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苗族蜡染工艺调研报告

问:苗族蜡染技艺的传承意义
  1. 答:随着科技的发展,纺织袜毁虚品的种类不断丰富,蜡染作为贵州苗族地区主流纺织品的地位已渐动摇。伴随旅游业的发展,蜡染手工艺制品被当作告燃特色旅游纪念品推向市场。而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和追求经济余穗收益,粗劣的蜡染制品大量涌现,对技艺的有序传承构成了威胁。由此可见,苗族蜡染技艺亟待得到真正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
问:贵州蜡染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优缺点
  1. 答:优点是独特性、色彩丰富、手工制作。缺点是生产效率低、传承困难。
    1、色彩丰富:贵州蜡染艺术采用天然染料,色彩鲜艳、丰富郑如,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2、手工制作:贵州蜡染艺术是手工制作的艺术品,具有独特的手工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3、生产效率低:贵州蜡染艺术是手工制作的艺术品,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和市凳燃场需求。
    4、传承困难:贵州蜡染艺术的传承面临困难,由于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原因,年轻一代对这种手工艺术的兴趣不高,传承面临挑战。贵州蜡染亦被称作贵州蜡花,以素雅的色调、优美的纹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贵州民间艺术中独树喊粗启一帜。
问:苗族蜡染制作的工艺流程
  1. 答:蜡染工艺流程为:布料制作、蜡液制作、蓝靛制作、画蜡、浸染、脱蜡、缝合等10多道工艺。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技艺,古称“蜡缬”,亦是苗族世代相传的民间手工技艺。丹寨苗族蜡染是制作者本身为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品,也是当地苗族女性的艺术素养结晶。
    蜡染制品主要为日常生活用品,如:女性盛装和童装、床单、背面、包袱布、背包、提包、背带、丧事用的寿被等。苗族蜡染技艺有点蜡和画蜡两种。
    苗族蜡染技艺,贵旦此州省丹寨县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中国的染织工艺早在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较大的发展。根据《礼记》等文献记载,织物的染色当时设有一种叫“染人”的专官主管,楚国还设有专门主持生产靛蓝的“蓝尹”工官。足见当时的丝织、染色工艺已旁散颇具规模。
    苗族蜡染历史悠久,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蜡染歌》(古歌),叙述蜡染的起源。早在秦汉时代,苗族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蜡染技术,据《贵州通志》记载:“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这种蜡染运迟氏布曾被称为“阑干斑布”。

本文来源: https://www.lw79.cn/article/256f64edbfea05c52d8bf1e7.html