可谓达到顶峰。然而不同政治热情、政治目标以及诗歌风格的诗人,在转型幅度和方式上各有不同。其次,近代都市生活场域的变革,则让各种新名物开始成为书写对象,但不同时期诗坛对新名物语汇所普遍采取的书写模式不同。最开始抱着介绍、夸耀心态的诗人,往往将新名物作为诗歌的主题进行书写;而在新名物被熟悉之后,诗人更多将之作为单位在诗中使用,但保守的诗人,则一直只将其作为背景以减弱对旧体诗歌传统造成的冲击。相较之下,尽管都市思想场域的变革使得新概念语汇同样开始进入诗人的笔下,但旧体诗坛最初普遍没有将之与传统的语汇区分开来,故在书写模式上多与传统典故混同,不过随着诗人文化普及意识的提高,诗人们逐渐会将以诗歌作品总体来对这些新概念进行介绍阐释。近代旧体诗坛的批评活动方面也体现了旧体诗坛面对都市变革时的调整。随着信息传播技术与都市中公共话语空间的形成,诗歌批评的形式、对象与本质都在发生变化。形式上,过往单向、个人化的诗话,成为了一种高度公开化、互动化的批评形式,它可由报刊征集素材而生成,能够成为一种集体意志的表达,读者可以用各种即时性的反馈手段来影响诗话的创作,批评者在创作诗话时也必须时刻考虑读者,同时它又保持了一定的自身特色,报刊带来的一些互动形式由于其体式传统而并不能被广泛接受。对象上,在没有被某种具有特定观念的特定群体所垄断的都市公共话语空间中,不同群体用不同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使得过往累积的诗歌资源会被重新挖掘。而对于诗歌本质的认识,也随都市中社会阶级的变化与前代不同。诗歌不再被视为士人的身份象征,甚至不再是知识分子必须掌握,而对诗歌的文学知识的研究、诗歌的鉴赏等,开始从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分离出来,渐渐变得可以独立进行,且渐渐被知识分子所看重。面对近代都市变革,旧体诗坛结构体系的变化,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体现。就诗坛流派而言,“都市型”诗派开始取代“地域型”诗派,成为诗坛主导。就诗人社群而言,过往实地、封闭、主要依赖士人关系网的特点发生改变,在都市的公共空间中更加具有全国意识,对士人关系网有所突破。成员地位取决于存在感,而社群之间界限模糊,比起内部进行活动,向外界公开举办活动变得更为重要。在诗坛的个体层面,都市的风气与社会阶级变革使诗人对于使用诗歌谋取经济利益不再感到可耻,诗歌开始向书画靠近,其交易有走向体系化的趋势,这使得诗人的交际策略和关系网也发生了变化。综合这些方面来看,近代都市的变革,对于旧体诗坛的整体影响,在于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以及知识谱系层面的专门多元化三点。这些相对于前代的独特之处也正是近代旧体诗坛的近代性体现。

郭莎[2](2021)在《沈兹九的报刊活动与思想研究(1931-1949)》文中研究说明沈兹九是一位爱国女性,她积极动员妇女抗日救国,并对妇女解放的伟大事业做出贡献。沈兹九在1931年到1949年参与编辑了五份报刊,分别是《时事类编》、《妇女园地》、《妇女生活》、《风下》、《新妇女月刊》。抗日战争时期,沈兹九利用报刊鼓励妇女从事实际的救亡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沈兹九发表多篇政治性文章,揭露国民党内战真面目,抨击国民党反动统治,呼吁民主。沈兹九不同时期的具体思想与活动,都是其爱国精神的体现。沈兹九的思想与活动具有时代性,体现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女性知识分子从事妇女解放和救国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对沈兹九的报刊活动和思想研究表明:首先,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女性能够在职业领域中同男性争夺资源,得益于清末民初男性精英对妇女解放的提倡。其次,男性话语下的妇女解放仍非常有限,为由“被启蒙者”变成“主动发声者”,女性知识分子自办报刊,女报人群体逐渐形成,沈兹九便是群体中的一份子。最后,女报人在提倡妇女解放的同时主动关注国家时局,将“小我”变成“大我”,将妇女解放融入到民族话语中。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女报人凭借自身独特魅力和个人不懈努力逐渐在男权社会中争得一席之地,她们通过新闻活动和社会活动给尚处在黑暗中的女性大众指明方向和道路。沈兹九作为其中一份子,同样具备群体性特征。她主动办刊,高举妇女解放大旗,抗战时期动员妇女参与抗战,解放战争时期发表反内战、求民主的政治言论。作为办刊者,沈兹九始终坚守妇女解放和宣传救国的使命。沈兹九所处的时代环境要求思想和实践相结合,沈兹九在从事报刊宣传的同时亦参加妇女解放和救国的实际工作,正是这种结合让她成为当时文化界极有名气的女报人。

王目坤[3](2020)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书刊审查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书刊审查政策调整变化过程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作为控制社会思想传播,监管社会舆论变化,过滤敌对价值观的书刊审查制度是维系俄国专制统治的重要保障,受到历任俄国沙皇的格外重视。受社会政治文化条件、国际国内革命形势、沙皇个人思维等因素变化的影响,俄国书刊审查政策表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如果以俄国出版业发展为水平线,那么书刊审查政策就以波浪线式的方式悬挂在上方,时而自由较宽松,时而保守较严苛,就这样来回切换:亚历山大一世执政前期(1801—1812)是书刊审查政策的宽松自由期,颁布了第一个书刊审查法律,规范了书刊审查秩序,国民教育部和大学负责处理书刊审查事务,到他执政后期(1812—1825),书刊审查政策开始转向保守;尼古拉一世时代(1825—1855)是书刊审查政策的保守严苛期,颁布了两部书刊审查法律,其中一个被称之为“铁律”,出现了部门书刊审查体系,在1848—1855年甚至出现了极度严苛的书刊审查政策,被史学界称之为书刊审查史上的“白色恐怖”;亚历山大二世执政时期(1855—1881)的书刊审查政策也出现了明显的分水岭,从1855年至19世纪70年代,书刊审查政策整体上比较宽松、缓和:实施了豁免预审制(仅限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允许私人创办报刊,运用司法手段处理书刊审查事务纠纷;19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国内阶级矛盾加剧,书刊审查政策逐步走向保守,行政专断权和经济处罚举措更多的出现了书刊审查事务处理之中,这种保守趋势一直延续到亚历山大三世时期。亚历山大三世时代(1881—1894)是书刊审查政策走向全面保守的时期,“四大臣委员会”的筹建将处理书刊审查事务的行政专断权发挥到了极致,经济手段开始更多的用于对出版物的惩罚之中,这种专断权延伸到了尼古拉二世时期。直到1901年,在出版业与俄国专制政府斗争了一个世纪左右之后,终于从法律层面出现了利于出版业的规定:出版物的警告处罚不再是无限期性质:在没有受到其它处罚的情况下,第一次警告处罚的期限为1年,如果在1年之内获得了第二次警告处罚,则有效期延长至2年,如果没有第3次警告处罚,则之前的警告处罚自动消除。到1905年,又剥夺了“内务大臣禁止出版物登载广告”和“四大臣委员会”的特权。至此,俄国的出版业在法律层面迎来了曙光。在俄国君主专制体制下,新闻出版业的地位一直未能得到认可。书刊审查和新闻出版业是一对矛盾体,直到19世纪60年代,俄国沙皇认为出版业和社会舆论应完全依附于绝对君主制度的公理之下,政府无须对社会舆论负责。在政治选择上,国家君主享有绝对的自由权,沙皇的权力由上帝赋予,沙皇只对上帝负责,国家君主也没有义务去考虑任何人的意见。到19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出版业和社会舆论的崛起,完全“封印”出版业的策略已经宣告失败,俄国政府开始调整书刊审查政策:第一,改变出版业过去被完全压制的发展道路,“疏通发展渠道”;第二,开始主动利用新闻出版业,有意制造和利用社会舆论为政府服务;第三,完善对出版物的惩罚体系,设置各种条条框框,打压敌对舆论和出版物。这些举措将长期成为俄国政府制定书刊审查政策的核心出发点。

LEE W00NG[4](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认为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陈婷[5](2020)在《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人论政”是我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而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知识分子参政热情高度迸发的一段时期,面对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知识分子通过创办报刊的方式作为他们的救国与报国之道,积极参与,勇于担当,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展示了舆论的锋芒,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由萧一山等知识分子群体创办的《经世》系列刊物于1937年1月15日在南京创刊。该刊在动荡的时局中受战火影响六易报馆,因人员迁播数易主编,勉励支撑八年,到1945年5月15日停刊,共计出版6卷74期,发表文章600余篇。《经世》的作者群体集中了河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知识分子与社会名流,他们积极向政府与社会建言献策,对抗战时期中国的内政外交等发表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言论,是抗战时期一份富有代表性却长期被忽视的知识分子政论刊物。《经世》系列刊物从创办到停刊八年间虽然经历了报馆地址、主编和发刊形式数次变更,每个阶段刊物的内容侧重都有所不同,但始终秉持“提倡经世学说,发扬民族文化,提倡科学运动,建设近代国家”的宗旨,经世济民的情怀一以贯之。这反映在《经世》面向中国民众驳斥日本侵华的谬论,宣传持久与彻底抗战,树立国民抗战必胜信心的抗战宣传;面向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包括经济上对诸如统制经济、战费筹集和后方建设等问题的讨论,政治上对抗战时期宪政问题的评论与推动;在外交上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对日本及美英等国政策和动向的观察。本文主要以国家图书馆藏的《经世》系列报刊缩微文献为主体材料,结合《大公报》、《独立评论》、《益世报》等数种同时代报刊,围绕全面抗战高潮到来前的时代背景,详细论述了日本持续侵华的深入和中国蓄力与抗战中各种力量的救国方略,包括知识分子群体创办报刊舆论救国的传统,同时梳理出《经世》的创办和沿革过程,立足《经世》作者群体的抗战宣传、《经世》对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宪政运动的建言献策,《经世》与抗战时期的外交政策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挖掘以萧一山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对中国战时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等问题的思考与建议,揭示其在抗日战争历史时期的思想状况和历史贡献。

曹燕[6](2020)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办刊活动研究(1920-1925) ——以《先驱》和《中国青年》》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最初形态,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领导青年运动的组织。党团成立初期组织力量弱小,出版物便成了这一时期唤醒民众的重要工具。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办刊活动,既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办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无产阶级青年报刊的探索的重要阶段。《先驱》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份中央机关刊物,而《中国青年》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领导的影响最大、发行最广的一份中央机关刊物,且两份刊物在时间上相互承接,可以说,在社会主义青年团时期,两份刊物的演变发展就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办刊活动的缩影。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典型办刊活动的研究,主要以《先驱》与《中国青年》这两份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为着眼点,着力以小见大,从连续而又相对独立的办刊过程中找寻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本文以《先驱》和《中国青年》两份刊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展背景”、“看过程”、“探原因”、“寻逻辑与经验”的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对办刊活动的背景研究,展现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演变历程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以前各地方青年团组织的办刊活动。其次从《先驱》和《中国青年》的具体办刊实践出发,把从《先驱》到《中国青年》的办刊活动放到动态的过程中考察,展现青年团办刊活动的五个演进过程。再次,对从《先驱》到《中国青年》时间线变化背后的原因进行探寻,从党组织对青年团宣传工作的统筹、编辑团队、少共国际对宣传工作的指导以及革命青年的具体需求四个方面综合展开。最后,归纳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办刊活动的特点与历史经验。就办刊演进规律而言,从横向比较青年团刊物与同时期党刊的区别于联系,从纵向把握了青年团刊物的无产阶级党报化趋势,从辩证法的角度出发把握青年团整体办刊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历史经验而言,从“党管宣传”、“编辑团队”和“编辑特色”的建设出发进行反思与讨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的办刊活动,既是早期党组织新闻宣传活动的组成部分,但也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对早期党组织领导的青年运动的推进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青年团办刊活动中不断出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可以为今日共青团舆论阵地建设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从动态中考察青年团的办刊活动进程,从办刊活动进程中发现特点与规律,对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时期的办刊活动予以客观的考察与评价便是本文努力追求的目标。

张颖[7](2020)在《抗战时期《现代评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刊于北平,在兰州复刊的《现代评坛》,是由一批具有广阔学术视野的爱国青年创办的综合性刊物。在编者们的坚守下,刊物走过了颠沛流离的六个春秋。由于战争局势的影响,刊物走过的每一个脚印都见证着文学发展的演变历程,也忠实纪录了地域性抗战文学的独特风貌,尤其是刊物移至兰州复刊后,编辑部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不断探索求新的精神,秉承向大众普及构建现代化国家的信仰,刊载了大量凸显西北地区战时文化的地域性文学作品,对当时西北文艺思潮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就《现代评坛》本身而言,它在西北文化发展中的参与程度,对我们研究西北抗战文艺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系统性的研究《现代评坛》,能够挽救刊物中具有史学价值的文学资料,同时还可以了解到抗战时期西北期刊的时代、地域、政治等特征,以此还原西北国统区发展的真实状态,从而更全面地掌握西北抗战文化的发展状况。本文拟对发生于1935年9月至1941年8月之间的《现代评坛》,展开具体讨论。论文共有四章,第一章根据《现代评坛》的发展历程、内部运行机制和秉承理念,阐述刊物发生时的时代语境及其生产机制。第二章立足于《现代评坛》在兰州复刊后刊发的抗战文艺文本,依据不同体裁文体,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归纳和讨论,并分析刊物与四十年代初西北文学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简述刊物在西北抗战文化图景下,无私扶持培养西北新人作家,并为文化发展事业运筹决策,且主动与本地文化组织共同建构西北文艺阵地,以此振兴西北文化事业的特殊历史贡献。第四章系统探究影响《现代评坛》文艺创作方向的评论性文章,从此类文章中呈现出的文艺争鸣,审视四十年代初甘肃地区发生的文学运动和文艺论争,以此深究文化运动发生的源头,寻找其中规律并探寻动因。笔者从刊物本身内容出发,通过挖掘《现代评坛》在抗战初期战时文化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探索其对当时西北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以期发掘西北文艺思潮的生成机制,同时论证刊物复刊后对兰州文艺界产生的现实性贡献,希望将《现代评坛》重新带入研究者们的学术视野,为抗战时期西北地区文艺思潮研究和期刊研究提供可参考经验。

郑春梅[8](2020)在《清末民初女性文学期刊的同人运作模式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民初同人期刊与商业期刊、官方期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姿态。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是该时期同人刊物的一个门类,本文从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入手,选择该时期有代表性的女性文学刊物。在前人梳理归纳的基础之上,厘清该时期女性文学期刊的同人运作模式,以及对五四及以后女性作家群体、女性文学和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影响。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运作模式是:女性先行、品质优先的运作模式,自力更生非盈利的运作模式。通过探究清末民初女性文学期刊的同人运作模式,探究其对五四及五四以后女性期刊运作的影响。并探寻清末民初女性文学期刊同人文学组织的同人精神,以及对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影响。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梳理国内外学界对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女性文学史、女性文学与社会文化问题和性别史研究的研究脉络。从而得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正文部分由五章构成。第二章节主要界定“同人”、“同人文学期刊”、“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定义。梳理“同人”含义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如今学界对于“同人”的统一看法。从定义与意义两个方面对“同人期刊”进行了概定,明确清末民初同人期刊与商业期刊、官办期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姿态。在此基础上,对“女性同人文学期刊”进行概念界定,明确了女性同人文学期刊在客观上是如何促进了女性解放的。第三章节探讨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时代文化语境。从技术、思想与社会变革三个角度分析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时代文化语境。技术主要体现在印刷术的革新以及西方传教士先进的办刊经验;思想重点从清末民初西方女性意识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尤其是天赋人权、男女平等思想;社会变革抓住女性解放思潮三个重要的转折点,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女性解放思潮的序幕,辛亥革命开启了真正的女性解放思潮,五四新文化运动促使女性解放思潮迈入新的阶段。第四章节探讨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同人运作模式:女性先行、品质优先的运作模式。重点从该时期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章程入手。首先探究梳理该时期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发刊词(宣言),并对期刊的发刊词进行分类,梳理出不同的类型。其次,分析其如何构建的女性读本模式。从反对封建礼教对女性的迫害、重视教育促进女性解放、倡导女权呼吁男女平等这三方面来阐释。紧接着从打造特色栏目,拓宽发行渠道、设置稿酬制度等三个方面系统阐释期刊的运作模式。第五章节探讨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同人运作模式:自力更生非盈利运行模式。首先,分析主编、创作者和读者三个群体。阐明主编群体的地缘、血亲关系,创作者的性别演变以及读者群体的演变。其次,从出资、筹款与运行角度分析同人期刊的资金来源和运营。最后,与商业运作模式、官办运作模式进行对比,总结出同人期刊运作模式的独特性。第六章探讨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运作模式对文学史做出的贡献。站在历时性的角度审视同人运作模式对五四及以后文学的影响,它不仅促进五四及以后女性解放话语的构建,改变文学性别格局,形成女性作家群体,还推动了五四及以后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发展,是推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之一。结语在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次对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同人运作模式与影响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余英[9](2020)在《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外交评论》是与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紧密联系并受其影响,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创办的政论性杂志。杂志创刊于1932年6月20日,至1937年7月15日终刊,共出版发行9卷共55期,其创刊旨在宣传政府外交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对政府外交展开评论和建言,它记录着20世纪30年代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内政外交的一段真实历史。本文主要通过对主体史料《外交评论》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其刊载的外交报道及评论为中心,考察政府外交政策及社会舆论反映,并借此展现1930年代中国外交复杂多变的艰难历程,进而丰富近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介绍《外交评论》的基本情况,从杂志创刊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入手,分析刊物的办刊宗旨、作者群体和基本特点;二是对杂志刊载的评论、论着、译述、专载、外交文件、外交时论选、书报介绍与批评、通讯等各栏目内容中所呈现的外交观念、批评与建言等作归纳性研究;三是研究《外交评论》作为与外交部密切相关的政论性刊物所独有的主要特征,以及在宣传政府外交政策、提高民众外交智识和引导公众舆论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四是作为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对象,《外交评论》对外交观念近代化和中国外交提供的启示和经验教训。论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选题动因、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正文共八章,第一章从杂志创办的背景、宗旨、编辑发行和作者群体等方面考察杂志的概况,为后文的展开提供一个认知基础;第二章主要归纳杂志诸多评论文章中呈现出来的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和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综合论述《外交评论》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第三章重点考察《外交评论》基于国民政府外交力量不足所提出的增强国家实力、整理外交机能和重视文化外交等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第四章主要梳理《外交评论》对风行于1930年代的法西斯主义的介述和解析,考察当时社会舆论对法西斯主义和法西斯国家的认知与评价,阐述知识分子群体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对法西斯集权政治的基本认同;第五、六章主要探析《外交评论》对国际格局形势的全面考察和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评价,撰稿人群体对“攘外必先安内”“国联外交”等外交政策的舆论回应和对国际盟友的分析判断,呈现出杂志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态度;中日交涉是当时的外交重点和难点问题,《外交评论》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一方面,撰稿人与外交部在原则上同声共气,另一方面,在批评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措置欠当”的同时,提出多种外交建议供政府参考;第七章主要探讨《外交评论》提出的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展示外交界和学术界在废约低潮时期对不平等条约的关注,以及提出的较为理性的修废约方式和手段;第八章将《外交评论》与《国民外交杂志》这两份创刊时间相同、名称相近的杂志作基本比较,对《外交评论》的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特点、作用影响和局限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语部分是总结性评价:《外交评论》是政府外交政策的“宣传员”、集权统治的“维护人”、近代国际观念和外交知识的“传播者”、社会政治变化的“映射镜”,归纳其在局部抗战时期所特有的地位和在外交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王仰旭[10](2019)在《《纺织周刊》研究》文中指出《纺织周刊》既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由私人创办发行的纺织行业期刊。中国纺织业是中国近代极为重要的轻工业之一,关乎社会的衣被民生事业,纺织期刊刊载大量行业讯息和技术介绍,其对纺织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纺织周刊》创始人——钱贯一是热爱纺织事业人士,早年在华商纱厂联合会担任编辑一职,积累丰富的办刊经验。中国近代纺织期刊的出版发行始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达到高峰。在钱贯一个人努力和30年代办刊热潮的双重作用下,《纺织周刊》应运而生。作为20世纪3、40年代我国纺织人士沟通纺织消息的“桥梁”和供给研究资料的“平台”,《纺织周刊》对我国纺织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仅为纺织业各界人士了解纺织技术、学习纺织知识经营纺织企业提供宝贵的理论和经验,而且为研究纺织史和经济史的国内外学者们提供丰富多样的一手资料。本文以《纺织周刊》为主要研究对象,论文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从刊物的创办背景、出版者与发行过程、基本概况、刊物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及报道特点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简要阐述《纺织周刊》的创办背景,20世纪30年代的“期刊热”和中国纺织学会的成立,从时代背景和组织机构两个方面论证《纺织周刊》的创办。其次,《纺织周刊》由钱贯一离开华商纱厂联合会后创办,最初为了给中国纺织学会提供舆论平台,刊载技术文章,弥补《纺织时报》不足,其受众面主要是纺织技术群体。后来因为钱贯一个人独力难支、经费不足以及战争环境等原因,《纺织周刊》曾中途停刊十余年,但在纺织周刊社和中国纺织学会的支持和帮助下,于1946年重新复刊,并持续发行至1949年。《纺织周刊》的发行时间见证了20世纪3、40年代中国纺织业的生存和发展。再次,从发刊缘起与宗旨、经费来源、版面与栏目、稿件来源、发行量与受众等方面论述《纺织周刊》的基本概况,认为《纺织周刊》是中国纺织学会会员相互联络的媒介,以及纺织技术界用来维护自身利益和价值诉求的舆论工具。第四,从《纺织周刊》的文字内容及排版栏目分析其报道风格,该刊具有经济性、技术性等报道特点,继而与同时期同行业的纺织刊物——《纺织时报》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报道风格、侧重点与代表群体的价值取向等方面作比较,探讨《纺织周刊》的独特性。最后,通过《纺织周刊》对1933年中美棉麦大借款、1946年接收与复工日遗纱厂的历史事件及1947年‘纺建’式大牵伸发明的技术的报道,反映其行业立场,探析其对当下史学研究的文献价值。《纺织周刊》作为近代重要的行业刊物,对中国近代纺织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促进纺织业人士的行业信息流通,既为国内纺织生产提供大量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又为国内纺织界技术人员提供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另一方面,《纺织周刊》的发展历程亦与中国纺织业的兴衰密切相关,符合中国近代工业成长的历史规律。此外,作为中国纺织学会的喉舌,《纺织周刊》在报道中体现的舆论导向,彰显中纺学会对纺织时政与纺织行业的观论,代表的是纺织技术团体的价值诉求。

二、共同支持刊物发行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共同支持刊物发行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研究回顾
    二、基本概念、边界与方法
    三、章节设置
第一章 变革的近代都市对旧体诗坛的吸引力
    第一节 近代都市物质变革及其吸引力
        一、交通方式:活动距离限制的解除
        二、通讯媒介:谋生、求知与济世的三重诱惑
        三、交际场所:诗歌互动新型空间的形成
    第二节 近代都市的社会变革及其吸引力
        一、政治环境:提供为理想奋斗的便利
        二、教育体系:求学、任教成为普遍经历
        三、思想风潮:走向偏离传统士人的人生道路
    第三节 近代旧体诗人与都市的基本关系状态
        一、长住都市
        二、环绕都市活动
        三、混合型
第二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生存空间
    第一节 传统联系从强化到中断: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
        一、晚清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延续发展
        二、民国时期都市幕府与诗坛关系的断裂
        三、都市幕府与旧体诗坛联系从强化到断裂的原因
    第二节 新诗兴起带来命运转折:都市报刊与旧体诗坛
        一、新诗兴起前旧体诗坛对报刊空间的接受
        二、新诗兴起对报刊空间中旧体诗坛的冲击
        三、旧体诗坛中坚力量的论辩方式与局限:对《学衡》杂志的再考察
        四、旧体诗坛基层反击的早期困境:以上海《学生文艺丛刊》为例
        五、旧体诗坛基层的策略转变与局部成功:以天津《益世报》为例
        六、旧体诗坛的反击对新诗阵营基层之影响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后的生命延续:都市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一、新文化运动前的高等教育机构与旧体诗坛
        二、新文化运动后大学课程设置对旧体诗坛的制度保障
        三、新文化运动后大学教师对旧体诗歌互动风气的引导
        四、新文化运动后大学刊物对旧体诗歌创作成果的呈现
第三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歌创作潮流
    第一节 都市政治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政治书写模式
        一、典型积极者的转变:以郑孝胥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二、典型消极者的转变:以陈衍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三、非典型诗人的转变:以沈瑜庆、易顺鼎诗歌的政治书写为例
    第二节 都市物质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名物”书写模式
        一、初步接触时作为诗歌主题
        二、认知成熟后作为表意单位及书写模式复合
        三、回避冲击意识下作为创作背景
    第三节 都市文化场域与旧体诗坛的“新概念”书写模式
        一、与传统典故混同的书写模式
        二、文化普及意识下的书写模式
        三、对不同书写模式的兼采
第四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诗学批评活动
    第一节 形式的变异:近代报刊空间中诗话文本生成机制的转型
        一、传统载体上诗话文本的生成机制
        二、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素材来源
        三、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反馈修正
        四、都市话语空间与诗话的创作标准
        五、传统批评形式的变革对近代诗坛之影响
    第二节 资源的再挖掘:以黄景仁《绮怀》诗的近代传播为典例
        一、传统的诗学话语权与《绮怀》诗的流传程度
        二、都市话语空间中的二次创作与《绮怀》诗的公开流行及范式形成
        三、都市话语空间中的学术批评与《绮怀》诗的讨论升温及地位上升
        四、都市话语空间对前代诗歌资源再挖掘的影响
    第三节 本质的重构:从学校教育角度的考察
        一、学校教学制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二、教科书中诗歌定位与知识体系的变化
        三、“一般知识分子”诗歌知识的实际表现
        四、诗学本质重定位与诗歌知识体系重构的文学史意义
第五章 近代都市变革与旧体诗坛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 诗坛流派的兴替:从“门存唱和”谈起
        一、“门存唱和”参与诗派与主导权之间的分离
        二、湖湘诗派被分化与湖湘诗学传承被阻断
        三、桐城诗派被吸收与桐城诗学体系被覆盖
        四、“门存唱和”与“都市型诗派”对诗坛的主导
    第二节 诗坛社群的异变:以都市报刊空间为中心
        一、士人私谊网络内的传统诗人社群
        二、报刊诗人社群组建对士人私谊关系的突破:以“同人录”等文件为中心
        三、报刊诗人社群活动的进一步公开化:以诗歌竞赛为中心
        四、报刊诗人社群的新型结构特征
    第三节 诗坛个人的生存选择:由诗歌交易活动观照
        一、晚清都市与诗歌交易的体系形成
        二、民国都市与诗歌交易的观念变化
        三、诗歌交易活动对诗坛结构之影响
结语 近代都市变革对旧体诗坛的独特影响
    一、地理特征层面的去地域化
    二、社会定位层面的去阶级化
    三、知识谱系层面的多元专门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沈兹九的报刊活动与思想研究(193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缘由及意义
    2 研究现状
        2.1 民国女报人研究
        2.2 有关沈兹九的研究
    3 时间界定及资料运用
        3.1 时间界定
        3.2 资料运用
    4 研究方案
        4.1 研究方法
        4.2 创新点
        4.3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沈兹九早年的生活经历
    1.1 家世及童年
    1.2 早期教育
    1.3 赴日留学
    1.4 工作经历
    1.5 小结
第二章 沈兹九的报刊活动
    2.1 担任《时事类编》助理编辑
    2.2 主编《申报》副刊《妇女园地》
        2.2.1 刊行背景
        2.2.2 刊物概况
        2.2.3 人际网络聚集下的作者群
        2.2.4 沈兹九的编辑策略
    2.3 创办《妇女生活》杂志
        2.3.1 刊行背景
        2.3.2 刊物概况
        2.3.3 人际网络聚集下的作者群
        2.3.4 沈兹九的编辑策略
    2.4 协办《风下》周刊
    2.5 主编《新妇女月刊》
    2.6 小结
第三章 沈兹九的妇女解放思想
    3.1 沈兹九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原因
        3.1.1 传统社会妇女的生存状况
        3.1.2 近代妇女解放思想的发展
        3.1.3 个人因素
    3.2 沈兹九妇女解放思想的内容
        3.2.1 驳斥“妇女回家”和“贤妻良母”
        3.2.2 抨击封建思想对妇女的荼毒
        3.2.3 妇女要担起救国责任
        3.2.4 重视妇女组织
        3.2.5 维护妇女权益
        3.2.6 关注未来社会的主人翁——儿童
    3.3 小结
第四章 沈兹九的爱国思想
    4.1 沈兹九爱国思想的形成原因
        4.1.1 民族危机催生下的爱国思想
        4.1.2 近代报业的勃兴和女性刊物的发展
        4.1.3 个人因素
    4.2 沈兹九爱国思想的主要内容
        4.2.1 抨击英国妥协政策、以德意法西斯真面目警示国人
        4.2.2 鼓励国人坚持抗战、坚信胜利属于中国
        4.2.3 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4.2.4 抨击国民党媚美政策、揭露美帝国主义真面目
        4.2.5 批判国民党反动统治
    4.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沈兹九在《妇女园地》发表的文章
附录二 沈兹九在《妇女生活》发表的文章
附录三 沈兹九在《新妇女月刊》发表的文章
附录四 沈兹九在《风下》周刊发表的文章
附录五 沈兹九在其它刊物上发表的文章
致谢

(3)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书刊审查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关于书刊审查以及对象的概念界定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1章 俄国书刊审查发展的历史沿革
    1.1 俄国书刊审查的起源
        1.1.1 书刊审查的发端——宗教审查
        1.1.2 第一个正式书刊审查文件——《百章会议》
    1.2 世俗领域书刊审查的兴起
        1.2.1 世俗书刊审查初露锋芒
        1.2.2 世俗领域书刊审查体系初步成型
        1.2.3 书刊审查组织工作
    1.3 俄国书刊审查制度的确立
        1.3.1 《1804年书刊审查章程》
        1.3.2 19世纪初的俄国出版业现状
    1.4 书刊审查秩序的重新建构
        1.4.1 书刊审查法律秩序的重新建构
        1.4.2 书刊审查机构的重新建构
        1.4.3 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新闻出版业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19世纪60年代书刊审查政策调整的论争
    2.1 失败的战争与社会舆论力量的崛起
    2.2 知识分子阶层的书刊审查政策观
        2.2.1 革命民主派
        2.2.2 自由派
        2.2.3 斯拉夫派
        2.2.4 保守派
    2.3 官僚阶层的书刊审查政策观
        2.3.1 自由派官僚
        2.3.2 保守派官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书刊审查政策立法
    3.1 书刊审查政策立法筹备
    3.2 书刊审查机构改革
        3.2.1 书刊审查隶属权的变更
        3.2.2 中央书刊审查机构组织改革
        3.2.3 地方书刊审查机构改革
    3.3 主要的书刊审查政策
        3.3.1 废除部门书刊审查体系
        3.3.2 施行预审制豁免制度
        3.3.3 新惩罚机制体系
        3.3.4 引入司法审判体系
        3.3.5 设立印刷厂、图书贸易专职监察员
    3.4 1865年4月6日书刊审查政策立法评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书刊审查政策调整的影响
    4.1 改变了俄国书刊审查官员结构
    4.2 改变了俄国定期出版物的结构
        4.2.1 俄国出版物数量增加
        4.2.2 改变了定期出版物结构
    4.3 俄国出版业的资本化趋势
        4.3.1 报刊成员组织构成
        4.3.2 日趋现代化的印刷厂
        4.3.3 报刊的财务资本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书刊审查政策的倒退
    5.1 国家政权与社会舆论力量的对比
    5.2 俄国政府的舆论宣传
        5.2.1 创办普适性官方报刊
        5.2.2 支持半官方出版物
        5.2.3 支持保守派和右翼报刊
    5.3 渐趋反动的出版业政策
        5.3.1 书刊审查领域保守主义思想的强化
        5.3.2 逐渐增多的反动政令
        5.3.3 反动书刊审查政策下的出版物现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4)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1) 研究现状
        (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1) 女性作家批评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经世》创办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持续深化
        一、日军进侵华北与二十九军长城抗战
        二、特殊化的地方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与华北危局
    第二节 中国的蓄力与抗战
        一、中国军民局部的自发抗战
        二、一二九爱国运动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三、共产党对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
        四、西安事变与国共和解
    第三节 经世思想与近代文人论政
        一、经世思想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二、近代中国文人论政的传统
第二章 《经世》概览
    第一节 《经世》的创办和沿革
        一、萧一山其人
        二、《经世》的创办
        三、《经世》的沿革
    第二节 《经世》的选题与稿件情况
        一、《经世》的选题
        二、稿件与栏目
    第三节 《经世》作者群
        一、从“文化重镇”河南大学说起
        二、《经世》的主要编者和作者
第三章 《经世》对中国民众的抗战宣传
    第一节 驳斥日本侵华谬论
        一、日本侵华谬论
        二、用事实揭穿日本侵略战争本质
        三、从国际法角度揭露日军暴行
    第二节 树立抗战必胜信心
        一、由民族精神谈抗战必胜
        二、树立蒋介石权威,强化抗战领导
        三、颂扬前线战果与抗日英雄
    第三节 宣传抗战到底与持久抗战
        一、呼吁全民团结抗战到底
        二、宣传持久抗战
第四章 《经世》对中国政府的建言献策
    第一节 《经世》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讨论
        一、力主实施统制经济政策
        二、战费筹集需增税和举债
        三、后方开发与经济建设
    第二节 《经世》对中国宪政问题的讨论
        一、对宪政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围绕国民参政会的讨论
第五章 《经世》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应对
    第一节 争取中立国支持抗战
        一、日本是中国与美、英、苏等国共同的敌人
        二、呼吁美英等国由中立转向援华作战
    第二节 激起日本民众的反战情绪
        一、日本经济难以支撑旷日战争
        二、侵华战争给日本民众带来无穷灾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长城抗战喜峰口战役
    附录Ⅱ.《经世》系列报刊目录
        《经世》半月刊
        《经世》战时特刊
        《经世》季刊
        《经世》月刊
    附录 Ⅲ.《经世》系列报刊影印件
后记

(6)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办刊活动研究(1920-1925) ——以《先驱》和《中国青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五、研究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六、创新及意义
第一章 青年团早期办刊活动的系统背景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初创与发展
        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发端
        二、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第二节 青年团早期的办刊活动
        一、早期青年刊物办刊活动
        二、早期地方团组织的主要办刊活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先驱》到《中国青年》的发展之路
    第一节 北京地方团时期的团刊(《先驱》第1-3号)
        一、主要办刊活动
        二、北京地方团与其它地方团组织办刊的共性与差异
        三、北京地方团时期办刊活动的成就与局限
    第二节 青年团早期的中央机关刊物(《先驱》第4-15号)
        一、主要办刊活动
        二、北京地方团时期与青年团早期团中央办刊活动的共性与差异
        三、青年团早期团中央办刊活动的成就与局限
    第三节 青年团中期的中央机关刊物(《先驱》第16-25号)
        一、主要办刊活动
        二、青年团早期与中期团中央办刊活动的共性与差异
        三、青年团中期团中央办刊活动的成就与局限
    第四节 青年团后期的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第1-27期)
        一、主要办刊活动
        二、青年团中期与后期团中央办刊活动的共性与差异
        三、青年团后期团中央办刊活动的成就与局限
    第五节 青年团向共青团过渡时期的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第28-64期)
        一、主要办刊活动
        二、从青年团后期到过渡阶段团中央办刊活动的共性与差异
        三、过渡阶段团中央办刊活动的成就与局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先驱》到《中国青年》的演进之因
    第一节 党对青年团宣传工作的领导、指导与统筹
        一、早期关系模糊,缺少统筹
        二、明确党团关系,开始整体部署
    第二节 编辑团体的日渐稳定与成熟
        一、编辑团体由分散到聚合
        二、主编办刊理念与实践的影响
    第三节 共产国际与少共国际的指导和推动
        一、重视宣传工作的统筹,为中国团组织刊物的初步发展指出方向
        二、密切关注团的报刊事业,针对团机关刊物提出具体意见
        三、少共国际丰富的办刊经验成为青年团办刊的重要参考
    第四节 国内革命青年需求变化的推动
        一、青年运动低迷时期,侧重“思想”改造
        二、青年运动复苏时期,亟需“革命”指导
        三、青年运动日渐发展,革命青年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先驱》到《中国青年》的发展规律与历史经验
    第一节 青年团中央办刊活动的发展规律
        一、纵向:办刊性质的党报化之路
        二、横向:宣传体系的成熟化之路
        三、整体:办刊活动的“否定之否定”之路
    第二节 青年团中央时期办刊活动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党对宣传工作的绝对领导
        二、重视办刊编辑队伍的建设
        三、注重刊物编辑特色的凸显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抗战时期《现代评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抗战爆发与《现代评坛》西迁
    第一节 刊物创刊与运作
    第二节 刊物发展历程
    第三节 编辑理念与编读关系
第二章 《现代评坛》与甘肃抗战文学创作
    第一节 抗战戏剧创作
    第二节 抗战小说创作
    第三节 抗战诗歌创作
第三章 《现代评坛》与甘肃文艺运动
    第一节 开展文化启蒙运动
    第二节 倡导文艺通俗化
    第三节 茅盾和老舍的文艺指导
第四章 《现代评坛》中的西部文艺图景
    第一节 抗战时期兰州的文艺氛围
    第二节 引导青年与文艺的发展
    第三节 孕育西北文艺新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清末民初女性文学期刊的同人运作模式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学术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2 同人、同人文学期刊与女性同人文学期刊
    2.1 同人的概念及其发展演变
    2.2 同人文学期刊及其文学史意义
    2.3 女性同人文学期刊
3 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时代文化语境
    3.1 印刷技术与域外传教士的办刊经验
    3.2 西方女权运动与女性意识东游记
        3.2.1 西方女权运动的勃兴
        3.2.2 女性意识、男女平等思想的传入
    3.3 社会变革与女性解放思潮的演变
        3.3.1 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女性解放的序幕
        3.3.2 辛亥革命——真正开启女性解放
        3.3.3 五四新文化运动——女性解放思潮进入新局面
    3.4 早期留日学生报刊的创刊经验
4 女性先行和品质优先的运作模式
    4.1 立报先立宗旨的运作模式
        4.1.1 实用家庭知识普及型模式
        4.1.2 倡女权兴女学型模式
        4.1.3 女性解放与民族革命结合型模式
    4.2 构建女性读本的运作模式
        4.2.1 反封建礼教对女性残害的女性读本模式
        4.2.2 重教育促解放的女性读本模式
    4.3 打造女性为主的特色栏目运作模式
        4.3.1 固定又灵活的栏目设置模式
        4.3.2 设置女性专栏模式
        4.3.3 广告栏目以女性生活为主模式
    4.4 拓宽发行渠道模式
        4.4.1 编辑者与发行机构合作发刊模式
        4.4.2 设置多个代派处模式
    4.5 设置征稿制度广纳女性之声模式
        4.5.1 征稿启事保质保量模式
        4.5.2 设置稿酬与悬赏制度模式
5 自力更生非盈利运作模式
    5.1 编辑群体“一脉相承”模式
        5.1.1 地缘关系模式
        5.1.2 亲缘关系模式
    5.2 作者队伍“渐女性化”模式
        5.2.1 创作群体性别论
        5.2.2 女性作者不断增加
    5.3 女性读者群体“精英化”模式
        5.3.1 预想读者与实际读者的范围差型
        5.3.2 期刊受众集中在精英女性型
    5.4 期刊运行资金“自给自足”模式
        5.4.1 广告与股份保证收入模式
        5.4.2 报价保证基本收入模式
    5.5 同人运作模式与商办、官办的区别
        5.5.1 运行资金来源的差异性
        5.5.2 政治倾向的差异性
        5.5.3 创办宗旨的差异性
6 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影响
    6.1 构建女性解放话语
        6.1.1 赋予女性真正的人权
        6.1.2 全面深入地关注女性解放
        6.1.3 把马克思主义与女性解放思潮联系在一起
    6.2 转变文学性别格局
        6.2.1 女报人的大量出现
        6.2.2 女性作家群体的崛起
        6.2.3 男女作家作品群体处于同一评价体系
    6.3 促进五四及以后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发展
        6.3.1 继承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创办旨向
        6.3.2 刊登大量有关女性解放的文章
7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因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应时而生的《外交评论》
    第一节 创办背景
    第二节 办刊宗旨
    第三节 编辑发行
    第四节 办刊栏目和作者群体
第二章 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
    第一节 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
    第二节 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
第三章 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
    第一节 增强国家实力
    第二节 整理外交机能
    第三节 重视文化外交
第四章 介述与解析法西斯主义
    第一节 何为法西斯主义
    第二节 对法西斯主义国家的评价
    第三节 独裁统治是法西斯主义之实质
    第四节 引发战争是独裁统治之趋势
第五章 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
    第一节 应和“攘外必先安内”基本国策
    第二节 争取国际盟友
    第三节 积极推介国联
    第四节 对国联外交从“希望到失望”的无奈应答
第六章 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
    第一节 揭露日本外交野心
    第二节 批评对日外交“措置欠当”
    第三节 建议对日外交的几种方案
    第四节 “敌乎?友乎?”传递中日外交新宣示
第七章 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
    第一节 废约进程的戛然变奏
    第二节 条约特权的重点关注
    第三节 修废方式的理性思考
    第四节 修废主张的特点、影响及局限
第八章 对《外交评论》的基本评价
    第一节 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的特点
    第二节 作用与影响
    第三节 局限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1932-1937 年《外交评论》目录列表
后记

(10)《纺织周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及研究现状
        (一)《纺织周刊》在已有论着成果的引用情况
        (二)关于《纺织周刊》创办者钱贯一的研究
        (三)关于纺织周刊社的研究
        (四)关于中国纺织学会的研究
        (五)中国近代纺织刊物的整体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史料与基本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史料构成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局限之处
        (一)创新点
        (二)局限之处
第二章 《纺织周刊》出版者研究
    第一节 创刊人:钱贯一
    第二节 继办方:纺织周刊社
    第三节 支配者:中国纺织学会
    小结
第三章 《纺织周刊》概况
    第一节 近代纺织刊物发展历程与《纺织周刊》创办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纺织周刊》发展概述
    第三节 《纺织周刊》的创办
    小结
第四章 《纺织周刊》的报道风格
    第一节 《纺织周刊》的报道特点
    第二节 《纺织周刊》的舆论导向性
    小结
第五章 《纺织周刊》与纺织行业
    第一节 《纺织周刊》关于1933年中美棉麦大借款的报道
    第二节 《纺织周刊》关于1945年战后国民政府对日遗纺织企业的接收与复工的报道
    第三节 《纺织周刊》关于“纺建”式大牵伸技术的报道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共同支持刊物发行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都市变革下的近代旧体诗坛[D]. 谢文韬. 浙江大学, 2021(02)
  • [2]沈兹九的报刊活动与思想研究(1931-1949)[D]. 郭莎. 河北大学, 2021(02)
  • [3]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书刊审查政策研究[D]. 王目坤. 吉林大学, 2020(03)
  • [4]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5]抗战语境下《经世》系列报刊的研究[D]. 陈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办刊活动研究(1920-1925) ——以《先驱》和《中国青年》[D]. 曹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抗战时期《现代评坛》研究[D]. 张颖.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清末民初女性文学期刊的同人运作模式与影响研究[D]. 郑春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D]. 余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10]《纺织周刊》研究[D]. 王仰旭. 东华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共同支持出版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